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平衡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7 01:02:38

动平衡实训总结

动平衡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化 教学设计 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712 [文献标识码]A

一、信息化教学概述

信息化教学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育者与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其特点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强调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教学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信息化教学不仅仅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对教学媒体和手段的改变,而且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整体的教学体系的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

我在本汽车教学案例中信息化教学设计呈现的形式是以PPT演示文稿为主,其中链接了一系列动画、音视频、及汽修教学专用软件,集图、文、音、视、动画等大量多媒体元素于一体,用来丰富教学内容,储备教学资源,辅助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设计形式既能包含大量的信息,又能使学生直观的通过视频及软件的演示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期达到教学效果,显示了信息化教学的无穷魅力。

二、教学设计前期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车轮动平衡的检测无论在现代汽修厂还是4S店中应用频率非常高。对于汽修专业的学生来说,熟练掌握车轮动平衡检测对将来就业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车轮动平衡检测一般应用在有轮胎故障的车轮上,由于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故在情境设置时教师将实际应用中的情境设置好,引导学生按照实际情况选择常规的处理方法,避免学生走弯路。

(二)教学对象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高职二年级汽车电子专业的学生,19岁左右的他们有着良好的信息素养,有一定的汽车构造专业知识基础和维修技能,但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偏弱。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喜欢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一本教材、一张黑板的死的教学模式,喜欢新奇的动画、视频,有成就感,喜欢活跃的课堂氛围。在专业技术课方面,他们喜实践厌理论,欠缺对问题的分析、解决、总结、归纳的能力。综合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车轮故障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对本节课内容有强烈的学习欲望。

(三)教学目标分析

我把本课例的教学目标分解为知识目标:①了解动平衡、静平衡概念及不同之处;②掌握车轮动不平衡的危害;③掌握车轮动平衡操作方法。能力目标:①通过布置课前任务以及相应的情景设置来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兴趣;②通过让学生讨论、讲解总结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③通过任务情境设置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技术问题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④通过多种信息化手段和实际操作训练提升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素质目标:①通过解决任务情境中的问题,让学生感悟情境中涉及的问题实用性;②通过工作组合作,互相交流促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③通过让学生解决一系列层层深入的问题,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④通过学生组成工作组自主操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成就感,为自主、主动地学习奠定基础。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例的重点:动平衡、静平衡概念及不同之处;难点:动平衡的操作方法;突破重难点关键: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演示手段,及教师亲自动手示范为主,化理论为实践,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一步步的有条理的完成教学任务。

(五)教法和学法分析

在教法上本次课的内容在具有相对独立性,在知识网络上只与车轮定位参数有关,学生其他章节学习的好坏基本不会对本节课的授课效果产生影响。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任务教学法,并在讲授时注意书本知识与驾驶和汽车使用的实际相结合。①复习纠错:复习上次课学习的汽车悬架特性评价指标和检测方法;②提出任务:随着汽车行驶速度悦来越快,对车轮高速转动时的平衡度要求越来越严格;③分析任务:分析车轮不平衡的原因、对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④解决任务:讨论如何调整才能使车轮平衡,学习检测车轮是否平衡(使用车轮平衡机)和根据检测结果校正车轮平衡度的方法,以教师演示为主;⑤实训:用离车式车轮动平衡机检测并校正车轮平衡度,学生练习;⑥总结、归纳、提炼要点:总结车轮不平衡的原因,车轮不平衡对使用性能的影响,提炼校正车轮动平衡的操作要点。

三、教学的主体设计

主体部分由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两大部分组成。按照设置的情境步步引入,层层深入。

(一)课前准备

教师根据本课的知识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前导读问题。通过课前的复习内容,让学生扎实掌握这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也是引入本节新课的铺垫。并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预习新知。①教师准备相应的动画及任务的讲解视频;②教师准备任务用设备。

(二)课堂教学

(1)创设情境

任务情境的创设是通过实用问题的提问增加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及其积极参与其中。

(2)提出问题

所有情境的创设都是由提出的一个个问题逐步引出的。问题引出车轮对汽车的重要性,从而引入动平衡的概念。

(3)解决问题

①教师演示

②分组操作

学生根据“任务实训报告书”中的任务要求来按照操作步骤一步步操作,让学生学会怎样操作动平衡检测仪。

(4)操作总结

①操作结果

教师记录每个工作组完成此项目的时间及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和强调。

②得出结论

根据记录的结果工作组讨论进行知识的归纳与总结能力。

③问题汇总

每个工作组出现的问题都具有差异性,记录问题的过程是工作组增长实践经验的过程。让出现问题的工作组说说自己组里的问题,以及最后的解决过程或者希望得到其他工作组或者老师的帮助,来解决本组的问题。

(三)归纳总结

让学生归纳总结出车轮动平衡仪的检测使用方法。在情景设置的前提下。增强了本节课任务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让学生体会到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汽修操作技能。

(四)课堂评价

自我评价任务完成情况及完成过程中的体验;工作组主要评价参与程度;教师则总体把握评价。通过评价,激励学生找准弱项,不断进步。

四、教学反思

1.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

通过图片将情境真实化,以激发学生的热情;运用视频讲解工作注意事项,使操作更直观、形象;通过教师亲自示范讲解,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动力,通过各小组分别计时并扣分的原则激励工作组内部合作和工作组之间的竞争。

2.理实一体,教学做一体。

将操作步骤的学习和任务情境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实际操作中体会,真正做到理实一体。工作任务的规划、研究、实施和总结等,处处体现 “做中教”、“做中学”。

[参考文献]

[1]王继新.信息化教育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王馨,郭丽文.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动平衡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机械基础一体化教学改革实验室教学素质教育

《机械基础》课程在职业教育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是后继专业课程学习的坚实基础。然而对刚刚从初中升入技校的学生来说,《机械基础》课本中新出现的运动副、构件、机构、曲柄、摇杆等术语,他们知之甚少,也缺乏直观的印象。一般传统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在课堂上从头讲到尾,照本宣科满堂灌,就算是采用多媒体教学,大多也只是把原先应该写在黑板上的内容搬上了屏幕,教学手段变了,但教学内容和效果没有本质变化。这种教学模式削弱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难以创造活跃的学习气氛和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只有学以致用,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灵活运用理论,产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并进一步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改革《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势在必行。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点

1.新教学模式的改革,夯实基础,拓宽知识,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等创新实

验,把实验内容分为必修、选修、提高三部分,建立可行的考查办法,并单独计分,改变了原来的实验依托与理论课的模式。

2.新教学模式的改革,增加了开放性实验,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一定的实验内容,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3.新教学模式的改革,开放了实验网上报名,让学生自己选喜欢的实验项目,自由组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同时开放实验和课程成绩挂钩,完成一项给予一定的学分,又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二、“一体化教学”教学方法的变革

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认识到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新的一体化教学模式重视培养提高学生的知识拓展应用和创新能力,增强教学实效。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改革中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转变;由教师单向注入式教学向师生互动式教学转变;由只适应粉笔授课向适应现代教学手段结合使用的教学方法转变。

要求教师运用“学教并重”的原则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改变课程教学中过分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式训练的状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与协作学习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放相关的实验室,如典型机械、动平衡、机构搭接、综合传动实验室。开放实验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活动的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例如,在动平衡实验中,学生选择企业提供的需要进行动平衡的各种回转件1~2件,根据其工作条件分析确定动平衡精度要求(需与图纸实际要求做比较分析),制定动平衡方案(包括选择动平衡机、支撑位置、平衡面);然后根据方案进行动平衡实验,并且达到精度要求;最后,学生根据动平衡机测试获得的初始状态不平衡质量分布,计算需要的理论平衡量,并与实际平衡量进行比较分析。

