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教案范文

时间:2023-09-29 20:17:46

脸谱教案篇1

关键词:拓展训练 音乐教学 戏曲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293-01

一、思考问题

1.如何使学生对戏曲中的相关知识“脸谱”,对它乐学善学

2.怎样用“拓展训练”校园化的实践研究,在音乐课上用好、用妙

二、案例描述

1.课前准备及导入

在课前请5名男生和2名女生根据歌曲《唱脸谱》编排几个戏曲造型。课上邀请了这几位学生进行表演唱《唱脸谱》,营造情景教学的氛围。之后播放京剧《铡美案》片段《包龙图坐打开封府》,要求学生观察其中有那些乐器,并仔细观察包公这个人物的脸谱,把学生的注意力逐渐纳入学习的轨道。在片断中出现了一种打击乐器:板鼓。学生们只知道是鼓乐器,但具体什么类型,就不得而知。这时向同学们介绍了板鼓的渊源及其在京剧伴奏中所起到的引领作用,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2.展开学习

特地邀请美术教师现场传授学生脸谱知识。在传授脸谱色彩所代替的寓意中,讲清了每一种脸谱都有主色调,一般由三种色彩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脸谱,随着媒体课件资源的不断闪现,教师讲清人物脸上色彩的含义时,并用一句概括性的话加以评定。

3.拓展游戏

这是本节综合探究课中最闪亮的乐章。游戏一:积木舞美,这个游戏趣味性很强,通过把魔方式的脸谱打乱组合,检验学生刚刚学到的知识。游戏二:脸谱运用畅想,整个流程采用接龙,将六个小组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座位上的学生不断传递纸条,上下互动,将课堂气氛推到了最高潮。同学们的想象丰富多彩,涉及的领域很广。游戏三:脸谱戏剧表演,让学生利用自己已完成的脸谱作品做为道具,自编、自创、自演。表演的形式多样,可以是相声、小品、戏曲等。

4.小结部分

小结强调了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中国民族艺术是无尽的宝藏,我们一定要珍惜它,爱护它,发扬它。由此,整个课题的寓意得到彰显。并完成学生知识学习自评表,通过学生的反馈内容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三、反思与研究

1.总体评价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的喜爱程度和掌握程度。从学生的自评表中看出,有95%的学生认为这样的课很有趣,有86%的学生掌握了本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所以,这堂课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是成功的。

2.教学方法

就问题一“如何使学生对戏曲中的相关知识“脸谱”,对它乐学善学。”来说,发现利用知识的综合来接解决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课堂中美术教师的参与,这是从来没有的,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了“艺术”。 音乐与美术是实施美育的两大学科,从理论上来说它们似乎是两种殊不相关的艺术,前者通过音响诉诸人们的听觉的感官,后者通过线条和色彩诉诸人们的视觉感官。但现实的艺术活动中,所谓音乐中的画面和绘画中的音乐感,往往是艺术家们经常谈论的问题。

我们尝试利用信息技术再现生活场景和片段的形式,穿带具有脸谱艺术的服装,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熟悉的色彩和流畅的歌声,从而导入到本课的教学内容――京剧脸谱中,不同的色彩能代表不同人物性格,不同的造型代表不同人物特征。在教学中我们先让学生观看了各种京剧人物脸谱画面,启发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意识到色彩能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

然后通过京剧录像,观看京剧《铡美案》,让学生具体直观的了解到什么是京剧脸谱、包公黑脸的内在含义、京剧的背景音乐等等。再通过设计问题,为什么京剧演员要用不同的色彩来画脸谱,从而导入到本课的教学重点脸谱色彩。由于步步深入,层层推进,这种视听结合的做法,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由此看出,当音乐走进美术,旋律与节奏,是幻想世界的载体,它充满着芳醇浓郁、绚烂多彩的诗情画意,通过幻想和想象亲临其境。那些极富想象力的儿童音乐作品,更是童心幻想的大世界。

3.“拓展训练”校园化的实施

“拓展训练”中通常由五个学习环节组成: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和应用。体验是整个过程的开端,亦是基础。有了体验后,学生要与其他体验或观察过活动的人分享自己的感受或观察结果,把这些分享的东西结合起来,与其他人探讨、交流。按逻辑的程序,下一步是要从经历中总结出原则或归纳提取出精华,并用某种方式加以整合,以帮助队员进一步定义和认清体验中得出的成果。最后一步是策划如何将这些体验应用在学习及生活中。其实应用本身也是一种体验,有了新的体验,循环又开始,从而使学生不断进步。这个学习圈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有部分学生《唱脸谱》的表演场(体验),一起学习脸谱知识(分享),拓展游戏“积木舞美”的进行(交流),脸谱运用的畅想(整合)到最后利用脸谱作为道具的表演(应用),就是完整的学习练拳,一环紧扣一环。课堂中掺插拓展训练活动是把“传授式”与“活动式”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间情感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

4.存在不足

一堂课下来,总有不足的地方,例如:脸谱中蕴含的相关学科知识和多,学生知识的匮乏、不连贯在这堂课上暴露出来。因为识脸谱就需要了解中国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才能理解教师隐藏的教学目的。在《唱脸谱》唱词中出现的人物,学生很少了解,这样就与老师产生不了共鸣,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小结

脸谱教案篇2

在这次作业中,京剧脸谱成为了我的研究对象,因为他有着非常成熟的脸部颜色应用及图案造型。而这次研究也是我继第一节后的继续。学习,从国粹京剧脸谱中学习和研究色彩构成在具有局限性的脸部是如何体现色彩特有的信息传达方式从而传承了竟150年并且成为经典成为国粹成为不可取代、不可代替的京剧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传承京剧特有的一种方式。

脸谱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周武王率兵伐纣,大军行至麒麟山下,被驻守山下的闻太师挡住去路。姜子牙计上心头,让士兵戴上了神兵天将的面具上阵叫骂,个个威武凶煞,好似天兵下凡。闻太师不知真假,以为天意,拔寨而逃。此事传入民间后便产生了画脸谱逐鬼的民间习俗。作为生产力低下的奴隶制人类,靠天吃饭是当时的社会现状,人们认为自己不会也不可能依靠自己战胜一些自然灾害,所以当时的人类对神鬼的崇拜也很浓烈,因此,脸谱主要应用在节日庆典的活动中,如社火。而如今,这一传统流传至今,在一些村庄里,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一传统文化的继承。

作为早期的脸谱,主要是描绘鬼、神,也因此,脸谱主要应用在节日庆典上。早期脸谱的表现形式为面具。夸张的五官主要为想象的天神恶鬼的形象。结合自然界具有攻击性的动物形象,以及艳丽的颜色和奴隶制人类的丰富想象里,设计和创造出的具有鲜明特点的面具。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想象力。

脸谱艺术与中国戏曲的结合,出现南北朝和隋唐(公元420-907)乐舞节目中就有了“假面歌舞”,这假面具就是脸谱的鼻祖。但随着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戴艺术面具演戏越来越不利于演员面部的表演,艺人们就用粉墨、油彩、锅烟子直接在脸上勾画,这样就逐渐产生了脸谱。当时,戏班以露天演出为主,离戏台较远的观众往往看不清演员的面部表情,勾上脸谱使观众在远处就能一目了然。在十二至十三世纪的宋院本和元杂剧的演出中,当时就出现了面部中心有一大块白斑的丑角脸谱。为适应露天演出,所勾脸谱一般只用黑、红、白三种对比强烈的颜色,强调五官部位、肤色和面部肌肉轮廓,如粗眉大眼、翻鼻孔、大嘴岔等。这种原始的脸谱是简单粗糙的,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逐渐装饰化了。到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京剧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方法后,京剧脸谱也在吸收各地剧种脸谱优点的基础上,经几代著名演员和戏剧艺术家的不断探索研究,加工提高,创新改革,得到充分的发展。图案和色彩愈来愈丰富多彩,各种不同人物性格的区分也越来越鲜明,并创造出许许多多历史和神话人物的脸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化妆谱式。它在形式、色彩和类型上有一定的格式。内行的观众从脸谱上就可以分辨出这个角色是英雄还是坏人,聪明还是愚蠢,受人爱戴还是使人厌恶。 京剧那迷人的脸谱在中国戏剧无数脸部化妆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京剧脸谱以“象征性”和“夸张性”著称。它通过运用夸张和变形的图形来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征。京剧脸谱色彩十分讲究,看来五颜六色的脸谱品来却巨细有因,决非仅仅为了好看。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里,人物就被性格化了。脸谱的通用色彩含义为:

黑色:黑色最初也是用来表示人物肤色的,包公画黑脸表明他的皮肤黑,随着包拯铁面无私的公正形象备受推崇,黑色就符号化为一种性格的表征,经过延伸后,黑色脸谱一般用于正直无私,刚正不阿以及性格直爽刚毅而勇猛的人物。

红色:红色一般用来表示耿直、忠义,有血性,多表现正面角色。其实,红色脸谱最初只是为了表明人物的肤色,而很多肤色红黑的角色都非常忠勇、正直,这样推而广之,就开始用红色表忠勇,并为忠勇良将、有道神仙勾画红色脸谱。

白色:白色有粉白和油白之分。京剧中常常用白色脸谱来表现奸邪的反面角色,如三国戏中的奸雄曹操画粉白脸,表明其奸诈多疑。此外,鹤发童颜的老英雄、将官以及和尚、太监等角色也可以画白色脸谱。

