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式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06 03:21:49

活动式教学

活动式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活动探究式 教材改革 教育效应

活动探究式教学,源于我国语文教育界对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的借鉴。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就是利用教学内容中的活动因素,创设出适宜的活动目标、形式和内容,通过活动的培育,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是冲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怪圈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实施活动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

1.开展活动探究式教学是新教材改革的突破口

教材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活动探究式教学也适应了教材改革的新形势。新教材虽然删除了一些生、难、偏的内容,但是总的来讲,内容非常多,基本上是原来需要两节课,甚至更多时间才能完成的内容,现在必须在一个课时里讲完和练完。在课节不增加的情况下,上好、上完新教材,确实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有些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总有一种感觉,要上完知识点,课时又不够;要完成进度,许多东西又没讲完。这还是在用老方法在授课,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殊不知新教材更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能力,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多知识点是可以由学生通过活动探究式学习来完成的。可以由学生分组讨论主题,教师做适当点拨即可。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在有效的时间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新教材的这一特点,为我们进行活动性学习提出了必要性。

2.实施语文活动探究式教学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的统一。语言教育主要是凭借教材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丰富感受力和灵活的运用力;文学教育重情感的熏陶和感染、思维的灵性和创造,它们正是一张纸的两面,契合语文教育学科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顺应语文教育学科性质和学习规律,语文活动课呼之欲出,它可以通过“听、说、读、写、观、思”等动感层面设计,让学生在教学中积极参与,做中学,玩中学,动中悟,情中化。使学生真正从被动应付,接受灌输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以自主的活动来学好语文,用好语文,在语文学习中积累、理解和运用语言,陶冶情感,丰富心灵。

二、施活动探究式教学的几点反思和建议

首先,要明确的是,实施语文活动探究式教学绝不等于每周开设一两节活动课。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单靠语文活动课是无法解决目前语文教学的诸多问题的,那种认为语文课是“学科课程的一体两翼”要做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比翼齐飞”的看法是值得商榷的,若要“两周一节的活动课”去承担起语文教学的另一翼,真可谓“活动不能承受之重”了。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将作为语文教学主阵地的课堂教学不顾或依然“少慢差费”而仅靠有限的活动课来解决素质教育的推行问题。换一个角度看,活动课能达到的目标,课堂教学应该能达到。

第二,开展语文活动探究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构建适合学生的主体学习活动,实现教学活动化。

活动探究式教学要求语文教师善于挖掘利用课内课外语文资源中的活动因素,创设出适宜的活动内容、活动条件和活动策略,通过活动“场”的培育,着力于“场效应”的生成,实现活动教学化。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摸索出几种效果较好的活动性教学方式,现提出来与大家共同交流。

(1)“说一说”――交流型活动

交流型活动,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有助于发展学生尊重、宽容等健康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社会性,从而形成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2)“比一比”――竞赛型活动

在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为了增强实用性,竞赛型活动的设计必须围绕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结合不同课型和不同教学目的,设计成不同的形式。

对语文基础知识及文学常识的复习课可采用填空游戏或者趣味竞赛的形式。这样的活动与简单的提问相比,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三、实施活动探究式语文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像电视节目的主持人一样善于创设丰富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例如,可以是个人、小组、男女分组竞赛形式,也可以是口头表达、艺术朗读、好文共赏、读写结合、课本剧表演等活动形式。各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能力的培养,都可以根据需要组织成竞赛形式。如朗读比赛、文学常识比赛、质疑作答比赛、迁移运用比赛等。好动的天性使大家在活动时都动了起来,有兴趣的带动无兴趣的,胆大的带动胆小的,成绩好的带动成绩差的,好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情绪互相感染,思维互相启迪,整个课堂气氛就热烈起来,真正做到人人动口、动手、动脑。

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增进学生团结进取的合作意识。

传统的语文教学形式,都是教者在讲台上教,学生在讲台下洗耳恭听,偶有发言也只是一问一答,长期接受这样的被动学习,不自觉中就失去了自信和自主,没有自信和自主的学习,那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久而久之,也就扼杀了青少年的健康向上的自主意识、创造能力。教师如能正确、善于使用活动的教学形式,必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发展创新的精神,必然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这种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也会使学生在人生中受益无穷。

第三,有利于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传统观念,教师是权威,学生必须绝对服从,没有自主意识、自信心。这种教学方式势必使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之间极少交流,更谈不上共同的商讨、探索、交流了。

活动式教学则改变了这种传统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在宽松、宽容、民主、友善的环境里进行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自主、自能,平等、民主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就建立起来了。因此,这种良好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既能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教学效果,又能在生动、活泼、平等、民主的学习中,使学生的潜能和智力、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四、结语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更是一个不断追求教育创新的过程,活动探究式语文教学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活动内容,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潜能和智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创新品格,真正体现语文科现代素质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教育研究,2002,(2).

