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教案范文

时间:2023-02-27 11:35:49

湖心亭看雪教案范文第1篇

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体味文章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体味、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本文写景的白描手法;写景、抒情、写人、叙事的关系;教学内容解题。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掌握文章表达手法打好基础。整体感知课文,熟悉内容,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味,弄清写景、抒情、叙事、写人之间的关系。体会白描手法、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拓展阅读,深化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咏雪》,谢道韫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成为咏雪的佳句,谢道韫因此被誉为“咏絮之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末张岱的小品《湖心亭看雪》。阅读课文,动脑思考,看看张岱是如何抓住“看”字写雪的。检查预习

同学交流资料,汇集所提问题。弄清作者、作品及本文。介绍作者,了解作者。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著有《石匮书》《史阙》《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yuan集》《快园道古》《夜航船》等。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平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明清名家小品精华》第583页)。文体:《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小品文。

二、整体感知:a.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反复诵读,力求成诵。b.解析下列词语,疏通文义。

是日更定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雾凇沆砀上下一白酒炉正沸焉得强饮客居痴(解释略)

品味句子,研究问题。注意文章写法。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问题一:记叙看雪的背景、时间、天气有何作用?

本文开篇叙事,交代看雪的时间及背景,“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朴实的记叙,交代了一个不寻常的人。写不一般的纪年方法、不一般的时间、不一般的天气,都是突出“独,,字。‘‘独”,不仅强调数量(只有自己一人);更写出了作者,与众不同心态与情趣。

问题二:找出写景的句子并体昧作者的感隋。作者写景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特点?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以景生、景以情存,情景相生。本文写景有两句,先从大处落笔,“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描写雪后西湖全景,设造了静寂、空旷、混沌的境界。接着,作者落笔眼前,写西湖近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眼前景物的渺小、微弱,与旷远莽苍的大自然进行对比,渲染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一种人生情绪。作者写景,使用白描手法,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人物云天、高低近远、浓淡疏密,人与自然在精神世界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谐。然而,宁静之中,我们仍然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漂泊无依、茫然无奈的伤感。

问题三:文章后半部分近一半笔墨写人,对此,你有何看法?最后用舟子的话作结,有何意义?

文章的标题是“湖心亭看雪”,人们很容易产生一种定势思维:看雪就是写雪景,但这篇文章却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来写人,写奇遇,写饮酒,抒感慨,丰富了文章内涵。绘景写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为有了人的活动更具魅力。张岱的文章写景,同时也写观赏景物的人及其感受,而点睛之笔,往往在此。结尾作者引用舟子的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个“痴’’字,似贬实褒,对作者到湖心亭赏雪这一行为给予了肯定与赞赏,不仅如此,还包括了对作者品味、人格的肯定与赞赏。

问题四: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试举例分析说明。

此文是小品,全文不到160个字,篇幅短小。语言严整而富于变化,文字简约,内涵丰厚。如“独”“大喜”“雾凇沆砀”等(此处不展开,见教材分析)。

问题五:从小品的角度,试分析此文的特点。

本文是张岱的小品中的名篇,有美的情趣,美的意境,美的韵味,美的语言(参阅问题研究,不展开)。

三、拓展阅读,深化理解课文。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不二斋

张岱

不二斋,高梧三丈,翠樾千重;墙西稍空,腊梅补之。但有绿天,暑气不到。后墙高于栅,方竹数竿,潇潇洒洒,郑子昭“满耳秋声”横披一幅。天光下射,望空视之,晶沁如玻璃、云母,坐者恒在清凉世界。图书四壁,充栋连墙,鼎彝尊,不移而具,余于左设石床竹几,帏之纱幕,以障蚊虻,绿暗侵纱,照面成碧。

夏日,建兰,茉莉芗泽侵入,沁入衣裾。重阳前后,移菊北窗下,菊盆五层,高下列之,颜色空明,天光晶映,如沉秋水。冬则梧落叶,腊梅开,暖日晒窗,红炉()毛氍(毛毯)。以昆山石种水仙列阶趾。春时,四壁下皆山兰,栅前芍药半亩,多有异木。

余解衣盘礴,寒暑未曾轻出,思之如在隔世。

——(《陶庵梦忆》)

评析:不二斋,思之如在隔世,却又如此清晰地呈现于眼前,可见作者对它用情之深。作者怀念故国,思恋逝去的生活,却隐而不表,只以清淡笔墨细致地叙写书斋内外之景及四时之情趣,而恰在此字里行间,那种情绪隐隐流露。结尾句“思之如在隔世”,看似淡淡一笔,实如重锤一击,作者的感伤情绪全于此喷发出来。寻梦,寻梦!过去的生活如梦中,如画中,飘然而逝,现而有隐,作者只有靠“梦忆”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其情其景,令人感叹不已。(《明清名家小品精华》第585页)

完成课后作业二

湖心亭看雪教案范文第2篇

个人视野是读者自己阅读和写作的背景环境。如一个人的身世经历、生活经验、成长环境、文化修养、直觉感受、思想倾向乃至语言习惯等。[1]历史视野是作者当初创作时所处的环境,也叫“语境”。[1]一个阅读个体在阅读活动中,都力图透过“个人视野”和“历史视野”的合成视野完成对作品的解读。然而,即使是一个人的合成视野,也包含着诸多的个人色彩。读者阅读文本,尤其是阅读文学作品,属于进行文学诠释的过程。因此,在文学诠释的活动中,阅读者(即诠释者)对一篇作品所做的诠释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并非作者的创作原意,而是经由诠释者的再加工而产生的“衍义”。

反观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在阅读教学中,对作品的解读往往是以教师(或者是教参)的解读统领课堂;在阅读考试中,对作品的解读又演变为将命题人的解读奉为圭臬。这样做的结果是:当我们把当代作家的某一作品选入试卷,拿着这样的题目去考原文作者,不论作家的名气大小,结果都可能不及格。国内知名女作家林夕说了这样一段话来表达自己的愤慨——“我现在答拿我的作品出的题我都觉得无聊,如果当时,我考虑这么多的话,我根本无法创作。”由此看来,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与考试,如何避免作品解读过程中的“衍义”是当下最棘手的问题。考试的问题比较复杂,本文难于述及。语文阅读教学的起点始于教师的备课。本文拟就中学语文教师备课中的阅读视野问题浅析一二,仅以一篇古文《湖心亭看雪》为例具体解说。浅陋之处,求教于方家名士。

《湖心亭看雪》最初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八年级上册)》教科书,是作为一篇略读课文出现的,在整本教材中地位并不重要。很多学校的教师甚至会因为考试不考而将此文略去不讲。但这篇文章作为明清小品文的典范,实在不失为一篇很好的教材选篇。2011年最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公布之后,这篇文章的教材地位显然发生了变化。《湖心亭看雪》成为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新增加的篇目之一。这一变化势必促使语文教师要重新审视这篇课文,围绕这一篇目的备课也将走向深入。

以下笔者以《湖心亭看雪》的备课为例,来谈谈语文教师备课活动中阅读视野的三个层次。

一、 “人云亦云”阶段

处于这一层次的教师,将自己的备课停留在了研读《教师教学用书》或教参与教辅资料的阶段,对《教师教学用书》的各种说法持“全盘接受”的态度,甚至对于一些明显互相抵牾的意见也只好听之任之。在这个阶段中,教师的阅读视野被人为地局限为“教材与教参”这一狭窄区域,对作品的解读最终也会变成“人云亦云”的状态。基于这种备课的阅读教学,教师往往会沦为“教参的传声筒”。

