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11-14 21:38:31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篇1

用了连天的时间读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有一些不得不记下的感受,又担心记下的东西过于肤浅,然而怕又没有耐心,更多是怕没有时间继续读完第二遍,所以索性还是把自己可能尚未成熟的种种感受写落纸上。可能是习惯使然吧。

这是一本很封闭的书,没有过多的去叙写那个时代的背景,而且,我对于日本的文化和历史又知之甚少,这就是我担心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一个原因。我所说的封闭只是一个外界环境的封闭,而决非作品中典型人物心理上的封闭,相反,对人物的刻画上,它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力,不仅仅是身体上的震撼力,因为曾有人对我描述说这本书很黄,我感觉这失之偏颇,它更多的给我了心理上的震撼。这震撼很强烈,而且是全方位的强烈。

爱情、友情和性交织在一起,融洽、冲突、此起彼伏。从诞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充斥着忧郁、痛苦的挣扎和无所畏惧的解脱,畸形的性接触和近于病态的心理。抽象而出的一个个不正常的人,不正常的心理,把活的部分拖进死亡,又把死亡拖进活的部分,终于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

在文章开始处的伏笔更有意思,直子讲的那草皮掩过的让人毛骨悚然的井,男人会小心翼翼的去提防,而女人,包括直子,因为不怕,或者那怕只是潜意识的怕,所以终于掉进去,是偶然之中的必然。爱,走的太近,付出的太全部,就可能变成相互的伤害。这些与性无关。玲子拥有的仅仅是友情和性,所以有一份不完整的幸福。另外,玲子又是超凡脱俗的女性,她可以把性从爱中解脱出来,坦然面对美好的生活,这区别于一般,显得很不容易。

谈及作品中悲剧性的人物,直子和初美,虽然通往悲剧的路途,一个激腾一个平坦,但其根蒂都在于对性和爱有太完美的憧憬,想得到百分之百的完美又不可能,终于导致悲剧。而绿子则很幸运的拥有确实的性和允诺的爱,更加坚强和果敢的性格给她带来了看似较完美的结局。有更多的时候,幸福要依靠自己去争取。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篇2

关于《挪威的森林》读后感最新范文   一直听说这本书很出名,就想看看村上是怎样表达人生的。感觉基调比《人间失格》还抑郁,大概是因为这里面掺杂的人生多一些,死的也多一些喜欢永泽清透的人生观,但爱情观是无法苟同,因此真是可惜了初美这样美好的女子。爱得纯真没有错,也该洒脱一点,除了爱人生该有更多美好的追求。直子迷失在过去的森林里,面对无法改变的事情就应该改变自己的态度,若能像玲子那样走出过去的阴影和那么爱她的渡边在一起,她真的很幸福。绿子是最通透的人了吧,爱就勇敢,不爱就拉到,纯真且实在的人生,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了。渡边是最迷茫的人了吧,连自己想要什么都分不清,拿不起也放不下,或者说是都想要?所以老在直子和绿子之间徘徊,因此迷失了自己。

  此外就最难接受的就是里面的爱情观,大概是文化差异吧。渡边那么爱直子但又能和任何人来一炮,连直子的好朋友玲子也不例外,还是在刚一起给直子办完葬礼的情况下可以说让我瞠目结舌用现代的观点来看,永泽就只能用渣来形容了,绿子有点男朋友还没分也能和渡边暧昧。玲子呢,不知道怎么总结渡边不仅小她19岁,还是爱着她好朋友直子的……

  我还是最喜欢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关于《挪威的森林》读后感最新范文

  《挪威的森林》看了些许时日了,总想写点什么,昨天一以为我对村上的作品理解颇深的朋友就书中几个精彩片段向我发问,我的回答让她大失所望,于是答应她重拾秃笔把我的理解写给她看,于是又有翻开此书的机会。

  在我看来,永泽是代表一类“没心没肺”的人,他的一套关于人生的理论以及自己所谓的成为“绅士”的行为规范带有太多让人触之心凉如冰的冷色,不消说是亲身历练,只是多注目一眼也会让你迅即染上某种病症——刚强者一杯温水即能恢复如初,柔弱者则久久地囿于其中不能自拔。 我不愿面对这本书的原因有二:一是直子,渡边两人所构建起来的让人忧郁的关联让我决绝地认为这个世界所给我们的指引着实黯淡无光,死亡倒不失为一种精神释放的绝佳去处;二是永泽这个太“硬”又带点灰色调“炫”了一点的角色,委实让我阅之如梗在喉,虽然他的话有时对人性的嘲讽往往一语中的——“所做的,不是自己想做之事,而是自己应做之事。”——入木三分! 村上用八十年代的笔触去缅怀六十年代的动荡,无聊,压抑,彷徨,消沉,以及对爱情的无望,时空的更迭便生出高于事件本身的幻象。在二十世纪的时空对于我们来说还只是将来时时,人们总想着到了二十一世纪所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可世纪的钟声敲过以后,人们失望地发现,身旁只是多了几件新奇的物什——那新奇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消失殆尽,但有希望总是好的,生活总是不断地在给你机会。 一则笑话云:一对穷人夫妇,一日得到神仙帮助,可满足他们三个愿望。饥饿的农夫立即说要是有根香肠吃就好了,话音刚落,香肠出现了。他的妻子见他就这么浪费了一个愿望,都快气疯了,遂诅咒他,让这根香肠长到他鼻子上去。她的愿望也实现了。故事的结局也就是第三个愿望自然是取下那根该死的香肠。这个笑话在我看来是如此残忍:你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愿望,但你未必就能抓住这个机会。

  闲下来的时候我问自己:如果给我三个机会,我的愿望是什么?第一个念头是我要健康要快乐,远离失意。细想一下,却发现这些愿望受亦舒张爱玲小说影响太多以致过于苛求:我现在并非不健康,一口气可打四个小时网球;也不乏快乐的时刻;没有失意的衬托,我的得意和快乐岂不乏味?

