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教均衡发展汇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11-10 04:20:13

义教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义教均衡发展汇报材料篇1

一、目标任务

全区现有小学37所,中学8所,小学在校生12274人,初中在校生5085人;小学专任教师829人,初中专任教师535人。要通过加大投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高效配置,不断缩小城乡办学差距,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2014年底前实现以下目标:

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职责,健全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全面完成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步伐,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全面落实,城区“小片区”管理模式实施到位,小学、初中教育资源均衡配置8项指标的差异系数分别控制在0.65和0.55以下;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得到有效保障,2015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及以上,中小学办学行为全面规范,开齐开足省颁课程,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高;加大宣传区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力度,让广大群众和学生家长理解、支持均衡办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切实提高社会公众满意度。确保2012年10月顺利通过省区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评估,为创建“教育强区”打下坚实基础。

二、职责分工

区政府将成立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自评工作领导。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强沟通配合,确保创建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顺利完成。

区政府办、教育局:负责收集、整理~2012年区政府关于支持、重视教育工作的相关文件、会议纪要、记录、区领导讲话等相关材料;协调有关部门做好验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审核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申报材料。

区教育局:全面总结-2012年全区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全面完成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均衡办学,努力缩小小学、初中校际间的差异系数;拟订《区申报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自评报告》并分项目进行自评,做好区级备查材料的汇总、整理和迎检的各项准备工作;营造良好宣传氛围,利用电话彩铃、短信、宣传标语等方式,提高社会公众对创建区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区财政局:对-2012年区财政投入教育及涉及教育的财政经费管理(包括教师工资福利、“三个增长”、生均公用经费、教育费附加和土地出让金)等情况进行汇总,并形成本部门每年支持、参与教育工作的总结,提供有关资料。

区公务员局: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加强紧缺学科教师配备,缓解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做好-2012年支持教育部门做好教师队伍建设的资料收集整理,形成每年支持参与教育工作的总结,提供有关资料。

区公安分局:提供-2012学年6-14周岁全区适龄人口名册,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加强法制教育、降低青少年犯罪率,并形成每年支持参与教育工作的总结,提供有关资料。

区发改局:对教育发展计划、改善教育设施、教育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立项审批等工作情况及-2012年涉及教育有关国民经济发展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形成本部门每年支持参与教育工作的总结,提供相关资料。

区司法局:以普法工作为重点,以提高青少年学生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为目标,做好-2012年每年支持参与教育工作的总结,提供有关资料。

区文体旅游新闻出版局: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为青少年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并形成每年支持参与教育工作的总结,提供有关资料。

区民政局:做好-2012年涉及教育资料的收集整理,重点突出扶助特困家庭子女入学等问题,形成每年支持参与教育工作的总结,提供有关资料。

区国土资源分局、规划分局、审计局、卫生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安监局、地税局、交警大队、消防大队、残联、关工委等有关部门:结合部门职能及工作实际,提供-2012年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资料。

各乡镇(街道):要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及本地学生外出就读、外来生回原籍入学的取证工作,收集整理-2012年涉及教育的资料,完成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自评工作汇报材料,接受区政府的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做好《基础数据统计表》的填写并送交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汇总、审核,做好相关材料的整理及各项迎检工作。

各中小学:要配合乡镇(街道)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及本地学生外出就读、外来生回原籍入学的取证工作;要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开齐开足课程,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拟定汇报材料,做好相关材料的整理及各项迎检工作。

建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激励机制和问责制度,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考核区直有关部门、乡镇(街道)、学校主要负责人的重要内容,对工作不力、未按要求完成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并问责,对工作完成较好的给予表扬,切实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落到实处。

三、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2012年月)

1、完善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工作机构,加强对全区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工作的组织领导。

2、制订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工作方案,将任务分解下达到区直各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学校,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3、5月份召开全区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动员大会,对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

4、各级各相关部门明确工作任务,并将责任分解到人,形成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的工作网络。

5、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宣传各级各有关部门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过程中的典型经验及做法。通过网络、宣传栏、宣传材料、标语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

第二阶段:自查整改(2012年月-8月)

各乡镇(街道)、各中小学要于6月20日前完成自评自查工作,形成自评报告,接受区政府的督导评估。7月份,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对我区创建工作进行初检,初检后,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及时整改存在问题。7月25日前,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将汇报材料、《基础数据统计表》送交区教育督导室汇总、审核。各项目组要根据《省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评估细则》和《关于印发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标准的说明的通知》要求,做好档案材料收集、整理。8月20日前完成自评报告及分项目自评情况的撰写,确定自评分数,汇总《基础数据统计表》、评估表,编写资料目录,做好各类材料分类入盒。

第三阶段:申报验收(2012年8月-10月)

1、向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提交申请报告及相关材料(《自评报告》、《评估表》一式五份,同时报送电子稿,自评过程中形成的《基础数据统计表》应留底备查)。

2、接受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对我区的督导评估,针对反馈意见进行整改;制订迎接省级督导评估工作手册,做好相应前期工作。

义教均衡发展汇报材料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省市贯彻意见,通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工作,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提高整体办学水平,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根据我县实际,将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和“双高双普”达标县统筹安排、合并实施。从2013年开始,经过1—2年努力,全县中小学校初步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办学特色多样化目标,信息技术应用广泛,教师队伍素质优化,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学前、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普及。到2014年,通过省政府“双高双普”县评估验收,力争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认定。

三、工作步骤

(一)宣传启动阶段(2013年1月—3月)。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全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暨“双高双普”工作动员会,全面安排部署创建工作。

(二)创建达标阶段(2013年4月—12月)。各镇、有关部门及中小学校按照《省“双高双普”评估验收标准》,开展自查摸底,制定基础建设、设施添置、经费投入、师资配备、教育管理等项目实施规划,认真组织实施;按照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要求,逐校配齐教学设备和器材,均衡配置师资力量,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完成教育督导室、教研室、电教中心、教师进修学校、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达标建设任务;规范各镇化技术学校,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完善“双高双普”各类资料汇编和县级党政领导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相关材料,积极做好创建达标各项工作。

(三)县上自查阶段(2014年1月—2月)。组织专业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全县创建工作进行自查,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意见,明确整改时限。县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人力,对重点指标、重点镇和学校进行专项督查,确保整改到位。

(四)省市初验阶段(2014年3月)。邀请市上和省上专家组分别对我县“双高双普”达标情况进行督导,根据专家组的督导意见认真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要求,落实整改责任。

(五)全面达标阶段(2014年4月—9月)。各镇、有关部门及中小学校按要求扎实整改存在的问题,查缺补漏,确保全面达标。在此基础上全面汇总创建工作情况,汇编县创建工作材料,完成专题片、画册制作,形成创建工作自查报告,申请并接受市政府督导评估。

(六)迎接省政府验收阶段(2014年10月—11月)。完善各种资料、表册、档案材料,迎接省政府验收认定。

四、工作职责

县政府办公室:协调落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统筹协调各镇及相关部门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有关工作。

县教育体育局:认真履行教育行政管理职能,监督指导学校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升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校园文化氛围和后勤保障能力,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制定迎接督导评估工作方案,准备相关汇报材料,筹备有关工作会议;认真做好职责范围内教育事业发展、教育管理、教育改革和质量提升、队伍建设、资源整合等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指标达标;协助召开部门联席会,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权限内教育类基础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协调筹措建设资金;加强对学校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的监督,查处乱收费;支持、指导学校开展科技活动;协同有关部门在各镇化技术学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科技培训。

