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5 11:47:27

八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八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篇1

一、温故知新,夯实基础

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可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温故知新,夯实基础。

案例一:九年级上册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在学习了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导火线、开始、经过、转折、结果、性质、意义及林肯的贡献后,可组织学生回忆《美国的诞生》的知识点: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开始的标志、领导机构,美国诞生的标志,战争的转折,1787年宪法的制定,美国的政治体制、首任总统,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意义,华盛顿的贡献等。

案例二:在学习九年级下册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后, 教师可组织学生回忆九年级下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知识点:“巴黎和会”使德国的全部殖民地被英、法、日等国瓜分,《凡尔赛和约》没有消除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反而加深了双方的矛盾。法国元帅福煦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随着德国东山再起,果然在20年后再次发动战争,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案例三:九年级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师可组织学生先回忆第一次科技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知识点:两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性发明、理论基础、领先国家、新型交通工具、动力机器、新能源、对经济社会的重大影响等,再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自然地导入新课,还复习了旧知识,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衔接。

二、区别比较,分清异同

很多学生对历史知识点互相混淆头疼不已,教师在教学中应对有关知识点进行区别比较,帮助学生分清异同之处,准确清晰地把握历史事件。

案例四:八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与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有两个易混淆的知识点: 局部抗日战争和全国性抗日战争的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和正式建立。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有关知识点进行比较:“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西安事变”后,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卢沟桥事变”后,平津沦陷,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案例五:八年级上册第16课《血肉筑长城》,可组织学生对三个知识点“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进行比较。相同之处:都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都发生在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之间;中国军队都取得 胜利;都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 焰,振奋了我国的民心和军心。不同之处:“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是中国共产党军队对敌作战,“台儿庄战役”是军队对敌作战。

案例六:九年级上册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12课《美国的诞生》、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有关知识点进行比较。相同之处:性质都是资产阶级革命;都由资产阶级领导;革命的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同之处:英法的革命是为了本国的封建专制统治,美国是为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英国和法国的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不仅是资产阶级革命,也是民族解放战争;英国的领导者除了资产阶级,还有新贵族,美国还有南方种植园奴隶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法国建立了共和制国家。

三、连点成线,构建知识体系

很多历史事件并不是孤立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教师应帮助学生把分散、孤立的知识点连成线,整合教材,构建知识体系。

案例七: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清政府在与列强的侵华战争中,屡战屡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步步地从封建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有关知识点进行整合:1840―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案例八: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在近代化探索的过程中,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制度,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民主共和制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近代化探索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从学习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到学习思想文化的过程。

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可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分清有关知识点的异同之处,并构建知识体系,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八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篇2

教材分析

1. 教 材特点

教材选用最新版的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主要复习以下内容:

《中国历史》分了四册,其中七年级上册和下册为中国古代史,主要让学生知道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秦汉、隋唐以及元明清时期的历史演变及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关系及与世界的交往等情况。

八年级上册的内容是我国的近代时期的历史,讲述了中国近代时期外国的侵略及民族抗争、革命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分析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中国近代反抗外国侵略的主要经过,中国格局的变化。

八年级下册主要是中国现代史,介绍了中国是如何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有哪些成功的地方,又有哪些挫折和失误,最后又是如何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介绍了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等等。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国家的重新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侵略与反抗、近代化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经济、文化与社会牛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等基础知识。

2、让学生在掌握以上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综合、归纳、分析、比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历史课的复习,让学生明白历史的发展大趋势,知道科技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树立科学发展观。

四、主要措施:

1、对优生要求除了掌握教学大纲上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在思想认识、能力培养上达到自我运用的水平,学会运用辨证唯物观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上课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后多交流,通过培尖的形式加以沟通;作业布置加大难度,多布置分析性的作业;以面批为主。

2、对差生要求完成基础知识,培养正确的爱国主义情操,上课认真督促、作业以面批为主;课后多补差;经常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了解思想动态,鼓励学生上进。

3、备课:深入钻研现行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与要求,作好学期教学总体安排,根据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明确本章、本课的教学目的与任务。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知识体系,明确每个单元与每节课的任务,找出重、难点,注意掌握各课的内在联系,准确掌握历史课本中史实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结合教材,注意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教案要能体现出教学的主要手段,全面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教学过程中。每节课要有简明、系统、突出重点、层次分明的板书设计。

3、结合教材,结合实际使用得体的教学方法。做到讲练结合,点面结合,图文结合,重点突出,师生互动。语言力争准确、简单、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4、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及回答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收集、整理、阅读历史资料,注意引导学生阅读课后“自由阅读卡”,上好活动课,组织兴趣小组开展课外活动。

五、研究的主要课题(根据本学期教学内容,提出重点研究的课题,并说明研究的课题解决什么问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含观摩课、公开课、经验介绍等)

题:改革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发展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评价是一张试卷所难以体现的,很难想像,动手探究能力能在试卷中体现出来。同样的道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不可能通过学生的笔来进行判断。冈此,评价学生的历史学人文素养,必须足灵活多样的,如探究能力可以通过是否能根据情境提出问题、是否能设计探究方案、是否能独立或共同完成探究计划等等进行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在学生的各种设计活动、提交的调查报告和小论文中进行评价。当然,试卷的这种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针对现状,我将对评价方法进行尝试性地改革。在教学中努力探讨一种评价最优化方案,使不同的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捉高,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力争出高质量的论文。

八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篇3

其次,研究对象不够确定。以往的研究,大多将“移民”当做一个尽人皆知的概念,没有对它进行严格的界定。有鉴于此,作者在对种种说法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明确地说:“我们为本书确定的移民的定义是:具有一定数量、一定距离、在迁入地居住了一定时间的迁移人口。”(1/10)[1]这对移民史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它避免了将所有的人口空间移动都视作“移民”的简单化倾向。但是,作者在具体的研究中,却未能严格遵从这一界定,如“西汉期间其他徙关中类型”中的“特殊身份的移民”,作者认为“他们的数量是很少的,……不过从我们规定的移民定义看,……实际上大多已成为迁入关中的移民了。”(2/114)既然徙入关中的人口数量“很少”,似不符合作者所规定的“具有一定数量”的“移民”定义。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或随意性,必然会影响对移民状况的认识。

再次,研究的深度不够。本书对移民过程的考证虽不乏精到之处,但在总体上,仍然主要是对“过程”的描述;对移民的影响和作用,也大多停留在列举现象的阶段。

本文对此书暂不作全面评介,只是就管见所及,对其史料收集、理解、使用,史实疏误以及其它其关问题略作评析,千虑一得,以备参考。

一 史料问题

本书在史料的收集、理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标注的引文出处与所引文献有不相符合之处,如注明引文出自“倪岳《屯御疏》,《明经世文编》卷69”(5/293注①),但《明经世文编》该卷辑录的是王越的《王威宁文集》,倪岳之文辑录在卷77、78。仔细检核,方知作者所征引的文字出自《明经世文编》卷77倪岳的《论西北备边事宜疏》。[2] 这样的失误,如果还可以用“疏于检核”作解,那么,我们根据作者所标明的出处,却未能找到原文就难以理解了。

如“原在乃蛮国可汗处掌管印玺并管理钱谷事务的畏兀儿人塔塔统阿,在乃蛮国灭时成为俘虏,后随蒙军征战并迁居中原。”(4/560-561)标注根据的是《元史·塔塔统阿传》。该传记载了塔塔统阿被俘后受命教太子诸王畏兀儿字;太宗即位,又受命“司内府玉玺金帛”,却没有他“随蒙古军征战并迁居中原”的记载。作者所据显然不是《元史》本传。再如:“吐鲁番部众也有内附明境边内者。如嘉靖七年(1528年),吐鲁番大头目牙木兰率众3000帐入关归附,他们被安置于湖广鄂城”。(5/454)所注出处是“严从周《殊域周咨录》卷15《撒马儿罕》”;未标版本。颇疑“严从周”乃“严从简”之误,因该书该卷确是“撒马儿罕”条。果如此,则该条嘉靖七年收有王琼疏,中有“查得先该巡抚都御史陈九畴原议,要将土鲁蕃、哈密贡回夷人俱发两广地面安置,先任提督尚书杨一清为国忠谋,反复辩论,将哈密、土鲁蕃贡回夷人改拟腹里羁候,待虏情向背已定,另为议处。”[3] 并无安置于湖广鄂城事。又如,作者引用《明史·地理志》记载“李文忠等取元上都,设开平卫及兴和等千户所”(5/284注①)。细检原文,却未见到此条。又如征引清代档案,未标出档案编号,如注作“朱批奏折。允禄等折,乾隆二年三月十一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6/154注③);征引广东巡抚杨文乾奏,注其出处为“《朱批谕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6/391注③)等。

出现这样的问题,似乎说明作者并没有真正见到他所引用的这些史料的出处。倘确实未曾寓目,而又未标示其来源,读者如何能相信作者引用史料的真实性?又如何能相信依据这样的史料所得出的结论?对史料收集不够,理解有误,还都只能影响与这些史料相关的具体的论断;如果作者在引用史料时,存在上述态度问题,其所影响者可能就是全书!

