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肿瘤范文

时间:2023-03-18 17:00:46

骨肿瘤

骨肿瘤范文第1篇

15例骨和软组织内间叶性软骨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蔡雷,高子芬,黄啸原,邹万忠

限制型肩胛骨假体置换治疗肩胛骨恶性肿瘤的疗效评价 王晋,沈靖南,付明,黄纲,廖威明,李佛保,韩士英

肿瘤型假体置换术后再手术的原因与策略 于秀淳,刘晓平,付志厚,宋若先,周银

下肢恶性骨肿瘤切除假体置换的软组织重建 刘立成,孙成良,路小勇,高聿同

昆明地区正常人群骨矿密度观察 胡侦明,康晓鹏,劳汉昌,浦波,杨庆秋,张宝华,吴志丹

胸腰椎转移瘤98例的手术治疗 胡豇,刘仲前,王跃,庞健,胡云洲,樊征夫,宋跃明

骨科几种恶性肿瘤热休克蛋白表达免疫组化初步观察 汤宇,崔雪梅,袁玫,卢世璧

P53、Bcl-2、Mdr-1与骨肉瘤化疗耐药及三者间的关系 张文韬,屠重棋

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 张伟,高聿同,仲江波

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与细胞因子的作用 赵刚,胡侦明,罗先正

腹股沟骨外骨软骨瘤一例报告 李强

人工全肩胛骨肩关节治疗肩胛骨转移瘤一例报告 路小勇

巨大多发性Ⅰ型神经纤维瘤病1例报告 王桂龙,向阳,罗志勇

第十三届国际保肢协会会议(韩国)介绍 杨发军,丁易,牛晓辉

臀部恶性和侵袭性软组织肿瘤的外科治疗 张如明,张琥,刘印文,徐震球,石瑛,滕胜,师英强

四肢长骨骨巨细胞瘤手术治疗72例分析 毕文志,王继芳,卢世璧,王岩,郝立波

手指血管球瘤的诊断与治疗 胡海量,沈惠良,HU Hailiang,Shen Huiliang

半肩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肱骨上段肿瘤 李世德,张向敏,卓祥龙,肖增明,黄成彬,陈前芬

国际骨坏死髋关节疾病研讨会暨第三期骨坏死与关节保留重建部级继续教育项目讲习班 郭万首

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127例活检术准确性与风险分析 张晋煜,许建波,袁涛,肖砚斌

Bcl-xL及DNA-PKcs在Ⅱ B期骨肉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李昕,李建民,杨志平,许复郁

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王玲,王宏,张卫国,李建军,刘玉槐

正确认识和使用脊柱内固定技术 李佛保,龙厚清

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治疗 (一)外科治疗 杨迪生,叶招明

《全髋关节置换术》翻译出版 邓磊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七)全髋关节置换后的神经并发症 邓磊,刘沂

北京铁路总医院更名为北京世纪坛医院并成立骨肿瘤科 北京世纪坛医院

骨与软组织肿瘤多药耐药性研究进展 宋春雷,李敏

第七届全国骨肿瘤学术会议纪要 沈靖南

脊柱原发性恶性淋巴瘤2例误诊分析 朱加亮,姚长海,张轶超,李利

骨疏康防治腰椎术后继发性骨质疏松的临床观察 徐天同,夏英鹏,吕波,田成瑞

经皮旋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2例分析 王忠,夏晓峰,吴敏,沈绍勇,王铠,徐爱国

老年性滑膜肉瘤3例报告 王洪海,徐晓东,周志坚,李敏

第四届全国肉瘤学术会议通知 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

胫骨严重性大段骨缺损的治疗体会 阳运康,林月秋,汤逊,徐永清,蔡培强

人皮质骨微管道结构的三维重建 王臻,范川,张涛,李涤尘,许宋峰,李智,吕荣

北京铁路总医院更名为北京世纪坛医院并成立骨肿瘤科 北京世纪坛医院

脊髓急性损伤后早期受损神经细胞的超微形态观察 傅强,蔡郑东,侯铁胜,鲁凯伍,李明

17β-雌二醇对破骨细胞骨架和骨吸收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孟增东,裴福兴,沈彬,向明,屠重棋,杨天府,杨静

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治疗(二)化疗和放疗 杨迪生,叶招明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八)血管损伤 邓磊,刘沂

护骨素在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应用 刘素雁,隋满姝,陶天遵

髓芯减压术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 郑召民,崔力扬

小切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探讨 徐忠世,肖德明,镇万新,卢小虎,李冉

胸腰椎骨折脱位AF内固定术后腰痛分析 王立功,卢占斌,王保仓,陈先

改良麦氏法(McBride法)治疗拇外翻 李庆恩,张晓涛,刘庆新

胸锁关节化脓性关节炎一例报告 程千,谷贵山

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治疗指征及手术方法探讨(附304膝报告) 张志刚,陈德生,闫连元,闫明

骨肉瘤区域淋巴结检查的临床意义 牛晓辉,王涛,李远,刘文生

外固定架固定经皮骨水泥注入治疗晚期四肢转移癌性病理性骨折 孙强,赵德伟,SUN Qiang,Zhao Dewei

转移性骨肿瘤897例临床分析 张新涛,徐栋梁,谭本前,胡俊勇,李佛保

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与疗效分析 杨祚璋,许建波,谢琳,钱保生,袁涛,张晋煜,李文忠

特制人工假体置换治疗近关节部位骨巨细胞瘤 焦宁,姜海,薛金山,鹿军

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郭伟,王胜利,GUO Wei,Wang Shengli

滑膜肉瘤SYT-SSX融合基因转录产物的检测及其与病理表型的关系 李大森,郭卫,沈丹华,唐顺,宋秋静

动态模板PCR合成分泌性降钙素基因及其克隆 王秀利,王义生,WANG Xiuli,WANG Yisheng

四环素-雌酮对去卵巢山羊髂骨的有利作用 卢飙,孙晓村,贺颖,陈槐卿,翁玲玲,郑虎,邱明才

BMP2、IL-6在骨的纤维结构不良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李恩超,LI Enchao

骨质量与骨量 郭世绂

POSSUM评分系统简介及在骨科推广应用的建议 谷贵山,张博皓,李子川

骨科骨肿瘤、骨病临床教学的体会 鲁英

伴有脊髓受压的脊柱转移性肿瘤的治疗 戴炳华,朱晓东,蔡郑东

四联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阿力,李波,王磊,王芳,李国宏,王乡

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在四肢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应用 刘心,邵增务

血管内皮祖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治疗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 朱加亮,姚长海,孙大铭

髋臼后壁骨折手术治疗和并发症探讨 李庆恩,王宏海,曾祥彧

人BDNF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 阳运康,林月秋,汤逊,蔡培强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复合控制性降压用于脊柱手术的临床效果 刘英杰,丁宝纯,王文孝

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和脂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张秀珍,李颖,钱国锋,韩峻峰

骨松康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隋福革,张达,符强,汪群,藤家松,刘玉槐,李建军,徐莘香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九)跛行 邓磊,刘沂

老年女性绝经后疏松性骨折的药物治疗进展 童建军,肖德明

同种异体骨移植临床效果的干扰因素 宋会平,王志强

骨的纤维结构不良研究进展 李恩超

关节结核的人工关节置换治疗 徐宏光

部份活动性关节结核可以进行人工关节置换 徐万鹏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晚期成人髋关节结核 焦宁,姜海,温世明,JIAO Ning,JIANG Hai,Wen Shiming

髋关节结核人工关节置换长期效果观察 周长民,ZHOU Changmin

髋关节结核与全髋关节置换术 徐明,王伟,于秀淳,付志厚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 沈惠良,曹立,张庆明,宋红星

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膝退行性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王国选,林文茂,阿力,司春明,李波,张利文,郑鹏,王磊,张旭

