数铣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21 23:31:49

数铣实训总结

数铣实训总结篇1

关键词:教学角度 微型 数控铣床 开发

伴随着不断发展现代技术,尤其是数控技术和数控设备,更加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不少高校开始建立不同规模和程度的基地,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导致实训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系统开放性不好、高的实验材料费用、程度差的集成系统、高的投资成本、操作危险性大、不能理想操作等问题,会影响实验实际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因此,建立PCMA和PC基础上控制下开放型教学角度微型数控铣床,上述系统可以自动进行数控实验、加工仿真模拟、自动变成等,有机集合实训教学、课堂教学以及实验教学,已经得到一定教学效果。

一、总体方案设计

教学角度的微型数控铣床具备体积小、成本低、简单结构、强大功能的优势,比较适合进行数控培训操作和数据技术实验,容易进行普及和推广,上述系统有机集合实训教学、实验教学以及课堂教学三者,课堂讲授、数控操作、数控编程进行三合一,总体设计方案如下图:

主要由计算机驱动电源以及微型铣床本体两大部分构成数控铣床。计算机属于数控系统的主体,也就是计算机数控系统,利用驱动电源和控制卡来有效控制机床[1]。

二、教学角度微型数控铣床本体

(一)主轴组件

刀具转速通过主轴来提供,以便于能够达到所需要的实际切速度,教学角度微型数控铣床系统中需要的是100~3000r/min的主轴转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刀具选择5mm直径的立铣刀,铝质材料为主要切削材料,学生在实际操作实验的时候,可重复利用的石蜡或者肥皂作为主要材料,经过综合分析和计算各种影响因素以后,主轴电机主要就是使用100W额定功率,北京和利时公司生产的57BL-1030HI型无刷直流电动机,上述系统中使用的电机具备一定优势,例如,效率高、噪音低、平稳运行、力矩大低俗、宽的调速范围[2]。

(二)进给系统

教学角度微型数控铣床主要就是用来进行教学实验,学生使用的是能够重复利用的肥皂或者石蜡作为基本切削材料,不需要过大传递切削扭矩,不会在丝杠和电机之间安装一定减速设备,没有十分高要求的加工精度,选择0.01mm的脉冲当量,所以,应该应用开环控制系统。利用步进电机直接促使丝杠进行旋转运动,螺母和丝杠需要配合,以便于使得连接螺母的工作台能够进行直线运动的就是X、Y轴进给运动[3]。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滚珠丝杠螺母副的间隙,利用双螺母螺纹预紧形式来处理X、Y向。此外,Z轴进给也需要利用步进电机来促使旋转运动丝杠,沿着导轨丝杆会进行上下运动,以便于促使刀具能够实施上下进给。在悬臂梁上合理安装Z向进给和主轴组件,利用一根螺旋弹簧对结构进行预紧。经过计算分析以后,三个轴向上都合理应用森创42BYG250B型北京和利时公司生产的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北京和利时生产的森创SH-20403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细分驱动器,上述设备能够为系统提供七种模式,包括64细分、32细分、4细分、8细分、16细分、改善半步、整步等,能够工作在自动半电流形式下,如果不存在脉冲信号,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驱动器和电机功耗。利用套筒联轴器合理连接丝杠和步进电机,因为具备比较小的电机输出直径,如果连接形式是销钉,会增加加工困难程度,也不能很好的传递切削力矩,所以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利用D型轴铣,实现方式是定位销钉[4]。

三、计算机数控系统

PC的开放式微型数控铣床系统具备灵活、效率高、精度高的优势,能够充分满足加工机械自动化规范和需求。PC的开放式微型数控铣床系统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主要包括全软件型、NC嵌入PC型、PC嵌入CNC型。本文研究的PC的开放式微型数控铣床系统主要应用的就是NC嵌入PC的结构形式,硬件平台就是PC,在PC总线槽中合理插入PMAC多轴运动控制器,伺服驱动单元需要合理连接输入输出接口,数控系统开发平台是Windows XP系统,系统数控主程序在设计的时候,需要保证能够完成线程调度、显示加工情况设定参数、管理编辑文件、人机交互等非实时性任务,在运动控制卡的硬件基础上,数控系统驱动程序可以进行一些实时任务,例如,I/O操作、伺服运动控制、定时终端以及插补运算等。集成化、模块化。开放化的形式合理设计CNC软件系统。系统基本算法语言就是能够进行可视化变成环境的Delphi和Visual C++6.0,上述系统能够实现以下基本功能:显示动态程序、显示加工轨迹、自动运行、手动运行、模拟运行、圆弧插补、直线插补、MDI运动。进行编程的时候使用国际规定的数控代码,不仅可以手工进行编程,也可以依据第三方软件进行编程,例如Master CAM来集成控制铣床系统,并且存在工业设备所用应用功能[5]。

结束语:

总之,从PCMA和PC开放型教学角度分析微型数控铣床,因为其存在安全性好、强大功能、比较小体积、成本比较低的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工业数控铣床系统,是高等院校最理想的实训设备和实验设备。依据实际情况,利用此系统能够达到边实践边讲解的目的,普遍提高数控实验效率和作用,极大程度改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玉龙,赵玉刚,滕一宁等.微型三坐标数控铣床的设计[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2(6):72-74.

[2] 张海云,赵玉刚,侯仰海等.微型教学型三坐标数控铣床的研制[J].机床与液压,2010,37(11):52-53,83.

[3] 简志雄,林勇.EMC2在微型数控教学机床上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焦点关注,2012(5):125-126.

[4] 简志雄,林勇.EMC2在微型数控教学机床上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焦点关注,2012:21.

[5] 董爱梅.教学型微型铣床的机械系统设计[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1,18(2):76-76,79.

