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项目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9 09:40:29

活动项目总结

活动项目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志愿服务;戴明环

一、背景

项目管理是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效先进的管理体系,强化项目管理在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应用,将会推进青年志愿服务的深入开展。通过对活动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加强对活动的范围、费用、质量、人力资源、沟通、风险的管理,以实现活动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活动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全面提升志愿服务的管理水平,并不断促进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迈进。

本文以航空科普活动项目为蓝本,讲述了如何采用项目管理方式推进志愿服务活动。航空科普项目是以共青团沈阳市委“七彩课堂”计划为牵引,旨在增强全市青年的爱国热情和航空意识,丰富青年的文化生活,努力开创以宣扬航空文化为主题的青年第二课堂。同时以航空科普活动项目为平台,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努力锻炼青年沟通表达、团队协作能力,并以此引导我所青年不断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树立航空青年良好的社会形象,传递包含航空知识的青春正能量。

二、活动项目管理

(一)活动项目的计划与控制。为保障航空科普活动项目的有序开展,所团委大胆创新、认真筹划,以所志愿服务的“五个一”理念为蓝本,制定出台了《航空科普志愿服务队建设管理机制》,并联合所航模队组建了所航空科普志愿服务队。“五个一”即“动态建立一个系统化的志愿者信息库”、“构建完善一套规范化的规章制度”、“总结形成一套体系化的培训教程”、“建立一套灵活的沟通备份机制”、“办好一堂形象化的服务总结反思交流课”。以此建立了长效、常态化的航空科普志愿服务机制,有力的保障了活动项目高质、高效运行。

(二)活动项目启动。(1)队员招募。采取组织推荐和公开选拔的方式进行队员招募,并对特殊岗位采取竞聘上岗制度。(2)启动会议。会议旨在加深航空科普队员对于活动项目目标的理解,并对活动项目的意义、方式等方面进行初步交流,同时以《航空科普志愿服务队建设管理机制》为准则,进行航空科普队员的责任划分和日常管理,按照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将团队纵向分为“宣讲组”、“飞行组”、“保障组”三个组别,横向分为数支航空科普小组。(3)课程设计。以飞行器总体设计专业为统领进行课程主体设计,同时依托所航模队进行航模飞行表演。并根据用户需求实现定制化服务。且在受课一周前,在授课单位进行航空科普知识展览。

(三)活动项目进度管理。(1)项目来源。一是由共青团沈阳市委根据整体工作部署提出授课需求;二是由需求学校、部队、企业事单位或社区等团体向所团委提出需求申请;三是由所团委主动联系学校等单位进行合作。(2)沟通联系。根据项目来源,与受课单位进行沟通联系,确定具体的活动时间、地点、形式以及内容。(3)航模飞行展示。由“飞行组”队员进行固定翼、四旋翼的航模飞行展示。(4)航空科普课。在为期约一周的航空科普展后,“宣讲组”人员以PPT、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形式讲解航空基础知识。(5)互动讨论。现场就航空知识方面展开开放互动式讨论。(6)活动总结。召集所有航空科普队员召开活动总结交流会,总结活动经验,分享活动感悟。

(四)活动项目质量管理。(1)队员管理。依托数字化管理工具建立了一个完善的航空科普志愿服务队的队员电子信息库,以方便人员管理及活动信息记录。通过试讲、试飞等方式,严格对航空科普队员的素质进行把关。(2)课程设置管理。由“保障组”成员提前在目标受课单位发放调查问卷,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宣讲组”,以此对宣讲课程进行针对性调整,最大化的满足受课单位的相关需求。(3)航模飞行管理。“飞行组”队员定期进行航模飞行训练,并为了减小航空科普活动时的风险,制作特殊材质的航模,并现场根据风力、风向等因素严格控制是否飞行以及飞行时间。(4)总结管理。定期组织航空科普队员进行总结、交流,并分享经验和感悟,提高团队凝聚力,提升活动项目质量。

(五)活动项目宣传及。在单位园区网内开辟航空科普分享专栏,刊登授课课件、心得感悟,在单位范围内营造良好的航空文化氛围;通过军网、所报、集团公司青年工作通讯、微信等新媒体途径刊登活动照片、通讯,努力扩大航空科普活动项目的影响范围,增强活动效果展示。

三、活动的效果及展望

航空科普项目活动走进中小学、大学,部队军营,也走进了社区,为数千次孩子、青年、老人送去了一堂堂妙趣横生、充满知识的航空科普课,受到了全市各界青年的一致好评,树立了沈阳青年良好的社会形象,打响了航空科普志愿服务的品牌。同时,部分青年在本活动项目的感召下,主动对贫困上进生进行捐资助学,增强了本活劝的感召力。后续志愿服务队将入走进沈阳周边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深入企事业单位、放眼社会公益团体持续并开展全民航空科普。

航空科普志愿服务活动采用项目管理的管控模式,应用戴明环(PDCA)的方法对项目的启动、进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管理,有力的保障了活动项目高质、高效运行。因此,以项目管理的思想深入推进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将有助于志愿服务活动建立长效、常态化服务机制,更好的推进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科兹纳著,杨爱华等译.项目管理:计划、进度和控制的系统方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 布郎等著,王守清等译.项目管理:基于团队的方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 田军.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7.

