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05 18:12:23

大海教案

大海教案范文第1篇

一、诵读

1、自由诵读,整体把握诗的情韵。

2、学生推荐代表诵读。同学们点评,进一步把握温馨、美好的情韵。

3、老师范读。(配音乐和画面,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意境感受)

4、学生集体诵读,要求深呼吸,面带微笑,心中满溢着幸福,读出温馨、美好,且要读得舒缓、优美、深情。

二、赏读

1、分析意象,把握抒情内容

①通过诵读,同学们了解了这首诗写得很温馨、美好,设置第一问:诗中哪一个词最能体现这种温馨、美好,同时也能体现本诗主旨?

提示:从出现的频率和诗歌整体的情韵,不难发现是“幸福”。

②第二句:诗人的幸福已经拥有了吗?诗人以什么为幸福?能否从诗中提炼概括出一个词来?

提示:从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对亲人的态度、对自然的态度以及对陌生人的态度可以看出来是“爱”。

③第三问:诗人爱的是什么?

爱生活。

诗人爱的是一种最原始、最自由、最平凡普通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显然是反现代的产物。是一种人性的回归,是人类精神的原野,是人类精神的根本。令人想起陶渊明的回归田园;想起列夫・托尔斯泰,晚年的他,依然抛弃了他的贵族庄园,去追寻宁静,追求自由。

爱亲人。

诗人要把所有的幸福,哪怕是一瞬间的幸福,告诉所有的亲人。

爱自然。

诗人出生于农家,自小就对泥土、田野有一种深挚的迷恋。1989年初,他回了趟安徽老家,回北京后,他说:“故乡对我来说越来越陌生了,有些很美好的东西你再也找不到了。”海子15岁就考人北大,毕业后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任教,后来辞去工作,一个人到中国的大西北旅行。高原、雪山、泥土、麦子是他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比如他说:我是中国诗人是稻谷的儿子茶花的女儿。再看他的笔名,蒙藏高地的湖泊被人诗意地称为“海子”。

爱所有人。

俗话说,爱一个人容易,爱所有人难,比如爱希特勒、本啦登等就很难,但诗人却表示自己愿意爱所有的人,这就说明诗人的爱是一种博爱。那么诗人的爱具体表现为什么呢?那就是三愿:一愿你事业有成;二愿你爱情美满;三愿你生活幸福。末一句有人说海子的博爱是有局限性的,可请同学们讨论。

2、小结抒情内容,升华主题

爱生活爱亲人爱自然爱所有人,从诗作的感情脉络可以看出诗人的爱是逐步升华的,最后上升到博爱。

小结:表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和整个世界的热爱和眷恋。

三、创读

1、海子的幸福和爱既然如此温馨、美好。为什么要从明天起,而不从今天起?

①从诗作的内容可以看出,现实的世界里,人们来来往往。奔波忙碌,追名逐利,浮躁喧嚣;现实的世界里,有的人忙于生意,忙于工作,亲情被忽略;现实的世界里,大自然遭到日益严重的破坏;现实的世界里,有的人只重利益,不重友情,甚至有人利用亲情、友情来达到自己追名逐利的目的。由此可见,诗人的今天是痛苦的,是不幸福的,温馨的背后是痛苦,马克・吐温说过:“幽默的根源是痛苦,天堂里是没有幽默的。”

②联想到海子的一则故事:海子是一个自由、贫穷而又孤独的诗人,一直蜗居在北京郊区昌平县,过着一种郊寒岛瘦的日子。当这块国土上的伪诗人们忙于给少男少女签名、讲学甚至下海经商时,我们的年轻诗人躲在象牙塔里,写一种纯粹的诗歌,熬自己的心血点一盏灯。我们无法猜测,诗人是否考虑过向世俗作最后的谈判与讲和,总之有一天,他怕是孤独到极点了。他开始怀念人群,怀念人间宴席的氛围,于是拐进离寓所最近的一家酒馆。对老板说:“老板,我在这里念我写的诗,你给我酒喝,行吗?”长得屠夫般壮实的老板,回答既客气又冷酷,他说:“酒,我可以给你喝,但不要念你的什么诗了。”过了不久,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时间是1989年3月26日下午,诗人选择的是山海关至龙家营之间的一段慢车道。一辆载货火车把他拦腰扎为两段。结束了年仅25岁的生命。

当然我们不能说那个酒馆老板就是刽子手,但是与酒馆老板类似的社会群体是刽子手,那是确凿无疑的。海子天才般的激情燃烧的一生结束了,但这种激情燃烧的产物――他的20多万字的诗作却化作了永恒。

他是一位诗歌烈士,对有些诗人来说,诗只是一种装饰或游戏,而对另一些诗人来说,诗则是他全部的生命。

海子已死去20年了,我们多么希望类似的惨剧不再发生,因为在他自杀后5年内,先后又有14位诗人自杀,有位浙江的诗人甚至跑到安徽海子墓前祭奠,然后跳湖自杀。面对类似的惨剧一再发生,我们难道能熟视无睹、漠然于胸吗?我们在追求所谓金钱财富、权势地位的时候,要不要多一点人文情怀呢?

当然,我们还必须明确地认识到,海子的选择只是一种悲观消极的选择,我们在面对挫折、失败的时候。要抱有一种乐观向上、积极开朗的心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根据本诗主旨,联系海予平生,请你以“幸福”为话题,对海子说一句心里话。

要求:每个同学都以“海子。我想对你说”为开头,5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

大海教案范文第2篇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对高中语文教案中国当代诗三首进行讲述:其中包括:诗人在本诗中拟想了幸福的生活画面,它包括什么?你如何理解诗人的幸福,诗人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幸福告诉别人,又不断祝福陌生人,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感受诗人海子的博爱之心。

(2)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

(3)训练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诗歌。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海子的诗作,初步了解海子的思想。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

(大屏幕显示海子遗照)

这里站着一个相貌平平的中国人,普通而没有特点的面孔并不会给人留下什么记忆。然而他是才华卓越的诗人,是被当代学院派推崇的重量级诗人,他就是海子。

二、关于海子:

1.评价:

“他的一生似乎只为了发光。他把非常有限的生命浓缩了,让它在一个短暂的过程里,显示生命的全部辉煌。”(谢冕)

“诗人海子的死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西川)

“他不仅对现在、将来,而且对过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陈东东)

2、生平: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人,当代著名诗人。作品有长诗《土地》和短诗选集《海子、骆一禾作品集》等。

3.教师提供海子诗作《亚洲铜》等,学生也提供自己喜欢的海子的诗。大家朗读欣赏,浅层次地了解海子。

三、小组协作,学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步骤:

1.教师提供自读思考题。

2.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学习。

3.集体交流学习收获。

自读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诗人在本诗中拟想了幸福的生活画面,它包括什么?你如何理解诗人的幸福?

