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药错误护士长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3 13:09:46

给药错误护士长总结

给药错误护士长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PDCA循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工作循环(PDCA)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Denting)根据信息反馈管理提出的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1]。本院自2013年7~12月在全院护理关键指标的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管理,促进了全院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12月在本院住院的患者581例为对照组,男293例,女288例,年龄6~91岁,平均(56.58~23.89)岁,平均住院时间24.52 d。2013年7~12月在本院住院的患者983例为观察组,男498例,女485例,年龄5~93岁,平均(58.79±28.32)岁,平均住院时间22.31 d。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疾病程度、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终末质量管理控制手段进行质量管理,具体方法为:

1.2.1计划阶段 ①护士首先做好正确的事,护理组长对本班工作质量进行检查,护士长每天对本科的质控项目检查。②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护士长组织全体护士将影响本科6个关键指标的因素应用头脑风暴法逐一列出,查找主要原因加以分析。③制订明确的计划:根据主要问题制订出当月的护理质控目标,然后根据所制定的目标,制定可行的措施。

1.2.2实施阶段 主要是执行计划,按计划对策和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并提出时间、数量、质量等要求,落实到各个小组和人员。

1.2.3检查阶段 检查计划实施情况,把执行结果与预定的目标对比,每周进行质控通报。

1.2.4处理阶段 ①护士长每月总结本科室经验教训,护理督导组每月总结全院共性的经验教训,总结哪些工作做得不当。②对于这个阶段尚未解决的问题,根据当月评价结果,制订下个月的质控目标和措施,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以上4个阶段必须环环相扣,不得中断,而且每一个循环都紧密衔接,周而复始。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给药错误、非计划性拔管、压疮、患者走失、自杀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采用PDCA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前后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给药错误、非计划性拔管、压疮、患者走失、自杀等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0.68%低于对照组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PDCA循环法是程序化、标准化的一种科学工作方法。P(计划)是行动的指南,科学、准确的计划可使工作事半功倍;D(实施)是循环的中心环节,是计划的具体体现;c(检查)是督促计划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可直观地了解计划实施的情况;A(处理)可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优化措施,保证计划的进行与效果[2]。本结果显示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黄斯楠.PDCA循环管理在基层医院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08,30(12):1984-1985.

给药错误护士长总结范文第2篇

2005-2010年我院老年病房常见护理不良事件如下:皮肤受损,坠床,跌伤、撞伤、走失,管道滑脱,静脉输液外渗与静脉炎,药物使用错误。

2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

2.1皮肤受损:①压疮:对长期卧床、年老体弱者因护理评估不全面,采取预防措施不到位,如未使用气垫床、垫气圈;以及护士交接班不清,未能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行定时翻身所致。②烫伤:易发生于使用热水袋和热疗设备,由于老年患者对温度敏感性下降,热水袋内水温过高且未加保护套;使用热疗设备巡视不及时且操作不当所致。

2.2坠床:对躁动、神志不清、肢体活动障碍者未能采取保护性措施,如未使用床栏或约束带;以及夜间起床解小便发生坠床者多见。

2.3跌伤、撞伤、走失:老年痴呆及行动不便者易发生,因护理人员安全宣教不详细,未取得家属配合实行专人陪护,病房设施存在隐患如地面过滑、无警示标识、布局不合理、夜间光线过暗等。

2.4管道滑脱:昏迷、躁动不安、痴呆者易发生胃管、留置尿管、深静脉置管等管道脱出,主要因护理措施不得当如未采取患者约束,发生患者无意识拔管及管道固定不得当导致脱管。

2.5静脉输液外渗与静脉炎:老年患者多病共存,需使用多种药物,并强调血药浓度,常致使局部静脉内渗透压迅速增高,从而产生损害作用,发生静脉炎;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周围血管细小、滑易发生液体外渗。

2.6药物使用错误:老年患者记忆力下降,护士发放药物时未能做到看服到口,导致患者漏服或错服同病房他人药物;执行医嘱时,只看药名,不看剂量及给药频率,造成多给药或少给药;注意力不集中致使该执行的医嘱未执行,该停止的医嘱未停,导致患者多执行治疗和(或)少治疗,这是发生差错的重要因素。

3防范体会

3.1建立健全护理工作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职业行为:我院自2010年由护理部依据卫生部颁发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和湖北省护理示范医院评审标准等国家、行业、地区的规定,编写了《实用护理管理手册》,涉及100多项护理工作制度。护理人员人手一册,由护士长制定培训学习计划,对护理人员做到El有考核、周有小结、月有总结评价,督促护士掌握理解护理工作规章制度,使护士有章可循,在工作中加以规范护理工作行为标准,护理人员在思想上自觉主动的遵照规章制度落实护理工作,保证了护理质量。

3.2实行护理双核对,强化监督机制:护理人员处理医嘱、加药、发药、执行治疗等,均由2名人员进行全程核对(即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确认无误后双人签字方可执行,此外通过实行腕带标识,护士执行治疗前,须核对患者手绑腕带(上标注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诊断),确保信息无误,减少了执行身份错误现象。改变排班模式,即实行双人值班制,人员搭配兼顾工作能力,护士在工作环节中达到相互配合,起到相互监督的效果,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3.3实施护士岗位责任制,强化护理质量管理:将护士进行责任划分,包床到护,每名护士负责4~8例患者,从人院至出院由责任护士全程负责,优点是责任护士熟知患者的诊疗计划,执行过程更安全可靠。护士长根据护士平时工作量、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要素对护士进行综合考评,将每月考评结果与护士薪酬分配、晋升、评优等相结合。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通过绩效考核的实施(已实施1年),激励了护理人员爱岗敬业精神,人人身上有责任,科室护理质量的管理不再是护士长一人担当,护士的工作热情高涨,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由此强化了护理质量管理。

3.4采取人性化管理,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士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多数护士负担重,精神压力大,如若采取批评惩罚的手段,将会打击护士工作热情,对自尊心过强的护士造成阴影,甚至会隐瞒差错,给护理质量管理埋下极大的隐患。我科护士发生不良事件后,第一时间组织护理人员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使危险和不良后果降至最低程度。由护士长面对面与当事人进行沟通,首先要帮助护士一起分析发生错误的原因,了解护士的真实想法和诱因所在,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整改,组织护理人员讨论并制定防范措施加以警示。这样即维护了护士的尊严,又能体现管理的人性化、科学化,给护士提供弥补不足的机会和动力,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主动报告不良事件,共同维护护理安全,防范不良事件发生。

4小结

给药错误护士长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护士长; 护士; 静脉输液; 安全; 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3-82-02

随着广大群众保健需求不断增长,以及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1],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护理安全成为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指标,尤其输液安全成为患者及护理人员自身保护的重要事项。患者接受治疗时,输液风险客观存在,部分因管理不当导致的静脉炎、药物外渗等,不但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还会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护士长作为医院最基层科室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在输液安全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现谈一谈我院护士长是如何加强输液安全的管理。

1 护士长在输液安全中的教育作用

1.1 加强护士的安全意识教育

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护士只有明确目的和意义才能有的放矢地工作[2],作为管理者必须重视安全管理,但安全管理不应中心仅仅是管理者的责任,应该通过安全教育,使护理人员从被动接受安全管理的检查转变为自觉维护安全。要做到这一点,安全教育就不应是一般性讲大道理,而是要为绕如何有效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自身安全,分析有那些不安全因素及其产生原因,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寻找有效地防范措施。尤其是输液环节,任何小小的失误就有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结局,输液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

