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案范文

时间:2023-09-22 20:04:02

马说教案篇1

[摘 要]“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课堂教学的起点,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知识建构的机会。小学语文教学中追求“以学为中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关键词]以学为中心 学生 主体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056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要求我们要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变,使学生在“学”的体验和思考中学习语言、感知语言、运用语言。现以《秦兵马俑》第二自然段为例,谈谈语文教学中怎样“以学为中心”。

【案例一】

师: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呢?请大家自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学生依据教师要求进行勾画)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画出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生1: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有19120平方米。

师:文中用具体数字告诉了我们兵马俑规模宏大,这就是说明文中常用的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生2:兵马俑有2个足球场那么大,并且坑内兵马俑还有近8000个。

师:文中把兵马俑坑的大小与足球场的大小相比,这种方法叫做作比较。在所有的兵马俑坑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坑?

生3:一号坑。

师:这种方法就叫做举例子。

……

师:(总结)为了体现兵马俑坑的规模宏大,作者分别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把兵马俑坑的规模宏大描写得更加真实具体、形象生动。

【案例二】

师: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最能体现兵马俑规模宏大的词语或者句子,小组之内先交流一下。

(学生默读,圈画,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

(1)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有19120平方米,足有2个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

(2)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有19120平方米,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这两句话,从这两句话的不同描写中你有什么发现?

生1:第一句比第二句更加具体。

生2:第一句话用兵马俑坑跟我们很熟悉的足球场作比较,可以使我们真实地感受到兵马俑坑到底有多大,而第二句话就不能表现出这一点,读了以后,兵马俑坑到底有多大,我们还不是很清楚。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作者为了让我们具体感受到兵马俑坑的规模宏大,先用19120平方米这个具体数字告诉了我们兵马俑坑的实际面积,又采用了和大家熟悉的足球场作比较的方法,更直观的让我们感受到了规模宏大。

【分析思考】

从上面两则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和“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阅读教学课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学理念的差异

在案例一中,教师主要采取了师问生答的教学方式。对于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需要学生在不断揣摩中掌握,而教师完全是以直接告知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完全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而在案例二中,教师在教学时始终是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经过自主探究、思考从而获得知识,体现了让学生学而得法的教学理念。

2.教学策略的差异

案例一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只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找出体现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而对于文本中的教学重点、难点部分则缺乏让学生深入思考的过程。案例二则体现了教师对教学重、难点的准确把握。通过两个不同句子的对比,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语言运用之妙,而且也使学生明白了不同表达方式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那么,怎样才能真正体现“以学为中心”呢?

一、钻研教材,找出文本中的有效训练点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关键是要从这个例子中习得语言与方法。”要想构建“以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教师就要认真钻研教材,站在学生“学”的角度,找准文本中的有效训练点,引导学生学习。如《秦兵马俑》一课的训练重点就是让学生在对文本语言的揣摩感知中体会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介绍兵马俑的,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和运用这种语言表达的方式。因此,教师只有找准文中的有效训练点,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学习。

二、有效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习得语言与方法。如在案例二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比较描写兵马俑的句子在改动前和改动后的不同,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机会,从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达到了让学生习得语言、习得说明方法的目的。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体会到“学”的快乐,感受到“学”的自由、“学”的活力。

马说教案篇2

前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下文简称《原理》)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样,是大学本科生必修的四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它通过系统的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原理》课程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重要的理论组成部分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的讲授,存在着政治性强、理论性强、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等特点,这对于追求实用、时尚、个性、新颖的90后甚至95后大学生来说,难免难以接受。如何提高《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其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1],就成为《原理》课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和自身的一些体会,认为在《原理》课教学中融入案例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倡导,起初被应用于工商管理、法学、医学等教学领域,因其目的明确、真实可信、客观生动、启发性、参与性、针对性强等优势,很快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教学领域。案例教学法又叫情景教学法或实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引用已经发生的具体事例,组织学生对事例进行讨论和分析,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某一原理或思想观点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创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情景,把真实的案例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结合具体案例,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否选取了恰当的案例,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还影响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本文结合《原理》课程的教学实践,就案例教学中案例选取的基本原则以及案例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一、《原理》课程案例教学中案例选取的基本原则

《原理》课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不但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还要紧紧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如时事新闻、社会热点、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心理健康等,努力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对所选案例进行反复的推敲和打磨,检验其是否真实可信、逻辑是否严谨等等。总的说来,在选择案例时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