作者简介:

一作:黄智鑫,男(1994.5-),广东韶关,初级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数控机床装调。

数铣实训总结篇2

关键词:技工院校 教学 数控铣加工精度 心得

在技工院校数控铣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学习的是数控铣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其实际操作技能,以便在未来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迅速适应并融入到工作中。为使学生在未来的就业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化水平。经过多年的实际教学,并吸取前人的经验,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在教学中提高数控铣加工精度的心得,供同仁参考。

一、做好清洁工作

在数控铣加工零件之前,应当对相关工具以及工作台进行清洁,使其保持干净,才能提高数控铣加工精度。首先,应当对工作台进行清洗,保证工作台上没有锈斑、油污、铁屑以及灰尘等。其次,应当注意对夹具的清洗,例如压板、台钳等,应当仔细清洗台钳的底座面与钳口底部等关键部位,还应当注意压板的平整度。最后,应当把数控铣加工所用工具的关键部位擦拭干净,例如机床主轴孔、弹簧夹头、刀柄尾部锥面以及内部锥面等等。

清洁工作是数控铣加工的基础工作,也是大多数教师往往最容易忽略的工作,若没有做好基础工作,就会给后续数控铣加工精度造成一定影响。

二、注意毛坯的精度

在数控铣专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让学生自行操作。但是,学生在自主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毛坯精度的注意,大多数学生往往会直接使用夹具对库房中取出的毛坯进行夹压,这样的做法不仅会对数控铣零件的加工精度带来一定的影响,还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因此,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着重对学生强调毛坯预处理,并向学生仔细讲解预处理的方法。一般来说,毛坯的预处理可以分为两种情况:首先,对于没有进行过粗加工处理的毛坯,应当尽量去除会对加持部位质量、零件基准造成影响的因素。其次是对于已经粗加工处理的毛坯。在进行加工装夹之前,要把已经经过加工处理的地方,例如夹持面、基准面上的毛刺、灰尘、铁屑去除,以提高数控铣加工精度。

三、根据相关原则进行实际操作

一般情况下,数控铣加工零件工艺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操作顺序。顺序如下:先粗加工、后精加工;先面后孔;先对内形、内腔进行加工,后对外形进行加工;先使用大刀开粗、后使用小刀进行精加工。

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上述原则,切忌根据自身的喜好随意改变顺序。

四、准确定位

在对零件进行加工前,一定要准确地定位,只有找准了定位,才能使制造出的零件具有比较高的精度。此外,前期的加工精度是后续加工精度的基础。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的加工精度,还要为后续加工留出充足的余量,切忌根据自身的喜好随意更改。

五、合理地选择刀具

合理地对刀具进行选择,用合适的刀具对零件进行切削,有利于数控铣加工精度的提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传授给学生选择刀具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在不同的加工步骤里应当使用什么样的刀具,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在教材上有很多这样的描述与举例,应当让学生更多地进行联系,找出窍门、总结经验。

六、数控铣加工薄壁零件

数控铣加工薄壁零件,其难度比较大,在对薄壁零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极易使薄壁发生变形。可以选择余量递增的方式对薄壁零件进行加工,具体内容为:底部余量最大,中部其次,上部最少,逐层进行加工、切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控铣加工的精度。

七、小结

综上所述,在技工院校教学中,数控铣专业的从业教师应当加强对提高数控铣加工精度的重视,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树立细心、耐心的工作态度,才能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丽娟.中职数控教学中提高数控铣加工精度的心得浅谈[J].才智,2015(28).

[2]杨光生.虚拟仿真技术在技工院校数控加工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7).

数铣实训总结篇3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项目设计 问题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B-0116-03

数控设备应用是中职机械类专业的主要知识和技能要求。虽然不同专业的课程体系有所不同,但是都将数控设备编程和数控加工实训分为理论课和实训课,分别在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中完成。在教学改革实验过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将数控编程理论与操作技能实训两门课程合并为数铣编程理论与操作实训课程。项目教学法教学过程中,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是项目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与激励作用,因此,项目设计是关键。本文以广西第一工业学校为例,探讨数铣编程理论与操作实训课程一体化教学项目设计的相关问题。其工作内容涉及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等。

一、学习需要和学习者分析

学习需要是指学生学习新课程之前的状况与学习新课程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揭示教学的必要性。期望是指社会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对一门具体课程而言,衡量期望值的指标是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数控铣床编程理论与操作技能(一体化教学)课程期望是理论知识达到中职数控设备编程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操作技能达到中级数控铣床操作工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技能要求;并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是课程总的教学目标。

学习者分析是要找出学习者的背景、学习特性及先备技能,为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等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提供依据,创造适合学习者的课程。本教学的学习者为中职第二学年学生。较多学生希望得到尊重、理解、平等相待,有强烈的自主要求与成功自豪感;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对纯理论的课堂教学提不起兴趣。先备技能是已学完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掌握了识图、机械加工工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计算机及CAD/CAM软件应用基础。

二、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内容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的总和。学习内容有一定的层次结构。为便于进行项目组合,这里将学习内容按编程理论和操作技能两部分分别划分为单一学习单元(一般为一个知识点)或单一基础技能(一般为一项技能,以下统称为学习单元)。划分时,每个学习单元内容应尽可能保持知识体系的教学单位特征,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要便于融合成一个有机的“项目”组合体。同时,要考虑教学的时间安排,避免在同一个“项目”中包含过于冗长的理论内容或繁多的操作技能内容。学习单元按层级分析法划分,一个学习单元可以是第一层级划分的内容,也可以是多个层级划分后的内容。

为满足以实训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活动形式的一体化教学,学习内容分析以数控铣床零件加工的基本流程为出发点,逐个层级进行分析。详见图1。

图1 数控铣床零件加工基本流程

由图1可知,要在数控铣床上完成零件加工,必须经过分析零件图―编写零件加工数控程序―程序输入数控系统―操作、运行机床加工工件。其中,分析零件图和编写数控程序主要涉及编程理论知识,程序输入数控系统和操作、运行机床加工工件主要涉及操作技能,也有相关的理论知识。