绿色:在京剧脸谱中,绿色脸谱一般用来表示勇猛、莽撞、暴躁的人物,与黑色脸谱有相近的用意。此外,有些占山为王的草寇类人物也勾画绿色脸谱。

蓝色:在京剧脸谱中,蓝色与绿色的含义相近,都是黑色的延伸,表示人物性格刚强、豪爽,有时候也表示人物的阴险、狡猾。

紫色:紫色是红色和黑色的中间色,其表示的象征意义也介于红黑之间,一般表示肃穆稳重,刚正威严,富有正义感。有的人物在小说、戏剧中描写为紫色脸膛,所以就给他们画紫色脸谱,也有的人物勾画紫脸是为了表示他的相貌丑陋。

黄色:在京剧脸谱中,用黄色寓意人物骁勇彪悍或凶暴残忍,所以黄色脸谱一般用于勇猛而暴躁的人物。

金银色:金银色在神怪脸谱中应用较为广泛,用来表示神仙的金光普照,鬼怪的青面獠牙;有时也用金色脸谱来表现将官的英勇无敌,以增加其威仪。

正如一首歌里唱的: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红脸的关东战场沙,

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紫色的天王托宝塔,

绿色的魔鬼都夜叉,

金色的猴王,

银色的妖怪,

灰色的精灵笑哈哈。

京剧脸谱的颜色是以主色象征某人物的性格特征,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艺术家用不同的颜色,突出剧中复杂的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忠诚、善良、阴险、狡猾、有褒义也有贬义。

京剧脸谱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也是性格化的,各种任务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特定的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是观众能观其外表、知其心胸。

脸谱教案篇3

戏曲脸谱塑造的形象图式,既是对现实社会和思想意识的表达,又形象、直观地表现了中国传统的艺术形态,并能够使观众从中获得某种启发。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巫术的脸谱是人类最原始的信息表达方式之一。巫术的脸谱图式传播先于文字的传播,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脸谱,都起源于象形的图式。在以文字为主要传播语言的新闻还没有出现之前,从某个角度看,起源于巫术的面具的戏曲脸谱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的社会功能。作为中国传统艺术所特有的戏曲脸谱艺术,不但为广大观众所喜爱,也被中外画家、设计家所喜爱并加以借鉴吸收,运用到艺术创作及各种艺术设计中去,创作出了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

戏剧家张庚先生说:“脸谱是一种中国戏曲内独有的、在舞台演出中使用的化妆造型艺术。从戏剧的角度来讲,它是性格化的;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它是图案式的。在漫长的岁月里,戏曲脸谱是随着戏曲的孕育成熟,逐渐形成,并以谱式的方法相对固定下来。”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按传统习惯,通常把“生、旦、净、丑”作为行当的四种基本类型。其中,“旦”是女角色的统称;“生”、“净”两行是男角色;“丑”行中除有时兼扮丑旦和老旦外,大都是男角色。

一般来说,“生”、“旦”的化妆,是略施脂粉以达到美化的效果,这种化妆称为“俊扮”。 “生”、 “旦”行角色的面部化妆,无论多少人物,面部化妆都差不多。“生”、“旦”人物个性,主要靠表演及服装等方面表现。

脸谱化妆,主要是用于“净”、“丑”行当的各种人物,以夸张强烈的色彩和变幻无穷的线条来改变演员的本来面目,与“素面”的“生”、“旦”化妆形成对比。“净”、“丑”角色的勾脸是因人设谱,一人一谱,尽管它是由程式化的各种谱式组成,但却是一种性格妆,直接表现人物个性,有多少“净”、“丑”角色,就有多少谱样,不相雷同。

戏曲脸谱的变形大胆而夸张,但是,这种大胆和夸张,又不是随便涂抹而成的,是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的。脸谱艺术非常讲究章法,将点、线、色、形有规律地组织成装饰性的图案造型,由此也就产生了戏曲脸谱各种各样的格式与规则,也就是形成了一定的程式。戏曲脸谱的分类,通常采用谱式与谱色两种分类方法。

谱式分类

从脸谱的章法构图看,有各种类型人物的谱式,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一些基本类型――

整脸:脸部的化妆颜色基本上是一个色调,只是在眉、眼部位有变化,构图简单。如《铡美案》中的包拯为黑整脸、《战长沙》中的关羽是红整脸,《赤壁之战》中的曹操为白整脸。

三块瓦脸:也称三块窝脸。其最基本的谱式是以一种颜色作底色,用黑色勾画眉、眼、鼻三窝,分割成脑门和左右两颊三大块,形状像三块瓦一样。如晁盖、马谡、关胜等。

花三块瓦脸:也称花三块窝脸。在三块瓦脸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纹样,将眉窝、眼窝、鼻窝的纹路勾画得较复杂。如窦尔墩、典韦、曹洪等。

十字门脸:从额顶到鼻尖画一通天立柱纹,两眼窝之间以横线相连,立柱纹与横线交差形成十字形,故命名为“十字门脸”。如《草桥关》中的姚期、《汉津口》中的张飞等。

六分脸:脑门上的立柱纹与眼部以下部位均画成一种颜色,脑门上立柱纹以外的颜色占全脸十分之四,眼部以下的颜色占全脸十分之六,上下形成四六分的形式,故称“六分脸”。如《群英会》中的黄盖等、《将相和》中的廉颇等。

碎脸:由“花三块瓦脸”演变而来,比“花三块瓦脸”更花哨。构图形式多样,色彩种类丰富,线条复杂而细碎。如《取洛阳》中的马武、《金沙滩》中的杨七郎等。

歪脸:构图、色彩不对称,给人以歪斜之感。如《打龙棚》中的郑子明(郑恩)、《落马湖》中的于亮等。

元宝脸:脑门和脸膛的色彩不一,其形如元宝,故叫“元宝脸”。如徐盛、麻叔谋等。

僧道脸: 包括“僧脸”和“道士脸”。“僧脸”又名“和尚脸”,一般勾大圆形眼、花鼻窝、花嘴岔,脑门上勾一个红色舍利珠圆光,或九个点,表示入了佛门。色彩分白、红、黄、蓝等色,以白色为多见。如鲁智深、杨延德(杨五郎)等。

太监脸:专用来表现那些擅权害人的宦官。尖眉子示其奸诈;菜刀眼窝暗寓其渔肉百姓;光嘴岔下撇,以突出其谲诈残忍的性格;脑门勾个圆光,以示净身,自诩为佛门弟子;脑门和两颊的胖纹,表现养尊处优、脑满肠肥的神态。色彩多用白、红两种。如刘瑾、伊立等。

神怪脸:用于表现神、佛以及鬼怪的面貌。主要用金、银色,表示虚幻之感。如二郎神杨戬、牛魔王等。

象形脸:将鸟兽整体或局部特征图案化后勾画于脸上。如孙悟空、白虎等。

丑角脸:又称“小花脸”、“三花脸”。其特点是人物脸面中心一块白,形状如豆腐块、桃形、枣花形、腰子形、形等。如《群英会》中的将干、《女起解》中的崇光道、《连环套》中的朱光祖等。

谱色分类

一般情况下,脸谱的脑门和两颊部位的颜色构成脸谱的主色,谱色分类就是按照脸谱的主色来分类。

谱色有相对固定的象征意义和特殊寓意,表现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这是在长期的戏曲演出中,观演之间互动对话、约定俗成的结果。

红脸:表示忠勇耿直,有血性的勇烈人物。如关羽、赵匡胤、姜维等。但也有例外,如《法门寺》中反面人物刘瑾就勾红脸,这里有讽刺之意,使人一看便知是个擅权的太监。

粉红脸:表示年迈气衰,德高望重的忠勇老将。如廉颇、袁绍等。

紫脸:表示刚毅威武、稳重沉着的人物。如常遇春、樊哙等。

黄脸:表示武将骁勇善战、残暴。如典韦、宇文成都等。

蓝脸:表示刚直勇猛、桀骜不驯的人物。如窦尔墩、夏侯等。

绿脸:表示侠骨义肠、性格暴躁的人物。如程咬金、青面虎等。

黑脸:表示忠耿正直、铁面无私,或粗率莽撞的人物。如包拯、张飞、夏侯渊等。

白脸:又分水白脸和油白脸。水白脸表示阴险奸诈、善用心计。如曹操、赵高、严嵩等。

瓦灰色脸:表示老年枭雄。如金派《连环套》之窦尔墩。

金银脸:一般用于神、佛、鬼怪,象征虚幻之感。如二郎神、金翅鸟等。

戏曲脸谱是一种变形极大的化妆艺术。脸谱的变形首先要“离形”,“离形”就是不拘于现实生活的自然形态,大胆地进行夸张、装饰。戏曲舞台上各种颜色的脸谱在生活中是没有的,但它又是来自生活的。如生活中形容人脸常用“漆黑的脸”、“红红的脸”、“脸色焦黄”、“面色苍白”等,如果勾画脸谱的话,就分别用黑、红、黄、白等颜色夸张地进行表现。鲜艳的纯色就与现实中人脸的颜色拉开了距离,这是色彩的“离形”。另一方面,脸谱勾的都是图案化的形,与现实人脸形状拉开了距离,这是形状的“离形”。