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构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犹如一整块“钢铁”,不是一个拼盘。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各自也是一个整体。因而,在选择案例的过程中,要突显整体性的原则,运用综合案例让学生分析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

2.真实性原则

教学中案例的选择要来源于现实生活,它可以是一个真实的事件、一首诗、一句名人名言等,最好是大学生所关注的事情,这样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反,一个虚构或杜撰的案例,不但没有说服力,反而会适得其反,影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知。

3.典型性原则

典型性是指教师要紧密结合所讲授的知识和教学目标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从而使案例很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典型案例的选择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单单流于教学形式而随意引入案例,反而会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学生的说服力和影响力。例如,在讲授“联系的普遍性”时,引入“唇亡齿寒”的故事,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同其他事物联系着”;在讲授“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时,引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故事,通过这个典型案例,学生很容易理解火和水、水和鱼之间的联系是直接联系,而火和鱼之间的联系则是间接联系;在讲授“质量互变规律”时引入“舍罕王赏麦”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事物质的起点和前提,没有定量分析就没有对事物的精确把握”。在教学中引入这些典型案例,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也产生了学习兴趣。

4.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是指教师选取的案例要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考、想象空间,学生通过此案例不仅能较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在讲授“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时,可以引入“赌饼破家”的故事,从而引导、启发学生在这个故事中,“盗贼进屋”是主要矛盾,而“夫妻赌饼”是次要矛盾。进而启发学生认识到在大学学习阶段,学习仍然是第一要务,要正确处理学习、恋爱和兼职的关系。

5.时代性原则

恩格斯曾经明确地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做出的科学判断,同时,马克思主义又是发展着的理论,随着时代和实践不断地向前发展,从而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选取案例时,既要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断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来认识,又要让大学生从当今社会发展的角度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例如,在讲授“党的群众路线”时,可以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除了向同学们简要介绍党的群众路线的典范焦裕禄、任长霞、杨善洲等同志之外,可以引导同学们联系我们身边的典型人物,像好校长张伟同志、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霍清廉同志等等。

6.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是指教师选取的案例既要体现学科内涵,又要有一定的深度,同时又不能过于抽象、枯燥,要做到难易适当、简繁适宜。一方面,《原理》课程所选用的教学案例,如若理论含量不足,案例教学就难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案例也不能过于抽象、复杂,不能超出学生的知识领域,否则学生无法对之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从而导致案例教学活动失败。总之,选取的案例既要符合培养大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科学世界观的基本功能,又不能使《原理》课变得玄妙高深、枯燥乏味;既要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相关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目的。

7.专业性原则

专业性是指教师选取的案例要尽量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入具体的专业之中,使案例具有专业特色。对于理工科背景的学生,要多选取自然科学方面的案例,而对于文科背景的学生,则要多选取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案例。例如,在讲授“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顺序上的变化引起量变”时,对于理工科同学,可以选用“甲醚和乙醇”、“金刚石和石墨”的案例;而对于文科同学,可以选用“田忌赛马”、“音符的排列组合”等案例。《原理》课程教学中案例与专业相结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的学生的思维能力。

8.动态性原则

动态性是指教师可以运用视听资料将案例表现出来,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视听资料可以使静态的文本变成动态的影像,平面的视角转变成立体的界面,无声的语言转化为有声的语言,从而使教学内容更为直观、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相关内容。例如,在讲授“绪论”部分时,可以给学生播放“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视频,使学生通过视频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巨大魅力。

二、《原理》课程案例教学中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通过近几年《原理》课程案例教学的具体实践,笔者认为,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整个教学中形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1.要正确处理理论与案例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时,为了使抽象的理论更易于让学生接受,融入了案例教学。需要注意的是,不可因为案例而忽视了理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必要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案例教学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理论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具体运用。教师应该根据理论教学的具体内容精选合适的案例,使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辅相成,互相配合,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中心,教师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做好选取案例、课前准备、组织学生围绕案例进行讨论、课堂总结这四个案例教学的环节。切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把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学生视觉上的震撼,与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相比,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实施案例教学时,为了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4.案例教学和专题式教学相结合

