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造林绿化表态发言范文

时间:2023-10-19 07:39:05

春季造林绿化表态发言

春季造林绿化表态发言篇1

本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为对象,综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在年均和季节2个时间尺度,探讨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及其景观格局对城市空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与已往研究相比,本研究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在年均与季节2个时间尺度,同时从宏观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及其微观景观格局双重角度,解析土地利用格局与空气污染特征的关系。

2空气污染效应的图像识别处理与分析

2.1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处理

在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全球可视化浏览器[18]下载长株潭城市群2013年7月31日2景Landsat8(Path123,Row40&41)遥感影像,选取波段分辨率为30m的8个波段进行合成。利用ENVI软件对合成影像进行大气校正、几何校正、镶嵌和裁剪处理后,依据前人经验[13-14,19]与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特征,采用最大似然法将预处理后的合成影像分为建设用地、道路、裸地、耕地、水域、绿地和林地7类。长株潭城市群及其生态绿心区土地利用/覆盖分类与统计结果分别见图1和表1。表1中面积占比=(Ai/A)×100%,式中,i=1,2,…7和Ai分别为土地利用/覆盖类型i的序号和面积;A为长株潭城市群全区土地总面积。

2.2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相对土地利用/覆盖从宏观角度总体描述区域土地利用状况,景观格局分析着重于从微观角度测度土地要素的空间配置关系。景观指数是表征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有效指标[20]。参照相关报道[19,21],结合长株潭城市群特点与空间幅度,选取类型级别斑块面积百分比(PLAND)、景观级别蔓延度指数(CONTAG)、散布与并列指数(IJI)、周长面积分维度指数(PAFRAC)、聚合性指数(AI),以及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量化区内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景观指数计算通过软件Fragstats4.0移动窗口法实现。

2.3空气污染数据处理及其浓度分布格局

研究中使用的空气污染数据来源于湖南省环保厅环境质量实时系统[22],包括23个空气质量监测点(图1),站点依据环境监测规范[23]设置,采样高度为3~15m。获取2013年1-12月NO2、PM10、O3、PM2.5小时浓度观测数据,通过求算术平均值计算月均和年均浓度值。在实验对比分析反距离加权(IDW)、普通克里格(OrdinaryKring)和样条函数(SplineFunction)3种常用插值方法精度基础上,选择插值效果最佳的IDW方法生成长株潭城市群NO2、PM10、O3、PM2.5的空气污染浓度图。成图过程中,在统计分析300、500、1000、1500和3000m5个不同分辨率栅格图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NO2浓度均值的基础上,结合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附则中对空气质量评价点的定义,选定1000m为空气污染浓度图制图的空间分辨率,结果见图3。考虑数据缺失程度(1-12月数据缺失率分别为:7.08%、11.81%、2.45%、2.53%、2.13%、5.68%、2.98%、1.57%、0.8%、1.89%、2.44%、20.79%)和研究区季节划分情况(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和1-2月为冬季),选取数据缺失少、最具季节特征的5月(图3(a))、8月(图3(b))、10月(图3(c))和1月(图3(d))分别代表长株潭城市群春、夏、秋、冬4个季节,绘制城市群NO2、PM10、O3、PM2.5季节和年均(图3(e))浓度空间分布图。

2.4空气污染特征及其浓度相关性

运用ArcGIS分区统计工具(ZonalStatisticTool)分别统计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和全年长株潭城市群各类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下的NO2、PM10、O3、PM2.5浓度均值。在此基础上,运用ArcGISIntersect功能叠加空气污染浓度和景观指数图,组合对应栅格浓度值和景观指数值生成分析样本数据组,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量化土地利用/覆盖及其景观格局与NO2、PM10、O3、PM2.5浓度的相关性。

3空气污染效应计算结果与分析

3.1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与空气污染浓度

图4为2013年长株潭城市群空气污染浓度月均值变化曲线。从图4可知,在不区分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时,城市群内PM10和PM2.5浓度变化趋势一致,春、夏季节低,秋、冬季节高,在10月达到最大值(PM10:172μg/m3;PM2.5:154μg/m3);最小值出现在7月(PM10:50μg/m3;PM2.5:26μg/m3)。O3冬季最低,2月最低浓度为45μg/m3;春、夏、秋季节均较高,最高值(144μg/m3)出现在10月。NO2与PM10和PM2.5的浓度变化趋势相似,12月均值最高(72μg/m3),7月最低(23μg/m3)。相对不区分土地利用/覆盖类型而言,图5表明:长株潭城市群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与空气污染浓度间的响应关系存在差异。综合分析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结果(图1)和空气污染浓度空间分布格局(图3)可知,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城区建设用地NO2浓度最高,而西南部绿地、林地集中区域NO2较低,整个城市群建设用地NO2浓度均值亦高于相应林地均值(春季:36μg/m3VS30μg/m3;夏季:26μg/m3VS23μg/m3;秋季:52μg/m3VS47μg/m3;冬季:60μg/m3VS52μg/m3;年均:43μg/m3VS37μg/m3)。PM10浓度分布与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关系相对复杂,在建设用地绿地与耕地零散夹杂分布地区,以及望城与湘潭县接壤地区浓度仍然较高。O3浓度在建设用地相对大面积集中区明显低于非集中零散分布小区,但在岳塘区和石峰北部林地区存在小面积高浓度区域,总体呈现高、中心低的趋势。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PM2.5浓度均值差异在春季、夏季,以及年均尺度较小(<2μg/m3),但建设用地、道路及水域在秋季和冬季的PM2.5浓度(秋季:132、132、134μg/m3;冬季:159、158、156μg/m3)均高于林地PM2.5浓度(秋季:127μg/m3;冬季:149μg/m3),建设用地总体上是PM2.5高浓度集中分布区域。与图5结果相似,表2PLAND与空气污染浓度相关性分析结果,进一步定量证实了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对城市空气污染浓度的影响。不同时间尺度下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与各空气污染物浓度相关关系的显著性存在差异,相关系数的大小反映了相关关系的紧密程度。总体而言,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用地和道路面积占比与NO2、PM2.5浓度正相关、与O3浓度负相关,相关性强弱依次是NO2>PM2.5>O3。究其原因,建设用地与道路是以NO2为主要成分的机动车尾气排放的重要场地,PM2.5与O3由NO2经过化学/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组成,但与O3相比,PM2.5还与城市内部工厂废气排放等密切相关,由此造成了3种污染物与城市建设用地、道路面积占比的相关性差异。林地、绿地、耕地面积占比与NO2、PM2.5浓度负相关,研究结果与相关报道一致[13-14]。但林地面积占比与O3年均、春季、冬季浓度显著负相关,与先前报道结果相反[25]。土地利用/覆盖对PM10浓度特征的影响相对不稳定,建设用地、耕地面积占比与PM10浓度呈现负相关特征。分析原因:建设用地面积占比较小的望城南部与湘潭处于城镇化高速开发阶段(如其中的岳塘区2013年有多个项目密集开工),建筑和工业扬尘带来的PM10排放[26]明显高于其他区域,造成了小比例建设用地对应高PM10浓度。表2说明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覆盖,对空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影响具有明显季节效应。道路面积占比与O3和PM10年均浓度相关性较小(ρX,Y:-0.04、0.09),但与夏季、冬季O3浓度以及夏季PM10浓度的相关性明显增大(ρX,Y:-0.14,-0.16,0.17)。耕地面积占比与年均O3和PM2.5浓度相关性不显著但与夏季、冬季O3浓度显著相关(ρX,Y:0.11VS-0.08),与春季、夏季PM2.5浓度出现正负反复的显著性相关差异(ρX,Y:0.07VS-0.12)。林地面积占比除与春季PM2.5浓度显著正相关外,与其他季节和年均PM2.5浓度均显著负相关。

