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效果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3 21:53:52

活动效果总结

活动效果总结范文第1篇

我们都不会忘记1949年10月1日,这天是新中国成立的日子,也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日子。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在祖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受祖国60年来的发展和变化。经过使学们参与到整个活动中了解祖国成立60年来走过的不同路程。无论是风风雨雨的日子还是一帆风顺的发展过程都需要我们去了解和感悟。让我们都清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机会。将全体同学对祖国的祝福放飞,祝愿祖国更好更快发展。此外,希望通过这次团日活动,将全班同学凝聚起来,让他们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感受到集体带给他们的温暖。激发他们对班级活动的热情,进而增强同学们对班级活动的支持。

二、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活动:一是通过放风筝的形式,放飞同学们和其他参与人员对祖国的祝福。二是通过写对联的形式抒发同学们对祖国的爱,将自己对伟大祖国的爱寄托在一副副的对联上。三是通过红歌大比拼的方式,唱响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将自己心中浓浓的爱国情怀直接抒发出来。三种形式的活动吸引了同学们,他们都能热情参与到其中。

三、活动前期工作阶段总结

1、主题确定工作的总结。

行管081班第六期活力在基层团日活动由讨论到主题的确定,又由主题的确定到活动的顺利开展经历了超过一个月的时间。首先,当校团委活动的主题确定之后,班委们召开了几次会议,会议上主要讨论何时组织召开“团日活动主题讨论会”。明确会上应该要注意的问题,如何鼓励全体同学在讨论上积极发言,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说出来。其次,班委组织同学们对讨论会上的方案和建议投票。最后,确定团日活动的主题和具体活动方案。

这次团日活动的讨论会能够按照预期的效果进行,讨论会上大部分同学们能积极发言,将自己预先想好的活动方案提出来。但是在讨论会议上还有一少部分同学没有发言,并且有极个别同学没有参加讨论会。

2、宣传工作的总结。

(1)虽然本次团日活动准备的时间足够长,但是由于活动方案的确定时间相对较后,所以导致团日活动的开展日期推得比较后。

(2)活动的宣传工作比较少,主要以网络方式进行宣传,而没有印传单或者是以其他的方式宣传。活动的宣传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选择宣传方式和时间段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特别要保证活动的宣传到位,才能将活动推出去,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进而取得他们的支持和激发他们对本班团日活动的了解兴趣。

3、活动的任务分配和人员安排总结。

由于每个活动需要做的事情不同,加上每个活动的人员安排也较多,所以提前安排好每一项任务的负责人和小组成员非常重要,在团支书的统一安排下,最终将工作真正落实到了每一位同学,确保每位同学都有参与到活动中。以下是活动的工作人员安排情况:

活动总负责人:团支书李美丽

风筝制作小组负责人:卢雅文(组长)、冯仕满、张海培、林海鹏、

风筝祝福语收集小组:

第一组:张婉萍(组长)、钟梦玲、王利明、黄世胜、游蝶影

第二组:徐悦瞿(组长)、索宁、 戚秀丽、王林影、朱丽汀

第三组:吴桂玲(组长)、卢彩华、苏晓纯 、朱睿泽

摄影小组:王绍军、卢雅文、张婉萍

爱国知识系列活动负责人:张海培(组长)、张小静、谭文辉

赖秀环、权延晓

博客资料上传和更新小组:王绍军(组长)、李美丽、张小静、

冯仕满、卢雅文、林海鹏等

四、活动的开展工作阶段总结

1、活动的流程总结:10月10日——11月10日 活动的准备阶段

11月11日——11月16日 活动正式开展阶段

11月17日——11月23日 活动的总结阶段

2、活动的组织工作:活动的组织工作可分为活动的任务分配、人员安排等。活动开展过程中能够按照之前的分组进行活动。每一项活动在小组长的带领和主持下都能够有序地开展进行。活动的开展之所以能够那么顺利,主要是因为有较好的组织工作和同学们对团日活动的支持。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失控的局面,整个活动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下最后顺利完成。

3、活动开展进程:本支部按照策划的时间在11月14——15号开展团日活动。活动当天,第一批的同学早上十点左右到达番禺区长兴乐园,第二批的同学在中午十二点多的时候到达活动地点。同学们按照之前的分组完成自己的工作。

(1)到达乐园后,首先由风筝制作小组的成员和其他同学一起制作风筝,同学们分工合作,七手八脚做好风筝。

(2)其次是收集祝福语小组的三个小组长组织好每个小组的成员,到游客多的地方收集他们对祖国的祝福和希望,然后把全班同学和游客们的祝福语贴在风筝上。接下来是红歌大比拼和写对联抒国情的活动,这两个活动结束后,将同学们所写的对联和收集到的祝福语都贴在风筝上。

(3)最后由全班同学一起将满载希望和梦想的风筝放飞,让它乘着风飞向更远的地方,希望我们对祖国的祝福能够早日实现。

五、团日活动博客的制作。

团日活动博客的制作主要由王绍军、卢雅文、冯仕满、林海鹏几位同学负责,博客上面的内容包括活动的策划、总结、活动的照片和视频、活动的心得体会等。

六、活动总结阶段工作的总结

团日活动截至11月16号开展阶段就完成了,接下来是对团日活动的总结。本次团日活动的总结工作主要有班委总结和全体同学的总结。

1、班委总结。班委在团日活动开展完成后,总结本次团日活动的优点与不足之处。讨论在团日活动的策划、组织、人员安排和开展等环节中的工作开展情况。讨论活动后应该如何组织好全体同学对活动进行总结,让同学们写出他们在参加活动时的感受和体会。

2、其他同学的总结。其他同学的总结主要体现在团务日志的撰写上,每位同学必须对团日活动的开展以电子版的形式写下来,然后由班委和其他负责人将同学们的团务日志粘贴在本班的博客上。另外,还要打印一份纸质版的日志收集在本支部纸质的团务日志本上。

七、活动好的方面与不足之处总结

(一)活动好的方面

1、本次团日活动的策划、组织和总结工作做得比较好。团日活动先由班委策划,再由全体同学讨论,最后确定活动内容和形式。

2、活动任务分配和人员安排合理。团日活动从策划到总结都鼓励全体同学参与到其中,在活动的开展中,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任务。避免了有些同学因为没有安排到任务而积极性不高的情况。

3、活动内容和形式比较新颖。本次团日活动的主题虽然与前两次的活动主题大同小异,但是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并不雷同。活动的特别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活动通过放风筝的形式放飞我们对祖国的希望和祝福。(2)活动通过写对联的形式抒发我们队祖国的爱。(3)活动的范围没有局限在校内,而是将活动推向社会。

4、同学们活动参与热情度高。

(1)班里大部分同学都参与到了这次团日活动中去,而且在这一次活动中很多同学都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2)活动开展过程中,同学们能够将自己的热情投放在本次团体活动中来。特别是在爱国知识系列活动中,团支部的成员们都能热情参与,借助活动抒发对祖国的深深祝福。

5、同学们不仅在团日活动的开展中积极参与,而且在总结工作方面也很配合。同学们都对团日活动做了总结,并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在团务日志上。总结同学们在活动整个过程的体会、说出他们在整个活动中学到了什么、在活动后应该明白我们在爱国方面应该做出哪些贡献等。

(二)活动不足之处

1、团日活动地点选择一波三折。因为本次团日活动的地点最终确定是在校外,所以选择一个又好又能配合到本班搞团日活动的地点显得非常重要。地点的选择确实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以致于一开始确定的地点不能去而在临近活动开展的时间才另找一个地方。