马说教案篇3

常年来,语文教参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字词的涉猎,到中心思想的提取,从结构的划分到精彩句段的赏析,从模拟考试到正规的中高考,无不以教参的“大政方针”马首是瞻。所以,语文教参虽全名是《语文教学参考》,而这仅供“参考”的书似乎成了语文教学的“标准”。当然,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课程标准下新教材的推出,教参的权威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该不该把教参当作课堂教学设计(组织过程和方法)唯一确定的指令?争鸣者越来越多,这本书的价值定位又逐渐回归到“参考”的意义上。可是,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因为有许多老师开始思考了,而且矛头直指被奉为“标准”的教参。现就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为准来谈谈我的看法。

有许多人质疑教参中的《木兰诗》一文,认为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是一个巾帼女英雄,为报效国家,替父从军,骁勇善战,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因为教参的这些人物分析在文本中难以找到可靠的文句来证明。他们认为,木兰之所以从军是因为父亲在征兵的名册里,没有涉及报效国家之念,具体要说木兰有多么骁勇善战,文章没有写到,包括侧面烘托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也不一定是由木兰带领的大军征战的结果;再者,“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也只是一笔带过,更何况最终落实到了“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上,目的是在写花木兰不愿继续男儿身、享受荣华富贵,只愿回到家乡陪伴父母一起过小日子的孝心。她实际是一个孝女形象。

还有许多人质疑教参关于《马说》一文中心论点的定位。教参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但事实发现韩愈的这一论点很容易被。比如说:如果没有被伯乐发现的千里马,就不是千里马吗?我想,最后一句“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是不是也在这个“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论点呢?我以为,照应全文来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才是值得商榷的中心论点。

这样的例子太多,不再列举。但我想问,作为教师,对于这些可以提出非常充分的观点来证明老师自己的思考与结论的质疑,我们该怎样教学?

教师是教给学生有理有据的质疑内容呢?还是教给学生教参的观点呢?对于这点,并不是很多老师愿意教给学生有理有据的质疑内容。相反,他们传授的都是教参上的观点。难道他们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吗?难道真理拗不过教参的观点吗?绝对不是。是因为两条镣铐的互相作用,考试会有“参考答案”,而这个仅供参考的答案往往是“标准”的、“唯一”的答案,而这些答案的来源就是教参。如若填入其他答案,只要不是参考答案中的,一律是错的。把分数当命根的现代社会,哪个老师有勇气让学生在试卷上作出“错误”的答案?

然而,我不甘心啊!作为师者,我不甘心如此继续误人子弟下去,所以我发出“教师应学会质疑教参”的感慨,我们应该学会质疑!

马说教案篇4

中国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率领中国档案代表团出席了会议。

7月22日上午10点,随着马来西亚团结、文化、艺术和遗产部长拿督・哈吉・・沙菲益、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劳伦兹・米科洛兹基、马来西亚国家档案馆馆长西德克・贾米尔等步入会场,第十六届国际档案大会正式开始。

马来西亚宗教人士为大会祈福之后,马来西亚国家档案馆馆长西德克・贾米尔致辞。他说,第十六届国际档案大会是继1996年北京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之后,第二次在亚洲国家召开的档案大会,这对于提高亚洲国家档案工作者的士气、迎接新的挑战、缩短档案工作领域的南北、东西差距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出席会议的档案工作者来自于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政治制度,但通过我们档案专业的合作,一定会克服分歧,加深我们之间超越国界的友谊。

第十五届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劳伦兹・米科洛兹基在致辞中说,第二次在亚洲国家召开国际档案大会的事实说明,国际档案理事会已经是一个全球的网络,国际档案理事会选择马来西亚召开第十六届国际档案大会是对马来西亚同行在自己的国家和在国际档案界作出的重要贡献的肯定。会议期间各国档案工作者将举行300次的专业会议、研讨会和讲习班,并就传统与现代的档案保护方式进行对话。

马来西亚团结、文化、艺术和遗产部长拿督・哈吉・・沙菲益在致辞中欢迎各国档案工作者来到吉隆坡参加国际档案大会。他说,在民主化的进程中,档案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档案可以反对腐败和不合理现象,通过档案可以解决社会问题,通过档案也可以促进民族、国家之间的团结,为世界带来和平。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档案、治理和发展――描绘未来社会”。其中的“档案”主题主要研讨文件和档案管理技术的各个方面,如文件的管理、鉴定、保管和公众利用等。“治理”主题主要研讨发挥档案的作用,利用档案提高政府责任、透明度和效率,保护人权、反对腐败。“发展”主题主要研讨档案工作者的培训,为档案工作的发展创造条件。3个主题集中到一起是要“描绘未来社会”。