  关于《挪威的森林》读后感最新范文

  《挪威的森林》已经看了很多遍,每次都会让自己有种淡淡的感伤。我很喜欢村上春树的文字里透露的那种淡淡地感觉,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

  我看到了,“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即有死才有者生,这里并不以死为终结。虽然我们无奈的是每个人都会死,但我们要有面对生活的勇气。

  我以路人的眼光来看渡边,,所以我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渡边。因为年轻,所以忧愁。他对学校这个小社会内部虚假、肮脏也是很厌恶的,但他却也没有去改变这一切的想法,甚至有点逆来顺受的意思,因为他很清楚这是无法改变的,这就是渡边的无奈了。他一直在寻找,对于他自己,对于直子或者绿子,他的苦闷与孤独,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社会的低迷状态自然使得人颓废,所以我能理解渡边那时的行为。直到最后,渡边才知道了相对于已经失去的,更应该珍惜眼前存在的,应该停止对生者的伤害,珍惜眼前人。

  其实书到最后,对于渡边君爱不爱直子这一问题我还是搞不明白。也许那样爱过。那么对于绿子,渡边是爱了?应该是了吧,因为他对绿子说过他的世界不能没有她。也许那只是一个轻轻的承诺,但对渡边那样一个沉默型的男人来讲应该还是发自内心的。两份爱,一份对那已经消失去了另一颗行星与木月相恋的直子;一份对现实生活中活脱脱的绿子。最后,玲子走了,直子死了,只剩下绿子了。那么渡边是会和绿子在一起的。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篇3

关键词:《挪威的森林》;《麦田里的守望者》;迷茫特征;表现手法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189-02

一、时代和时空交错下的迷茫特征之对比

《麦田的守望者》和《挪威的森林》这两部小说都带有强烈的孤独与迷茫色彩,但是这两部小说在孤独与迷茫特征方面的表达手法不一致。《麦田里的守望者》是著名英美文学家塞林格所著,其外在表现形式主要以社会视角分析了二战时期荒诞滑稽的社会以及二战过后社会的消极导致青少年的迷茫与困惑。相较于《麦田的守望者》而言,《挪威的森林》是日本著名文学家村上春树的作品,《挪威的森林》号称“永远的青春读本”。[1]其外在表现形式主要以静谧的忧伤音乐、孤寂而忧伤的笔调、作者笔下角色之间的爱恨情仇、作品本身的距离感与空虚感等,将《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的孤独与忧伤表达得淋漓尽致。很多读者可以通过这部小说的字里行间的青春感、忧伤感和距离感感受时空和作者的迷茫。

《麦田的守望者》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霍尔顿,从小生活在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里,爱好穿雨衣、戴鸭舌帽,兴趣是在潘西校园广场中嬉戏游玩,对周围的事物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得漠不关心。在同学眼中和亲戚眼中,霍尔顿是一个带着伪善和功利之心面具生活的人。在当时的时代与空间交错下,霍尔顿与同学们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现求学,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当奥森贝格给潘西中学捐款时,校长的嘴脸就表露无遗,由“趾高气扬”向“卑微屈恭”转变。这时候他的孤独与迷茫是对成人世界的虚伪面具的焦虑、不安与恐惧。与此同时,他在焦躁不安的内心世界里夹杂着自卑的情绪。最后,霍尔顿因为四门功课不及格而被而被开除。在开除之后,富尔顿为了逃避虚假与恐惧的世界,从而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开始了一场精神流浪与身体放逐的旅行。在纽约的世界里,富尔顿在夜总会见识了“人生百态”,纽约之行让他从以前的虚假与自卑世界里陷入烦恼与苦闷之中。因此,他选择逃离这种恐惧、不安与苦闷的世界,选择到西部去过他幻想的生活,希望用不切实际的行动过上不着边际的生活,用自己幼稚的想法去对战这个“动荡与不安”的时代。[2]

《挪威的森林》中的主人公是渡边与直子,全篇以渡边与直子之间凄婉曲折的爱情故事作为主线,穿插渡边与绿子之间的曲折爱情的故事以及木月与直子之间的友情。《挪威的森林》主要采用倒叙的手法,以渡边的老年生活展开回忆,先是描述渡边与直子之间爱情故事,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充满哀怨与孤寂。再是渡边与绿子之间的爱情故事,他们之间的关系带有浓厚的“活泼”色彩。相较于直子而言,绿子的性格较为开朗,对渡边而言,绿子的出现如同一剂“催化剂”,将渡边内心的压抑和孤寂如同火山一样爆发出来,带给渡边的感觉是青春与活泼、炙热与美好的世界。因此,渡边在面对活泼的绿子与温婉的直子时,无法果断地做出决断。村上春树对渡边的定义一直是孤寂与落寞、压抑与纠结的形象,他内心想法太多,却不能真实表达出来,直到孤独老去的时候留给读者的印象就是一个失魂落魄的影子。《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的场景主要固定在“建筑森林”中,这座森林的外衣是一层厚厚的“空虚与冷漠并存”的成人世界,与此同时,这座森林夹杂着狭窄的生活圈与周围庞大的信息圈,压榨的主人公们喘不过气来。[3]

二、情绪与张力的不同表达

从时代和时空交错下的迷茫特征之对比中可以得知,《麦田里的守望者》与《挪威的森林》这两部小说带有浓厚的孤寂与迷茫色彩,也表达出主人公们内心的空虚与徘徊以及周围环境的压迫。但是这两部小说在情感与表达手法上运用的方法却不同,因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厚实感也不一致。

就寂寞的舞者而言,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中无时无刻充斥着孤寂与忧伤的曲调,在主人公性格描述方面也带有浓厚的孤寂与忧伤曲调,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出悲剧的色彩。正如甲壳虫乐队的音乐一样,同样表达出音乐人的感伤与抒情,但是留给听者的感受是回味无穷的。甲壳虫乐队对小说主人公而言,具有不可磨灭的记忆,是他们青春时代的最好礼物。这份礼在爱情故事发生的前期以及中期是甜蜜,但是在爱情故事发生后期是落寞、孤独与忧伤。当“建筑森林”被周围环境和世俗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剥开时,主人公们由于习惯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以及相处方式而无法与外界人之间进行质朴的交流与沟通,那种强烈的虚无感和寂寞感就会慢慢充斥在主人公们的内心世界。

《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营部作品,也是深受日本青少喜爱的一部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里,村上春树不仅将主人公们内心空虚和孤寂以及性格特征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还将“建筑森林”周围世人的世俗眼光以及病态的社会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表现手法主要以“错落有致”的布局方式将主人公的孤寂、世人的世俗眼光、孤独寂寥的社会表露无遗。与此同时,揭示了“人性中幽径而密闭的房子”这一主题的原因,从而也将读者带入到一个病态社会,也使读者看到主人公们在这个病态的社会中陷入无限的孤独。如何打破这种孤独、如何避免这种孤独是主人公以及读者思考的关键问题。

就孤独的战士而言,《麦田里的守望者》相较于《挪威的森林》中作者对主人公孤寂的描述与表达手法看,这部小说不仅凸显出主人公霍尔顿孤独迷茫的一面,又凸显出主人公想要摆脱封建传统与约束的一面。虽然在与封建传统约束势力对抗时伴有困惑与挣扎,但是霍尔顿这位主人公表现出强烈的反抗之心,无论是在行动方面还是内心方面。《麦田里的守望者》是西方文学有的一种“孤独”表达形式,作者将主人公内心与精神世界里的“孤独”采用“由表及里”的手法展现出来。而《挪威的森林》中主人公之一直子内心的“孤独”是发自骨子里的孤独,甚至是内心封闭式的孤独。村上春树在这部小说中以浓厚的现代主义色彩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孤独、现代年青人的空虚与迷茫、病态社会中世俗的眼光一一呈现在世人面前,导致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本身更显落寞与悲凉。《麦田里的守望者》作者采用的是后现代主义手法,主要围绕二战之后“垮掉的社会”中青少年的思想以及社会文化脉搏向世人呈现一幅荒诞滑稽的画面,从而突出作品的厚实感。