明确:幸福生活的图景由三个内容组成:“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个图景不离细碎平常的凡俗生活,却又远离喧嚣地独立在大海边。这是一个明亮温暖的画面,是诗人真诚拟想的情景。但很明显,第三个内容与前两者似乎不大相容,这幸福中有矛盾存在。

(2)诗人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幸福告诉别人,又不断祝福陌生人?

明确:诗人在自己拟想的幸福图景中喜悦着,这种喜悦不断地膨胀,使诗人抑制不住地把自己的幸福告诉别人,又不断祝福陌生人。但究其根本,还是诗人有一颗博大而善良的心,他爱这个世界的一切。

(3)本诗的核心意象是什么?为何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题目?

明确:本诗的核心意象是“大海”。诗人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题,因为这个内容是他拟想的幸福生活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亮丽的部分。当然也是与其它内容难以协调的一部分,但恰是这种不协调表达了诗人的真胸臆,也是这首诗的表达的重点所在。

四、小结

五、作业:寻找海子的其它诗作,读其诗,悟其诗。

六、板书设计:《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告诉亲人每一个人

幸福关心粮食和蔬菜给山、河取名

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祝福陌生人

教案点评:

海子是卓越的,这是有目共睹的。学生限于年龄阅历,不能充分理解海子,但教师有责任让他们知道海子,尽管本诗被定为自读课。

这节课的学习过程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而设计,认识海子、了解海子、研读海子。涉及内容不是很多,却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范例,他们会更多地去阅读。

教案示例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感受诗人海子的博爱之心。

(2)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

(3)训练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诗歌。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海子的诗作,初步了解海子的思想。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屏幕显示海子遗照)

这里站着一个相貌平平的中国人,普通而没有特点的面孔并不会给人留下什么记忆。然而他是才华卓越的诗人,是被当代学院派推崇的重量级诗人,他就是海子。

二、关于海子:

1.评价:

“他的一生似乎只为了发光。他把非常有限的生命浓缩了,让它在一个短暂的过程里,显示生命的全部辉煌。”(谢冕)

“诗人海子的死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西川)

“他不仅对现在、将来,而且对过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陈东东)

2、生平: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人,当代著名诗人。作品有长诗《土地》和短诗选集《海子、骆一禾作品集》等。

3.教师提供海子诗作《亚洲铜》等,学生也提供自己喜欢的海子的诗。大家朗读欣赏,浅层次地了解海子。

三、小组协作,学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步骤:

1.教师提供自读思考题。

2.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学习。

3.集体交流学习收获。

自读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诗人在本诗中拟想了幸福的生活画面,它包括什么?你如何理解诗人的幸福?

明确:幸福生活的图景由三个内容组成:“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个图景不离细碎平常的凡俗生活,却又远离喧嚣地独立在大海边。这是一个明亮温暖的画面,是诗人真诚拟想的情景。但很明显,第三个内容与前两者似乎不大相容,这幸福中有矛盾存在。

(2)诗人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幸福告诉别人,又不断祝福陌生人?

明确:诗人在自己拟想的幸福图景中喜悦着,这种喜悦不断地膨胀,使诗人抑制不住地把自己的幸福告诉别人,又不断祝福陌生人。但究其根本,还是诗人有一颗博大而善良的心,他爱这个世界的一切。

(3)本诗的核心意象是什么?为何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题目?

明确:本诗的核心意象是“大海”。诗人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题,因为这个内容是他拟想的幸福生活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亮丽的部分。当然也是与其它内容难以协调的一部分,但恰是这种不协调表达了诗人的真胸臆,也是这首诗的表达的重点所在。

四、小结

五、作业:寻找海子的其它诗作,读其诗,悟其诗。

六、板书设计:《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告诉亲人每一个人,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幸福关心粮食和蔬菜给山、河取名

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祝福陌生人

教案点评:

海子是卓越的,这是有目共睹的。学生限于年龄阅历,不能充分理解海子,但教师有责任让他们知道海子,尽管本诗被定为自读课。

这节课的学习过程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而设计,认识海子、了解海子、研读海子。涉及内容不是很多,却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范例,他们会更多地去阅读。

教案示例

《致橡树》

导语:我国的新诗,开创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挣脱了旧诗格律的束缚,在民歌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别开生面地实现了诗体大解放,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派和以臧克家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派在诗坛上举足轻重,贡献很大,(郭的《凤凰涅》,臧的《老马》)。新月派的闻一多,徐志摩等文学研究会诸诗人在诗坛上也有不小的影响。(闻的《死水》,徐的《再别,康桥》)。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及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派也别具特色。(李的《弃妇》,戴望舒的《雨巷》)。80年代涌现的朦胧诗,虽然未能成为主流诗,但其影响和价值也不容低估。面且这些诗歌虽不如“战鼓”,“号角”式的佳作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但随着人们审美心理结构的变化,对这类具有含蓄美的诗作,兴趣越来越浓。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朦胧派代表诗人舒婷的代表作《致橡树》。

一.关于作者.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泉州,当代女诗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福建文学》围绕她的诗作展开关于朦胧诗的讨论,当时争议很大,影响颇广.1980到福建省文联工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理事.主要作品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她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__1980年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

舒婷崛起于70年代末中国的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辈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她们的诗一改新诗明白如话、几近分行散文式的传统特点,意蕴深厚而不显露,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阐述的余地,使许多诗失却传统的明朗色彩,蒙上了一层朦朦胧胧的氛围.他们用朦胧诗表达了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审慎思索和批判.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

