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好儿女事迹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07 22:37:56

敬老好儿女事迹材料

敬老好儿女事迹材料范文第1篇

××同志是××平安财险公司一名业务主管。她作为一个儿媳,十多年来始终用孝心伺候公婆,用爱心呵护每一个家庭成员,用真心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家庭。

××同志于92年结婚至今,一直和公婆生活,刚走进这个家庭时,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曾和公婆产生过矛盾和分歧,但她不计较,不记仇,象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照顾他们的起居,在说话的声音上尽量放低一些,用商量的口气、和言悦色地和他们开诚布公的交谈,经过一段时间心与心的交流,公婆彻底的接纳了她。15年来她和公婆的和谐程度如同身体的左手和右手,感情如同自己的亲生父母,公婆一直视她如己出,从未把她当作儿媳看待,有些话宁愿说给她也不愿意告诉自己的女儿,××同志成了他们生活中的贴心人。

95年冬,××同志的公公患上了严重的忧郁症,悲观厌世情绪严重,多次吞吃安眠药、触电自杀。最严重的一次是97年冬天,公公趁着家里人中午睡午觉的时候跑到厨房用菜刀将自己的喉管割开了四分之三,场景让人惨不忍睹。当时婆婆吓得手足无措,根本无法照顾公公,我的两个大姑姐,一个远在千里之外,一个正在生小孩。只有我和妯娌两个人轮流在公公身边看护。公公脾气暴躁,一心求死,拒绝治疗,不断用手拨掉输液管,医疗器具,××同志只好日夜握着公公的手,怕公公再次拒绝治疗。在急症室半个月时间里,公公大小便从不吭声,裤子里又是屎又是尿,还不时从口中、鼻中咳出大量血块,好多次都喷到她的脸上和衣服上,只好换下来洗好晒干,并为公公擦洗身体。病房里的人以为她是公公的女儿,明白后都说:“这个老头,整天拉个脸子训斥人,只有儿媳来了才有笑脸。”因为喉管割开了,发不了音,××同志怕公公心里烦闷,就每天在纸上写字和公公交流,把每天家里高兴的事写给公公看,让他的心情逐渐开朗起来,用行动让老人发出了开心的笑。

在公公住院三十天后,××同志的爸爸因脑血栓也住进了医院,两个老人一个住在三楼一个在二楼,她只好轮流在二楼三楼来回跑。父亲全身不能动弹,大小便失禁,床单、裤子、被罩每天都换几次,每天必须把父亲和公公换下的衣服带回家,一遍又一遍的洗,这种日子持续了三个月,那时她总是闻着家里臭烘烘的,因此冬天不管多冷的天总要开窗通风。那年公公住院住了65天,父亲住了48天,××同志几乎没有睡过一个成宿觉,吃过一次安稳饭,但从未对公婆有过抱怨,使过脸色。

公公出院后,精神变得特别呆滞、多疑和脆弱,对家中的任何事都不感兴趣,稍不遂心就想死。为治病××同志和丈夫跑到石家庄、北京等各地求医问药,并在生活上处处小心谨慎,白天让婆婆寸步不离地看着公公。每天晚上睡觉前,她都得把剪子、菜刀、绳子之类的东起来,家里电器开关也得关好,晚上睡觉也不敢关上房门,公公夜里上厕所时间长一点就赶紧出去看看,怕有丝毫闪失。由于公公被疾病困扰,对××同志产生了依赖性,不愿意她到外面吃饭、开会、旅游等。有一次,公司组织去香港旅游7天,××同志提前把家里吃的用的都买好了,可和公婆两人一商量,老人都哭了,他们不愿意她去,说她一去家里冷清,吃饭不香,最后××同志只好放弃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同志在公司担任业务经理,由于工作任务完成出色,多次荣获省市县奖励,公司每年都组织奖励人员到全国各地旅游,可她十多年来一次也没去过,但她从未后悔过。

98年,婆婆又患上了脑血栓,躺在医院里昏迷不醒,使原本脆弱的公公变得更加无助,他天天又哭又闹。当时××同志的女儿正上一年级,她只好每天接送孩子、伺候婆婆、看着公公,当她从医院回到家里看着愁眉不展、长吁短叹的公公,除了象哄小孩一样不停的安慰他,还从生活上关心备至,不让他感觉到婆婆不在家给他带来的不便。那几年××同志真是累得心力交瘁,但在公婆面前从未有过任何怨言,始终让他们看见永远是快言快语,把笑挂在脸上的儿媳。

××同志的公公是一个很传统、很古板的人,他有一套作息、用餐时间,每个星期都要安排好哪天洗澡、那天洗衣服,无论刮风下雨,它必须按自己安排的程序去做。单说吃饭,公公坚持早上七点、中午12点、晚上五点半必须吃饭,如果这个时间有特殊原因吃不上饭,他就会暴跳如雷,又喊又闹。因为婆婆做过两次手术身体不好,丈夫上班又忙,××同志只好保证他一日三餐的吃饭时间,特别是中午和晚上,丈夫和孩子回来的相对晚些,中午一般是十二点半到家,她只好每天做五次饭,让公公吃完再做大家的饭。有时女儿不理解,认为爷爷也不上班,晚一点吃饭没关系,何必天天做五顿饭?××同志就耐心地对女儿讲,爷爷年纪大,这个习惯已经保持了几十年,应该顺着他,何必在他老了的时候给他改了呢,不就是妈妈少呆一会儿的事吗!从这以后,女儿经常帮着妈妈干些力所能及的活。

XX年公公去世了,婆婆很伤心,身体更是雪上加霜,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脑出血后,她的眼睛有一只失明,随后又做了胆切除手术,××同志在关心上又多了一层。婆婆喜欢吃水果、零食,一年四季水果、零食从不间断,婆婆吃的药都买好放到柜子里,并且按季给婆婆买衣服,给零花钱,使婆婆及早地从公公去世的痛苦中走出来,重新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敬老好儿女事迹材料范文第2篇

**同志是**平安财险公司一名业务主管。她作为一个儿媳,十多年来始终用孝心伺候公婆,用爱心呵护每一个家庭成员,用真心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家庭。

**同志于92年结婚至今,一直和公婆生活,刚走进这个家庭时,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曾和公婆产生过矛盾和分歧,但她不计较,不记仇,象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照顾他们的起居,在说话的声音上尽量放低一些,用商量的口气、和言悦色地和他们开诚布公的交谈,经过一段时间心与心的交流,公婆彻底的接纳了她。15年来她和公婆的和谐程度如同身体的左手和右手,感情如同自己的亲生父母,公婆一直视她如己出,从未把她当作儿媳看待,有些话宁愿说给她也不愿意告诉自己的女儿,**同志成了他们生活中的贴心人。