(一) 史料理解的错误

本书作者对史料理解错误之处颇多,其中直接影响到对移民认识的错误就不少。

关于宋代秦州的内迁边民,作者认为“在庆历八年(1048年)前的数十年间,秦州……城外的居民及驻军已达几万家。”(4/51)他所依据的是尹洙《河南集》卷4“秦州新筑东西城记”。但复检原文,乃云“秦州自昔为用武地,城垒粗完,数十年戎落内属益众,……民颇附城而居。韩公作镇之初年,籍城外居民暨屯营几万家……以益城为请”。[4] 此处“几”乃“近”之意,指近万家,而非数万家。这就涉及到了移民的规模。此文作于庆历二年,所以不是庆历八年前的数十年,而应是庆历二年前的数十年,这又涉及到移民的时间。

再如作者认为“贞祐五年(1217年),由于蒙古军开始南下,宣宗诏附近人民携带粮食迁入城内,开封城人口开始大增。”(4/159)作者引用的是《金史·宣宗纪》,检核原文,此事系于贞祐四年十月甲戌而非五年,文曰“谕附京民尽徙其刍粮入城,官储并运之。”[5]只言运其刍粮,未及令百姓入城居住,则据此而得出的“开封城人口开始大增”云云,便有问题。

又如,作者说:“有时,还有一些蒙古平民自外地迁入河南,仅至元二十九年一次迁入益都(今山东青州市)耕田的拔都儿部畸零户便有347户。”(4/538)检《元史》,原文是“敕畸零拔都儿三百四十七户佃益都闲田”[6]。“拔都儿”是勇士、敢死士之意,是蒙古军组成部分,并非“平民”,也不存在“拔都儿部畸零户”。这至少涉及移民的身份问题。

关于元代色目人的迁移,作者列出“因入侍而迁移”一类,其中所举一例是:“回纥伯什巴里(即别失八里)人康懿公中统中来华朝见,由于有学问得到世祖器重,“即命通籍禁门,恒侍左右,诵说经典……”(4/549)作者注明其资料出处是《雪楼集》。此书影印元刻本作“别失拔里”,不烦作者校改(“伯什巴里”乃清人妄改,作者显用四库本)。简单的几句,疏误之处却很多。(1)“回纥”之说,不见原文,显然作者以为“回纥”即畏兀儿。[7] 唐代回纥是元代畏兀儿的先民,但元代所说的“回纥”不是用来指称畏兀儿,而是“回纥即回回”。元代所说的“畏吾儿”一般是特指高昌回鹘,而“回纥”亦即“回回”是对今中亚和西亚地区信奉伊斯兰教诸国各族人的泛称,二者地域、民族均有很大差异。本书作者将其误视为一事,势必会导致其所论移民的地域和民族问题出现重大失误。与此相关的是本书“畏兀儿人”一节中有“千夫长阿剌瓦而思”(4/560)。按,《元史》卷123《阿剌瓦而思传》说他是“回鹘八瓦耳氏”。“回鹘”即回回;此人系回回人,而不是畏兀儿人,钱大昕《元史氏族表》已指出。其子名阿剌瓦丁、赡思丁,也正是回回中通行的名字。(2)“来华朝见”之语不妥。“别石拔里”亦是中华之地。墓碑原文是“自其国来觐天光”。(3)“来华朝见”的不是康懿公,而是其孙大乘都(谥文敏)。另,康懿公是谥号,不是人名,此人名伯益赫。(叙述中舍名而称谥号,从一般习惯和作者在本书中的叙述习惯来看,都欠妥。)

有些句读的错误,也反映了作者对史料没有读懂,如作者引刘元鼎文,说“乐队演奏秦王破阵曲以及凉州胡、渭录要等来自中原和陇右的曲子”(3/225)。此应作“凉州、胡渭、录要”,是三个曲子而非两个。[8] 再如引文作“世祖建国开平驿,致其家属,因占籍焉”(4/667)。据此,则似在驿站建国,不通,应作“建国开平,驿致其家属”。

(二) 史料收集的疏漏

在研究中,资料收集要尽可能完备。“竭泽而渔”可能是苛求,但相关的最基本、最关键的资料不应有疏漏。

魏晋南北朝时,有许多西域僧人内迁。作者将《高僧传》中的的内迁“西域僧人”一一列出(2/503-505)。揆诸作者之意,似乎是想尽可能收集因佛教传播而进入中原的西域僧人。但是,《续高僧传》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人物,作者未列。再如,关于清代八旗驻防,作者对相关史料没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以致造成了一些本可避免的失误,而对八旗制度的隔膜,更导致了作者在研究“满洲八旗的分布”中出现了一些根本性失误。

首先,作者对各地八旗驻兵的人数,主要依据的是“乾隆《八旗通志》”和《清史稿·兵志》的记载。[9] 有关八旗的记载,除这两种外,最为集中的还有《八旗通志(初集)》、《清会典事例》。两种《八旗通志》相较,《二集》虽然增加了乾隆朝的内容,但对此前的有些内容,反不如《初集》详实。关于八旗驻防,《初集》依据的是《会典》和“本驻防来册”;所载各地驻防兵数可确定为雍正后期至乾隆初年,不至于因时间跨度过大而不易比较。《清会典事例》则以上谕等形式较详细地记载了各驻防地士兵的旗分、数额等演变。至于《清史稿》成书最后,其史源大多仍能找到;所载八旗驻防情况也比《初集》、《事例》为简略。作者在研究这一问题时,未使用更为详尽和可靠的史书,就注定其研究结论要出现失误。

具体而言,对所引用的上述两种史料中,未明确记载驻兵人数者,作者以一个士兵营房二间的标准进行了推算,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出了驻兵总数。[10]

“一般一个士兵有营房二间”是推断的基础,但作者却未指明这一基础的史料根据。其实,《初集》卷24《营建志二·八旗驻防·衙署营房》载《上谕旗务议复》中提到了八旗官兵的住房标准,“盖给章京房屋每员八间,骁骑校每员五间,兵丁每名二间” [11]。该书同卷记载有各地驻防军队的房间数及各级官兵的住房数,确实士兵一般每人住房两间。但此仅“一般”而言,其中又有不少变例,如古北口、独石口、罗文峪等便是一人一间。如这些地方或因属山地所致,那么,河南开封府驻防是一人三间。有此变例存在,为何保定、德州、宁夏、成都(后三地见表2-3)驻防便一定是一人二间而不会是一人一间或一人三间呢?每一驻防地的总人数都不太多,住房标准一变,则据此推测的驻防人数的出入似乎就不能忽略不计。事实上,保定、成都、宁夏的驻防士兵数与其推测不合,德州驻兵数虽与作者所推测的相符,但亦只可视作巧合;从方法上说,这种推测是不恰当的。

作者所推测的保定、德州、宁夏、成都等四处驻防士兵数,在《初集》和《事例》中均有明确记载。12 表2-2中天津府、山海关、密云三地驻防兵数据《清史稿》卷130《兵志一·八旗》,但复检原文,除密云外,其它两处颇有歧异。[13]

其次,对驻防于畿辅的八旗,作者“设其中52%为满洲八旗”(6/39),不知此比例数据何而来?据《初集》卷2至卷16记载,八旗满洲共682佐领,八旗蒙古共211佐领,尚不包括八旗满洲所属的包衣佐领八旗汉军共270佐领,其中八旗满洲所属佐领占全部佐领数的58.5%强。而据《清文献通考·兵考一·兵额》“八旗满洲兵五万九千五百三十名,八旗蒙古兵一万六千八百四十三名,八旗汉军兵二万四千五十二名”[14]。则八旗满洲在全部八旗军队中约占59%。