实验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验方案到实验室预约登记,自主选择实验时间,什么时候有了新思路,就什么时候到实验室去实践。在实验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阶段性调整或修改实验方案,逐步的挖掘自身的潜力,施展自己的创造才能。

三、一体化教学在教学方法设计上的具体做法

1.讲授式教学:对于课程中涉及的参数化特征建模、有限元理论和技术等知识点,教师采用课堂讲解的办法开展教学。

2.讨论式教学:围绕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采取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进行课堂讨论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3.演示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课程组自主开发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图象、实物图片等方式,形象化演示集成制造技术解决机械问题所得的结果等。

4.比较式教学:对课程中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分析方法中的共性问题,采用类比归纳方式进行教学。

5.问答式教学:采用设置问题,启发思考,归纳总结的互动方式进行教学。

四、一体化教学要体现德育优先及素质教育

与教室教学相比,实验室教学学生的活动空间大,自由度不受约束,但同时给教师的课堂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中职学生的情感意识较弱,纪律意识较差,逆反心理很强,在实验课教学中,用一种强制方式去维持课堂纪律,效果是不好的。这就要求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德育优先的原则和素质教育的完整性。

1.人格感化

通过受教育者的真诚的、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以及教育者高尚的人格来触动、感化熏陶学生,促进学生的思想转化,达到激励积极进取之效果。这要求教师对每一次课都要认真对待,充分准备。达到技术精湛、语言准确、态度和蔼,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要多帮助,多辅导,不歧视他们。用教师规范的言行举止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较高的威望,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凝聚学生的心,唤起学生的情,转化学生的“行”。

2.环境陶冶

情感陶冶的关键是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入“境”生“情”。在实训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技能基础和道德基础进行科学分组。分组后使同学之间兴趣互传,能力互补;让守纪学生带好不守纪学生;让悟性高的学生帮助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使不同技术能力的学生在小组内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和发展,使小环境得到优化。在整体环境的营造中,可以开展小组间学技能竞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可以是教师在进行技术巡回指导中,抓学习的好典型,及时进行表扬,推动比、学、赶、帮、超局面的形成;还可以鼓励能者为师,让先学会的学生当“小先生”,营造积极、热烈的学习氛围。

3.采用行为评价,规范学生的言行

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是实验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实训中经过一番努力,无论是掌握的相关技能,还是劳作的产品,得不到一个公正的评价,他们会灰心丧气,会对此项技术或技能,甚至这个专业失去信心和好感。因此,做好实验课中学生行为的评价既是教学的要求,也是育人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金增平.机械基础实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2

[2]高为国,朱理.机械基础实验[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3

动平衡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汽修 实训室 制定理由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5-0196-01

学校实训室是国家及学校为了更好的使学生在直观完成学习为目的给予大量投入实训教学器材。仪器设备是学生进行实验,教师科研的物质基础,为管好、用好实验仪器设备,充分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需制定一系列,完善的管理及使用制度。

一、汽修实训室管理及使用的基本要求

学校的各个实训教室的管理都必需要有一个细致、完整的管理要求。经参考学结如下:

1、汽修设备是学校的重要资产,是完成汽修教学的重要环节。实训室管理员为该室及室内所有设施的责任人,要时刻监督,检查实训室所有设备的使用情况,做到课查、日查、周查、月查,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

2、使用仪器设备,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实验室有关管理规章制度;实验室应定期进行清洁卫生的打扫,以保持良好的设备使用环境。

3、加强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发生故障及时送修,以确保仪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3、未经指导教师同意,不得擅自动用实训设备;不得做与实训内容无关的项目;不得随意拆卸实训设备上的零部件,以免损坏教学设备。每学期对全部设备进行一次核查,确保账物相符。

4、实验员对所管仪器设备应负全面责任,未经组长同意,任何人不得调换或借出仪器设备。

5、仪器设备借用必须办理相应手续。由借用部门提出申请,经系主任签字批准。原则上不借出校外,确因工作需要,应在不影响校内实验的前提下,经系主任同意,主管校领导批准后再借出。

6、汽修教师是汽修设备的主要使用人,有责任和义务维护设备的正常使用,在教学中要及时制止学生乱拔、乱拆的不当行为。发现问题要及时和管理员沟通,及时上报。

7、仪器设备如有损坏、丢失要写出报告,说明原因、过程,分清责任,并由专业组长签属意见,及时上报。因违章造成的损失,要按学校有关规定进行赔偿。

二、实训室的管理制定如下

(一)以举升机实训室管理制度为例

举升设备是汽车维修及保养必不可少的常用机械,在使用及维护上都是要严格进行的,这样才能让汽车维修中进行的平安顺畅。

1、使用前应清除举升机附近妨碍作业的器具及杂物,并检查操作手柄是否正常。

(制定理由:举升机在升起时如果有妨碍的器具,杂物等会在升起时,有可能刮蹭到车身,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而且会影响到操作人员的检查维修。操作手柄是顺利完成升起和下降的重要操作步骤,尤为重要所以单独作出单独的强调)

2、支车时,四个支角应在同一平面上,调整支角胶垫高度使其接触车辆底盘支撑部位。车辆不可支得过高,支起后四个托架要锁紧。

(制定理由:有的车型如果需要整车升起时,原有的支撑点只是为了方便汽车轮胎更换设定的,如需要整车升起时要进行调整,才能做得到整个车身在同一个平面上,这样才有利于检测和维修。在升起时要适当,要依据室内及兴升机可升高为标准,以免造成汽车和机械的损坏。锁定托架是必需强调的事项,以免造成车辆的意外滑落,造成人员及辆的伤损,造成重大的事故)

3、除底保及小修项目外,其他繁琐笨重作业,不得在举升器上操作修理。

(制定理由:在学生刚开始接触举升机的时候,很多时候同一工位会有几名学生同时进行不同的实习操。在此过程中可能会有在举升时,学生为了同步实习而在举升起时在车内进行实习,这在实际工作中是十分危险的,所以要强调此项要求,给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操作习惯。)

4、举升器不得频繁起落。支车时举升要稳,降落要慢。有人作业时严禁升降举升机。

(制定理由:每个工作流程都要有计划的进行,不能因为没有计划而频繁的起落机械,造成时间的浪费,和养成没有计划的盲目修理的习惯。并要求在正常的起落时要操作平稳,同时要有大声提示升降机械的习惯,以免造成其他人员的意外伤害的发生。)

5、发现操作机构不灵,电机不同步,托架不平,应及时报修,不得带病操作。

6、作业完毕应清除杂物,打扫举升机周围以保持场地整洁。

(制定理由: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下次使用打下好的基础。)

7、定期(半年)排除举升机油缸积水,并检查油量,油量不足应及

时加注相同牌号的压力油。同时检查、举升机传动齿轮及缝条。

(制定理由:机械要想工作顺畅,定期的保养是必须的让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注意机械的维护,或是必要的维护意识,避免不必要的因为机械原因造成的不必要的,停工伤害事件的发生)

(二)再以轮胎平衡机实训室管理制度为例:

在车辆行驶状态下不平衡会使车轮摇摆,令轮胎产生波浪型磨损;静态不平衡会产生颠簸和跳动现象,往往使轮胎产生平斑现象。因此,定期检测平衡不但能延长轮胎寿命,还能提高汽车行驶时的稳定性,避免在高速行驶时因轮胎摆动、跳动,失去控制而造成的交通事故,也给驾驶人员造成不舒适的驾驶感,形成长途驾驶的疲劳。综上所述轮胎动平衡测定是一个有绝对意义的检测项目。制定实训制度如下:

1、操作时应严格按使用要求进行,应小心挂放车轮,防止中心轴变形,确保机器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

(制定理由:动平衡机的中心轴是主要测量的主要机械构件之一,其精密度决定着参数的准确程度,所以在第一条中就要让学生知道其重要性,和使用时要注意的事项。)

2、进行平衡时应选择与轮胎中心孔相配的定位中心椎。应检查和输入所测轮胎轮辋直径、轮辋宽度及测量头至轮胎内侧距离。

(制定理由:其参照数值我总结为两测一看,既是轮辋宽度及测量头至轮胎内侧距离,看指轮胎标注轮辋直径。除此之外最关键的就是中心椎的选择使用,也是能造成数值偏差的主要因素。)

3、轮胎装夹必须牢固可靠,防止出现松动现象,作业前必须盖上护罩,方可启动。

(制定理由:如果在装夹时过于松动会造成测量数值的误差及不能完成测量及调校。过于紧会造成测量机械的提前老化甚至于损坏。防护罩在有些操作中有图一时方便而不罩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有可能因为轮胎上的夹带物对操作人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4、作业完成后切断电源,及时清理现场,保持设备、环境清洁。

(制定理由;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以上是我在实训室制度制定上的一些要求及规定,在两个实训室制定细则上,我把制定的理由标注在了每个项目下方,这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当注意的事项,我们在实训过程中不能完全模拟实际的工作环境和实际遇到的问题,但是良好的操作习惯是能顺利完成维修及保养工作的一个前提,也是能够把不必要的伤害及事故率降到最低的一个有效的保障机制。

我们预见不了明天汽修专业的辉煌程度,但是我们要用规范的维修技能,打造出优秀的汽修专业技术人才。

动平衡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检测 作业纸 成果展示 教学效果

近年来,多次参加有关德国职业教育理论及其实践的研讨会,并且有幸参加了北京市教委组织的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赴德培训团接受德国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培训,收获甚大。德国职业教育模式的理念及实施方式对我系汽车技术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德国职业教育模式为参考,我系开发出了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课程专业标准、课程教学标准、课程设计方案(包括课程教学设计总体方案、课程教学任务设计方案、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方案),通过培养原有师资力量或引进高素质人才将汽车技术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成为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将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北京市重点实训基地。在上述各项教学建设任务中,受益最为突出的是课程设计方案的建设。通过将课程设计方案进一步细化后,即可得到每次课的课堂教学设计。本文将主要结合汽车保养课程中的汽车轮胎检修内容来谈如何实施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设计。

一、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设计

1.课程设计思路

经过广泛的企业调研与组织实践专家研讨,得到我系汽车技术类各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总结出各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重点学习的各门课程,制定出相应课程的教学标准。具体到每门课程及课程内的每次课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可采用如下思路:

(1)根据课程教学标准,考虑学生与教学设施的实际情况,确定课程的学习任务;

(2)确定每个学习任务的教学目标、学习内容、采用的整体教学方法及考核法等;

(3)完成学习任务下的每次课(理论课或实验课)的教学设计。每次理论课或实验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学习活动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媒体设计及时间分配等方面。

2.理论课教学设计

(1)理论课教学设计实例

汽车保养课程中的轮胎检查理论课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

表1轮胎检查理论课教学设计

专业:

汽车电子技术 课程:汽车保养

教学内容:轮胎检查 4课时(20人班)

根据学生、设备情况可以进行调整

序号 课程步骤 具体内容 教学法 教学媒体 课时

1 提出问题 教师提出学习情境(故障现象):

某轿车在80km/h时速时,方向盘抖动。

教师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要解决抖动问题需要学习那些方面的知识?

针对学生说出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进行总结,得出学习内容:轮胎功能、轮胎与轮毂的组合、轮胎标识、轮胎种类、轮胎的结构等。 讲授法

头脑风暴法;(教师应加强引导) 实物

图片

黑板 20min

2 轮胎功能及其与轮辋的组合 学生分组借助工具书及资料,查找轮胎的常见故障现象、轮胎功能、轮胎标记、刹车距离与花纹深度的关系、轮胎与轮辋的组合。 自主学习

2人小组

教师指导 教材

其他资料

黑板 30min

3 学习目标检测 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纸的1~4题,可以两人一组完成(或布置幻灯片让学生完成)。 自主学习

成果展示 教材

作业纸 15min

4 轮胎标识 学生分组借助工具书及资料,查找轮胎标识的含义;教师讲解轮胎高度、轮胎转速的计算方法。 自主学习

(独立完成)

教师指导

教师讲授 教材

黑板

投影仪 25min

5 学习目标检测 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纸的5~9题。 自主学习

成果展示 教材

作业纸

幻灯片 15min

6 轮胎种类 教师讲授轮胎的种类、应用范围及各自的特点。 教师讲授 教材

投影仪

黑板 20min

7 学习目标检测 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纸的10~14题,可以两人一组完成(或布置幻灯片让学生完成),结果自己展示出来。 自主学习

成果展示 教材

作业纸 15min

8 轮胎的结构 教师把轮胎名称标在黑板上,与学生交流,师生对话,小组补充完成内容(如13题) 分组(4人)

教师指导 实物

图片

模型 25min

9 学习目标检测 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纸的10~11题,可以两人一组完成(分小组如同桌),结果自己展示出来,对答案。 自主学习

成果展示 教材

作业纸

幻灯片 15min

10 教师总结 结论:通过上述知识的学习,掌握了检查轮胎有无问题及选择合适轮胎的方法。 教师讲授 黑板

投影仪

(2)理论课作业纸

轮胎检查课堂教学所用的作业纸的样式如表2所示。该作业纸共有3页,表2所示的是作业纸第1页。作业纸第2、3未列出。

表2轮胎检查课堂作业纸样式

作业纸

页码:1 课程:汽车保养

教学内容:轮胎检查 姓名:

班级: 学号: 分数:

学习情境:客户要求更换轮胎

1.根据图示描述故障现象

2.据图指出标记的名称和最小值

3.下图为刹车距离与花纹深度的关系

a)读图,刹车距离从7到1.6变化多少?

b)为什么会这样?

刹车距离(湿面)

速度60-100km/h

4.根据汽车厂家维修手册选择轮胎与轮毂的组合

轮胎 轮辋

二、实验课教学设计

1.实验课教学设计实例

汽车保养课程中的轮胎检修实验课教学设计可以采用表格形式,也可以使用一般文本形式。具体的设计过程如下:

(1)学习情境设计

通过设计一个在汽车4S店或维修厂常见的场景引入课堂教学。本次课采用的课堂引入方式为:演话剧。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

①教师扮演顾客,学生扮演维修工人。故障描述:顾客的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打开车窗,听到右后车轮有嗒嗒异响,开直线时要握紧方向盘,否则汽车向右侧跑偏。请学生检查。

②学生检查轮胎外观,进行故障确认。用举升机将故障车升起,检查轮胎是否有局部损坏。在举升故障车时,应注意举升机的使用注意事项。

③教师强调注意事项,进行安全教育。

(2)学生分组

采用随机组合法,将学生分为5组,每组4人。

(3)布置学习任务

工位1:学习并查找轮胎标识。其任务为:熟悉标识,画出轮胎图。

学生查找资料,确定标识的含义。教师将轮胎上重要的标识用颜色笔作出记号,引导学生查找。

工位2:学习轮胎修补工具的使用及修补轮胎。其任务为:学习轮胎修补方面的资料,用修补工具、材料修复轮胎。

工位3:轮胎拆装。其任务为:熟悉轮胎与轮毂的装配关系、轮胎的外观检查、轮毂的外观检查及拆装轮胎。

工位4:轮胎动平衡检测。其任务为:检测轮胎的动平衡特性,安装平衡块。

工位5:成本核算。其任务为:核算修1个轮胎的费用与换1个轮胎的费用,并进行比较。

每组学生对应1个工位,20分钟后进行互换。

(4)教师演示

教师分别演示拆装轮胎、动平衡及修补轮胎的方法。

(5)巡视及指导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观察学生练习情况。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排除,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6)学习成果展示