三、叙事手法之特征对比

《挪威的森林》与《麦田里的守望者》在叙事手法上主要探析主人公的孤独与迷茫,但是作者在孤独与迷茫的特征方面表现的形式不一致。就《麦田里的守望者》而言,作者在描述主人公性格和特征时采用的是“第一视角”。简而言之,主人公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扮演者积极的叙事者角色,主人公发生的所有事情都与作者本身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此同时,主人公的为人处世以及性格特点都带有作者自身的性格特色。就《挪威的森林》而言,在叙事手法方面带有浓厚的立体感和穿越感色彩,读者在作品中不仅可以品尝出主人公不成熟的爱情故事,还可以看出满怀希望的主人公们在现实的世界里一步步走向迷茫与毁灭。

相较于《挪威的森林》而言,《麦田里的守望者》叙事手法的表现形式以简洁、戏谑、平白方式为主,不仅将主人公霍而顿叛逆的灵魂、放荡不羁的性格显露无疑,作者还将主人公游离于俗世和田园两者之间的困扰和矛盾刻画得淋漓尽致。霍尔顿虽然最终没有融入到社会中,但是作者将他意图融入社会的心意展现得淋漓尽致。但是《挪威的森林》中,主人公最后留给读者的印象是一个孤独与落寞的背影,渡边的流浪与彷徨在作者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但是直到直子死亡,作者也没有将渡边与绿子的最后结局进行交代,从而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挪威的森林》与《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两部小说不仅在叙述手法特征表达方面不一致,在分析主人公迷茫特征和情绪张力方面的表现手法亦不一致。从叙事手法可以看出当代年轻人的青春特征,从迷茫特征与情绪张力表现手法方面可以看出当代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深受当时时代印记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岳琳.《挪威的森林》与《麦田里的守望者》孤独迷惘特征探析[J].语文建设,2014(08):46-47.

[2]李垣璋,郑妍妍.全世界所有的细雨落在全世界所有的草坪上――《了不起的盖茨比》、《麦田里的守望者》、《挪威的森林》中的悲伤[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71-76.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篇4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音乐

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中有很多音乐出现,音乐是村上春树青春的一部分。本文从村上与音乐的关系入手,通过分析《挪威的森林》中的背景音乐,理解村上的后现代艺术。

一、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背景

日本传统的作家、批评家固守传统的创作标准和批评标准,并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文学现象不理解。他们认为这一时期日本没有出现什么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流派,而新一代作家的作品又不能为整个日本社会带来传统意义上的道德价值、社会价值等,不具备领军的能力,因此,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拒绝称新一代的作家为“后现代主义”。但在这一时期,日本已经成为经济高度繁荣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和社会购买力同步繁荣,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们占有了较多的业余时间;人们频繁的出入各种休闲场所,高层次的消费文化由此形成。于是,一种以全新视角、全新态度描写这种发达繁荣的商品社会的文学作品应运而生。

村上春树密切关注后工业时代,多以后现代主义的视角,结合个体对社会、人生的体悟,描绘出都市人的心理、生命状态以及情感世界,在后现代文学方面起到了借鉴示范作用。在村上春树诸多小说中,大多表现出的是后现代时期人们情感的迷惘。新的文学生命在于对新时代的体悟,在于将新的意识移植到新的艺术载体中。从题材到表现手法等方面,他的小说在总体上反映了在时代特征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日本文学创作在后现代主义文化背景下文学创新的实例。

20世纪的西方后现代音乐家摈弃了传统意义上的音阶、和声、复调、配器和作品分析,在音乐创作上从全人类的文化现象来阐述各自的音乐审美观和创作思想。后现代音乐的典型特点就是,消除艺术高于生活的等级制,解除了人为对音响的控制,抹杀了艺术同生活的界限。鲍勃・迪伦、披头士乐队、滚石等为战后的日本带来新的声音。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广泛的社会思想变革和反叛独立的思潮,对战争、暴力和种族歧视进行了深刻和彻底的批判,赢得了年轻人的普遍认同。音乐作为无国界的语言, 通过大量激情澎湃的反战歌曲,以“爱、正义、自由和和平”为口号的文化风潮亦吹到了大洋彼岸的日本。

二、村上春树和音乐

村上向来不关心政治,厌恶争斗,所以更加醉心于音乐,不可救药地要从音乐中寻求解脱。他在60年代青春成长期深深地浸淫于各种现代音乐,并自称是“60年代的孩子。因为“我是60年代的孩子。那是人生中最容易受伤害,最青涩,但也是最重要的时期。因此,在这最重要的60年代里,我们充分地吸取这个时代粗野狂暴的空气,也理所当然地让命运安排我们沉醉其中。从鲍勃・迪伦、披头士到大门,这些背景音乐已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

不难发现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在美国乐坛风靡一时的音乐和音乐家的名字,常常出现在村上的小说里,而且音乐形态包括古典、爵士、摇滚、民谣和流行歌曲等。披头士乐队影响了一代人的艺术品味、服装发型、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他们有着一种孩子般的活力,一种青春的激动,一种极富生命力的快乐,一种对特权阶级不怀恶意的蔑视,一种令人兴奋的幽默感以及对虚伪和矫揉造作的回避,与村上的文学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小说同名歌曲――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树作为日本后现代文学流派―都市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很具有后现代文学的一系列特征。音乐在作品中有没有反应出这些特征呢?

首先,村上春树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总体氛围:消费性。在《挪威的森林》中各种音乐、唱片和音乐家的名字高频的出现。可以说音乐贯穿于主人公的生活。上学时打工在唱片店打工;和直子约会去音乐会;送的礼物也是唱片等等。唱片、音乐会这些都体现了主人公的消费习惯,那就是消费和享乐为主的后现代价值观。

村上的作品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正是体现就是符号性。可以说披头士的《挪威的森林》就是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一书的符号。是书中女主角的符号。同时,巴哈的赋格做为玲子的符号。在文中也是反复出现。

作为一部深刻反思60年代生活的有影响力的小说,《挪威的森林》中一共出现了84首歌曲,其中31首是披头士的歌曲。文章的题目更是直接用了披头士的《挪威的森林》为题目。由此可以看出音乐,尤其是摇滚乐对小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成为这部小说潜在的主角。这位潜在主角化身为碎片状的音乐标题和音乐家名字,也演变为几个集中描写的音乐场景,它们在小说各个细部的隙缝处和中心地带频繁出现。作为主题思想的复杂表现、象征性人物的对应映射、时代和心理场景的修饰性点缀,我们读到了古典音乐家如莫扎特、巴赫、勃拉姆斯、德彪西、拉威尔等打乱了时代先后次序的名字,听到了《月光奏鸣曲》、《第四交响曲》、《为已故公主而作的孔雀舞》等脍炙人口的乐曲,更为集中的看到了约翰列侬、保罗麦卡特尼、乔治哈里森以及《挪威的森林》、《太阳从这里升起》、《昨天》、《米歇尔》和《年届六十四》等披头士乐队的成员和歌曲的名称。音乐的灿烂光泽和忧伤旋律服务于小说表达的需要而从始到终在小说中闪耀回荡着。