第三,尽管我们可以根据八旗满洲在八旗中所占比例来推测畿辅驻防中的八旗满洲的人数,但八旗在各地驻防时,满洲、蒙古、汉军并非按总比例来分配,有些地方八旗满洲、八旗蒙古人数多,有些地方却一度只有八旗汉军;依据总的比例数来推测某地驻防中的八旗满洲人数,与事实出入会较大。《初集》、《事例》所载八旗驻防情况,许多驻防地都明确标明了旗分。即以畿辅驻防而言,《初集》卷27《畿辅驻防甲兵》中标明了顺义、良乡、固安、东安、霸州、永平、古北口,均为八旗满洲;昌平、宝坻、雄县、玉田县、天津府、热河,均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三河,始为八旗满洲若干,后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若干;采育里,始泛言驻军为八旗,后分载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各若干;山海关,详列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各若干。只有冷口、喜峰口、独石口、罗文峪、千家店、保定、沧州、张家口、郑家庄,驻军为八旗。再以《事例》所载相对照,可以确定驻防军为八旗满洲者可能会更多。除去明确记载为八旗满洲者之外,剩下的驻防兵中,再以一定比例估计八旗满洲在驻防军人中的数量,就会比全部以比例估算要准确得多,也科学、合理得多。

第四,表2-2中将热河、围场分为二地。《事例》往往将此连称,或分开记载,但似乎未将此视作二个驻防地。而且,“热河”既列于畿辅驻防(表2--2),又见于直省八旗驻防(表2-3)。另外,《初集》中的畿辅驻防中尚有圆明园、郑家庄二地,表2-2中未列,也未作交待,不知何故。

第五,第二章是“清兵入关和满洲迁移”,其第二节是“满洲八旗的分布”,其中第一小节“北京”,即北京的八旗满洲,以52%为比例,估计了其中属于八旗满洲的人数;而第二小节“直省”,据表2-3计算出了各省驻兵总数,但据此章此节的主旨,应当是叙述直省驻防中的八旗满洲的人数,作者并未如北京,将八旗满洲从八旗中分出来。如此混同叙述,便失去了此节叙述的意义。作者叙述了满城和日后出旗为民的情况,但满城中是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同住,并非仅是八旗满洲,而出旗为民本身有一过程,不能因此将直省驻防军人全部视做八旗满洲。

第六,表2-2中有“驻防时间”一项。按,这其中大多是始设时间而非驻防时间,表2-3中标为“设置时间”,是。但“设置时间”只是一个时间点,而且各驻防的设置时间也有早晚之别;将这样不同时间点的驻防兵数的总和视做驻防总数,并据此来估算其中的八旗满洲的人数,不妥。应当以同一个时间点来估算,再将不同的时间点的驻防情况进行比较。这并非不能做到,至少《初集》、《事例》记载有各地驻防人数的前后变化。因此,且不说表2-2、表2-3中的一些数字是错误的,以设置时间的驻防兵数来做这两个表,也并不能说明作者想要说明的问题。

(三)未探究史源,或未细审文意

作者引《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为据,认为赵奢的后人迁至咸阳是在秦灭赵时(2/62)。但《后汉书·马援传》载:“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其先赵奢为赵将,号曰马服君,子孙因为氏。武帝时,以吏二千石自邯郸徙焉。”李贤引《东观记》曰:“徙茂陵成懽里”。[15] 记载战国末的史事,《东观汉纪》和《后汉书》无疑要比《新唐书》更为可靠,不知作者何以舍前用后?如果认为晚出史料比前期史料更可靠,则需作必要的考辨,不宜如此不辨史源而贸然使用。

在研究唐代移民时,作者列有许多移民表;书中的许多结论都是根据这些表得出的。但这些表的错误却不少,常将一人视做二人、二人视做一人等,这无疑会直接影响据此而得出的移民状况。

如表2-1“突厥移民实例”中有两个“阿史那怀道”和两个“白元光”。第一个“阿史那怀道”[16],作者所根据的是《旧唐书·突厥传下》,迁入地为长安。检原文,作“阿史那步真者,……其子斛瑟罗,……寻卒。子怀道,神龙年累授右屯卫大将军、光禄卿,转太仆卿兼濛池都护十姓可”[17]。 第二个“阿史那怀道”[18],作者所根据的是阿史那怀道长女的墓志,迁入地是洛阳。检原文,作“夫人姓阿史那氏,继往绝可汗步真之曾孙,……斛瑟罗之孙,十姓可汗、右威卫大将军怀道之长女也。”[19] 全文未及迁来洛阳事,不知作者何以认定其迁入地乃洛阳。两相比较,可知资料来源虽不同,但这两个阿史那怀道同为一人则无疑。

至于表中的两个“白元光”[20],更是费解。两处所据史料完全相同,显然是同一个人,但表中所列内容却不尽相同。

又如表3-3“西域移民实例”:“金刚智”[21]与“大宏教和尚”[22],本是同一个人;“不空金刚”[23]与大辩正和尚”24也是同一个人。权德舆《唐大兴善寺故大宏教大辩正三藏和尚影堂碣铭并序》,称“大宏教和尚,本号金刚智,……传法于大辩正和尚。和尚法号不空。”[25] 《宋高僧传》卷1《唐京兆大兴善寺不空传》,称“释不空,……华言不空金刚。……年十五,师事金刚智三藏。”[26]在同一条材料中,交待得非常清楚,不知作者何以会误一为二。

其它因未细观全文,断章取义,结果导致张冠李戴者也不少,如将儿子的罪过或功绩算到了父亲身上,或将祖父的事安到了孙子身上,或将辈份完全弄乱[27],或所得结论与所据史料不相吻合[28]等。

(四)对史料的流传和版本情况不甚了了,对古籍整理的成果也注意不够

作者在叙述清代圈地过程,言及八旗圈地的数额时,云:

王庆余《石渠余记》卷4记:“各旗官兵分拨庄田以顷计者十四万九百有奇。”王庆云在《熙政纪要》卷4《纪圈地》中说,八旗前后圈地共占耕地面积达16.68万顷。(6/50)

《石渠余纪》以不大的篇幅记载了清代的重要典制,因所根据的是上谕奏折,而不只是转录《清实录》等官书而已,因此成为治清史的入门书。龙璋在光绪十六年刊刻《石渠余纪》时,作跋云:“右《石渠余纪》,闽县王文勤所撰,原名《熙朝纪政》,稿定后改今名。……此书于国朝掌故政事之大者,备举无遗,诚精且博。学者耻不知,今读此已得过半矣。”[29] 作者却将一书视作二书,且书名、作者也有不确处。

最为典型的是,作者在叙述辽金元时期移民时,大量使用了《四库全书》本。《四库全书》本对辽、金、元时期的非汉族的人名、地名等擅自进行了大量改动。研究这一段历史,尽可能不要使用《四库全书》本;如果要使用,也要与其它版本或其它相关史料相比对,否则,有时就会不知所云,乃至出错。作者对《元文类》、《秋涧集》、《雪楼集》、《至正集》、《石田集》等一批重要而基本的史料,都使用了《四库》本,似乎是在尽量使用《四库》本,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太多的不应有的误会和错误。

如作者引有“富珠哩翀《王公神道碑》”(4/556注⑦);又举述金代汪古人在中原当兵或任官的例证,其中有“锡里济苏于金末任凤翔兵马判官。见《四库全书总目·石田集》”(4/557注⑤)。所谓“富珠哩翀”、“ 锡里济苏”,都是四库馆臣对“孛术鲁翀”的窜改。他是元代有名的文人,《元史》有传,篡改后不知所云。又如:“蒙古人塔本默色任卫辉路(治汲县,今河南卫辉市)监郡,遂家汲县”(4/532)。据作者所注,出处是“王恽《秋涧集》卷51《李公神道碑》”。但此事并非出自《李公神道碑》,而是出自《秋涧集》同卷《大元国故卫辉路监郡塔必公神道碑铭并序》[30];“塔本默色”本作“塔必迷失”,亦四库馆臣妄改。

对古籍研究的成果,作者重视不够。如关于明初移江南民十四万至凤阳一事,作者认为《明史》卷133《俞通源传》、卷127《李善长传》所言十四万为富民,误,并引朱元璋《御制文集》为据(5/45--46)。但黄云眉先生在《明史考证》中已用同样的材料作了考辨[31]。作者虽然又用《胡仲子文集》和《苏平仲文集》以证实,但所用基本、关键的材料一样,结论也相同。

