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细胞癌范文

时间:2023-03-18 20:34:31

胆管细胞癌

胆管细胞癌范文第1篇

【关键词】肝胆管细胞癌;MRI;诊断;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744-02

肝胆管细胞癌属于一种临床上较少见的原发性肝癌,它起病隐匿、生长速度快、发生转移的几率大、患者生存率不高;可于任何年龄段发病,一般以40-49岁居多,男性多于女性。磁共振(MRI)是一种新的高科技诊断技术,对肝脏内多种疾病均可良好显示和检测,在肝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准确率方面MRI要优于CT检查。我科于2009年2月-2011年2月期间,对临床怀疑为肝胆管细胞癌的26例患者进行了MRI诊断,现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6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疑似肝胆管细胞癌病例,年龄范围为44-67岁,平均年龄为51.6岁;其中,17例男性病人,9例女性病人;26例病人均先后进行了MRI及术后病理检查。

1.2 方法 26例研究对象均使用西门子Avanto 1.5T超导型磁共振系统,相控阵体部线圈;在研究对象一次性屏气下,对肝脏实施全方位扫描,时间一般为15-22s,扫描层厚度为6-8mm。应用二维快速小角度扰相梯度回波轴位和冠状位T1WI及呼吸门控T2W I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同时加用脂肪抑制技术;冠状面扫描时应用TR3.5-3.9ms,TE1.0ms;需行动态增强扫描者,先按照0.1mmol/kg配置钆喷替酸葡甲胺,注射12-18s后进行扫查。

3 讨论

MRI诊断肝胆管细胞癌的基本原理为:机体器官组织中氢原子核,经强大均匀磁场作用及特定射频脉冲激发时,发出信息信号,这些信号被MRI接收设备处理后成像。基于氢原子核在机体水分中存有,而肌体任何的病理过程均可有水分的改变,从而引发氢原子核的变化,进而产生了磁共振影像的改变【1】。

肝内胆管上皮细胞为肝胆管细胞癌的主要起源部位,多数为导管状腺癌,少数为状腺癌及黏液腺癌;它主要有三种生长方式,即为胆管周围浸润、肿块和胆管腔内生长。镜下可见癌组织为实性团块,主要成分为癌细胞、纤维组织、坏死组织及粘蛋白;癌细胞排列为索状或巢状,于癌巢间我们可发现有丰富血窦【2】;以上各组成成分所占比例、分布情况在肿瘤不同位置上均有所不同:肿瘤主要为大量癌细胞、少部分纤维组织,而多量的纤维组织和少量癌细胞构成了肿瘤中央部分,粘液腺癌中可见粘蛋白成分,通常会在癌细胞网内存有大量的粘蛋白成分。肝胆管细胞癌的MRI早期强化的病理学成像基础为未有死亡的、存活着的恶性肿瘤细胞,肝胆管细胞癌癌肿的MRI延迟强化的病理基础为纤维组织成分。

肝胆管细胞癌MRI诊断图像1例

MRI图像显示有肝门部位或者肝裂被压迫变窄、闭塞或位置偏移,肝内血管如下腔静脉压迫变形及走向发生偏移,以及肝脏表面有局限性突起等肝胆管细胞癌占位迹象;肿块边缘欠清晰且不规则;在肝门及腹膜后可探及转移性癌肿;在T1加权图像上,肝胆管细胞癌信号强度高低不等,可呈低信号、高信号和等信号;在自旋回波长、多回波图像上,大部分肝细胞胆管癌呈不均匀的高信号区【3】,并随着回波时间延长信号强度的衰减,信号也变得更不均匀。

不可单纯的依据MRI图像进行本病的诊断,需结合其他各方面资料进行综合判断,才可降低MRI的误诊率。本次的26例研究对象,其中有1例肝脏良性肿瘤同时合并有感染的病人,由于周围形成炎症过程而发生炎性渗出,结果导致肿块边界模糊不规则,而误导诊断医师做出了癌肿浸润形成的错误诊断;此例病人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肝脏巨大良性肿瘤合并感染。

MRI检查诊断技术是近年来新的有效诊断肝胆管细胞癌方法之一【4】,动态对比增强序列手段的开展和应用,使得肝胆管细胞癌的MRI检出率和显示率进一步提高,我们本次研究的结果也证实了MRI诊断肝胆管细胞癌具有高准确性,诊断准确率高达92.4%,误诊率仅为7.6%;既往核磁共振检查技术的诊断效果远较CT检查差,现如今,随着MRI扫描时间不断的短缩,其成像分辨率也逐步的提高,从而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肝胆管细胞癌术前MRI诊断的准确率;由此可见,MRI诊断肝胆管细胞癌确实具有极多优势。但其同时也是存在有缺点的,并不是适宜所有的群体采用,有其应用的禁忌症和适应症;故要求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当依据病人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的、恰当的检查方法,应尽量的使用MRI联合多种诊断方法对病人实施检查和诊断,以便及时的、精准的给临床医师提供术前评估参考资料,使医师能选择出正确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范兵,刘善德,王霄英.胆管癌的影像诊断及进展[J].当代医学,2009,12(26):697-698.

[2] 潘晶晶,钟燕,王海屹,蔡幼铨,叶慧义.胆管细胞癌的CT、MRI表现[J].当代医学,2009,8(26):396.

[3] 于清太,黄崴,郭宝忱. 胆管细胞癌MR诊断的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1, 7(5):991.

胆管细胞癌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肝细胞癌;肝胆管细胞癌;CT诊断;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2(c)-019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T in the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cholangiocarcinoma.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63 case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20 case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our hospital were studied.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the two methods of dynamic enhanced scan and spiral CT scan in all patien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CT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the rate of 92.1%,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hepatobiliary cancer with the rate of 85.0%; B were 77.8% and 55.0%, pathological diagnosis coincidence rate of CT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liver and gallbladder carcinom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rate of B ultrasound diagnosis.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omplicated with cirrhosis, HBsAg positive, AF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hepatocholangiocarcinoma patients, with stones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of hepatocholangiocarcinoma patients. There is specific differences between CT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hepatocholangiocarcinoma. Conclusion Spiral CT scan and delayed sca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hepatocholangiocarcinoma accuracy and examination results, identif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hepatocholangiocarcinoma combination of the clinical data and complications of patients, it has a high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epatocholangiocarcinoma; CT Diagnosi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肝细胞癌和肝胆管细胞癌均属于原发性肝癌,其中肝细胞癌发病率占原发性肝癌的90%以上,肝胆管细胞癌则占5%左右[1]。原发性感染、起病隐匿,早期患者多缺乏典型症状,临床确诊困难,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作为两种最为常见的原发性肝癌,肝细胞癌和肝胆管细胞癌具有非常相抵的生物学行为,胆管细胞癌确诊后即使门静脉受到侵犯时仍可通过手术将其肿瘤全部切除,患者预后良好,但肝细胞癌侵犯门静脉时已属于晚期,患者预后极差[2]。因此,提高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的准确率以及明确肝细胞癌和肝胆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对于患者后续的治疗及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超声和螺旋CT都是临床诊断肝内占位性病变的检查方式,其中超声由于具有无创伤、方便、价廉的特点,是首选的检查方法,但其诊断的准确率容易受到操作医师手法和主观经验以及肝脏本身质地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螺旋CT相比较而言则具有对肿瘤组织高敏感性和高精度的特点[3-4]。为了进一步提高原发性肝癌以及肝细胞癌与肝胆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准确率,对2013年9月―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63例肝细胞癌患者及20例肝胆管细胞癌患者进行研究,对B超和CT诊断对其诊断效能进行比较,以明确CT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63例肝细胞癌患者及20例肝胆管细胞癌患者进行研究。其中肝细胞癌患者中男54例,女9例,年龄32~83岁,平均年龄(53.1±3.9)岁;肝胆管细胞癌患者中男16例,女4例,年龄33~84岁,平均年龄(62.7±4.5)岁。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腹胀、右上腹隐痛不适、黄疸和乏力等症状。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肝脏单发病灶,病灶内无出血及坏死;②2 cm≤病灶直径≤6 cm;③临床资料完整;④对增强对比剂无过敏者。

