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校校长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1 15:59:00

分校校长工作计划

分校校长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富裕三秦百姓、建设西部强省”的实践载体,进一步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全国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十一五”规划》、《陕西省2008-2012年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实施意见》和《陕西省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十一五”规划》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切实提高我省教育系统干部的综合素质、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专业化干部队伍,为我省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干部保证。

二、培训任务与内容

紧密围绕我省建设教育强省的中心任务,以夯实理论基础、增强党性修养、提高管理水平、锤炼思维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为根本要求,把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作为教育系统干部培训的主线贯穿于整个培训的全过程,把党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规章、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教育管理理论作为基本培训内容,认真完成大规模培训全省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机关干部、高校中层干部和校级后备干部、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等各类干部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的任务。

(一)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扣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机关干部培训工程

按照各级干部增强执政意识、把握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公共管理能力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开展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培训。培训内容重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重大教育工作任务的组织实施,教育法律法规,促进我省区域发展政策,建设节约型社会与促进可持续发展政策,党风廉政建设规定,安全稳定与应急处置,创新理论与创新人才培养,现代教育与管理理论、现代学校制度及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 》的要求,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5年内脱产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少于3个月。教育部门的其他干部脱产培训时间根据有关规定和需要由各地确定。举办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专题高级研修班,每年培训118人,培训率要达到100%。在加强培训的同时,鼓励教育行政管理干部攻读教育管理方向的专业硕士学位或其他学位。

切实加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机关干部培训工作。以促进公务员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建设学习型机关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原则,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大力开展机关公务员政治理论培训和业务知识专题培训。进一步加强实践性学习环节,把实践锻炼作为提高干部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

(二)高校中层干部和校级后备干部培训工程

高校中层干部和校级后备干部培训紧紧围绕培养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高校中层管理者的目标,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着眼于提高高校中层干部和校级后备干部推进高校改革与发展的能力和管理治校的水平。培训内容主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党风廉政规定,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高等学校的使命,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科技发展理论等。

每年举办一期校级后备干部培训班,培训50人:每年举办三期高校中层干部分岗专题培训班,培训150人;每年举办一期民办高校领导专题研修班。高校校级后备干部在提拔担任校级领导职务前,应参加3个月以上的脱产培训。未列入调训计划的高校校内各级干部的培训工作由学校组织人事部门安排落实。

(三)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与科研管理培训工程

按照培养高校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围绕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科学精神、团队精神、创业精神,提高驾驭现代科技发展、推进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强化科研管理的能力。抓好对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重点学科建设部门负责人、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负责人、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培训,各举办一期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增强保护知识产权意识短期培训班,每期50人。

(四)学校安全与应急处置培训工程

对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高校安全保卫人员、中小学校长与教师进行以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和防范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能力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防灾减灾法规与政策、突发事件应对法规政策、学校安全教育、学校安全管理、处理复杂问题与解决突发事件的知识与方法等。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培训班、高校安全保卫人员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培训班每年各举办一期。每年各举办2-4期高中校长、初中校长、小学校长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培训班。

(五)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培训工程

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培训要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培训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3]3号)的要求,适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紧密围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以转变职业教育办学思想、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掌握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职业学校现代管理理论、以推进职业学校体制改革为重点内容,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高级研修以及各类专题培训。争取在5年内使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轮训一遍。

按照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要求,对新任或拟任校长,在上岗前或任职后半年内,要进行以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和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300学时。职业学校校长提高培训时间5年内累计不少于240学时。

(六)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研修培训工程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为主要内容,重点学习和研讨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如何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大力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工作,确保5年内将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轮训一遍,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骨干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为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明显改善的目标,举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以学习研修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基本内容、基本精神和教学方法为主要内容。

加强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培训。以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辅导员骨干示范培训为龙头,以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举办的培训为重点,构建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进一步加大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骨干示范培训力度。

(七)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和提高培训工程

中小学校长培训要以培养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中小学领导者、管理者和教育者为基本目标。重点围绕实施素质教育这一中心任务,立足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加强分区分类指导,更加注重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薄弱学校。以教育法律法规、廉政建设规定、学校管理理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和谐校园建设、学校安全与卫生管理、学校经费管理与使用、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信息技术应用等为重点培训内容,以开展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高级研修和专题培训等形式分类别进行中小学校长的全员培训。

继续做好全员性的任职资格培训和提高培训。确保全省所有中小学校长的持证上岗率达到98%以上,确保所有中小学校长能够参加提高培训,10%的中小学校长参加高级研修和专题培训。任职资格培训是按照中小学校长岗位规范要求对新任正副校长或拟任正副校长进行的,以掌握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300学时。提高培训是对已取得《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的在职中小学校长进行的,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能力、研究和交流办学经验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培训时间五年内累计不少于240学时。

(八)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工程

该培训是对富有办学经验和取得一定办学成效、具有较高理论修养和较强研究能力,并具有开拓精神的中小学校长进行的旨在培养教育管理专家的培训。全省选拔400名(高完中校长100名、初中与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100名、小学校长200名)中小学校长参加省级骨干校长培训。同时各市可结合自己的实际,实施“市级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工程”,组织选拔约占校长总人数的20%的校长参加市级骨干校长培训,旨在形成中小学管理队伍的中坚力量。省、市两级骨干校长培训时间分别不少于400学时,一般在两年内完成。

(九)陕西省中小学名校长培训工程

在全省选拔若干名教育思想端正、理论修养深厚、办学成绩显著、管理能力较强的中小学校长参加陕西省中小学名校长高级研修活动,并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他们参加境外培训,为陕西省中小学管理培养一批带头人。

(十)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工程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与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的大局,各地应将中小学校长培训的重点放在面向农村教育、服务农村教育、发展农村教育上,在人力、财力、物力上保障大规模开展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尽快提升农村中小学校长的综合素质。集中优势培训资源,采取在县乡办班、项目招标、现代远程教育等方式开展“送培下乡”活动,深入县乡,开展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山区的高级研修和专题培训。重点抓好农村乡镇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校长培训、农村寄宿制学校校长培训,逐步形成一支农村骨干校长队伍。“送培下乡”活动每年办班不少于四期,每期100人,培训时间5-7天。

(十一)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工程

为扩大部级和省级培训覆盖范围,实现所有中小学校长能够分享优质培训资源,设立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工程。省上设立专项资金积极推进干训信息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陕西省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网。该网还将与教育部所属中小学校长培训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等加强合作,实现我省中小学校长培训远程化、信息化、现代化。

三、培训管理与分工

(一)按照教育部和省委组织部调训计划选派人员参加相应级别的培训。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市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县教育局局长、高校领导干部和部分校级后备干部应按调训计划参加中央党校、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省委党校等培训机构的脱产进修,五年内累计时间不少于三个月。选派部分中小学校长、督学到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和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参加培训。

(二)积极开展国(境)外合作培训,促进教育系统干部培训的国际合作。按照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趋利避害、更有成效的方式,围绕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提高管理者素质、提高培训者培训能力等专题,扩展与国(境)外名牌大学和著名培训机构的合作。有目的、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安排教育系统干部到国(境)外培训机构学习和进修。优先安排重要岗位、关键岗位和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干部参加国(境)外学习和进修。积极邀请国(境)外专家到我省参与教育系统干部的培训工作。积极与教育部、有关国际组织驻中国工作机构进行沟通,拓宽国际合作培训渠道。

(三)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干部培训中心负责培训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机关干部、高校中层干部和校级后备干部、中等职业学校校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

(四)陕西省基础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负责培训高中、完中、职业中学、示范性初中校长:承担“省级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工程”、“陕西省中小学名校长工程”和“陕西省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工程”的中学校长培训任务;适时开展全省民办中学校长培训;承担省教育厅下达的中学校长专题培训任务:承担全省中小学校长培训者培训任务;承担陕西省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网络建设与组织实施任务。

(五)陕西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负责培训县以上小学校长:承担“省级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工程”、“陕西省中小学名校长工程”和“陕西省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工程”的小学校长培训任务;适时开展全省民办小学校长培训;承担省教育厅下达的小学校长专题培训任务。

(六)市级培训机构承担普通初中校长的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高级研修和市级骨干中小学校长培训任务。符合省教育厅评估要求的县级培训机构承担乡镇中心小学及乡镇以下小学校长的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与高级研修培训任务。没

有县级培训机构的乡镇中心小学及乡镇以下小学校长由市级培训机构承担。

四、培训领导与保障

(一)加强干训工作领导,提高决策与统筹协调能力。干训工作是中共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规定的一项长期性、经常性、制度性的重要工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成立陕西省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和统筹全省各级各类干训事业的协调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培训机构和培训工作的领导,“一把手”亲自抓。在制订工作计划和确定重大项目时,把干训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同步考虑,统筹安排,并确定一名领导分管这项工作。干训工作应作为考核、评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加强培训机构建设,提高培训基础能力。干训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强培训机构建设,完善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干训机构网络体系,提高培训机构的培训基础能力。各地要确保培训机构具备必需的教学设施、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网络资源等。逐步建立干训机构特别是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的资格认定制度。积极鼓励普通高校在经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评估后参与干训工作,建立开放高效的干训体系。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将集中人力、财力、物力重点建设好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干部培训中心、省基础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和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各市应根据培训需要,建设好市级培训机构;县(市、区)应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教师[2002]3号),建设好教师进修学校或职教中心。选择确定一批办学思想端正、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高、教学改革有特色和成效显著的中小学作为校长培训考察、驻校培训和现场教学基地,并由相应级别教育行政部门或培训机构授牌。积极推进干训信息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培训教学能力。各地应确保培训机构有一支能够适应培训教学、科研与管理需要的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本着“培训者先受培训”的原则,加强干训专职教师的培养和培训,鼓励干训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业务进修,适时开展全省性的培训者培训。根据教育部要求逐步实施培训者资格认证制度。从具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党政领导干部以及企事业单位、高校专家学者和优秀中小学校长中选聘兼职教师。按照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动态管理的原则,建立干训师资库。各地根据本地干训师资队伍的实际,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进行干训师资统筹调配。继续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干训教研活动和干训I课题研究,不断提高干训教研与科研水平。

(四)加强培训课程管理,提高教材开发能力。课程体系建设与管理着眼于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应注重现实需要,力求着眼长远发展,努力体现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做到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在选用部编教材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组织编写地方教材或资料,加强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等多种类型教材的开发。

(五)健全培训质量评估体系,不断提高培训效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对培训管理部门和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评估标准,健全培训质量评估制度。从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培训目标的确定、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的教学设计、培训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培训师资的选聘、培训过程的管理、培训效果的评估、培训条件的创造等方面加强对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评估。

分校校长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陈设立:长宁区从2005年3月起实行校长任期制,一般一个任期为3年,校长在一所学校一般不超过2~3个任期。校长任期届满,经考核符合任职条件的,按有关程序批准后,可以连任;确因工作需要,可以调任;由于年龄、健康等原因不能继续完成下一个任期的一般不再连任(经批准,其原有职务待遇可予以保留);校长在任期内,有工作严重失职或犯有严重错误以及确实不适宜担任现任职务的,经党工委会议决定可以免职、调离或中止任期。校长可以提出辞职申请,经区教育党工委会议批准,方可离职。根据以上要求,2005年全区有21所小学、14所中学实行校长任期制,2006年全区又有19所学校实行校长任期制,2007年全区其他中小学和幼儿园也全部实行了校长任期制。几年来,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贯彻了三大原则,一是与学校发展规划实施相结合,校长任期年限与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同步,为校长逐步形成办学思想,检验改革举措的可行性和促进学校稳步、持续发展创设条件;二是与校长任期目标考核制度相结合,发挥考核的诊断、改进功能,进一步增强校长履行目标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提升校长的工作水准;三是与校长职级制度相结合,把校长履行任期目标的绩效与校长职级的晋升与否挂钩,激励校长在任期内加快自我发展和专业发展,更有效地发挥校长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实行校长任期制可以进一步有效推行校长负责制,落实学校法人地位和权责,树立“以学校发展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构建校长任期目标管理规范有序、合理运作的工作机制,强化校长办学的主体责任,落实校长在依法自主办学、引领学校改革发展中的具体职责,发挥校长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校长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学校的内涵发展;同时,为推进校长选拔、任用、考核制度的改革,建立干部“能上能下”的健康用人机制奠定基础。

《中国教师》:在学校是否可以通过权力监督、教师参政等渠道,而不是一定要通过校长流动来避免思维僵化、缺乏创新、滋生利益集团等问题?

陈设立:可以通过明确校长在任期内学校要达到的发展目标和工作目标实现上述目的。一是要求校长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在分析学校发展背景与现状、发动教职员工共同参与讨论和听取社区代表、家长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体现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符合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任期内的发展目标和每学年的具体工作目标,以目标来职员工的思想,凝聚人心,并将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落实到各项办学活动之中,落实到教职员工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之中。校长为了实现任期目标,必然会提升责任意识、增强民主管理意识,依靠全体教职员工的集体智慧来共同推进各项工作。因此,校长任期制的实行,其过程也是教师参与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参与学校管理、监督学校管理的体现。

《中国教师》:如果要实行任期制,怎样才能使校长尽快融入新环境,以避免新政尚未见效,任期已快要到头的问题?如何能够避免校长“新官上任三把火”,盲目学校以往比较好的政策与做法?采取什么样的制度和措施能避免校长追求短期效益和改革不能深入贯彻、持久执行的现象?

陈设立:实施任期制,我们关注的重点包括规划的现状分析是否如实客观;是否根据学校现状制定出了切实可行并且能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工积极性的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绩效评价如何反映校长的管理实效和学校发展的业绩等等。我们在评价一所学校发展、评价一位校长发展上看重的是学校和校长原有基础上的发展,采取的是发展性评价,评价的重点是过程,而不是只看部分结果或亮点,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依法治校、教育教学、队伍建设、民主管理、廉洁自律”等。采用的考核方式也是多维度的,校长向校教代会进行述职并接受测评;区教育督导室对学校办学情况进行督评;教育局分管领导、各职能科室对校长的工作态度、能力和目标达成度情况进行考评。校长任期届满,由区教育督导室组织专家对学校实施三年发展规划的绩效进行终结性督评。由此可见,校长在全面负责学校工作,推动学校发展中贯彻的是上级教育部门的政策,执行的是学校的集体智慧,是可以保证学校一直处于良性发展的状态。

《中国教师》:据您了解,目前国内主要存在着哪些选聘校长的办法?您最认同哪一种?目前很多学校的校长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经过考察后任命,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并没有发言权。您认为选聘校长应该通过什么程序?