3.2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空气污染浓度

综合分析城市群内景观指数和空气污染浓度空间分布格局(图2、3)可知,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覆盖型的微观景观格局,可用于揭示空气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蔓延度指数CONTAG值高的长沙县南部、石峰区北部对应O3浓度较高;散布与并列指数IJI、形状分维数PAFRAC、聚合性指数AI值高的城市群核心区中西部与PM10和PM2.5浓度高值区域相对吻合;多样性指数SHDI较低区域PM2.5浓度值低。分析原因,长株潭城市群CONTAG高值区域位于湘江支流浏阳河两侧,优势斑块绿地和林地的连通性较好,对NO2、PM10和PM2.5的“负效应”得以充分发挥。相对而言,承载人类开发活动较多的城市群核心区中西部的望城和湘潭景观格局破碎程度高,PM10和PM2.5浓度相应较高。表3为长株潭城市群2013年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和年均尺度空气污染浓度与景观指数相关分析结果。总体来看,相关性结果的显著性在证实景观格局对空气污染存在指示作用的同时,也揭示了指示作用强弱随季节变化的特征。CONTAG在年均、冬季、春季与O3浓度显著正相关,但在夏季、秋季不相关。IJI与NO2、O3、PM2.5年均浓度显著相关(ρX,Y:0.10、-0.12、0.14),但与冬季NO2、秋季O3、夏季PM2.5浓度几乎不相关(ρX,Y:0.01、0、0.01);PAFRAC与冬季PM10浓度相关系数仅为-0.07,但与年均、春季、秋季PM10浓度强显著相关(ρX,Y:≥0.3);SHDI与PM2.5浓度正相关特征出现在秋季、冬季及年均尺度(ρX,Y:0.17、0.11、0.13),但此种相关性在夏季消失。此外,不容忽视的是,土地利用/覆盖及其景观格局的空气污染效应分析,多强调大致从宏观角度间接反映区域内部大气污染源排放的空间差异,如何耦合大气污染物扩散的物理化学机制充分揭示微观地貌景观,如河流、丘陵等对空气污染扩散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事实上,区域空气质量多数情景下易受外源输入的影响。但在季节和年均时间尺度,外来污染源对区域内部空气污染浓度分布的贡献空间上相对均匀,因而,在城市高空间分辨率气象数据(如混合层高度)获取受限的条件下,从土地利用/覆盖及其景观格局与空气污染浓度关系分析的角度解析区域空气污染空间差异的成因不失为一种相对可行与可靠的手段。

3.3生态绿心区空气污染浓度特征

长株潭生态绿心区建设的目的在于合理创新土地利用模式,科学管理自然生态资源,实现维持区域生态健康、提升城市群空气质量水平的目标[27]。分析生态绿心区空气污染特征可初步检验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于降低城市空气污染的效果。综合分析图1和图3可知,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用地覆盖率低、植被覆盖率高的生态绿心区内的NO2、O3、PM2.5浓度水平整体低于邻近地区。同时,整个城市群内NO2、PM2.5浓度最高值却出现在生态绿心区的石峰区与岳塘区交界地。生态绿心区PM10浓度均值高于城市群整体均值,大致呈现西高东低趋势,在岳塘区湘江沿岸达到最高。分析原因,一方面生态绿心区内的岳塘和浏阳市交界地集中分布了五一、仙人造水库2个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聚集的林地、绿地对绿心区范围内的NO2、O3、PM2.5浓度具有“负效应”;另一方面,生态绿心区地处长株潭三市交接地,在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区内高PM10浓度主要可归咎于各类工业发展和建筑开发活动对污染的“正效应”。

4结论

在运用GIS和RS技术获取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结果,本研究首次分年均和季节时间尺度,同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解析了土地利用格局与空气污染浓度特征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可影响空气污染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建设用地和道路面积占比越大,NO2、PM2.5浓度越高、O3浓度越低;林地、耕地面积占比越大,NO2、PM2.5浓度越低;土地利用/覆盖对PM10浓度特征的影响相对不稳定,主要受局地尺度工业发展和建筑开发活动影响。(2)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一定程度上,指示了空气污染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形状分维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和散布与并列指数值越大,PM10、PM2.5浓度往往相应高;蔓延度指数值越大、散布与并列指数值越小,O3浓度越高。(3)宏观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及其微观景观格局,对NO2、PM10、O3、PM2.5浓度变化的影响程度,会随分析时间尺度(年均、季节)的变化而改变,其中PM2.5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大。(4)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区整体上对区内NO2、O3、PM2.5浓度的上升有抑制作用,但对局地NO2和PM2.5浓度极高值、整个城市群PM10浓度的“负效应”作用不明显,生态绿心区保障长株潭城市群空气质量的效果尚未真正展现。

春季造林绿化表态发言篇2

关键词:园林植物;文化;配置;应用

植物作为园林的主要构成要素,在景观构成中不但起着绿化美化的作用,而且担负着文化符号的角色以及传递设计者所寄寓的思想和愿望。人们常常提到生态园林,它是生态学与园林景观设计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是顺应时展,人类进步而言的,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每个时代所赋予的文化内涵不同,植物景观中的文化现象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园林、植物、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深刻的文化内涵、意境深邃的园林布局和植物配置是我国著称于世的园林特色之一。

1.植物的文化内涵在园林配置中的体现

植物本身的文化内涵,原始先民“构木为巢”,从对树木的依赖,到把树木看作“神木”的原始崇拜,进而渗透了文化内涵,尤其是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文化中的“比德”思想对我国的造园产生了很大影响。许多人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文化修养、伦理观念等,各抒己见地赋诗感怀,极大地丰富了植物本身的文化色彩。

运用艺术形式表现植物的文化内容,还可以运用匾额、楹联、诗文、碑刻等形式来表现,这些手法可称为“点景”,在艺术上起到画龙点睛、点石成金、锦上添花的作用。匾额、楹联、诗文、碑刻借助语言的表达功能,能够使欣赏者从眼前的物象,通过形象思维展开自由想象,进而升华到精神的高度,产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弦外之音”的境界,即意境。

2.植物品种及文化在现代城市园林配置中的作用

2.1地域特色植物

如市花市树,它是一个城市的居民经过投票选举并经过市人大常委会审计通过得出的,并受到大众广泛喜爱的植物品种,也是比较适应当地气候和地理条件的植物。市花市树的选择首先必须是当地的乡土花木品种,其次是视觉审美上必须美观大方,宜人得体。最后还应具有积极的花木性情与文化内涵。如上海的市花白玉兰,象征一种开路先锋、奋发向上的精神;广州的木棉,素有“英雄树”美名,象征蓬勃向上的事业和生气;还有杭州的桂花,泉州的刺桐都是具有悠久栽培历史文化内涵的植物。因此,利用市花市树的象征意义与其它植物或小品、构筑物相得益彰地配置,可以赋予浓郁的文化气息,不仅对少年儿童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而且也满足了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2净化空气,减弱噪音

