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美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20 08:04:27

先学后教美术论文

先学后教美术论文篇1

关键词:《美学概论》;《美学概论》编写活动;学术意义

中图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

《美学概论》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部美学原理教材,从开始编写到现在已经有近半个世纪了,将编写教材时的美学研究状况与现在的研究状况进行比较,不仅可以发现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进展,而且也可以更清楚地研究《美学概论》对中国当代美学的贡献及其学术意义。本文就是从这个视角来研究编写《美学概论》的学术意义,其中也包括《美学概论》教材本身的学术意义。

新中国建立之后,各行各业百废俱兴,包括美学在内的学术研究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但与传统学科比较起来,美学的知识积累和建设都非常有限,不仅因为它是“舶来品”,由国外传入中国尚未充分地发育,还因为它的学科意识并不强,诸如美学基本问题研究、美学分支学科的建立、美学史资料建设基本上都没有被提到议事日程,更谈不上自觉的学术研究了。甚至可以说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美学研究的基础是一穷二白。

从建国后到编写《美学原理》之前,有关美学的学术活动也就是屈指可数的两个。第一个活动是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美学大讨论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着眼于学术上考虑,而是有着明确的意识形态目的,即清除朱光潜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美学思想的不良影响。美学讨论确立了探讨美的本质的哲学基础,讨论中形成了美的本质的四大派别。但对许多具体问题的讨论大都是着眼于从哲学上进行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区分,与具体的审美现象、文艺现象较为脱离,可能与受到苏联美学讨论的影响有关。从美学讨论中可以发现,美学的普及程度令人担忧。另一个活动是美学讨论期间成立的美学小组的讨论活动。美学讨论开始后不久,在黄药眠先生、朱光潜先生等人的倡导下,1956年7、8月份成立了美学小组,黄药眠、蔡仪、贺麟、宗白华、朱光潜、张光年和王朝闻先生等10多位学者参加过讨论,但进行过3次讨论后就停止了。[1]从这些很有限的美学活动来看,当时美学研究的基础是多么的薄弱。此外,当时的美学研究还缺乏对中外美学史的系统梳理,对美的本质之外的美学理论的研究也很少,美学资料的建设工作基本上还没有展开。

再从美学研究队伍、美学研究机构的建制、美学教学和美学教材的建设等方面看,美学学科面临的问题更大。当时,即使在作为国家最高科研机构的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部哲学所,也没有设置专门的研究美学机构,只有李泽厚先生和主要研究西方哲学的叶秀山先生做些美学研究工作。在院系调整时,北大哲学系只是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教研室设置了美学组,1960年,北大哲学系美学教研室成立,稍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也成立了美学教研室。建国后,朱光潜先生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但他的编制却在北大西语系,并在那里承担了一部分教学和研究;最初宗白华先生在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只是在建设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倡议中,宗先生等学者才调到了美学教研室。在美学教学方面,北大只开设了一些专题性质的美学课程,如朱光潜先生开设的西方美学专题课、宗白华先生开设的中国美学专题课、杨辛先生与甘霖先生开设的美学原理专题课程。从美学教师队伍来看,北大哲学系除了朱先生、宗先生外,其余的教师大都是从其他专业转入美学教学的,还有一部分则是从刚毕业的学生中选出来的助教;人大美学教研室主任马奇先生是从伦理学转入美学教学的,其余的老师大都是刚留校的助教,讲美学原理课程的老师则是一位在人大新闻系任教的苏联专家的妻子。在教学与教材方面,由于当时片面地强调学习苏联,北大哲学系学生使用的美学教材是从苏联翻译过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教材的哲学性强、与中国的审美现象较为脱节,学生也很难理解,美学教材、教学难以适应当时形势的发展。而且,当时的美学教材建设基本上还没有展开,1950年代,国内还没有人写美学著作,到了1957年才翻译出版了法文版的列菲伏尔的《美学概论》和苏联学者瓦・斯卡尔仁斯卡娅的讲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2]由是观之,当时的美学教材、教学和队伍建设也都很薄弱,难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只有改变这种状况,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美学的研究水平、教学水平和人们的审美能力。

因此,在这种状况下,需要总结以往美学研究(特别是美学大讨论)的成果,形成一些共识,进行美学知识的积累,建立起一套比较清晰的美学知识谱系,并以教科书的形式确定下来。这样,既有助于以此为基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又有助于进行美学的普及和提高工作,这也是一条促进当时美学发展的捷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编写《美学概论》是时展的要求,也是中国当代美学发展链条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具有总结以往成果,开启新的道路的意义。当然,“”的爆发,彻底地中断了处于起步状态的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也使《美学概论》成为新时期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和起点,由此也更凸现了其学术价值和意义。

《美学概论》是新中国成立后动员国家力量组织编写的第一部概论性质的美学原理教材,在中国当代美学史上具有开创意义。这么说,不仅因为它是建国后编写的第一部美学原理教材,总结了以往美学研究(特别是美学大讨论)的成果,反映了建国后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美学研究的水准和美学界对美学问题的基本看法,具有多方面的学术史意义。更重要的是,它在促进美学的学科建设、资料建设和研究队伍建设方面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并极大地推动了新时期以来的美学研究、教学、教材建设和美学普及工作。这里主要以《美学概论》的编写活动为考察对象,探讨这个活动在中国当代美学史上的意义,而《美学概论》则是教材编写活动的主要目的和最重要的成果。这样,考察编写教材活动的意义,首先就需要考察《美学概论》的学术史意义。因此,本文既包括了对《美学概论》的学术史意义的研究,又包括了对编写教材的其他活动的学术意义的研究,这里首先来分析《美学概论》的学术史意义。

第一、《美学概论》总结了建国后美学研究(特别是美学讨论)的成果,形成了对美、美学的比较系统的、自成一家的解释,代表了建国后中国美学研究的学术水准,基本上反映了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成绩,成为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重要收获。

首先,《美学概论》对美的本质的研究在当时达到了新的高度。美学讨论的主要成果之一便是形成了研究美的本质的四个派别。作为教材,应该吸收这些成果,客观地介绍和评价这些观点,但又不能仅仅拘泥于这些成果,应该把美的本质的研究向前推进一步,并要求能够自圆其说,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这显然是一个挑战。而且,美的本质又是教材的核心和重点,它影响到对美学的其他问题的理解,也影响到整个教材的结构和章节安排。为此,主编王朝闻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群策群力,依靠集体智慧,终于达成了共识。编写组经过多次研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论著,中西美学史对美的本质的解释,形成了研究美的本质的思路。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作为探讨美的本质的哲学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对“生活本质”、“人的本质”的理解为指导,从实践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辩证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认识美的客观性与主观性,以全面地掌握美的本质。为此,既要克服纯粹从主观或客观研究美的本质的倾向,又要反对机械唯物主义或人本主义式的理解方式。由此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美是人们创造生活、改造世界的能动活动及其在现实中的实现或对象化。作为一个客观的对象,美是一个感性具体的存在,它一方面是一个合规律的存在,体现着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一方面又是人的能动创造的结果。所以美是包含或体现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能够引起人们特定情感反映的具体形象(包括社会形象、自然形象和艺术形象)。由此可见,就其本质而言,美并不是事物的某种与人无关的自然属性,也不是意识、精神的虚幻投影,而是事物的一种客观的社会价值或社会属性。这也就是美的客观社会性。”[3](p29)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到,教材既吸收、总结了美学讨论中萌芽的从实践探讨美的成果,也注意了价值的视角,从而形成了对美的本质的新的理解。

其次,当时的教材对许多具体问题的研究都达到了新的高度,至今仍然具有价值。在当时的条件下,心理学问题经常被视为唯心主义,对诸如包括感觉、知觉、联想与想象、情感、思维等在内的审美感受的心理形式的研究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教材在研究这些问题时,并没有采用简单化的处理办法,通过贴标签将其打发掉,而是结合审美体验或艺术的特点,具体地分析了它们在审美活动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无疑有助于真实地认识审美活动的特点。此外,教材在分析形式的作用时,结合艺术谈到了它的作用,并没有仅仅把它作为内容的可有可无的陪衬或附庸,这为后来美学界探索形式美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最后,《美学概论》对美学研究对象的界定有自己的特点,也有利于教学。该教材对美学研究对象的界定是这样的:“美学则研究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客观现实的美和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反映,揭示审美活动的普遍规律。”[4](p3)也就是说,美学研究对象应该包括客观现实的美、审美意识和审美规律,而审美意识又包括审美感受、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内容,教材对这些研究对象都作了具体而深入地分析。此外,教材还非常重视对艺术的研究,这也构成了这部教材的一个特色。我们知道,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许多美学家都主张,美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艺术哲学,教材部分地接受了这个观念,加重了艺术哲学研究的分量。在他们看来,艺术与美学的关系是这样的:“因为艺术既是社会的审美意识(包括审美感受、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等在内)的集中表现,又是比现实生活本身更便于把握的、更有普遍性的审美对象,它对于形成和发展社会的审美意识起着积极的作用,社会的审美意识对社会的实践斗争的反作用和艺术的创造与欣赏密切相关;美的研究如果离开了艺术,就会局限在单纯从哲学上和心理学上对美的本质、审美感受、审美趣味等等作抽象分析,使美的研究失去丰富具体的社会历史内容,既无从真正认识美和审美感受、审美趣味等等的本质,又无从积极作用于艺术的发展,最终导致美学与社会实践相脱离。”[5](p6)这样,一方面把美学的研究对象视为客观现实的美、审美意识和审美规律;另一方面又把美学的研究对象视为艺术哲学。实际上,正是在这两种观念的指导下,教材大大地拓展了美学研究的范围,并据此安排了全书的章节。《美学概论》除了绪论、后记外,其章节依此分为审美对象、审美意识、艺术家、艺术创作活动、艺术作品、艺术的欣赏与批评共六章,其中艺术哲学的部分就有四章,由此可见艺术哲学在这本教材中的份量了。可能考虑到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编写教材,综合这两种看法会比较全面,也利于教学,而不必为了研究的目的而仅仅采用其中的一种观点。这样处理美学的研究对象,促进了美学与艺术的结合,有助于通过艺术现象理解美学问题。

第二、《美学概论》探索了从实践角度研究美学的各种可能,为后来深化实践论美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起点。在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讨论中,已经有论者尝试从实践的角度来研究美学,还吸收了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一些思想,但并不是很自觉。在编写教材时,教材编写组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反复地学习诸如《〈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论》等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著,还专门选编了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专题的论文选。经过对这些著作的多次研讨,编写组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之于美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并把实践观贯彻到对美的本质和许多具体美学问题的研究之中。

教材就是从实践的视角来解释美的本质的。编写组对实践的重视对实践论美学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实践论美学中,李泽厚先生、刘纲纪先生和蒋孔阳先生的影响最大,前二人都参加了教材编写组,李泽厚在美学大讨论中就尝试从实践的角度研究美学问题。在教材组研讨美的本质的过程中,吸收了李泽厚先生的很多思想;刘纲纪先生参加了教材的定稿工作。“”后,他们又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发挥了实践论美学。因此,可以说教材编写组从实践角度对美学问题的探讨,对实践论美学有很大的影响。此外,在分析自然美、社会美、审美意识、审美主客体之间关系、美的主观性与社会性、审美规律,以及美、艺术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时,都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精神。真、善、美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也很重要,作为美学原理教材,理应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教材正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真、善、美,就其历史的发生发展来说,只有当人在实践中掌握了客观世界的规律(真),并运用于实践,达到了改造世界的目的,实现了善,才可能有美的存在。但作为历史的成果、作为客观的对象来看,真、善、美是客观对象的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三个方面。人类的社会实践,就它体现客观规律性或符合于客观规律的方面去看是真,就它符合于一定时代阶级的利益、需要和目的的方面去看是善,就它是人的能动的创造力量的具体表现方面去看是美。”[3](p34-35)以实践为出发点,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揭示了真、善、美各自的特点,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教材是从实践的视角来观照艺术与美之间的关系的,即“总的说来,社会实践在客观方面产生了客观世界的美,在主观方面产生了人对客观世界的审美意识,艺术则是审美意识的物质形态化了的集中表现。”[3](p6)因此,艺术哲学就成为美学的研究对象,这也是教材研究大量的艺术现象,并把艺术哲学作为美学研究对象的依据之一。

第三,《美学概论》对美学教材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后,美学和美学研究复苏,美学教材建设又被重新提到了议事日程,在王朝闻的主持下,及时地修改、出版了《美学概论》。当时,美学很受欢迎,但大学美学教学没有教材,《美学概论》填补了这一空白,也为当时的美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书,并成为推动当时的“美学热”的重要因素之一。从现在来看,《美学概论》作为教材仍然有示范作用和参照意义,其经验也值得总结和发扬。

首先,编写组尊重学术和学术规律,以严肃、严谨的态度对待学术问题。在编写教材的时候,各种政治运动不断,对意识形态的重视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追求政治上的正确和思想上的进步几乎成为学术无意识。在这种情况下,编写组把编写教材工作主要作为一项学术事业来对待,克服了时代的局限,将政治运动的消极影响降低到了最小。尽管因受到了左倾思想的影响而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但教材的主要观点大都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和检验。这既需要对政治形势的洞察和对学术规律的掌握,又需要适当地把握二者之间的平衡,更是对胆识、勇气和智慧的考验。正因为基本观点和框架没有大的变动,所以“”后《美学概论》的修改工作才比较顺利,这也是他们的一个重要经验。“”期间编写的许多教材、大学文科教材建设的有些教材,都因为没有处理好学术与政治、时代之间的关系题,而留下了不少遗憾,类似的问题今天仍然存在。因此,《美学概论》编写组的经验值得今后的教材编写者重视和发扬,这样也许可以有效地克服学术界长期存在的学术论著或教材的短命吧!