[2]王亚平.主体性职教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职业技术教育,2002.

活动式教学范文第2篇

由于活动教学以活动为载体,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在活动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要密切配合,彼此合作,又有利于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甚至朋友关系。英语教师不但会唱歌、会画画,在堂上还是个演员(有时甚至是个滑稽演员),能表演,手舞足蹈,以姿势助说话,用手势、动作、表情、语调来传达语言的含义,学生心情舒畅,课堂气氛活跃,有时老师还带头笑,因为大家乐了,兴趣就有了,事情就好办了。教师的多才多艺,亲切和蔼,了解学生,和他们打成一片,建立融洽的尊师爱生关系,学生就能自始至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使教学收到更理想的效果。

活动式教学还具有直观性、体验性的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动耳听、动手做、动嘴说。例如,在学习 thin、fat、short、tall、old、young这几个形容词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笔者分别请出几位具有这些特征的学生站到课堂前(old要借助道具如贴上胡子,弓着背,拄着拐杖来扮演)进行对比。看到此情此景时,学生立即发笑。而在这时候,我再站在这几位学生的身后,边做手势动作边说出A is tall. B is short. 等等语句(堂上用学生真名,tall等词要加强语气重读)。重复三遍,学生仔细聆听和观察,接着模仿做和说,教师出示英文词片,并让这几位学生拿着自己特征的标签。在学生会读并记住单词后,让他们运用这些形容词来形容一下自己、朋友、老师以及父母亲,进行感情的投射。于是,这些本来无生命的单词变成了活泼生动的人物,又由于学生自身的参与和灵活运用,学得快,印象深,记忆效果远远优于强记。

小学生活泼好动,反应灵敏,好胜心强,活动式教学正好能够切合他们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状况。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设计富有情趣而又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使英语课堂教学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有关人体部位的英语单词时,可以举行英语单词“五官配位”活动,即将“nose、ears、mouth、eyes”等单词和人体相应部位联系起来,让学生手指相应部位说单词,也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一组说单词,另一组指到相应部位,还可以教师读单词,学生指部位,或学生读单词,教师指部位。在学生熟练后,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让学生上台表演,举行小组竞赛,看哪一组说得快,指的准。有时会遇到下述情况:说到“nose”时,有的学生却指到了“mouth ”;当读到“ears”时,有的学生却指到了“eyes”。学生会捧腹大笑,这时,教师应要求学生继续熟悉单词,做巩固性练习。这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又会使学生觉得趣味盎然,有助于增强学习效果。

课堂活动不仅照顾少数,而且更能面向全体,让所有学生动起来。传悄悄话,结锁链、找朋友、给字母加油的游戏都是加大训练面的好方法。下面以给字母加油的游戏为例:

Teacher: Give me a ”c”

Students: “c”

Teacher: Give me an ”a”

Students: “a”

Teacher: Give me a ”r”

Students: “r”

Teacher: What’s the word?

Students: Car.

Teacher: Can you spell it?

Students: Yes. C―A―R, car.

这种游戏不但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还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和思维反应能力。

小学英语实施活动式教学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大有裨益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设计要适龄化。小学生学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不够持久,所以,在设计活动时要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设计精短、有趣的教学活动;2.活动内容专业化。小学生接触英语知识比较少,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尚欠缺。在教学活动中,英语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强化视听教学,拓宽知识面,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3.活动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小学生自控能力差,活动组织管理难度大,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小组竞赛、分角色表演等形式,给学生创设更多的展示机会,使他们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始终把精力放在英语知识学习上来。4.活动方式多样化。如果活动方式单一,学生便会觉得索然无味。英语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设置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使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始终参与。如:可以根据学过的单词进行猜谜;可以根据英文歌曲举行唱歌比赛;可以在圣诞节布置学生创设活动场景;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表演……

活动式教学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既要“动起来”,又要“活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不断地提高他们英语学习能力,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活动式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探究式;问题

所谓探究式教学,指的就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学习概念和原理时,通过向学生介绍相应的实例和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阅读、思考以及讨论,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研究,进而自主发现相应的原理和知识,因此探究式教学又称为发现法和研究法。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进行分析;可以让教师进行实验,学生观察。例如,在“肾脏结构”的教学中,为了应用探究式教学,可以设计有针对性的多媒体课件,将肾脏的外形、解剖图片、肾小体图片以及肾小球的图片放置在课件中,观看前首先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对图片进行观察,然后进行讨论和交流。最后派出学生代表进行讲解,对于学生讲解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错误之处,教师应当及时修正。这种教学方式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探究式学习。