脸谱的变形还要“取形”,“取形”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某物象的自然形态取来,加以变化,使其图案化、装饰化,具有一定的象征、寓意在里面。“取形”也就是讲究章法,把脸部一些重要部位的色彩、线条,巧妙地组织、归纳到一定的“形”的图案中来。通过“取形”来达到“离形得似”。取形的方法和样式很多,例如眉窝的勾法就有:云纹眉、火焰眉、凤尾眉、螳螂眉、虎尾眉、飞蛾眉、剑眉、宝刀眉、寿字眉等多种。这就改变了眉的自然形态,使其成为图案化的“形”,具有浓厚的装饰趣味。

脸谱设计通过对自然的“离形”、“取形”达到图案化、装饰化的美的效果,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及精神特征。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不是为形式而形式,都有一定内容的指向性。“离形得似”、“遗貌取神”,这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意思是“神似”要高于“形似”。写形要为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服务,为了达到神似,可以突破形似,其目的是为了表现出一种符合这个人物性格的性格特征。

脸谱的设计是现实社会不同生活内容的概括而抽象的表现,它虽说有程式化的特征,但它也会根据时代的变迁、剧情的不同及人物性格的差异,有所变化。并且,可以用它所特有的神秘而夸张的造型,表现戏曲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追求、道德观念,向人们传达社会生活中不同阶层生活的丰富内容。因此,它有着其他传播媒介不可替代的传播、教育和宣传功能,如今它依然神秘、深邃、生动,被当代人们所钟情、所喜爱。

脸谱教案篇4

如何创设一个让学生及时表达自己情绪的形式,通过班级固化的模式,让学校成为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基地,在日复一日的积极疏导与自我认识的提升中,将低段儿童的情绪变化及时地展露于师生面前,引发班级团体的共同关注,在师生关爱的温暖型教育场中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从而实现学生的心理自助呢?我利用学校在班级教室中为每个学生配备的储物柜,将单调的储物柜的柜面进行资源阵地开发,设计了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化的管理方式――“心情脸谱”。

“心情脸谱”的操作步骤

学校统一确定能够代表学生心情的颜色,用儿童喜爱的色彩引导他们情绪表达的方向。

丰富的儿童生活自身就带着浓重的色彩。因此,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将他们生活中的色彩挖掘出来,科学地加以提炼,用鲜明的色彩帮助他们明白情绪表达的方向。所以,综合色彩心理学等知识,结合低段学生儿童发展的特点,又听取了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的意见,我校确定了以下几种颜色代表学生的情绪表达方向:橘色或黄色――快乐;红色――愤怒;蓝色――伤心;灰色――恐惧。

班级制定能够表达学生心情的脸谱方案,结合班级文化特色激活他们情绪表达的意愿。

我校每个班都有自己独特的班级文化。这种班级文化通过班级名称、班风、班级口号、班级象征物等内容以“班级名片”(展板)形式外显在教室外墙上,并通过家校协作、《守礼之行》校本教材的德育课程、常规教育等不断强化师生家长的认同感。因此,将能够体现班级文化特色的标志作为学生心情情绪的展示方式,就成为每个班级独特的“心情脸谱”。这种带有班级文化特色的方式吸引了班级学生表达情绪的积极性,也从心里认同的角度给予班级更强大的凝聚力。因此,班级的心情脸谱成为师生校园生活的一道风景线,彰显着积极健康的儿童生活。

比如:一年级学生的情绪变化不是很大,任课教师通过个人的心情展示随时随机就可以进行情绪疏导,并通过与学生的心理交流,及时了解研究学生的心理成长需求,总结教育教学的规律。比如,“每一个孩子就是一本书籍,等待着用心去阅读”是我校一年级书香五班的班级文化核心。因此,班主任选取了“书籍脸谱”方式,通过一张张颜色不同的“心情书籍”,表达书香五班每一本“书籍”的心情。

二年级学生已经建立起班级意识,但集体凝聚力的培养还要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分解到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并且通过小组之间的适度竞争增加班级的向心力。因此,小组合作竞争的评价管理方式,成为二年级心情脸谱的展示模式。

三年级学生的班级意识已经很强烈,自己班级的独特文化已经深入每一名学生的心中。因此,三年级的心情脸谱,就将班级文化的核心特色统一制作成背景图,将班级心理认同的奋斗目标统一置于学生的心情脸谱之上,以此引领每一名学生的心情。

家校协作共同完成“心情脸谱”的固化方式,挖掘家庭教育资源的优势,提升儿童表达情绪的积极心态。

家校之间的密切协作才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的根本途径。遵照这样的原则,在设计“心情脸谱”管理方式的时候,我就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形式向全体家长说明建立班级“心情脸谱”的意义,寻求家长的心理认同和关注支持。同时,组织班主任培训后,引导班主任利用校讯通形式,将班级“家长教师协会”的家长成员组织起来。家长们在已经熟悉并认可班级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提供了很多制作“心情脸谱”的方案,通过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协商,经过学生的自由挑选,最终确定班级特色的“心情脸谱”,并由家长教师协会统一制作完成。

使用“心情脸谱”的效果

“心情脸谱”成为每一名学生情绪宣泄的有效途径,增加了伙伴互助的可能性。常态化的“心情脸谱”,不仅成为学生每天到校后、放学前等不同时段情绪的阴晴显示表,也成为小伙伴之间互相交流的重要内容,为低段学生互助式成长提供了真诚的交流平台。

班级“心情脸谱”引起全体任课教师对学生情绪的共同关注。

设立在班级教室的“心情脸谱”就像一扇窗,通过情绪的表达打开了学生心灵之门,也打开了班级所有任课教师对学生关注的渠道。对于渴望了解学生,希望研究学生成长规律而促进自己专业发展提升的教师们来说,每一名学生的心情脸谱都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对于低段学生来说,阳光开朗积极乐观应该是他们群体性展现的生活状态,偶发的一次“红色脸谱”或者“灰色脸谱”就值得教师的关注与探究,从而将儿童从情绪低落的消极状态中疏导出来,同时,通过心情脸谱,任课教师对班级建设中疏忽的集中性问题、学生管理过程中淡化的矛盾、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处理、家校之间出现的沟通不畅等信息,通过学生的情绪变化引起真实的思考与重视。

个性学生的“心情脸谱”引发班主任对此学生的高度心理关注。

在校园生活中,班主任对低段学生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及时关注“心情脸谱”的变化,尤其是个性学生情绪的连续性变化,会使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更有针对性。

上学期发生了一个真实的案例。三年级某班一个学生连续三天出现了“黑色心情脸谱”。第一天,小伙伴发现其“黑色心情”后和他聊天,却被其自然巧妙地转换了话题,而且一天的生活也正常度过。第二天大清早,他又将一枚“黑色脸谱”贴出来。小组长问他怎么了,他说没事,就是有点烦,至于烦什么却吞吞吐吐不肯说,但是课间不像平时一样跑教室外面去玩,而是趴在桌子上若有所思,因为班主任当天外出听课也没有引起关注。第三天,他不言不语地又贴了一枚“黑色心情脸谱”,贴完后,还呆呆地看了几眼正在批改学生作业的班主任才坐回座位。对于连续两天探究他黑色心情未果的小伙伴来说,以为他就是因为几天来的学习压力导致的黑色情绪,因此,没有人主动上前探究原因。中午在教室午餐时,班主任看到了他的“黑色心情脸谱”,借故将小组长叫到了外面询问情况后,又给家长打了一个电话,了解到一些家庭情况。然后,趁大家外出上体育课的时间,班主任单独约见了这个学生。这个连续三天贴出“黑色心情脸谱”的孩子委屈地趴在班主任怀里哭起来。原来,他的妈妈怀孕了,起初他觉得新奇没有在意,但随着妈妈孕期的加长,家人都把注意力转移到妈妈身上,没有人再像原来一样关心他、体贴他,他觉得太失落了,又没有勇气和办法告诉家长,又不敢做出伤害家人的举动引起注意,因此,消极情绪慢慢地积累……连续三天贴出“黑色心情”就是想引起班主任的注意。班主任为他讲解自己从小和弟弟一起成长的故事,引导他当合格的大哥哥,主动关爱未来的弟弟或妹妹,还告诉他,妈妈就是为了解决他一个人的孤独才想再要个小孩。同时,老师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怀孕很辛苦,所以家人才倍加关心……这个孩子终于破涕而笑。当这个孩子回到教室上课时,班主任赶紧给家长打电话进行沟通。当天下午放学时,这个孩子的爸爸妈妈一起来接他,妈妈按照班主任的教导搂住他让他抚摸肚子,和小生命对话。

后来,这个孩子不但自己恢复了原来快乐的天性,还成为班主任得力的小助手,班级里的小调解员,总是主动去发现同学的不良情绪,自觉去调节同学们的消极情绪。

脸谱教案篇5

关键词:产品设计;创新方法;脸谱元素;设计构成

在全球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文创产品正在大批量新生而出,但是那些真的都是代表我国传统文化的产品吗?这个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下面我们来探讨下中国传统文化——脸谱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一脸谱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现今传统文化艺术正不断地传承与蓬勃发展着,脸谱艺术也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戏剧和艺术之中,以一种快速而又悄无声息的方式密切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传统脸谱艺术与当代审美文化的结合,不仅让高冷的艺术更大众化,也让世界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脸谱从“古”的延续到“今”的转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品质转化与质的飞跃,也得到了更宽泛的传播效应。脸谱的图案和色彩已被广泛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并极具各自的风格,特色鲜明。在各种产品、家居、包装、瓷器、时尚用品、服装等上都能看到风格各异的脸谱形象,从中足已见证脸谱在人们生活中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说明脸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从国、内外对脸谱的一致热衷和追崇中,我们可以悟出一点道理:古典未必就是古。传统文化依就在传承与发展,与设计融合是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经之出路,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之时也必须加快更近现代化的创新设计方法。产品设计与脸谱图案的集合并不是1+1=2的叠加组合,而是设计出摘要:本文分析了现今脸谱元素产品的应用现状,发现在产品设计中所出现的问题,结合设计基础构成方法,提炼出脸谱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的创新方法。并提出不能一味地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必须找到设计与传统文化中的融合点。让产品设计传达脸谱的“形与神”,通过设计解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来的新产品应该要产生出新的内涵寓意,在起到脸谱文化传承的同时,能产生新的文化精神。从目前市场上来看,脸谱的符号图形与服饰和日用百货的集合比较多,如家里的旅游摆件、挂饰、衣服、鞋袜、包、文具、电子产品等,不过大多都是平面上应用。只是图案与产品的叠加,只是一味地复制,产品缺少精致感和创新感。