如果一位语文教师只是阅读了教参,关于《湖心亭看雪》一课的“课文研讨”“教学建议”“有关资料”等内容,就去讲授这篇课文,那么他的阅读视野就处于“人云亦云”这一层次的水平。在备课中,教师的阅读视野仅局限于此,教师的阅读教学也将停留在传达教材编者声音的层面。

这一层次的教师备课主要是“教学性备课”,即为了教学而进行的、目的性极强的备课。语文教师在备课中如果阅读视野一直停留在这一层面,长此以往,势必导致语文教师的平庸化和阅读教学的低效。

二、 “博采众长”阶段

处于这一层次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会不满足于阅读《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主动扩大阅读的外延,形成一次以某篇课文为主题的拓展阅读。这种拓展表现为:如果是节选的作品,教师会去找来原著的全文进行阅读;如果是某位作家的一篇作品,教师会找来这位作家的代表作或其他重要作品进行阅读;如果课文的作者是著名文学家、作家,教师会寻找关于这位作家的传记、年谱等资料进行阅读;如果这篇课文是一篇有影响的作品,教师会搜集作品的相关评论文章进行阅读;还可以搜集同一主题的作品、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也可以是其他作者的同类作品;等等。

这一层次的备课属于“非教学性备课”,即不仅仅是基于教学的目的性备课,或者至少不全是为了这一次教学而进行的备课活动。这时,教师“要抛开一切教学因素(如教师、学生、课标、教法等),而以一个文学鉴赏者和研究者的身份阅读课文,研读课文,查阅相关资料”。

以下是笔者在对《湖心亭看雪》进行备课时所展开的拓展阅读:

1. 张岱《陶庵梦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 张岱《西湖梦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3. 史景迁《前朝梦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4. 张岱《一卷冰雪文序》《一卷冰雪文后序》,选 自《琅嬛文集》,岳麓书社,1985年。

5. 张岱《自题小像》,节选自钟叔河《念楼学短》第324~325页,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

6. 黄裳《绝代的散文家张宗子》,选自《琅嬛文集》,岳麓书社,1985年。

7. 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名作欣赏》1983年第3期。

8. 刘桂兰《精神家园的梦忆与梦寻——解读张岱小品文的“西湖情结”》,《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01期。

9. 王锡丽、缑新华《幅短神遥 墨稀旨永》,《名作欣赏》2007年第9期。

10. 张雷平《〈湖心亭看雪〉的几点疑问》,《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年第08期。

11. 吴积兴《看雪的意图——张岱《〈湖心亭看雪〉新解》,《名作欣赏》2008年第15期。

12. 顾文豪《史景迁为何要书写张岱》,《南方都市报》2010年12月05日。

13. 刘裕卿《〈湖心亭看雪〉背景的补充》,《语文报(教师版)》2011年8月30日。

14. 陈抒《论张岱〈陶庵梦忆〉中四大审美意象》,

15. 麦子《解读〈湖心亭看雪〉》,

这些拓展阅读可以让教师更全面地认识《湖心亭看雪》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让教师更客观地了解《湖心亭看雪》的文学价值。这些内容显然不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完全讲授给学生,但这种深度阅读能让教师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去分析教材,选取教学内容。这样的阅读视野无疑是语文教师应该自觉追求的一种阅读境界。

三、 “自我体悟”阶段

处于这一层次的教师,除了要大量进行“博采众长”的拓展阅读外,还要深入思考,形成属于教者个人的“自我体悟”。

阅读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更像是体操比赛里的“自选动作”,而非“规定动作”。然而,在真实的教学环境里,我们看到太多的师生把一篇课文的阅读固定为阅读“教参”上的分析,异化为阅读题目背后的“参考答案”甚至是“标准答案”。事实上,面对一篇课文,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话语权。作家写出经典作品,确立了属于作家的话语权。后世读者,无论是语文教师还是学生,在阅读他们的作品时,一定不要丧失属于自己的话语权,这样才有可能与大师对话,与作品对话,在阅读中形成“自我体悟”,实现阅读的高峰体验。

备课中的“自我体悟”就是鼓励教师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力争让作品的阅读效力发挥到最佳。教师既是在讲解作家的作品,也是在用作品观照现实生活,以自己的阅读体验引领学生的精神世界。

教师如果能在备课中将自己的阅读视野提升到“自我体悟”阶段,往往可以形成优秀的教案或学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一篇好的文学作品,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文学教育。

《湖心亭看雪》是晚明文人张岱的一篇小品文。随着阅读视野的深入,在备课的过程中,笔者对这篇文章有新的思考与发现。要想更好地解读这篇文章,我们必须在阅读活动中充分进行基于“历史视野”的发掘与分析。以下是笔者在《湖心亭看雪》一课的备课活动中关注到的四个重要问题。

(一) 关于本文的写作时间

这篇文章的具体写作时间没有详细记载。《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一书,此书是张岱在明亡之后所作。张岱出生于1597年,1644年明朝灭亡,此时张岱48岁。我们可以推断此文当是张岱五十多岁所作。

《湖心亭看雪》所记之事文中有明确的交代,时间为“崇祯五年十二月”,“崇祯五年”为1632年,此时的张岱35岁。注意到看雪的张岱与写作《湖心亭看雪》的张岱所处的不同时空,能更好地理解张岱写作《陶庵梦忆》的真实心境:作者显然有意通过早年美好生活的回忆,以反衬今日之失落冷清,以此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一种物是人非、国破家亡的黍离之悲。《陶庵梦忆》整本书皆有此意,《湖心亭看雪》也不例外。

(二) 关于作者张岱的人生经历

张岱是经历了两个朝代的人,但更多的人习惯称他为明代的文学家。作为晚明最著名的小品作家,张岱无疑更喜欢做明朝的人。所以,即使他写作《陶庵梦忆》《西湖梦寻》时已是大清的天下,凡是忆及明朝往事,张岱皆用明朝皇帝的年号来纪年。所以,笔者敢断定,如果问张岱自己,他一定会说自己是明朝人。

张岱的人生经历以明代的灭亡为分界,截然形成两种人生。可以说,他个人的生活因国家的命运而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如果没有明朝灭亡这一不可抗拒的历史事件发生,张岱很可能不会写出一本《陶庵梦忆》,我们也就见不到《湖心亭看雪》这篇精品。

张岱出身在一个显赫的仕宦富贵之家,祖上几代人积累的家业殷实,早年的张岱因而拥有十分优越的生活环境。在这样的家族里,他不但得以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根本不需要为生计而奔波劳顿。别人辛苦一生所追求的富足安康,他一生下来就自然拥有。这时候的张岱,过的是一种清闲、惬意的生活,尽享人间的各种快乐。他自己在《自为墓志铭》中是这样描述此时的生活的:“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这样的生活实在是悠闲自在,悠闲到连做官的兴趣都没有。

但人的命运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拐弯。很快,安逸的生活转瞬即逝,改朝换代的山河巨变彻底打乱了张岱的生活。仿佛就在一夜之间,张岱由一个安享人间富贵的世家子弟沦落为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下层贫民。此时,他的生活陷于极度的困顿之中:“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但就是从天上跌至地下,张岱仍然保持着自己的人格与尊严,他以明遗民而自居。此时的他不是朝廷命官,拒绝在新朝任职,“无所归止,披发入山”,著书以终。

(三) 关于张岱的“冰雪之气”