1.2 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

在输液过程中,药物配伍不当,给药途径的错误,给药方法不当等方面的原因给患者造成不安全的后果,特别是在新药的不断问世,给用药造成潜在隐患的情况下,护士长通过各方面的教育,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各种药物的剂量、性质、作用、副作用、用法、药物间的配伍禁忌,在进行输液治疗时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盲目的执行医嘱,真正做到用脑去完成输液环节中的各个步骤,最大可能的保证患者的安全,同时也保证自己的安全。

1.3 对患者及家属的知识教育

患者入院后,护士长在第一次与患者的交流中应将输液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告诉患者,让患者对输液知识有所了解,同时让责任护士在为患者进行输液治疗时口头讲解静脉输液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年龄大、文化程度低、首次住院患者重点讲解,详细交代注意事项,直至掌握。如交代患者在输液过程中不得随便更换床位,不能随意调节滴速,输液反应的表现及所使用药物可能出现的反应,如何观察输液不畅及药物外渗等,要求每位患者及家属了解和掌握,取得配合。让患者将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反映,以弥补护理人员工作中疏忽,将危险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时,护士在巡视时随时发现问题及时个别指导,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4 护士长的表率作用

护士长在临床工作中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在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将输液安全管理作为列为工作计划中,常抓不懈,同时建立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工作的规范化。护士长应每天深入病房,在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的基础上,注意患者在输液环节中的需求和输液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防范措施,确保输液安全。

2 护士长在输液环节中的制度作用

2.1 严密的查对制度

严密的查对制度是护士长时刻强调的古老而重要的话题,我院护士长从两条线来保证执行医嘱的正确无误,一方面是医嘱的查对:临时医嘱由主班护士和治疗护士同时查对交由专业护士执行,每天下午全面核对所有患者的医嘱,小夜班复核,专门的医嘱本记录夜班所有的医嘱,早晨交班并复核。另一方面,在每天摆药后由治疗护士和专业护士共同核对,小夜班再复核,大夜护士负责将夜间更改医嘱向治疗护士交班,治疗前及治疗中全程核对,在对危重患者进行抢救时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再复述一边,并留空安瓶,以备护士长查验,我院很少发生因查对错误而导致的医疗事故。

2.2 按时反馈制度

护士长定期召开全科护士和患者座谈会,听取多渠道、多方面的反馈意见,尤其是患者和家属的反馈意见,切忌对患者及家属的意见置之不理。同时,鼓励护士积极讨论输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将输液环节中所有的隐患及时发现,以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以便保证输液环节的安全。

2.3 建立完善的静脉输液规范及操作流程

经临床静脉输液专家论证制定了静脉输液、输血、PICC置管、中心静脉维护等4项操作流程与考核标准,定期进行考核,要求护士在输液前认真检查液体和所用药品是否有变质现象和配伍禁忌,输液过程中力求减少穿刺瓶塞的次数,以减少液体中不溶性微粒的产生,检查所用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包装是否完好以及有效期,输液时注意无菌操作,排气后排出适量的液体冲洗管道,如发生输液反应及时停止输液,对症处理。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进行并改进、总结、进阶,使操作流程和质量标准不断优化,更易掌握[3]。

2.4 严格的责任制度

静脉输液巡视卡是病区为每位患者做治疗时必须使用的治疗单,我科制定了各个环节的签名制度,从加药、输液、换瓶、拔针都实行签实名制,责任落实到人,避免在问题面前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同时,加强了护士的责任心,最大限度的保证患者的安全。输液完毕将当日患者的输液卡取下,小夜护士核对无误后,科室统一整理将当天所有输液卡收集装订,作为护理资料保存,并列入病区护理质量范畴。

2.5 严格治疗室环境管理

配药的环境和条件是输液污染的重要因素和途径,要始终保持治疗室物体表面和空气的洁净度。每天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桌面,如有污染应随时用含氯擦拭,并注意检测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应合理安排紫外线的消毒时间,注意治疗室消毒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紫外线灯泡的有效强度,保证消毒效果。要求非治疗人员尽量减少在治疗室的走动[4],进治疗室必须戴口罩、衣帽整齐。

[参考文献]

[1] 许倩如. 护士长在提高护理安全质量中的作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报,2008,8:1008.

[2] 赵永修. 临床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J]. 中国民康医学, 2008,20:2407.

[3] 李蓉,王瑞兰,龙云淑. 临床护士输液安全方法的探讨[J]. 内蒙古中医药,2008,21:162-163.

[4] 张爱华.万玲. 应重视静脉输液全过程的质量控制[J].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6):456.

给药错误护士长总结范文第4篇

摘 要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护士临床给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月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给药错误不良事件、风险事件80例。未实施PDCA循环期间发生的给药错误不良事件、风险事件为对照组(2011年1月-2012年6月),实施PDCA循环后发生的给药错误不良事件、风险事件为观察组(2012年6月-2014年1月)。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式进行给药与观察,观察组严格按照PDCA循环进行操作。结果:对照组期间出院患者5 636例,发生给药错误不良事件、风险事件60例,发生率1.06%,观察组期间出院患者6 977例,发生给药错误不良事件、风险事件20例,发生率0.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 临床给药 给药错误 不良事件 风险事件

Observation of PDCA cycle applications in clinical nurse administering safety management

Zhang Yumei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of Shidong Street Office of Bincheng District in Binzhou City,Shandong Province,256600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DCA cycle applications in clinical nurse administering security management.Methods:80 adverse and risk events of medication errors occur during hospitalization from January 2011 to January 2014.According to the PDCA cycle implementation time,the adverse and risk events of medication errors occuring in this period as the control group.From 2012 June to January 2014,the adverse and risk events of medication errors as the abseration group occurring in after the PDCA cycle implementated.Control group administered and observation with routine care,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 operate accordance with the PDCA cycle strictly.Results:Discharged 5636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adverse and risk events of medication errors was 60 cases,and the incidence is 1.06%.6977 cases of patients discharg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adverse and risk events of medication errors was 20 cases,and the incidence is 0.29%.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Key words PDCA cycle management;Clinical administration;Medication errors;Adverse events;Risk events

PDCA循环是美国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djust(调整)的第一个字母,这样使工作处于科学有序的循环下去,目前,该理论被引用到各个领域。随着医学护理事业的发展,PDCA循环在护理管理过程中也得到较好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月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给药错误不良事件、风险事件80例,在2012年7月开始实施PDCA循环,根据PDCA循环实施的时间进行分组,未实施PDCA循环期间发生的给药错误不良事件、风险事件为对照组(2011年1月-2012年6月),本组有60例;实施PDCA循环后发生的给药错误不良事件、风险事件为观察组(2012年6月-2014年1月),本组有20例。