1.2 方法

分别对所有患者行B超检查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超声扫描方法:患者常规禁食12 h,采用DU8、GE-LOGIQS6及HD11X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常规对肝脏各个切面进行检查,探头频率为3.5 MHz,观察肿瘤形态、大小、位置、边界、内部和边缘回声、包膜;腹腔积液、门静脉有无癌栓、肝内胆管走形、淋巴结肿大;肿块内部及周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彩色血流信号显示情况;门静脉及肝动脉的血流频谱变化情况。螺旋CT扫描方法:患者禁食4~6 h,扫描前15 min 10 mg 654-2肌肉注射,5 min饮水1 000 mL。采用GEOptimaCT660螺旋CT检查。扫描范围为膈顶至肝脏下缘或盆腔。平扫和增强扫描均选择层间隔与5 mm准直扫描,层厚0.625 mm,层间隔拆薄;增强扫描所用对比剂为370 mg/mL碘帕醇(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91012)或350 mg/mL碘佛醇(tyco Healthcare,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00546,80~100 mL),对比剂注入后28 s行动脉期扫描,注入后50 s行门脉期扫描,注入后120 s行延迟期扫描。以手术比病理学结果为标准比较B超与CT诊断的准确率,分析所有患者CT诊断的特性,同时比较肝细胞癌与肝胆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影像学表现情况。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y计学软件对该研究中记录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

2 结果

2.1 CT诊断特性

63例肝细胞癌患者检出瘤体共计92个,肿瘤平均直径为0.8~13.2(7.1±2.5)cm。CT平扫显示低密度瘤灶共计73个,CT值为22~54 Hu;等密度瘤灶13个,高密度出血瘤灶2个,稍高瘤灶4个。CT增强扫描:92个瘤灶在肝动脉期均呈现明显强化,CT值为76~134 Hu,与平扫相比,强化幅度大于20 Hu。其中49个肿瘤显示不均一强化,可见有更低密度无强度坏死区域。

20例肝胆管细胞癌患者检出瘤体共计20个,肿瘤平均直径为1.7~13.5(6.5±3.4)cm。CT平扫:20个瘤灶均呈现稍低密度,CT值为16~34 Hu。其中16例边界不清楚,4例边界清楚。CT增强扫描:2例增强动脉期扫描边缘显示簇状强化,18例边缘呈厚薄不等形强化,CT值为40~69 Hu。

2.2 B超与CT诊断准确率比较

B超和CT分别诊断肝细胞癌与肝胆管细胞癌的准确率情况具体见表1、表2。

根据表1和表2可知,CT诊断肝细胞癌和肝胆管细胞癌的病理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B超,其漏诊和误诊率均明显低于B超(P

2.3 肝细胞癌与肝胆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生影像学检查结果比较

肝细胞癌与肝胆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生影像学检查结果比较见表3。

根据表3可知,肝细胞癌患者中合并肝硬化、HBsAg阳性、AFP升高等人数明显多于肝胆管细胞癌患者,合并结石及淋巴结转移者明显少于肝胆管细胞癌(P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高发的且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包括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两种较为常见的类型,且发病率均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肝细胞癌预后极差,其血液供给几乎全部来自于肝动脉,在出现门静脉瘤栓时已属于晚期,治疗方式应以动脉栓塞或插管化疗为主;而肝胆管细胞癌则是起源于二级胆管及其分支上皮的腺癌,肿瘤血供缺乏,单纯的化学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药物很难在病灶处达到有效浓度,一旦确诊则应立即给予根治性手术切除。因此,肝细胞癌和肝胆管细胞癌的早期鉴别诊断对于明确病情,选择有效的治疗方式极为重要。临床上对肝细胞癌和肝胆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手段,B超可显示出肿瘤的征象以及胆管扩张,多数肝细胞癌和肝胆管细胞癌都能经过B超检查而发现,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尽管肝细胞癌与肝胆管细胞癌之间存在一定的病理差异,也很容易发生误诊,主要原因为:①部分肝胆管细胞癌无胆管受侵表现出现,其影像学检查结果与肝细胞癌相似;②肿瘤较小,受检查设备及检查者影响容易发生遗漏;③肝细胞癌发生了胆管远处转移,但因为肿瘤本体处于检查的遗漏区域或盲区,从而造成误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CT检查在鉴别肝细胞癌和肝胆管细胞癌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尤其是因为二者病理的差异性,使其在CT动态增强扫描中会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从而提高两者鉴别的诊断率[5]。该研究也进一步对B超和CT在肝细胞癌和肝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效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CT诊断肝细胞癌的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2.1%,肝胆管细胞癌的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5.0%; B超分别为77.8%和55.0%,CT诊断肝细胞癌和肝胆管细胞癌的病理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B超。

肝细胞癌具有肝细胞癌肿瘤实质部分存在较多的呈巢状及小梁状排列的肿瘤细胞,肿瘤间质部分纤维少,以毛细血管为主,肿瘤供血血管丰富,其中肝动脉为主要的供血动脉[6]。CT平扫的表现主要根据肿瘤组织成分以及瘤灶内坏死和出血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主要呈现为低密度肿块或高密度影;螺旋CT扫描动脉期可表现出明显的增强,增强扫描具有“快进快出”的特征性表现[7]。肝胆管癌则起源于肝门部至末梢胆管上皮细胞,为腺癌,瘤灶中心肿瘤细胞数量少且分散,其多存在于肿瘤的边缘部位;间质部分主要为纤维和黏液成分,中心位置分布最为丰富,肿瘤供血血管少[8]。其CT表现主要为:①肝门部胆管癌CT平扫可见胆管明显扩张,肿瘤和周围的肝实质等密度。早期肿瘤表现出低密度,15 min后表现出高密度,该种动态变化是诊断的重要依据。CT增强扫描只可显示出胆管壁的肥厚。②末梢型胆管癌CT平扫可见边缘呈现不规则的均匀低密度占位性病变,病灶周围可见呈现长管状、圆形、边缘锐利的低密度,显示肝内胆管扩张,边缘不清。对于直径在2 cm以上肿瘤,CT增强扫描早期可见肿瘤边缘表现出轻度环状增强,晚期肿瘤中心表现出高密度,边缘则为低密度环;而直径2 cm以下的肿瘤则仅表现出轻度增强,有时会与肝细胞癌混淆[9-10]。

除了上述肝细胞癌与肝胆管细胞癌由于病理差异而表现出的不同CT影响表现外,肝细胞癌患者多伴随有肝硬化的合并症状,HBsAg阳性,AFP升高;而肝胆管细胞癌患者则多合并出现结石和淋巴结转移,二者的影响学资料也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诊断时可参考其综合进行判断。

综上所述,螺旋CT增强扫描与延迟扫描能有效提高肝细胞癌和肝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准确率,且可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影像学检查结果对二者进行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荣荣,邓永东,袁宏.2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32(8):1538-1542.

[2] 周元,徐爱兵,邵冰峰,等.混合型肝细胞肝癌-胆管细胞癌的手术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J].江苏医药,2015,41(13):1517-1519.

[3] 李杨明.螺旋CT扫描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6B):112.

[4] 唐友斌.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J]. 中外医疗,2011,30(35):182.

[5] 徐红梅.探讨肝细胞癌与肝胆管细胞癌的CT鉴别诊断[J].医学影像,2016(3):3-4.

[6] 王影,余深平,李子平.肝细胞癌影像诊断及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8(13):2548-2554.

[7] 卢景宁,彭民浩,肖开银,等.超声造影与增强CT检查诊断小于2 cm肝细胞癌的对比研究[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4,6(2):159-163.

[8] 黄元哲,杨新伟,杨家和.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治疗进展[J]. 肝胆外科杂志,2014,22(1):73-76.

[9] 徐强.17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J].中外医疗,2009, 28(26):157-158.

[10] 李仁会,范东杰.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4,43(3):205-207.