其次,《美学概论》总结了建国后美学研究的成果,发挥了它应有的历史作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编写《美学原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克服当时大学教材的混乱和贫乏,但由于历史原因,“”前没有出版。“”后,教材及时出版,填补了大学美学没有教科书的空白。《美学概论》客观而系统地介绍了美学知识,持论公允,建立了独立而完整的体系,又能够自圆其说,在理论的表述上通俗易懂,比较适合教学,出版后受到了师生的欢迎。《美学原理》总结了50、60年代中国美学研究的成果,修改时又吸收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美学研究成果,其基本观点和许多主要观点仍然能够成立。这样,《美学概论》成为当时美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书,其许多观念都成为后来的美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因此,从这些方面看,《美学概论》都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作用,并且成功地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最后,《美学概论》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影响了它之后的美学原理类教材的编写,仍有其现实意义。通过对比这类教材,我们可以发现,从《美学概论》出版到现在,虽然出版了许多美学原理、概论类的教材,但它们受《美学概论》的影响是很大的,其影响能够从基本思路、主要观点和章节安排等方面反映出来。杨辛、甘霖先生编写的《美学原理》的影响仅次于《美学概论》,通过对比这两本教材的章节安排和对美的本质的解释,就足以反映《美学概论》的影响了。《美学原理》全书分为十七章,章节的安排依此为什么是美学,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美的本质的探索,真善美和丑,美的产生,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艺术美,意境与传神,艺术的分类及各类艺术的特征,优美与崇高,悲剧,喜剧,美感的社会根源和反映形式的特征,美感的共性与个性和客观标准。我们由此可以发现《美学原理》的特点:它非常重视形式美,并列有专门的章节进行详细的分析;从章节安排看,它只是把艺术美作为与社会美、自然美和形式美并列的美的类型,并没有像《美学概论》那样部分地接受了艺术哲学是美学研究对象的观念。除此之外,它与《美学概论》的相似性就很多了。甚至可以说,《美学原理》所涉及的绝大部分内容和审美范畴都可以在《美学概论》中找到,分析问题的许多思路、方法和结论也基本相同。而且,《美学原理》以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生活的本质”和社会实践的解释为基础,进而转入对美的本质的解释:“美是人的自由创造的形象体现。在自由创造中主观与客观、自由与必然、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4](p316)这个结论与《美学概论》对美的本质的解释也非常相似。从这些方面看,《美学概论》对新时期以来的美学原理教材的影响是深远的。

《美学概论》自1981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发行量居美学原理类教材之最,迄今为止仍继续被重印,甚至现在还被作为“中国文库”的一种由中国出版集团继续刊行。即使是在后来美学原理、概论性质的教材和著作不断出版的情况下,《美学概论》仍然被一些学校

作为教材或教学参考书继续使用,甚至现在还被使用,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其超越性、学术生命力和影响力。

我们这样充分地肯定了《美学概论》的学术价值,并不是说它没有缺陷。作为特定历史时期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美学概论》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有些是受时代限制所难以避免的,有的则是可以避免但没有避免了的。譬如,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其学术性受到一定的影响,有的部分有迎合时代的局限,其叙述语言受时代的影响也很大,这些都是很难避免的。但有些问题仍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如教材在处理美学研究对象时,既把客观现实的美、审美意识和审美规律视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又把艺术哲学视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可能是出于编写教材的考虑,也可能是王朝闻先生对艺术比较熟悉,为了更结合实际,才采取了这种折衷的办法。实际上,这种处理虽然对教学有利,但破坏了其观点的自足性和一致性,很难自圆其说,有拼凑之嫌,是不利于研究的,也容易造成知识上的混乱,而且还影响到整部书的结构和章节安排,这个问题是值得引起我们重视的。也许是发现了这种写法的局限,新时期许多原理、概论性质的美学教科书,大都避免了这种综合,而是采取其中的一种说法。此外,后来很有必要对1981年版的《美学概论》进行重新修订,如果这样,它就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可能是难以重新组织起人员的原因,一直没能重新修订,现在主编已经去世,恐怕要成为永久的遗憾了。尽管有这些缺憾,《美学概论》仍然是暇不掩玉,它已经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其主要方面是应该肯定的。

就教材编写组的全部学术活动而言,编写《美学概论》只是其中的一项工作,编写组还有其他学术活动,而且这些活动都促进了美学人才的培养。因此,虽然《美学概论》是教材编写活动的最重要的成果,但仅仅研究其学术史意义并不能全面地说明整个教材编写活动的意义,这里主要研究教材编写活动在资料建设和培养美学人才方面的意义。

第一、教材编写活动促进了美学资料建设。其一,资料是编写教材的重要的准备工作,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教材编写组在美学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汇编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的一些工作很有开拓性。这些美学资料包括马克思、恩格斯论美专题;中国美学思想史资料选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专题;现当代西方美学专题;苏联当代美学讨论专题;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文选;西方主要国家大百科全书美学词条的汇编。最后,《美学原理》编写组编出了《中国美学思想史资料选编》(油印本,三本)和《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铅印,内部资料)。1979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了《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下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李泽厚先生负责编写的现当代西方美学专题以文章的形式发表了;苏联美学讨论专题资料基本上在刘纲纪主编的《美学述林》上发表了。这些资料发表、出版以后,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美学复苏和“美学热”中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对于人们系统地认识中国美学发展史、西方美学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美学、苏联当代美学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二,有些资料选编工作具有开拓性意义,为美学资料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以后的美学资料选编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其中,《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的选编就属于这种类型的资料建设。中国具有丰富的美学思想,但大都很分散,以前没有人做过这样的工作,加上当时对美是什么、美学是什么都不是很清楚。这样,选编工作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还面临着许多理论上的困惑。但这些学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借助北大美学教研室的力量,在宗白华先生的指导下,终于完成了任务。因此,这些工作具有较大的开创性和多方面的学术意义,不仅这些资料有助于系统而全面地理解中国美学的发展,而且资料的甄别、鉴定,分类,取舍的标准,经验和失误,都为以后的中国美学史资料整理工作提供了参考,并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之后虽然有多种中国美学史资料的选本,但大都参考了《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其影响是深远的。此外,当时一批文史学者对选编中国美学史资料的意见、建议仍然值得现在的美学研究者重视。当时在选编中国美学史资料时,宗白华先生认为,应该先撰写出文论史、画论史等具体艺术门类的理论史,然后再编中国美学史资料。宗先生学贯中西,对中西哲学、美学、艺术都很有研究,他的设想肯定有其根据,但由于当时特定的情况,这个设想不太符合实际,也很难做到。如今,中国古代文论史、画论史、建筑理论史、书法史、戏曲史等理论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美学资料的整理和美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也都有了很大的进展,也具备了宗先生所设想的选编中国美学史资料的条件。我们能否根据宗先生的设想,选编出一部更为完备的中国美学史资料汇编呢?即使不能这样做,起码也可以充分地吸收这些具体艺术门类的理论研究的成果,在重新阐释旧的资料、纠正以前的错误理解和挖掘新的有价值的资料等方面,促进美学资料的建设工作。在当时编选中国美学史资料时,资料整理者曾经以“北京大学中国美学史资料编写组”的名义给当时中国著名的文史专家郭沫若、侯外庐、魏建功、刘大杰、黄药眠、郭绍虞等先生写信征求意见,他们就分期、体例、材料的真伪、篇目的选择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不仅对编写中国美学史资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现在看来,这些专家的结论、意见和建议仍然具有参考价值,也值得从事中国美学史研究的学者认真对待,甚至也值得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学者认真对待。[5]其三,有些资料在今天尚不失其重要的参考价值,仍然被广泛地使用,继续发挥着作用。其中,《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和《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现在仍然是美学研究者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引用率还很高。当时,《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主要是从朱光潜先生翻译的译文选编出来的,朱先生的美学素养颇深,又长期留学英国,驾驭语言的能力很强,由他翻译西方美学资料是非常合适的,也很有质量保障;出版时又补充了一些缪灵珠先生翻译的西方美学资料,缪先生是老一代的外国文学研究专家,学养很好,曾经翻译过许多美学、文艺理论论著。他们的眼光和翻译水平,都保障了这本资料的学术水准,也是至今不失其价值的主要原因。其四,资料是学术研究的基础,资料的整理、甄别和正确运用是培养与提高研究能力的重要步骤,当时的资料工作提高了教材编写者的能力,即使那些当时从事资料工作但没有撰写教材的同志,也在资料整理工作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在“”后都可以独立地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这也是当时资料工作的意义。其中,于民先生在“”后除撰写的研究论著外,还继续选编了包括《中国古典美学举要》等在内的多种中国古典美学资料的选本,这些成果的取得与当时所做的资料整理工作有很大的关系。在编写教材过程中,李泽厚先生负责整理西方现当代美学资料的工作,他在“”后主持翻译了包括许多西方现当代美学代表作在内的《美学译文》丛书,这可能与他当年所从事的美学资料整理工作的经历不无关系。刘宁先生编辑的苏联当代美学讨论的资料在编写教材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后他把这些材料修改后曾经在全国第一届美学讲习班授过课,后来又发表在刘纲纪主编的《美学述林》,这些材料在促进学术界对苏联美学的认识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第二、编写教材活动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支基础良好的美学队伍,他们在“”后的美学研究和美学教学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编写教材过程中,老一辈的美学家王朝闻先生、朱光潜先生、宗白华先生不仅为编写教材做出了贡献,还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以其良好的学风、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和熏陶了中青年学者。中青年学者不但为编写教材贡献了力量,而且还从美学资料的搜集与运用、具体的研究和写作等各个环节学到了不少知识和研究方法,提高了自己的知识修养和美学研究水平,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主编王朝闻先生针对参编者的不同特点和优势进行分工,不仅有利于整个教材的研究和编写,也发挥了他们的长处。比如李泽厚先生在美学大讨论中暂露头角,成为公认的一派,教材组在讨论、确定美的定义时,吸收了他的许多看法,还让他承担了搜集与整理西方现当代美学资料的工作;让于民先生在宗白华先生的指导下,从事中国古典美学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刘宁先生从苏联留学回来,又有教学的经历,就让他整理苏联当代美学讨论的资料,并让他参加了教材的最后定稿;李醒尘先生原来是朱光潜先生的助教,在朱先生指导下从事西方美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编写组除负责资料工作外,还承担了选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的任务。参加教材编写的其他成员也都承担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后来,参加过教材编写工作的学者,在“”后大都重新以美学为业,成为中国美学研究和教学的骨干。杨辛、马奇和周来祥先生的美学基本原理研究,李泽厚、刘纲纪和于民等先生的中国美学研究,马奇、李醒尘和朱狄先生的西方美学史研究,李泽厚和刘纲纪先生的实践论美学研究,都是“”后中国美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有一些学者调整了研究方向。其中,李泽厚先生成为“”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他在哲学、思想史和美学等多个学科都有建树,但他的美学论著在其整个学术著述中所占的份量很大,其美学研究在其整个学术研究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虽然叶秀山先生后来转搞哲学(特别是西方哲学)研究,但仍有不少美学方面的论著问世,其上个世纪90年代出版的《美的哲学》现在仍然很有影响。刘宁先生后来主要从事俄苏文学史、文学批评史和文学理论研究,出版过《俄苏文学批评史》、《俄国文学批评史》等著作,翻译过《历史诗学》等批评、理论论著,应当说,这些成果的取得与他当年的经历关系密切,甚至可以说这些成果直接受惠于他在整理与翻译苏联美学讨论资料时所受的学术训练。

从这些学者所属的单位来看,他们主要来自于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部哲学所(也就是后来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等重要的美学研究机构。编写完教材之后,他们基本上又返回到这些机构,重新承担起研究和教学任务,并成为这些机构中的骨干力量,为“”后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这些机构现在仍然是中国美学研究的主要机构。如果没有这次教材编写活动,以及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所接受的培养和学术训练,“”后中国美学的研究队伍和整体的研究水平都是难以想象的。

从编写教材到现在,已经将近半个世纪了。从学科的发展状况看,现在的美学研究在美学原理、美学史、应用美学和美学资料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在研究机构的建制、专业研究队伍的培养、美学教育和美学教材建设等方面也都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些成绩与建国后第一代美学家的努力密不可分,他们的辛勤耕耘既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当时美学研究中的起点底、研究薄弱的状况,又为后来的美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编写《美学概论》便是这些奠基性工作之一,也是中国当代美学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追溯这段学术史,研究美学教材编写活动的学术意义,不仅仅是为了回顾过去,更重要的是为了重新检视我们所走过的道路,重新认识现在的美学研究的成绩与局限,少走些弯路,以促进当代美学的健康发展。(责任编辑:楚小庆)

参考文献:

[1]敏泽、李世涛.“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敏泽先生访谈录[J].文艺研究,2003(2).

[2]李世涛.文艺美学大可为――胡经之先生访谈录[J].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3).