方法: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式进行给药与观察,观察组严格按照PDCA循环进行操作。具体实施方法:①计划(Plan)成立护士临床给药安全管理质控组织,并制定制度标准和实施方案,培训计划等。②实施(Do):在全院护理人员中普及PDCA循环及安全管理知识,开展临床给药安全教育和相关法律法规讲座,定期组织讨论给药有关的风险隐患,加强医嘱管理,认真检查取药、摆药、液体加药、发药等环节,做到“三查七对”[2],特别是针对有加床的科室,患者床位变化的患者,更应再三询问,核对正确。高危药品专柜单独存放,有红色警示标志。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管理,特别是对实习生、新护士要加强指导和督促[3,4]。建立“无干扰区域”[5],核对、给药过程中应使手机处于关机状态,尽量减少工作中的不必要的交流。③检查(Check):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及各级质控小组应当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对给药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及时的跟踪、评价和考核。每周科室都进行给药安全检查,每个月护理部组织一次重点抽查,每季1次全面检查。对于给药安全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应持续质量改进,每月1次讲评。重点监管给药错误不良事件发生率高的科室。护士长负责督促工作,由各班护士负责各项措施规范的落实工作,责任到人,并且随时开展检查督促,每周定期开展总结分析工作,护士长随时抽查点评,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出。④处理(Action):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应该作为警示案例在全院开展讨论;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在科室及各级会议中进行点评;个别特例性的问题,给予个别指出。在使用PDCA循环管理中,经过可行性、科学性论证的措施,应作为规范来执行,善于发现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隐患,寻找改进机会和环节,结合具体问题给出相应的预防和纠正措施,对先前的计划进一步补充或修订,发现问题应该在接下来的一个周期循环中予以重点解决。

结 果

对照组期间出院患者为5 636例,发生给药错误不良事件、风险事件60例,发生率1.06%。观察组期间出院患者6 977例,发生给药错误不良事件、风险事件20例,发生率0.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 论

目前,PDCA循环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得到较好的应用。我们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把护理PDCA循环工作进一步细化,对工作计划、工作实施、工作检查和问题的处理进行一步制定相应的制度、整改措施,认真检查取药、摆药、液体加药、发药等环节,做到“三查七对”,特别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杜绝同类问题再次发生,使护理工作井然有序,护理质量得到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大大提升。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观察组发生给药错误不良事件、风险事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Senchak AJ,Dann M,Cable B,et al.Successful treatment of cutaneous hemangioma of infancy with topical imiquimod 5%:a report of 3 cases[J].Ear Nose Throat J,2010,89(3):21-25.

2 马成萍,惠捷.临床科护士长素质修养[J].中华医学会新疆分会出版,2010,40(6):98-99.

3 陆定,袁方,厉有名,等.加强临床见习教学改革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大学附属医院推行见习医生制(Clership)改革和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5(2):10-11.

4 杨宪法,张永生,袁军,等.临床带教教师基本素质的培养与评价[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4(3):375-377.

给药错误护士长总结范文第5篇

目的:分析护士静脉给药错误发生的类型、时间段、人员,分析其原因,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通过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发生的42起静脉给药错误进行统计,对发生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执行医嘱不认真、环境缺陷、缺乏责任心是导致错误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根据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确保用药安全。

关键词:护士;静脉输液给药错误;改进措施;用药安全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141-02

静脉输液是临床中最常见和快速给药途径之一,有研究表明,在美国有50%以上的住院患者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我国静脉输液的比例更高[1]。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实施者和用药过程的监护者,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有可能发生给药错误。为确保静脉输液给药准确、安全,我们对本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发生的42起静脉输液给药错误事件进行了分析总结,并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科共上报静脉输液给药错误42起。错误分类,错误发生者的工作年限、发生时间段列表统计如下:

2 原因分析

2.1 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

2.1.1 未按要求核对患者姓名:表1显示患者身份识别错误致药物用错8起,其中相邻床位身份搞错3起,患者更换床位后致身份识别有误1起,名字相似1起,因两患者所用药物相同更换液体时只核对液体未核对姓名2起,因工作繁忙,同一个治疗盘内端多个患者的液体,换药后未再次核对1起。

2.1.2 摆错药、药名核对不仔细导致加错药、用错药:因药名相似如头孢哌酮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导致错误4起,治疗室内输液卡摆放太密药物摆放混乱配药时聊天导致加错药2起,加药后瓶签标注药名错误2起。

2.1.3 未仔细查对药物的剂量和浓度:如同一种药有两种剂量的包装,氨溴索注射液有15mg/支和30mg/支的,摆药和加药时均未认真核对剂量,导致用药错误,摆药和配药时未认真核对溶液的量,错把250ml的溶液摆成了100ml的溶液导致配药浓度不对。

2.1.4 未查对溶液的有效期:有一袋装液体有效期为2012年3月到期,而在2012年4月2日给患者输上了,患者自己发现,虽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但造成患者对护理工作极度不信任引起纠纷。

2.1.5 未严格查对医嘱:导致用药途径错误一例,如把口服的氨溴索给入壶了;用药频次错误导致多用药,如日一次习惯性用成日二次;医嘱已停用但继续用药;用药时间的错误,如速尿应在输蛋白后入壶而在输蛋白前就入壶了;泵点药物泵点速度错误,如硝酸甘油溶液5ml/小时泵点执行成了8ml/小时泵点。

2.1.6 未核对输液卡或核对不仔细导致输液未结束而提前拔针;配药后治疗室卡片未及时打勾签字或给病人换液体后未及时打勾签字,而导致重复用药,交接班未交接清楚而导致重复用药。

2.1.7 未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如一位新护士对我科常用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不熟悉,将氨溴索溶液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溶液连输出现絮状混浊现象,导致患者对其不满意。

2.2 工作流程和环境缺陷及护士情绪的影响:低年资护士理论知识不扎实,工作经验不足,对操作规程不熟悉;错误发生在治疗比较集中的上午和中午,上午工作繁忙,中午值班人员少更换液体频繁,紧急执行临时医嘱,外来电话手机的干扰,家庭琐事导致护士情绪不稳定,临时加床等均可使错误发生。

2.3 责任心不强,护士风险认知不够:大多数错误是由于值班护士工作态度不认真,交接班不清,转抄医嘱注意力不集中,配药时聊天等;护士法律意识淡薄,风险认知不够,心存侥幸,导致错误发生。

3 改进措施

3.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查对制度是护理核心制度的重中之重,护理人员一定要严格执行。要做到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查患者的姓名、床号、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期,以确保正确的药物给正确的患者。摆药后请第二人核对,实行双人复核。输液卡一式两份,治疗室一份,病人床旁挂一份,利于执行时再次核对,拔针前要反复核对确认所有液体输完再拔针。改善和优化医嘱查对流程,推行了电子医嘱系统,避免错抄、错写、漏抄,转抄后两人核对。遇有疑问的医嘱一定要与医生沟通,无误后方可执行。非抢救时不执行口头医嘱,防止重复给药。落实对患者的身份识别:核对的方式采用询问式、反问式、腕带识别,并且采用二种以上的识别方式,保证准确的药物给准确的患者。

3.2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落实书面交班、床头交班、口头交班,双方一定要交接清楚,避免遗漏。