胆管细胞癌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螺旋CT; 肝内胆管细胞癌; 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 R73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1-70-02

肝内胆管细胞癌是由类似胆管的细胞组成的一类肝内恶性肿瘤。肝内(或周围性)胆管细胞癌(ICC)来自肝内胆管上皮的任何部位,如肝内大胆管(段和区胆管及其细小分支)、肝内小胆管。起源于右叶和左叶胆管交界处或邻近部位的肝内胆管细胞癌称为肝门肝内胆管细胞癌,认为是肝外病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资料,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3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6~74岁,平均59岁;病程1个月~5年不等。患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伴消瘦、腹部包块、黄疸,晚期有门脉高压症的表现,如畏寒、发热。

1.2 仪器与方法

所用CT机为GE Prospeed FI CT机,扫描参数:扫描参数:120kV,260mAs,层厚10mm,层距10mm。扫描范围从膈顶到十二指肠水平部。检查前口服等渗溶液含2.5%甘露醇的水500~800mL充盈胃肠道。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团注泛影葡胺注射液60mL,速率为6mL/s。行CT动态扫描:动脉期(注射造影剂后25s开始扫描)、静脉期(注射造影剂后60s开始扫描)、延迟期(注射造影剂3~10min后扫描)。

2 结果

2.1 诊断符合率

30例肝胆管细胞癌中经CT诊断,28例诊断正确,其余都诊断为原发肝细胞癌。诊断符合率为93.3%(28/30)。

2.2 螺旋CT平扫表现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平扫表现为不规则低密度肿块13例(图1),病灶无明显占位效应4例。其他征象:8例所在病灶出现肝叶萎缩,5例有肝包膜回缩征。所有病例病灶与正常肝组织之间未见有假包膜形成。所有病例周围均有胆管扩张。肝门、后腹膜淋巴结肿大4例,门脉癌栓2例。病灶位于肝左叶18例,右叶11例,左右叶同时受累1例;肝内胆管细胞癌CT值为50Hu,增强扫描时被强化CT值为60~80Hu。

2.3 CT增强扫描表现

动脉期可见其周边轻度薄层强化改变,门静脉期可见病灶内部强化较动脉期明显,延迟期可见病灶内部强化范围较门静脉期扩大,可见病灶内部呈不均匀分隔状强化。动态增强后出现特征性的渐进性、向心性强化,病灶内部呈片状、网格状或线状强化。

3 讨论

肝内胆管癌是梗阻性黄疸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手术是根治胆管癌的主要手段之一,术前早期诊断尤为重要,因此早期正确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在临床上非常重要。多层螺旋CT对肝内胆管癌的发现率及诊断率较高,对中晚期肝内胆管癌血供的评估为有重要的作用[1,2]。

肝包膜内陷回缩主要是由于肿瘤浸润性生长,内部大量纤维组织存在;致肝叶萎缩且肿瘤位于肝脏边缘而出现的牵拉回缩,内凹现象或局部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萎缩所致,胆管树阻塞导致门脉系统回流灌注减少,引起肝叶或肝段萎缩。其中肝周低密度占位邻近胆管扩张、包膜内陷,肝叶、肝段萎缩伴胆管扩张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有重要诊断价值,被认为具有特异性[1];而长期有症状的肝内胆管结石,尤其合并肝叶不对称萎缩时,要警惕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可能[3],由于对该征象缺乏了解,本组1例术前误诊为肝硬化。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平扫表现为不规则低密度肿块13例,无假包膜13例,病灶无明显占位效应4例。病灶所在肝叶萎缩8例,肿瘤周围胆管扩张22例。病灶位于肝左叶18例,右叶11例,左右叶同时受累1例;本组中5例肿瘤局部肝轮廓的改变较常见,表现为局部肝包膜内凹,肝叶萎缩也较常见。4例CT增强典型的表现为动脉期、门静脉期周边轻中度、较薄、不完全的晕环状强化,延迟期病灶呈逐渐增强的向心性强化。肝内胆管显著扩张,可局限于某叶或某段,肝门相应胆管走行部位出现不规则肿块或结节为肝门型胆管癌的典型表现。肝内胆管扩张是胆管癌的共有征象,本组病例均有胆管扩张;而病变延时强化是诊断胆管癌的重要依据[1,4,5],本组除1例无强化外,其余均有延时强化的特点。

综上所述,螺旋CT平扫对肝内胆管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肝内胆管癌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龚静山. 不同生长方式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11):1366-1368.

[2] 林国乐,赵玉沛,张家敏,等. 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附16例临床报告)[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0,6(6):183-186.

[3] 林汉庭,楼建颖,吴丹,等. 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11例分析[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4,19(6):343-344.

[4] 胡宁. 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10):1238- 1240.

[5] 焦兴元,胡以刚.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处理[J]. 腹部外科,2007,20(3):139-141.

(收稿日期:2010-02-23)

胆管细胞癌范文第4篇

【关键词】肝胆管细胞癌;肝脓肿;MSCT;临床诊断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126-01

肝胆管细胞癌并发肝脓肿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临床研究表明,该疾病在发病初期无特异性症状,易出现误诊的现象,错失治疗时间。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MSCT逐渐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诊断中来,对提高肝胆管细胞癌并发肝脓肿的诊断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医院近两年收治的肝胆管细胞癌并发肝脓肿患者诊断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报告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抽取我院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肝胆管细胞癌并发肝脓肿6例,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为36岁至72岁,平均年龄为(59.34±2.61)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呕吐、持续发热、上腹疼痛等。患者入院后,均行MSCT进行临床诊断。

1.2 一般方法

辅助患者取仰卧位为,并确定扫描部位(膈顶至肝下角部位)。取64层螺旋CT扫描仪对患者进行常规扫描。进行CT平扫前,将仪器的管电压调制120千伏,通过电流调至170毫安。将扫描矩阵的长、宽均确定为512,层厚为10毫米,每层间距为1毫米。CT平扫结束后,再使用64层螺旋CT行增强扫描,扫描前将电压调制120千伏,电流可控制在180毫安。层厚为5毫米,每层间距调至5毫米。取80毫升碘海醇进行注射,控制注射速度。注射结束后,在20秒后可行动脉扫描,50秒后可行门静脉扫描。部分患者进行扫描期间可适当延长扫描时间。

2结果

2.1 病灶位置

经临床诊断,本组6例患者中,4例细胞癌位于肝部右侧,发生率为14.81%,1例位于肝部中心位置(左右交界处)发生率为33.33%。CT平扫资料显示,3例患者肝胆管细胞癌未处于同一肝叶。

2.2 CT平扫影像资料分析

CT平扫影像资料分析:本组6例患者中,可见11处病灶,其中6处肝脓肿,5处肝胆管内可见细胞癌。根据CT平扫资料,可见3例患者有3处病灶,3例患者为2处病灶,其中4例伴随出现胆管扩张,1例伴随肝叶萎缩。

2.3 MSCT影像资料分析

肝胆细胞癌分布情况,本组6例患者中,可见5处细胞癌,其中3处为肿块型:4处呈中央强化状,6处呈不规则强化,3处低密度轻微强化。4处呈管周浸润型发展,均为延迟强化症状:1处可见清晰强化迹象,3处迹象稍弱。6例为并发型:6处患者存在肿块并管周进入,1处为不规则强化。

肝脓肿分布情况:本组患者存在8例肝脓肿,其中3例中央呈不规则强化状,4例呈周边强化状,中央未见明显强化迹象,1例脓肿周围组织呈轻微强化症状。

3讨论

3.1 发病机制

临床研究表明,肝胆管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该疾病的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关于肝胆管细胞癌的诱发机制并不明显,很多学者认为,该症状与胆结石存在直接关系。胆结石患者在行手术治疗中,易出现细菌感染、胆汁淤积等症状,且随着病情的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时,会增加炎症和甲胆蒽的毒性作用,最终导致患者出现肝胆管细胞癌疾病。Ohta等学者分析胆结石对肝胆细胞癌的诱发作用时[1],发现胆结石周围的粘膜存在发育不良症状,该症状是导致患者痴线肝胆管细胞癌的早期症状之一。肝脓肿是肝胆管细胞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肝胆管细胞癌患者受病情的影响,易出现胆汁淤积的症状,造成胆管压异常。同时,受原发疾病的影响,肝胆管会出现发炎症状,该症状发展到后期易形成肝脓肿。

3.2 临床诊断

现阶段,主要采用MSCT对肝胆管细胞癌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临床对肝胆管细胞癌的分类主要参照孙学典关于细胞癌的分类方法[2],主要有以下四种:

(1)肿块型。肿块型常见于外周小胆管中,随着肿块型细胞癌的生长,易增加小胆管的内部压力,并造成破裂的症状。笔者对患者中肿块型细胞癌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时,影像资料中能够清楚观察细胞癌的边界,并呈中央强化状。形状以圆形居多,部分患者呈不规则状[3]。MSCT动态影像资料显示,该肿瘤主要呈斑点状、分隔状强化。本组研究中,可见3处为肿块型细胞癌,3处为肿块状,4处呈中央强化状,6处呈不规则强化,3处低密度轻微强化。

(2)管周浸润型。常见于较大的肝胆分支中,细胞癌在生长过程中,向肝门方向扩散,观察管周浸润型患趋势。该细胞肿瘤类型主要表现为纤维组织较为丰富,且细胞边界并不明显。4处呈管周浸润型发展,均为延迟强化症状:1处可见清晰强化迹象,3处迹象稍弱。

(3)管内生长型。管内生长型细胞癌并不常见,主要生长于管腔内部,且不同的患者,管内生长型细胞癌的形状也存在差异。本组研究中未见患者出现管内生长型细胞癌[4]。

(4)合并症状。即肿块型合并管周浸润型,影像资料显示,患者的存在肿块性细胞癌,并随胆管浸润区域蔓延。

笔者对肝脓肿的MSCT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时,早期的肝脓肿的影像资料并不明显,待发展到后期时,肝脓肿处可见明显的强化迹象。本组研究中,3例中央呈不规则强化状,4例呈周边强化状,中央未见明显强化迹象,1例脓肿周围组织呈轻微强化症状。因此,笔者认为,肝胆管细胞癌合并肝脓肿患者入院后,采用MSCT进行病情确诊,对后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桂英,周菲.早期肝脓肿在16层螺旋CT平扫及多期增强诊断中的价值及应用[J].吉林医学,2011(31):6649-6650.

[2]毕卫群,冯维刚,刘士锋等.肝胆管细胞癌并发肝脓肿的MSCT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2)1834-1838.

[3]朱石柱,黄丽雪,吴俊峰等.非典型肝脓肿CT误诊原因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2(01):59-61.

胆管细胞癌范文第5篇

【关键词】:肝内胆管细胞癌;CT;

【中图分类号】R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514-01

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peripheral cholangiocarcinoma IHPCC)起源于肝内二级小胆管远端分支的胆管,是肝内一种少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并经病理证实的IHPCC,其最近几年的发病率呈现一定的增长趋势,初步分析其CT表现特征及病理基础。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06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本文选取对象均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32例对象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40-77岁,平均年龄(55.2±3.5)岁,其中21例因阻塞性黄疸来我院接受治疗后确诊,均不存在肝硬化史或乙型肝炎等病症。

1.2 检查方法

1.2.1 CT检查

本组选取在手术前,均给予CT扫描,主要为平扫、动脉双期、静脉双期延迟增强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将75ml-100ml的尤维显在扫描推注,推注速度维持在3-5ml/s之间,在推注的30s后给予动脉期扫描。在随后的20min内,每隔3min扫描一次。

1.2 观察指标

记录32例患者肿瘤生长方式:侵润型(扫描显示软组织影沿胆管走向侵润性生长)、结节型(阴影位于肝内胆管分叉局限部位,呈现为软组织快状影)、腔内结节型(软组织肿块呈现状、结节性,位于胆管腔内)、管壁侵润生长型(胆管壁据局限性增厚,官腔呈椎状);观察肿块是否累及门静脉,查看肿块是否出现侵润转移。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

2 结果

32例患者中,14例为侵润型,占43.7%,12例为结节型,占37.5%,腔内结节型和管壁侵润性各3例,各占9.3%。所有患者经CT检查均表现出明显的肝管扩张,总共发现35个病灶(其中一例2个病灶,一例3个病灶);19个病灶位于左叶,16例病灶位于右叶,一例病灶同时跨左右叶分布;病灶2-10cm不等,平均6.9cm;

CT平扫:3例因患者有脂肪肝,病灶呈等、高密度,29例CT扫描平扫为低密度肿块,边界不清,病灶呈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11例病灶内可见坏死区。

CT增强扫描:动脉期23例表现为病灶边缘轻度不均匀强化;3例为边缘明显强化,6例无明显强化,4例有邻近肝组织过度灌注征象;门静脉期32例均呈轻中度强化,呈向心性,病灶内出现不规则条状、片状、网格状强化;延迟扫描病灶仍持续强化,并进一步向中央充填征象。

3 讨论

CT表现特征PICC的CT平扫多为低密度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PICC的多期增强表现有较明显的特征性,增强扫描后动脉期肿瘤的边缘可见轻度强化,门脉期在边缘强化的基础上,肿瘤内部可见不规则形斑片状强化,延迟扫描整个病灶进一步强化,有的甚至可表现为均匀明显强化,延迟扫描时间越长,病灶强化更为明显。PICC的动脉期边缘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向心性强化特点与其病理结构有关。PICC主要由恶性肿瘤细胞、纤维组织、凝固性坏死和粘蛋白构成,恶性肿痛细胞位于肿瘤边缘部,内部明显纤维化贯穿肿瘤中心。因此增强扫描动脉期边缘强化原因为PICC纤维结缔组织丰富,动脉期血供缺乏,仅有分布于肿块边缘部分的肿瘤细胞出现强化:而门脉期、延迟期向心性强化特点则为肿瘤内部存在大量纤维化组织,对比剂在纤维组织间质与血管之间弥散缓慢,再从纤维问质清除的过程也较慢。本组中有28例强化特点符合上述表现。占87.5%。本组有4例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脉期、延迟期出现逐渐强化,考虑属于肿瘤细胞成分少的慢化型肿瘤。本组有3例左肝内肿瘤细胞癌病例动脉期病灶周围肝组织出现过度灌注现象,分析其原因多可能是因为肿瘤压迫门脉系统有关,脉左支,肿芹叶血供异常,导致肝动脉代偿性供血。

另外,PICC有一些较高诊断价值的间接征级也俯得我们日常工作中关注:

(1)肿瘤肿瘤周围胆管扩张,是PICC的重要伴随征象,具有一定特征性。肝内胆管扩张是由于肿瘤侵蚀或阻塞肝内较大胆管而引起不同程度的肝内胆管扩张、胆汁淤积;本组有29例胆管扩张征象;

(2)胆管结石,本组11例合并肝内、外胆管结石,多数学者认为肝内胆管结石系炎症长期反复刺激,使胆管上皮出现不典型增生,继而发生癌变;

(3)局限性肝萎缩,当肿瘤生长在肝脏边缘时,肿瘤内纤维化可延伸至肝表面,形成肿缘局限性凹陷或局限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萎缩,这于肝内肝内其它占位性病变突出于轮廓有所不同。

(4)淋巴结转移,PICC易发生在淋巴管丰富的汇管区,所以淋巴结转移的发牛率较高?PICC胆管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途径通常为肝门部、肝十二指肠韧带周围及腹膜后多见;我们认为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淋巴结有无转移,切勿遗漏,这对于PICC的诊断、分期、治疗、预后有着重耍意义。

鉴别诊断:

日常工作中PICC应与如下几种疾病鉴别:

(1)原发性肿细胞肝癌,多发生任乙肝肝硬化基础上,AFP升高,而PTCC多为CAl99升高:CT增强扫描肝细胞癌多表现为“快进快出”,这与PICC表现为延迟强化有所不同不同。

(2)肝血管瘤,强化方式为“快进慢出”,即动脉期边缘结节状强化,与主动脉强化CT值相仿,此后逐渐向中心填充,延迟仍呈等或等密度,与PICC有所不同。

(3)肝脓肿,患者多有发热、肝区疼痛、白细胞升高等较典型临床症状,CT增强扫描多呈环形强化,可见“双环征”或“三环征”,中心可见囊状低密度坏死区,坏死区内缘光滑,并且有周围肝组织水肿形成“晕征”。

综上所述,PICC在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中具有特征性表现,使影像医生对IHPCC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不断提高,有助于IHPCC早期发现,为临床早期治疗、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提供影像依据。

参考文献

[1]周康荣.螺旋CT.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260-263.

[2]王成林.肝脏少见类型癌病理、CT和MR诊断(一).中国CT和MRI杂志 2006。4(1): 48―51.

[3]李子平,郑可国,许达生.胆管细胞型肝癌CT诊断.中华放射性杂志, 1997. 31:825―829.