[3]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J].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杨辛、甘霖编.美学原理(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先学后教美术论文篇2

关键词:美术教育;人文培养;观念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5-0074-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广博知识和多种能力的专业人才。高等教育应该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育人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应对社会发展实际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挑战。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学专业,肩负着培养我们国家中小学美术教育师资的重任,更应该努力适应当前形势,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美术专业人才做出贡献。当前,各高师院校美术专业就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对高师美术人才培养谈几点看法。

一、坚持德育为先、人格为上的育人原则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管教育怎么改革,高师美术教育在育人观念上要始终坚持德育为先、人格为上的原则,要不断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陶冶他们的情操,促成完美人格的形成。众所周知,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中小学美术教师,他们肩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重任。只有身心健康、道德完善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对社会有益的学生,美术教育的育人观念也不能违背此原则。另一方面,高师美术教育要培养高素质的美术专业人才,创作出高品格的作品,也必须做到先正人心,加强德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审美观。为艺先做人,人奇格自高。完美的人格才能创造出完美的作品。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云:“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现代著名美术大师及教育家潘天寿先生也多次强调人品与画品的关系:“心正者,人之思想道德品质也。文学艺术,乃艺术家人格思想感情之反映,艺术家思想正,志向大,胸襟宽,眼光远,则画品必高,成就必大,余谓笔正则画正,心正则笔正,人格方正,画品必高,人品不高,画品低劣。”道德修养高了,艺术格调自然就高。因此,高师美术教育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先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端正他们的人生态度,教会他们如何做人,使之养成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健康的道德情操。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期,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师美术教育过分强调专业技能,忽视了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从而导致个别学生心理不健康,金钱崇拜,思想怪异等不正常的现象。新形势下高师美术教育一定要把学生的道德情操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与心灵世界,使他们以饱含深情的态度面对社会、自然与人生,从而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和创作热情。

二、加强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一些美术高校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现象。教学上,教师只重视技能教育,满足于教给学生一些成文法则式的画法技法,而忽视了学生的文化学习和整体素质培养,结果培养出的只是没有思想的熟练技术工。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高师美术教育肩负着传承祖国绘画艺术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育人模式,培养具有“既精通专业,又善于发挥专业特点;既熟悉理论,又富于实践精神;既了解世界,又明了国情和社会需求;既通晓历史,又善于实际应用等这类全面综合型的人才”。而要培养这样的综合性人才,就必须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力争使他们成为具有广博知识的专业人才。个人以为,应该使学生努力加强以下方面知识的学习。

首先,加强美术理论素养。一门学科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规律,正是在前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后人才能不断超越前人,创造出新的成果。美术的发展自不例外。中国绘画历史悠久,理论丰富。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画历经多次变革,风格多变,画派林立。这些丰富的创作实践和大量的理论经验,是今人学习和创作的宝贵财富。同样,西方绘画发展史亦源远流长,值得我们借鉴。因此,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加强对中外绘画史以及绘画理论知识的学习,使他们对本专业的历史进程和理论知识有清晰的了解,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不了解中外绘画史,不了解先进的绘画理论,就只能闭门造车,很难谈得上创新与超越,即使取得一些成就,充其量不过是一个画匠。近现代绘画大师们都非常重视对绘画史及绘画理论的学习。潘天寿先生就明确提出了美术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学习“画史、画理及古书画之鉴赏”。我们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时刻也不能放松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其次,学习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一幅成功的作品必然刻着社会思潮的烙印,没有思想的作品永远难登大雅之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民族逐渐融合了儒释道三种哲学思想,这些思想借助其他媒质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到了人们对社会、人生等的看法。绘画艺术受社会思潮影响,也基本上沿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发展轨迹而发展,昭示着一个时代下的人们的精神面貌和审美风貌。如唐代著名绘画理论家张彦远的一段绘画理论:“夫阴阳陶蒸,万象错布,玄化亡言,神工独运。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风不待五色而粹。是故运墨而五色俱,谓之得意。”(《历代名画记》)我们知道,唐人宣扬三教合一,尤其重视道家思想。这段抽象的画论明显地吸取了道家“以无为美”的哲学思想,反映的是从庄子的“道法自然”“物我一体”理论发展出来的“气韵生动”“虚实相生”的审美观念。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积淀,也就无从理解这段话的精神实质,故而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学习。只有对中国传统思想深入学习,才会理解我国传统绘画理论中诸如“空灵”“气韵”“虚实”等审美范畴,才会真正懂得中国画的意蕴,也才能创造出一流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

再次,关注古典文学修养。文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画品的趣味和水平。自古以来,就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同源的说法,文学与艺术历来是不分家的。历代著名的美术大师,无一例外在中国古典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甚至许多学者都是集文学家与画家于一身。近现代的国画大师徐悲鸿、齐白石、潘天寿、范曾等都有深厚的文学素养。他们也深谙这一艺术教育规律,非常注重对弟子们文学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古典文学修养,要让学生熟读甚至背诵唐诗宋词等传统经典作品,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力和审美趣味。

古人云,工夫在诗外。这话同样适合高师美术教育人才培养。高师院校要想培养高素质的美术专业人才,画外的工夫不可小觑。潘天寿说:“画事有天资、功力、学养、品德四者兼备,不可有高低先后。”“画事需有高尚之品德,宏远之抱负,超越之见识,厚重渊博之学问,广阔深入之生活,然后能登峰造极。”因此,没有深厚的文化素养,要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将是一句空话。

三、合理安排课程设置,体现全面发展原则

先进的教育理念首先要通过课程的设置来实现。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美术教育专业划分过细,教学模式单一,在课程的设置上主要以技能技法课为主,综合课程安排得较少。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但综合素质差,适应能力弱,创新能力不强,很难有大的作为。因此,当务之急要改变这种以过分强调技法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合理安排课程设置,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1. 专业课程的综合性

当前,高师美术专业的学生从一入学开始便选择各自的专业进行训练,课程安排主要以本专业学习为主,学习内容太狭窄,视野不开阔,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潜力的发挥,更不符合当前形势发展的要求。我们在课程的设计上要合理规划,体现全面发展的原则。高师美术课程大体可分为四大部分。(1)绘画类课程:除素描、水粉等基础课程外,还设中国画、油画等绘画专业的所有内容。以中国画的工笔重彩人物写生为例,要让学生了解怎样观察对象,感受人物,怎样构图,如何表现人物精神世界,在技法上如何勾、描、染,哪里当重哪里当轻,无不讲授详尽。绘画类课程要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等美学素养,具备了这些素养也就不难在设计领域中施展才能,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2)设计类课程:对设计专业来讲,更注重基础内容,像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此外另有融会艺术设计于一身的编织。(3)理论类课程:包括艺术理论和教育理论两大类。艺术理论课是指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中国画论等课,知识面覆盖广。而教育学、心理学这两门教育理论课,则是高师美术教育所特有的课程,也是必备的。(4)教育类课程包括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这里尤为关注实习课,它是高师美术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通过教学实践融会贯通,是一次理论与应用的有效结合。

2. 凸显人文精神

重视对文化的理解,重视人文精神已经成为当今许多国家艺术教育的共同追求。艺术教育应该被赋予浓厚的人文精神。因此,在合理安排专业课程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增设人文课程的比重,有针对性地为美术专业学生开设哲学、美学、历史、文学等饱含人文思想的课程,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其实,中国现当代很多美术教育家也一直比较重视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如潘天寿先生就在教学中增设了文学诗词、书法鉴赏等课程。他要求美术系学生学习时间的比例是“三分读书,一分写字,五分画画,一分其他”,并鼓励师生多读书,多写文章,注意理论研究,扩大知识面。近几年来,为了培养艺术高素质人才,国外艺术教育已经在人文课程的设置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各门艺术之间的综合,意在强化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媒体之间的联系;二是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强调各艺术学科与其他非艺术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形成一种互通、互补的艺术生态关系。”这种做法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当前高师美术人才的培养,要克服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心理,从长远出发,在人文综合课程的安排上下功夫,为培养美术高素质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 体现个性化

自古以来,我们的教育就讲究因材施教。孔子时代已经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培养出了在道德、政治、文学等方面的优秀弟子。因而,高师美术教育要培养高素质人才,一定要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个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发挥他们的创作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将学生看作教学活动的主体,保护学生的个性,尊重他们的喜好,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潘天寿说,“学生有不同的禀赋,直接关系到以后的前途、风格。艺术教育不能不注意这一点。最好因材施教,则事半功倍。”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正确处理好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之间的关系。课程的安排上,要处理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平衡,应该多开设一些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选择课程,充分发挥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走出自己的成才路。

参考文献:

[1]郭若虚.图画见闻志[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

[2]卢.潘天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3]杨菱菱.以通识教育理念贯穿高师美术教育[J].四川戏剧,2009(05).

[4]邓白.潘天寿评传[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88.

[5].试论潘天寿美术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J].贵州大学学报,2009(03).

[6]许蕾.走向综合化的艺术教育―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构的有效途径[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9(06).

先学后教美术论文篇3

世界文艺讯:(记者盛戈)2009年7月8日上午,“传统与创造――阮荣春中国画巡回展”正式启动,并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首展。

阮荣春先生1950年出生于江苏溧阳市,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博士,系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现为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研究》杂志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耕耘于美术史、佛教美术、美术考古等领域,其视野开阔,融会贯通,著述丰富,在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早年曾习西洋绘画,大学期间对两宋院画,倪瓒、沈周、弘仁、龚贤等大家的经典名作心追手摹,东渡扶桑求学之际又广阅日本及西方绘画名作,眼界大开。曾多次承担教育部、文化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先后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江苏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江苏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出版学术专著《沈周研究》、《佛陀世界》、《中华民国美术史》、《佛教南传之路》、《丝绸之路与石窟艺术》、《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考古学史纲》、《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国绘画通论》、《美术考古一万年》、《佛教艺术》、《古代巴蜀文化探秘》等二十余部。先后在世界各地举办中国画个展和联展,出版画集多部,作品散见于各类报刊杂志。

此次画展共展出阮荣春精品力作近百幅,是阮荣春继续2007年“气韵格法 阮荣春中国画三地巡回展”后,对其艺术主张及探索的再次总结和全新亮相。今天画展开幕首日便迎来了各界参观者近百余人,其中不乏十几岁的中小学生和满头银丝的老人。他们纷纷驻足阮氏画作前,细细观赏,用心揣摩,无不惊叹于作品的气势磅礴、笔触大气。很多参观者忍不住拿出相机拍摄下一幅幅精美画作。

此次展出的百余幅阮氏画作,其中既有百平尺以上的巨幛,也有盈尺小品,题材以山水为主,兼及花鸟,画作承古出新,自成一家。阮荣春一贯主张艺术要根植于传统,力求创新,他还针对画坛浮躁现象提出“三气”(正气、文气、静气),“三韵”(墨韵、神韵、气韵),“三力”(造型造境能力、用笔用墨能力、营造气韵能力),此次画展也与其个人理念一脉相承,是对其艺术主张及探索的再次总结和全新亮相,重在强调当代语境下传统与创造的内在价值与现实意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朱乃正主持了当天的开幕式,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黄格胜先生,中国美术馆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履生,《中国美术馆》月刊副主编,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美协名誉副主席、著名艺术评论家钱海源先生,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李松教授等来自美术界的十余位嘉宾到会向阮荣春表示祝贺,并参加剪彩仪式。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执行主席、世界文艺杂志社社长兼总编刘云峰先生,美国亚太艺术研究院院长、美国蒙哥马利学院中国画教授、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穆嘉善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美术观察》副主编赵权利先生及多家媒体负责人亦应邀出席开幕式和研讨会。据了解,此次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的展出时间将持续到7月17目,随后,还将先后在上海、山东、浙江、江苏等地巡回展出,并开展相关学术研讨活动。

先学后教美术论文篇4

关键词:新课标;美术学;专业化;多元化;生态化

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学生感性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使得美术师资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关注。高师美术教育是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师培养的摇篮,其美术教师塑造能力对我国美术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当前随着教育部《201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发,以其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学习方式以及新的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现有的美术基础教育体系,它要求中小学美术教师要改变以往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因此,必须对美术专业师资培养进行新的定位,以符合新课标相关要求。文章结合新课标相关内容主要从专业化、多元化、生态化三种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1 专业化

专业化是指人才培养计划要强调美术学(师范类)专业的专业性。2005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明确指出,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古有韩愈《师说》云:“古人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今以素质教育为目的,作为美术教师,“就必须有周密的计划,不能容忍主观随意性,不许太多的非理性成分,需要有尽可能全面的知识,教给学生的主要是‘道’而不是‘技’。”[1]

美术学(师范类)美术教育主要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不是以培养美术工作者或者画家为目的。作为美术学(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如果不具备美术教师的专业性,岂不形同虚设!可就当前情况而言,师范特点和面貌被淹没:“重技轻理”;“重艺轻师”;“培养方式简单化”;教学内容和中小学(尤其与《新课标》)的实际差距相去甚远。美术圈最引人注目是美术家,而非美术教育家,无论是任职、晋升,多是靠绘画创作的作品,而非靠所教学生的素质来提高。长期以来形成一种这样的观点,创作(科研)是实的,可以质变的;教学是虚的,不容易被人发现;美术家就是教育家的误区。导致师范美术教育偏离了原来设定的目标,在做与专业美术院校相同的事情,无法体现其“专业性”。再加上市场化实施以来,现在美术学(师范类)专业毕业生普遍就业困难,一是中小学美术教师职位渐趋饱和。二是毕业生专业能力欠缺,不能满足社会所需,适合自己的岗位少,毕业生都希望找个理想的工作单位。导致美术学(师范类)专业学生出现两个就业取向的极端:一是想成为美术家,根本不屑于美术教育。二是成为美术教师,可学习需求无法满足。或者还有些除了报考研究生,首选单位便是美术馆、博物馆、出版社、报纸杂志社等,可这些岗位都还有专业美术院校的毕业生来竞争。美术学(师范类)专业如何体现其专业性?