陈设立:目前,我国主要有委任制、公开招考制和直接选举制三种选拔形式。委任制是主要形式,此种形式的程序为:先由教育行政部门和组织人事部门会同学校领导一起,提出入选对象;经过考察,在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关于可否选用的意见;最后,按当地校长任免权限规定审批。委任制可能存在暗箱操作,甚至出现买官卖官现象,降低校长队伍素质。加之我国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校长权力较大,若出现腐败行为,广大师生也很难针对上级部门任命的校长采取应对措施。公开招考制即根据特殊需要,公开向社会或外地招聘校长。这种方式能够广纳人才,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有可能物色不到合适的人选,或者由于时间紧迫、距离遥远等种种原因,使得招聘方在招聘过程中难以全面考察应聘者,尤其是容易忽视应聘者的实践经验。直接选举制的使用范围比较小。个别薄弱学校,因为无法提出校长的合适人选,或者曾经选派的校长难以有效地工作,不得不实行民主选举。这种直接选举出来的校长,虽合民心,但往往难以在工作中兼顾民意和上级要求。通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我国在校长选拔任用方面做了很多创新,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受传统选拔制度、社会转型等因素影响,现有的选拔制度存在着偏重校内选择、缺乏竞争性、考核面狭小、选拔标准模糊、缺乏民主监督、选拔过程中具有“行政性”等弊端,亟须革新改进。

一流的教育离不开一流的校长。校长是一所学校的领头羊,其办学思想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国情,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完善我国校长选拔制度。首先应该拓宽校长选拔的范围和途径,建立省级中小学校长资源库,将优秀人才统一纳入资源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别由地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校校长缺岗情况或需求,在校长资源库内进行选拔。对于需要在全省(自治区、直辖市)乃至全国公开选拔校长的学校,可以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择优聘任,为有能力、有条件担任校长的优秀人才提供机会。

《中国教师》:您认为评价校长的施政纲领和绩效应该从哪几个角度出发?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

陈设立:对于世界各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来说,中小学校长的评价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因此,建立完善的校长评价体系,对校长进行科学评价,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在英国,有一整套考核办法来对中小学校长做出评估,其中又特别注重校长的自我评价,以促使校长在评价中不断反思、改进。英国中小学校长的自我评价包括十一个方面,每一个方面代表担任校长职务需要具备的一种能力,每一个方面有四个依次递升的级别,校长在进行自我评价时还必须以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已经达到某一级别。在美国,目前已有多个州重新修订了校长评价标准,这些标准多从校长作为教育者、领导者和管理者三个方面规定了校长所应具有任务和职责。如2001年特拉华州修改了原《教育者专业发展与责权法》,并从2005年开始在两个学区试行新版的《教育者专业发展与责权法》。中小学校校长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愿景与目标、学习文化、管理能力、专业发展责任、改进学生学业能力等五方面内容。

综合世界各国以及我国在校长评价方面的经验,我们认为对校长评价的标准大体可归纳为学校教学领导、学校组织管理、与周围社区关系、校长个人的专业化发展等几方面,工作绩效评价的内容可以包括校长的个人自我评价,校长自己对任期内工作情况进行自我评估,提交总结报告;多元化的校长工作评价,学校教代会、社区代表、教育行政部门、督导部门等对校长任期内工作情况进行评估,给出评价结论;校长专业能力评价,教育学院对校长课程领导力、教育科研等进行评价。

《中国教师》:如何拓宽校长的选拔渠道?在具体的操作上如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您认为校长的任期多长比较合适?

陈设立:根据我们对中小学校长现状调查来看,拓宽校长选拔渠道,引入竞争机制是有必要的,将业绩突出和群众公认的优秀教育管理人才吸引到校长岗位上来,促进校长专业发展,努力营造教育家办学环境,有助于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理念先进、视野开阔、专业能力强、管理能力强、具有教育家情怀的校长队伍。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认为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就一定要坚持党管干部、德才兼备,坚持适岗适用,规范程序,必要时增加教育专家评估的环节,确保将合适的人选拔到合适的岗位。选拔任用的基本程序可以包括:在区域范围内公布校长岗位空缺或需求;对照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明确具体的岗位职责要求;由个人自荐、学校(教师)推荐或组织提名为校长人选;经专家评估、组织考察,确定校长候选人;上级主管部门对校长候选人进行民主测评、考核;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审批;任前公示,公示期一般为7天;组织任命。公开招聘的基本程序可以包括:成立由教育管理专家、教育部门和组织人事部门等人员组成的招聘小组,招聘小组一般不少于7人;通过报纸、网络等形式,面向社会招聘信息,包括岗位应聘条件、应聘程序、时限等;应聘者报名;经资格审查后,初步确定校长人选;经招聘评审(笔试、面试),确定校长候选人;上级主管部门按照3:1的比例对校长候选人进行组织考察;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审批;任前公示,公示期一般为7天;组织任命。这样一个程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证选拔任用的公开公正。

我们在对全区校长“任期制、考核制、职级制”的调研中也发现,绝大多数校长认为鉴于教育事业的特点,校长在同一所学校2~3个任期为宜,校长只有在深入了解校情的基础上开展各项工作才能取得成效,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部分校长认为校长不宜频繁调动,即使要调动也最好是在任期已满的情况下,校长任期应有弹性,尤其是当校长在学校管理工作中遇到瓶颈时,应及时做出调整;同时也有部分校长认为校长任期制的实施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保证学校教育持续发展、保证校长办学理念实施空间的前提下,更要促进区域教育资源流动。

我认为,校长任期的长短应根据区域教育发展和校长专业发展的综合需要,不能搞一刀切的方法。一个任期一般应为3到5年,不宜过长,而且校长一个任期结束后,要经过考核后再确定是否留任,这样才可以促使校长不断创新,注重发展。当然个别主持特色学校建设的校长也可以做十年甚至更长一些。此外,中小学教育与高校不同,区域教育部门应以“促进教育公平”这个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既要努力促进各个学校优质发展,又要注重区域教育和谐发展。所以中小学应该根据区域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双重需要,采用适宜的任期制度。

《中国教师》:总体而言,您对校长绩效考核与任职期限的制度安排有没有更好的建议?优质校和薄弱校是否该有所区别?

陈设立:完善校长职级制、任期制、考核制对于改革现有选拔任用机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秀学校管理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新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保证校长能在任期内有效推动学校发展,应尽快实现校长任期考核、年度考核与职级评审等校长考核评价的一体化,全面考核评价校长的办学水平、专业发展,这对于充分调动中小学校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中小学的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办出学校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校长绩效考核是对普通中小学督导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校长绩效考核的目的是通过考核评价,使校长的思想水准、管理能力、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使学校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建立由上级领导、专家、校长与教职工、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考核评价委员会,通过任期考核的形式,加强对校长的考核评价,全面听取来自不同层面的声音,提高考核质量,有利于实现考核的民主化,使校长不仅要对上级教育部门负责,也对全体教职工负责。

分校校长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今天是培训班的最后一天。月份就要开学,学校事情很多,小学还正在忙着招生,套话我也不多说了,下面,我就举办这期市直中小学校长培训班的背景和原因、学校存在问题及一些想法讲一下:

一、办班背景及原因

(一)近几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创建“教育强市”为目标,积极落实“科教兴濮”战略,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促进了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我市教育已进入历史上发展最快、形势最好的时期之一。同时,教育也受到了人民群众很大关注,大家都在盯着教育。一方面,人民群众盼望教育尽快达到现代化水平,另一方面,教育基础设施和教师队伍水平还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我们的教育观念、培养模式乃至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也都存在着许多问题,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比落后了。还有一些同志在思想上、行为上跟不上教育发展的要求,个别人受不良风气影响违法乱纪。据《大河报》报道,教育乱收费已列在我省六大行业不正之风之首。另外,大家都知道,今年发生的“高招舞弊案”,充分暴露出我们在师风、校风、学风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高招舞弊案”的发生,损害了我市的教育形象,降低了教育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使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心理上也产生了消极思想。举办这期培训班,就是要在开学前统一思想、充电鼓劲的,开学后市教育局要开展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的活动,希望在座的各位学校领导从高招舞弊案中吸取经验教训,抬起头往前看,脚踏实地抓工作,重塑形象,重振雄风,为创建教育强市打一场濮阳教育翻身仗贡献我们的力量。

(二)月底—月中旬,人事科对市直所直属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考察。根据考察情况,可以说,“感觉不错”,但不是“形势一片大好”。对成绩,局党组要对在座诸位的辛苦努力表示感谢!但是,还要提醒各位,问题不是没有,还有很多,有一些问题,如果听之任之不解决,日积月累,将会造成不可收拾的严重局面。

(三)教育要发展关键看学校,学校要发展关键看校长,校长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效益。校长要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必须善于学习,必须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较深的专业知识,有独特的办学理念。而我们的校长正是缺乏这些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尤其缺乏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管理能力。我们的部分中小学校长面对改革,茫然失措,搞形式,走过场,靠加班加点,靠题海战术来解决所谓的“教育质量”问题,靠几名尖子生展示办学水平的学校是有的。有相当一部分校长整体素质还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即使有一些优秀校长,数量也少,但在学校管理方面也没有形成自己特色的办学理念和优良的校风与校规。究其原因,主要是校长的教育理论功底较薄弱,教育思想不够活跃。缺乏理论功底,立足点不高,看问题眼光狭窄,想问题缺乏深度,解决问题因循守旧,缺乏创见;学别人的经验也容易照抄照搬,不能博采众长,为己所用。有些校长虽有较长期的工作经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由于缺乏理论素养,无法把这些经验上升到理论上加以认识,因此就难以步入新的境界,走上新的台阶。如果校长队伍不解决这些问题,就谈不上能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更谈不上办特色学校,出一流质量。

基于以上背景和原因,局党组研究决定举办这期培训班,请专家讲课,帮助大家理清工作思路,提高管理水平和个人素质,把市直学校办成濮阳教育的窗口、创建“教育强市”的排头兵。

二、市直学校领导班子现状及存在问题

今年对市直学校领导班子的考察不同以往,主要是找问题,经过考察、总结、分析,对市直学校班子现状进行了整体评价,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条理,下面,我重点就存在问题给大家讲一下,也就是集体谈话,有些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一)领导班子整体评价

从考察情况看,整个学校领导班子办学思想明确,团结协作,干事创业,一心一意谋发展、争先进。班子成员大部分素质较高、责任心较强,能够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心全意干工作。学校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学校建设、学生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学校存在的问题

⒈领导班子建设方面:()忙于繁琐的具体事务,放松了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在思想建设工作和对教学的评估、指导上力不从心,正所谓“当了官,丢了业务”。()一些同志存在本位主义思想,对份外的工作关注不够;工作积极性不高、创造性不强,有时还表现出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消极思想。()个别学校领导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些学校班子成员勾心斗角,搞内耗,拆台不补台。()有些学校领导老好人思想严重,遇到矛盾绕着走。()有个别学校领导见荣誉就上,缺乏公开、公正、公平气氛,民主作风不够。()个别学校有铺张浪费、花钱大手大脚、无视财政纪律现象。()部分校长在领导艺术上还需要加强,谈话方式、处理事情技巧等方面需要改进。()学校班子总结工作成绩多,查找不足、反思教训不够。

⒉学校管理方面:()对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禁令,个别学校存在阳奉阴违的现象,突出表现在“乱招生、乱收费、乱办班”三乱现象和双休日、节假日补课现象仍有存在。()学校出台的各项制度不多切合实际、不够科学,特别是不够人性化,以至制定制度多,贯彻落实少。()民主管理、依法治校方面仍有欠缺,学校的重大决策虽都经教代会通过,但在执行过程中,监督不到位。

⒊教育教学方面:()受传统教育观念制约,学校没有从应试教育管理中跳出来,对教育教学仍用传统评价方式。有的学校仍在搞时间战、疲劳战,题海战术,搞得教师、学生身心疲惫。()强调教学多,对教研特别是课题研究少;重视国家、省级课题研究,轻视校本课题研究。()重视现代化教学设施添置,忽视管理使用。

⒋教师管理方面:()对教职工重视教学管理,忽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致使部分教师师德不良、师风不正,拜金主义、享乐思想严重。有个别教师有“吃拿要”现象;为各种考试提供方便,败坏考风考纪,影响教师形象。()对教师安排工作任务多,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少。()对教师业务水平要求高,提供进修培训机会少。()对教职工强制管理多,人文关怀少。

⒌学生管理方面:()学生课业负担重,学习时间过长。()制定制度多,养成教育少。()个别学校仍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个别学校仍有歧视差生、开家长会指责家长现象。