[4]李云.付建斌,刘胜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实用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7(5):289―291.

[5]蔡炳,李跃明.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MDCT征象分析.中国CT和MRI杂志 201l(4):28―31.

[6]于频.系统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33.

[7]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55.

胆管细胞癌范文第6篇

方法:无手术指征的晚期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接受以下化疗,奥沙利铂100mg/m2,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d1;每14天为1个周期(GEMOX方案),至少能完成4周期化疗。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和随访。

结果:有40例完成了计划治疗,化疗中位周期数8(4-12),PR9例,SD25例,PD6例,有效率为22.5%,疾病控制率为8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6.9月(2.0-15.0月),中位总生存期(OS)12.6月(2.0-24.5月)。主要毒副作用有骨髓抑制、外周神经毒性和消化道反应,多为Ⅰ-Ⅱ度,无治疗相关性死亡。

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一线治疗晚期胆管细胞癌,毒副反应轻微,且可以获得良好的长期疗效。

关键词:胆管恶性肿瘤奥沙利铂吉西他滨药物疗法

【中图分类号】R735.8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027-02

胆管细胞癌的发病率在消化道恶性肿瘤里有上升趋势,从原发部位分布上它包括肝内胆管癌、肝门区胆管癌(包括胆囊癌)和壶腹部胆管细胞癌,其发病与肝硬化和肝炎病毒关系较大[1]。对于这组致命性的恶性肿瘤,手术后复发率很高或者初治时已无根治手术机会,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是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案[2],但因为毒性和医生认识等原因,在国内应用还很有限。奥沙利铂具有胃肠反应和肾毒性低,联合吉西他滨的双周方案在国外看到了不错的疗效,有取代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的趋势[3]。国内的报道还局限在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的三周方案,同时没有远期疗效的报道,从2010年1月开始,我们用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双周方案(GEMOX)治疗40例术后复发或转移的晚期胆管细胞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采用单中心队列研究。

1.2病例选择标准。病理证实的复发或转移性胆管细胞癌患者,无根治性手术治疗指征,ECOG一般状况评分0-1分,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有客观可评价病灶,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学及心电图基本正常,能够评价不良反应。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入选:严重心肝肾功能疾病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者,不能应用4周期以上治疗者,年龄大于80岁或小于18岁者。

1.3治疗方法。给予奥沙利铂(赛诺菲-安万特公司生产)100mg/m2静脉滴注,持续2小时,第1天;同时联合吉西他滨(礼来公司生产)1000mg/m2静脉滴注,持续30分钟,第1天,每2周为1个周期,连用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化疗前常规应用格拉司琼止吐,每周期化疗前后均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

1.4疗效评价标准。客观疗效按WHO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有效率(RR)按照CR+PR计算,疾病控制率按照CR+PR+SD计算。肿瘤病灶的大小通过CT或MRI进行评估。化疗每4个周期后行上述检查进行疗效评价。毒性反应按照WHO抗癌药物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表现与分级标准,分为0-Ⅳ度。

2结果

2.1病人一般资料。没有患者因为毒性退出治疗,共有40例病人完成至少4周期的化疗。其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原发部位在肝内12例,肝门区6例,壶腹部22例;有肝炎病毒感染史者25例;初治时血CA199升高大于74IU/ml(正常值上限两倍)者24例;应用GEMOX方案治疗中位周期数8(3-12)。

2.2疗效。40例均可评价疗效,无CR患者,PR9例,SD25例,PD6例,有效率为22.5%,疾病控制率为8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6.9(2.0-15.0)月,中位总生存期(OS)12.6(2.0-24.5)月。具体见图1、2。

胆管细胞癌范文第7篇

【关键词】胆管细胞癌;病理学;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R7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594-02

胆管细胞癌根据发病部位分为周围型胆管细胞型肝癌、肝门型胆管细胞型肝癌和远端胆管细胞癌.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 (Intrahepatic peripheral cholangiocarcinoma, IHPCC) 是肝内一种少见的原发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仅次与肝细胞肝癌,而居第二位,占肝内原发性恶性肿瘤的 5%-15%[1]。 MRI 检查是诊断IHPCC常用的有效检查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分析经病理证实的 IHPCC 病例共计 35 例, 探讨其 MR 表现特点及其病理基础, 以期提高 MRI 对IHPCC 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对临床医生确定正确的治疗计划有重要指导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手术或穿刺活检并经病理证实的IHPCC患者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20~76岁, 平均48岁。病程 2周 -5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部疼痛饱胀、胸背痛、食欲不振、消瘦、间歇性巩膜黄染、 乏力、畏寒发热、或无痛性进行性黄疸伴有皮肤瘙痒等症状。部分患者有胆囊或胆道结石史,或因其他原因体检时发现有肝内占位性病变。 35例中行手术治疗者 (包括肝叶切除、剖腹探查)共计 29 例,6例行 B 超引导下肝穿刺活检,全部病人均经病理学证实。

1.2检查方法

仪器及方法 采用Siemens3.0T超导型磁共振机,采用相控阵体部线圈,平扫加强化三期扫描,对比剂Gd―DTPA。所有患者均依次行MRI平扫(轴位抑脂TSE T2WI、TIWI正反相位、冠状的T2WI不压脂、抑脂Precontrast T1WI)、动态增强: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扫描(抑脂3D GRE T1WI即抑脂3D VIBE)。扫描时间:经肘静脉注入造影剂后23~26s行动脉期扫描,50~60s行门脉期扫描,120~180s后行平衡期扫描。统计平扫MRI、增强MRI病灶检出情况和病灶信号变化特点,总结典型病灶增强后MRI的表现。

2 结果

2.1 肿瘤部位及分型 35例中,病灶位于肝左叶 25例,位于右叶 10例。肿块型19例、管周浸润型11例和管内生长型5例。

2.2 MRI 表现 对 35 例MRI检查病例进行分析, 在MR平扫上肿块在T1WI上呈较均匀的低信号,在T2WI上呈不均匀性高信号。 MR 增强扫描 19例为肿块型,早期以边缘强化为主,延迟后内部呈不均匀性的斑片状强化。11例为管周浸润狭窄型,早期强化不明显,延迟后逐渐呈均匀性强化, 周围胆管壁亦有强化 ;其中2例在平扫和各期增强扫描上均未见明确的软组织肿块影,仅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因同时合并肝内胆管多发性结石,术前仅诊断为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炎,未能做出IHPCC 的诊断。5例管内生长型表现为扩张胆管腔内软组织结节,注射造影剂后结节有增强。此外有 5例肿块型在肿块周围未见任何肝内胆管扩张,术前影像上均未做出正确诊断,分别诊断为肝细胞肝癌 3 例 、肝血管瘤和肝脓肿各 1 例。

3 讨论

IHPCC 起源于肝内小胆管或末梢胆管上皮细胞,病理组织学上多为分化型腺癌(多数为导管状腺癌, 少数为状腺癌和黏液腺癌)。IHPCC 的生长方式有三种类型:肿块型、胆管周围浸润型和胆管腔内生长型 。 组织学上肿块主要由恶性肿瘤细胞、 纤维组织、 凝固性坏死和粘蛋白构成,镜下表现常为未分化或分化很差的腺癌,可分泌黏液。在肿瘤的外周主要由大量的肿瘤细胞和少数纤维组织构成,而在肿瘤的中央区主要由纤维组织构成,肿瘤细胞在其中分布稀疏或集结出现。腺癌的肿瘤细胞是产生肿瘤早期强化的病理基础, 而纤维组织是产生肿瘤延迟强化的病理基础, 因为造影剂进入纤维组织中相对缓慢,并在其中较长时间滞留。造影剂在纤维组织间质与血管之间弥散慢,这是肝内胆管细胞癌门脉期进一步强化及延迟期强化的病理基础[1、2、3]。