在6天的时间里,参加会议的代表将在37个分会场上,围绕大会的主题,举行300次会议或研讨。中国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分别以“服务民生――中国档案服务方向的新选择”和“地震、档案、档案人――来自中国的报告”为题在两次会议上发表演讲。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技术部主任王良城、中国档案学会秘书长孙森林、国家档案局档案干部教育中心副主任方鸣、中国档案报社副总编辑傅华、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经济科技档案业务指导司副司长王燕民、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编目部徐春峰分别就电子政务的发展和电子文件管理、档案工作者的远程教育、档案工作者的在职培训、中国档案服务发展趋势、三峡移民档案管理、东亚传统文献和档案管理等进行了发言或专题演讲。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贵州大学的档案专业教师分别围绕档案教育、档案管理标准和农林档案的保护发言。

大会选举加拿大国家图书与档案馆馆长伊恩・威尔逊为新一届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

大会决定,第十七届国际档案大会2012年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召开。

马说教案篇5

视频敲诈案案发

2012年3月2日,有位会员王女士向海口市现代健身俱乐部反映,有人在健身房的女浴室装了摄像头,偷拍了自己的并刻成光碟,用信封装好放在其私家车车窗上。对方留下电话,欲向其敲诈勒索,要求她按时把10万元人民币打到指定账户,否则就在网上公布视频。

敲诈人在信中恐吓王女士不准报案,否则其家人和亲属都将遭到报复。海南现代健身俱乐部目前有4000多名会员,其中女会员有1000多名,是海南知名俱乐部。俱乐部负责人得知此事,立即安排排查,并协助王女士向警方报案。

警方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恶意敲诈勒索案,考虑到案情重大,海口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立即向市局领导进行汇报,市局随即成立了专案组。专案组对案情进行了详细分析,决定从询问受害人和分析照片信件入手,展开调查。

公安民警在王女士所在单位进行调查,据该单位办公室和熟悉王女士的人员反映,王女士平时生活作风正派,工作认真负责,对人平和谦逊,处事也非常谨慎。据王女士本人讲,2012年2月底她就收到恐吓信,当时,由于视频有点模糊,她也不太在意,认为可能是某些人在搞恶作剧,并没有理会此事。隔了几天她又收到这些视频,而且这次视频很清楚就是自己的身体,她这才开始紧张起来。同时她还接到了勒索电话,对方告诉她,如果不按要求给钱,就要四处曝光视频,让她难以做人。

王女士是某政府单位的领导,她非常厌恶这种下作的手段,自然也不会被恐吓吓倒。她与丈夫商量,决定找俱乐部向其报案并进行索赔。

办案人员来到健身场所事发时的女浴室,进行现场勘查。这里的男女浴室位于健身馆一个偏僻的角落,进入女浴室向右拐才是淋浴间,每个独立分开的淋浴间有帘子遮挡,旁边还有一个桑拿房。警方确认,作案人是在浴室的隐蔽地方装了摄像头,因而不容易被人发现。

就在警方查案时,又有多名女性会员接到此类敲诈勒索的信件和光盘,并前来报案。

经过警方查证,发现这多起案件中勒索信件的笔迹和要求存款的账号一致,据此推断是同一个人所为。于是,专案组决定对这几起案件进行并案侦查。

警方与受害人联手“布网”

事件发生后,一些女会员感到非常不安,因而不停地到俱乐部讨要说法并提出赔偿。俱乐部方提出,他们也是受害者,经过此事,公司一定要吸取教训,并立即加强了场所里面的安保措施。

由于事发健身场所的会员众多,警方在排查时费了不少时间。加上疑犯所留的电话号码没有名字,一旦疑犯察觉受害者报警,有可能会销毁证据。为了不打草惊蛇,警方布下了天罗地网。

通过多日的摸排,警方注意到,在俱乐部健身的马军,待在俱乐部的时间很长,而且经常是最后一个离开,因此,警方断定马军有重大嫌疑。为了将马军“钓”出来,俱乐部和受害者也一起配合警方行动。3月22日,马军像往常一样来健身,受害者这时给威胁自己的男子发了一条短信,假装同意其敲诈要求。与此同时,大家注意到,正在健身的马军的手机短信信息响起,他停止锻炼往健身馆偏僻处走去。在确认了马军的身份后,民警一拥而上将其当场抓获。