95年冬,**同志的公公患上了严重的忧郁症,悲观厌世情绪严重,多次吞吃安眠药、触电自杀。最严重的一次是97年冬天,公公趁着家里人中午睡午觉的时候跑到厨房用菜刀将自己的喉管割开了四分之三,场景让人惨不忍睹。当时婆婆吓得手足无措,根本无法照顾公公,我的两个大姑姐,一个远在千里之外,一个正在生小孩。只有我和妯娌两个人轮流在公公身边看护。公公脾气暴躁,一心求死,拒绝治疗,不断用手拨掉输液管,医疗器具,**同志只好日夜握着公公的手,怕公公再次拒绝治疗。在急症室半个月时间里,公公大小便从不吭声,裤子里又是屎又是尿,还不时从口中、鼻中咳出大量血块,好多次都喷到她的脸上和衣服上,只好换下来洗好晒干,并为公公擦洗身体。病房里的人以为她是公公的女儿,明白后都说:“这个老头,整天拉个脸子训斥人,只有儿媳来了才有笑脸。”因为喉管割开了,发不了音,**同志怕公公心里烦闷,就每天在纸上写字和公公交流,把每天家里高兴的事写给公公看,让他的心情逐渐开朗起来,用行动让老人发出了开心的笑。

在公公住院三十天后,**同志的爸爸因脑血栓也住进了医院,两个老人一个住在三楼一个在二楼,她只好轮流在二楼三楼来回跑。父亲全身不能动弹,大小便失禁,床单、裤子、被罩每天都换几次,每天必须把父亲和公公换下的衣服带回家,一遍又一遍的洗,这种日子持续了三个月,那时她总是闻着家里臭烘烘的,因此冬天不管多冷的天总要开窗通风。那年公公住院住了65天,父亲住了48天,**同志几乎没有睡过一个成宿觉,吃过一次安稳饭,但从未对公婆有过抱怨,使过脸色。

公公出院后,精神变得特别呆滞、多疑和脆弱,对家中的任何事都不感兴趣,稍不遂心就想死。为治病**同志和丈夫跑到石家庄、北京等各地求医问药,并在生活上处处小心谨慎,白天让婆婆寸步不离地看着公公。每天晚上睡觉前,她都得把剪子、菜刀、绳子之类的东起来,家里电器开关也得关好,晚上睡觉也不敢关上房门,公公夜里上厕所时间长一点就赶紧出去看看,怕有丝毫闪失。由于公公被疾病困扰,对**同志产生了依赖性,不愿意她到外面吃饭、开会、旅游等。有一次,公司组织去香港旅游7天,**同志提前把家里吃的用的都买好了,可和公婆两人一商量,老人都哭了,他们不愿意她去,说她一去家里冷清,吃饭不香,最后**同志只好放弃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同志在公司担任业务经理,由于工作任务完成出色,多次荣获省市县奖励,公司每年都组织奖励人员到全国各地旅游,可她十多年来一次也没去过,但她从未后悔过。

98年,婆婆又患上了脑血栓,躺在医院里昏迷不醒,使原本脆弱的公公变得更加无助,他天天又哭又闹。当时**同志的女儿正上一年级,她只好每天接送孩子、伺候婆婆、看着公公,当她从医院回到家里看着愁眉不展、长吁短叹的公公,除了象哄小孩一样不停的安慰他,还从生活上关心备至,不让他感觉到婆婆不在家给他带来的不便。那几年**同志真是累得心力交瘁,但在公婆面前从未有过任何怨言,始终让他们看见永远是快言快语,把笑挂在脸上的儿媳。

敬老好儿女事迹材料范文第3篇

1977年从镇的铨元村嫁到本镇的响水河村的时候,过着无忧无虑的平静生活,公公婆婆虽年纪大些,但自己能照顾自己,丈夫是个民办教师,在家排行老三的他,朝而起,暮而归整天在学校辛勤地忙碌着,她则操持着一切家务,日子过得虽不富裕,但在她的操持下,小日子充满了温馨。

谁料“天有不测风云”,16年前,噩运降临到这个幸福家庭,婆婆因病瘫痪在床,吃喝拉撒全都需要别人照顾,73岁的公公也因年事已高急需人照顾,按理说公婆的儿女也不少,可两个女儿都已出嫁,四个儿子中,老大、老二都在外地工作,每年难得回家一次,老四又是网先天性精神欠佳,虽爱好文学,整天在家里写呀画呀,也终无“豆腐块”变成铅字,反把自己的媳妇写离了,还留下一个咿呀学语不满周岁的孩子,“屋漏偏遭连夜雨”12年前,68岁的婶婆婆也瘫痪在床,一病不起,叔公又烙下了哮喘,尤其在冬天更需要人照顾,而他们二老又膝下无子女,这样照顾四位老人和一对离异父子的重任全部落在一个人身上。

早晨,老人们醒的早,天不亮就得起床,跑到婆婆、婶婆婆家把屋里屋外,打扫干干净净,晒被褥、换床单。起床后给老人梳头,洗手、洗脸。梳洗完毕后,再把热气腾腾的饭菜端到老人的嘴边,可是老人们不舍得先吃,总是等着她一快吃,多年来一直形成了这么一个规矩。每到冬季她就早早地为老人买上柴草,晚上烧上一锅热水,就把老人的炕烧地热乎乎得,再给老人生上炉子,自己睡觉前总是到四位老人的屋里走一圈,问寒问暖,直至到他们都睡下,她才坦然地回自己的家忙活自己的。每到夏季给老人按上换风扇取凉。可侄子年龄太小,吃饭生活都是个大问题,为了抚养方便,她赶快把小侄子接到自己的家中,和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像亲妈妈一样细心培养他,关爱他。这样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就更艰难了,尽管如此,她总是教育自己的孩子把好吃的先让给爷爷、奶奶们和小弟弟。她自己却省吃俭用,从不舍得将好食品往自己嘴里仍,每天只勉强填饱肚子而已。为了减轻病魔对老人的折磨,她总是一有空就和他们聊天解闷,将外界发生的新鲜事和他们啦啦,每逢阳光明媚的日子,她会把婆婆、婶婆婆背到院里晒太阳,并轮流着用小车推着她们到外边逛逛,让老人看看外边的新变化、新世界,并为她们当起了“讲解员”,当老人们看到大型挖掘机、压路机、硬化道路、电脑等新景观时,她们就赞叹不绝,精神倍增,高兴地说:“俺儿媳妇讲得对,还是活着好,不然怎能看到外边的好风光,以后还得好好活。”她又当起了老人们的“心理医生”,这样以来从心理上给老人减轻了疾病的痛苦。还定期帮他们洗被褥,就这样,即使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她都会忙道深夜,一旦遇到天气不好,或者阴雨连绵,大雪纷飞,这些工作的难度就更大了,近二十多年来,她记不清自己跌倒过了多少次,记不清多少次回家总是气喘吁吁,浑身是泥,那个时候,泪水也会禁不住流下来,此情此景,谁能不感动,连天地都全为之动情,都会为之流下滚烫的热泪,她也会慨叹自己的苦,但一见到老人和孩子,浑身便充满力量,仿佛有用不完的劲。丈夫、孩子及邻居们都劝她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要累着,她总是说:“老人们辛苦一辈子很不容易,人都有老的时候,老了正需要人,那么晚辈就应象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老人。”她这样说也是这样干。