IHPCC 的生长方式和组织学特点的不同, 所以影像学上表现的也是复杂多样的。肿块型 主要表现为肝内类圆形、分叶状及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在 MRI 扫描上呈长T1、长T2 信号特点, MRI 上肿块周围可伴有或无肝内胆管扩张。 增强扫描早期瘤周边出现轻度 - 中度强化,早期肿块中央多数无强化,或仅表现为轻度片状或条索状强化。延迟扫描中央部分强化逐渐明显,可呈斑片状、条状、分隔状甚至均匀强化[1、3]。本组 19例肿块型病变在延迟期肿块呈中度-明显强化,其中9例呈均匀性强化。管壁浸润型以远端肝内胆管扩张为其明显的主要表现,有时肿瘤本身表现并不明显, 仅表现为局限性的胆管壁增厚, 在周围扩张胆管的衬托下显示出中间无管腔结构的肿瘤轮廓。影像学上此种类型的肿瘤在平扫和增强扫描中可以见不到明确的软组织肿块,而扩张胆管的断端形态特点对诊断本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 MRI 上,远端胆管呈“软藤状”进行性扩张[1、3]。增强扫描本组11例均出现线样或网格状增强,较具特征性。腔内生长型胆管癌主要表现为扩张的胆管腔内结节状、状软组织肿块影。增强扫描早期仅表现轻中度强化,延迟后因肿瘤内部缺乏纤维组织成分而无延迟后强化。肿块较大时可完全堵塞胆管腔,造成远端胆管的明显扩张[1、3]。本组5例腔内生长型表现为扩张胆管腔内软组织结节,注射造影剂后结节有增强。

病灶处肝脏包膜出现萎缩被认为是 IHPCC 的特征性表现,其原因可能与胆管炎产生的纤维疤痕组织收缩有关。 此征象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3]。本组的发生率为 46%。在肝内其他原发或继发性肿瘤中很少见到肝脏包膜萎缩现象。

病灶周围胆管扩张是 IHPCC 重要的间接征象[1、2],本组除5 例在肿瘤周围未见有任何程度的肝内胆管扩张外其余均见胆管扩张。

肝内胆管细胞癌多数表现为肝内肿块,故必须与肝内其它占位性病变鉴别。

3.1 肝细胞癌:大多有慢性肝病、肝硬化病史,AFP升高,动脉期早期强化, 其典型强化特征为“快进快出”, 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大多数病灶为低信号,常有门脉癌栓形成。本组肝内胆管细胞癌所有病例AFP为阴性;肝动脉期及门脉期轻度的、不完整的边缘强化与延迟期的延迟强化的一个典型征象,有助于鉴别。

3.2 肝血管瘤:典型的血管瘤在T2WI上呈典型的灯泡征,增强特点为早期从周边开始呈结节状或环形强化, 逐渐向中心扩展, 延迟期等信号或高信号充填。

3.3 肝脓肿:多呈环形壁强化,且壁周有低信号水肿带,形成“晕环”,到延迟期病灶液化区更为明显。临床有发热、白细胞增高等,鉴别一般不难。

3.4 单发性转移瘤:有原发肿瘤病史,CT增强多呈环形强化,中心坏死而形成“牛眼征”。

综上所述,MR平扫表现为不规则T1WI稍低或低信号,T2WI稍高或较高信号肿块,无假包膜,病灶所在肝叶萎缩或/和肝包膜回缩征,肿瘤周围胆管扩张、增强后特征性的延迟强化,临床上本病无肝硬化,AFP不高,则应倾向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

参考文献:

[1] 周康荣,陈祖望.体部 MR I [ M] .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845 -850

[2] 高萍,张立仁,徐梅. 肝内胆管细胞癌CT表现与病理对照[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16(2):671- 672.

胆管细胞癌范文第8篇

关键词:胆管细胞癌 CT诊断 理基础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028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028-01

肝内胆管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中较为少见的一种。该肿瘤多在肝段胆管到末梢胆管之间,很难早期发现和诊断。患者就诊时多是胆管细胞癌病变阶段,若是采用化疗、放疗,其医疗效果较差。治疗该病唯一的方法是手术切除,故此需要CT影像诊断和检查[1]。本院15例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患者进行CT平扫和CT增强扫描,并进行分析和总结。现将实际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院选择2009年10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15例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患者进行CT平扫和CT增强扫描,有8例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为43―84岁的年龄阶段。患者中有5例黄疸,有3例为间歇性,而2例为进行性加重。出现皮肤瘙痒的有4例、能触碰到包块的有6例、近期消瘦有4例、间断发热有2例。患者的AFP较为正常,HBsAg是阴性。

1.2 方法。CT诊断采取德国西门子Sprit-CT扫描机。患者在接受扫描之前,需保持6小时的禁食。在检查之前要服用1000mL的水或者2%的碘水溶液。先对患者进行螺旋CT平扫,一次屏气的从膈顶到肾脏下缘完成扫描。CT增强扫描选择多期扫描,将75mL的碘海醇以高压注射器进行注射,保持2.5mL/s的速率。扫描为三期扫描。注射碘海醇30秒后进行动脉期扫描,50秒后进行门静脉期扫描,3分钟后进行延迟期扫描。扫描时要嘱咐患者屏气。

2 结果

15例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患者,有6例为左叶肿瘤、6例是右叶肿瘤,还有3例是左右叶肿瘤。最大的肿瘤有10×12cm,最小的有2×3cm。有11例为分叶、不规则分布,而有4例是圆形。有6例肿瘤边缘清晰,9例边缘较为模糊。

CT平扫:15例患者都表现为低密度肿块,为15―30Hu的CT值,有10例密度不均匀,存在囊状和条状的密度区,5例密度均匀;6例边缘分叶,7例肿瘤区局部肝包膜凹陷,8例肝萎缩,1例肿瘤内钙化。3例肝门处淋巴结转移。CT增强扫描中有6例肿瘤无强化,9例出现轻度或中度强化。有5例门静脉边缘不全薄环强化,7例不定形强化,3例无强化。15例患者中,有10例首次确诊,3例诊断为肝细胞肝癌,2例为肝脓肿。

3 讨论

3.1 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病理和临床。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是二级胆管之外的胆管上皮细胞引起的,多是导管状腺癌,还有部分黏液腺癌和状腺癌[2]。而组织中的肿块是粘蛋白、纤维组织和恶性肿瘤构成。目前,许多专家学者认为该病的诱因是炎症刺激和肝内胆管结石。本院15例患者中合并肝内结石有4例,由于炎症刺激和肝内胆管结石,出现了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癌前病变。该病的病发年龄较高,在临床上表现为上腹不适等症状。本院有1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在CT报告时为局部性的胆源肝脓肿,之后复查才发现是胆管细胞癌的合并结石。

3.2 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表现。CT平扫:周围型胆管细胞癌周围表现不规则、肿块周围扩张,部分肝脏萎缩。这是因为肿瘤浸润性的生长,导致肝叶萎缩,肝脏边缘出现牵引内凹现象。

CT增强扫描:在螺旋CT扫描中,出现部分肿瘤轻度或中度强化。这是由于多数的胆管细胞癌是少血供肿瘤。CT增强扫描能够显示出胆管细胞癌的特征。而延迟扫描也存在某种特征,延迟扫描能够均匀、较强的强化大部分肿瘤。这是由于肿瘤中心有许多纤维组织,癌细胞较少。因为造影剂弥漫在纤维间质内的速度较为缓慢,纤维间质从血管中清除速度也很慢,故此出现了延迟强化特征。静脉边缘有无强化出现是因为病灶内含有大量黏液和凝固性坏死。肿瘤周边的肝组织出现胆管扩张,内有结石。而增强之后,周围肝组织有条状、片状的不均匀强化。

3.3 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鉴别诊断。CT平扫为较清或不清的低密度病灶,CT增强扫描主要是边缘轻、中度强化。倘若出现肝包膜凹陷、肿块边缘分叶或胆管扩展,则更为确定。再观察患者的肝硬化情况、对AFP和抗原CEA进行测定,为诊断结果提供参考。

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当CT增强扫描边缘中度强化,强化不定形,缺少大部分填充和正常肝为同密度时,要注意鉴别坏死的胆管细胞癌和单房肝脓肿、条索强化胆管细胞癌,时可能会误诊成肝脓肿。肝脓肿的症状为圆形低密度,内部有气体,中间有强化分隔,表现为三环或双环特征。临床上有发热、畏寒症状。而另一种误诊情况是海绵状血管瘤,它是边缘结节强化,扩散至中央部位。胆管细胞癌密度由低至高,而海绵状血管瘤是由高至低。