县财政局:建立健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依法落实教育经费投入政策,确保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三个增长”;依法按时足额拨付教育费附加、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公用经费和教师工资;按时足额拨付教育项目建设资金、上级下达的教育专款及“两免一补”等政策性助学资金;加强对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研究解决教师不足问题,做好教育人才引进和教师职称评审工作;落实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政策;严格管理职责范围内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面向县内青壮年群众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履行劳动监察职责,禁止非法使用童工,对招用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从事雇佣性劳动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依法予以处罚。

县公安局:依法维护学校、幼儿园及周边正常安全秩序,对侵犯学校和教师正当权益、扰乱正常教育秩序及危害中小学生、幼儿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加强对中小学生法制、安全宣传教育,建立校外辅导员制度,会同县教育体育局对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的学生进行帮助教育;会同县教育体育局做好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对学校安保人员开展培训,协助维护学校周边交通秩序,确保学生上学、放学时交通安全。

县司法局:将教育法律法规纳入普法规划,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协助有关部门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为学校的法制课、法制教育活动提供帮助;做好维护教师、青少年学生合法权益等法律服务工作;为各校配备法制副校长,加强对法制副校长的管理、培训和考核工作。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认真执行《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条例》中关于“学校用地必须妥善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任意占用或改变用途”的规定,按照《中小学校建设标准》,积极支持中小学、幼儿园校舍的新建、扩建和改建;配合做好学校建设项目的招标工作,加强对工程进度和质量的监督管理。

县工商局: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依法管理学校周边商业网点,维护学校及师生合法权益;对县域内各种违规培训班和招生广告进行依法清理、取缔。

县文化广电局: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文化场馆;加强对学校周边文化市场特别是电子游戏室、网吧、歌舞厅的行政执法监管,严禁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歌舞厅、电子游戏室、网吧;积极报道全县教育工作动态和成绩,大力宣传创建工作中的先进典型,营造尊师重教的舆论氛围;适时在有线电视网中转播教育节目。

县卫生局: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学校卫生工作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指导;组织医疗机构,积极做好中小学生、幼儿流行病、传染病和近视眼、龋齿及其它疾病的防治工作;加强对中小学校、幼儿园饮水、饮食卫生的监督,定期对中小学校炊事人员和幼教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业务培训指导;定时做好中小学生及幼儿体格检查和有关健康指标的测试工作。

县监察局:抓好学校工程建设、乱收费治理、教师选招等工作的监督;组织开展教育系统行风评议;对违反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造成一定后果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理。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监督管理,依法治理学校周边食堂餐饮摊点。

县民政局:为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中小学生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援助。

县国土资源局:做好学校、幼儿园用地规划工作,对侵占学校用地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优先为学校、幼儿园建设办理土地审批手续。

县交通运输局: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法规宣传,消除交通安全隐患;按有关规定设置校园周边交通安全警示牌、减速装置;加强对乘载学生车辆的监督检查和安全隐患整治。

县农业局:协助有关部门利用各镇化技术学校和培训基地,组织农村劳动力参加农业技术和科技培训;利用现代农业和科技示范园区,为中小学生提供素质教育实验基地。

县审计局:对教育经费、专项经费的核拨、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对教育费附加、基建款、房屋修缮款的使用管理程序、效益进行审计与监督。

县环境保护局: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污染特别是噪音污染的治理;配合县教育体育局抓好中小学生环境保护知识教育。

县统计局:指导县教育体育局做好各类教育统计工作;负责向县教育部门提供所需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关数据。

县地税局:加大征管力度,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中小学校基础建设项目的安全质量技术监督和从业人员培训工作。

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发挥行政监督职能,对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落实教育法律、法规情况及县政府有关工作部门、各镇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对与教育有关的单位和个人提出表扬、奖励或批评、处理的建议。

县考核办:对各镇、有关部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经常性督促检查,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严格考核奖惩。

各镇政府:依法组织和动员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确保初中、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小学无辍学,初中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15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达99%以上,17周岁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8%以上;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园)率达85%以上,高中段入学率达96.5%以上;适龄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0%以上;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建立健全镇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及时了解学校教育情况,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负责辖区学校新建、扩建用地的统筹协调工作;建好本镇化技术学校,做到教室、教师、教材、培训活动四落实,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作,成人教育各项指标全面达标。

五、工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工作是我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基础工程,也是县委、县政府对各镇、各部门党政领导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情况进行评估考核的重要依据。各镇、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双高双普”工作的重要性,自觉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二)密切协作,全力推进。各镇、有关部门及中小学校要按照“合理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按照各自工作职责,认真做好自查摸底和整改提高工作。要加强协作配合,及时灵通信息,全面做好达标创建,切实完善相关档案资料,确保我县顺利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镇、有关部门及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平台,加大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工作的宣传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在全县营造人人关注、人人支持的良好氛围。

义教均衡发展汇报材料篇3

一、总体情况

1、各校普遍重视本次考核工作,校级领导均到位接受考核,教师都能配合参加各种会议,并积极上网测评校长。

2、 各校普遍重视制度建设,各种制度注意汇编成册,台账材料丰富。在考核时,有专人配合,及时提供材料方便考核组检查。

3、 各校普遍重视安全工作,无论是台账上还是校长汇报中,都能突出的反映出来,教师也很认可“安全重于泰山”。

4、 绩效工资政策普遍受到山区教师欢迎,关键是70%发到卡上就已经高于原工资,山区老师已经看到实惠。老教师也认为,即使后30%都没有了,也心满意足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学质量普遍比较低下,教研活动质量不高,以课题研究方式寻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学校极少。

2、 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活动开展不多,特别是科技活动甚少。

3、 德育工作专题研讨极少,一般都是散见于周一教师会议。由于教师对每周长会比较反感,使得德育工作没能真正受到重视。另,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比较薄弱,尽管名义上都配备了兼职教师,但真正开展心理咨询辅导的寥寥无几。

4、 管理水平不高,远未达到科学管理的要求。一些学校靠心地善良治校,一些学校靠高压手段治校,一些学校靠粗暴方法治校,还有一些学校校长进取心不强,能稳住学校就算万事大吉。更多的学校班子集体领导力欠佳,许多中层干部校长唯上,缺乏主人翁意识。与校长关系好的,鞍前马后,沦为跑腿;与校长关系不好的,故意扯皮,工作晾着。

三、考核结果

考核分较高的学校是枫林福和希望小学、岭头中学、张溪学校、鹤盛中学、岩坦中学。考核分较高的校长是上述学校的校长及其他校级干部。没有低于考核平均分80%的学校,也没有低于考核平均分80%的校级领导。

(说明:校级领导还没计入局领导测评打分,最终结果可能会有变化。)

四、几点思考

1、 教育规范管理中“度”的把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过于强调量化,过于看重台账,可能会造成弄虚作假盛行。一旦虚假成为习惯,将贻害无穷。如果走向另一个极端,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也是不行的。如“校长合格不合格,教师说了算”,如果真是这样,就是简单化的评估,又是典型的人治表现。我们的考核,既不是教师说了算,也不是局领导说了算,也不是考核组说了算。我们是综合考核,追求的是科学管理。

2、 绩效工资的正当性问题

国家总方向没有错,反对平均主义,倡导多劳多得、优效优酬。但如何界定实绩,必须慎之又慎地思考。如果将违反教育原则、违背教育规律、与教育法规不符的做法,作为奖励内容,可能会导致教育科学发展的大倒退。