老人们随着岁数的增高,身体状况一年不如一年,特别是86岁的公公,先是劳累过度,两腿疼痛几乎不能走路,推着老人,四处求医,医治无效,后来又得一民间药方,她步行到几十里外的山上给老人挖药草,天天煎药,精心饲候老人,效果很好,老人的病渐渐地好了起来。又经过公公的一场病,多年如一日、三个家跑,由于劳累过度,才53岁的人却如同60多岁般苍老,丈夫疼在心里,他以前是个民办教师,工资比较低,难以维持偌大的家庭,他曾想辞职帮妻子一把,但总是以丈夫的事业为荣,十分支持丈夫的工作,节约出钱让他买书籍学技术,在自家办起了家电维修服务部,为四邻八舍的乡亲们搞服务。她说“我再苦再累,一想到丈夫是人民教师就浑身充满了劲”。由于教学成绩突出1999年丈夫申作进晋升为小教高级教师,转为民办教师,年年被评为镇级“优秀老师”,丈夫的工资也高了,他们夫妻俩一商量,用唯一的积蓄在自家的屋后旁,为叔公盖起两间新屋,这样照顾起更方便了,的一双儿子和侄子在她的影响下,对老人特别孝敬。放学回家都会抢着干活,照顾爷爷奶奶,围着爷爷奶奶说说笑笑,孩子们的学习成绩给了四位老人莫大的安慰,这时会做上一桌可口的饭菜。邻居们说,他家象是天天过节,这样,四位老人的精神一天比一天好,逢人便夸儿媳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奇迹”出现了,一般脑血栓后遗症瘫痪后只能活,而婆婆却瘫痪后活了14年,从前本村男性老人最长寿命者84岁,而公公却活了87岁。在好儿媳妇双手照料下,婆婆、公公分别于和安然地离开了人间。侄子申明也初中毕业后在城里一家企业上班,每逢节假日打电话或回家时第一个问候、惦记的人就是“妈妈”,她也同样惦记着“儿子”,经常教育他怎样工作,如何做人,“母子间”无话不谈亲密无间。

过度劳累,积劳成疾,如今她患下了严重的颈椎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和子宫肌瘤,去年上半年她先后做了两次手术住了一个多月的院,体质明显减弱,全身疼痛,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但她仍一如继往拖着虚弱的身体,精心伺候着叔公公、婶婆婆。

敬老好儿女事迹材料范文第4篇

大乌江镇凉风村申报“全国敬老模范村”事迹材料

凉风村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乌江南岸,S204线公路从村内通过,全村辖31个村民组,1686户6711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667人,占总人口的10%。1997年,村支两委在不断巩固和提高基层组织,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同时,把老龄工作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老龄事业被纳入了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规范之中,并于当年重阳节成立了凉风村老龄协会。

现在的大乌江镇凉风村,村寨道路干净整洁,绿树成荫,老人活动有门球、打牌、秧歌、乒乓球等,老人们乐在其中,成了凉风村敬老爱老的一个缩影。为此,全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先进单位”、“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村”、“全县优秀基层党组织”、“全县老龄工作先进单位”。

机制保障敬老爱老

村支两委一直重视老龄工作,特别是凉风村老年协会成立后,更是明显,村成立了老龄工作领导小组,支书、主任分别任组长、副组长,两委成员任组员,负责开展尊老、敬老、养老的宣传和组织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有益活动,并常年保障老年人活动经费,在老年人活动免费使用水电的基础上,凉风村委会还先后为老年人划拨了32000元活动经费。同时还把老龄工作列入到“十星级文明户”创评的重要内容,列入到《村民自治章程》之中,以此增强村民敬老意识,切实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党员干部按照各自的分工和分管区域,深入各户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遵义市民行为道德规范》,在党员干部、青年妇女中进行思想道德和科学技术知识教育,还开展了讲文明,树正气,立新风活动。每年一次的“十佳‘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十佳敬老好儿女”、“十佳好儿媳”、“十佳好婆婆”表彰大会,已先后对160多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并颁发了奖品和证书。

田茂珍是周云福的妻子,70多岁的公公因病常年卧床不起,生活自理困难,田茂珍为让丈夫安心忙于生产,坚持做好丈夫的后盾,每天给公公喂药喂水喂饭和端屎端尿。周云福有妻子的理解和支持,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帮老人擦洗身子,和老人聊天、摆故事,夫妻俩四年如一日,直到2005年周胜华去世。为此,周云福连续4年被村委会评为“十佳敬老好儿女”,田茂红连续3年被村委会评为“十佳好儿媳”。

周云福与田茂珍的事迹传遍了凉风村的大街小巷、村村寨寨,邻里都说:“当儿媳要学田茂珍,当儿子要像周云福”。

制度保障老有所养

近几年来,凉风村在春节、九九重阳节等重大节日开展的扶贫济困慰问活动,首先考虑的是生活困难和80岁以上的老年人,同时还把此项活动与计生、民政、司法等扶助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形成了相关保障制度。

全村结合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和民政救助,为13名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落实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仅2005年就划拨最低生活保障金3600元,救助物资拆款34000元。

平时,如有老年人病了,村里都会及时带着礼物去看望。老年人去世,只要符合丧事简办的规定,村里都要组织干部前去吊唁,送花圈,其老龄协会下设的文艺队还将出动义务锣鼓唢呐队送葬。

与此,凉风村还推行了协议赡养制度,先后为37户男到女家落户、五保户和伤残特困户签订了赡养协议,通过协议的形式解决了这部分老年人的后顾之忧。

下街组76岁的孙碧先因常年多病,儿子宋贤文和宋贤武在赡养母亲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导致孙碧先生活无着落,村支两委接到反映后,立即组织干部前往调解。在大力宣讲老年*益保护的同时,还组织一家人签订了赡养协议,使孙碧先老无所忧,逢人便说:是村委会给了她生活的渴望与信心。

68岁的陈明英是新寨组村民,丈夫去世较早,自己好不容易才把4个儿子拉扯大,成了家。先后进门的4个儿媳都嫌婆婆年老体弱,没有本事和没有给儿孙留下什么家产,长期不尽赡养义务,并时常还有打骂等过激行为。2003年2月,陈明英再次被儿媳打骂,村支书田洪林知道后,立即组织村干部湛义明、王仕林、赵炳贵等一行前往调解维权。“子不嫌母丑、女不嫌家贫”,通过田洪林等一行人细致的思想工作,陈明英的生活得到了保障。

活动保障老有所乐

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凉风村委会在村委会办公楼让出一个房间作为老龄办公室,并将村委会一个能容纳300多人会议室给老年人作活动室,投资4.1万元修建了2个占地600平方米的门球场和11套老龄健身器材,村远程教育活动室优先提供给老年人使用,为老年人开展活动提供了保证。

2004年底,凉风村老年文艺队成立后,村委会请来专业老师教老年人扭秧歌、跳舞、练腰鼓,每逢农闲时节,老年文艺队都要组织文艺演出,让全村群众都能欣赏到自己喜欢的节目,老年文艺队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还引导群众过上了科学、健康、文明的现代新农村生活。

