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科学范文

时间:2023-06-12 17:13:06

经济科学

经济科学范文第1篇

《经济科学》(CN:11-1564/F)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经济科学》杂志是综合性经济理论刊物,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学、经济管理、国际经济、经济想史、经济学说史、西方经济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经济科学范文第2篇

《当代经济科学》(CN:61-1400/F)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当代经济科学》获奖情况: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第二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建设入选期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

经济科学范文第3篇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委托──分析

当代中国企业制度的战略选择

间接利率调控论

论市场营销中质量层次的高度化

论现代企业财务分析的多重作用

外商投资企业与私营企业劳工权益受损的经济分析

股票市场专家操作空间的理论研究──股票投资委托专家操作的可行性

上海股市风险与收益定量分析

期货市场的均衡分析

企业可维持增长模型及其应用

俄罗斯国有企业私有化新阶段的政策调整

再论工资率与工作时间的变化关系──对贝克尔个人消费模型及其均衡条件的改进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995年招收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新著介绍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新著介绍

“陈岱孙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发言摘登

中国公共资本与私人部门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自产底线与有限WTO区域——中国粮食安全模式选择

我国外汇储备增长与物价波动研究

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分析

“存差”现象的博弈分析

对我国证券市场ST公司预测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探讨

存货计价先进先出法与后进先出法选择行为的实证研究

影响收益报告行为的因素:一次实验研究尝试

对“资本雇佣劳动”命题的反思

关于股份制性质的讨论HttP://

自行车黑市交易的经济学分析——概况、成因及治理

关于农业的产业化问题——辽宁省案例研究

发扬“史论见长”传统承载民族历史重任——《清实录》经济史资料整理出版学术研讨会发言

我国经济增长地区趋同性的短期性与长期性的实证分析

贸易、外国直接投资与汇率:一个简单的理论框架和基于VAR模型的动态分析

对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制度有效性的研究

机构投资者参与的控制权竞争研究

理性定价、选择偏差与消费资本资产定价谜团——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预测研究

股利所得税削减对权益资产价格的影响——以财税[2005]102为背景的事件研究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有用性比较

品牌个性与消费者个性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

对保险业客户满意度、信任度与关系承诺的实证分析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农业知识化指数测算

经济科学范文第4篇

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自然界、社会、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群构成。整个系统一旦形成,其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等就具有了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目的性。按照西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大卫·格里芬的观点,后现代科学的特征包括整体论和有机论。整体论认为,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拥有内在联系。有机论认为,具有内在联系的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是一种动态生成关系。整体有机论对“有机”、“整体”、“内在联系”的强调提示人们:人类与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不仅包含在他人之中而且也包含在自然之中。[1]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反对把事物看成是完全外在的、机械作用的,无视内在的和整体的联系的还原论的方法,主张科学应将其方法建立在整体的有机性基础之上,只有用整体论研究宇宙与科学的统一性,才能超越个人主义、人类中心论、经济主义、生态危机等种种现代性的消极后果。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正是在吸纳和扬弃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这些科学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精神实质就在于它的有机整体性。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揭示整个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性,认为在发展过程中要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的有机联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经济社会整体结构的合理性。科学发展观认为,系统性表现在一切方面,正确使用系统思想进行分析,可以使人们从宏观上把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任何事物(包括系统)都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它既具有矛盾运动、发展变化、否定自我的力量,同时,也存在肯定自身、保持自我、维护自己整体和统一的属性。后现代系统理论就是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统一性。并认为,发展本身也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概念,内涵着增长、稳定、公平、民主、价值等要素,但发展并不仅仅简单等同于经济增长,还应包括自然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的全面系统性,决定了任何发展都是一个开放的、充满矛盾和曲折、不平衡的过程。发展不仅是个理论概念,更是个实践的概念。因此,无论在宏观决策上,还是在微观制度上,后现代系统理论始终应该成为人们的指导思想。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非有机、非整体发展的传统思维模式,引导人们以片面的目标与状态从事要素群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碎裂了系统的有机整体性,其结果不仅难以促进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相反还导致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从有机整体的高度有效克服了这些传统思维模式的弊端。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有机整体性还在于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性控制和现代社会发展信息的对称性要求。强调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对经济社会发展逻辑的把握,尽可能避免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社会群体的不安定和环境的过度污染。而在信息社会和虚拟世界中,信息既非“纯粹物质”,也非“纯粹精神”,是主观和客观内容的统一。它作为能指者不同于所指者,其意义包含着很大的主观性、虚拟性、建构性、能动性、多元性、不确定性、相对性、协同性及实用性,与人之生存状态和历史进程紧密相关[2]。科学发展观认为,由于世界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三部分组成,因此,信息是一切系统保持一定结构、实现其功能的基础。社会各子系统只有拥有更多的信息,才能有助于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做到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理性控制和理性发展。由于经济社会各子系统具有耗散结构,它们的存在与发展需要引入负熵,各子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熵交换联系,在熵交换的过程中,经济社会本身的作用相当于经信息流来调控系统间的熵交换,减低系统所构成的复合系统内部的熵增,合理地分配负熵,走向共同有序与发展。科学发展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就是在熵交换的有序均衡性上提升了系统的人文精神,达到经济社会整个系统的和谐,共享负熵,走向共生的发展之路。在国际上,通过融入国际社会的发展大环境,掌握世界先进技术、发达经济和民主政治等发展信息,为我国的科学发展制定卓有成效的决策;在国内,使全体人民能够及时获得更多国际国内的最新技术及政治经济、环境生态等方面的信息,包括涉及这些信息的新内容与新知识,增加国内人们对于获取发展信息的对称性要求,减少人们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认识的不确定性,消除经济社会系统的熵增现象。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有机整体性更在于揭示了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平衡理论、非稳定性转变规律、非突变式质变过程。