3.3 强化细节管理:加强对实习生、新护士、工作经验少、责任心不强的重点人群管理,排班上遵循新老搭配与能力搭配的原则,采用由责任组长或高年资护士负责制的排班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高年资护士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比单纯的护理部、护士长监督检查更能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2]。合理安排班次,保证上午班、中午班、节假日期间护士配备充足,减轻护士的工作强度;对于上班时间情绪不稳定的护士,多沟通,了解他们的困难,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卸下包袱,全身心投入工作,避免差错发生。要求护士每人随身携带备忘本做好记录,使自己忙而不乱的应对工作。将科室常用药物配伍禁忌和警示语“你查对了吗”打印张贴在治疗室醒目位置,时刻提醒大家。改善工作环境,上班期间护理人员不许玩手机,不许聊天,不许接电话,遵守工作纪律,保障护理工作有条不紊。

3.4 加强护士安全教育与培训:临床静脉用药的安全隐患在每一个护理人员身上都不同程度的存在[3],因此要加强教育培训。加强新护士的岗前培训,定期考核。加强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自我管理意识,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加强法律法规培训,提高法律意识。对医院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讨论,从中吸取教训,强化在工作中严格遵守核心制度和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培养慎独意识,保证用药安全。

3.5 加强药品管理和药物知识培训力度:科室设置药品安全管理员,每周对急救药品和常用药进行清点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护士长,及时整改。加强效期管理,保证液体先进先出,后进后出,科室内备用药品左放右取,该冷藏的冷藏。对科室新药、特殊药品收集相关资料,组织科内共同学习,掌握相关知识。药名相似的药物放置不能相邻,对于同种药物不同规格的要分开放置,不允许混放,对于高危药品分开放置,并有明显警示标识。

3.6 加强团队的协作精神,:各班次护士要互相合作,发扬团队精神,做到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共同核对才能有效避免临床静脉用药错误的发生。

4 结论

静脉输液给药是临床中最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静脉给药错误不仅是患者身心受到危害,经济上受到损失,甚至导致医疗纠纷、医疗事故,。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交接班制度,正确执行医嘱,加强细节管理和药品安全管理,团结协作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毕娜,王建荣.静脉输液技术环节风险评价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1):761―763.

[2]王芳,叶志弘,葛学娣.护理安全管理研究及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1):1053―1055.

给药错误护士长总结范文第6篇

【摘要】目的:使护理查对制度真正落实到位,将差错事故的发生消灭在萌芽状态。方法:各班将二人核对法用于查对流程,使查对工作程序化、规范化。结果:在“三查八对”工作中实施二人核对法,使医嘱执行得更加准确,提高了护士的查对意识。结论:应用二人核对法进行护理查对工作,有效地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实施二人核对法 查对制度 差错护理安全

护理查对制度是确保护理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该制度实施得是否规范,查对工作做得是否到位,是保证护理安全的重要手段。[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病人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而新的医疗事故条例的出台,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临床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职业,一旦出现差错事故,将是无法挽回和弥补的。查对制度是防止护理差错发生的核心制度,该制度落实不到位,是发生护理差错的主要因素。有研究报道,由于床号、姓名、给药途径等没有认真核对而发生的差错纠纷占50%左右。[2]为了减少此类差错的发生,本科室自2008年起将二人核对法用于查对流程,经过三年的临床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病案一:患者某男,34岁,因急性胃肠炎住院。入院第二天早上十点左右,治疗班护士从药房将药取回后,与主班护士实施二人核对时发现此病人药物清单上统计有小柴胡颗粒两盒口服药与该病人医嘱不相符合,后经二人仔细查对医嘱,发现此药统错了床号。治疗班护士速协调医院相关科室及时给予更正。

病案二:患者某男,84岁,因左下肺部感染入院一周。生化检查结果回报:血小板减少,医嘱给予转移因子注射液2毫升(3毫克),皮下注射,隔3日一次,治疗班护士在转抄注射卡时将 “皮下注射”错误地写成“肌肉注射”,当与另一位护士核对时发现了转抄错误,治疗班护士及时更正了注射卡上的给药途径,使医嘱得以正确执行。

1 发生差错的原因

1.1 客观原因:临床护理工作量重、烦琐、重复性大,很容易分散注意力;现实社会对护理工作的偏见;在编护理人员匮乏。

1.2 主观原因:工作责任心不强,执行查对制度不严格,为发生护理差错的主要内在因素;[3]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工作方法计划性差;专业知识水平缺乏、预见性不足;病人病情掌握不充分。

2 实施二人核对法的程序

护士长排班均使用双班制,即每班须安排至少二人值班,且每班人员业务素质应合理搭配。白班查对工作由治疗班护士和主班护士进行核对,中夜班由二位值班的护士核对。每班查对完毕后,应记录查对情况并双签名。当班护士执行各项操作前,先按照“三查八对”制度进行查对,然后再由第二位在岗护士进行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医嘱。护理记录单、输液巡回卡等医疗文书书写内容均按上述查对流程进行核对。

3 核对方式

3.1口服给药:治疗班护士从药房核对取药后,先由治疗班护士及主班护士采取一对一看方式核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用法等,核对无误后,值班护士在根据医嘱的给药时间按“三查八对”制度发给患者服用。

3.2注射给药

3.2.1肌肉注射:操作者将抽好的药液及空安瓿让另一位当班护士核对后,携带注射卡到病房,经过再次核对无误后方能执行

3.2.2静脉输液:执行者将抽好的药液及空安瓿让另一位当班护士核对后,携带静脉输液卡到病房,经三查八对无误后才挂瓶、输液、填写输液巡回卡,并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操作完毕后,填写输液滴速、时间、责任人等,再次核对无误后方可离开病房。

3.2.3其它给药方法:均按上述的二人查对程序进行查对并按规范操作。

4 效果

实施二人核对法,使护士的查对意识明显提高,并能认真对待每一次查对。尤其是执行前的二人核对能及时发现如床号、姓名、药名、药品质量、给药途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起到了较好的把关作用。实施五年来很少出现因查对制度执行不严而造成的差错事故,该方法杜绝了近百例的护理差错,保障了患者的护理安全。

5 二人核对法的优点

5.1 实施二人核对法,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打破了不良的思维定向心理,同时也增加了护士间的协作,有利于圆满完成各项临床护理工作。

5.2二人核对法打破了由当班护士一人完成“三查八对”工作的传统做法,将查对工作按制度规定的内容认真进行,使其过程规范化。

5.3实施二人核对法,使医嘱执行得更加准确。

5.4实施二人核对法,能在查对工作中发现了许多错误,尤其是在执行操作前的二人核对起到了较好的把关作用,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

6 总结

有了好的制度、好的方法,必须落实到位。护士长要经常检查查对制度的落实情况,督促大家严格遵守,同时强调查对工作的重要性,应对护士长期进行风险意识教育,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护理管理者应将护士工作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手册、核心制度等法规印发到每位护士手中自学。同时,利用晨会或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学习,并对相关知识进行提问和答卷考试,考试结果记录在考核档案中。对查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护士长应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方案,保证查对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高书峰,程丽,影响护理查对制度实施因素及管理对策. 中国护理杂志,2004,1(5):307

[2] 刘薇群,陈念梅,唐跃琼等,护士差错归因调查,中华护理杂志,2006,8(2):141―142

[3] 朱玉萍,毛晓华,朱明范,床边二人核对法在护理查对中的应用.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7):1674―1675

给药错误护士长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胸外科;护理风险;防范对策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伤残后果的可能性[1]。胸外科患者病情重且病情变化快、急危症多, 潜在风险大。回顾性总结并分析胸外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及影响因素, 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 提高了护理质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5月本科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49例。其中药物事件20例;管路事件12例;非难免行压疮5例;坠床3例, 跌倒6例, 烫伤1例;因病情观察不到位发生纠纷2例。