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应向全班同学展示其学习的成果。

(7)学生完成作业纸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8)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采用回答问题并给予奖励的方式。利用20、30、50三档分数题,对向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效果的检测。口答形式,分3轮进行,每组抽取1题,若本组不能回答,将由其他组进行抢答。将各小组得分的情况记入表3所示的积分表。最后得分高者为优胜组,给予奖励。奖励方式为:利用所学技能,将故障车的故障排除,并请其他组同学观看。

表3各小组得分记录表

轮次 小组1得分 小组2得分 小组3得分 小组4得分 小组5得分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总分

2.实验课作业纸

轮胎更换/修补实验课教学所使用的作业纸如表4所示。

表4 轮胎更换/修补实验课作业纸

作业纸

页码:1 课程:汽车保养

教学内容:轮胎更换/修补 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学习情境描述:顾客的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打开车窗,听到右后车轮有嗒嗒异响,开直线时要握紧方向盘,否则汽车向右侧跑偏。请学生检查。

请说出造成汽车向一侧跑偏的原因是什么?

――――――――――――――――――――――――――――――――――――――――――――――――――――――――――――――――――――――――――――――。

请写出轮胎的结构名称以及作用:

序号 名称 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3.在何种情况下,轮胎需要做动平衡检测?

―――――――――――――――――――――――――――――――――――――――――――――――――――――――――――――――――――――――――――――――――――――――――――――。

4.通过下图分析:为什么当轮胎花纹磨损到1.6mm时,必须更换新轮胎?

――――――――――――――――――――――――――――――――――――――――――――――。

5.请简要叙述修补轮胎的过程。

―――――――――――――――――――――――――――――――――――――――――――――――――――――――――――――――――――――――――――――――――――――。

四、结束语

汽车电子技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与重要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采用本文设计的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设计形式后,由于学生已经习惯于传统的教学形式,难以及时适应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刚开始的几次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但在逐步适应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后,课堂教学效果开始明显好转。在新课堂教学方式实施到约1/2进程时,其教学效果开始明显好于传统形式课堂的教学效果。下面将试点班(0653221、0823211)与未实行新课堂教学方式的对照班(0653222、0823212)的反映课堂教学效果的数据列出,如表5所示。注:0653221班和0653222班的生源质量相同,这两个班的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由同一位教师任课;0823211班和0823212班的生源质量相同,这两个班的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由另一位教师任课。

表5试点班与对照班的课堂教学效果数据

数据类型

班级 1~4周

学生认可度 5~8周

学生认可度 9~15周

学生认可度 16周(期末考核期)

及格率优良率

0653221 53.4% 78.1% 91.7% 93.2% 34.9%

0653222 87.8% 88.2% 86.9% 86.0 23.3%

0823211 56.7% 80.3% 93.2% 93.2% 37.2%

0823212 87.8% 88.2% 86.9% 86.0 25.6%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实行新课堂教学方式班级的教学效果一直在稳步上升,并最终达到教学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班。由此可以证明本文介绍的基于德国职业教育模式的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教学设计是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袁振国.教育新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动平衡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实训;技能;实训设备;示范操作;巡回指导;汽修厂

随着我国汽车社会保有量的巨增,汽车维修行业每年都需要新增大量的维修工人,作为职业学校,如何才能更多更好地培养汽车高级维修工呢?笔者认为,培养汽修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在于汽修实训课教学模式的改进。

校内实训:突出设备先进性,抓好三个关键环节

校内实训阶段是汽修实训课教学的基础阶段,实训项目主要是对汽车发动机、底盘和电气设备等进行拆装、调试和检修,从而掌握其拆装工艺、调整和检修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水平和检测能力。

具体来讲,发动机实训设备应包括供拆装与检测用的发动机总成、电控汽油发动机实验台、柴油发动机实验台、解码器、发动机综合性能分析仪、喷油泵试验台、喷油器检测清洗机、尾气分析仪和汽缸漏气检测仪等设备,从而用来实现对发动机拆装、检修、调整以及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等技能项目的训练;底盘实训设备应包括供传动系、行使系、转向系、制动系等系统拆装用的部件和检修用的车辆,以及自动变速器试验台、ABS制动实验台、动平衡机、四轮定位仪、制动检验台、侧滑检验台等教学设备,能够完成底盘各系统的拆装、调整、检修和故障诊断与排除等项目的训练,重点实现自动变速器、ABS系统、悬架电控系统的检修实训;汽车电气实训设备应包括汽车用的各种电气设备、车身电控系统等实物教具,以及汽车电气实验台、汽车专用示波器、汽车万用表、自动空调实验台等设备,能完成电器部件、总成的拆装、检测以及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项目的训练。

校内实训项目的训练不仅要有实训设备,还应抓好三个实训环节。一是教师的示范操作,在实训中学生对刚接触的新课题会感到较难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在讲解操作步骤、实训要领的同时,必须做好示范操作。示范操作是实训课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的每一个动作都会成为学生顺利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的榜样。教师在做示范时对于关键部分要着重示范,难以掌握的部分要反复示范,同时提示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必要时再讲些相关知识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二是实训中的巡回指导,教师在学生实训操作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的检查与指导,帮助学生排除操作中的种种障碍,根据学生中存在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采用个别与集中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保证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三是实训中的技能考核,严格的技能考核是保障实训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经过对学生严格的考核,会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升华,教师也能通过考核总结出实训过程中存在的经验和教训,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高实训质量提供依据。

校外实践:紧密结合维修实践

校外实践阶段是汽修实训课教学的提高阶段,校外实践是学生在校内实训结束后,到校外汽修厂进行的顶岗实训。校外实践主要是对汽车进行故障分析、判断和修理,缩短学生和社会的距离,从而使学生掌握对汽车故障点的判定方法和维修技巧,强化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主动性。另外,将教学延伸到企业,还能及时掌握汽修行业的一些新技术,缩短学生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需求的差距。为此,学校可以与一些知名汽修厂广泛联系,开展联合办学,使得学校与汽修厂在沟通与交流中共同进步。

在修理厂进行岗位实践,教师要严密组织、严格要求学生,否则学生实训效果就会事倍功半。学生进入汽修厂后要遵守厂内的一切规章制度,实训期间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针对故障车帮助学生分析故障所在,讲解其检修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另外,每天实训前要向学生提出实训要求,结束后要进行总结,鼓励表现好的同学,交流维修实训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探讨解决办法。

总之,在汽修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校内实训要本着为校外实训打基础,校外实训为就业上岗做铺垫的思想,设置实训项目、购置实训设备、改革实训教学,真正把学生培养成适合时展的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实用型技术人才,解决目前市场上汽车高级维修工紧缺的实际问题。■

动平衡实训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汽车修理专业 项目教学法 实践教学

汽车修理职业教育就是培养维修、管理和服务等一线的综合型操作技术人员,目前大部分学校的教学,还只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孤立的理论知识和一些基本的维修操作技能,绝大部分学生毕业时只能机械地使用一些汽车维修设备。而一次汽车维修保养要运用和涉及理论实践的多个知识点或知识门类,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综合运用的培养,所以就更谈不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了,造成汽车修理单位不欢迎职校生。因此,改革教学方法,把汽车维修多门基础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目前广大汽车维修技术专业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和探索发现“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实践项目的设计制订