首先,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不平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常态,而平衡是需要有文明程度与制度、立法等来保证的。科学发展观并不否定差别,更不是主张经济社会绝对平衡的发展观,而是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平衡发展,使差距控制在社会系统能够容许的限度内,使经济社会在适度发展差别中良性运行,从而实现真正的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一方面主张发展的均衡性,另一方面主张发展的渐进性,要让人民认识到,发展是分层次的、有先后的,不可能让所有的人在同一个时点进入同一个层次的小康水平。

其次,后现代系统理论承认发展的非稳定性,但是,更关注社会发展非稳定性的转变规律。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稳定是动态的,是发展过程中的相对状态。这种动态的稳定,不是封闭式的绝对稳定,而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开放式的相对稳定,是一种有着局部变化而全局相对不变的大局稳定,是一种通过对局部变化的制度化调节而保持全局稳定的动态平衡。例如,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不一致,甚至尖锐对立,但它并不影响经济社会总体的健康发展,倘若管理者能高度重视发展中具体而微的民生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适疏导,就能达到更高层面的社会稳定。

再次,后现代系统理论主张社会发展的非突变式是常态,是和平演进的量变过程,而非冲突式的社会变革。按照系统的相变理论,如果中间过渡态是稳定态,相变过程就是渐变。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重视非突变式的常态研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现阶段,人们都更加注重社会变革中的非冲突形式和渐变过程,强调缩小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贫富差距,强调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人们的公平正义,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而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主旨之一。

二、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基本内涵在于它的动态共生

从后现代系统理论的角度看,所谓动态,是指一个具体系统如果不同周围其他系统发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即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转换和交换,它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发展,因此,系统运行状况的好坏直接取决于系统与环境的互动。所谓共生,是事物存在和变化的一种现象,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和趋势,是全球化进程中人类社会的必经阶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共生”还包含和谐的基本指向,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的共生、不同文明的共生等各个方面。这种全面的共生观念不是简单的概念堆,而是应内化到具体的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之中的核心理念[3]。一般来说,动态共生是一个复合概念,在实践中不可分割。

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动态共生观认为,个体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改变的;开放系统随着时间而改变和发展,并日益复杂化,而不像封闭系统一样在既定均衡和非均衡状态之间摆动;系统变化体现在其内部的各个参数内;系统内没有一个发展状态或阶段是静止的。动态共生的系统又是一个自组织、自纠正、自稳定的系统,发展过程存在多种可能性,但其结果却具有普遍性。在动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有两点非常重要:(1)子系统在与整体保持一致的过程中缺失了灵活性,但更加稳固;(2)如果整体内某一个部分显著,则系统集中于那个部分,且这个部分有一个重要的顶点,在这个点上,当系统处在一个敏感状态时,一个小小的变化都将改变系统的基础状态[4]。由此可见,发展就是一个动态共生系统的变量互动变化的结果。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强调动态共生。以往的发展观,因其片面性,所以都未能形成科学的发展理论体系。现代社会的发展观历经了工业文明观、增长极限论、可持续发展观、综合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六个阶段。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多学科介入发展观的研究,产生了综合发展观,加进了对“人”的因素的研究,但当时还并没有突出人的地位。至1995年的哥本哈根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上,“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全体人民”,才被提上议事日程。这些发展观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地完善,但它们都缺乏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共生理念,都未能把握发展过程的本质特征,也因此都没能进入科学发展系统理论所追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境界。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后,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特别是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及我国国内相继发生的南方雪灾、四川汶川大地震及三鹿毒奶粉事件等一系列灾祸,因此,如何深刻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充分吸收和综合人类社会发展研究的优秀成果,深入研究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成为学界的重要课题。毫无疑问,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即不仅涉及自然界、社会,还涉及人的精神领域。这些研究,摆脱了以往各种片面的发展理论中单纯地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忽视人的伦理判断和道德底线的设定,从哲学的高度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从而实现在扬弃中达到经济社会动态共生发展的目标。

科学发展观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动态共生学说还主张,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共生的过程,由于共生的元素的多样性,因此,不可避免会出现形形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唯物辩证法认为,前进中的问题只能在前进中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只能靠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来解决。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就是这个观点的坚定持有者。

科学发展观认为,后现代系统理论,特别是它的动态共生学说,来自于社会现实生活的需求,合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这个规律同样是对动态共生的科学发展逻辑的尊重。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吸收了其他发展理论的合理成分,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精神的发展都推动了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发展。反过来,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又更好地促进了自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精神的发展。特别是在社会发展领域,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在探索人口、资源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关系及其规律性等现实问题上,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众所周知,人炸、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是全球性问题。对尚处于转型期的我国而言,这些问题尤为严峻。在既有约束条件下,经济增长太慢则难以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需求,经济增长过快又极易陷入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恶性循环。传统的社会学与经济学理论都未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如西方人口经济学理论偏好技术分析,而忽视人的因素;我国人口经济学理论则侧重制度分析,而忽视现实需求;新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又大多是以新古典范式,试图破解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难题,虽然它们的阐释均具有各自的部分合理性,但均难免视角陷于狭隘,无法根治经济社会发展所遭遇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瓶颈问题。究其根源,或是过于陷入理论演绎,或是过于就事论事,因此,都未能从理论上真正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动态共生的核心要义。而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则能最大限度地阐释这些问题并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如关注人口增长的适度规模问题、资源利用的代际公平问题、环境保护的自律与监控问题,等等,无不可以动态共生的理论来开拓人们的思路,求得全面协调可持续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在于人与自然和谐