二、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式教学

采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应当进行合理的分组,在分组的过程中协调好性别比例。教师要充分分析每个小组成员的具体情况,保证各个小组之间的实力接近。确定小组长,明确小组各个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小组长应当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和合作。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例如,在“唾液消化”教学中,首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三个成员,分别负责试管的编号、唾液的收集以及最后的实验,然后采用小组汇报的方式让学生展现实验结果,教师根据试管中颜色变化向学生进行提问。

三、构建良好的探究学习环境

在进行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明确每一位学生的责任,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构建良好的探究式学习环境。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在初中生物教学效率提升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需求,细致划分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四、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课外活动

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课外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动手和探究能力。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开展频率是比较高的,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基础,确定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教学活动的开展不要仅仅局限于教科书和课堂上,而应当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课外活动,这些课外活动能够有效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活动中,可以采取辩论式的探究活动方式,让学生辩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经辩论以后,再让学生进行观察,明确水、空气以及温度等对于种子萌发的具体影响,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在观察的过程中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五、完善探究式教学评价体系

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提升探究性教学的效率;不完善的评价过程和方法会降低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也无法帮助学生从探究中积累经验。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当采用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例如,在学习“小型真菌的生活奥秘”的过程中,采用探究成果展示以及交流的方式对学生的研究学习成果进行评价。首先让学生培养青霉以及葡枝根霉,然后让学生自己制作临时装片,最后对学生所制作的临时装片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既要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对学生所制作的临时装片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评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活动式教学范文第4篇

一、 活动式教学的特征与作用

活动式教学是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发学生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它有以下特征和要求:

第一,要以活动促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实现的。唯有活动才能提供学生参展的最佳途径和手段,并为学生实现多种潜在发展的可能性向现实发展的确定性的转化。

第二,以活动作为教学的基本原则。活动是人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活动的实质是要求把活动作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本途径,借助活动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使学生享有课堂教学中更多思想和行为的自由和选择发展自我的机会。

第三,强调活动过程的自主性、开放式和创造性。只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时空和人文环境时,享有一种环境开放,具宽松合作的人际氛围,才能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独立、主动、探索心态,从而为学生获取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学习成果提供条件。

第四,注重活动过程的教育价值。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态度、情感、能力以及与他人的合作、责任感等个性品质的培养都是在活动中过程中实现的。因此,活动教学要将教育目的蕴于活动过程之中,并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注重学生对过程的主体性体验,为良好人格的形成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第五,必须以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前提。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尊重和保证活动的独立性和差异性,真正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和活动的主人,教师成为与学生平等合作的咨询者和指导者。

一系列活动式教学使我们体会到活动式教学有利于实现学生的整体性发展,具体表现在:① 活动式教学可以满足学生“表现自我,体现价值”的心理发展的需要,通过参与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并激发对学习的兴趣。② 活动式教学可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学生通过“参与导学”等各种探究、操作、体验活动,了解知识的获得过程,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从而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改变机械接受和背记知识结构的被动学习方法。③ 活动式教学可以强化主体性体验,促进个人与集体、他人间情意的发展。④ 可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活动中学生常常需要自主地思索和采取行动措施,独立面对新的环境和解决新的问题,学会与同伴合作相处,因此,活动课对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合作交往能力的养成和提高大有特别的意义。⑤ 可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从而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活动中可以自由表现自己,从中获得成就感和自立感。

二、 “活动式”教学的组织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般有如下的方式:从组织形式有,指定小组活动、接力赛、自愿配组活动、个体活动、人机结合(分组或个体);从涉及的内容有,解决问题型活动、设计型活动、课题型活动等;从操作层面有,主体交流型、动手操作型、设计与交流型等。

三、 “活动式”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我们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为活跃而活跃,而是为了让学生活跃的学习、主动的学习,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学习。教师应充分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意识调动起来后,引导他们有效的学习。在这方面我做过一些尝试,其中效果较为理想的是在有理数复习课设计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活动式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式;创新;实践