民警对十多封敲诈勒索信件与马军的笔迹样本进行鉴定,结论是马军所写。自认为作案手段高明的马军没有想到作案时间不长就很快落入了法网。

自认曾索要100万元

经讯问,马军的心理防线很快崩溃,对自己在现代健身俱乐部拍视频,进行敲诈勒索的事实供认不讳,并交代了自己的全部作案过程。

原来,马军在海口现代健身俱乐部健身期间,每天都见到许多穿着性感的漂亮女性,于是萌生了偷窥健身俱乐部女性洗澡的想法。随后,马军从市场上购买了一个类似汽车遥控钥匙的微型摄像头,在一个废弃的洗发露瓶体上钻一个比针眼稍大点的小孔,将摄像头放在这个不起眼的小孔上,然后把瓶子放在浴室两隔间的间隔墙上,对准一个隔间进行拍摄。

起初,马军最早赶到俱乐部放置偷拍装置,晚上离开前再取走摄像头,带回拍摄的内容回家自己观看。后来由于手头紧张,在满足偷窥欲后,他又产生利用被害人视频进行敲诈勒索的念头。于是,他从偷拍的视频里截取一张图片,在图片上写上他从小摊上随机购买的一张无名电话卡号,之后尾随跟踪这位女性,并从俱乐部非法获取受害人的联系方式,将写着联系电话的照片卡在车窗上,等待对方联系自己,作案频率是每周一次。

2012年3月至4月期间,马军用不记名手机卡发短信给被害人徐某,称手中有其视频,向徐某索要100万元,并声称如不给钱便将徐某视频上传至互联网。后经多次谈判,马军将勒索数额降低为10万元,因徐某不肯交钱,马军敲诈勒索未能得逞。

3月初,马军将被害人许某的视频刻录成光盘,并将该视频光盘及截图照片放置于许某的车窗上,并留下勒索信息。发出信以后,马军又打电话数次威胁许某,催促恐吓说,我要的钱不多,你们千万不要报警,报警就对你们及亲戚不客气,并不断打电话对受害人进行恐吓,信中还说如果没按规定时间收到钱,或是报了案,后果自负。许某担心对方真做出对不起自己及家人的事情来,于是妥协了。经一再商议,马军将勒索数额从10万元改为1万元,许某借口说没有钱了,只有5000元,马军只好作罢,随后许某将5000元汇入马军指定的账户……

“戒毒奇人”又走歪

马军现年30岁,是海南澄迈县老城人。1996年,只有14岁的他开始吸毒,其父亲当时是建筑承包商,经济条件不错。优越的经济条件、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少年的懵懂好奇,让年幼的马军一步步陷入了毒潭,很快就沉溺其中不可自拔。他将自己的零花钱全部用于购买,并想出种种花招来骗取父母更多的钱。随着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他甚至铤而走险,把家中的黄金首饰偷出变卖。短短一年间,马军在毒潭中越陷越深,早已无心向学,人变得又黄又瘦,整天呵欠连天。因为吸毒,他敲诈勒索,几进拘留所;因为吸毒,家中百万财产被他挥霍殆尽;8年的吸毒生涯,他被强制戒毒4次,劳教2次。在他戒毒期间,父亲因病去世,随后妹妹也因病告别人世……

2005年5月,已经戒掉毒瘾的马军走出劳教所,终于决定痛改前非,报名参加了当年的成人高考,就读于海南大学。在大学校园里热爱运动、健身的马军还曾获得海南健美比赛的亚军,当时的他除了在海口多个俱乐部担任健身健美教练外,还被省公安厅禁毒部门发展为禁毒义务宣传员,经常被各级禁毒部门请去为戒毒人员作现场授课,因此他也被称为“戒毒奇人”,他的事迹被省内外多家媒体报道,一度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2007年11月20日,已经成为健美教练的马军,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迎娶了自己最心爱的姑娘,组建了幸福家庭。

海南省公安厅禁毒处的民警指出,马军现身戒毒作用非常明显。有一次在省公安厅组织下,马军来到海南省外来人员强制戒毒所作戒毒现身说法报告会,马军激动之余脱掉上衣,在现场展示了他的健美身材,得到200多名戒毒人员一阵阵喝彩声。