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能善待自然便不能善待人类自身,而不能善待人类自身显然不符合人类追求自由发展与完善的终极目标。因此,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主张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改变消费模式,避免过度消耗自然资源;抑制人口膨胀,缓解地球生态环境压力;提倡全球的绿色运动,倡导生态文明等,以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认为的,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一是人同自然界的和解,二是人同人本身的和解[5]。而“和解”首先便是和谐。

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从原始物本、神本、近代物本到人本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原始物本强调构成客观自然界的各种具体物质元素,把它们看成是构成世界的本源,尚未涉及人的重要性问题;在中世纪,神本思想成为奴役人的工具,现实世界的人只是神的奴隶;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才第一次提出“以人为本”的口号,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利益,提倡个性自由。但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异化了早期的人本精神,把社会发展理解为就是发展经济,形成近代的“物本主义”。物本主义认为,人的本性是“经济人”,物的增长是人类发展的最高和最终的目标,一切发展都应该以人为中心,最终形成了现代主义的“人类中心论”,强调人对自然的权利,人是自然的主人,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必然导致“人类沙文主义”,导致对自然资源进行无限度、无休止、破坏性的索取和掠夺,忽视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这种反自然的价值观,不能不说是导致今天生态危机的根源。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内在的、本质的、构成性的,人与自然是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的两个部分,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反对人类优于自然的观念。提出消除人与自然的敌对的或冷漠的异他关系,重建一种联合的、快乐的人与自然的系统关系。主张人类应既充分有效地运用自然资源,同时又善待自然,反对那种靠大规模地破坏其他生物来获得人类社会“进步”的形式,否则,人类及地球上的大多数生命都将难以逃脱毁灭的命运。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实践价值就在于它最大限度地揭示了这些内在逻辑。

1.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强调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态”的同生共存。后现代系统理论看到了传统生态观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缺陷,提出了自己的生态观,主张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态”的和谐共生,其积极意义已远超出生态本身的境界。生物学意义上的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原意是指家或者人类的环境。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而“人态”通常指的是人的精神生态、人格生态。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精神生态健康、人格生态健全,才能真正理解和实践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态”的同生共存、和谐相处,才能真正实现哲学意义上的和谐。人当然有改造自然的权利和自由,但同样有呵护自然的义务和责任。因为人与其他物种都是宇宙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享用自然并非人类的特权,而是一切物种共有的权利。要使人类和自然能够共同发展,人类首先要在维护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自然,把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规范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倡导在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基础上,积极能动地改造和利用自然。无论是传统生态观,还是现代人类中心主义,都既没有正确认识自然生态,也没有正确认识社会“人态”,更没有认识到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伦理关怀最终是为了人的,同样也没有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6]当代社会,人类之所以面临着生存危机主要就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出了问题。其实,人的问题是社会的根本问题,环境问题归根结底仍是人的问题,人如何对待自然界实质上就是如何对待自身的问题。

2.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还在于它全面整合了传统生态观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后现代系统理论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与人的关系”二者互为逻辑前提入手,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作为其前提和条件,而且从人类发展的实践困境和生态伦理学的逻辑困难双重前提出发,将后者归结到前者来解决,因而获得了更有力的说明性。它一方面立足于人的尺度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而不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它另一方面立足于自然的尺度来衡量人与人的关系,因此,也是一种环境主义的价值观,它实现了以人为本与以自然为友的结合。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发展观是人口、经济、环境等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它将人类的经济活动、环境保护活动与培育健全人格、造就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7]。它要求把握好“以人为尺度”和“以自然为尺度”之间的必要张力,明确在什么条件下以人为尺度,什么条件下以自然为尺度。正确把握和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演化规律,自觉而积极地协调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复杂关系,真正达到生态—经济—社会三者共赢和谐发展的境界。因此,后现代系统理论并不寻求对自然的盲目征服,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科技也不再是征服自然的统治工具,而是维护并增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加剧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类的命运和地球上的所有生命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后现代系统理论要求在更深层次上和更广范围内采取有效的协调行动,共同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严峻挑战,推动人与自然同生共存的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还表现在特别强调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平等观,主张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生存平等、利益平等和发展平等。后现代系统理论的人与自然平等观并不是指不能消耗自然资源和对生态进行“必要伤害”,而是指这种“必要伤害”必须设定生态底线。“必要伤害”是人类为了发展而对自然界不得不做出的损害。“必要伤害”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伤害”现象,并以“伤害”的形式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如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对此,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必要伤害”虽然有它的自然生态学意义,但不能因此就成为人类大肆挥霍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理由。主张,“必要伤害”的底线是:第一,它是一种条件伤害。即这种伤害是有条件的,主要是指伤害行为的实施只有在人类和自然发生冲突时进行,才是合乎道德的,才是能够被容忍的。第二,它是一种限度伤害。这种限度,从个体上说,对个体的伤害不能危及到该个体的种的灭亡;从整体上说,这种伤害不能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第三,它是一种特殊的保护。这一特征是从必要伤害的另一层面来表达的。如人类通过利用一种生物的天敌来限制另一种生物的过度繁殖,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和谐;再如,令人通过科技手段采取节育来保持人口的生态平衡等[8]。设定“必要伤害”的底线,前提是生态安全原则。生态安全包括生物安全、环境安全和生态系统安全这几方面组成的安全体系。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构成了生态安全的基石,生态系统安全构成了生态安全的核心。没有生态安全,系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在生态安全的原则下,“必要伤害”的底线才有现实意义。在人与人的平等观上,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既要求代内公平,也要求代际公平。代内平等的原则强调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机会均等,在谋求生存与发展上权利均等。代内公平要求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两者的公平分配和负担,主张谁污染谁治理,谁最先享用了地球、最先破环了自然的生态平衡,谁就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发达国家对“全球生态赤字”理应负有更大责任。而代际平等的原则要求当代人与后代人享用自然、利用自然、开发自然的权利均等。人类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不能以牺牲环境和后代人利益为代价换来现代人的高速发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特征的“绿色文明”。