二.朦胧诗简介:

涌现于80年代左右。其特点是:1.内涵上意蕴深厚,不求显露.思考人的本质,探索人的自我价值,体现诗人的主体意识.2.艺术上意象迭加,扑朔迷离.一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以普遍的暗示来代替过去的直接体现.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有:舒婷的《致橡树》、《墙》,顾城的《一代人》、《远和近》,梁小斌的《雪白的墙》。他们是一群在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带着被伤害后的浓重的愤恨和茫然的失落感,带着从生活底层而来的严峻的深思和对于追求的深沉渴望,表达了这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审慎思索和批判。

例:《老马》与《致橡树》对比印证“朦胧诗”的两大特点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直往心里去,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析: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几近分行的散文化格式,单一的老马意象表达出各阶层的人包括作者自己所承受的各种物质重负和心理重负。而《致橡树》则不一样。

三,思路分析

这是一首爱情诗,但它不象常见的爱情诗,直抒胸臆,用火热的诗句表达对爱的焦灼和渴望,对意中人的热烈追求与赞美,或抒发失意的爱情带给自己的悲苦与煎熬.它跳出一般爱情的窠臼,摆脱情网中人的意乱情迷,以局外人的身份观照爱情,对爱情的本质进行一番理性的考问与判断.----“,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我如果爱你不应该怎样“爱?应该怎样“爱?诗人循着这样的思路,以“不,这些都不够把这首诗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认可的爱情模式的批判、摈斥,后一部分抒发了作者对心目中理想爱情的渴望、憧憬。

大海教案范文第3篇

《我家门前的海》是小学语文课外读物中一篇优美的散文,语词平和,意境深远。作者用清新流畅的笔触,把自己对大海的印象和记忆写得十分吸引人。对于这样一篇精致的小散文,整节课,孩子们学得都很快乐。

师:同学们,读过《我家门前的海》一文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大海很美。

生:我觉得大海很有趣。

生:我觉得生活在海边很幸福。

生:我感觉大海唱歌的时候,声音很好听

……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老师想让你们自由组合,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这篇优美的小散文,一会儿汇报给全班同学听,好吗?

(20分钟后,孩子们的汇报精彩极了!)

生1:我们小组边读边想象,大家感觉仿佛来到了蔚蓝色的大海边。

生2:我们小组是用积累的方式来学习这篇课文的,我们积累的是第二自然段:我家门前的海,像一面光明锃亮的大玻璃镜,映着天,天变蓝了,映着云,云变蓝了,映着鸟,鸟变蓝了。在我们的眼前,不仅大海是蓝的,整个世界都是蓝的!

生3:我们是以课文配画的方式来学习的,请看我们的画:画面是一个蓝色的、透明的世界,有翻滚奔腾的波涛,有结群回游的鱼儿,有蓝色的雾、蓝色的风、蓝色的潮声……

……

孩子们的学习方式真是丰富多彩!

二、学生心声

这节课学得真开心,真快活!学习如果总是和玩一样,多好呀!

三、我的思考

面对学生提出的疑问,我不得不深思:童年应该怎样长大?童年只有一次,没有人永远生活在童年中,可是,永远有人童年,童年应该是自由、快乐、轻松的。

1.学习为什么不能像玩一样自由

“学习如果和玩一样,多好!”这是每个孩子的心声。玩是自由的,玩是快乐的,玩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为什么学习不能和玩一样呢?老师“以学生是否学得快乐”这种情感体验作为自己教育教学的追求目标,使课堂充满了人性,使学生获得了比知识更重要的人文关怀,学生在这样的体验中慢慢地学习反思、评价自己。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都是在教师的激励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内化来实现的,而要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内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这个案例中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小组活动为基础,以学生探究为主,以活动化的教学形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孩子们的学习像玩一样,让他们自由、快乐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们还怕他们做不好吗?

2.学习为什么不能像玩一样快活

新课程目标已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关心学生的感受,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而要有这样的效果,就需要教师特别注重学生的情绪变化。在课的一开始,就要让孩子们从读课文的感受入手,读后小组交流。每个孩子畅所欲言,学习过程就像玩一样,充满乐趣,使他们感到快活。

3.学习为什么不能像玩一样轻松

仔细想想,写在备课笔记上的教案是死的,只有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的教案才是活的,才是闪现着智慧的。为孩子的学习服务,为孩子的成长服务,时时在教学过程中,想着孩子在求知过程中的需要,想到要保护学生的求知欲,保护孩子的好奇心,给儿童的精神以积极的鼓励,这是我们应该而且必须做好的。只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才能真正地学会理解与尊重孩子;也只有这样充满人文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孩子们才会散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创造热情与生命智慧,我们一定会为此感到惊叹。

每节课都充分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去体验;给孩子空间,让他们去锻炼,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有效和成功的教育。

大海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预设;生成;调动;热情

布卢姆说得好:“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能成为一种艺术了。”预设,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让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但绝不是只有周密的预设才有精彩的生成。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筛选与把握来自学生的非预期的有教学价值信息,激活、运用这些资源,促使其成为有意义的教学资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镜头:

《长江之歌》是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首歌。我想以它作为一节创新活动课的基础,创编演唱、演奏、舞蹈等形式,营造欢乐的气氛,体验母亲河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壮丽景象,生动优美、惟妙惟肖。同时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上课前我做了精心的准备,安排了一系列可以让学生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我感觉信心十足:这节课一定很精彩!

上课了,当我在课件上出示《长江之歌》时,不知谁来了一句:“老掉牙”紧跟着趴下睡觉的睡觉,看课外书的看课外书。说这句话的××是班里最顽皮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好,而且喜欢搞破坏。刚开学班主任就向我提过他,平时的音乐课我都特别留意他。我向发出声音的地方望去,只见××趴在桌上睡觉。我看了万分恼火,简直有点气急败坏。此时教室里静悄悄的,所有目光全都集中在他的身上。有审视的,有担心的,还有幸灾乐祸的,好像都在等着一场暴风雨的来临!