1.1脸谱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旅游产品类脸谱元素系列产品应用在旅游产品中是非常普遍的,脸谱元素拥有着多种多样的人物模型,每个人物又演绎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和人生,每个人物的脸上呈现出形态各异的图案。现在脸谱元素在旅游产品中的应用,还只是一味地简单复制图案,做工粗制滥造,生搬硬套的痕迹随处可见。然而,当脸谱元素的系列应用在三国五虎将杯垫(图1)中时,可看出该产品的设计是直接应用了“粘贴复制”的快捷键,把脸谱元素的整体图形直接覆盖在产品的表面,只是一种“死板”的装饰产品,丝毫没有体现出脸谱元素的“文化与内涵”,并没有与产品功能等相结合。脸谱纪念品运用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与使用功能的结合不够巧妙,在造型、色彩搭配、选材上缺乏推敲。总的来说,创造性的缺乏是现有的脸谱纪念品设计中存在的最严重的缺陷,不能满足消费者求新求异的购买欲望的同时,不能体现文化的蕴意。文具产品类随着我国教育文化市场进程逐步加快,经济形态的改变,众多商品儿童文具产品不约而同地开始借用脸谱元素作为包装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视觉识别元素。以图2为例,“印象中国”——国粹系列文具,以脸谱文具包装为选题,根据人们的爱好和心理特征,利用脸谱的部分形象与整体文具产品相结合的包装设计。这一系列产品比图1的产品设计有所小改进,但是图2的产品也只是把整体的脸谱元素切割之后的部分图形,实际上并没有创新性。每当国家大型活动所推崇的传统元素被认可后,它会被贴在各类产品表面。当他们像贴标签一样贴上这个传统元素的时候,断然不会考虑元素与产品的联系,更不会去思索从设计的角度而言,它与产品有着怎样的关系与作用。当设计发展到这一步,脸谱元素就像牛皮癣小广告一样逐渐开始遭人厌恶。虽然,脸谱元素的应用在生活中已随处可见,但是怎么样解析、利用并创新脸谱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还是值得大家去思考探索创新的问题。

1.2脸谱元素在产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现有的大部分文创产品,都是为了所谓的视觉美感与传统元素的结合,结果都是“复制粘贴”传统元素的图标,直接运用到产品的表面,这就是他们所谓的“文创产品”。只是一味地把脸谱元素不假思索、生搬硬套地停留在产品表面,没有做到真正解析脸谱元素并创新应用到产品设计中去,至此我国许多文创产品始终不能体现出我国传统元素的内涵和精髓,不能进行更好地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只是停留在传统文化表面,而没有深入挖掘其中的本质和精髓。长期已久之后,人们就会对传统元素有所曲解和误导。我们应先通过对脸谱元素及其蕴含的鲜明特色的阐释,分析其传承的意义,并探求脸谱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创新方法,从而一改现有的产品设计中肤浅的“标签化”,转为文化深层次的理解和设计创新,使中国传统脸谱艺术在国际中获得重生。

二脸谱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创新方法

将脸谱元素运用到现代产品设计中,必须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对脸谱元素进行创新。这就需要设计者对脸谱元素的平面及彩色进行分离、切割、错位、变异、打散、群化、互衬、重构等表现形式与新技巧的创新,使其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形神韵,又具有现代设计的意味。在包豪斯的设计基础中,我们耳闻能详的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无疑都在产品设计中都会有所体现。在脸谱元素中,最能给人视觉冲击力的便是它独特而又鲜明的色彩构成。通过脸谱色彩便能直观地识别出人物的忠、奸、善、恶、礼、义、廉、耻等特征。脸谱的色彩或对比、或呼应、或点缀、或对称、或均衡、或变化、或统一、或节奏等都很好地运用了艺术形式美的法则,并将脸谱中的点、线、面、色块在符合人物性格的前提下做到繁简相宜,夸张有趣。这绝不是一朝一夕、灵机一动可以达到的。脸谱的图式化过程一定是经过了漫长时间,在前人不断提炼、不断修正,蕴含了无数人的智慧后,才逐渐发展到今天。色彩正是产品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和不和或缺的组成部分,巧妙而灵活地运用脸谱元素中的色彩,可以极大提升设计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价值。利用脸谱中的色彩元素创新设计,结合脸谱艺术在形式、色彩、布局等视觉的形式规律,从中吸取有益营养,并运用在设计当中,体现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散发出优美的艺术魅力。而今,在产品设计中真正体现脸谱元素独特魅力的产品极少,前人设计师们一直在模仿脸谱的样式,却始终无法超越真正的脸谱,其归根结底是无法提炼出脸谱元素神韵并加以创新设计。脸谱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创新设计方法有多种,可与三大构成(1、设计基础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2、绘画基础构成:点、线、面;)结合,提炼出新的设计方法,创造出新元化的产品。

2.1对比调和——型之结构

脸谱以其用色大胆而著称,以简洁概括的方式对色彩进行组合搭配,注重色彩的强烈对比,善于运用明度、纯度极高的色彩进行搭配对比,视觉效果突出醒目。对比与调合在戏曲脸谱的色彩表现中是相辅相成的。在脸谱中常常出现的对比色,加以显示出人物性格、心理等特征,而我们在设计产品中,也利用色彩的对比应用巧妙地体现产品的装饰性,并与结构造型的形式穿插在产品中担任起一定的功能或作用,脸谱元素在产品设计中担负起了除了视觉效果之外的更为有价值意义的设计作用。产品的视觉效果是在色彩对比中得出的,在对比中使产品形态、造型、结构的特征更为明确而强烈。在产品设计中也可以利用脸谱色相的对比来为产品增添光彩,并与材料、机理相互结合、对比,就可体现出一款产品的高端与品质。从newbalance576脸谱跑鞋(图3)中,其中黄、绿色是脸谱元素中少有的对比形式,整体鞋体以绿色为主,黄色为辅,期间又穿插黑白两色为衬托,并利用产品的不同材质与机理对比来划分色彩,又在logo处画龙点睛地创新了一个新的现代人的脸谱,在鞋底位置也与鞋面颜色进行对比呼应。此款鞋很好地利用脸谱色彩的对比,一眼就能让人感受到产品的创新意识并与脸谱结合得恰到好处,凸显出了脸谱色彩的神韵和体现出跑鞋的流线型运动感。应提炼脸谱的色彩对比运用到产品设计中去,从而创新出更多更好的产品设计。

2.2再现重构——形之重塑

平面构成是现代设计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运用点、线、面组成。而点、线、面又是产品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形象元素。从戏曲脸谱的谱式能够看出其具有平面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将点、线、面、色按一定章法组织而成的图案造型。脸谱将西方的平面构成艺术体系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充分融合到了一起。现今生活中出现的脸谱产品,只是把脸谱元素作为产品的一种常用的装饰手段。脸谱元素应被抽象化地提炼,并更多地与产品的语义、使用情景、功能相结合,既不失审美效果又能与产品相辅相成。脸谱元素再现的表现形式应运用更多地将元素做立体的造型化设计,而不单单仅限于平面装饰的样式,或在产品造型的某个局部融合脸谱元素的抽象造型,这种运用是以敷衍为前提的,而并非是选取脸谱元素做创新设计。在中国设计迈向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脸谱元素已成为国际大师们的灵感来源。例如:宝马“BMW之悦”(图4),突破传统思维并加以创新脸谱。在“宝马之悦”的创意中可以看到众多中国元素,取脸谱元素的“形”为创意设计的车。宝马汽车的前脸融入了京剧脸谱的五官,并将蓝白相间的车身变成窦尔敦脸上的油彩,“离形”的重构了一个形神兼具给人耳目一新的车型。车的整体造型既满足了国际审美需求,又充分展现了其文化底蕴,并彰显其独特的个性。脸谱元素在此车设计中,“离形”重塑同中国画中所说的“重神似而轻形似”的美学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将脸谱元素创新设计之后的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不仅活灵活现地运用了脸谱的独特色彩,而且取之脸谱的“形”,将产品分割重构来为车的外观造型做了与众不同的现代脸谱创新设计。

三总结

本文通过对现今脸谱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解读分析,一改以往的脸谱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标签化”应用,转而结合并提取脸谱的色彩绚丽、造型夸张的特点,利用设计构成方法为现代产品设计创新提出新的设计思路,而不是像多数设计师们思维局限于涂贴脸谱元素的图标。创新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充分体现着人的想象思维、创造力和对文化的传承与提升。创新设计的精髓是文化,熟谙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才能由内及外设计出有内涵、与众不同的产品。传统元素与产品结合要建立在功能、材料、人机工学、语义学等基础上的造型设计,将传统文化作为产品设计中更为宽泛的载体,体现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对立与统一、传承与创新。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提炼和加工,中西融会,才能创作出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被国际肯定的设计作品。