活动项目总结范文第2篇

去年8月份以来,市直机关各级团组织广泛开展了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各级团组织围绕中心,创新载体,突出实效,把教育活动与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促进团的各项工作相结合,与建立健全团员教育长效机制相结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活动项目。为充分发挥优秀活动项目的示范带动效应,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市直机关团工委决定,在市直机关各级团组织中开展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优秀项目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评范围

市直机关各级团组织在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中,已经、正在或准备设计开展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或示范性的活动项目,都可申报参评。

二、申报条件

1、活动主题突出,立意新颖,内容丰富,特色鲜明。

2、紧紧围绕党政工作中心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促进本单位各项工作,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3、贴近时代、贴近青年、贴近实际,形式灵活,便于操作。

4、组织周密,效果明显,得到党政领导的积极支持、团员青年的热情参与和群众的普遍赞誉。

三、申报要求

各级团组织要在认真总结前段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的基础上,总结、策划出符合本行业、本单位特色的活动项目,坚持好中选优,每个直属团组织至少申报一个优秀活动项目。要搞好优秀活动项目的申报,按照活动项目构思、组织推进形式、团员青年参与情况、活动成效等方面,以案例的形式撰写审报材料(一式二份,2000字以内,A4纸打印),于3月15日前报市直机关团工委。

四、评选表彰

市直机关团工委组织评委会,对各级团组织申报的活动项目进行评选,择优表彰奖励,并通过适当方式进行交流推广。

五、组织领导

活动项目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活动;综合实践;项目教学;有效方法

Study on Chinese Synthesis Practice Teaching

Li Gui-qiang Sun Fu-gui An Ting-ting

Abstract: Chinese synthesis practice teaching has broke the teaching mode that in the classroom teachers as the center. According to the theme of the activities of Chinese, students complete the task of Chinese activities, independently, cooperation, and explore problems in guidance of teachers' organizations so a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Chines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humane quality, this is the basic language teaching activities. So this article on five aspects, that is,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ctivities, to "three understanding ", choose good project, the careful design, teaching to block, actual effect. For your information only.

Keyword: Chinese activity; Synthesis Practice Curriculum; Projektmethode

裴娣娜在《教学论》中指出:“教学是旨在促进人的文化生成的师生特殊交往活动。”本文以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更是如此。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正式开课始于2009年,距今仅三年时间,却已成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沃土”,也必将成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热土”。怎样才能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变成师生双边活动的“乐土”?有效方法如下:

一、要“三吃透”。

1.吃透语文教学大纲

吃透大纲就是要吃透大纲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内涵表述、性质分类、教学要求。本文以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在阅读与欣赏教学、表达与交流教学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能力而进行的课内外、校内外多种资源相结合的语文项目教学。中职语文教学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等三大模块教学,每个模块教学又分为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三个不同性质的教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很重要的应用性教学,它最能体现中职语文特色。在基础模块教学、职业模块教学、拓展模块教学中,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大纲都有具体要求。本文的理解是:根据学生的“三个生活”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景,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步骤,围绕主题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达到培养学生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逐步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之目标。

2.吃透语文规划教材

吃透教材就是要吃透教材编者设计语文活动的意图、体系、特色。吃透语文活动意图,分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与前两个教学之间的关系,即知识、能力与应用的关系;弄清某单元语文活动主题,设计活动项目、形式、步骤等。吃透语文活动体系,理解语文活动内容安排层次性与学生成长时段教育需求的对接性,和活动难度安排渐进性与学生语文能力需求的提高性。吃透语文活动特色,弄清人教版语文活动侧重于知识和能力的应用性,弄清高教版语文活动的侧重于学生参与活动受益的人文性,弄清每次语文活动教育的专题性。

3.吃透语文教学对象

吃透语文教学对象就要掌握教学对象学习语文的现状,分析“学苗”好差的周期性变化;关注各专业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如采矿、测量、通风专业的学生,远不如机电、会计、营销专业学生语文基础好、能力强、兴趣浓;在阅读与欣赏教学、表达与交流教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注意发现和培养语文活动的“带头人”,如口才好的、作文好的、美术好的、摄影好的、电脑好的等各有多少人,都要心中有数。

二、 选好项目

有人主张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或项目教学法,本文不敢完全苟同。本文以为,语文教学还是按照语文教学规律进行教学为好;如果要尝试语文项目教学法,可以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进行。实施项目教学法,首先是选择好的语文活动项目。具体操作是:

1.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语文活动项目

项目是指事物分成的门类,本文将高教版中职语文上下册12个单元安排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当作12个语文活动项目来教学,然而12个语文活动教学项目都完成是不切合实际的,这就需要有选择教学。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语文活动项目,就是选择与学生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密切相关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如郑国民主编的中职《语文》上册(人教版,2009年)安排:我的青春印记、记住父母生日、展望未来的生活、校友职场感悟采访、抒发心中的情志(诗歌)、春联觅趣等语文活动项目。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语文活动项目,就是选择学生能够操作的语文活动项目。语文基础差的采矿专业学生,就可以选择语文活动难度较小的项目。如我的青春印记、记住父母的生日、展望未来的生活等语文活动项目。语文基础好的机电专业学生,就可以选择语文活动难度较大的项目。如校友职场感悟采访、抒发心中的情志(诗歌)、春联觅趣等语文活动项目。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语文活动项目,就是选择最贴近学生生活的语文活动项目。选择教师自拟的语文活动项目,如校园春秋、难忘中秋、环保简报、煤矿见闻、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等语文活动项目。

2.选择学生有兴趣感的语文活动项目

组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既要想到学生能够操作,更要考虑到学生喜好情绪,也就是选择学生感到有兴趣的语文活动项目。一般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面向全班学生,选择有兴趣的语文活动项目。如“手抄报”语文活动教学项目,通过每位学生制作一张自己心爱的手抄报,调动了绘画、书法、电脑、设计等不同爱好者的积极性。另一种是面向全校特殊爱好群体,开办演讲艺术、书法入门、诗歌创作、春联写作等讲座,配合学校学生科、团委开展讲演、书法、诗歌等比赛活动,配合学校文化艺术节活动。

三、精心设计

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中指出:“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核心”,足见其地位的重要性。语文活动的精心设计包括三个方面:教材编者的语文活动设计,教师实施语文活动教案的设计,学生参与语文活动作品制作的设计。

1.教材编者语文活动的设计

教材编者语文活动的设计,不同版本,各有其特点。人教版编者语文活动设计特点,语文活动项目下设计了三大教学板块:场景案例教学板块,重点是引导学生进入语文活动的情景,激发学生参与语文活动的热情;策划筹备教学板块,重点是教给学生语文活动的方法;活动应用教学板块,重点是指导学生语文活动作品的制作。高教版语文教材,编者语文活动设计的特点,是分为语文活动项目设计、活动目的与任务设计、活动流程图设计三部分。设计重点是活动流程图设计。