解决问题:

我的头脑飞速运转着,寻找处理眼前被动局面的办法。越在关键的时候,教师的言行越要冷静,我时刻提醒自己。我静静地看着他(他已抬起头),想从他脸上找出一些隐藏在内心的动机,他稚嫩的脸上挂着一些“无所谓”“不想学”的笑容,游移不定的目光掩饰着些恐惧。我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微笑着对他说:“你是不是不喜欢长江,那你可以告诉老师你喜欢什么吗?”他一愣,又故意刁难地说:“张雨生。”这时学生都静静地注视着,看我怎么做。我笑着对学生说:“那我们就一起想想,张雨生赞美过长江吗?”“大海!”××和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那好,你能把张雨生的《大海》奉献给大家吗?”听我这样说,××有些腼腆起来。见此情形,我立刻提醒大家:“同学们,掌声欢迎他为我们演唱张雨生的《大海》。”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同学红着脸成功地演唱了《大海》。我趁机表扬了他。“是啊!大海有时风平浪静,充满诗情画意;有时却波涛汹涌,涛声如雷。无论是柔、静,还是雄壮,都是一种美!是一种力量!音乐世界中的大海更富于诗意地展现它博大的胸怀与澎湃的激情,涌动着人类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同样,我们的母亲河长江也有它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壮丽景象。同学们难道不想了解一下我们伟大的母亲河长江吗?”“想!”同学们的热情高涨起来。我也就此与同学们一同学习了《长江之歌》。

学习完《长江之歌》根据刚才××的表现我灵机一动说:“你们还知道哪些歌曲赞美过我们美丽祖国的大好河山呢?”“《青藏高原》《听海》等等!”边说还边唱其中的旋律。看此情形我提议他们把自己这些熟悉的歌曲完整演唱出来。学生们的兴致越来越高,此时的课堂已成了小型演唱会。就这样,所剩的半节课时间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学生们都觉得不过瘾,走出教室时还嚷着时间太短了!

感想:节外生枝,造就精彩

看着学生们的这种热情,我觉得这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一节比较成功的音乐课!课前我预设的教学设计是绝对没有想到过的,本节课会有这样一个结尾。无疑,学生们的个人演唱会就是课堂的升华,我们新课程所追求的不就是这些吗?设想,如果当时我表现出一些不理性的情绪,少了对××同学的宽容,多了对他严厉的责备,结果可想而知。课堂上的“捣乱”现象屡有发生,如何处理,是我们这些技能常识科的老师必须思考的课题。教材是静态的,教学内容是固定的。作为教师,以往常不自觉地将精力放在了教案各个环节的设计上,为避免节外生枝,为追求教学环节的完整、教案的精彩设计,任学生精彩的发言和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自生自灭。然而现实的课堂上,一群群活生生的孩子,有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性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过程不可能会如老师课前所设想的那样一帆风顺。因此,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与实施,我们的音乐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独特性,努力营造一种使学生个性得到真正凸显、全面调动学生主体意识的新型学习环境。让我们的音乐课堂焕发全新活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大海教案范文第5篇

实践在发生变化,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老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汲取新知识,合上时代的节拍。教师要创造性地利用教学新手段,运用教学新方法,研究思维训练新形式。

二、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材施教

教师热爱学生是教育好学生、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之一,尊师爱生是师生对话的感情基础,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传统的教育观念赋予教师权威的地位,师生之间基本上相对封闭、保守的,教师看学生的目光是俯视而不是平视,心理上产生的距离感使教师很难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无法真正赢得学生的信任,这使得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双向沟通与交流,学生的才能被限制,个性被压制。

三、要培养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

要想使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就要求教师能在自己的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技巧引发学生学习兴趣。1.给学生创设表现的机会。辩论、讨论、合作探究、搞主题活动等,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敢于表达,优化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利用现代媒体、影视作品进行教学。如在讲《财政及其作用》时,可以结合时事政治的一些大型工程项目,利用课件、图表、影视,让学生对财政及其作用有直观感受。3.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优美动听,音调和节奏也不能太单一,要抑扬顿挫。4.多正面肯定,以鼓励为主。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四、勤于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随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对自己所授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经常修正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提高思想水平,掌握科学知识,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状况和科学文化知识的状况,是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尺。1.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写好教案,教案详略得当,教学设计合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安排得当。2.课堂上思路清晰、逻辑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条理清楚,重点、难点突出,且能讲够讲透。3.能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财政的作用是本节课的重点。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的平衡运行的作用是本节课的难点。这节课我设计了20多幅幻灯片。信息量大,知识容量大,问题多,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4.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精神,课上组织讨论,并将政治学科的思想和知识内化,避免空洞说教和简单灌输。

五、勤于总结,使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可靠保证

每个人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总会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经验和教训经过总结与梳理会让人聪明起来。所谓涓涓细水汇大海,大海固然浩瀚,但如无涓涓细水大海也会干涸。只要我们认真总结每一学期、每一阶段、每一堂课的教学得失,再辅以正确的理论给予指导,通过自己认真的实践,使自己对教学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这样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指日可待的。

大海教案范文第6篇

目前,课堂教学研究中有一种很受欢迎、很有实践意义的形式――同课异构。《教案》雪中送炭,给我们提供了几篇同课异构的教学设计。例如《老人与海》,两篇教案的创意同中有异,各有洞天。沈修青老师的《艰难困苦不畏惧,千磨万击还坚韧》,是先梳理情节,再品味人物,进而明确小说主旨,探究写作技法。陈六五老师的《硬汉如此多“骄”,风景这边独好》,则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交流”三步走。二者殊途同归,都奔向人物形象分析、品评的大目标,并且都采用了写“颁奖辞”的方法突破这一难点,可谓英雄所见。但具体教学环节的设计又各具匠心:沈修青老师以自己创作的一则《颁奖辞》抛砖引玉,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陈六五老师用竞争抢答的方式,让学生展示根据练习册资料改写的颁奖词《硬汉子桑地亚哥》,将课堂推向高潮。如此同课而异构,给我们的教学借鉴予以多样的选择,真应该感谢编者的良苦用心。