一、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活动的设计原则

1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导者和管理者,具有绝对的权威.新课改要求学校教育应当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化学教师要贯彻这一精神,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课堂,创立一个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创新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自己得出结论,我们班在进行实验时,有位同学的实验结果是长蜡烛先熄灭,短蜡烛后熄灭.与课本上的结论出现偏差,我们经过了解,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操作失误引起的,让这名同学再次进行实验,发现该名学生第一次实验操作是在长蜡烛的顶部倾倒的二氧化碳,因此造成了长蜡烛先熄灭的结果,正确的操作方法是沿着烧杯壁倾倒二氧化碳,经过对问题的不断实验探究,使学生对这一课题的结论有了深刻的印象,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2 加强对课程进行实验验证.学好化学的根本就是让学生多进行实验验证和科学的探究活动,课本上的知识只能起到引导性的作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的知识才是化学学习的核心力量.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应当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多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教师通过辅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式学习习惯.例如,在以往学习“催化剂的概念”时,教师通过氯酸钾在加入二氧化锰前后反应放出氧气的快慢来向学生介绍催化剂的概念,虽然学生了解了催化剂的概念,但是不是真正地理解了这个概念,则不得而知了.那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了解催化剂的概念.另外,有关实验方面的习题也可让学生探究.例如,由某种原料制取某种产物的习题,在我们传统的教学中,类似习题我们只是应用学生曾学过的反应进行推导而得出结论,实验现象也是根据学过的反应进行推断,认为理论上应该出现什么现象就是什么现象,而事实上是否如此,我们却不得而知.这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动手动脑,有利于学生扎实地掌握基本知识,形成科学探究的素养.

3 合理设计探究问题.探究式教学重点在于抓住问题,解决问题,在对问题的探究中掌握课程的关键点,教师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起着指导性的作用,教师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对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科学探究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一个适合探究的问题至少具有两个特征.一是这个问题必须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进行解释并且能够为学生所理解的问题;二是这个问题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下面的一则案例能较好地说明这两个特征,也能给我们一些启发.比如,在讲授“燃烧和缓慢氧化”时,教师是这样提出问题的:“1854年5月30日,英国战舰‘欧罗巴’按照作战命令开始了远涉重洋的航行,它的船舱里结结实实地装满了供战马吃的草料.两个多月后,船舱突然冒出熊熊大火,大火迅速吞没了整艘战舰,片刻之间战舰便葬身海底,全舰官兵、战马无一生还.事后,化学家们根据英国军事保安部门提供的材料,准确地找到了‘纵火犯’——草料.草料怎么成了‘纵火犯’呢?”这一案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需要运用“着火点”、“缓慢氧化”、“自燃”等主要概念进行解释,毫无疑问,教师设计的这一探究问题,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需要指出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探究的问题要是完全由学生自己提出来,当然很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等到学生能够自己提出好的探究问题之后才能组织探究性学习活动.相反地,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切实可行而且效果良好的方法是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并通过引导优化和集中学生的问题,使得后续的探究有明确的目标和内容,这样的教学过程也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活动中应避免的误区

1 避免探究式教学的形式主义.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不能一哄而上,要针对自己学校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真正适合自己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之前,先看看自己是否具备这样的条件,不能片面地理解新课程的要求,造成事与愿违的后果,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师应当考察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探究式教学内容,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对学生进行探究式教育,提高探究式教学的效率.

2 避免孤立地进行探究训练.探究式教学活动在化学课程的教学中,既是巩固课本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这两者是不能孤立进行的.在化学各个课题的研究中,学生既不能仅仅做完实验就算完事了,片面重视实验本身,也不能将实验作为一种形式主义,走走过程就行了,要充分认识到,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化学本身的重要内容组成部分.在实验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在探究的过程中巩固知识,真正起到化学探究式教学的作用.

3 避免脱离实践操作.在初中化学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操作的重视,单纯地进行“黑板上”的探究式学习,没有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造成了探究式教学活动“形同虚设”的现象.据了解,由于初三学习时间紧,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得很多教师喜欢“讲实验”,通过语言的描述就将实验课进行过去了,这不仅没有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反而违背了新课改所倡导的探究式教学的原则.

三、结语

活动式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活动式教学;小学英语;应用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越来越多的学校就教学工作的开展,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深化,同时也对新时期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当前教师在教学工作推进中,必须就教学主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把握,以构建出适应学生素质技能,知识技能同步发展的教学方法,这一要求的提出使教师教学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一、教师发挥自身的特长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自身的特长,比如说唱歌、跳舞、画画等方式都可以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来,这是一种与学生交流的方式,这种方式并没有只用语言,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的,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教师在进行关于水果的单词讲解时,就可以通过画画的方式来教学,画出各种各样的水果,这样一来学生大脑中的兴奋点就会被激活,其英语学习的效果必然也会提高。

二、利用游戏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运用适当的游戏来进行教学工作。游戏教学包括歌曲、表演等形式,其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利用游戏的这种教学方法,其实质就是把枯燥的语言知识转换为语言的实践活动,把单调的学习氛围变得活跃起来,比如说举办小学英语沙龙等,就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的提高。 再比如,关于小学英语中单词的学习,教师可以在学生已经记住的一些单词的基础上,通过头脑风暴游戏再对这些单词进行加深,使学生对于这些单词的记忆再次加深,不仅体验了学习的乐趣,还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比如,在讲一些关于文具的大单词时,教师可以通过其头脑风暴游戏测试哪一个学生记得的关于文具的单词比较多,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就带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在进行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注意其教学方法,要明确英语教学是将零碎的程序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特定的时间内采取最优的方法,要有耐心的进行讲解,并且引导善于发现问题的人,就有解决问题的信心。让学生动手动脑去探究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人在小学这个时期的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对待问题有不同且让人眼前一亮的方法。所以,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给学生留单独的思维空间,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当独立思考解决不了问题时,教师再进行其指导和讲解工作,这样就会使学生的知识更巩固。换一种说法,就是更深次的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也会随之增加。