有些树种比较优良,能在吸收一些有毒气体的同时,减弱噪音,国内外研究表明:绿化实体结构愈复杂,减噪能力愈强。乔灌草结合的绿地,平均可以降低噪音5dB,高者可降低8~12dB。但对一些病菌的抗性就较弱,这就需要其它树种的支持。在城市绿化中,特别是工业区、街道绿化,在树种选择时考虑不同树种的生态效益,合理配置,就能使绿化实体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2.5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2000年春夏季,我国北方遭受了很严重的沙尘暴,这再一次提醒人们环境的恶化及防风固沙的重要性,植物的这种能力也是由实体结构及面积决定的。绿化实体结构愈复杂,面积愈大,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能力也愈强。据资料表明,园林植物覆盖的面积大小同减少二次扬尘进而减少总降尘量的作用成正相关。

3.植物品种及文化在现代城市园林配置中的原则

在设计中讲究春花,夏叶,秋实,冬干,通过合理的配置,达到四季有景。春暖花开,迎春、白玉兰、杜鹃、樱花、桃花、海棠,姹紫妍红地点缀着缤纷的春季。夏日缤纷,叶片色彩有嫩绿、浅绿、黄绿、灰绿、深绿、墨绿等,既给人们带来阵阵凉爽,又展现出不同的个性。秋果硕硕,观果植物如冬青、石楠、野鸦椿、红豆杉、天南星,其红色或黄色的果实如宝石般挂满枝头,这时许多水果类树种如柑桔、杨梅、葡萄等更是既有观赏性又有经济性。而秋季灿烂的景色中秋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有红色的枫树、漆树、元宝枫、三角枫、茶条槭、鸡爪槭等;紫红色调的四照花、络石、栾树、栗树、紫叶李、青榨槭、五裂槭、天日琼花等;黄色的棣棠、蜡瓣花、紫萼、银杏、黄栌、五角枫等。冬季静好,人们对植物的观赏焦点可以转移到植物的枝干。

春季造林绿化表态发言篇3

关键词:玉佛山风景区;林相;改造

中图分类号:TU98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4010002

1 引言

钢都鞍山给人的印象一直是污染严重的城市,但自从鞍钢开始实施厂区绿化和节能减排的措施以后,鞍山市的环境问题就有了很大的改善,尤其当下是一个讲求低碳环保的社会,所以对玉佛山景区提出了更高的绿化要求。拥有着“城市之肺”称号的玉佛山风景区将更加认真地完成市民赋予的使命,认真而努力地打造新型景区,合理景区,为市民营造出健康的林地。

玉佛山景区临近鞍钢厂区,能有效地吸收鞍钢排出的粉尘之类的有害物质,所以被鞍山市民称之为城市之肺。玉佛山风景区总面积743hm2,其中林业用地为705.2hm2,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共划定公益林面积680.4hm2,占林业用地面积96.5%,植被以刺槐为主,虽然每到春季满山的刺槐花吸引非常多的采蜂人来此采蜜,但在其他的季节就显得单调乏味。加上樟子松也到了退化期,所以要想营造出春满绿树青草,夏似热带森林,秋有漫山红叶,冬留御寒雾凇的景色[1],林相改造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2 玉佛山景区林相改造原则

在保持玉佛山景区的长处,也就是春季刺槐花的壮观景色,以维护山林的生态平衡为宗旨,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景观为前提,以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为原则,提出玉佛山景区林相改造方案的个人观点:建议采用分期分批的办法进行绿化,通过卫生间伐和引种树种,形成多种复层人工生态系统。让景区真正实现“春满绿树青草,夏似热带森林,秋有漫山红叶,冬留御寒雾凇”的壮观景色。

3 玉佛山景区林相改造方案

3.1 林相改造的基本思路

应考虑植物适合不适合当地的环境,是否对当地的物种有负面的影响。中国是世界生态系统第1大国、生物多样性第3大国,在众多的树种中选出几个适合自己的品种并不困难,因此应运用自己东北的树种进行替换,陆续建成代表地方特色的林相格局。

3.2 林相改造措施

目前景区的乔木主要是以刺槐为主,由于刺槐是一种侵略性比较强的树种,因此应适当间伐,控制刺槐的繁殖,阻止其继续发展。主要措施是尽可能的把树下的分蘖清除干净,大树保留小树伐掉。并在树下种植一些生长强势的灌木来控制刺槐的发展,比如用一些生长力比较强的矮灌木进行绿化,个人建议用胡枝子,三裂绣线菊,榛子,东北鼠李及花木兰等灌木绿化,草本层覆盖低苔草和矮丛苔草为优势种,并伴结缕草,黄背草,风轮菜,变色白前,蓝萼香茶菜等进行绿化。这些作物适合比较贫瘠的土层,生长力旺盛,能控制刺槐根的萌蘖。

玉佛山风景区的樟子松种植于1970~1980年间,树龄在25~30年之间。从2005年陆续出现树势生长缓慢,树梢枯黄、枯死树较往年多的现象,到2006年6月份出现片、块状死亡,远观呈烧焦状。死亡率高发区主要是在密植的纯林,所以应对开始退化的樟子松计划的清除卫生间伐,把细小的和病害严重的樟子松去除烧毁[2],然后用其他的树种进行混交,如使用赤松,马尾松,油松或黑松进行混交,这些植被全都是代表东北的地域特点,适合东北种植。

绿化方面可以种植鞍山市市花“金银花”,不但能体现出鞍山的特点,让外地游人游览的同时了解鞍山,还能让鞍山市民不忘鞍山人的精神,除此之外还能美化山林,让游人有心旷神怡之感。

除了市花,还可以考虑用一些果树来进行绿化,让秋天有硕果累累之感。鞍山的市树是南国梨树,但是种植南国梨树不是很实际的方式。千山是鞍山著名景点,每年春季千山都会组织一次很著名的梨花节,每到春季成片的梨花竞相开放,景色相当壮观,可以采用梨树进行绿化,适当地种植些山梨也是很有特色的。

4 结语

经过林相改造,可以淘汰一批退化林,然后对其进行混交可以控制病害的发展,易于管理。林相改造可以提高一些森林的覆盖率,营造出刺槐为主的乔木复合林,增加生长力旺盛的灌木及草本覆盖,不仅对其绿化更要美化。林相改造可以适当增加鞍山本地的特点,让景区代表鞍山,更让鞍山感染市民,人在山中,景在心中。通过改造,基本上可以变成春满绿树青草,夏似热带森林,秋有漫山红叶,冬留御寒雾凇的景色。林相改造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规划处健康的林相对以后的工作展开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董厚德.辽宁植被区划[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春季造林绿化表态发言篇4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植被选择;分析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建造文明、和谐、宜居型城市,城市的绿化水平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现代城市园林的改革发展,应该对早期传统的园林艺术深入研究,做好多方面的改革创新,发展集约型园林,提高树种、草种及植物群落的优化配置,以最合理的资源投入和能源消耗为代价,使城市园林最大程度上发挥出生态、经济和社会等综合效益。因此,对传统园林实施创新改造,提升资源的优化配置水平,将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融合其中是每个城市园林规划设计者需要积极思考的。