《挪威的森林》原是披头士唱的一首“静谧、忧伤而又令人沉醉莫名”的歌。以音乐为入点, 说明了小说音乐性的构思。村上将这首歌的旋律作为小说的基调, 小说中追忆了与这支歌有关的一段青春记忆: 朋友的死亡、恋人的忧郁、哭泣、避世和死亡, 她又是那样的年轻、美丽, 兼以作者述说时缓缓的淡淡的语气, 本身就是一首哀伤沉静的歌。而小说不仅在情调上借用了披头士的这首歌, 而且, 还表现了一个与歌曲类似的主题, 《挪威的森林》唱的是什么,小说中没有写,但如果了解了歌曲的内容, 对小说就会有进一步的理解。

这首歌曲引领了这篇文章的整个情节发展,使这部作品如音乐一样随意自然。即便没有听过《挪威的森林》,也可以从直子的叙述中感受到这首歌传达的凄凉之感。

在小说的结尾, 渡边和玲子弹奏了50首直子生前喜欢的音乐, 完成了一个音乐葬礼。其中,《挪威的森林》两度出现, 并以该曲作为结束曲。用玲子的话来概括直子的一生,“那个孩子对音乐的喜好,最终也未能突破伤感这条线”。第50首重弹《挪威的森林》, 再次呼应文章开头, 寂寥的气氛贯穿始终。这首歌也成为女主角直子的符号。

村上的音乐从不做作, 也绝不是装饰, 而是打通读者与作者深层次对话的必要方法。在村上的作品中, 故事与音乐交杂, 相映成趣, 读者不仅要睁大双眼, 也要竖起耳朵, 才能感受到村上所要传达的精神。所以, 音乐更能帮助我们理解村上的后现代艺术。

【参考文献】

[1]村上春.ノルウェイの森[M].社文,1999.

[2]王次昭.音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篇5

论文摘要: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挪威的森林》,深受我国读者的喜爱。文章的魅力何在?本文从作品所反映的现代爱情、语言特色、非现实因素、中西文化的融合等方面加以浅析。

在日本当代作家中,村上春树堪称一颗文学奇星。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他的作品便风行东瀛列岛。出版社为他出了专集,杂志出了专号,书店设了专柜,每推出一本新书,销量少则数万册,多则上百万册。《挪威的森林》远远超过了这个记录,在以青年为主体的广大读者中引起前所未有的反响,甚至出现了“村上春树现象”。不少文学评论家、大学教授以及学术性刊物都撰写或发表了关于村上研究的专论。那么,村上春树及其作品受到如此欢迎的原因究竟在何处呢?本文将从《挪威的森林》入手,对其所反映的现代爱情、语言特色、中西文化的融合等方面加以浅析。

一、寓言般的现代爱情

《挪威的森林》是中国读者最熟悉的村上代表作。“挪威的森林”(村上的代表作)是甲壳虫爵士乐队(NORWEGIAN,又译硬壳虫或披头士)一支“静谧、忧伤,而又令人莫名地沉醉”的乐曲,小说主人公的旧日恋人直子曾百听不厌。“我”在飞往汉堡的波音上。从机内广播中重新听到此曲,不禁闻声生情,伤感地沉浸在往事的回忆里。这是小说开头部分。随即小说主人公渡边以第一人称展开他同两个女孩间的爱情纠葛。可以说,小说情节是平平的,笔调是缓缓的,语气是淡淡的,然而字里行间却鼓涌着一股无可抑制的冲击波,激起读者强烈的心灵震颤与共鸣。小说究竟想倾诉什么呢,生与死?死与性?性与爱?坦率与真诚?一时竟很难回答。在他的小说里没有刻意的渲染爱情故事,而是通过无新意的安排与悲欢离合,将读者深深打动,也许描写的某个场景某个事物正是我们身边所发生的。他的小说不同于传统小说,传统小说总要概括出人生的痛苦、悲哀、迷茫,而在他的小说里没有刻意的渲染,用他的话说:“存在的不存在感,及不存在的存在的质感”。同时,他宣扬了一种分离的爱情。高度发达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使人们享受着异常丰富,变换迅疾的现代都市生活,也使人们的爱情有了更加丰富细腻的内心需要和更加多变的内心体验。村上春树深切体会到了这一点,创造了属于当代的爱情故事。渡边与直子,直子与木月的爱情与,作者有意淡化爱情凸显。直子爱木月,但是二人之间存在着不能克服的生理和心理的障碍。直子不爱渡边,却对渡边有性的渴望,并且能够克服性的障碍得以实现。木月和直子青梅竹马,相爱至真至纯,但因如此完美的爱情里缺少了,木月便在小说情节展开不久自杀。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时代,人们可以在生活中得到许多的满足和短暂的爱情,但不可能得到所谓永恒的完全和谐的爱情。《挪威的森林》便是描写了与传统爱情观念相异的情景。这既迎合了时尚流行的文学艺术潮流,又无意间展示了当代社会男女爱情生活的真实状态,开拓了文学爱情主题的新视野。《挪威的森林》似乎在叙述着一个现代寓言,人类传统文化中完美一致的爱情与已经成为永不重复的过去。婚姻、爱情和之间的分裂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作者描写爱情不落入俗套的原因是他深切触摸到了现代人类爱情的难题所在,那种来自生命深处和社会意识形态的难于窥视,无法理解又无可克服的障碍。像过去的人们那样粗略简单地维持最初的爱情,白头偕老,那种爱情事实上已不复存在。这在《挪威的森林》中十分具有现代特征的艺术探索。[1]

二、清淡、烂漫、幽默的语言

读《挪威的森林》会让人感到轻松,轻松得如同在品味一杯清淡的清茶。[2]也会使人叹服漂亮,漂亮得好象记忆中留下了一片烂漫的樱花。村上春树,有着独特的观察和认识世界的视角,这在《挪威的森林》的语言运用中,俯拾皆见。“不过相比之下,我的房间却干净得如同太平间”,一句“干净得如同太平间”,将毫无意义的“干净”刻画得触目惊心,而这种“干净”又十分符合“干净”的制造者、外号叫“敢死队”的“我”的同室的身份,“敢死队”后来莫名其妙地失踪,也许与这“干净”有着必然的联系吧;“左边床上没有皱纹的身体是直子的”,书中“脸上有很多皱纹”的玲子说的这句话,既透露了玲子对十九岁年轻直子的羡慕、爱怜和赞美,又反映了玲子对自己青春逝去的伤感,这里用对比式的“没有皱纹”,比用白描式的“光滑细嫩”,表现力要丰满丰富得多。《挪威的森林》中这样的语言比比皆是。如:“啊,你家里人都上哪里去了,今天?”我问。“妈妈在坟里,两年前死的。”“喜欢我喜欢到什么程度?”绿子问。“整个世界森林里的老虎全都熔化成黄油。”