四、引入竞争意识,挖掘学生的潜力

每个人都有争强好胜这一特点,小学生虽然年龄比较小,但是其特点也是具有的。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其中插入一些智力竞赛题,学生来进行竞猜。比如在学习英语基本知识字母时,让学习根据字母的形状来进行竞猜,一个金钩就是J,一条弯弯的蛇就是S诸如此类的竞赛。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组,以每一个组为单位进行竞猜,哪一个小组表现的好,就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各种各样的比赛,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掌握就会变得更加牢固。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活动式的教学方法具有有一定的创新性,给教师在教学上也带来了新颖的方法。由于小学生的心智还未成熟,其爱玩的天性是藏不起来的,因此活动式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总而言之,小学生英语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需要有其专门的训练的,因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复杂过程。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就必须要以小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其教学的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把学生的自强能力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小学生其英语的学习效率。活动式教学其实质就是寓教于乐,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且是在短时间内。小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对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对学习的被动性大大减低,其主动性大大加强,这对英语教学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这种活动式的英语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在现在,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对学生将来的工作以及生活等方面都要正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尹伊,陶沙.语音意识在小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作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9(03)

[2]王晓丹.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

[3] 胡玉华. 探究式教学重在探索而非试验——对中瑞科学教育探究式教学的比较与思考[J].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7(12)

[4] 张光明,彭石玉,周俊.英语课堂中的合作学习[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3)

活动式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材;目标

作者简介:王天荣,任教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团结初级中学。

新课标提出:“基础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基础上。”因此,所有课时的教学目标制定都要以此为指导。只有把握了总体方向,才有可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从而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教学目标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它是从一节节课堂目标的实施,到逐渐完成单元目标,最后达到总目标。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主要是以学生的参与为主的一种积极的师生互动过程。参与式教学应是一种活动教学。活动教学意义上的活动,主要是指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的,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变革、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

一、参与式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的转换

新课程要求我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他们构建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平台。学习方式的改变关键是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学模式的改变又在于教师角色的改变,新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要让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参与教学活动。在这种模式下,就要转变教师的角色,才能建立起一种民主的、师生平等的、情感交融的新的学生观和师生关系。

对学生来说,教师的角色要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传授者变为参与者;控制着变为帮助者;主导者变为引导者;仲裁者变为促进者。对于课程与教师的自身发展来看,教师的角色要由:教书匠变为研究者,教师要学会反思和创新;实施者变为开发者,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执行者变为决策者。

针对新教程的这一变化,英语教师应充分转换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从表演者变为导演者、指挥者,放开手脚,给学生营造一个多思、多说、多练的氛围,真正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让他们在轻松,热烈的环境中学好英语。

二、对新教材要进一步领会、把握、挖掘

以往的英语教学大纲都把“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课程任务或教学目的的首位,而新指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了首位。

新课改下的英语教材的编排也是一切围绕着学生的活动展开的,学生参与活动是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从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基础语言掌握到能力的训练、发展、提高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活动。参与活动的类型很多,但在英语课的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主要突出听、说、读、写几个方面,这是本学科教学的根本目标。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课本相关结构内容安排好学生参与的各种类型。

新英语教材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词汇量增加了很多,课文的更新带来了词汇的更新。

现在选取的课文更具有时代性,有一些全新的领域,这就要求教师们要再度地充电。原来老教材的知识已远远不够,一些社会文化背景必须得自己查阅书籍或上网查阅。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对英语教师博闻强记的要求,需要我们不仅懂英语专业方面的知识,还有很广的知识面,懂一些其他领域的知识,必须是一个全才,这也真正体现了学科间的大综合观念。

再一个变化就是改变了原先注重的知识点,语法结构模式,而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听、说、读、写的训练十分充分,尤其是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展说的能力,以及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新课程的这一变化,英语教师应充分转换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从表演者变为导演者、指挥者,放开手脚,给学生营造一个多思、多说、多练的氛围,真正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让他们在轻松,热烈的环境中学好英语。

三、制定明确、恰当、合理的活动目标

为了使参与式教学活动能够有秩序、有目标的进行,首先需要确定参与式教学活动的目标,这对更好的组织参与式教学活动是相当重要的。设计明确、具体的活动目标可以使学生清楚活动的意图是什么;同时也可以促使教师不断思考,更加谨慎地规划、设计活动的各个环节;帮助学习者弄清楚你所设计活动的主题是什么,从中要获取什么;提供一个测量活动效果的标准,去检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在实际确定教学活动目标时:

一要符合师生双方的客观实际,不能定得太高,也不能定得太低,要从学生素质的提高与全面发展着想,活动要为目标的实现服务,在目标的导引下,使活动有序地开展.