3、 教育均衡发展任重道远

义教均衡发展汇报材料篇4

关键词:功能材料专业实验;双语教学;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167-02

英语教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的指示精神,同时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和科技创新的需要,大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的科研与技术开发的后备人才,深入开展中英双语教学逐渐成为工科高等院校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科技信息的交流传播过程中,英语是最广泛使用的语言,特别是在化学、物理、生物、材料等前沿学科,英语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日渐突出,因此在本科生的专业课中融入双语教学势在必行。材料的研究、发展与生产具有国际性强,应用范围广,发展前景好等特点,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目前功能材料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选择进一步考研深造,或进入外资企业就业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也就要求现在的材料类教育要与世界接轨,因此实施双语教学势在必行。特别是实验课的教学,只有通过实验教学才能使学生把理论知识真正地转化为实际知识,这也将为今后研究工作、研究生实验、科研工作等奠定基础。

一、功能材料专业实验课融入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功能材料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正在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高技术产业群,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功能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它已成为世界各国新材料研究发展的热点和重点,也是世界各国高技术发展中战略竞争的热点。为适应功能材料的全球化发展,功能材料专业学生有必要在专业实验学习中逐步地接触、熟悉、掌握一些常见材料、表征设备的专业英文术语。另一方面,由于实验课一般小班授课,人数较少,理论内容也较少,重点比较突出,相对于理论学习来说学生更容易掌握英文词汇。因此,将双语教学模式融入功能材料专业实验课中,在相对简单的氛围下,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将双语教学模式融入功能材料专业实验课中的必要性如下:其一,为准备考取研究生的学生奠定科研学习基础。研究生阶段的英语学习十分重要,日常设备的专业术语,专业英文文献阅读,以及英文类专业文章的写作,都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英语基础。因此在本科生阶段,特别是在功能材料专业实验课的学习中,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过程融入双语教学,会加深学生对专业英文词汇的理解,可使学生更早地接触到材料类相关词汇,为进一步的深造学习奠定基础。其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功能材料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实践能力和适用社会发展的人才。新材料的全球化发展,要求我们掌握一定的专业英文术语,在毕业生找工作面试阶段,才能够对相关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的研究领域和内容及时把握,顺利通过面试。其三,提高学生在职场中的优势。根据毕业生的反馈信息,材料类的大型企业均走国际化路线,与世界接轨,因此,在本科学习阶段接触一些专业的词汇,会增加与企业沟通交流的信心。

二、如何开展功能材料专业实验的双语教学

1.实验指导书的选择和编写。功能材料专业实验课的特点在于专业性、应用性和现展性。随着材料学的快速发展,专业实验的指导书也应具备动态性和开放性。首先在专业实验课的教材选择上,应选择国内外比较受认可的,具有权威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教材。同时,还需结合课程的教学实际和材料学的快速发展进行实时改编。功能材料专业实验讲义的编写应采用中英文结合的形式,以中文为主,英文为辅,避免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在中文版讲义中适当加入重点的英文专业术语和词汇,实验题目和关键词应采用中英文对照表示。双语教学需循序渐进地开展,逐步地加大实验教材中的英文比例。

2.学生应逐步撰写英文版实验报告。在实验课程进行前,应鼓励学生通过翻译软件,自主将中文讲义改写成英文的预习报告。在翻译和书写的过程中,学生会对讲义中反复出现的专业术语有所熟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进一步加深对这些词汇的掌握,起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教师应当严格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学生所提交的英文预习报告,检查是否按照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等认真书写,是否有偷工减料、抄袭、乱写等行为,并对预习报告中出现的错误语法加以修改。

3.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融入双语教学。首先,教学手段的改变。传统的实验课程教学过程包括学生预习、教师讲解、教师演示、学生操作、教师检查这五个环节。教师的讲解和操作会占用大部分的时间,这样会减少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将动态的课件演示和英汉双语的课件背景图文并茂地传输给学生,可强化学生对专业英文术语的记忆,难点问题和重点知识的理解,增加趣味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其次,教学过程的改变。在功能材料专业实验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和板书将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及实验过程采用中文中穿插英文的方式进行讲解,要考虑到学生的整体英文水平和差异。随着实验课程的逐步开展,逐渐加大中英文的比例,每次实验时强化讲解过的重点词汇,加深学生的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实验中会出现的问题或已讲解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在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应尽量与学生双语沟通,引导并鼓励学生用英文或专业词汇阐述问题,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英语交流环境。同时,教师应在课堂上融入一些新材料的发展,让学生与时俱进,掌握热点材料的英文名称。课上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英文记法,比如实验材料、实验结论、单位、坐标等,陌生的词汇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起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加强学生记忆。

4.英文报告的批改及考核方式。教师对英文版实验报告应进行认真的批改,并将批改后的英文实验报告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按要求修改后再返回给任课教师,教师总结出学生常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在实验课中进行纠正。实验课成绩的考核不同于传统的试卷考试,实验成绩更注重平时的成绩,包括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等。通过课上的师生交流以及对学生的辅导,教师可基本掌握学生英文“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再结合其实验报告的情况,基本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相对于理论课的考核方式更合理,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双语教学效果。学校应定期对所有学生的英文实验报告进行汇总,由专业的教师组成评定小组,对优秀的英文实验报告进行等级评价,并设定一定的奖项鼓励,增加学生英文学习的动力。

三、功能材料专业实验双语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困难

首先,学生对双语学习缺乏信心。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英语不过关,主要是对专业英文学习存在畏惧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十分重要,要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使他们认识到专业英文学习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功能材料的发展迅速且全球性强,缺乏专业词汇,会导致学生在职场上碰壁。其次,对于理工类学生而言,学生的英语总体水平不够高且存在差异,为双语教学的开展增加了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功能材料专业实验课中,逐步地增加英文的比例。初始阶段,增加学生的材料类专业英文词汇量,课堂上反复地重复专业词汇;随着词汇量的增加,不断地在实验中增加难度。功能材料专业实验双语讲义需要找到合适的教材,教师也要根据内容适当的增加英文比例。这就要求教师克服困难,编写适合的功能材料专业双语教材,内容也要与时俱进,把握材料类的快速发展,掌握全球化特点。双语教学所需要的教师既要了解专业知识,把握世界材料的最新发展,又要掌握熟练的英文。这就对教师的选择带来了一定难度,学校应尽可能地为具有潜质的教师提供英文进修的机会,提高教师双语水平,树立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四、结语

功能材料专业实验实施双语教学不仅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也是实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环境下,为了应对国际化的人才竞争,我们也必须走向国际化。功能材料专业实验主要针对于基础材料或新材料的功能进行测定,新材料的发展与时俱进,又具有全球化和国际性的特点。因此在功能材料专业实验中,通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融入双语教学,可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专业英文术语的记忆,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为进一步深造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在职场中的竞争力。

双语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同时又要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在不降低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又要不过多地加重学生的负担。在这双重使命下就要求广大高校教师不断地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进行实践和探索。旨在培养学生英语的思维模式以及利用英语掌握和获取专业知识的能力。如何将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融入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获取答案。

参考文献:

[1]杨亲民.新材料与功能材料的发展趋势[J].功能材料信息,2004,(3):22-26.