作者在运用这些语言时,将比喻、类比、夸张等修辞手法运用得十分娴熟而不落窠臼,与此同时,他还十分注重语言意境的创造。“天台上空无人影,不知谁忘收的白衬衣搭在晾衣绳上,活像一个什么空壳似的在晚风中摇来荡去”,这里“白衬衣……空壳似……摇来荡去”的动感画面,活画出了“我”灵魂的空虚、精神的无助和对前景的茫然;“直子娇美的横陈在夜色之中,无数植物的嫩芽从其肌肤中争相萌出,在天外来风的吹拂下,鲜嫩的幼芽轻轻摇颤不止”,这光与影、实与虚、柔静与灵动相结合的优美意境,将直子圣洁的、逼人的青春刻画得淋漓尽致,透露了我对直子的无限爱慕,即使直子最后自杀了,肉体消失了,但她生命“鲜嫩的幼芽”,永远在“我”的人生历程中“摇颤不止”;“绿子在电话的另一头默然不语,久久地保持沉默,如同全世界所有的细雨落在全世界所有的草坪上”,小说最后这句话,是这部小说所创造的优美意境的最好概括。《挪威的森林》的语言这样独树一帜,她的魔力还表现在不时闪现的轻松幽默上,不妨信手拈来:“洗脸时间惊人的长,我真怀疑他是不是把满口的牙一颗一颗拔下来刷洗一遍”“由于无风,日丸旗俨然元老院议员长袍的下摆,垂头丧气的裹在旗杆上一动不动”“玲子……把我从上到下打量了好半天,我真担心她马上从衣袋里掏出卷尺,动手测量我身体各部位的尺寸”……由此看来,《挪威的森林》的语言确实具有一种奇异独特的魔力。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村上春树不愧为文学大家。我国近代作家中,钱钟书的语言炉火纯青,村上春树的语言魔力与钱钟书有异曲同工之妙。据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已销售700万册,日本每15个人便拥有一册。这本书之所以深受读者的喜爱,我想,除了书中描写的主人公渡边与少女直子、绿子的恋爱故事凄惋动人外,其语言所具有的无可抵挡的魅力,恐怕也是深深牵引读者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中西文化的融合

《挪》中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却有着极大的文化含量,西方文化与日本文化并存、相互混杂是这部小说最显著的特征。“我”、直子、绿子、木月、永泽、“敢死队”等一群年轻人的形象。主人公“我”是一个大学生,但却不像传统小说中有为青年一样发愤读书,只觉得“大学教育毫无意义”,因而“把大学作为集训:训练自己对无聊的忍耐力”,甚至希望通过毁坏学校。看电视、抽烟、随便和女性发生性关系就是“我”的生活,让人很容易将他和美国作家塞林阁《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尔顿联系在一起。这两个人物都生活在物质富裕的现代社会,都鄙视庸俗、虚伪的世道,向往精神自由,但缺乏明确具体的理想,看不到出路,因而只有对现实采取逃避态度,在矛盾和无奈中挣扎。村上熟悉西方文学,了解西方社会,“我”身上明显体现了西方20世纪中“跨掉的一代”的某些特征。

西方的东西被村上信手拈来,海阔天空的拼凑在一起,成为作品的组成部分,形成前未有的跨文化作品。一般读者可能也不太了解小说中提到的那些东西是哪国的、有什么来龙去脉,作者也没有去说明,因为也许在他看来那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传达出了后现代社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经不再是某个民族特有的了。

渗透在《挪》中的文化观念和精神实质并不像它的外在形态给人的感觉即西化、洋化。作为一个日本人,村上在他的作品中表现日本的情感和日本传统的物哀幽玄的美学思想是极其自然的。他自称喜欢日常生活中无所谓的细节性风景,作品中时常描写草的芬芳,风的清爽,山的曲线,犬的吠声,让读者在喧闹的都市生活包围之中感受到了这个东方作者的审美情趣。这种态度和立场也表现在他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尽管“我”的生活方式是消极的,但是就像霍尔顿尚且想探索和追求真理、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一样,“我”也一样向往自由的生活,向往东方哲学“我”身上明显的也具有日本传统文化精神。

参考文献:

[1]林少华.村上春树的小说世界及艺术魅力.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版,26、27页.

[2]王庆生.论村上春树小说的语言策略.河南社会科学,2002.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篇6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获耶路撒冷文学奖时的演讲中如是说:“假如这里有坚固的高墙和撞墙破碎的鸡蛋,我总是站在鸡蛋一边。是的,无论高墙多么正确和鸡蛋多么错误,我也还是站在鸡蛋一边。”也许村上迷会认为这段话表现出村上春树的政治勇气,但其实它暗含着村上春树在小说上的写作立场――他也许选择了少数派的“鸡蛋”,但“鸡蛋”太多,反而成为了“高墙”。

《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较为有名的小说,但对我来说,却是失望之感超过收获之快。小说是什么?是讲故事,而《挪威的森林》却讲得心不在焉,没有高潮,没有起伏。忍下这点后,我期待它作为小说所必备的“完整性”,结果它又不完整,虎头蛇尾就想将读者打发――这些也成为村上春树这部小说的一大基本弱点。

此外,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不鲜明丰满,“我”的形象很单面,除了与众多女性发生性关系之外,没有在更多方面去完善这个形象,给人的感觉只是一个脆弱的被性牵着走的单面人。其他角色也是失败超过成功,直子的形象一开始塑得还很好,但后来就淡薄下去,变得很模糊;铃子的形象更是让人觉得无厘头;倒是绿子的形象很鲜明也很饱满,是小说中唯一成功的形象。

故事不精彩,可以!人物形象不鲜明,也可以!如果你能颠覆传统文化、追求艺术形式和风格上的新奇,那么可以称其作品为“先锋小说”。而村上绝对不是一个先锋作家,《挪威的森林》也不是先锋之作,它没有在写作方向或审美上拓宽小说的表现领域或提供新的可能性。甚至不能用纯文学的标准来衡量它,套上这些标准,《挪威的森林》会更显得苍白脆弱――这也是村上春树的形象。

但村上春树一直是很畅销的作家,因为他的边缘人的生活方式、对敏感心理的刻画、深深的孤独感、非常通俗的表现方式,让他拥有极多的读者,也让《挪威的森林》成为一本超级畅销书。村上春树虽然每年都被报道候选诺贝尔奖,但以诺贝尔奖的标准:纯文学加理想主义,村上春树永远拿不了这个奖。他太畅销,诺贝尔奖从来不给太畅销的作家;他太小资,诺贝尔奖也从来不给小资作家。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篇7