张岱无疑是喜欢雪的。在《陶庵梦忆》中,专门描写雪景的除了《湖心亭看雪》外,还有一篇《龙山雪》也写得趣味盎然。张岱被人誉为“绝代的文学家”,一篇《湖心亭看雪》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湖心亭看雪》中,张岱用绝妙的文字为我们描画了一幅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在张岱的笔下,冰雪世界是如此美好。这片雪景,恰如作者的精神世界。西湖的皑皑冰雪,包含着作者对生命以及万物冷静的体悟。“雪”的意象在张岱的笔下占有非同寻常的地位,以雪状物,以雪喻人,足可见张岱的价值取向。

有意思的是,张岱对雪的爱好似乎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饮的是兰雪茶,畜养的骡子名叫雪精,种芍药要种“一尺雪”,吃的乳酪都是“玉液珠胶,雪腴霜腻”,编的文集命名为《一卷冰雪文》……爱雪之心如是,叹为观止。

越是走近张岱的文字,我们越能发现他的文字处处都透露着“冰雪之气”。这种“冰雪之气”显然是作者本身的刻意追求。张岱就是这样一个冰清玉洁的人,他对雪的喜爱自然是“痴”情万种,非常人和俗人所能理解。

(四) 关于张岱的“西湖情结”

读《湖心亭看雪》,还要关注到张岱的“西湖情结”。人间的风景无数,而张岱只对一处情有独钟,那就是西湖。明代文人汪珂玉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几人哉!”果真能真正领山水之绝的人世上的确没有几个。在这少数几个能读懂西湖的人中,一定有一个人是张岱。

张岱与西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张岱一生不愿做官而流连于山水之间,他到过很多地方,在杭州盘桓时间最长,对那里的湖光山色了如指掌。张家在西湖边上特意修有寓所,专为欣赏西湖美景。

张岱的《陶庵梦忆》一书中有两篇专门写西湖的文章:《西湖七月半》和《西湖香市》。张岱还专门为西湖写了一本书——《西湖梦寻》,记录西湖的掌故轶闻。

不论是前半生作为仕宦的富家公子,还是后半生作为落拓的隐居文人,张岱对西湖的情有独钟都是顺理成章的。在《西湖梦寻》一书的《自序》中,他开篇即直陈对西湖的独特情感:“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又说:“余之梦西湖也,如家园眷属,梦所故有,其梦也真。”这些文字足见他对于西湖的情怀。张岱心中的西湖,堪称自己真正的知己和唯一的情人。张岱眼中的西湖,不论冬春,不论日夜,不论晴雨,都是美的。

张岱不但对西湖情有独钟,而且是真正的“善游湖者”。张岱说“善读书,无过董遇三余,而善游湖者,亦无过董遇三余”。一般人游西湖都喜欢选择“春夏”“花朝”“晴明”这样的大好时节,张岱却认为“秋冬”“月夕”“雨雪”三时最佳。秋冬、月夕、雨雪的西湖自有她的美丽,非凡夫俗子所能理解。至此,我们不难理解张岱为什么偏要在湖中人鸟声俱绝的冬日更定时分去湖心亭,因为这才完全符合“三余”的真意趣。所以,他才会在寂寥无人的冬雪之夜前往西湖,他宁愿被世俗如舟子之类的人不解其“痴”,也要独自享受西湖的性情与韵味、西湖的美丽与哀怨、西湖的喧闹与寂寥……

其实,张岱看雪是虚,看西湖才是实。与其说他是去“湖心亭看雪”,不如说他是“雪夜看西湖”。张岱是去湖心亭看雪,更是去看西湖。

以上这些解读应该是教者的自我体悟。我们了解了这些背景,才有可能理解张岱的特立独行、寡言少语、冒寒看雪的强烈的冲动和偶遇外人的淡淡的落寞。我们若只将《湖心亭看雪》当做一篇山水游记来欣赏,而对作者的心灵语言不予解读,那我们就浪费了一篇传世美文。

面对《湖心亭看雪》这样的经典文本,不同教龄的语文教师会随着教学经验的累积,不断反思教学中的不当之处,对这篇课文的解读也将由浅入深:由“人云亦云”、机械接受《教师教学用书》的说辞,到“博采众长”、批判式地接纳各种评论,再到“自我体悟”、读出自己心中的张岱。

教师的阅读视野决定着教师备课活动的深度与广度,教师基于备课的广泛阅读是准备“一桶水”的过程。教师只有认真地储备“一桶水”,才有可能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一杯水”。

参考文献:

湖心亭看雪教案范文第3篇

一.两个教案的对比。

以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为例,这篇课文字词比较简单,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白描手法,难点是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叙事、写景和抒情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参考教参与网上教案后,我拟定了第一个教案。

教学草案一:

(1)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将课文划分为“独往”、“赏雪”、“遇人”、“独归”四个环节。(2)“独往”。注意记叙要素,突出“独”字。(3)“赏雪”。体会景物特征:a.素雅。B.冷清。作者心情:a.欣赏。b.寂寞。对比《观潮》分析白描手法。(4)“遇人”。体会作者心情:a.喜悦。b.惆怅。(5)“独归”。“痴”的含义。

这一教案在传统的“赏雪”“遇人”两大环节之外更添“独往”、“独归”,强调作者处境的孤独,既体现出作者的高雅,也明确了作者笔触间淡淡的哀愁,将叙事、写景、抒情较好的融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同学们对每个环节单独的理解比较到位,如“独往”环节中的记叙要素,“遇人”环节中作者心情的具体体现等问题都能够准确回答,但对全文没有一个完整地掌握,不能很好地理清楚叙事、写景、抒情三者之间的关系。当我提问“痴”的含义及其表现时没有人能够回答。于是,在给第二个班上课的时候,我重新拟定了一个教案。

教学草案二:

1.首先明确,这篇课文我们打破常规,从文章的尾巴学起。文章最后说道:“莫道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我举了一个例子引导同学们知道,“痴”在这里表现为与众不同。

2.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与众不同首先表现在他的独往看雪。为什么作者不和人一起去看雪呢?选择:A.作者喜欢清静,不愿意和别人一起看雪。B.因为找不到人一起去看雪。通过选择,同学们更明白了作者知己难求的孤独处境。

3.作者的与众不同还表现在他的审美趣味上。引导同学体会作者独往“人鸟声俱绝”的湖中所见所感,把景色的凄清宁静和《观潮》的热闹气氛相比较,学生既明白了雪的素雅和人的高雅是融合为一的,又掌握了白描手法的特点。

4.回到文章结尾,“痴”指的是作者,“痴似相公者”指的又是谁呢?自然引出“遇人”环节。这一环节让学生体味作者感情的变化――从欣喜到惆怅,知己难求的作者在经历了遇见知己的短暂欣喜后陷入更深的孤独之中。最后只能踽踽独归的作者还是那样与众不同,还是一个字“痴”。再提问“痴”的含义及其表现时,同学的回答很踊跃,都扣住了“超凡脱俗的高洁人格”这一主旨,对文章四个环节的连接、三种表现手法的关系基本上都能掌握。

可以看出,第一个教案采用的是归纳推理的形式,从各种分散的材料中归纳出重点和中心,但因为学生对这些材料特别是材料之间的关系相当陌生,效果并不好。第二个教案采用的是演绎推理方式,首先抓住中心,让学生充分理解后,以此观照全文。这种方法,我称为“中心辐射法”。

二.中心辐射法的优势。

通过对上述两个教案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中心辐射法具有如下优势:

1.讲解更具系统性。采用中心辐射法,在一开始就突出了全文的中心并将此投射到各种材料之中,使各个部分的意义指向都明确了。在《湖心亭看雪》一课的讲解中,“痴”所蕴含的“与众不同”这个意义再三出现,把四个环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讲解更具系统性。对某些材料众多的课文,中心辐射法的这种优势更加明显。如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作者接连叙述了阿长名称的由来……买《山海坌至》等七八件事,表达了作者厌恶和敬爱两种感情,可谓头绪纷繁,并且这篇文章融合了作者儿时的感受和写作时的眼光,在对阿长的“憎恶”中含蓄地表达了对她的同情和怀念,是比较难讲解的。采用中心辐射法,首先即抓住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他的魂灵”所表达出来的浓浓的怀念之情,再逐层辐射全篇,讲解就很有系统性了。可以设置这么几个问题:(1)最让作者怀念的是哪件事?体现了阿长怎样的性格? (2)在此之前,作者还写了哪些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为什么作者会怀念让他“憎恶”的往事? (此时举例让学生明白“憎恶”是儿时的感受,同情是写作时的心情。)更可由此拓展,让同学讨论阿长的人性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社会。这样,全文都统一于“怀念”这一文眼之中,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

2.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增强课堂互动,并进而提高阅读水平,掌握学习方法,构建自主学习的能力。传统的从材料到中心的归纳方法的最大缺陷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采用中心辐射法,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高屋建瓴,明确各部分的含义和作用,迅速理解课文,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思维活跃,课堂互动气氛较浓厚。随着教学的深入,教师可以逐渐把找中心、理解各部分与中心的关系等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完成,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3.方法程序化,操作方便,具体操作方法见下文。

三.中心辐射法的具体操作。

采用中心辐射法,首先就是要认真阅读课文,吃透课文,找出贯穿全文的文眼。文眼是全文中心的文字载体。如《湖心亭看雪》中的“痴”,《归园田居》中的“愿”,《登岳阳楼》的“悲”等等。文眼应当具备这样几个特征:(1)简而不繁,最好是原文中的一个或几个词。(2)内涵丰富,适合生发。(3)可以作为一条主线连贯全文绝大部分材料。

其次,结合课文内容,适当生发文眼。一个“痴”字,内涵十分丰富,生活中执著、有韧劲的人可以称为痴,真傻也是痴。此时就必须结合课文内容,找到“与众不同”这个合乎文义的意义。又如舒《芦花荡》一文,我们可以把文章结尾的“英雄”一词作为文眼,结合文章内容,应当将英雄的标准界定为:(1)为正义而非邪恶。(2)本领高超。(3)强烈的自尊和自信心。这三点既表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任务的主要性格,也完全符合英雄这个词本身的含义。

在找出并生发文眼之后,还必须理清思路,安排讲解顺序。在《湖心亭看雪》中,阐发了“痴”的意义后,我基本上是按照原文的顺序依次讲下来,每一个环节都注意与“痴”的联系。也可以打乱原文顺序,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先结合背景阐发“愿”的内涵(热爱自然,坚守人格与尊严,不和浑浊的官场同流合污),然后可以按下列思路讲: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作者辛不辛苦?表现在哪些地方,讲解二、三联;为什么这么辛苦?讲解首联。明确,作者不会种田才会如此辛苦;会种田的人一有机会都想去做官,作者不会种田却要辞官务农,为什么?再回到第四联,突出“愿”。经过这样一个循环,学生对整首诗所体现出来的作者的精神世界无疑有深刻的理解。又如《芦花荡》一文可以采取并列分层式,第一层:正义表现在哪里?第二层:本领高强有什么表现?第三层:自尊和自信如何表现?总之,要以讲透中心为目的,按照最优化的原则组织材料,安排讲解顺序。

四.采用中心辐射法的注意事项。

(1)哪些课文适合采用这种方法。首先课文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这个中心可以用最简单的词语来概括或体现。中心要能够驾驭绝大多数的材料,这就要求课文有严密的内在条理。

(2)对文眼进行生发的过程中一定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湖心亭看雪》,我对“痴”是这样生发的:“痴就是痴呆,用长沙话说就是呆滞。那么,什么样的人在我们看来是呆滞的呢?假如有这样一个人,走路从来不看路,今天撞到电线杆,明天绊到泥巴里,我们就会说他有点呆滞。因为我们都会在走路的时候看路他却偏偏不会。这样看来,别人不做的事他偏要做,别人做的事他偏不做,我们就会认为他有点呆滞了。也就是说,他和我们不一样,他与众不同就是痴了。”这样生发,自然引出了“痴”具有的“与众不同”的特性,为整篇文章找到了一个切人点,同时贴近生活,富有趣味,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湖心亭看雪教案范文第4篇

经常教的就那么几本书。第一次教的时候,只想完成教学任务,课文中的很多美点没有做深入探究,几轮教下来,会咀嚼文字之美、语言之美、创作之美。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品评文中的美点,并引发探究与争论,拾遗并释疑,进行批判性思考,增加了文字的活力和教学的趣味。教师储备多了,课堂也灵动起来了。

《湖心亭看雪》一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的“独”有很多人作了解释,欣赏的角度不同,理解也不同。

《教学参考》:“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合污的生活方式,而一人独行于茫茫的雪夜,顿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人生彻悟之感。”

《鼎尖教案》:“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犹如不存在,反映出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独”不仅强调数量(只有自己一个人),更写出了作者与众不同的心态与情趣。

吴战垒《诗的小品 小品的诗――读张岱〈湖心亭看雪〉》中说:“‘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是一种何等迥绝流俗的孤怀雅兴啊!‘独’字,正不妨与‘独钓寒江雪’的‘独’字互参。在这里,作者那种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不是溢于言外了吗?”

笔者认为这个“独”也许没有这么深奥,没那么多的含义。因为这篇文章中的叙事、写景用的都是白描的手法。作者只是将自己那一晚的行程、行程中所看到的景物及心理感受呈现出来。张岱从家出门去湖心亭看雪,本身就是一个人去的,所以说“独往湖心亭看雪”。联系时代背景,张岱在明朝灭亡之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著述《陶庵梦忆》。他隐居西子湖畔,怕见人,也怕别人见。由于 文人的雅趣,想象大雪三日的西湖应该是别有趣味的,于是独自出门,往湖心亭看雪,身旁应该没有人与之同往。在西湖边上租了一条小船,此时才有了舟子,因此,张岱在后面景物描写中这样写:“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和前面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没有矛盾,舟中是否有其他人,也未可知。张岱并没有什么以文人自居,看不起其他人的意思,不是“芸芸众生不可为伍……反映出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有人可能根据行文结尾写“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句话推想,这位舟子是张岱带去的书童或下人,不然他不会称张岱为“相公”。如果有这样的想法,是不是有失偏颇呢?《辞海》中对“相公”的解释:①古代称宰相为“相公”。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四:“前代拜相者必封公,故称之曰相公。”王粲《从军》诗:“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 中“相公”指曹操。②旧时对上层社会年轻人的敬称,《通俗编・仕进》:“今凡衣冠中人,皆僭称相公或亦缀以行次,曰大相公、二相公。”现代人对“相公”的称谓,多了一项――妻子对丈夫的敬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舟子称张岱为相公并不是什么家人之间的称呼,也并不是什么昵称,而是对文人士大夫一类人的通称。舟子不是和张岱一同出行的,舟子只是西湖边上的一个船夫,可以是舟子甲,也可以是舟子乙,他们都可以称呼张岱为“相公”。因此,笔者认为“独”无需过多解读,它只是客观地描述了作者出行时的状况――独往湖心亭看雪。