“马军可能就是疑犯我们都不敢相信。”该俱乐部施总经理说。“其实最令我们吃惊的是马军的行为,毕竟马军也算是我们健身界知名人物了,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施总经理说,马军经常会来该健身馆健身,当初考虑到马军的知名度会给健身俱乐部带来正面影响就给其提供了一些便利,但俱乐部并没聘请马军担任健身教练。2012年6月马军原本将参加省里举办的健美比赛,大家都以为他在积极健身备战,谁知却出了这档事。

随着真相揭开,曾是戒毒奇人、健美亚军身份的嫌犯马军令此事轰动一时。2012年12月7日下午,海口市龙华区法院对马军敲诈勒索一案进行公开宣判。因其利用偷拍视频对女会员实施敲诈勒索13万元,马军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5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对于一审判决结果,马军表示服判,不上诉。

案后思

“马军一度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可惜,在人生柳暗花明的时候,他又踏出错误的一步,毁了自己好不容易开始的新人生。”一位马军所在小区的保安说。

2013年2月2日下午,笔者在海口看守所见到了马军,一位曾经的“传奇”健美教练。曾经的健康、壮实,浑身散发着青春力量美的马军,现今神情沮丧已没有往日的风采。“人在犯错后,千万不要为自己找借口!”马军淡淡地向笔者讲述起他这段特殊的人生经历。

他说,当年,为了吸毒,他偷卖家中黄金首饰,曾经绝望到想自杀。后来,他在劳教所开始反思自己以往的种种行为:没有尊严、受歧视、整天失魂落魄、衣冠不整……像狗一样活着。

马说教案篇6

所谓“驾轻就熟”,就是所例举的教学案例应考虑学生专业背景,这样更能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比如法学专业的学生所开设的《法律逻辑学》所用案例大多以法庭审理案件为主。对于学文科的学生来说,采用一些成语寓言故事或古典名著片段等穿插在教学过程中来阐述和讲解逻辑知识要点,确实能做到“温故知新”。例如:《公孙龙•迹府》篇:龙与孔穿会赵平原君家。穿曰:“素闻先生高谊,愿为弟子久。但不取先生以白马为非马耳。请去此术,则穿请为弟子。”……“先生修儒术而非仲尼之所取,欲学而使龙去所教,则虽百龙固不能当前矣。”孔穿无以应焉。选取这样一个文言片段,可以在进行分析前让学生先进行白话翻译,随后要求学生做一个换位思考,继而提出问题:假设你是孔穿,面对公孙龙的反驳能够做出怎样的回答或是辩解?接着以公孙龙与孔穿二人的互辩内容提出一系列如下与逻辑相关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

1.文中“此先教而后师之也;先教而后师之者,悖”,“先教而后师”就一定“悖”吗?“此处的“悖”是什么意义上的“悖”?如果你认为此处“不悖”又作何解释,请给出充足的理由?

2.孔子从仁义的角度把“楚人”与“人”区别而论,实质为概念的概括,即“楚人”可概括为“人”,意思是仁义不应有国界,这就好似墨子所讲的“兼爱”。但是公孙龙的“白马”与“马”二者是从概念的内涵、外延及事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等方面来进行阐述“白马”与“马”的差异,文中公孙龙以此把二者进行类比是否恰当?3.孔子区别“楚人”与“人”,蕴含着“楚人”是“人”,没有得出“楚人非人”的命题。而“白马论”的中心论题就是“白马非马”,公孙龙把二者相提并论是否有偷换命题之嫌?该文言片段的讨论和分析体现了逻辑知识较强的综合运用性,教师在协助学生理清思路的同时,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逻辑知识边思考、边讨论,让学生在分析这些“具体案例”的过程当中,自然而然地运用所学的逻辑知识,在学而思、思而用中达到教学的预定效果。再如,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是“施于人”的什么条件呢?以此名句作为分析“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案例。寓言故事“郑人买履”所蕴含的“不相容选言命题”可用于分析直言三段论“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所以,选取案例结合学生专业背景定能让普通逻辑学教学更具亲和力。