对加工流程作进一步分析,得到第一层级划分的学习内容,如图2所示。

若第一层级划分的学习内容还不能作为单一学习单元,则应进行下一层级划分,直至所有内容都划成单一学习单元。需要说明的是,学习内容的多层级划分以第一层级划分得到的“程序指令代码”学习内容的再划分为例说明,如图3所示。

三、教学项目设计

教学项目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教学资源、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进行组织安排,创设有效的教学系统,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教学内容既要具备项目教学法的特征,又要符合一体化教学的要求。项目教学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组织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一体化教学强调以实际操作为主要内容,将所学理论与实践完全融合起来,边做边学,为用而学,学以致用,达到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学会操作技能的目的。根据数控编程和数控设备操作的特点,将教学模块确定为:能体现一定学习阶段应掌握的编程理论和操作技能的一种典型零件。再以一系列按循序渐进顺序排列的典型零件,体现数控铣床编程理论和操作实训的全部内容。全部教学活动在实训中开展,一个学习阶段以一种零件作为工作任务,让学生独立操作机床完成真实的零件加工。从图样分析、工艺准备、加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学生以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为背景,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需要学习的新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先通过自学、小组内的互学,掌握较容易的内容,再通过教师进行针对性讲授、操作示范等,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在加工方案的设计、实施与评价过程中进行指导、疑难解答,使学生在完成零件加工的过程中获得编程理论知识,掌握机床的操作技能。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施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项目设计如表1所示。要确定项目的教学目标、整合编程理论和操作技能内容、进行零件设计等。

教学项目的教学目标确定要由整体到部分,即各教学项目的目标应由课程总教学目标来分解得到,每个项目的目标是课程总教学目标的一个部分,以全部项目教学目标的总和来实现课程总教学目标。确定目标时应遵循知识和技能形成的规律,注意项目内学习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各项目之间的纵向联系,项目的排列顺序应保证从已知到未知。学习目标要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使师生双方对学习产生的结果完全明了,便于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也便于教师对学习是否发生进行准确判断,为评价学生的学习提供可测量的标准。

编程理论和操作技能整合,是指将一定数量的理论学习单元和操作技能基础单元按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相关性组合在一个教学项目中。组合过程要对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方法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安排,注意知识、技能、情感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协调衔接。知识与技能的协调是将理论知识置于“用”中去学,使理论教学中每一个知识的理解尽可能都以操作实训中的直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操作实训过程又都始终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现理论教学与操作实训相互融通,相互促进。情感协调是指在内容整合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对学习材料感到困难,会产生焦虑和恐惧,失去学习信心;而学习内容没有新颖性,又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每个项目都要包含适量的新知识,并且新知识要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建立紧密的联系,尽量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纳入新内容。项目与项目之间,按知识的形成顺序、关联性质和掌握难易程度,以项目中的操作基础技能为主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排列成一条知识链,使学生能够水到渠成地领悟和接受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一个教学项目可以包含若干个基础操作单元和理论学习单元。

加工零件设计需将各项目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通过设计体现到零件的加工内容中。零件设计内容需要考虑零件的轮廓形状特征、技术要求、材料等要素。每个零件配加工质量评定表,按满足设计条件的程度分为优质、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一个教学模块设计一种类型加工零件,同一类型加工零件,在基本加工内容、技术条件、难易程度、材料不变的情况下,按相似原则设计多个零件,供不同组别的学生随机抽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铣编程理论与操作实训一体化教学项目设计详见表2。

图3 程序指令代码学习内容的多层级划分

表1 教学项目设计实例

编号 项目名称 图例 零件技术特征 教 学目 的 编程理论学习单元 操作基础技能单元

1 简单槽状零件手动加工 加工表面的几何形状为平面、与坐标轴平行的沟槽,加工精度为IT10,加工余量可在一次走刀中完全去除(沟槽表面形状和尺寸由刀具决定);刀具轨迹坐标值直接由尺寸给出;加工时刀具只需沿坐标轴的方向直线进给;工件材料为软材料(模块2-5同)。 了解数控铣床的基本结构、运动坐标、熟练掌握手动操作方法;掌握刀具装卸操作;熟练操作机床手动进行刀具相对工件的精确移动。 基本结构组成;机床操作规程;机床坐标系;操作面板;数控铣床的工具系统。 系统启动与停止;手动操作;刀具安装与拆卸;工件装夹找正。

表2 数铣编程理论与操作实训一体化教学项目

项目名称 1.简单槽状零件手动加工 2.简单槽状零件编程单段加工 3.简单外轮廓零件加工 4.简单内、外轮廓零件加工

图例

项目名称 5.较复杂内、外轮廓零件加工 6.高精度零件加工 7.孔系零件加工 8.多型腔规则分布零件加工

图例

四、教学评价

项目教学法追求的不是学习成果的唯一正确性,因为评价解决问题方案的标准并不是“对”或“错”,而是“好”或“更好”。教学评价的目的重过程、重能力,评价的标准制订依据教与学的实际情况,重视教学资源,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将教学评价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评价理念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将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项内容,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教师评价为辅。鼓励学生自尊、自重,主动参与。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自身知识、技能、情感合格能力上。具体做法是,为每个学习项目设计一份学习效果评价表,如表3所示。让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或学习结束后填写,评价内容不让学生感到任何压力,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评价方式简单明了,使学生乐意去完成。教师的评价一般是对学生自我评价的认同,肯定学生的进步,使不同收获的学生都有成就感。一般不在评价表中进行纠错,确实需要纠错的,也要用建议的语气进行。教师的评价应能比较客观、确切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的效果。