三、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一些想法

(一)校长要有大局意识。

讲大局,不是空泛的政治表态,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有些同志,明明自己那个局部的工作没做好,出了问题,却不是着重从自身查原因、找教训,而是怨社会环境不好,怨上级支持帮助不够。这样的思想态度不仅做不好局部工作,还会拖全局的后腿。就像是休息日、节假日补课的问题,教育局党组严加禁止,几乎每次重要会议都要讲,但是,学校在实际执行中是不是都按要求做到了?我看不一定,我们的教师和学生的休息日、节假日是缩水的,不够数。还有前一段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有些学校确实有压力,但在压力面前没有迎难而上,而大都存在畏难情绪,有求稳怕乱等待观望思想。面对改革,大家都在观望,困难让别人上,硬骨头等着别人啃,自己等着吃现成的,原地踏步,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这决不是好现象,我想只要大家集思广益想办法、出主意,任何困难都是能够解决的。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县区骨干教师流失的问题。县区的事情为什么拿到市直校长培训班上讲,大家都很清楚,县区骨干教师绝大部分都是流到了我们这些市直学校,每年各县区骨干教师都是几十个几十个地流到市直学校,流失人数确实是触目惊心!今年人大会上人大代表已经提出了这个问题。市直学校有很多便利条件,一来可以靠自身的优势培养本校的年轻教师成为教学骨干,二来可靠优厚待遇,招到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几年时间就可以培养一批优秀的年轻教师。但是,我们的某些学校领导不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自己的年轻教师,不引进大学毕业生,非要跑到县里去挖人家的墙脚,造成县区教育尤其是中学阶段教育每况愈下,步履维艰。搞教育不能急功近利,大家都要有点“甘做铺路石”的思想。人大的议案已经反映到教育局了,我们看了也有同感,在县区教师无序流动上是很有必要好好解决一下了!县区教育发展是全市教育发展的大头,县区教育上不去,全市教育发展就无从谈起,创建教育强市的目标就永远不可能实现。局党组已经下发了一个意见,严格限制市直学校不按程序乱招县区教师,开学后局里要检查。所以说,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在局党组的领导下,严格按照党组决定要求,以富于创造性的工作精神,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把各项工作落实好,保证经得起检验。这才是具有大局意识的重要表现,也是对大局最实际的维护和支持。作为党的教育工作者,在事关大局的问题上,必须有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不能有丝毫的含糊。

(二)校长要处理好校长负责制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关系。

我国现阶段的校长负责制,是一个以校长负责为核心内容的结构概念,它的四大构成要素是:上级宏观领导,校长全面负责,支部保证监督,教工民主管理。这四者不是简单的“四合一”,而是有机的结合。一方面校长有职有权,要真正对学校负起责任来;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民主管理。校务公开是民主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学校的校长负责制,决不同于封建时代的家长制。校长是以人民公仆、人民勤务员的身份负责领导全校工作的,必须根据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办事。校长的权力也不是毫无限制的,绝对不能违背局党组和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计划和法规。校长必须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学校党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双重监督。对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必须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全体师生员工,不仅是学校管理的对象,而且是学校的主人。他们对学校各项工作的管理,都有发言权、监督权。校长无权压制和取消他们这种应有的民利。校长的决策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和计划的制订,都必须建立在这种充分民主的基础上。一经集中群众意见作出决定,就必须严格执行。当然,在执行过程中,师生又必须服从校长的统一指挥,必须维护校长的权威,不能各行其是、搞极端民主和无政府主义。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校长自然要注意听取群众的意见,接受实践的检验,重视信息反馈,必要时还得修改或补充自己的决定。从本质上说,校长负责制也是一种民主集中制。

对于校长负责制,我们的校长有误解,一说校长负责制,认为学校的一切都归校长管,教育行政部门也不能领导。这种理解是不对的。作为校长,要对上级领导机关负责,要服从上级领导,不是一切由校长一人说了算。有极个别校长,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为所欲为,车自己坐,钱一支笔,什么副职,一切都得听校长的,这是绝对不对的。

(三)校长管理学校要尊重教育规律

校长管理学校要尊重教育规律。按规律办学,可以端正办学方向;按规律管理,可以增强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益性,并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按规律教书,可以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健康发展;按规律育人,可以使培养的人才符合新世纪的要求。教育规律来自学校这一事物的内在特性、本质关系,来自学校各类活动的根本特点。

尊重教育规律更重在对教育规律的探索。苏霍姆林斯基精神是校长们学习的典范。在几十年的教育工作中,苏霍姆林斯基从来没有脱离教学实践。他提出了三个口号:到教师中去!到学生中去!到课堂中去!并身体力行,一直坚持既当校长又兼语文老师,既教书又当班主任,他曾试办六岁儿童预备班,接着又从一年级到十年级,连续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坚持以不同的身分从各个不同角度出发,全面、细致地考察和研究教育现象,几十年如一日紧张而有秩序地工作着。他每天早晨四五点钟起床,然后离开住处来到自己窄小的校长办公室,从事研究和写作,一直到八点正,才离开办公室,到学校走廊上去迎接前来上学的孩子们。整个白天都用来做班主任工作,上课或听课,晚上则整理笔记,思考一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记录教学和教育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他亲手记录的教育、教学资料就有两千多本。他认为,每个儿童都有一个独特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教育者应深入研究和充分了解这个世界。为此,在三十年间,他跟踪观察和研究了许多不同家庭的学生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期的各种表现。为了研究道德教育问题,他对三千七百名左右的学生做了观察记录。正如他在一篇文章中所写的那样:“三千七百页笔记记载了我的全部教师生活。每一页我都献给一个人——我的一个学生。”他始终亲自带着四五个“最难教育的学生”,对他们进行重点观察和教育。他每学期都要听每个教师十五节课,听每节课都认真地做好笔记。有时因公外出,原听课计划落了空,隔天一定补听、补记。他还有一个小本子,里面记录着全校各种各样的统计数字,无论上级需要什么样的数据,都能随时做出准备无误的答复。

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的教育活动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是尊重教育规律的最重要的保证。校长应当深入教育实际,同时进行一些理论研究,把自己的经验提高到理论的高度,用以指导实践。在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的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尊重教育规律,研究教育规律,热爱儿童,细心研究儿童的精神,尤其值得我们在座校长们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及其科学研究成果,即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必将对我国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产生深刻的影响。

(四)依法治校是教育健康发展的保证

学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校长要有“法”的头脑,做依法治校的能人,要切实落实好教育法律、法规,坚决执行好国家的课程计划,使学校教育在正确的、规范的轨道上运行。

执法需要有懂法的人来实现,要懂法首先要有强烈的学法的意识。意识决定着行为。只有有了法制的意识,才会自觉地学法,才能有守法、执法的行动。学校是精神建设的重要场所,是执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及规章的主体。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是学校管理的最高负责人,负责领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在整个学校管理中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和上级行政管理部门的政策,校长就必须要有完备的法制意识,并且要求其他行政领导也要掌握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学校工作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自觉抵制各种违反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行为。

有计划地在师生中开展法制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长管理学校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学校现在培养的学生是世纪的人才,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校长一定要注意对师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使他们具有一定法律知识,有较强的法律观念。具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法律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必要条件。

在教育活动中,影响学生的发展的基本因素是学校课程,学校的教育工作都是以课程为基础的,所以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执行课程计划是依法治校的核心。按照国家的课程计划开设学校课程是校长必须履行的职责。我认为执行课程计划关键在于做到“开足、上齐”“不占不让”八个字。事实上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出现偏差,有的教师重主轻副,认为语数外课一定要上好,其他课程有无无关紧要;有的把劳动、科技、文体、班会等活动课干脆上成语数课,课程计划形同虚设。针对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要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教育法规,要求教师转变观念,站在执“法”的高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切实落实好国家课程计划中的每一门课程,这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教育需要法制,法治是教育健康发展的保证。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修改《宪法》。把这一治国方略上升为国家意志,这必将对我们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从依法治国的高度,促进学校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在这里,强调一点。我们有些学校开不齐课程,只注重主课的行为,上升到高度认识,就是违法。昨天王教授对依法治校问题讲得很多,不在多讲。但是从今以后,学校一切工作都要依法办事,不能凭校长意志想怎么就怎么。特别是在财务管理上,更要注意,因经济问题落马的人已不少了,要引以为戒。

(五)班子内部要尽力避免能量“内耗”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许多事实告诉我们,一个学校兴旺发达,必定有一个同心同德、和衷共济的领导集体,一个学校如果长期搞不上去,往往是因为班子成员相互磨擦、造成能量“内耗”。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内耗,学校“一把手”一定要正视它、重视它,并要不遗余力地消除这种内耗。其办法为:

⒈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克服班子内耗,有赖于领导者个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加强学习。这是克服内耗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证。

⒉谦虚谨慎,宽以待人

为人谦和,人皆敬之;自满自足,人皆弃之。凡成大事者,无不重视群体的力量,而且乐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并能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用欣赏的目光看别人,以挑剔的目光看自己,对待同志的不足或失误,能理解、能包容,真正做到“腹中无地阔,常有渡人船”。版权所有

⒊循循善诱,讲究策略

化内耗为共进,必须经过一番循循善诱,一个比较成熟的校长,往往比较讲究方法和策略。一是善于放弃局部利益而服从整体利益,二是善于改变对方的意见而保全对方的面子。三是善于以退为进,适当让步。非原则性问题或无碍大局的事,可以作一些让步,或者作一点变通处理。事情往往是这样,你校长显示了一种大度,他也会见好就好,甚至回帆转舵,从而达成新的统一。

⒋建章立规,依法办事

班子内耗,意见不一,往往是因为规章制度不健全引起的。对待同一件事,因为学校没有规章可循,往往会褒贬不一,看人办事,处理问题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由此带来班子意见的不一。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完善学校规章制度,碰到具体问题,大家都按规定办事,没有明确规定的,按民主程序办事。这样做,校长不但省力,而且班子也容易统一。

⒌民主治校,和衷共济

校长的职责比较繁多,但归根到底就是两件事:“决策”与用人”。因此,校长的工作如果出问题,也就出在决策和用人上。决策是否科学,是否规范,关键是看其决策的民主性,学校的事不能校长一人说了算,要增加透明度。常规工作分工负责,重大问题和非常规的工作,要民主决策。学校现在有不少敏感的问题,比如招生、人事和基建,这些事如果不透明、不公开,定会带来不少猜忌和误会,如果说,校长能注意听取班子成员的意见,并放手由分管领导具体去负责,校长的工作就会更主动、更超脱。

⒍严肃纪律,组织调整

思想政治工作是协调班子成员的有力武器,但也并非能解决所有人的思想问题。因此,必须强调严肃纪律、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有些单位不团结、不稳定往往是一个人所为,搬一搬这个人,学校便会“泰平”。对那些一贯搞内耗、搞阴谋、谋人不谋事,经批评教育仍不思悔改的人,要坚决把他从位置上拉下来,以严肃党纪和政纪,让干事业的人上台,搞内耗的人“下岗”。

谈到“内耗”这个问题,在咱们市直学校,大家都是心知肚明,触目惊心。我希望同志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千万要注意这个问题,搞“内耗”对谁都不利!我在这里明确告诉大家,今后凡发现有人搞内耗、搞阴谋、谋人不谋事,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决不姑息。版权所有

(六)学校层级管理与越级管理的关系

首先,正职与副职之间是有个主从的关系,副职应摆正自己的位置,“是星星就是星星,不要和月亮争辉”。正职应多与副职通气商量,尊重副职的意见,凡事尽量让副职出面,自己在后台,进退也自如。

其次,层级管理与越级指挥,应有特别的限定。通常情况下,一些常规性的工作应该是一级管一级,实行层级管理,但对于那些事关大局或有特殊意义的工作主要领导应该事必躬亲,甚至不乏越级指挥。

学校工作也是如此。在学校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属常规的事务性的工作,这些可按层级管理的原则来办,但事关重大的工作主管领导必须一竿子捅到底,否则出现问题纠正也来不及。

由此看来,不需急办、对大局影响不大的常规性的工作,通常可按层级管理的方式去操作;事关大局或有特别意义的工作,主要领导必须事必躬亲,甚至不乏越级指挥。当然层级管理与越级指挥,凡事都有一个度。在学校之中,事无大小都按层级来办,则难免会贻误时机,如果什么事都越级指挥,则无法调动下级的积极性。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正职、副职都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要有正、副之分这根弦。正职尊重副职,副职必须服从正职。有些学校领导就不是这么回事,正职对副职不是尊重,而是指挥,副职对正职不是服从,而是抗命,以致有些学校正副职摆不正位置,闹不团结。在管理上,有些正职大权独揽,只要是有利的事一切由自己去办,认为没利的让副职去办;有些副职把住自己分管的一块不放,谁也不能插手,包括正职也不得过问。这些都是不正常的。希望这些同志们要回味一下我刚才讲的,不要意气相争,要心平气和,和平共事,为了搞好工作这个目标,共同努力,成绩、荣誉是大家的,都知道团结出政绩、团结出干部。

(七)学校办学要有远见卓识,不能急功近利

校长办学要有远见卓识,不能急功近利,贪图一时的虚荣,要坚持“三个面向”兴校育人。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社会发展水平。几乎每一位校长对这个道理都十分清楚,但真正到了办学管理过程中,校长往往首先考虑的是自己任职期间如何使学校迅速办出“声誉”,常常自觉、不自觉地为一些传统教育观念或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所支配,而不去考虑学校整体的、长远的发展,特别是从培养未来人才的高度来规划学校,改革教育教学工作。

有这样一位校长,刚刚上任,为了迅速显示自己的能力,改变原先每年学校中考总是处于全市中等水平的现状,从各班抽出部分优秀学生,拼成了一个拔尖班,选派学校最优秀的教师任教,还是每天黑进黑出,加班加点,其他大部分学生由一般的老师进行放鸭式教学,结果连续几年中考成绩达到了上等水平。一些家长向这位校长提意见,他却振振有词地说:“我们的教育质量在全市名列前茅,谁让你孩子不好好学的。”看似这位校长很有道理,其实不然。像这样“应试型”校长在我们中小学也大有人在,虽方法不一定一样,但也有这种作法,这迫切需要校长们真正转变观念,把素质教育的思想落实到办学的每一个管理环节中,使中国的素质教育理想尽快变为现实,让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孩子接受现代素质教育。版权所有

我们在改革学校教育时应教给学生学会学习、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校长要卓有远见地使自己学校的学生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和基本的学习内容,掌握完整而非割裂的知识结构体系,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科学的预测未来、构造未来生活的能力。

因此,一个现代化学校的校长应当高瞻远瞩、视野广阔,能从总体上设计学生的培养目标,规划学校的未来;能从时代的高度上经常想一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学校提出了哪些人才方面的新要求;想一想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向教育提出了哪些课课题;想一想自己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还有哪些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需要的薄弱环节等等。由此去寻求有效的教育对策,深化教育改革,克服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急功近利”思想,从而使学校教育工作真正纳入“三个面向”的正确轨道。