2、活动时间安排不太合理,导致总结收尾工作时间过紧。因为活动的开展需要两天的时间,再加上校体育节也占去了很多时间。所以我们班的团日活动只能不断改期,最后确定在11月14、15号两天开展活动。虽然最后能够顺利开展活动,但是由于活动的时间过于靠后,以致团日活动后面的总结工作相当紧张。

3、少部分团支部成员没有参与到团日活动中。因为有三位同学要参加校体育节的乒乓球比赛,所以没有参与到团日活动中来。没有全体团支部成员参与到活动中来是本次团日活动的一个不足之处。

4、没有考虑到天气变化给活动带来的不便。在开展团日活动的当天,由于气温下降,给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不便。比如:天气过冷,同学们的集中时间就会推后。气温不高,导致同学们的参与积极度可能就没有平时高等不好的影响。

5、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因为活动开展的时间较晚,所以活动的宣传工作也被迫要推后,这样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很多的宣传活动也就做得不够好。

两个活动方案总结

活动方案一:“放飞爱国情怀,放飞梦想与希望”活动总结

一、活动内容介绍:

这个活动主要的亮点在于放飞爱国情怀,放飞希望。通过本班同学自制风筝,然后将同学们对祖国的祝福和希望收集起来粘贴在风筝上,让同学们的希望和祝福随风筝飞向远方,飞向高空。这个活动听起来简单,实际上它寄托了很多同学内心的希望。活动整个过程包括风筝材料的获取(这部分的工作由卢雅文和冯仕满两位同学负责)、风筝的制作、风筝祝福语的收集与粘贴(每个小组负责)、放飞风筝。

二、活动人员安排:

风筝制作小组负责人:卢雅文(组长)、冯仕满、张海培、林海鹏、

风筝祝福语收集小组:

第一组:张婉萍(组长)、钟梦玲、王利明、黄世胜、游蝶影

第二组:徐悦瞿(组长)、索宁、 戚秀丽、王林影、朱丽汀

第三组:吴桂玲(组长)、卢彩华、苏晓纯 、朱睿泽

三、活动预期效果

1、能够将风筝自制好,并且在活动当天能够由负责制作风筝的同学带动全班同学一起制作风筝,使全体同学参与到制作风筝的过程中去。

2、能够在长兴乐园收集到很多游客对祖国的祝福语。活动前将计划有三个小组的成员负责祝福语的收集,活动开展的当天三个小组的成员会收集到较多游客的祝福。

3、祝福语收集完后,同学们的祝福会与风筝一起飞向高空,将同学们和游客们的希望和祝福带到高空,传达给世界各地。

4、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可以学会怎样与别人合作将事情做好,怎样与别人交流,得到别人对自己活动的支持。

四、活动的实际成效

这次活动在开展中取得了预期的绝大部分效果,但是没有完全取得预期的全部效果。

1、能够依靠同学们的自身努力和团结合作,将要用的风筝制作好。

2、祝福语收集小组的组长们也能带领各组员在乐园中邀请其他游客签写祝福语,各小组也都积极配合组长的工作,共同完成收集工作。

3、但是活动中不足的是由于之前没有考虑到长兴乐园在我们活动开展的当天游客数量远远少于预期的数量,所以最后我们收集到的祝福语还是比预期的要少很多。祝福语数量的不够会影响到活动的总体效果。

活动方案二:“爱国知识系列活动”总结

一、活动内容介绍:

爱国知识系列活动由一系列的活动组成,活动主要包括了几个小的活动。有写对联抒国情活动、红歌大比拼活动、为祖国献上一句真心祝福语活动这三部分。这三部分的开展首先是将全部同学分成三个小组,在这三个小组中开展以上的活动,活动过程中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爱国知识活动。活动主要突出同学们对祖国的爱,通过不同的形式将自己的爱国情怀抒发出来。这些活动的开展过程必定会给予同学们抒感的最好机会,是他们表现对祖国祝福的有效形式。

二、活动人员安排:

爱国知识系列活动负责人:张海培(组长)、张小静、谭文辉

赖秀环、权延晓

三、活动的预期效果

1、活动新颖的形式会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其中。所以这一活动可以调动全部同学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自觉参与到活动中。

2、每个组的同学能够按照负责人的要求写出一副符合要求和当天实际情况的对联,对联将汇聚全体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

3、每个组的成员在红歌大比拼的环节都能放开心中的梦想,将自己对祖国深厚的爱意歌声的形式表现出来。

4、每个小组的成员必定能够选出一句最能表达全部同学对祖国情感的祝福语,并且能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

四、活动的实际效果

爱国知识系列活动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相差不大,活动形式的新颖确实调动了同学们参与到其中的积极性。

1、每个小组的成员在小组长的引导下能够将每个小组的对联写好,并且能够很好地解释出其中包含的那份爱与意义所在。

2、红歌大比拼环节同学们将活动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各小组在表演红歌的时候都采用了跨时代的形式合唱本小组的红歌。比如:有的小组按照每个时代的发展而从《东方红》唱到《春天的故事》再唱到《走进新时代》最后是衔接到了现代歌曲《中国话》。每一首歌,歌颂的是一个时代,从红歌大合唱中我们唱出了祖国60年来的发展和变化。

3、祝福语的比拼也收到了超预期的效果。每个小组想出来的祝福语都是经过同学们的精挑细选而成的。每一句祝福语的背后都蕴含了同学们的浓浓爱国情怀。

结语

活动效果总结范文第2篇

一、活动简介

这一部分主要作用是回顾整个活动的背景,看看做的活动有没有偏离策划的初衷。另外,交代活动背景也方便备案,共享给更多人。包括活动名称、活动时间、活动目的、活动规则、宣传渠道。

1、活动名称:简单来说就是有种有趣有料。有种是指用户一看知道你这个活动室干什么的;有趣就是看了会心一笑;有料呢,与用户利益相关的要重点突出。能用数字表达的尽量用数字。重点突出、简洁明了。

2、活动时间:根据各个活动的目的来制定,短期的活动一般来说5-7天是比较合理的,过长过短对传播都不利。

3、活动目的:在制定的时候切忌求贪求多,单个活动的目的越具体越单一越好。传达的信息越有针对性越简单,用户越容易接受。比如活动目的是“拉新”,可以拆解到“新增注册“或是”新增交易”。

4、活动规则:需要写的简洁明了,测试是否简洁明了有个办法,你用一句话口述,看看对方能不能听懂。

另外,要注意宣传渠道是总结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时候,活动没有爆发往往不是因为活动做的不好,而是缺少好的渠道!“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在活动总结的时候,我们可以将每个宣传渠道的具体宣传方案罗列出来,包括设计图片、文案、渠道用户分类等等,也方便我们在第3部分可以罗列出每个宣传渠道的数据,横向比较各渠道投放成果。

二、活动成本与预期效果

活动成本主要有2种预估方式:单人成本(也就是说平摊到每个用户头上,愿意付出多少成本);总量控制(每个活动的总预算是多少,如果活动带来的用户爆发,公司无法承受活动带来的成本压力,也是蛮可怕的。)

总成本需要考虑人力成本+宣传成本+奖励成本等等。人力成本包含策划、设计、开发的时长;宣传成本包含各渠道的成本。

注意在制定活动预期效果的时候不要用增加曝光率、提升知名度这种假大空的话,制定目标要用客观的数据衡量!比如我们的活动目的是拉新,那么就可以将安装激活量作为考核目标。而目标怎么制定才合理呢?