1.集约型生态园林绿化

作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集约型生态园林是当前园林绿化行业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载体。朱建宁将集约型园林解释为“因地制宜为原则,便于养护管理为规划设计准则,以植物为主体,水土为要素,营造一个适度、合理的空间环境”。植物是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构成要素;通过植物景观设计将不同植物合理配置,达到生态与艺术的高度统一,不仅能为人们创造出自然宜居的生存环境,更对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创建集约型园林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故集约型植物景观设计是一种可持续的景观设计方法,是实现集约型园林绿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杜绝盲目简单模仿西方的“疏林草地”,不切实际的“大草坪风”,盲目移植大树古树的“高价建绿风” 以及成活率极低的“洋树洋花风”,既浪费资源,又得不到好的效益。

2.绿化植物的优化配置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坪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园林植物的优化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确立生态园林的概念,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园林“拟自然”探索,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生态园林研究,目前已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和经验。因为人类对环境破坏加剧,尝尽自身带来的恶果。于是,保护地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呼声,生态学应运而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应时而出。园林作为自然科学的组成部分,本身又是一项创造环境、改造环境的工作。首先园林植物配置就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科学配置,使各类植物喜阳耐阴,喜湿耐旱,各重其所。乔木、灌木、地被、攀援、岩生、水生,以及常绿、落叶、草本等植物共生共存。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常说的“师法自然”。

2.1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适生

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的要求来安排,科学设计保护好场地中的原有植物是对场地必须要做的保护性工作,利用原有植被是最大的节约。不能盲目引进推广外地园林植物,而应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植物。乡土植物指的是原产于本地区或通过长期引种、繁殖和栽培,已经完全适应本地区的气候和环境,并生长良好的植物品种。对于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来说,由于乡土植物不仅具有成本低、适应性强、当地特色明显等先天性的独特自然优势,同时乡土植物对环境土壤的适应能力很强,少有病虫害,具有可靠的生态安全性,而且节约水资源,有些仅依靠降雨就能生存良好,从而减少灌溉、施肥等养护成本。各种生物学特性优良的乡土植物,是集约型生态园林首选的植物材料。

2.2重视生物多样性,以复层式群落为主

地球上多数自然群落不是由单一的植物区系所组成的,而是多种植物与其他生物的组合。符合自然规律和风貌的园林建设,必须重视生物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重视园林植物多样性是一个模拟和创建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如果植物种群单一,在生态上是贫乏的,在景观上也是单调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地被层以及层间植物所构成的复层式混交群落绿化模式是实现园林绿地景观与生态功能的重要形式,可使城市园林这个小生态圈增加稳定性,也有利于珍稀植物的保存。高、中、低搭配可充分利用空间,使叶面积指数增加,也能提高生态效益,有利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2.3 城市园林绿化树种和草种的选择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应遵循美学原理,重视园林的景观功能。根据美学要求,进行融合创造,不仅要讲求园林植物的现时景观,更要重视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及生长的景观效果,从而达到步移景异,时移景迁,创造“拟自然而胜于自然”的优美景观。

2.3.1 优先选择抗性强的植物

抗性强的植物,是指对酸、碱、旱、涝、沙性及坚硬土壤有较强的适应性,对病虫害、烟尘和有毒气体的抗性较强的植物。

2.3.2速生与慢生树种相结合

速生树种如杨、桦等虽生长快, 可很快成荫, 但往往三十年后就衰老, 需要及时更新和补充, 否则要影响城市绿化的效果。慢长树如柏、银杏等, 要三、四十年才能见效, 但寿命可达百年以上。为早日发挥绿化效果, 应该以速生树种为主, 搭配一部分慢长树种, 尽快进行普遍绿化。同时要近远期结合, 有计划、分期分批地使慢长树种替换衰老的速生树种。

2.3.3常绿和落叶植物结合, 针叶和阔叶树结合

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避免单调、造作和雷同,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景观各异,使游人感到大自然的生命特征及其变化,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按季节变化可选择的树种有早春开花的迎春、桃花、榆叶梅、连翘、丁香等;晚春开花的蔷薇、玫瑰、棣棠等;初夏开花的木槿、紫薇和各种草花等;秋天观叶的枫香、红枫、三角枫、银杏和观果的海棠、山里红等;冬季翠绿的油松、桧柏、龙柏等。总的配置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即所谓“春意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苍翠不萧”的设计原则。

在林木配置中,常绿的比例占1/4~1/3较合适,枝叶茂密的比枝叶少的效果好,阔叶树比针叶树效果好,乔灌木搭配的比只种乔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无草坪的效果好,多样种植物比纯林效果好。

2.3.4与园林绿地的功能相适应

绿化植物要考虑与绿化主体的功能相适应,如道路绿化注重考虑以下特点: 适应多种土壤,耐干旱、耐瘠薄,抗污染性强, 病虫害少;易繁殖,易移栽,耐修剪,寿命长,不易萌发根蘖;出芽早,落叶晚,绿化展叶期长;落果少,不飞絮,无异香恶臭,不妨碍街道环境卫生;枝繁叶茂,冠幅较大;树形、叶形美观,尽可能具有一定经济价值,注重植物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2.4 注意不同植物形态和色彩的合理搭配

充分利用好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特征,使树木、草坪及花卉等景观特质与周围的事物有机地融合,进而烘托出该园林所表达的主题文化色彩。植物在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中,叶、花、果的形状和色彩随季节而变化。开花时,结果时或叶色转变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园林植物配置要充分利用植物季相特色,在不同的气候带,植物季相表现的时间不同。

园林植物配置利用好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植物的季相,能给人以时令的启示,增强季节感,表现出园林景观中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的偏枯现象,可以用不同花期的树木混合配置、增加常绿树和草本花卉等方法来延长观赏期。

2.5园林植物自身的文化性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在许多文人雅士私家园林中很得益。但松、柏则多栽于陵园中。园林植物配置在遵循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的同时,还应结合遵循美学原理。但应先生态,后景观的原则,换句话,师法自然是前提,胜于自然是从属。另外园林植物配置还可以根据需要结合经济性、文化性、知识性等内容,扩大园林植物功能的内涵和外延,充分发挥其综合功能,服务于人类。

3.结束语

园林绿化观赏效果、艺术水平、及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如果不注意园林树种草种的选择,及季相、花叶、树型等因素的搭配,就会显得杂乱无章,景观大为逊色。每个城市都有各自不同的区位环境、资源优势、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自然条件差异大,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建设节约型园林的实践中,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遵从科学的理念和原则,充分利用好当地的地理环境、植物品种、山水资源和文化特点,走有自己特色的园林绿化建设路子。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型、人文型、艺术型园林风格,走创新型 的节约、环保、和谐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平建;城市绿地生态建设理论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蔺银鼎;对城市园林绿地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中国园林;2001年06期

[3] 易军;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生态结构研究与景观优化构建[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4] 杨凤云;田春雨;梁伟玲;;绿化树种的选择与规划[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5] 俞孔坚;;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理论与实践[J];风景园林;2007年01期

[6] 马军山,现代园林种植设计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2007.