一 引子

二 从《随风而逝》讲起

三 鲍勃·迪伦和甲壳虫乐队作品中隐约流露的

四 《挪威的森林》——从甲壳虫的到村上春树的

五 村上作品中的音乐

六 结语

一 引子

讲到日本当代文学,就不能不提村上春树;讲到村上春树,就不能不提到他那红及一时的小说《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树,1949年1月12日生于日本京都,在足利市长大。从神户高中毕业后进入早稻田大学的戏剧系。1979 年,他凭借自己创作的第一部小说《随风而逝》得到了当年日本的群像新人奖。村上春树曾经翻译过F scott Fitzgerald,Paul Theroux,John Irving以及Raymond Chandler的小说,九十年代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Tufts大学任客座讲师。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挪威的森林》。这部独具日本气息,使村上春树获得了野间文艺新人奖和谷崎润一郎奖的小说,迄今已卖出了超过700万本,村上也由此当之无愧的成为了日本最畅销的小说家。

在我准备这篇论文的时候,我用了一个礼拜的是时间在网上针对读过《挪威的森林》一书的人做了这样一个调查:“《挪威的森林》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在被问倒的74个人中,有56个人的回答是“压抑”。如果我们把这种简单的回答看做是中国读者对日本文学文化了解不够的结果的话,那么,在剩下的18个人里,能有13个人回答,“书中提及的歌曲和歌手非常丰富。”或“他 肯定和我一样是个摇滚迷!”……就足以说明村上春树的小说中溶入的大量音乐内容已成为了他作品的一大特色。这位有着浓重的60年代情节的沉默的叛逆者,把自己的一切思想的冲动都摆到了飘扬着60年代的老歌旋律的场景里。每一首被他引用或提及的歌曲,就像是村上春树本人在放声高歌,甚至,还不如说是他在奋力的呐喊。

当村上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没有兄弟姐妹的他开始学会享受一个人独处的快乐。养猫、看书,欣赏音乐当然也必不可少。

村上曾经说过:“没有音乐的人生让我无法想象。”可见,对音乐的热爱和依赖,使村上不可避免的将之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一个网友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当论及对音乐的爱好为什么如此深刻时,村上回忆了他从前的一段插曲:有一天晚上,村上带着太太一起去听钢琴演奏会,那一天夫妇两个人都因为工作累得像条狗。当演奏会响起清明的序曲之际,村上突然觉得疲倦一下子被拔除,立刻感受到音乐对自己身体的“疗效”。村上春树于自己身心最低潮时,发现了过去他不知道的音乐疗养效果。那是一个春天的夜晚,村上与夫人走出音乐会堂时感受到春风暖颊,美丽的人生及世界似乎在那音乐的感动中打开了。那种清澈透明的感动是仅有的一次。

这个故事是发生在村上开始文学创作之前的。这份感动对村上有着多么大的影响,这或许是一个没有体会过日本特有的生活压力和刻板氛围的人所不能想象的。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村上的文学生涯的起点——《随风而逝》是怎样的呢?

点击查看全文

注:本文版权归本站所有,为黄金会员资料,只有黄金会员可以查看。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篇8

论文摘要:村上春树是受西方文学影响而成长起来的日本现代作家,其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中就曾多次提到德国著名作家托马斯·曼和他的小说《魔山》。本文通过对两部作品的创作主题、象征意义、创作基调以及人物情感等方面的对比,找出其创作的共同特征,阐述托马斯·曼对村上春树的文学影响。?

?

?

日本现代作家村上春树经常在他的小说中提到一些对其具有深远影响的西方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在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中,主人公渡边曾经读过的小说就有德国著名作家托马斯·曼的《魔山》。在《挪威的森林》中,托马斯·曼的小说《魔山》不仅仅作为主人公日常生活的一个道具,对比两部作品的创作主题可以看出,村上的文学创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到了托马斯·曼的影响。?

《挪威的森林》发表于1987年,故事描述的是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战后经济大发展时期,都市的年轻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的自我确认、自我定位的痛苦煎熬。故事从37岁的主人公渡边在飞往汉堡的飞机上偶然听到《挪威的森林》这首曲子开始,展开了对20年前往事的追忆,小说题目《挪威的森林》本是60年代风靡欧美的甲壳虫爵士乐队演奏的一首乐曲,主人公渡边的旧日恋人直子最喜欢这首曲子,同时也代表了一段时代的记忆。?

《魔山》是德国大文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曼1924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是德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故事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出身富有资产阶级家庭的大学生汉斯·卡斯托普,在大学毕业后离开故乡汉堡,前往瑞士阿尔卑斯山中一所名叫“山庄”的肺病疗养院,探望在那里养病的表兄约阿希姆·齐姆逊。他本打算三周之后返回汉堡,接受一家造船厂的工程师职位,不料在山上染上了肺病,只好留下来治疗。在山上七年的疗养期间,卡斯托普遇到了来自四面八方性格迥然、思想各异的人。在同这些人的交往过程中,卡斯托普变得思想混乱、意志消沉。特别是同俄国女子肖夏夫人的恋情,使卡斯托普忘记了事业和重任,高山变成了魔山,他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托马斯·曼的小说《魔山》在《挪威的森林》中共出现三次。在第四章,主人公渡边在直子退学,不知道去向的情况下,一个人在咖啡店等头班电车时第一次出现;另一次是在第五章,读完直子从“阿美寮”来信后,主人公渡边继续读《魔山》剩下的部分;第三次提及是在第六章,主人公渡边去“阿美寮”探望恋人直子,直子的室友问渡边在看什么书时,渡边回答说是托马斯·曼的《魔山》。离开“阿美寮”不久,渡边便读完此书,开始读福克纳的《八月之光》。作者村上让主人公渡边去“阿美寮”探望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前后一直在读托马斯·曼的《魔山》,这到底有什么深刻的寓意呢??

一、 两部小说的共同主题:生与死?

《魔山》这部小说自始至终都笼罩在死亡和疾病之中,死亡和疾病是托马斯·曼小说经常描写的主题,同样也是日本现代作家村上春树作品的一贯主题。《魔山》的整个故事背景都发生在瑞士阿尔卑斯山达沃斯村一个叫做“山庄”的肺病疗养院里,因为这个疗养院位于大雪覆盖的高山之上,同时又是一个笼罩着死亡阴影的地方,因为没有一个人从这里痊愈出院。“山上”没有时间的概念,听到卡斯托普说要在山上呆三个星期,表兄说:“三个星期对于我们山上的人来说几乎微不足道,就像一天一样,这里的时间概念同山下不同,一个月才是最小的时间单位,月以下的时间单位可以忽略不计。”托马斯·曼:《魔山》,钱鸿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5页。这使卡斯托普逐渐失去了正常的时间概念。没有时间概念的世界是永恒的世界,也是“彼岸”的死亡世界的象征。?