参考文献:

[1]朱传信.后现代“整体有机论”的生态和谐意义[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2]张之沧.“信息”的后现代解读[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3]李刚.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和谐论”[J].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7,(12).

[4]陈向阳,张艳玲.动态系统理论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7,(5).

[5]海瑞.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意义与原则探讨[J].现代商业,2008,(2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5.

[7]汪才明.和谐发展:发展伦理学的价值核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8,(1).

[8]李宏斌.“必要伤害”作为生态伦理规范的合理性[J].伦理学研究,2007,(6).

摘要:后现代系统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领域,有效突破了以往系统理论的局限性,提出:在整个科学发展理论体系中,有机整体是后现代系统理论的精神实质,阐述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性本质、经济社会的理性控制和现代社会发展信息的对称性要求,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平衡理论、非稳定性转变规律、非突变式质变过程;动态共生是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基本内涵,认为发展就是一个动态共生系统的变量互动变化的结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强调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态”的同生共存,主张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发展平等。后现代系统理论把有机整体、动态共生、人与自然和谐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完成了对科学发展逻辑的理论准备。

经济科学范文第5篇

一、概述

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DwightLasswell)是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1948年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将人类的传播活动分为五大要素,即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1]。科学传播属于大众传播,具有传播的全部要素。将拉斯韦尔5W模式具体化到科学传播活动中,即形成科学普及和传播的五个要素:科普主体、科普内容、科普媒介、科普对象和科普效果,藉此可以展开具体领域的科学传播研究,包括控制分析(科普主体研究)、内容分析(科普内容研究)、媒介分析(科普媒介研究)、受众分析(传播对象研究)、效果分析(传播效果研究)等[2(]图1)。依托中国科协资助的“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普内容及其传播的研究”课题,作者前期展开了名为“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普及”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知识问答”(40题)、“参与调查人基本信息和一般认识”(25题)等两部分,地域覆盖为贵州(西部)、湖南(中部)、北京(东部)三省市,调查对象覆盖中学生、大学生、城镇社区居民和农村社区居民等,有效问卷为392份,获取了公众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较为真实、客观的认识。本文即根据问卷调查的一些分析结果,结合由拉斯韦尔5W模式对我国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传播现状及对策进行阐述。

二、我国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的现状

(一)成果和经验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可以得出我国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传播取得了一定成果和经验,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具有多元的科学传播主体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传播主体的构成比较多元化,组织者包括:科协、共青团、教育、宣传等部门系统;实施者既包括: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杂志社、电影制作单位、环保团体等媒介系统,也包括中小学校、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支持部门包括科:普场馆单位、气候、环境、经济、能源等部门和有关科研院所等;此外,还有大量的教师、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个体也参与了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传播。在多元主体的推动下,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了各种联系,促进了科学传播网络的宽化和深化,丰富了科学传播的方式。同时,随着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问题认识的深入,科普主体的能动性、思想意识、态度观念等有了进一步提升,并且在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传播过程中,科普主体自身也受到一定的教育、启示,增强了科普主体的科学传播能力。

2、科普内容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在当前的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中,多数科普活动基本从气候变暖的表现、成因、危害、人类活动对气候变暖的影响、低碳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脉络出发,归结到低碳经济以及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上面具有一定的深度。同时,在一些绿色环保、节能减排、能源危机、可持续发展等科普活动中,也穿插了大量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传播,大大加强了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普内容的广度,使得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内容更加多姿多彩。在内容开发方面,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逐渐形成体系,同时也和绿色环保、能源、地球保护、可持续发展、生态等内容相互结合,使得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在科学传播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在内容载体建设方面,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普知识被制作成适于各种媒介传播的载体形式,如电视节目、卡通图书、标本模型等,促进了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网络的发展。

3、各种传播媒介广泛参与在当前的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中,利用科普场馆、学校、企业及社区平台举办的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博览展览会等传媒比较活跃,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图书、电影、互联网等公共传媒积极参与,以人为媒介的口头传播也有较大发展,教师与学生之间、社区志愿者工作者与居民之间的传播不容忽视。此外,在传统的图书、电视广播、报纸期刊、展览博览、图片画廊、报告座谈之外,基于互联网和手机平台的博客、微博、电子书、即时通讯、动漫画等新媒体也加入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传播,推动了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媒介的多样化。