2.教师实施语文活动的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将教学活动整个设计过程建立在系统方法的基础上,教学手段、过程可以变成可传授的技术和程序,而且教学设计强调教学诸要素之间的适当搭配。”(皮连生的《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此种设计便体现在语文活动教案体例设计上,本文以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体例设计应该包括:语文活动项目,语文活动主题,语文活动任务,语文活动要求,语文活动时间分配,语文活动内容与步骤,语文活动方法与措施,语文活动评价,语文活动材料、设备、场地安排,语文活动费用计划等10个方面。

3.学生参与语文活动的作品制作设计

学生参与语文活动,个人作品设计、小组作品设计、班级集体参展作品设计、作品解说词的设计以及学生语文活动展示或场地的布置设计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学生作品制作过程中,教师要给建议、点拨、鼓励及提供必要条件。通过学生的作品内容形式及展示的设计,激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充公发挥学生的原创精神、合作精神、钻研精神。

总之,如果说教材编者语文活动设计是语文活动立项的基础,教师语文活动设计是语文活动项目的实施计划,那么学生语文活动作品制作及展示设计就是语文活动项目设计的落实。三者缺一不可,所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项目是需要精心设计施教的。

四、分段施教

分段施教,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不仅要将2周至4周时间做合理的分配进行分段教学,而且要按照语文大纲要求、教材安排、活动规律进行分段教学。

1.按照语文大纲要求分段施教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通过搜索资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评价等步骤,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大纲这个思路,决定了教材语文活动设计的步骤或活动流程,又体现了语文活动规律的阶段性,所以应该按照大纲对语文活动的科学要求分段施教。

2.按照教材语文活动安排分段施教

高教版教材安排语文活动流程:活动准备、分组活动、班级活动、成果展示等四个阶段教学。人教版教材安排三大教学板块连动,即“场景案例”教学板块、“策划筹备”教学板块、“活动应用”教学板块依次连动教学模式,也体现了语文活动教学的阶段性。所以语文活动应该按照教材语文活动流程或语文活动板块连动模式进行分段施教。

3.按照语文活动内在规律分段施教

本文以为,语文活动内在规律是选题立项、策划筹备、表达交流、总结评价等四个阶段。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完善。所以应该按照语文活动规律进行分段施教、系统施教。

五、力求实效

人们常说:“思路决定出路,做什么事情都是如此。”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力求实效的出路何在?具体办法如下:

1.按照语文教改要求施教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中职语文教改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要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版社,2009:1-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索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改革与研究,最能代表中职语文教改的新概念、新方向、新要求,所以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按照语文教改的要求,突出学生自主性、合作性、创新性学习,关注社会生活、校园生活、职业生活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影响。另外要严格执行语文活动教学方案,精心到每一个环节;“摸着石头过河”,循序渐进施教,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行课题研究,推出经典案例,宁缺勿滥,力求实效。

2.狠抓语文活动教学过程质量

一般来讲,每学期安排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2至3次。一次教师命题语文活动,教师结合学校的德育活动或文化艺术节活动,每学期安排一次命题语文活动。二次学生选题语文活动,教师组织任课班级语文活动“带头人”开会,从语文上册或下册中六次语文活动,选出两个题目。每次语文活动安排2至4周时间,选题立项、明确活动要求,活动准备为一周,作品制作或写作一周,表达与交流、总结讲评一周或二周。活动准备阶段要充实,教师要与学生语文活动“带头人”及时沟通。作品制作或写作阶段,教师要组织好分组分工,进行集体指导和个人指导,培养学生活动兴趣和钻研精神。表达交流阶段,由教师主持逐步过渡到学生主持。学校要办语文活动主持人培训班,每个教学班培养2至3人。总结讲评阶段,采取定性讲评和定量讲评相结合方法。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以鼓励表扬为主。引入评比机制,评出一二三等奖;引入学分机制,获奖者可适当增加语文学分1至2分。这样狠抓语文活动每个阶段的过程质量,从而达到语文活动教学力求实效之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7

[2] 李兴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般过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特刊.192

______________

活动项目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活动;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01-02

大学生课外活动是高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教育活动,是高校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课外活动的项目化管理是将学生课外活动作为一个项目,将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运用于学生课外活动的管理,运用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对大学生课外活动进行管理。开展学生课外活动项目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课外活动的管理水平和育人功效。

一、大学生课外活动项目的策划管理

学生课外活动的策划主要是对大学生课外活动的总体构思设计和论证的过程。

1.目标体系的建立。活动的开展必须围绕目标而进行,活动以实现目标为宗旨,目标的实现程度是检验活动成效的关键。在建立目标体系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四点:一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路线、政策,高校的培养目标,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二是高校培养方案与课外活动人才培养的内在关系。三是目标体系的系统性、过程性、层次性。四是活动目标与活动管理目标关系。

2.课外活动的设计。学生课外活动的设计是合理的布局活动的内容和进程的过程。在课外活动设计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培养性原则。在管理设计的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的培养放在首位,将管理与培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管理各个环节的展开都要围绕学生的培养而进行。二是需求性原则,通过对社会发展需求,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学生成长需要分析,确定项目内容与形式。三是总体性原则,是指要在时间,内容、目标等方面,统筹设计规划大学生课外活动的管理。四是项目化原则,将学生课外活动作为一个项目,运用项目管理基本方法与技术,对其进行科学管理。

3.课外活动的评估。课外活动项目评估是对项目的价值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的过程。开展项目评估,一是要建立一套从项目申报,到项目审核,再到项目答辩、论证和项目审定的项目评审制度。二是建立成员结构科学合理的评估小组。三是在评价时,将活动价值评价与可行性评价相结合,对于设计方案的不足之处给予分析指导。

二、大学生课外活动项目的计划管理

项目计划工作是系统安排任务的集成。

1.确定并描述为完成课外活动项目目标所需的各项任务。这一阶段的任务是界定为完成项目目标所要开展哪些工作,明确这些项目的目标和项目的可交付成果。运用工作分解结构(WBS)技术对项目内容进行分解,通过对项目工作内容的分解,可以更加明确所要完成项目的具体任务,从而有效地计划和控制项目进程。