(八)校长办事要讲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学校中最忙的当数校长,前勤、后勤,党、团、工会,样样要抓,事事要管。校长工作怎样才能做到忙而有序、多而不乱呢?有经验的校长总结了他们在学校管理工作上共同的体会,就是:管理、管理、要管先理。具体说,就是一要理正教育思想,二要理顺管理规程,三要理清工作思路,工作讲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讲究效果、效率、效益。

黑格尔有一句名言,他说:“一个人在特定的环境内,如欲有所成就,他必须专注于一事而不可分散他的精力于多方面。”所以,理正了教育思想,理顺了管理规程,理清了工作思路,就能使校长的工作忙而有序、多而不乱,就能有效地提高自己工作办事的效率。不过,各种繁杂的学校事务有轻重、缓急之分,我们应当如何选择先后次序呢?对此,一些校长往往感到困惑;也往往会由于安排的失重,而丧失了时机,影响了效率。那么,究竟应当如何安排轻重缓急的先后次序呢。国外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国有一位企业家查尔斯·史瓦,他在担任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期间,曾向管理顾问艾伦·莱金请教说:“请你告诉我如何能在工作时间内做妥当更多的事?我将支付给你顾问费。”艾伦·莱金把一张白纸给他并说:“请写下你明天必须做的事,并按其重要性排列先后次序。第二天当你走进办公室,先从最重要的那项工作做起,并持续进行到完成此项工作为止。然后,你再重新检核你的办事次序,着手进行第二项工作,即使着手进行的那项工作花掉你整天的时间,也不用担心,一定要这样坚持下去,养成自己每天做最重要的工作的习惯,而且,还要让你的下属也这样做,并养成习惯。当你觉得这样做效率高的时候,你再付给我报酬。”果然,试行结果效果明显。几周后这位企业家付给了艾伦·莱金顾问费美元。这便是著名的“莱金原则”,即:把时间用到最为重要的事情上去。

轻重和缓急是两对矛盾。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是有些事情重要,但并不急;有些事情并不重要,却很急。因而,处理学校事务时,有些校长很容易犯按缓急程度而不是轻重程度去安排工作顺序的毛病,造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低效管理。管理学上的“八·二定律”告诉我们:事物百分之八十价值,往往来自于百分之二十的目标上;抓好这重要的百分之二十,就容易获得百分之八十价值的管理效果。因此,在工作安排上,要按照首先考虑事情的轻重,然而再考虑缓急的思维顺序,运筹自己的时间和力量的投入。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抓好最重要的工作之上,不要忙于应付急迫的琐碎事务,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为了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管理效率,应当灵活运用“莱金原则”。学校管理事务很多,一天内不可能件件办完。所以,要将事情分成三类。一类的事情很最重要、最急迫;另一类次之;第三类就是可从缓处理的,暂时放一放。如果把前两类事情办好,就完成了领导职责的工作事项的%;如果有人电话催问暂缓类的事,就可以将此事划入第二类;要是有人亲自来找,并催促处理,就可将这事划入第一类。莱金把缓处理次要工作的办法称做“有计划的拖延。”这样,校长就可以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安排到最为重要的事情上面,免去许多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校长要使工作效率提高,还可应用“前馈”方法寻找工作捷径。具体方法是在你进行任何工作以前都要问三个“能不能”,即:能不能取消它?能不能与别的工作合并?能不能采用更简便的方法去完成?经过这“三问”,“三择”能取消的取消了,能合并的合并了,能简化的简化了,就能把校长的主要精力运筹到最为重要的事情上,从而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授权是校长的分身术。它是让校长将主要精力集中于重大事项,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方法。授权法是指凡是可以授权给他人做的工作,校长自己可以不必样样去管。当校长发现自己忙不胜忙,下属事事请求之时,就要考虑自己是否做了下属可能做的事,就要把一些权项分授下去。

授权是科学。欲要有效授权,就需自觉遵循授权的科学原则。如:授权对象应是自己的直接下属,不能越级授权;因事择人,授权予能者,方能使受仅者有效地完成所受的任务;授权时要使受权者明确自己的职责权限;还要注意授则不疑,疑则不授。

授权又是艺术,要讲究方式。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领导,在授权时应注意到,既然是授权就必须保留授权于何人,授权至何种程度,授权至何时等以控制授权的决定权与主动权。

总之,提高工作效率即是科学又是艺术,校长要善于运筹,科学安排,方能奏效。

(九)校长要掌握批评的艺术

批评是校长治校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但要收到好的效果必须讲究批评的艺术。批评可以是“糖衣片”、“热水瓶”,也可以是震惊四座的“醒堂木”。

“糖衣片”使“良药不再苦口”。很显然,这里喻指“忠言但不逆耳”,让人容易甚至乐意接受进而改正不良言行的一种批评策略。

用这种策略,校长们应注意自己的神情、言语和态度,使被批评者感到是善意的、诚恳的、尊重其人格的。有时,批评的语言比较含蓄幽默,有“弦外之音”,但又不隐晦,受批评者能够比较快地领悟、反思并随之调整自我的行为方向,如,某老师热心写教研文章,但对教学工作不够热情,课堂质量不高,学生时有怨言。校长看到他是个可造之材,只是一时思想有所偏向,因此不同意教导主任公开批评该教师的建议,而是私下里跟他谈心:“小陈,我拜读了你发表的不少文章,我很欣赏你的钻研写作精神,但是,教学研究离不开教学实践。我认为,真正的教学专家应该在教学和教研上都取得卓越成绩,我也衷心希望你能成为这样的专家。”校长只字未提该教师的不足,而是讲的特长并寄予厚望,但聪明的小陈自然明白校长谈话的含义,也领会校长的良苦用心,于是开始潜心于教学。几年后,他获得全省青年语文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见诸报刊的文章也更多,质量更高,他成了省、市知名教师。他颇有感触地说:“是校长的谈话启发了我。”

有时形体语言也能很好地传递校长对下属某一件事的态度,产生“无声胜有声”的效应。有一次一位校长看到一名年轻教师趿着拖鞋进出教室。抑制住心中不满,若无其事地走近他,踩上他的脚后跟,使他一个踉跄,然后“环顾左右而言他”,随便和他聊了几句就走开,校长回过来再次看到他,他早已换上鞋子,在认真辅导学生。这个平时不拘小节的教师从此也比较注重自身形象了。校长本来可以和他大谈“教师无小节,事事是大事”,“不矜细行,终累大德”等道理,却没有这样做。这个不失幽默的动作与语言相比,将在该教师心里,留下更深的烙印。

“醒堂木”不言而喻,它是指校长对个别道德滑坡、行为失范的下属提出的严厉批评和严正警告,而且,一般出现于集会等公共场合,以期收到“敲山震虎”、“惩一儆百”的功效。某校有位教师经常外出兼课,影响本职工作,屡劝不止,结果使所在班学生该科成绩急剧下降,家长意见很大。校长在教职工大会上不点名地厉声批评该教师这种行为,并声明如再不改正,下学年将不再聘用。这个教师掂出校长话的份量,从此痛改前非,一心一意地投入教学,此种现象在该校也销声匿迹。

用“醒堂木”式的批评,校长可以有严肃的表情,尖锐的语言,但更要有言之凿凿的事实论据,鲜明有力的法规论据。要使被批评者自觉理屈辞穷,使旁听者明辨孰是孰非。否则,就可能产生消极影响。

批评的方式方法自然不止这些,但他们有一定代表性。如能比较深透的领会以上诸种批评艺术的精髓,那就能举一反三,在更多时候,娴熟地驾驭种种批评技巧,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应当强调,“醒堂木”式的批评是不是得已而为之的,动辄用之就会失去人心,众叛亲离。校长事先要精心设计,包括措辞、语调、表情、动作等等;要防止过多的“临场发挥”,避免一发不可收的失控局面;更要杜绝言过其实、危言耸听的现象。

这三中批评人的方式,希望大家要认真揣摩。若认为有道理,可以试着用。往往我们的一些校长批评人不讲场合,只要发现教职工使校长自己认为不对的事情,大声呵斥,使被批评者下不来台。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换位思考一下,你能承受了吗?要注意尊重人,不要伤害人。有些校长讲,我批评他没私心。不错,但是你可伤了人家的心!批评要讲场合,要搞清事情真相,千万不能盲目批评。据考察,有些教师反映,我们有些校长在校园内整天板着脸,没见过笑容,以此来树立自己的威严,让群众害怕。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作为一校之长,如果能做到让群众敬重而不是害怕,才是让群众满意的校长。

(十)校长要处理好与教师的关系。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全校师生的航标。如何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发挥校长灵魂与航标的作用,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校长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全体师生,更主要的是教职工。如何使全校教职工心齐气顺,形成合力才是校长最感棘手的问题。这个问题处理好,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校长要管理好人,就必须做到以下十六字诀:德才兼备、情法并重、廉洁奉公、身先士卒。

⒈德才兼备是校长管理人的内在根本

校长是学校教职工的表率,其自身的思想修养,业务能力直接影响学校工作的开展。一方面,校长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为人大度,心胸广阔;要谦虚谨慎,务实肯干;要勇于自我批评,敢于承担责任。校长只有做到以上五要,才能在教职工中树立威信,才能有感召力。另一方面,校长要管理好一所学校,就必须具备丰富的管理才能和超群的业务才能。俗话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同样,要想教师有一桶水,校长必须是长流水。”这就要求校长要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善于运用成功的管理方法,要向前人学,要向书本学,要向下属学。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学习。其次,校长的业务能力也不容忽视。校长虽然不能像教师那样上课,但要听课、评课。这就要求校长有比教师更高的业务才能。校长要带头学理论,用自己的学者形象影响教师。这样才能唤起教师的饥饿精神,才能使教师注重学习,有危机感。

⒉情法并重,是校长管理人的基本途径

情、法本身是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校长要与广大教职工建立亲密的感情,使其带着那种“士为知己死”的心情工作,校长要善于运用一个“情”字,要尊重教师,设身处地移形换位,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热情关心爱护他们,从一句问候、一件小事做起,以情动人,诚恳待人,以情感人;要充分信任人。有一些校长,平时不苟言笑,成天板着脸,不仅学生怕,老师看见还要绕着走。虽然我们的校长心是热的,但这样总是不好,会给校长与教师交流造成障碍,校长与教师之间形成融洽和谐的关系的步子就会慢很多。要让教师既觉得领导尊重自己,又觉得领导可亲可近,干起工作来就会倍加努力,尽职尽责。另一方面,健全的规章制度,又是校长管理好人的保证。常理说的好:“人管人,人难管;制度管人,人服管。”现代管理呼唤人性化管理、柔性管理。有的学校量化考评方案,教职工反映比较大,就是还不够细节化、科学化,有的甚至产生了不好的作用。比如有的学校教师反映,为了能在量化考评上得高分,人人各自为战,有一点心得经验捂着盖着,生怕别人知道学了去,造成教师之间人际关系的紧张,这就是制定方案时没有考虑到而产生的负面作用。另一个反映较大的就是教师作息签到制度,一些学校教师早出晚归,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工作,休息的时间很少。如有些学校让老师一连上了两节课,还不能走出办公室,强迫他坐下来,写教案,改作业,这些有点不现实,他累了,不休息,怎能干好?有些教师又是家务劳动主力,连买菜,送孩子上学的时间都没有,怎能安心上课?每天我们的教师疲于奔命忙于应对,搞疲劳战,这样的制度怎么能让人心服口服?只有建立严格的、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大家才能齐心协力,才能强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制度一经建立,不得随意更改,坚决照章办事。只有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如期兑现,才能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

⒊廉洁奉公,身先士卒是校长管理人的外在保障

廉洁是为官之大节,是树立领导者自身形象的道德支柱。“公生明,廉生威。”只有校长自身廉洁,才能有凝聚力,号召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校长之威信源于廉,校长廉洁奉公就是一种无声的命令,对教师产生很强的自然征服力。同样,岳飞有句名言:“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教职工把校长看作为人的师表,行动的楷模。如果言行不一,对人对己不一,这样的校长很难令教职工信服。因此校长要身先士卒处处带头。这样校长勤政务实,清正廉明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在教职工心里就会树立高尚的楷模形象,就会时时激励着教职工急校长之所急,想校长之所想,群策群力,拧成一股绳,在校长的带领下,出色地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

校长只有把握住十六字秘诀,具备德才兼备,情法并重,廉洁奉公,身先士卒这几个因素,才能从根本上管理好人,才能创设一种良好的工作环境与人际关系,使全校教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学校的工作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十一)听课和分析课是校长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主战场、主渠道,占据学校主要时空,是学校其他一切工作层层展开有序运转的轴心。治校有方的校长,总是始终抓住这个中心环节开展工作。

听课的性质、类型和方式多种多样,有竞赛式的交流课、有研究式的示范课、有预约式的汇报课,这些课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课前通知教者做好充分准备。这样的课校长当然要听,因为这些课常常展现教师教学的最好水平、课堂发挥的最佳状态,还常常能听到不少优秀课。

但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主要取决于平时每节课的教学状况,而不是一两节优秀课所能奏效的。因此,校长格外重视和经常进行的当是检查式、调查式的随堂听课。就是不必提前(尤其是不必过分提前)通知的常规课。

苏霍姆林斯基还特别强调:“校长除了要经常听课以外,还要对一系列的课进行分析,这在他的整个工作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校长有了明确的目的,有了充分的准备,有了大量丰富的第一手听课素材,有了科学的评课标准,再经过“深思熟虑的分析”,就可以“研究和发展教师的经验,把个别教师的经验变为集体的财富,用以丰富全校的创造性的教育实验”。把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吸取过来,变为全体教师的共同财富”,校长本人也能“逐步认识一些教学和教育工作的重要规律”,那么整个学校的教育水平就能提高”。

我们的校长们是否能做到这一点呢?看有一部分可以,大部分做不到。在校长工作计划中,对自己一学期内听多少节课都有计划,而实际上除抓教学的校长基本能完成外,绝大部分完不成。听课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对于评课,有相当一部分校长还达不到评课水平,所以希望大家今后要放下繁杂的行政事务,从事务堆中解脱出来,多读几本书,多听几节课,将主要精力用到抓教学上,听评课上,那才是名副其实的一校之长。