2 胸外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及影响因素

2. 1 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 低年制护士专科理论知识缺乏, 临床经验不足, 往往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 或对异常生命体征、临床表现不够重视。由于对复杂多变的病情评估不足, 对疾病发展缺乏预见性, 从而不能准确判断和发现患者病情变化。

2. 2 药物不良事件 如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过敏性休克及给药错误等。胸外科以食管癌、贲门癌、肺癌患者居多, 患者大多高龄且伴有基础病, 术后免疫力低下。治疗往往静脉输入营养及免疫制剂, 临床发现输入核糖核酸、参麦等制剂时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病例, 且反应迅速, 在输入该药物数分钟, 患者主诉心慌、胸闷、头懵等症状, 立即停药并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考虑与药品质量、溶媒、剂量、输注速度及患者体质等因素有关。另外, 由于护士在工作中查对制度执行不严, 或工作疏忽大意, 临床易发生给药剂量、途径、药物品名等错误。

2. 3 管道护理不到位 胸管和胃管是胸外科最常见且最重要的引流管道。因护理不当可出现导管滑脱, 患者自行拔管或导管引流不畅等现象。严重者可导致人为气胸和胃吻合口张力增高所致的吻合口瘘。

2. 4 发生压疮、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 重症胸外伤及开胸术后患者, 多因病情不稳定, 翻身受限, 营养差, 病程长等因素, 易发生压疮。又因住院患者年龄大, 听力下降, 记忆力差, 合并症多, 如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 自理能力差, 不能准确执行医护人员交代的注意事项, 易发生坠床、跌倒等事件。

3 护理风险对策

3. 1 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培训。组织学习《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知识, 培养护士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善于换位思考, 增强为患者服务意识[2]。

3. 2 加强护士专科知识、技能的培训。通过业务学习、床头教学, 护理查房等形式, 提高护士专科理论知识和病情观察能力。对异常生命体征要问为什么, 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治疗措施等。护士长随时提问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 从而促进护士主动观察病情。

3. 3 加强药品管理, 确保用药安全。

3. 3. 1 学习并掌握药物应用常识。科室建立药物说明书手册, 收集每个新开药物说明书, 在晨会上组织科室人员学习, 充分了解用法、用量、作用与副作用等知识, 尤其注意“禁忌”及“不良反应”等事项。护士加强工作责任心, 严格根据患者年龄, 药物性能等调节滴速。同时加强巡视, 严密观察用药后反应。

3. 3. 2 认真落实查对制度, 注重培养护士查对习惯。处理医嘱、静脉给药、皮内注射等实行双人查对执行, 避免用药错误。患者多种途径给药时, 不同途径的药品挂不同输液架, 并有明显标示牌。如“静脉通路”、“气管给药”、“冲洗通路”等。

3. 3. 3 高危药品单独定点存放并有醒目标识, 制剂与针剂分开放置。药名相似、包装相似药品要分开放置, 避免取用时发生错误。

3. 4 加强胃管和胸腔引流管护理, 使之处于安全有效的引流状态。

3. 4. 1 改良胃管固定方法, 取弹力胶布2 cm×4 cm一条, 纵向粘贴于鼻梁和胃管上, 胃管呈半包裹状态, 增加其牢固性, 一般不会因粘贴不牢固而脱管。加强患者及家属宣教, 强调胃管安全的重要性, 指导胃管管理方法, 促进患者及家属来共同维护。

3. 4. 2 加强胸腔引流管护理, 定时挤压引流管, 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 防止受压、扭曲和阻塞。密切注意水封瓶内水柱波动情况, 以判断引流管是否通畅。若患者出现气促、胸闷、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情况, 提示血块堵塞引流管或引流管过长发生扭曲, 立即采取措施促其畅通[3]。前者通过挤压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管, 后者解除扭曲的引流管。加强患者宣教, 指导翻身、下床活动时的注意事项, 防止牵拉引流管。

3. 4. 3 加强床头交接班, 班班交接胃管或胸管外漏刻度并做好标记, 同时注意固定是否牢固。

3. 5 建立高危患者评估单, 充分评估病情及存在的安全隐患, 落实防范措施。

3. 5. 1 针对患者安全隐患类别, 于床尾选择性悬挂警示牌。如“防导管滑脱”、“防坠床”、“防跌倒”、“防压疮”等警示牌。使护士及患者家属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安全隐患一目了然, 共同维护患者安全。

3. 5. 2 科室成立压疮预防小组, 负责对高危压疮患者预防措施制定, 并检查评估实施效果。加强床头交接班, 了解皮肤受压情况, 增强护士责任意识。

3. 6 加强护士长监控 护士长每日重点检患者护理质量, 病历书写质量, 对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预见性护理指导。对科室发生的不良事件, 及时讨论分析。分别从管理方面、流程方面、职责落实等方面查找原因, 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同时鼓励护士主动上报不良事件, 达到资源共享, 引以为戒的目的。

4 结果

2012年6月~2013年11月胸外科发生护理风险事件23例。其中药物事件12例;管路事件6例;非难免行压疮2例;坠床1例, 跌倒2例, 烫伤0例;因病情观察不到位发生纠纷0例。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下降了53%。

5 讨论

通过加强护理工作中风险管理, 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有所提高, 能够自觉识别风险, 防范和规避风险。有较大影响的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减少, 患者护理安全得到保障, 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秀华,胡霞.临床护理风险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当代医学(学术版), 2008(143):l17-l18.

[2] 王永丽, 克热曼, 魏雯. 胸外科病房中的护理风险管理.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12): 105-106.

给药错误护士长总结范文第8篇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特点,制定有效防范措施,控制或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护理部统一制定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各病区护士长对本病区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登记、分析上报。结果 因查对制度执行不严导致的给药错误占护理不良事件的首位,其次是跌倒事件,9:00-15:00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高危时段,5年以下的护士是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发人群。结论 必须强化落实护理核心工作制度,重视细节管理,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做到弹性排班,加强全方位、规范化的教育培训,提高护士整体的风险意识和综合素质才能真正有效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不良事件;护理管理;防范对策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1-2]。患者安全是医疗卫生系统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护理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交流接触的机会最多,时间最长,是医嘱的直接执行者,加之护理工作的繁杂、琐碎及操作的重复性,因而发生护理差错的机会多。因此,风险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本文就我科2009年6月—2011年5月发生的34起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改进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6月—2011年5月发生在我科并上报至护理部的护理不良事件34起。

1.2方法护理部制定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对各科室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要求及时上报,并制定整改措施。护理部每月组织全院护士长对本月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共同讨论,分析原因,在全院引起重视,严防此类事件重复发生。按《湖南省护理基础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中护理缺陷评价标准,根据护理缺陷对患者形成负面影响的程度,分轻、中、重三度。轻度:虽然存在护理缺陷,但对患者未造成任何负面影响或仅增加患者轻微痛苦,但未遗留不良后果者。中度:护理缺陷增加患者痛苦,浪费国家财产,或遗漏治疗、重要护理措施和护理记录,存在潜在的医疗安全或医疗纠纷隐患,但未造成严重后果者。重度:存在护理缺陷并且造成患者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者。