过度解读,看起来很美,但也许偏离了文章原来的意思,张岱在明亡以前没有做过什么官,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对舟子这样的人有什么看得起、看不起?更没有必要在文章中表现出来。过度解读不需要,当然,并不是不需要我们老师对文本有自己的解读,哪怕是千年传诵、脍炙人口的经典词句,仍然可以赏读和玩味。

刘禹锡《陋室铭》是古代小品文中的精品,家喻户晓。文章开头写“山”“水”“仙”“龙”, 用比兴的手法引出主旨(文眼)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主旨句,文章中注释是:“‘德馨’, ‘品德好’”,这一句话的理解是“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斯,这。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很多老师解读为“只是我的品德高尚,陋室就不陋了”。“品德高尚”,“陋室”就真的“不陋”了吗?似乎在文章中找不到这样的答案。

文章主体部分的文字:“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应该是支撑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对“惟吾德馨”进行进一步说明的。这些文字是不是在进一步阐明陋室主人“品德”呢?我们一句一句来读:“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了室周围的环境;“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的是与室主人交往的是学识渊博的人;“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室主人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等。从文字上来看,似乎没有写“陋室”如何如何,只是写到陋室周围的环境,来往陋室的人和陋室主人的生活,谈何“陋室不陋”?又何以能看到“品德高尚”呢?其实,这景――“苔痕”“草色”只是普通人家极常见的景,没有修饰的、朴实的景、谈不上什么“美”还是“雅”,也不会让人牵强到什么“德馨”。刘禹锡被贬,又受到县令不公正的待遇,文人士大夫骨子里的那种孤傲不羁,使得他不与市井交往,最多只能说明室主人博学孤傲,这不能说是 “品德高尚”。“素琴”指不加装饰的琴,“金经”指佛经,普通的琴、普通的经,主人可以用来修性、怡情。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素琴”以外的音乐扰乱耳鼓,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形,充其量就是高雅脱俗的生活志趣,跟“品德高尚”挨得也不是很紧。

那么,这个“德”我们可不可以理解为追求“宁静淡泊的一种生活志趣”。“简朴、雅致、清净、淡泊”是一种生活态度,不流世俗的生活方式。“馨”,指散发出来的香气,诗人主观感受到的芬芳,“如兰之馨”,沁人心脾。如果说“德”是人内在的气质之美,那么,“馨”就是人外在的芬芳与洒脱。“陋室”客观上仍然是陋室,所以,文章开头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就可以理解成“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只是室主人的生活志趣高雅、脱俗,散发出迷人的芬芳”。

作者对陋室周围环境等描写之后,把自己的主观感受赋予陋室,行文结尾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诸葛亮的草庐,本来就是草庐,只是因为诸葛亮的智慧,草庐流芳百世;西汉杨子云的亭子,就是一座简单的亭子,只是杨子云“为人简易清静,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子云亭才为后人称颂。刘禹锡以此类比,流露出得意之情。“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并不是强调“何陋之有”,而是隐讳地强调“君子居之”。陋室主人以君子自比,淡泊宁静,志存高远,屋子简陋有什么关系,更何况室主人志趣高雅,行为洒脱,也会芳香远播、流芳百世。《陋室铭》堪称散文小品中的精品,χ泄文学的影响极其深远,诵读之余,把玩欣赏,其乐无穷。

湖心亭看雪教案范文第5篇

一、激发学生兴趣,引生入境,减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恐惧和厌烦心理

人常说,要想文言学得好,老师的朗诵少不了。课前教师如能背诵文质兼美的段落可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急于一探究竟。精彩的多媒体画面也是导入的杀手锏;与文言文有关的故事也能吊足学生胃口;相关的诗词、成语也可一并作为教学的因素。

二、编制导学案,以学生为主体

编制导学案时的注意事项:

1.预习问题的设计除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以外,还要多设计一些课本上没有答案的问题。

例如《湖心亭看雪》――当你看到这个标题时,你能想到与雪有关的成语、故事、歌词、诗句,甚至对联吗?

2.学案的设计还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

例如,《湖心亭看雪》:(1)教给学生认识生字生词时在黑板上列举出了:毳(cuì)衣 雪橇(qiāo) 撬杠(qiào gàng) 雾凇(sōng) 吴淞江(sōng)

(2)“见余,大喜曰”中的“余”字解释为“我”的意思,你还学过哪个字在文言文中也解释为“我”?

(3)“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俱”字翻译为“全、都”的意思,那么你学过的课文中还有哪个字也是“全、都”的意思?

3.学案的设计要遵循一个原则:学案和教案融为一体的原则,学一个知识就要夯实一个知识点,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4.学案就像一个攀登高峰的梯子,要根据学情来设计,好的跨度大些,差的跨度小些。

5.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学案和练习题融为一体。

三、课堂教学教法灵活,贯穿课堂

在课堂上我们要细细琢磨文本的内涵,把握其教学方法,与我们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有放有收,放收得当。文言文的翻译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可采用三行对译法,让学生自主学习。一行原文书写,识记字形;二行字词释意,把握重点;三行自主翻译,突破难点。教师再加以点拨,辅之以练习加以巩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法,何乐而不为?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与时代同行。“教无定法,多思为策”,让我们在日后的教学中,细细思量,多多总结,精心打点,踏上明天的讲台,追逐教育的梦吧!

湖心亭看雪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有效文本 教学设计

综观新时期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呈现多元化,解读也称得上丰富多彩,但不可否认的是,语文课堂教学仍未摆脱效率低下的困境,主要是部分教师忽略了对文本深层次的解读,注重课堂气氛而忽略课文主题的深究,囿于课堂环节的完整而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等。教材文本是教学之本,课堂教学要想效率高,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根植于教材文本之中。“只有师生对文本积极深入的研读,课堂才会激起美丽的浪花”[1]。我现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从课堂设计的实际操作的层面对文本进行解读,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选择教法时研读文本

语文课堂效率的生长点在于贴近学生,有效的源头是促进每一个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提升,每个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认知能力、接受空间等的差异,呼唤我们因材施教,呼唤我们实行问题层次化,尊重差异,倡导有个性的阅读,实施有个性的教育。教法无新旧,关键在适合,即何种方法能让学生容易读懂文本的内容,明白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主题。如讲解法,它让信息传输变得快捷而准确,使学生在知识的积累中厚积薄发,能力自然提升。如讲授《湖心亭看雪》时,白描手法是本课的习题一第2小题的内容,学生对白描难于理解,相关设计如下:投影白描的含义及其作用,然后让学生思考品味本文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运用联想和比较,突出其妙处的(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使事物的形象生动显现)。

教师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时限,关键看文本的内容,因文施教。简单的,要让学生有展示权和话语权;有难度的,要维护学生的思维的主动权和读悟权。同样是读,品类不一,预设的教法也应有差异,讲《湖心亭看雪》用的是串读记诵法。课文要求背诵,采用情节引导、串读背诵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提问“何时、何地、何情、何人、带何物、何景、见何人、做何事、何情况、有何评价”,让学生思考记叙的要素,再背诵,由线到面,缀玉连珠,自然成诵。学散文《春》时,用的是品读联画法,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文字,进行联想和想象,用语言品读并试着描述这幅优美的图画。学生通过读来触摸文字,熟悉文本,习得语言。读透文本是品与悟的基础,在细节上下功夫,功夫自然在诗外。

二、课堂提问时研讨文本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余映潮老师讲:“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黏合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2]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如何设计?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深读熟虑才能产生有价值的感悟。