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精神来源于活动。凉风村在已有老年文艺队的基础上,又于2005年3月成立了老年秧歌队,起初老年人们有点腼腆,看的多,扭的少,经过党员干部的启发诱导、很快得到老年人的接受,秧歌队队员从当初的10余人,发展到今天的80多人,不但有老年人参加,还有一些中青年人也加入了老年秧歌队的队伍,都说这种活动比玩麻将好得多。平时定时定点活动,锻炼身体。每逢重大节日,秧歌队走街串村,连扭带唱,好不热闹。正如秧歌队唱的歌词“扭秧歌、不花钱;精神爽、身体健;心里亮、眼界宽;邻里亲、常见面;婆媳和、妯娌谦;遇矛盾、乌云散;享安居、颐晚年;*、实可赞;办实事、说不完”,老年秧歌队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赞誉和认同。

保障健康老有所医

为了保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凉风村委会与凉风卫生院联系,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惠优先服务,老年人看病实行“四免”,即:免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输液费,据统计,仅去年凉风卫生院实行“四免”制度后,共为老年人节约费用1500多元。同时还发动老年人积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老年人参合率达87%,着力解决了老年人“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为了减少由于卫生条件差而引起的老年人健康问题,村支两委早在2001年起就发动全村开展以“五通三改三建”为主要内容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家家改厕、改灶、建沼气、修浴室,使全村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也改善了老年人的卫生条件,保证了老年人的健康。呈现出文明建设喜见新貌,农村环境整洁,扶贫步伐稳健,社会稳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身体力行老有所为

凉风村把老年人看作一笔财富,因势利导创造方方面面的条件为他们提供展示和发挥优势的平台,为村里的事业作贡献,铸造他们完美的人生。2004年12月,凉风村第六届村民委员会产生后,新的两委班子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有威望老年人的作用,让他们成立了家庭经济调解组,管理起清官难断的家务事,为全村的经济发展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扫清障碍。老年人因此也忙碌了起来,发挥助手作用越来越明显。

曹家巷村民组63岁的老党员王应昌,个人捐资13000元,为凉风村院子、桥龙、磨子坪等村民组安上了闭路电视,为山村的信息闭塞打开了一扇大门。在凉风村整村推进“四在农家”创建过程中,他积极组织老年协会的会员捐资,给工地的工人送开水和馒头,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2005年12月,王应昌当选凉风村老年协会会长,之后,他认真抓组织建设,争取市老龄委专项资金1万元,修建了凉风街上和曹家巷两个老年门球场。

为进一步落实好老有所为,今年凉风村在老年人中又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使老年人在起草《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政监督,“四在农家”创建,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生育等方面,积极发扬老传统,秉公办事,在村民中树立了很好的口碑,为村里的各项事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注社会老有所学

凉风村连续4年组织老年人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护法》和《贵州省老年*益保护条例》,使老年人知道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丰富老年人业余文化生活,老年人可到村图书室,借图书或看书、看报。

同时,凉风村还为13个老年人较多的村民组订阅了《遵义日报》、《今日余庆》等党报党刊。2005年,还先后3次从县、镇卫生部门请来老年保健专家为老年人讲解老年保健防病知识,使老年人学习了自我保健和老年病防知识,提高了生活质量。

敬老好儿女事迹材料范文第5篇

大乌江镇凉风村申报“全国敬老模范村”事迹材料

凉风村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乌江南岸,S204线公路从村内通过,全村辖31个村民组,1686户6711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667人,占总人口的10%。1997年,村支两委在不断巩固和提高基层组织,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同时,把老龄工作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老龄事业被纳入了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规范之中,并于当年重阳节成立了凉风村老龄协会。

现在的大乌江镇凉风村,村寨道路干净整洁,绿树成荫,老人活动有门球、打牌、秧歌、乒乓球等,老人们乐在其中,成了凉风村敬老爱老的一个缩影。为此,全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先进单位”、“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村”、“全县优秀基层党组织”、“全县老龄工作先进单位”。

机制保障敬老爱老

村支两委一直重视老龄工作,特别是凉风村老年协会成立后,更是明显,村成立了老龄工作领导小组,支书、主任分别任组长、副组长,两委成员任组员,负责开展尊老、敬老、养老的宣传和组织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有益活动,并常年保障老年人活动经费,在老年人活动免费使用水电的基础上,凉风村委会还先后为老年人划拨了32000元活动经费。同时还把老龄工作列入到“十星级文明户”创评的重要内容,列入到《村民自治章程》之中,以此增强村民敬老意识,切实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党员干部按照各自的分工和分管区域,深入各户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遵义市民行为道德规范》,在党员干部、青年妇女中进行思想道德和科学技术知识教育,还开展了讲文明,树正气,立新风活动。每年一次的“十佳‘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十佳敬老好儿女”、“十佳好儿媳”、“十佳好婆婆”表彰大会,已先后对160多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并颁发了奖品和证书。

田茂珍是周云福的妻子,70多岁的公公因病常年卧床不起,生活自理困难,田茂珍为让丈夫安心忙于生产,坚持做好丈夫的后盾,每天给公公喂药喂水喂饭和端屎端尿。周云福有妻子的理解和支持,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帮老人擦洗身子,和老人聊天、摆故事,夫妻俩四年如一日,直到2005年周胜华去世。为此,周云福连续4年被村委会评为“十佳敬老好儿女”,田茂红连续3年被村委会评为“十佳好儿媳”。

周云福与田茂珍的事迹传遍了凉风村的大街小巷、村村寨寨,邻里都说:“当儿媳要学田茂珍,当儿子要像周云福”。

制度保障老有所养

近几年来,凉风村在春节、九九重阳节等重大节日开展的扶贫济困慰问活动,首先考虑的是生活困难和80岁以上的老年人,同时还把此项活动与计生、民政、司法等扶助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形成了相关保障制度。

全村结合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和民政救助,为13名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落实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仅2005年就划拨最低生活保障金3600元,救助物资拆款34000元。

平时,如有老年人病了,村里都会及时带着礼物去看望。老年人去世,只要符合丧事简办的规定,村里都要组织干部前去吊唁,送花圈,其老龄协会下设的文艺队还将出动义务锣鼓唢呐队送葬。

与此,凉风村还推行了协议赡养制度,先后为37户男到女家落户、五保户和伤残特困户签订了赡养协议,通过协议的形式解决了这部分老年人的后顾之忧。

下街组76岁的孙碧先因常年多病,儿子宋贤文和宋贤武在赡养母亲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导致孙碧先生活无着落,村支两委接到反映后,立即组织干部前往调解。在大力宣讲老年*益保护的同时,还组织一家人签订了赡养协议,使孙碧先老无所忧,逢人便说:是村委会给了她生活的渴望与信心。

68岁的陈明英是新寨组村民,丈夫去世较早,自己好不容易才把4个儿子拉扯大,成了家。先后进门的4个儿媳都嫌婆婆年老体弱,没有本事和没有给儿孙留下什么家产,长期不尽赡养义务,并时常还有打骂等过激行为。2003年2月,陈明英再次被儿媳打骂,村支书田洪林知道后,立即组织村干部湛义明、王仕林、赵炳贵等一行前往调解维权。“子不嫌母丑、女不嫌家贫”,通过田洪林等一行人细致的思想工作,陈明英的生活得到了保障。

