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标准化建设汇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02-28 20:39:37

村标准化建设汇报材料

村标准化建设汇报材料范文第1篇

今年以来,我们积极响应国家电网公司“抓基础、上台阶,大力推进农电标准化建设”的号召,把标准化建设作为深化一流企业建设和常态管理的重要抓手,立足于“全面规范、突出特色”,通过“四轮驱动”,促进标准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一、宣传动员,标准化建设工作强势启动

近年来,我局着眼于管理创新,通过一流企业创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等工作,建立了“三大标准”,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并注重基础资料的积淀与总结,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有了一定基础。但是,面对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的新要求和专业管理的新变化,标准与制度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形势的发展,精益化管理的深度、广度和力度尚有差距。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农电标准化建设的有关要求,今年以来,我们把标准化建设作为今年的中心任务,围绕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8项重点工作,研究制定了标准化建设3年规划和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和措施。成立了“一把手”挂帅的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下设安全生产运行、市场营销、农电管理、综合、多经等5个专业小组,充分利用内部网站、《河间电力报》等载体,开辟专栏,宣传标准化知识,通过分专业、分层次的学习培训,全面提高干部员工对标准化建设的认知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标准化建设上来,在全局上下迅速掀起了工作高潮。

二、实施“四轮驱动”,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

标准化建设启动之初,我们即出台了“领导带动、全员互动、竞赛推动、考核促动”4项工作措施,依靠“四轮驱动”,保证全局标准化建设在有力、有序、有势的状态下稳步推进。

(一)领导带动

将标准化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明确各部室主任、所站长为第一责任人,一级抓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班子成员身体力行,亲自组织、调度,亲自主持制度流程的编制,特别是深入基层,靠前指挥,指导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现场作业标准化等重点工作的运行实施,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全员互动

我们倡导干部员工从我做起,人人“动心、动脑、动手、动腿”,满腔热忱地投入标准化建设工作。通过“动心”,增强标准化建设工作的主动性;通过“动脑”,深入思考职责范围内的工作,通过“动手”,坚决按制度办事、按流程操作;通过“动腿”,了解基层和一线实情,避免“闭门造车”;为了消除管理的死角和盲点,开展了“管理检讨周”活动,反思分析部门、员工之间分工、协作、流程衔接的现状,整合了物资管理、财务审计、绩效考核等方面的8项流程;还开展了经验宣讲、现场观摩、示范操作等活动,从而在全局建立了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工作机制,掀起了讲责任、抓规范、强素质、提效益的热潮。

(三)竞赛推动

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一是积极参加省公司部署的“班、站、工区、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竞赛活动”,以沙洼供电所和机关客户服务中心为试点,加大整改力度,促进工作提升,沙洼供电所的经验在省公司农电系统得以推广;二是组织标准化知识调考、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活动,形成鼓励学习、褒奖先进的正确导向;三是结合同业对标工作,选树标杆部室、标杆供电所和标杆个人,在各个层面营造比、学、赶、帮、超的热潮。

(四)考核促动

出台了调度例会制度,各部室、基层所站和班组均制定了标准化建设计划,明确时间进度,每月两次进行调度,把标准化建设工作进度和效果纳入绩效管理,用指标评价工作,并严格兑现经济奖罚。特别是在供电所的考核上,把指标落实到线路、台区,落实到责任人,通过绩效考核的反向促动,推进标准化建设的开展。

三、稳扎稳打,标准化建设初见成效

通过开展标准化建设,使精益化、规范化管理的理念深入人心,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成效彰显,基础管理更加扎实,工作质量和精益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一)标准化体系初步形成

为确保建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我们确立了“三步走”的工作思路。第一步是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基础标准目录》,搜集汇总上级引用标准,梳理本局现行标准。第二步是对现行的标准制度进行整合,欠缺的起草制定,不妥的修订完善。第三步是按照省公司标准化建设工作部署,参照省公司农电标准体系制度范本,组织专门力量分专业对标准、制度进行研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审核确认。共汇总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标准制度524项,整合制定标准241项,编写修订了财务、党建、工会、后勤等方面的工作流程30余项,连同省公司下达的安全、生产、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类74项基本流程,供电所46项作业流程,汇总编印成册,建立起了以技术标准为核心、管理标准为支持、工作标准为保障、工作流程为依托的标准化建设体系。

(二)供电所组织结构趋于合理

在供电所内部组织机 构设置上实行了国家电网公司规定的第三种模式,按专业设立班组,即“一长三员三班”模式,一改过去农电员工对服务区内的生产、营销和服务统包统揽的传统做法,组建成立了抄表中心,在全市5个片区设立抄表队,绘制了《抄表路线图》,实施异地抄表、集中核算、结组收费,达到了抄表和管理、核算、收费、计量、稽查“五分离”,提升了营销管理水平。

(三)现场作业规范有序

作为省公司现场作业标准化试点县局,我局参与了46项典型标准化作业指导卡(书)的编写。我们把典型标准化作业指导卡(书)下发全局,分别组织了变电工区、输电工区、供电所等部门的专项培训,在推行过程中强调全方位覆盖、全过程控制,牢牢把握现场勘察、作业指导书编制、作业实施、作业总结等环节,一线员工围绕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写我要做的,做我要写的”,达到现场控制措施、工器具材料、工作质量的量化、细化。坚持班前会交底、班后会总结,形成环环相扣、“闭环”运行,达到程序有要求、安全有措施、质量有标准、考核有依据,使现场安全生产实现了从事后分析向全过程控制、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模式的转变。

(四)“典型设计”广泛应用

为了充分发挥“典型设计”在农网工程中的指导作用,我们对其推广应用做出了硬性要求:新建工程全部实施,扩建工程参考执行,改造工程逐步推行,并把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下达的“典型设计”、“典型造价”和“新农村电气化典型供电模式”印发到相关部室、班组,编制了应用计划。今年1座35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17.5公里35千伏线路、33.8公里10千伏线路、161个配变台区建设改造工程全部应用了“典型设计”,按照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典型供电模式,完成了55个新农村电气化村的建设。同时,在5个大企业业扩工程中按典型设计进行了施工,使全市农网标准化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五)“两清理”工作初战告捷