对15例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患者进行CT平扫和CT增强扫描证实,CT平扫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是低密度,它的动脉期有着不明显的强化,而静脉期和延迟期出现边缘向中央的强化,其密度比正常肝实质要高。CT诊断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其诊断的依据是肝包膜凹陷、肿瘤扩张胆管、肿块边缘分叶等。能够被医学临床推广和普及。与此同时,延迟强化也对鉴别肝细胞癌和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有着很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阮海威.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及病理基础研究[J].河北医学,2005,11:991-992

胆管细胞癌范文第9篇

关键词:螺旋CT;肝门部胆管细胞癌;临床诊断价值

在临床医学上,肝门部胆管细胞癌属于一种好发于肝门部的原发性肿瘤,在胆管细胞癌中发生几率较高,大约占到25%左右[1],病灶起于左右肝管的胆总管汇合的上皮处。相比于其他的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处于缺少血供应的周围环境内,因此对于放疗及化疗敏感度较低,导致手术治疗成为临床医学上对此类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经过手术病理确切证实的50例肝门部胆管细胞癌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32~73岁,平均年龄为53.4岁。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无痛性虹膜黄染,腹痛不适,体重下降及脂肪泻,陶土样大便。所有患者AFP显示为阴性,经病理检测,患者均患有肝门部胆管癌。在所有患者中,共有既往胆系病变(胆囊、胆管结石,慢性胆系炎症)16例。所有患者均在症状出现的6~24h内到院就诊。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螺旋CT检查,采用GE-lightpeed plus4型号的螺旋CT扫描仪为患者进行检测(扫描参数:0.8s/360°、120kV,280ma)。值得注意的是,在做螺旋CT检查前4~6h之内要嘱咐患者禁餐,为了充盈肠胃,让患者提前30min快速口服800~1000ml的水分,并进行10mg654-2的肌肉注射。注射采用的是Medrad公司的高压注射器,匀速3~5ml/s静脉注射75~100ml优维显,并在15~25s和60~70s分别做扫描(层厚8mm、螺距1:1)、病灶区连续性扫描。控制扫描范围在膈顶至第三腰椎下侧。

1.3观察内容 在对本实验所选50例患者进行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过程中,重点对患者肝内胆管的扩张范围、程度、血管受侵,肝门部肿块,实质性脏器转移进行观察,旨在探讨分析螺旋CT在肝门部胆管细胞癌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t检验,对所有患者的年龄及身体指标进行检验,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有肝门部胆管细胞癌患者的螺旋CT结果进行检验,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2.1病理结果 患者组织学分型结果:鳞癌8例,腺癌37例。6例左肝内胆管近段,有明显的左侧肝内胆管扩张;10例右肝内胆管近段,有明显的右侧肝内胆管扩张,且粗细不均并迂曲不规则。

2.2螺旋CT表现 在本组所选择的50例患者中,共有45例被检测出患有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符合率高达90%。同所报道的MRI诊断结果相比[2],诊断效果较好(P

3 讨论

在临床上,肝门部胆管细胞癌属于发生几率较高的胆管细胞癌病症之一,是由类胆管皮癌细胞构成的肿瘤,发病患者多集中于50~70岁,此种癌症的恶性度比较高,且多见的是状腺癌[3]。根据相关医学资料,此种病与长期炎症刺激和肝内胆管结石有一定的关系,病灶位于较为特殊的位置,肿瘤体相对较小、隐秘,因此不易被发现,另外相比于其他肿瘤体,此种肿瘤体解剖结构比较复杂且多变,因此在临床触诊中经常有漏诊情况发生。脂肪泻及上腹部的不适感往往被患者及医生所忽视,且伴随病情的恶化,进行性加重黄疸和体重的下降会出现,这些则是病变晚期的典型症状,这一时期会有淋巴结的区域性和远处转移出现。当前,在我国的肝门部胆管细胞癌临床治疗上,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同时基于恶性肿瘤极大的危害性,要本着"宜早不宜晚、早切除防扩散"的原则来进行,这无论对于癌症的治疗还是对于患者的预后都是极有好处的[4]。

如今,伴随我国影像医学检测手段与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配套设备仪器的日益更新,越来越多高技术含量的现代化检测手段开始应用到临床治疗当中,CT辅助仪器在肝门部胆管细胞癌中的应用便是其中之一[5]。CT在近几年空间分辨率及扫描速度都有所提高,不仅在进行超薄层扫描和各项同性数据获得能力上有所提高,而且也拥有完善的后期数据处理能力,并且技术操作方便快捷,这些都为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CT征象成为可能。尤其是CT无间隔扫描促进了肿瘤形态学的可视性,如对肿瘤大小、形态、胆管是否存在扩张及扩张程度等观察等,及手术可行性判定和手术具体方案的制定等都有所帮助,使得患者术前诊断准确性有所提高[6]。CT影像观察对于肝门、肝内转移病灶、腹膜淋巴结肿大及血管等侵犯等观察有效性较高,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CT在对患者机体管腔内的较小结节、胆管壁微小细节的观察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相关报道指出,近年来螺旋CT基于CT系列局限性有所改进,同MR技术的准确定位等相一致,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性。

医学上曾有相关报道[7],当肿瘤部位为黏膜层时,出现淋巴结转移的几率可达60%,且随着肿瘤侵犯度的提升而显著增加。在本次所选的50例患者中,存在一部分患者出现区域性淋巴结肿大,表现为胆管细胞癌的转移,并分布于胰头周围、肝门区、腹主动脉旁及肝十二指肠韧带。其中,在胰腺周围很容易观察到团簇的淋巴结肿大,这一CT表现非常容易导致病情的误诊,为术前诊断增加了难度,实际上CT检测进度十分容易落后病变进度。这就表明,相关医护人员要结合临床经验,将CT检测结果作为预测患者病情发生程度的重要依据,进行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另外,胆管细胞癌病例中,肝浸润相对常见,大约占到30%的比例。在本次临床实验中,我们通过螺旋CT、手术和病理分析等方式对于肿瘤局部侵犯所导致的淋巴结转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无论是淋巴结转移还是肿瘤侵犯的CT结果都表现出特异性较高的阳性检验指标,CT检测性肿瘤局部侵犯的敏感性较低,十分不容易判断胆管浸润范围,但通过CT可以显著判断实质性脏器的转移、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局部侵犯,因此当CT显示肿瘤处于阳性晚期,可靠性还是比较高的。

肝门部胆管紧邻肝内血管,同处一个血管鞘内,因此胆管细胞癌容易包绕、浸润这些血管,或沿着肝管往肝内部扩散。在平扫CT图像上,胆管细胞癌生长所形成的软组织与门静脉密度具有极高的相似度,肿块强化会呈现高密度状,及时增强CT扫描的强度也很难将其与血管进行区分,因此需要建立螺旋CT多方位扫描,来排除门静脉血管的干扰[8]。在门脉期及动脉期,螺旋CT能够通过多方位扫面有效判断出血管侵犯及肿块存在的范围。根据临床医学资料,肝门部的胆管细胞癌主要有以下CT表现[9]:通常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起源部位为主肝管,在肝管左右及近肝总管1cm范围内也会有发生,胆管细胞癌伴随硬肿块,浸润生长。基于左右肝管及肝总管具有较小的内径,及肿瘤所在部位和病程存在差异,胆管会出现不同程度及不同范围内的扩张,并在临床有黄疸表现。另外,若对境界清楚的肿块实行不均匀强化,会有较为明显的肝内胆管扩张出现,且伴随肝段门脉分支闭塞,肝叶萎缩。相关文献指出,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门脉分支血管受侵主要表现为血管包绕及狭窄。在肝门部胆管细胞癌中,肿块型CT典型表现为"软藤样"、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大,并伴随胆管不同程度的扩张,当肿块处于低密度状态时,CT边界不清晰。当以增强型螺旋CT扫描时,肝内胆管清晰度有明显提高,门静脉期的扫描强度有所改善,肿块区边界呈现条状、辨认度好。