首先,美术学(师范类)专业大部分学生应该明确自己是当中小学美术教师的,肩负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要求,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艺先做人,人奇格自高。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云:“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2]现代著名美术大师及教育家潘天寿先生也多次强调:“心正者,人之思想道德品质也。文学艺术,乃艺术家人格思想感情之反映,艺术家思想正,志向大,胸襟宽,眼光远,则画品必高,成就必大,余谓笔正则画正,心正则笔正,人格方正,画品必高,人品不高,画品低劣。”[3]其次,作为未来的中小学美术老师,必须先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端正人生态度,使之养成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健康的道德情操。再者,加强文化修养,增强人文内涵,培养具有“既精通专业,又善于发挥专业特点;既熟悉理论,又富于实践精神;既了解世界,又明了国情和社会需求;既通晓历史,又善于实际应用等这类全面综合型的人才”。[4]

总之,高师美术教育与中小学课程设置不一致,或者缺少紧密的链接,我们培养出的教师怎么能够胜任中小学的美术教学工作呢?因此,相对于新课改,课程设置必须有相对应的专业基础美术教育课。美术学(师范类)专业的专业性应该体现为培育出合格的中小学美术教师,人才培养计划与中小学美术教学的需要紧密相结合,做好高师美术教育与中小学的链接。

2 多元化

“多元”是基础美术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概念, 具备“多元艺术素养”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其实施的根本保证。高师美术学(师范类)专业作为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生源基地,必须实现同基础美术教育在课程性质、课程内容等多方面的衔接,调整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打破大学课堂的枯燥乏味,积极构建多元艺术课堂,使培养目标多元化。

《新课标》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美术课程结构。以更为开阔的视野审视美术及其教育功能,注重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未来实际生活的需要出发设计课程思路,使课程结构更为合理,内容更加丰富和开放。注重课程的“综合化”是此次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的重大变革,改变了以往课程知识过于单一、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现象,使其更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事实上,如今高师美术的课程设置正往“多元化”这一趋势发展,高师美术课程大体可分为四大部分:(1)绘画类课程:除素描、水粉等基础课程外,还设中国画、油画等绘画专业的所有内容。绘画类课程要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等美学素养,具备了这些素养也就不难在设计领域中施展才能,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2)设计类课程:对设计专业来讲,更注重基础内容,像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另外还增设了《中国民间美术》这一课程来迎合中小学美术课程内容。(3)理论类课程:包括艺术理论和教育理论两大类。艺术理论课是指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知识面覆盖广。而中小学美术课程论这两门教育理论课,则是高师美术教育的必修课程。(4)尤为关注教育实习课,它是高师美术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通过教学实践融会贯通,是一次理论与应用的有效结合。

再者,《新课标》开宗明义道:“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要求具备深厚文化修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的“多元化教师”。因此,在合理安排专业课程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增设人文课程的比重,有针对性地为美术专业学生开设哲学、美学、历史、文学等饱含人文思想的课程,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例如,潘天寿先生就在教学中增设了文学诗词、书法鉴赏等课程。他要求美术系的学生学习时间的比例是“三分读书,一分写字,五分画画,一分其他,并鼓励师生多读书,多写文章,注意理论研究,扩大自己的知识面。”[5]

目前,大多数高师院校美术学(师范类)专业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强调培养目标“多元化”,试行弹性学制培养创新型人才。基本的教学模式有:“(1)‘2+2’的小学师资、‘3+1’的中学师资培养模式。小学师资前两年学习基础公共课和主修专业,后两年进行辅修专业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学师资前三年进行基础公共课、主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学习教育理论并进行教学实践。(2)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模式。许多高校都允许学有余力、并对教师工作感兴趣的学生选择辅修教育类课程,修读双专业并获得双学位,为其以后取得教师资格证打基础。(3)‘4+X’的教师教育模式。其中,实行‘4+0’模式者,学生毕业即就业;实行‘4+2’模式者,学生本科毕业后再读两年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是重点中学的骨干美术教师;实行‘4+3’教师教育模式者,采取本硕连读的办法获取硕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美术类高校担任专业课教师。”[6]

3 生态化

《新课标》强调美术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促进艺术与生活的联系,确定崭新的生态课程观。“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便是生态化课程的体现,亦是当代美术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早在2002年滕守尧先生在《艺术与创生》中就提出“生态式艺术教育”,强调“生态式教育史一种既符合人类深层无意识二元对话的生态模式,又符合整个自然的二元对话模式的教育。”强调建立多学科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生态关系,提高这一门课程的趣味性和质量,减轻学生的负担。

《新课标》理念所体现的便是一种趋向生态化的课程。它需要教师改变思维定势,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链接接点,设计出生态式的美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在课程目标上致力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注重一致性和差异性的统一、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意识与潜意识的统一,以及注重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在课程内容上非常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强调充分挖掘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以扩展课程发展的空间,谋求‘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和谐与统一;在课程实施上注重教学双方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与沟通等等”。[7]从目前美术学(师范类)专业的课程设置看,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各门艺术之间的综合,意在强化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媒体之间的联系。二是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强调各艺术学科与其他非艺术学科之间的联系”,[8]形成一种互通、互补的艺术生态关系。课程设置要从本质上突破学科疆域的束缚,向自然回归、向生活回归、向社会回归、向人自身回归。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相互激发、相互提高、互补和互生的生态关系,培养出真正具有智慧的“开放型专家”。目前,高师美术学(师范类)专业已逐渐建立了多元、开放、生态的教学课程体系,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重新审视美术教育培养目标,体现美术学科的生态性,融合各专业知识之间、知识与自我之间的生态关系,培育出具备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潘耀昌.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151.

[2]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15.

[3] 卢.潘天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48,144.

[4] 杨菱菱.以通识教育理念贯穿高师美术教育[J].四川戏剧,2009(5):142.

[5] 邓白.潘天寿评传[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88:33.

[6] 海晓龙.当前高师美术教育的几种趋势[J].现代教育科学,2008(11).

[7] 赵胜利.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师美术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6(3).

先学后教美术论文篇5

关键词:高师;美术理论;教学;新课改

自国家推行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美术理论教学就日渐突显出其重要的一面。新课改强调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及审美能力,在加强技法训练的同时,更要求提高学生内在的文化修养。素质教育目前已经成为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基本策略和核心思想,而美术理论教学作为美术教师的必修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都把美术理论课程设置为必修课,与教育实习相结合,旨在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综合教学能力。但长久以来,由于教学模式单一化,教学方法陈旧,美术理论教学只偏重于纯粹的理论教学,与当下推行的基础美术新课程改革及美术教育的发展不相适应,一定程度上滞后,甚至阻碍了新课改的的进行和发展,美术基础教育学科应当从学位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转变。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术教育学科的基本前提下,建立正确的美术教育课程观,并将教学关注与基础美术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高师美术理论教学对于每一个师范类美术学科学生都是必要且重要的。首先,美术理论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

美术教学论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是美术实践与理论课程教学的延续、整合和提升。它要求学生在科学的教学理论及方法的指导下,学会如何应对实践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引进、优化新思想、新观念,能够独立完成撰写教案等基本教学方法,拓展教学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在掌握了系统的美术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通过教育实习等实践环节,成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

目前,高师美术理论教学课程在内容上仍偏重于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经验,大量空泛的基础教学理论对于美术师范生来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仅仅能让他们对美术教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而一旦面对真正的课堂教学时,又常常显得力不从心,手足无措。因此,高师的美术理论教学要将教育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提高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因此,高师的理论课程教学要改变以往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美术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教学水平,积累教学经验。同时,也将新的教学理论带到中小学,使得在职的中小学美术老师也能享受美术教学论的最新成果,并实践运用于教学实践工作中。

其次,美术理论教学能有效地推动基础教学改革的发展。美术理论教学是高师培养美术师资的核心课程之一,它为师范生毕业后能顺利走上讲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它也为基础教学改革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基础教学改革明确提出了要提高美术教师的基本素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审美观,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个性,而美术理论教学在一点程度上加强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①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其任务首先是应当让自己的学生了解什么事美术,了解世界美术的现状,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美术遗产,培养他们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其知识结构中的美术史论知识和美学应占据较大的比例。因此,要培养全方位的人才,必须在课程设置上加强理论的重视力度,尤其是在基础理论知识方面。

在新课改的推进之后,新形势下的美术课堂与传统美术课堂教学相比,教学形式不断丰富,在加强实践课程的同时,更大幅度地加强了理论课程的内容,扩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地推动了新课改的发展。

总而言之,高师美术理论教学课程对新课改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与影响。但审视当前的美术教育现状,仍然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难以解决。例如:(1)盲目强调“专业教育”,忽视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程内容过于体现技法为主,而弱化了理论课内容,这样使得学生的知识面过于单一,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往往不能将实践与理论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语言表述显得空泛没有内容,从而不能适应教学实践和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2)缺乏完善的、科学的高师美术教育理论体系,在教育理论方面,缺失必要的补充。(3)课程结构设置不够合理化,教学内容相对比较陈旧,教学方法还有待提高和改良。(4)在高师美术理论教学上,缺乏与中小学美术实践课程的相互连接,许多高师美术教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基本了解,他们所有的知识只限于书本,因为没有实地的去考察,所以在对中小学美术教学方面存在一定的认识缺失,导致高师美术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这方面,也缺乏基本的认识。甚至缺乏基本的教育理论修养和素质。从而影响了高师美术专业学生在其后的实践环节出现失误,难以胜任课堂教学工作。②另外,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许多中小学美术教师都出现了教学吃力、甚至无所适从的现象。而形式主义严重、教学实践活动目的不清楚、学生审美能力得不到提高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基础教育的质量,也阻碍了美术教育的发展。

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高师美术理论教学的缺失。针对以上问题,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师首先要从自身抓起,在认识上有所提高,重视美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并结合新课改,根据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改革的需要,采取一些相应的手段和方法,例如:(1)在教学内容上加以延伸和扩充,及时补充最新的教学内容,并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特点,增加相关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教学内容,同时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尽量改进教学方法,给高师美术专业的学生以更多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拓宽其学科视野。(2)可以建立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联系,经常组织学生参观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建立一定的协作方式与机制,双方经常进行交流,更新思想观念,组成相互支持的学校网络和形成教育改革的群体力量。还可以经常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完善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相互之间的协作机制。(3)优化教学协作计划的运作,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效能,对一些相关课题进行研究,建立共生关系与协作关系。从而更好地促进美术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和新课改步伐的不断加快,对高师美术专业的教育工作也必然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美术理论课程的教学上。因此,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才能为以后的美术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才能使高师的美术教育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艺术学院美术系)

参考文献:

[1]王大根 美术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先学后教美术论文篇6

关键词 美术欣赏 教学方法 高中

中国新式美术教育的历史不过百年,早年间强调美术的实用性、技巧性而忽视了美术欣赏的作用,直至最近,我国各级学校美术欣赏教育才日益受到重视,在教育大纲中明确规定不包括在技法课中提到的理论和知识,美术赏识与欣赏要占美术课时的16%,国家教委也把美术欣赏课列入高中必修课。美术欣赏教育可以说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和理解力,这正符合素质的根本要求。提高和改善美术欣赏教学的质量,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一、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欲望

在美术欣赏的课堂上,老师除了讲解作品本身的信息,还应该讲述一些关于作者或者作品本身的奇闻轶事,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有助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比如,我们要讲印象派大师莫奈的作品《睡莲》时,不仅只局限于讲述作品对于光与色的认识深度和运用娴熟程度,也不局限于讲述作品奇妙的颜色和富丽奢华的感觉,同时也告诉学生作者在创作作品的时候,正经历了丧偶之痛,悲痛过度加之工作心切,几乎双目失明。在完成了他呕心沥血的大型画卷作品《睡莲》的第二天,印象派大师莫奈就告别了人间。在讲述了这些内容后,学生对于作品的印象会大大加深,对于作品的理解也能更上一个层次,至少不会流于表面的只是讲美或者不美。

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赋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目前,多数高中的美术课堂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基本上还是秉承了一贯的传统教学方法,整节课基本都是由老师讲授,学生和老师没有互动和沟通。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一方面,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得不到学生的反馈和共鸣;另一方面,学生学的很累,也没有兴趣,慢慢的就会产生一种惰性,在被动消极中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学生和老师都达不到自己的预期目标。为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老师可以每堂课给学生展示一件优秀的或经典的美术作品,先将该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做详细的讲述,剩下的课堂时间就全权交给学生,由他们分组自由讨论。首先讨论一下作者创作这件作品的动机和目的,是为了表达和寄予什么样的情感,或者想反映当时的社会风气。设身处地的假想一下,如果你是作者本人,你会以什么样的手法来表达你的意图和情感。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内心深处对艺术和生活的感悟力。然后,每组的组长将自己小组的意见综合表述。你会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原来每个人都有这么多新奇有趣的想法,原来艺术可以这样表现。最后,再由老师讲授一下作品的创造技能和美术技能。期末考试的时候,每个小组找一个感兴趣的美术作品,按照课堂练习的方法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解,每个人都必须承担讲解的一部分,并回答大家的提问,最后由老师根据个人的表现给出成绩。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达到了教学目的,也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三、课内和课外教学有机结合,使得教学内容形象化

实物欣赏具有书面教学无法比拟的价值和优势,将课内的理论知识融合到课外的实物欣赏中,能够使学生消化掉抽象化的知识,进而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首先,老师可以与当地的展览馆、博物馆、画廊或者收藏机构联系,组织学生在周末或者假期的时候去参观。参观前,老师先介绍一些观看美术展览的态度和方法,以及美术展览的操作过程等,引导学生由课堂书本知识向课外实践经验过渡。在参观中,通过阅读作品的详细介绍,并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详细讲解,再结合实物的参观,可以增进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感性认识。同时,老师还应该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力,特别是通过对一些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解析,使其开阔眼界。参观后,要求学生们写出课外活动感想,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评比,对于表现好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

四、明确艺术的多元化特征,不轻易否定每一个学生的想法

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讲,心理、生理上已接近成熟,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一件艺术品有自己的感知和领悟。这个时候,需要有一个睿智的指导者将他引入艺术殿堂,教他学会如何欣赏不同的艺术,学会如何对一幅或者几幅艺术作品进行富有意义的分析,并理解作品背后的各种意义:包括作品产生的时代和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作品的样式风格,作者的身世和个性,作者的创作目的与情感思想,进而培养他的兴趣和爱好。但是教学的作用只应是引导,艺术类的教学尤其特殊,因为艺术本身就是多元化的,所以作为老师,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扼杀掉学生与生俱来的灵感和潜质,这一点很重要。国内外新兴起了多元化的艺术风格和流派,这些都值得我们不断去学习和欣赏,在学习和欣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标准和创作风格。