2.对项目的时间做出合理安排。一是要做到课外活动安排与教学安排协调有序。二是要按照最优化原则,对各项子活动开展的先后顺序,有一个科学的安排。

3.对项目进行责任分解。对项目进行责任分解就是保证项目中每项工作都有具体的部门与人去做。对项目进行责任分解一是要明确有关部门和个人对项目组织的关系、责任、地位。二是明确项目组织与组织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组织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组织与个人所承担的责任。三是根据责任的大小,任务的轻重,组织的功能,个人的能力与特点合理分解责任。

4.项目的团队建设。在团队建设上一是要按照项目制的组织形式构建团队,项目制的组织形式不仅有利于学生资源的整合,更增加了学生参与组织活动的机会。二是确定项目负责人,组建项目团队。在确定项目负责人时,注意对有工作潜力的学生进行挖掘和重点培养。建立课外活动项目人力资源库,有计划,分层次,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三是加强对项目团队的课外活动项目化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与指导。

三、大学生课外活动项目的实施管理

大学生课外活动的实施管理就是将大学生课外活动的计划付之于行动过程中的管理。

1.课外活动的项目跟踪。课外活动的项目跟踪就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运行情况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判断课外活动是否正常开展。项目跟踪是通过对课外活动项目信息收集分析而实现的。收集分析、信息,一是建立访谈、观察、报送、汇报等信息收集的规范模式与途径。二是明确项目团队成员在信息报送中的职责。三是通过对信息的定量定性分析,对于项目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2.课外活动的控制管理。课外活动的控制就是采取措施,保证课外活动沿着预期目标发展的过程。实现控制目标一是要树立团队成员的责任意识,标准意识,质量意识。二是认真做好活动各个环节的工作和各个环节的衔接配合,重点控制应对影响活动的内外部因素。三是事前控制为主,事中、事后控制为辅,及时纠正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四是调整计划中不切实际的部分。

四、大学生课外活动项目的评价管理

大学生课外活动后项目评价是指对已完成项目的活动项目的目的、完成情况、效果和影响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评价管理总结经验教训,并利用评价所产生的反馈信息提高活动管理水平。

1.目标评价,它是评价在课外活动开展过程中目标实现的程度。在进行目标评价时,一是要检查预定指标在活动的运作过程中的实现程度以及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对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二是要检验和评价原定目标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实践性。一些活动的原定目标不明确或不符合实际情况,通过分析评价,找出原因,为以后的活动制定目标时提供经验和依据。

2.过程评价,它是对活动项目各阶段和各环节的工作与原定目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项目成功与失败的关键所在。在进行过程评价时,一是按照项目活动的周期,对项目策划、计划、实施、收尾各阶段的工作进行评价。二是由于课外活动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工作是由不同的团队成员协作完成的,因此特别重视各阶段,各环节衔接部分的过程评价。

3.影响评价,它是指对活动项目所产生的影响而开展的评价。课外活动影响评价可分三个部分,一是评价课外活动对于校园文化所做出的贡献,产生的影响。二是评价课外活动对于项目团队成员思想、行为、态度、知识、能力所产生的影响。三是评价课外活动活动对于一般参与学生所产生的影响。

4.总结评价,它是对活动总结工作进行的评价。在总结评价中,一是要评价总结工作的组织安排,总结方式。二是要评价总结工作是否对开展的课外活动项目成功与失败之处进行了正确、深入的分析,是否为今后的活动开展提供了借鉴经验与教训。

参考文献:

[1]王长峰,李建平,纪建悦.现代项目管理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杨坤.大型活动项目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3]高峡,康健,丛立新,高鸿源.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

[4]戴绍松.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项目管理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7,(1):108-111.

活动项目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项目化 管理模式 创新

项目化管理的精髓就是促进各部门的合作、优化人力资源,培养多方面的高素质人才,没有一个学生能单独搞好一个活动,从成立项目组开始,到项目成功结束,每个过程都培养的是学生自身综合能力,包括业务能力、服务能力、引领能力,最重要是团队协作能力。项目化管理的运用,既有利于在活动中形成合力,又有利于增强青年学生的参与意识、自主意识和集体意识,进而进一步为高校活动开展优化了环境,真正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一、高校项目化管理的价值

项目化管理提高了大型活动的高效性和科学性。项目化管理所强调的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沟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为高校活动的运转提供了规范化的标本,也指导着大型活动项目运作过程中的诸多关键影响事项顺利进行。项目化管理,促使大型活动在举办过程中,项目运行组织能够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及时到位、协助和谐、沟通畅通、人力资源搭配合理、防患未然。

项目化管理推动和完善制度建设,促进管理由“人治”转为“制度治”。运用项目化管理的思路,面向基层团组织乃至学生社团提出工作的项目规划,由基层团组织或学生社团采用投标或申报的方式推动项目实施,必将促进工作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推动基层组织由“领任务”变成“请任务”,有利于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通过一系列项目化管理支持制度的建立,最终必将实现在学生活动管理方面的制度化建设,使得工作由教师、干部管理转向制度管理。

项目化管理有助于优化学生组织的内部协调与管理。项目化管理不仅仅有利于大型活动的开展、学生骨干队伍群体的培养,对于小到班级、团支部、学生社团等小团体的内部建设,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班团基层组织的内部活动,从影响面积而言不如大型学生活动,但是对每一个普通个体的影响更深切、对基层组织活力的推动作用更不可小觑。

二、高校校园文化实施项目化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1.突出文化活动项目的层次性

高校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是围绕“ 项目” 展开的。因此,确定科学的活动项目是有效开展项目管理的前提。在确定文化活动项目前应进行科学的调查与论证,根据活动的重要性及其教育意义将文化活动项目分为不同层次: 核心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并对不同层次的项目实施分层管理, 按其重要性给予人力、物力及财力投入。

2.完善各种项目管理制度

完善的配套制度是有效实施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保障。要保证活动项目质量、资金、进度最优化的目标, 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对活动进行规划、监督、控制和总结评价。比如,在申报前期做好项目申报制度,在申报过程中做好项目的管理制度,在申报后期做好项目的评审和评价制度等。

3.提高项目管理过程的教育性

由于项目管理的方式是目标管理, 因此在实施学校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时, 难免会“以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唯一评价指标”。事实上, 文化活动的开展是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 活动目的是为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者, 应该重视项目管理过程本身的教育意义。

