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版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11-13 07:41:50

模版市场调查报告

模版市场调查报告篇1

与现在很多研究机构提出的“报纸阅读率”不同,报纸版面注目率是一个均值,即每天版面注目率的均值,也是多个版面注目率的均值。本次调查的周期为7天,对于每份报纸来说,每天都要调查一期报纸各版面的阅读情况,因此对于一个在调查时间内有多期刊出的版面来说,要计算出现多期的版面注目率均值;另外,同一期内同名版面也可能刊出多版,因此也会计算多个同名版面的均值。为了方便对比和辨认,研究人员还对一些同性质的版面进行了分类整理,例如本市新闻或北京新闻,还包含北京热点、北京新闻要点、北京民生新闻等。而现在很多研究机构提出的“报纸阅读率”,尤其是“期阅读率”,是指只要阅读过指定报纸其中任何一版的人占居民总体的比例。

相对来说,报纸版面注目率比“报纸阅读率”更细化,能够具体到各个版面的受众规模和结构,更加精确地衡量各个版被关注的程度,以及各版广告能够被注意到的概率,不论对广告主的广告投放还是报刊社的管理,都更有指导意义。广告主可以在选择媒体和版面时使用这些量化指标,从而知道各媒体具体到版面的覆盖规模、受众结构,并根据价格计算出不同投放策略的性价比;报刊社采编部门可以通过阅读率和满意度来考核采编人员,建立奖金考核系数体系,同时可以根据阅读率和满意度的纵向对比和类比,调整采编内容和形式;报刊社广告部门和广告公司可以根据各版面的阅读率差异和覆盖人群及规模制定价格体系,均衡各版面的广告空间资源并帮助广告主根据已经量化的性价比系数选择报纸或杂志的具体版面。

本次研究可以提供细致到各报刊具体版面的“受众吸纳”量化指标,使得各媒体或版面的广告性价比差别可以通过数字清晰展现。

说明:

1.数据来源:本报告数据均来源于北京益派市场咨询公司平面媒体事业部2008年上半年针对北京主要报纸各版面阅读情况的调查。

2.调查方法:在线样本组连续调查。

3.抽样方法:样本组的建立采用配额的方式,根据每份报纸的读者性别、年龄和学历建立每份报纸的样本组。有效样本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20~64岁的城市居民;②阅读指定报纸(本次指阅读《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京华时报》、《新京报》);③符合配额条件。

4.样本量:每份报纸每天调查100个,样本总量共2800个=4份日报×7期×100个/每期每份报纸。

5.调查时间:2008年1月,从4周中抽取了7天进行调查,涵括了星期一到星期日。

模版市场调查报告篇2

关键词:教学模板;模板化;经验积淀;知识传承;教育标准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毕业论文模板化的探索与应用范围拓展的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19-19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2月13日

一、引言

高校教育质量问题一直是教育界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该问题就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21世纪以来,高校教育质量已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经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证明教学模板化是一种持续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二、模板

模板一词应用于许多不同领域,分别给予了不同的解释。最常见的模板概念是浇筑混凝土成型用的模板。该系统由模板、支承件和紧固件组成,常用的模板有多种类型。浇混凝土成型用的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它能保证结构和构件的形状尺寸准确,装拆方便,可多次使用,并且施工成本低、效率高。

模板是知识、技能和经验的积淀,是知识、技能和经验传播、传承的载体。使用模板可以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要做的事情。模板是为解决实际问题,将知识、技能和经验进行总结和积淀形成的一种具有规范结构、内容与版式的文档,是个人与组织学习成果组织内转化或社会化转化的一种方式。模板化的含义有二:一是模板的设计、应用、总结、完善的循环过程;二是模板系统应用范围拓展的过程。

三、教学模板: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

将上述模板概念引用到教学中就形成了教学模板。教学模板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把学生应掌握的知识、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成功的教学经验进行优化积淀而形成的一种具有规范的结构、内容与版式合一的文字载体。教学模板的功效:一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有效方法;二是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方法;三是老教师的知识、技能与经验积淀与传承的工具,是培养年轻教师的一种有效方法;四是保证和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市场营销专业常用的模板有:1、毕业论文类模板,如市场开发策划书模板、商业计划书模板、营销策划书模板等;2、课程设计类模板,如市场调查报告模板、产品调查分析模板、价格调查与分析模板、分销渠道调查报告模板、广告策划书模板、营业推广策划书等模板;3、作业类模板,如门店调查与分析报告模板、营销案例分析模板、广告分析模板、价格分析模板、思考题答题模板等;4、实习类模板,如毕业实习报告模板、实习证明模板等;5、学生竞赛类模板,如创业计划书模板、营销策划书模板、职业生涯规划模板等;6、其他类模板,如学生学习情况记录册模板、试题模板、指导毕业论文的过程模板等。

毕业论文模板是涉及内容最多,完成难度最大的模板。毕业论文模板在我国高校早已使用。目前普遍见到的毕业论文模板是结构型模板与版式型模板组成的二合一模板(可用于教师指定题目和学生自选题目的论文写作)。市场开发策划书模板、商业计划书模板、营销策划书模板是由结构型模板、版式型模板和内容型模板(内容要求到二级目录和具体分析与写作方法)组成的三合一模板。这样的模板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实用的市场开发策划书、商业策划书、营销策划书的结构和内容及写作技巧,还可以从技术层面有效地解决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抄袭现象、写作功底薄弱、选题过大过宽、论文格式不符合标准等问题。

“各类普通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要求与管理。”毕业论文模板化应该是毕业论文规范化的有效方法。毕业论文模板化的优点十分明显:1、易控制选题范围;2、便于教师的指导;3、便于毕业论文的评价;4、可预防论文的抄袭;5、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6、有利于解决教师不足或教师能力不足等问题。

毕业论文模板化适应于各个专业,每个专业可以设计多个难易程度不同的模板(难易系数不同)供学生选择,毕业论文模板化的关键是模板的设计。毕业论文的适宜性、难易程度能否实现论文写作的目的,决定于毕业论文模板的设计。毕业论文模板设计的原则应该是:1、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吻合;2、具有现实的实用性与未来的发展性;3、具有知识运用的综合性;4、具有主要方法的应用性;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毕业论文模板化可以很好地实现毕业论文写作的作用与意义:“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

四、教学模板的设计

(一)教学模板的主要类型。文档模板的基本类型有三种,即结构型模板、版式型模板和内容型模板。教学模板一般是二合一或三合一模板。教学模板从内容和用途划分,可分为毕业论文类模板、课程设计类模板、作业类模板等。

教学模板还可以按照知识的广度和内容的深度两维坐标来划分。知识的广度分为课程、专业和综合。课程是指单门课程的知识;专业是指两门及两门以上的专业课程的知识;综合是专业和专业基础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综合知识。深度分为知识的学习、应用和创新。这样,教学模板就可分为九种类型。(图1)

课程学习模板是难度最低的,难度最大的模板是综合创新型模板。毕业论文一般应采用创新类模板,如营销策划书、创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等;课程设计、综合实习、毕业实习一般应采用应用类或专业学习类或综合学习类模板;日常教学应采用课程学习或课程应用类模板。

(二)教学模板设计流程。教学模板设计的起点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用量最大的教学模板是课程学习或课程应用类模板。课程学习或应用类模板设计的流程,见图2。(图2)

1、确定专业的核心能力。专业的核心能力是一切教学模板设计的依据。每个专业都应明确本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依据社会需要和专业特点确定),以此指导整个教学过程。

2、确定课程的核心能力。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是市场开拓能力。支撑市场开拓能力的是营销策划能力和推销能力。就市场营销学而言,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是营销策划能力。

3、确定课程的核心内容。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核心内容有三:一是营销战略组合(包括市场调研、市场细分、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二是营销目标的确定;三是营销策略组合(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

4、设计课程教学模板。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模板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学习类模板,如营销案例分析模板、广告分析模板、价格分析模板等;第二类是应用类模板,如市场调查报告模板、产品调查报告模板、价格调查报告模板、分销渠道调查报告模板、促销调查报告模板等;第三类是创新类模板,如营销策划书、推销策划书、广告策划书、渠道策划书、营业推广策划书等。