五、加强教师的自身艺术修养,提高专业水平

教师是美术教学活动的主体,首先扮演的是文化传递者的角色,其条件是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多数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并不关注作品的文化背景,教师自身也缺乏对当前的文化背景及这一背景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因此,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艺术素养。美术欣赏课的学科特征要求美术教师有丰富的美术史、美术基础、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理论知识的素养,通过理解各个学科以及各学科之间的内在系,提高对美术学科的认识。作为美术教师还应当形成现代文化心态,广泛地了解和接纳来自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艺术流派的美术作品,形成一种建立于世界文化基础上的审美文化态度。

美术欣赏教学的历史很短暂,目前仍有很多不足和值得探索的地方。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地完善整个美术欣赏教学体系,为提高广大学生的美术鉴赏素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先学后教美术论文篇7

【关键词】先秦儒家 教化 文艺教化

先秦儒家的美学是典型的伦理型美学,强调文艺的教化功能是其理论主线和价值主旨。他们的文艺教化思想奠基了中国历史上“文以载道”“崇德尚艺”的文化传统,2000多年来虽然不断地得到注解或修正,也不时地遭受争议或批评,但总体看来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认真研究这份思想遗产对于当代中国的文艺发展、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以下三大层面对先秦儒家的文艺教化思想做初步探析。

一、文艺何以具有教化价值

先秦儒家对“文艺何以具有教化价值”这一“元”问题给出有力的解释,为其文艺教化思想奠定了立论之基。

1.从本体论层面揭示“艺德相通”的本然性。先秦儒家认为,以“乐”为囊括形式的艺术从本体上就与伦理相通,艺术的美必须以道德的善为依托。《乐记》指出,原始的“声”必须具有“文采节奏”的形式美感,才谓之“音”;“音”只有注入“德”的内涵,才提升为“乐”,即“德音之为乐”。他们还把艺术置于“天——地——人”系统中考察,“故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①,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和”。“和乐”的美学标准,就是高低、强弱、长短不同的音阶相互配合产生旋律和谐。旋律和谐体现了个体——社会——宇宙三个不同层次“和谐精神”的实质:旋律和谐是“中和”(例如,“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②)人格的艺术体现,“中和之美”的艺术既是君子人格的美学表征,又是塑造君子人格的手段;旋律和谐映衬了等级制度的合理性和完美性,“中和之美”的艺术是统治阶级掩饰阶级对立、调和阶级矛盾的重要载体;音乐的旋律还是宇宙的自然节律的体现,是对自然界和谐精神的效法,最能表现“中和”的宇宙生命精神。“大乐与天地同和”③,人们借助于艺术最终能达到“天人合一”“天下大合”的至善和大美境界。

2.从心性论角度阐释“以艺进德”的可能性。先秦儒家论及“乐”的起源和作用时,都将其溯之于“心”和“性”,归结为“情”。《礼记·乐记》就用物、心、情、声、音、乐等词汇构成了关于音乐的理论构架,揭示了物感心动、心动情发、乐由情生的音乐生发机制。他们认为,情感是音乐的本质,音乐是情感的语言载体,艺术可以通过以情感人的方式达到“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的教化目的。人们对于艺术的需求是一种基于自然本性的需求,即“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但是,如果仅仅停留于自然本性或者说过度放任自然本性,艺术又可能成为破坏王道伦常的否定性力量。所以,文艺教化的关键就是如何既调动人的情感又调控人的情感。基于对人性的看法不同,性善论者孟子主张,借助艺术将本善的性情之动向强大的道德情感进行“扩”与“充”,即“养浩然之气”。性恶论者荀子主张,与艺术相关的性情修养应当是“制”,即“以乐节情”“以道制欲”。他们实质上都在强调要借助富含“德”质的“美”的艺术,将出自自然本能的个体化情感转化为符合儒家伦理标准的社会化情感。

先秦儒家对艺术“和合”本质的阐释,对“艺——道、欲——道”关系的思考,体现了整体性和辩证性的思维特点,其论证方式和论述结论都很有见地。

二、文艺有何教化价值

先秦儒家把文艺置于“礼乐刑政、综合为治”的治国方略中,强调文艺教化相对于礼教及刑政的基础性与优越性,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文艺在三个层面的教化价值。

1.文艺的政治教化价值。先秦儒家始终抱着事功政治的“入世”情怀研究文艺和伦理,自然特别关注文艺的政治教化价值:第一,统治者观乐知政,发挥艺术观察邦治、辅佐政治的功用。他们认为“声音之道,与政通也”④,“乐”既是治邦的手段,也是邦治的表征。所以,他们主张统治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⑤。这里的“审”就是要求发挥艺术在察民心、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方面的政治教化作用。第二,民众借助艺术的“美”“刺”功能干预政治。孔子论诗的“兴、观、群、怨”中说的“怨”,已经涉及诗歌在政治讽谏中的作用。汉代《毛诗序》进一步阐发为“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上以风化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的“美”“刺”说。“美”是对统治者“盛德”之歌颂,是对有德之君、贤明政治的歌颂和美化,是对统治阶级主流意识形态的巩固和强化;“刺”是对统治者政治失当的讽刺和建议,是王权统治下士大夫阶层和平民百姓干预政治的曲线路径,也是对统治者的一种委婉、含蓄的批评教育。从一定程度而言,“美”“刺”功能的发挥是等级制度下“自下而上”的一种文艺教化。第三,通过艺术教育培养跻身政治的“士人阶层”。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于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⑥可见,他们认为教诗与学诗的最终目的都是“事君”,是为培养兼具杰出政治才能、良好道德素养和迷人艺术气质的“士阶层”。

2.文艺的道德教化价值。先秦儒家主要从以下两个层面阐发了文艺的道德教化价值。第一,强调文艺在规范和调节统治阶级内部及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道德秩序方面的作用。先秦儒家推崇的伦理道德是一种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等级性伦理道德,处于不同等级与身份地位的个体所应遵循的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名位”对应的“礼数”生活,人人各安其分、各守其德,整个社会就能和谐有序。他们认识到,仅靠“礼”的硬性规定和外在约束远远不够,只有“礼”与“乐”相互配合才能艺术化地成就等级化的道德秩序。“礼辨异,乐合同”⑦,二者实质相异但功能恰好优势互补:“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⑧。通过礼与乐的配合,标志人们身份等级的生硬冰冷的条条框框被装点到其乐融融的艺术享受中,等级差别不仅制度化而且温情化了:“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⑨。统治者一方面借助于“同听”“同乐”的艺术感染形式,不知不觉淡化了人们的等级差别意识;另一方面,又通过对乐舞队列的“佾”数等艺术享受级别的严格规定,提醒人们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身份等级。第二,强调文艺感化民众善心、改变社会风气方面的价值。“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⑩先秦儒家将艺术“感人深”“化人速”“移风易俗(易)”的原因归结为人的气血和心性,认为“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毛诗序》将这种观点进一步总结为:“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3.文艺的个体修身价值。先秦儒家追求的道德是一种“躬身内求”的主体性道德,他们特别看重艺术的个体修身价值。孔子把诗和乐作为修身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提出了著名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成人说”。他将“乐”置于“礼”的上端,认为修身的过程始兴于诗,导之于礼,最后完成于乐。“成于乐”便是人格的最终完善。他还用“游于艺”中的一个“游”字,传神地描绘出人们运用艺术自我修身时达到的一种心理、伦理交融统一的极致体验状态。“游”的表层意思是对“六艺”技巧驾轻就熟、得心应手,但是,“‘游于艺’,决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掌握技艺的问题,而更是通过对客观规律性的全面掌握和运用,现实地实现人的自由,完成‘志道’‘据德’‘依仁’的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成”?。先秦儒家的这种“为人生而艺术”的思想,对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生活态度乃至休闲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可见,先秦儒家本身是强调文艺教化的工具性价值与人文性价值、个体性价值与社会性价值相统一的。只是后来的统治者和思想家对其“尽善尽美”“文质统一”的观念不断引申、曲解和强化,文艺教化逐步呈现狭隘化、模式化的弊端。这种弊端虽然不应由先秦儒家全部负责,但其思想源头发端于先秦儒家也是不争的事实。这既是他们的美学思想中经常为人诟病的一点,但也是其最富活性价值的一点。

三、如何实现文艺的教化价值

先秦儒家意识到,不是所有的文艺都具有正面教化价值,文艺也不能自然而然地实现教化价值。他们已经初步地从文艺创作、传播、接受这样一个完整链条上探讨“如何实现文艺的教化价值”问题。

1.统治阶级要对文艺作品进行管理。先秦儒家主张以“尽善尽美”的原则为统领,结合“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等具体道德标准和艺术标准,对文艺作品进行检点和清理。孔子站在维护儒家伦理秩序的立场上,倡导歌颂统治者文治武功的《雅》《颂》之类的“先王之乐”,而对发端于郑国和卫国等民间的流行音乐大力拒斥,斥责它们“淫于色而害于德”?,“乱雅乐”?。

2.艺术创作者要加强性情修养。先秦儒家认为,文艺作品要表现符合于“德”的性情,创作者首先就得规范自身的各种情感欲望。艺术创作的过程就是创作主体进行性情修养的过程,他们称其为“反情和志”:“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然后发以声音,而文以琴瑟,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箫管,奋至德之光。”?意思是说,君子避免让各种奸邪的声音感染到自己,使自己的身心都能够合乎道德的准则,然后再演奏音乐,这样的话音乐就可以发扬“至德”的光辉。

3.艺术欣赏者要“以乐体道”“乐得其道”。先秦儒家认为,艺术所具有的道德内涵不可能自发地进入人心,个体在“听乐”时不能仅仅为了“耳目口腹之欲”而听,而要“有所合”:“君子听钟声,则思武臣。君子听磬声,则思封疆之臣。君子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君子之听音,非听其铿锵而已也,彼亦有所合之也”?。“有所合”即指听者要将作品与作者、作品与生活联系起来,并将音程、节奏、旋律等人格化,揣摩和体悟音乐情感和社会伦理之间的类似相通之处。著名的“孔子学琴于师襄”的故事就生动地说明了“小人乐得其欲,君子乐得其道”的道理。

先秦儒家的主张虽然包含等级思想的糟粕,但他们从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的角度对文艺教化价值实现的心理机制的探索,已经较为接近现代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的观点,这非常可贵。

四、先秦儒家文艺教化思想的当代启示

先秦儒家的文艺教化思想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我们提供有益的思想启迪。

1.艺术不能“去道德化”“非意识形态化”。有人指责先秦儒家的政治伦理型美学传统使得中国艺术丧失了自身的审美独立性,主张通过艺术的“去道德化”“非意识形态化”恢复艺术的审美本性。这种观点在种种“后学”思潮的影响下,经常以各种名目混淆视听。我们要一分为二地对待先秦儒家的文艺教化思想,理直气壮地重提、科学合理地定位文艺的教化价值问题。

2.艺术教育要强调其人文教育内涵。先秦儒家认为,艺术不仅仅是为政治的、为社会的,还是为人生的,艺术教育及艺术修身的最终目的是指向“成人”。反观我国当前的艺术教育,日益呈现出应试化、竞技化、职业化、娱乐化等倾向,艺术教育“以艺养心”“以文化人”的人文内涵日趋萎缩。我们要重新正视和重视艺术在滋养人心、完善人格方面的独特作用,借助富含“德质”的艺术教育帮助更多的人成为既富道德魅力又具艺术气质的文雅人。

3.思想政治教育要成为“诗性教化”。先秦儒家强调道德教化应当在对美的体验与感悟中,在感性与理性、心理与伦理的互渗互融中进行。这就启示我们,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运用文艺载体,充分发挥文艺“以情感人”的特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种情理交融、美善相乐、刚柔并济的“诗性教化”。

(注:本文为2012年湖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

注释:

①⑦荀子·乐论.

②尚书·舜典.

③④⑤⑧⑨⑩????礼记·乐论.

⑥论语·子路.

?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论语·阳货.

参考文献:

[1]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姚迎春.先秦儒家的“以乐修身”思想论析[J].湖北大学学报,2008(1).

作者姚迎春系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

先学后教美术论文篇8

Aesthetic Interview with Mr. Li Fan

LI Shi-tao

(Research Institution of Marxism Literary Theory, Chinese National Academy of Arts, Beijing 100029)

时间:

2013年1月

地点:

北京北太平庄李范先生北京师范大学寓所

李世涛:

李老师好,非常感谢您抽时间接受我的采访,使我能够了解中国当代美学的一些情况。据我所知,您1956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1959年提前毕业留校任教以后,一直从事哲学、美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后,您参加了美学界的许多活动,担任了不少美学组织的领导工作,对推动新时期以来的美学研究做出了不少贡献。您参加过第一次全国美学大会,我们还是从这次会议谈起吧!请你谈谈这次会议的一些情况。

李范:

当我们回顾中国当代美学发展历程的时候,不能不提到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它在新中国六十多年的美学发展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可以说它是新中国美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我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它使我终生难忘。

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只有少数几所学校开设美学课,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的人数很少,但是却曾出现过一次美学大讨论。美学界围绕着“美的本质”问题,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激烈辩论。大家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形成了不同的学术倾向和派别,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兴趣,对我国后来美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可惜的是这一繁荣景象没有维持多久,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经过“”的影响,美学学科受到了严重的摧残,被当成“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的东西而受到批判,人们谈“美”色变,高校的美学课停开,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的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批判,美学专家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美学著作成了禁书,这使美学研究跌入了低谷。

粉碎“”后,随着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各门学科开始复苏。1979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济南召开了全国哲学规划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美学界同志我记得有齐一、李泽厚、刘纲纪、杨辛等,我有幸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美学组对我国美学的研究和未来的发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美学在我国本来就是一个年轻的学科,由于“”的疯狂破坏,美学学科又受到了严重的摧残,虽然现在有的科研机构增设了美学研究室,有些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一些美学工作者归了队,但是,美学学科的状况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们对国外的美学研究状况几乎一无所知,对于国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缺乏研究,美学著作更是寥寥无几,有些研究领域还是空白。大家认为,美学界的这种状况急需改变。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务之急是要组织和培养队伍,老一辈的美学工作者年事已高,趁他们健在之际,尽快培养接班人,传承他们的学术成果,研究他们的治学经验,继承他们的优良传统,学习他们的崇高品德,以推动美学事业的发展。

会议期间,大家就全国美学会的筹建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讨论,对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各个文学艺术理论中的美学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具体设想,确定了四个研究项目作为1978-1985年的全国哲学学科的规划项目,这就是: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李泽厚和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四卷本)、汝信主编《西方美学史》以及《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史》(作者未定)。这次会议可以说是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的前奏和序幕,它为召开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作了准备和铺垫。

李世涛:

以前我只是偶尔听说过这次会议,但都没有您讲的详细,您的概括――全国哲学规划会议是第一次美学大会的前奏――很恰当,我由此也体会到这次会议的重要性。下面我们还是接着谈第一次美学大会吧!