4.重视项目管理活动的总结与评价

项目管理过程及结果的总结、项目管理组织者及参与者的奖惩评价对提升学校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利用项目管理进行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管理, 是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 也是利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高校文化活动管理效率的探索。作为教育管理究者, 我们应不断思考和探索, 提高项目管理在高校文化活动中的适用性, 完善各项配套制度, 以寻求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管理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三、推进高校学生项目化管理的模式创新的思考

在推进高校社团项目化管理的模式中,实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给学生社团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对高校校园文化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也要看到,在推进项目化管理的过程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并思考。

其一,要做好学生社团项目化管理工作,高校应从真正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来看待学生社团发展地位,全面正确地认识项目化管理的内涵、特征、方法、功能以及其运用对学生社团发展和创新的意义和价值,积极进行观念更新、模式创新、举措更新,使学生社团项目化管理的功能得到充分地发掘和发挥。

其二,要做好学生社团项目化管理工作,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和精力投入。高校应采取有效举措,要从打好基础的战略高度,深入地激发包括教师、管理干部和其他教辅与服务岗位工作人员在内的全体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其中的主导性和创造性。

其三,要做好学生社团项目化管理工作,学校应尽量提供良好的平台和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高校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加强统筹、规划和管理,实现对学生社团项目化管理过程给予大力的支持。高校应尽快探索建立有利于项目化管理的评估体系、奖励机制、整合机制,通过抓规范提效率,树导向出效益。

其四,要做好学生社团项目化管理工作,高校应通过更多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学生社团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高校应通过更多的激励机制,采取多种途径、通过灵活方式激活学生社团组织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推进学生参与、组织、创新校园社团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营造文明、健康、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四、高校团学活动项目化管理模式的启示

活动项目总结范文第6篇

为进一步做好集团安全生产工作,保障生产正常运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根据集团安全生产月活动总体要求,结合集团生产经营和安全工作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安全月活动主题为:综合治理、保障平安。

二、活动时间

20__年6月1日---30日

三、组织机构

置业集团“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成员企业负责人

四、活动内容

(一)“安全生产月”活动动员阶段

日期

活动项目

安排与要求

责任人

备注

6月1日-7日

活动动员会议

各成员企业、项目部召开一

次“安全生产月”动员大会,全体员工参加,布置活动安排

各成员单位负责人

(二)“安全生产月”宣传阶段

日期

活动项目

安排与要求

责任人

备注

6月8日-13日

宣传

悬挂横幅,张贴“安全生产月”宣传画和布置安全生产宣传栏、板报等

各成员单位负责人

(三)“安全生产月”应急预案演练阶段

日期

活动项目

安排与要求

责任人

备注

6月14日-22日

应急预案演练

各成员企业根据自己各种应急突发事件的预案实施实战演习。氛围要大,面要广。

各成员单位负责人

(四)“安全生产月”培训实际案例及法律法规阶段

日期

活动项目

安排与要求

责任人

备注

6月23日-28日

落实三级培训

各成员企业根据自己特点以“实际案例、法律法规”落实三级培训。可以采取培训班、播放录像、利用网络办公平台传播等形式,主要普及生产、生活中的安全知识、急救知识。

各成员单位负责人

自查

实施现场安全检查,排查治理事故隐患,查找和及时了解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做好隐患整改工作,消除事故隐患。

知识答卷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普及试题

全员参加

(五)“安全生产月”总结阶段

日期

活动项目

安排与要求

责任人

备注

6月29日

总结

各成员企业根据自己活动落实情况进行总结。

各成员单位负责人

五、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各成员企业、项目部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对活动的组织积极主动,安排部署、宣传发动、组织开展、督促检查等各个环节上抓好落实,保障活动有效进行。

(二)及早动手,制定方案

各成员企业、项目部要按照集团活动方案要求,结合本企业实际,突出重点,落实工作。要对安全问题有针对性,达到效果。

(三)加强“安全生产月”的宣传氛围

利用“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实施全体动员,广泛宣传,增强员工安全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四)活动情况上报

各成员企业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结束后,于6月30日前将整个活动总结以电子文档形式上报安全管理办公室。

活动项目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主题;活动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195-01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具有革命意义的图形思维工具,在学习记忆体系的建立、活动项目的计划和组织、教学培训与会议记录等方面的具有非凡优势。问世以来,思维导图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内。

在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干部队伍的素质决定着高校学生活动的成效与质量,学生干部的培训也日益成为高校内涵发展的重要环节,高校学生干部培养需要像思维导图这样直观、形象、生动的培训工具。

一、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及应用特点

思维导图是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东尼·博赞发明的一种组织性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最初是通过发散联想,用关键字、图片、颜色做笔记,为学生构建记忆知识的可视化思考体系。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用直观的视觉刺激来更好地梳理、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图,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绘制思维导图,是由一个主题、扩展产生新的分叉,发散形成可视化思维结构树的过程。通过思维导图能够引导绘制者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以已有想法为中心,向四周无限扩展产生新的想法,为绘制者的思维培养提供有效帮助。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学生干部培训中的相关性与可行性

学生干部是高校大学生基层各种活动与工作顺利开展的主要力量,负责活动与工作的组织、策划及领导。学生干部必须具有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养、综合能力、心理素质,才能把学生团结起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加强工作的效果,从而顺利开展工作。

目前,高校的学生干部通常承担着部分管理职责,但从长远来看,学生干部更多的应该担当学生活动组织者、学生事务服务者的角色。而活动的组织、事务性的服务都需要学生干部具有较高的沟通与决策的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项目运作与创新的能力。思维导图是学生干部培训的重要工具,作用巨大,可以提高受训者的深入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

思维导图在策划环节描述一个活动具有卓有成效的效果。思维导图利用在纸上、软件中画出活动框架,或者在脑海中对活动过程进行构思,然后将其扩展到真实的情境下对所有的细节、变量进行考量,从而得出活动的整个执行体系和生命周期。