脸谱教案篇6

【关键词】脸谱 传承 发展

传统脸谱,特别是京剧脸谱,集聚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体现了戏曲艺术的共同特征和美学观念。其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独有的艺术特色成为我国戏曲艺术的一朵奇葩。脸谱自诞生以来,经过历代艺人的不断完善,成为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今天,加强对传统脸谱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探讨其传承与发展,对弘扬祖国优秀民族文化,振兴戏曲艺术大有裨益。

追溯脸谱的历史,先秦时期已有脂粉妆,汉代已十分盛行,这对脸谱艺术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到了宋代、金代和元代,杂剧日益繁荣,进而使唐五代时期的涂面化妆获得了发展。虽有“素面”化妆和“花面”化妆之分,但还不是成熟的戏剧脸谱。直至明代中叶到清代中叶,由于剧本创作的繁荣和更加完备的角色行当的划分,戏剧脸谱基本成熟。到了清代中期,地方戏空前繁荣,慢慢形成了以京剧为代表的大型地方剧种。到了清末,脸谱已成为一种具有高度象征性的舞台化妆艺术。其中谱式最丰富、艺术最完美、影响最大的当属京剧脸谱。京剧脸谱共有百余种,不同的脸谱色彩、图案各异,集结构性、夸张性和程式性、表现性为一体,具有艳而不俗、繁而不乱、形神兼备、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洋溢出变幻无穷的艺术魅力。

毋庸置疑,民间文化是脸谱的催生地,更是脸谱艺术发展的重要基础。陕西社火脸谱比其他戏剧脸谱更为古老,是陕西地区民间艺术的代表。它的表演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特点是脸谱重在前额、鼻子及嘴巴上的造型和色彩的变化。皮影戏属于傀儡戏的一种,是从说书讲史变成声形并茂的特殊戏剧样式,其发源地在中国,13世纪开始陆续传入南亚群岛、波斯、埃及、土耳其、法国、德国等地。皮影戏在造型上风格各异,陕西的皮影即以戏曲脸谱的生、旦、净、末、丑分类,形象生动可爱。在我国民间艺术种类中,很多都包括传统脸谱的题材或形象,如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等地的年画,江苏无锡的惠州泥人,以及陕西、山东等地的剪纸、民间玩具等都有大量的戏曲脸谱作品。山东潍坊杨家埠风筝艺人从小受戏曲文化的熏陶,加之家传身教,耳濡目染,所扎制的串式脸谱风筝小的形如鸭梨,可室内无风放飞,大者长近百米,放于空中,蔚为壮观,惟妙惟肖。四川的变脸艺术是在传统脸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曲脸谱特技表演。演员在短短的时间内可以变换出多种脸谱,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充分显示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力和戏曲脸谱的艺术感染力。

脸谱是历代戏曲艺术家辛勤创造的劳动结晶,是中国戏曲艺术乃至中华民族的骄傲,它拥有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地位令世人瞩目。如今,脸谱作为一种视觉文化形式,尽管与所有古老的传统艺术一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却能在现代审美的大环境下寻找自身的生存发展之道。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有识之士努力传承,锐意创新,虔心播种,精心耕耘,用自己的行动和成就证明这门艺术仍然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尤其是近些年来,传统脸谱作为独立的视觉文化元素,与民间文化和群众的生活娱乐结合起来,在我国的文化教育中拥有一席之地,起到了积极的传承作用,促进了脸谱艺术的应用和发展。

首先,脸谱与民间传统工艺相结合,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找到了有效途径。脸谱艺术与风筝相结合,使我国的风筝艺术推陈出新,焕发出新的风采;脸谱与烧瓷工艺相结合,生产出的陈设品美轮美奂、效果绝妙。其次,在象征性文化高度发达的时代,脸谱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装饰元素,在服装、广告、卡片、工艺品、装饰品包装,甚至汽车表面都能欣赏到它的靓丽色彩。在前几年“中华杯安莉芳国际内衣—沙滩装设计大赛”决赛上,河南的李昂设计的京剧脸谱图案内衣系列作品让人耳目一新。多彩公司新开发的“DLC—MF411脸谱机箱”,远看其面板就好像一张表情丰富的京剧脸谱,在电脑产品设计中首次实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艺术的巧妙结合。这些方式不仅美化了人的生活环境,在传承和发展传统脸谱艺术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再次,京剧脸谱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已经成为带有中国含义的象征符号,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在“柏林亚太周·中国主宾国”活动期间,新柏林街头挂满中国京剧脸谱,引发路人的浓厚兴趣。可以说,脸谱已被广泛用于传扬中国特色文化并成为中国形象的独特象征。

源远流长的中国戏曲催生了国粹京剧,孕育了脸谱这一具有中国戏曲特色的艺术造型。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以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冲击,京剧虽然不像过去那样辉煌,但脸谱艺术与人们的审美趣味相吻合,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应对时代的挑战,走出困境,认真研究脸谱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已经成为社会有识之士共同关心的课题。这需要我们一是树立创新意识,迎合当今社会人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和审美观念。我们现在市场上所看到的一些京剧脸谱工艺品还缺乏一定的设计理念和创新意识,显得有些生硬。我们的设计师应该既是传统艺术的传承者,又是新时代艺术的开拓者,要敢于打破门户的局限,虚怀若谷,博采众长,在融会贯通中发扬和创新传统。只有创新才会创造出适合人民群众口味的艺术作品。在创新的同时,还需要尊重传统,学习传统,这样才能使我们传承的艺术始终保持着民族的特色,保持独特的审美特性;二要适应社会的变化,走市场发展的道路。发挥全国各地文化市场平台的优势,将产业化的优秀脸谱艺术品进一步推向市场,使其走进千家万户,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传承和发展祖国优秀的传统脸谱艺术,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我们怀着对祖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不断提高、发展的美好愿景,脸谱艺术必将发扬光大。

脸谱教案篇7

关键词:社火 脸谱 “和”

一、社火脸谱的起源和发展

(一)社火的含义

“社火”二字的含义不难理解,:“一社人火腾”,这是民间老艺人最形象的说法。“社”是村社,即自然村;“火腾”即红火欢腾。社火是我国西北地区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是指在祭祀或节日里迎神赛会上的各种杂戏、杂耍的表演。《管子乘马》曰:“方六里,为社。”即方圆 6 里为一社。以社为单位“击器而歌,围火而舞”,故称社火。由此可知,从古到今,社火都有祭祀、祝福之意。

(二)社火脸谱的由来

社火脸谱顾名思义,就是社火活动时候表演者戴的面具。原始社会时,人们喜欢在石壁或者木柱上刻上本氏族的图腾标志,有的人还刺在身上,到了祭祀的时候,人们就戴着这些刻有图腾纹样的面具载歌载舞,祈望所崇拜的图腾能给予他们勇气和力量。到了商周时期,宫廷里就有了逐鬼的祭祀仪式,是一种带有巫术性的舞蹈,周代称之为“大傩”。《论语疏》称傩为逐疫鬼也。《乐府杂录》记:驱傩用方相氏,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熊裘,执戈扬盾,口唱巫术咒语,在室内到处乱打,以使鬼惧怕而逃遁。渐渐地,随着朝代的更新和时间的流逝,这种驱傩开始由宫廷传入民间,逐渐形成巨大的民俗礼仪活动,演变为乡村祭神、娱神、迎神的赛会,并加进杂戏、歌舞等表演。这种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直到现在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十五,陕西等地都在延续着热闹的社火活动。而社火面具也逐渐流入民间,被民间艺人丰富和发展,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民族符号和装饰品,也成为了我们民族文化的一块瑰宝。

二、社火脸谱的造型艺术

(一)社火脸谱的色彩构成

社火脸谱强调色彩对比,感情豪放,具有强烈的象征性,这点和京剧脸谱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比如:红色忠勇白为奸,黑为钢直灰勇敢,黄色猛烈草莽蓝等等。

民间有一套口诀,专门来形容社火脸谱的色彩构成:红色忠义白为奸,黑为刚直青勇敢,黄色猛烈草莽蓝,绿是豪侠粉老年,金银二色色泽亮,专画妖魔鬼神判(官)。社火脸谱的色彩大多是鲜明的原色,画脸谱的主色常用红色(银朱)、黄色(石黄)、白色(铅粉)、绿色(石绿)、黑色(油烟炱)、金色(大红金)、蓝色、粉红色等颜料,此外还用青、紫、赭石、褐色、银色作为衬色。这些颜色大多是矿物颜料,再用40%的蜂蜜、30%0的鸡蛋清和冰糖水进行调配而成。按不同的人物形象进行绘制用色,社火脸谱的构图也相当的讲究,图案、线条的间隔和穿插把这些色彩巧妙地组合、分布,构成一张张既色彩对比强烈又和谐统一、既简洁稳重而又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社火脸谱形象。可以看出,每一张社火脸谱都是一件中国民族风味浓厚秀色可餐的精致艺术品。