通常情况下,螺旋CT在判断肝门部胆管肿瘤浸润范围方面有效性相对较低,因此在临床上,我们只能够依靠血管受侵、肝脏转移及肝十二指肠的外韧带转移相关临床表现指标来判断能否对患者行肿瘤切除术。过去我们通常认为,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发生对于门静脉的侵犯相对较少。然而根据近几年临床经验我们总结出,在大约50%,甚至大于50%的肝门部胆管细胞癌患者中有发生血管受侵的可能性[10],而医生通常将门静脉实际情况作为是否能够进行手术切除治疗的重要判定因素。在CT的横断面影像图中,由于门静脉的血管十分容易受到肝门部肿块及扩张胆管的影响,因此十分不易区分,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更有相关医学报道指出,仅依靠CT影像进行肝门部胆管细胞癌诊断的有效率范围在55%~80%。而相比来讲,螺旋CT的延迟期、动脉期及门脉期扫描一方面在肝内是否有病灶、肿瘤沿着周围血管浸润情况的观察十分有效,另一方面也便于对患者肝门部胆管细胞癌形态及变化特点进行观察。另外,螺旋CT能够有效的确定门静脉侵犯、肿瘤部位及肝内胆管侵犯程度。因此,在术前通过多方位的螺旋CT对患者肿瘤范围进行扫描确定,明确有无临近或远处转移,从而判断肿瘤可切除性意义重大。

在临床上,从影像学角度来对患者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病症进行确诊具有一定的难度。相关医生应该在对CT影像表现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联系自身临床经验,并参考同类临床资料来仔细判定。特别是那些存在不明原因黄疸,或经胆结石手术之后有黄疸复发及症状未得以减轻者,更要在治疗过程中提高警惕。在CT扫描过程中,若发现平扫征象不典型,要再进行增强扫描加以判别,尤其是延迟后的局部病灶薄层区,更是要实现多方位扫描构建。在手术之前,若发现患者远处脏器或淋巴结出现转移,就表明肿瘤已处于晚期,则手术治疗以根治的几率便大大降低。由以上讨论能够看出,螺旋CT对于肝门部胆管肿瘤的发现、诊断及切除治疗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子平,郑可国,许达生.胆管细胞型肝癌的CT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0,31(12):825-829.

[2]沈宣文,刘宝利.螺旋CT在肝门部胆管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15(02):32-33.

[3]严宗伟,张向群,彭剑峰.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动态螺旋CT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11,12(02):10-11.

[4]刘国保,罗久伟,成官迅,等.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CT和MRI诊断及病理基础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9(01):20-21.

[5]陈惠恩,韩文德,回昱昕.原发性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0,20(05):19-20.

[6]张春谦,刘白鹭,葛云峰.64排螺旋CT在肝外胆管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1,1(06):12-13.

[7]李绍林,张雪林,韩慧霞,等.周围型胆管细胞癌临床病理与CT及MR诊断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0,15(06):30-31.

[8]李绍林,张雪林,陈燕萍,等.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CT和MRI诊断及病理基础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10):28-29.

[9]何文辉,周永明,付明阳.螺旋CT对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0,13(18):27-28.

胆管细胞癌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人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癌旁组织;雄激素受体;临床研究

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PICC)属于一种来源于肝内胆小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以男性居多,在近年来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国内外的临床研究表明PICC的发生与雄激素的量密切相关[1],因此,本研究探讨了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及癌旁组织内的雄激素受体的量,从而进一步证实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与雄激素的关系,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3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患者26例,女患者4例,年龄分布为26~70岁,平均为(36.2±3.3)岁,此30例患者均经临床病理学诊断为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另外选择10例其他良性肝脏病变者作为对照组。

1.2取材方法

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切除肿瘤后,于5min内取一大小为1cm3 的组织,在不能切除的情况下直接在肿瘤上取材,后从另一肝段或至少距离肿瘤10cm处取同样大小的一块肝脏组织或癌周组织。随机取对照组患者的同样大小肝组织作为对照。留取足量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其余组织置于液氮中保存,在两周时间内完成雄激素受体含量的测定[2]。

1.3试剂选择

(1) TE缓冲液及TED GM缓冲液:调节PH值为7.4,置于4℃温度下保存。(2)非放射性R1881和17α-[甲基-H]R1881:SA 3200.5GBq/mmol,其放化纯度在98%以上。(3)DCC悬液,将TEDGM加1%活性炭及0.1%的葡萄糖加T70。(4)STM和TEDGM缓冲液中加浓度为1mmol/L的PMSF液[3]。

1.4胞核和胞浆的制备

在0~4℃环境下将取材组织剪碎后加入TEDGM缓冲液,将其摇匀后在转速为800r/min的离心机中进行10min离心,取上清液置于转速为30000r/min的离心机中进行高速离心40min,之后所得上清液即为胞浆[4]。在首次离心后的沉淀物中加入STM缓冲液制成悬浮液,胞核及胞浆悬浮液的蛋白质浓度测定选择Lowry法。

1.5雄激素受体饱和结合分析

浓度为0.2~5.0nmol/L的3H-R1881与胞核、胞浆悬液进行结合反应。在反应进行中与游离的标记物进行配基,胞核反应液采用滤膜的方法进行滤过。应用LKB-120多道液仪器进行反应管放射强度的测量,应用Scatchard进行作图计算最大结合容量及平衡解离常数[5]。

1.6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应用Stata医学软件进行分析,等级资料选择秩和检验对进行分析 , 计量资料应用 t 检验分析 , 应用卡方检验进行计数资料分析。当统计结果显示 P

2结果

对照组10例患者的肝功能均正常,但在胞浆和胞核中均检测出雄激素受体,检出蛋白含量分别为1.9~6.5fmol/mg和0.2~5.3fmol/mg。检测结果证实雄激素受体浓度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肝脏的非肿瘤性疾病均无关。

30例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检出雄激素受体情况详情见表1,其中胞浆内含量低于胞核且其比例接近胞核的50%,其浓度梯度表现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肝脏,且差异显著(p

3讨论

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PICC)属于一种来源于肝内胆小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在近年来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我国原发性肝癌中的肝细胞癌多伴有肝硬化或病毒性肝炎,但PICC很少伴有肝硬化或病毒性肝炎,因此许多学者认为此疾病与乙型肝炎或肝硬化背景无关。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在我国沿海地区较为多发,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多数学者认为这与男性酗酒有关系。由于各地区男女比例不尽相同等诸多原因,此疾病在我国男性中多发的原因尚未得到权威解释[7]。

研究表明人体肝脏存在雄激素的受体,所以肝脏被认为是机体雄激素作用的靶器官。在临床中也已经意识到大量应用雄激素可诱发局灶性腺瘤性增生、肝细胞癌及肝内胆管细胞癌等[8]。在本研究中采用的雄激素受体浓度的检测方法与目前日本学者应用的方法大体相同,分别检测了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检出雄激素受体量以及正常肝脏良性病变组织的雄激素受体含量,但与西方学者的检测方法相差较大[9]。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比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脏组织雄激素受体的检测结果,得出结论激素受体浓度与患者性别、年龄、酗酒情况、丙肝抗体、乙肝表面抗原、临床病理类型、甲胎蛋白含量、基础肝脏病变及细胞分化程度不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但提示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男性患者显著多于女性可能与雄激素受体的表达存在某种联系。由于在患者肝内胆管细胞癌癌组织中检测出的雄激素比例受体相对较高[10],故被认为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是雄激素的依赖性肿瘤,但是目前临床对于雄激素受体量究竟多高才具有意义不存在公认结果,因此方向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参考文献:

[1] 高海斌,倪勇,庄礼钊等.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9,32(24):18-20.

[2] 袁磊,罗贤武,王义等.肝内胆管细胞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肝胆外科杂志,2013,21(5):389-39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摘要[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2,20(6):419-426.

[4] 黄元哲,杨新伟,杨家和等.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治疗进展[J].肝胆外科杂志,2014,22(1):73-76.

[5] 祁付珍,张建淮,陈国锋等.5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分析[J].肝胆外科杂志,2010,18(6):421-424.

[6] 黄嘉庆,黄健源.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血流动力学对比初步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30(5):717-719.

[7] 张宁,赵璋,何肖敏等.原发性肝癌中NF2基因突变的筛选与分析[J].肝脏,2014,(4):257-260.

[8] 黄亮,晏建军,周飞国等.肝内胆管细胞癌临床特点分析[J].肝胆外科杂志,2006,14(5):334-336.

[9] 乔慧洁,王滨.肝内胆管癌CT表现的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9):837-839.

上一篇:细胞膜范文 下一篇:非小细胞肺癌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