这些教案不仅可用于教学,亦可阅读鉴赏,把玩品味。毫不夸张地说,一篇篇教案犹如一件件精心雕琢的艺术珍品,无不闪耀着作者的才华与智慧。先品一品它们的“标题”吧:“穿越意识流动的迷雾,遨游自由平等的国度”(严文娟《墙上的斑点》)、“英雄丹心荃不察,寓言假托悲剧深”(袁海林《丹柯》)、“结构延迟舞轻逸,心理摇摆塑英雄”(刘梦君《牲畜林》)、“以读促赏品场景,借歌造境悟深情”(范晓婧《安东诺夫卡苹果》)等等,这一个个标题,“美目盼兮,巧笑倩兮”,招引你跟随教案走进文本,去领略文学艺术之美。

可鉴赏者何止标题。那新颖独特的教学创意,那曲径通幽的教学过程,那精致巧妙的板书设计等等,都蕴涵着作者的教学素养和艺术构思,细细地把玩,你会领悟到语文教学中那无穷无尽的奥妙与情趣。

我们不妨读一读沈修青老师写给英雄桑地亚哥的颁奖辞:

“一个人,一条船,在惊涛骇浪里,你是一条硬汉;一个人,一身胆,在滚滚红尘中,你是一座大山。面对嘲讽,你不肯俯首;面对大海,你不肯折腰;面对鲨鱼,你不肯屈服。你用坚毅书写了一段英雄的人生;你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勇者不惧。”(沈修青《〈老人与海〉教学方案》)

这诗化的语言,刚劲的辞赋,英雄的肝胆,会使你的精神境界为之升华。

《教案》内容涉及课程理念、教材教法,从“教什么”“怎样教”等多个维度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料和研究视角。留意于语文教学研究的同仁,或许会从中捕捉到语文教学的前沿信息,获取可供深入探讨的学术命题。

例如,从比较的角度研读同一篇小说的不同的教案,你或许会有多个维度的思考与发现。同是《清兵卫与葫芦》,就有三位老师的教案可供比较。

1.陈 红 赏读情节之美 探寻“摇摆”之妙

2.张安群 细节复沓藏深意 双线摇曳泛波澜

3.左 琴 写“摇摆”波澜跌宕 寓深意警钟长鸣

先品味一下这三个标题。相同的是:都用富有诗意的偶句表明教学目标,即“教什么”;聚焦点都是单元话题“情节”。但仔细比较一下,各自对这一教学目标的具体定位,即教学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那么,哪一个目标定位更切近课程理念,更有利于突破重难点呢?这里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由题入文,再比较阅读这三篇教案,你会发现在“怎样教”方面有更多值得研究的问题。例如,不一样的“教学创意”,表明了各自怎样的审美观照?对文本细节描写的鉴赏设计,孰优孰劣?探究问题的设定,哪一个更像“探究”?左琴老师设计的课堂练笔“巧用‘摇摆’来写作”,是否偏离了“阅读欣赏”的课程定位呢?处处留心皆学问。有心于语文教研,徜徉于《教案》之中,你或许会有惊喜的发现,收获自己寻觅已久的研究课题。

一本《教案》,可教学,可鉴赏,可作研究,三者兼具,足矣。

大海教案范文第7篇

下面以我在备课过程中的几个“问号”谈谈我的理解及点滴体会。

一、为什么是表演而不是唱歌?

也许在很多人的记忆中,读书时代的课程表上开始写的是“唱歌课”,后来改成了“音乐课”。音乐课比唱歌课多了音乐欣赏部分,但是教学方式没有改变,学生依旧是被动的“信息接纳器”。但是在推行《音乐课程标准》的今天,课本的每一课都是以“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三个部分出现,这不禁令我思考:为什么是表演而不是唱歌?两者的区别在哪里?我一遍又一遍地翻看《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音乐课程标准》对“双基”内容的表述是“有效地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而对于为什么要把“唱歌”改成“表演”我还是觉得茫然。直到有一次学校搞文艺会演,我蓦然发现:虽然所有参加表演的学生都很认真、很努力,动作也很整齐,但是唱歌课教出来的学生在舞台上面无表情,缺乏表现力;而表演课教出来的学生在舞台上却精神饷满,活泼自信,富于感染力。在这一瞬间我恍然大悟,把“唱歌”改成“表演”,其实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把在教师指挥下进行的被动的“唱歌”,变成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个性和创造才能,使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的生动活泼的“表演”。这个改变体现了“课程标准”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这个改变反映的是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理解了为什么要“表演”后,我就明确了“表演”最根本的教学目标,对于课堂的驾驭就更有把握了。

二、为什么要聆听?怎样聆听?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是《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中指出:审美体验可视为一种实践,而“实践性”也是音乐审美教育的特征之一。课程标准中用“聆听”将它准确道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教学的全部活动中,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这些表述很明确地指出了聆听的重要性。至于该怎样聆听,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指出: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要帮助儿童逐渐对音乐的要素更加敏感,因为音乐要素包含了可以产生洞察人类情感的条件。下面以欣赏课《狮王进行曲》为例说说我是怎样让学生聆听的。

第一次备这节课时,我只想着如何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吸引学生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按照这个思路设计了第一版教案。一节课下来,整个过程感觉挺流畅,学生的反应也不错,但是我在反思时总是觉得这节课有点散,好像就是为了聆听而聆听,少了点线索,没有深度。经过对教材的进一步挖掘,在原来的基础上修改出第二版教案。第二版教案跟第一版教案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目的明确地围绕着音乐要素进行聆听,确定每个教学环节前都问问自己是否能根据教学目标做到有效讲授、有效提问和有效激励,引导学生在多次的感受中体会狮王与小狮子的吼声是通过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等对比来表现的。由于多了感受音乐要素这根主线,整节课节奏紧凑、一气呵成,学生的欣赏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学深度也得到了深化。

三、如何进行编创与活动?