(二)社火脸谱的图腾文化体现

中国人自古就在一张脸的整体结构中,赋予了“天庭”、“地阁”、“四方”、“五位”等天地和无边无际的观念①, 艺术也由此很自然地获得了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人们在绘制脸谱时会将天地万物巧妙地安插于一张脸上,将一出戏和多篇故事呈现于一张脸上,所以说社火脸谱艺术并非是对一张脸的装扮,而是对万物的抽象陈述,也是民间时间和空间观念的一种集中体现。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传说中是中国古代法力无边的斩妖除魔的四大神兽,也是镇守天宫的四大神,民间百姓喜欢在面具上画上这四位神兽,寓意永葆和谐平安。

“青龙”,古人认为龙是水中之物,属阴性,虎为百兽之长,为阳物。龙与虎一阴一阳,阴阳交合,吉祥如意。有得青龙脸谱设计成白眉上挑,白鼻居中,白须翻卷,红口獠牙。中间白色蛇状的卷曲图案的鼻子看起来像一个“V”字,寓意为龙。主色相为响亮而不失之沉稳、冷暖适中的钴蓝色,最适合描绘这副青龙图腾,加之副色中红色的云雷纹点缀两腮,蓝红相呼应,沉着大气、鲜艳华丽。白色的鼻花两边的红色云雷纹呼应着虎口,让我们联想到古人口中的:云随龙吟而出,风随虎啸而来。

社火脸谱的标识往往揭示脸谱的文化身份,其花纹、图案、格调、色彩都很固定。在白虎的面饰中,眉为云雷纹构成,鼻饰由深红、大红、粉红渐变的红色系列构成立体感极强的佛手纹构成,上面一点玉坠装饰眉心,卷曲的凤尾萦绕在鼻翼两侧,看似凶猛的獠牙巨嘴掩饰不掉秀丽的蝶形状,使得明朗俊秀的虎象中透露出一股柔美柔和之气,无处不在昭示着虎发展为祥瑞之兽的文化历程。

汉代以前称朱雀为凤鸟。《梦溪笔谈》卷七:鸟即凤也。朱雀,亦称“朱鸟”,古代神话中的南方之神。又可说是凤凰或玄鸟。《春秋孔演图》曰:“凤为火精在天为朱雀。” 唐代欧阳荀《艺文类聚篇》的《抱朴子》文,将“凤象”中的“戴德、负仁,抱忠、挟义”附会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演绎出了凤鸟身体不同部位的颜色,制造出一个儒家思想的祥瑞符号。朱雀脸谱中多以红绿两色互为补色,对比鲜明。在中国古代,红绿相配是喜庆热闹的含义,红和绿都是鲜艳而富有动感的颜色,红绿两色在古代也是宫廷里流行的配色,如唐代永泰公主墓壁画中手捧寿桃的绿裳红衣的宫女。朱雀的白色挑眉和白色微张的蝶形口,互相呼应,颇具动感。面部两腮处分别是粉红色、粉绿色的舒卷的云雷纹,秀丽俊美。如苏轼所云:“云鬓风前绿卷,玉颜醉里红潮。”

玄武是龟蛇交合的形象,《楚辞远游》中说:玄武,北方神名。中国古代素将伟大的神力和阴阳交感演化万物的现象相类比,崇拜生殖的神力。蛇本身就是生殖和繁衍的象征,玄武以龟蛇合体的形状出现,更被古人看作雌雄交配、生殖繁衍的标志。东汉魏伯阳《参同契》曰:“雄不独处,雌不孤居,玄武龟蛇,蟠虬相扶。”雌龟雄蛇相互纠缠,曰玄武。

玄武脸谱的主色相是黑色,红色的佛手纹相配黑色再好不过,既对黑色底色起到了绝妙的装饰作用,又有吉祥如意的寓意。额上是标志性的图案,绿色的龟蛇交合图——玄武。玄武的标志图案处理成了象征着生命的绿色,绿色是一切生命生机勃勃的象征,也代表着万物的和谐共处。

三、和之精神

(一)“和”之含义

“和”的理念源远流长,且不同于其现代的意义,比其现代的意义更为宽广、深刻。在《辞源》里“和”就有“调”、“顺”、“谐”、“合”等多重释义,可见“和”在传统思维中却是一个十分重要但又常为人所忽视的范畴。 转贴于

中华民族是一个信仰“和”之精神的民族。早在我国古代,很多思想家们就提出了自己对“和”之概念的见解。老子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指出:“夫明白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而孟子则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切都体现了我国古代思想家们对于“和”之精神的看重和崇拜。“和”是中国人传统的信仰和永恒的追求,中国人信和、求和,和谐乃万物生存之根本,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条件。

(二)“和”之精神在社火脸谱上的体现

从社火脸谱上,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中国人对于“和”之精神的信仰和崇拜。

伏羲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相传为中国医药鼻祖之一。在社火脸谱艺术中,金色脸象征威武庄严,表现神仙一类角色。所以大部分伏羲氏脸谱就采用了金色作为底色,额头的太极图鲜亮夺目,整个脸谱看起来有一股神的威严。

从太极图可以得出结论,太极图这个圆圈, 就是代表的一,一本身就是万物和谐的含义。 太极是有限之天,无极是无限之天;太极是有,无极是无;太极是三, 无极是一。黑白二色,代表阴阳两方, 天地两部;黑白两方的界限就是划分天地阴阳界的人部。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 黑方白点表示阴中有阳。太极不仅包含了阴阳两个方面, 还包含了划分阴阳的界线和标准在内。太极图代表了世间万物处于一种和谐自然的状态,是表示万物和谐发展的理想图像②。可见中国人对于“和”之精神的追究在社火脸谱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郁垒是中国传统年画上的一名门神。所以他的脸谱的色彩构成非常鲜艳,以黑色为底色,整体看起来色彩鲜艳但不俗套,夺目而不刺眼,呈现出一种和谐而繁荣的色彩感觉。大部分郁垒的社火脸谱上面绘制有七彩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祥云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吉祥图案,有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寓意。可见中国人民对于和谐的追求的历史源远流长,人们认为郁垒是守护百姓安全的神,而在他脸上绘制祥云图案更代表了对于和平、和睦、和谐社会的美好向往。

祝融以火施化,号赤帝,后人尊为火神。传说祝融是古时三皇五帝三皇之一。住在昆仑山的光明宫,是他传下火种,教人类使用火的方法。火是饮食烹饪之根本。应该说,有了火,才有了饮食文化。所以在中国古代,百姓对于火种是非常崇拜的,认为火为人类带来了生机,火象征着兴旺发达,在火没有诞生之前,先民们只能过原始的、禽兽一般的生活。所谓“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如《韩非子》所说:“民食果菰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自火诞生后,才使“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火的发明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希望,带来了生产和生活的和谐,火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一派和谐繁荣的景象。

四、结语

由此可见,中国人对于“和”之精神的向往和崇拜是在几千年前就开始了的,和之精神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皆有体现,今天社火脸谱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装饰艺术和民族文化的代表,尤其是在陕西地区,社火的民间艺术形式现在还在延续着,中华民族的“和”之精神一直在社火脸谱上鲜艳而富有生气的跳跃着,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前进,永远发出耀眼的光芒。

注释:

①李磊.论陕西社火脸谱的艺术特色.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②杨成寅.艺术与科学卷三.黄宾虹“太极画学”的哲学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参考文献

[1]李继友.李继友社火马勺脸谱.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2]汪芳.基础图形创意.民间美术.2001(7).

[3]佟玉洁.朱雀、白虎、青龙、玄武 陕西风翔社火脸谱色彩文化意义浅析.美术研究.2007(4).

[4]郑作良.社火脸谱——古朴的原始图腾.文明.2005(7).

脸谱教案篇8

【关键词】 面具;戏曲脸谱;民间人类学;人物评价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本文探讨戏曲脸谱与民间人类学的内在联系。所谓“民间人类学”并不是一个通用的术语,在这里指的是在某种文明中自发产生的人类学规范,包括外在相貌与内在品质的联系等等。例如中国的面相学根据外貌特征去判断一个人的性格、猜测他的未来。又如,俄罗斯民间俗语说“长着红褐色头发的和满面通红的人是危险的人”,又说“金发女郎总是趣闻的主人公”,意思是说她们是些愚蠢至极的人。这些说法都是根据外貌去推测一个人的性格、品质。

民间人类学的观点较少以文本的方式存留下来,大部分变成一种口传身授的戏剧传说和技巧的奥秘。民间人类学对仪式与戏剧的影响明显地体现于面具体系,这一体系后来被角色(脚色)行当体系所取代,而角色(脚色)行当体系实际上成了一种保持集体的剧场记忆的主要方法。在近代、现代的西方戏剧中,面具的运用远远不像古代戏剧那样广泛,而在中国戏曲中,面具早已转化为脸谱,成为脚色行当首要的外在显现。

一、从面具到脸谱的演变体现了

怪诞风格的弱化

脸谱的运用是中国戏曲人物造型的重要特征之一。正如齐如山所说,脸谱是从面具演变而来的,演员将原来画在面具上的图案改为画在脸上,并未加以改变,“仍然用了图案画的扮法,遂成现在的规矩”。中国戏曲发展至今,已经基本上不用硬质的实体面具,或者说,面具已经演变成脸谱。不过,面具仍然在某些场合保留着,如加官、魁星、罗汉、天王等等没有唱白、不用张嘴的神怪,则照旧仍戴面具。[1]240-241