首先从摸查入手,分专业、分区域成立了3个输电小组和20个配电小组,逐条线路、逐基杆塔、逐台设备、逐个跨越点、分界点进行“拉网式”的排查测量,建立台账,有计划地进行整改。截止8月底,全市输配电设施名称标识及编号的规范和完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整治对地安全距离不够157处,治理交叉跨越115处,砍伐或移栽线下超高树木50608棵,设立跨越等警示标牌221处,解决处理“三线搭挂”1571处,为电网安全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节能降损成效显著

按照农电线损规范化管理模式的要求,认真总结以往线损管理的经验,开拓工作思路,创新管理手段。全市高供高计用户统一计量装置,安装全功能电子表821块;推进配电变压器的更新换代,s9、s11型变压器普及率达到了93.5%;在10千伏线路上安装动态无功自动补偿装置9台,补偿容量3900千乏,安装固定电容器235台,补偿容量17686千乏;全面开展线损分级、分压、分线、分台区管理、考核,加大用电检查和营业稽查力度,做好对各类窃电手段的研究与防范,稳步推进降损节能。1至8月份,综合线损完成6.35%,高压线损完成4.07%,低压线损完成6.51%,实现了稳中有降。

(七)队伍建设成果彰显

制定了供电所职工、农电工持证上岗实施计划,将计划下达至所、落实到人,有针对性地组织业务培训、知识竞赛和技能比武等系列活动,促进农电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目前供电所职工持证上岗率完成65.5%,农电工持证上岗率完成48%,计划年底前实现100%;完成了146名职工、31名农电工的技能鉴定;深化学历教育,与河北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分别开办了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专升本”学习班,107名职工参加了在职学习;着力加强管理层的培训,与华北电力大学联合办学,30名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参加了项目管理mba研究生班的学习,目前大部分科目已经结业;组织了全员出题建库工作,进一步丰富了培训内容。

(八)科技信息化建设亮点纷呈

按照“sg186”工程的总体框架,确定信息化建设发展模式,对原有科技进步项目进行整合,纳入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积极运用科技手段规范和提升管理。开发了多方式抄表收费预付系统,客户可以在全市各个银行网点或通过无线pos缴纳、预存电费;开发了业扩报装网上传递系统,业扩手续可以局域网内全程传递办理;作为95598呼叫系统的配套项目,开发了95598客户服务网站;对城区配网自动化进行二期续建,实现对线路开关设备的“三遥”和故障自动隔离,以及对配变的实时监测,城区配网的供电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完善远程教育系统功能,部室、供电所职工可通过局域网登录收看培训题材库里的所有影像资料,员工培训更加快捷方便;通过安装无线电压监测装置,对电网电压进行实时监测并进行数值统计、分析、处理、存储和近远程通讯;开发了安全生产微机联网开票系统,在全局生产部室和基层所站全面推广。

村标准化建设汇报材料范文第2篇

一、县领导高度重视,明确工作目标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印发了《县进一步规范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为民服务站的实施意见》和《全县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为民服务站创建标准化实施方案》文件,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为第一副组长,县委副书记和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乡镇、开发园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为民服务工作标准化创建领导小组。明确了乡镇(村)为民服务中心(站)建设目标,将标准化创建具体任务和工作责任层层传递到位。

二、围绕创建标准,加大创建力度

一是明确创建标准,打造示范典型。县政务服务中心印发了《全县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为民服务站创建标准化工作指导手册》,对乡镇、村(社区)的场地设置、窗口(岗位)设置、服务事项、人员选配、规章制度、办公设施、行为规范按创建标准进行规范。同时,按照创建标准,培育打造了一批镇村级为民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点,从而发挥典型示范、引导作用。截止2016年底,全县共有136个为民服务中心(站)达到创建标准,达标率为87%。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和督导检查工作。中心多次召开业务培训会,从服务事项、窗口授权、服务流程、公开办事、服务纪律、制度建设、规范管理、信息化等方面对镇村两级中心运行提出了要求,规范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为民服务站资料填报工作,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此外,中心还开展“回头看”工作,检查各乡镇(村)为民服务中心(站)软硬件配备、服务事项进驻和工作制度落实是否到位,推进为民服务创建标准化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提升管理水平,创新服务模式。在为民服务全程工作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县政务服务中心立足实际,指导乡镇综合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场所、设备等,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延伸服务触角,突出改革创新,进一步优化为民服务模式,探索办理有关服务事项的新模式。积极推行微笑服务、有声服务、上门服务、专项服务、预约服务和承诺服务六大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目标,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AB岗制度、全程制等。有效实现群众“送上来办”与干部“沉下去办”、窗口固定服务与延伸流动服务、乡镇高效运转与村组化解矛盾“三个结合”,方便了百姓办事,改进了干部作风,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

三、推进乡镇(村)网上办事大厅代办点建设

一是依托乡镇(村)为民服务中心(站),增设“网上办事大厅”代办点。2016年,县政务服务中心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为民服务中心(站)“网上办事大厅”代办点(示范点)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在全县乡镇(园区)和村(社区)范围内推进网上办事大厅平台建设。目前,全县10个乡镇、4个园区的为民服务中心和142个村(社区)为民服务站均增设了“网上办事大厅”代办点(综合服务窗口),主要负责网上审批服务事项的政策咨询、收件预审、注册登记、材料上传、审批备案等工作,县镇村三位一体的网上办事服务体系已基本建成。