(十二)校长要处理好传统教育方式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前进的一个方向,教育信息化不仅仅使教学手段、教学设施发生变化,而且会使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发生一系列变化。我们如何适应这些变化?怎么使课堂教学、现代化设施和教材有机结合起来?这需要我们加强研究。国务委员、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高度概括说:“教育技术的发展将对我国教育观念和教育过程的改革产生深刻影响,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我们要很好地理解这句话,抢占这个制高点,以此带动教育领域各方面的发展。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证明,有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学校的教育活动将得到极大的延伸和扩展,大大超出课堂的时空,学校教育逐步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这非常有利于学校教育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我们去年已经建起来了城域网,市直学校校园网已全部纳入其中,这是一个相当优越的条件。我们要抓住机遇、利用条件,以教育信息化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辅助教学、辅助管理和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整体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作出成绩。希望各位校长书记一方面要提高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一方面要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从而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内容的更新和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的改革,建立完善的、开放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和素质教育机制。

(十三)校长要有强烈的终身学习观念

古今中外无数杰出校长的实践证明,尽管每个人成功的具体途径千差万别,但是,渴望求知,勤奋学习,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学习是先导,不学习,政治上就会不成熟,思想上就不能清晰,工作上就束手无策,精神上就会感到空虚。校长的学习包括理论的学习,实践的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前任学习,向社会学习,向教育对象学习等等,要有强烈的终身学习的观念。凡是有所作为的校长,他总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供学习的机会,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我们都知道,上海的校长水平高、能力强,主要原因是人家爱学习、会学习、时刻在学习,我们也和上海的校长接触过,论酒量没我们大,论谈吐咱不如人家。今后校长们一定要挤时间学习,多读一本书就长一份才干。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迅猛发展清晰地告诉我们:一天不学习,就会落后。校长没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就会落后于教师,甚至落后于学生。

校长要真正成为“师者之师”必须读更多的书,向更多的人学习。不是单纯为了学什么,更重要的是发现了什么。这就告诫校长不但要学习,而且要善于学习,要学会带着问题去学习,善于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然后用心地去研究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分校校长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今天是培训班的最后一天。9月份就要开学,学校事情很多,小学还正在忙着招生,套话我也不多说了,下面,我就举办这期市直中小学校长培训班的背景和原因、学校存在问题及一些想法讲一下:

一、办班背景及原因

(一)近几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创建“教育强市”为目标,积极落实“科教兴濮”战略,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促进了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我市教育已进入历史上发展最快、形势最好的时期之一。同时,教育也受到了人民群众很大关注,大家都在盯着教育。一方面,人民群众盼望教育尽快达到现代化水平,另一方面,教育基础设施和教师队伍水平还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我们的教育观念、培养模式乃至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也都存在着许多问题,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比落后了。还有一些同志在思想上、行为上跟不上教育发展的要求,个别人受不良风气影响违法乱纪。据《大河报》报道,教育乱收费已列在我省六大行业不正之风之首。另外,大家都知道,今年发生的“*高招舞弊案”,充分暴露出我们在师风、校风、学风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高招舞弊案”的发生,损害了我市的教育形象,降低了教育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使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心理上也产生了消极思想。举办这期培训班,就是要在开学前统一思想、充电鼓劲的,开学后市教育局要开展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的活动,希望在座的各位学校领导从高招舞弊案中吸取经验教训,抬起头往前看,脚踏实地抓工作,重塑形象,重振雄风,为创建教育强市打一场濮阳教育翻身仗贡献我们的力量。

(二)3月底—4月中旬,人事科对市直19所直属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考察。根据考察情况,可以说,“感觉不错”,但不是“形势一片大好”。对成绩,局党组要对在座诸位的辛苦努力表示感谢!但是,还要提醒各位,问题不是没有,还有很多,有一些问题,如果听之任之不解决,日积月累,将会造成不可收拾的严重局面。

(三)教育要发展关键看学校,学校要发展关键看校长,校长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效益。校长要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必须善于学习,必须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较深的专业知识,有独特的办学理念。而我们的校长正是缺乏这些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尤其缺乏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管理能力。我们的部分中小学校长面对改革,茫然失措,搞形式,走过场,靠加班加点,靠题海战术来解决所谓的“教育质量”问题,靠几名尖子生展示办学水平的学校是有的。有相当一部分校长整体素质还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即使有一些优秀校长,数量也少,但在学校管理方面也没有形成自己特色的办学理念和优良的校风与校规。究其原因,主要是校长的教育理论功底较薄弱,教育思想不够活跃。缺乏理论功底,立足点不高,看问题眼光狭窄,想问题缺乏深度,解决问题因循守旧,缺乏创见;学别人的经验也容易照抄照搬,不能博采众长,为己所用。有些校长虽有较长期的工作经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由于缺乏理论素养,无法把这些经验上升到理论上加以认识,因此就难以步入新的境界,走上新的台阶。如果校长队伍不解决这些问题,就谈不上能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更谈不上办特色学校,出一流质量。

基于以上背景和原因,局党组研究决定举办这期培训班,请专家讲课,帮助大家理清工作思路,提高管理水平和个人素质,把市直学校办成濮阳教育的窗口、创建“教育强市”的排头兵。

二、市直学校领导班子现状及存在问题

今年对市直学校领导班子的考察不同以往,主要是找问题,经过考察、总结、分析,对市直学校班子现状进行了整体评价,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条理,下面,我重点就存在问题给大家讲一下,也就是集体谈话,有些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一)领导班子整体评价

从考察情况看,整个学校领导班子办学思想明确,团结协作,干事创业,一心一意谋发展、争先进。班子成员大部分素质较高、责任心较强,能够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心全意干工作。学校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学校建设、学生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学校存在的问题

1、领导班子建设方面:(1)忙于繁琐的具体事务,放松了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在思想建设工作和对教学的评估、指导上力不从心,正所谓“当了官,丢了业务”。(2)一些同志存在本位主义思想,对份外的工作关注不够;工作积极性不高、创造性不强,有时还表现出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消极思想。(3)个别学校领导有令不行、有禁不止。(4)有些学校班子成员勾心斗角,搞内耗,拆台不补台。(5)有些学校领导老好人思想严重,遇到矛盾绕着走。(6)有个别学校领导见荣誉就上,缺乏公开、公正、公平气氛,民主作风不够。(7)个别学校有铺张浪费、花钱大手大脚、无视财政纪律现象。(8)部分校长在领导艺术上还需要加强,谈话方式、处理事情技巧等方面需要改进。(9)学校班子总结工作成绩多,查找不足、反思教训不够。

2、学校管理方面:(1)对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禁令,个别学校存在阳奉阴违的现象,突出表现在“乱招生、乱收费、乱办班”三乱现象和双休日、节假日补课现象仍有存在。(2)学校出台的各项制度不多切合实际、不够科学,特别是不够人性化,以至制定制度多,贯彻落实少。(3)民主管理、依法治校方面仍有欠缺,学校的重大决策虽都经教代会通过,但在执行过程中,监督不到位。

3、教育教学方面:(1)受传统教育观念制约,学校没有从应试教育管理中跳出来,对教育教学仍用传统评价方式。有的学校仍在搞时间战、疲劳战,题海战术,搞得教师、学生身心疲惫。(2)强调教学多,对教研特别是课题研究少;重视国家、省级课题研究,轻视校本课题研究。(3)重视现代化教学设施添置,忽视管理使用。

4、教师管理方面:(1)对教职工重视教学管理,忽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致使部分教师师德不良、师风不正,拜金主义、享乐思想严重。有个别教师有“吃拿要”现象;为各种考试提供方便,败坏考风考纪,影响教师形象。(2)对教师安排工作任务多,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少。(3)对教师业务水平要求高,提供进修培训机会少。(4)对教职工强制管理多,人文关怀少。

5、学生管理方面:(1)学生课业负担重,学习时间过长。(2)制定制度多,养成教育少。(3)个别学校仍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4)个别学校仍有歧视差生、开家长会指责家长现象。

三、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一些想法

(一)校长要有大局意识。

讲大局,不是空泛的政治表态,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有些同志,明明自己那个局部的工作没做好,出了问题,却不是着重从自身查原因、找教训,而是怨社会环境不好,怨上级支持帮助不够。这样的思想态度不仅做不好局部工作,还会拖全局的后腿。就像是休息日、节假日补课的问题,教育局党组严加禁止,几乎每次重要会议都要讲,但是,学校在实际执行中是不是都按要求做到了?我看不一定,我们的教师和学生的休息日、节假日是缩水的,不够数。还有前一段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有些学校确实有压力,但在压力面前没有迎难而上,而大都存在畏难情绪,有求稳怕乱等待观望思想。面对改革,大家都在观望,困难让别人上,硬骨头等着别人啃,自己等着吃现成的,原地踏步,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这决不是好现象,我想只要大家集思广益想办法、出主意,任何困难都是能够解决的。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县区骨干教师流失的问题。县区的事情为什么拿到市直校长培训班上讲,大家都很清楚,县区骨干教师绝大部分都是流到了我们这些市直学校,每年各县区骨干教师都是几十个几十个地流到市直学校,流失人数确实是触目惊心!今年人大会上人大代表已经提出了这个问题。市直学校有很多便利条件,一来可以靠自身的优势培养本校的年轻教师成为教学骨干,二来可靠优厚待遇,招到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几年时间就可以培养一批优秀的年轻教师。但是,我们的某些学校领导不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自己的年轻教师,不引进大学毕业生,非要跑到县里去挖人家的墙脚,造成县区教育尤其是中学阶段教育每况愈下,步履维艰。搞教育不能急功近利,大家都要有点“甘做铺路石”的思想。人大的议案已经反映到教育局了,我们看了也有同感,在县区教师无序流动上是很有必要好好解决一下了!县区教育发展是全市教育发展的大头,县区教育上不去,全市教育发展就无从谈起,创建教育强市的目标就永远不可能实现。局党组已经下发了一个意见,严格限制市直学校不按程序乱招县区教师,开学后局里要检查。所以说,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在局党组的领导下,严格按照党组决定要求,以富于创造性的工作精神,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把各项工作落实好,保证经得起检验。这才是具有大局意识的重要表现,也是对大局最实际的维护和支持。作为党的教育工作者,在事关大局的问题上,必须有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不能有丝毫的含糊。

(二)校长要处理好校长负责制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关系。

我国现阶段的校长负责制,是一个以校长负责为核心内容的结构概念,它的四大构成要素是:上级宏观领导,校长全面负责,支部保证监督,教工民主管理。这四者不是简单的“四合一”,而是有机的结合。一方面校长有职有权,要真正对学校负起责任来;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民主管理。校务公开是民主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学校的校长负责制,决不同于封建时代的家长制。校长是以人民公仆、人民勤务员的身份负责领导全校工作的,必须根据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办事。校长的权力也不是毫无限制的,绝对不能违背局党组和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计划和法规。校长必须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学校党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双重监督。对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必须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全体师生员工,不仅是学校管理的对象,而且是学校的主人。他们对学校各项工作的管理,都有发言权、监督权。校长无权压制和取消他们这种应有的民利。校长的决策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和计划的制订,都必须建立在这种充分民主的基础上。一经集中群众意见作出决定,就必须严格执行。当然,在执行过程中,师生又必须服从校长的统一指挥,必须维护校长的权威,不能各行其是、搞极端民主和无政府主义。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校长自然要注意听取群众的意见,接受实践的检验,重视信息反馈,必要时还得修改或补充自己的决定。从本质上说,校长负责制也是一种民主集中制。

对于校长负责制,我们的校长有误解,一说校长负责制,认为学校的一切都归校长管,教育行政部门也不能领导。这种理解是不对的。作为校长,要对上级领导机关负责,要服从上级领导,不是一切由校长一人说了算。有极个别校长,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为所欲为,车自己坐,钱一支笔,什么副职,一切都得听校长的,这是绝对不对的。

(三)校长管理学校要尊重教育规律

校长管理学校要尊重教育规律。按规律办学,可以端正办学方向;按规律管理,可以增强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益性,并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按规律教书,可以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健康发展;按规律育人,可以使培养的人才符合新世纪的要求。教育规律来自学校这一事物的内在特性、本质关系,来自学校各类活动的根本特点。

尊重教育规律更重在对教育规律的探索。苏霍姆林斯基精神是校长们学习的典范。在几十年的教育工作中,苏霍姆林斯基从来没有脱离教学实践。他提出了三个口号:到教师中去!到学生中去!到课堂中去!并身体力行,一直坚持既当校长又兼语文老师,既教书又当班主任,他曾试办六岁儿童预备班,接着又从一年级到十年级,连续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坚持以不同的身分从各个不同角度出发,全面、细致地考察和研究教育现象,几十年如一日紧张而有秩序地工作着。他每天早晨四五点钟起床,然后离开住处来到自己窄小的校长办公室,从事研究和写作,一直到八点正,才离开办公室,到学校走廊上去迎接前来上学的孩子们。整个白天都用来做班主任工作,上课或听课,晚上则整理笔记,思考一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记录教学和教育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他亲手记录的教育、教学资料就有两千多本。他认为,每个儿童都有一个独特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教育者应深入研究和充分了解这个世界。为此,在三十年间,他跟踪观察和研究了许多不同家庭的学生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期的各种表现。为了研究道德教育问题,他对三千七百名左右的学生做了观察记录。正如他在一篇文章中所写的那样:“三千七百页笔记记载了我的全部教师生活。每一页我都献给一个人——我的一个学生。”他始终亲自带着四五个“最难教育的学生”,对他们进行重点观察和教育。他每学期都要听每个教师十五节课,听每节课都认真地做好笔记。有时因公外出,原听课计划落了空,隔天一定补听、补记。他还有一个小本子,里面记录着全校各种各样的统计数字,无论上级需要什么样的数据,都能随时做出准备无误的答复。

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的教育活动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是尊重教育规律的最重要的保证。校长应当深入教育实际,同时进行一些理论研究,把自己的经验提高到理论的高度,用以指导实践。在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的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尊重教育规律,研究教育规律,热爱儿童,细心研究儿童的精神,尤其值得我们在座校长们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及其科学研究成果,即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必将对我国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产生深刻的影响。