5、教学模板的不断完善。在使用前要进行模板的检查和修订;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及时修改;使用后要进行总结和完善,以保证模板的质量水平不断完善和提高。

(三)教学模板的标准结构。标准的教学模板不仅仅是一个三合一(结构型、版式型和内容型模板的组合)的结果型模板,还应包括指导模板使用的技术路线和评价标准。技术路线可以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模板,可以指导年轻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完成作业;评价标准可以提示学生使用模板的主要关注点,还可以指导年轻教师如何进行作业的评价。

(四)教学模板的系统化设计。这是从最终培养目标出发,设计一个最有利于实现培养目标的综合创新型的毕业论文模板,以毕业论文模板指导各个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模板,形成一个密切关联、子母支持的模板系统。(图3)

市场营销专业可将营销策划书作为毕业论文模板。但仅用两、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一份高质量的营销策划书是很困难的。我们可以按营销策划书的内容进行分解,将分解的部分内容落实到毕业论文写作前的各个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也就是用营销策划书的内容统领毕业论文写作前的各个教学和实践环节,这样就把毕业论文的写作与事前的教学与实践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毕业论文写作前完成了市场的调研、分析与预测,毕业论文只需完成策划部分的内容即可。

五、从模板化到标准化的思考

教学模板化的过程是确定学生学习目标的过程,是保证和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和提高教学水平的过程,是培养年轻教师的方法和过程,是实践教学科学发展的过程,也是探讨教学标准化的内容与方法的过程。

标准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脸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标准化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GB/T 2000.1-2002)。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是指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标准化的明显优点是奠定基础、满足需要、保证质量、避免重复、统一协调、节约高效和快速学习。

“美国从20世纪八十年代末发起了‘标准化教育’的改革运动。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比较统一的教育标准和课程及其相匹配的教育评价系统。改革迄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学生学术课程的考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在不影响教师和学生个性、特色发展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教学过程的适度标准化,应该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学模板化是标准化教育实现的一种有效方法。

六、结论与建议

教学模板的形成是依据社会实践的需要和培养学生能力需要的交集,教师及教学团队进行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的优化积淀;教学模板对学生的作用是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和知识转化能力的高效方法;教学模板对年轻教师的作用是知识、经验、技能和教学模式传承的载体;教学模板对学校的作用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保证与持续提升的方法。

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有许多,如有制度层面和管理层面的问题,模板化能从技术层面解决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从毕业论文模板化到各个教学环节模板化的成功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还要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教学模板化;我国可以将教学模板的质量、数量和系统性作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观测点。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N].2004.4.8.

[2]赵蒙成.回到课程:美国“标准化教育”改革运动评介[J].课程・教材・教法,2007.11.

模版市场调查报告篇3

关键词:报业市场 读者市场 广告投放

从当前国内报业发展的总体形势来看,宁夏报业还处在中国报业竞争的最初级阶段,即仅仅局限于区内报业竞争和区域外部报纸的“抢占”之争。而首府城市银川是宁夏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将是区域外报业竞争的抢占之地。目前,宁夏报人最为关心的一个话题就是报纸如何在竞争的传播市场上抢滩占位、拓展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笔者结合2008年7月进行的《银川市城镇居民读报情况的问卷调查》中一系列相关调查数据,试图以廓清银川报业市场在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空间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认识,以供业界认识参考。

银川地区报业发展的现实状况

一个地区内所集中的报纸种数是反映该地区报业竞争度的一项重要指标。现阶段银川人到底面对着多少张报纸的“争夺”?根据宁夏报刊音像发行局2009年编发的《报刊收订指南》的统计,目前在宁夏地区公开出版发行的正式报纸仅有19种,其中14种在银川,5种是各地市级党报及高校校报。而通过宁夏邮政报刊发行局从省外邮发的、发行量达到2000至3万份的报纸种数达156家,另据笔者对银川街头和车站等地30多个报刊电话亭的实地调查,共购得28种“上摊”报纸。据此,我们有理由说,目前在“分割”和“抢占”宁夏报业市场的报纸种数已达100多种,使得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银川市在报业市场发展方面显得并不落后,这100多种的数字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省外的报纸正以汹涌澎湃之势向银川报业市场拓展,并对银川本地的报业开始构成严峻的威胁。

银川地区报业市场发展空间的判断

关于报业市场发展空间的考察,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判断:一是与国际社会的一般标准加以比较;二是看本地区读者群规模的可扩充空间;三是看本地区广告投放的可扩充空间。①

以国际报业发展的一般水准来衡量,银川的报业发展空间仍有很大潜力。千人日报拥有量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制定的发展中国家在上世纪末的最低限度突破的标准,即日报的千人拥有量是100份。与此相比,宁夏千人日报拥有量截止到2008年底仍不到70份。这也说明宁夏报业市场的前景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银川市城镇地区读者规模的理论值,银川市报业读者市场的开拓仍有广阔天地。从理论上讲,16岁以上的识字者就有可能成为报纸的读者。据银川市统计局数据显示,银川市2009年人口总数为158万多人,其中市区城镇人口近94万人,16岁以上、初中文化程度的非文盲居民占银川市城镇人口总数的62%,即约58.2万人,这可以说是目前银川市读者群规模在理论上的最大值。但根据《问卷调查》显示,银川市每日报纸读者群的实际规模周一至周五约为28万人,双休日则减至为20万人。这28万人仅占全部可能的读者总数的48%,还有52%的银川人可能成为报纸读者而目前尚未加入到读报者的大军中来。

从银川市场广告投放的角度看,银川市媒介市场的广告投放量还未达到“饱和”的程度。按照国际社会的一般衡量标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广告总额在GDP中所占比例是经济越发达,所占份额越大。国际通行的估算比例是广告营业额约占GDP的1.5%~2%。2009年银川市的GDP达到575亿元。②据此可以推断,银川市的广告投放总量理论上应该在7.65亿~10.2亿元。而一般情况下,报纸广告又占四大媒介广告总量的25%左右,据此判断,银川市报纸广告投放量理论上应该达到1.91亿~2.55亿元,而2009年银川市报纸广告的总量却仅有1.4亿元,还远没有达到银川报纸广告投放总量理论上的最低值。

制约银川地区报业发展的主客观因素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银川人可能成为报纸读者而实际上并未成为报纸读者呢?是什么制约银川地区报业做大做强呢?根据《问卷调查》,分析原因,客观因素如下:

宁夏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了宁夏的报业发展。传播学研究表明,媒介能否拥有受众,取决要素之一就是人的社会化程度是否足以让他们感受到大范围的社会性的信息需求是一种有效的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生活资料”。③很显然,银川人没有养成天天读报的习惯,是因为人们对报纸的信息需求并不十分依赖。究其深层原因,是宁夏的经济发展总量太小,从而制约了银川人对本地新闻信息产品的需求。

广播、电视、网络及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冲击了银川的报业读者市场。传播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仅仅“识字”并不能“自动”地成为报纸的读者,能否成为报纸的现实读者受制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取决于报纸以外传媒的竞争,即在新闻内容的提供上谁更能让人感到“满足”以及在获得方式上谁更方便、省力。目前在银川,参与和报纸竞争的媒介除传统媒体广播、电视外,还有网络及新兴手机媒体。尤其是年轻读者选择通过网络、手机等方式获知新闻的比率上升,从而导致报纸读者流失现象严重。

银川市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影响了读者订报的阅读需求。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的一项调查表明,一份报纸的年定价占人们年收入的1/40~1/50在统计学意义上成为读者的临界点。以宁夏日报报业集团“七报”为例,2009年,宁夏日报报业集团“七报”的全年订价共需1040元,按照以上比率计算,如果使“七报”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则银川市城镇居民的人均年收入应在4万~5万元。但据国家统计局银川调查队的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银川市城镇居民的人均年收入是1.77万元。显然,收入偏低的经济因素影响了银川市城镇居民对报纸的订阅需求。

此外,制约银川地区报业发展的主观因素有:

宁夏本土报纸进入家庭的情况较差,更多的职业人群在家庭以外的地方阅读报纸。调查发现,目前银川人自费订报或购买报纸的比例很低,在被问及“您一般在什么地方阅读报纸”时,只有19.1%的人表示自己在家里读报,而选择在工作单位和其他地方阅读报纸的读者分别占44.1%和24.7%。

除本市新闻外,宁夏本土报纸没有成为银川城镇居民的首选报纸。在《问卷调查》中,当被问及“哪家报纸是您读报时的首选报纸”及“国内外发生重大新闻时,您最想选择阅读的报纸是哪家”时,结果令人遗憾,宁夏本土报纸都没有成为银川读者的首选,而居于榜首及第二位的分别是《参考消息》和《南方周末》,二者合起来占到银川读报市场的80.85%。

宁夏本土报纸仍然缺乏较好的市场定位。根据《问卷调查》显示,除本市新闻外,宁夏本土报纸在对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的及时报道和新闻内容的好看、可读性方面没有达到满足受众的需求。再者,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宁夏本土报纸仍缺乏对全国受众的影响力,缺乏在全国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传媒作为产业经济的本质是影响力经济,传媒作为一项产业的市场价值在于,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保持它对于其目标受众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力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进一步影响社会进程、影响社会决策、影响市场消费和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④因此除了固守本土新闻外,宁夏本土报纸也不能忽视在全国的影响力。

对策性建议

针对银川市的读者市场和宁夏的报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一些建议:一是要继续为银川人提供具有地域性和社区亲和力的新闻及信息服务,这仍是当前宁夏报业占领银川市场,并走上受人青睐的必由之路;二是为银川人提供更多时事的主流趋向新闻和大量规模化的信息,不断提高报纸内容的吸引力,积极创办以“硬新闻”为主打的综合性报纸;三是运用全新的报纸定位和经营理念,尽量避免所有报纸定位不同但是内容同质的现象;四是积极做大做强有新闻延伸度的报纸,形成一定的区域品牌效应,进而在全国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因为一个地区有全面、快速、及时反映本地区动态新闻的报纸固然重要,但更应该有一份在新闻深度和思想高度上强大的报纸,这样才能形成品牌效应,推动地区报业向前发展。

注 释:

①喻国明:《解析传媒变局》,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80页。

②张进海、陈通明:《宁夏蓝皮书》,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8页。

③周庆山:《传播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页。

④喻国明:《影响力经济――传媒产业的一种诠释》,《现代传播》,2003(1)。

(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新闻系)

模版市场调查报告篇4

随着手机媒体的广泛运用,手机报、手机杂志、手机电子书已经深深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通过手机媒体,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逐渐被被移动化、数字化的手机阅读所取代。截止2012年年底,中国手机阅读用户规模达到2.91亿人,较2011年增长34.1%。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手机阅读进入了一个“大跃进”时代。2012年中国移动手机书城、起点中文网、小说阅读网等手机阅读网站是做得比较好,具有较强竞争力。

市场用户规模

市场规模

手机阅读网站分布

报告显示,在2012年中国手机阅读用户阅读内容方面,有66.9%的用户经常阅读小说文学,58.6%的用户经常阅读新闻资讯,28.9%的用户经常浏览博客论坛。调查还显示,66.2%的用户通过纯文字形式进行阅读,但也有41.0%的用户通过图文阅读,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分析认为,这可能与用户的阅读内容有关,如新闻资讯以图文并茂形式为宜,小说则多为纯文字形式等。

阅读内容调查

在中国手机阅读用户年龄分布上,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分析师认为,18—35岁的青壮年群体是手机阅读市场的主力军,其原因与这个年龄段人群的手机利用程度和阅读习惯有关。具体而言,18—25岁的人群多喜欢阅读小说,而25—35岁的人群则多关注新闻资讯。

用户年龄分布

受中国手机阅读用户年龄分布的影响,手机阅读用户的职业和年龄分布的走向一致。2012年中国手机阅读用户职业分布情况以学生最多,占比达到22.7%,工人和白领也是手机阅读市场比重较大的两类人群,占比分别为19.6%和18.4%;

用户职业分布

在手机阅读用户学历水平方面,2012年中国手机阅读用户学历分布情况以高中/中专/职高学历的人群最多,占比达到38.7%,之后是大专和本科,占比分别为23.9%和20.4%。阅读用户月收入水平分布等表现很一致。2012年中国手机阅读用户收入水平分布情况以2501—3000元的人群最多,所占比重为35.0%,其次为2001—2500元的人群,占比为19.5%。手机阅读用户的月收入水平大致与其学历水平相吻合。总体而言,目前手机阅读用户呈现“三低”状态,即年龄低,学历低,收入低。

用户学历分布

阅读用户月收入

在手机阅读用户付费内容意愿调查发现,2012年中国手机阅读用户在手机阅读需要付费的情况下,主要愿意为小说文学、新闻资讯和学习教育付费,所占比重分别为47.0%、30.5%和27.5%。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分析认为,用户愿意为新闻资讯付费主要是由于订阅各类手机报和消息服务(天气预报等)。

用户付费意愿调查

根据艾媒咨询《2012-2013中国手机阅读市场年度报告》内容,艾媒分析师点出了手机阅读市场需要注意的几大问题。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阅读进入了一个“大跃进”时代。从过去的纸质媒体到传统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手机阅读已然形成一股时尚之风,它推动着与之相关的产业不断发展。相关的出版商和运营商应该根据当前的市场特点和用户需求进行内容定制,注重引进海内外优秀的阅读作品,避免阅读内容同质化,这个问题不仅会阻碍手机阅读的创新和发展,更会降低读者用户的思想品位。同时,随着用户的正版意识和消费水平不断加强,逐步引导用户养成主动使用正版内容的习惯也是各出版商和运营商值得关注的。手机阅读是顺应时展而产生的,并飞速向前迈进,因此整个市场的竞争将愈演愈烈,在这一过程中,无法向用户提供高质量阅读内容的出版商和运营商将会遭到淘汰。

总体而言,2012年中国手机阅读市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小说吃香,但版权是付费内容的制高点;

2、知识产权将得到更多的保护,引导用户主动获取正版内容需要更多努力;

3、扣费渠道和支付手段对整个手机阅读市场的发展非常关键;

4、新闻客户端付费遥遥无期,盈利模式模糊不清;

5、手机报市场逐渐缩水,所占份额逐步下降;

模版市场调查报告篇5

与此相反,美英两大财经报业巨头《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收入却逆市上涨,发行量和广告收入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尤其是被默多克新闻集团收购后的《华尔街日报》,获得了广告量和销售量的双重增长。自金融危机以来,它在报刊亭的销售量突增20%,报纸网站每月的浏览量也增加了2000万人次,来自网络订户和广告商的利润也是节节攀升。《华尔街日报》逆金融危机寒流而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良好和稳健的广告经营策略是其最为核心的原因之一。

未雨绸缪:广告模式B2B到B2C的扩展《华尔街日报》的广告模式早在2006年就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这次未雨绸缪是使其能够抵御金融危机巨大冲击的重要原因之一。2006年9月,《华尔街日报》“时尚版”增刊的推出,预示着该报广告模式的扩展:即在稳定B2B(Business toBusiness,即商家对商家)市场的同时,开辟B2C(Business to Consumer,即商家对个体终端消费者)类广告,推进广告盈利结构多元化。与美国其它日报以B2C或C2C(consumer To Consumer,即个体终端消费者对个体终端消费者)广告为主的盈利模式不同,《华尔街日报》是所有日报中唯一一家以B2B广告为主的日报。其读者群有两个特点:一是公司和机构订户超过50万,占其总发行量的1/4;二是其读者一般为公司和机构中具有决策权的高级管理人员。该报的广告商又主要依赖两个领域:IT和金融,包括花旗集团、IBM公司和美国运通公司等。近年来,在这两大类广告已经大量减少的情况下,其数量仍然占所有广告版面的31%。在网络行业达到顶峰时,与B2C和C2C类广告相比,高价位和良好的商业回报率,使B2B广告这种商业模式体现出巨大优势。但随着网络泡沫的破裂,作为《华尔街日报》的两大支柱广告收入来源的IT业和金融业由波峰跌到波谷。2006年上半年,lT广告同比减少了约20%,金融服务类广告缩水了18%。这一结果暴露出B2B广告模式的巨大局限性――对行业的依赖性过强。同时也显露出《华尔街日报》广告模式的缺陷:相对单一的收入结构隐藏巨大的商业风险。《华尔街日报》开始酝酿调整其广告商业模式。