二是深入推进“网上办事大厅”标准化建设。按照县里的统一部署,要求乡镇、村(社区)做好“网上办事大厅”代办点场地确定、人员安排、设备配套等工作。一是增设网上办事大厅综合服务窗口;二是选配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服务优、作风好的专职人员负责承办网上申办事项,严格实行AB岗制度;三是配备电话、电脑、高拍仪、身份证读卡器、打印机等基本办公设备。四是加强“网上办事大厅”审批事项的办理工作,要求基层工作人员主动受理网上办理事项,定时巡查、及时审批。

村标准化建设汇报材料范文第3篇

(一)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民主集中制情况。

县文旅局党组自觉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和强化党对文化旅游各项工作的领导,年初建立健全《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会议议事规则》,在议事和决策过程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做到了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会议决定,增强了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二)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情况。

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把党建工作列入年度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党建工作专题研究会议。制定2020年度党建工作计划指导全局党的建设工作,严格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内各项规定,加强机关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推动党建与文化旅游工作深度融合,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文旅局党建工作进一步得到全面提升。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局党组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全面领导责任,及时传达学习贯彻上级关于党风廉政工作的决策部署,定期听取各单位(科室)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落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强化廉政教育力度,加强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局党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做到与文化旅游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不定期听取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汇报,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时时把握工作的主导权。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巩固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确保文化旅游领域意识形态安全稳定。

(三)选人用人情况。

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党纪党规,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做到坚持原则、坚持标准,严格履行程序,克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注重选拔任用踏实干事、业绩突出的干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把好干部资格审查关、民主推荐关、组织考察关、讨论决定关,严格按照职数规定配备干部。

(四)巡视巡察发现问题整改情况。

2019年县委巡察组对我局党组进行了巡察,共反馈问题11个,目前已整改完成11个,整改完成率100%。通过巡察整改,文旅局党的领导作用发挥更加充分,“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更加规范,党建、党风廉政、财经纪律等更加规范,进一步促进了文化旅游各项业务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五)奋力争先,争创工作成绩斐然。

2020年以来,县文旅局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级荣誉29项,其中部级荣誉2项(东仲都村被列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县被列为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省市级荣誉27项(县成为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等闲谷艺术小镇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儒学探秘·泉乡记忆研学游线路获首届省研学旅行创新路线设计大赛一等奖”)。 人民日报第一版报道龙湾湖文旅小镇文旅产业发展状况《产业兴旺 日子红火-“90后”李根:挖掘文化优势,乡村研学游助理奔小康》。

(六)开拓进取,超额完成市对县考核工作目标。

1、“群众和市场主体满意度”中的“文体生活”,目标争取全市前4名。上半年群众满意度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全市第3名成绩,根据下半年2次最新群众满意度调查,分别取得全市第3名、4名成绩,预计能够完成“保4争3”目标。在群满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丰富开展大型文化活动,提升群众满意度工作。先后组织举办各级文化活动60余场,创新实施“送戏下乡”演出,高质量完成625场演出。举办广场舞大赛,为全县13个镇街群众文化队伍配发音响300台、服装3582套。组织举办了“春到”2020年县春节联欢晚会, 组织“多彩”及庆国庆书画摄影精品展等,举办了50余场“耕读传家兴文化,脱贫攻坚小康年”为主题的2020年农家书屋主题阅读活动,精心谋划泗河文化系列文艺展演。

(2)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打造提升了21个省定贫困村文化广场,高质量补充更新农家书屋出版物,县图书馆坚持节假日、暑期对外开放,县文化馆积极开展暑期、冬季剪纸、国画、舞蹈等公益培训活动,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举办全县儒学讲师培训班,做好授课工作。

(3)加大群满工作宣传力度,提高文化活动知晓率。邀请县融媒体制作时长3分钟宣传片,对全年文化开展活动向全县人民进行汇报;制作1000余份宣传海报,在全县所有行政村文化场所进行张贴,提高基层群众知晓率;在单位微信公众号进行文化活动及宣传,每周至少2期,切实提升群众参加文化活动参与度。

2、公共文化服务中“戏曲进乡村行政村覆盖率”,目标完成市定目标得满分。

创新实施“送戏下乡”,文化惠民育新风。通过演出团队招标,选定节目内容丰富、演职人员素质高的6家演出团队。通过增加夜间演出场次,开展“戏前一支舞”等形式,提高送戏下乡演出效果。加强演出日常调度,留存演出影像资料,提升演出质量及进展速度。截止10月下旬,圆满完成演出任务,达到了覆盖率100%,并对薄弱镇村加送25场,累计完成625场。

(七)多措并举、重点工作顺利推进。

1、重点文旅项目加快推进、成效显著。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重点推进文旅项目及文化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提升服务功能与水平。

龙湾湖文旅小镇五一正式营业,阅湖尚儒研学基地成功申报市研学游示范基地。总投资1100万元修建的夹山旅游观光大道建成通车,等闲谷艺术小镇项目良舍·山居、停车场、复兴广场,民俗博物馆主体完工,顺利通过国家3A级旅游景区验收,被评为全市科学发展观十佳项目,市级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县文化中心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正在进行图纸设计、工程造价编制及文物勘探。新建21处旅游厕所等,有效优化了全县全域旅游发展大环境。

2、文旅市场复苏全面推进、带动明显。制定出台《县支持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加快推进全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实现常态化团队游。在济南成功举办文旅项目招商推介会,王营县长亲自推介泗之源·泉文化康养小镇等四个优质文旅项目。大力提升宣传营销平台,与《中国推介》栏目合作,县委副书记、县长赵鑫拍摄录制了中英文两版《好客中国·圣源》宣传视频,相关部门单位参与录制了“我和我的”部分。创新举办了“乡居·阅享龙湾”研学季曁阅湖尚儒研学季、乡居自驾旅游节、万紫千红焱夏泼水电音节等文化旅游活动。高标准制作了《龙湾湖文旅小镇画册》、《县研学旅行手册》等综合性宣传材料,让更多的游客了解文旅新项目,旅游新业态。