汽车修理项目教学应是师生通过实施一个汽车修理实践中具体操作项目工作而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汽车修理的实践操作教学项目的设计制订主要考虑一些能由学生完成的,可以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实践项目任务,设计制订时有其一定的策略:

1.实践项目应是通过走访调研企业后进行岗位能力分析,找到企业认可的实践项目内容,如:刹车片更换、轮胎更换、转向助力液的更换等。

2.汽车修理项目教学较适用于汽车修理专业大部分主干教学模块的教学范围,但专业基础课的适用性不强,如:发动机总成拆卸、尾气检测、节温器的更换都属于发动机教学模块。

3.项目应能将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结合到实践项目中去,理论实践相互支撑,缺一不可。空气流量计的检测、冷却温度传感器检测、曲轴位置传感器检测、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检测、喷油器检测、节气门控制组件检测这些是最好的理实一体的项目。

4.实践项目最好能够激发学生的实践学习兴趣和探索研究的热情,喷油嘴清洗、节气门清洗、制冷剂的充注等项目都很有趣。

5.项目完成过程比教师讲解操作维修实例要稍难些,尽量结合一些相关的专业课程,有一定的综合性,如尾气检测就需要汽车发动机、汽车电气、汽车材料、汽车检测技术等多门专业课程知识。

6.学生能以小组为单位在有限的实习课题时间段内完成任务。遇到困难,小组组员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研究或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完成。

7.实践项目教学结束后,可以通过师生共同总结把项目内容适当延伸,以适应以后的工作需要。

二、项目教学在具体实践中的运用

在实践项目教学中,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的评价标准不一定是最终的维修结果,而应该是整个实践操作、探索和完成项目的全过程。以下就是我们汽车修理实践教学运用项目教学法的一些教学探索:

1.项目内容要结合实际

项目结合实际并不容易。首先,维修实际应是实践教学项目主要来源;其次,项目要把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尽可能自然、有机地结合,多项知识点、技能点应有技巧地穿插;再次,实践教学项目要与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和学校实习基地设备状况配合;最后,项目要被大多数学生喜爱,并可以用较科学的评价标准(检测结果正确、操作规范、精度符合标准等)公平准确地给予评价。当然,不一定每个实践项目都能做到面面俱到。

我们通过调研分析确立了汽车修理企业必须的三十余个教学项目:发动机总成拆卸、更换火花塞更换缸线、正时检测、正时传动带的检测、正时带更换、尾气检测、节温器的更换、前桥总成拆检、车轮制动器检测调整、制动盘的检查测量与更换、制动助力器性能的检查、制动液的更换、制动系统排空气、刹车片更换、车轮动平衡检测、四轮定位检测、轮胎更换、转向助力液的更换、变速器总成拆检、发动机有码故障诊断(空气流量计的检测、冷却温度传感器检测、曲轴位置传感器检测、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检测、喷油器检测、节气门控制组件检测)、简单无码故障诊断、喷油嘴清洗、节气门清洗、制冷剂的充注、更换机油及机油滤清器、更换汽油滤清器、更换空气滤清器、自动变速器油的更换、雨刮片的更换、万用表的使用、故障检测仪使用、示波器使用、扭力扳手的使用等。

2.项目实施前要精心策划

学生在独立完成项目前,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引导主要包括对关联知识的梳理和对实践项目具体实施的解释或演示。

(1)关联知识的梳理要抓要点、有条理、避重复。应该抓住重点知识的讲解,力求精练,如能结合简单的例子穿插实际操作进行最好,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并印象深刻,也为学生完成后续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教师要解释清楚项目实践的步骤,相关维修资料、维修参数要及时给出。教师除了要告诉学生即将完成的项目内容,还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的操作工艺顺序,应该先操作哪部分、后操作哪部分。

(3)汽车修理实践教学中许多的操作手法、操作工艺、操作经验、操作技巧是单纯的讲解无法有效传达的,必须教师做好演示或示范,看似简单的扒轮胎项目中舌形撬棍和压杆鸟头的配合使用就是关键手法,教师必须边示范边讲解,学生必须把操作细节反复看清后才能正确操作,否则扒轮胎操作中极易损坏轮胎或造成安全事故。

3.项目任务要妥善推进

项目任务是由学生独立完成,还是分组合作来完成,要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来确立。笔者通过多次的教学实践得出:单纯针对某一新知识或课题的项目,以学生独立完成较合适;而对于涉及知识面较广、难度较大的综合项目,如:发动机空气流量计的检测、冷却温度传感器检测、曲轴位置传感器检测、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检测、喷油器检测、节气门控制组件检测、简单无码故障诊断等较复杂项目则要分组合作完成,因为学生们可能机电知识各有所长,知识的互补性可以帮助他们解决更多的问题。

汽车修理实践教学项目推进要遵循四点原则:

(1)循序渐进性原则――每个汽车修理项目以及各个汽车修理实训项目的衔接都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原则,如必须先进行各单项传感器检测项目后才能进行综合有码故障诊断项目或无码故障诊断项目。

(2)仿真性原则――实践项目推进仿真度越高,学生感性认识就越强,训练的质量也就越高,因此,项目实践教学最好在台架或实车上进行,项目推进辅导时最好请有较强实践维修经验的老师参与。

(3)针对性原则――汽车修理课程项目实践教学围绕汽车修理项目内容和现有汽车修理实习实训条件,项目训练应有较强的针对性,训练目标要明确,操作步骤的策划要充分讨论并做到操作细节具体化。

(4)互补性原则――汽车修理实践教学项目涉及多个专业主干课程,知识技能联系紧密,各组汽车修理资料、人员、检测设备、时间安排及配合要合理,应互为补充,尽量避免重复或空缺,从而达到相互学习启发促进,集约利用教学设备,提高项目教学效率,节约实践教学时间的多重效果。

4.项目教学时适度引导和指导

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引导和指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指导的深度理应所不同。项目教学法的主旨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知识、研究探索、提高技能,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即使学生有问题,也应该是启发性的,如尾气检测反映的几种故障:①CO低、HC很高、CO2低、O2高说明某缸可能不工作;②CO很高、HC高/很高、CO2低、O2低说明混合气浓;③CO很低、HC高/很高、CO2低、O2高/很高说明混合气稀。教师可以不直接告诉学生故障结果,而应从侧面进行启发:CO低、CO2低说明燃烧没问题或是燃料比例小,CO很高、HC很高说明燃料比例大或燃烧不充分,HC很高同时O2高说明部分没燃烧好且均有结余,O2低说明氧气消耗大,学生通过综合分析后是能够得到检测结果的。非正面、非全面的提示性指导不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5.项目结束的小结交流很重要

实践项目完成过程是学生自己学习、研究、操作、排故的过程,为了能相互交流、相互促进,项目完成后的小结交流相当重要。小结包括知识小结和技能小结(操作经验小结)。知识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归纳与该项目相关的知识点,在相互交流中找到自己理论上的不足而后进一步提高。技能小结中,交流操作方法、维修工艺,可以介绍成功方法,也可是失败经验,往往一个项目要失败多次才能成功,失败经验有时比成功经验更宝贵。“一题多解、一故多排、一修多法”是应该在教学中极力推荐的,每一种方法不管难易都应该展示给学生,再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这样,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操作维修技巧,全面吸收整个项目活动的精髓,维修思路会很宽阔,所以项目总结必不可少。

另外,教师应该启发学生对项目进行拓展和延伸,针对学生以后可能遇到的类似问题,能够想到用某些平行知识和技能进行解决。比方,车轮动平衡检测调整时平衡块使用过大,而大平衡块因使用很少而单位没进货,这时可以用质量累积法暨同时装两个平衡块加以解决,但也可以依靠力学极惯性矩知识把轮胎轮毂对转180°后再动平衡调试,往往这时就只需要装一个很小平衡块就能解决问题,在企业中能巧妙运用平行知识和技能进行特定故障排除或解决维修保养问题的员工其发展空间是很大的。相信项目教学法在汽车修理实践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能培养出更多的为用人单位欢迎的汽车修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文明编著.《高职项目教学理论与行动研究》.科学出版社.