4、科普对象逐步扩大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普对象正在逐步扩大,拓展了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传播范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公民社会日益成型,人们对生命、地球以及人类未来更加关注,对于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科学理念的认识更加深入,生态污染、空气质量、能源危机等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地域的群体积极参与科学传播活动,使得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的覆盖面更为广阔。

5、科普效果比较明显当前我国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传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科普对象在知识积累、观念转变、行为方式改变等方面有较大提升,彰显了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的能力。例如,调查问卷中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您知道全球气候变化这一环境问题吗”?受访者的回答选择“完全不知道,也不关心”的占6%;选择“不太了解”的占17%;选择“知道,但不是很清楚”的占51%;选择“知道,我非常关心这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的占26%。第二个问题是“您对低碳经济这个概念了解吗”?受访者的回答选择“从没听过”的占7%;选择“听说过,但是不知道什么意思”的占34%;选择“知道大概含义和内容”的占47%;选择“熟悉具体含义和内容”的占12%。这些说明多数人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有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提升。

(二)存在问题

在当前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传播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还应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协调性较差在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的科普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各自为政的现象,缺乏统一的目标和行动纲领。各个主体之间的资源共享、信息共享难以实现,一些热心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的单位、个人等无法融入既有的科学传播体系;一些渴望受到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教育的单位和个人,缺乏必要的管道获取相关资源和信息,科普媒介与公众的互动、交流还有诸多欠缺。#p#分页标题#e#

2、针对性不强由于既熟悉科学普及业务、又熟悉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专业领域的推动机构比较缺乏,目前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的针对性有一定欠缺,表现为科普内容的归类整理不够、科普媒介的率意而为和科普对象的分类施教不够。例如,针对老年人、家庭主妇、中小学生等的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没有得到有效的区分,影响科学传播的效果。

3、“为科普而科普”,没有发自内心的认同和感化主要表现为存在某种程度的传送、灌输形式,“为科普而科普”,难以充分调动受众的主动性和实现观念转变。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的关键在于树立全民的低碳理念,但是在目前的相关科普活动中,多数时候将重点放在了低碳生活方式、方法、技巧的传播上,对低碳理念的科普显得较弱,低碳科普对于思想层面的教化也非常薄弱。低碳方法、技巧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认同和感化,人们的低碳行为则很难长期坚持,取得的效果也是不稳定的。

4、持续性需要加强我国的科学教育、思想教育等领域长期存在运动式、节日式的特点,这样的运动式教育在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中表现也十分明显。比如在世界水日(3.22)、世界气象日(3.23)、世界地球日(4.22)、世界环境日(6.5)等特殊日子一般会有较多的科学传播活动,但是平常日子则可能偃旗息鼓,这十分不利于科学传播的持续性。因此我们既要在纪念节日时加强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传播,还要在平常加强有关科学知识的传播,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科普传播效果。

三、我国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的对策措施

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传播对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3],针对我国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存在的问题,必须作出有效的应对。

(一)推动科学传播方式创新

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是一项持续的社会公益事业,只有在全社会达成共识、共同推动的情况下,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才能不断深入和发展。

1、积极发展社会组织鼓励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的社会组织在科协、共青团、气象局等系统内挂靠、注册,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协调,并对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予以指导和帮助。

2、突出实践和体验在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活动中,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科普对象通过实践、体验的方式认识到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问题,引起心灵的共鸣和认同,最终转化为切实的低碳行动,推动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普及和传播。

3、注重理念和行为的培养将提升公众的低碳意识置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大系统中,注重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的细节设计,在具体科普活动中强化理念的培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加快科学传播网络发展

1、发展新型科普传媒加强基于互联网、手机、动漫画等传播平台的新型科普传媒建设,强化网页、视频、博客、微博、QQ聊天、电子书、短信、铃声、动画、漫画等表现手段对低碳科普的传播,开发适于现代技术传播的数字内容和素材,建立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普数据库等[4]。

2、促进传播主体融合我国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传播活动比较活跃,但是还处于各自为政、相互割裂的状态,因此我们必须促进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普主体的协调、融合,加强科普主体在科普媒介、场馆资源、知识资源上的协作,并增加科普主体的交流、研讨,实现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普及的长效机制[5]。

(三)促进科学传播范围扩展

1、加强宣传,吸引公众参与加强宣传推广,增加参与科学传播活动的重要性和荣誉感,突出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和低碳发展带来的益处。

2、向农村、向边远地区普及推广科普主体建设要面向农村、边远社区、贫困地区渗透,不留盲点地区,不排斥末端人群,提高对农村居民、低学历人群、低收入人群的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的力度,

3、突出重点,彰显特色针对企业人员和社区居民的差异,重点突出低碳生产方式或低碳生活方式的科学传播,让每一场科普活动都极具特色,并通过长期的积累,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低碳科普目标。

(四)加强科学传播能力建设

1、增加经费投入主要包括增加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普场馆建设经费、科普媒介建设经费、科学传播活动组织经费等。

2、加强队伍建设扩大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普主体队伍,积极发展教师、社工、大学生、企业管理人员、志愿者等加入到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普工作中来,扩大基层科普工作者队伍,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形成低碳科普的长效机制和全面推进的态势。