二要有实现的可能把握.

三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反思确定目标的得与失,不断优化活动目标的设计.

四要把重要目标放在优先的地位,同时还要关注目标的开放性和生成性,不要被一些目标束缚住,在活动的过程中要不断生发出新的更富有价值的目标,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总目标。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紧紧围绕目标来规划。因为目标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向往和凝聚力,渴望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理想,是对师生双方的一种约束,也是一种教与学的重要推动力。因此要确保目标具有合理性、可行性与操作性,随时检查活动的有效性以及目标的达成度,这就要求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反复思考为什么要开展这个活动,开展这个活动要达到什么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怎样组织活动,以及怎样灵活地处理目标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要有目标意识,恰如其分地给目标定位。在目标设计中,把目标定得详细、清楚,才能使教学活动有计划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准确地评定学生的成绩。

在进行具体活动目标的确定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目标用语要通俗.

二是在确定目标时,经常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在完成这个活动后学生有什么收获?学生能够做什么?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哪些实质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角度有什么变化?经常向自己提这样的问题才能使你确定的目标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要考虑参与式教学活动的目标到底如何定位才恰当?是否理清了目的和目标,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的关系?教学目标所规定的各项指标能否达到?还应对教学活动的目标进行有益的反思与总结,能给下一次目标确定以什么启示.

四是要使活动与目标相协调,活动设计要为目标的实现服务。

四、设计好,把握好学生的活动过程

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不仅仅要关注教学目标,更要注重教学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一个学生的活动过程,通过一定的活动方式来完成任务并实现教学目标。学生的参与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冲破陈旧和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审视教材,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去探索,寻找学生的知识结构,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乐于合作、乐于交流。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快乐、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掌握知识、达到目标。

参与式教学活动的过程应是教师参与、指导下的学生的探索过程,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和履行好组织者的功能和作用,使整个教学活动有组织、按计划进行,不然的话会出现“讲授法满堂灌,启发式满堂问,参与式满堂乱”的现象。

在参与式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将扮演新的角色。与单纯的讲授式相比,参与式教学更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这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有效的参与式活动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学习,激发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构建自己多知识的理解,使学生通过活动感受获取知识与增长能力的快乐,为合作学习与终生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具有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探索、研究活动中,同时也要求教师具有更强的组织能力和驾驭能力,才能从活动的开始、进行到结束把握好全局,才能使一堂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活动式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学习活动; 混合式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一、问题的提出

2003年12月,何克抗教授将“Blended Learning”(混合式学习,或混合式教学)这一概念引入国内后,国内教育技术界的思想观念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将其作为当前进行教学改革及改变教学结构的突破点。然而,无论是在网络环境下发展起来的教学策略,还是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都未对教师的混合式教学产生推动作用,混合式教学在实践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究其原因在于,侧重学习内容创建、管理与共享的传统网络教学平台仍属于低层面的CMS。这种对基于内容的学习和单个学习者自定步调的学习有很好的支持,但是缺乏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的统一设计,对学习过程和教学环节的跟踪和支持存在明显缺陷,教师无法及时干预学生的学习,更不能有效地支持课程的教学过程规划。所有这些直接导致了混合式学习中的课堂讲授和网上学习“两张皮”,教师对混合式的教学缺乏整体设计,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也缺乏有效监控。

目前,教育界已逐渐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学生在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是直接作用于所认识的客体,认知是发生在作用于客体的过程之中,是通过学习活动这个中介体来完成的。因此无论是面对面的传统课堂学习还是在线学习,都必须以有效的学习活动为中介,促进知识的内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学习的发生。

就国内而言,诸多网络教学平台大都只体现了学习内容的可共享和互操作。学习内容本身是分散的,而且与讨论、答疑、作业等学习活动是相对分离的,这些学习内容本身并不承载教学信息,不能代表教学进程,自然也就不能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另外,有针对具体教学策略的学习平台,如协作性学习平台、研究性学习平台等。但这些平台都只能解决教学中的某些或部分问题,不能在教学进程中动态地调整,这和当前学习策略日趋多元化、混合学习日渐流行的需求是背道而驰的。[1]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提出活动导向的多种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所谓活动导向的多种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情境灵活选择和设计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进行学习。不同的活动序列组合很自然地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多种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避免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两种学习形式简单的叠加。