活动保障老有所乐

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凉风村委会在村委会办公楼让出一个房间作为老龄办公室,并将村委会一个能容纳300多人会议室给老年人作活动室,投资4.1万元修建了2个占地600平方米的门球场和11套老龄健身器材,村远程教育活动室优先提供给老年人使用,为老年人开展活动提供了保证。

2004年底,凉风村老年文艺队成立后,村委会请来专业老师教老年人扭秧歌、跳舞、练腰鼓,每逢农闲时节,老年文艺队都要组织文艺演出,让全村群众都能欣赏到自己喜欢的节目,老年文艺队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还引导群众过上了科学、健康、文明的现代新农村生活。

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精神来源于活动。凉风村在已有老年文艺队的基础上,又于2005年3月成立了老年秧歌队,起初老年人们有点腼腆,看的多,扭的少,经过党员干部的启发诱导、很快得到老年人的接受,秧歌队队员从当初的10余人,发展到今天的80多人,不但有老年人参加,还有一些中青年人也加入了老年秧歌队的队伍,都说这种活动比玩麻将好得多。平时定时定点活动,锻炼身体。每逢重大节日,秧歌队走街串村,连扭带唱,好不热闹。正如秧歌队唱的歌词“扭秧歌、不花钱;精神爽、身体健;心里亮、眼界宽;邻里亲、常见面;婆媳和、妯娌谦;遇矛盾、乌云散;享安居、颐晚年;*、实可赞;办实事、说不完”,老年秧歌队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赞誉和认同。

保障健康老有所医

为了保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凉风村委会与凉风卫生院联系,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惠优先服务,老年人看病实行“四免”,即:免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输液费,据统计,仅去年凉风卫生院实行“四免”制度后,共为老年人节约费用1500多元。同时还发动老年人积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老年人参合率达87%,着力解决了老年人“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为了减少由于卫生条件差而引起的老年人健康问题,村支两委早在2001年起就发动全村开展以“五通三改三建”为主要内容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家家改厕、改灶、建沼气、修浴室,使全村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也改善了老年人的卫生条件,保证了老年人的健康。呈现出文明建设喜见新貌,农村环境整洁,扶贫步伐稳健,社会稳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身体力行老有所为

凉风村把老年人看作一笔财富,因势利导创造方方面面的条件为他们提供展示和发挥优势的平台,为村里的事业作贡献,铸造他们完美的人生。2004年12月,凉风村第六届村民委员会产生后,新的两委班子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有威望老年人的作用,让他们成立了家庭经济调解组,管理起清官难断的家务事,为全村的经济发展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扫清障碍。老年人因此也忙碌了起来,发挥助手作用越来越明显。

曹家巷村民组63岁的老党员王应昌,个人捐资13000元,为凉风村院子、桥龙、磨子坪等村民组安上了闭路电视,为山村的信息闭塞打开了一扇大门。在凉风村整村推进“四在农家”创建过程中,他积极组织老年协会的会员捐资,给工地的工人送开水和馒头,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2005年12月,王应昌当选凉风村老年协会会长,之后,他认真抓组织建设,争取市老龄委专项资金1万元,修建了凉风街上和曹家巷两个老年门球场。

为进一步落实好老有所为,今年凉风村在老年人中又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使老年人在起草《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政监督,“四在农家”创建,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生育等方面,积极发扬老传统,秉公办事,在村民中树立了很好的口碑,为村里的各项事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注社会老有所学

凉风村连续4年组织老年人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护法》和《贵州省老年*益保护条例》,使老年人知道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丰富老年人业余文化生活,老年人可到村图书室,借图书或看书、看报。

同时,凉风村还为13个老年人较多的村民组订阅了《遵义日报》、《今日余庆》等党报党刊。2005年,还先后3次从县、镇卫生部门请来老年保健专家为老年人讲解老年保健防病知识,使老年人学习了自我保健和老年病防知识,提高了生活质量。

敬老好儿女事迹材料范文第6篇

老龄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一)

***今年68岁,在推动老龄事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不久前,被评为老龄工作先进个人其主要事迹有:

大力宣传老龄工作,长期为老人鼓与呼

该同志退休8年来,一直为老年人鼓与呼,每年都要在新闻媒体上发表几十篇关于老同志的文章.2006年被聘请为***市老科协特约记者.三年来写宣传老科协的文章150多篇,平均每年50多篇.2007年在全国省市新闻单位和内部刊物上发表文章103篇.2007年被评为***日报优秀通讯员,在全市评定的55个优秀通讯员钟退休的极少.2004年参加湖南省举办的老龄科学论文赛上,上万字的论文《浅谈老有所养及其对策》一文荣获二等奖,***市金奖.2006年因事迹突出被评为***市最受尊敬的老年人(全市文秘杂烩网仅评选10个),荣获将被一个和奖金.退休8年来两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被推选为发言代表.

***业余跑新闻46年,在全国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上发表文章5000多篇,平均每年100多篇,曾多次获奖,1998年在全国征文大赛中获全国百佳明星作者奖,在人民大会堂领奖,并被选为发言代表代表(***市只有他一个人),为***增添了光彩.更难能可贵的是退休8年来,继续写文章,数量和质量都很好,对老年人的报道日益增多,如今宣传老年人的文章不多,像***这样热心写老年人文章的人为数不多.因为老年人不在位了,退休了没有权,没有钱,要写许多义务稿,他不计回报,一如既往地为老同志鼓与呼,确实难得.

带领一支近百人的健身队伍坚持天天做通背拳锻炼身体

近10年来,***担任石鼓区青山接到健身辅导站顾问,热心为老年人服务.发动群众交钱购物买录音机,交电费等,他管理帐目,分文不差.他坚持天天为大家开录音机.组织健身队伍参加石鼓区和***市的比赛.这支健身队伍坚持了25年,非常正规,编了《新编通背拳健身法》一书,成为可普及教育读本,***是编者之一.这个青山接到健身辅导站曾被评为湖南省全民健身先进辅导站.其先进事迹曾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康乐年华栏目播出.***为宣传通背拳和健身辅导站写了不少文章,在全市宣传一个体育项目的文章为之不多,可宣传通背拳的文章达几十篇,可见宣传力度之大.

担任***市老龄委员会顾问 蒸湘区老龄委顾问 出点子 写文章

市老龄委员会人手少,写文章的笔杆子缺乏,他们借用老同志的力量为其服务.从2004年***在全省获得老龄科学论文二等奖以来,市老龄委邀请他写文章,包括调查报告,计划,总结,先进材料,汇报材料,综合材料等,有时候材料要得急,他连夜加班,夜以继日在写材料,从来不误时,总是提前把材料赶写出来.做到市老龄办有求必应,并保证质量.还为老龄办写了一些新闻报道稿,对宣传老龄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蒸湘区聘请他当老龄委顾问,是看到他胆子大,与区领导接触多,会写作,会表达.他当顾问是名副其实,经常为老龄工作献计献策,并找区领导联系支持老龄工作.为区老龄委起草一些文章,写表扬文章.纪念来当顾问尽职尽责,积极主动.把苏眼井诗词协会常务副会长五年时间,组织老年人写诗词,自己不仅学习诗词,而且还写了不少诗词,还为宣传诗词协会写了不少文章.五年时间他出主意,想办法,让诗词进工厂,进社区,进学校,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他担任《雁峰新韵》一书的编委.他写的诗词《赞劳模申甲球》,《民欢物畅歌盛世》,《登回雁阁》受到称赞.他写的散文《申甲球的诗词情结》和《让诗词充满活力》,生动活泼,既富有诗意,又充满哲理,趣味性浓.五年时间,十个写期的总结,都用诗歌写成,一般一个写期100句诗,体现诗词写会的特点,写诗词,用诗词,结合实际,学以致用,用这种诗词作总结是个创新.他负责学院考勤和组织教学,有板有眼,安排很好,多次受到大家的赞扬.