思维导图运用于学生活动项目中,作为活动负责人的学生干部不会囿于常规思维框架下,而是利用导图的扩展性,从其他方面、其他角度思考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思路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开展基于思维导图学生干部培训的应用实践

学生活动项目是学生干部培训的载体,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学生干部培训,就是在学生活动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发挥思维导图便捷的归纳和整理、化繁为简的能力。

1.学生活动项目计划。思维导图在学生活动策划中的应用可以更好的展示活动项目的“全貌”,帮助学生干部建立起完整的活动项目管理体系,对活动项目所需要的资源、信息、人员进行充分的整合,使整个活动策划更加合理与科学。学生干部可以根据分工,将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等要素制作成思维导图,从而从整体上把握整个活动以及相关环节之间的联系。

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学生活动项目计划,首先要对学生干部进行思维导图绘制的培训并进行相关的训练。学生在训练活动中,把自己作为活动的负责人,运用思维导图把自己的思路画下来,确定活动开展的难点、重点、突破点。

2.会议分组讨论。思维导图在学生活动项目会议中对项目团队进行合理分工,对项目负责人、批准人、告知人等进行观点、想法、特长等方面的树立,提示团队成员了解项目策划、执行重点,引导学生干部有效的进行资源整合,极大提高会议讨论的效率。

运用思维导图对学生活动项目策划沟通体系进行构建,利用思维导图的树状结构对活动要素进行分析、梳理、综合,得到与活动相关的信息,为团队工作找出机会和问题,找出影响活动效果的潜在障碍,为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找到最优方案。

3.活动总结交流。学生活动项目结束后,利用思维导图把学生干部在策划阶段的活动项目思维导图与真实活动的活动项目思维导图进行对比,分析活动各环节、各要素间的逻辑性、前后关联与相互关系,梳理学生活动的计划、组织、人员、设备、地点、控制与领导等职能,通过对比、分析与梳理,更好的掌握思维导图的相关技术,从整体上把握活动的项目化运作,从而提升学生活动效果。

四、提高思维导图对学生干部培训效果的具体方法

1.创作平等宽松的合作环境,尊重受训学生干部的观点。在学生活动项目中,确定了活动主题后,以主题为中心扩展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绘制思维导图。鼓励学生干部充分想象、联想,探索活动各环节与关键词、色彩、线条之间的联系,绘制学生活动项目思维导图。培训教师不要对学生干部绘制的思维导图做定性的评价,而应该鼓励学生干部在导图中表现的观点,培养学生干部在别人的观点上建立新的观点的意识,养成学生干部有效的思维习惯。

活动项目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

加强和改进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管理是提高校园文化活动质量,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需要。将项目化管理模式引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中,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它推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管理规范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一、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科学含义

项目是“具有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必须在规定的成本、质量和范围等限制条件下完成的一次性事业。”项目化管理是指:“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具体来说就是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是:“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以活动项目为基本单位,采用招标制度立项,通过立项申报、答辩、审批、项目执行、中期检查、项目验收和评价等程序,使校内外的人力、物力、信息、资金等多方面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的校园文化活动管理方式。”

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是一种系统的方法体系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它不是任意的一次管理过程;它的对象是校园文化活动,目的是通过运用科学的项目管理技术,更好地实现校园文化活动育人目标;它的任务、职能是对校园文化活动及其资源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它要求把校园文化活动的任务和组织人员集中在一起,当作整体,追求整体目标,需要系统的观点和专门的组织来管理。基于此,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综合性。项目一般由多个部分、多个步骤、多级分工组成,要求充分强调管理的综合特性,需要系统的观点和专门的组织来管理。

第二,目的性。一切项目管理活动都是为实现“满足或超越项目有关各方对项目的要求与期望”这一目的服务的。

第三,集权性。项目在进行中各部门、各步骤都会出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互相关联、互相依存,需要建立围绕这些专一任务进行决策的机制和相应的组织。

第四,主导性。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必须将组织打造成为一支配合默契、积极主动、高效优质的团体。

二、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可行性

项目化管理的特征和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之间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可以通过寻找它们之间的契合点,将项目化管理引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中。

1.项目化管理与校园文化活动对象目的的契合

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主体是大学生。大学生素质全面、主动性强,是校园文化活动项目的设计者、参与者、组织者和传承者。大学生能在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管理中起主导作用,能担当项目负责人的职能;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对象是校园文化活动。高校文化活动大多是一次性或可以在一段有限时间内完成的,具有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可以围绕活动的目的,利用活动的资源,实行项目化管理;项目化管理采用多层次目标管理,项目团队成员在各自任务及目标的指导下,分工负责、协调合作,共同完成总体目标。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自始至终以实现目标为原则,这与项目化管理体现出的目标性相一致。

2.项目化管理与校园文化活动管理过程的契合

“项目化管理模式实施过程包括启动、规划、执行、监督、控制以及收尾等阶段,这些阶段相互影响,关系复杂。它要求每个阶段的配合与连接必须流畅才能便于协调,才能实现项目的最终目标。”而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一般也要经历策划、申报、审批、实施与督导和总结与评优等阶段,工作的过程适合项目化管理;另外,活动实施的各个阶段具有明显的特性,既体现阶段的特殊性,又强调对整体的重要性,活动组织者要认真对待每一个阶段,促进总体效果的实现,这与项目化管理模式实施过程具有一致性。

3.项目化管理与校园文化活动组织机构的契合

项目化管理的集权性特性决定要建立具有临时性、高度柔性组织机构。校园文化活动大多是一次性的任务,每项活动在目标、环境、条件、组织、过程等诸多方面都有独立性和特殊性,学校不需设计专门的常态机构,而是通过临时的、柔性的组织来完成,它根据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协调控制,项目结束,其组织的使命也就完成。

三、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实践

1.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制度构建

第一,项目分类制度。校园文化活动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的形势和政策、学校工作计划,结合各阶段特点,编制《项目化管理活动计划表》,并及时公示活动项目,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项目可分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创新项目:以专业化、精品化和品牌化为目标的活动,可设为重点项目,如校园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专业文化节、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等;以丰富大学生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可设为一般项目,如文体竞赛、寝室文化活动等;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的活动,可设为创新项目,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活动。