表3 数铣编程理论与操作实训学习效果评价表

模块名称:简单槽状零件手动加工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自我评价 说明

理论知识 知道 理解 运用 综合

基本结构组成 了解数控铣床的结构组成

机床操作规程 熟悉数控铣床的操作规程并在操作过程中自觉遵守

机床坐标系 熟悉数控铣床的坐标系及运动方向规定

操作面板 熟悉数控铣床的操作面板

数控铣床的工具系统 了解数控铣床的工具系统

模仿 理解 协调 熟练

系统启动与停止

手动操作 熟练操作机床手动进行刀具相对工件的精确移动

刀具安装与拆卸 刀具正确安装与拆卸

工件装夹找正 工件装夹正确

工件加工质量 优质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学习情感 接受 思考 兴趣 热爱

学习意愿 再学一遍 进入下阶段

教师评语

【参考文献】

[1]吴光明.数控铣/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技能鉴定[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2]陈海滨.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实训与考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张英伟.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4]胡迎春.职业教育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邓泽民,赵沛.职业教育教学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吴桂勇(1972- ),硕士,广西第一工业学校教务科副科长,研究方向:模具设计、数控加工、CAD\CAM数控技术。

数铣实训总结篇4

论文摘要:数控实习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就业,关系到他们将来的工作技能水平及个人发展。文章结合数控铣实习教学经验,总结出六类教学模式。  

 

21世纪是高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做法,已经远不能满足数控行业发展对人才数量的需求。当前数控行业需要大量有知识、懂技术的工人,而中等职业学校恰恰是培养此类人才的。这就要求实习指导教师不仅要传授基本操作技能知识,为学生在日后提升知识层次打基础,而且要在技能应用或社会岗位实际操作上指导学生做好准备。笔者结合自身的数控铣实习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数控铣实习教学模式。 

先做后学,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索的机会先做后学,即在实习课上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进而学到知识。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刻板教学模式,变为少灌输,让学生多活动、多练习,让学生主动探索,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并通过独立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在观察、思考、实践、讨论等过程中自己去探索、去交流,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实习训练的有效性,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我校立足本校实际,深刻认识现行教学现状与时展要求和肩负输送“合格+特长”专门人才重任的差距,积极寻求理论支撑,深入研究论证,大胆改革实践,努力探索“先做后学”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教师有目的地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定的实习环境,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熟记教学内容,并提出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的知识连贯起来,并解决学生不懂的问题。其操作程序主要分为:创设情境实践探索发现问题概括疏导巩固应用。在数控铣程序编写第一行用到的g54g40g49g80g90g17指令,不必要求学生开始学编程时就详细理解各个指令的具体含义,只需让学生记住这个固定模式直接写程序,在以后的练习操作中再慢慢理解掌握。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时,就能在实践的基础上轻而易举地使学生理解。“先做后学”教学模式是认真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的一条有效途径。 

指令讲解做小实验,效果事半功倍一切自然科学都来源于实践,都是在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的基础上从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总结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当今时代的高科技,无一不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作为理科教学的重要内容、重要方法,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科学研究方法、实验技能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实习时间短,内容多,对于一些理论性、概念性较强的问题,教师不可能有足够时间讲透。在讲课时巧妙地引入一些小实验,将会更加有效果,如讲刀具半径补偿g41、g42指令时,以铣削孔做实验,在同一工件平面上,先逆时针走刀用g41左补偿铣第一个孔,然后把补偿取消再铣第二个孔,最后用g42右补偿逆时针走刀铣第三个孔。让学生观察测量出三个圆孔的尺寸异同,通过比较得出的结论,再让学生先总结两个补偿的区别,最后由教师进一步讲解补偿的概念及使用方法。还可带领学生利用半径补偿指令铣削方形工件外轮廓,进行补偿实验测试,分析补偿所加的位置不当造成产品有缺陷、机床报警、轮廓尺寸变小、走刀走到一半停止等产生的原因,使学生容易理解、印象深刻。 

启发性教学——“八卦”铣削与学生能动性发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礼记·学记》对教学启发方法与技巧有过精辟的论述。所谓“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即:优秀教师教学总是注重启发诱导学生,使之晓明事理: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强迫学生走;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达成结论。在指导学生数控铣实习过程中,教师应竭尽全力去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对铸造的兴趣。笔者在指导铣削实习时发现,学生最喜欢铣削“八卦”,通过精心设计,学生愉快地自选刀具,装刀及安装工件,了解“八卦”的加工特点和工艺,自己编制工艺,成功地加工出表面光洁、精细的产品,能使每个学生都深刻认识到数控铣削的重要性,从而乐于动脑思考加工工艺,锻炼实践操作能力。 

注重学校实习教学与工厂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在数控铣实习教学过程中,要与工厂生产实际紧密联系,使学生能尽快将所学技能和生产实际相结合。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特别是一些常用零件和零件上的一些工艺结构不易讲清楚,但在现场讲解则一目了然。也可利用课外时间带领学生到工厂参观,对学生进行生产认识教育,使学生不仅会编程还知道在加工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及操作目的是什么。为更好地帮助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和实习设备,我校通过校企合作,促进数控专业向以基于项目学习的创新训练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并发挥学校教学、科研优势,为企业提供研发场所,实现双赢。我校与盐城液压机械厂的校企合作项目是“有热再生空气干燥净化装置控制器”,与盐城精艺网络机柜厂的合作项目是“网络机柜”,与盐城第五机床厂的合作项目是“x5035电气控制”。在项目教学中,将课堂教学、企业设计项目、专利发明创造等贯穿于教学环节之中,就构成了一个学校——企业——社会贯通的现代教学链,形成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应用性设计能力的课程体系。通过这种校企间的全方位合作模式,不仅让学生拓展了视野,丰富了专业知识,培养了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素质和能力,而且还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不断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不仅推动了项目本身的研究进程,而且促进了校企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岗位竞争能力。 

