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美的《湖心亭看雪》

时间:2022-03-11 02:58:50

内容摘要:明代著名散文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历来被作为散文名篇选入课本中,但对它的解读一直存在一个误区。将作者所写文章与家国大义联系在一起,是中国意识形态主导下的一种审美习惯,借文章的各种附加值来提升文章的意义,似乎已经成了中国阅读界的一个惯例。而微言大义,按图索骥的分析方法,让中国文学的审美行为变得“不可承受之重”。对于文学作品来说,美的价值应当不低于思想的份量,这是文学独立于世的基本依据。张岱当时所开创的小品写作风格,直接影响了现代散文中的小品写作,现代小品中讲究的自我与性灵的人格修养,追求的闲谈与闲适的文章品格,以及幽默的艺术,基本上都是张岱时代的延续。从文体发展的角度认识张岱的散文,我们会意识到他对中国散文创作发展带来的极大贡献。

关键词:张岱 孤标傲世 审美意义 自我性灵

中国文学中的一个传统,就是喜欢对优美的文字附加上意识形态的意义,唯其如此,方显出文字的力度和深度。不然,就有流于清浅之嫌,仿佛美不可以作为文学追求的唯一目的。所以在欣赏和议论一篇文学作品时,常常追根溯源,从作者的出身,作者所处的年代,作者的生平经历等诸多方面去研讨其深藏的内蕴。即所谓“知人论世”,这已经成了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的一种模式。

“文如其人”,固然有一定的依据和道理,但将作者所写的每一篇文章,都穿凿附会地发掘出宏大意义。每个人的性情,也一定与家国大义联系在一起,就未免有些牵强,甚而影响到我们对一篇美文的欣赏。长久以来,对作为一篇课文的明张岱所著《湖心亭看雪》一文的解读,我认为,就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

张岱,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是公认的明代著名散文大家。世家出身的优越的身家背景让他在年轻时有条件过着富家子弟的生活,可以游山玩水阅历广泛,又涉猎诗书茶艺无所不通,为后来的散文写作奠定了基础。明亡之后,抗清不举,张岱也曾经以“披发入山”行为表示自己的民族气节。在慢慢接受了去国不再的现实后,他冷静下来,在《陶庵梦忆序》中,用形象的文字描绘了自己当年状貌以及心理的觉醒。他说自己当年披发入山的情形,“駴駴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1]当年决心不可谓不大,然终于明白过来,有些气节之说,更是后人为满足一已私欲的粉饰。正视自己处境之后的张岱,变得心智清明。回忆曾经有过的繁华人生,检视目下的情境,他不是绝望,而是更加清醒。人生不过如梦,应该以更平和的心态学会珍惜和欣赏,用局外人的眼光去回忆曾经有过的生活,更多了一份淡然和悠远。他后来专心著作,成就了一位明末清初的大散文家,其小品文声誉极高。往昔流连其中的江南山水风光,风俗民习,繁华的生活等,在追忆之间,就有了耐人回味的意蕴。因为是怀旧,而所谓“旧时”也恰是已去的明代,所以他的怀旧就被解释为对旧朝的怀恋,进一步演变为“故国浓浓的思念之情”,这就有了意识形态的味道。文章就不止于“小我”的个人抒情,而是“大我”的家国忧思了。这也成了以往人们解读《湖心亭看雪》时先入为主的出发点。

张岱曾寓居杭州,对杭州的景物及四时风情非常熟悉。以西湖为背景的散文也有几篇,与《湖心亭看雪》齐名的还有《西湖七月半》等。七月半游西湖,是当时杭州人的一个风俗。张岱发现了生活中很有讽刺意味的现象,看看景之人,远比看景有意思的多。他用清醒的眼光看看七月半之人,用讽刺的语调描绘了游客中被他分为五大类的各色人等,文字简洁生动,寥寥数笔,勾勒出了湖光山色,舟车灯火,人物情态,无不有声有色,让人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之感。

如果将《西湖七月半》与《湖心亭看雪》在张岱的散文中从互文的角度进行欣赏,就可以发现《湖心亭看雪》其实与《西湖七月半》一样,也是作家对西湖一景的欣赏和描绘,只不过是一个写闹,一个写静,而闹与静之间,作家想要突出表达的,是他对一种人生境界的赞扬和追求,对一种人的品格的标榜和自赏。与爱国无关,与悼明也无关。

全篇《湖心亭看雪》,仅有短短不到二百字的篇幅。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

文章上半写景,下半写人。写雪后之静的“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并没有创新之意,因唐诗中早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之语。真正决定了这篇小品艺术价值的,其实就是后面几句静中之物的描写。对雪后西湖景物的文字描绘,收到的却是中国山水画的效果。“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宛如铺就了一幅雪白的上好宣纸,而后的“湖上影子”数句,勾勒画中景物,同时绘画者形象如在目前,“长堤一痕”,绘画者屏息宁神,笔尖轻中有力,在宣纸上刻下细细的一道墨痕。“湖心亭一点”,则是绘画者抬起身来,端详许久,而后果断地画纸上重重放笔,轻轻一转,一点墨迹演绎出一座小亭。再后的运笔就放松多了,随意画出一芥扁舟,剩余的笔墨轻点几下,是所谓“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古人评王维的诗,盛赞其中妙就妙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湖心亭看雪》也是美就美在,文中有画。与王维不同的是,王维的诗中有画意,而张岱的散文中还有画笔。“痕”“点”“芥”“粒”等量词的使用,不仅仅为文章增添了形象感,更增强了动感。这是张岱这篇散文中最值得称道的地方,他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文字精致的魅力,向我们证明,用朴素自然的文字也能营造出诗情画意的美学效果。

下半对人的描写,其实未脱张岱散文创作的窠臼。张岱在包括《西湖七月半》等多篇散文中,都在着力宣扬和肯定着一种精神品味和人格魅力。这就是孤芳自赏,卓然独立,自视甚高而又渴求知己。在《西湖七月半》中,他描绘了第五类人的情趣格调与众不同,与凡夫俗子不可同日而语,在纷乱俗世中,自能领略天地之妙,尽享清诗雅韵之美。同是“竹肉相发”,在俗人,不过是装点门面之恶俗之举;在遗世高人,则是同气相求知音共赏的名士之风。清高遗世,名士风流,其实是张岱一直追求的生活态度和生活品味,以此来解读《湖心亭看雪》的下半,就不难理解文中所说之情。一直以孤标傲世自居的张岱,忽然发现他的特异之举原来却不乏同好,已有两人先他于湖心亭中,煮酒相对。引为知己之余,也令张岱自惭弗如。所以结尾引舟子“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之语,于贬中寓褒意,作者得意与自赏之状也跃然纸上。

上一篇:自主、合作、探究式语文能力课堂教学策略 下一篇:我国近十年来学校安全教育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