(四)依法治校是教育健康发展的保证

学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校长要有“法”的头脑,做依法治校的能人,要切实落实好教育法律、法规,坚决执行好国家的课程计划,使学校教育在正确的、规范的轨道上运行。

执法需要有懂法的人来实现,要懂法首先要有强烈的学法的意识。意识决定着行为。只有有了法制的意识,才会自觉地学法,才能有守法、执法的行动。学校是精神建设的重要场所,是执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及规章的主体。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是学校管理的最高负责人,负责领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在整个学校管理中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和上级行政管理部门的政策,校长就必须要有完备的法制意识,并且要求其他行政领导也要掌握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学校工作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自觉抵制各种违反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行为。

有计划地在师生中开展法制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长管理学校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学校现在培养的学生是21世纪的人才,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校长一定要注意对师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使他们具有一定法律知识,有较强的法律观念。具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法律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必要条件。

在教育活动中,影响学生的发展的基本因素是学校课程,学校的教育工作都是以课程为基础的,所以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执行课程计划是依法治校的核心。按照国家的课程计划开设学校课程是校长必须履行的职责。我认为执行课程计划关键在于做到“开足、上齐”“不占不让”八个字。事实上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出现偏差,有的教师重主轻副,认为语数外课一定要上好,其他课程有无无关紧要;有的把劳动、科技、文体、班会等活动课干脆上成语数课,课程计划形同虚设。针对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要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教育法规,要求教师转变观念,站在执“法”的高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切实落实好国家课程计划中的每一门课程,这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教育需要法制,法治是教育健康发展的保证。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修改《宪法》。把这一治国方略上升为国家意志,这必将对我们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从依法治国的高度,促进学校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在这里,强调一点。我们有些学校开不齐课程,只注重主课的行为,上升到高度认识,就是违法。昨天王教授对依法治校问题讲得很多,不在多讲。但是从今以后,学校一切工作都要依法办事,不能凭校长意志想怎么就怎么。特别是在财务管理上,更要注意,因经济问题落马的人已不少了,要引以为戒。

(五)班子内部要尽力避免能量“内耗”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许多事实告诉我们,一个学校兴旺发达,必定有一个同心同德、和衷共济的领导集体,一个学校如果长期搞不上去,往往是因为班子成员相互磨擦、造成能量“内耗”。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内耗,学校“一把手”一定要正视它、重视它,并要不遗余力地消除这种内耗。其办法为:

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克服班子内耗,有赖于领导者个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加强学习。这是克服内耗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证。

2、谦虚谨慎,宽以待人

为人谦和,人皆敬之;自满自足,人皆弃之。凡成大事者,无不重视群体的力量,而且乐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并能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用欣赏的目光看别人,以挑剔的目光看自己,对待同志的不足或失误,能理解、能包容,真正做到“腹中无地阔,常有渡人船”。

3、循循善诱,讲究策略

化内耗为共进,必须经过一番循循善诱,一个比较成熟的校长,往往比较讲究方法和策略。一是善于放弃局部利益而服从整体利益,二是善于改变对方的意见而保全对方的面子。三是善于以退为进,适当让步。非原则性问题或无碍大局的事,可以作一些让步,或者作一点变通处理。事情往往是这样,你校长显示了一种大度,他也会见好就好,甚至回帆转舵,从而达成新的统一。

4、建章立规,依法办事

班子内耗,意见不一,往往是因为规章制度不健全引起的。对待同一件事,因为学校没有规章可循,往往会褒贬不一,看人办事,处理问题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由此带来班子意见的不一。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完善学校规章制度,碰到具体问题,大家都按规定办事,没有明确规定的,按民主程序办事。这样做,校长不但省力,而且班子也容易统一。

5、民主治校,和衷共济

校长的职责比较繁多,但归根到底就是两件事:“决策”与用人”。因此,校长的工作如果出问题,也就出在决策和用人上。决策是否科学,是否规范,关键是看其决策的民主性,学校的事不能校长一人说了算,要增加透明度。常规工作分工负责,重大问题和非常规的工作,要民主决策。学校现在有不少敏感的问题,比如招生、人事和基建,这些事如果不透明、不公开,定会带来不少猜忌和误会,如果说,校长能注意听取班子成员的意见,并放手由分管领导具体去负责,校长的工作就会更主动、更超脱。

6、严肃纪律,组织调整

思想政治工作是协调班子成员的有力武器,但也并非能解决所有人的思想问题。因此,必须强调严肃纪律、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有些单位不团结、不稳定往往是一个人所为,搬一搬这个人,学校便会“泰平”。对那些一贯搞内耗、搞阴谋、谋人不谋事,经批评教育仍不思悔改的人,要坚决把他从位置上拉下来,以严肃党纪和政纪,让干事业的人上台,搞内耗的人“下岗”。

谈到“内耗”这个问题,在咱们市直学校,大家都是心知肚明,触目惊心。我希望同志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千万要注意这个问题,搞“内耗”对谁都不利!我在这里明确告诉大家,今后凡发现有人搞内耗、搞阴谋、谋人不谋事,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六)学校层级管理与越级管理的关系

首先,正职与副职之间是有个主从的关系,副职应摆正自己的位置,“是星星就是星星,不要和月亮争辉”。正职应多与副职通气商量,尊重副职的意见,凡事尽量让副职出面,自己在后台,进退也自如。

其次,层级管理与越级指挥,应有特别的限定。通常情况下,一些常规性的工作应该是一级管一级,实行层级管理,但对于那些事关大局或有特殊意义的工作主要领导应该事必躬亲,甚至不乏越级指挥。

学校工作也是如此。在学校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属常规的事务性的工作,这些可按层级管理的原则来办,但事关重大的工作主管领导必须一竿子捅到底,否则出现问题纠正也来不及。

由此看来,不需急办、对大局影响不大的常规性的工作,通常可按层级管理的方式去操作;事关大局或有特别意义的工作,主要领导必须事必躬亲,甚至不乏越级指挥。当然层级管理与越级指挥,凡事都有一个度。在学校之中,事无大小都按层级来办,则难免会贻误时机,如果什么事都越级指挥,则无法调动下级的积极性。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正职、副职都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要有正、副之分这根弦。正职尊重副职,副职必须服从正职。有些学校领导就不是这么回事,正职对副职不是尊重,而是指挥,副职对正职不是服从,而是抗命,以致有些学校正副职摆不正位置,闹不团结。在管理上,有些正职大权独揽,只要是有利的事一切由自己去办,认为没利的让副职去办;有些副职把住自己分管的一块不放,谁也不能插手,包括正职也不得过问。这些都是不正常的。希望这些同志们要回味一下我刚才讲的,不要意气相争,要心平气和,和平共事,为了搞好工作这个目标,共同努力,成绩、荣誉是大家的,都知道团结出政绩、团结出干部。

(七)学校办学要有远见卓识,不能急功近利

校长办学要有远见卓识,不能急功近利,贪图一时的虚荣,要坚持“三个面向”兴校育人。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社会发展水平。几乎每一位校长对这个道理都十分清楚,但真正到了办学管理过程中,校长往往首先考虑的是自己任职期间如何使学校迅速办出“声誉”,常常自觉、不自觉地为一些传统教育观念或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所支配,而不去考虑学校整体的、长远的发展,特别是从培养未来人才的高度来规划学校,改革教育教学工作。

有这样一位校长,刚刚上任,为了迅速显示自己的能力,改变原先每年学校中考总是处于全市中等水平的现状,从各班抽出部分优秀学生,拼成了一个拔尖班,选派学校最优秀的教师任教,还是每天黑进黑出,加班加点,其他大部分学生由一般的老师进行放鸭式教学,结果连续几年中考成绩达到了上等水平。一些家长向这位校长提意见,他却振振有词地说:“我们的教育质量在全市名列前茅,谁让你孩子不好好学的。”看似这位校长很有道理,其实不然。像这样“应试型”校长在我们中小学也大有人在,虽方法不一定一样,但也有这种作法,这迫切需要校长们真正转变观念,把素质教育的思想落实到办学的每一个管理环节中,使中国的素质教育理想尽快变为现实,让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孩子接受现代素质教育。

我们在改革学校教育时应教给学生学会学习、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校长要卓有远见地使自己学校的学生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和基本的学习内容,掌握完整而非割裂的知识结构体系,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科学的预测未来、构造未来生活的能力。

因此,一个现代化学校的校长应当高瞻远瞩、视野广阔,能从总体上设计学生的培养目标,规划学校的未来;能从时代的高度上经常想一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学校提出了哪些人才方面的新要求;想一想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向教育提出了哪些课课题;想一想自己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还有哪些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需要的薄弱环节等等。由此去寻求有效的教育对策,深化教育改革,克服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急功近利”思想,从而使学校教育工作真正纳入“三个面向”的正确轨道。

(八)校长办事要讲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学校中最忙的当数校长,前勤、后勤,党、团、工会,样样要抓,事事要管。校长工作怎样才能做到忙而有序、多而不乱呢?有经验的校长总结了他们在学校管理工作上共同的体会,就是:管理、管理、要管先理。具体说,就是一要理正教育思想,二要理顺管理规程,三要理清工作思路,工作讲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讲究效果、效率、效益。

黑格尔有一句名言,他说:“一个人在特定的环境内,如欲有所成就,他必须专注于一事而不可分散他的精力于多方面。”所以,理正了教育思想,理顺了管理规程,理清了工作思路,就能使校长的工作忙而有序、多而不乱,就能有效地提高自己工作办事的效率。不过,各种繁杂的学校事务有轻重、缓急之分,我们应当如何选择先后次序呢?对此,一些校长往往感到困惑;也往往会由于安排的失重,而丧失了时机,影响了效率。那么,究竟应当如何安排轻重缓急的先后次序呢。国外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国有一位企业家查尔斯·史瓦,他在担任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期间,曾向管理顾问艾伦·莱金请教说:“请你告诉我如何能在工作时间内做妥当更多的事?我将支付给你顾问费。”艾伦·莱金把一张白纸给他并说:“请写下你明天必须做的事,并按其重要性排列先后次序。第二天当你走进办公室,先从最重要的那项工作做起,并持续进行到完成此项工作为止。然后,你再重新检核你的办事次序,着手进行第二项工作,即使着手进行的那项工作花掉你整天的时间,也不用担心,一定要这样坚持下去,养成自己每天做最重要的工作的习惯,而且,还要让你的下属也这样做,并养成习惯。当你觉得这样做效率高的时候,你再付给我报酬。”果然,试行结果效果明显。几周后这位企业家付给了艾伦·莱金顾问费25000美元。这便是著名的“莱金原则”,即:把时间用到最为重要的事情上去。

轻重和缓急是两对矛盾。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是有些事情重要,但并不急;有些事情并不重要,却很急。因而,处理学校事务时,有些校长很容易犯按缓急程度而不是轻重程度去安排工作顺序的毛病,造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低效管理。管理学上的“八·二定律”告诉我们:事物百分之八十价值,往往来自于百分之二十的目标上;抓好这重要的百分之二十,就容易获得百分之八十价值的管理效果。因此,在工作安排上,要按照首先考虑事情的轻重,然而再考虑缓急的思维顺序,运筹自己的时间和力量的投入。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抓好最重要的工作之上,不要忙于应付急迫的琐碎事务,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为了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管理效率,应当灵活运用“莱金原则”。学校管理事务很多,一天内不可能件件办完。所以,要将事情分成三类。一类的事情很最重要、最急迫;另一类次之;第三类就是可从缓处理的,暂时放一放。如果把前两类事情办好,就完成了领导职责的工作事项的80%;如果有人电话催问暂缓类的事,就可以将此事划入第二类;要是有人亲自来找,并催促处理,就可将这事划入第一类。莱金把缓处理次要工作的办法称做“有计划的拖延。”这样,校长就可以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安排到最为重要的事情上面,免去许多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校长要使工作效率提高,还可应用“前馈”方法寻找工作捷径。具体方法是在你进行任何工作以前都要问三个“能不能”,即:能不能取消它?能不能与别的工作合并?能不能采用更简便的方法去完成?经过这“三问”,“三择”能取消的取消了,能合并的合并了,能简化的简化了,就能把校长的主要精力运筹到最为重要的事情上,从而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授权是校长的分身术。它是让校长将主要精力集中于重大事项,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方法。授权法是指凡是可以授权给他人做的工作,校长自己可以不必样样去管。当校长发现自己忙不胜忙,下属事事请求之时,就要考虑自己是否做了下属可能做的事,就要把一些权项分授下去。

授权是科学。欲要有效授权,就需自觉遵循授权的科学原则。如:授权对象应是自己的直接下属,不能越级授权;因事择人,授权予能者,方能使受仅者有效地完成所受的任务;授权时要使受权者明确自己的职责权限;还要注意授则不疑,疑则不授。

授权又是艺术,要讲究方式。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领导,在授权时应注意到,既然是授权就必须保留授权于何人,授权至何种程度,授权至何时等以控制授权的决定权与主动权。

总之,提高工作效率即是科学又是艺术,校长要善于运筹,科学安排,方能奏效。

(九)校长要掌握批评的艺术

批评是校长治校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但要收到好的效果必须讲究批评的艺术。批评可以是“糖衣片”、“热水瓶”,也可以是震惊四座的“醒堂木”。

“糖衣片”使“良药不再苦口”。很显然,这里喻指“忠言但不逆耳”,让人容易甚至乐意接受进而改正不良言行的一种批评策略。

用这种策略,校长们应注意自己的神情、言语和态度,使被批评者感到是善意的、诚恳的、尊重其人格的。有时,批评的语言比较含蓄幽默,有“弦外之音”,但又不隐晦,受批评者能够比较快地领悟、反思并随之调整自我的行为方向,如,某老师热心写教研文章,但对教学工作不够热情,课堂质量不高,学生时有怨言。校长看到他是个可造之材,只是一时思想有所偏向,因此不同意教导主任公开批评该教师的建议,而是私下里跟他谈心:“小陈,我拜读了你发表的不少文章,我很欣赏你的钻研写作精神,但是,教学研究离不开教学实践。我认为,真正的教学专家应该在教学和教研上都取得卓越成绩,我也衷心希望你能成为这样的专家。”校长只字未提该教师的不足,而是讲的特长并寄予厚望,但聪明的小陈自然明白校长谈话的含义,也领会校长的良苦用心,于是开始潜心于教学。几年后,他获得全省青年语文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见诸报刊的文章也更多,质量更高,他成了省、市知名教师。他颇有感触地说:“是校长的谈话启发了我。”