担任商业新村第四栋栋长26年,乐为居民排忧解难.

1982年开始,他被选为栋长,一直连选连任,至今已有26年,群众说:这个栋长是终身制,你不搬走栋长都是你当的.原因是他很热心,乐于为居民排忧解难.如水电问题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如遇电线被盗,水管漏水,都是栋长主动请供电所,请自来水公司的同志前来解决;有时居民家起火,他带头提水及时扑灭;有的楼上漏水影响楼下,矛盾发生后他前去解决,还有卫生,安全等管理问题都要负责任,让居民住的舒服.他当牛角巷居委会委员,经常反映社区新情民意,在牛角巷改造工程中,当义务质量监督员.今年8月20日被推选为居民代表参加了视为书记张文雄主持的座谈会,张书记很满意.

老龄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二)

一、领导重视。

1、镇领导非常重视老龄工作,政府的年初工作计划、年终工作总结和镇两会工作报告都涉及到老龄工作,特别是人口老龄化问题及现在的空巢老人现象,镇里搞普法宣传都会把《老年法》列入普法教育。每年重阳节和年底党委都会开会研究重阳敬老月活动和年底慰问活动。

2、镇老龄工作在去年由党委委员、组织部长、副镇长吴金光同志分管外,今年还增加了一名党委委员雷陈同志协管,有专门的老龄办公室,有3名老龄工作人员。

3、镇老龄工作每年都制订有年初工作计划和年终工作总结,对老龄先进工作者在年初全镇开劳模表彰会的时候一并表彰,经费方面都是实报实销,去年重阳敬老月期间共用去经费近18万元,比前年增加近5万元。

二、组织健全。

镇老年人协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老体协班子配备齐全,若有人员变动,就及时下文调整。村、社区、部门单位老龄工作机构健全,基本上是一套班子,三块牌子,有专门的老龄办公室,有专人负责老龄工作。

三、敬老服务经常。

1、通过不断的宣传、调查、摸底、核实、登记等大量的工作,切实做好90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发放工作。去年上半年共对69名高龄老人发放了长寿保健费和生活补助费,下半年发放了86人。今年到现在为止上报的90岁高龄老人达到了100人。

2、对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通过长期宣传、进行老年人优待证发放和换证工作。并考虑到农村的老人进城不便,经常是每月都要跑几次到行政办证中心和公汽公司为他们办理优待证和爱心卡。

3、每年重阳节期间都要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影响大、效果好的尊老敬老活动,总结如下:

一)大力宣传《老年法》、省政府301号令及鄂发[2011]21号文件。由镇党政办利用宣传车于两节期间在全镇巡回宣传根据《老年法》制作的《陈贵镇尊老敬老宣传标语口号》,并在镇有线电视台播出尊老敬老有关内容,同时督促各部门单位开展贴标语、挂横幅、办专栏、开座谈会等宣传活动。

二)组织镇退休和退二线、退养干部重阳节期间出去旅游,开阔老年人的视野,使他们老有所乐。去年出去旅游的干部共有50名,每人2000元的标准,共用资金10万元整。

三)走访和看望本镇70岁以上原任村级正职干部、80岁以上老人。由镇党委、政府组织镇干部和村以上干部对全镇70岁以上村级(退休时担任各村和镇办工口、农口企业正职)干部、80岁以上老人进行入户走访和看望。去年共慰问1041名老人,其中70岁以上村级正职干部60人,80岁以上老人981人,每人发放5斤肉,共用资金78075元。

四)慰问福利院老人。由镇党委书记亲自带领班子全体成员到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并带去100斤肉,10箱水果等近3000元的爱心慰问品。同时镇矿业集团、国土所、财经所等单位也纷纷到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献爱心。

五)上门看望镇百岁老人和特困老人。镇领导亲自上门看望3名镇百岁老人和2名特困老人,为他们送去节日的祝福。

六)做好镇60岁以上老年人的摸底。镇老龄办和村、社区分别建立了老年人档案,为了更好地掌握全镇老龄人口的动态,做到老年人口信息心中有数,更好地服务于老人,每年镇老龄办都会于重阳节期间对全镇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一次摸底,并要求各村、各单位上报时要详细填写每位老人的年龄、性别、家庭住址、家庭人口、联系方式、是否空巢、是否特困、是否底保、是否重大疾病、是否享受合作医疗、是否享受新农保、是否办老年人优待证等等,然后根据上报的数据,再分门别类对各村各单位进行统计,60-79周岁的老人有多少,80-89周岁的老人有多少,90-99周岁的老人有多少,100周岁以上的老人有几个等,每年各村、各单位60-79周岁、80-89周岁、90-99周岁的空巢老人有多少,特困老人有多少,享受底保的有多少等等,并分别制成电子档案进行存档,并与有电脑的村联网,实行互动,这项工作镇老龄办一直没有间断。且现在各村老人享受新农保,老年人随时有增减,实行动态管理,使老年人档案更为完善。今年响应市里的政策,对全镇80-89周岁的老人又进行了上门见面调查摸底,并根据市里的要求以每个村、社区为单位,对80-89岁老年人的信息建立了更为详细的档案,每个贴有身份证复印件及相片的老人调查表及村汇总表除上报一份到市老龄委外,也分别装档案盒存档一份,共存档20盒。

4、去年镇老龄办联系镇卫生院到各村免费为老人量血压,发放预防各种传染病的宣传册,对一些特困老人、孤寡老人还免费发放药品,并联系民政给予救济,送去米、油等生活必需品。并督促村做好这些老人的帮抚工作,使老人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以后将继续这项工作。

5、配合民政办、福利院等做好对社会孤老、离退休孤老、空巢老人及贫困老人的居家养老等服务工作,去年根据市老龄委的要求对全镇空巢老人及80周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摸底,共统计出全镇空巢老人871人,80岁以上的老人856人。

6、去年除七一期间组织政府退休干部和老龄干部到麻城去参观学习外,还组织了几次机关退休干部党支部的老同志座谈会,并积极组织老年人参加由镇出资一万元的陈贵杯大冶市老年人象棋比赛。

四、保障权益。

1、积极开展老年法规宣传。在辖区内形成良好的尊老、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风气。

2、各项优待老年人政策落实到位。全镇19个村都定期向老年人发放新农村养老补贴,发放率达到95%。铜山口村和陈贵村还每年重阳节对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慰问,每人发两斤肉,已形成了惯例。