“时尚版”的推出,对《华尔街日报》来说最直接的收获就是将开辟更多新的广告,尤其是奢侈品广告。《华尔街日报》的读者都是平均年收入15万美元的社会精英阶层,是最具有商业价值的受众群,是世界上最富有、最有影响力和引领潮流的一个群体。独立调查显示,《华尔街日报》读者购买女性时尚饰品的数量,比任何一份女性时尚杂志读者购买的数量都要多。《华尔街日报》把高品质的新闻报道在时尚业进一步延伸,帮助读者了解这一快速增长的重要行业。借推出“时尚版”获得更多奢侈品广告市场,以应对盈利结构失衡、完善盈利模式,是一个较好的战略选择。

深谋远虑:扩大网络版免费内容,换取更大广告市场空间 对一张成功的报纸而言,比固守已有的读者群更重要的是如何拓展更大的阅读市场空间。默多克在扩大和改善《华尔街日报》网站的免费浏览内容方面做了更多努力,用以吸引相对年轻的读者和潜在的未来读者。

自1996年推出以来,《华尔街日报》网站一直采用付费订阅模式。2007年10月开始,《华尔街日报》将部分内容免费开放,以争取更多的读者,加大广告收入。目前,越来越多的内容开始进入免费开放行列。起初,默多克曾倾向于实行完全免费的网站,预计这会让《华尔街日报》网站的读者从100万增至1000万-1500万,而广告商也将因此得到一个“富有而又有影响力”的读者群。但如果《华尔街日报》网站免费提供阅读,他们需要增加数倍的流量才能够依靠网络广告赚到收费会员的会费。由于取消付费订阅模式的时机还不成熟,最终采取了一个折衷的办法,在继续保留部分付费内容的同时,扩大和改善《华尔街日报》网站上的免费浏览内容。《华尔街日报》网站将增加更多免费内容,但同时也将为付费用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该网站将努力同时促进付费订阅和免费广告模式增长。事实证明,这一举措的效果是明显的,免费内容增加后,网站浏览量显著上升,而在“流量=广告=赢利”这一定律下,网络版的广告量显著上升。

因时而变:头版广告的变革 受金融危机影响,近期,诸多美国平面媒体采取出售头版显示广告这一策略应对危机。目前,已有《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报》、《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出售头版显示广告。虽然美国传统观念认为,头版广告会使报纸贬值,显得庸俗。但是在这个报业的寒冬,这也不失为一个良策。《华尔街日报》在头版上刊登广告的做法是:第一,广告只放在报纸头版的底端;第二,广告面积最多不超过版芯面积的八分之一;第三,严格区分新闻与广告的界面。出售头版广告在缓解金融危机影响方面起到了一定缓冲作用。

互动:以广义的“发行量”带动广告的增长 传统报业唯有和新媒体互动,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在媒体形式日益丰富的今天,报刊发行量的含义已经扩大了很多。多媒体互动时代的发行量是广义上的发行量,这个“发行量”包括网页流量、RSS订阅人数、电子邮件列表订户、手机报纸等,这些将同样带动广告的增长。要提高多媒体互动时代的广义“发行量”,不仅要提供独具价值的信息内容,还要依据用户需要提供优质、个性化和增值化的服务。

模版市场调查报告篇6

一、报刊产业无可替代的地位

当世界上第一台电视问世时,有人曾悲观地预测报刊时代即将终结。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的菲利普?迈尔教授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甚至给出了时间表:“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但事实上,即便现在网络都已普及,报刊依然保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竞争力。日本《读卖新闻》2006年10月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90%的人认为报纸是最值得信赖的信息来源。在多媒体时代“需要报纸”或“相比电视更偏爱报纸”的受访者所占比例合计高达92%。针对报纸在报道中是否注重保护个人隐私进行了调查,结果78%的人给出了肯定回答。在日本,每1000名成年人中就有634人每天都购买报纸。《读卖新闻》发行量高达1000万份。这说明,即使在互联网日渐普及的情况下,大多数日本民众还是把读报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从国外报刊产业数据资料来看,办刊业具有重要的地位,仍然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2003年,世界报业协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年会上表示,全球范围内报纸订阅量虽有所下降,但零售额仍上升5%,每天有超过10亿读者阅读报纸。全球五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曾发表的《2001-2005年世界娱乐业及传媒业展望报告》认为,美国、加拿大、欧洲、中东、非洲、拉丁美洲和亚太地区的报刊市场将年平均增长4.9%。越来越多的欧洲、亚洲、美洲报业对传统的报业战略进行调整,发行量和赢利持续增长。

从我国报刊产业的主要指标看,报刊产业的发展也处于上升阶段。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显示:2009年全国共出版报纸1937种,平均期印数20837.15万份,总印数439.11亿份,总印张达1969.4亿印张,定价总金额为351.72亿元。全国共出版期刊9851种,平均期印数16457万册,总印数31.53亿册,总印张166.24亿印张,定价总金额为202.35亿元。报纸和期刊的定价总金额相比上年分别增长了10.62%和7.96%。据统计,2010年,我国报纸广告收入达381.5亿元,同比增长2.98%;期刊广告收入达32.2亿元,同比增长6%;报刊广告总计达413.7亿元,在全国广告营业额2340.5亿元的总份额中占17.68%。可见,我国大多数受众仍然非常重视报刊媒体,把阅读报纸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

二、报刊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报刊产业体制改革较慢

随着报刊产业市场化运作的深入和竞争环境的改变,报刊产业管理体制对于报刊产业市场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因为行政的过多参与,导致报刊主体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大打折扣。报刊产业市场至今仍有较深的计划经济痕迹,对报刊产业的刊号、编制、投资、购并等方面控制过严,政府的审批和管理政策不够明晰,造成我国很多报刊缺乏创造力,从内容到形式,同质化都极其严重,而很多社会资本无法大举进入报刊产业。

(二)报刊产业竞争过度与无序竞争

我国报刊产业进入到了竞争环境,但竞争并不规范,出现了竞争过度与无序竞争。竞争过度在报刊产业竞争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打价格战。同时,报刊产业市场秩序混乱,竞争无序。如虚报发行量问题,有的报刊发行量虚报数倍。因为缺乏权威的数据调查机构,有些报刊还以国外一些社会组织评审的并不真实的名次来招揽受众。在这种情况下,广告主也无法准确判断广告效果。另外,报刊市场存在着很多没有刊号而发行的期刊以及很多鱼目混珠打球的报刊。

(三)报刊同质化严重,定位趋同

报刊内容的同质化,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南京、武汉、杭州等地都表现得非常突出。大多数报刊版面趋同,风格类似。对相同题材的报道趋同率高达40%以上,定位趋同问题也非常明显。尤其是都市报,读者定位都是市民,如北京的《北京晨报》、《北京晚报》,西安的《华商报》、《三秦都市报》、《今早报》,杭州的《钱江晚报》、《都市快报》、《青年时报》等,定位都没有明显的差异。很多报刊清楚自己的广告主是谁,却不知道自己的受众是谁,更没有明晰而准确的报刊定位。

(四)报刊企业规模不大,实力较弱

我国报刊产业市场化运作后,各地都建立了企业化运作的报业集团和出版集团。与全球知名传媒集团巨额的广告收入和现金流相比,我国的报刊企业规模较小、实力单薄。与法国最大的出版集团相比,该集团期刊广告年收入远高于于我国所有期刊广告收入的总和。与日本相比较,日本期刊总印量在30亿册,但按人均计算是我国人均期刊拥有量的10倍。日本讲谈社期刊年广告收入约为300亿日元,是我国期刊广告收入的1.4倍。除了规模不大,由于外部体制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报刊企业还未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导致报刊企业发展活力不够,效益不佳。