如果从面具、脸谱来看中国戏曲的人物形象体制,并且和日本能剧相比较,就会发现有很大的差异。能剧全面使用面具,以“伎乐面”、“舞乐面”和“能面”三大类面具分别象征人、鬼和神;只有在幕间休息时上演的狂言是写实的、不用面具的。中国戏曲只有在极少数场景让极少数人物戴面具。其次,中国戏曲的形象体制是一种“涂面”加“素面”的体制,所谓“涂面”就是脸谱化的化装,而“素面”就是生活化的化装。使用脸谱的是丑、净两种行当,而生角和旦角是素面。综观各种行当,呈现出一个脸谱化与生活化并存的形象系统。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怪诞,因为它非常典型地体现了怪诞的首要特征――“各类对立因素的奇妙混合”。而脸谱本身正如它的来源――面具一样,在风格上是怪诞的,不论是丑的行当还是净的行当。

从总体上说,从全面应用具有强烈怪诞风格的面具的原始戏剧、仪式戏剧,逐步演变到由脸谱化人物和生活化人物共同构成形象体系的中国戏曲,经历了一个怪诞风格“弱化”的过程。这是不言而喻的。这个过程在日本能剧的发展史中同样可以看到。在能剧幕间休息时上演的狂言通常不使用面具,因为狂言是一种写实的生活化的喜剧。而能剧所使用的面具,就我们在资料上所看到的而言,在造型上比较接近人的本来面目,极少有傩戏面具那种面目狰狞、极度夸张和大幅变形的造型,色彩上大多比较温和,较少采用那种极其强烈、富于刺激性的色彩。这同样体现了怪诞的弱化趋势。可见这一趋势是中日戏剧所共有的,它是表演艺术的萌芽脱离古老的仪式、向戏剧艺术转化并逐渐成熟这一历史过程中必然的产物。

二、脸谱是“民间人类学”的

面相学的一种体现

戏曲脸谱是用颜料在脸上直接描绘而成的,因此被称为“软性面具”,它和面具一样,“都是用以改变人的形貌的化装手段和文化符号”。[2]310顾朴光在《中国面具史》中写道:“面具与脸谱的另一区别在于:面具是一种泛人类的文化现象,而脸谱则是中国特有的化装艺术。”[2]311其实,在西方,用颜料在脸上直接描绘以改变形貌的化装手段同样用得很普遍,这同样可以称为“软性面具”。因此,区别并不在于是否用颜料直接涂脸,而主要在于,西方话剧的化装不是程式化的,没有形成一种称为“谱”的体系,而中国的戏曲脸谱是程式化的和成体系的,简单地说就是“谱系化”的。

脸谱和面具一样,具有人类学意义。齐如山先生有一句话,笔者认为是一句名言,他说:“脸谱可以说是代表民意。”[1]240-250这句话只有几个字,却非常中肯,它指出这样一个道理:脸谱是“民间人类学”的面相学在戏曲人物造型艺术中的一种体现。那么,脸谱究竟怎样“代表民意”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脸谱运用变形、夸张手法体现对戏曲人物性情的评价。戏曲十分重视对人物性情的评价,但用的手段不是写实的,在这一点上与西方话剧截然相反。齐如山说:“勾脸系形容人之性情,不是人之面貌。这种情形,来源很远,中国自古就有这种作风,例如禹鼎铸奸,方相方弼,黄金四目等,载在周礼,以后的山经水志,三教搜神,金石造像,四夷爨弄等等,其中都有许多许多的面貌不似人类,这并不是说该人就是那样的面容,只不过是形容该人的性格而已。”[1]247-248这段话十分重要,它解释了以“不似人类”的面貌来勾画人物脸谱的原因,这就是中国戏曲在表现人物性情(性格)时,特别擅长运用“自古就有”的造型原则,运用变形、夸张手法,在美学上是偏向表现派的。

第二,脸谱体现了对戏曲人物的道德评价。齐如山说:“脸谱之意义是贬多褒少。”[1]245国剧的原理是提倡和平,反对战争,所以,戏中文人不勾脸,武将中的儒将也不勾脸,勾脸的只是武人。“自武人勾脸,始有脸谱,脸谱含有褒贬的性质,是人人知道的,但贬多褒少,则更不可不知;如果不信,即请看戏中,凡贤良大臣,廉洁官吏,淳粹儒者,谨慎士子,忠厚长者,安分良民,信实商贾,诚实仆奴等等,没有一个不是用本色脸的。大致脸上一抹颜色,则其人必有可议之点,好的也不过是果敢义烈,粗莽勇壮而已;坏的则残暴凶狠,阴险奸诈,无所不有,无论好坏,皆非平静之人,则是毫无疑义的。”[1]246齐如山举曹操为例,说明同一个人物所用的脸谱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曹操奸相毕露,才抹大白脸,当他有表现出“片善之意”,便改用本脸,“足见好就用本脸,不好才勾脸”。又如严颜在《西川图》一剧中不勾脸,取城都降敌时便勾脸,在《定军山》一戏中又不勾,前后从不勾脸到勾脸再到不勾脸,完全是对他褒贬的变化,而不是面容起了变化。可见戏曲脸谱对人物善恶的反应是非常敏感的,可以随着人物善恶忠奸的变化而变化。[1]246-247、250

第三,脸谱体现了对戏曲人物的历史评价。按齐如山先生的说法,史记汉书以后的史书,“那一部是能替民间说句话的?不过是皇帝的家乘就是了。”[1]251“总之史记汉书以后,能继续孔子之意,说公道话者,惟有戏剧一门,而用意之显明者,当推勾脸之法,其见解之高,实为他事所不及,这话虽然近于滑稽,但确有这种精神。”[1]252这是对戏曲脸谱的极高评价。按齐如山的说法,脸谱是代表民意对历史进行评价的惟一重要手段。他举例说,历代皇帝似乎是不应有所褒贬的,但是,在戏曲中,“如果是残害臣子、暴虐百姓的皇帝,照样给他勾脸,甚至给他抹一个大白脸,戏中这种情形当见。”[1]250反过来,按戏中规矩,盗贼反叛是不许勾直眉正脸的,然而瓦岗寨诸英雄、明英烈的众好汉,却可以例外。原因就在于隋元两个朝代施行暴政,压迫百姓、残害贤豪,所以,这两个朝代起来造反的英雄,就不能作为盗贼处理。同样的道理,梁山的英雄、那些奋起反抗贪官污吏的民众,他们的脸谱,也应当与真正的强盗有别。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戏曲脸谱体现了一种民间的历史观、是非观,代表了一种与历代统治者的正史截然不同的民间历史评价,成为一种另类的历史载体。因此,历代戏曲脸谱是有其积极的、正面的历史学价值的。

三、脸谱色彩的人类学解释

在脸谱的各种表现手段中,以下两种是特别重要的:一是脸谱的色彩,二是五官的描绘原则。

关于脸谱的色彩,按齐如山先生的说法,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的发展变化过程,由于越来越复杂,“有许多地方,其意义已不能十分明了,然亦不必强辞代解了”。[1]256尽管如此,齐如山仍然对若干脸谱颜色的意义作了自己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

红色脸 脸谱中的第一种。按中国人,向来有一种血热之人,脸色往往发红,俗语所谓红脸汉子,其人性气,大致多忠厚耿直,故戏中扮演这种人,皆勾红脸。因此,凡勾红脸者,大致皆赤胆忠心之人。 例如,吴汉、关羽、姜维等。

老红脸 由红色变来。红脸之人,年老时血气已衰,脸容颜色稍淡,故称老红脸,勾老眉子。 例如,黄盖、严颜等。

紫色脸 亚于红色。有血性而较静穆之人;非暴烈之人;年老之后由莽撞变为静穆的黑脸人。 例如,廉颇、庞统、徐延昭等。

黑脸 凡人之血强而浊者,其脸多黑,其性情多憨直孔武有力,或铁面无私又面貌丑陋。戏界恒言称“黑脸无坏人”。 例如,张飞、李逵、尉迟恭、呼延赞、包拯等。

蓝色脸 烈于黑色,凶猛而有心计,多为桀骜不驯之人。 例如,马武、单雄信等。

黄色脸 内有心计,而外不露暴烈之性。 例如,宇文成都、方腊等。

绿色脸 亚于蓝色,性气暴燥,心中不平静之人。 例如,程咬金等。

粉红色脸 原为红脸,但年迈色衰者,脸神不似壮年之红。 例如,袁绍、《空城计》中之司马懿。

油白色脸 奸臣而含武性之人。 例如,陈友谅、张献忠等。

赭色脸 年迈而精神尚旺者。 例如,穆天王、李克用等。

灰色脸 气血已衰的老年人。 例如,年老的程咬金。

金色脸 佛经中神仙身现金光,故戏中用金色表现德高望重的神仙,平常神仙不用之。 例如,如来佛、东海龙王等。

银色脸 仅亚于金色。 例如,西海龙王、木吒等神仙。

淡青色脸 又亚于银色,少用。 只有判官偶用之。

粉脸

(抹脸) 不同于表现真面目的脸谱,用抹粉方法盖住真面目,表现奸臣有心计、阴森肃杀而不露血气之特性。

大白脸 全脸皆用粉抹住,表示永不以真面目示人,眼窝细小。 例如,曹操、严嵩等。

元宝脸 同大白脸,但在两眉之上留一元宝状的肉色,表示其天良未丧尽。 例如严世藩,其奸险还不到曹操的程度。

腰子脸 同大白脸,但只在颧骨以外抹一腰子形状的粉片,故称腰子脸。这种人虽不正,但不似严世藩之重。 用于各戏中之差官或坏家人,比如《女起解》中的崇公道及《三打店》中的差解。