经济科学范文第6篇

一、水利经济概述

对于经济来说,其泛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总称,例如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电力经济和水利经济等,其中水利经济主要指的是在水资源的勘探、保护、开发、利用、经营、管理以及在水旱灾害的防治过程中各种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2]。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水利经济主要以数量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利基础产业发展两方面组成,涉及到了水利设计、水利勘测、水利资源等各方面。发展水利经济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主要表现有:首先,党的十八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要任务是发展国民经济,这其中一项重要目标就是快速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可见发展水利经济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主要举措;其次,在过去的近十年中,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了不断提高国内水利行业各方面投入,并建立健全相应的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而发展水利经济则有效的为水利工程市场的开放与发展建立了重要途径;第三,水利工程兼具社会和经济效益,在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问题,基于此发展水利经济,充分的发挥出水利工程自身优势,不断壮大水利工程实力,进而促进水利行业能力的提升。

二、水利经济科学发展趋势及重点分析

水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随着近些年水资源消耗严重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导致水资源严重紧缺,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的一个重要障碍。基于此,水利经济科学的发展必将进入一个更加综合发展的新阶段[3]。

(一)水利经济科学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加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同时,强化环境与生态的保护以及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发展。

(二)不断探索出水利经济科学中的宏观问题,为研究水的迁移和演变规律寻求更加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建立起水利河流—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的生态系统,探索出该系统受人类活动或自然力等作用下的演替,进而分析出水利资源的再生性机理。

(三)针对于水利经济科学相关的各学科,强化各学科间的融合、渗透以及交叉,并提出新学科的建设,以全面完整的反映出水利经济科学的特征。

(四)重视水利资源与社会、自然、生态以及经济间的关系,针对水利科技存在的重大问题,尤其是与流域有关的问题,通过创新水利科技技术并配套相应的管理体制及相关政策等给予相应的解决。

(五)根据水利经济科学涉及的各个领域,不断引入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进而使得水利经济科学发展更加健康、持续、稳定。基于此,我国加强了水利经济科学的研究,现已在南水北调、三峡等重点工程建设与规划中实现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为未来水利经济科学发展方面,应逐步扩展至全国水电基地建设、新农村建设以及全国范围内的流域规划编制等项目中,通过不断提高能力创新,以便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三、国内水利经济科学发展问题分析

较国外水利经济科学发展,国内相关方面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在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果较少,在重大科技和关键技术方面,如水力学、水文与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河流泥沙等,存在着一些需要立即得到解决的问题。尽管,我国水利经济科学发展为国内水利工程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效益,但受各方面影响,其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有[4]:

(一)由于国内当前多数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开发过程中,以依托形式为主,忽略了水利经济可持续发展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水利企业数量多且规模普遍较小,同时受重复交叉施工等影响,使得水利工程主营业务中出现了各企业间竞争市场混乱,且导致水利经济结构不完善。

(三)当前水利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多以原有事业单位为重要基础,这使得水利企业法人在治理结构方面不够完善,同时造成水利企业产权模糊以及企业出资人无法到位等问题。

(四)长期以来,水利企业受传统管理体制影响,水利经管部门在财政收入方面存在着入不敷出等问题,这对于水利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严重不利影响。

四、促进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对策

针对国内水利经济科学发展存在的问题,为促进我国水利经济科学发展,可通过采取以下几方面对策,具体有[5]:

(一)在研究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问题与方法以及继承与发展间的关系。充分结合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特点,并根据我国水利经济发展战略需求,确保我国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研究方向正确。

(二)由于水利经济反映了市场经济和资源经济发展,解放水利经济发展思想至关重要。一方面,加强国际和各级相关部分对水利经济发展的重视度,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到水利经济科学的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水利经济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改善,建设水利经济势在必行。

(三)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采取统筹兼顾和合理政策。其中,不断完善水利管理各项机制,以实现水利经济统筹兼顾的目标,在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有意识地加强财务收入不同的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共同建设,这样一方面,依靠水利经济获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使财务收益分配合理化,从而促进了水利经济科学的发展;国家和相关部门根据不同部门的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的政策,并且给予各个部门不同的政策扶持,以确保水利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同时对各个部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估,然后确定不同的经济扶持政策。

(四)不断强化水利经济前沿科学及重大水利科技问题的研究,同时加强先进技术的集成、推广应用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研究等,并且对水利经济科学的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加大对科技人员的技术培养和道德教育力度,培养出来一支具有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队伍,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引进一部分管理人才,对其进行工程、旅游、会计、经济、外语以及法律等各个方面的培养,为水利经济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小结

总而言之,水利经济的科学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国内水利经济科学发展存在的问题,应加快水利科技的开发,逐步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以促进水利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的实现。

经济科学范文第7篇

1.1走在世界发展前列的研究领域

在水文预测预报、水资源评价、分析计算技术以及水资源配置的理论与方法、泥沙运动的基础理论、农田节水技术等研究领域上,我国已经走在了世界发展的前列。

1.2我国水利经济科学发展和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的主要差距

经过综合对比并加以分析之后,关于水利经济科学的各个分支学科的发展,与国外相比之下,我国在发展中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在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果较少,而且在重大科技和关键技术方面存在着一些需要立即得到解决的问题,需要普及并推广大量的先进实用技术,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水力学。在复杂条件下的消能技术、基于对各种污染物在复杂水动力条件下的输移扩散规律的研究的模拟技术、水力控制仿真技术等方面,还比较落后。

(2)水文与水资源。针对水文预报结果的不确定性估算理论与方法进行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3)水环境和水生态。在生态修复这方面,我国目前还处于示范阶段,而且针对湖泊和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的控制措施缺乏切实有效的手段。

(4)水、旱灾害。对水、旱灾害管理的相关基础研究比较薄弱,且管理技术落后于国外一些先进国家,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还需要改善。