[2]卢双盈,李向东主编.《职业教育学》.兵器工业出版社.

[3]肖永清.《贯彻实施二级维护制度提高我国汽车维修业管理水平》.《商用汽车》2001年05期.

动平衡实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师资不足;小组教学;轮胎模块

一、问题的提出

(一)汽修专业师资不足。技能在职业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实训更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它直接体现学生对所学专业技能掌握的程度。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有很多人基础薄弱,学习信心不足,对文化课期许不高,但大多数学生都很想在专业上有所建树,所以在专业实训课上表现特别积极。

可是一个班往往只由一个老师授课,势必会出现老师不能兼顾所有学生的问题,这样,尽管老师很累,可是还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得到老师及时的指导,课堂学习效果不佳的情况。多配备老师虽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现在汽修专业师资紧缺,师生比严重不足,问题越来越明显。

(二)课堂上学生多,场地大,教学秩序不好维护。由于实训有风险,如果没有指导教师在旁指导,是不允许学生乱动实训器材、擅自动手操作的,所以当师资短缺时,汽修实训就总是一大组学生围着一台车辆或一台仪器,在一位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学习。这样,当一或两位学生操作的时候,其它学生就很容易出现闲散、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课堂容易松散;再加上车间空间比较大,学生有时候会游走到其它设备面前,更有甚者,个别学生还会趁老师不注意,悄悄溜到车间外面,或是上厕所,或是买吃的,或者干脆就去打球、估计快下课了,老师要点名时再回来,即使老师严加管教,还是会有这种现象出现,让老师们很无耐。所以汽修实训课堂的调控也一直是专业课老师面临的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一)有序管理,创设企业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实训课堂成为真正的生产现场。教学过程的管理应该是科学、严谨、高效的,但现实是中职校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一旦工作任务不紧张时,就会松弛下来,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全身心地投入,需要教师创设与之适应的情景和氛围,在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协调关系,引导学生忘掉自我,自然地进入到学习中去,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实践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二)采用分组教学。由教师提前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实训考核表,事先选拔、培训小组长,以解决实训指导师资不足的问题,同时还可以避免学生教学生时小组长操作与管理不够规范的问题。这样,更多的学生可以在同一节课上、在相同的时间里获得实践的机会,通过亲身实践得到的结论用起来自然就会得心应手,当学生学有所得的时候,整个教学过程也将一直处在紧张有序的状态中。

(三)注重对学生实践过程的评价。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汽修专业技能考核,有些 “唯技能操作”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不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今天的评价应该是尊重学生个性、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鼓励学生创造性和独立性的。我的处理办法是,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当学生实训的时候,多观察他们,准确无误地指出他们的优点与不足,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该强化什么,该改正什么,该保持什么。

(四)上实训课时尽可能使用规范的任务书。任务书上有操作步骤指导、实训参考数据、实训过程、实训体会及教师评定等相关栏目。它不但拓展了实习报告的功能。也使操作过程系统化、规范化,更贴近社会上汽车修理厂的生产实际。任务书对学生的实训操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既可以缓解师资不足的矛盾;还可以进行资料记录、协助学生自我总结、给教学评价提供依据等。

(五)当教学中涉及到小零件时,要用好云台等辅助教学设备,解决学生因看不清教师的演示而涣散注意力,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现象。

三、以轮胎模块为例浅谈实施小组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实际应用

(一)课前准备内容

轮胎是底盘中行驶系的内容,看起来虽然直观,但在车间中存在的位置很分散,当学生在不同的位置处理轮胎的时候,课堂仍然不好控制,同时学生多,实训教师又很缺乏,即使申请配备一名助教似乎也不够用。所以我采取了按模块划分项目,选拔培养小组长,让他们每个人负责一个项目,帮助我指导学生操作,管理实训过程,进行小组教学。为此,我在课前做了下面三件事:

1.安全文明操作教育。安全文明操作在实训课上永远是第一位的,怎么强调都不过份,特别是采用小组教学,由学生来管理学生、指导实训的时候,所以我在授课前,就把前几届学生在实训车间遇到的几起因设备误操作引起的安全问题,多亏学生工作服和工作鞋穿得整齐才化险为夷的实例讲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并接受安全生产是可以通过预防做到的,达到在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自觉加强安全防范意识的效果。

2.制订考核表。相关轮胎的模块主要有:轮胎拆装、轮胎磨损、漏气检测、轮胎充气、轮胎动平衡、轮胎换位、轮胎扒胎等。在考虑到时间束缚和生产实际需要后,我确定了四个模块内容:轮胎拆装、轮胎磨损检测与轮胎充气、轮胎动平衡、轮胎换位。

模块确定之后,还需要针对每个模块的内容制订考核表,我在制订的时候就将考核分划分为二块,一块是实训操作分,一块是实训态度和纪律表现分,每一块又按不同的表现细分为四个等级,对应不同的分值,旨在强化学生的操作规范和课堂纪律。

3.培训小组长。为顺利实施小组教学,我在课前提前选拔、培训了小组长,选出的小组长一定要热爱学习,愿意动手,乐于为学生服务,愿意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体会自己的价值,有积极、健康的心态,能友善地与同学沟通,具备这些条件的人,就可以加以培养、重用。

之后我就利用业余时间专门针对实训项目对小组长进行培训,从实训目的、实训要求、动作要领、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等等方面进行传授,等小组长掌握了实训要点及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处理措施之后,我会对他们进行项目实训考核,用我事先准备好的评价表,对他们的操作过程进行评定,由于我已经把考核项目细分到每一个点,当我在考核他们的时候也是在教给他们怎样运用这些细则去管理他们小组的学生,这样做是因为组长也是学生,有时候掌握不了分寸,当我在考核小组长的时候,也注意吸取他们的意见,之后再修改我原有的评价表,这样既有利于教师制订更科学合理的考核表,更便于组长把握对组员的过程评价。

(二)授课中老师与组长密切配合

1.让组长配合教师演示。教学模式有了之后,还需要安排教学进程,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在反复思考之后,决定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将轮胎维护的必要性及操作要点与本班学生的劳动态度和科学的操作方法联系起来,必要的时候请小组长加以演示,以加深学生对本次实训教学的理解与掌握,事实证明,效果不错。

2.组长和老师共同指导、管理学生。实训过程中,由于之前我已把班内同学分为6组,每一个组长带5-6名同学,不至于出现闲散或拥挤现象,老师则可以游走于组与组之间,进行全面掌控,随时记录下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现象,并协助组长指导学生解决现场遇到的问题,由于每一个实训场地微观上有组长在管理,宏观上有老师在协调,教学过程很可控。

3.组长可及时考核组员。每名学生实训结束后,小组长会针对考核表要求对其打分,并告知组员问题出在哪里,组员也要把由小组长签过名字的考核表上交之后才算完成了该实训项目。

4.教师总结更全面到位。全部学生操作完成后,再由老师点评本次课的成功与失败之处,由于老师一直都在观注全场,掌控课堂,自然了解课堂上存在哪些亮点与不足,这样的点评才更加充实、准确,也使学生对本次课的要求和要点理解更加深入。