3、旅游标准化建设规范推进、日趋完善。擦亮“圣源文化”名片,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山水田园文化,加快推进万紫千红5A级景区及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将万紫千红景区创建材料上报至省文旅厅,做好评审答辩等相关服务工作,建立省级旅游景区门票预约平台,提升景区客流管控能力,11月在济南召开的创建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专家初评会。同时已按照相关要求、标准,将省精品文旅小镇、省村庄景区化建设、省星级旅游民宿、市A级景区村庄、市文旅融合发展样板村,正在完善提升现场基础设施,近期省市文旅主管部门将组织验收。

4、文物保护提速推进、全面深化。申报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革命类)2处;文物保护修缮项目7个,申请文物保护修缮资金490万;先后完成S512日东线连接线水泉至圣水峪段改建工程、龙城国尊府项目、龙城国尊府·锦园、县集美澜湾项目、30兆瓦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和开发区土地一宗考古勘探工作,积极配合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做好S103省道改造涉及泗张城子顶遗址考古发掘。

(八)狠抓监管,文旅市场安全稳定。

开展了文化旅游市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消防演练、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等活动。提高了文旅市场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意识,对排查发现的各类安全隐患和问题,及时建立台账,形成问题隐患清单,能整改的立即督促企业整改,不能整改的限期整改,实行闭环管理,切实做到“整改一处、销号一处”,确保隐患真改、快改、落到实处。今年安全生产工作,共出动执法人员3000余人次,检查经营单位500余家次,排查安全隐患60余处,关停安全隐患整改落实不到位的企业1家,有效维护了我县文化旅游市场的安全、稳定。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旅游业缺乏稳定的持续增长点。虽然我县近年来将旅游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发展与打造,但是我县旅游产业的底子薄、发展滞后,通过2021年旅游市场来看,我县游客接待能力不足的问题已经显现。二是村级文化服务中心无专职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多为村委会人员兼职,由于忙于其他事务,业务不熟,精力有限,导致出现服务中心不能按时开放、群众文化活动缺乏组织等问题。建议村级文化服务中心设立专职管理人员岗位,并给予一定经济补贴,增强管理员责任心,加强对文化大院及设施器材的管理和利用,提高文化服务中心服务效能。

三、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我局将继续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总思路,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改革创新、融合发展为主线,以“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的总体思路,即围绕“提升文化旅游在全县人民群众中的满意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度”这个中心,重点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繁荣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两项重点工作,不断开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局面,为建设文化努力奋斗。具体来说,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深入推进:

(一)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旅游供给服务。一是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全力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组织文化三下乡启动仪式、送戏下乡惠民演出、优秀戏曲进校园、节日敬老院慰问演出等文化活动,全年开展演出1000场以上。组织每年2次广场舞大赛,组建100支广场舞队伍。打好“中国梦 泗河情”文化品牌。筹办2021年春节联欢晚会,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精心谋划弘扬泗河文化系列文艺展演,切实提高群众文化活动幸福感、获得感。二是抓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县文化中心项目建设,完善提升基层文化服务中心。拓展农家书屋服务空间,策划打造流动农家书屋,做好文化馆图书馆对外开放工作,引导培育“文化”“书香”浓厚氛围。三是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积极推进县一级游客中心建设。完善等闲谷艺术小镇、龙湾湖文旅小镇停车场、标示系统、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接待服务功能。加快建设智慧旅游系统,实现一部手机游功能。

(二)深入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繁荣发展。一是落实《县支持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鼓励旅行社、协会、联盟等机构组织、招徕旅游团队,实现常态化团队游。二是加强旅游标准化建设,推进国家A级旅游景区、省级精品文化旅游村镇、市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和文旅融合样板村等标准化建设工作,提升旅游产品品质。三是加快粮舍·山居运营进度,打造等闲谷名宿集群,助推等闲谷艺术小镇、龙湾湖文旅小镇项目建设。策划举办“赏花汇”、自驾旅游节、电音节等旅游活动,助推泗张乡村旅游开发,做大文旅影响力和市场吸引力。

(三)深入推进文旅市场宣传营销。加强与“中国推介”等新兴自媒体的合作,加强与“中国旅游报”等省级以上行业主流媒体的合作,提升文旅品牌及产品推广平台。积极组织文创产品研发企业,参加文化和旅游商品创新等设计大赛,推动文创产品研发。组织文旅项目招商推介会,重点推介我县优质文旅项目和资源,吸引文旅大项目落地建设。

(四)深入推进文物保护开发利用。一是严格落实文物安全“四个一”巡查制度。省级以上重要文物保护单位聘请文保员和招募志愿者进行看护,形成以文物主管部门为中心的县、镇(街)、村三级文物管理网络。二是工程建设审批严格履行文物调查、勘探和发掘程序。配合省考古院研究院做好S103省道改造涉及泗张城子顶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三是做好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和文物修缮工作。积极申请文物保护修缮专项资金,做好卞桥安防、仲庙消防和回龙桥修缮工作。

(五)深入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一是在普及推广上“创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热”起来。加强乡村儒学讲堂建设,高标准打造示范乡村儒学讲堂57处,深入开展国学夏(冬)令营、经典诵读、乡村阅读等活动,擦亮“圣源文化”名片。二是在保护利用上“创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实”起来。深入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宣传活动,组织优秀非遗项目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公布第五批县级非遗名录和第二批非遗传承人名录,为民间传统文化留住根脉。三是在培育研学产业上“创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以开通“--”研学游线路为契机,全力做大做强龙湾湖研学旅游优势产业,精心打造“国学经典研学游”和“漫游”等研学旅游品牌,全力打造“圣源”文化品牌。