二、普通逻辑学教学案例应贴近学生日常生活,遵循“客观生动,浅显易懂”的直观性原则

选取在实际生活当中能听得到、看得见、摸得着,与大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更具说服力,毕竟“逻辑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逻辑”,这种逻辑与生活的关联性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中处处充满了逻辑,能够懂得用严谨的思维和逻辑的眼光观察生活,凸显一种理性的生活态度,会避免自己不犯或少犯逻辑错误,更能拥有一种敏锐的眼光洞察生活中存在的错误和瑕疵。选取生活中一个恰当的案例,把真实生活引入课堂,对逻辑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直观地进行分析和讨论,把真实的生活与知识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例如,某品牌牙膏电视广告:“牙好,胃口就好……”,牙好,胃口一定就好吗?“牙好”是“胃口好”的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再如,集市中一卖桔子摊上摆放着一块写着“大小一个样,越小的越甜”的招牌,某毕业生的就业推荐意见中“是一名优秀的合格大学毕业生”,这些话语显然是存在明显的逻辑错误。以上这些现象所折射出的问题说明人们的思想如果没有“逻辑”这根大梁作为支撑,那么我们的思维就好似朽木支起的“茅草屋”,经不起任何“风雨”的检验和推敲。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逻辑思维素质亟待提高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把“逻辑”这一工具植根于我们的头脑当中“用其具”,有助于我们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和成效。中国逻辑学泰斗金岳霖先生指出:“正是逻辑能够使我们最容易地生活。……,随着我们探讨未知的未来,逻辑将在生活中起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普通逻辑学教学案例应贴近学生兴趣所在,遵循“趣味深刻,简单易学”的可接受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案例具有“趣味性”,是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催化剂,所以也有的逻辑学教师提出“趣味逻辑教学法”来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认为结合大学生喜欢浏览网页,喜欢发微博、发微信、QQ签名等兴趣爱好,选取一些所谓的“网络经典语言”作为反面案例,更具吸引力。同时也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所犯的逻辑错误,起到夯实基础、加深理解的作用。例如“世上有三种人:一是良心被狗吃了的人;二是良心没被狗吃的人;三是良心连狗都不吃的人。”这个例子可以作为一个“划分错误”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不仅违反了“划分标准混乱”的逻辑错误,同时“划分”的“标准混乱”。世界上的人若以“良心有无”作为一个标准划分应为:一是良心被狗吃了的人,二是良心没被狗吃的人。接着又以“良心没被狗吃(良心存在)”再分两种情况:良心好狗不忍心吃,良心坏狗都不吃。当然还有良心不好也不坏的。这个案例还涉及了“划分”这一概念的“逐级划分”、“划分不全”、“统一标准”等知识点。再如“我每天只吃四类食物:早餐、午饭、晚饭和零食。”在这个案例当中,可以运用“概念划分和概括”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把“食物”划分为“早餐、午饭、晚饭和零食”是不对的,除了“零食”可以概括为“食物”外,“早餐、午饭及晚饭”不能概括为“食物”,犯了“概括不当”的逻辑错误。我们只能按“进食时间”为标准把“餐类”划分为早餐、中餐和晚餐。通过对简单的两句网言网语进行分析,旨在说明网络语言存在的“逻辑缺失”现象是不可否认的,这种现象的存在不难说明发表类似言论的网络们只图一时之快、一己之乐,没有正视语言运用的规范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网络语言失范现象急需“逻辑”这一工具去进行改观。最重要的是通过分析案例和错误解析,使学生拥有一种理性观点看待网络世界,同时起到积极促进规范公共理性环境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网络世界,“没有逻辑,生活就会十分沉重,以致几乎是不可能的”。

四、普通逻辑学教学案例应贴近学生学习实际,遵循“以提升逻辑素养为主,兼顾提高解题能力为辅”的渐进原则

基于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选择报考国家级、省级公务员的事实,同时基于普通逻辑学教学与社会逻辑学考试培训存在异同的事实,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融入社会逻辑考试题目作为知识点案例让学生进行思考、运用,这对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提高应用能力将起着重要作用。在提升学生逻辑素养、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兼顾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既能让学生有所学,有所得,有所用,又能让学生免于额外的培训,减轻一定的经济负担。

五、总结

综上,普通逻辑学教学案例的选择是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的,这与学生所学专业以及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息息相关。教学案例是保证教学效果得以充分实现的必要条件。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不仅能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举一反三,同时也是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反思能力的综合运用,让学生从注重知识的积累转变为注重应用能力的提高。故认清教学案例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好教学案例的取舍,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过程中,更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学相长,从而取得既定的教学目标和良好的教学效果。