第一种是可以参考同类或者过往活动、平日数据作为参照,进行相应放大。

第二种就是可以结合当月的运营目标进行分解,这个活动需要承担多少比例的指标。而做活动的最低要求是产出要能覆盖成本。

三、活动效果评估

活动效果评估需要结合你的活动预期效果来。如果活动数据达到预期目标,效果可以覆盖成本,基本可以判定这个活动是成功的。

除了数据这一硬指标外,还可以从多维度去评估效果。比如用户口碑、活动流程、页面视觉效果、团队合作好不好、付出成本与产出比等等。

如果没有达到活动效果,我们将在第5部分做活动反思。

四、活动亮点

这一部分可以记录在活动策划中出彩的点。例如,活动形式新颖、用户口碑好优秀的分享文案,有效的促分享机制等等。活动整体效果好或者某个环节用户反馈好,我们可以记录下来,之后换个页面直接复用。

另外,还可以记录活动进行时,优秀的团队协作。比如,页面设计耗时少、动态效果好、前端开发适配度高、预留上线时间充足等等。

记得要多多感谢你的团队,每个活动的效果都是团队一起努力的结果!

五、活动反思

活动效果总结范文第3篇

教育评价就其目的的不同,通常分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两种类型。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这两个概念是由斯克里文在其1967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首先提出来的。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一般地说,形成性评价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不重视对被评对象进行分等鉴定。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与此不同,它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一般地,它与分等鉴定、作出关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个体的决策、作出教育资源分配的决策相联系。学生的毕业考试、教师的考核、学校的鉴定都是总结性评价的例子。由此可见,这两类评价活动是有区别的,并且,这些区别可以进一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目的、职能(或者说期望的用途)(expected uses)不同。布卢姆(Bloom,B.S.)曾经明确指出,这两种评价相区别的“明显的特征在于目的(期望的用途)”。他进一步指出:“形成性观察的主要目的是决定给定的学习任务被掌握 的程度、未掌握的部分”,“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学习者分等或鉴定,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为进一步提高所必需的特殊的学习上。” 布卢姆的这段话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而言,但其基本精神同样也适用于教育评价的其他方面。在教育方案的评价中,形成性评价通过社会需要、教育活动参与者的需要的评定、可行性研究、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调查,将其目的指向改进教育活动的质量。 总结性评价“指向更一般的等级评定”。它的直接目的是作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别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合格。总结性评价与教学效能核定(accountability)联系在一起,它为关于个体的决策、教育资源投资优先顺序的抉择等提供依据。 第二,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报告听取人(audience)不同。形成性评价是内部导向的,评价的结果主要供那些正在进行教育活动的教育工作者参考。总结性评价是外部导向的,评价的报告主要呈递给各级制定政策的管理人员,以作为他们制定政策或采取行政措施的依据。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这一区别,决定了这两类评价活动的外部特征:形成性评价者与教育活动的实施者相互依赖。教育活动的实际参与者与实施者需要形成性评价者提供各种帮助,这两类人员关系密切。然而,总结性评价者则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独立的关系,这一独立的关系是他们能以客观的态度实施评价的基础。 第三,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覆盖教育过程的时间不同。如前所述,形成性评价直接指向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以改进这一活动为目的,因此,它只能是在过程中进行的评价,一般它并不涉及教育活动全部过程。总结性评价考察最终效果,因此它是对教育活动全过程的检验,一般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进行。 第四,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对评价结果概括化程度的要求不同。形成性评价是分析性的,因而,它不要求对评价资料作较高程度的概括。而总结性评价是综合性的,它希望最后获得的资料有较高的概括化程度。 除了上述区别外,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在评价的准则、标准、方法等方面也有些区别。但是,这些区别并非是本质的,而是由目的或期望用途的不同而派生的,并且随着一些新的评价模式的出现,这些区别正在变得模糊起来。

(陈玉锟 著 《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活动效果总结范文第4篇

【2016年圣诞节活动总结1】

接近元旦,圣诞后留下的余乐依然充溢在大家的心中,寒寒烈风,暖暖故事,这个学期即将结束,在这不一样的季节里,大学生报社走过了不一样的道路。为了加深大学生报社内部的交流,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认识彼此,了解彼此,大学生报社举办了“圣诞后的狂欢”交流活动,现将此次活动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

2016年12月27号晚上19:05~21:25,新教学楼104顺利地开展了“圣诞后的狂欢”交流活动。交流活动的开始比原定的时间推迟了5分钟,同时活动结束时间也比原定时间延后了整整25分钟。此次活动经历了三大环节,自我介绍环节,游戏环节,自由交流环节。首先是自我介绍环节,让参与交流活动的每一位成员都自我介绍。然后是游戏环节,大家的参与热情高,活动气氛热烈。最后一个环节是自由交流,成员之间相互交流。21点25分,整个交流活动顺利结束。指导老师由于没有空,此次活动并没有出场。

二、活动准备和主要分工:

采购活动所需物品材料:罗庚梅;

活动的黑板字体工作:管洁莹;

活动流程的ppt制作:赵燕雯;

会场布置及会场的申请:蔡小军;

多媒体操作及会场音乐配置:陆韬为负责人

现场摄影工作负责:黄润金;

老师的邀请:戴一红;

三、活动效果:

此次活动由大学生报社大一成员策划和组织,前期准备工作较好,大家的协调合作意识强,为此次活动的顺利展开埋下较好的伏垫,整体来说此次活动达到了交流的效果。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 前期准备工作较为充分,成员之间的协调合作性较好;

(2) 成员的活动积极性和参与性比较强;

(3) 物资预算明确,所需物资适量购买;

(4) 突况的处理较好,保证了活动顺利进行;

(5) 成员的热情较高,大家玩得尽兴投入;

(6) 成员的相互认识性加强了,新成员也融入了新环境中;

(7) 后期现场清理好

四、活动不足

活动结束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不足的地方。

(1)人员分工不清晰,活动前虽然进行了基本的人员分工,但在现场时却显得混乱;

(2)时间观念不够强,在布置活动现场时,由于没有抓紧时间,而造成了延迟活动的开幕;

(3)活动时间控制不好,游戏环节过于冗长,以至最后耽搁了活动的结束;

(4)主持人变动影响了主持效果,原来安排好的主持人却由于喉咙痛以至换了主持人后,效果不好。然后原定主持人却擅自返回主持,影响了主持效果,显得混乱;

(5)由于人员变动大,同时有些成员并不配合,拖延了时间,影响了效果;

(6)游戏节目较丰富,但游戏缺乏一定的新鲜感,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的成员,让他们活跃其中,现场气氛显得有些沉闷。

五、活动经验教训

此次活动虽然顺利进行了,但也暴露了我们的一些不足和缺点,针对所暴露的缺点,我们应该汲取每一次教训,努力改进,不断改善,认真做好每一步,避免下一次再出现类似的问题。只有不断追求改进和进步,我们才能搞好每一次活动。加油,大学生报社!

【2016年圣诞节活动总结2】

这次圣诞节活动圆满结束了,总体感觉还是很不错的。首先是孩子的表演很好,孩子们都很尽力的表演好自己的节目,其次是家长们的积极配合使得整体氛围特别好,最后就是孙明月老师的舞蹈把整场活动的气氛带到最高点,使得家长们欣赏节目的兴致意犹未尽,赞叹不止。然后就是篝火晚会,伴随着圣诞节的音乐,小朋友和家长们围着篝火拍手、转圈,气氛也很不错,随后就是拔河比赛,由于家长的积极配合又把游戏的气氛带到另一个最高点,活动各个环节连接较为连顺。最后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使得整场活动圆满结束。

不足之处:1、人员安排不明确,比如物品准备的详细事宜,具体到谁准备什么物品?确实准备好了没有?