邻关节骨囊肿的临床特点 王保仓,徐万鹏,刘昆鹏,王辉

对WHO骨肿瘤新分类的几点讨论

股骨颈骨囊肿合并病理骨折的手术治疗及随访结果

术中置管近距离放疗在骨与软组织肉瘤治疗中的应用

透明细胞肉瘤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土家族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的临床特征观察与分析

老年性原发骨肉瘤五例报告

高剂量率近距离内照射治疗恶性骨肿瘤

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

四肢复发性骨巨细胞瘤的治疗

术前化疗对ⅡB期骨肉瘤Bcl-2、PCNA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 1调控MG-63细胞生长的研究

PLA-MSCs复合培养物植入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外源性腺苷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运动诱发电位和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十)关节周围骨化

基因治疗和组织工程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

腰椎管狭窄症的历史与现状

乳酸-羟基乙酸(PLGA)微包囊包裹骨生长相关因子的修复作用

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纤维化预防的研究进展

骨的纤维结构不良的临床特点和处理(附38例分析) 胥少汀,朱兵,XU Shaoting,ZHU Bing

61例肢体转移癌的外科治疗 杨荣利,徐万鹏,郭卫,李南,唐顺

酒精灭活再植术对膝关节功能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于秀淳,刘晓平,周银,李开华,宋若先,游木荣

手术联合体外放疗治疗复发性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初步探讨 肖砚斌,许建波,杨毅,钱保生,李文忠,杨祚璋

长骨骨化性纤维瘤的诊断与治疗 汪满洋,赵宏,WANG Manyang,ZHAO Hong

血管束植入加缝匠肌骨瓣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头下型骨折 胡军,孙海光,麦天恩,周锡真,陈杰,张强

非典型脊柱结核误诊脊柱肿瘤19例术后分析 盛伟,杨大志,代立武,叶哲伟,杨汉明,闫勇

血清瘦素与骨质疏松关系的研究 肖德明,徐忠世,庾智文,卢小虎,胡新佳

ULBP3胞外段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王玲,王宏,徐莘香,王丽颖,于永利

产后妇女骨量和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研究 许歆,周秀芬,贺淑文,XU Xin,Zhou Xiufen,HE Shuwen

骨外固定与骨延长治疗骨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 林月秋,阮默,周田华,LIN Yueqiu,RUAN Mo,Zhou Tianhua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六)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不等长 邓磊,刘沂,DANG Lei,LIU Yi

热处理对骨修复的影响 孙保勇,李敏

影响骨肉瘤预后因素的探讨 李健,郭卫,杨荣利,曲华毅,樊瑞峰

壮骨伸筋胶囊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赵冀伟,叶伟,ZHAO Jiwei,YEI Wei

左跟骨骨内脂肪瘤一例报告 任玉柱,何丽馥,吕玉江

脊柱结核病灶处骨巨细胞瘤一例 陈占文,陈晓亮,王德春,韩坤

新辅助化疗加保肢手术治疗肢体骨肉瘤 王鸥,王全明,WANG Ou,Wang Quanming

化疗对骨肉瘤细胞凋亡及预后影响的分析 高大新,高敬伟,祝静波,张海燕

髌骨骨肉瘤一例附文献复习 张蔚,李强,曲建力,刘红云

脊柱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王于,黄兆民,王晋,WANG Yu,HUANG Zhaomin,WANG Jin

介入化疗与保肢手术治疗软组织肉瘤 师英强,傅红,莫善兢,朱慰祺,周旭根,宗祥云

胫骨前肌肌筋膜瓣在胫骨肿瘤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陈书连,刘志成,张敬乙,高延征

Micro-CT在骨科的应用和进展 许宋锋,王臻

控制骶骨肿瘤手术出血方法的现状与进展 高国勇,镇万新

保留骨骺的恶性骨肿瘤保肢术研究进展 张忠,王臻

白血病抑制因子与骨代谢、骨性关节炎关系研究进展 肖强,劳汉昌,舒钧,胡侦明

骨肿瘤范文第2篇

在现代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癌症的治疗虽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远未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目的。骨肿瘤尤其是恶性骨肿瘤(俗称骨癌)的治疗仍是困扰人们的疑难问题之一。与其他常见恶性肿瘤如肺癌、胃癌、肝癌等相比,骨肿瘤恶性程度高,且多发于青少年,转移发生较早,致死、致残率高,早期诊断困难。多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骨肿瘤外科治疗方法的探索。时至今日,对80%左右的病例而言,传统的截肢术已被保肢技术所代替。现有的骨肿瘤保肢外科治疗方法,基本上是“瘤段截除加结构重建”模式。但是,一些特殊部位如骨盆、脊柱的肿瘤,“截除”尚无法达到“外科安全界线”;“重建”后肢体功能亦不能尽如人意。不少患者最终失去肢体和生命。在与骨肿瘤斗争的过程中,为避免种种悲剧,特提请病人、家属以及骨科同道正确认识骨肿瘤、正确诊断骨肿瘤、正确治疗骨肿瘤!

一、正确认识骨肿瘤

广义而言,骨肿瘤是指发生于骨组织及其附属组织结构的、既可多组织起源又可多部位发病的良性和恶性肿瘤。包括骨源性肿瘤、软骨源性肿瘤、纤维组织源性肿瘤、骨髓源性肿瘤、血管性肿瘤、神经性肿瘤、脂肪性肿瘤、滑膜性肿瘤、骨转移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等同其他癌症一样,骨肿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恶性骨肿瘤的治疗虽属不易,但在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亦绝非全属不治之症。经正确处理而得到良好预后的病例比比皆是。因此,无论是医务工作者还是广大患者,均有必要了解以下情况。①与其他常见多发肿瘤相比较,骨肿瘤似属少见罕见病,但中国人口众多,发病群体基数庞大,每年新发生的骨肿瘤病例绝对数并不少。大多数恶性骨肿瘤如骨肉瘤等,多发生于青少年。病程进展较迅速,远位器官或脏器转移发生较早,预后欠佳如果处理措施不当,不仅意味着局部复发、截肢,还预示着癌肿转移。②骨肿瘤多发生于肢体邻近关节部位,并对肢体结构造成破坏,进而严重影响肢体功能。发生于骨盆及脊柱的骨肿瘤,由于部位特殊,解剖复杂,极难达到切除肿瘤的安全界限。③恶性骨肿瘤虽发生于骨组织及其附属组织结构,但病变的危害决不仅限于病变局部。骨肿瘤实为全身性恶性病变,可谓“病始于局部,祸及全身”④骨肿瘤是较为罕见的一类疾患,不少的基层骨科医生缺乏对骨肿瘤基础理论、基本实践的专门训练,致使误诊、漏诊、乱治、错治屡见不鲜。如果将恶性骨肿瘤误诊为良性肿瘤或骨结核、骨髓炎等,并实施错误的治疗,就会导致不得已的截肢并促进肿瘤转移、⑤完善的骨肿瘤综合治疗包括外科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措施。其中外科手术治疗是治疗的关键,化疗及放疗等仍属辅助手段。特别应注意手术时机的把握,一旦失去手术时机,即意味着失去切除骨肿瘤局部病灶的机会,骤增肿瘤转移的风险及不良预后。

二、正确诊断骨肿瘤

癌症,包括骨肿瘤的诊断,长期以来一直遵循临床、放射影像、病理三结合的原则,并突出强调病理检查或活体组织检查诊断的重要意义。对一些临床常用的或特殊的检查方法,我们应用一分为二的眼光去对待。

活体组织检查(包括穿刺活检、切开活检等)对明确肿瘤性质有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同时带来的不利影响亦应引起足够重视。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骨肿瘤,在其生长过程中,均会与周围正常组织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形成完整或不完整的外被膜。这层外被膜或称肿瘤外层间隔,是机体限制肿瘤生长的自然屏障。活检操作是个双刃剑,穿刺或切开活检可造成肿瘤细胞播散、污染,甚至转移入血循环系统。就此而言,活检破坏了,手术时本应达到的“安全界限”,而不恰当或错误的活检更是“雪上加霜”。目前,活检带来的不利影响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放射影像学检查主要指x光检查、CT扫描、磁共振检查、同位素扫描等。选择何种检查方法,应根据需要灵活掌握。