编创与活动所包括的内容有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与创作实践。下面以探索音响与音乐为例谈谈我的体会。“课程标准”对探索音响与音乐这项内容提出的标准是:1―6年级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而音乐教学的过程本身是音乐课程要达到的目标,或者说目标即在过程中,体现在方法上,即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我认为要进行编创与活动,在教学过程与方法上就要按以上顺序进行,即首先要让学生有体验,有了体验才能进行模仿,会模仿才会进行探究,会探究才会进行合作与综合。这点体会是我经过失败的教训而得到的。

小学四年级有一课是对大海的创作,书本有四幅画:码头与准备出海的渔船、乘风破浪、惊涛骇浪、凯旋而归。第一次上这节课时,我首先向学生分别展示这四幅画,让学生根据画面说说联想到的声音,然后分小组按教师指定的画面展开讨论、选择乐器进行创作,练习后分小组进行汇报表演。学生除了会用打击乐器模仿海的声音,还有用纸张摩擦出的海风声。用人声模仿的海鸥叫声,还有一个孩子用脖子上挂着的一串钥匙模仿出轮船起锚时的铁链声。当时我感觉教学非常成功。但是上完两次课后,我发现不论是哪个班或是哪个组,对“惊涛骇浪”的表现都是最差的,我不禁在心里打了个问号,开始去寻找原因所在。直到有一次我去了学校附近的码头,才找到了答案:我们生活的地方是珠江内河码头附近,码头、轮船等对于学生来说都是熟悉的,因此在他们的创作中会出现令人惊喜的细节,而惊涛骇浪的大海对学生来说是遥远的、陌生的,也就是说没有体验也就没办法模仿,所以他们的创作是茫然的、空洞的。找到原因,我对自己的教学做了调整。在第三次上这一课时,我先放一段视频让学生观看惊涛骇浪的大海,再欣赏格里格作曲的《大海风暴》,引导学生观察乐队的演奏,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创作活动,学生就能够利用鼓、锣、钹再加上不同的演奏方法来表现惊涛骇浪的大海了。

通过这一课题的磨练,我认识到:编创与活动在教学过程与方法上要循序渐进,感受与模仿先行,否则将会欲速则不达。

大海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语文 解题 题目

语文教学一般是以课本教学为主,但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有一定步骤的,大多数都是先了解课文标题所表达的意思,再介绍作者生平及作品风格,接下来才是对文本主体进行细微的分析,最后是综合,总体评价。大多数教案上所讲的解题是包括题目介绍及作者介绍在内的,而我讲的解题是专指对文章题目的解释。解题的必要性:我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进行解说分析,首先进行正面阐述,这里暂且拿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的所有篇目来进行分析,看从这些题目中能产生怎样的思考。

1、 词二首《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

这两首词的标题是大多数老师都会进行介绍的,因为词的标题包括词牌及词题在内的,这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已经将其放进了教学目的之中的,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这里我就不再做详细的阐述。

2、 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

“再别康桥”顾名思义是第二次离开康桥,康桥是什么呢?这里有什么特别之处呢?第二次与第一次离开又有什么不同呢?“死水”一词,现实生活中的死水,无非就是不流动的水,因为不流动或者没有人清理,里面会盛满一些残渣败叶,最腐朽的势力会在这里滋生,如苍蝇、臭虫、尖嘴蚊等,常给人恶心的感觉,作者闻一多却以此为题,有何深意呢?“赞美”一词是个动词,那么,它赞美的对象是什么呢?它赞美对象的什么品质呢?这些都是读者在一看见题目之后就会产生的思考。

3、 中国现当代诗三首《错误》《致橡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错误”,是谁错了呢?为什么错?是否真的错了?错在所做的事情,还是错在心灵的理解能力?“致橡树”,“致”字很显然是一个动词,是“给”的意思,“橡树”是“给”的对象,那么,给橡树什么呢?是谁给橡树呢?橡树代表的是什么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就会春暖花开吗?“春暖花开”是季节的实际反映,还是一种生活的境界?还是一种梦想?

4、 外国诗三首《致大海》《篱笆那边》《我愿意是急流》

《致大海》一诗,其结构与《致橡树》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这里就不再重复;“篱笆那边”,篱笆那边有什么呢?是人、是事,还是物?还是一种梦想?“我愿意是急流”,在什么情况下,我愿意是急流呢?它的条件是什么呢?我为什么愿意是急流,而不是其他的事物呢?

以上这些都是由题目所引发出的思考,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能够从这些思考中渐渐进入对诗文的主题的理解、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当然,从训诂学来解“题目”二字,“题”是“头”的意思,“目”是“眼睛”的意思,文章的题目就相当于一个人的头和眼睛,看到了一个人的头和眼睛,尤其是眼睛,基本上就知道了这个人神态及内涵,当然,我这些说法是早被不少先贤提出并大力宣扬的,这是无庸质疑的。

下面再从反面来进行解说:要上好一篇文章,自己得先理解,再设计好一定的程序,分步骤的介绍给学生,或者说得科学一点,是让学生有步骤、有条理、有效地理解这篇文章的含义,掌握这篇文章的主旨。但是,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往往不是按照自己的认识过程来设计,有的就直接从文章的主旨出发来导入,如《致橡树》一诗,这是舒婷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平等、自由、独立的爱情观,一些老师就拿一些经典的爱情诗句来导入,相对性地提出舒婷的爱情观,对舒婷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便直接进入了对诗歌的诵读与解析之中。并不对“致橡树”这个题目进行分析。这相当于在判断一个人的时候,不看他的眼睛,而是看他的服装及肤色这类包装的东西。假如我们要理解一个人的话,光从他的外表,而不从精神来看,是不能正确的判断这个人的。而眼睛就是人的精神的体现。可想而知,解析题目是很重要的。

不解释题目,有时会给不够细心的同学在理解课文时带来一些不便,甚至闹出一些笑话。我清楚的记得在读高中的时候,我写了一篇议论文,其中引用了方仲永的故事,我记得方仲永是来源于王安石的《伤仲永》,但不记得是老师没有给我们讲解题目,还是我的理解能力有限或是我过于粗心,不知道“伤仲永”是动宾结构的短语,却把它理解为一个人,在作文时,我便把它作为一个人名来引用,高中老师给我勾画出来后,我还去找老师算帐,结果老师又慢慢的给我讲解,我才重新认识了那个题目的含义。而今想起来都觉得好笑。