[7] 彭峰,陈亮明,园林植物造景中的生态设计[J],现代农业科技,2009,(17).

[8] 冯惠瑭,张世菊,园林植物造景中的生态设计[J],科技风,2011,(4).

春季造林绿化表态发言篇5

关键词:园林;立体绿化;植物配置;养护

中图分类号:S73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立体绿化是指除平面绿化以外的所有绿化,都称为立体绿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绿化形式为:垂直绿化、屋顶绿化、树围绿化、护坡绿化、高架绿化等。有人也将立体绿化称之为:建筑绿化,因为大部分立体绿化都运用在建筑上,而护坡绿化往往是用于堤坝防水,防止泥土流失的一种绿化方式。面对城市飞速发展带来寸土寸金的局面,面对绿化面积不达标,空气质量不理想,城市噪声无法隔离等难题,发展立体绿化将是绿化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1 植物配置方式

1.1 道路绿化配置

道路的绿化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主要包含了2个部分,分别为隔离带的绿化以及人行道的绿化。对于道路隔离带的绿化工作而言,它在高度方面具有较为严格的限制,一般情况下,绿篱的高度应该控制在0.7m以下,目前状况下较为常用的主要有黄连翘、金边黄杨、小叶女贞、金边女贞、红继木、南天竹、月季加三叶草等。而对于人行道的绿化工作而言,则相对简单,只需在人行道的2侧种上乔木,且其可用种类相对较多,主要有雪松、悬铃木、法桐、国槐、黄山栾、广玉兰等。

1.2 假山石绿化配置

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之下,假山石文化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逐渐增多,然而在配置时有所讲究,仅仅是光秃的假山石头很难引起观赏者的兴趣。因此,在进行假山石绿化配置的过程中,园艺工作者可以对一些藤本攀援类植物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利用,通过它们来对假山石进行立体绿化。就一般情况而言,常用二代藤木攀援类植物主要有爬山虎、常春藤、紫藤、藤本蔷薇、凌霄、五叶地锦、三叶地锦等。

1.3 门庭绿化配置

相对于其他形式的立体绿化配置,门庭绿化配置与人们的生活最为密切。一般情况下,较常使用的草本主要有如下几种:、丝兰、酢浆草、彩叶草、鸢尾等;而较常使用的小型乔灌木主要有女贞、黄杨、法国冬青、南天竹、红继木、观赏石榴、月季、碧桃、海棠等;大型乔灌木主要有桂花、法桐、玉兰、黄山栾、雪松、大叶女贞。

2 园林植物的养护

2.1 春季时期养护

随着春季的来临,天气逐渐回暖,在这一时期的园林树木养护之中,春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春季,气候往往表现为干旱多风,因此蒸发量相对较大,在这种情况之下应该及时对树木进行浇水,以此来对春旱进行有效的防止,在施肥土壤解冻之后,应当及时给植物施用基肥并灌水。此外,春季也是病虫害防治的重要季节,病虫害防治是重点环节,在日常的维护之中,一定要勤于检查,一旦发现就应该立即处理,防治病虫害的蔓延,进而造成更大的损失;需要对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结合,并定期、适时、适量的给植物喷药防治。4月上旬,应该抓紧时间对一些萌芽较晚的树木进行种植,同时,进行全面的检查,将在冬季死亡的树木进行拔除,并及时补种,在补种之后,还应该对树木进行有效的养护,做好浇水、施肥工作。绿地内的养护也十分重要,应该将大型绿地内的杂草以及攀援植物挑除。对草坪而言,则应该对其进行适当的挑草与切边。

2.2 夏季汛期养护

6月份之后,气温上升很快,在这种环境之下,树木也迎来了生长高峰期。夏季炎热干旱,植物缺水量相对较大,因此需要及时给植物补充水分。到了6月下旬,刺蛾进入了孵化盛期,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手段进行处理。就目前状况而言,大多采用50%杀螟松乳剂500~800倍液喷洒.或用复合Bt乳剂进行喷施,此外,还需要对天牛、青桐木虱等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在夏季有一项特别的工作,即防汛防台,在这一工作之中,应该做好对于树木的检查工作,对于一些存在松动、倾斜的树木应当及时扶正,并在其之上做上一定程度的加固措施。防台工作主要是剥芽修剪.对与电线有矛盾的树枝一律修剪,并对树桩逐个检查.发现松垮、不稳立即扶正绑紧。

综合而言,6月份的树木养护及绿化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重点:病虫害的防治、草坪的修剪与整形、绿地杂草的清理等,要想做好这几个重点,就必须在之前进行劳动力组织、物资材料以及工具设备等方面的充分准备。总之,夏季气温逐渐升高,存在着病虫害、台风、洪涝等方面的隐患,这给园林树木养护以及绿化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困难。

2.3 秋季时期养护

到了8、9月份,气温出现一定程度上的下降,在这一时期的园林树木养护及绿化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对树木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修剪,尤其是行道树,应该进行第一次剥芽修剪;绿篱造型的修剪、绿地内的除草工作以及草坪的切边工作也十分重要。除此之外,还应该进行死树的清理工作,一定要保证树木青绿、绿地整洁。当然,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草花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更换,选择颜色相对鲜艳的草花品种进行种植,然后做好配套的灌水、养护工作。

2.4 冬季期间养护

当到了冬季,由于温度低,一些露低树木基本上都进入了休眠状态。因此,在这一时期,应该对一些常绿乔木以及灌木进行有效的修剪工作。在进行冬季修剪的过程之中,应当全面展开对于落叶树木的整形修剪作业;对悬铃木、大小乔木上的枯枝、伤残枝、病虫枝及妨碍架空线和建筑物的枝叶进行修剪。此外,还应该对园林树木不同的应用目的进行充分的参考,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正确的整形修剪,这样,不仅可以达到调整树形的目的,同时也能够对地上与地下之间的关系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协调,对树木的开花结果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俊校,于金平.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原则[J].现代农业科技,2011(06).