诊断骨肿瘤愈早愈好。恶性骨肿瘤尤如一团火,应争分夺秒地扑灭它,否则它会将人体化为灰烬!切记:首诊难以确定的应严格随访;不打算作最后治疗者,轻易不用有创检查。

三、正确治疗骨肿瘤

百余年来,治疗四肢恶性骨肿瘤的传统方法均为截除肢体,近20余年来,肢体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手术由两部分组成:瘤段骨的节段截除及对截除后遗留的大段缺损实施各种重建措施。最常用的重建方法有人工假体置换、异体骨移植和瘤段骨体外灭活后(酒精浸泡、开水煮沸、放射线照射等)原位再植等。应用这些方法虽然挽救了不少原本要截去的肢体,但就总体而言,有许多困难的问题尚未解决,如人工假体的早期和晚期的松动、断裂;异体骨移植造成的疲劳骨折和膝关节高度退行性变及其他并发症,如复发、感染、骨折等。有相当一部分骨肿瘤发生于骨盆部,骨盆也是转移癌的好发部位。骨盆切除后不做重建会导致高度的残疾。目前的各种骨盆假体远未达到成熟的地步。所以,第五届国际保肢大会上提出的迫切任务是:保留的肢体应具备良好的关节功能!

在治疗骨肿瘤的过程中,众多的医务工作者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探索对付骨肿瘤的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高温能杀灭恶性肿瘤细胞已是公认的事实,但将高温实际应用于骨肿瘤的临床治疗尚需解决许多技术上的难题。西安唐都医院全军骨肿瘤研究所首创了置入式微波天线阵列诱导高温灭活技术,用于治疗各类良、恶性骨肿瘤,无论从肿瘤学结果、功能学结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均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该项技术要点为:将瘤段骨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离,同时保留临近关节的完整性;将自行研制的微波机选定输出功率,通过插入式微波天线阵列输入肿瘤组织,使瘤段骨组织在体内被高温杀死,用特制的循环降温系统保证周围正常组织不受高温影响;灭活后视骨质的坚固程度加固瘤段骨结构。该技术既在原发灶局部控制了肿瘤的发展,又最大限度地保存了肢体和关节的功能,几乎适用于全身各处恶性骨肿瘤(尤其是高难度的骨盆肿瘤)的治疗。

骨肿瘤范文第3篇

[关键字]骨肿瘤;心理干预;止痛

1临床资料

本组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22~76岁,平均55岁,多为恶性骨肿瘤。应用了止痛剂加心理干预与护理,疼痛控制率达90%以上。

2心理干预与护理

2.1了解病情:首先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工作环境和生活习惯,注意有无发生肿瘤的相关因素,注意患者心理状态,注意有无肢体残疾;然后依据患者的个体特点、文化水平高低、实际病情,采取不同形式的心理疏导和止痛药物。一般文化水平高、年轻、有接受力、治疗愿望迫切者,无其他疾病而且无明显性格障碍的骨肿瘤患者,采用止痛剂加心理干预与护理的方法来控制疼痛均收效良好。

2.2心理干预与护理:护士要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理解患者的心情和不良情绪反应。向患者家属介绍目前骨肿瘤的治疗方法和最新进展,讲解手术治疗和化疗的重要性,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在骨肿瘤患者心目中,普遍存在着担心肢体功能丧失和愈后体质不佳,担心家庭经济拮据,担心长期使用止痛剂会产生成瘾性。因此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护士要同情关心患者,多鼓励安慰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让患者减少活动,肿瘤局部制动。要了解肢体疼痛的性质、程度,加重和缓解的相关因素。要告知家属病情,同时进行护理操作时动作轻巧,避免触碰肿瘤部位,讲解疾病知识。此时我们需要以新的观念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使他们改变对止痛药副作用及耐受性的错误认识,消除恐惧。使他们认识到应用止痛剂是为了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3心理安慰和宣泄:护士要以白衣天使的仁爱之心,多与患者交流沟通,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因人施护。护士在患者倾诉病情和情绪感受时应持理解和同情的态度耐心聆听,不要随意打断患者的诉说或表现出不耐烦。这样患者才能达到宣泄的目的。在患者喊痛时,护士需陪伴在患者身旁,不能冷言回答患者的问题,或表现出烦躁无措的样子。这样会使患者感到悲观失望,加重患者的焦虑情绪,甚至对治疗也失去了信心。因此,在患者诉说之后,护士要多给患者安慰,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要教育家属多关心照顾患者,对患者投入更多的爱护。要求家属共同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不要在患者疼痛难耐时,家属显得惊慌失措,甚至在患者面前哭泣,以免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影响止痛效果。

2.4暗示疗法:暗示疗法是指一个人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患者心理和行为产生效应的一种作用。利用治疗者的权威性或告知患者给其应用了最好的止痛药,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使症状得到减轻。也可告知患者全身放松,静坐并深呼吸,以令全身肌肉松弛,减少疼痛感。同时可以采用松弛疗法:听听音乐,看看小说,按摩,热敷疼痛部位。与患者讨论缓解疼痛的有效措施,如缓慢地翻身和改变,转移注意力等。

2.5镇痛剂应用:对于疼痛剧烈或经采取措施无效者,应送医嘱使用镇痛药物。也包括采用WHO推荐的癌性疼痛三阶梯疗法。镇痛药物应用原则:(1)根据药效强弱依阶梯方式顺序使用。(2)口服给药。(3)按时服药,以维持有效的药浓度。用药剂量个体化。尽量先口服后注射。同时用药后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镇痛效果。严重者应用由患者自控的镇痛泵或神经阻滞等方法缓解疼痛。

3体会

骨肿瘤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股骨近端骨肿瘤;治疗;诊断;骨肿瘤

[中图分类号] R738.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6(b)-095-02

股骨近端是骨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病变可造成股骨近端支撑力下降,常常并发病理性骨折[1]。其诊疗不当将贻误病情或影响髋关节功能,甚至丧失治疗的机会。本文回顾性分析2002~2009年本院收治的41例股骨近端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初步临床随访,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1例患者,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11~68岁,平均39岁;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31例,其中纤维结构不良10例;动脉瘤样骨囊肿3例,骨囊肿6例,内生软骨瘤1例,骨样骨瘤1例,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骨母细胞瘤3例,软骨母细胞瘤2例,巨细胞瘤4例。恶性肿瘤10例,其中软骨肉瘤2例,骨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转移瘤4例。合并病理性骨折12例。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给予常规检查,仔细规划手术方案。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骨质破坏较少的患者仅行病灶刮除,瘤壁灭活,自体和(或)异体骨、人工骨混合植骨12例。病变范围较大或合并病理性骨折则行病灶刮除,瘤壁灭活,自体和(或)异体骨、人工骨混合植骨后行内固定19例。内固定方法包括空心加压螺纹钛钉内固定,粗隆间病理性骨折DHS、PFN内固定或倒LCP内固定。恶性骨肿瘤10例:原发恶性肿瘤行广泛切除人工假体置换4例;转移性病灶刮除、骨水泥充填术DHS或PFN内固定4例;原发恶性肿瘤髋关节离断术2例。术后根据患者病灶范围、手术方式以及骨折端的稳定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功能训练方案。

2 结果

良性肿瘤及瘤样病损31例中2例失访,29例随访12~48个月,平均32个月,均功能恢复满意。1例骨巨细胞瘤局部复发后再手术,其他患者未见局部复发。原发性恶性肿瘤6例随访12~30个月,其中1例死亡,余未见局部复发,生活可自理,可独立行走。转移性骨肿瘤4例,其中2例于1年内死亡。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再次病理性骨折。