2、班级安排的节目有点紧,有时候一个班级一个节目结束后,就要准备下一个节目。有些孩子表演休息时间不够。

3、篝火活动时,围成小圈时,部分家长和孩子在外圈看不到。

4、夹气球游戏,气球准备不够,与家长距离较远,听不见游戏规则。

总体来说,整个活动气氛一直挺好,老师之间配合不错,家长也很配合,希望下次活动会更好。

【2016年圣诞节活动总结3】

一、活动的目的

在圣诞节之际,为同学们更好的感受到节日的气氛;虽然圣诞节不是我们的中国人的节日,但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人们也融入了世界人民的怀抱,跟着外国友人一起庆祝这个盛大节日。同时让学生感受学习西方文化知识的快乐。

二、活动过程,

1、宣传部提前做好宣传板,对本次活动的内容进行宣传;

2、负责人提前买好圣诞树等活动用品;

3、会场布置:圣诞树及活动相关物品的摆放;

4、a、发卡片:把卡片发给同学手中,指导同学们把自己的心愿和要祝福的话语写在上面;

b、折纸鹤:把同学们的心愿,折成纸鹤并连起来。

c、安排签名:给写完卡片的同学提醒,让他们在画布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已做留念。

d、照相人员:把活动的场景和过程以照片的形式拍下来。

5、活动总结与讨论:为了总结此次许愿活动成果,分析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以便进一步完善,我们及时对活动效果、活动意义进行了总结,大家积极发言,勇敢批评,并分工合作将活动写成文字总结以便支部存档和上报组织。

三、 活动自我评估

总体来说,我们这次以“圣诞の愿”为主题的活动,各个阶段的活动都十分成功,成功的原因我们总结为以下几点:

1、 准备较充分

“不大无准备之战。”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正是因为有了详实的考虑、周全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这次活动才有了成功开展的前提。如我们提前几天出宣传板和准备材料等,并且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就有了详细的计划及活动部署。

2、 分工具体安排合理

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会长就已经将工具、任务合理分配,同时也注意到宣传组织及工作时间的协调。事后,同学们普遍反映良好。

3、 活动影响范围大

我们此活动不仅在本院影响较大,而且在全校范围内,引起强烈的反响。本次活动的基本目的达到。

4、 活动全面深入

从初期活动内容的确定到联系相关部门,宣传组织同学进行分工,一直到活动的全面开展都很好的完成,后期总结讨论,充分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并且升华了理论,提高了同学们的思想认识。

在取的成功的同时,我们也认真反省思考了我们的不足。

1、 场面有点混乱。活动虽然经过具体分工,详实安排,但在实际过程中由于是饭点,参加活动的人很多,现场秩序不好。

2、 前期的宣传做得不够到位,导致很多参加者到活动要结束时才来。

活动效果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探究活动课教学效果

自从政治探究活动课开设后,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但由于存在时间紧、任务重、备课浅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政治探究活动课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1、教学准备阶段:备课"浅"、手段"旧"

对于综合探究课的准备阶段,教师在备课时比较浅,一方面,知识层面的理解浅,只是仅仅围绕"考试大纲"上的考点来备课,侧重知识的识记,忽视对学生情感、价值、能力的引导,比如,在对《经济生活》模块中的综合探究课《正确对待金钱》的备课时,考纲要求"在分析、比较、感悟的基础上,认同正确的金钱观",但在备课时很多教师直接去除了让学生分析、比较、感悟,而是直接告之学生正确的金钱观是"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学生只能是知道了正确的金钱观是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要树立这样的金钱观,怎样来树立这样的金钱观,很难给学生以情感和价值的共鸣,对知识的把握很肤浅,何谈能力的提升。

另一方面对综合探究课的准备时,收集资料比较浅,往往教师只是靠自己的经验去收集,而忽视让学生参与收集,了解知识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比如,在对《经济生活》模块中的综合探究课《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时,教师只是简单的收集就业形势严峻的资料,告诉学生要自主创业,学生可能并没有紧迫感,但如果我们让学生参与收集就业形势严峻的现象、分析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学生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无形的感受到就业的严峻,会不断的提醒自己要做好就业和创业的准备,目前学生唯一能做的就是,学好本领,积蓄力量,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准备阶段手段"旧",很多教师还停留在教参或报刊杂志,学生很难形成感性认识,其实,准备阶段我们可以走出课堂,让成功人士来谈,让学生来谈,不要仅仅以书本到书本,可以从实践到书本,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际相结合。比如,《经济生活》模块的探究活动课《提高效率 促进公平》我们以旧手段从教参到课本,学生很难理解,整堂课也很枯燥。可以让学生走进工厂,看看效率是什么,如何提高效率,让学生与政府沟通,了解政府在促进社会公平上的努力,工厂与政府的结合,可以让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一目了然,学生也就知道了效率对自己的用处,加倍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2、教学实施阶段:学生参与度"低"、活动"虚"

政治探究活动课开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探究活动课的全过程,从而感知知识,提升能力,在开展过程中要让学生参与探究活动课的全过程,但在现实教学中,发现学生参与度"低"一方面,收集资料时,学生的参与面少,教师怕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少让学生参与,都只有教师自己来整理收集,不利于实施阶段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活动时,学生就感觉被动,无话可说。

另一方面,探究课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参与面不广,集中在几个学生,或某一小撮学生身上,有些学生被置于了探究活动之外,探究活动课的目的就很难达到,在一次听课过程中,老师开的是《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探究活动课,虽然老师组织的很好,让学生分组讨论,努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但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些同学因为没有课前去收集和整理资料,而是被动的接受老师收集的现成资料,缺少了亲身感验的过程,所以在分组讨论中国经济的现状和经济全球化时,表面上很热闹,实际上并没有实质的内容,更何谈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对策呢?直接导致最后小组代表发言,基本还是围绕课本知识,并没有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的能力、情感价值就很难提升。这样的探究活动课其实只是在原来传统讲授课的过程中多加了一个分组讨论,失去了探究的意义,学生只是被动参与,所以在课后,问学生在上探究活动课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很多学生觉得很轻松,为什么呢?有大部分原因是这些探究活动课是教师预设好的,学生没有适度的紧张感,另一方面很多学生没有真正参与,觉得与自己无关,自得其乐,活动处于虚位,也就失去了开设探究活动课的目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3、教后总结阶段:反馈"慢"、不系统

政治探究活动课的教后总结是政治探究活动课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对政治探究活动课的教后总结,反思和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和专业的成长;另一方面,教后的总结可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增强学生的自信,使学生明白自己在探究活动课过程中的得与失,汲取经验和教训,提伸能力,但在政治探究活动课的教学总结阶段出现了反馈"慢"、不系统的问题,这一问题在三星级及以下的高中比较明显,一方面总结的时间间断过长,一般在一周后、二周后甚至不总结,这么长的时间间断失去了教学总结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也失去了对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改进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后总结的不系统,主观性强,比较随意形式单一,并没有真正体现政治探究活动课开放性的特点,从而也就达不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也是很多学生认为政治探究活动课是玩的课的原因之一,因为学生并不知道结果会怎样,只是在课堂上活动,并没有活动成果的展示,也就不能知道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文化生活》模块中的探究活动课《铸就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要求收集中国传统文学、传统音乐、政治人物和科技发展等方面的资料汇编成集,如果教后总结慢,学生也就失去了收集、整理和汇编资料的积极性,打击了学生对开展政治探究活动课开展的热情。