春季造林绿化表态发言篇6

关键词:彩叶树种,分类,应用

 

1.引言

近年来我国从国外引进了较多彩叶植物,色彩绚丽,在春季盛花期过后与绿叶植物相互映衬,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的色彩,而且枝繁叶茂,易于形成大面积的群体景观,成为目前园林绿化美化的新宠。

2.彩叶树种的概念与分类

2.1彩叶树种的概念

彩叶树种主要是指以植物色彩器官非绿色作为观赏特性的植物。通常包括观叶观花观果等几种,其中主要是以观叶植物为主

[1]

彩叶植物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上彩叶植物不包括秋色叶植物,在春秋两季甚至春夏秋二季均呈现彩色,尤其是夏季叶盛生长季节仍保持彩色不变。广义上是指在生长季节可以较稳定呈现非绿色(排除栽培和环境条件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的植物,它们在生长季节或生长季节的某些阶段全部或部分叶片呈现非绿色

[2]

2.2彩叶植物的分类

2.2.1按色彩观赏期分类

(1)春色叶树:这类植物在春季新发生的嫩叶有显著不同的叶色,如五角枫、臭椿、黄连木、金焰绣线菊等。其中臭椿、五角枫的春叶为红色,黄连木的春叶呈紫色,金焰绣线菊的春叶色黄红相间。

(2)秋色叶树:陈俊愉先生把“叶片经秋变成红、紫、黄、橙等艳丽色彩,可以丰富景色的植物称为秋色叶植物(fall-color-plants)”

[3]

。陈有民教授将“凡在秋季叶子能显著变化的树种,均称为秋色叶树”

[4]

。此类品种很多,如黄栌、银杏、鸡爪槭、白蜡、火炬树、鹅掌楸等。

(3)常色叶类:有些树的变种或变型,其叶常年均呈现特殊的颜色,而不必等待秋季来临,如紫叶小檗、金叶女贞、紫叶李、紫叶黄栌、紫叶矮樱等。

其中秋色叶是目前我国应用较多的类群。

2.2.2按色素分布分类

(1)单色叶类:指叶片仅呈现一种色调,如红色或紫色。

(2)双色叶类:叶片的上下表面颜色不同。如银白杨、栓皮栎等。

(3)斑叶类或花叶类:绿叶上具有其它颜色的斑点或条纹,如洒金东瀛珊瑚、变叶木等。

(4)彩脉类:叶脉呈现彩色,如红脉、白脉、黄脉等。

(5)镶边类:叶片边缘彩色,通常为黄色,如金边大叶黄杨等。

其中斑叶类是目前我国城市绿化中应用较多的一个类群。

2.2.3按色素种类分类

(1)黄(金)色类:包括黄色、金色、棕色等黄色系列。

(2)橙色类:包括橙色、橙黄色、橙红色等橙色系列。

(3)紫(红)色类:包括紫色、紫红色、棕红色、红色等。

(4)蓝色类:包括蓝绿色、蓝灰色、蓝白色等。

(5)多色类:叶片同时呈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如粉白绿相间或绿白绿黄、绿红相间。

3.彩叶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形式

3.1孤植

彩叶植物色彩鲜艳,其作为孤植树一般处于构图的中心位置,亮丽的叶色可发挥景观的中心视点或引导视线的作用。常用于草坪、水面附近、桥头、园路尽头、庭院等处。孤植树主要表现单株树木的个体美,因而要求植株姿态优美、或树形雄伟端庄、或树冠开展、线条宜人、或花果美丽、色彩斑斓。适宜的有金钱松、银杏、鹅掌揪、无患子、红枫、黄连木、洋白蜡、水杉等。株形高大丰满的树种以及株形紧密的树种都可以孤植于庭院或草坪中,如美国红枫、紫叶矮樱、花叶槭等。

3.2丛植

丛植形式多为层次结构,注重色彩搭配,高低错落。丛植可用于桥、亭、台、榭的点缀和陪衬,也可专设于路旁、水边、庭院、草坪或广场一侧以丰富景观色彩和景观层次,活跃园林气氛。为了延长观赏期,秋色叶树种的丛植应尽量与春夏季观花、秋季观果的花灌木以及常绿树种配合使用。丛植既要考虑树木的个体美,又要考虑群体美。整个树丛要有层次感、高低有序、互不遮掩。适于丛植的有鸡爪槭、无患子、火炬树、卫矛等。将紫色或黄色的彩叶植物丛植于浅色的建筑物前或将绿色的乔木做背景、彩叶植物作前景处理,均能得到较好的景观效果。丛植是我国城市园林中应用得较多,较为成功的形式。如在厦门植物园、南湖公园随处可见三五成丛的彩叶植物与上层高大乔木、下层地被、草本花卉、草坪配置形成既有竖向层次又有横向色彩的植物景观

[5]

3.3彩篱或模纹花坛

紫叶小檗、金叶女贞、金叶黄杨等耐修剪的彩叶植物是极好的彩篱植物材料,与绿色植物相搭配可构成美丽的图案,其广泛应用在城市公共绿地、分车道、立交桥下、绿岛、小游园、厂矿企业、居住小区中。如美国红栌在国外被大量作为高速公路的防眩木来应用。

3.4群植或片植

群植常用于大型公园和风景区造景。大多数秋色叶树种均适合群植,以形成优美的秋色。如枫香、火炬树、元宝枫、三角枫、黄连木、黄栌等。同丛植相比,群植更需要考虑树木的群体美、树群中各树种之间的搭配,以及树木与环境的关系。将彩叶植物成片栽植,达到成林的规模,可营造出较有气势的景观。彩叶植物独特的叶色和姿态一年四季都很美丽,如紫叶矮樱可成片种植成风景林,其美化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单纯的绿色风景林。秋色叶植物是风景林中秋季的主要观赏点,如北京的香山红叶主要是大片的黄栌、火炬树、元宝枫等彩叶树与油松、桧柏等常绿树以及一些花灌木组成的混交林,一到秋天层林尽染,景象壮观。

4.应用彩叶植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彩叶植物的应用方式灵活多变,但应用时如果不注意彩叶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反而得不到应有的观赏效果。因此,园林中应用彩叶植物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4.1符合其生态习性和生物学特性

根据秋色叶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土壤及气候条件,确定可以选择的树种范围。同一株秋色叶树,即使在原来的生态环境中,入秋后其叶片的转色期、鲜艳程度、挂叶期也会因不同年份的气候条件而不同。一般来说,湿润的空气、土壤以及通风的小环境,能保持叶片鲜艳并延长挂叶期。一些彩叶树种如紫叶小檗、金叶女贞等要求全光照才能体现其色彩美,一旦处于半阴或全阴的环境中,叶片将恢复绿色,失去彩叶效果;而花叶玉簪则要求半阴的条件,一旦光线直射,就会引发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6]

4.2配置应遵循美学的原则

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又要合理配置,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山此产生的意境美

[7]

。彩叶植物色彩突出,在园林中的配置史应遵循植物造景的美学原则―多样与统一、协调与对比、韵律与节奏均衡等。论文格式。只有不同色彩的彩叶植物与背景合理搭配,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才能充分发挥彩叶植物独有的色彩美,创造优美的景观。论文格式。如只有将彩叶植物与色彩反差较大的背景植物或建筑物进行搭配,才能获得最佳观赏效果。还应注意植物与四周环境之间的协调性。论文格式。比如在建筑物前或立交桥下,为了与环境相适应,经常将彩叶植物修剪成圆形、直线形、拱形或波浪形等造型。在大片草坪上,可铺设大面积色块或孤植较大规格的彩叶植物。