3 讨论

从本组股骨近端41例的统计分析看,良性占很大比例,约75%。但病种较为分散,其中又以瘤样病变发病率最高,多见于年轻人。恶性肿瘤则以转移癌最为多见,多为50岁以上中老年人。针对肿瘤病变的部位、病灶的范围、良恶性程度等多种因素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主要采用病灶刮除植骨术。植骨采用自体和(或)异体骨、人工骨混合植骨。关键是彻底的刮除,由于往往是囊内刮除,可能遗留微小病灶,现在很多作者报道采用高温[2],无水酒精浸泡、苯酚烧灼[3]、氯化锌烧灼、液氮冷冻、骨水泥填充等物理或化学方法[4]辅助治疗以降低局部的复发率。必要时加用磨钻磨除病灶周围四壁,本组12例经随诊未见复发。

目前有多种骨缺损修复材料,如自体骨、同种异体骨、人造骨以及骨水泥等,自体骨是最佳的植骨材料,但在病损较大的情况下往往不足以填充骨缺损区,需用同种异体骨或人工骨补充。病变缺损较大的患者,我们通常采用自体骨与异体骨或人造骨混合植入,这样既可减少自体骨供区并发症,又可降低单纯使用异体骨或人造骨的组织排异反应、传播疾病、骨折延迟愈合等相关并发症的可能性。对于低度恶性肿瘤或复发率较高的病变采用病灶刮除联合骨水泥填充, 通过聚合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或者细胞毒性作用杀灭肿瘤细胞,以降低肿瘤复发率。另外骨水泥费用低廉, 使用方便, 无供体并发症。同时能够即刻恢复重建后稳定性。近年来,骨水泥在骨巨细胞瘤、转移性肿瘤等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多。

1986年Harringtong建议当骨破坏大于骨干直径的1/2,或超过2.5 cm时,需要手术处理。选用何种内固定方式,要根据病变范围及病理性骨折的具体情况而定。年轻患者的股骨颈病理性骨折采用空心钛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已得到公认。股骨近端病理性骨折的髓外固定主要是DHS和DCS。髓内固定主要是PFN和Gamma钉。对于预防性固定或病理性骨折相对简单的A1、A2型骨折,采用DHS,以利于骨折愈合和早期功能锻炼[5]。对于病变范围较大,应力作用下易引起病理性骨折或已经发生病理性骨折患者,我们采用病灶刮除,瘤壁灭活,植骨加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骨折均愈合,术后早期不负重功能练习。本组9例患者采取DHS固定,术后恢复良好。另外,病理性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时机及方式的选择应根据病灶部位、范围以及肿瘤性质等各个因素综合后个体化的选择,一般来说,由于肿瘤刮除植骨术后植骨区骨愈合速度明显较创伤骨折术后慢,因此在该类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以不负重的情况下进行CPM活动,定期复诊摄片以了解骨愈合情况,避免早期负重。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PFN和Gamma钉等)属中轴固定,可将近端应力分散到股骨中下段,具有较好的抗旋转、抗折弯能力,更符合生物力学,逐步得到广泛应用[6]。本组患者2例患者采用PFN固定,获得满意疗效。股骨近端外侧的解剖钢板,不像DHS那样在扩髓及上拉力螺钉时易使骨折再移位。因此也广泛用于临床。杨松华等[7]用股骨近端蛇头形解剖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和粗隆下骨折29例,平均随访1年,骨折均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断钉或断钢板现象。并认为其具有操作简单,对骨质损伤少,破坏血运少,固定牢靠,颈干角不变小,钢板、螺钉无松动,防旋作用强,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对于儿童骨骼尚未发育成熟的髋部病变采取病灶清除植骨后倒LCP内固定也是一种可选择的方法。本组2例随访1年后见固定良好。

随着恶性骨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案的出现,恶性骨肿瘤的生存率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恶性骨肿瘤患者的保肢治疗,包括肿瘤切除、定制肿瘤假体置换、大段骨种异体骨植骨等多种方案,其手术目的是消除肿瘤并重建功能。由于股骨近端周围有丰富的肌肉包绕,可以保护下肢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免受肿瘤的直接侵犯,有利于保肢手术。现在采用定制人工肿瘤假体置换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定制肿瘤假体置换治疗股骨近端转移性肿瘤短期内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8]。也有用人工关节复合同种异体骨重建股骨近端骨缺损,其平均随访68个月,5年返修率为14%[9]。本组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由于病变范围较大,其中1例已并发病理性骨折,行截肢手术,其中1例死于术后1年。对转移性骨肿瘤而言,临床统计证实,患者病理性骨折术后生存期较预防性手术明显缩短,故临床上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首选。1989年Mirels H[10]提出基于疼痛程度、病灶大小、骨破坏性质(溶骨性、成骨性、混合性)和解剖部位4个因素评估长骨的病理性骨折风险,根据评分判断发生病理性骨折的可能,提出相应处理。建议4个因素各项1~3分,9分以上者骨折概率很大,建议行预防性固定。William 报告长骨的预防内固定比病理性骨折后再行内固定治疗,在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日、术后功能的恢复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越性[11]。通过手术治疗尽可能恢复与保存患肢功能,对于患者日常生活及心理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一般状况良好或预测生存期超过3个月的转移性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疼痛和提高生活质量。采取的手术应创伤小,可缓解局部疼痛,早期下地负重,手术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术后继续化疗、放疗等治疗。一般采取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及合适的内固定等[12]。总之,股骨近端骨肿瘤应根据肿瘤的部位、范围以及良恶性等特点,在清除病灶的同时,个体化的选择具体治疗方案,尽可能的恢复患者肢体功能,以达到治愈和(或)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谢飞彬,李建民,杨志平,等.股骨近端骨肿瘤及瘤样病变骨缺损的修复重建[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6,3(6):36-38.

[2]Tsukiyama I, Ogino T, Egawa S. Hyperthermia for bone and soft tissue sarcoma: Relationship between tomographic and histological findings[J]. Radiation Medicine,1994,12(5):231.

[3]Moon MS, Woo YK, Leeks, et al. Posterior instrumentation and anterior interbody instrumentation fusion tor tatercalosis kyphosis at thoracic and lumbar spine[J]. Spine,1995,20(17):1910-1916.

[4]Trieb K, Bitzan P, Lang S, et al. Recurrence of curetted and bone grafted giant cell tumors with and without adjuvant phenol therapy[J]. EJ SO, 2001,27(2):200-202.

[5]葛新,周瑞康,陆伟成,等.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颈和转子间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1):89-90.

[6]Wu CC. Treatment of femoral shaft aseptic nonunion associated with plating failure: emphasis on the situation of screw breakage[J].J Trauma, 2001,51(4):710-713.

[7]杨松华,符彦基,杨丹.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J].中国医疗前沿,2009,4(9):32-33.

[8]施林军,张健,周爱国,等.人工髋关节假体在股骨近端转移瘤中应用13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9(9):1747-1750.

[9]Biau DJ, Larousserie F, Thevenin F, et al. Results of 32 allograft prosthesis composite reconstructions of the proximal femur[J].Clon Orthop Relat Res,2010,468(3):834-845.

[10]Mirels H. Metastatic diseasein long bones: A proposed scoring system for diagnosing impending pathologic fractures[J].Clin Orthop,1989,(249):256-264.

[11]Ward WG, Holsenbeck S, Dorey FJ, et al. Metastatic disease of the femur: Sugical management[J].The Orthop Clin of North Am, 2000,31(4):633-638.

[12]Zore Z, Filipovic Zore I, Matejcic A, et al. Surgical treatment of pathologic fractures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tumors[J].Coll Antropol,2009,33(4):1383-1386.