村标准化建设汇报材料范文第4篇

今年以来,中心紧紧围绕提高“三率”,即“项目进驻率、窗口办结率、群众满意率”,狠抓中心窗口建设和规范管理,切实加强窗口审批服务工作,窗口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1、开展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回头看”活动。一是召开会议强力推进。于5月6日和7月8日先后召开了全县加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审批工作会和全县行政服务工作推进会,会议指出了各窗口单位在窗口建设和窗口审批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明确了整改措施和具体整改落实时间,同时要求各单位严格落实“两集中、两到位”改革要求,做到部门进驻到位、项目进驻应进必进、窗口授权应授尽授、行政效能全面提升、窗口建设文明规范,并明确了民政局、公路分局等__个新进厅单位,在7月20日前全部进驻到位。二是下发文件进行规范。针对我县行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部门进厅不到位、项目进厅不到位、环节集中不到位等问题,以政府办文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县行政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文件,对进一步规范行政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五个必须”(部门进驻必须到位、项目进厅必须彻底、窗口授权必须充分、人员派驻必须加强、业务办理必须规范)、“四个加强”(加强体系建设、加强事项进驻、加强便民服务、加强制度建设)和“三个严格”(严格抓好乡镇交易站标准化建设、严格执行“两个一律”规定、严格乡镇交易活动督查指导)要求,促进我县行政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三是继续进行流程再造。部分窗口还积极进行流程再造,简化审批程序,精简不必要的申报材料,缩短办理时限。如建设局窗口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办理流程进行了重新设计和优化,精简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再次压缩了办理时限,承诺时限由15个工作日压缩到10个工作日,压缩了33.3%。

2、优化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一是修改完善网上审批系统录入资料。在网上审批系统运行中,认真做好了审批事项增减、人员变更、审批流程优化、审批时限压缩等内容的更改、调整,确保审批系统录入资料的准确和同步。同时对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__软件公司,督促其修改完善,确保系统稳定高效运行。二是严格落实电子监察。中心专门落实专人,每天通过电子监察系统和视频监察系统,对网上办件情况和窗口人员服务情况进行实时电子监察。同时建立了“黄灯”预警纠错和“红灯”责任追究机制,对出现“黄灯”预警事项由中心及时提醒纠错,出现“红灯”警示事项由县效能办和行政服务中心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调查核实和效能追究。上半年累计“黄灯”预警纠错15人次,未出现“红灯”警示事项。三是进一步完善网上审批系统和中心网站功能。强化系统和网站的信息资源共享、流程查询、表单下载、外网申报等功能,所有审批事项需填写的表单在中心网站均可下载填写,减少了办事群众到窗口领取表格的往返次数,极大方便了办事群众。同时,积极鼓励更多窗口单位扩大外网申报、内网审批事项范围,目前,有工商、计生委、质监3个窗口的三项审批事项实现了外网申报,上半年共办理外网申报件10件。

3、创新各项审批服务制度。一是全面实施集中审批登记制度。为严格按照项目流程规范审批操作,突出窗口(单位行政服务股)在行政审批工作中的核心作用,使中心“一站式”审批服务功能落到实处,从今年5月份开始,中心积极推行集中审批登记制度,除单位授权窗口直接办理项目由首席代表现场审批、现场办结外,对其他未授权窗口直接办理事项实施集中审批登记,即由窗口通知单位业务股室到窗口完成审批并进行登记;需单位分管领导签批的,由单位分管领导到中心窗口现场办公、现场签批,以此倒逼各窗口单位切实做到“部门围绕窗口转”。实施集中审批登记制度以来,共有发改委、环保局、

城管局、国土局、房管局、卫生局等10个窗口办理集中审批登记事项120余件,单位分管领导到中心窗口现场办公120余人次。二是建立首席代表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窗口审批工作,提高审批效率,今年以来,中心从人员机构、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上狠抓窗口首席代表规范管理,建立首席代表管理制度,确保窗口审批工作优质高效。一方面,各窗口单位按照“选优配强”的原则,对窗口首席代表进行了重新调整,不合格的首席代表一律进行了调换,所有窗口单位今年全部与窗口首席代表重新签订了《授权委托书》,明确了窗口首席代表审批权限和承担窗口审批中的组织、协调、督促职责,目前,由窗口首席代表在窗口直接审批办结事项62项,占进驻中心事项的41.9%。另一方面,建立首席代表业务培训机制,中心组织所有窗口首席代表进行业务培训,由中心主任授课,对项目流程操作、集中审批登记、行政许可案卷规范整理进行了详细讲解和培训,要求首席代表做到审批业务的行家里手、窗口工作的管理能手、规范操作的协调高手,充分发挥首席代表在窗口审批中的核心作用、牵头作用、协调作用。三是建立优秀许可案卷评选制度。要求各窗口依法审批许可,严格按照《__省行政许可案卷评查标准》规定规范许可案卷整理,并建立窗口办件台账。许可案卷做到四个“一项不少”:许可前置材料一项不少、许可必备环节一项不少、人员签名一项不少、材料归档一项不少。同时,每年对窗口许可案卷进行评选,评出优秀案卷给予奖励,对不合格案卷责令整改、重新整理规范,并对窗口评先评优“一票否决”。今年以来,中心以“优化环境、优质服务”工作为主线,严格落实涉企收费“三零两减半”制度、入企检查、收费、罚款审批备案制等优化环境各项政策规定,建立联系企业服务制度,抓好环境整治和投诉查处,促进了我县发展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1、优化政策环境。以县委办、政府办文件出台了我县《关于优化发展环境“六不准”规定》,对行政执法、入企检查、涉企收费、罚款、行政审批等方面设置“高压线”,对违反“六不准”规定的行为制定了严格的处罚措施和规定,切实做到“六个不准”:不准擅自进入企业检查、不准对企业乱罚款、不准乱收费或擅自提高收费标准、不准“厅外审批”和“超时审批”、不准向企业敲诈勒索、吃拿卡要、谋取私利、不准随意停电、停水、中断网络信号。同时,中心对进入园区企业检查、收费、罚款严格把关,所有入企检查和对企业实施行政处罚数额超过500元的,必须经县政府常务县长审定同意方可进行,严禁以罚代管、不教而罚,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上半年经审批共发放进入园区企业检查备案通知书4份、进入企业收费罚款审批备案表1份,未发现未经审批擅自进入园区企业检查、罚款情况。