义教均衡发展汇报材料篇5

我校在各级部门的领导下,始终把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办学条件发生较的大变化, 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办学水平正在不断提升,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校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确保顺利通过验收认定, 进行了全面自查。 我校结合实际查找不足, 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现就有关迎评工作自评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柳川小学于2006年9月2日成立。学校坐落在剑河县柳川镇美丽的仰啊莎湖畔,是原老县城所在地。由于三板溪电站的建设,县城搬迁后由原来的菜园小学组建而成的,学校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学校距新县城30公里,招生半径25公里。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444平方米,运动场5000平米;学校现开办有2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91人,住宿生670人,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03人,留守儿童97人。教职工有73人,其中专任教师60人。学校组织机构健全,教师学历层次高,教学业务精、敬业精神强。 近年来, 上级主管部门、学校一直把改善办学条件、 优化育人环境作为普及义务教育奠基工程来抓通过努力, 目前我校办学条件已基本适应义务教育要求, 近年来,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 《义务教育法》 , 加快学校建设步伐, 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二、九项指标“达标”情况

根据《贵州省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条件评估指标体(修订)》逐项进行自查自评,我校在9项评估的指标中自评总分为95.5分,具体达标情况如下:

(一)生均校舍建筑面积:

柳川小学现有校舍建筑面积9444平方米,学生1091人,生均8.6平方米,符合达标要求(达标指标为:小学生均≥4.5平方米)。

(二)生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

柳川小学现有体育活动场地5000平方米,(其中篮球场2个,羽毛球场1个,操场1个)生均体育活动场地4.58平方米,符合达标要求(达标指标为:小学生均≥4.5平方米)。能满足全校师生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三)寄宿生人均宿舍面积:

柳川小学现有寄宿生宿舍面积3942平方米,住宿生670人,生均5.88平方米,符合达标要求(达标指标为:小学人均≥3平方米)。

(四)生均图书册数:

柳川小学现有图书39000册,生均35.7册,符合达标要求(达标指标为:小学生均≥20册)。

(五)教学实验仪器配置:

柳川小学现有科学实验仪器教室1间,准备室1间,教学实验仪器配置的总价值为20万元,达到验收标准。(达标指标为:小学:12个教学班及以下实验仪器值不低于3.5万元,13个教学班及以上不低于5万元,能满足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六)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

柳川小学现有电脑115台,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生均10台,符合达标要求(达标指标为: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6台)。

(七)班班通设施配置:

柳川小学现有教室23个,每个教室均配置有电子白板,实现了班班通。符合达标要求(达标指标为:每个教室都配置有班班通设备)。

(八)师生比:

柳川小学现有专任教师60人,学生1091人,师生比为1:18。2;符合达标要求(达标指标为:小学师生比≦1:22)。

(九)班额:

柳川小学现开办有23个教学班,学生1091人,平均班额47人,最大班额学生人数51人,最小班额学生人数40人,符合达标要求(达标指标为:班额≦55)。

三、扣分情况及原因:

达标考核总分为100分,柳川小学自评分为95.5分,在总分中被扣除4.5分,被扣分值及项目如下:

1.辅助用房中欠缺多媒体教室,同时体育器材室非常简陋,没有文化氛围,缺乏美感和整洁度,所以在自评中自扣2分。

2.办公用房中的文印档案室和播音室,没有独立分开,是与其他办公室共用,所以在自评中自扣1分。

3.校园环境中的“校园文化”没有地方特色和缺少师生作品展示,缺少自己学校的特色,所以在自评中自扣0.5分。

4.校园环境中的“围墙”,有一小部分已倒塌,还来不及维修维护,所以在自评中自扣1分。

四、主要工作和措施(十个到位)

1、方案制定到位:根据县政府、县教科局有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文件精神,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有《柳川小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有了方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

2、人员责任到位:学校把每一项任务分摊到每一个老师,每一个部门,定好每一项内容,规定完成的时限,并落实行政人员监管任务,每周进行一次汇报、一次梳理、一次调整、一次督促、一次完善。

3、宣传教育到位:学校通过教师动员会、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宣传简报、横幅标语、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力争做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能让老师、学生、家长充分的认识和支持,实际最重要的是得到老师们的支持。

4、自查落实到位:在3月2日学校校长在参加县政府、县教科局组织的均衡发展工作的推进会后,立即召开学校会议,组织人员认真地查找本校存在的问题,列成问题清单,并制定整改计划,落实到人,限时完成。

5、添置设施到位:学校对照验收指标,逐项核实数据、查缺补漏、及时添置。在县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学校实施“不等不望不拖”的三原则,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对欠缺的、不到位的、不达标的及时采取措施,规划采购,力争达到小学的标准。

6、美化绿化到位:学校积极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借春季适宜栽花植树的良好时机,进一步加强学校的绿化和美化工作,把学校打造成为花园式的学校。

7、文化打造到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2017年2月,柳川中学并入四中后,我校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积极打造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突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经典文化教育三大主题。利用宣传橱窗、教室、学生宿舍的美观文化布置,体现育人功能,真正实现“每一面墙壁都是无声的教育,每一个角落都是育人的场所”。

8、前期准备到位:做好功能室建设准备工作。做好功能室布置、教学仪器、体艺器材、图书装备等前期材料的准备工作。

9、管理要求到位:学校重视常规管理的工作。

(1)坚持依法治校、以人为本,严格执行教师岗位制度。

(2)开足开齐课程,每周不定期检查教师教案、教师批改学生作业及批改测试卷的情况。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学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随堂听课。

(3)保障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节假日严禁组织学生补课。

(4)建立了安全工作机构和工作制度,制订有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5)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保存校园干净整洁,不留卫生死角。

10、档案资料到位:学校于3月中旬开始对档案材料进行整理。目前各项材料基本归档装订。

五、特色和亮点

(一)“芦笙舞”、“水鼓舞”特色

学校积极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积极推广“芦笙舞”和“水鼓舞”两个民族特色浓厚的项目,运用大课间操和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推广和进行,目前学生基本掌握动作要领,有初步成效。这项活动已成为我校的一道亮丽的名片。

(二)“书香校园”特色

营造书香校园,打造国学文化进校园。建设“书香校园”工程,在墙壁上设置弟子规、论语等经典名篇名句,楼梯台阶设置文学、数学和百科知识,班级建立“图书角”。浓厚的书香氛围,让课间十分钟也能看到孩子们捧着书在走廊上专注阅读的身影每周开展1次阅读名单抽奖鼓励,每周开展1次“阅读有奖抢答”比赛,每月开展1次“阅读心得”比赛,每学期评选每班1名“阅读之星”。

六、存在的问题和下步的打算

1.存在的问题:学校因刚刚搬进中学校舍(原柳川中学)仅仅1年,诸多建设都需要重新规划、需要建设、需要完善,以致达到整个校园建设最佳的学习环境。

2.下一步的打算:协助主管部门规划建设好学生食堂、综合楼和体育运动场,抓好学校的美化绿化,实现“一年有起色,两年有进步,三年有特色”的目标,不断完善学校各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

我们将以这次“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验收评估为契机,虚心汲取各位领导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强领导,调整工作思路,在以后的工作中,投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力争办好让上级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教育。为学校的腾飞和发展,为我县的基础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恳请各位领导、专家给予批评指正。