课堂内外结合,营造学习数控技术的良好氛围在保证正常课堂实习教学的前提下,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将课堂实习教学和课外训练相结合,实现了实习课堂内外的统一与协调。学校免费为有电脑的学生安装数控仿真软件,供他们在业余时间学习、复习和研究。数控仿真室课余时间免费向学生开放,方便学生学习和做作业。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技能竞赛,给学习扎实、操作能力强的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达到以点带面、全员提高的目的。 

在学生中组织数控铣研究小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把各班动手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组织起来,打造成若干攻关小组,由数控专业教师带队进行常规指导,并给每组下达任务进行数控研究课题的开发,及时总结研究成果,有计划地制成vcd教学光碟,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供学生学习,并将之装入数控实训中心的计算机,供学生自主学习。这给学生创造了更广泛的学习空间、更便利的学习条件,学生可以戴上耳机,边看边听,同步学习制图、编程和仿真加工。比如,ug数控铣自动编程教学片、ug数控铣鼠标加工数控自动编程教学片、master cam数控加工中心自动编程教学片、西门子数控铣操作vcd教学片等课题的录制和安装,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参与其中,使数控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数控铣编程与操作实习应用性很强,能够让学生扎实地掌握这门课程中的技能,并能够使用这些技能为生产制造服务,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产业工人。数控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学科,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教学中研究教学,在搞好各相关课程教学的基础上优化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出合格的数控加工技术工人。 

 

参考文献: 

[1]林思宁.体验式学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苏宏志,王彦宏.从数控技能大赛看数控专业教学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3). 

[3]王卫兵.数控编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华丽娟.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加工实训中心的应用[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6,8(9). 

数铣实训总结篇5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机床是制造业的主要生产设备其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各类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像汽车这样大批量的产品,也要求个性化。因此不能采用传统化的刚性生产线进行生产,还须考虑到适应的柔性。一些小产品其复杂要求和精度要求已经使通用机床难以胜任。在这样的情况下数控机床的出现满足了自动化程度高、柔性强、操作强度低,易于组成自动化生产系统的生产要求。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数控机床的控制部分已经从硬件为主的数控装置发展成硬件、软件结合的计算机数控系统。由于数控机床是根据事先编好的程序来实现自动化控制加工的,因此其发展和数控编程密切相关。程序的灵活、精练编制有利于降低加工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对数控机床编程的有关指令,以及编程的一些技巧等进行了探讨。通过一些指令的灵活综合运用来实现程序编制的简单和精练,使数控机床在加工中发挥更大的优势。以此来开拓数控机床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绪论一、《数控加工与编程》实训的目的1、熟悉了解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熟练掌握待加工零件的装夹、定位、加工路线设置及加工参数调校等实际操作工艺。

3、熟练掌握阶梯轴、成型面、螺纹等车削零件和平面轮廓、槽形、钻、镗孔等类型铣削零件的手工及自动换刀的编程技术以及复杂曲面零件的自动编程技术。能分析判断并解决加工程序中所出现的错误。

4、学会排除机床电气及机械方面的一般性故障。

5、熟练操作数控车、数控铣床、并能加工出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

6、能初步使用加工中心机床,了解刀库及其设置,了解加工中心的加工过程与特点

7、初步了解与掌握程序转存和联机控制等dnc加工方面的知识及操作方法。

8.复习掌握数控技术职业资格考试要求的其它应知、应会的内容。积极争取通过职业技术资格考试。

二、实训内容与实训计划安排1、实训的主要内容

1.1数控车床的操作与编程训练

、操作面板的熟悉和控制软件的基本使用。

、坐标系的建立,工件和刀具的装夹,基准刀具的对刀找正。

、基本编程指令的讲解。手工编程与程序输入训练,空运行校验。

、固定循环指令的讲解。编程与程序输入训练,空运行校验。

、螺纹零件的车削编程训练。学会排除程序及加工方面的简单故障。

、刀具补偿及编程训练。手工换刀与自动换刀的基本操作。

、多把刀具的对刀、刀库数据设置。

、实际车削训练,合理设置各工艺参数。

、理论课:复习总结车床加工的应知、应会内容。

1.2数控铣床操作与编程训练

、操作面板的熟悉和控制软件的基本使用。

、坐标系的建立,工件和刀具的装夹,基准刀具的对刀找正。

、基本编程指令的讲解。手工编程与程序输入训练,空运行校验模拟。

、轮廓铣削和槽形铣削编程训练与上机调试,掌握程序校验方法。

、刀长与刀径补偿及编程训练。手工换刀基本操作,多把刀具的对刀、刀库数据设置。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机床是制造业的主要生产设备其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各类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像汽车这样大批量的产品,也要求个性化。因此不能采用传统化的刚性生产线进行生产,还须考虑到适应的柔性。一些小产品其复杂要求和精度要求已经使通用机床难以胜任。在这样的情况下数控机床的出现满足了自动化程度高、柔性强、操作强度低,易于组成自动化生产系统的生产要求。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数控机床的控制部分已经从硬件为主的数控装置发展成硬件、软件结合的计算机数控系统。由于数控机床是根据事先编好的程序来实现自动化控制加工的,因此其发展和数控编程密切相关。程序的灵活、精练编制有利于降低加工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对数控机床编程的有关指令,以及编程的一些技巧等进行了探讨。通过一些指令的灵活综合运用来实现程序编制的简单和精练,使数控机床在加工中发挥更大的优势。以此来开拓数控机床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绪论一、《数控加工与编程》实训的目的1、熟悉了解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熟练掌握待加工零件的装夹、定位、加工路线设置及加工参数调校等实际操作工艺。

3、熟练掌握阶梯轴、成型面、螺纹等车削零件和平面轮廓、槽形、钻、镗孔等类型铣削零件的手工及自动换刀的编程技术以及复杂曲面零件的自动编程技术。能分析判断并解决加工程序中所出现的错误。