(三)实行小组教学后的反思

1.小组教学的益处。采用了小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培养一批得力的助手,解决实训老师缺乏的困难,课堂管理有序,当“指导老师”多了后,学生的参与面也多,当大家都有事做、课堂按部就班的时候,学习效率特别高。

2.小组教学的难点。小组教学这种模式优势很多,但需要教师前期做大量的工作。既要制订好详细的考核表,又要把小组长培训好,培训内容当然既包括管理能力又包括实践能力。如果做不到这两点,组长不能或无法协助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将会使课堂仍然处于不可控状态,那么小组教学也就失败了。

四、结语

提高中职校汽修专业实训课堂学生参与度完全可以采用小组教学。

小组教学在提高学生参与度过程中功不可末,其它实训项目完全可以借鉴,即使是仿真课堂上也可以。让学生指导学生,并不是让老师撒手不管、放任学生,老师的作用仍然是不可替代的:考核学生,准确地指出学生操作过程中的不足,督促组长,完善过程性评价,优化课堂教学,合理运用教学手段、把所传授的项目与企业有效对接,创设真实的生产情境等等。

动平衡实训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职汽修专业;实验实训教学;素质

随着汽车新技术的发展,车型的改进,中职汽修专业教学必须把实验实训作为重点,充分关注社会的需求,以促进学生的就业为目标,把就业导向作为中职汽修的办学理念,切实加强教学建设和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突出技能为主的办学特色。

建设实训基地是基础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这两个基地是实现实训教学的重要物质条件。(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2001年我校的1700万元的日本无偿援助汽修设备到位,建立了实训中心。包括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测中心、底盘拆装与检测中心、电器设备拆装与检测中心、车身修理与喷漆中心。主要设备有发动机综合测功仪、V.A.G1552解码器、镗缸机、磨缸机、电喷喷油器清洗机、火花塞实验仪、奔驰四缸柴油发动机、菲亚特汽油发动机、汽油机与柴油机透明模型、废气分析仪、烟度分析仪、轮胎拆装机、轮胎动平衡测试仪、制动测试台、灯光测试仪、汽车升降机、国内一流烤漆房等290多项维修设备。(2)校外实习基地。与轻型汽修厂、储运公司汽修厂、松花江专修汽修厂、江苏钣金喷漆汽修厂等十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作为实习基地实习、实际操作、排除故障、解决疑难问题。并且当学生毕业时,由厂方和学生双向选择,实现招工与就业双赢。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保障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衔接的纽带,是实现实验实训的有力保障。要求教师:(1)熟悉教材。(2)了解学生基础,因材施教。(3)操作技能熟练。(4)有一定的实际修理技术。(5)组织教学能力强。(6)校内外协调管理能力强。(7)能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幻灯片等。注重专业教师的进修、培训、技能比赛。一方面做好在职学习和教研,一方面参加河北省组织的汽修骨干教师培训和专业教师技能比赛。先后参加了河北省师大职技学院、河北省农大、邢台职技学院、河北省劳动厅、河北省交通专科学院等组织的培训和技能比赛,使专业教师从理论和技能等多方面都有所提高。另外,利用到校外汽修厂实习,聘请专业修理人员到校讲课等方式,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教学质量。

细化规则为关键明确实训的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写好实习计划和实训报告。具体内容如下:(1)掌握各总成、零部件就车检测、拆装的顺序、方法和内容。(2)各部件拆下后的分解、检测、清洗、修理内容和调整方法。(3)配合教材、多媒体课件和实验台的演示,学习其结构、工作原理。(4)由教师设置不同的故障,学生对该系统进行诊断,找出故障原因。根据故障现象,拆下相应的总成或零部件,进行检测、分析原因、排除故障、正确安装、调整,掌握修理技术。(5)作好训练日志,开展专题讨论,及时总结。(6)进行考核,针对不同车型,由学生独立分析,查找资料,完成故障诊断与排除修理的全部操作。(7)学生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和训练后,要经常、及时地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际操作,检验学习效果,增加动手机会和对不同车型的了解、对比,不断提高综合能力。(8)与劳动考核部门联系,取得技术等级证书。中职学生要顺利进入社会就业,必须持有“双证”,即毕业学历证书和专业技术等级证书。所以,一方面使学生理论学习和技能操作紧密结合,一方面要认真学习专业技能鉴定的有关知识,按照技能鉴定的考核标准,掌握相应的系统知识。

动平衡实训总结范文第9篇

二战以后德国迅速崛起的综合国力和经济水平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高度发达的德国职业教育体制。尤其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被喻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成为德国职业教育的代名词。目前有很多汽车职业学校和教育专家都在研发以德国双元制教育为基础的汽车课程体系。

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培养具备现代汽车结构、原理、检测、维修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汽车检测与维修能从事汽车工程领域内的车辆现代测试、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管理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性人才。要达到此方面要求,其学习过程应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从基础课程开始学习。有了良好的课程基础及学习方法,对于人员素质后期提升尤为重要。现在各院校一般为在校高职类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一般有:《汽车认识》、《汽车发动机机械》、《汽车底盘机械》、《汽车基础电器》、《汽车机械基础》等课程。

学生在学习此类课程前应学习完《机械基础》、《汽车常用工具使用》、《汽车认识实训》等课程的学习,要求具有基本了解各零部件名称、位置和功能的能力。通过学习,可为后续的《汽车性能检测》、《汽车控制类系统的检测与维修》和《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与维修》等课程领域打下坚实基础。要适应现代汽车企业的需求的人才,既要会干,又要会说、写。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时刻围绕企业的要求进行培养。

目前中德诺浩北京汽车学院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该学院是与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引进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教学。该学院是将实际的工作场景搬入到课堂,采用情景化教学。在本篇中主要阐述《汽车底盘机械系统》教学的场景,那么将实际的工作场景搬入到课堂就要求首先硬件上要达到企业工作及教学的需求,所需硬件设施如下:

1、场地:该实训室面积要求260―300平米,层高不小于4.5米,要求能进入整车;

2、配备三个举升设备(其中两个为两柱式举升机或剪式举升机,一个为四柱式举升机,安装四轮定位仪);底盘测功仪;

3、配备压缩空气管路;

4、地面采用环氧树脂材料进行铺设;

5、配置相应数量的桌椅(按照此面积及中国式国情建议30套);

6、多媒体教学区;

7、中档型实训轿车3台(如桑塔纳);

8、扒胎仪、动平衡机各2台;

9、相关底盘系统实训台架;

10、配备上下洗手池等基础设施;

在达到以上的硬件要求之后,在真正的课堂上完全按照以4S店车间为背景的工作情境展开教学和学习,学生课堂是以一个实际的工作任务为导体,教师让学生通过拆装来学习部件的安装位置和构造,通过实际故障案例分析学习各部件的作用和原理,通过专用工具的使用学习各部件检测的方法,通过实车操作学习故障排除的方法,强调利用案例、项目和行动导向等方法实施教学并且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来进行,每个课堂上学生数量最多为30人,确保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实践的机会,以下是针对六部法的主要介绍:

资讯――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基础知识、资料信息、工具使用等;是学生为完成此任务需掌握的必要知识及信息。

决策――对学生进行分组,明确负责人以及各组员职责教师对各组项目、任务进行布置,引导学生对故障进行相应的问诊,提示学生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准备工作;

计划――学生根据理论知识以及查阅维修手册,对即将开始的工作制定出完整的工作计划,(要求学生按组或独立制定)。老师审核计划是否能够安全执行、并对学生的工作计划进行点评;

实施――教师准备场地、设备设施、工具资料等。学生按照工作计划进行实施,并将实施的结果填写到相应的表格内;