(五)广告收入所占比重过大,资本运作能力较弱

我国报刊产业的广告收入所占比例要大于西方报刊产业,而一些报刊衍生产品、多元化经营的收入要低于西方传媒。广告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过大,增值业务少,导致报刊产业收入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报刊产业在广告产品提供方面也缺乏有创意的广告计划,在价格、渠道、市场推广、商业合作方面的谈判能力不强。

三、报刊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

如果说报刊产业第一轮的发展是靠政府洗牌的话,新一轮的发展将更多地靠市场推动。我国报刊产业需要加快体制改革的步伐,尽快构筑适应市场的运营机制,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政府主管部门应积极转变管理方式,变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促进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报刊组织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让市场在报刊组织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我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深化公益性报刊和商业性报刊的管理办法,落实报刊组织的退出机制。推进报刊企业的公司化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重塑传媒市场主体。

(二)运用资本运作战略,实现规模扩张

全球传媒产业已开始迈进一个全新的资本时代。通过适度的资本运作,不仅能够为报刊产业带来低成本外部融资,满足资金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报刊产业资本的低成本扩张与增值,改善资本结构,提升资产管理效率。借助资本运作,很多报刊实现了规模扩张。由于当前报刊产业竞争具有很强的商战性质,更加表现为实力的较量。报刊组织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品牌优势,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大胆吸收社会资金的投入。报刊产业要逐步摆脱以往对自有利润和银行信贷的高度依赖,打破单一渠道融资格局,广泛拓展上市融资、引进境内外基金、信托融资、合作开发融资等多种渠道。

(三)运用差异化竞争战略,增强核心竞争实力

美国品牌研究专家大卫?艾克认为:“什么样的信息最能体现差异化,就最吸引目标市场。”差异化能让受众产生有效的认知,进而产生阅读偏好。核心竞争力是报刊品牌独特的竞争能力,它必须有助于实现受众所看重的品牌核心价值。从长期来看,报刊组织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应立足于在追求受众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向受众提供优于竞争对手并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为受众所看重的剩余价值的能力。这种差异化优势由于体现了受众价值导向,难以为竞争对手所模仿。

(四)运用多角化经营战略,改善收入结构

多角化经营战略属于开拓发展型战略,是报刊组织在现有经营状态下增加市场或行业差异性的产品或产业的一种成长方式。报刊组织运用多角化经营战略,可以分散风险,提高经营安全性,改善报刊产业广告收入比重过重的问题,更有利于其向前景好的新兴传媒行业或相关产业转移。以经营理念为指导,实现办报、发行、广告、拓展四位一体的运作模式。不少行业有互相促进的作用,通过多角化经营,往往可以达到促进报刊产业务发展的作用。位居日本印刷出版业首位的大日本印刷公司,在经营主业印刷业的同时,把业务扩展到包揽国际体育会议筹备、承办全国性产品展览、代客市场调查、情报服务等方面。这些新业务离不开印刷。这些新业务,不仅提供了年递增率10%—20%的收入,而且使公司原需补贴的一些印刷部门扭亏为盈。

(五)跨媒介、跨行业、跨地区发展,增强企业实力

我国报刊产业的资金和资本实力还不大,仅靠自身自我积累式发展,所需时间较长,难度很大。报刊产业的发展必须打破行业壁垒、地区垄断,打造跨媒介、跨行业、跨地区的传媒集团。通过“三跨”发展,合理配置新闻资源,增强企业实力,最终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也有助于报刊产业增强抵抗风险能力,参与全球传媒竞争。当前可以鼓励质量高、实力强的品牌报刊出版更多的子报子刊,或者兼并其他传媒,形成传媒梯队、传媒群体。鼓励有实力的报刊企业做强做大,实现规模化发展与经营,减少上市的人为壁垒。通过将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聚合在一起,形成综合传媒集团。通过形成一些报刊产业巨擘,可以有效进入国际竞争,提升我国传媒的话语权。

模版市场调查报告篇7

唱衰报纸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年轻人不再读报,而且这种论调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出现,年轻读者的数量自此也确是不断下降。根据美国报业协会的调查,1972年18~29岁年龄段的读者中,50%的男性,38%的女性读报;到1992年这两个对应的数字分别下降到32%和22%。2007年南加州Annenberg School Center的一项调查说:12~25岁的年轻人“将不再读报”,代际替换的现象难以为继的话,对报业意味着读者资源的枯竭。

尽管随着网络的普及,报业面对年轻读者更为严重的流失而束手无策,不断抱怨伴随电子媒体长大的一代对新闻不再感兴趣,但是如果有机会走进美国大学校园,看看遍布的报箱,几乎人手一份的校园报,你会怀疑这些数据和说法是否有误,或者说误读了事实。

纽约Mori Research是一个专业的媒体调查咨询公司,2008年对全国1246所大学校园报纸的调查表明:

1. 82%的读者过去3个月内读过校园报,这个数字是大部分大城市日报的2倍以上,尤其是发行日报的校园,读者高达92%。

2.每期阅读时间约为13.1分钟。

3.读校园报的学生比例为55%,读当地日报的学生比例为35%,《纽约时报》为12%,《今日美国》8%,《华尔街日报》5%。

4. 90%的学生读校园新闻,69%读娱乐新闻,50%读体育新闻,47%读国际国内新闻。

5. 25%的学生曾经访问过报纸网络版,过去一周中访问的人数只有10%,只阅读纸质版的学生比例为59%,只上网看校园报的学生为2%,两者都看的学生为16%。

透视北卡大学校报Daily Tar Heel

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以下简称UNC)校区的校报Daily Tar Heel (以下简称DTH)创办于1893年,报纸用了117年的时间从当初体育系一份发行量不到250份的周报发展到今天的日报规模:发行范围覆盖3个邻近的郡,日发行量达到1.8万份。该报在全美校报中的领先地位由其所获奖项佐证:曾经8次获得大学报纸联盟颁发的Pacemaker奖,这个奖在校报中的份量相当于普利策奖,自1999年以来4度摘得全美最佳广告经营团队荣誉。

DTH为宽幅报纸,出版周期和校历同步,为周一到周五出版的日报,平均版数为10到12版,一派大报风范。暑假期间改为周刊,主要读者群体为1.8万名在校本科生。教堂山是一座围绕着校园发展而来的大学城,几乎所有居民多多少少都和校园有关联,在学校工作或为学校服务。出于自身利益和关心学校,对发生在校园的事件关注度很高,每期实际读者人数可以达到3.8万,成为本地区最大最优质的社区报。

组织架构:

DTH是致力于教育目的的非盈利机构,全美1500家大学校园报中约有30家左右是非盈利机构模式,享有免税政策,盈余用于新闻教育的再投资。

UNC出版校报的目的是:

1.通过出版报纸让学生和校园社区了解当地事件,作为学生在学术之外的延展领域;

2.训练学生在出版、编辑、经营方面的才能,包括评论时政的能力,这也是大学教育的使命;

3.传承言论自由的传统和保持学生记者队伍高素质的新闻报道水平。

根据美国法律,非营利性机构必须设立董事会,10人董事会中7个名额可以由在校学生申请,2个教授分别来自新闻学院和商学院,还有1个和学校没有任何关系的社区成员,所有人都不是终身制,每月开一次会,其权限仅限于经营财政预算方面的决策,比如年度财政预算、赞助项目及其额度等,无权干涉报道内容。

全权负责报道内容的学生主编任期一年,董事会在主编人选上没有发言权。它的另一项任务是选择一个由机构之外的多方代表,比如学生、读者、社区成员、校报记者等组成的完全独立的11人委员会,由他们在4月份的某个周日约谈主编竞选人,然后作出最终人选决定。

报社日常工作由总经理Kevin负责,总经理每个财政年度向董事会递交预算,在审核批准的预算经费内享有自。像他这样的全职工作人员一共有7位分布在培训、广告、生产等各部门,保证报纸一定程度的稳定和连贯,除此之外所有的学生记者编辑都是兼职工作,流动性很大。

这是一个分权、相互制衡、职责明确的机构,保证了报社的透明廉洁运作。

人员构成:

主编在报社中是举足轻重的角色,拥有对报道内容的最终决定权。监督新闻报道、招聘各版面编辑,代表报纸公众形象,责任重大。挑选主编会从5个方面进行考虑:领导能力、财务管理能力、行政管理能力、倾听和适应能力并了解报纸在市场上的竞争局面。

2009年到2010年的主编Andrew Dunn是新闻传播学院大四学生,进校以来一直在报社工作,从记者到助理编辑到主编,一步一个脚印为他的主编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没有千锤百炼的经历很难胜任这一高要求的工作岗位,这是在市场上和别的报纸真刀真枪展开直接竞争的报纸,对尚未走出校园的本科生而言是极大的考验和锤炼。

主编和助理编辑以上的学生能享受一定的津贴补助,比如主编一个月的补贴大概是600到700美金,和他一周约55小时的工作强度相比,这点钱只是象征性的。

DTH的高质量报道一定程度得益于UNC新闻学院的高质量生源和几乎免费的后备志愿者队伍,学生记者可以被分配到各个采访点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节省了大量开支,这是其他限于记者队伍规模的社区报望尘莫及的优势。鉴于校园报作为学生培训实习基地的目的,这是一个庞大的机构,报纸分为城市、州和国家、艺术、特写、体育、娱乐、体育、文字、图片、多媒体、设计、网络等部门。在主编之下,有18个各版面编辑,其下还有26个助理编辑,记者大约有300多人,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变化,不断有学生离开或加入。

报道内容:

DTH从1993年开始停止接受学生经费赞助,经营完全依靠广告的特点,保证了新闻报道立场的独立。就连不到300平米的校园办公室都是每个月以1250美金的租价向校方支付,而且学生在报社的工作表现和奖学金、学分没有任何关联。

建于1789年的UNC是小镇历史的起点,几乎所有的人和事都围绕着校园这个核心扩展,所以DTH的报道范围不仅局限于校区,当地政治、环境、商业等都被纳入报道范畴。头版的新闻主题相对也比较宽泛,但仍然是地方性的话题和视角,更准确地说是以校园视角为基点并强调相关性的报道出发点。

构成新闻价值诸要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新闻事件的接近性。一般说来,读者阅报首先关心的是身边发生的事、与己相关的事。比如关于是否提高学费的报道引发各方热议,对UNC的学生调查表明,高居榜首的阅读内容是校园新闻和特写,占92%。事关自身利益,学生读者自然会高度关注事件进展,并积极参与期望影响事件进程并朝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所以大家会充分利用报纸的平台发表自己的见解。读小镇新闻和评论版的比例是80%,读者来信73%,身边的人写身边的事,零距离的心理强化了读报的乐趣和报偿。学生上网时间很多,国内、国际、娱乐内容都能轻而易举地从网络获得。如果校园报纸没有独特的内容,如何吸引越来越挑剔的年轻读者?

广告经营:

DTH完全按照免费报纸的模式操作,广告收入的意义对报纸非同寻常。作为当地唯一的日报,报道的覆盖面无其他媒体能及,具有高度针对性的分众新闻报道可以助推实现广告的精准投放目标,和其他社区报形成了差异化竞争,可以说超越了本地其他社区报纸,在广告方面更多地把直邮、网络广告和赠券类广告看成对手。

不同于新闻部的运作方式,广告部从内容的把握到广告设计主要由专业人员负责,每个月广告收入平均大约有10万美金,广告部的学生基本来自广告系或与经济相关的专业,主要任务是销售广告,可以按业绩提成,收入幅度每个月从400到900不等。但是鉴于其以教育为首要目的的特征,和一般报纸又存在一定的差异。

首先还是庞大的机构,传帮带的特色贯穿各个部门。16个经理级的学生带12名助手熟悉业务,如果经理级的学生毕业离开,可以由助手顶替。为了照顾部分学生没有交通工具的情况,他们按地理区域分派广告任务,最多的内容是各院系、学生团体的广告,比如讲座、各类校园活动等,校内广告能享受一定幅度的折扣。

其次是广告内容。主要是本地小商业展示广告,单价相对便宜,积少成多的累积也能达致可观的数目,最多内容是食品餐饮消费等,再次是公寓出租,即使在经济萧条期,也有吃住等最基本需求。而且作为一般报纸广告的支柱,房地产和汽车广告原本就不是校园报的主项,所以去年由于经济萧条带来的广告萎缩约为7%,相比其他报纸,广告基础比较稳定,这也是报纸即使在最困难的年份还能保持收支平衡的重要原因。

美国大学5月份是毕业季,报纸抓住这个机会给3000多个毕业生家长去信,告知近期出版的毕业生特刊:刊登毕业生小时候的娃娃照,写上家长的赠言,祝贺孩子成功完成学业等,每张照片需交49元,据悉响应者有235人,每个家长会得到一份报纸,如果还想多要报纸的话,每份1元。两部分收入加起来大概是12000元,加上这期的广告总共收入32000元,是报纸平时两个星期的收入。报社似乎每天都有新的创收主意,继续开发衍生产品,这些毕业生的照片可以被印在杯子、T恤上,家长订购踊跃,仅仅几天时间已有600元的订单。

分类广告主要是读者主动电话联系,所以只有一个人负责,内容主要是出租、找保姆、法律声明、租赁公寓、兼职等。经济危机和网络对分类广告的影响可在这个版面窥见,现在的版面充斥着很多报社自我推销的广告,缩水成分很大,分类广告收入相比10年前下降了一半。

Alloy媒体市场公司是全国性的广告商,和全国范围的校园报合作,商在校园报购买版面刊登全国性广告,虽然比例很小,但因为单价高,并且是主动上门型,是构成校园报盈余部分的重要财源。全国性广告自经济萧条以来明显减少,由此导致2009至2010年度报社广告赢利率和总收入的下降。2009年对整个报业都是很艰难的一年,DTH总收入为130万,赢利率3%,约有4万美金盈余,而最好的年份利润可以达到10%~13%。

网络创新:

2010年4月美国报纸协会举办了一个题为“媒体交换”(Media Exchange)的会议,提示报纸未来3个趋势:第一,用移动通讯设备发送新闻内容;第二,重视赠券对读者一贯的激励作用;第三,通过数字渠道扩大市场接触面。Kevin很自豪地表示,他们欣喜地发现自己的报纸已走在潮流前面。

大学生群体读者对新媒体的敏感使报纸的创新意识得到极大激发,也有了试验的机会。报纸网站日浏览量达到2.5万人次,2010年每千人访问量的广告价格是6.5美元,对报社来说,高流量意味着高收入,报社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提升网络流量。比如Facebook和Twitter2010年4月给报纸网站带来33645访问量,占总数的17.28%,网站每天给注册的读者群发newsletter,类似于新闻简讯,提醒他们阅读当日网站的最新内容,希望读者收到短信能上网浏览。部分编辑的任务是撰写较有可能被搜索的新闻标题,如果读者通过Google等搜索到报纸的新闻,也有可能会链接到报纸网站。目前1500人用iPhone下载Mobile Application软件,既可看新闻,也有广告,当然立身之本还是纸质版的报道内容。

网络传播细分化,不仅细分受众,也细分了广告收入构成。从去年开始报社着重开发试验网络广告市场,比如和美国著名的招聘专业网站Monster合作,只要有人点击首页上的广告并申请工作一次,网站就能从Monster公司拿到4美金,目前大约有700人次申请,已有3000美金收入。赠券一直是美国读者读报的重要原因之一,2009年MORI调查表明67%的美国报纸读者有剪赠券用于消费的习惯。报社在软件公司的协助下,开发了网络版赠券,商家可以选择3种套餐,全年一次性付清:595美金,可以获得3种赠券,随时随意更换赠券内容;每月一付: 125美金,只能选择一种赠券,但可以无限次更换内容;体验价格: 75美金,一种固定内容赠券,每个商家只能试验一个月。只要在网站上输入手机号码,广告赠券就能发送到相应的手机上,消费时直接出示手机即可。虽然广告价格和最后发送的赠券数量无关,但是商家很容易从消费结果统计跟踪广告效果,颇受市场青睐。自2月份推出以来,3个月的时间收入已达3600美金。