荆襄流民刘千斤部下再次于成化间起事,政府派项忠督战。项氏先招后巢,“发兵搜捕山谷,尽徙出之,发还乡者百十四万,编戍者万余人。”对《丛书集成本初编》本《鸿猷录》“百十四万”的记载,作者引用项忠的《报捷疏》和《抚流民疏》,证明“合计荆襄流民的总数当为‘百五十余万’”(5/381)。但《鸿猷录》有点校本,此处也正有校记,说“百四十万 原作‘百十四万’,据家刻本、李校本、刘校本改。《明史·项忠传》谓招抚流民复业者九十三万余人,招谕解散自归者五十余万人,与‘百四十万’之数合。”[32] 可以说,此条的关键处,点校者已经指出,而且还提供了版本上的依据。

对点校本虽不必迷信,但在使用时最好能略加留意,做些比勘。至少,对前人已做过的工作,不必再费时费力进行重复劳动。

二 历史地理方面的错误

地理是人类活动的空间基础,移民更是与地理密不可分,离开地理就无法研究移民。所以,研究移民史,首先要求研究者具有相当的历史地理素养。

作者在叙述唐代“西域胡人的内迁”时,根据“表3-3西域移民实例”(3/102-109),列举了到东土传教的教徒,其中讲到来自“睹货速利”和来自“于阗”、“于遁”等国的佛教高僧”时(3/83),特别注明“睹货速利”是“在今印度境”,“于阗”乃“在今新疆和田一带”,而“于遁”则“在今帕米尔高原以北”。但我们知道,“睹货”即“睹货罗”(Tukhara),也就是吐火罗。《大唐西域记》有睹货逻国故地,“南北千余里,东西三千余里,东阨葱岭,西接波剌斯,南大雪山,北据铁门,缚刍大河中境西流。”[33] 其地约在葱岭以西、乌浒河(Oxus,即今阿姆河)以南一带。速利(Surika),即粟特,又作窣利,《大唐西域记》卷1“窣利地区总述”云“自素叶水城至羯霜那国,地名窣利,人亦谓焉。”[34]也就是汉文典籍中以康国为活动中心的昭武九姓,他们的聚居范围大致在乌浒河与药杀水(Yaxartes,即今锡尔河)之间。睹货罗与速利是中亚南北相邻的两地,不是一地;其南境止于今阿富汗,而不是“在今印度境”。作者所谓“睹货速利”国,注云出自《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但该书校注者对此已注明,“睹货罗与速利在唐时一般分指两个地理区域,此处合而为一,不甚可解。疑有脱误。”[35]而本书作者在引用时仍将这两地视做一地,令人费解。于阗(Khotan),见于各正史及《高僧传》、《续高僧传》等。《大唐西域记》卷12“从此而东,逾岭越谷,行八百余里,至瞿萨旦那国”,作者自注说:“唐言地乳,即其俗之雅言也。俗语谓之汉那国,匈奴谓之于遁,诸胡谓之豁旦,印度谓之屈丹;旧曰于阗,讹也。”[36] “于遁”是“于阗”的异译。二名所指实为一地,即今之和田。将睹货罗与速利合二为一,又将于阗、于遁一分为二,所注今地又有明显错误。这种疏误将直接导致移民的“迁出地”出现舛误,影响本书论述的核心问题。

对元代的“移民分布”,作者所列的地区有漠南、京畿、中州、东北、陕甘、东南、川滇、新疆(4/534-545)。但这八个地区的划分标准却不一样,有的是以今地(川滇、陕甘、新疆),有的是以位置(漠南、东北、东南),有是以古地名(京畿、中州)。这不仅使人无所适从,而且也造成了不少脱漏,比如河南行省南部、腹里中部等。另外,对这些移民分布区,作者特别加注了今地,这无疑会给不熟悉历史的读者一个更为清楚的认识,但是,其中却有不少是错误的。比如,元代京畿,作者说明“指今北京市和晋冀两省的北部,元代属中书省辖地”(4/536)。按,京畿指都城所在地及其行政官署所管辖地区;就元代而言,应指大都路所辖地区,不能包括“晋冀两省的北部”。中州,作者说“指今河南和山东两省境”(4/538)。按,古代豫州处九州之中,故称中州,即今河南,有时亦以“中州”泛指中原。元代行政设置无中州,说中州包括河南、山东,似无根据。

对历史上的区划,作者似乎也不甚了了,如作者说:“安史之乱结束以后,易帜的安史叛将被唐朝任命为河北、山东各道的节度使”(3/5-6)。作者称“道”,可知是用古地名。但唐前期由十道而十五道,其中都没有“山东道”;如果作者所说“山东”是指关东,则其中包括河东,而安史叛将控制的地区中又不包括河东。 再如,作者称“大同路(治今山西今市,原称西京,又称云州)和朔州(山西今市)由于邻近塞北草原,是元代漠北蒙古人的主要迁入地之一”(4/537)。按,元代的大同路下辖八个州,朔州是其中之一,不应将有统辖关系的地区,视作并列的两个地区。

三 移民数字的估计问题

在作者对“移民”的定义中,有一项就是要“具有一定数量”。因此,人口移动的数量,首先直接关系到这种移动是否属于“移民”;而移民规模的大小,又关系到我们对移民及其影响和作用的认识。中国古代的史籍中,对数字大多不甚留意,这就增加了量化的难度,也使我们对一些关键性的数字不得不进行估计。但是,在进行这种估计时,一定要有必要的根据。本书作者在对移民数字进行估计时,有时不仅缺乏充分的依据,而且所依据的标准还时常前后不一。如作者对明代崇明迁移到通州、海门的人口的认识: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崇明岛上有2700户“民无田者”迁入江北。二年以后,又有500多户无田的崇明农民迁到昆山县居住。从第一条资料中记载的“江北”二字分析,洪武二十五年的2700户崇明农民大概就是越江而居的,迁入的地点应该在通州(治今南通市)、海门境内。洪武八年以前,崇明曾是扬州的辖县,崇明人北迁江北并不存在多少行政的障碍。

从这一年开始,假定通州与海门的人口以年平均4‰的速度自然增长,到洪武二十五年,就有人口118533人,迁入的崇明移民约占土著人口的11%,可见,对于江北的土著来说,这批崇明移民的规模不算很小。(5/32)

作者推测“迁入江北”,“大概就是越江而居”,大体不误。但是,为何这批人至江北后就只是到了通州、江门境内而不是江北的其他地方?如以没有行政障碍作解,那么在移民史上,有多少移民是在本辖内迁移呢?只有先证明崇明民户迁入江北,就是迁到了通州、海门,而不会是江北其它地方,作者计算出的崇明移民在通州、海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才有意义。遗憾的是,本书作者并没有证实这个前提。如果这一前提有误,据此推算出的上述比例便自然不能成立,那么作者在此基础之上,得出的相对于土著而言的移民“规模不算很小”的结论,也就失去了着落。其次,作者并没有收集到洪武二十五年的通州、海门两地的人口数据,只是从嘉靖《惟扬志》中找到了这两个地方在洪武九年的人口数。于是作者以年平均4‰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出,到洪武二十五年时通州、海门两地的人口总数;再以此作分母,计算出了这一年由崇明迁入的移民在这两地土著人口中所占的11%的比例。以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来计算人口总数,确实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尽管我们不能排除当地的人口增长率达不到或超过自然增长率的可能。但问题是,作者对同一时期、同一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估计:

从洪武九年至洪武二十六年,扬州府的人口从51万增加至74万,年平均增长率为22‰。作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未免太高,如果假定这17年间扬州府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至洪武二十六年扬州府人口仅为60万。由此可见,洪武九年至洪武二十六年间扬州府的移民继续迁入,新增移民数量达到14万人。(5/37)

怀疑22‰的自然增长率太高,当然可以;但为何设定其为10‰?为何上举通州、海门二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就是4‰?而且二者相差如此之大?