柳川小学

义教均衡发展汇报材料篇6

关键词《现代汉语分类词典》语义原则语文词

苏新春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分类词典》(A Thesaurus of Modern Chinese;以下简称《分类词典》)历经近十年的研制,于2013年1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与按读音、字形编排的词典不同,它是按词的意义进行分类编排的。学界将这类词典称为分类词典,又因为语义在分类中的作用,也称义类词典或类义词典。它不同于一般的语文词典,也不同于同义词反义词词典,而是按一定语义关系、逻辑关系组织起来的词汇系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同义词词林》(梅家驹等主编,1983)的出版为标志,语义研究悄然升温,自此也拉开了汉语建构词汇语义系统的帷幕。此后的几年,《现代汉语分类词典》(徐为民主编,1984)、《简明汉语分类词典》(林杏光等主编,1987)、《现代汉语分类词典》(董大年主编,1998)、《现代汉语分类大词典》(董大年主编,2007)相继出版。除却这些以修辞写作、语言教学的“表达”为诉求的分类词典外,《知网-中文信息结构库》(owNet,董振东、董强,1999)、《现代汉语语义词典》(SKCC,王惠等,2003)、汉语框架语义网(CFN,刘开瑛,2003)等适应计算机需求的成果也陆续面世。在这“人丁兴旺”的分类词典家族中,缘何要再研制、编纂《分类词典》?工作的初衷只是为了把“现有的注重语义性的分类模式做得更完善些”(苏新春 2008)。从结果来看,《分类词典》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完整、精细地贯彻了以义为纲的原则:对“义”分类,以“义”聚类,按“义”编排,据“义”索类。同时,《分类词典》在人的语言学习与使用中的作用也显而易见。下文将从《分类词典》的材料、内容、结构角度等方面介绍其编纂特色,列举《分类词典》的实用价值与应用方式,对《分类词典》下一阶段的工作做了展望。

一、《分类词典》的材料特色――语文词

综观现有语义分类词典可以发现,其分类对象不限于“词”,或者说,它对“词”的界定会宽泛一些。如,《同义词词林》的“收词范围包括词以及部分词素、词组和成语等”,“还收了一些较常见的方言词与古语词”,“固定语”在其中占了不小的比例。(梅家驹等 1983)《现代汉语分类词典》(徐为民版)收录了“词素、词(双音词)”,且是文学作品中的“词”。究其因,与这类词典定位为“写作词典”密切相关。《分类词典》收“词语”,一般不收“词素”与“短语”,酌量收录了一些成语、惯用语等固定短语。这与它“词义系统”的定位是吻合的。

在词的筛选中,《分类词典》十分强调对“语文词”的收录。“语文词”是苏新春先生提出的一个术语,其概念源于语文词典。它与“百科词、术语词、行业词”相对,具有现代性、通用性的特征。语文词是词汇的核心部分,“把语文词管住了,在此基础上再作词量的扩展也就不难了”(苏新春 2013)。基于此,《分类词典》以语文词为主体,建立起语义分类框架,形成一个开放、动态的系统,便于词汇系统的更新。

《分类词典》收录的语文词又是怎么来的呢?早期编写分类词典缺少语料库技术的支撑,词语的筛选多基于教材、经典读物、辞书等材料进行,收词面会受限。再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的变迁,部分词汇出现新旧交替,当代词汇系统得以更新。《分类词典》是基于前人分类成果、语文词典、大型现代汉语语料库及最新的词表编写的。在研制过程中对当代词汇做了广泛收集,“所涉语料有:10余种有代表性的现当代语文词典;20余种新词语词典;近十年数亿字的新闻报刊;半个世纪来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较为流行的词表与词库;最新一种则是刚研制完成的依词频排列、多达5.6万词的《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苏新春 2008)。此外,还进行了人工干预,通过词语联想补充新词新义,再从中筛选流行范围较广、稳定性较高的加以增补。最终,按词计,《分类词典》收录76464条;按词项计,《分类词典》收录82955条。可以说,《分类词典》语料新、全,词汇覆盖面广。

二、《分类词典》的内容特色――以义为纲

主编苏新春先生谈及《分类词典》研制动因时曾说:“作为真正的语义分类词典,必须正面探究语义问题,寻找到体现一种词汇语义系统的最佳展现方式。” 《分类词典》就是以此为目标去努力的。“义”,是《分类词典》的特色所在、生命力所在。可以说,《分类词典》是一棵以“词项”为材料、以“语义关系”为枝干建构起来的茂盛的“语义树”。

1.以“义”为分类对象和分类依据

词汇系统有多种分类标准,依据词的形态、读音、语法属性或意义进行分类,可形成不同的词汇聚合。但词义系统的分类标准是唯一的,只能是“词义”。《分类词典》的分类依托词项进行,其实质是对词义的划分。

对“词义”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解读,又对应着不同的分类方法。现有义类词典采用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基于组合特征的方法。即在配价理论与选择限制理论指导下,以词义间的组合特征为依据的方法。句法功能特征与论元结构在分类中起决定作用,语义的核心――概念“所指”作用甚微。信息处理用的分类体系多采用这一方法。北京大学研制的《现代汉语语义词典》(SKCC)就是其代表成果。二是基于词义特征的方法。即通过义素分析析取词义特征,寻求词义间共性并建立词义联系的方法。词义特征包括词义内涵(词义核心成分)、词汇的类别(领域)特征和词义关系三大内容。这是最为直观、最为简便、最易于融合词义语言学特征与人类思维中的世界知识系统的一种方法。梅家驹等编纂的《同义词词林》就是代表成果。

《分类词典》从自身“服务语言认知与使用”的应用目标出发,采用“词义特征”作为分类依据,根据词所表达的概念义(包括词义的范围、性质、特征、程度等)和附属义(包括词的感彩、形象色彩、语体色彩等)将不同词项聚合成义组,再以某一概念为核心,将与之关联的义组聚合成义类。义组、义类即为大小不同的语义场。如“筷、箸、公筷、筷子、竹筷、卫生筷”,这组词表示的概念义都是“夹饭菜或其他东西的细长棍儿”。尽管还可析出“制作材料、功能、时代色彩”等词义特征的差异,但其核心概念是一致的,形成“筷”组。而以“吃饭的用具”这一概念为中心,“筷”组又可与其他词义相关组如“碗”组、“勺”组、“匙”组等形成“餐具”语义场。这些组之间在“词义内涵”即词义所指上是不同的,但具有“类”的共同意义。简言之,《分类词典》在基础语义类范围内,更强调词义“所指”的一致性;在义组与义组相系联构成义类时突出了“类别(领域)特征”,系联的依据就是词义关系。这样的分类相较其他分类词典,更趋于细致。

此外,以义为对象、依据的分类是以“词项”为载体进行的。所以,其实质是对义位的分类,归词时就要保证每一义位意义类属的唯一性,避免“一义多归”现象的产生。如“试用”,归入“尝试”或“使用”似乎均可,归类不同,强调的语义特征也不同。作为单义词,它不能双归,因而根据其语义重心归入“使用”类。多义词则根据其义位多归,每个义位归入一个义类。如“遭遇”就收录了一个名词义、一个动词义,分别归入“经历”类和“吃苦”类。

2.义类划分的层级性与逻辑性

《分类词典》呈树状分布,分五级语义层,可自上而下循“类”而至“词”。如“的士”,归属于“贰 具体物―四 器具―E 交通工具―a 车―08”。从最上层“具体物”往下走,到“器物、交通工具”,再到“车”以及“出租车”。在第五层“08”形成了表示“按里程或时间收费、供人临时雇用的汽车”义的词语集合。