去年,DTH网络广告收入达到7万美金,目前都还是很小的市场,所有尝试加起来只占总收入的2%,纸质版的稳固地位目前不是网络轻易能够撼动的,但毕竟这是媒体新的财源,代表未来趋势。

考察北卡大学校报后的思索

在北卡大学实地考察校报后,有两点特别深的感受:

首先,当前“大众”碎裂为“分众”,媒体都在绞尽脑汁寻找最吸引广告商的分众市场,可能是多方面原因。在中国,大学校报从来没有独立的在市场上真正搏击的机会,浪费了宝贵的广告信息资源。其实办好校报,从市场、新闻、校园建设多个角度看,都是多赢的选择。看来关键是经营管理的模式,是校方高度控制内容,还是放手让学生运作,将决定内容的吸引力,也是能否吸引眼球和广告的立足点。

其次,Google的首要信念是:关注你的用户,其他的该来就会来(Focus on the user and all else will follow)。DTH虽然是一个非营利性机构,却是当地市场赢利能力最强的报纸。这对其他报纸来说难道不是一个示范,抑或是嘲讽吗?所以美国现在有一种声音:能否把新闻机构变成非营利性机构?新闻不能太急功近利,不管是市场的培育还是对利润的追逐,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是以赢利为压倒性目的的公司化运作,暴露了资本对新闻的疯狂侵蚀,已经让人担忧。■

模版市场调查报告篇8

计划目标:推动党报集团进一步深化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壮大规模实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产业集中度,建立安全的投融资渠道,向跨地区发展、跨媒体经营的综合性现代传媒集团转型,形成一批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巩固加强宣传舆论主阵地。

计划概要:确定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济南、沈阳、西安、武汉、郑州、成都、南宁等城市为报业发展资源集聚中心,重点扶持10家左右具备以下条件的报业集团向综合性传媒集团发展:1、初步建立起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结合的报业集团管理体制,并在实践中基本实现了管理体制的相对稳定运行;2、初步形成了报纸、期刊、图书、音像、互联网站及其他新媒体等多种媒体形式内容产品的采编、制作和出版能力,具备内容资源整合能力和新兴内容市场开发能力;3、基本实现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分离,初步确立了集团层面的新型市场主体,特别是组建了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集团公司(或集团投资控股公司),确立了以资产和业务为纽带的治理结构,具备资本运作能力;4、具有突出的经营业绩和良好的财务状况,确立了区域内领先的优势竞争地位,拥有具备品牌影响力和拓展能力的媒体,具有跨区域发展能力;5、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成果显著,初步形成了与发展目标相一致的人才队伍和人才结构;6、具备多元化经营能力,具备文化产业关联领域的整合能力和运营基础,收入结构趋于合理,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专业性传媒企业集团发展计划

计划目标:推动服务于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行业类报纸以及满足重要细分市场受众需求的专业类报纸重塑新型市场主体,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通过垂直整合实现跨地区发展、跨媒体经营,形成一批在行业领域或细分市场内具备一定资源集中度的、占据优势竞争地位的专业型传媒企业集团。

计划概要:确定石油化工、信息产业、汽车、房地产、金融、新闻出版、旅游、商品流通、人力资源、演艺娱乐、生活消费、医药保健等国民经济支柱行业产业或重要细分产品和服务消费市场为发展重点,推动30家左右已初步形成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行业专业类报纸出版单位,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整合行业内或细分市场内多种形式的媒介资源,贯穿产业链或细分市场价值链,向大型专业型传媒企业集团发展。

新农村报纸出版促进计划

计划目标:报纸出版资源配置政策向农村倾斜,完善“三农”类报纸出版优惠经济政策。改进农村党报发行,显著提高各类“三农”报纸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率,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创新内容形式,增强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显著提高报业服务“三农”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

计划概要:1、调整报纸品种结构,增加面向“三农”的报纸在全国报纸总量中的比重。在重要农业省份和少数民族自治区,“三农”类报纸所占比重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限制现有“三农”类报纸改变办报宗旨。现有“三农”类报纸出版单位已不具备报纸出版能力、无法维持报纸正常出版的,可在坚持原办报宗旨的前提下,将报纸划转到具备出版条件的报纸出版单位,继续出版面向“三农”的报纸。2、鼓励省级党报社(报业集团)创办面向“三农”的党报“农村版”。“农村版”以宣传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为办报宗旨,要结合“三农”实际,突出对农村基层组织的政策指导性,宣传务求实效;要坚持公益性原则,压缩版面,降低报价,改善发行,加强服务。3、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农业科技、医疗卫生、义务教育、文化生活类报纸。各类报纸要准确定位于“三农”需求,采取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积极依托发行渠道、系统渠道或其他合作渠道开展农业科技普及、农副产品推广、农资、函授教育等多种服务。

精彩新体验报纸阅读促进计划

计划目标:加强对青少年读者的引导和服务,打造一批精品青少年报纸及报纸网站,向青少年提供导向正确的时事新闻、科学知识、文化娱乐,促进素质教育,引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营造健康成长的舆论氛围。大力开发适应青少年需求的数字内容产品和增值业务,实现报网互动,满足青少年新型内容体验。

计划概要:1、把握青少年成长规律和阅读偏好,大力创新报纸的内容和形式,从战略高度培养青少年的读报习惯,树立报纸、报纸网站及其出版机构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2、在高校集聚城市组织一批坚持正确导向、具备一定品牌影响力的时政、财经、IT、体育、文化生活等类报纸,在高等院校内建立一定数量的阅报栏,向在校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阅读体验。3、鼓励报纸出版单位通过赞助学生社团活动、资助特困生、设立报纸奖学金、组织新闻学习社团、提供就业辅导、开设大学生热线等多种形式,与在校大学生建立有效的互动交流平台,提高报纸出版机构对大学生的影响。4、提高高等学校校报的办报水平和办报质量,切实加强高校校报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能力,增强高校校报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的服务能力。组织先进报社对高校校报提供点对点的智力支持和人才培训。5、推动教育教学辅导类报纸的办报思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调整教育教学辅导类报纸的结构和布局,扶优汰劣,提高报纸出版质量。

地市报业市场振兴计划

计划目标:深度挖掘地市一级报纸市场潜力,力争在“十一五”期末将一般地市报纸平均期发行量由目前不足3.5万份提高到6万份以上,报业收入实现翻番,形成全国报业新一轮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

计划概要:1、推动地市级党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贯彻“三贴近”要求,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地市党报的发展之路。2、促进地市区域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晚报都市类报纸的发展,鼓励地市党报积极调整所属晚报都市类报纸定位,消除晚报都市报的机关报形态,充分利用这类报纸的特性,扩大影响力,发挥其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同时积极开发地市区域发行和广告市场,给予地市党报有力的经济支持。鼓励没有晚报都市报出版资源的地市党报社整合当地其他报纸出版资源,加强地市党报社的宣传舆论阵地。3、通过政策引导和出版资源配置,向地市区域报业市场引入适度竞争,促进地市区域报纸在有序竞争中提高办报水平和报业经营管理水平。4、鼓励省级报业集团(党报社)与地市级报纸出版单位之间多种形式的合作出版或合作经营,向地市级报社输出先进的办报理念、管理经验、办报资金和优秀人才,带动地市级报纸健康、快速发展。

行业信息资源平台发展计划

计划目标:引导行业类报纸树立“资源中心观”,努力建构行业信息资源平台,通过开发多层次、多形态的内容产品和增值服务业务,向面向所在行业提供新闻、资讯和增值服务的真正意义上的行业媒体转型。

计划概要:选择50种全国性及区域性行业类报纸出版单位,实施“行业信息资源平台”发展计划。整合所在行业的政府资源、行业资源、关联资源和媒体资源,建构以行业数据库为基础的、具有行业信息采集、整理、分析、功能的信息资源平台,并以此为依托部署不同层次的内容产品、信息产品及增值业务组合,全方位满足所在行业对行业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顾问服务、公关活动、行业研究、市场调查、数据库服务、会展、论坛、电子商务、教育培训、产品及服务推广等需要。