4、教学效果评价:维度"少"

活动效果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考核;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3-0212-02

科学的考核制度和评价机制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强有力的导向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通过建立合理的考核手段、方法以及内容等制度的建立,可以从根本上转变以往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教学的传统观念,还能够激发教师和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效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建立起一套合理的考核机制,从而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一、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的考核与监督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大多注重课堂讲授内容的精准、授课方式的灵活多样、授课方法的新颖灵活以及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融洽,以上述考核目标为出发点的考核指标和体现已经非常完备,而在对教师实践教学的考核却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位。因为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考核体系,各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上千差万别、内容上五花八门,虽然看似丰富多彩,但实际效果却得不到学生的认可。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考核与管理不规范。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教师始终是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主导者,决定了实践教学的内容、方式及具体实施。因此,科学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必须要对教师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让教师的实践教学内容有章可循、让教师的实践教学过程有据所依、让教师的实践教学成果得以展现、让教师的教学付出得到相应的回报,从而提高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严谨性、严肃性,激发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而避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走过场、摆样子。

第一,明确实践教学目的,确立实践教学方案。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计划安排,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对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考核的直接依据。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案首先要明确实践教学的任务和主题,要让学生了解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进程,要引导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加强实践教学组织,实现实践教学效果。能否顺利完成实践教学活动,取得预定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教师在实践前的准备、实践中的组织和实践后的总结。盲目地、无组织、无总结的实践活动,即使主题再鲜明、内容再新颖,也不可能让学生在实践后得到理论的提升。因此,对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践后的总结同样应该纳入实践教学考评体系当中。

第三,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提高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的困境,实践教学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高校的重视。对实践教学的奖励,有些院校已经采取了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齐头并举的方式。在精神奖励方面,通过设立实践教学优秀成果奖,让在实践教学取得优异成绩的老师得到表彰,并记入业务档案,作为职称评定、岗位考核的一项;在物质奖励方面,将实践教学计算到教学工作量之中,折算为课时工资。而对于那些在实践教学中敷衍塞责、不思进取,教学效果较差的教师,应该给以批评和惩戒。

二、加强对学生参与实践教学过程及学习效果的考核

近年来,在中央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下,为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各高校都在积极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互动式教学、实践教学等新颖的教学形式正在走入课堂。

在对学生理论学习的考核方式上,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采取考试测试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理论学习的效果,而与课堂教学相比,实践教学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在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对学生个体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表现等方面,传统的考试方式已经无法反映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考核中,应当遵照实践教学的规律,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考评方式,将实践过程和实践效果相结合。

第一,明确学生实践教学指标,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当前,很多高校已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分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但是对学生的考核却依然采取理论考试的单一形式。这样一方面无法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实践教学的地位。有些高校则在教学计划中明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权重,并把实践教学按照课时量计算学分,在对学生考核时按照各项成绩的比例记入课程总成绩。有些高校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的方式,将实践教学的考核作为一项专门的课程列入考核项目。

第二,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考核应该既看结果又重过程。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不仅包括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期的实践活动,还包括后期的总结,这三方面是一个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了组织和指导作用,是活动的主导者;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过程的始终,是教学的对象,更是实践的主体。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之中,能否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实践教学活动,能否在实践教学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应该成为对学生进行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考核中,既要看结果,又要重过程。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往往会打消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看过程不看结果,则容易让学生忽视对实践的总结,达不到理论的提升。

第三,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考核要适当扩展方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诸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业走访见习、社会问题调研、理论专题研讨等。这些实践活动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社会视野。在对上述学生参与的实践教学活动考核中,很多教师采用了撰写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考核方式,通过对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记载,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判断。除此以外,教师还应当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中的道德自律、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方面给予综合评价,通过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来评定实践成绩。

第四,坚决杜绝弄虚作假等作弊行为。在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考核中,一定要确保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真实性,打击弄虚作假等舞弊行为,这是保证学生实践教学是否得到公正考核的基本要求,也是建立实践教学活动长效机制的必要前提。有些教师为了完成实践教学任务,明知有的学生不认真进行实践,随便找个单位出具实践证明,或者在网络、报刊上拼凑实践报告却不加制止,对考核成绩不重视、甚至放任自流,这种做法将严重损伤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热情。为了达到考核的公正、严肃,教师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此类问题,对于弄虚作假、敷衍了事的行为,要提出严肃批评和教育。而对于那些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表现突出、积极进取的学生要适当给予奖励,以不断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果总结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不仅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教学工作的考核与监督,还要加强对学生参与实践教学过程及学习效果考核,而且要对实践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对学生提交的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进行点评,澄清观念,修正错误,从而巩固实践教学效果。

第一,引导学生学会梳理实践教学过程及成果。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事物,当他们走出校园,步入复杂的社会,投身于实践教学活动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因为年龄、阅历的局限,更因为理论的不成熟,当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甚至有时在错误的言论影响下会产生错误的观点。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学会梳理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分析问题,并做出正确判断,进而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第二,鼓励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交流,总结实践教学成果。在实际的教学进程中,各位教师开展得教学实践活动不尽相同,如果能够适时开展相应的交流和总结,汇报学习实践教学活动的成绩、缺点和不足,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在交流中不断增长智慧、增强能力,将有助于大家共同探讨更为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方式和方法,深化实践教学活动成果,探索实践教学活动的规律,有助于今后更好地开展此类活动。

第三,组织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实践教学的方式与方法。教师教学的目的是要提升学生思想境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没有学生切实参与的教学活动不会有较好的效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安排,一方面会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与组织能力,另一方面,也避免教师无的放矢的现实情况,学生了解同龄人的思想状态,更能认清何种教学手段和方式适宜广大学生,因此将增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活动效果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课前5分钟; 归纳总结; 演讲; 实施过程; 反思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120-002

当前,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提倡多样化的学习形式。朱永新在“新教育实验”中提出让每一个学生都讲起来,他认为:“话语能力是一个人终生最有效的重要本领。讲话是一个人展示才华的能力,而我们的学生常常是听读有余,而说写不足。”魏书生所提学生“十二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当中,就有演讲的习惯。《电工基础》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电工学科的概念多,原理抽象,难懂难学。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自己归纳总结知识点,不让学生去归纳总结,那么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就会理解肤浅。通过课前5分钟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知识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课前5分钟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活动的背景和要求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论述了归纳推理的特点。17世纪英国逻辑学家培根在总结近代实验科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与简单枚举法相区别的“三表法”,着重强调科学的归纳方法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19世纪英国逻辑学家穆勒继承培根的传统,对归纳法作了第一次拓展,提出了探求因果联系的五种归纳方法。

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是电工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点的重要措施。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是把零乱的知识组成框架的过程,怎样让知识点由零乱到有序,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组织能力。而传统的归纳总结是教师串讲知识,重复之前的上课过程,学生处于一个被动、消极的状态,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另外,在课前5分钟的这段时间内,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部分学生的心思不在课堂上,如果这时进行课堂教学,教学效果不会很好。因此可以在这5分钟的时间内,开展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活动,一方面可以迅速吸引学生,集中其注意力,进入上课状态;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进行知识点归纳总结,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点,提高学习成绩。课前5分钟的学生演讲活动可以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双方的互动性,通过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对分散的知识点进行系统小结,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对所学知识重新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亲自完成知识点归纳总结。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思考对学生来说意义很重要。在思考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课前5分钟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就是一种把知识点归纳总结与演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知识点归纳总结中,要体现知识与技能的要求,要体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要体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二、课前5分钟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活动的意义