1.实施曲问悟其意

如钱梦龙先生教《愚公移山》可谓是课堂提问紧扣文本的典范。“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那个遗男有几岁了?小小年纪去移山,他爸爸肯让去吗?”曲问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进行思考的兴趣,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对字词与语意加以思考而设计问题的典范。

又如教《桃花源记》,文章有几个古今异义词,原来准备直接讲述的,在课堂教学也学习借用了曲问的方式。“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什么不带自己的子女来?”以此让学生理解“妻子”古意为“妻子和子女”。“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什么愚蠢的将人带到没有出路,相当困难的地方居住”,让学生明晰“绝境”是指“与世隔绝的地方”而非“困难的境地”。通过这两环节的曲问激趣,学生习得古今异义,洋溢着浓厚的兴趣,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2.研讨细节悟其情

于永正先生曾说过,教学中最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往往不是整体的构思与设计,而是对文本细节的解读。品读细节的过程更是师生与教材、与作者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如在教《湖心亭看雪》时,设计以下几个提问,其中之一是联想作者的个性,思考“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强”义项:“A 倔强;B 勉强;C被强迫;D痛快。”这样进行提问,依纲据本,研讨作者,让学生明白选D的原因,阅读和思考文本中的细节,达到细中见真情的目的。

又如在教《背影》时,可以设计:“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为什么“轻松”了?A.身上的泥土少了,觉得很轻松;B.凭自己的身材翻过月台,很有成就感;C.父亲临行又为儿子做了一件事,心里感到轻松;D.自己买来了儿子喜欢的橘子感到很轻松。在课堂提问中要有所选择,让学生加强文本细节的阅读与感悟,自然领会提问者的匠心。解读教材的细处才容易披情入理,容易理解文章的言外之意、情外之致。细节让学生学会在文本中获取信息,在解读文本中学会解读,在欣赏作品中学会欣赏,在情感体验中学会陶冶情操。

三、质疑生成时掌控文本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堂即使教师讲得再多再细,设计的活动再新再奇,如果不让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就不会有多好的效果,生动而高效的课堂应该立足于对文本的立体研读。

如在《湖心亭看雪》的教学中,学生找到“作者在短文中犯下的一个颇为严重的错误”――夜里能否看到“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教科书把“是日更定也”中的“更”字意思定为“初更”,学生由此产生怀疑。解决的关键不仅是弄清夜里能否看到“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可以以“大雪三日”映照答之,而且应灵活机动地引导学生品味文本所折射的主题,立意在于考虑到张岱其人率真的性情。

教师有高屋建瓴的统筹观,做到“教有余”。读书时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评讲前给学生留下联想的空间,如同书法中的“飞白”艺术,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疑,才能学有所进。只有师生双方的能动性都得到发挥,学生才能学会“捕鱼”的方法,才能做到纲举目张,举一反三。信任产生力量,放手促进成长,教师在课堂上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思维活跃,深入研读文本,才能出现学习的灵性与奇迹。

如我在自己的获奖教案《猫》中,请同学们深究“假如是第二只猫在时,鸟被吃了,武断的我是否会挥舞着大棒?”学生各抒己见:“如果是第二只猫,说不定会获得‘英武神勇飞天将军’的称号呢!”“从第三只猫身上,我们学会了什么?”学生延伸联想到猫自身也存在问题,应该学习,完善自己。我又请学生对三只猫进行分析,觉得有文章可做,就激发学生思考应聘时应注意的事项。“假如十年后,你想到联想公司工作,你该考虑如何去见总裁柳传志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讨论热烈:仪表堂堂,富有才华,按需要申请工作。当听到一名学生说出“最好是找一个好的推荐者,假如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就OK啦!”我心飞扬,深感教育就应该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学生能从文本中提炼出:推荐工作找引荐人这一富有灵性的思维,真好。教师所做的是强调内因的主导作用罢了。

四、拓展迁移时衔接文本

语文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等同,教材的阅读量远远不够,适当补充与所教课文相关的课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应当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风景。拓展应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自然延伸,是在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理解后的惯性拓宽,既包括知识内容的扩充,又包括情感态度的加深和升华,或者是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能力对相似问题的解决。[3]无论如何,这些都应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要注意拓展迁移决不等于喧宾夺主。

如我在讲述张岱的山水小品文《湖心亭看雪》时,让学生结合课后问题思考柳宗元《江雪》与课文在写景与立意上的不同,在情感态度方面又与“雪夜访戴”时的王子猷的性情合拍。如在讲授周敦颐的《爱莲说》时补充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及杜甫“一丛新色花,十户中人赋”(《买花》)、刘禹锡“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牡丹》)虽说想锦上添花,但花枝缭绕,主次混淆。总之,脱离文本和偏执于文本是两个极端,实质上都是因为学生对文本的作用认识不够,没有“吃”透文本,难以熟练地驾驭文本。

教师充分了解教材,认真研读文本,合理设计教程就会少走弯路,就会从教材中汲取营养,就会使课堂教学流畅而高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用好教材,坚守语文学习的阵地,研读文本,使课堂锦上添花,根据自己对教材和班情学情的理解进行个性化设计,钻入文本,跳出教材,充分激活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使课堂高效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寇永生.有效生成与文本细读.中学语文教学,2008,(12).

[2]余映潮.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语文教学通讯,2003,(5).

湖心亭看雪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思想;浓厚兴趣

一、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尤其是在课件制作上常常是“件课不符”,探究其根源,笔者认为有三个问题

1.盲目性。一堂好课源于一个教师的好思想,但实际情况是,制作的课件,不分青红皂白、不分学科特点,不分重点、难点将整堂课的教案都杂糅入课件,将具体生动的学生与设计生拉硬扯,满汉全席乱炖,照单全收,失去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学生学习时,一目了然,学完后,一片茫然,全然新“填鸭式”灌输,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自然也无从谈起。

2.随意性。建构主义认为,教师是教学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知识主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可见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不能用课件简单代替教师的传授。

比如,有一个《湖心亭看雪》的课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白描手法,展示了“西湖雪景”的三张图片,紧接着又展示了“北国雪景”,结果学生针对这两幅画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本课的主旨相去甚远。

3.繁杂性。课件需要借助一定的艺术形式,但不能单纯地为艺术而艺术,停留于表面文章。有的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往往不惜文字、图片、声音齐上阵,最终却影响了教学的实际效果。在一堂语文献课中,教师制作的课件,画面极其复杂:声效、光影,还有不时冒出来的气泡。结果除了引来学生啧啧赞叹惊奇,对课程的教授学习却无益处。

二、做到课件与教师思想的相互融合,制作出高质量课件的方法

1.体现教学思想,力求适用性。制作多媒体课件是为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传达教师的教学思想,达到师生双赢的目的。所以,首先要考虑的是多媒体课件中如何融入教师的思想,确保知识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思想的引领过程。如,《斑羚飞渡》,若是在课件中只是展现一个斑羚自救的过程,就失去了一次让学生受到思想启迪、艺术感染教育的机会。那么,在课件制作时就要充分考虑这一重要因素,文字的表述、情感的呈现都要恰如其分,逐渐升华学生的思想,引领学生走向崇高的精神境界。

2.符合教育规律,做到科学性。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同样,教师应是一个思想者,课件所展示的内容,就应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制作课件时一定要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新课程理念,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作指导,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学生的认知心理。做到教学目的明确,内容清晰,过程活泼,文字、图片、音像、视频等各种媒体使用合理,搭配得当,层次分明,既要反映教材内容,又要扩大其知识面,将优秀的新信息传递给学生,深入浅出,使课件既忠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3.不断突破,做到创新性。新课标强调,要加强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的培养。一个优秀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应该是对原有教材内容的再创造。这就要求制作课件时,首先要根据课题认真分析考虑教学因素,学习任务因素、学习者因素(年龄和智能特点、认知结构、动机兴趣、学习经验等)、管理因素、使用因素、经济因素,依据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和教学设计思想,选择最优课件制作流程,精心地设计多媒体画面,巧妙地安排展示时间,并通过营造情境、设置悬念等手法,使展示的内容能够产生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突破教学的时空局限,以开阔视野,使学生能置身于情景交融的课堂教学氛围之中,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对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浓厚兴趣。

当然,优秀的课件,都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将课件制作得精美一些,教学效果更好一些,但切不可盲目追求。

参考文献;

张鹏宇.青少年悬吊组合训练多媒体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体育教学,2013.