4.3坚持功能性与观赏性结合的原则

应用彩叶树种时,还要坚持功能性与观赏性结合的原则。如果以秋色叶树种作行道树,可利用春季和秋季叶色的变化,达到软化街道和城市的立面效果,但应选择干性强、病虫害少、比较干净的树种,如银杏、枫香、鹅掌楸等。如果做园景树,可选择树形和叶形都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种,如金钱松、鸡爪槭、银杏、日本槭、枫香、乌桕等。如果进行垂直绿化,比如高楼大厦,应选择攀缘能力强的树种,如三叶地锦;若是断壁残垣,可选择攀缘能力差的树种,如五叶地锦、扶芳藤等。如果是点缀假山,可选择低矮的灌木或小乔木。如紫叶小檗、石楠、鸡爪槭等。若是城郊大面积造景,可选择的秋色叶树种较多,如果立地条件较差,可选择火炬树、黄栌、盐肤木等适应性较强的树种。

4.4注意养护管理

许多彩叶植物用作植物曲线或模纹图案,需要经常修剪,控制其高度和形状,促进植株枝叶生长紧密而整齐,并保持较多的顶梢新叶,延长其彩叶植物的观赏期。此外,修剪还可以使有些植物形成二次花期,如金叶莸、金边醉鱼草等。除了要经常修剪,还需要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以确保植株正常生长。

5.前景展望

彩叶植物在生长季节内能呈现出鲜艳的色彩而备受人们的欢迎,其观赏期长,可以成为我国城市冬季植物景观的补充,也可以和其它植物搭配使用形成丰富的城市园林植物色彩景观,。除此以外,彩叶植物还具有成景快、栽培容易、观赏期长等特点,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8]

我国南方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对外开放比较早,气候温暖,适合多种观赏植物的栽培,常绿植物品种多,基本上可以做到四季常绿、四季有花;同时对彩叶植物有一定的需求,且比较稳定。而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用于园林绿化的植物品种相对较少,除针叶林以外几乎没有冬季常绿的阔叶植物,适合于此地的彩叶植物就更少。因此彩叶植物在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在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城市园林绿化中也将会有较大的发展。此外,彩叶植物将会大规模用于铁路、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两侧及中间隔离带等的绿化美化。彩叶植物的发展将会由大中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向农村大规模扩展,其结构将会从比较单一的乔木树种向乔、灌、草、藤全面发展。

在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彩叶植物以其丰富构图、多变色彩、季相各异的特点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越来越多的大小城市都加人了彩叶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如北京市在城市绿化建设中以“绿色奥运”为主题,大力营建风景林,追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优美景观;上海市筛选一批适宜上海种植的彩叶植物以打造“彩色世博”。

随着我国园林绿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彩叶植物在城市园林生态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科用,如何进行园林彩叶植物引种驯化和诱变育种,用更多实用的园林彩叶植物来丰富园林植物的多样性来为城市的园林景观建设服务,如何运用彩叶植物丰富景观色相、提高景观质量等课题仍需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任少伯,李春涛. 浅谈园林彩叶植物及其发展现状[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 (8):1426,1448.

[2]袁涛.彩叶植物漫谈[J].植物杂志,2001,(5):12-13.

[3]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6.

[4]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5]李彩云.厦门市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4,31(2):78-82.

[6]陈俊愉,程绪坷.中国花经[M].上海:海文化出版社,1998.

[7]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8]曾云英,徐幸福.彩叶植物分类及其在我国园林中的应用[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6-19.

 

春季造林绿化表态发言篇7

关键词:彩叶树种;园林绿化;树种选择;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11-0035-02

1 引 言

植物是园林景观构成的要素之一,也是应用最广泛最不可或缺的材料,在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植物造景设计已成为园林景观设计的主流。人们对城市园林植物色彩的要求愈来愈高,传统的绿化植物材料品种单一,绿化景观单调,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

彩叶树种因在生长季节内能呈现出鲜艳的色彩而备受人们的欢迎,除此以外,彩叶树种还具有成景快、栽培容易、观赏期长等特点,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目前园林绿化美化的新宠。其作用尤其以春季和秋季最为显著,利用彩叶树种可以充分表现园林的季相美。无论是小型庭院、公园,还是风景区,彩叶树种都可以极大地丰富景观的色彩构图,形成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本文拟对彩叶树种在园林中的应用作一定探讨。

2 彩叶树种的分类

彩叶树种,又称色叶树种,是指那些树叶颜色不同于常规绿色且具有良好观赏价值的各个树种的总称。包括终年彩色树种和季节性变色树种两类,终年彩色树种的叶片从幼叶到衰老,彩色始终存在,四季可观,全年丰富园林景色(落叶树种除外);而季节性变色树种的转色期在秋天落叶前3~5周或春天新叶萌发后3~5周。

在园林应用中,根据叶色的呈色时间与表现特点,可分为春色叶树种、秋色叶树种、常色叶树种、斑色叶树种等几类。

3 彩叶树种的选择及在园林中的应用

3.1 彩叶树种的选择原则

从古至今,彩叶树种在园林景观构成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春色叶树种和秋色叶树种,它可以充分表现园林的季相美,构成各种壮观的模纹图案和壮丽的群体景观,形成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不同的彩叶树种在城市园林中观赏效果不一样,所以在城市园林中选择彩叶树种时,应做到功能性与观赏性相结合,并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

根据彩叶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土壤及气候条件,确定可以选择的树种范围,同时必须遵循调和的原则,即协调和对比的原则,才能达到突出主题或引人注目的作用。例如,如果作行道树,就选择干性强、病虫害少、比较干净的树种,如银杏、枫香、鹅掌楸、杜英等;如果作园景树,可选择树形和叶形都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种,如鸡爪槭、银杏、红羽毛枫等;如果做垂直绿化,若是高楼大厦,应选择攀缘能力强的树种,如三叶地堇,若是断壁残垣,可选择攀缘能力差的树种,如五叶地堇、扶芳藤等;如果是点缀假山,与山石相配,可选择低矮的灌木或小乔木,如小檗、石楠、鸡爪槭等;如果作地被,可选择五叶地堇和小檗;如果在公园、游园及街头绿地中作大面积流线型模纹或作地被,则应选择色彩丰富、高矮一致、相配协调的低矮灌木,如红叶小檗、红花继木、金叶女贞、金边水腊等。

3.2 彩叶树种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现状

我国作为世界园林之母,拥有丰富的树木资源,彩叶树种资源也极为丰富,据1993~1997年的初步调查,我国彩叶植物达40多种,分别属于62个科、108个属,但与国外相比,我国对彩叶树种的利用和品种选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彩叶树种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几年国内一些大城市开始重视彩叶树种的应用,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景观价值。以北京、上海为例。

北京市在这方面的工作起步较早,已建立了色叶树良种繁育基地,北京为了解决绿化色彩单调问题,2002年开始实施“栽植3333ha黄栌、火炬树、红枫树类、红橡树类等彩叶树种300万株”计划,并要求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在山区主要交通干道两侧和重点风景旅游区,种植红叶系列的彩叶乔灌木树种。现实应用的主要树种为紫叶小蘖、紫叶李、黄栌(香山红叶)、金叶黄杨、火炬树等;引种成功并已应用的主要树种为紫叶矮樱、矮生紫薇、美国红栌、欧洲金叶云杉、韩国红叶槭树。

上海近几年引进了100多种彩叶植物,整个城市也因此而色彩丰富。引进的彩色树种约20多种,其中包括国王枫、挪威槭等,以枫槭类为主;而本土种类主要集中在黄金槐、彩叶柳、中国枫香等品种上。