知识点归纳总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掌握内在联系,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体系。

1.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能帮助学生理顺知识,形成知识结构体系

在《电工基础》课堂教学中,每个章节都有各自的重点和难点。老师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在上课的过程中,介绍大量的教学内容。一节课下来,学生大脑里涌进了大量的零碎信息,这些知识往往是不稳定的,不牢固的,特别是新旧知识之间容易混淆,产生理不顺的现象。因此,教师一定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把知识点进行简单的梳理,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就是一种高效率的方法,通过知识点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结构体系,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引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知识的精华所在。

2.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可以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提升学习能力

归纳总结的任务是以揭示相关概念、规律、方法的内在联系为目标,运用尽可能简明、醒目、形象的形式,以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把相关知识加工重组、形成体系,使之由“繁而杂”变成“少而精”,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框架。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要做到重点突出,要能反映相关概念规律间的联系与区别,展现知识网络,并力求简明扼要,一目了然。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知识点,提升学习能力。

3.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可以集中学生课前5分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在上课前5分钟的时间内,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甚至有的学生还没有进入到上课状态,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通过演讲活动营造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演讲活动巩固知识点,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过程。

三、课前5分钟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活动的实施过程

1.学生常用归纳总结方法和演讲技巧的介绍

现在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对所学知识点不会归纳总结,现在就开展课前5分钟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活动,效果肯定不会很好。为了提高活动的质量,在活动开展的初期,介绍常用的归纳总结方法,如:摘要式、提纲式、表解式、图解式、综合式等,介绍每一种归纳方法的特点,适合于归纳哪些知识点。在知识点归纳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从简单的开始,逐步提高水平。在归纳时,还要注意到前后章节之间的联系,理清这些章节内容的前后演变过程,用一根主线将各个部分连接成一个整体。

学生在课余时间内,进行知识点归纳总结,然后在课前5分钟内,进行演讲展示。为了提高演讲活动的效果,在活动的初期开展有关演讲技巧方面的培训,如:演讲时的姿势、演讲时的视线、演讲时的脸部表情、演讲的声音和腔调、说话的速度等。在演讲时,要求学生:发音正确、清晰、优美;词句流利、准确、易懂;语调贴切、自然、动情等。让学生通过活动,掌握基本演讲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课余时间,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由于课前只有5分钟时间,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只能进行演讲展示活动,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过程只能安排在课余时间内完成。学生归纳总结的内容可以是知识点的归纳,也可以是题型的归纳、解题思路的归纳。每种归纳,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

新授课的归纳。现在对口单招班学生能力与素质欠佳,《电工基础》学科原理、概念又比较抽象,所以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电工这门课时感觉很难,对所学的知识似懂非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点,在每个章节教学结束后,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学生在归纳总结中,对所学的知识点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了知识点的来龙去脉。新授课知识点归纳总结方法可以采用常用的归纳法。

单元复习或总复习时的归纳。复习其实就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的过程,目的在于“把书变薄”。归纳不是进行知识的简单堆积,而是为了找出知识的本质规律及其内在联系,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在复习时,归纳方法可采用:分类归纳法、按序归纳法、表格归纳法、列知识树法、题型归纳法等。

题型归纳。大多数学生认为只要做大量的练习,就会掌握很多题型,所以有许多学生在学电工时感觉很累。题海无边,即使夜以继日地做,也是做不完的。问题的关键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要达到每做一题都要有收获,就必须对题型进行分析和归纳,重点是认识题型的解法。让学生在归纳中,做到“知一题,会一类”。

解题思路归纳。解题能力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思维方法。有的同学解题能力不强,老是怀疑自己的能力,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习题解法和思路的归纳,可以了解其中的思维方式,为自己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提供借鉴。

3.课前5分钟让学生进行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

在课余时间内,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在课前5分钟内,进行演讲展示。演讲展示的内容有:介绍归纳的是哪个知识点,其中的重点、难点是什么;采用什么归纳方法;归纳总结的过程是怎么进行的;归纳总结中遇到什么问题;归纳总结得出的结论等。

一开始学生由于羞怯,想上台又没人肯登台,这就需要老师加强引导,先做好几个有演讲基础学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来带动,学生们看这些同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的那么精彩也都跃跃欲试,一展身手。当然,学生也会出现阶段性的懈怠,所以典型要均匀分布,让每一阶段都出现小高潮。

在演讲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要突出重点,反映相关概念规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展现知识网络结构,并且做到简明扼要。在演讲结束后,台下同学发表不同的看法,进行补充和纠正,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通过5分钟学生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使知识由点成线,再到面,最终形成网络,完善知识结构体系,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前5分钟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活动的反思

1.学生在学习、复习的过程中,片面追求知识点的记忆,忽视归纳知识点间的纵横联系;片面追求解题数量,忽视解题质量;过于关注解题结果,忽视解题过程;片面注重解题步骤,忽视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总结。要真正做好知识的学习与记忆,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必须要在“归纳总结”这一环节上多下工夫,加强指导。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归纳总结方法,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提升学习能力。

2.课前5分钟学生演讲活动要求每个同学积极参与,不能只局限于几个同学表演,让其他同学始终都当观众。在演讲时,安排主持人,组织好课堂,营造良好的演讲氛围。但由于只有5分钟的时间,所以在演讲活动的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把握好时间,不能耽误后面的教学过程。学生在课余时间知识点归纳总结中,老师一定要认真组织,积极指导,这样才能使演讲活动顺利地开展,否则,既浪费了时间,又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3.课前5分钟学生演讲活动的初期,学生积极性较高,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开始松懈,甚至有部分同学觉得是一种负担,占据了他们的课余时间。这时教师一方面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开展演讲竞赛等活动,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学期我校都会组织演讲比赛,采用课前5分钟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教学班级的学生,演讲水平明显好于其他班级,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大大提高。

4.对课前5分钟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在评价中要注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的评价。在评价中,要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使每个学生最大可能地发展与提高,促进其不断进步。

在演讲结束后,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评价。随机抽同学进行点评,并对演讲者的演讲过程和归纳总结得出的结论做出评价,这样可以让他们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为保证演讲的效果,稿件进行存档,每月进行阶段性的全班讨论,好的稿件推荐到校报上,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5.课前5分钟的学生演讲,老师不是活动的主角,而是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真正的主角应该是学生。知识点归纳总结方式的选择、演讲材料的准备等,都让学生亲自完成。老师在演讲活动中,不能全管但也不能不管,这时可以适当点拨,解释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疑惑,让活动顺利有序开展下去。

在《电工基础》课堂教学中,采用课前五分钟知识点归纳总结演讲是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在活动中,通过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可以让学生巩固知识点;通过演讲这种方式进行展示,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笔者经过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一新的教学方式的出现也希望得到老师与专家们的关注与支持。

参考文献:

[1]周邵编.电工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2]李淑华主编.更有效的评价细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

活动效果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前准备课后总结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26-01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工程说简单也简单,因为它包括的环节大致只有课前准备、课中教学、课后总结三大块;说复杂也复杂,因为不管是哪一个环节,都涉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而不管是教师活动还是学生活动,涉及到的面都非常广泛。探讨、分析教学活动各重要环节及其每个环节方方面面的注意事项,对于提高教学有效性至关重要。本文拟从高中英语学科的课前准备和课后总结两个环节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般来说,课前备课,写出教案和课堂讲授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的过程,而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在课前准备得不充分、不到位、不全面。课后总结更是易被忽略的一个环节,要么总结得不认真、不详细。因此上,若要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在这两个环节上下功夫。