2.结果

2.1护理不良事件分类给药错误10例,输血错误1例,输液外渗5例,跌倒7例,坠床2例,压疮2例,烫伤1例,管道滑脱1例,护理投诉3例,其他2例。

2.2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时间段9:00-15:00 :18例,占52.94%;18:00-22:00:9例,占26.47%;5:00-8:00:5例,占14.71%;其他时间段:2例,占5.88%。

2.3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人群工作年限<5年21例,占61.76%;工作年限5-10年6例,占17.65%;工作年限>10年4例,占11.76%;实习护生3例,占8.82%。

2.4护理不良事件对患者造成的影响轻度缺陷22例,占64.71%;中度缺陷10例,占29.41%;重度缺陷2例,占5.88%。

3. 原因分析

3.1 查对制度执行不严

查对制度是护理工作的核心,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34起护理不良事件中,给药错误10例,其中输液错误、发错药5例,医嘱查对不认真仔细导致用药剂量错误、时间错误、漏给药、执行错误医嘱 5例。可能与护士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查对在日常的操作中逐渐淡化有关,另外,人的思维受其思维习惯、思维方式的支配[3],护理人员对重复性操作形成思维定势,凭经验、想当然的现象时有发生[4]。

3.2 患者及家属安全意识薄弱

我科为综合内科,病种多,病情复杂,用药种类多,且绝大部分为老年患者,因老年患者脏器功能退化,自护能力下降,依从性差,家庭支持不到位,因此跌倒事件多。跌倒事件居上报不良事件的第二位。7例跌倒事件中,4例造成不同程度的外伤,3例无伤害。4例患者有家属陪伴,因家属大意而跌倒,3例无家属陪伴而在去食堂打饭、独自外出时跌倒。坠床2例,1例为患者坐在床沿打瞌睡,家属坐在床边未能及时发现致坠床,1例为患者因夜尿多不方便下床自行将护栏取下致坠床。烫伤1例,为患者家属不听宣教将开水装入热水袋给患者保暖导致。

3.3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时间段有关

9:00—15:00是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发时段。可能与各种治疗护理集中在此时间段,工作繁忙杂乱,工作量大,巡视观察不到位,患者抱怨多,护士疲惫感重,容易出错[5]有关。18:00—22:00可能与时间治疗多,值班护理人员少有关。

3.4 年轻护士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薄弱

工作5年内的护士是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发人群,占61.76%。可能与她们是主要的业务群体,在临床上承担大量的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且低年资护士由于业务技能不够熟练,理论知识相对不足,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薄弱有关。

3.5 护理不良事件对患者造成的影响

轻度最多(64.71%),一些用药错误,跌倒、护理投诉没有或仅增加患者轻微痛苦,未遗留不良后果。中度其次(29.41%),跌倒、坠床、压疮、烫伤、输液外渗、管道滑脱,增加患者痛苦,存在潜在医疗安全或医疗纠纷隐患。重度缺陷2例,1例为值班护士因查对不严给患者输错血,1例为新上岗护士误将极低血糖值当极高血糖值报告医生,而值班医生也未确认而给患者静脉滴注胰岛素。2例重度缺陷均因及时发现未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但性质严重,在全院反响强烈,经全院护士长会议讨论定性为重度缺陷。

4防范对策

4.1强化制度落实,重视细节管理,保证护理安全

制度是护理活动遵循的准则,是工作中得出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完善规章制度是确保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安全的根本保证,而制度执行中的细节管理决定结果的成败[6]。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实行双查对、双向查对制度。如输血操作床边双人查对,执行临时医嘱双人核对;床边操作一律执行双向核对,即护士要问患者叫什么名字,患者回答,护士再复述确认一遍,才能执行操作[5];治疗室设计“请再次查对”等温馨提示卡。特殊药物悬挂“重点药物”、“控制滴速”等警示标识。制定病人危险因素评估表,如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等。在病人床头悬挂“防坠床、防跌倒”等安全警示标识;加强病房巡视,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

4.2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做到弹性排班

合理而充足的护理人员配备,是保证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7]。护士长应根据科室工作繁忙程度合理弹性排班,保证重点时段、高危时段人员充足,减轻护士超负荷的工作压力。有研究证实护士发生差错的原因中,占主要的是注意力、责任心及护士的应激水平等[8]。因此护士长应多关心护理人员的工作、学习及生活,了解她们的思想动态,及时给予疏导、教育和帮助。实行APN连续性排班与层级管理相结合,减少交接班环节,注意新老搭配,能力强弱搭配,保证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9],确保护理安全。

4.3加强全方位、规范化的教育培训,提高护士整体的风险意识和综合素质

4.3.1加强对护理人员护理风险意识的教育培训对低年资护士、新上岗护士及实习生在进行岗前培训时重点进行护理安全教育。科室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及时组织全科人员进行分析讨论,制定整改措施。强化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风险意识的培训,定期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并将考核得分与年度考评直接挂钩。对能及时发现护理风险隐患,并能采取有效措施的护士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

4.3.2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培训护士长每月定期对科内护理人员实行理论、操作培训与考核,尤其是五年以下的护士。内容包括护理三基三严、专科知识、药物相关知识及临床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3.3做好带教工作高年资护士应做好对低年资护士的带教,及时发现她们工作中的缺点与不足并加以纠正,培养她们良好的工作习惯。加强对实习学生的规范化带教,带教老师做到放手不放眼。

4.4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护患沟通不仅是护士与患者或家属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也是与患者发生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良好的护患关系可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与患者的投诉率[10]。因此护士要运用沟通交流技巧,做好入院告知,疾病知识及相关安全知识的告知,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尊重患者,与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工作。

5小结

护理安全是医院护理工作的核心,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高低客观反映医院护理质量及护理管理水平。因此落实核心制度及护理工作规范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屏障,加强安全管理,重视管理制度和操作技术流程方面的改进,建立专科技术指引,强化年轻护士的学习和培训,提高护士整体的风险意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根本途径[11]。合理配备护理人力,真正按患者需求实行弹性排班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刘玮琳,叶文琴.加拿大Megill大学对护理差错的认识和处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3,4(10):94

[2]李漓,刘雪琴.本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实施[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1):54-55.

[3]陈易一.输液查对流程在预防护理差错中应用的效果[J].护理杂志,2009,26(5B):17-18.

[4]陈菊珍,程卫珍,郭凤芝.静脉输液操作中存在的缺陷分析和对策[J]. 护理杂志,2006,23(5):39-41.

[5]李香娥. 43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9):69-71.

[6]张亚玲.护理不良事件78例分析与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3):93-94.

[7]王群.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6A):74-75.

[8]马宪元,张振荣,郑桂荣,等.护士长在防止事故差错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2,22(5):

[9]陈立华,李清华,陈美艳,等.32起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7:108-109.

[10]邹艳辉.护患沟通技巧现况及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4,18(15):776-777.

[11]杨莘,王祥,邵文利,等.335起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0,2(2):130-132.