李范:

在全国哲学规划会议之后,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学研究室和美学界同志们的积极筹备,我国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于1980年6 月4日至11日在云南昆明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安徽、云南、广东、广西、四川、山西、河北、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新疆等20个省、市、自治区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美学工作者和出版社、报刊编辑部的同志近百人。我国美学界的老前辈、著名学者、80高龄的朱光潜教授,伍蠡甫教授等也不顾路途遥远和家人的劝阻,专程赶来参加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周扬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录音)。他说:我很赞成开这个会。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应该把美学当成一门科学进行研究。他对如何进行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第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美学,努力用历史唯物主义对美和美感这种现象作科学说明,逐渐形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第二,要整理几千年来的美学遗产,编出美学史料,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整理、分析、批判和发展,从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又是中国的美学。第三,要注意研究美学对人民生活起什么作用,其中包括美育问题。这应该是美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小学的美育是审美教育最广大的基础,中小学生受到审美教育,对改变整个社会风气是有益的。因此,对中小学的美育问题应该在会上特别地议论一下。第四,对于美学上的学术问题,要贯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采取自由、平等的讨论方法来解决。可以批评,也可以反批评,在理论问题上,不要轻易地作结论。他的讲话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和赞同。

这次会议主要有三项内容:一是情况交流。各单位介绍开展美学工作的情况、经验和计划。二是学术交流。对美的本质、中国美学史、形象思维等学术问题,组织报告和讨论。三是成立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在学术讨论中,大家发言十分踊跃。在对“美的本质”问题的讨论中,大家就美的本质问题可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相类比、对美的本质的理解、探索美的本质的具体途径等,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对“中国美学史”的讨论中,大家对中国美学史的对象、中国美学史的发展线索、研究中国美学史和研究西方美学史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讨论“形象思维”问题中,主要是对形象思维是不是一种独立的思维方式、艺术创作的特殊规律等问题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会议对“美育”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进行了专题讨论,主要是对美育的任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大家还就如何加强美育工作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会议根据大家的这些建议,委托我起草了一份《建议书》。这份建议书包括十项内容,其中包括:建议教育部将美育补充到教育方针中去,定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尽快培训美学师资,传承我国的美学传统,抢救美学遗产;在各类高校和中、小学开设美学课或美育课,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组织编写美学和美育教材;组织科研队伍,加强对美学和美育理论的研究;出版美学著作,创办美学和美育刊物;组织和扩大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加强美学队伍的建设和美学机构的建设,首先要成立全国美学会和地方性、专业性的分会;科研单位和高校可以建立美学研究所(室)或教研室,有条件的单位可以招收美学研究生;加强与有关单位的联系与协作,开展广泛地社会宣传和普及工作等等。为了表示庄重,这份建议书请北京大学杨辛教授用宣纸和毛笔工整地抄写出来,由十位著名学者签名,递交给十个部门和单位(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文化部、团中央、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由于这份建议书是“十条建议”、“十位学者签名”、递交给“十个部门”,所以大家便把它称之为“三十建议书”。

在这次会上,成立了中华全国美学学会,通过了学会章程,选举了学会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名誉会长周扬,会长朱光潜,副会长王朝闻、蔡仪、李泽厚,秘书长齐一)以及28位理事。还通过了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的工作计划,提出了关于开展美学研究、教学和普及工作的建议。在会议期间,参加会议的38所高等学校美学教师近60人还举行会议,成立了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下属的全国高等学校美学分会,选举了理事会(会长马奇,副会长王世德、杨辛,秘书长杨辛兼任,副秘书长李范),并立即召开了第一次理事会议,制定了一年的工作计划。

大会最后由当选会长朱光潜先生讲话,他谈到:搞美学首先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学好,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费尔巴哈论纲》、《资本论》(关于劳动过程部分)和《从猿到人》。不一定读得很多,要反复读,读得透彻,要养成认真研究的习惯,要做扎扎实实的研究。他还介绍了自己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和体会,认为研究生不必开很多课程,要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要训练独立思考,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还要学好外语,多研究外国现代美学的动态。朱先生还谈了他自己的一些研究计划和打算(如翻译维柯的《新科学》)。他的这一席话,语重心长,给大家以极大的启迪和激励。会议期间,一些报纸和电视台对大会作了报道,云南电视台还邀请洪毅然、郭因和我进行了专题采访,就美育问题谈了各自的看法,并于当天进行了直播。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的召开,在我国的美学发展历史上是空前的,是我国学术界特别是美学界的一件大事,它对后来我国美学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以后,我国的美学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美学之花处处开放。

李世涛:

从您刚才谈的内容看,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确实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一方面,这与当时美学的复兴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领导(如周扬)的关怀、老一代美学家的支持有关。而且,大会也相当规范,在组织、建制等方面也值得称道。可以说,这次会议为美学的复兴、美学热奠定了基础。刚才,您说第一次美学大会对我国美学事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您说的重要影响具体体现在哪里呢?

李范:

我认为,第一次美学大会对我国美学事业的重要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适应我国高校美学教学的需要,美学工作者集结队伍,团结合作,编写出版了一批美学教材,其中包括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杨辛、甘霖编写的《美学原理》;杨恩寰、樊莘森、李范等编写的《美学教程》;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等编写的《美学基本原理》等。此外还有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的《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马奇主编的《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蒋孔阳主编的《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伍蠡甫主编的《西方文论选》等。这些教材和资料对当时美学的教学和美学普及起了很大的作用。随着美学教师的培训和美学教材的出版,各高校也陆续建立了美学教研室(或研究所),开设了美学课和美育课。

第二,美学和美育的社会普及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最突出的表现是:在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以后,中华全国美学会与共青团、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九个群众团体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五讲四美”的活动(“五讲”是指讲文明、讲道德、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四美”是指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这个活动得到了、教育部、文化部、卫生部、公安部等的肯定和支持,他们向全国各级宣传、教育、文化、卫生、公安等部门正式发出了积极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通知,从而使这次活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效果之显著,在我国是空前的。它对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恢复和发扬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人民的审美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一些出版社也出版了一批美学通俗读物,特别是湖南出版社率先创办了全国第一份《美育》杂志。一些报刊杂志发表了很多美学和美育的文章,有的电视台还举办了美育知识讲座和美育知识竞赛等。这些都对美学和美育的普及起到了促进作用。在这个时期,整个社会都对美学表示了极大的热情,全国掀起了一股“美学热”。

更可喜的是美育在教育方针中有了一席之地。在1986年3月通过的国家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方针,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紧接着,1986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义务教育法》的说明中也指出,在中、小学的教育中,应当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国家教委负责人在1986年8月全国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同时,国家教委在加强和实施美育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成立艺术教育委员会,制定颁发了《1989-2000年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多次举办美育讲习班,培训美育教师和教育系统的领导干部,组织编写各级各类学校的美育教材,组织学术研究和交流等,从而使全国美育工作的状况大为改观。

以上所列举的事例足以说明,从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以后,我国的美学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会议所提出的《建议书》中的内容基本上得到了实现。从此,中国美学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是美学繁荣时期,有人把它称之为“黄金时期”。而这个时期的起端,就是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它应该载入中国美学发展史册。

在谈到我国美学发展史上这个里程碑的时候,我认为,我们绝不能忘记这个里程碑的奠基者们――老一辈的美学家。现在这些美学家大部分人已经辞世,但是他们的功绩却永远让我们铭记――是他们不辞劳苦,奔走呼号,促成了第一次美学会议的召开和全国美学会的建立;是他们的勤奋探索和认真研究,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宝贵的美学遗产;是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给我们以启迪;是他们平和坦荡的胸怀和谦虚朴实的作风,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是他们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呕心沥血的奋斗,为我国的美学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的丰功伟绩将永远镌刻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我们永远怀念他们!

李世涛:

“”后,国家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和全国高校美学学会联合举办全国高校美学教师进修班,您参与了筹办的全过程,承担了具体的联络、组织工作,还担任了进修班的班主任。我提议,您还可以谈谈美学进修班的情况!应该说,作为当事人,您是非常熟悉筹办进修班的整个过程的。我想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当年举办第一届全国美学教师进修班的背景和大致过程是怎样的?

李范:

打倒“”以后,各门学科大都开始复苏。美学在我国本来就是一个年轻的学科,美学学科在“”中也被迫停滞,后来,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是,它与现实的需要尚有很大的差距。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推动美学事业的发展,需要尽快建立组织、培养人才,而老一辈美学工作者的传帮带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在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期间,高校美学分会在制订工作计划时,首先一条就是要尽快筹办全国高校美学教师进修班,培养高校美学师资,以适应各高校开设美学课的急需。我当时被选为高校美学学会的副秘书长,于是便承担了筹办美学教师进修班的任务。

我们首先到教育部去交涉、申请,得到了教育部的大力支持,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和全国高校美学学会联合举办全国高校美学教师进修班。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的积极支持和筹备下,于1980年10月进修班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开学。

当时我刚从北师大公共政治课教研室调到新成立的哲学系,承担美学教学工作,同时我又兼任全国高校美学学会副秘书长,承办美学教师进修班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我的身上。我担任了美学教师进修班班主任,负责聘请教师、安排课程、管理学员学习和生活等,进修班一直持续到1981年1月才结束。

李世涛:

从现在看,全国美学教师进修班绝不是一次简单的美学教师的进修活动。中国美学界的顶尖级学者都参与其中,讲课的许多老师都是当代美学研究的著名人物,学术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建树,有的老师则有非常丰富的艺术创作、欣赏经验。总之,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课程的质量决定了进修班的办学效果。请您谈谈授课老师所讲的内容。

李范:

应聘到班上讲课的老师都是在京的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和艺术家,如朱光潜、王朝闻、蔡仪、汝信、李泽厚、杨辛、马奇、钱绍武、贾作光、周荫昌等。讲课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美的本质、美感、马克思恩格斯的美学思想、中外美学史、各艺术门类的美学研究、艺术创作与欣赏,以及怎样学美学等。具体来说,这些老师讲课的题目是:朱光潜(北京大学教授)“怎样学美学”;李泽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美学的对象”;汝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谈谈美学研究中的两个问题”;蔡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美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马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美学问题”;陆梅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马克思恩格斯美学思想初探”;杨辛、甘霖(北京大学教授)“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一些探索”;克地(北京大学教授)“美感”;赵璧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想像与艺术形象”;敏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关于中国古代美学的几个问题”;葛路(北京大学教授)“魏晋南北朝的艺术美”;朱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现代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争论”;刘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苏联当代美学中的几个问题”;王朝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艺术的创作与欣赏”;程代熙(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论现实主义的源流”;周荫昌(艺术学院教授)“音乐形象的美学特征”;钱绍武(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雕塑和美”;许淑英(北京舞蹈学院教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美的规律初探”;贾作光(北京舞蹈学院教授)“论舞蹈艺术”;郑雪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电影美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为了丰富学员的知识,开阔眼界,加强艺术实践活动,进修班还组织学员参观京城的建筑艺术,欣赏中外名曲名画,观摩戏剧、舞蹈和电影,并和专家进行专题座谈。为了给进修班学员回去教学提供方便,还把所有专家在进修班上的讲课制作成录像带,同时,围绕讲课内容制作了一套教学幻灯片(250张)和一套音乐欣赏磁带(10盘)。此后,我们还把各位专家的讲课稿加以整理,汇编成《美学讲演集》,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1981年10月出版,受到美学工作者以及广大美学爱好者的欢迎与好评。

1999年9月,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和北京大学联合在黄山召开“朱光潜、宗白华思想研讨会”,我携带论文(《朱光潜的美育思想》)和朱光潜先生的讲课录像参加会议。这个会议上的第一项议程就是播放这个录像,引起了全体与会者的极大兴趣。朱光潜先生已于1986年逝世,很多同志过去对朱先生是只见其文,未见其人,这次看到了朱先生的音容笑貌,聆听了他那语重心长的教诲,感到十分难得。

李世涛:

参加美学教师进修班学员们的情况是怎样的?