(5)河流泥沙。将流域和河流作为一个完整系统并对其进行研究和管理,这样一个理念在我国起步比较晚。

二、我国水利经济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水利经济能够依靠其自身的资源优势,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随着日益激烈的水利经济市场竞争,水利经济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在选择并开发水利经营项目的过程中,水利企业倾向于依托业主,从而限制了水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只注重眼前却忽略了水利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2)由于许多水利企业的规模较小且数量多,重复交叉的现象总是出现在主营业务中,不仅造成经济结构不合理,而且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杂乱无序。

(3)由于原有事业单位是许多水利企业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企业法人在治理结构上难以完善,而且出现出资人不到位、产权模糊的现象。

(4)一直以来,水利经管部门在财政收入方面基本上入不敷出,严重阻碍了水利经济的良好循环。

三、促进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对策

3.1促进水利经济科学在思想上得到解放

众所周知,水利经济在作为资源经济的同时也代表着市场经济,因此,对水利经济发展在思想上的解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还必须争取到有关水利部门的支持以及重视,使其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到水利经济科学的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水利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的命脉,因此和防汛抗旱以及水利建设一样,水利经济的建设势在必行而且非常重要。

3.2采用统筹兼顾法

由于水利工程的监管部门大小不一,甚至根本就不存在,因此,在进行水利建设时,必须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在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有意识地加强财务收入不同的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共同建设,这样一方面,依靠水利经济获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使财务收益分配合理化,从而促进了水利经济科学的发展。不仅如此,为了实现水利经济统筹兼顾的目标,还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改进水利管理机制,例如建立并完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以及融资机制等,这样不仅为国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利益,而且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对水利经济科学地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3.3采取合理政策

在水利经济中,由于不同部门的财务收入各不相同,因此要根据不同部门的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的政策,并且给予各个部门不同的政策扶持,例如可以采用将政策补贴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此外,还需要对各个部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估,然后确定不同的经济扶持政策,考虑到各地不同的实际经济情况以及所受益对象的承受能力的差距,采用分批次的方式将政策落实下去,并根据经济发展的程度,慢慢降低政府的财政补贴,而对于那些比较困难的地区,则应当相应地加大政府财政补贴。

3.4加强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

对水利经济科学的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加大对科技人员的技术培养和道德教育力度,提高科技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必要的时候,可以专门组建一支科研攻关团队;此外,管理人才在水利经济科学发展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引进一部分管理人才,对其进行工程、旅游、会计、经济、外语以及法律等各个方面的培养,与此同时,还要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将人才留住,共同致力于水利经济的科学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不论是从自身角度出发,还是与国外先进发展水平相比较,我国的水利工程中存在着不少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我国水利经济的科学发展,而且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针对水利经济科学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思想、方式和政策等多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水利经济科学发展,逐渐改变我国水利经济落后的局面。

经济科学范文第8篇

水利经济的效益有一个很重要的难题,就是在水利工作的不同部门,收到的财政效益也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的水利工程的管理部门国家要采取不同的扶持政策,维持社会稳定。让各部门加强联系,相互合作,共同促进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部门不同带来的经济效益、质量结果都不同,因此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因地制宜,相对应的制定不同的经济政策,扶持水利产业,从而使得水利经济达到良性发展。要制定适宜的能扩大水利社会效益的经济政策,首先我们要对各个部门所能给我们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估价,然后考虑到各个业主的家庭经济情况和享受到的服务大小不同,采取不一样的经济扶持政策,以达到逐步减少财政政策,扩大受益者应缴纳的费用。在经济条件不错的地方,政府就要回笼资金,因为投入资金也会增加,所以受益者承担的责任也增大;反之,若当地为经济较为困难的地区,政府就会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宣传,扩大水利事业,尽量减小受益者应缴纳的费用。

(1)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水利建设的资金来自于人民,应造福于百姓。近年来,中央水利投入的大部分为国债资金,这是人民借国家的钱,政府部门必须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利用好这笔钱,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益。建设期间,政府要做好监督监测机制,防止的出现。一旦发现,立即上报组织和媒体。组织好施工队伍,并保护其生命财产安全,做好福利工作。并且做好移民工作的相关事项,书面和口头说服程序都要做好,真正的把水利经济的事情落到实处,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并且促进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2)实现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有效方法

在水利工程的财务收益中,存在着各部门收益不均平衡的现象。针对此特点,政府就需要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多面思考,既要满足中国农业的发展所需,又要有意识地使各部门能够相互配合工作互相帮忙解决问题,共同促进水利水电科学发展。这样就使得水利的社会效益和财政效益共同体现,达到双赢的目的。统筹兼顾的作用不仅是使得水利经济能够科学地发展,而且能够提高人民对水资源的认识水平,从而能够更加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提高国民素质,目前我国对水利和水电不是统一管理,因此就需要加大科技力度投资,提高技术水平,让水利水电共同发展,使得水利部门的财务收益再上一个台阶。

(3)依法治水

政府要全面推行建设监督监察机制,规范工程项目建设,依法治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按要求清理河道维护水利工程和做好移民工作等,全面推进水利局各部门依法行政科学管理工作。做好《水法》的公布和宣传作用。深入普及水法知识,提高村民教育程度,各部门做好水利执法工作,做好因水利工程项目带来纠纷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科学治水