在本研究中,笔者选择自主研发的4A网络教学平台。①4A网络教学平台既提供了一个学习活动的生成环境,也提供了学习活动运行管理和实施的环境。教师可以在平台上非常方便地为某个教学目标创建一组学习活动序列,并可以随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活动,判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达到标准,并决定是否进入下一个活动学习;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快速地进入某个学习活动序列,从而进行高效的个人或小组学习。

二、学习活动序列和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

纵观教学模式的各种定义以及一线教师的优秀教学案例,教学模式无不反映出整个教学系统在教学活动进程中的动态性和整体性。作为结构框架,它从宏观上把握了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2]它适当规范了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举例来说,传统授受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进程可概括为“讲—听—读—记—练”;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根据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阶段提出了九大教学事件,其教学进程可概括为“引起学习者注意—告知学习者学习目标—刺激回忆先决条件—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引发行为表现—提供行为正确性的反馈—评价—促进保持与迁移”;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可概括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界定问题—分析问题—组织分工—探究解决问题—评价和反馈”。

不难看出,不同教学模式往往从不同的教学环节和程序安排上显示其特征,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自身相对固定的活动逻辑步骤和每一阶段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序列化安排设计,便可形成多种教学模式,甚至还可以生成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序列化教学活动来实现多种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的思想如图 1 所示。

重庆大学吴中福教授的研究团队对现有的两千多门精品课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出16种教学模式,分别为单点式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辩论式教学模式、情境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案例式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以文献为导向的自我学习模式、双语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换位式教学模式、比较式教学模式、主干式教学模式、讲座式教学模式、实践式教学模式、示范式教学模式。钟志贤教授在《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中提出信息化十大教学模式,[3]不同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不同的活动序列来呈现,如表 1 所示,这里只作部分展示和说明。

教师要在4A学习活动管理系统中设计不同的活动序列来实现多种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很简单,通过可视化的学习活动管理编辑器,只需将活动工具箱中的活动工具拖拽至编辑区,再通过活动管理栏中的“连线”工具按照一定的顺序将活动连接起来就可以形成活动序列(如图 2 所示)。

三、活动导向的多种教学

模式混合式教学的设计

活动式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中美术;导入式教学;活动设计

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对于如何使课堂高效作出了许多创新与思考,导入式教学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下面就导入式教学的重要性,实施策略以及活动设计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导入式教学能够在实际课堂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一、导入式教学与活动的重要性

导入式教学即教师在教学时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位置上思考其真正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将导入式教学结合高中美术的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代入感和辨识思维能力。高中生的身心都在发育阶段,因此更需要有感兴趣的课堂氛围把本就抽象的美术具体化,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与想象空间,同时也锻炼学生的辨识思维与抽象判断能力。为此不能仅仅只是老师设身处地的思考,还要有活动使得学生参与的机会。导入式教学结合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判断能力,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有一定帮助,因此引入导入式教学与活动是有积极意义的。

二、导入式教学与活动的具体实施措施

1.教师要更新知识储备,提高专业修养

传统的美术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讲解自己对于美术的体会,这样就明显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思考的空间与能力,对他们的自身思考做了很大的迷惑和障碍。没有考虑到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挥。加之现在信息发达,学生可以从很多途径获得知识,没有独特之处无法引起学生兴趣。因此教师需要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创新理念。在导入式教学中使学生不但是接受者,更是知识的创新者、体验者、领导者。而教师在其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通过不同的导入法将学生思路引入正确的道路。然后让学生根据教程以及相关的资料。经过独立的思考将课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将前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对知识的被动吸收转为主动学习,获得课堂的主导权。而课后作业可以由教师提出几个方向,让学生自主选择。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可以组织一个活动。例如在学生做完习题后下节课举办一个比赛,通过学生对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进行评比,并及时给予足够鼓励。为此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爱上课堂,爱上学习。

2.多种多样的导入法

如果总是用相同的方法会使学生疲劳,所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需要有不同的各种各样的代入法,比如情境导入法、故事导入法、音乐导入法……例如在将人物画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故事导入法,先提出几个名人,结合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人物,联系其时代实际进行对话。通过这种新奇的方法,不但拓宽学生思路,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与认识,还能使沉闷的课堂变活跃激发学生对创作的激情与灵感。

在一些手工创作中可以运用实验导入法,通过教师进行手工创作,半成品时让学生改进与发展。通过让学生加入到与教师的共同创作当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了加强学生兴趣还可以开展活动提出问题,注意问题要新颖、有趣、符合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允许不同的声音,对错误的思考及时点明,对不同的想法要充分鼓励。通过这个活动可以更好地加深他们对作品的认识,同时也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至于情境导入法则可以讲述关于创作作品的历史与故事,使学生对其所创作的东西进一步深入认识。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对作品的感情与创作更有代入感,使学生不仅仅对作品外在体现理解,更明白其内在含义。所以教师应该对不同的知识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活动。丰富的教学方法可以灵活调动学生的情绪,也能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使得课堂变和教学的更加活跃,让学生爱上学习,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导入式教学与活动的结合应该在高中美术课程中得到广泛推广,它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利于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的提高,借此使得教育水平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高红丽.现代艺术导入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文学教育:中,2012(06).