有时形体语言也能很好地传递校长对下属某一件事的态度,产生“无声胜有声”的效应。有一次一位校长看到一名年轻教师趿着拖鞋进出教室。抑制住心中不满,若无其事地走近他,踩上他的脚后跟,使他一个踉跄,然后“环顾左右而言他”,随便和他聊了几句就走开,校长回过来再次看到他,他早已换上鞋子,在认真辅导学生。这个平时不拘小节的教师从此也比较注重自身形象了。校长本来可以和他大谈“教师无小节,事事是大事”,“不矜细行,终累大德”等道理,却没有这样做。这个不失幽默的动作与语言相比,将在该教师心里,留下更深的烙印。

“醒堂木”不言而喻,它是指校长对个别道德滑坡、行为失范的下属提出的严厉批评和严正警告,而且,一般出现于集会等公共场合,以期收到“敲山震虎”、“惩一儆百”的功效。某校有位教师经常外出兼课,影响本职工作,屡劝不止,结果使所在班学生该科成绩急剧下降,家长意见很大。校长在教职工大会上不点名地厉声批评该教师这种行为,并声明如再不改正,下学年将不再聘用。这个教师掂出校长话的份量,从此痛改前非,一心一意地投入教学,此种现象在该校也销声匿迹。

用“醒堂木”式的批评,校长可以有严肃的表情,尖锐的语言,但更要有言之凿凿的事实论据,鲜明有力的法规论据。要使被批评者自觉理屈辞穷,使旁听者明辨孰是孰非。否则,就可能产生消极影响。

批评的方式方法自然不止这些,但他们有一定代表性。如能比较深透的领会以上诸种批评艺术的精髓,那就能举一反三,在更多时候,娴熟地驾驭种种批评技巧,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应当强调,“醒堂木”式的批评是不是得已而为之的,动辄用之就会失去人心,众叛亲离。校长事先要精心设计,包括措辞、语调、表情、动作等等;要防止过多的“临场发挥”,避免一发不可收的失控局面;更要杜绝言过其实、危言耸听的现象。

这三中批评人的方式,希望大家要认真揣摩。若认为有道理,可以试着用。往往我们的一些校长批评人不讲场合,只要发现教职工使校长自己认为不对的事情,大声呵斥,使被批评者下不来台。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换位思考一下,你能承受了吗?要注意尊重人,不要伤害人。有些校长讲,我批评他没私心。不错,但是你可伤了人家的心!批评要讲场合,要搞清事情真相,千万不能盲目批评。据考察,有些教师反映,我们有些校长在校园内整天板着脸,没见过笑容,以此来树立自己的威严,让群众害怕。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作为一校之长,如果能做到让群众敬重而不是害怕,才是让群众满意的校长。

(十)校长要处理好与教师的关系。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全校师生的航标。如何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发挥校长灵魂与航标的作用,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校长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全体师生,更主要的是教职工。如何使全校教职工心齐气顺,形成合力才是校长最感棘手的问题。这个问题处理好,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校长要管理好人,就必须做到以下十六字诀:德才兼备、情法并重、廉洁奉公、身先士卒。

1、德才兼备是校长管理人的内在根本

校长是学校教职工的表率,其自身的思想修养,业务能力直接影响学校工作的开展。一方面,校长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为人大度,心胸广阔;要谦虚谨慎,务实肯干;要勇于自我批评,敢于承担责任。校长只有做到以上五要,才能在教职工中树立威信,才能有感召力。另一方面,校长要管理好一所学校,就必须具备丰富的管理才能和超群的业务才能。俗话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同样,要想教师有一桶水,校长必须是长流水。”这就要求校长要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善于运用成功的管理方法,要向前人学,要向书本学,要向下属学。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学习。其次,校长的业务能力也不容忽视。校长虽然不能像教师那样上课,但要听课、评课。这就要求校长有比教师更高的业务才能。校长要带头学理论,用自己的学者形象影响教师。这样才能唤起教师的饥饿精神,才能使教师注重学习,有危机感。

2、情法并重,是校长管理人的基本途径

情、法本身是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校长要与广大教职工建立亲密的感情,使其带着那种“士为知己死”的心情工作,校长要善于运用一个“情”字,要尊重教师,设身处地移形换位,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热情关心爱护他们,从一句问候、一件小事做起,以情动人,诚恳待人,以情感人;要充分信任人。有一些校长,平时不苟言笑,成天板着脸,不仅学生怕,老师看见还要绕着走。虽然我们的校长心是热的,但这样总是不好,会给校长与教师交流造成障碍,校长与教师之间形成融洽和谐的关系的步子就会慢很多。要让教师既觉得领导尊重自己,又觉得领导可亲可近,干起工作来就会倍加努力,尽职尽责。另一方面,健全的规章制度,又是校长管理好人的保证。常理说的好:“人管人,人难管;制度管人,人服管。”现代管理呼唤人性化管理、柔性管理。有的学校量化考评方案,教职工反映比较大,就是还不够细节化、科学化,有的甚至产生了不好的作用。比如有的学校教师反映,为了能在量化考评上得高分,人人各自为战,有一点心得经验捂着盖着,生怕别人知道学了去,造成教师之间人际关系的紧张,这就是制定方案时没有考虑到而产生的负面作用。另一个反映较大的就是教师作息签到制度,一些学校教师早出晚归,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工作,休息的时间很少。如有些学校让老师一连上了两节课,还不能走出办公室,强迫他坐下来,写教案,改作业,这些有点不现实,他累了,不休息,怎能干好?有些教师又是家务劳动主力,连买菜,送孩子上学的时间都没有,怎能安心上课?每天我们的教师疲于奔命忙于应对,搞疲劳战,这样的制度怎么能让人心服口服?只有建立严格的、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大家才能齐心协力,才能强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制度一经建立,不得随意更改,坚决照章办事。只有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如期兑现,才能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

3、廉洁奉公,身先士卒是校长管理人的外在保障

廉洁是为官之大节,是树立领导者自身形象的道德支柱。“公生明,廉生威。”只有校长自身廉洁,才能有凝聚力,号召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校长之威信源于廉,校长廉洁奉公就是一种无声的命令,对教师产生很强的自然征服力。同样,岳飞有句名言:“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教职工把校长看作为人的师表,行动的楷模。如果言行不一,对人对己不一,这样的校长很难令教职工信服。因此校长要身先士卒处处带头。这样校长勤政务实,清正廉明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在教职工心里就会树立高尚的楷模形象,就会时时激励着教职工急校长之所急,想校长之所想,群策群力,拧成一股绳,在校长的带领下,出色地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

校长只有把握住十六字秘诀,具备德才兼备,情法并重,廉洁奉公,身先士卒这几个因素,才能从根本上管理好人,才能创设一种良好的工作环境与人际关系,使全校教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学校的工作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十一)听课和分析课是校长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主战场、主渠道,占据学校主要时空,是学校其他一切工作层层展开有序运转的轴心。治校有方的校长,总是始终抓住这个中心环节开展工作。

听课的性质、类型和方式多种多样,有竞赛式的交流课、有研究式的示范课、有预约式的汇报课,这些课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课前通知教者做好充分准备。这样的课校长当然要听,因为这些课常常展现教师教学的最好水平、课堂发挥的最佳状态,还常常能听到不少优秀课。

但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主要取决于平时每节课的教学状况,而不是一两节优秀课所能奏效的。因此,校长格外重视和经常进行的当是检查式、调查式的随堂听课。就是不必提前(尤其是不必过分提前)通知的常规课。

苏霍姆林斯基还特别强调:“校长除了要经常听课以外,还要对一系列的课进行分析,这在他的整个工作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校长有了明确的目的,有了充分的准备,有了大量丰富的第一手听课素材,有了科学的评课标准,再经过“深思熟虑的分析”,就可以“研究和发展教师的经验,把个别教师的经验变为集体的财富,用以丰富全校的创造性的教育实验”。把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吸取过来,变为全体教师的共同财富”,校长本人也能“逐步认识一些教学和教育工作的重要规律”,那么整个学校的教育水平就能提高”。

我们的校长们是否能做到这一点呢?看有一部分可以,大部分做不到。在校长工作计划中,对自己一学期内听多少节课都有计划,而实际上除抓教学的校长基本能完成外,绝大部分完不成。听课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对于评课,有相当一部分校长还达不到评课水平,所以希望大家今后要放下繁杂的行政事务,从事务堆中解脱出来,多读几本书,多听几节课,将主要精力用到抓教学上,听评课上,那才是名副其实的一校之长。

(十二)校长要处理好传统教育方式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前进的一个方向,教育信息化不仅仅使教学手段、教学设施发生变化,而且会使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发生一系列变化。我们如何适应这些变化?怎么使课堂教学、现代化设施和教材有机结合起来?这需要我们加强研究。国务委员、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高度概括说:“教育技术的发展将对我国教育观念和教育过程的改革产生深刻影响,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我们要很好地理解这句话,抢占这个制高点,以此带动教育领域各方面的发展。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证明,有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学校的教育活动将得到极大的延伸和扩展,大大超出课堂的时空,学校教育逐步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这非常有利于学校教育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我们去年已经建起来了城域网,市直学校校园网已全部纳入其中,这是一个相当优越的条件。我们要抓住机遇、利用条件,以教育信息化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辅助教学、辅助管理和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整体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作出成绩。希望各位校长书记一方面要提高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一方面要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从而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内容的更新和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的改革,建立完善的、开放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和素质教育机制。

(十三)校长要有强烈的终身学习观念

古今中外无数杰出校长的实践证明,尽管每个人成功的具体途径千差万别,但是,渴望求知,勤奋学习,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学习是先导,不学习,政治上就会不成熟,思想上就不能清晰,工作上就束手无策,精神上就会感到空虚。校长的学习包括理论的学习,实践的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前任学习,向社会学习,向教育对象学习等等,要有强烈的终身学习的观念。凡是有所作为的校长,他总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供学习的机会,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我们都知道,上海的校长水平高、能力强,主要原因是人家爱学习、会学习、时刻在学习,我们也和上海的校长接触过,论酒量没我们大,论谈吐咱不如人家。今后校长们一定要挤时间学习,多读一本书就长一份才干。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迅猛发展清晰地告诉我们:一天不学习,就会落后。校长没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就会落后于教师,甚至落后于学生。

校长要真正成为“师者之师”必须读更多的书,向更多的人学习。不是单纯为了学什么,更重要的是发现了什么。这就告诫校长不但要学习,而且要善于学习,要学会带着问题去学习,善于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然后用心地去研究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分校校长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主要做法: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保效能建设顺利进行。 教育系统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多次在全局干部会议上强调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党政主要领导2月份在局务会上专题研究了机关效能建设问题,并及时调整充实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随后制定实施《鲤城区教育系统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3月18日,系统召开了机关效能建设动员大会,林培华同志作了《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立足服务基层学校,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报告,她强调指出,机关效能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长期工作。机关效能建设是个老问题,作为专题工作狠抓则是个新生事物,要求各股室要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推进。3月23日《党风与廉政建设》专刊编辑了《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目标量化内容》,下发到各股室人员及基层学校,帮助机关干部深入了解机关效能建设内涵,同时接受群众的监督。4月10日,教育系统结合“爱建美兴”的教育活动召开了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汇报会,各股室汇报交流了学习贯彻区委区政府机关效能建设的文件精神,紧密联系本股室的工作实际,结合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查摆机关效能建设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本股室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具体措施。5月12日,召开了全局股长会议,对半年来效能建设工作进行小结,并对今后提出了具体要求。6月8日,召开机关干部"惜岗敬业、为党旗增辉"座谈会,与会同志结合面临机构改革核编定岗的危机,畅谈如何履行岗位职责、敬业奉献的心得体会,教育了机关工作人员要珍惜工作岗位,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为基层服务。7月16日,召开全局干部会议,强调基层校虽然已放假,但教育局机关还是照常上班,不得迟到早退,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多看教育刊物,了解教育最新动态。9月1日,召开全局干部、全区校长会议,部署新学期工作重点,号召全区广大教职员工要树立服务意识,为教育教学出谋献策,为教育强区做贡献,局领导干部、校领导要深入群众,了解师生、家长的心声,努力使教育让群众满意。10月10日,召开教育强区工作会议,确定A级、B级指标组长,部署工作要点,明确分工职责,确保12月底市级验收顺利过关。11月3日,召开全局干部会议,明确旅游节的协调、组织工作,各负责人要高度重视,认真完成所承担的任务。总之,通过学习宣传,全局干部职工提高对效能建设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效能意识,以积极的姿态投身效能建设,使机关效能建设的开展有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和明确的工作目标。

(二)措施到位,方法得当,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效能建设领域十分广阔,内容极其丰富,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事关社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因此,我局在机关效能建设中选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从一开始就落实到行动上。

1、 加强机关考勤工作。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平时签到、会议签到),有专人负责,做到上班有签

到、请假有手续、公差明去向,并健全考勤档案(秘书股负责)。人事股也对考勤情况进行检查并

通报,同时将考勤与年终考核紧密结合,有效地控制了机关工作人员的迟到、早退、缺勤现象。

2、 明确目标职责,扎实开展机关效能建设。重新制作股室方位图、悬挂办事流程,加强胸卡佩

带检查情况。由于有部分股室的办公地点发生的变化,为了方便基层和群众办事,重新制作股室

方位图悬挂于教育局入门中厅醒目处,公示机构设置;各股室完善办事流程、服务项目,并在醒

目处公开;以佩带胸卡的形式公示工作人员的姓名、职务、职责;规范科室分布示意图、科室标

识、工作人员去向表;工作人员外出时,切实落实办事预约制(若事先预约又整股室下基层,则

于门上公示下基层的时间、地点以明确何时有人);我们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

问题入手,开展工作,廉洁、勤政、高效、务实的机关形象得以树立,工作效能得以提高。把加

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转变教育行政职能的重要突破口。对按规定保留的审批事项,尽量简化