《分类词典》五级语义层各司其职。第一至三层是抽象的类别概念,第五层是具体的词语概念,第四层是介于二者之间的衔接层。外在分明的层级性,实则受内在严密逻辑性的控制,体现在上下层级的语义关系与同一层级的语义关系上。

《分类词典》上下层级在语义上是上下位关系。这种关系是双向的,既有上对下的统辖(涵盖),又有下对上的切分(隶属)。如上位概念“动武”包含下位概念“殴打”“打架”“制服”“屈服”,这四类又从“行为”和“结果”两个角度对上位概念“动武”进行了周遍的切分。

《分类词典》同一层级的语义关系则要复杂得多。它牵涉到基础语义类的聚合、相邻语义类的系联与区分。洪桂治(2012)讨论了《分类词典》最底层基础语义类的五种基本结构关系,即词与词聚合的依据:等义关系、同义关系、对义关系、类义关系以及相关关系。其中,又以同义关系为多。这里不再赘述。相较以往的分类成果,《分类词典》值得称道的地方在于它对语义颗粒的细致处理。如,《分类词典》收录的表示“婚姻关系中男性的配偶”义的词有97个。若归为一个基础义类,显然过于庞大。因此,在这个同义义场里,根据词义侧重点的不同分出了八类:基于称呼方式的不同,分出“妻子”“拙荆”“尊夫人”三类分别表示一般性称呼、自己妻子的谦称、对别人妻子的尊称;基于配偶地位的差异,分出“嫡妻”“庶妻”两类;根据婚姻状态持续与否,分出“前妻”“继室”“亡妻”三类。难能可贵的是,在《分类词典》中,这样精细的处理是贯穿于整个系统的。

相邻语义类尤其是词义系统中层相邻语义类的系联与区分是分类过程中难度较大的一项工作。基础语义类(义组)要聚合成更大的语义类(义类、义群),既要保证具有相同语义中心的义类相互系联,而不是简单的拼合,又要注意与其他义类保持一定的语义距离,具备相对独立性,同时还要保持义类与义类之间的均衡性。鉴于以往分类成果在这方面的不足,《分类词典》分类时用力甚多,结果也颇为出彩。如“抽象事物”类下分出了“事情”“属性”“意识”“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科教”“文体卫生”“数量单位”等十类。这十类聚合了众多抽象概念,皆是人类意识的产物;但彼此又相互独立,形成各自的语义中心。当然,根据人们日常的认知习惯,“科教”与“文体卫生”可并为“科教文卫”。若合并,该类将下辖13个三级类,较相邻类多出了不少,相邻类之间在规模上会失去均衡。可以说,《分类词典》的处理是经过了多方面权衡的。

3.义类排列的有序性与文化性

苏新春先生对“义类排列”工作的定位是“与义类分立、类名提取共同承担着语义系统建构的任务”。他在两篇讨论《分类词典》研制工作的文章(2008,2010)中均花了大量篇幅阐述《分类词典》的义类排序原则。由此可见《分类词典》对义类排序的重视。

《分类词典》的义类排序原则可简述为:“同级语义层中各义类按一定的语义关系排列。先概称类,后具体类;先泛称,后确称;先通名,后狭名;先褒词,后贬词。”(苏新春 2008)具体来说,第一,根据义类关系排序。义类关系即义类与义类之间的语义关系,它也代表着人们对语义的认识。“相对同类关系”的义类编排方式是褒义在前,贬义在后,积极意义在前,消极意义在后。“序列同类关系”下,一是按照程度的轻重、数量的大小、等级的高低进行排列,二是按人们的日常认知习惯进行排序。“共体关系”下,“整体”义在前,“部分”义在后,“总指”义在前,“分说”义在后。“同属关系”下,典型义在前,边缘义在后。如,“生物”类下,作为“整体”的“人”“动物”“植物”“微生物”在前,作为“部分”的“生物部分”在后。再如“婚恋”类中,“恋爱―未婚―订婚―婚嫁―已婚―离婚”是以事件发展的过程为序的,它也与人们的日常认知相一致。第二,根据类名排序。这适用于采用并举式命名的义类。如“东南西北”类便是按此方位排序。第三,根据认知规律排序。由具体到抽象,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等等。这多用于上位层级的义类排序。如“性质与状态”类下,由“形貌、知觉、性状、性质、才品”到“情境”,便是由作为“点”的个体存在的特征到作为“面”的个体存在的背景、情境扩展。

有趣的是,透过《分类词典》义类排列,可窥见一个社会、民族、观念的文化世界。苏新春先生(2008)对“壹 生物一 人D 亲属c夫妻”下20个五级类的排序从文化角度的分析发现:“义类按先总指后分指、先通名后狭名、先雅名再俗名,先正名后旁名,并按婚姻过程前后相续而列”,“显示出汉民族传统中男性中心、女性附庸,婚姻道德对男性要求松,对女性要求严格,重婚姻的原生性一贯性,轻婚姻的再生性接续性的文化特点”。这个例子极为典型。此外,《分类词典》对“褒义在前,贬义在后,积极意义在前,消极意义在后”“男在前,女在后”“老在前,少在后”的追求,也是民族文化心理的体现。

4.类名提取的概括性与典型性

“类名简而言之就是能对该类所属词语起代表作用,揭示该类主旨、主题,起标志、提示、指引作用的代表词。能够让人一看到类名就联想到该类的基本意思。”(苏新春等 2010)《分类词典》将类名的提取与立类工作同步进行,反复斟酌。结果也显示出《分类词典》在类名上的两大特征:概括性、典型性。

在词义系统中,上位层级义类要能统领、覆盖下位层级义类。这通常体现在上位义类的类名上。上位义类类名具有概括性,能涵盖下位义类的全部内容。越是上位层级,其类名的概括性越高;越是下位层级,其类名也就愈加具体。《分类词典》的类名有总括式的,也有并举式的。如“才品”类下,“才”与“品”是并举的,涵盖了“才能”与“品性”两个下位类。细究“才能”二字,可知其既包含先天之能,也包含后天之知,因而可确切地称为“资质能力”。这四个字便是对“智―愚”“能―庸”“巧―拙”“进―守”的全面概括。再往下看,“智―愚”“能―庸”“巧―拙”“进―守”作为类名,是对更下位义类的具体概括。

另一方面,由于词汇纷繁芜杂,有时候上位类名不足以全面概括下位义类。这种情况下,《分类词典》采用最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类名。这样的情况往往出现在由语义核心向语义边缘不断延伸的语义场内。如以“健―弱”为类名的义类下,“健”和“弱”是它下辖的两个义核。在语义场“弱”内,除了彰显义核的“虚弱”类外,还包含“绵软(形容身体无力)”和“聋(生理缺陷)”两个边缘类。严格从词义来看,“绵软”类和“聋”类并不属于“弱”的范畴,但它们具有关联性。又由于难以找到能覆盖这三个义类的类名,因而选用具有代表性的这一语义场的核心“弱”来作为类名。

三、《分类词典》的结构特色――语义分层与分类标示

义类词典收词量大,又按义编排,因此,有清晰的结构和便捷的检索途径就显得特别重要。

网状与树状是词汇系统的两种典型结构。“网”是立体的,“树”是平面的,“树”状结构是纸质化分类词典的必然选择。《分类词典》也不例外。它采用五级语义层分类体系,一至二层是对词汇系统的领域划分,三至四层是词汇系统的节点,五层是各种语义关系词语的类聚。这五层分别用大写汉字、小写汉字、大写英文字母、小写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标示。把五个语义层的序号加起来,就是词语的语义层级和义类序列的编号。这样一来,每个底层的五级语义类都有一个特定的“身份证号”。