3、要求各村对90岁以上享受高龄津贴的老人进行张贴公示,做到公开、公证。对敬老助老的先进典型,报到市里进行表彰,去年9月份市里对镇老龄办及福利院院长吴著情同志给予了敬老模范表彰。

4、认真接待老年人的来信来访,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对老年人反映的一些问题都能与财经所、经发办、组织办等单位接洽,尽一切力量为他们解决问题。

5、无虐待、遗弃老人和因侵权而造成老年人非正常死亡的事件。

老龄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三)

***,男,年生,安阳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文化程度,高级经济师,现任安阳政府主任,兼任政府机关老龄委名誉主任。该同志调任县政府以来,非常重视老龄工作,把老龄工作列入政府机关重要议事日程,重感情、重组织、重细致,使县政府机关老龄委成为了老干部之家,开创了政府机关老龄工作新局面。

一、重感情。同志对老龄工作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像对待自己的长辈兄长一样关心老同志。他常说:老同志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尊重他们就是尊重历史,爱护他们就是爱护财富,在他们面前我们永远是晚辈,永远是学生,做好老龄工作,就是为了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欢度晚年、健康长寿。在工作中他也正如所说的一样,做到了在政治上关心老同志,在生活上照顾老同志。他想老同志之所想,急老同志之所急,时时事事贴进老同志。他认为,老同志最大的问题是退休后要保持舒畅愉快的心情,精神上的愉悦能够保持身心的健康年轻。为此,他经常走家串户,与老同志和其子女们促膝谈心,了解思想状况、家庭情况,赢得了老同志的广泛认可和赞赏。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更是带领和引导机关干部营造了浓厚的尊老敬老氛围,他组织召开了老龄工作三奖表彰会,对荣获敬老好儿女金榜奖、老有所为奉献奖、领导重视功勋奖和关心下一代工作、老龄工作先进个人的44名同志,颁发荣誉证书,印发光荣册,发放纪念品,进行了大力表彰,在政府机关形成浓厚的尊老敬老氛围。对于不孝敬老人的行为,他敢于批评,主持公道,如得知一名机关干部不孝顺老人后,他一方面安慰老人,一方面又几次三番给这名干部联系沟通,并亲自上门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使这名干部转变观念,成为孝老模范。他十分关心老同志,每次有老同志生病住院,他都无一例外地挤时间亲自探望,并积极联系车辆,督促落实医疗费用,竭尽全力排忧解难。

二是重组织。同志不仅从思想上贴近老年人,解决老年人的思想问题,还注意加强老龄委组织建设,使老同志老有所为。去年,县政府办领导调整后,他及时研究调整了机关老龄委班子,充实县政府机关老龄委成员,印发安县政办文件,成立了由他任名誉主任,县政府办纪检组长任主任,县政府办副主任科员、行政科长任办公室主任的县政府机关老龄委组织。同时,成立了县政府办老干科,具体负责做好老干部服务、档案管理、报刊分发、宣传学习版面更换等工作,他还积极协调经费,增设活动器材,安装冬夏空调等,经过他的努力,县政府机关老龄工作的组织领导得到进一步加强,老龄委的办公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受到了老同志的一致好评。此后,他又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使政府机关老龄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实行定期学习制度,组织老干部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及老年人保护条例,加强老年人自身保护。在学习中注重集中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专题学习和学习讨论相结合,不仅使老同志了解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而且使他们理解支持了全县各项工作决策,同时还促使老干部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丰富经验谏言献策。为关心老干部的身体健康,建立了老干部体检制度,定期组织老干部检查身体。

三是重细致。同志热心老年事业,为老年人组织了丰富多采的老年活动。对每一项活动,他都要深入细致地安排布置。不断完善县政府机关老龄委基础建设,他先后安排为老干部活动室征订了《中国老年报》、《安阳日报》、《参考消息》、《关心下一代报》、《半月谈》、《党的生活》等报刊,为每一位老干部订了一份《老年春秋》,丰富了老年人的学习内容;并购置沙发、办公用品、健身器材以及扑克、象棋等用品,为老同志提供了舒适、完善的活动场所。去年重阳节,他组织44名离退休老干部召开了老干部座谈会,并带领县政府办7名副主任与老干部一一见面,他强调,过去老同志为我县的革命事业和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到现在有的仍然退而不休,发挥余热,无私奉献,是我们在职干部学习的榜样,以后要将座谈会形成机制,增加次数定期开展下去,通过这种形式互通情况,交流感情,进一步关爱老同志、支持老龄工作,他还通报了全县经济形势和经济发展情况,认真听取了老同志的工作建议,中午又安排敬老餐,共祝老干部健康长寿、乐享晚年。

敬老好儿女事迹材料范文第7篇

文明市民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一)

甘**,男,1956年生,东溪镇天桥小学校教师,1978年参加教育工作,从教34年,他政治坚定,思想进步,情操高尚,热爱教育,关爱学生,在平凡的教书育人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甘**同志在自己人生生涯中,注重学习,注重精神境界的历练和升华,喜欢用自己的高尚情操和人生美德去浸润环境和感召他人,铸造师德,具有教师风范,在他生活工作的环境和社交圈子内,有很好的口碑。他在工作之余,写博客文章200余篇,大张旗鼓宣传中国先进文化和传统美德,用自己的思想和文化尽最大努力去影响环境和他人。《女孩,你带着希望向前走》、《我们都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等篇目被多家网站转载,在忠州论坛发表多篇帖子,其中两篇被送县领导参阅,相关部门引起重视并得到整改落实。在教育部主管的《中小学教育》和《西部教育论坛》杂志上发表了多篇有见地的论文。

甘**同志乐善好施,具有一颗慈善之心,给家庭遭受火灾的学生陈红、陈谦、甘倩、甘玲玲捐款,支柱贫困留守儿童叶建忠、王冰洁、陈鑫、周央、唐建红、彭幻,参加各项义捐等活动累计现金1500元以上。

教育教学工作中,甘**同志提倡成才必先成人、要想学会做好事,必须学会做好人的理念,始终把育人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成人。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带领师生慰问东溪镇敬老院孤寡老人2次,给12位孤寡老人送钱送物,给老人们洗头洗衣服,收拾屋子、打扫院坝,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主义的温暖,同时教育孩子们敬老爱老,从小树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道德观念。

开展学习雷锋,做文明天桥人的雷锋精神永驻天桥的签名活动,要求每个学生讲一个雷锋做好人好事的故事,背诵一句雷锋名言,唱一首歌颂雷锋的歌曲,每天做一件有利于环境,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小事。活动评选出雷锋班级2个,雷锋好少年20名。

响应县委县府洁净忠州,品味小城的号召,开展了洁净天桥,品味校园活动,要求师生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涂乱画,不随手乱扔;管住自己的嘴,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管住自己的脚,不乱踩乱踏;管住自己的脑,不树立天桥师生的文明形象,洁净了校园和周边环境,书香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的品味逐渐显现。

开展了节约一度电、节约一粒米、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分钱的传统教育活动,让学生懂得节约是一种美德,浪费是一种犯罪,尊重他人和自己的劳动成果,是社会文明的具体表现。