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除学校设置等重大问题和有固定审批时效的事项除外,一般审批事项

的审批时限不超过5个工作日,简单事项随到随办,及时办结。实行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按照

“谁审批,谁负责、追究谁”的原则,明确责任,落实到各股室。

3.各职能股室分工协作,提高工作效率。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全面提速,离不开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梗阻,都会影响全局。教育局各部门通力合作,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形成强大合力。在各负其责,提高自身效率的同时,注意加强和相关部门的协作和配合,做到主动联系、协商,切实搞好沟通和衔接,争做行政提速的“加油站”。各职能股室都能围绕中心工作,根据局的工作计划和每次例会研究部署的工作,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4.对基层单位指导作用,实际效果良好。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活动,对基层单位工作进行指导,

主要体现在: 一是根据工作需要召开会议进行部署;二是及时转发各项工作的上级文件并提出

要求或实施意见; 三是开展专题的检查(如收费、党建、校务公开等)并反馈或通报; 四是

下基层调研; 五是实行领导挂点制度,如党建、民主评议行风等;六是组织专题活动,如

“爱建美兴”教育活动、师德演讲、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新课程培训活动等;七是开展评先评

优,如优质课评比、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评选等,使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保证了教育系统

各阶段的中心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

5、 坚持依法行政、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教育一直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我们采取多种

形式和手段,提高政务公开的效果,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对学校设置、基本建设投资项

目和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等重大项目的评议确定,对所依据的标准和工作程序等对外公开,接受监督。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对各股室工作进行监督落实,每月5日各股室向监察室上报公开内容,后由监察室汇总上交至区机关效能办公室,公布收费、物品采购、招生、人事调配、计生、评优评先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专人负责政务公开档案资料管理。

6.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讲效能”的氛围。教育系统设立效能建设投诉中心并做到人员、经费、办公场所、工作条件四落实,公布投诉电话:22382924、22376551,多次登报公布举报电话,让群众监督教育系统机关效能工作情况。投诉中心直接受理社会各界对机关效能问题的投诉,负责对局属各单位效能建设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加大宣传力度,运用写标语、发文件、办《行风、效能简报》、发《鲤城教育信息》、组织学习、检查反馈等形式进行宣传发动,营造本系统“讲效能”的氛围。通过局务会、每周召开的股长例会、全局干部会、校长(书记)会和上墙公布等方式的检查,强化效能监督,发挥各种监督职能,还聘请系统离退休老干部庄村生、陈英友、王炳坤为效能监督员,组织他们参加系统的行风评议、党风廉政建设检查等活动,具体督查本系统效能建设“五结合”、“两优化”的实施情况。7、抓好机关投诉中心的工作。加强对投诉中心的领导,赋予投诉中心必要的职权,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投诉中心通过接待来访,接受信函,设立投诉电话,投诉箱等方式,受理对机关效能问题的投诉,并向投诉人反馈投诉件办理结果。

8、开展行评,树立形象。我们紧紧抓住教风师德和中小学收费这两个热点,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组织广大教育工作者直面问题,认真排查本单位本行业不正之风的具体表现,自找差距,自挑毛病;同时,召开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组织明察暗访,全面收集各方面反映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真整改。积极创建行业新风,开展“师德建设月”活动(五月份、九月份),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的队伍;规范收费行为,将收费工作纳入依法治教轨道;加强学校民主管理,进一步健全教代会制度。通过行评工作,我区广大教师综合素质有了明显增强,职业道德水准有了明显提高,行业风气有了明显好转。

二、工作实绩:

教育系统狠抓机关效能建设,各职能股室进一步明晰行政职能,促进教育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工作节奏明显加快,行政效率明显提高,取得的主要成效是:

(一) 二00四年教育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根据鲤城区委、区政府2005年教育发展目标及办实事项目,教育局狠抓各项任务的落实,出色地完成年度各项工作,获得突出成效:被授予福建省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区;教育局被评为福建省“五小”公民道德先进集体;泉州七中、区实小被确认为福建省中小学校素质教育工作先进校;区实小被评为省级课改实验校;各类示范校创建有新成效,省、市、区文明校比率占全区学校总数的88.6%;一批省级示范校及优质园顺利通过复评;区实小、通政小学被授予“省级道德实验校”; 西隅小学被确定为省小学数学发展性教学实验与研究实验基地校;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有新成效,通过市级小学“十配套”验收比率达83.3%,居全市首位;全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小学专任教师专科比率、初中专任教师本科比率列全市首位。

(二)加强系统党建工作,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系统党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中心工作,以党建创先为载体,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教职工参加鲤城区“党建创新与发展年”系列教育活动宣讲报告会和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参加人数近千人次。进一步强化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意识,不断完善和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和党风廉政建设,推出泉州七中、泉州七中分校、实验小学、东门小学、实验幼儿园等一批学校党建工作典型,系统党建工作整体提高。在区第五批“五好”支部和第二批先进达标“五好”支部评选活动中,又有两个支部被评为达标“五好”支部、十二个支部被评为先进“五好”支部。目前,全系统已有 “五好”支部27个,其中先进“五好”支部15个。

(三) 督导评估促进学校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加强对各校实施素质教育过程性的指导,推进素制教育深入实施。在督导评估过程中建立了督导评估结果通报制度和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的表彰制度,并积极组织中小学“减负”专项督导检查,确保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真正减下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新一轮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有序地开展,全年共有6所中小学接受了区级素质教育工作督导评估。04年4月泉州七中、区实验小学被评为福建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积极开展申报省“教育强区”工作市级验收准备工作,形成《鲤城区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自我评估和整改措施》,制定总体工作进程,调整A级、B级组长工作,责任到人,确定周检查工作制,协调各项目组完成材料、数据的收集汇总。

(四)不断完善、优化教学条件,深入创建各类示范校。

加大力度,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办学条件 通过财政投入及多方集资2005年共投入资金近450万元,积极为基层学校配置多媒体专用教室、语音教室、计算机教室,建设好校园网络,逐步实现“校校通”工程目标。泉州七中、泉州六中、区实小、西隅小学、通政小学、第二中心小学等示范校建设成现代教育技术省、市级示范校进一步扩大幅射功能。全区现有计算机3400台,全部配置到学校,中小学“机生比”为1:10,超过省“双高普九”指标要求,达标校和示范校均建成现代化的校园网络,市级小学“十配套”验收比率达83.3%。

深入抓好各类示范学校创建工作 坚持把创建文明学校与绿色学校纳入全区德育工作整体规划。泉州七中连续8届,区实小连续3届评为省文明学校。目前,全区省、市、区级文明学校共45所,其中省级3所,市级10所,区级32所,占全区学校的88.6%。绿色学校建设成效显著, 2所省级绿色学校,23所学校为市级“绿色学校”,9所学校被确定为区级绿色学校。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充分肯定我区设立培养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场所,进一步拓宽了全区德育工作的渠道。

(五)深入做好危房改造及学校布局调整工作。

2005年全面实施“新区教育升级达标工程”,按三级达标中学、省示范小学等标准对泉州十五中、侨星小学、明新中心小学、华岩小学、紫侨小学新华中心小学进行扩建或迁址重建,同时一批规模小、生源少、缺乏发展后劲的小学并入上述小学。进一步加大危房改造力度,全区投入危房改造资金1710万元,拆除或封闭危房校舍1500平方米。华岩小学教学综合楼、紫侨小学教学综合楼、宿舍楼、明新中心小学图书综合楼已动工兴建;侨星小学综合楼年底完成基础建设。目前,危房改造各项工作正深入有序进行。

(六)推进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基础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进一步健全完善学额巩固、提高工作,确保主要指标稳中有升。普及程度主要指标均超过省“双高普九”验收标准。2005-2006学年度,全区小学在校学生总数 2274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为99.05%;初中阶段入学率为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186.6%。全区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均获佳绩,泉州七中林志敏、黄丽婷老师数学教学资源网获省一等奖;区实小陈希敏老师荣获市语文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一等奖,骆婉琼、卢燕茹获市小学青年教师业务能手评选一等奖;泉州七中共有5位同学获生物学奥赛省一等奖,3位同学获信息学奥赛省一等奖,1位同学获全国数学奥赛冬令营测试二等奖;泉州七中分校连续两年获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和化学素质实验能力竞赛全国一等奖,2位同学获全国中学生信息学奥赛一等奖,其中吕子鉷同学以满分400分的优异成绩夺得全省初中组第一名,为我市中学生参加信息学奥赛以来唯一获满分者;第二中心小学的民乐合奏获省青少年民乐大赛特别奖;立成小学陈鑫同学荣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书画赛一等奖;区实小林亦洋同学荣获福建省第四届小学生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中考、高考成绩年年幅度上升,泉州七中高考成绩取得新突破,383名学生上本科线,本科上线比例居市区达标中学第二位;初中贤銮奖项我区14人次获奖,泉州七中分校339人上市一级达标中学线,高居市区中学首位。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学前教育成效显著,学前三年适龄儿童入园率达100%,幼儿综合素质大幅提高,组织参加国家、省、市各类比赛成绩优异。巩固扫盲成果,全区非文盲率99.88%,巩固率96.91%,15—24周岁人口非文盲率达100%,从根本上堵住了新文盲的产生,扫盲指标均达到《福建省建设教育强县(区)标准》要求。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鲤城区自学考试报考人数和毕业生合格率人数继续保持在全市各县、区(市)的前列。

强化措施,新课程改革成效突出 鲤城区是全省首批省级实验区,我们充分发挥教育科研机构的教育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的作用,积极探索、创造性地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一是开展课题研究,推动新课程实验工作。围绕教学方式、评价方式、教学管理方式、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教师专业化素养等项目开展课题研究;各校根据校情,选择研究课题,校长带头参与课题研究,泉州七中承担国家“九五”重点课题“指导-自主学习”和教育部“学科资源库建设”的探究,该校还是“教育部福建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教改实验基地。泉州六中深入开展“数学中心课题研究”,泉州十五中承担“张思中教学法”课题研究。区实小、通政中心小学的《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第二中心小学的《转换教师角色,促进课堂互动》等课题被列入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程计划。二是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深化课程改革。实行“七个一”的新课程教学管理,每周至少要有相当于一个工作日的时间作为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的时间。以每月一次的“校长学习日”为载体,设立“校长课改论坛”,教育局每年组织一届“鲤城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论坛”;各校每学期举办一次“课改实验教研论坛”、开展一次课改实验论文评比、一次学科说课比赛、一次全校性的学科教学观摩研讨周活动,为一线实验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展示以校为本教研成果。三是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坚持边实验边培训边提高的师资培训模式。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参加省市各级的课改实验师资培训,同时组织一批学校管理者参加福建省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组织的新课程研究生班学习,培训一支课改实验的专业引领者,带动全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四是做好阶段性课改实验总结工作,及时推广实验成果。召开年度课改实验总结会议,介绍推广各实验校在推进实验工作中的体现学校的特色的策略与措施,特别是推广省、市两级课改基地校的一些典型做法。省课改实验工作评估组高度评价我区课改:“思路正确、措施明确,总体成效高”。

(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重视加强中小学校长教师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批思想作风正派、事业心强、具有高水平现代教育理论素养和管理能力的校长,使他们成为素质教育的带头人。共选送16人次中小学校长参加省、市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有计划开展师资培训,培养教学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全年共有113人参加骨干教师培训。指导督促基层学校初步制定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方案,为全面推行中小学全员聘用制和更好地促进教师队伍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创造了条件。

(八)扎实推进行风建设,严格规范收费管理工作。

不断完善各项公开制度,做到校务公开与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规章制度建设、机关管理、学校管理、深化学校内部体制改革相结合。进一步规范机关办事程序,推进教育行政机关政务公开,及时地将各阶段招生、人事政策、评先评优研究结果等情况予以公开。加强制度建设,协同监察、物价、财政、纠风办等单位制定有关收费制度。积极推行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收费听证、收费公示、校务公开、会计集中核算、收费“四统一”(即:统一收费项目、统一收费标准、统一使用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款分离专业票据、统一缴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投诉举报、责任追究等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教育收费,做到防范在前。

(九)加强校园安全综治工作。

积极参与创建“平安鲤城”和重点整治活动,泉州四中、第十五中学、凌霄中学三所试点单位工作运转正常有序。大力开展校园安全大检查和周边治安秩序专项整治活动。制定计划,在消防、公安、监察部门的配合下,分阶段开展拉网式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优化了校园及周边的育人环境。继续开展创建“交通安全校”暨“少年儿童平安回家”活动,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交通法制意识、交通文明意识,大力推动鲤城辖区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十)继续做好初招电脑派位入学、毕业分配工作。

加强招生考试政策的宣传力度,深化招生考试工作的改革,规范考务管理,健全完善计算机管理系统,同时积极推进和落实中考普通高中会考改革各项工作。在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免试就近、电脑派位入学工作中,区招生办认真总结去年初招经验,制定严格的措施,成立2005年鲤城区招生委员会,邀请纪检、监察部门检查监督,确保招生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深化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大双向选择的力度,引进选人用人的竞争机制,制定《2005年鲤城区师范类毕业生公开竞聘上岗实施方案》,与人事局联合开展2005年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公开竞聘上岗工作,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学教师学科岗位。

(十一) 深入做好工会、关工委及老干部工作。

区教育局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开展共建活动。泉州四中、明新中学、七中分校、开智学校以区级“先进教工之家”验收为起点,通过自查、整改,向区总工会提交了申报“先进职工之家”的验收材料。泉州七中工会准备迎接省级先进职工之家的复评。继续抓好基层关工委创“五好”活动,以创“五好”为载体,全面提高基层关工委的工作水平。现开展基层创“五好”活动单位15个,单位全部申报“五好”单位,区实验小学已受地市级表彰。认真落实《老干部工作领导责任制》,明确职责,狠抓落实,确实从政治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和爱护老干部,使他们始终保持“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全面了解老干部生活情况,切实解决老同志实际困难,全面落实老干部有关待遇。

上一篇:学校校长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驾校校长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