虽然这只是个别现象,但并不代表着只有我一个人才会出这样的笑话,我相信,作为学生,理解能力是有限的,而且是很有限的,视野是狭窄的,况且学生整体也不是一致的,总存在一些差异性,有些理解快点,有些理解慢点;有些理解深点,有些理解浅一点;这些都是属于正常现象。所以,这就需要老师细心地为学生量身制定一套学生容易理解的教案。

所以我赞同,解析课文从一篇文章的眼睛入手,从题目结构到内容进行解析,这很有助于学生从总体上对文章的把握。况且,现在中考因为没有考语法知识,所以,初中老师已经没有将语法知识作为重点来进行讲解,致使现在的大多数高中生对短语结构、句子成分等语法知识掌握得太少,这就使学生缺乏了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同时,我们在学习英语时,也是按照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来进行解析的,但学生连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都没有掌握好,所以学习英语更吃力了。虽然现在已经有不少老师也认识到学生语法知识的有限,尽量给学生补课,解决学生在这一块的不足,但是,由于时间有限,讲解起来也是蜻蜓点水,浅尝则止。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而语文课上,对文章题目的讲解,有时就牵涉到短语结构,这样做,不仅可以对语法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而且更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总体理解,既然对文章题目的讲解有这么多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大海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 课堂;语文教学;意外生成

语文教学过程充满多元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因此语文课上,形形的“意外”就会应运而生。教师若能敏感地捕捉其中有价值的因素,通过富有智慧的策略,灵活地重构教学,定会让“意外”演绎出精彩。

1 巧妙迂回,消除“磕碰”

由于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发展取向各不相同,对文本的敏感、判断程度也会存在差异,学生不可能完全按照老师预先构想的那样学习,常常会有意无意地跳出我们课前预设的框架,给我们一些“意外”,让人措手不及,把握不准,面对这些棘手的意外,教师不妨将此抛还学生,通过迂回赢得时间,从而机智地摆脱困窘,消除行进中的磕碰。

我在教《小镇的早晨》第二节时,事先设定的程序是:反复朗读,然后分小组合作学习,体味这节哪儿写得好,从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来理解为什么写得好,请看一段课堂实录:

生1:我们小组认为“火苗舔着的火锅”写得好,运用了拟人手法显得生动逼真,说明火烧得旺,老板的生意很红火。

师:你们小组体会得很好,理解了拟人手法的妙处,老师好像也看到了火苗正舔着大锅,很有趣。

生2:(马上站起):我们认为“舔”字用得恰当,但这里用“火苗”就不够准确了,我们一般说用舌头舔,所以应改为“火舌”舔着的大锅。

我当时为之一怔,因为课前我根本没想到这个问题,课堂上一片寂静,许多双眼睛期待着老师的回答,如果我含糊其词简单作答,或者说下课再探讨,按照预设框架和学生演完“教案剧”,这节课无疑会给学生带来遗憾,于是我放弃预设的教案,随着学生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为什么不用“火舌”,而用“火苗”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

(讨论以后,学生举手)

生3:好像火势弱一些叫“火苗”。

生4:“火舌”可能就是火大一些。

师:(引导联系旧知)我们上学期学了《生命的壮歌》中有一句话里面有“火舌”。

生5:(马上站起来):“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由此可看出火势非常大,很猛烈。

师:(适时总结)一般火焰我们称为“火苗”,喷吐的火苗我们称之为“火舌”。

生6:当时的火很旺,但被火锅压着,不可能窜得很高,所以用“火苗”,可见作者用词的精妙。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词所处的环境。

(学生又叽叽喳喳地议论开来)

生7:小镇的早晨是美的,如果用“火舌”,与当时的气氛不协调。

生8:如果用“火舌”,火焰就很猛烈,再用“舔”就显得没有情趣。

师:所以只能用“火苗”,不能用“火舌”。

该案例中,教师面对越来越有主见的学生,将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汲取学生传递的信息,并在“棘手”时,适时施出“迂回”计――将问题反抛给学生,利用它促使师生之间各种不同观点的碰撞,引发全体学生对该生发表的这一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终于巧妙“救场”,不露痕迹地消除“磕碰”,使原本困窘的场面生成为课堂中的亮点。

2 诱导比较,引领“突围”

常态的课堂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学生活跃的思维挣脱老师的“牵控”,奔向“野外”,此时老师如果死抱教案将预设进行到底,那么课堂会出现僵局,步入冷场,面对“险急”意外,教师若随机应变,放弃预设,开发生成,那就可能成功“突围”,迎来新天地。

《船长》一课,最后几节描写了哈尔威船长与轮船一同沉入大海的悲壮的一幕:

轮船在慢慢下沉……第20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船头先下去,很快船尾就浸没了。

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师引导学生品读这两段)

可是在课堂上,学生发言出乎教师的预料。

生1:我觉得“第20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船头先下去,很快船尾也浸没了。”这两句话是病句。前一句说船已经沉没了,后一句又写船浸没了,犯了意思重复的毛病。

师:(出乎意料)同学们读读看,你们怎么认为?

生2:我认为这是个病句,可以把后面的句子删掉,改成:“第20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师:(出示课文原句与修改后的句子)请大家将修改后的句子与原句分别放到文中读一读,比较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学生反复品读比较)

生3:课文原句是交代事情的结果,再补充讲沉船的过程,沉船的过程给人留下的印象较深。修改后的句子只是讲沉船的结果,给人的印象不深。

师:你分析得很准确。

生4:读课文原句,我感觉有种悲痛感,似乎亲眼目睹到哈尔威船长随轮船沉入大海的情景。读修改后的句子,只是感觉轮船一下子消失了……

师:你体会得很真实!

生5:(面容悲痛)读着原句,我觉得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电影画面,轮船沉入大海后,又将沉船的情景慢镜头反复出现,那悲痛的一幕定格在人们的记忆里,人们眼看着哈尔威船长随船沉入大海,是那么的悲痛,那么的无奈……

师:你体会得很深刻!那么,现在大家对课文原句有什么看法?