李范:

该进修班共有正式学员30名,走读生和旁听生100多名。他们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29所高等院校和文化艺术单位,其中既有多年从事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美学基础的中年教师,也有刚毕业走上教学岗位的年轻教师,还有一些文艺工作者和新闻出版单位的同志。我这里有一份进修学员的名单,可以给你参考(略)。

李世涛:

举办这次美学教师进修班,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李范:

举办这样的美学教师进修班,在我国还是第一次,正如著名美学家蔡仪先生所说,“这是我国美学史上的创举,也是教育史上的创举”。这次美学教师进修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美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学员说:“这次进修班办得及时,是雪中送炭。时间虽短,收获不小,不仅亲自聆听了大师们的精彩讲演,还带回去丰富的教学资料,有读的(书稿),有看的(幻灯片),有听的(音乐磁带),真是全面丰收,满载而归”。社会各界对这次美学教师进修班反映也很好,如说:这次办班,为我国美学事业办了一件大好事,抢救了遗产,培养了人才,组织了队伍,普及了美学知识,促进了我国美学事业的发展。老专家们高兴地说:“美学事业后继有人,繁荣有望了!”的确是这样,这批学员回去以后,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我国美学界的骨干力量,是承上启下的“第二梯队”,被人们誉为“美学界的黄埔一期”。

应该说,这次承办全国美学教师进修班,对我们刚刚成立的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来讲,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当时条件有限,没有经验,经费不足,困难重重,就连接送讲课老师的交通工具都难以解决(那时还没有出租汽车),老师讲课也没有报酬,学员想吃点白糖,因为没有糖票也使我们犯难……。但是困难没有压倒我们,我们在教育部、学校和系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克服了一切困难,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获得了美学界和社会的称赞,大家说:“北师大哲学系为美学事业的发展做了一件大好事,真是功德无量!”我为我校为我国美学事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而骄傲,我也为自己能为美学教师进修班做了一些工作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李世涛:

您是进修班的班主任,也和学员们一起听过课。就您本人而言,在筹办进修班和学习的过程中,您有哪些收获?

李范:

我的收获是多方面的,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在美学理论方面的收获。我大学毕业以后留校是教哲学的,1980年北师大成立哲学系,需要开设美学课,因为我过去曾在文工团工作过,有搞文艺方面的经历,所以领导就把我调到哲学系教美学。而对于美学,我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从来没学过,更没教过。在这种情况下,美学班的学习对我来说,真是雪中送炭。我很珍惜这个学习机会,虽然我担任美学班的班主任工作,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精力集中地专心学习,但是,我尽量争取多听一些课,多参加班上的一些讨论。通过学习,使我对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如美学的对象、美的本质、美感、艺术和美学的关系、各类艺术的美学特征以及怎样学美学等等)。这样就使我对如何教美学心中有了底,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其次,是在承办美学班的过程中,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和讲课老师联系比较多,在和他们的接触中,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行、豁达的人生态度、严谨的学术作风、独特的讲课风格,都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我终生受用。

再次,是通过美学班的学习,与美学班的同学结下了深厚的友情。美学班结束以后,我们美学班的几个同学联合编写了美学教材《美学教程》,于198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并在中国台湾省再版。这本教程在美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很多高校使用了这本教材。我们美学班的同学在美学界是一支团结、活跃的队伍,经常一起参加学术会议,一起聚会聊天、一起进行审美考察。现在我们虽然都已经年老,退休在家,但是,我们都还一直保持着联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成为知心的朋友。

李世涛:

刚才您提到《美学教程》,这本教材在新时期的美学研究和教学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您能否谈一些编写这本教材的详细情况?编写《美学教程》的大致情况是怎样的?这本教程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李范:

第一届全国美学教师进修班结束以后,我们班上的一些同志就组织起来编写美学教材,以适应高校开设美学课的急需。一部分是中文系的教师,有上海师范大学的刘叔成、山东师范大学的夏之放、华东师范大学的楼昔勇、安徽师范大学的汪裕雄等,他们编写了《美学基本原理》,于1984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另一部分是哲学系的教师,有辽宁大学的杨恩寰、复旦大学的樊莘森、北京师范大学的李范、南开大学的童坦、河北大学的梅宝树、山西大学的郑开湘,集体编写了《美学教程》,于198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美学教程》编写组于1985年1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会议,讨论制定《编写大纲》。1985年11月在河北大学讨论审定书稿,最后由杨恩寰、樊莘森、李范统稿。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李泽厚先生的热情关心和帮助,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给予了大力支持。

《美学教程》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实践观点,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而编写的一部供大专院校使用的美学教材。它侧重于哲学角度,力图对美学进行新的探讨,具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广泛吸收了国内外美学研究的新成果,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感。书中对美和美感的根源、本质和特征,各种艺术美的创作、欣赏,尤其对审美心理过程及其组合方式、积淀和历史、审美教育等都有深入的分析和论述。

该书出版以后,受到了美学界和文艺理论界以及美学爱好者的欢迎,也得到了一些美学家的高度评价,许多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使用了这本教材。因当时用量较大,出版社和书店一度脱销,供不应求,后又再版。有的学校买不到书,就自己搞复印本。后来该书传到了中国台湾省,受到了台湾美学界和出版界的重视,编写组应邀对该书稍作修改(用繁体字),于1992年5月由中国台湾省的晓园出版社再版。

李世涛:

您长期从事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也担任了一些学术组织的领导工作,还参与过一些美学活动的筹划、组织工作。期间,一定与当代美学家有不少接触。如今,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辞世。但是,他们对中国当代美学的贡献是永存史册的,也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希望您谈谈您与他们的交往、对他们的了解。我建议还是从第一讲的主讲人朱光潜先生谈起吧!

李范:

在我从事美学近30年的生涯中,结识了许多美学界的老前辈、老美学家,他们的学识、人品、志趣都堪称世人的楷模。我有幸和他们相识交往,向他们学习请教,获得极大的教益和启迪。这里谈些我的一些回忆,愿与大家分享,也表示对他们的敬佩与怀念。

朱光潜先生是我国当代最高权威的美学家,是美学界的第一号人物。我是在1980年6月昆明第一次中华全国美学会上见到他的,那时他已经是83岁的老人,家里人不同意他去那么远的地方开会,但是为了我国的美学事业,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去了。因为他年事已高,我们尽量让他休息,不敢多打扰他,所以没去单独拜访他。当年10月份,在我校举办美学班时,要聘请朱先生讲课,我就到北大去拜访他。他的家是在北大燕园一个小山坡上的院落里,周围被竹林遮挡,灌木花草繁茂,尽管是处在校园的中心地带,但却是环境幽静,别有洞天。真是一个适合美学家生活的好住处。我进到他家以后,老人热情地接待了我,我向他说明来意,他很爽快地就答应了。头一次和他近距离地接触,他就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感到这位美学大师一点都没有架子,思维清晰,睿智谦和,是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当时他正忙于翻译维科的《新科学》(这是一本几十万字的大部头书),而且身体也很虚弱,但是他还是参加了美学班的开学典礼,并且还给美学班讲了第一课《怎样学美学》。他在讲课开始时,首先念了他作的一首诗:不通一艺莫谈艺,实践实感是真凭,坚持马列第一义,古今中外须贯通。钻研资料忌空论,放眼世界需外文。博学终须能守约,先打游击后攻城。锲而不舍是诀窍,凡有志者事竟成。老子决不是天下第一,要虚心接受批评。也不作随风转的墙头草,挺起肩膀端正人品和学风。

这是朱先生自己的经验之谈,是对我们这些初学者的谆谆教导,是我们学习美学的指路明灯,对我们一生受用。更值得我怀念的是,在朱先生到美学班讲课时,我用车去北大接他,在车上我和他交谈,他对我说:“要学好美学,首先要懂艺术,因为美学的对象是艺术;再是要懂哲学,因为哲学可以从理论的高度进行概括;还要懂外语,这样可以借鉴外国的经验,了解世界的学术潮流”。他还问我是学什么的?我说:“我过去搞过艺术,后来教过哲学,现在学习美学”。他听了非常高兴地说:“啊!你的条件很适合搞美学,再把外语学好就行了!”这是对我最大的鼓舞,增强了我搞美学的信心。现在朱先生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至今仍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1997年正值朱光潜、宗白华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中国美学界在黄山举行了《朱光潜、宗白华美学思想研讨会》。我在大会上作了《朱光潜美育思想的核心――“人生的艺术化” 》的讲演。我认为,在朱先生的美学和美育思想中,自始至终贯串着一条红线,这就是对人生理想的设计和追求――“人生的艺术化”。朱先生在他的许多著作中都渗透了对现实人生的关怀、对人的自由和解放的追求。他特别强调艺术对人生的重要性,指出艺术与人生有着密切的联系,艺术为人生而存在,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人的艺术修养越高,他创作的人生艺术品就越精美,他的生命史也就越有光彩;反之,人的修养欠缺,人生艺术品则拙劣,情趣索然,生命衰萎。因此,朱先生劝导人们要多接触艺术,对艺术保持浓厚的兴趣,从艺术中吸收支持生命和推动生命的活力。朱先生自己在实现人生艺术化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熟通各门艺术,特别是文学,他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他的生命富有活力,活得有趣,活得洒脱,活得光彩。这是他长寿的秘诀。

朱先生关于“人生艺术化”的思想,给我树立了人生的航标,让我明白如何活着。我虽然喜欢艺术,曾经从事过艺术工作,但却很少考虑如何使自己实现人生的艺术化,如何从艺术中吸收支持和推动生命的活力,使自己活的洒脱、有趣。研究了朱先生“人生艺术化”的思想,不仅对我的美育研究大有帮助,而且对我的人生有重要启迪。

李世涛:

实际上,中国当代许多美学家都是“人生艺术化”的实践者,他们都有极高的艺术修养。在这些美学家中,王朝闻先生的艺术创作、欣赏经验都是异常丰富的,这些经验促进、丰富了他的美学理论研究。我记得,上个世纪末采访他时,90多岁的他依然谈笑风生,不仅谈锋甚健,而且还兴趣盎然、见缝插针地谈论艺术现象。他的授课应该很精彩、很受欢迎吧!

李范:

王朝闻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美术家。他也是我们第一届美学班的老师,他给我们作了《艺术的创作与欣赏》的讲演。他讲课总是结合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经验,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饶有趣味。他特别强调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的个性,同样一个欣赏对象,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审美感受,比如,他们家里养的那条雁荡山的娃娃鱼,他认为是美的,它活泼、柔软,而他女儿就讨厌它,说它“难看”。同样一个艺术典型,风格各异的演员,就会创作出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人们常说:“有多少个哈姆雷特演员,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许多文学家和诗人都谈到过这样的问题,刘禹锡就曾说:“踏曲兴无趣,调同辞不同”;《文心雕龙・明诗》章里也说道:“诗有恒裁,思无定位,随性适分,鲜能圆通”。王朝闻先生说他正在搞一个“我的薛蟠”,也就是他所创造的薛蟠。由此看来,审美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他这些生动的讲解,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在和王老先生接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童心和童趣。他喜欢养小动物,小猫、小狗、蛐蛐、娃娃鱼……都是他的好朋友。有一次,我们美学界的朋友在开会闲暇,一起到野外游玩,来到一个山坡下,大家正在犹豫是否要往上爬(因为其中有几位老先生),而王朝闻先生却跑在前头,振臂高呼:“同志们,冲啊!”简直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在玩军事游戏!这时大家在他的鼓舞下精神振奋,一起冲上了山头,哈哈大笑地瘫倒在地上。1984年我们在湖南张家界开美育会,会后游览张家界的风景。大家三三两两的往山上走,王朝闻先生和老伴却坐在山角下金鞭溪边的石岩上,双目微闭,静默不语。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你们是去看景,我是在听景,看景和听景各有情趣。”又问他:“你听到什么了?”他说:“有金鞭溪的流水声,千松万壑的风啸声,深山密林的鸟鸣声,还有黄狮寨的猿啼声……,它们交织成一部大自然的交响乐,舒心悦耳,美妙动听!”我们真没想到王老深谙“听景”之道,他以“晚年游山听泉鸣”来弥补年老体弱不能登山的遗憾,而获得“听景”的乐趣。后来,他在记述这次“听景”的感受时说:“溪水的响声对我有一种空前未有的特殊魅力。这种听溪水的活动使我觉得前人用来形容水声的词,例如‘淙淙’、‘汩汩’不那么确切。……同一段落溪水声音的复杂性,是那些作为水流的阻力的石头,那大小、高低、深浅的差异,形成了与它们碰撞的水流的速度、强度、高下等差异,这种不同条件所形成的水声接近器乐合奏。不细听就听不出水声的丰富性,长时间闭目静听成了难得的精神享受。”王老听景听得如此专注、细致,感受是如此敏锐、丰富,真不愧是自然之神的“知音”。然而就在王老聚精会神地听景时,却有几个小青年提着录音机大放流行歌曲,扰乱了王老听景的雅兴,他摇头叹气地说:“真可惜!他们身在美中不知美!看来普及审美教育实在必要。”王老的听景之道,给我以很大的启发,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讲课内容,而且教会了我听景的审美享受,和他在一起游览,总是受益匪浅。

王老先生令我敬佩的还有一点是:他爱憎分明,嫉恶如仇,主持正义,不讲情面。例如,他在担任全国美学会会长期间,非常注重美学工作者的品德修养,强调美学学会的领导和美学工作者应该洁身自好,不仅在课堂上和书本上谈美,而且在自己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举止方面也应该是美的,如果相反,那就不配搞美学,更不能当美学会的领导。他鄙视和厌恶那些追逐名利、品行不端的人(尽管他们学术上有某些成就),不同意把这种人选为美学会的领导。

李世涛:

您担任过马奇先生领导的全国高等学校美学学会的副秘书长,也和马先生一样作过北京美学会会长;马奇先生也主持了美学班的工作,参与了进修班的授课。从这些事情看,您们应该有不少接触。距今,他已经去世近10年了,我现在还能清晰得回忆起到他家做访谈的情景,但遗憾的是,这一切都只能是回忆了。希望您谈一些有关他的情况。

李范:

马奇先生辞世后,他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他走时,正值非典时期,我未能与他告别,为他送行,深感遗憾和抱歉。

马先生既是我尊敬的师长,又是我非常敬佩的学界领导人还是我交往多年的知心朋友。他的学术思想、工作态度、学风和人品,都是我学习的模范。

1980年6月在昆明召开的第一届全国美学会议上,成立了高校美学研究会,马奇先生被选为会长。会议期间,马先生组织高校美学研究会的领导成员,商量研究会的工作,决定会后立即筹办高校美学教师进修班,以适应高校开设美学课的急需。办班期间,他不仅为进修班讲课,而且还为进修班的班的教学、组织工作以及学员的生活操劳。1981年他还组织人力将第一届高校美学讲习班教师的讲稿汇编成册,取名《美学讲演集》。在当时美学刚刚复苏、美学书籍缺乏的情况下,这本书的出版,对于美学教师,文艺工作者和美学爱好者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它对高校的美学教学和美学普及起了重要的作用。