第二,项目申请制度。各级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班级等组织,学生组建的临时团队以及学生个人等围绕《项目化管理活动计划表》向校园文化活动主管部门提出申报,申报书包括活动的目的、意义、时间、地点、内容、程序、责任分配、人员安排及预算报告等。校园文化活动主管部门根据申报情况,依据“公开、公正、可行、合理、高效”的原则,确定项目的立项,并给予项目配套经费和相关政策。

第三,项目负责人制度。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核心人物是项目负责人。选取“思想好、思维活、能力强、为人实、素质全”的学生骨干担任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计划书要求,主持项目工作,项目实行“集中领导、分级负责”原则,组织并督促项目组成员全面完成本项目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实现项目目标。

第四,项目培训制度。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主体是大学生。大学生素质全面、主动性强,是校园文化活动项目的设计者、参与者和组织者,但他们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需要老师的指导与支持。加强对各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成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专业技能,即实施项目所需的策划、公关、组织、资金调配和合理使用等能力。

第五,项目监督制度。通过立项评审、跟踪审查、群众监督、总结评优等激励机制,进行全程化监督,保证立项活动深入、扎实、有效的开展;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项目活动负责人需对校园文化活动主管部门负责,如遇到问题或申请报告发生变更,要与主管部门协商解决。

2.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程序控制

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操作流程图

第一,项目计划。计划活动和自主活动可以发展为项目计划。计划活动是指校园文化活动主管部门有计划的,要在某个时间段实施,但没有指定具体活动负责人或团体的活动;自主活动是不在《项目化管理活动计划表》之内,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需要,自行提出的活动。校内有意申报项目计划的团学组织或个人成立项目组,确定项目负责人,做好项目立意、规划、论证等准备工作,撰写项目申报书,内容包括:活动的目的、意义、时间、地点、内容、程序、责任分配、人员安排及预算报告、可能遇到的问题、难点及相应对策等。

第二,项目立项。校园文化活动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项目申报书的可行性、创新性、影响力、经费预算、活动成效、应急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明显不符合申报标准的项目,直接淘汰;基本符合标准的项目,提出修改意见,项目组作出相应修改,再上交评审委员会审批。拟定中标单位的项目进行公布;项目立项后,项目负责人承担组织任务,校园文化活动主管部门承担监督、管理职责,还对项目成员进行培训,包括能力培训和经验培训等,以提高活动的组织能力与实现预期效果。

第三,项目实施。做好活动的宣传工作,充分说明活动的意义、参与方式等,调动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成员按计划实施项目,及时了解活动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校园文化活动主管部门汇报,力争达到活动预期目标;成立项目监控小组,协调各方面关系,指导和控制活动的正常运作;依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项目变更,努力解决实施中的问题。

第四,项目收尾。活动结束后,项目组要将所有与项目有关的文本、图片、音像资料上交,完成项目总结;活动费用专款专用、有根有据,与校园文化活动主管部门一事一结;年终,校园文化活动主管部门根据上交材料、督导小组汇报、活动效果反响等情况对所有项目进行全方位的评估,评选“校园文化活动品牌项目”、优秀项目负责人等,激励同学们的参与意识,巩固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小金.理想的现实——项目管理方法与理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张科,佘万斌彤.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7)

活动项目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学生活动项目领办制;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5

近年来,世界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我国也从不同方面不断探讨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所谓职业核心能力目前有多种释义,其基本含义为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具有很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个人的职业发展。职业教育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确需要多方面同时进行,比如以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有效的能培养核心能力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等。本文则着重从学生活动项目领办制方面谈职业教育学生核心能力培养。

一、学生活动项目领办制的内容和实施步骤

学生活动项目领办制是指活动主办方(学校或院部)将准备开展的各种竞赛、主题教育、展演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以招投标的方式由学生组织、学生社团或班级自主申请领办,主办方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其他配套支持,并对领办方实行目标管理。

实施步骤第一步为公开招标。即主办方根据活动主题制定招标方案,面向全校或本系部拟举办活动的目的、思路、形式、规模、时间等具体项目信息。第二步为申请领办即学生组织(个人)根据活动要求策划、填写《学生活动项目领办审批书》,包括活动的设计、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以及后续的详细工作进程、经费预算、应急预案和可操作性论证等,提交主办方。第三步为确定项目。主办方成立《学生活动项目领办工作组》,对提交的《学生活动项目领办审批书》进行可行性讨论,根据择优原则确定领办组织,与领办方负责人签订《学生活动项目领办协议书》。第四步为活动开展。领办组织原则上要独立开展活动,遇到特殊情况或协议未尽事宜及时与主办方协商。经费由领办组织根据需要有计划支配,原则上按预算一次性支付。活动主办方在活动中要实行目标管理、过程监控。最后一步为考核评价。指活动结束后,领办组织对活动效果和各岗位人员屡职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再由主办方对整个活动项目领办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在学校年度学生表彰大会上,将对表现突出的领办组织予以奖励。并附有《学生活动项目领办审批书》《学生活动项目领办协议书》

学生活动项目领办制不仅进一步发挥了学生组织和学生干部在全校学生中的主体和引领作用,提高学生参与学校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为培养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提供了平台,成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学生活动领办制与学生核心能力培养

自学生活动领办制实施以来,我们已开展了多次活动,内容涉及多个方面比如大学生寝室文化节活动、大学生创业一条街活动、各种比赛等,学生参与人数及参与热情都有所提高。活动不仅涉及的范围广泛,也更好的促进了学生核心能力培养。

1、 增强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组织的凝聚力。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学生活动也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职业教育学生多半自主学习意识及主体意识较差,依赖性较强,针对这种情况学生活动项目领办制则以项目的形式增强其主体意识。学生在活动领办制中明确了领办活动的任务和目标、并为任务和目标制定相应的方案及预案、并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原因,对症下药从而解决问题。在活动完成后要进行评价与总结。很多学生在完成项目后表示,自己及团队在项目领办制中得到了很多的锻炼;教师也明显感觉到学生在不断成长,逐渐成熟。同时在活动中学生组织也充分的表现了他们的能力和实力,从而能更好的增强其学生组织的凝聚力。