给药错误护士长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团体;沙盘游戏;护士长;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R192.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2(a)-0106-03

Influence experience of group sandtray play on head nurse management mode

ZHOU Yongqin XU Hongqun WANG Yuping MU Guoying CHEN Minhua SUN Jiandi

Department of Nusring, the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f Yuhang District,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311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group sandplay applied in the head nurse management mode. Methods 89 on-duty nurses and head nurses of clinical of the front line in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f Yuhang District in Hangzhou City from April 2011 to January 2012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10 groups according to departments set in the hospital,with 8-10 nurses in each group, the group sandplay with three months of duration was conducted in each department and 2 times per month, there were a total of 6 times of group sandplay in each group, Chinese version of M's job burnout scale was applied to assess the job burnout of nurses, and it was compared to that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roup standplay, the changes of the management mode of head nurse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roup sandplay were analyzed,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events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Scores of nurses' MBI after the group sandplay intervention, such as emotional exhaustion, de-personalization an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14.23±7.92), (3.46±3.32), (33.56±9.32) scores]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group sandplay intervention [(26.76±6.35), (7.78±4.29), (23.97±9.25) scores],the differences were hig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 = 10.971, 7.078, 6.491, all P < 0.01). The status before the group sandplay intervention served as the baseline,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nurse on the head nurse, and increasing was improved from original 90 scores to 95 scores;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reduced by 40%, and the error rate of nurse dosing reduced by 5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the group sandplay made by the head nurse in the process of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individual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nurses, team spirit of colleagues and perspective-taking, give members with emotional concern and support, and strengthen their ability to communicate, making the nursing human layered management change significantly, has the nursing team filled of cohesion, and nursing quality and nurses to improve the head nurse's satisfaction, the annual incidenc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and errors has reduced.

[Key words] Group; Group sandplay; Head nurse; Management mode

随着人民对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及服务水平要求的提高,临床护士在承担了大量护理工作的同时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与困惑,越来越多的护士出现了职业倦怠。护士有很大一部分压力来自她们的上级领导,最直接的就是护士长[1]。护士希望护士长理解其工作压力,期望得到护士长的指导、支持和帮助,而不是监督检查[2]。杭州市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1年1月对临床一线在职护士行中文版M氏职业倦怠量表(MBI)[1]测评后显示护士职业倦怠为47.86%。2011年4~6月对测评存在职业倦怠护士人数≥50%的科室进行了团体沙盘游戏干预,有效减轻护士的职业倦怠[3]的同时发现护士长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于2011年11月~2012年1月对临床一线其他科室护士及护士长也推行了为期3个月,每月2次,每组6次的团体沙盘游戏。护士长通过沙盘游戏感受到了自己所带领团队的团结度,团队对成员的吸引力以及护士长个人魅力等对成员的影响等,在管理模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现将护士长管理模式变化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临床一线在职护士及护士长共89名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其中护士长10名,护士79名。护士长职称中主管护师8名,护师2名;护士职称中护师20名,护士59名。学历:本科24名,大专48名,中专17名。平均年龄(29.53±5.80)岁,平均工作年限(7.43±6.41)年。所有人员均为自愿参加团体沙盘游戏。

1.2 方法

团体沙盘游戏按科室分为10个小组,每组8~10名,组员固定不变,对每组进行为期3月、每月2次、每次60 min的团体沙盘游戏。沙盘游戏治疗均由同一位治疗师主持,地点设在医院心理会所沙盘室,沙盘规格120 cm×90 cm。游戏指导语:“在我们面前有一个大沙箱和摆满各色玩具的架子,大家可以利用架子上的玩具在大沙箱里一起做点什么?希望沙盘带大家走进一个神奇的世界”。游戏规则:制作沙盘时,不可以相互讨论,也不可以拿走他人的玩具;摆放玩具时按规定顺序每人每次一件依次轮番摆放玩具,直至作品完成后,大家可按放置玩具的顺序依次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体验,最后一个人可以有1次调整沙盘的机会,所有的沙盘作品完成后拍照留念。游戏时团体规则: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真诚地表现自己;无条件接纳他人;保守秘密;活动期间关闭手机。

1.3 效果评价

本研究采用MBI量表评价护士职业倦怠情况,其由3个因子22项组成,其中9项为情绪衰竭、5项为去人格化、8项为个人成就感。护士根据自己真实的感觉进行测试,根据感受出现的频率记分(0~6分),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分值越高则说明倦怠程度越重,个人成就感分值越低则说明倦怠程度越重。职业倦怠标准:情绪衰竭≥27分、去人格化≥8分、个人成就感≤24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后管理模式的影响

通过团体沙盘游戏,护士长对科内成员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在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护士长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同事协作精神、换位思考、给予成员情感关注与支持、增强自我沟通能力、护理人力分层管理等方面有了很大变化,护理团队凝聚力增强。

2.2 干预前后护士满意度及护理安全情况的比较

通过团体沙盘游戏,护士对护士长满意度提高,从原来的90分提高到了95分;护士长对护士的关注、尊重,使其思想稳定,工作安心,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明显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了40%,护士给药错误发生率降低了50%,护理安全管理得以加强,和实施团体沙盘游戏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3 干预前后M氏职业倦怠量表评分比较

团体沙盘游戏干预后,护士MBI各项评分如情绪衰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等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M氏职业倦怠量表评分比较(分,x±s)

3 讨论

团体沙盘游戏能改善团队成员间的关系,减少或避免护士工作间的冲突,建立科室成员支持性氛围。通过团体沙盘游戏时护士行为表现与个体感受的陈述,护士长不仅听到也观察到了科内一些护士与科内成员间人际关系状况,对于团体沙盘游戏中表现出有一定矛盾的成员,尽可能缓和护士间的矛盾。在沙盘游戏中呈现攻击关系的成员,护士长给予了积极关注,主动寻求行为产生原因,在矛盾未解决前工作班次上作相应调整,减少搭班频率或是不搭班以避免相互间摩擦,再通过与护士谈心交流等,化解成员相互间矛盾,在科内成员间架起了沟通桥梁,建立起科内成员支持性氛围。

护理管理者要使管理要素发挥最大的效能,最根本的是要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融入现代护理管理中[4]。经过沙盘游戏后,工作中护士长尽可能地站在护士角度考虑,设身处地为护士着想,为护士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与空间。工作中少批评、多鼓励、多安慰,尊重护士的自尊心,护士长更多地采用商量、探讨的方式,以平等的姿态进行工作安排,更多的听取护士自主提出可分担的科室工作。诚恳地接受护士工作中提出的不同意见和想法,并给予充分肯定。尽力满足护士因为继续教育、照顾家人等原因而换班或是轮休。出现科室人力不足时,秉持科内解决为主,不能解决向护理部申请人力调配协助。通过团体沙盘游戏,护士长更多的进行换位思考,工作中融入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沙盘游戏后,护士长在沟通技能及自我调整能力方面进行了自我提高。护士长自身工作压力也较大,部分护士长在有职业倦怠情况同时,还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眠、焦虑等情况,对护理管理存在一定影响。团体沙盘游戏后,80%的护士长参与了心理咨询技术培训学习,增强沟通技能及自我调整能力。对部分在沙盘游戏过程中呈现出偏激或是自我中心的护士,护士长改变了以往无意识中回避这类成员的做法,而是给予了更多的关心支持,做到团结科内每一位成员。