4、学会排除机床电气及机械方面的一般性故障。

5、熟练操作数控车、数控铣床、并能加工出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

6、能初步使用加工中心机床,了解刀库及其设置,了解加工中心的加工过程与特点

广东应届生实习报告网在线编辑整理本文。

7、初步了解与掌握程序转存和联机控制等dnc加工方面的知识及操作方法。

8.复习掌握数控技术职业资格考试要求的其它应知、应会的内容。积极争取通过职业技术资格考试。

二、实训内容与实训计划安排1、实训的主要内容

1.1数控车床的操作与编程训练

、操作面板的熟悉和控制软件的基本使用。

、坐标系的建立,工件和刀具的装夹,基准刀具的对刀找正。

、基本编程指令的讲解。手工编程与程序输入训练,空运行校验。

、固定循环指令的讲解。编程与程序输入训练,空运行校验。

、螺纹零件的车削编程训练。学会排除程序及加工方面的简单故障。

、刀具补偿及编程训练。手工换刀与自动换刀的基本操作。

、多把刀具的对刀、刀库数据设置。

、实际车削训练,合理设置各工艺参数。

数铣实训总结篇6

关键词:双元制 铣削实训 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c)-0154-02

该课程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做学合一”的原则,采用行动导向六步法进行实施,其中包含了四阶段教学法、项目教学方法、引导文教学法行教学设计。在每个任务实施过程中,能够运用教师点拨、关键点提示、操作技巧示范、警告、重点提示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实施。

1 课程教学设计

1.1 课程设计依据

该课程以拓展学生在铣削技术、铣削技能方面的能力为目标,通过理论与操作技能有机融合,项目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的递进,重在培养学生使用普通铣床进行机械加工的能力;同时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完成简单生产任务并能根据在零件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内容

在课程教学内容中,嵌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对课程载体进行了筛选。最终确定以典型零件为工作任务,并根据实际课程需求,对任务图纸进行修改,使工作任务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工作任务实施。

1.3 课程载体

根据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安排,课程项目载体选用了4个:十字块、滑阀、导板,六角盘盖。其中,十字块与滑阀互配,滑阀又可以与导板互配。项目从基本的铣削平面训练开始,逐渐深入进行各类台阶及各类槽的铣削,掌握各种铣削方法。最终的训练点在于件与件之间的相配,具体训练学生对配合尺寸的铣削控制能力,及简单的互配方法鉴别能力。六角盘盖则是训练学生对六棱形零件的铣削方法能力,相较于前三个项目,加工难度有所提高。

1.4 课程重点及难点

1.4.1 该课程重点

培养学生学会编制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加工工艺的能力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不但要培养学生会加工,会操作,更要让学生学会编制加工工艺。在企业生产加工过程中,来料加工一定有相应的工艺文件,如果工艺出现问题,很有可能导致零件加工出现问题。所以,培养学生学会编制工艺,为以后的学习及工作打下基础是非常必要的。

培养学生对铣床加工的规范操作。铣床规范操作的条例非常多,安全操作最重要,从最基本的工作服、工作帽及防护镜的穿戴,到加工时的操作细节注意点,都是为了防患于未然,每时每刻都不能掉以轻心。

培养学生对零件加工质量的控制及检测能力。尺寸控制与检测是决定零件是否合格的重要因素,首先,学生必须学会控制尺寸范围;其次,正确的检测方法能确保零件是否合格。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互检确定检测的准确性。

1.4.2 该课程难点

学生规范操作及基本素养的养成。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与职业素养,是一个持久的教学课题。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 d的形成和69 d的巩固,然后习以为常。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并不断强化,使学生养成习惯,不H在该课程中继续保持,更要延续到工作中,乃至受用终身。

常用工、量、刀具的正确选择和使用。刀具的正确选择使用对于刚接触机床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它需要根据不同的铣削加工面、形状、不同的尺寸要求等进行合理选择。不合理的选择可能导致加工效率低下,加工质量缺陷等,不合理的使用可能导致刀具受损等情况产生。

零件加工工艺的编制、加工精度的控制及加工质量的检测。这既是该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工艺的编制是否合理,决定工件加工工序及方法是否正确;加工精度的控制及加工质量的检测是否正确,决定零件是否合格。这三方面是有机结合,息息相关的。学生掌握这几个环节的能力,需要不断地反复训练,才能有效达到预期效果。

2 课程教学实施

2.1 教学方法

该课程参考德国的行动导向法,针对课程项目,有效进行课程实施。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完整的行动模式来展现。我们以该课程项目中的任务1(如图1)铣削六方体外形尺寸为例,确定六个环节需要做些什么。

第一步,搜集信息,在第一个环节里,主要体现应该做什么?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对需要加工的任务去进行信息搜集,为整个任务的顺利实施做好充分准备。这些信息包含对机床、材料、刀具、切削参数、图纸、加工工艺等。

第二步,计划,这个环节应该知道如何做?在进行计划的时候可以做出多个方案,进行比较,预想每个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例如:是否会遇到加工困难,加工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加工完成后能正确否保证尺寸精度及形位公差等多方面进行考虑。

第三步,决定,这个环节需要选择哪个途径?在经过计划了多个方案后,选定较为合适的一个。在这个环节时,学生可以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讨论,在教师提供建议后,确定最终方案,决定六个面的铣削顺序。

第四步,实施,这是体现如何工作的环节。针对刚接触铣床的学生,可以由教师先进行示范操作,然后由学生模仿加深印象,再由学生进行独立操作,教师从旁巡视指导,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共性问题集中讲解,必要时再次进行示范。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必须时刻灌输5S管理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时刻保持动态5S。

第五步,检查,这个环节要体现的是任务的处理是否专业。学生在加工完成外形尺寸后,需要对自己的工件进行自检,同时可以与同组同学进行互检,最后由任课教师进行检测三个外形尺寸是否控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垂直度、平行度、表面粗糙度是否达标等。

第六步,评估,最后这个环节是对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价,今后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教师的角色在这个环节中起比较重要的作用,要使学生形成质量意识,对学生加工完成的工件进行评价总结,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弱势在哪,在之后的练习中进行加强,反复的训练使加工质量达到零缺陷的目标。

3 结语

基于双元制模式下进行的实践课程,对于学生的各方面要求,都相对较高。那么,在高标准、高要求的教学情境下,对于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也必然非常高。除了教师本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必须对双元制教学模式非常熟稔,对行业内信息充分了解,始终坚持强烈的培养意识,热爱这份教育事业,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学习交流,始终保持前沿的教学理念,才能对课程教学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 韦江波.《零件数控铣削》理实一体化项目课程教学探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3):119-120.