注重水利创新,加快水利研究体制改革,加大水利科技管理,培养水利型人才、大力奖励水利科研技术开发,不断提高水利科技水平,把水利工作做到扎实,保证质量问题,防止出现不必要的伤害。大力推进水利系统电子政务建设,实行网民网上评价、网上监督,真正的把水利工程这件事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让全社会都重视这件事。继续实行南水北调这一重大战略,做好沿途设施设备的安全维护,时时去检测和观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环境。促进水利经济科学发展。

(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水利工作顺利开展。加强党风廉政政策,做好党员分子带头领导作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爱护百姓,促进水利水电科学发展。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有好的口碑才有好的未来。而不仅仅在意部门的财务效益。各部门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搞花架子;要顾全大局、统筹兼顾。把发展放在首位。要坚持科学防治、综合治理,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根治水利出现的问题,把水利工作做到实处。致力于解决因水利工程带来的一连串社会矛盾。加大对水利重点部门的监测力度,防止贪污事情发生和工作漏洞出现。严肃处理安逸无劳者,为水利改革和发展提供保障。加强学生在学校的节约和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在农村宣传水利水电的好处,提高百姓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向河道乱扔垃圾、污染物不乱排乱放,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政府更应该带领全体人民奔小康,促进和谐社会。

2结语

总之,要实现水利经济的良性循环,就必须要依靠科学发展观,深入落实水利工程建设,依法治水,科学治水,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根据我国国情和借鉴外国有益经验,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促进水利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科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经济问题;科学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6002101

1 前言

19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截止到2012年,GDP总量已达到6.72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外汇储备从改革开放初的1.67亿美元增加到当前的32000亿美元,中国摆脱了国内贫困,实现了经济腾飞。同时,自美国爆发影响全球的次贷危机以来,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自改革开放34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奇迹。在取得这些喜人成绩的背后,但我们不能回避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2 当前中国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

(1)产业经营粗放。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国力弱,底子薄,其经济发展路径是以资源消耗为代价,走的是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发展路子,这也被称为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随着实践的深入,该模式受到环境承载力和资源短缺的双重限制,该模式被国内外专家一致论证为不可持续发展。

(2)出口压力增大。自美欧相继爆发次贷危机、欧债危机以来,美欧经济持续走低,而美欧又是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受美欧因素的影响,中国出口面临巨大压力。据资料统计,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换句话说,一旦中国出口疲软,会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3)房价过高问题。中国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问题,这也是中国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如果单从居民收入角度测算,中国房地产价格明显偏高,超出居民的支付能力。如果不能有效压低房价,会产生重大的民生危机。房价调控的主体是政府,而土地财政的受益方也是政府,正是基于政府角色的特殊性,这也是调控的难点所在。

(4)收入分配不均衡。纵观整个中国社会,社会财富的分配更倾向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而二次分配又未能落到实处。2012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5,中国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分配决定收入,收入决定消费,而消费又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分配不公会削弱中国经济发展动力。从另一面说,分配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这也是一个事关中国稳定的政治问题,倘若社会日益两极分化,会激增社会矛盾,势必影响中国的持久稳定。

3 对我国经济科学发展的建议

(1)产业经营由粗放向集约转变。中国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中国如今已进入成熟的经济状态,必须选择集约型的发展道路。在这一转型的过程中,国企作为资源消耗的大户,而政府作为调控主体,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

①价格机制。政府可将资源分为民用资源和工业资源,对于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提高其对资源的使用价格,增加企业对资源的使用成本,迫使企业对产业的优化升级。

②税收政策。提高那些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资源产品税率,比如,焦炭、电解铅等国内紧缺而且污染环境的产品出口;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进口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在国内建设加工园区并满足国内市场,以保障国内市场的需要。

(2)科技创新引领制造业的发展。我国外需不足,一方面是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因为我国制造业处于生产的低端产业链,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不具备竞争力。为改变当前不利的生产局面,最为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创新,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品本身的创新,着力提升产品的科级含量;二是企业的创新,包括产品营销创新、人事管理制度创新、品牌维护创新等。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只有不断创新,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才具竞争力,中国制造才能真正变成中国创造。

(3)破除地产经济垄断,促使房价软着陆。从当前居民收入角度角度看,中国房价明显偏高,其绝大部分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提高开发商的用地成本,获取丰厚的土地使用金,进而推高房价。如何使房价软着陆?调整准备金率或征收房产税,可能会对房价有所触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房价过高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房价问题应重点解决地方政府对土地使用收益的垄断,地方政府必须将土地收益的大部分上交中央国库,这就使得地方政府失去了抬高地价的积极性。

(4)着力改善二次分配。中国基尼系数不断增大,表明我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做大蛋糕是总量的增加,分好蛋糕是分配的公平,普通民众也应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福利。我国初次分配强调按劳分配,而二次分配,普通民众难获其利,政府作为二次分配的主体,对于普通民众,尤其是低收入者,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全方位、多角度增加百姓收入。

4 结语

在未来二十年中,中国经济仍将会面临诸多问题。现阶段,中国经济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经济发展的科学之路,出发点是国富,落脚点必须是民强。政府行使对经济的绝对指挥权,政府一方面做好做大经济这块大蛋糕;另一方面,政府还必须妥善分配经济蛋糕。只有这样,中国才会在和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刘锐君.“土地财政”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研究[J].企业导报,2011,(22).

[2]许跃华.广州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探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

[3]徐洪才.中美经济的再平衡[J].上海经济,2010.

上一篇:海外贸易范文 下一篇:小学教育学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