在师生中深入广泛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制定了天桥小学师生文明礼仪大全,包括语言、行为、衣着、集会、尊老、爱幼等16个大项共计87条,引领师生的文明观念,规范了师生的文明言行,开展与陋习告别,于文明同行的大讨论,举办文明礼仪伴我行讲座一次,文明礼仪知识抢答赛活动两次,评选出文明礼仪之星25名。

开展绿色校园创建活动,举办绿色环保校园讲座一次,树立师生爱护地球,爱护环境,爱护生命的理念,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植树活动,绿化美化校园,学校被评为县级绿色学校。

开展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的功能作用,每天安排师生一定时间读书,要求作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净化灵魂,提升精神。

开展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的教育活动,举办了主题演讲赛,评选出党的好儿女50名,推举两名选手参加县教委举办的主题演讲赛活动,取得优异成绩。

带领教师参加走访家庭的社会实践活动20余次,了解学生,了解家庭,了解社会,了解民情,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功能,让家长,让社会对教育满意。

甘**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教师,一名普通市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自己的一方热土中,践行了党的三个代表,以其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影响和浸润着他人,为社会文明和谐贡献了一份力量。

文明市民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二)

我叫xxx,今年72岁,居住在服务北里。自1987年退休,至今已有17年之久。做为一名退休教师,时刻不忘自己的职业道德,把自己的一生所学奉献给教育事业,把爱心奉献给社会。几十年来,我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文明市民的标准衡量自己,努力发挥余热。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赞赏和广大居民的拥护。2000年我被区委区政府评为社会文化、社会体育先进个人;2001年被评为社区优秀党员;2002年被海港区老龄委评为健康快乐老人;同年被社区评为五星级文明家庭标兵;2003年被区文明委评为文明市民;同年十月自己写的一篇题为老牛明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文章,被区文明委选登在海港区功德录上。

以上这些荣誉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说明今天,更不能代表未来。虽然我已72岁,但我就是不服老,2004年,在各级领导的帮助和支持下,我以最突出的表现赢得了办事处和社区领导的好评;受得了广大居民的拥护。

一、努力学习、充实自己、做好宣传工作

俗话说: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这句话真是不假。退休在家如果不学习,外面的世界就什么也不知道,思想就跟不上形式,所以,我除了每天坚持看中央新闻联播、市内新闻之外,每年我都订秦皇岛晚报、视听之友、老人世界等。每天读报23个小时,因而我的精神食粮比较充实,用现代话说就是与时俱进。

我不仅自己学习,有些内容还随时随地进行宣传,不定期地写黑板报。如:宣传三诚同创宣传党的十六大四中全会精神;宣传争创全国文明城市20条;,宣传公民道德规范;宣传本社区争创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的好人好事等等。

二、努力搞好社区文化活动,为社区文明建设做贡献

我义务搞社区文化活动是从九十年代开始的,至今始终不渝,尤其是今年,在社区居委会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文艺队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壮大,文艺队名称由原来的老百花改为俏夕阳(并已在海港区报刊登),队员人数由原来的十几名发展到30名,设备也在逐步完善,原来只有一只笛子伴奏,现在有了电子琴、二胡、音响、麦克风等,每逢重大节日,都有计划、有准备地排练各种节目并进行演出。如:大合唱、小合唱、表演唱、二重唱、自编自演的三句半、快板、相声、诗朗诵、舞蹈等,利用各种形式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社区的好人好事。

通过我们的活动,不仅活跃了社区的文化生活,给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了色彩,而且还使一些老同志走出了家庭,走向了社会,广交朋友,做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既强身健体,又愉悦了精神,使社区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活的有滋有。,由于社区的支持,我的劲头更足了,几乎每天下午都有活动,大型的、小型的穿行,我不但教他们唱歌,还教怎样识谱,讲解乐理知识,编排各种动作,可以说是全身心的投入。每当我们伴着琴声高歌、脚踏舞曲跳跃时,真是心旷神怡。

我所组织的这支文艺队,不仅在本社区演出,而且还走出去参加办事处、劳动局、耀华、其他社区等单位的演出,扩大了社区的影响面和知名度。受到了群众的好评,社区外的居民都向我们投来羡慕的目光,并吸进了部分外社区的居民加入了我们的队伍。

三、助居民解难,做居民的贴心人

我们服务里社区党支部共有4个党小组组成,我任第二党小组书记,我这个负责人在群众中很有影响力和凝聚力,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核心,群众有什么问题和困难都向我反映,我也热衷于给他们解决。

1:服务北里1栋1单元有一住户,将下房租给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住,使左邻右舍有一种不安全感,我了解情况后,马上与社区和派出所联系,同时和房主谈利害关系,使问题及时得到了解决。

2:有一辖区单位在社区内盖变电站,刚动工时,大汽车拉石头到半夜,卸石头的声音如雷贯耳、地动山摇一般,严重影响几栋楼居民不能入睡,我深更半夜起来,拿着手电筒到现场找工头,工头当时不在,大翻斗车卸完石头就走,我不顾自己安危,横在车前和他们理论,同时有十几位居民帮我和他们讲道理,一直等到工头来,他们才答应10点钟以后不在卸石头了,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3:今年夏天,服务北里的出行路上积满了污水,我仔细检查污水是从浴池的墙根下流出的,臭味熏人,成了苍蝇的滋生地,辖区居民怨声载道,过路行人得绕道走。我一次次地找浴池负责人、找旁边饭店的负责人、找靠近的汽车修理厂,所有单位都不承认污水是从他们单位流出来的,此时我想,不管水的根源从哪儿流出的,反正我就看见是从浴池墙根下冒出的,你浴池就必须管,于是,我又和浴池老板交涉:如果你们再推托不管,我就找居民把大墙推倒看个究竟,看看污水到底是从哪儿流出的。在我的执着下,浴池老板才想办法把水源堵住了。

4:扫街道的清扫员对工作很不负责任,有居民向我反映,要求撤换他,我一方面找他谈话,嘱咐他以后注意打扫干净,另一方面向社区领导反映情况,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能得到群众满意。

四、献爱心、表真情

1:今年10月份,居委会号召社区居民向困难户、低保户捐献棉衣、棉被,帮助他们过冬,我一方面自己积极主动捐献,另一方面号召我的队员们献爱心,我和我的队员们、好朋友、邻居共捐献了衣服48件,受到了社区领导的表扬。

2:秦皇岛晚报号召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献一本书活动,我立刻响应,将家中有用的旧书,又买上几本新书和书包、彩色笔一盒一块给晚报送了去。

3:我从晚报上看到一些困难儿童的需求,他们希望能得到一个书包、一只踺子、一个文具盒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马上给爱心热线打电话询问情况,咨询把东西送到哪儿,接着我就到处找所需用品,找不到旧的就买新的,一大早骑上自行车,冒着凛冽的寒风把书包和新华字典送到报社。

4:7月26日,印度洋发生地震海啸,邻邦国家遭受灾难,几十万灾民流离失所,我在电视上看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齐动员向灾民捐款的动人场面,我正想联系到哪儿捐款,我们社区走在了其他社区前面,2005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就有70多人到居委会献爱心,自己也在其中。

上一篇:农村好儿媳事迹材料范文 下一篇:工厂班组事迹材料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