1985年8月,高校美学研究会与山西教育学院在太原联合举办了第二届全国高校美学教师进修班,学员60余人,马先生不顾天气炎热和身体不适,率领学会领导成员赴太原主持办班,并亲自讲学,办班时,学员对伙食有意见,与承办单位发生矛盾,个别学员态度不好,言行过激,致使矛盾激化。面对这种局面,他冷静、沉着,从容应对,详细了解了情况后,对各方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并协助承办单位改善伙食、改进工作,从而使矛盾圆满解决。

马先生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一直担任北京市美学会会长职务,在他的领导下,北京市美学会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成为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下属的学会中活动最经常、内容最丰富、方式最灵活、最有特色的学会之一,多次受到表扬和奖励。北京市美学会一次大的活动是,于1984年与北京市社科联共同举办的北京市干部美学讲习班。这次讲习班学员800余人,北京市委党校大礼堂座无虚席,他除了领导办班工作外,还在讲习班上作了学术讲演,受到学员们的热烈欢迎。马先生很重视学会的学术活动,在他的领导与组织下,高校美学研究会和北京市美学会举办了多次学术研讨会。研讨内容十分丰富,有美学理论探讨;有教学经验交流;有艺术作品赏析;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参观;还有生活中的美学问题研究。每次研究前,他都召集学会的领导班子认真研究,充分准备,分工合作。在研讨会上,他总是发扬学术民主,提倡百家争鸣,不搞一言堂,不搞学术帮派。研究会讨论热烈,气氛和谐,使会员们受到很大的教益。为适应高校美学教学的需要,1985年马奇先生主编了《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下册),于1987年由上海市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一套140余万字的大部头书籍,工程浩大,任务艰巨,他不顾年老体弱,亲自动手:除了负责全书内容的审定外,还自己选编了80余万字的资料并逐章写了评论。这部书受到国家教委的重视和肯定,被列为国家教委规定的部颁教材。为了在青少年中普及美学知识,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应北京出版社的邀请,马先生还担任了“青少年探美丛书”的顾问,为该书的编写与出版花费了不少心血。丛书共7册,即《雕琢心灵的璞玉》《大自然,是最美的教师》《奥妙人体的健与美》《“第二皮肤”的魅力》《画海雕林探美》《多姿多彩的银幕美》《青春期生活方式美》,总计80余万字。这套丛书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装帧精美,深受读者的欢迎。国家教委普教司专为这套丛书下发文件,对该书作了高度评价,并向全国国中小学推荐。

我和马先生在学会工作中共事多年,在与他接触中,他的高尚人品和处世之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最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肯于奉献的精神。他在担任学会领导期间,尽职尽责,不当挂名会长,不做“甩手掌柜”,也不是光说不干,而是认真负责,积极参与,重要事情都要亲自过问,对于一些棘手的问题,他从不“绕着走”,总是和大家一起想办法加以解决。如学会的经费问题、开展活动问题、团结问题、办班中的各种问题等等,都仔细研究,认真解决。他长期患哮喘病,呼吸困难,并且有腰腿病,行动不便,但却忍着病痛为学会工作操劳。马先生是回民,有时外出参加会议,吃不上回民饭,就随便吃点东西凑合。他为学会付出了时间、付出了精力、付出了健康。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实在令大敬佩。

第二,严谨治学的学风。马先生在学问上非常非常严谨,决不马虎从事,也不跟“风”、随“派”,更不拿学术作交易。他在研究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反复钻研,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成为一家之言,在学术界产生一定的影响。他在提出自己的见解,成为一家之言,在学术界产生一定的影响。他在担任“青少年探美丛书”顾问时,对所有书稿都要过目,对个别有问题的书稿则逐句地推敲琢磨,提出修改意见,他嘱咐:“不修改好,决不出书。”他经常接受许多单位和个人聘请评审职称、学位、硕士点等,他总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给以公正客观的评价,从不无原则地吹捧,更不有意压制。

第三,淡泊名利的心境。美学最讲淡泊名利,自由超脱。但是,在这物欲横流、追名逐利的现实社会,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却不是一件容易事,就连美学界中成天大讲超功利、高境界的人,也难免脱俗。马先生对不正之风嗤之以鼻,他从不为个人名利而伸手,也不为谋求官位而屈尊。尽管他遭遇过不公平待遇,别人为他鸣不平,但他从不抱怨,坦然处之。美学会改选时,他主动辞去全国美学会副会长和北京市美学会会长的职务,潇洒隐退。离休后,潜心练习书法,怡情养性,悠然自得。

第四,豁达宽厚的胸怀。马先生待人宽厚,谦和可亲,没有领导者的架子,更没有学霸作风。他在担任学会领导期间,充分发扬民主,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公平处事,平等待人。与他合作共事,大家感到十分顺畅和愉快。对待后生和晚辈,他更是有求必应,鼎力相助,不论是评审职称、为书作序、还是申科研项目报考硕士博士,凡是求到门上,总是尽力帮忙。更为可贵的是,他不嫉贤妒能,排除异己。他热情帮助年轻人,提携他们,培养他们成长。他为大家做了大量的好事、善事,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老人家的恩惠。他还是一个乐天派.和他一起出差,一路上他谈笑风生,幽默风趣,常常抖出一此“包袱“(笑料),逗得大家开怀大笑。他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大家都愿意和他接近,和他交谈,他也由此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和爱戴。

李世涛:

谈到马奇先生,我很自然地联想到杨辛先生。据我所知,他们同岁,私交也非常好,一起为全国高等学校美学学会做出了贡献。我拜访过杨先生,他还为我们这本即将出版的书题写了书名,令我非常感动。同时,我感到他心地善良、平易近人、做事低调。现在,他在书法创作、美学研究领域仍然十分活跃。也希望您能够谈一些他的情况。

李范:

杨辛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书法家。他是我进入美学领域的第一位领路人,在美学教学和做人方面是我最敬佩的老师。早在1980年我转到美学的教学岗位时,我过去既没学过美学,更没教过美学,真可以说是一穷二白,虽然在美学班听过专家们的讲课,但都是专题报告、学术讲座性质,不能解决给本科生的教学问题。于是我便到北大去旁听杨辛先生的美学原理课。杨先生的课不仅理论讲的深透,而且配有大量的幻灯片,并结合自己的审美体验,所以课讲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生动形象、饶有情趣,不像有的人讲的那样晦涩难懂、苦燥乏味。我觉得杨先生的课比较适合大学生的口味,所以便按照他的路子进行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杨先生对我的教学给予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他送给我他撰写的美学教科书和教学幻灯片,还经常跟我谈他的教学体会和经验。如果说我在教学上有一些成绩的话,首先应该归功于杨先生对我无私的教诲和帮助。

杨先生在做人方面更是给我树立了榜样,他的人生哲学给我很大的启迪。他曾对我说:“人生需要四个宝:艺术、自然、朋友、健康”。艺术可以使人的精神升华;自然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朋友可以交流思想和情感;健康可以使人精力充沛。他自己正是拥有这四件宝物。

他酷爱艺术,离休以后,就专心钻研书法,勤奋耕耘,孜孜追求,不断创新,创作出许多精美的作品,享誉国内外。我曾几次参观过他的书法展览,都受到极大的震撼和感动。他还穷尽自己一生的积蓄,收集购买有关荷花形象的艺术品(如瓷器、玻璃、岩石、砚台、刺绣、牙雕、书法、绘画、摄影等荷花形象的艺术品),并在北大举办了题名为《梦荷》的展览。他邀请我去参观欣赏,这真是一次无穷的审美享受。因为我的乳名和荷花有关,所以,我对荷花有着天赋的特殊情感。我喜爱荷花亭亭玉立的秀丽,更喜爱荷花的品格――“生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曾写过一首小诗:“生于莲开日,故以莲为名,喜与莲相伴,永学莲之品”。杨先生知道我对荷花情有独钟,便送给我一幅他的“一字书”――“荷”,我如获之宝,珍惜收藏。

杨先生热爱大自然,喜欢旅游,他特别欣赏泰山之美。1997年我们一起参加在济南召开的“全国哲学规划会”以后,相约去攀登泰山,他对泰山的美赞叹不已,认为它既有雄伟之美,又有秀丽之美;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取之不尽、永不掘竭的丰美之山。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年都去泰山,连续30余年痴心不变,竟然在80多岁以后还去登山,现在已徒步攀登了40多次。杨先生把泰山看作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华夏之魂”。他在《泰山颂》中热情歌颂了泰山的美:“高而可攀,雄而可登,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

杨先生人缘极好,他待人诚恳、谦和,无私助人,有求必应,因此,他结交许多朋友。他的最好知己是我国著名雕塑大师钱绍武先生。他们有共同的爱好,都有一颗童心,经常一起外出旅游,一起举办展览,一起逛潘家园淘宝。杨先生爱人去世时,身心受到极大的打击,是钱先生帮助他走出了阴影,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认识杨先生已有30多年的岁月。在和他的交往中,他给予我许多的帮助,特别是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给我很大的启迪。他乐观、豁达、坚韧,尽管孤身一人,年老体迈,但却生活的很充实,很有活力。他的一句格言是:“夕阳无限好,妙在近黄昏”,这正是他老年生活的写照。

杨先生的身体并不健壮,他的肠胃不好,长年腹泻,还作过手术,体质比较虚弱,但是他老人家精神好,心态平和,特别是成天练习书法(他说这就是练气功),所以,他的身体状况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得多。他到国内外讲学,举办书法展览,出版书法著作,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去国内外旅游观光,给别人写字……,日程排的满满的,忙的不亦乐乎。他在84岁时,还徒步攀登泰山,足见老人的精神是何等的充沛,身体是何等的硬朗。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对人的健康是多么重要,这是杨先生的健康秘诀,也是特别值得我学习效仿的。

李世涛:

读您的文章,知道您与美学家蒋孔阳先生、洪毅然先生也有一定的接触。蒋先生的美学研究成绩显著,洪先生力倡美育,他们都为当代美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如今,他们都已经去世。最后,希望您谈一些有关你们交往的情况。

李范:

蒋孔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他的学问造诣很深,但却虚怀若谷,平易近人。他比我年长,但每次给我来信的落款都是“弟―孔阳”,这使我很不安。在我和他的接触中,他总是那么和蔼可亲,循循善诱。我把拙作《江山如画――自然美的欣赏》赠送给他,他收到后给我来信说:“收到书后,我即翻阅了部分内容。我写《美学新论》是因为《浅论》写不下去,改写《新论》,现在,读了大著,我感到你不仅写得‘浅’,而且‘深’。你用浅显的文字,把有关自然美的深理论都清清楚楚地讲出来了。足见功力,甚为佩服。”“大著每篇,都用诗句来做标题,既生动,又恰切,我读了,觉得很有启发。”真没想到蒋先生对我的这本小书,给予这么高的评价,这一方面是对我极大的鼓励和鞭策,另一方面也使我羞愧难当。蒋先生还对我当时的职称问题特别关心,每次开会见面,都关心地问我教授问题解决了没有,当我说还没有时,他总不以为然,喃喃地说“为什么?怎么就这么难?”还说:“要不要我给你们学校写封信说一说?”我说:“谢谢您的关心,各个学校有各个学校的情况,我想早晚会解决的,就不用您老费心了。”这时,他已经是80多岁的老人了,身体不好(听说还经常在夜里做梦大喊大叫,甚至哭醒,家人说他这是“”挨斗落下的毛病),而且事情繁忙,竟还挂牵着我这样一个普通美学工作者的职称问题,使我很受感动。后来我提升了教授,立即写信告诉了他,他自然也非常高兴。蒋先生和朱光潜、宗白华先生一样都是84岁逝世的,当我得知这一消息时,十分悲痛,我未能见上他最后一面,很是遗憾!

洪毅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美育专家、美术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美育的普及工作,到处奔走呼号,要求国家教育部门把“美育”作为教育方针的内容。由于我也是关心美育事业,从事美育研究工作,所以,我们的关系就自然更加亲近。我们最早一起合作是在1980年第一次全国美学会上,云南电视台邀请我们作关于美育的电视访谈节目,我们合作得很愉快。1983年在厦门召开的第二届全国美学会上,我们俩又一次被厦门电视台邀请作美育访谈节目,接触的机会就更多一些,在交谈中,我们的观点非常一致,谈得十分投机,从此以后我们便成了忘年交,经常写信谈论美育问题,并为将美育列入我国的教育方针而共同努力。当1986年通过的国家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提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方针,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以及全国人大通过的《义务教育法》的说明中也提到:在中小学教育中,应当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时,洪老先生给我来信说他看到这个消息,激动得一夜没有合眼,认为我们的呼吁没有白费,美育总算放到我国的教育方针中去了,美育大有希望,美育大有作为,我们要迎接美育春天的到来,为美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也和他同样欣喜若狂,激动不已,给他回信谈了我的兴奋心情和对实施美育的一些想法。我们的这些信件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在美学界、教育界产生一定的影响。可是,没过多久,教育方针中又不再提美育了,美育仍然是可有可无、时隐时现的东西,我们白空欢喜一场。为此,洪老十分伤感。后来洪老先生在去世以前,曾托他儿子到北京看望我,并且带来了他写给我很厚的一封信,谆谆教导要我一定把美育普及工作坚持下去,实现我们共同的心愿。这些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变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现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已经明确提出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美育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青少年的审美修养也有明显的提高。我想,我可以告慰洪老先生,我们的愿望实现了!您可以安眠于九泉之下了!

上述这些美学老人,在我的美学专业和人生道路上,都是我敬佩的导师,他们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

李世涛:

上一篇:中学美术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美术专业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