2、 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是职业教育的最高境界。学生活动项目领办制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特殊的学生活动,在活动中,主办方要善于创设一个愉快、和谐、民主、宽松的活动氛围,出台一个科学的、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感到当家作主做项目的同时,也可以在轻松和谐的活动领办中探索创新,大胆尝试,实践自己的想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生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3、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所谓团队合作意识,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它的核心是互相合作,团队全体成员为了同一目标,心往一处用,劲往一处使,有问题解决问题,有困难大家互相帮助,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

学生项目活动领办制,多是一个团体的合作,小到一个寝室,大到一个社团。这个团队从填写项目活动领办制审批书开始就会面临与项目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团队每个成员如何分工、如何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成为他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活动中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及沟通交流能力。

4、增强其沟通交流能力。

沟通交流能力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种核心能力。是一种职业发展必须的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生项目活动领办的实施和开展离不开与人的沟通与交流,与内部成员的交流,与教师及学校各部门的交流,与活动赞助单位的合作交流,处处都能检查和考验学生的交际水平。实践证明,经常参与学生活动,善于与人沟通与交流的学生,职业生涯相对而言会比其他学生顺利如意的多。对于未来的就业也有很大的好处。

实践证明学生活动项目领办制不仅是培养职业教育学生核心能力的一个载体,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自己发展自己的平台,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参与其中,不断的锻炼才能逐渐培养其核心能力。从而有利于将来的就业,更有利于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烨《论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改革与开放2012年12月

[2]张鹏《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研究》新西部2010年12月

活动项目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活动项目 指导教师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he Team Construction of Guide Teachers

Based on Innovation Activities in Universities

QIAO Junjun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Abstract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expansion project to the students' innovative activities as the premise, with the guid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activities the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problems as the main issues, advoca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nducive to professional team construction model of effective instruction on the innovation activities of the project, one is beneficial to the cultivation of teacher collaboration, one can promote teachers' enthusiasm and creativity of the scientific, reasonable, effective incentive mechanism.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activities; guide teachers; team building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强调要构建创新型国家,高校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摇篮,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己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高校大学生创新活动项目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举措,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高校创新活动指导老师队伍的建设,更有利于使学生在创新活动项目的实施中获得创新能力的提高。

1 大学生创新活动项目开展基本情况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是本科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设计、独立组织实施并进行信息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的项目。

各省市级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的框架下开展各级大学生创新活动项目。项目的启动一般以学生提交大学生创新项目申请表和可行性报告为基础。考核以报告和项目答辩为主要形式,并划分为阶段性检查和结题两个检查阶段。项目成果以结题报告、、申请获得专利等为主。

2 指导教师在大学生创新活动项目中的作用及其创新项目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现有的课堂教学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在大学生创新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教学中,认识到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这对指导教师来说非常重要。学生根据自己兴趣来选取课题,指导教师不仅仅给予相关学科领域的一些知识的解答,更重要的是对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的教授。指导教师的角色将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成为为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

在项目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素质和选题内容成为项目立项和实施的重点,而指导老师队伍的建设往往最容易被忽视,各高校都出现了指导老师积极性不大,指导时间不足、质量不高等显著问题。同时,由于创新项目提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交叉组队,创新活动项目教师团队建设面临更多的挑战:教师对不同专业背景项目的指导能力不足,时间精力投入程度不够,难以满足学生创新项目的需求;现行的教学管理机制,如教学工作量考核、成绩管理、教学评价指标、常规教学安排等,与学生创新活动项目要求不相适应,影响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3 基于高校创新创新活动计划背景下的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3.1 设计一个有利于对学生创新活动项目进行有效指导的专业团队建设模式

专业团队建设的教师来源应该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教师,大学生创新项目的课题是学生依据兴趣和一定的知识基础而产生的,项目要顺利完成需要了解多方面的知识,这就需要指导老师团队具备相关领域的知识,而目前的师资力量来看,仅一位老师已经无法很好完成指导工作,这就需要一个专业指导团队的建设。团队的老师可以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组成指导教师数据库。学生根据自己项目所涉及的专业知识选取一位主要指导老师和1~2位其他指导老师,每一个项目同时有多个指导老师指导,但有一个主要老师负责。如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这些指导老师所熟悉的专业领域以外的问题是,学生也能顺利地在数据库中找到其他老师予以解答,使学生把精力更多地放在项目的创新当中。

3.2 设计一个有利于培养指导老师分工协作,教学相长的团队管理模式

学校成立创新活动项目指导委员会,由学院教学院长总负责,成员囊括各个专业的老师,负责指导学生选题、分配指导老师、答辩与考核等事宜。学院成立学院指导委员会,由各个系根据培养目标,从社会需求和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出发,对现有专业课程进行梳理分类,设计一些可供学生选择的、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具有可操作性题目。学生在自主选题的前提下也可根据自身兴趣选择这些题目。

指导教师团队的培养和建设,首先要求教师主动参与自身科研项目的研究和实践,使自己具备相关专业和背景和素质,并将项目研究与教学过程和项目指导有效结合起来,但是坚决杜绝指导老师直接把自己的科研项目或者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创新项目的课题,这就失去了创新活动项目实施的意义;其次要求在创新项目指导方法上对指导老师进行培训,并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提高指导老师的指导水平,鼓励指导教师对项目的指导内容、指导方法、项目进展的推进等进行动态研讨和总结,不断加以改善。

3.3 设计一个能推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科学、合理、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

指导教师应全程大学生创新活动项目的指导,适时组织交流,进行检查,引导敦促。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小组团队学习、合作协同等情况对创新活动项目进行成绩评定,可采用自评、互评和班组评相结合的方法;在指导教师激励措施方面,应把组建教师团队作为入选骨干教师的条件之一;调整现行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把指导教师的指导时间划为有效工作量进行计算,并且增加参加创新活动项目的相关指导教师教学工作量系数。

参考文献

[1] 徐通模.实现高校科技创新的实践与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3-02-12(4).

[2] 张国梁,朱泓.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机制[J].中国大学教学,2003(6).

[3] 李忠.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制度与创新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4(12).

上一篇:心协活动总结范文 下一篇:社联活动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