同时,《分类词典》可采用类序与音序进行双向的检索,十分便捷。一方面,在正文之前有一至三级语义类的分类目录用以提示、指引进入正文,然后可根据凡例提示的排序规则寻找相应的义类。另一方面,正文后附有全部词语的音序索引,每个词后都有义类编号,可根据该编号回溯至正文。

四、《分类词典》的实用价值与应用方式

1.词汇学习与运用的材料

《分类词典》可满足人的社会认知、词语学习与交际应用需求。

现代汉语义类词典最初是作为以义求词的工具书出现的。当你想到一个词语不合适或者只有一个意义类属印象而根本没找到一个词语时,即可通过词义关系层层查找、挑选你认为最合适的词。因此,早期的义类词典也常被称作“写作词典”,满足写作、翻译之需。到后来,义类词典的应用范围拓宽了,延伸至语言教学领域。反身来看《分类词典》,语义分析精细是《分类词典》十分突出的特点。其底层义类(即义组)内部绝大多数以同义关系聚合,义类排列井然有序,这也正迎合了学习者的需求,有助于学习者对词汇的记忆、理解、辨析以及选用。一方面,它可在“教”“学”活动中作为学习者词汇扩充记忆的材料;另一方面,可通过同一义类内部、同一层级不同义类之间、不同层级义类的排比,加强学习者辨析同义词近义词的能力。

2.教学资源开发的材料

《分类词典》收录的是具有通用性特征的语文词,因而可作为教学资源开发的材料,用于教材编写、学习词典编纂、词表研制等。

教材词汇的超纲问题、复现问题、出现次序问题屡为学界所关注,也是词汇学习的障碍之一。这是目前教材采用“先选文、再适当改写进而编写生词表”的编写形式所带来的问题。有《分类词典》的分类体系作为材料支撑,使根据交际任务、情境、话题确定词语表进而编写课文具有了可能性。与此同时,《分类词典》义类体系也为编纂搭配词典、同义词辨析词典等工具书准备了充足的词汇材料。义类是根据一定语义关系形成的。同一义类内,同一义群下不同义类之间,同一语义中心下不同义群之间,都有其共通性与区别性。以此为基础,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出发,编纂搭配词典、同义词辨析词典,将极大地促进词汇的学习。

3.语言研究的材料

《分类词典》是基于语义哲学观建构起来的一个词义系统。围绕《分类词典》,可开展词汇系统研究、词汇对比研究、核心词研究等。如,词汇系统的建构理论研究、历时研究。再如,《分类词典》每一语义层都有类名,它们是揭示各义类主旨、主题的代表词,也是词义系统中的基础词、常用词。基于《分类词典》类名开展核心词词表研制工作,对语言教学大有裨益。

4.中文信息处理的应用

《分类词典》的义类体系同样可应用于中文信息处理,对词义消歧、文本分类、机器翻译、语言信息提取等有重要作用。如在多义词词义自动标注中,可利用语义分类体系“研究词语在类聚基础上的组合关系,把研究由词语之间的组合推进到词语义项和义类之间的组合关系上”[1],能有效改善建构概率模型时的数据稀疏问题。这在苏新春先生主持的“国家语委‘通用语料库’之上的汉语义频词库的开发” 项目中已得到了利用。

五、《分类词典》的不足与下一步工作

《分类词典》的研制是一项充满探索性的艰苦工作。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分类词典》还存在一些缺憾,有待下一阶段的工作去弥补。

首先是多义词的收录问题。《分类词典》以义项为分类单位,不同义项归入不同的语义类别。全书对5500余条词做了多义词条的处理,但还不足以全面反映现代汉语多义词的情况。如多义词“香”,就未收其“吃东西胃口好”的义项。对多义词义项进行增补,是《分类词典》下一步工作之一。

其次是一些常用词、常用义项以及现阶段稳定下来了的新词新义的增补。尽管《分类词典》在筛词时依托多个语料库,参考了多种词表,但漏收在所难免。如“温和”,《分类词典》收录了读作“wēnhé”音的两个义项:①(气候)不冷不热;②(性情、态度、言语等)不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但漏收了读作“wēn・huo”音的“(物体)不冷不热”义。下一阶段,《分类词典》要对这部分义项进行增补。

再次是词条用法信息的标注。过去有些分类成果给词条标注了用法信息,如《同义词词林》给单音多义词做了语例标注,《现代汉语分类词典》(董大年版)标注了词性。在《分类词典》的研制过程中,标注过五级类的类名与词义关系,也对五级类内部进行语义排序而非现在的以字数、拼音为序。后来限于体例与篇幅,《分类词典》仅以分类词表的形式呈现,未附带任何其他信息。下一步将考虑对难词难义进行用例、用法信息的补注。

此外,《分类词典》出版后也收到了读者就相关词条调类、类名提取提出的一些意见。这些意见均已记录在案,留待日后酌情处理。

附注

[1]引自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基于国家语委‘通用语料库’之上的汉语义频词库的开发”结项报告,2010:93.

参考文献

1.洪桂治.论《现代汉语分类词典》基础语义类的形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1).

2.梅家驹等.编纂汉语类义词典的尝试――《同义词词林》简介.辞书研究,1983(1).

3.苏新春.《现代汉语语义分类词典》研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中文信息学报,2008(5).

4.苏新春等.再论义类词典的分类原则与方法.世界汉语教学,2010(2).

5.苏新春等.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基于国家语委‘通用语料库’之上的汉语义频词库的开发”结项报告,2010年2月.

6.苏新春.现代汉语分类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厦门361021)

义教均衡发展汇报材料篇7

一、听写的认知心理学机制

听力理解是一个颇为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由几个语言加工机制和一个解决问题的机制构成[1]。听写是一个信息输入、信息处理和信息输出的系统的信息加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听者内化听力材料,将原有的连续而无任何意义的声音信号通过已有的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以及经验进行解码、编码,从而使材料变成有意义的信息,然后储存在大脑中的短时记忆系统,否则,这些无意义的声音会很快从大脑中消失。当听者试图将材料写出时,他必须再次使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信息进行再编码,从而使他人能够理解。因此,听者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和认知过程,整个听写过程检验了听者的接受性技能和产出性技能。

在语篇水平上,听写的过程涉及思维的过程。通过听获得中心思想、通过听做出推测、通过听预知结果就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因此,听写作为一种听力形式,涉及了大量的高层次的心理活动,只有具备了相当的语言知识和较高的理解能力,听者才能消化所听到的信息并写出正确的单词或句子。

二、听写过程中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听写涉及到复杂的心理过程和认知过程,可以检验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听写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测试手段,而且是不同层次的语言学习过程,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学习活动[2]。Oiler认为,听写涉及分析的动态过程,是积极的、有创造性的训练和测试手段,“听写之所以有效,就在于它所包含的全部听力活动忠实地反映了人们在听觉处理语段过程中通常要完成的那些活动的关键方面”[3]。听写检验听者运用和外部世界、上下文等有关的一切语言体系预知将要说什么(信息合成)的能力,以及涉及到语音、词汇、语法等多种成分,衡量听者的语言综合能力。Harrison也指出,“听写的过程反映了语言用于交际时所发生的一切,它同时覆盖多种语言技能”[4]。Medsen也认为,“听写测试可以测量英语总体水平”[5]。