一、课前准备

备课是教师在上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仔细钻研教材内容,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明确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案。因此,课前准备是上好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环节。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准备、思考。

(一)思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也体现了具体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的完成是通过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来实现的,教材在教学中所形成的关系为“教师――教材――学生”,只有当三者和谐融为一体,才能达到英语教学的最佳境界。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孕育了“新”的教材,教材之“新”不仅体现在内容上,更体现在功能上。新教材不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复制教科书所呈现的内容,而是凭借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思维与创新。在课前准备环节中,教师要掌握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掌握课程标准。理解课标的实质,把握指导思想。2.掌握教材内容。弄清教材结构,明确教学任务。3.掌握重点难点。分析教材,理清重点、难点,着重讲练。4.是掌握教材特点。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5.掌握教改信息。吸纳新的教学理念和思维,促进教学。

(二)思学生。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的人文性,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始终把学生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放在中心位置。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理念指导下,若要达到师生双赢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细致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掌握班级基本状况,整体基础水平,学生个性特征、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接受能力,充分掌握学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三)思教法。教学方法形式多样,俗话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所以教师首先要熟悉各种传统教法,如讲授法、提问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其次要根据英语学科特点,改革教学模式,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如情景教学法、趣味教学法、诱导教学法等。在准备环节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及英语情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四)思资料。1.背景资料。英语教学是外国语言教学,因此,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因此,英语背景知识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需储备相关知识,如国家的历史、地理、人们的日常生活情况、交际习惯以及广为人知的风俗传统和经典故事等。课前准备的相应文字、图片、影像或声音资料不仅可以补充教学内容,而且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一举多得。2.阅读资料。大量的阅读是提高英语水平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为学生准备阅读材料,开展课上的限时阅读,课后补充阅读,兴趣阅读或任务阅读等形式的阅读教学。

二、课后总结

课后总结也称教学笔记、教学心得或教学后记,是关于教学得失的记录,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学水平及能力的重要手段。那么,课后总结记什么,如何发挥其作用呢?

(一)记所得。每一节课都有闪光之处,课堂教学中的收获所得是教师今后教学的宝贵经验,是以后教学的借鉴依据。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实施课前准备的教学计划,而且要根据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案。因此,讲解教材重点内容时所选择的深刻生动的例证,突破知识难点时所引用的巧妙鲜活的比喻,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灵感,学生在解答问题时的独到见解,都是课前无法预料的,教师在课后回想时要仔细进行推敲,整理归纳,并及时记录。日积月累,集腋成裘。

(二)记所失。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同样,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忽失误之处,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记所失就是把课堂中发现的不足,问题处理不当之处,或内容安排不妥之处记录下来,及时总结教训,并认真思考,进行矫正,补救,调整,优化,以便今后引以为戒,逐渐提高教学质量。

(三)思效果。课后教师应研究和分析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及是否取得了教学效果。比如说,一方面要记录学生对哪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运用得较好,另一方面要分析同一类知识哪些学生掌握得较差;同时要分析所准备的资料是否适合,评价所设计的教学方案和安排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有效。教学的效果还可以通过学生的练习作业,验收测验和对部分学生的询问调查等手段来获取。对获取的反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总结教学效果方便我们扬长避短,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依据。

(四)想改进。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的自我反思,以及对教学效果的客观分析,可以进一步思考造成教学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教学效果不佳的症结在哪里,并努力想出有力的改进措施,把更好的方法运用到以后的教学中以提高教学质量。

活动效果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公共政策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073-03

本文论述在《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中引入参与式教学的一种课程教学方法,并对这种课程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思考。这种参与式教学法的基本形式,是将《公共政策学》每章节的课程内容的总结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完成,再由学生扮演教师角色,在讲台上进行《公共政策学》章节内容的总结。本文尝试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介绍,探讨《公共政策学》课程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效果及其完善途径。

一、《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中引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进步,大学传统以灌输为主的,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学培养社会所需的创新性人才的要求。知识是由大学生主动学习的,因此,大学教师们应更多地扮演好大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促进者的角色,使大学生不仅能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且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扎实地掌握所学课程的内容,而且能使大学生自觉地发现、总结学习规律,进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在学习中挖掘自身的能力。《公共政策学》课程参与式教学法,强调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公共政策学》课程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先进教学手段调动大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使大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实践者的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法是上世纪50年代一些英国社会学方面的专家在第三世界一些国家进行国际援研究过程中,所总结出来的一套社会学培训方法,这种方法强调受训者的主动参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方法在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中逐渐普及。随后,这种方法在被引入到我国的高校教学中,并逐渐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目前,参与式教学,包括标准的参与式教学与在传统教学方法中增加参与式元素两种方式。标准的参与式教学法,通过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促使教师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充分地沟通和互动,这种教学过程通常是:在开始时学习者配对互相介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者经常要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在每节小讲课后,学生要进行分组活动,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可以采用绘画、编故事、戏剧小品表演、辩论赛以及按照教学者要求制订研究计划或实施计划等生动活泼且形象直观的形式。这种参与式教学法,比较适合《公共政策学》等理论因素较少而更注重实际操作经验的课程。相比较而言,大多数大学教育课程中需有较多的理论学习内容,因此,不便也不必采用标准的参与式教学模式,但可以在课堂教学基础上加入一些参与式教学元素来提高教学效果,如基于网络的个别化教学、分组活动、基于行动研究的参与式教学、以问题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以及多种形式的灵活运用。

二、《公共政策学》课程参与式教学的活动形式

遗忘是大学生知识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如何及时地回顾和总结有助于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提高,教师在每一章节讲解结束后,通常会安排一定的时间对本章节的内容进行复习回顾。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这一任务主要是由教师来完成的,包括课程课件的准备和讲解等。笔者在《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中为了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活动,将《公共政策学》课程每一章节的总结任务交给学生完成。《公共政策学》课程进行之初,在绪论中对《公共政策学》课程主要内容进行简介,然后再要求学生根自己的兴趣自愿报名,对某一章节的课程进行总结,每一章节只安排一名学生。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期末评定成绩时,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给予一定的加分。在具体进行时,总结的内容由学生自己完成,但由教师把关。《公共政策学》课程每一章节内容授课完成后,学生上讲台以教师身份对本章内容的进行总结。进行总结的学生讲述课程进行情况,可向其他学生提问及要求其他学生上讲台互动等。教师则站在旁边进行观察,对学生总结过程中出现的知识点遗漏或误解等进行及时更正。学生总结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包括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讲演技巧等。

在学生总结活动进行过程中,得到总结机会的学生大都表现非常积极,也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较好的回顾。学生制作的课件,内容生动有趣,反映了同龄人的思考和认识模式,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说优于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得到总结机会的学生还对《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扩展,启发了其他同学甚至教师的思路,促进了学生进行课外自我延伸式学习。在得到总结机会的学生进行课程总结时,课堂气氛相对于老师主讲时,更为活跃。台上台下的互动比较多,讲者与听者都在这种互动中收获了不少。总之,通过参与式教学形式,确实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汲取《公共政策学》课程知识,能够深入认真地思考和总结《公共政策学》课程,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到学习《公共政策学》课程的乐趣。此外,学生在如何面对公众进行演讲等方面也得到了较好的锻炼。应该说,学生是参与式教学活动形式中受益最大的群体。对于其他没有机会参与总结的学生而言,由于有机会参与总结的学生总结时体现了同龄人的思维,所举的例子也比较贴近他们的生活,因此也加深和巩固了他们对《公共政策学》课程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教师的点评也有助于学生从别人的讲演中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讲演能力。教师通过参与式教学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感兴趣的内容,从而在安排《公共政策学》课程内容和调整讲课方式时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特点。