2、建立纪检监察、“双优”办科级干部联系企业、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制度。由县纪检监察部门、“双优”办42名副科级以上干部每人各联系2家园区企业共84家企业,坚持定期走访联系企业,向企业宣传和落实鼓励扶持园区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环境投诉问题,尤其是对部门、单位工作人员服务企业情况进行监督,对联系企业发展环境负责,切实为企业撑起“保护伞”。实行该制度以来,通过走访共收集企业有关意见建议26条,已落实22条,均书面反馈给了相关企业,并针对其中5个突出问题,对所涉及责任单位下发了整改通知单,督促相关部门限期整改落实,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

3、畅通投诉渠道。公布了我县影响发展环境投诉电话:____,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接受社会各界对发展环境投诉举报,同时,不定期开展优化发展环境走访调查和明察暗访,一旦发现违规行为严惩不贷,始终保持对破坏发展环境的高压严惩态势。今年1月份和4月份,在园区企业分别开展了两次优化发展环境专项走访调查,对县直部门和工作人员在服务企业过程中是否存在办事拖拉、“索拿卡要”等现象以及强买强卖、强揽工程等行为进行了重点调查了解,共走访企业60余家,收集存在问题10个,对“定海钽铌化工有限公司频遭敲诈却被停厂”和“赤岸镇村民到大华云通公司阻工扰工”两起投诉进行了详实地调查核实,并及时向县领导进行了汇报处理,在全县上下营造了铁腕整治发展环境的浓厚氛围。

4、引进中介机构服务企业发展。为进一步完善中心综合服务功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中心今年引进了一家中介服务组织—__企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__分公司,为企业提供注册、资产评估、环评、企业上市筹划等全方位、全天候、多功能的一站式服务,今年以来,已为企业代办注册登记、验资、国家项目资金申报服务60余项。同时,进一步完善了重大项目证照办理“绿色通道”服务机制,在设立专窗受理、实行抄告制和明确窗口专人办理基础上,实行了中心人员“全程代办帮办服务”,主动对接重大项目落地,确保落地的重大项目都能在最短的时限内办完所有行政审批事项,上半年通过“绿色通道”共为重大项目办理各类事项7件。

上半年,中心通过下发文件、业务指导和工作督查等方式不断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站和社区(村)便民服务代办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力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常态化管理和公共资源交易站规范运行,逐步完善县、乡、社区(村)三级便民、利民高效服务平台,我县建立县、乡、社区(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经验做法分别在今年3月2日__卫视《__新闻联播》和2月25日《__新闻》中播出。上半年全县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共办理办理各类事项4647件,提供致富信息71

6条,调解纠纷635次。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共完成各类交易26场,总交易额183.3万元,共计增收(节支)10.6万元。1、切实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以县纪委、监察局、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三家名义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奉监字〔20__〕6号)和《关于在全县乡镇推行〈便民手册〉的通知》等文件,就便民服务中心加强场所建设、完善项目入驻、严格窗口管理、规范业务办理、健全服务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力促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做到“四个到位”:硬件设施到位、项目进驻到位、制度建设到位、规范运行到位。同时在全县各乡镇推行统一格式的《便民手册》,力争做到每户一份,方便群众查阅办事。目前,全县各乡镇基本都建立了大厅式便民服务中心,且运行情况良好,较好地发挥了便民、利民服务功能。

2、加快推进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标准化建设。与监察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乡镇做好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通知》文件,在去年7个试点乡镇基础上,从完善交易设备、健全交易制度、统一交易程序、规范交易档案、消除“零交易”等方面,着力抓好全县所有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标准化建设。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对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的业务指导,明确了乡镇公共资源交易必须做到“三个规范”:一是规范交易信息。中心对乡镇公共资源交易招标公告和中标公示严格把关,各乡镇交易信息除在本乡镇集贸市场和交易站信息公示栏公示外,还必须同时在县公共资源交易网上,对未在网上及时的交易项目,均视为乡镇未发生此场交易。二是规范评标办法。中心加强了对乡镇使用报价承诺法评标办法的推广和培训力度,所有乡镇小型工程建设项目一律采用了报价承诺法评标办法,促进了乡镇公共资源交易公开透明、阳光操作。三是规范交易档案。交易完成后,各项交易项目交易材料均要按照标准化格式文本规范整理,存档备查。

3、积极推动社区(村)便民服务代办点规范化建设。以县纪委、监察局、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文件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社区(村)便民服务代办点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五个规范”(规范名称和标识、规范场所设施建设、规范服务项目进驻、规范工作流程、规范管理考核)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社区(村)便民服务代办点建设,全程为群众提供生产生活及证照办理等方面的代办服务。

今年以来,我县以推进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网上交易系统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强硬件建设,规范信息、严格中介机构管理,切实构筑公开、公平、公正阳光交易平台。上半年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完成各类交易48场,总交易金额22491万元,共计增收(节支)2115.8万元。其中:建设工程项目交易38场,交易额1__79.2万元,比预算控制价节约891.6万元,节约率7.27%;政府采购3场,采购总金额200.8万元,比预算控制价节约0.22万元,节约率0.11%;产权交易2场,交易额477.2万元,比标底价增加163万元,增幅51.88%;土地出让交易5宗,出让总金额10433.8万元,比出让底价增加1060.9万元,增值率11.32%。

1、建立统一平台。根据省、市有关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县已撤销原采购招标中心和产权交易中心,设立了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管理委员会,与县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作为全县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将所有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一律进入统一交易平台规范交易,现班子成员已配齐到位,场所建设、人员调配、硬件设备配置等各项工作正在顺利推进中。