听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培养听者听力理解中的四种技能,即总结、推测、回忆事实和对材料的准确记忆的能力,它同时也检验听者的单词拼写能力、声音组块的辨别能力和对语法和词汇结构等语言要素的掌握程度。另外,听写也检验听者处理语篇的能力,既反映听者的语言理解能力,也检查其语言产出能力。陆莲枝因此认为通过听写练习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6]。王艳秋认为,听写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对翻译水平、写作水平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好处[7]。

三、听写训练存在的问题

1.未形成训练体系

众所周知,大学英语教学始终存在着几对矛盾,即大班授课与课堂实践效果的矛盾,课时有限与须讲授和传递的语言知识和信息量大的矛盾,教师集中授课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矛盾等,给课堂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反映在听力教学中,听写被认为是一项耗费时间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又很难完成的任务。教学过程中很少有教师从头至尾坚持这种方法。就笔者对本校英语教师的调查,他们在听写活动的实施、监控以及评价等方面目前还没有形成体系。

大部分教师认为,听写测试比较重要,可测试学生的多项能力,应经常进行,但只有少数教师定期做此项活动。主要原因分别是:没时间,学生水平低,写不出什么东西;教师所选用的听写材料单一,大多来自听力课本,缺少新意,学生有厌倦的心理;大部分教师采用课后“抄磁带”的做法,很难保证信度和效度。可见教师对此项练习的重视程度不够。

2.学生听写能力现状不容乐观

1997年6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听力理解部分首次推出新题型——复合式听写,对教学和学生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王超对2001年1月CET6复合式听写的学生成绩进行的统计分析显示,全体考生7个单词听写的平均得分率为59%,均值2.06;三个句子听写平均得分率仅为7.8%,均值0.51[8]。可见考生对语句层面上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远低于其在词汇层面上的相应能力。而此次复合式听写考核词汇范围的统计结果显示,单词听写中3个为中学词汇,4个为四级词汇;句子部分涉及到的词汇19%为四级词汇,81%为中学词汇。由此看出,学生听写能力之差可见一斑。

笔者也对本校参加2007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1000多名学生的试卷中复合式听写的答题情况进行了抽样分析。此次竞赛中的一项听力题为听写填空,所填单词或短语为:accounts,decorations,signaled,ratherthan,complete,accommodion,foolishly,bother,paidup.

抽样调查的对象为此次参加英语竞赛的我校非英语专业05级本科生部分考生,这些考生已基本完成大学英语四级的学习。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从600多名05级考生的试卷中,在每个考场任意抽取,共抽取试卷60份,抽样比例为10%。此项试题每空1分,满分为10分。经过统计,60份学生试卷的得分情况是:5人得0分,7人得1分,15人得2分,14人得3分,8人得4分,10人得5分,1人得6分,没有人得7分以上。从所填的10个单词来看,稍难的只有decoration,accommodmion,bother和paidup。学生的错误主要表现在:(1)语音辨别能力差,如将bother听成brother,将paid up听成putup等;(2)单词拼写类错误,如将accommodation写成accomodtion,将decoration写成doceration等;(3)语法类错误,如将charged写成charge,将foolishly写成foolish,等等。

四、加强听写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听写对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广泛、深入、系统地开展听写训练。

1.听写材料多样化,提高听写过程中的兴奋度和注意力

选择听写材料是听写训练的关键因素。为了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选择材料时要考虑到材料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要注意语言难度、内容难度和题材难度,使学生保持适当的自信心。

2.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初级阶段,可以输入性听写为主,逐步过渡到开放式听写;可由单词听写到句子听写再到段落听写,可采用听写填空复合式听写短文听写的递进形式。

3.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有效监控和检查

在精读课或听力课中安排一定的学时开展经常性地听写训练,每次10~15分钟,贯穿大学英语教学的始终。听写的检查非常重要,否则学生就会失去积极性。可采用小组讨论、学生互查和教师批改等多种方式进行。

参考文献:

[1]罗列,李建梅.信息论与英语听力训练——系统的听写策略对提高听力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2]邓媛,张文忠.听力策略在英语听写中的使用特点及影响作用分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

[3]Oller.J.Language Tests at School.[M].London:Longman Group Ltd,1979.

[4]Harrison A.A Language Testing Handbook[M].London:Macmillan Press,1983.

[5]Medsen Harolds:Techniques in Testing[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6]陆莲枝.以听写为载体,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4).

[7]王艳秋,顾萍.利用听写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4(6).

义教均衡发展汇报材料篇8

对全县中小学2011年秋季开学工作进行检查,县教育局决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时间

9月1日至2日。

二、受检单位

全县中小学、县直机关幼儿园、县特殊教育学校、民办学校。

三、检查内容

有无工作专班,1安全工作落实情况。一是学校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否制定安全措施;二是开学前是否对学校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改;三是学校食品卫生安全长效监督管理机制是否落实;四是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各专项应急预案是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五是校园内部卫生环境整理及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是否到位;六是学生乘车管理是否进一步加强;七是维稳工作是否落实良好;八是2011年法制教育开学第一课”否落实。

实行分片包联、责任到人,2学生入学情况。一是否广泛宣传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二是否建立和完善“控流保学”工作责任制。有效防止学生辍学;三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及返乡民工子女入学就读工作是否落实,否建立档案并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四是移民子女入学就读工作是否落实;五是湖北省学生学籍网络管理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新生注册是否正常启动,学籍信息、数据是否准确;六是中小学扶贫助学工作的各项措施是否到位。

各校要组织教师严格按照方案查漏补缺,3暑期“关爱留守生、教师访万家”活动开展情况。一是查看相关档案资料。各校实施方案、工作专班;县2011年暑期“关爱留守生、教师访万家”活动家访信息统计暨安排表》县中小学教师家访记录表》关爱留守生、教师访万家”活动统计表》各校开展活动情况的阶段性小结和信息报送情况;核实走访情况。二是今后的工作要求。利用暑期教师集训。完成走访任务;9月3日前上报《关爱留守生、教师访万家”活动统计表》和开展活动情况的总结。

否合理使用教材,4规范办学行为情况。一是幼儿园是否严格执行县教育局规定的作息时间。否科学设置课程;二是义务教育各学段课程开设是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三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共同体的完善落实情况;四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否实行了平行分班,有无乱办班、办重点班、超大班额现象;五是学校是否组织学生节假日补课,否将校舍出租给社会培训机构开展有偿补习活动,学校教师是否参与有偿家教;六是义务教育学校是否严格执行县教育局规定的作息时间;七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否严格执行省、市关于中小学教学用书和循环教科书管理的要求,加强教材征订的监督与管理,同时建立教科书循环使用的规章制度,确保至少65%教科书能够继续使用;八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落实情况,高中课改网络平台的管理和使用、各校课程开设情况,否存在高一文理分科问题;九是各种工作计划的制定、学习资料的发放是否落实到位,教师备课、上课是否规范。

否将收费政策予以公示。5学校收费情况。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落实新机制政策的情况;二是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否实施“阳光收费”有无乱收费情况。

四、检查要求

同时每镇必须抽查一所完小,1各检查组对县直学校、各镇直中小学进行重点检查。其它镇直以下的学校由各镇督学办组织检查。

填好相关表册,2做好书面记载。做到有典型、有事例、数据准确。

上一篇:四好村创建汇报材料范文 下一篇:户口清理整顿汇报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