作者将明代辽东的谪戍犯人视做移民的一种。关于其数量,认为“根据东宁卫的情况,我们假定洪武年间辽东地区迁入的谪戍犯人约为2万,恐怕也不是一个过高的估计。”(5/280)为什么根据东宁卫一卫的情况即可概知整个辽东地区谪戍犯人的总人数呢?除非能证明谪戍各卫的人数大致相同。同时,作者分别考证了故元将士、高丽和女直、谪戍犯人三部分的人数分别为3万、2万、1万,但随之又说“由当地的民籍百姓转为军卫战士的至少也应有2万。如此,从内地迁入的军籍人口约为5万”(5/280),根据什么说当地民籍转为军卫战士的至少应为2万?这个“2万”缺乏根据,则迁入的人数恐怕也就失去了根据。

关于“辽东土著”,作者根据《辽东志》中更郡县为卫所时,“华人十七,高丽、土著、归附女直野人十三”的记载,在论证土著即故元士卒、故元士卒又在后三类人中占主体的基础上,得出了“土著占全体人口的20%,其它二类人品合占10%,则辽东地区的总人数就有50万之众”的结论(5/282)。但是,即使土著主要是故元士卒,它在后三类人中也确是占主体地位,似乎也不能因此就确凿地说,后三类人占总体的30%,其中因第二类是“主体”,那么它就占总体的20%,非主体的第一、三类人即为10%;除非先已证明“主体”就是占2/3(66.66%),而不可能是60%、70%、75%或别的比例。再者,上述推论的前提是《辽东志》所记的“十三”就是准确的十分之三,即30%,而不可能是25%--35%之间的一个比例。事实上,古书中的类似记载,往往是个模糊的说法,大多只能起到划分“大部分”与“小部分”的作用。

如果把这一估计仅用于辽东一地,那么即使与事实有些出入,影响或许还不至太大;然而作者却将此20%的比例大胆地运用到了其它地区,如山西行都司的万全地区[37]、岷州卫[38]、陕西行都司[39]。将远在东北的一个地区的假设比例,用之于社会与自然条件都有很大差异的西北;在很不可靠的假设的基础上再随意作做一步的假设,如何避免差以毫厘、失之千里呢?

关于陕西行都司的民籍人口,作者的计算方法是:先算出它所统辖的其中一个卫——凉州卫——在洪武二十五年的人口数,再以此作为平均数,乘以当时它所统辖的卫数,便得出了它所管辖的民籍人口数。但是,将凉州卫的民籍人数视作陕西行都司各卫的平均数,已欠妥[40];在此基础上,乘以11而得出的数字[41],其误差就会更大。

不论证假设成立前提的假设是没有意义的!对没有材料的地区,如岷州一带的土著居民,存疑可矣;以辽东来类比,恐怕没有多大实际意义。

四 学术规范方面的问题

本书在学术规范的技术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是引书时没有注明必须交待的作者和版本。有些文献不标注作者和版本,尚无大碍,有些文献不作标注则极易滋生歧误。如《续文献通考》,一为明人王圻所撰,一为清朝官修,而作者在征引时未予标明。[42]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虽是一人所撰,但一为刻本,一为写本,内容有较大差别,但作者征引时也未作交待。[43] 有的不标明版本,会使人疑心作者篡改史料,如引《旧唐书·吐蕃传》“造酒、碾、磑、纸、墨之匠”一事,任者将“磑”引作“蹜”,并加注说是“水磨”,未知何据(3/222)。

其次是引文格式欠规范。如引《慧超往五天竺国传》时,标作“《敦煌石室遗书·慧超往五天竺国传》”(3/93)。《敦煌石室遗书》是丛书,《慧超往五天竺国传》是子目。这种引用丛书中子目的形式,不仅极为罕见,也实在不妥。

对移民史及相关成果,重视不够。如作者在叙述“西域诸族内迁”时(2/216),未及马雍先生的《东汉后期中亚人来华考》[44]。作者对“山越”所进行的考证,吕思勉先生在三十年代即已完成。[45]

第二卷第十章第五节第一小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讲到北魏孝文帝“改革朝仪”的两位主持者,引《魏书·刘昶传》、《魏书·艺术·蒋少游传》,认为是这两个人。但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礼仪》对此有详尽的考论,指出在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王肃,而不是对南方典章文物“依稀恍忽,皆从间接得来”的刘、蒋之辈。[46]对陈先生的研究,当然可以有不同看法,但不置一评,而一仍旧史之说,似欠妥。

背景知识方面,错误也不少。当然,每个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但对与自己研究的课题相关的知识或研究成果,就不能不注意。否则,其后果就不止是常识错误而已。

书中在多处涉及元代的科举人数,如作者说“元代会试录取名额中,规定分予蒙古人75名。其中上都6人,在全国仅次于大都(15人)。”作者对这一问题如此重视,是因为他认为“会试录取名额的多寡往往与实际人口数量相联系,因此上都是全国蒙古移民最多的城市之一”(4/535)。再如:“元代会试录取名额中,大都15人,高居全国第一”(4/536);“大都西面的河东,南面的真定等在全国蒙古人会试录取名额中各占五名”(4/537)类似叙述又见4/538--539、4/541、4/543等处。按,元代科举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乡试全国取300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各75人,按地区分配;会试取100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各25人,不再分地区。会试既然根本不依地区来分配名额,那么作者根据这种所谓的名额分配来判断人口的迁徙情况,就完全站不住脚了。

关于明代的军户迁徙,书中说“按明代制度,往南方戍守者为北方人,赴北方当兵者则为南方人”(5/24)但明代地方志中,有记载明初当地军户的戍守去处,如隆庆《临江府志》记载籍贯为该地的军户,遍布直隶、山东、陕西、浙江、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江西、湖广等地[47];嘉靖《固始县志》记载籍贯为该地的军户,分布地有直隶、陕西、河南、浙江等地[48]。临江府属江西省,恐属南方无疑;固始县属河南省,但近淮河,无论把它划作南方或北方,但其军户却同时分布于南北,则似无疑。这说明军户会到外地戍守,从迁徙角度说,他们会迁移;但迁移的方向和地区,却不是作者所认为的南北互相迁移。

作者在《前言》中说“对别人已经发表的论著,除非作者已经发现了问题,一般都会利用引述,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一一重新研究。”(1/9)但是,“吸收”要充分,并不是简单地拿来、注出即可,而是要有一个辨别真伪、去芜存精的过程,即要区别哪些已经过时甚至已成错误,哪些不过聊备一说,哪些才是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没有鉴别,就谈不上吸收。自己即使不做精深研究,也应具有鉴别力。其次,如果一部书除了吸收已有成果(包括作者自己的成果),和对相关问题的知识性的介绍外,新的东西少而又少,其学术贡献究竟有多大?!

本书的排印误漏和其它文字错误非常之多,甚至有不同的注而用同一注号者,此处不再罗列。

没有准确史实的历史,恐亦难称其为历史。以上只是就自己的知识范围,指出了我认为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理解有误,或前后有失照应,或以不误为误,或措辞不当等,都在所难免。其中大多琐屑细碎,无足轻重,既无助于移民史的建构,也不会影响本书的价值。希望通识者能以高屋见瓴之势,对本书作全面中肯的评价,以救本文苛细、琐屑而无足轻重之失!

[1] 表示“册/页”,下同。

[2] 《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1册673页。

[3] 《殊域周咨录》,中华书局点校本,1993年,491页,

[4] 《河南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缩印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20页。

[5] 《金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2册321页。

[6] 《元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年,2册360页。

[7] 《中国移民史》4册543页注④、4册563页注⑤引《明史》卷331《四川土司传》言及回纥时,作者括号注云“即畏兀儿”,可以说明作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8] “胡渭”即胡渭州之省称,“录要”即“绿腰”,参《教坊记·曲名》,《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中国戏曲出版社,1982年。

[9] “乾隆《八旗通志》”的提法欠妥。雍正五年(1727)鄂尔泰等奉敕修纂《八旗通志》,乾隆四年(1739)成书;乾隆三十七年(1772)福隆安等奉敕修纂《八旗通志》续书,嘉庆元年(1796)成书,命名为《钦定八旗通志》。为相区别,一般加“初集”、“二集”字样(或将后者加“钦定”二字)。 前者成书于乾隆而后者编撰于乾隆,题“乾隆”则徒增纷乱,不知究竟是指何书。

[10] 见《中国移民史》,6册39页,特别是“表2-2 畿辅地区的八旗驻防”。 “表2-3”注“*据乾隆《八旗通志》各地营房数推测,每兵用房2间”(6册41页)。

[11] 《八旗通志(初集)》(以下简称《初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点校本,1986年,1册443页。参《清(光绪)会典事例》(以下简称《事例》)卷1120“八旗都统·田宅”,中华书局影印本,1991年,12册130页。

[12] 保定府,本书推测士兵为160人左右。《初集》卷27“八旗甲兵·畿辅驻防甲兵·保宁府”,顺治六年,设兵四百零一人,雍正二年,添兵九十九人,其计五百人(1册514页);参《事例》卷1127“畿辅驻防兵制”顺治六年、雍正二年条,12册199-200页。同书卷24“八旗驻防衙署营房·保定府”载,顺治六年设防时未给衙署。康熙二十八年的甲兵营房,共725间(1册446页),也不符合作者二人一间的比例。