3.3 彩叶树种在园林中的配植

彩叶树在园林绿化中,主要用于扮靓、点缀园林景观,在花坛、花境、花池、草坪绿地、庭院、公园、风景区中,能够创造出优美的色调。因此,园林工作者极为重视彩叶树种的应用。唐代诗人杜牧曾留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名句。深秋观赏黄栌、元宝枫的红叶等已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旅游资源。彩叶树种在园林绿地或风景区中常见的应用方式,主要有规则式配植和自然式配植两种。

(1)规则式配植。按照一定的几何图形栽植,具有一定的株行距,体现出整齐庄严,适用于规则式园林和需要体现庄重的场合,常采用的形式有中心种植、对植、列植、环植等。

(2)自然式栽植。没有固定的株行距和排列方式,自然灵活,富于变化,适用于自然式园林、风景林、庭院绿化,常见的栽植形式有孤植、丛植、群植、林植等。

4 结语

彩叶树种的配置应遵循植物造景的美学原则――多样与统一、协调与对比、韵律与节奏、均衡等。只有不同色彩的彩叶植物与背景合理搭配,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才能充分发挥彩叶植物的观赏期,对提高城市的绿化景观和环境质量大有益处。

园林植物配置景观应用设计中,彩叶树木可以丰富构图、调整色彩、形成绚丽的图案和不同的季相效果,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应用形式多种多样,发展前景广阔。彩叶树木与草本花卉相比,在绿化中栽培简单、管理方便,一次栽培可以多年观赏。同时,由于色彩丰富,适合不同季节的景观布置,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的色彩,而且枝繁叶茂,易于形成大面积的群体景观,是目前园林绿化美化的发展方向和新宠。

参考文献:

[1] 藏德奎.彩叶树种选择与造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 楼炉焕.观赏树木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春季造林绿化表态发言篇8

关键词:生态;园林;植物配置

1 前言

人类在利用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创造出了高度的社会文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们在享受其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同时,却不得不面临全球环境的恶化、人、聚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威胁人类生存的严峻现实,人们逐步认识到生态环境失调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人类的生存不仅需要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更需要一个协调稳定,具有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生态园林的产生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顺应时展和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2 目前我国园林植物配置的现状分析

(一)把植物作为装饰品,弱化了功能性

近年来,我国城市环境设计、小区景观设计大都是在满足人们生活空间的前提下,利用边角地带见缝插针地点缀植物,把园林植物作为主体来设计的景观可以说少之又少。总体看来,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景观都有自己的功能需要,但是我们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上却片面追求形式美,过分强调视觉的审美效果,大量采用几何模纹,选用低矮灌木和草坪,把植物作为城市空间的装饰与点缀,大大弱化了园林植物应有的生态功能Ⅲ。如在北方大多数城市绿化中,大量地采用大叶黄杨、紫叶小檗、金叶女贞等构成几何模纹,或者大面积栽植草坪,片面地追求外观美,生态效益较强的阔叶乔木则运用的少之又少。

(二)植物种类单调,片面地追求四季常绿、一次成型

在我国城市绿地设计植物种类的选择上,我们应尽量注重物种的多样性,避免同一个物种数量过多,栽植面积过大,否则会造成人们视觉上的单调效果。而且大面积的栽植同一植物,有利于病虫害的繁殖与蔓延,对植物产生致命性的威胁。其次,在一些城市(尤其是北方)的绿化中,植物配置上片面地追求四季常绿,这样会造成物种单一,植物季相变化不够丰富等。园林植物是风景园林景观的主体,植物的景观受当地条件与气候的综合作用,在一年中有不同的外形与色彩变化。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我们必须对植物的物候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这样才不至于产生单调的植物景观。

从一般落叶树种的叶色来看,春季为黄绿色,夏季为浓绿色,而秋季多为黄色或红色。而一些花灌木的开花时间也是不同的,以北京地区为例,3月下旬迎春、连翘开始开花,4月初开花的有桃花、杏花、玉兰等等,以后至6月中旬,开花植物逐渐减少,而紫薇、珍珠梅等正是开花之始。到9月下旬以后就少有开花的树木了,但这时树木的果实、叶色也是最好的观赏期。因此,在植物配置时要注意这种变化,要求做到既有春季的满园春色,夏季绿树成阴,又有秋季硕果累累、霜叶如火的景象翻。其三,要合理地利用植物不同的生长期和植物可移植的特性,建设成长型的园林。在某些地区的城市绿化中,为了追求一次成型的绿化效果,大量地移植外来树种和栽植大型乔木,从而造成因树木不适应当地环境而大量死亡的现象,或者后期的养护成本过高,造成很大的浪费。园林绿化应是一项长期的投资,有一个自身发展的过程,我们应当尊重这一规律,不要指望一次性成型。

3 生态园林的设计原则

统一的原则,也称变化与统一或多样与统一的原则。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

调和的原则,即协调和对比的原则。植物景观设计时都要注意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配置在一起才能产生协调感。

均衡的原则,这是植物配置时的一种布局方法。将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的原则配置,景观就显得稳定、比较顺眼一点。如色彩太浓重、体量太庞大、数量繁多、质地粗厚、枝叶茂密的植物种类,就会给人以沉重的感觉;相反,色彩素淡、体量小巧、数量减少、质地细柔、枝叶疏朗的植物种类,则给人以轻盈的感觉。

韵律和节奏的原则,配置中有规律的变化,就会产生韵律感。如:水源洞洞边植物配置。云栖竹径,两旁为参天的毛竹林, 沿洞边游赏时就会感到不那么单调,人如走在画中,有一定的韵律感变化。

4 植物配置方式

自然式的树木配置。多选树形或树体部分美观或奇特的品种,以不规则的株行距配置成各种形式。包括孤植、丛植、带植等配置方式。

孤植。单株树孤立种植,孤植树在园林中,一是作为园林中独立的庇荫树,也作观赏用。二是单纯为了构图艺术上需要。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

丛植。一个树丛由三五株同种或异种树木至八九株树木不等距离的种植在一起成一整体,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方式,可用作主景或配景用作背景或隔离措施。配置宜自然,符合艺术构图规律,求得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也能表现树种的个体美。

带植。林带组合原则与树群一样,以带状形式栽种数量很多的各种乔木、灌木。多应用于街道、公路的两旁。

规则式配置。包括行植、环植、带状种植等配置方式。行植是在规则式道路、广场上或围墙边沿,呈单行或多行的、株距与行距相等的种植方法。环植是按一定株距把树木栽为圆环的一种方式,可有1个圆环、半个圆环或多重圆环。带状种植是用多行树木种植或以带状构成防护林带。一般采用大乔木与中、小乔木和灌木作带状配置。

5 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对比和衬托。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在树丛组合时,要特别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结合在一起。

动势和均衡。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杜英;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起伏和韵律。一种是“严格韵律”;另一种是“自然韵律”。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最容易体现出韵律感,但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这样才产生节奏韵律感。

层次和背景。为克服景观的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

6 结束语

上一篇:春季造林绿化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春季造林绿化工作安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