马说教案篇7

关键词:情境主题化;外交;罗马

岳麓版必修I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一课,我以“握手”这一主题呈现材料,创设如下导言: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已经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中一种常见的礼节,国际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候会引起国际舞台的震动。我共创设了三个握手情境:与斯大林的握手,杜勒斯拒绝与握手,学生可理解三大政策的背景,了解国际环境的变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之一,培养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乔冠华与联合国各代表团的握手,学生可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很多国家支持下的结果,把历史知识融入现实中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与尼克松的握手,与田中角荣的握手,通过这一场景的再现,让学生理解国际关系中的聚散离合、亲疏冷热主要是由国家利益和国际力量决定的。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一课,我与学生共同创设的情境主题是“今日说法――走进罗马法”,教学内容可统整在“今日说法”的三个小主题下,分别为案例展示、法官断案、大家说法。案例展示中分设三个不同的有关古罗马法的内容,分别是债务奴隶制、婚姻法、民事纠纷,学生通过三个案例可了解古罗马人民的生活状况,此一过程,学生在合理历史想象的基础上编写剧本,借助对自编剧本的表演,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久远的历史,将“死”的历史变成“活”的情境,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法官断案一环,学生可自主学习罗马法的内容,在三个案例中进行实践应用。模拟法官断案,可以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十二铜表法》等主要内容,通过大家说法帮助学生感受历史,学生可换位思考,以自己就是古罗马各个阶层的代表体验罗马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拥有特定主题的情境创设,其内容新颖,对学生而言,记忆性强;其过程趣味性强,对学生而言,参与性高,所以,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关注程度。情境主题化教学是一种集约式的教学思路,学生获得的知识不再是孤立的知识、单一的技能,而是一种在主题统摄之下整体的知识框架。其内容高度浓缩,整体而精炼;其资源再度整合,灵活而生动;其过程碰撞交融,细腻而丰富。

马说教案篇8

一(答案)文章 一(答案)马车 一(答案)字典 一(答案)风 一(答案)老人 一(答案)小路 一(答案)小刀 一(答案)小山二、补充句子。

1、一言既出,(答案)。

2、(答案),行必果。

3、(答案),增强人民体质。

4、站如(答案),坐如(答案),行如(答案)。

三、填上合适的词语,注意标点。

例:爸爸(答案)地说:“丹丹,你快点出门吧!”

1.李丹(答案)地说:“我必须去敬老院!”

2.小灰兔(答案)地说:“对不起,我来晚了。”

3.妈妈(答案)地问:“我的儿子怎么样啊 ”

四、照样子写一写

例:军舰在大海上巡逻。

飞机(答案)飞行。

例:溪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溪底的沙石。

教室里很安静,安静得(答案)。

例:马虽然好,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答案)虽然(答案),可(答案)。

五、读一读,把每组词语中不同类的词语用“___”画出来。

1.跳高 跳远 跳绳 跳脚 跳水 (答案)

2.足球 篮球 踢球 水球 乒乓球 (答案)

3.观众 裁判 运动员 教练员 观看 (答案)

4.滑板 赛车 游泳 锻炼 竞走 (答案)

六、照样子,写一写。

例:交——校

甬——(答案)马——(答案)

七、把词语补充完整。

(答案)门求教 添砖加(答案) (答案)直气壮 腰酸背(答案) 固执(答案)(答案) (答案)(答案)不息 自(答案)奋(答案) 不(答案)落后八、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lǎng dú róng yì rèn wù xiū bǔ gǎn xiè pī píng 答案

九、排列顺序。

(答案)我们先到动物园去看动物。

(答案)一直到下午,我们才高高兴兴地回家。

(答案)春天到了,老师带我们去公园玩。

(答案)最后,我们在草地上休息吃午饭。

(答案)接着,我们到儿童乐园玩了个痛快。

十、填反义词。

1.两只袖子一正一(答案),可笑不

2.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马虎,得(答案)点。

3.两只包,一只轻一只(答案)。

4.我们植树是为了(答案),也是为了将来。

5.生活中不可能只有欢乐,还有(答案)。

上一篇:劝学教案范文 下一篇:跳绳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