数铣实训总结篇7

关键词:内螺纹车刀; 内、外螺纹;铣削;畸变; 模拟建模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G5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4-0035-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4.018

加工较小直径(M16或以下)的内螺丝时,使用丝锥攻丝应是最合理的工艺。对于M20或以上螺纹,应探索出一种经济、可行的螺纹加工工艺方法代替螺纹梳刀,可节约微型企业的制造成本或职业院校的实训教学经费。从现在的工业水平来看,数控机床已经得到广泛的使用,可利用数控车床车削螺纹的成型原理作为切入点探究内螺纹车刀在数控铣床进行螺纹铣削的应用。

1 螺纹成型原理

螺纹是在圆柱或圆锥表面上,沿着螺旋线所形成的具有规定牙型的连续凸起(图1)。在圆柱或圆锥外表面上形成的螺纹称为外螺纹,在内表面上形成的螺纹称为内螺纹。

2 必要工艺参数准备

虽从内螺纹车刀型号SNR-0016Q-16(品牌:三井、SHAN GIN)得知刀尖c刀具中心轴线的大概距离,但无法精确此距离,需经某些测量方法间接计算才行(图2)。

首先在数控铣床上精加工出一个整圆,公差为D±0.05即可。挑选适合的筒夹和刀柄将内螺纹车刀装上主轴。利用试切对刀的方法找出距离A,内螺纹车刀回转直径D车=A-D。

需要注意的是,内螺纹车刀回转轴线要跟圆柱轴线对上(a为零)。若偏距a误差较大会影响所测回转直径,并直接影响所加工螺纹的精度。

由于内螺纹车刀是单刃刀具,有一优势较明显:根据实际需要可在一定的螺距范围内切削任意螺距P的螺纹,而螺纹梳刀则需更换刀片才能加工不同螺距P的螺纹。这一优势的发挥可以为某些小企业或院校实训节约一定的刀具费用。

型号为SNR-0016Q-16的内螺纹车刀测得回转直径是Φ20.27mm。从配合使用的刀片型号16IRG60BMC查刀具资料得知可切螺距P范围有0.35、0.4、0.45、0.5、0.6、0.7、0.75、0.8、1.0、1.25、1.5、1.75、2.0、2.5、3.0。

3 螺纹切削程序范例

以图3为实践例子,编写螺纹加工程序。

从图纸尺寸可知,公称直径D为Φ30、螺距P为1.5mm、螺纹有效长度为30mm,从工件上表面1.5mm开始加工,需切削21圈。螺纹小径加工到Φ28.5即可。

车刀铣削螺纹运动轨迹如图4所示:

切削螺纹时可根据车削螺纹的进给次数和吃刀量(表1)调整刀具半径补偿值(形状值及磨损量)D1、试配螺纹塞规M30X1.5,达到精度要求。如第一次切削D1磨损值可设置为-0.4mm(半径值),第二次为-0.7mm(半径值累计),第三次为

-0.9mm,第四次为-0.974mm,如此类推。当调整好磨损量并试制若干数量的工件,检测合格即可修改原程序或利用软件编制程序进行规模生产。

表1 螺纹切削的进给次数和吃刀量

4 铣削螺纹的问题分析

需要了解一个问题,内螺纹车刀的轴线是与螺纹的轴线平行的,而其牙型也与自身轴线相垂直,故切削刃旋转形成的回转面的任一径向剖面与螺纹的螺旋线形成一个夹角,这个夹角的角度与螺旋升角相等。切削刃旋转形成的回转面的剖面形状始终为圆,而螺纹径向剖面的形状则是阿基米德螺旋线(图5)。但实际生产中,为了刀具(螺纹车刀、螺纹梳刀)便于制造,常常把刃口制成直线。这样刀齿铣出的螺纹在螺旋升角和直线刃口的影响下总会有一定的畸变,螺纹轴向剖面的三角形状的轮廓不是直线而是曲线,而这种畸变误差对于螺纹来说是否允许呢?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三维软件的数值模拟建模,将问题由微观状态放大成宏观状态呈现出来,进行数值对比。以图3为例,抓取铣削过程中的某一瞬时(图b)。由图7可知铣削出的螺旋面和理论螺旋面并不一致,a为铣削出来的区域(凹陷区域),而凹陷值仅有0.06mm(图8),双边值也仅有0.12mm,数值如此微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轮廓曲线近似直线。

通过加工若干内、外螺纹规格:M24X2、M28X1.5、M36X2、M44X2等,其实践结果均达到螺纹公差要求。

5 结语

数铣实训总结篇8

[关键词]刀具半径补偿;数控铣削加工;应用

中图分类号:TG5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238-01

科技进步是数控加工技术的基础,使各行各业均能在生产力及产能上不断提升,因此数控加工技术对于社会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对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升级,使数控加工的零件尺寸准确度得到显著提升,同时数控加工技术的不断精进也是近代工业发展史的重大突破,为未来工业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刀具半径补偿的基本概念