骨肿瘤范文第5篇

新趋势一:从单纯化疗到新辅助化疗,变截肢为保肢

新辅助化疗概念的出现是骨肉瘤治疗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所谓新辅助化疗,就是在实施手术前先进行全身性化疗,术后再继续化疗。

在新辅助化疗出现以前,骨肉瘤的手术方式多为截肢,术后5年生存率不足20%,主要死亡原因是肺转移。新辅助化疗能缩小肿瘤范围,使肿瘤边界更确切,有利于肿瘤的完整切除,使术后5年生存率从原来的不足20%提高至60%~70%。同时,自体或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瘤段骨灭活回植、人工假体置换术等保肢手术方式的出现,也为骨肉瘤的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使许多骨肉瘤病人免于截肢,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比如,瘤段骨灭活回植是将瘤段骨取下来以后,通过化学、高温、冷冻等方法使其丧失生物学活性,随后再植回原处,以保留肢体功能。

新趋势二:转移性骨肿瘤,治疗更积极

除原发性肿瘤外,骨也是其他恶性肿瘤的常见转移部位,依次为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膀胱癌、肺癌、肾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等。转移瘤可累及全身各处的骨骼,多见于脊柱胸腰段。骨转移瘤的主要症状是疼痛,当肿瘤或病理性骨折累及神经时,会出现特征性放射痛、束带感或截瘫。传统观点认为,肿瘤一旦发生骨转移,外科治疗意义不大。而目前的普遍认识是即便肿瘤发生骨转移,也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预计生存期较长的骨转移瘤病人接受合理的手术治疗,如肿瘤病灶刮除骨水泥植入内固定、人工假体置换等,不仅可以清除部分肿瘤病灶,还可以治疗和预防病理性骨折、解除脊髓压迫、缓解骨转移引起的压迫性疼痛、恢复肢体功能。

新趋势三:争取早发现,减少误诊率

了解骨肿瘤的常见症状,早期发现骨肿瘤,对于医生的治疗以及病人的预后非常有帮助。骨或关节的疼痛(包括脊椎的疼痛)、肿块、肢体功能障碍被认为是骨肿瘤,尤其是恶性骨肿瘤的三大主要征兆。然而,骨肿瘤的诊断有时并不容易,部分病人的症状并不典型,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综合分析,三者缺一不可。X线、CT、磁共振等影像学资料能帮助明确肿瘤的范围,而病理检查结果帮助决定手术方式和手术范围。

骨肿瘤范文第6篇

恶性骨肿瘤分原发性和转移性,是一种致残率、复发率、病死率都很高的疾病。虽不是常见病,但在骨科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恶性骨肿瘤的治疗,除外科手术外,常需要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其治疗持续时间长,对病人全身及局部损害都较大,常常造成病人外观上的改变和遗留残疾。肿瘤的发展和治疗本身都可能造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晚期恶性骨肿瘤不仅疼痛剧烈、顽固,而且还常常表现出全身衰竭和恶病质,随时有生命危险。绝大多数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忧心忡忡,在明确诊断后表现出焦虑、悲观、自卑、内疚、绝望等。2002年6月至2006年11月,我院共收治恶性骨肿瘤患者52例,对其中42例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获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2例,男37例,女15例。9~29岁21例,30~39岁16例,40岁15例,平均36.5岁。随机将52例分为两组,A组42例,B组10例。对A组实施心理护理,B组实施常规护理,A组患者平均住院28天,B组患者平均住院35天。

2心理分析

害怕、焦虑肿瘤晚期患者疼痛剧烈,恐惧手术治疗,害怕肢体的缺失,担心手术后残疾,需依赖他人照顾,害怕被遗弃,以致患者常伴发焦虑、恐惧,尤其是复发或经久不愈的患者。焦虑使患者对生活和治疗丧失信心,心理承受能力下降,焦虑对治疗与康复十分不利,而且容易诱发其它症状,如疼痛加重,使治疗更加困难。悲观、绝望恶性骨肿瘤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病情发展快,人们对它的认识尚不够深入,患了恶性骨肿瘤,心理上失去平衡,表现为精神高度紧张,失眠、悲观、绝望,甚至产生轻生念头。自卑、内疚患者认为自己患了绝症,不能照顾家庭,要反复住院,又需花费医疗费用,造成家庭经济拮据而感到自卑、内疚。

3护理

稳定情绪热情接待患者,以爱心和诚心对待患者,经常与患者交谈,沟通感情,理解和同情患者及家属,帮助患者接受事实,认识疾病。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保持最佳的心态,正确对待人生,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创造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病区环境对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的舒适度、治疗的效果与康复等密切相关,因此,要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整洁、温度、湿度适宜,通风良好,光线充足,安全舒适的休养环境。

争取家属、亲友、同事的配合社会因素在疾病转归中起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病情关键时期,家属、亲友、同事的支持尤为重要。向家属介绍治疗的基本情况及患者目前的心理状况,取得家属协助,同时也要关注患者家属可能出现的心理反应,患者家属情绪可以影响患者的情绪,两者互为因果,要争取患者家属尽快面对现实,积极配合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消除顾虑配合医师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经手术、化疗、放疗、热疗、血管栓塞及生物治疗等辅助治疗,恶性骨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了很大提高。让治疗成功的患者介绍自己治疗和战胜疾病的经验,使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让患者及家属说出忧虑和担心,医护人员则应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恶性肿瘤方面的知识,告诉患者肢体缺失可通过安装义肢弥补,化疗引起脱发是暂时的。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释,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鼓励患者面对现实,增强患者的求生欲望和对治疗康复的信心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要经常与患者交流,用温暖体贴的语言解除其心理上的障碍,鼓励并主动接近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治疗信心。同时鼓励家属、亲友、同事探视,以消除患者孤独感,增加生活信心。

细心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患者的心理是一个随病情发展而变化的过程,护理人员要随时评估其心理状况,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

骨肿瘤范文第7篇

骶骨肿瘤因为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加之就诊时一般体积较大,手术有较大的风险。并且术中大量出血、伤口感染、神经功能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给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16例骶骨肿瘤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并进行了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2~65岁,平均年龄42.4岁。其中脊索瘤5例,转移性肿瘤2例,骨巨细胞瘤2例,囊肿7例。本组病例均术程顺利,无术中休克或死亡。1例肿瘤转移死亡;5例术后大小便功能障碍,3~6个月后恢复,其余术后无异常情况发生。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骶骨肿瘤患者往往因手术风险、肿瘤性质未明、治疗费用、预后顾虑等原因心理压力较大。针对不同病人的不同情况,我们采取了个别交谈、成功病例介绍等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和指导,通过他们的支持增强患者的信心,减轻患者的压力。对于个别知晓病情的恶性肿瘤患者,应把握好与其沟通的方式和技巧,使用温和、亲切的态度,避免使用直接、刺激性的语言和用词,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感染患者,使其用较平稳的心态接受治疗;对于因家属要求隐瞒其病情的病人,应帮助家属保密,但充分对家属进行宣教和指导[1]。

2.1.2肠道准备[2] 术前2日给予无渣流质饮食,术前1日给予20%甘露醇口服导泻,术前晚和术晨常规禁食并进行清洁灌肠,严重便秘者入院即清洁灌肠,予普食,直至术前3天给予无渣流质饮食。

2.1.3DSA栓塞术护理 为减少术中出血,术前常规行髂内动脉栓塞术,术前给予常规会备皮,指导其床上大小便及练习术后。术后平卧24小时,腹股沟加压包扎,并用沙袋压迫6小时,观察穿刺点出血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2.2术后护理

2.2.1生命体征的观察 因该手术范围较大,出血量大,术后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每1小时测量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并记录,防止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本组5例术后出现低血压,最低至85/48mmHg,血液实验室检验提示血容量不足,经快速输血输液,氧气吸入,患者病情稳定。

2.2.2引流管的护理 观察引流液的质、量、色,保持管道的通畅及负压状态,并准确记录。如引流液量大并稀薄呈淡红色,应考虑是否出现脑脊液漏;出现脓性分泌物并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应警惕出现伤口感染。引流管连续两日24小时引流量少于50ml可拔管。本组引流管放置时间最长达15天。

2.2.3伤口护理 观察伤口敷料的渗血和固定情况,术后第二天即可取左右侧卧位,以免压迫伤口影响伤口血运及脂肪液化[3];因肿瘤压迫及术中分离骶神经等原因,部分病人出现大小便障碍,所以应做好会护理,避免大小便污染伤口敷料。术后常规留置尿管,用一次性尿布垫在床下,便后及时处理,保持会及伤口的干燥清洁。

2.2.4神经功能的观察 观察患者会及下肢的感觉、运动情况,指导患者做提肛肌收缩运动,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做膀胱训练,膀胱区有胀意再进行。

参考文献

[1] 高德华,朱建英,张婧然.骶骨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23:19-20.