德州,本书推测的驻防兵丁数为400人。《初集》卷28:“山东德州,设兵五百名。(右《会典》)山东德州驻防:于顺治十一年三月内,……四旗甲兵,共五百八十九名,弓匠二名,铁匠二名。”(1册543页)《事例》卷1128“各省驻防兵制”载“(顺治)十一年,设驻防山东德州镶黄正黄二旗满洲蒙古领催三十四名,马甲三百六名,弓旗铁匠各二名。”(12册212页)(雍正二年)“增德州驻防兵一百六十名为五百名,内分领催三十四名,马甲二百六十六名,鸟枪马甲三百名。”(12册216页)虽然上述两书所载德州设驻防时的驻防兵数不同(具体的驻防兵数还需再作考订),但都与作者所推测的数字相差较大。后者马甲306名加上34名领催,或与作者估计数接近,但领催不同与士兵,更重要的是领催的住房标准与士兵不同,而作者是根据住房标准来推算的。

宁夏,本书推测的驻防兵数为2000人。《初集》卷28:“陕西宁夏府,设兵二千八百名。(右《会典》)”(1册533页)《事例》卷1128:“(康熙)十五年,设驻防陕西宁夏府八旗满洲蒙古领催一百四十四名,马甲二千五十六名,步甲六百名,弓匠二十四名,铁匠四十八名。”(12册214页)这与作者根据住房标准所推测的数字相差也较大。

成都,本书推测的驻防兵数为2400人。《初集》卷28:“四川成都府,设兵二千名。(右《会典》)”(1册534页)“四川驻防官兵,于康熙六十年六月,将荆州八旗出师兵丁内,挑选一千六百名,驻防成都。”(1册535页)《事例》卷1128:“(康熙)五十七年,调荆州驻防兵三千名出征。……六十年,于荆州驻防赴四川出征之满洲蒙古领催马甲三千名内,以一千六百名留设驻防成都府。”(12册216页)与作者依据住房标准推测的驻防兵数还是不合。

13 天津,《初集》卷27(1册514-515页)、《事例》卷1127(12册201页)、《清史稿》卷130(中华书局标点本,1976年,14册3864页)均载天津府驻防始设于雍正三年,而非四年。

山海关,本书采用《清史稿》所载,顺治初年的驻防甲兵数为700人。误。该书未载顺治时驻防兵数,这个数字是康熙时的驻兵数。《事例》卷1127:“(顺治二年,设驻)山海关,八旗满洲、蒙古兵四十六名。”(12册199页)“(康熙)十四年,增山海关驻防兵七百五十四名为八百名。二十年,裁山海关驻防兵四百名。……二十七年,调山海关驻防汉军兵三百三十四名,移扎盛京小凌河……三十四年,……增山海关驻防兵四十名。”(12册200页)《初集》卷27:“山海关,设兵二百名。(右《会典》)。山海关驻防:顺治二年设立。拨陵上壮丁披甲八旗设甲兵八百名。康熙二十年,将陵上壮士撤回,止存甲兵四百名。二十九年,又裁去三百三十四名,止存六十六名。将八旗壮丁补放九十四名,共甲兵一百六十名。三十四年,添甲兵四十名。……共拨什库二十名,甲兵一百八十名。”(1册515页)顺治初年山海关始设时的驻兵数,虽然《初集》与《事例》所载不同,但至少有所依据。

[14] 《清文献通考》,2册考6395页,浙江古籍影印本,1988年。

[15] 《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年,3册827页。

[16] 《中国移民史》,3册35页,第6人。

[17] 《旧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86年,16册5189-5190页。

[18] 《中国移民史》,3册36页,第9人。

[19] 《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上册1223页。

[20] 《中国移民史》,3册36页第4人、第8人。

[21] 《中国移民史》,3册103页倒第4人。

[22] 《中国移民史》,3册106页倒第3人。

[23] 《中国移民史》,3册107页第7人。

[24] 《中国移民史》,3册106页倒第4人。

[25] 《全唐文》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卷506,5册5153页。

[26] 《宋高僧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87,上册6-7页。

[27] 支通期全家是被梁翼之子梁胤所杀,而书中却误作梁翼所为;时间也应是永和六年以后,而不是此前(2册217页)。作者说王世充是王粲之子(见2册510页),误。嫁与王粲的是世充祖母,其时其父王收已出生,随其祖母入王家。其祖母与王粲生下的是世充叔父王琼。世充并非胡汉通婚的结果。元至元年间担任西夏等路行中书省郎中的是董俊的儿子董文用,书中误作董俊(见4册541页)。任蒙古汉军征行大元帅的是赵世延的福父按竺尔,书中误作赵世延(见4册550)。

[28] 蒋汝楠上疏针对是大同镇之后在山东等地的召募,而作者误作是针对大同镇。见5册298页。

[29]《石渠余纪·附录》,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年,326页。

[30] 《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四部丛刊初编缩印本,卷51,3册530-532页。

[31] 见《明史考证》,中华书局,1984年,4册1147—1148;中华书局,1980年,2册602页。

[32] 《鸿猷录》卷十一“开设郧阳”条,上海古籍,1992年,第260页注[12]。

[33] 《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100页。

[34] 《大唐西域记校注》,72页。

[35] 中华书局点校本,1988年,48页。

[36] 《大唐西域记校注》,1000页。

[37] “若带管的民籍人口如辽东地区一样为总人口的20%,则有2.5万人口。”(5册286页)

[38] “岷州卫一带也有土著民人。……由于我们不知道当地土著在总人口的比例,只能根据辽东的情况作一类比,若带管民籍人口占总人口的20%,则有万余人口。”(5册299页)

[39]“假定如辽东情况,陕西行都司卫所带管的民籍土著人口占总人口的20%,则民籍土著人口为5万人。”(5册302页)

[40] 作者也已经意识到凉州卫比其它西部卫所的民籍人数要多。他说:“由于凉州卫离内地较近,民籍人口的数量较多,其他卫所,尤其是西部的一些卫所,民籍人口的数量可能就没有这么多。”(5册302页)

[41] 作者认为当时陕西行都司共有11个卫,但核以本书“表7-5 陕西行都司所属卫所的设置”(5册299页),洪武二十五年以前所设卫所的总数并不是11。

[42] 《中国移民史》5册510页征引。

[43] 征引时或作“原编第八册”(见《中国移民史》,5册28页),或作“卷十三”(见《中国移民史》,5册30页)。

[44] 见其《西域史地文物丛考》,文物出版社,1990年。

[45]《中国移民史》,3册250页。吕先生的考证见其《燕石札记》“山越“条。 此书最早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于193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印行《吕思勉读史札记》时,引条也被收入,见上册576-582页。

[46]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2页。

[47] 见该书卷7,《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八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篇4

一、通过三种生动活泼的细节教学来激发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1. 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在讲授新课时,要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这样做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会大大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例如,讲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春秋争霸与战国七雄”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列举春秋战国时期流传千古的成语,看谁说得最多。”这一题刚出,同学们就表现了很大的兴趣,并且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成语。对此,我一一给予点评,由此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如,讲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谁能又好又快背诵的《长征》这一首七律诗?”这一题刚出,同学们就纷纷举手要求背诵。于是我与同学们一起背诵这首诗,并且乘机引导到这一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怀着很大的兴趣去学习,充分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2.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积极因素,做到胸有成竹

初中生精力充沛,可塑性极强。他们的旺盛精力和聪明的天资总是要表现出来的,如何表现,关键在教师的引导,因此,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要有一个正确的回答,如果回答不当就会产生不良的效果。即使一时回答不清楚,也要给学生一个合理的解释。

例如,讲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丝绸之路”时,有一学生问:“楼兰曾经是丝绸之路中的一站,如今她怎么样呢?”备课时,我通过阅读资料对楼兰有了初步地了解。因此,给了学生一个合理的回答,同时,我最后还加上了这么一句:“这些楼兰人迁居到何处?他的后代是谁?这些谜底至今仍然无人能够破解?”这样一来,不仅回答了学生的提问,而且也激发学生探究楼兰的极大兴趣,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如,讲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时。有学生问:武则天为什么在自己的墓碑上不刻一字?我对同学们说: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王朝历时不到三个世纪,而武则天一人参政掌政就近半个世纪。至于她的无字碑如今还没有定论?这样一来,不仅激发学生去探究武则天的兴趣,而且还充分激发了他们学习历史的极大兴趣。