2、规范交易操作。在交易工程中严把“三关”:一是严把项目进场关。严格履行项目备案报批制度和招标告知制度,做到手续不全不进场。二是严把信息公开关。所有公开招标项目的招标信息、中标公示一律公开信息,都做到了在市、县公共资源交易网上公布,确保了信息公开的范围广、时间足。三是严把评委抽取关。在开标前半小时,由招标单位在行业主管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下,在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评委。

3、严格交易监管。行业主管部门、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备案管理、现场巡视、视频监察、受理投诉等多种形式,强化了对各交易主体、中介机构和评标专家的行业管理监督和纪律监督,切实杜绝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串标、围标、资质挂靠、中介机构垄断等问题,避免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确保了交易活动的规范有序。

回顾中心上半年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和兄弟县市建设相比,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少数进厅单位审批事项进驻不全,对窗口授权不充分,未能真正实现“部门围绕窗口转、窗口围绕群众转”。二是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进展不平衡,少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和人员进驻不到位、业务办理不够规范,规范化建设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三是乡镇公共资源交易操作还不够规范,县、乡两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站)标准化建设还有待加强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县行政((便民)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发展环境的优化,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下半年,中心工作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是:继续围绕全年工作目标任务,以提升行政效能为核心,以优化发展环境为主线,突出“规范、便民、高效、廉洁”服务理念,认真抓好行政(便民)服务和“双优”工作,进一步创新运行机制和工作机制,促进行政审批再提速、“双优”服务水平再提升、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站规范化建设再加强,努力打造群众最满意的优质高效服务平台,进一步优化我县发展环境。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继续强化窗口建设,进一步夯实一站式服务基础。继续以深化“两集中、两到位”改革为突破口,以落实人员进驻和项目进厅为根本,以窗口充分授权为重点,以规范窗口业务办理为关键,认真抓好市纪委督查通报问题的整改落实,真正做到部门、项目、环节“应进必进”,不断夯实中心“一站式”服务基础,提升窗口服务能力和水平。

2、继续完善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一是完善网上审批系统功能。探索开发网上审批系统短信提醒功能,对审批各环节人员进行即时短信告知,提醒其在承诺时限内及时审批,避免审批操作不规范、审批全过程都由窗口一人完成和超时审批现象。二是加强电子监察。加强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情况的动态管理,对出现超时办件亮红灯,不使用网上审批系统进行审批的以及违规审批办件的,会同县效能办进行效能追究。三是抓好系统延伸工作。推动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视频监察系统向有条件的乡镇延伸,争取行政服务中心与便民服务中心的网络对接,实现乡镇行政审批事项的网上办理和实时动态电子、视频监察。

3、继续抓好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站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基层便民服务网络。一是进一步加大对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业务指导和工作督查力度,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七个规范”要求,力争所有乡镇全部建设达标。二是进一步规范乡镇公共资源交易行为。下半年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对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进行检查验收,所有乡镇交

易站各项标准化建设标准必须严格落实到位。同时加强业务培训,督促各乡镇对“三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清查,建立详细管理台账,严格做到交易项目“应进必进”,切实解决乡镇交易项目少和交易金额少的问题。三是推进社区(村)便民服务代办点建设。按照《关于加强社区(村)便民服务代办点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力争全县所有社区(村)全部建立便民服务代办点,做到“四个有”:有场所、有牌子、有制度、有台账。4、继续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程序监管,进一步提升规范化交易水平。一是高标准进行新组建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场地改造、硬件设备配置等标准化建设,做到全部达到市中心相关要求。全面开展公共资源网上交易,制定和完善进场管理、平台监督、交易服务、应急措施等相关制度,促进公共资源网上交易工作的全面铺开,真正实现各类交易项目网上交易、网上监督,实现“科技防腐”。二是进一步规范专家库管理和中介机构管理,严格评委随机抽取制、公务回避制和封闭评标,规范评标行为;探索完善公共资源中介机构管理办法,规范市场准入,施行诚信管理,推行退出市场制度,对在招投标过程中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中介机构,停止其在一定期限内参加本县行政区域内的交易活动。三是充分发挥电子监察作用,加强程序监管,确保进场的各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规范有序。

村标准化建设汇报材料范文第5篇

一、常态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完成情况

1.与县司法局联合下发清理文件,持续推进“减证便民”减少申报材料活动和证明改承诺制,了《县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政务服务事项目录(第一批)》。

2.到部分乡镇和村(社区)开展了一轮督查,发出工作通报3份,推动完成网上办件24.23万件,其中乡镇13.63万、县直10.6万。

3.启动三级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在县大厅、2个乡镇、2个社区推进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

二、配合主管部门推进完善商事登记改革和基建审批制度改革,配合县发改委引进水电气等公共服务部门纳入“一窗”综合办理完成情况

1.大厅设立企业开办综合受理窗口,通过登录安庆市企业开办平成企业862户,单个企业平均用时1.28小时(市通报数据),并免费为企业提供全套印章5枚。

2.设立基建工程审批服务专窗,对工程建设项目实现分阶段“一窗受理”,通过安庆市综合管理平台共办件156项,平时用时1.4个工作日。

三、提升政务大厅“智慧化”服务水平,筹建全天候开放的24小时自助电子服务大厅完成情况

1.4月1日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向大厅各窗口及各股室下发《关于做好县政务服务大厅全天候自助服务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各窗口及各股室做好过渡时期7x24小时自助服务工作,并对在下班时间段和节假日有需要的当事人,由大厅安保人员负责登记并带到相关设备上办理,满足当事人的及时需要。5月12日,在分管领导带领下,政务服务股和办公室负责同志一同前往安庆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就做好我县7x24小时全天候自助服务改革进行参观学习。

2.出台了《县7*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实施方案》,目前正在按方案落实大厅装修设计、财审和设备采购招标。

四、谋划推动“数字”建设完成情况

1.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加快建设“数字”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各部门在规划制定、系统设计、项目实施等过程中的协调沟通,确保形成工作合力。