[2] 史芳.骶骨肿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国实用医药,2010,5:198-199.

骨肿瘤范文第8篇

1.1一般资料

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1963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并资料完整的颌骨病变265例。

1.2方法

病理分类参照WHO2005年口腔领面部肿瘤分类新进展及口腔颌面外科学第二版,并着重对颌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炎性病变的疾病分布特征、影像学表现等进行分析。

2结果

2.1颌骨各种病变相对发生率及在上下颌骨的分布

在住院治疗且经病理确诊的265例患者中,男151例,女114例;性别比为1.32∶1。其中牙源性囊肿134例,男女性别比为1.53∶1;其他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101例,男女性别比为1.86∶1;感染性病变13例,男女性别比为1.17∶1;恶性肿瘤17例,男女性别比为0.7∶1。其中位于上颌骨的病变112例(42.26%),下颌骨151例(56.98%),上下颌骨皆受累2例(0.75%)。

2.2常见病变的影像特征

2.2.1根尖囊肿在本组病例中48例,占18.1%。发生年龄4~82岁,20~40岁者21例占43.8%。男性占47.9%,略低于女性。64.6%发生于上颌骨,35.4%发生于下颌骨。表现为上、下颌骨根尖周围边界清楚的类圆形骨破坏区,发生感染时边界模糊,其内密度增高。

2.2.2含牙囊肿在本组病例中43例,占16.2%。发生年龄6~79岁,20~40岁者22例占51.2%。男性占55.8%。67.4%发生于上颌骨,32.6%发生于下颌骨。表现为类圆形、膨胀性骨质破坏,有清晰硬化边,内含牙齿。

2.2.3牙源性角化囊肿在本组35例,占13.2%。发生年龄17~86岁,20~40岁15例占42.9%。男性占54.3%。25.7%单发于上颌骨,74.3%单发于下颌骨,12.5%同时发生于上、下颌骨。表现为囊状或分隔的囊变区,略有膨胀,边界清楚,部分略有硬化,病灶内密度较均匀。

2.2.4造釉细胞瘤在本组病例中29例,占10.9%,属交界性肿瘤。发生年龄2~65岁,青壮年多见,20~30岁者占38.1%。男性占69.0%。10.3%发生于上颌骨,89.7%发生于下颌骨,尤其好发于下颌角。典型表现为伴皮质膨胀的单房或多房囊性低密度区,病变边缘可呈扇贝形,边界清楚,可有囊腔间隔和硬化边。伴邻近牙根吸收,骨皮质变薄有时中断,肿瘤可经骨皮质中断处侵及上颌窦、鼻腔和邻近软组织。本组中19例(19/29)为多房,表现为皂泡状或蜂窝状,分房大小不一,周围皮质变薄,其内可见完整或不完整的骨性间隔。

2.2.5骨瘤在本组病例中16例,占6.0%。发生年龄20~65岁,20~40岁者10例占62.5%。男性占62.5%。43.8%发生于上颌骨,56.2%发生于下颌骨。表现为类圆形、不均匀高密度影,边界清晰。

2.2.6纤维结构不良在本组病例中15例,占5.7%。发生年龄10~38岁,10~20岁者9例占60%。男性占66.7%。33.3%发生于下颌骨。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膨胀性改变,边界清楚,呈毛玻璃样改变或高低混杂密度影,常伴有牙齿移位。

2.2.7骨化性纤维瘤在本组病例中11例,占4.2%。发生年龄14~54岁,20~40岁者6例占54.5%。男性占54.5%。36.4%发生于上颌骨,63.6%发生于下颌骨。典型病变直径1~5cm,也可更大。表现为边界清楚、单房或多房膨胀性生长的类圆形或分叶状溶骨性病灶,局部骨皮质膨胀、变薄,多有硬化边,病灶内呈混杂密度,可有不同程度的钙化,可伴随邻近牙齿移位。其软组织成分可有不同程度的强化。以上七种疾病占本组疾病的74.34%,其余疾病相对少发。

3讨论

发生在颌骨的病变种类较多,分布较广,其中牙源性囊肿最多(50.6%),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次之(38.1%),恶性肿瘤相对较少(6.4%)。牙源性囊肿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根尖囊肿、含牙囊肿、角化囊肿,其中根尖囊肿在所有颌骨疾病中发病率最高(18.1%);本组共良性肿瘤76例、恶性肿瘤17例,良、恶性肿瘤比例为4.47∶1。本组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依次为:造釉细胞瘤、骨瘤、骨化性纤维瘤、骨瘤,分别占10.9%、6.0%、4.2%、1.9%、8.1%。和郑彤等的报道大致相同。恶性肿瘤依次为纤维肉瘤、转移瘤、淋巴瘤、骨髓瘤,分别占1.9%、1.9%、0.8%、0.8%。转移瘤中以鳞癌局部侵袭相对多见,我们所统计的5例转移性肿瘤中,4例为鳞癌局部侵袭,1例为转移性腺癌。肿瘤样病变以纤维结构不良(5.7%)、骨囊肿(3.8%)为主。发生于上颌骨的病变113例(42.4%),下颌骨152例(56.7%),上下颌骨皆受累者2例,上下颌骨的发病比率为0.75∶1。本组231例颌骨病变中,男女性别比1.29∶1。除颌骨恶性肿瘤男性发病少于女性外,良性肿瘤、牙源性囊肿、瘤样病变、炎性病变皆为男性多于女性,且总体上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根尖囊肿、含牙囊肿、角化囊肿都属于牙源性囊肿。角化囊肿生长缺乏自限性并具有某些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多发生在颌骨内,也可沿颌骨长轴生长,病变范围较大,边界清楚,密度可不均匀,囊肿大小不一,其内可含牙或不含牙。以单发、多房、不含牙和齿根很少吸收为特点。与含牙囊肿的鉴别是角化囊肿膨胀程度较轻,囊肿内所含牙较少附着于冠根交界处,且多为牙根已形成的恒牙。含牙囊肿有齿冠位于囊内,齿根位于囊外,牙颈位于囊壁上或整个牙齿位于囊内,但牙齿长轴指向囊的中心的特点。根尖囊肿表现为以根尖为中心的圆形或卵圆形囊样密度减低区,大小不一,多为单房,边界清晰,周围可见一较薄的硬化带。并且该病牙的牙周膜和骨硬板均消失。合并感染时囊壁模糊不清,无骨膜反应。根尖囊肿,较具特征,诊断上无大困难。组织学类型主要有五种:滤泡型、丛状型、基细胞型、棘皮瘤型和颗粒细胞型,其中滤泡型最多见。好发生于下颌骨,尤其好发于下颌角,本组21例颌骨造釉细胞瘤19例(90.5%)发生于下颌骨,高于文献报道。文献报道多房者占60%左右,本组中19例(19/29)为多房,表现为皂泡状或蜂窝状,分房大小不一,其内可见完整或不完整的骨性间隔。无论单房还是多房表现的造釉细胞瘤,周围皮质变薄,其边缘多为分叶状或波浪状,这是由造釉细胞瘤的病变类型和生长方式决定的。滤泡型呈多房性,丛状型呈单房性。CT对在显示肿瘤范围方面较平片为佳。MRI可显示囊实性混合存在的多房和单房性病变,囊性病变典型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造釉细胞瘤也可在T1WI呈高信号。MRI增强扫描,包括、囊壁和分隔在内的肿瘤实性区可强化。纤维结构不良是一种颌面部较常见的瘤样病变。临床表现为颌骨局部膨胀性变形,表现为“骨性狮面”。CT扫面可见病变与正常骨质边界不清,骨质膨胀,病变区呈毛玻璃样改变或混杂性高密度影,其内骨质结构紊乱,骨小梁消失。容易和骨化性纤维瘤混淆。骨化性纤维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骨肿瘤。