湖心亭看雪教案范文第8篇

以上三个阶段都有对文本的“读”,但都是粗读或细读,还没有上升到研读的高度。研读文本是指对文本进行有目的地收集、分析、解释、探求的过程。只有对文本进行这种研读,才能明白教学参考和别人的教案何以这样设计,才能让教师加深对文本的内涵的理解,才能让教师不断积累教学资源,才能在课堂上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在初中阶段,记叙文的教学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和写作记叙文的能力仍然显得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我尝试使用“选点勾连”法研读记叙文,在创新文本理解、提高备课效率、提升课堂质量方面效果明显。

一.选点勾连,注重实效

选点勾连是指在研读文本的时候选取恰当的知识点和能力点,通过他们的内部联系把这些知识点和能力点有机地、巧妙地勾连在一起,以达到有效积累,快速理解文本内容,深入解读文本语言、细节、感情和主旨的目的,为教学设计提供有力保障的研读文本的方法。

如研读《湖心亭看雪》一课。“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两三粒”这两个点勾连在一起,至少可以研读出两点理解:一是张岱去湖心亭看雪不是单独一人去的,除他以外,还有舟子;二是即使有舟子相伴,张岱还是感觉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这是一种舟子无法理解的文人雅士和故国之思双重作用之下的深层孤独。这两个点勾连在一起,很快就能够让人产生思考,从而快速而准确地理解文本,甚至是理解作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微妙情感。

以“选点勾连”法研读记叙文的作用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既给了教师一个研读的切入口,又能快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既提高了教师的备课效率,又容易形成高效的教学设计;既丰厚了教师的研读成果,又为学生的课堂生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以“选点勾连”法研读记叙文,就要和记叙文的特点结合起来。记叙文以记叙为主,包括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等,研读记叙文的时候,即可抓住记叙文的一般特点,使用“选点勾连”法,对作品作者、背景环境、字词句段、情节线索、人物形象、思想感情、写作手法等等要点进行选点勾连,从而分析思考,写下丰厚的研读成果,以备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之用。

二.有效选点,明确价值

选点勾连,首先是选点。选点并非随意选一词或一句,“选”即选择,选择有价值的点尤其重要。什么样的点才是有价值的点呢?对于记叙文来说,对理解情节、人物、思想感情、中心主旨等有明显作用的点是有价值的点。这些点在不同文章的分布不尽相同。

有些藏在文章注释中的点对文章主旨或人物感情的理解有明显作用。如:《湖心亭看雪》一文中,注解①有如下内容:“张岱,……明末清初山阴人,寓居杭州。……明亡后不仕。”这是关于作者张岱的介绍,“明末清初”、“寓居”、“不仕”这几个词对于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流露故国之思的思想感情极有作用,选点的时候,对于这样的点就不该错过。

环境描写有时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如《我的叔叔于勒》中,“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这两句话是全文仅有的两处环境描写,这两处描写明显和人物的心情有关,对于表现人物有很大的作用,应作为选点之一。

情节的起伏有时体现在不同位置的几个词语或短语上。如《珍珠鸟》中,“怕人”“熟悉”“胆子大了”“完全放心”“信赖”这几个词语或短语恰好就表现了“我”和小鸟从陌生到信赖的历程,使文章结构紧凑,脉络清晰,对于理解文本的情节安排起到重要作用。

直接的人物描写最能体现人物性格。如《故乡》中对中年闰土外貌的描写:“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显而易见,这一段外貌写出了中年闰土贫困、在生活的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的形象。

选点还应该考虑课堂教学的安排、学生的能力训练、课堂形式的变化等等。也就是说,我们选点为的是勾连,勾连是为了研读,研读是为了设计和教学,也就是说选点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教学,因此,选点的出发点一开始就要非常清晰。

三.勾连品析,巧妙理解

选点之后,接着便是勾连了。勾连并非每个点都进行勾连,也不是漫无目的地随意勾连,它强调一种计划性,有比较明确的目标指向,要求解决具体的问题。勾连的作用在于两个以上的点在进行了勾连之后能够产生一定的内在联系,从而揭示某种实质的存在,巧妙地进行知识的积累、情节的梳理、人物形象的把握、思想感情的理解、中心主旨的强调等等。

1.带着问题,寻找勾连

明确的目标指向相当于带着问题来寻找答案,这样的研读会提高效率,也会缩窄“点”的范围,容易取得勾连所带来的妙处和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研读《小石潭记》一课,所用词语非常简练、优美,那如何引导学生积累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进行点的勾连。“水尤清冽”和“其境过清”勾连,是从写小石潭的水到写小石潭的环境,即形容水时使用“清冽”,形容环境时用“凄清”,这样就可以很好地积累“清冽”和“凄清”两个词语;把描写景物的四字词语勾连在一起,有以下几组:写水,水尤清冽、日光下澈;写树和藤,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鱼,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写溪流,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犬牙差互;写潭中气氛,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四字词语简练,内涵丰富,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勾连之后,学生易于记诵和运用。

2.同类对比,突出效果

同一篇课文中同类选点的勾连,往往形成对比,突出写作效果。如《我的叔叔于勒》中,“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这两个点是两处环境描写,勾连之后,我们可以进行对比:第一处是菲利普一家满载希望出发到哲尔赛岛去旅行时所写的环境,第二处是菲利普一家希望破灭,满脸沮丧从哲尔赛岛回来时所写的环境。同是写海面,却是完全不同的感受,环境的描写很好地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意味深长。

3.关注变化,揭示本质

勾连一些反复变化的点,能揭示人物、事物内在的联系。如《变色龙》一文,奥楚蔑洛夫在很短的时间内,对狗的态度和称呼的改变有六次之多,如“疯狗”“名贵的狗”“下贱胚子”“娇贵的动物”“野狗“好一条小狗”。我们把这些对狗的态度和称呼勾连起来分析,可以得出奥楚蔑洛夫之所以对狗态度变化如此频繁,是因为狗主人的身份在不断发生改变。同时,也可以通过勾连分析,揭示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的性格:见风使舵、媚上欺下、趋炎附势。这样的选点勾连,也增加了对文本讽刺手法和主旨的理解。

4.多点勾连,理解含义

多点勾连,往往能更好地解读句子的深层含义。如《芦花荡》一文,“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老头子……就像一个没事人”、“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老头子……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把以上选点勾连在一起,我们发现,“苇子”就不仅仅是苇子了,它还象征着以老头子为代表的白洋淀的英雄人民顽强不屈的生存意志和斗争力量。

“选点勾连”法能让教师有效地快速切入研读记叙文。研读文本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为教学设计提供有效保障,在创新文本内涵理解的基础之上来进行教学设计,一方面可提高备课的效率,另一方面还会使教学设计更富有创意,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湖心亭看雪教案范文第9篇