3. 新课的内容授完后,要及时小结

教师讲授新课时,开端固然重要,同时也要有圆满的结尾。因此,做好新课的收尾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就会产生虎头蛇尾的效果。所以,授完新课后,及时小结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大大加强学生的记忆,而且还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三国鼎立”时,我是这样小结的:“这一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古代历史上两次著名的战役。一是官渡之战,它是奠定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二是赤壁之战,它是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这样,学生不仅记住了这两次著名的战役,而且还会大大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如,讲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抗日救亡”时,我是这样小结的:这一课我们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的两次事变。一是九一八事变,它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二是西安事变,它是张、杨二位将军发动的事变。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记住了这两次著名的事变,而且也激发他们的爱国意识,从而激发她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创造一系列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来激发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假若一名教师不具备应有的知识才能,而又不努力去进修,不积极进取,那是无法胜任本职工作的,根本谈不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

1. 要求教师拥有丰富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

这三类知识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影响的。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然,要求教师知识渊博,并不是要求教师无所不懂,无所不能。如果一名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那么他会在教学中得心应手,轻松地开展教学。

例如,讲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铁器牛耕与社会变革”时,其中课本中有这样一段话:“为了修筑都江堰水利工程,开凿宝瓶口时,由于当时还没有炸药。李冰就让百姓在岩石上堆积木材,点火将岩石烧得滚烫,然后浇上冷水,使岩石裂开。”我是这样说:“李冰父子主持建筑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是中国水利史上的一颗明珠,而且还是古代世界史上科学治水的伟大壮举。”同时,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道化学方程式:“CaCO3=CaO+CO2”这时,同学们在下面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于是,我就说:“上述式子就是李冰让百姓这样做的原理。”这样一来,就会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少学生认为历史课,不仅学习历史知识,而且还会学习其它学科的知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2. 大力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并且是可塑性极大的青少年。这就要求教师在各方面起表率作用,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严以律己,以身作则,既重言教,更要重身教。

例如,讲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时,课后要求同学们把中国历史上的大事年表记忆下来,首先,在课堂上我当着全班同学们的面背了一遍又一遍,从而激发同学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以上所述的做法是我在历史教学中所用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共创初中生的美好未来。

八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篇5

新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怎么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新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1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完成教学大纲所提出的教学任务,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学生基本情况

初二4-6班的学生年龄在14——15岁之间。我所教的3个班156名学生,基本素质较好,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男女比例相当。学习态度端正,理解记忆的能力比较强,但个别同学心理素质较差,要提高他们的抗挫折力,能使学生健康成长。大多数学生在目标明确,思想上积极进取、热爱班级体,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能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任务及要求

通过对历史学科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全面的评价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使之由“学会”变为“会学”,并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锻炼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教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共23课,教学中心是中国近代史,重点是教会学生爱国。因此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初二学生注重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措施

1、作为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研究并深刻领会思想历史教学大纲,吃透教材,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在教材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2、精心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对教学的各个环节精心设计,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3、讲究恰当的学习方法,精讲多练,采用多种方式,巩固练习。

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优化课堂结构,做到在愉快和和谐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

5、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拓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6、分期搞好单元测验。

以使对学生基本情况有所了解。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2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八年级(1)、(2)班的历史与社会课,由于学生对本学科的不重视,学生基础较差,其中有几为男生调皮,爱说闲话,不讲学习,但课堂气氛活跃,布置作业及时完成,有15%的学生作业工整清晰,有15%的同学字迹潦草,书面不清晰,有一种蒙混过关的心理,总体比较好的。

二、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1、初步了解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知道人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方式。

2、知道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改变了远古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3、通过文物资料,了解远古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

4、收集与交流中外古代传说,从中找出反映文明起源时期社会的巨大变化和无数先民创作文明的传说、故事。

5、通过分析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树立自觉保护文物的意识。

第二单元文明的起源

1、通过了解大河流域的文明和早期国家河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体会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

2、从古代文明的起源特点,发现四大文明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理件自然环境对人类早期历史进程的影响。

3、通过观察图片发资料,掌握文字,城市遗址,青铜器等,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4、分析县体资料,理解等级制度及其存在的根源,认识军队和刑法在古代社会的作用。

5、从蓝田人家园的变迁,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6、参与社会调查,利用书籍,网络等多种渠道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学会分析,归纳历史问题,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历史现象。

第三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

1、依据资料,描述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发展兴衰和基本社会特点。

2、利用资料,说明欧洲主要封建国家的发展过程,以及欧洲建庄园制度、等级制度和农奴制度的形成和特点。

3、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提炼

4、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观察分析和说明身边的文化现象,并能进行比较和鉴别。

第四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下)----绵研不绝的中华文明

1、通过本单元基本史实的学习和整合,把握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并能通过比较,发现每个时代各自的时代特色和精神风貌以及与世界文明的差别。

2、通过具体史实的学习,理解历史发展规律,树立有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3、整合相关史实,认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意义。

4、养成关注普通人生活的意识,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在学习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文化成就的过程中,培养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三、教材主要内容概括

第一单元分三课:第一课人猿相揖别;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国家;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综合探究一;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

第二单元分三课:第一课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第三课早期国家的形成;第三课告别野蛮。综合探究二;感悟沧桑巨变。

第三单元分三课:第一课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综合探究三;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种性。

第四单元分三课:第一课从封邦建国到一流天下;第二课汉唐盛世;第三课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世俗的时代。综合探究四: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

四、课时安排及措施

本教材授课42课时,复习6课时,测验6课时,机动6课时,总计60课时。

措施: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及时调整课程的浅,难程度,深入了种学习情况,按学习的实际情况,深入浅出,难度适应,瞄准把子,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学有作用,尽量做到教学相长。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3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东莞市平均水平。

三、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历史小论文写作水平不高。上学本班学生历史期末测试成绩平均分为89.88,合格率为98.40%,优秀率为57.14%.高于整个初二年级平均水平。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七个单元,共二十一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

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

一节课是四十五分种,再除去两分种准备时间,实际只有四十二分钟。我打算将课堂内的四十二分钟分成三份:前五到十分种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导入新课;中间二十五分钟教学新课;后十分钟练习巩固。

4、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在上一个学期,我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上做得不够好,本学期我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尤其是让学生掌握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5、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6、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4一、指导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适应课改发展要求,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学习时效,促进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1、初二历册主要讲述中国近代史。

这段历史以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为开端,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间跨度为110年,共24课时。

这一段历史的绝对时间不算长,但却是社会剧烈动荡、内外矛盾斗争极其尖锐复杂、社会变革异常快捷的一个历史时期,历经清朝后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新陈代谢的节律非常快。其间,充满了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压迫、变革与反变革、革命与反革命的矛盾斗争,历史内涵极为丰富。

2、重点及难点:重点是中国近代史部分,难点是认清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三、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我们学校的大多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学生课余查阅资料的途径不多。大部分学生主要靠课本获取历史知识,但是教材涉及的历史事件较多且繁杂,而教材虽然将课程标准的内容纳入其中,但是教材过于简略,历史事件介绍得不够详细完整,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形成完整的概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材的处理上,要合理的组织现有的教学资源,大胆取舍,补充新材料。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衔接更加自然。

四、工作目标

(一)基础知识教学目标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

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掌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掌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动脑筋”等,增强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二)情感教育目标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

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理想而奋斗。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

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5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配合好学校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落实贯彻好教育教学方针,制定了如下的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大多数学生课堂上缺少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不注意知识点的整合,缺乏归纳分析能力,这些都是教学的不利条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改善。

二、教材内容分析

《历史》八年级下册,内容主要包括了中国现代历史部分,历史时空跨度大、历史问题高度概括、具有历史现实感和社会实践性、渗透了较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它承接《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发展线索,设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五个学习单元,概述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历经的两次历史巨变,反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发展过程。

三、教学任务和目标:

1、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力求向学生传授中国现代历史基础知识,基本线索,让学生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及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了解现代中国基本国情,认识新中国的建国史、探索史、发展史、外交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2、继续传授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学会归纳整合历史知识,学会从众多历史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揭示历史规律,开启联想和想象,自主探究,从学会到会学。

3、通过中国现代爱国史实,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社会主义国情教育,领袖人物的开拓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具有创新和开拓才能,掌握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本领。

四、具体措施

1、本学期继续以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为己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素质、思想、培养能力,按质按量完成教学教育任务,使学生掌握中国现代时期的的历史。