日本现代作家村上春树对死亡的主题也爱不释手,从其处女作《且听风吟》到《海边的卡夫卡》,死亡的主题贯穿其作品始终。其代表作《挪威的森林》通过“直子”这个人物全面而深刻地诠释了这个主题。作者笔下的直子是一个远离社会、家庭成员、亲情和血缘关系的孤独者,是身处社会边缘的人。她原来是主人公渡边高中时代好朋友木月的恋人,在木月莫名其妙地自杀后,直子失去了与外部世界沟通的唯一渠道,很快患上精神疾病。渡边爱上了直子,希望通过爱情的生命力拯救陷入孤独和疾病中的直子,然而渡边的努力失败了,直子最终住进被称为“阿美寮”的疗养院,最后离开了这个世界。直子是忧郁、疾病和死亡的象征。难以沟通是直子疾病的根源,我们在现实世界中生存的条件就是与周围的人配合、沟通和交流,我们不能孤立存在,失去了这个能力,就意味着不正常、不健全,会被视为病态的存在,就会被现实世界抛弃,意味着“死亡”。作者村上塑造的直子正是这一形象的代表人物。“我差不多一年没有见到直子了。这一年里,直子瘦成了另一个人。原先别具风韵的丰满脸颊变得几乎平平的了,脖颈也一下细弱了好多。但她这种瘦削,看上去却非常自然而娴雅,简直就像在某个狭长的场所悄然呆过后,体形自行纤细起来一样。而且,直子要比我以前印象中的漂亮。”②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21、28页。直子的瘦弱一方面表明木月死后直子所经历的痛苦,同时也暗示此时直子美丽漂亮的身体中已经飘荡着死亡的阴影。渡边爱上了直子,表明死亡对他的吸引和诱惑。?

同样,在《魔山》中,汉斯·卡斯托普也曾经受到“死亡”氛围的影响。刚到达“山上”时,他对眼前的一切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对病人奄奄一息毫无生气的咳嗽充满了兴趣;并尽情享受疗养院香甜可口的食物;对静卧治疗还有莫名其妙的喜爱;甚至对自己得病并不感到沮丧。他完全迷失在死亡的美丽诱惑之中。?

《挪威的森林》中的渡边和直子的恋爱实际上是渡边同“死亡”的亲近和接触;同时,作者村上又安排另一个人物小林绿子的出场。绿子在现实中虽然同样遭遇了亲人的疾病和死亡,生活沉重、痛苦、枯燥,精神也处于极端的痛苦之中,但绿子本性乐观,始终顽强地反抗着命运,用漠视的态度和大胆浪漫的幻想支撑着自己前进的步伐,她渴望爱与被爱,为改变自身的处境而苦苦努力。正像她的名字绿子的“绿”一样,绿色代表勃勃生机,代表生命。主人公渡边遇到直子、与其相恋、死别然后又遇到象征生命的绿子,充分说明:渡边与死亡的相遇、被死亡所召唤,最后超越死亡,从死亡的世界重返现实世界的过程。村上对于死亡是这样描述的:“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而存在。”?②这是渡边在好友木月自杀后的醒悟,仔细阅读我们会发现这个醒悟同《魔山》中的意大利人洛多维克·塞塔姆布里尼对生和死的谈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塞塔姆布里尼同卡斯托普是这样论述生与死的:“看待死亡唯一健全的、高尚的,而同时也是——恕我明确地再表白一句——虔诚的方式,就是把它理解和感受为生活中的组成部分和神圣的不可侵犯的条件,在理性上无论如何不能把它同生活分离,不能反其道而行之,不然,就与上述健全、高尚、理智和虔诚的概念背道而驰了。……死亡作为生命的摇篮和新生的发源地,是值得令人敬畏的。如果看待死亡时与生命割裂开来,那它就变成鬼怪一类的东西,甚至更加不堪入目的事物。因为死亡作为一种独立自在的精神力量,是一种贪得无厌的力量,它那邪恶的吸引力无疑是十分强烈的,而对死亡表示同情,却无疑地意味着人类的灵性极其可怕地走入了歧途。”托马斯·曼:《魔山》,钱鸿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03页。?

《魔山》是从主人公汉斯·卡斯托普去肺病疗养院探望其表兄开始写起,在第二章介绍了主人公卡斯托普的家庭情况。他的父母在他五岁到六岁这段时期内相继去世,失去双亲的卡斯托普由爷爷抚养,但爷爷也在几年后死去。经历了三次亲人死别的卡斯托普在疗养院的七年中又怀着沉重的心情目睹了许多病友的相继去世。卡斯托普认识到“死所呈现的是虔诚、冥想的悲痛之美”。卡斯托普对死亡之美的认识同渡边在东京再度遇到直子的感觉有相似之处。

《挪威的森林》中的主人公渡边也直接或间接地经历了几个人的死亡:好朋友木月的死、恋人直子的死、直子姐姐的死、初美的死等。但与《魔山》中的死亡经历不同,《挪威的森林》中的死亡大部分是自杀。“死”在主人公渡边的青春岁月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经历了死亡冲击后,渡边对生和死有了新的认识,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

不难看出,村上对生与死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托马斯·曼的影响,两位作家都认为生与死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生中有死,死中有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因此托马斯·曼和村上春树都通过文学作品辩证地展开生和死这个主题,并且小说中的人物都穿梭往返于生和死之间。?

二、 “阿美寮”和“山庄”肺病疗养院的?

死亡象征意义

小说《魔山》和《挪威的森林》发生在不同年代、不同国家,反映的故事情节也无共同之处,但两部小说都共同设计了一处远离人间、远离都市、与世间隔绝的疗养院。并且两座疗养院都象征了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的非现实世界——彼岸世界,即死的世界。同时在象征死亡世界的疗养院中,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都接触到了死亡。

《魔山》是指汉斯·卡斯托普和其表兄接受肺病治疗的高山疗养院,为什么把疗养院比喻成一座“魔山”,小说名字本身就具有一个死亡意义的象征。小说中所描写的“山庄”疗养院以及生活在那里形形的人物,也都具有一定的寓意。与“魔山”相对应的是代表现实世界的“平原”,“魔山”和“平原”被空中的高度落差严格地分开,山上和山下的高度落差象征着人类难以逾越的“死”和“生”的距离。“山下”的现实世界是一个忙碌、世俗的“常人”世界,而“山上”则代表着与世隔绝、没有时间观念的“非常人”的世界。“魔山”中住着来自各国的病人,他们虽然国籍不同、信仰不同,但每个人的身体都蒙受着疾病的痛苦,其体内充满了结核病菌,无法治愈,只能静静等待死神的来临。主人公在疗养院的七年中目睹了许多人的死亡:他表哥约阿希姆、“两口儿”的两个儿子、明希尔·皮佩尔科尔恩、纳夫塔等相继死去。因此,“魔山”中飘荡着挥之不去的、压在人们心头的死亡阴影。其本身就是一个死亡意义的象征地。?