刀具半径补偿方式是以数控系统为基准,在进行相关数据的设置时,需要编程员注意将原始的刀具半径设置为零,利用刀具零件的基础轮廓进行基础的编程,按照相关的ISO执行审计标准,在刀具按照原有程序进行运营时,需要规定相关的行进方向,一旦前进方向向右偏移,既需要进行右补刀操作,利用G42指令进行操作,而相反则需做左补刀操作,利用G41命令执行操作,而撤销指令则使用G40实现操作目标。

刀具半径补偿有B功能和C功能两种补偿形式。由于B功能刀具半径补偿只能根据本段程序进行刀补计算,不能解决程序段之间的过渡问题,使用时均将工件轮廓处理成圆角过渡,因此工件尖角处工艺性较差;C功能刀具半径补偿能自动处理两程序段刀具中心轨迹的转接,可完全按照工件轮廓进行编程,因此,现代CNC数控机床几乎都采用C功能刀具半径补偿。当采用C功能刀具半径补偿时,要求在建立刀具半径补偿程序段的后续两个程序段中,必须含有指定补偿平面的位移指令(G00、G01,G02、G03等),否则,无法建立正确的刀具半径补偿。

在数控铣床上进行轮廓加工时,由于刀具总有一定的半径,刀具中心的运动轨迹并不等于所需加工零件的实际轮廓。在进行内轮廓加工时,刀具中心偏移零件的内轮廓表面一个刀具半径值。在进行外轮廓加工时,刀具中心又偏离零件的外轮廓表面一个刀具半径值。这种自动偏移计算称为刀具半径补偿。应用刀具半径补偿功能时,只需按工件轮廓进行编程,然后将刀具半径值输入数控系统中,执行程序时,系统会自动计算刀具中心轨迹,进行刀具半径补偿,从而加工出符合要求的工件形状,当刀具半径发生变化时也无需更改加工程序,使编程工作大大简化。

二、刀具半径补偿功能应用的技巧

1.圆孔的加工

对于直径为32mm,孔深为12mm的圆孔,在数控铣床上可直接用一把立铣刀完成。工艺及编程分析如下。刀具的选择:对于此类的圆孔,工件材料若为45钢调质处理,可选一把硬质合金立铣刀,假定孔径为D、刀具直径为d、它们之间的关系应是:D/3

粗精加工的安排和程序处理。把刀具路径编在一个子程序里,每次慢下刀0.5mm,子程序连续调用24次,刀补值设定为7.2,即可完成粗加工。精加工只需调用一次子程序,一次下刀到孔底,走刀量减小5倍,刀补值设定为理论值,其他不变,即可完成精加工。

由此例可见,通过巧妙应用刀具半径补偿、选择合理的刀具、制定最优化的刀具路径和新工艺“少吃走快”的大胆应用,就能快速、高效、准确地加工出类似的孔类零件。

2.内外壁的加工

内外壁加工模式是目前采用最为广泛的加工方式,需要在平面上铣出与锉刀直径距离相近的沟槽,然后对沟槽的质量及距离进行计算,以保证沟槽的宽度能够符合三刃力铣刀切合面的宽度,采用传统的减少尺寸加大横截面的方式,使铣刀能够利用最小的力度完成切合,由于图素位整理比较复杂,因此需要有效的应用刀具半径补偿,极大的减少了所需要的材料,并突破原有的加工时间限制,利用计算优势对下刀点进行计算,按照相应的轨迹,编写可沿外壁运行的基本程序,通过改刀手段,将槽壁填满,使铣刀在加工过程中,能受到来自加工盘的外力,从而压紧凹槽接触,确保不会因受力面的增大,而导致位置的偏移,要注意刀补值的初始设定,必须在加工壁以外,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剩余空间,保障加工工序的顺利进行。

采用此方法加工内外壁的特点就是只需编写一个程序,通过不断修改刀补值来完成内外壁的粗精加工。当加工内壁时,把刀补值设为刀具半径;加工外壁时,刀补值设为(槽宽-刀具半径)。这两个例子很简单,但是都比较典型,说明了数控铣削加工中刀具半径补偿应用的两种思想。刀具半径补偿的应用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待于我们继续探讨。

三、机床仿真操作部分

在这里所使用的数控操作虚拟加工软件是南京斯沃数控仿真软件,包括17大类,67个系统,126个控制面板。具有发那科FANUC、西门子SIEMENS、美国HAAS、广州数控GSK、华中世纪星HNC、北京凯恩帝KND系统、大连大森DASEN、南京华兴WA、江苏仁和RENHE、南京四开、天津三英、成都广泰GREAT、巨森数控JNC编程和加工功能。学生通过在电脑上操作该软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不同系统的数控车、铣及加工中心的操作,可手动编程或读入CAM数控程序进行虚拟加工。通过该数控仿真软件可以使学生达到实物操作训练的目的,又能大大减少数控机床的巨额投入。数控系统的机床操作仿真加工与实际加工过程的相结合,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现以FANUC系统汉川机床操作为例来说明制作过程:学校实训工厂的汉川机床FANUC0i-M面板。先打开Captivate软件,选择训练模式录制全屏。打开斯沃数控仿真软件,进入FANUC0i-M系统,再选择汉川机床厂FANUC0i-M面板如。机床回零,安装零件,导入经过后处理的心形凹模的数控编程代码,装刀具、对刀,设置参数,最后自动加工。操作完停止录制,对录制完成的内容,凡涉及到重要知识点的步骤再进行详细的编辑,最后flash文件格式。

四、结语

刀具半径补偿有效使数控加工技术在科技的进步中得到提升,为此不仅需要编程人员付出巨大的努力,同时相关技术人员也对数控加工技术做出卓越贡献,使其成为具有现代影响力的科学加工技术,但数控加工技术所能应用的领域远不止目前所知的领域,因此对于数控加工技术的开发,还应在工作学习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使数控加工技术成为工业科技发展进步的标志。

参考文献:

[1] 李传军,刘强,刘焕.侧铣加工空间刀具半径补偿技术实现[J].机床与液压.2016(13).

上一篇:导游实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就业实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