2、重点学习前五个单元的内容,为中考打好基础。

3、认真钻研课标、教材、教参;

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导学案,上好每一堂课;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4、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5、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6、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深入学习教学理论,搞课题研究,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7、优化课堂教学。

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和学会学习和做人。

五、教学资源的开发:

八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篇6

有用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知识的实用才有价值意义。智商的高低体现知识多少,情商的高低体现能力的大小。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八课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八课知识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从农村开始。

2、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方式: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4、发展:此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开。

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5、影响:农村生产力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随之,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依据: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方式: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3、影响:通过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影响: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高中学历史的好方法第一,兴趣至上——对历史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觉得历史很难,学习很苦,从而把学习历史看作一件苦役,那么他只会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学习。其实,历史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东西,试想漫漫历史长河中的灿烂文明、古今中外的英雄传说、轰轰烈烈的历史事件......这本身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所以,培养学习的兴趣是重中之重。对历史的兴趣可以让我们化为主动学习历史的猛兽。我们不是在学一个毫无作用的学科,而是在一片苍茫美丽的学识之海中遨游。主动去接触和培养学习的兴趣,无需把一件学习历史的是当做苦事。

第二,方法为主

1、读历史教材。

“读历史教材”需要“读”目录、引言、课文、插图、材料、地图、引文、注释、思考题和大事年表。第一,在理解章节目录及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明确此章节讲了什么问题,以及围绕此问题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第二,根据教材,分析、归纳每个方面讲了几点,每点都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并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第三,找出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划出来加强记忆。

2、上课要专心听,下课后多记、多背,对一些历史年代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记忆。

学到某个历史事件时,首先要对历史事件的背景有个清晰的了解,然后弄清它的意义、作用、影响等,做到理解记忆。多阅读一些历史课外书,除了能增长见识外,还帮助你理解历史课文。

3、“温故知新”和善于思考。

历史的学习是以记忆为基础的,所以不断地回顾以前所学知识和对新的历史知识进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增强记忆,还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闲暇之余,突然想到一个历史名词或者某个故事中涉及历史,应该马上回忆教材上的知识,如果有可能的话追本溯源,思考通过其他渠道得到的历史知识和教材所述知识的联系,把知识弄清楚,这样也算是时间的充分利用。

4、整理、整合历史知识。

针对历史知识比较琐碎的问题,我们就需要自己动手去整理和整合所学知识,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整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以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当然,在整合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试题调研,把上面的精彩总结内容摘抄或剪下来,反复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

历史知识的记忆方法1、相似联想记忆法(横向、纵向)

很多历史事件其发生、发展的特点极为相似,这种相似是客观事物的某种联系。相似联想记忆法是反映客观事物这种联系的方法。

2、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就是要抓住主要头绪,紧扣关键性的字眼,把繁杂的识记材料家以概括和压缩来进行记忆的一种方法。浓缩记忆法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内容浓缩法

内容浓缩法就是将材料内容的核心进行高度压缩或分解,用最简单、最本质、最概括的文字表达出来。如《中英南京条约》,可将其内容浓缩为?割地、赔款、五口通商、议定关税?。

(2)字头浓缩法

字头浓缩法就是将句子、短语或词的字头提出并按顺序串联起来进行记忆。尤其在记忆较多的人名、地名时能发挥良好的效果。如记忆丝绸之路的几个地名,可将长安、河西走廊、、安息、西亚、大秦等提取浓缩为?长河新,安西大?。

(3)数字浓缩法

数字浓缩法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经过高度归纳,将历史知识概括成数字来进行记忆。如隋朝大运河的有关内容,可用?一、二、三、四、五、六?进行归纳和记忆,即?一条大动脉,二百万人开凿,三地(啄郡、余杭、洛阳),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邢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六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4)口诀浓缩法

八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篇7

[关键词]初中历史 因果关系记忆 5W1H1R串联记忆 口诀记忆 数字归纳记忆 精简浓缩记忆 顺序记忆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90097

唐太宗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可以学到很多智慧,无论对历史学科进行什么样的改革,熟记史实仍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要掌握好历史史实,必须增强记忆力。而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就成了历史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慢慢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一、因果关系记忆法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于原因的作用而引起的现象。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有其历史背景、具体原因的,一旦原因形成,必然导致相应的结果,也就是有因必有果。比如在记忆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治国政策、统治阶层昏庸腐败、妥协退让是历史背景,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根本原因,那么通过“清政府为什么会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结果是什么?”这两个问题的探讨,就可以迅速牢牢地记住该事件的前因后果。

二、5W1H1R串联记忆法

5W1H1R记忆法即七个英文单词:when、where、who、what、why、how、result(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做什么事、为什么、如何做、结果),其实就是相当于语文记叙文中的“六要素”再加结果。分析一个历史事件,只要对这七要素进行提问,得到的答案几乎就是该事件的全部内容。比如关于中国近代史下册《》这一课,其内容根据5W1H1R记忆法分析就是:1950年(when);新解放区(where);中国共产党(who);进行(what);因为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why);首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法》,然后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how);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等等(result)。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该方法对内容先分析后记忆,效果不错。

三、口诀记忆法

把需要记忆的内容编成口诀、顺口溜等进行记忆。在讲述中国近代史的时候,可以将八国联军记成“英法意每日饿得嗷嗷叫”,即知道这八个国家是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俄国、德国、奥地利。比如说在讲述中国古代史关于唐朝建立时,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出来:李渊见糖搂一把,即李渊在618年建立唐朝。在讲述中国新文化运动时,可以这样记忆:两位先生要救一下我,从而可以记住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是1915年,两位先生即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在讲述中国改革开放时,一共建立了五个经济特区,可以这样记忆这些特区:在海南生下三头猪,即海南、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四、数字归纳记忆法

将所需要记忆的内容按不同属性加以归纳,然后分门别类地记住这些内容及其属性。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可归纳为“四三二一”记忆,即四次重大战争,三个主要不平等条约,二次农民运动,一条主线(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比如九年级复习阶段,可将部分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如“二二三三记忆”,即二次世界大战,二次思想文化运动,三次科技革命,三次资产阶级革命。

五、精简浓缩记忆法

人的大脑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负担的记忆量是有限的。想要记住大量东西的好办法,就是设法将复杂的记忆内容通过抓要点的方式进行简化,化繁为简,去粗取精,紧扣关键字眼,把繁杂的内容进行压缩、整理,这样就容易记住了。比如记忆科举制诞生的历史意义只需记住“两促进,一改变”;中共成立的意义只要记住两个成语即,“开天辟地”“焕然一新”;遵义会议的意义可简化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只要记住“转折”“开端”“新时期”。

六、顺序记忆法

顺序记忆法是最普通的记忆方法,它是指依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依次记忆。比如《中国近代史》下册可以这样记忆:1949年10月1日举行了开国大典,1950~1952年进行了,1953~1956年进行了三大改造,1953~1957年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依此类推,即可准确记住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

八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篇8

文学作品经过了艺术手法加工,用具体、直观、形象的方式来真实地展现和反映历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运用文学作品去创设历史情境,在情境中活化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借用历史人物形象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人格教育等思想教育,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例如,教学“三国鼎立”(人教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到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乱世,教师可以引入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让学生在这首大气磅礴、意境辽阔的词中,感受到周瑜的飒爽英姿和赤壁之战的激烈。之后,教师再对教材中所描述的赤壁之战进行归纳和总结,让学生了解战役的具体情况、当时著名的历史人物以及此战役对当时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又如,教学“甲午中日战争”(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黄海海战的片段,让学生切身感受甲午海战的历史,并且体会到邓世昌等爱国将士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惜牺牲生命的爱国主义热情。这样,激活了历史事件中英雄人物的形象,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二、用文学作品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兴趣。在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对历史知识栩栩如生的描述和抒情,而这些文字往往引人入胜,能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文学作品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热情。例如,教学“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人教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的内容时,教师应重点说明从明朝中期以来,在江浙的苏州一带的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了雇佣关系,这是一种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而在明清小说《警示恒言》中,讲述了一个施复夫妇通过做生意发家致富的故事,正是这种资本家雇佣关系的具体表现。教师可以讲述这个故事,让学生探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为什么能在江浙的苏州一带兴起,以及研究为什么这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没能得到发展壮大。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既加深了对明清历史的认识,又培养了创造力。

总之,文史结合法是一种将文学和历史融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对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推广。

上一篇:版八年级下英语总结范文 下一篇:八年级下册英文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