三、《公共政策学》课程参与式教学的效果调查

为了更科学地评价《公共政策学》课程参与式教学形式的优劣,笔者在课程结束时就学生在经历《公共政策学》课程参与式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对他们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表内容分为客观选择和主观判断两个部分。与《公共政策学》课程参与式教学形式相关的主要是客观选择部分,从多个不同侧面请学生们对《公共政策学》课程参与式教学形式进行客观评价,包括教师与学生总结的区别、总的评价、活动中的心理变化等;主观判断主要用于收集学生对《公共政策学》课程参与式教学的总体评价和建议,但在主观判断中,学生们对《公共政策学》课程参与式教学形式也谈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从115名学生中回收有效调查表共98份,对其中的客观评价结果进行了统计,得到学生对每个方面问题的选择比例。对于“如何看待老师安排同学在每章结束后进行小结的这种教学方法”,有56.7%的同学选择“很好”。由数据可知,大多数同学对于这种教学形式是认可和喜爱的。这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总体上,有57.7%的同学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很好;其次,有73.6%的同学认为如果上台总结,自己的收获会很大;最后,认为这种方法对解决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与不足有帮助的学生比例达88.3%。但结果也表明,这种方式对于上台总结的同学会有更多收获,但对于未作总结的同学来说,收获则不够大。这反映出学生总结时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把握不够,需要经过更多锻炼,也说明在活动形式上还要进行改进和完善,以便坐在台下的学生也能有更多的收获。从老师和学生讲解的区别来看,大多数学生听讲时的心理状态不受学生和教师身份变换的影响;而听讲状态的改变则因人而异,呈现出均衡分布。

总的来看,这些数据说明上述教学形式值得肯定,但还需进一步完善,这在后面的主观判断题中也有体现。在主观判断题中,很多参与总结的同学谈出了自己对总结的看法,一致的意见是总结花时间多,但对于课程知识的掌握、自己的心理素质、演讲能力等都大有裨益。因此,也有学生建议应让更多的同学得到锻炼,比如让多人同时准备总结,在实际讲解之前从中选择最好的上台去讲。

四、结语

根据《公共政策学》课程参与式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观察以及课程结束后的教学效果调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公共政策学》课程参与式教学法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巩固学习的成果,特别适合于有成熟思维的大学生,在大学教育中可大力提倡和普及参与式教学法;应根据《公共政策学》课程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和元素,既可以是标准的参与式教学法,也可以是一种或多种参与式教学元素的灵活运用。参与式教学法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教师的教育理念的教师是否愿意并且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学生进行《公共政策学》课程每章节课程内容的总结,是一种有效的参与式教学手段。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公共政策学》参与式教学活动形式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有机会参与总结的学生收获更大,在学习方面和个人讲演能力及综合素质方面都有所提高。在《公共政策学》参与式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上,本文论述的方法还需要改进和提高,以使《公共政策学》参与式教学活动中没有机会总结的学生也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得到更多的收获。可以尝试让多人同时准备总结,进行课前试讲,从中择优上台作最后的总结;也可以尝试将学生分组进行总结。同时,还可以让台下学生对台上学生的各方面表现进行点评与打分,使台下学生对于如何讲演能有更多的思考和认识。总之,教师应尽力提高学生参与《公共政策学》参与式教学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峡壁,李悦宁.大学参与式教学法的一种实践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2,(11).

[2]郑绍婷.也谈参与式教学的理念及组织形式[J].甘肃教育,2011,(5):38-39.

[3]苏文平.参与式教学法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创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3):74-77.

[4]郭颖梅,蒋永宁.参与式教学方法中学生的引导机制[J].经济师,2009,(11):125-126.

基金项目:湖南省怀化学院教改课题《参与式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329)。

活动效果总结范文第10篇

地理教学反思包括多方面内容,例如:学生学习兴趣的反思,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安排的反思,教学效果的反思等等。它体现的是教师对自身工作的深刻总结与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课前教学反思。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必须及时做到深入了解。所以,在课堂上要做好复习工作,教师在每一节新课前都要针对上一节课的内容进行提问,学生的回答情况就是对上一节课教学效果的集中反思和高度总结。

例如:学完“大气环流”这一章节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全球的气压带、风带怎样分布。经过提问,发现学生虽然能够说出对应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但是却不知道具体的成因。此时,教师就要开始反思:学生不知道成因,说明他们还没有深入掌握知识,只是机械地将课本中的图示进行了临时记忆,同时也说明这部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重点,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及时为学生作再次讲解,使他们深刻地理解知识,真正掌握知识。这种课前提问的教学反思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第二,积极提问,促进反思。反思性教学体现为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要善于激励学生主动提问,并对问题展开分析,研究解决方案。一般来说,促使学生提出问题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启发点,教师只有针对学生的提问才能找到反思的目标,了解学生的心理,从而改进教学方法。

例如:在讲“全球的气候类型”这一章节时,按照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在南北纬10。至20。之间应该是热带草原气候,然而在南亚,印度半岛这一带却呈现出热带季风性的气候特点。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这一地点呈现出特殊的气候类型?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反思。如果所有学生保持沉默,说明学生依然对影响气候类型的成因理解不够深刻,需要教师进一步讲解。讲解完后,教师要再设置一些相关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巩固和反馈。如果有个别学生的答题效果不理想,就要对这些学生进行单独辅导。

第三,定期测试,反馈教学效果。教学效果是对教学活动最终结果的总结,对每一阶段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思,是教学任务进展的根本依据,要想客观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要采取定期测试的方式。

例如:在学完“从宇宙看地球”这一章节时,教师要自己编排一张试卷,试卷内容要体现一些难理解的知识点。教师要对学生的答卷情况给予分析。例如:识图辨别方向,看图测算时间与日期等内容,学生的卷面答题情况就是教学效果的见证,是教师对自身教学方法进行反思的依据。教师根据这些反思有哪些知识需要进一步作讲解,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等等。

第四,师生交流,展开反思。教师反思的对象是学生,是根据学生的思想与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不妨让师生之间展开交流,彼此交换意见。

例如:在每节课后,针对这一节课,教师要给予学生自由提问的时间。对于刚刚讲完的课程,学生能够提出更具深度的问题,教师一一作出解答,以便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此外,学校要定期组织师生交流会,或者以不记名的方式让学生写出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建议或意见,从而让教师总结需要改进的方法,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反思方式。

第五,回顾录像,深刻反思。每一节地理课堂教学,都要以录像的方式记录下来,教师可以通过观看录像来反思教学方法方面的不足,对于一些很特别的画面,教师将其静止以此反思教学方式是否妥当,同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可以赏析借鉴不同教师的课堂录像,特别是一些名师的讲课方式,和自己的讲课方式进行对比,从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以便改进。此外,教师要善于写反思教案。反思教案是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总结性记录,是对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分析和研究。教师可以从反思教案中总结出学生学习的变化,自身教学方法改进的历程,以及对教材内容、教学顺序安排得是否合理等。反思教案大体分为三部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实践证明:写反思教案能够提高教师的反思意识,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上一篇:研学活动总结范文 下一篇:健身活动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