临床表现为生长缓慢的膨胀性无痛性肿物,肿块表面皮肤正常,有轻压痛,不活动。来源于颌骨内成骨性结缔组织。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骨质破坏,边界清晰,可有或无硬化边。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根据肿瘤组织含骨组织及纤维组织的多少,X线表现常分为骨化型和囊型。骨化型多较致密,可呈分叶状;囊型为单房或多房透亮区,骨皮质变薄。骨瘤是纤维结构不良的硬化阶段,也有认为骨瘤是骨的错构瘤。最新骨肿瘤分类认为骨瘤不是一种真正的肿瘤,而是刺激骨组织增生的结果。其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致密的骨性肿块,密度均匀,边界光滑清晰,瘤体与颌骨骨质相连,较易诊断。因颌骨的结构,常规X线检查往往不能正确诊断甚至漏诊,CT检查是必须的。CT检查的分辨率高,并可进行多平面重建,能更全面地显示病变形态特征、范围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等,有助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提高诊断率。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在显示颌骨囊性病变的囊壁结构、囊内容物性质、病变侵袭范围等方面优于普通X线和CT检查,对检查病变的组织学改变有较高的特异性,故有助于对肿瘤范围的进一步确定,但MRI显示骨质结构不如CT。在CT检查应作为首选的基础上,综合病灶部位、形态及密度改变、病变范围及邻近结构的变化,结合临床表现,可对颌骨肿瘤性病变做出正确的诊断。

骨肿瘤范文第9篇

【关键词】 骶骨肿瘤;手术切除;围手术期护理

骶骨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式,由于骶骨特殊的解剖位置,骶骨肿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专业和独特。在护理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对施行肿瘤探查切除术的患者使用既往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护理方法,全部患者顺利完成手术,达到一期康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90例骶骨肿瘤患者,男41例,女49例,年龄11~81岁,平均57岁。其中脊索瘤36例,骨巨细胞瘤19例,骨软骨瘤15例,肿瘤骨转移7例,淋巴瘤5例,骨髓瘤5例,其他肿瘤3例。肿瘤阶段S3及以上者57例。平均手术时间4.5 h,其中后路手术71例;平均输血量:1300 ml红细胞、900 ml血浆。

2 护理方法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骶骨肿瘤切除手术风险大,术后有相当高的致残率,术前护士应配合大夫,通过谈心的方式,消除患者的顾虑,建立信心。骶尾部神经末梢发达,肿瘤造成的疼痛持续而剧烈,配合药物的心理护理对镇痛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2.1.2 基础疾病护理 骶骨肿瘤疾病发展隐匿,病程迁延,常常合并多器官的疾患,手术切除前应注意坠积性肺炎、糖尿病、贫血、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护理。

2.1.3 术前褥疮护理 骶尾部褥疮患者长期卧床导致多伴有褥疮,褥疮部位与手术切口相距较近,褥疮创面的感染对手术造成巨大威胁,术前加强褥疮护理,促进褥疮愈合对手术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2.1.4 括约肌收缩训练[1] 指导患者术前做括约肌收缩训练,以增强盆底肌肌肉力量,增加尿道筋膜张力,提高术后排便控制能力。

2.1.5 肠道准备 术前3 d进无渣流质饮食,术前12 h口服甘露醇,术前夜及术晨禁食并行清洁灌肠。

2.1.6 输血准备[2] 骶骨肿瘤切除术中出血量较大,术前常规大量备血,纠正电解质紊乱和低蛋白血症,防止术后因大量输血产生一系列并发症;配合手术行锁骨下深静脉穿刺并留置尿管。

2.2 术后护理

2.2.1 常规护理 术后应立即持续心电图监护,吸氧,密切观察患者神志、血压、脉搏、呼吸、体温、血氧饱和度、尿量等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禁食水48 h以上,必要时胃肠外营养。术后电解质紊乱发生率高,床旁血气分析,配合微量泵使用有利于及时发现电解质紊乱并进行纠正。

2.2.2 特殊[3] 仰卧时下肢抬高30°,双踝关节石膏托临时固定踝关节于背屈90°;翻身时保持躯干、骨盆及下肢轴形翻身,侧卧角度以45°左右为佳,髋关节稍屈曲,膝关节伸直双下肢间垫枕头,以防髋内收。

2.2.3 切口护理[4] 平卧位对手术切口产生持续压迫,容易造成切口红肿、潮湿,压迫引流管造成引流不畅,皮下积血;按时检查局部皮肤潮湿情况和引流管通畅情况,持续留置导尿,防止自行排尿造成切口污染,按时膀胱冲洗;每天检查情况,辅助排便并肛周清洗消毒。

2.2.4 功能锻炼指导[5] 高位骶骨肿瘤切除易造成腰椎不稳,患者术后卧床6周,卧床期间要加强腰背肌和双下肢的功能锻炼。术后3 d可指导患者进行积极主动功能练习,活动双下肢。疼痛缓解后指导患者进行积极的腰背肌、腹肌的功能锻炼及会阴括约肌收缩和扩展训练。根据手术切除范围和部位,结合临床医师,尽早恢复坐卧和直立。

3 结果

本组90例均一期治愈,切口愈合。其中4例术后护理发现切口引流管活动性出血,及时处理;7例出现术后大小便失禁,均于4周后恢复。术后3周全部实现坐卧,术后6周全部实现直立行走;无一例出现术后腹膜炎,无一例发生Ⅱ度及以上褥疮,无一例出现骨盆及腰椎移位。

4 讨论

合理规范并且重点突出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加快康复的重要方法。骶骨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点[5]有:①严格的胃肠道准备,这是骶骨肿瘤切除术与其他骨科肿瘤切除术术前护理的重要区别;②括约肌收缩训练,增加盆底肌力量能明显减少术后大小便失禁的发生率;③术前备血、深静脉通道建立为手术保驾护航,术后密切观察记录出入水量,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④术后特殊护理,防止褥疮形成的同时,避免不正确姿势造成不稳定骨盆的骨折移位;⑤大小便护理和会阴擦洗可以预防切口感染,引流管护理既要防止引流不畅又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大量新鲜血液的流出。

参 考 文 献

[1] 孙巍,张晓萍,万昌丽.骶骨肿瘤的护理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62-164.

[2] 郭卫,徐万鹏,杨荣利,等.骶骨肿瘤的手术治疗.中华外科杂志,2003,41:827-831.

[3] 吕春艳.高位骶骨肿瘤切除与重建术患者的护理.护理杂志,2008,5(2):64-65.

[4] 浦莉萍,徐燕,张晓萍等.骶骨肿瘤74例围术期的护理.护理杂志,2003,20(10):70-71.