[2]高明,张曦.利用民间美术资源优化高中美术课程:以陕西省A县教育实践为例[J].新西部:下半月,2009(11).

[3]王妮.新课标下高中美术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内江科技,2012(08).

活动式教学范文第10篇

一、活动式教学的基本内涵和实施意义

所谓活动式教学就是通过创设和营造真实有意义的英语文化环境和语言环境,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以活动为核心组织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英语,并用英语进行交流。活动式教学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小学英语活动式教学具有其他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首先,活动式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减轻了学生的精神压力。其次,活动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学生在活动中要完成某个任务,就必须运用多种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并且要考虑语言运用的恰当性、得体性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第三,活动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最后,在活动式学习中,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有较多的机会进行思考、决策、应变,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性格、情感,发展运用交际策略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二、活动式教学的操作程序

小学英语活动式教学一般包括活动准备、活动实施和活动评价三个程序。

(一)活动准备

1、了解“课程标准”对小学各年级的教学要求,设计明确的活动内容和目标。活动的设计要依据“课程标准”以具体实际应用目标为出发点。即活动的最终目标要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言做事情。

2、确定活动的内容和目标。活动要有明确的内容和目标。每堂课的每项活动应该直接针对某一项目标,完成某一个任务,活动的内容和目标决定了活动的形式。

3、设计活动的组织形式。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活动方法。小组的各成员之间存在着信息差,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会把自己所知道的信息和别人进行双向交流,小组成员通过一系列分析、综合、比较活动,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作出决定。

4、角色定位。教师在设计活动的同时,要为自己定好位,随时调整,极力使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在活动的不同阶段,师生的角色地位不同。比如,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帮助学生做一些准备活动,如呈现一些新语言材料等。

5、要根据活动的组织形式,设计学生的座位。当学生都面对教师坐时,教师的地位相对比较突出,学生对教师有几乎100%的依赖性;当学生座位排成半圆型围绕教师时,仍然是教师为主,但是由于学生之间可以面对面,相互可以交流,相对减弱了教师的权威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地位;如果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内相互围绕而坐,教师就自然隐退,学生的自主性就有更大的空间。

(二)活动实施

活动实施具体体现在学生在课堂上为完成某项任务而进行的交际活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设计并呈现出不同类型的任务。

(三)活动评价

活动评价是任务型教学活动的点睛之笔。小学生有争强好胜的心理,活动课结束时,他们仍保持着兴奋状态,此时,教师要抓住这一时机,在活动结束前的2—3分钟对活动课作适当的评价和总结,对学生活动予以充分肯定,对在活动中参与积极,又表现出创造性的学生给予表扬。活动课后教师要将学生作品,如制作的各种卡片、表演剧本、学生作文、录音带或录象带等专设一个时间或空间展示出来。运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形式,肯定、表扬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创作成果,进一步激发学生下一次参与的兴趣和欲望。

三、活动式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活动的目的性。课堂中每个活动都应围绕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同时也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及需求而设计。活动必须使课堂教学多样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诱导学生去尝试和运用新的语言。

2、活动的真实性。语言的运用是在特定的情景下进行的。课堂活动所设计的情景要源自或尽可能接近学生生活和经验。美国教育家杜威强调,学习者要有一种“经验的真实情境”,而且在这种情境里面,要促使学生去思考“真实的问题”。

3、活动的多样性。小学生中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只有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才能使各种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机会,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自主的选择,抓住学习的最有利时机,并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采取有效的学习方式。在设计活动时,应设计个体活动、小组活动和全体活动,并把三者结合起来,避免活动只成为个体或某小组的活动。

4、活动的控制性。每项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要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还要注意对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要说明活动的形式、要求、规则、内容、时间等。当活动不能顺利进行时,要做好及时调整,以免浪费课堂教学时间。

5、活动的阶段性。学生活动的内容、活动的水平受学生身心发展和年龄特点的限制。因此,一方面活动的设计不能停留在一个基点,那样,学生会失去兴趣,且有碍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另一方面,活动的设计一定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现有的语言能力,有序展开,分阶段提高。

上一篇:全日制工程范文 下一篇:通信安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