一、当下语文教师对文本解读的现状

(一)缺乏强烈的文本解读意识

受社会浮躁之风的影响,不少语文教师缺乏强烈的文本解读意识,在备课中弱化甚至缺乏对文本的解读,不愿意尽量多地查找有关课文作者、写作背景的资料,不反反复复在课文文字里走个来回,没有自身的阅读感受,教师与文本与作者之间没有建立深层的沟通,形成心灵的共鸣。教师教学时要么对教材内容进行生硬的肢解,随意的取舍,要么生搬硬套现成的教案参考书,不顾学情,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学习兴趣淡薄。

(二)对文本的解读缺乏科学性

对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解读和体会。正因为如此,一些教师对语文文本解读常常变成了“误读”。有的解读失之过浅,让课堂变成了简单的“思想灌输课”;有的失之于“偏”,使课堂背离对学生进行语文训练的目标。这样的解读,导致教学中丢了语文的“魂”,失去了语文味。

二、教师文本解读的思考与实践

(一)重视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

语文课堂教学应主要挖掘语文材料的语文学习价值,训练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完成语文课应该达成的教学目标。因为语文教材内容本身具有的丰富性,使其具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如科学知识普及、思想教育、生活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训练等价值。语文教师要尽量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就应该在解读文本时适当弱化对其含有的其他教育价值的关注,凸显语文自身的核心价值。

(二)教师对文本的解读策略

1.对文本的“原始阅读”

教师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积累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在自身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下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形成自己对文本具有“自我”特点的理解。这样的阅读容易让教师发现文本的特征和理解难点,还可以读出属于自己的体会和思考,为师生真正的教学对话做准备。遗憾的是,不少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读”往往是先通过教学参考用书等开始的,很难深刻体会阅读文章带给我们的“趣味”和“震撼”。

2.结合相关资料对文本进行解读

要真正理解文本的内容信息和深层蕴涵,教师就必须参考相关资料结合他人的思想成果对作者、写作背景、文本内涵等诸方面予以解读,采众家观点,集大家智慧,再结合自己的原始阅读体验,对文本的解读自然就会深入下去,从而把握作品的内涵。如在对《湖心亭看雪》一文的教学备课时,笔者查阅资料,了解到作者张岱坎坷的身世和高雅脱俗、消极避世的性格。笔者还在网上搜索多篇对《湖心亭看雪》解读的文章,进一步理解了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感,明白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痴迷、对故国前朝的痴情、对遗世独立的冰雪情操的痴守。有了对文章背景及内容的深入了解,在教学时就能准确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情感张力和表达效果。

3.教师站在学生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

为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必须尊重学情,要站在学生角度解读教材。阅读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读的意义的产生是以文本提供的图式和读者接受视野的同构或局部同构为前提条件的。教师要考虑师生之间的阅读差异,要预想学生阅读这篇文章时,会产生哪些问题,可能对哪些内容或问题感兴趣,这有利于教师寻找到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兴奋点。师生阅读感受的差异以及教学目标和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正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和生长点。如备《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笔者发现文中讲影响物候来临的几个因素中,关于“纬度因素”和“经度因素”两段文字理解起来有较大难度。在教学中就有意识地在这两段多花些时间,并且投影出相关的地图部分,让学生同桌合作结合文中段落探讨、讲解,再安排个别学生为全班讲解,加以教师适当点拨,突破了教学难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得到训练。

4.立足于语言文字训练设计的解读

语文教师对文章解读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实施语言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如余映潮老师在设计《说“屏”》一文的教学时,就是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说明文的特点,设计了“选词、选句、选段”的教学环节,把语言训练落到实处。又如《谈读书》等散文随笔言辞精美、富含哲理性的句子,教学时就可以侧重于指导学生积累。有的诗文适合以朗读作为探究内容的抓手,教学环节就可以以“读”作为线索。

5.教师对文本的教学解读,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研讨和练习”展开

曾获得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的《吆喝》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欣赏吆喝领略艺术魅力”、“作者对吆喝倾注了怎样的情感”、“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期待留下些什么”这三个话题涉及的内容与课文后的三个“研讨与练习”题正好比较吻合。

总而言之,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今天,语文教师应加强对文本的正确、深入地解读,强化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的自觉意识,把握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落实语言训练,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湖心亭看雪教案范文第10篇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为中心的班级授课模式。如今由于多媒体、网络的发展,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正在向新型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原来单纯的基于归纳或演绎的讲解的教学方法,也转变为基于“主动探索”、“情景创设”、“会话商讨”、“协作学习”、和“意义建构”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在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技艺的应用中,对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以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学习环境的开放性、学习方式的自主性,为“实现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提供了基础。网络教育资源是将多种媒体形式进行组合的技术,指运用音像影视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校园网络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实现网络交互,服务于教育,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语文活动中去的一种教育形式,教师在教学中是一个参与者、引领者、指导者和合作者,课堂教学出现了诸如形象演示、交互式语文学习、个性化语文学习等教学模式。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多以知识结构为中心,教学方法多以传授为主,辅之以启发、设问、答疑。而如今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以后,学校课堂教学的情形与从前大不相同了:教学容量比以前更大了,单位时间的信息密度不断合理化,教学手段不仅增加而且变化多端了,信息交换的节奏也是更加吸引学生了。比如我们进行教学之前,教师要首先实行电子化“在线备课”。什么叫“在线备课”?即课前老师通过网络对学生完全公开教学简案,学生对教师的教案本能的有一种先睹为快的兴趣和冲动,因而绝大多数学生会结合教材来预习教学内容,这样无形中给学生的预习环节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学生预习完后,应该会有自己的思考,他们会通过网络把预习中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再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对教案进行修改,并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疑问调整教学策略。这就是“在线备课”。“在线备课”有效地实现了教师备课与学生预习同步同轨,减少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这种网络时代下催生的学习方式与学生的学习实际、学习心理更为吻合,师生互动更为和谐,其质量与可操作性得到明显的增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学校在优化课堂教学和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研究方面是非常重视的,我们正在积极申报《优质课堂教学设计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实验研究》的部级课题研究。

多媒体和网络发展环境下的学科课堂教学,将现代教育信息技艺与课堂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巧妙合理地把数字化资源和数字化学习方式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和网络发展环境下的学科课堂教学把教学看成是师生、生生间互动的积极的认知过程。就像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们将现代教学技艺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以任务为驱动,以主题或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获得讨论的机会,并且拥有活动和创造的空间,通过小组合作、师生互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更为活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一种常用教学方式:形象演示模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字所描绘的形象,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技艺演示作品中的形象,把文字、声音、图形、影像、动画及其他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先进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模拟现实环境。例如在教授《湖心亭看雪》时,我首先运用西湖雪景FLASH视频欣赏,创设一种悬念或愉悦的情境;又用湖心亭FLV视频简介,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诱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参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求精神。还有一种师生交互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在师生共同操作计算机的基础上,或充分利用展示台和屏幕。教师利用主控台随意与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和全体学生进行交流。这种模式的采用,通常是教师提供给学生学习材料,与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交流结合在一起。不仅如此,互联网络还为学生呈现了一个信息量极大的数据库,学生通过电脑和网络,鼠标轻轻一点,方寸之间可以得到语文教学专家提供的“个性化”的教学指导,还可以通过引擎,搜索学习语文教学领域的最新知识,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是一种自主学习的方式。

上一篇:心理健康课教案范文 下一篇:铃儿响叮当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