护士长借鉴了团体沙盘游戏中的积极关注与非评判性原则,在管理中少了批评教育,多了引导帮助。在管理过程中,护士长能够及时给予护士赞扬和欣赏,可使护士对工作充满热情,使其在工作中产生一种喜悦和成就感,从而可以提高工作兴趣和动力,减轻工作压力[5]。在团体沙盘游戏时,治疗师不对团体成员的所有行为与感受作评判,只是给予积极关注与鼓励引导。护士长在经过多次团体沙盘游戏后,在护士工作中出现一些失误时,不再停留在批评教育上面,她们只对事件进行关注,对事不对人,认真听取护士汇报和分析总结,引导护士自主防范意识,对能提出有效防范措施的护士给予表扬和激励,调动了护士实际工作中的积极性,增加其对护士长的满意度。

通过增加科室业余活动,从而加强团队成员相互间的联系。每个科室成员在经过6次团体沙盘游戏后,每次游戏结束后都有激烈的讨论或是感慨,反思自己在沙盘游戏时的表现,沙盘游戏结束时团队凝聚力明显较初始沙盘时提高。在团体沙盘游戏干预结束后,各科室又自行组织了一些活动,使团队成员间的沟通在沙盘游戏结束后得以持续。脱去工作时护士长管理这层身份后,科室活动时的护士长与成员间的亲和力也延续到了工作中,这种亲和力帮助护士长在科室管理上取得了更好成效。

团体沙盘游戏更好地实施了高中低年资护士及专业特长的分层管理。在团体沙盘游戏后,较多的护士能够与护士长交流谈心,科内护士与护士长相互间交流沟通增加,随着护士长对科内成员的了解增加,针对成员在工作中的一些感受,对高中低年资护士进行了分层管理的同时,根据护士的专业特长合理安排工作。对于新护士提到的由于临床经验不足,遇到病情变化及危重患者抢救时常常感到紧张不安,不能镇定地进行抢救工作情况。护士长在排班时不仅注意到高中低年资的搭配,更注意到病区病人情况与个人的专长,在班次上调整,使人力搭配更为合理,在遇到搭配有困难的,应提前跟护理总值班做好沟通,由护理总值班勤加强巡视或指导,减轻护士工作压力。中高级护士与护士长沟通时更多的关注自己今后的发展,她们表现出希望得到领导的承认,想做出一些成绩但不知如何进行。对于这层次的护士首先给予心理支持,肯定她们的劳动、成绩,在科室管理与下级护士指导上给予相应的自,为她们争取更多的晋升学习机会,锻炼管理能力及引导职业规划,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汤磊雯,叶志弘.护士群体同事支持系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8):718-720.

[2] 李静.护士长柔性管理对科室核心竞争力的作用[J].大家健康,2011,5(8):28-29.

[3] 徐红群,周永琴,汪雨萍,等.团体沙盘游戏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2,11(9):809-811.

[4] 李素梅,王晓曦,刘鸿燕.以人为本理念在护士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3):92-93.

[5] 闫晋,李静.护士管理中赏识教育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0,3(17):28.

[6] 刘新凤,王亚丽.护士长管理体会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4):96-97.

[7] 龚梅,丁俭,李丹,等.护士长管理冲突模型的构建[C].2012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2:130-135.

[8] 付帮翠.新形势下将护理人际学运用在护士长工作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3):537,540.

给药错误护士长总结范文第10篇

1.1一般资料

医院2012年全院奖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34例进行统计分类。

1.2方法

通过护理管理系统网络直报,对各科室自查发生不良事件奖励上报获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对发生不良事件直接责任人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事件发生班次进行研究分析。

2结论

2.1护理缺陷类分析护理缺陷类发生率最高64.7%,其中医嘱执行错误和给药错误分别是26.5%和17.6%。医嘱执行错误主要是责任心不强看错、遗漏、未交接班或交接班不清;给药错误主要是省略/简化了查对环节,用药前向病人告知不清、简单以及病人文化程度低理解不到位;液体外渗是巡视不及时,给病人讲解输液注意事项及并发症不到位;漏输液体是没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及护士之间的有效沟通,导致护理缺陷的个人因素主要是护士的查对制度、医嘱制度及交接班制度等核心制度未严格落实。个别护士对一些新的治疗方案不清楚,凭经验/印象盲目的执行,特别是新护士/实习期护士的经验不足或能力有限,护士之间协作欠缺,护士与医生沟通不及时。其管理因素是护理人员编制不足,在治疗任务繁重情况下,护士的配备不合理,同时对核心制度、专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欠缺。

2.2护理安全类分析

护理安全类事件占35.3%。导管脱落与安全措施不完善,护士的安全意识淡薄,以及对病人和家属安全教育欠缺有关,暴露出安全隐患。

2.3护士工作年限分析

护士工作小于3年占55.9%,说明低年资护士是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发人群。低年资护士尤其是新毕业护士因独立工作能力较差,对环境、工作程序不熟悉,加之专业知识欠缺,临床经验不足是发生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由于护士人力不足,病人的生活护理由家属代替,低年资护士缺乏对病人及家属的安全教育。另外,由于工作强度大,年轻护士难免情绪波动,容易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提示我们,对低年资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是当务之急。

2.4护士职称分析

护士占比例最高是61.8%。说明低职称护士也是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发人群。与临床治疗、护理、带教等工作量大,护士的专业水平、操作技能、观察和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欠缺,以及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强,缺乏安全意识有关。提示我们对护师以下人员加强继续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2.5科室分布分析

心内科不良事件高发原因主要为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和过度治疗占用时间,病人常年因加床维持50~70人,护士为12人,危重病人常在4~8人(基层医院科室收治病种混乱,混杂脑出血病人),在绝对人数不足的情况下,观察病情、健康教育指导、评估及康复训练等功能都难以实现,同时只要住院病人皆有输液,大量的输液过度治疗处置让护理人员不足的境况雪上加霜。

3改进措施及建议

3.1给药和操作错误

医院针对用药错误采取措施从2013年7月上线了移动护士工作站和移动门诊输液系统。使用PDA(移动手持计算机设备)基于患者标识系统的条码射频识别技术,护士在床旁为患者进行输液等治疗时,用PDA对正确的病人、正确的药品、正确的剂量、正确的时间、正确的用法进行全程跟踪,保障了患者安全、保证了医嘱执行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减少了药物误用情况的发生,避免了护理差错,经过1年使用论证分析,发现护理安全、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

3.2输液(及时性、准确性、部位外渗)

改进措施1)及时查看输液管路及输液部位情况。2)临时医嘱及时处理。3)当日用药、次日用药明确标示。4)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认真落实查对制度。

4发生不良事件处理

4.1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发生或发现护理不良事件,要及时上报科室护士长和主任,进行积极处理,将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4.2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护士长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讨论分析,查找原因,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跟踪督查。

4.3发生严重护理不良事件后,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4.4发生严重护理不良事件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品、物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以备鉴定。

4.5严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护理质量委员会对所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调查、核实,组织发生科室的相关护理人员进行讨论分析,查找原因,确定性质及责任人,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并上报分管副院长、院长。

4.6护理部每季度总结反馈,并将发生的不良事件总结分析做为培训资料,以警示全院护理人员,让每位护士及时清楚典型案例的经验教训,对不良事件上报数量前三位(5件以上)、护理部要及时进行跟踪调查到位,分析发生原因,提出防范措施以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上一篇:跌倒坠床护士长总结范文 下一篇:护理质控护士长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