生6:我认为课文原句并没有问题,这样写是为了增强表达效果,渲染人们悲痛之情,突显了哈尔威船长的伟大形象!

生7:从这个细节中,我感受到大作家雨果精湛的语言功力……。

上述案例中,教师理智地诱导学生将修改后的句子与课文原句进行品读比较,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课文原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妙处,读出人们失去哈尔威船长的悲痛,深化了对课文的感悟,同时也领悟到作者的语言功力,培养了语感。那种成功“突围”,峰回路转后的畅达,更让人刻骨铭心。

大海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动态生成;使者;渔场;预设;市场经济

古希腊有这样一则寓言:有个渔夫,每次出海打鱼之前,他都要习惯性地到市场上去看看,什么鱼的价格高,就决定去捕什么鱼。有一年春天,市场墨鱼的价格最高,他便去捕墨鱼,结果打上来的全是螃蟹,他非常懊恼,空手而归。等他上岸后,才意外得知市场里螃蟹的价格涨到了最高,于是他决定下次去捕螃蟹。然而第二次出海,他打上来的却全是墨鱼,他再次一无所获。回到岸上,墨鱼的价格又高了,他后悔不已。于是他发誓下次无论是墨鱼或是螃蟹他都要带回来。可是第三次出海他什么也没有捕到,那个春天,他一无所获。

这只是一则寓言,在我们的教学实际中,或许没有这样愚笨的“渔夫”,可却常有这样的认识与行为:课堂就是执行教案所“预设”程序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就是完成预定的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做出回答,否则就努力引导学生直至达到预定答案为止。“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活的教师与学生,让他们围着它团团转,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它制约着师生在实际教学中的思维创新,扼杀了师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一、做友善的使者

教师,历来被冠以许多动人的光环,例如“园丁”、“红烛”、“医生”、“人类灵魂的工程”、“平等中的首席”,其实仍都是居高临下的,看到的都是学生不足之处,不是“剪去个性的树丫”,就是“整治营养不良的枯枝”,看到的总是“病”。我更欣赏“教师是成人世界到儿童世界的一位友善的使者”。我们应该让孩子树立敢于交流、对话的意识,让他们明白我们不只谈古论今,交流知识智慧,我们还是共同成长的合作伙伴。当然,这种信任与合作还要取决于教师的角色意识。因此,我们应该是儿童世界友善的使者,以友好、平等、民主的态度去引导学生,在孩子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他一只手,以欣赏的目光对待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动真情,抬起头,并心甘情愿地倾吐自己的情感,从里到外地动起来。

二、进行弹性预设

布卢姆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也就不成为艺术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我们无法预见,也就产生出许多生成性问题。当我们都在关注课堂的“生成”精彩,进行粗线条框架式的教学预设时,并不意味着教师就能驾轻就熟地守着“预设”这根“树桩”,等待“生成”那只兔子自个儿来撞“树桩”。恰恰相反,课堂教学生机制的高效发挥,正来源于科学的“弹性预设”的精心、充分与周到。所以课前的预设工作反而彰显其重要性。

三、授学生以渔场

新理念下的教学是重过程与方法,轻结果,力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样便可以不愁鱼吃完了,果真是一个进步。而最近听一位专家提出了一个打捞的认识,不仅要有味美的“鲜鱼”吃,而且还要亲自去钓,在钓鱼的过程中体验打鱼的艰辛,“钓鱼”的乐趣,并摸索出一种打鱼的方法,便一辈子不能忘。那样打来的鱼吃起来会更“鲜美”。“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鱼场。”我想在打鱼的过程中,大概也就是“渔民”自然成长,获得生存的能力的生态生成过程吧!

传统的教育模式不仅禁锢了学生的童心,而且束缚了教师的思维。也许我们已习惯以“本”为本,以“纲”为纲;习惯于把一篇文章条分缕析,再告之以教参上的“标准答案”,这样,一节课下来,所有的问题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师生皆大欢喜。

真的皆大欢喜?还是皆大“愚钝”!

古人为文常追求“言已尽而意无穷”的境界,使人读后有如“余音绕梁”,浮想联翩。语文课堂——三尺讲台,四十分钟,在这样逼仄的时空里,难道真的也要将学生的思维也困囿于此吗?这样培养出来的即使不是井底之蛙,也将是“知识的容器”!

四、走向“市场经济”

语文教学目标的预设固然是必要的。但是,就具体课堂教学而言,目标的过度定量化、精确化,甚至条分缕析,反而会产生不少负面影响。一方面会束缚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抑制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维的开阔性;另一方面,程式化、模式化的教学弊病也容易如影随形。从本质上讲,教学目标的预设,应当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为前提,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希图用精确预设的标准和形式来引领教学,难免会捉襟见肘,结果只能导致教学的封闭和僵化。

精细的、统一的教学目标,往往会把语文教学引向片面注重认知维度的一隅,而忽略了最有价值的发展个性和塑造人格的功能。其结果就会如袁振国教授所说的“或许我们得到了大海里露出水面的冰山的一角,而失去的却是大海下的整座冰山的主体。”因此,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妨适度模糊些。实践证明预设适度模糊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展示丰富、独特的内心世界,有助于教师重新组合和建构文本,有助于语文教学体现其独特的魅力。

语文具有工具性,同时又具有人文性,这是不争的事实。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语文课堂应浸润人性的色彩,负载精神的使命,流溢生命的动感。我们坚信:动态生成会让课堂充满了活力、智慧和情趣,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由字得言、由言得意、由意得情、由情得味,使他们心驰神往、激情满怀;会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畅所欲言、自主学习、灵气十足的课堂,成为一个充满动态生成,教师与学生的思维激荡不绝的课堂,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意义的课堂,实现师生生命价值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2004年第一期《小学青年教师》中的《生成发展,让教学涌动生命的灵性》

[3]2004年第四期《小学青年教师》中的《捕捉生成资源,构建动态教学课堂》

上一篇:细菌教案范文 下一篇:长城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