豆腐脸 所抹之粉,形似一块豆腐,位于鼻梁上,不得越出颧骨外。用于丑行,此类人轻滑浮荡,但不奸险,故露出的本来面目又多一点。 例如,三国戏中的蒋干,《法门寺》中的贾贵等。

枣核脸 只在鼻梁上抹一枣核形之小白粉块,用于正派而有点滑稽之人。所显露的本来面目又比小花脸多了点。 例如,杨香五、朱光祖等。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脸谱的颜色及其深浅和面积大小,直接关系到对人物的评价和分类。所谓“白表奸诈、红表忠勇、黑表威猛”只是大致的分类,除了这三色,还有粉红、紫、蓝、黄、绿、灰、金等多种颜色,加以微调,表示程度的差异和年龄的变化。还有一种说法,是“红忠,紫孝,黑正,粉老,水白奸邪,油白狂傲;黄狠,灰贪,蓝凶,绿暴,神佛精灵,金银普照”。[2]315但是,如果对照齐如山先生以上的评述,就会发现这些概括还是不够准确的。

最值得注意的是白色的运用,用铅粉涂抹不同于“勾脸”的方法,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因为“抹”意味着“抹去本来面目”,代表着“奸险”。而抹去的面积越大,奸险的程度也越重。齐如山说:“故抹的粉片越小,露的本来面目越多,是表示其人虽坏,而对人行事,尚有真实处也。”[1]264最奸险之人是全脸皆抹白粉。从元宝脸到腰子脸、豆腐脸、枣核脸,随着白色的面积越来越小,性质也逐渐起变化,即向真实、善良的方向变化。这种以白色的面积表示奸险程度的手段,在世界上如果不算是唯一的,起码也是极其罕见的。

必须强调的是,在不同文化中,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白色在欧洲可以象征纯洁无邪,但在亚洲可以象征祭祀和死亡;在印度,穿白色服装的女人并非处女,而是寡妇。红色同样是多义的。在法国剧作家雨果的剧本《马丽蓉・黛罗夫》中,黎世留主教被称为“红衣人”,因为他穿的是红衣,代表着他的主教功能,同时代表着他作为“准国王”具有的权力和屠夫般的残忍;而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下,红色又会产生不同的意义,例如,在俄罗斯,红色本来指的是美,但在十月革命后,它又代表着革命,涵指流血和凶残。在不同民族的面具和脸谱中,对色彩的运用当然随着文化传统的不同而产生很大的差异。

戏曲脸谱的分类和脚色行当的分类密切相关,它们都体现了古代中国民间对人的分类,是一种典型的民间人类学的产物。

如果将中国戏曲脸谱和邻国日本歌舞伎的脸谱、能剧的面具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中国戏曲脸谱的色彩要丰富得多、强烈得多,其图案也复杂得多。

四、五官描绘原则与“脸谱-脚色行当评价体系”

戏曲脸谱是把色彩的选择放在首位的,色彩决定了脸谱的性质。但是,色彩必须和五官造型综合起来,才能产生更丰富的人类学意义。

在脸谱的具体描绘(勾脸或抹脸)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眉毛的描绘。齐如山说:“脸谱固有颜色之分,但勾法则极为重要”[1]265,“脸谱中形容人之安静浮躁,表现人之善恶忠奸,以眉为最重要,所以自有脸谱之第一步,首先便讲画眉,戏界至今仍以眉为最重要,与戏界人员谈起脸谱来,他们开口第一句,便先说到眉之勾法,是可知眉在脸谱中之重要了”。[1]275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民间人类学的面相学对眉与人的性情之间的关系是何等重视。下面是根据丁赵、李东秀主编的《图说面诊全书2800例》中列举的眉间宽窄和各种眉毛形状与所象征的意义或性格类型,以表格的形式作一简介,从中可以看出传统民间人类学的面相学对眉毛形状的解读:

眉间宽窄、

眉毛形状 所象征的意义或性格

眉间宽 生性宽宏大量,温和亲切。

眉间太宽 没有原则,一生迷糊。

眉间窄 小心眼,疑心重,嫉妒心强,易怒,易得罪人。

眼眉距离宽 有耐性,性格温和宽厚,好相处,容易得到他人信任。

眼眉距离较远 时髦,爱漂亮,爱虚荣,男性往往是花花公子。

眼眉距离窄 眼光短小,见识少,性急易怒。

一线眉 小气,易躁易怒,忧郁,疑神疑鬼,患得患失。

一字眉 男性:粗一字眉者胆大,意志力强,说话大声而严厉;细一字眉者固执,做事缺乏耐性,但可能成为智慧者;宽一字眉者有胆识,窄一字眉者固执和缺乏耐力。

女性:缺乏耐性,反应快,少有女人味。

浓眉 男性:个性强,有魄力,易得成就。

女性:个性强,有主见,能成为丈夫的好助手;但如果眉毛太浓就有迫害男人的可能。

淡眉,几乎是白眉 反应不快,心思简单,人际关系窄,朋友少,自私,易动感情。

眉毛稀疏 内向文静,缺乏上进心,朋友少,较主观理智。

有眉头无眉尾 情绪化,做事凭直觉,不善于坚持自己立场。

眉间宽窄、

眉毛形状 所象征的意义或性格

眉毛长 吉相,宽宏大量,有远见,温和,细心,人际关系好。

眉毛短 薄情,易怒,自私,朋友少,寡助。

柳叶眉 心慈性善,重感情轻理智,易轻信他人而吃亏。

八字眉 刚正不阿,度量大,思虑浅,粗枝大叶。

尖刀眉 自卑,暴躁,易惹是非,外表忠厚但心术不正。

上扬眉 男性:如果眉毛浓、长、眉尾上扬,是吉相,能者之相,事业成功,婚姻稳定。

女性:如果眉浓、宽、上扬,则个性突出,事业有成,但婚姻会有阻碍。

螺旋眉 刚健勇猛,领导欲强,大胆果断,英武可敬,是少有的吉相。

必须说明的是,第一,《图说面诊全书2800例》列举的眉毛形状数量较多,限于篇幅,以上表格中只选择了其中的若干种;第二,该书关于眉毛形状与人的性格对应关系的论断,显然继承了传统民间人类学的面相学,正如风水学一样,其内容相当芜杂,既包含了民间的智慧和经验,也有过于简单化、类型化的问题。之所以列出这个表格,是为了说明戏曲脸谱的人类学意义,脸谱不是杜撰出来的,它反映了民间人类学的传统。

除了勾画眉毛之外,戏曲勾脸的要素还有勾眼窝、画脑门、勾嘴和鼻窝。以下是根据齐如山先生在《国剧艺术汇考》中的分类列出的表格:

眉的分类 本眉、柳叶眉、细眉、直眉、老眉、点眉、奸眉、刀螂眉、凝眉、锯齿眉、狼牙眉、棒槌眉、鸭蛋眉、蝶翅眉、垂眉、卧蚕眉、环眉、一字眉、勺眉、万字眉、葫芦眉、通天眉 本书作者注:眉的分类和民间面相学的分类有相同之处,有的名称相同,有的名称不同,但所指的眉毛形状是一致的。

眼窝分类 奸眼窝、大奸眼窝、直眼窝、尖眼窝、垂眼窝、老眼窝、腰子眼窝、鸟眼窝、丹凤眼窝、环眼窝、倭口眼

脑门分类 金脑门、红脑门、淡青脑门、月形脑门、虎字脑门、太极脑门、寿字脑门、火焰脑门、葫芦脑门、北斗脑门、卦象脑门、桃形脑门、点锥脑门、物形脑门、面形脑门

嘴的分类 菱角嘴、火盆嘴、撇嘴、虎嘴、元宝嘴、雷公嘴(鸟嘴)

鼻窝分类 未命名 本书作者注:据齐如山称,戏界虽有分类,但未命名。

齐如山先生列举的各种分类当然不一定十分全面和完整,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出,脸部造型的各种要素如眉、眼窝、脑门、嘴和鼻窝等,加上脸谱的颜色,综合地运用,可以形成一个由无数脸谱组成的极其丰富多样的形象体系,用以在戏曲舞台上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气质、不同身份与社会地位、不同价值取向的人物进行精细的评价。可以说脸谱体系就是一个人的评价体系。由于脸谱是和脚色行当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可以称为“脸谱-脚色行当评价体系”,这种评价带有浓厚的人类学色彩。

五、现代戏的兴起与脸谱功能的退化

在20世纪,西方戏剧家们特别热衷于将面具运用于舞台实践与戏剧教育,而中国的面具与脸谱却碰到了新问题。“80年代中期,首都舞台上演的话剧《野人》、《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十五桩离婚案的调查剖析》等,都出色地运用了面具。在这些剧作中,面具打破了旧有的模式,被赋予了一种新质,是传统戏剧面具在现代的嬗变和再生。”[2]334-335但是,随着实验戏剧在中国的逐步衰落,面具在新创作的剧目中同样不再是一种受到重视的表现手段。

如果说中国新时期话剧在运用面具方面曾经做过积极的尝试,那么,戏曲所用的“软面具”即脸谱则在现代题材剧目中遇到了难题。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提倡现代戏,现代题材戏曲曾经在舞台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中,现代戏完全排斥了古代题材戏曲(包括传统戏和新编古装戏),使之销声匿迹。由于现代戏不再袭用古装戏的脸谱,脸谱在中国戏台上一度绝迹。

上一篇:回家教案范文 下一篇:队会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