骨肿瘤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老年恶性骨肿瘤;误诊原因;诊断准确率

老年恶性骨肿瘤在早期症状并不定性,加上患者其他方面的病因,如外伤史,这些都为正确诊断造成一定困扰。而老年恶性骨肿瘤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主要是依据早期的正确诊断,但是由于老年恶性骨肿瘤临床表现症状多样化,为其正确诊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提倡保肢术,综合治疗的治疗理念不断普及的现代医学环境下,对老年恶性骨肿瘤的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回顾我院1991年-2012年间的54例老年恶性骨肿瘤患者临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的临床资料和诊断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54例老年恶性骨肿瘤患者中,年龄在55-85岁,平均年龄62岁,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生患者22例。临床表现,以肿瘤分类为标准,32例患者为骨肉瘤,12例为软骨肉瘤,9例为骨旁肉瘤,1例为恶性淋巴瘤;患者首发症状:2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18例患者疼痛伴有肿胀,12例患者呈现病理性骨折,2例患者有外伤史;经影像学分析,具体表现为:54例患者中50例患者以骨质破坏为主,37例表现为骨膜反应,45例为骨质破坏,25例软组织发生肿块。

1.2病理检查 本组54例患者中,4例发生淀粉样变性,3例发生肾脏淀粉样变性,1例有肝淀粉样变性。

1.3医技检查 经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分析,本组患者中,有3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不同的增块,25例患者血红蛋白减少,26例患者发现有M蛋白;红X线检查,10例患者呈现骨质疏松,6例患者呈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38例患者呈现溶骨性破坏,3例骨结构正常。

1.4误诊情况

1.4.1 误诊为软组织损伤或骨折 恶性骨肿瘤的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肿胀、疼痛等现象,并没有特异性的表现,颈、肩、腰腿痛,容易被误诊为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加上老年人骨质脆弱,易受到外伤影响,误诊为骨折,在早期情况下,或者是没有出现肿块时,由于不影响病人活动,常常导致患者本人容易忽视,从而导致病情延误,本组的患者中,就有患者曾有患有外伤史,被医师诊治为软组织损伤而进行治疗处理,但是经过长达4个月的处理后,患者引发了病理性骨折,最终才确诊为恶性骨肿瘤,从而使得患者失去了保肢的机会。

1.4.2 误诊为炎症 恶性骨肿瘤除了表现疼痛以外,还会表现出关节附近的肿胀、皮肤升温等,与此同时,还伴有不同的低度发烧,经过病理检查发现,患者骨质破坏,呈现骨膜增生,所以极易误诊为关节炎或者是慢性骨髓炎,如本组患者中,就有3例患者被早期诊断时,被误诊为慢性骨髓炎,但是在给予患者实施病灶刮除术后,发现患者的病症很快复发,并且出现不同程度的扩散,为此,导致只有采取截肢术治疗处理。

1.4.3 误诊为良性肿瘤 恶性骨肿瘤的早期临床表现与良性肿瘤没有明显的区别,经X线检查后,拍片显示局部溶骨性发生破坏,骨膜反应是明显,内有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而且软组织的阴影显示不清楚,所以极易被误诊为良性肿瘤,为此,采用刮除术或者是局部切除术后,患者症状迅速复发,并且呈现扩散现象,从而导致失去保肢的机会。如本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两年前右肩关节长了一个包, 并没有留意,后来感觉包块明显长大,右手有点麻木,其他无任何不适.CT片显示: 右侧锁骨肩峰端见宽基底相连的菜花状骨性密度影,与周转软组织分界不清晰,边缘不规整,凹凸不平,病灶最大截面积约7×3.6cm,其内密度不均匀,可见不规则形的高密谋斑点及条形硬化线,病灶周围可见不规则的软组织密度影,病灶上达肩锁关节平面,下达右侧肱骨头平面,邻近骨质结构未见明显破坏现象,右肩关节及肩锁关节清晰,未见异常, 考虑软骨类肿瘤可能性大,但是经过确诊治疗后,术后患者快速复发。

2 结果

老年恶性骨肿瘤误诊率达74%[(18+12+10)/54],患者最为常见的首发症状为骨痛,有32例,其次是肾脏病变,有10例,其他症状分别是为血小板减少、感染、贫血等。在临床医学中,老年恶性骨肿瘤症状表现呈现多样性,不同的患者其临床表现各有不同,因此,需要医护人员高度警惕,提高老年恶性骨肿瘤诊断准确率,从而为患者提升科学合理的治疗,具体情况如下:

3 讨论

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患肿瘤,而恶性肿瘤最高发病率多见于55~70岁的人,老年人的肿瘤除具备一般肿瘤的特点外,还有一定特殊性。而且老年恶性骨肿瘤在早期症状并不定性,加上患者其他方面的病因,如外伤史,这些都为正确诊断造成一定困扰。而老年恶性骨肿瘤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主要是依据早期的正确诊断,但是由于老年恶性骨肿瘤临床表现症状多样化,为其正确诊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提倡保肢术,综合治疗的治疗理念不断普及的现代医学环境下,对老年恶性骨肿瘤的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深入探讨了老年恶性骨肿瘤的诊断原因,这里主要强调以下几点:

3.1 误诊为炎症:恶性骨肿瘤除了表现疼痛以外,还会表现出关节附近的肿胀、皮肤升温等,与此同时,还伴有不同的低度发烧,经过病理检查发现,患者骨质破坏,呈现骨膜增生,所以极易误诊为关节炎或者是骨髓炎,如本组患者中,就有3例患者被早期诊断时,被误诊为骨髓炎,但是在给予患者实施病灶刮除术后,发现患者的病症很快复发,并且出现不同程度的扩散,为此,导致只有采取截肢术治疗处理。

3.2 误诊为软组织损伤:恶性骨肿瘤的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肿胀、疼痛等现象,并没有特异性的表现,加上老年人骨质脆弱,易受到外伤影响,在早期情况下,或者是没有出现肿块时,由于不影响病人活动,常常导致患者本人容易忽视,从而导致病情延误,本组的患者中,就有患者曾有患有外伤史,被医师诊治为软组织损伤而进行治疗处理,但是经过长达4个月的处理后,患者引发了病理性骨折,最终才确诊为恶性骨肿瘤,从而使得患者失去了保肢的机会。

3.3 误诊为良性肿瘤:恶性骨肿瘤的早期临床表现与良性肿瘤没有明显的区别,经X线检查后,拍片显示局部溶骨性发生破坏,骨膜反应是明显,内有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而且软组织的阴影显示不清楚,所以极易被误诊为良性肿瘤,为此,采用刮除术或者是局部切除术后,患者症状迅速复发,并且呈现扩散现象,从而导致失去保肢的机会。

3.4 不注意看X片:通X片是骨科常规检查,对骨破坏明显病灶可满意显示,直径小于1cm的病灶在x片不易显示;将缺乏典型X线特点的恶性骨肿瘤误诊为良性肿瘤;骨转移瘤早期x片多无明显阳性表现,对软组织侵犯及髓内扩散范围难以判断,易致误诊。

3.5 必要辅助检查不够,如癌抗原、ESR、ALP、MR、CT等。

3.6 病史询问不到位:医师缺乏经验在询问病人病史以及查体时,缺乏全面性,加上一些医师对于骨肿瘤相关知识尚没有一系统性了解,思路较窄,对转移性骨肿瘤的发生估计不足,易误诊。

因此,需要我们采取综合诊断,形成优势互补、相辅相成,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同时,医师要详细询问病史,全面分析检查,与放射科、病理科医师做好沟通联系,加强多方位研究,以便于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法,从而更好地为患者对症治疗,减轻患者痛苦,杀伤抑制患者体现癌细胞增长,减轻、缓解、控制病情,帮助患者提高免疫力,提升患者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军,向阳. 恶性骨肿瘤早期误诊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 护士进修杂志,2008,17:1613-1614.

[2] 王晋,沈靖南,韩士英,李佛保,廖威明,付明,孟悛非,丘钜世. 股骨上段恶性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J]. 中国骨肿瘤骨病,2002,06:353-356.

[3] 何祖胜,白靖平,锡林宝勒日,买买提艾力,艾则孜. 四肢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失败的原因分析[J].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2,v.4;No.1101:29-35.

上一篇:颅内肿瘤范文 下一篇:脑肿瘤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