加入“行业信息资源平台”计划的行业类报纸出版单位,其核心业务或业务组合、运营组织及流程应按“行业信息资源平台”的发展要求进行重大调整,由传统的“媒体中心观”引导下的单一报纸出版业务,向“资源中心观”引导下的全方位的行业信息服务和增值服务转型,力争在“十一五”时期形成一批在行业内具有国际性、全国性或区域性品牌影响力的权威行业媒体,实现报社收入的结构性调整,即直接来源于报纸发行和广告的收入仅占机构总收入的30%以下,依托资源平台开发的其他内容产品、信息产品和增值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主要部分。

细分市场专业周报促进计划

计划目标:引导报纸出版单位大力培育和开发细分阅读市场和服务领域,实现我国专业性周报对城乡重要细分市场的全面覆盖,满足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阅读需求,满足工商业对细分消费市场的广告投放需求。

计划概要:1、在区域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重点发展面向生活服务、健康保健、影视娱乐、旅游休闲、房地产、汽车消费、女性生活、老年康乐、社区文化等具备报纸发展条件的重要细分市场的城市周报。2、支持全国性或区域性专业类周报在一般城市和农村乡镇发展满足生活服务、医疗卫生、女性生活、老年康乐、科学普及、农业知识、农村文化生活等细分市场需求的周报。3、限制中心城市晚报都市报数量,采取末位淘汰,就地调整办报宗旨和市场定位,由综合性日报转为适应细分市场需求的专业类周报。4、优化生活服务类报纸结构,不再发展地市级广播电视节目报。已不适应市场规律和群众需求的,原则上划转到当地党报社(报业集团)并调整为满足当地群众迫切需要的专业类周报。5、支持具备规模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类周报整合报纸出版资源,扩大规模,充分发挥品牌价值和品牌延展能力,建构关联细分市场的内容产品体系,向专业型传媒企业集团发展。

海外报业市场拓展计划

计划目标:鼓励有条件的报纸出版单位以独资、合资或合作的方式,在境外兴办报纸。近期目标是采取多种形式拓展海外华文报纸市场,在世界主要华人聚居国家或区域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规模实力的中资或中资背景的华文报纸,有效传播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同时服务于经济发展,为中国企业创造海外市场商机。远期目标是通过积累海外报业市场经验,不断提高海外市场竞争能力,最终参与海外主流报业市场竞争。

计划概要:1、建立“中国报业海外市场拓展联盟”,组织已开展海外出版业务的报社或尚未开展业务但已具备海外拓展能力的报社,改变当前各自为战的无组织状态,集中有限资源,形成拓展合力。2、深入研究海外华文报纸市场的读者需求、出版现状、准入制度、资源条件、竞争态势和发展趋势,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海外拓展;研究海外市场拓展战略、办报方式、竞争策略和商业模式。重点拓展的海外华文报纸市场包括:台港澳市场,北美市场(美国、加拿大),南美市场,东亚市场(日本、韩国),东南亚市场、欧洲市场、南非市场。3、积极利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主要依靠报纸出版单位自身竞争能力拓展海外市场,采取独资、合资或合作形式在海外办报。力争在“十一五”时期在重点海外华文报纸市场打造一批具有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中资报纸。

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

计划目标:探索适应数字报业发展需要的数字化、网络化的内容显示介质技术、信息传播技术和运营模式,实现传统纸介质出版向数字网络出版的战略转型,推动报纸出版业态的重大变革。

计划概要:1、“数字报业实验室”的主要实验内容为:(1)电子报纸出版发行形式;(2)电子报纸的受众阅读体验;(3)数字报业的运营环境、价值链和商业模式;(4)政策法规和监管模式。2、“数字报业实验室”为开放性试验计划,由新闻出版总署发起邀约,报纸出版单位及电信业、软件业、电子设备制造业、广告业、市场调查机构、学术研究机构等关联行业机构在自愿基础上共同参与。3、“数字报业实验室”以电子纸张为内容显示介质的主要突破方向,以无线宽带多媒体技术为主要传播技术,以兼容的信息标准为内容制作和传播标准,营建新型的数字化、网络化报纸出版业态和运营环境。4、实验计划在2006年年底前启动,以三年为实验期分步推进。首期选择10种全国性报纸及10个中心城市的20种地方性报纸,实验读者规模约1000人。

中小城市综合信息门户发展计划

计划目标:以地方性城市综合新闻类报纸为重点,调整当前报社网络信息化建设思路和运营方式,推动报纸出版机构建立“7/24数字信息架构”,全面转型为以进化型信息架构为支撑的、全天候为所在城市提供实时新闻资讯、互动传播平台以及广告推广、电子商务等增值服务的、当地领先的数字内容和增值服务提供机构。

计划概要:1、选择50家左右具备一定规模实力、影响力、信息资源整合能力和信息网络建设基础的区域中心城市及次中心城市的综合新闻类报纸出版单位作为该计划试点单位。2、试点单位按照“7/24数字信息架构”的要求创新运营组织和业务架构,改造现有新闻采编和经营管理流程及平台,通过重组、收购、参股、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重新整合资源、定位内容产品及增值业务,建构基于进化型信息架构之上的多种媒体形式的内容产品和增值服务组合,确立新型报网关系和运营模式。3、力争在“十一五”期末使试点报社建成所在城市最强大的新闻资讯、城市综合信息、消费者(读者)及工商企业信息采集、加工、的数据库网络平台,最具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网络广告、电子商务及其他增值服务供应平台。直接来自网络内容产品、广告及增值服务的收入占到报纸出版机构总收入的30%以上,网络广告收入不低于网络广告市场的平均增长率。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联盟计划

计划目标:建立报纸出版行业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集体保护组织,形成报纸出版单位维护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集体协商机制、集体谈判机制和集体诉讼机制。

计划概要:1、鼓励报纸出版单位采取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集体行动,组建“中国报业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联盟”,主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互联网站侵权行为的损害。2、支持“中国报业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联盟”建立合理合法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集体协商机制、集体谈判机制和集体诉讼机制,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采取共同行动,有效保护报纸出版业的内容创新能力。3、“中国报业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联盟”的集体保护行动应遵守自愿、平等、公平、合法原则,正确处理权利人、网络服务提供者和作品使用者的关系,促进报业发展、信息传播和公共福祉。

黄金一代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

计划目标:促进新闻人才学历教育创新,大力培养政治意识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承前启后、肩负报业发展使命的“黄金一代”报纸出版业从业者。

计划概要:1、推动高等院校根据报纸出版业发展趋势和发展模式转型要求,改革现有新闻学科教材体系、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适应报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2、组织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著名高校的重点新闻院系加入“黄金一代”系列教材编写计划,确定新的人才培养标准,并向全国高校新闻院系推广使用。3、促进高校采取学科重组或跨学科交叉融合方式,打通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管理等学科界限,培养高级复合型报业人才。4、鼓励报纸出版单位采取多种方式积极介入高校新闻专业学历教育,协助高校新闻院系推进新闻教材、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改革,共建科研、教学及实习基地,向纳入“黄金一代”培养计划的毕业生优先提供就业岗位,共同培养“黄金一代”报业人才。5、鼓励有条件的报业集团或报社建立博士后流动站,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重点培养发展战略研究和决策层面的高级报业人才。

报业发展情报平台建设计划

计划目标:建立报业数据情报收集、监测、分析、评估一体化的行业发展情报平台,全面跟踪本纲要各项行动计划实施进展,指导和协调报纸出版单位实施行动计划,根据实施情况及时修正、调整计划目标或行动方案。

计划概要:由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司组织报纸出版单位、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学术机构等,建立报业发展情报平台,为本纲要各项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研究、监测和评估工具。重点开展或委托相关机构开展以下工作:行动计划进度评估及月报;行业及市场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受众阅读行为调查;报业竞争力监测;数字网络技术进展及其适用性研究;行动计划辅导与协调;建立行业情报共享机制等。

影响2008――中国报业博览会计划

计划目标:向社会公众和社会各界系统、全面地介绍中国报业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进程的重要贡献和巨大影响,全面展现中国报业发展成就和发展前景,充分展示战略转型中的中国报业在多元传播格局中的创新力、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树立报纸出版业的全新形象。

上一篇:商品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团购市场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