在小说的开始,汉斯初到“魔山”时,对“魔山”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兴奋和狂热。这些现象都充分表明汉斯被“魔山”的一切深深吸引,这是对死亡的热爱,也是其本性中死亡本能的具体表现。塞塔姆布里尼察觉到了卡斯托普的“死的本能”,称其为“不令人放心的孩子”。他极力想帮助卡斯托普摆脱笼罩在心头的病态和死亡的阴影,想保护青年人,使其灵魂不致受到这种恶魔般气息的毒害。可以说塞塔姆布里尼是“生的本能”的象征。?

同样在《挪威的森林》中作者村上也设计了一个山中疗养院,名叫“阿美寮”。同《魔山》中的“肺病疗养院”一样都是非现实世界的象征。“阿美寮”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距离不是海拔高度,而是因荒地、阴森森的杉树林、四面环山的盆地等同世俗的现实世界隔绝开来。与《魔山》中“肺病疗养院”不同,住在“阿美寮”里的病人都是精神疾病患者,他们是因无法融入到现实世界而被抛弃的“不健全”的、“病态”的、被现实世界的人们视为“不正常”的人。?

“阿美寮”没有现实世界的磕磕绊绊,是一个自给自足、互相帮助、清心寡欲的理想王国,作者把它描绘成一个“世外桃源”,但也同样飘荡着死亡的阴影。疗养院的“病人”都是由于无法适应现实世界的法则,无法同现实世界沟通和交流,无法更好地驾驭生活,为了躲避才来到这里,确切地说是对现实世界的逃避。我们清楚地知道:现实是无法逃避的,其逃避的唯一方式只能是离开、走向死亡。所以,“阿美寮”同样是死亡的象征地。主人公渡边第一次到“阿美寮”探望直子时,就从食堂就餐的情景中看出了它同现实世界的不同。在食堂就餐的人们“音量相差无几。既无大声喧哗,又无窃窃私语。既无开怀大笑,也没有人扬手招呼。每个人都用大体相同的音量悄然而谈”。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115页。 这个没有喜怒哀乐的世界,让渡边感到了“心里的寂寥”和不适应,使他开始怀念纷繁嘈杂的现实世界。?

三、 两部小说的共同基调:孤独和虚无?

《魔山》和《挪威的森林》都是充满孤独和虚无感的小说。物质世界的丰富并不能弥补人类精神上的危机和普遍存在的空虚感,人类就在这种迷茫与孤独中寻找自救的出路。?

首先,两部小说创作的时间背景决定了小说的这种基调。《魔山》是托马斯·曼于1913年开始创作的,创作动因来源于其1912年到瑞士达沃斯地区一家肺病疗养院探望患病的妻子卡佳,并在疗养院住了一段时间。这段经历和见闻,加上妻子的书信,促使了作家创作小说《魔山》。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作者中断了创作,直到1919年大战结束后才重新开始,于1924年完成。书中所描写的被死神统治的“山庄”疗养院,实际上描绘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由于世界政治、经济体制发生巨大变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高度发展引起了价值观的巨大变化,从而导致人们精神空虚、道德沦丧的一幅图景,是危机四伏的资本主义欧洲的一个缩影。?

《挪威的森林》的时代背景是战后60年代末的日本,随着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日本社会整体的价值观从精神性的一方游离出来,向物质性一方倾斜。同时社会化大生产所带来的规模劳动和紧迫的生活节奏、心理压力,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和残酷。高度的机械化生产使个人失去了独立存在的价值,使自我的凸现陷入危机。同时,在美国等西方新思潮的冲击下,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开始全面西化,原有的价值观受到了严重的质疑,导致年轻人的空虚、孤独、寂寞,显现出颓废和低沉。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渡边和直子“不可能的爱情”(直子无法同他人结合),来表达直子对高速发展的日本物质文明的恐惧和抵触。但作者并没一味描写“生的空虚”,小说结尾主人公渡边打给绿子的电话充分表明了小说的另一基调:对生的渴望。?

其次,孤独和虚无的主题还表现在两部小说对人物生存环境的处理上。在《魔山》中,在“山庄”疗养院里疗养的病人来自世界各地,他们没有工作、没有职业、没有配偶、没有家庭、没有子女、没有政治和经济的现实生活。这一点同村上笔下描写的人物拥有共同之处。林少华在《挪威的森林》的序言中指出:主人公本身就是孤独的象征。他已被彻底“简化”,无妻(有也必定离异)、无子、无父母(有也不出场)、无兄弟(绝对独生子女)、无亲戚(只在《奇鸟行状录》中有过一个舅舅),甚至无工作。这种亲人缺位的人物设计首先就是孤独的象征。?

四、 小说主人公的共同的爱情模式?

在《魔山》熙熙攘攘的人物中,有一位名叫克拉芙吉亚·肖夏的女士,尽管开始卡斯托普并不喜欢她,但招人喜欢的肖夏夫人却又久久地吸引住他的目光。在注视肖夏夫人宽宽的额骨、细小的眼睛时,卡斯托普突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他意识到肖夏夫人使他回想起某些近似不可忘却,却又回想不起来的事情。在《魔山》的《希佩》一章中我们终于知道:卡斯托普对肖夏夫人的爱恋来自童年一直埋藏在心中的欲望的无意识冲动。卡斯托普向肖夏夫人借笔的情节使我们终于明白了他的爱恋的来源。还是在上中学时,汉斯曾向一位名叫希佩的男同学借过铅笔。事实上,他暗中眷恋着希佩,借铅笔是他寻找到的能与希佩自然接触的最佳机会。向肖夏夫人借笔是向希佩借笔的重复,汉斯在一次梦中终于意识到肖夏夫人让他回想起了希佩。肖夏夫人的眼睛、额骨是汉斯着迷的原因,而她的眼睛和额骨又同希佩的眼睛和额骨长得“相像得惊人”,可说是“一模一样”。汉斯对肖夏夫人的爱恋可以说是在潜意识里对希佩眷恋的“移情”。?

这种爱恋的“移情”作用在《挪威的森林》中也能找到。《挪威的森林》中渡边和木月是高中时代的挚友,同时木月和直子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开始渡边对直子并没有特别的感情,甚至没有单独说过话。有木月在场时,渡边和直子尚且可以自由交谈,而木月不在场时,两人就没有了话题。木月自杀一年后,在东京遇到经历痛苦磨难的直子,看到其美丽的身影,便开始爱上了直子。渡边对直子的爱情,可以说是把对木月的感情转移到了直子的身上。?

上一篇:学习雷锋精神演讲稿范文 下一篇:职工宿舍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