检查――学生验证故障是否真正的排除并将方法例出,教师检查学生测量的结果;

评估――教师通过各种方式验证学生掌握的内容(填空、问答、演讲等),对学生本堂课的表现做出点评,并且对本课堂的内容进行总结、汇总、延伸。

中德诺浩组织中德两国的汽车技术专家、经验丰富的维修技师和职业教育专家,共同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为定位 “原汁原味”地吸纳了德国经验,又结合我国实际充实教学内容,使我国汽车维修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世界接轨,培养出国际化的汽车维修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需求最旺、规模最大、体系最全,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创造了新的良好机遇。我们一定要加强职业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认真吸取国外的成功做法与经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恒,刘利民《汽车转向行驶与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动平衡实训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机械原理课程;创新能力;实践环节;项目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254-02

《机械原理》是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机械类专业中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它在机械工程人员的培养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学生牢固掌握专业技术的重要环节。在基础课到专业课之间起着无可替代的桥梁作用。

一、机械原理课程的学科现状

目前的机械原理课程目标具有一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造成理论知识偏多偏深,实践技能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第二,在课程结构上,学习内容受到限制而产生狭隘和滞后的弊端,不利于培养创新能力。在制造业的发展急需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今天,学科现状不能满足需要。第三,在课程实施上,课程教学基本是一个封闭的过程,最大的弊端是使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对教学质量检验的滞后性。

传统机械原理的教学特点是:教学理论性强、概念抽象,与实际应用有一定距离。授课方式上以教师讲授为主,由概念引入知识,以逻辑推理为中心。教学过程中基本没有学生能力培训的环节,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很不利。同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总是先理论后实践,容易产生实践与理论分离的现象,教学很难适应职业教育培养的需要。为此,进行教学改革,开展项目教学,按照学生认知规律与实际工作项目的顺序来优化教学内容势在必行。

二、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机械原理》课程改革方案

(一)改革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的改革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增加或删除,而是在专业化的前提下,优化组合了相关内容的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思维整体性的构建。教学内容的改革突出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培养创新能力。围绕教学内容方面主要做了以下方面的调整。

1.理论课与实验、实践课学时的调整

多年来,机械原理课程存在着理论课课时过多,实验和实践课课时偏少的现象。我院自机制专业成立以来,每学期理论课和实践课学时分别为:理论课为70学时,实践课4学时。近一年,增加一周课程设计时间,但试验课受条件限制,很少开展。针对这一现状,在课改方案中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理论课课时针对模块化教学的需要,设计为55学时;单独开设试验与实践课程,课内试验为12学时,此外进行为时2周的课程设计(课外进行)。加强了实践课时量,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的能力,同时,理论课教学也基本满足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要求。

2.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大幅度调整

以前的机械原理教学侧重于基本知识点的分析方面。内容上包括: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力的分析、常用机构的设计等方面;机械运转及速度波动调节和机构的平衡等方面很少涉及。现在,随着机器向着高速、自动化、精密化方向的发展,机构如何在高速下具有较好的动力性能显得尤为重要;机构的多样性创新需要各种机构合理综合与合理选型。因而,教学内容方面要适当调整。在总的理论课课时减少的情况下,调整的教学内容更接近于工程实际,更具体化。教学内容的安排做到“宽而精”。“宽”就是知识面广,涵盖的内容广;使学生在设计时能做到思路开阔,激发出潜在的创造性。“精”就是对机构设计的基本思路及方法做详细的阐述,使学生在面对复杂的未知机械产品时,能够做到触类旁通。

本着这些原则,课程内容上压缩了机构的运动分析和力的分析的课时,机构的结构分析保留原有的内容,因为杆组分析法对机构的多样性设计和创新设计方面,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常用机构的学习中,减少推导性内容,重点介绍机构设计的方法,增加了机构的组合设计、转子动平衡和机械调速等内容。使整个课程体系更加完整,更加系统,更符合现代工业设计对学生总体知识掌握水平的要求。

3.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长创造才干,锻炼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试验与实践教学中,始终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精神教育为主线,明确试验教学任务,更新试验教学内容,改革试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试验教学考核,提高试验教学质量。

在试验教学方面,以往实验课内容偏少,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且实验内容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完全按照指导书提供的步骤进行,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试验内容上增加了《机构认知实验》和《转子动平衡》等实验。这些实验密切联系实际,既有验证性实验,又有创新设计实验,大大丰富了实验课的内容。课程设计方面,尝试增加《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第一次融合,提高学习兴趣。

此外,实践教学涉及的实验及课程设计要合理安排,循序渐进地进行。为此,将机械原理中涉及的实验与实践分为三个阶段,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各阶段的基本内容为:第一阶段,机械认知实践阶段,学生通过参观实训车间的设备、动手拆装减速器装置,了解轴、齿轮、轴承等常用机构与零件,加深对机构的感性认识。第二阶段,机械基础实践阶段,让学生利用学期内安排的钳工、车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等环节了解与机械原理相关的内容。这样,学生一方面能充分利用实习时间,掌握更多知识,又在不占用理论课时的基础上,加强了实验、实践教学效果。第三阶段,机械综合实践阶段,这一阶段建立在前面环节的基础上。例如,机械原理实验中,前面分别学习了常用机构的设计,也进行了相关的认知实验,此时可布置一个综合性的课程设计:用图解法对牛头刨床机构进行运动分析、构件受力分析,确定最小传动角出现的位置,确定原动件的平衡力矩。通过这一阶段的实验设计,使学生综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系统的培养与锻炼。

此外,可以采用灵活方式设计一些综合实验,只布置实验任务与最后要求,而完成实验任务的过程则由学生自己确定。例如,布置一个能实现将回转运动转变为往复运动的设计,方案可以有很多种,让学生自己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正确性。这样,学生完成实验有较大的灵活性,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造性的发挥创建一个适宜的环境。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程改革必然导致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教师在教授基本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总的目的只有一个: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机械原理》的教学中,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可以带着学生层层推进,逐步引导学生领会相关内容。例如矢量图解法分析速度和加速度的内容,可以改变教学顺序,先讲相对容易些的速度分析;在熟悉矢量多边形应用的基础上再讲解复杂的加速度分析,学生就能容易掌握所学知识。对于简单的概念性较强的内容,要以学生自学为主,辅助以课堂提问,加深学生印象。例如学习四杆机构的演化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先介绍曲柄摇杆机构演化成曲柄滑块机构的方法;再介绍机构演化的基本途径,接着让学生自己观察教材中几种导杆机构和曲柄滑块机构的区别,总结这几种机构是如何由曲柄滑块机构演变来的。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很容易发现规律,不仅深刻领会了学习的内容,还对机构的多样性演变方法有所启发。

(三)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积极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

教学手段方面,开设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教学体系,不断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鼓励学生探究式学习,基于研究和开发的学习,积极探索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课件的开放性教学新模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过程结合教材内容,并根据我院现有的设备,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模式进行教学。对机械原理中部分知识内容划分为多个学习子情境,在各个学习情境的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带着任务有目的地去学习,查阅资料,听取教师的理论讲解,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取资讯;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决策;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辅导,最后教师参与学生工作成果的检查与评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通过真实的工作成果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善教学效果。

这种以“项目”为主线,将教学内容有机地贯穿在一起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丰富的项目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体会到企业实践中的众多实际问题,有效提升学生应对实际问题、解决机械工程难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传统教学计划,教师拘泥于课本的教学,已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在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中,有必要探索具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之路,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马永林.机械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薛铜龙.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3]张晓玲.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

[4]符炜.机械创新设计构思方法[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上一篇:钢结构实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快递实训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