2.“数字”顶层设计规划编制工程经公开招标,由省邮电工程有限公司中标成为编制规划单位,已与合作方签订合同,该公司正在着手设计“数字”顶层规划编制初稿,现已完成“数字”建设发展现状的评估报告。

3.县政府出台了《县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开展了全县信息化系统使用情况评估和数据归集攻坚行动。

五、推进服务事项“一窗综合受理”改革完成情况

1.自5月26日起,由组织专班牵头开展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的服务事项进行新一轮梳理工作,主要是对事项名称(颗粒化)、受理条件、办理材料、承诺办结时限、进驻情况、个人事项全程网办等指标逐项梳理。对于办件材料较多、办理时限较长要求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优化办事材料,对于不能实现全程网办的个人事项要求提供相关法律依据,尤其是与企业和群众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梳理时,要求根据不同的业务情形梳理出对应的办理材料。县委政府督查室派人员全程参与。目前已梳理22家756项事项。

村标准化建设汇报材料范文第6篇

一、上半年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

全镇农村劳动力转移4524人,其中集体组织定向输出3251人。

1、领导重视,领导的决心没有变。原创:

认真坚持了“三个不变”、“三个为主”和“三个原则”,领导的工作力度明显增大,重点工作非常突出。上半年平均召开领导会、动员会、推进会、表彰会8—12次。今年新启动,先后召开了5次基层领导会。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制定了考核办法,将任务落到实处,确保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2、内业建设到位,标准化程度提高。

内业建设变化较大,镇服务站已基本达标。已建立了服务站,抽调了专职人员,完善了局级台帐和制度。各村建设也有很大改进,落后村屯已明显改善。五林的大兴村、古城的二村、朱家的太平村、青山的联合村、林口镇东街社区、奎山的共和村等已达到了标准化。

3、基地建设发展较快,安置人数逐步提高。

普遍重视了输出基地建设,主要领导亲自考察和回访,有的村干部和包村干部也主动考察,基地建设数量明显增多,已建输出基地90个,比去年增加了23个,有的还在洽谈中,下半年还要增加。目前基地安置人数超过100人的已达到40多个,比去年明显提高。

4、培训力度加大,输出质量提高。

普遍重视培训工作,采取了输前培训与“阳光工程”培训相结合的办法,既提高了输出人员的品牌和质量,了提高了农民就地转移的综合素质。通过考核认定,全镇输出人员培训达到了4223人。

二、上半年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基地建设数量有余,定向输出人数不足。

定向安置人数差距较大。

2、劳动力转移工作制度还未完善

没形成完善的制度和台帐,有的用几张纸应付。

3、外出务工人数不高,还没有完成县下达的任务。

县今年给我镇下达的外出务工任务是4800人,上半年我镇实际完成4524人,只完成了今年任务的90%。各村差距比较大,多者不超过百人,少者只有十几人。这与县里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4、个别工作人员工作不负责任,数字报表不清不准。

少数工作人员工作不认真,要求不严,统计台帐和报表不清,该汇总的不汇总,该向劳转办报的不及时报,领导汇报的内容缺项。

三、下半年工作整改意见

根据上半年的具体情况,本着实事求是,抓住重点,缺啥补啥,完善提高的原则,提出以下几点整改意见。

1、加大对进外出务工的宣传力度。把此项工作列为集体组织定向输出的重点。

2、重新规划输出基地,制定基地安置人员计划。已建基地安置人数达不到50人的,今后不予认定输出基地。安置人数已达到50人以上的,要做出安置计划,尽快达到百人以上。

3、加强机构标准化建设。原创:下半年新增加的6项内容(按县里的文件),马上运作,尽快到位,准备接受县嚅考核。同时要加大对村服务所的管理,各项制度和台帐年末之前一定要到位,再发现有单片纸应付和找不到台帐制度的,一律视为没有。

4、抓住有利时机,促进农民增收。当前高考和中考已经结束,录取工作已经开始。“阳光工程”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全面启动,要组织家访,对于不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提前进行宣传教育和组织培训,为组织外出务工或来年开门红打好基础。要对今年受灾的农户进行调查,积极开展“农业损失务工补”活动,千方百计减少损失,促进农民增收。

5、总结先进经验和务工者特色典型,做好年终总结准备工作。要注意发现和总结各村和务工者的特色典型,推荐材料在11月末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

村标准化建设汇报材料范文第7篇

一、工作重点

(一)继续实施“千村扶贫开发工程“,以“水利种草养畜扶贫年”活动为主要内容,突出抓好贫困乡村的农田草牧场基本建设,努力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加强水、电、路、人畜饮水及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自治区有关精神,今年全盟不再新增“干村扶贫开发工程”重点村建设数量,集中力量抓好*年安排的372个重点村的巩固、完善、提高工作。在具体工作中,首先要对*年重点抓的村按原定建设计划进行查漏补缺,巩固完善;其次,对安排到今年建设的重点村要周密安排,集中人、财、物力,当年建设,当年完成;第三,对列入到*年建设的重点村要进行前期规划,做好准备。

(二)抓好世行扶贫贷款项目。

(三)加大扶贫开发移民扩镇力度。要结合小城镇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移民小区,围绕城镇居民生活需要,依托大中型龙头企业,因地制宜确立主导产业,重点发展乳业生产、蔬菜种植、畜禽养殖。

(四)广开门路,积极搞好劳务输出,促进贫困村的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全盟计划转移贫困村劳力10万人左右。在工作中,一要大力宣传,鼓励贫困人门外出打工;二要在有关政策上放宽限制,提供便利;三要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和劳务市场。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级领导和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十六大报告和最近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认真分析和正确看待扶贫开发面临的新目标、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全而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继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巩固扶贫成果,尽快使尚未脱贫的农村人口解决温饱,并逐步过上小康生活”。

(二)围绕市场需求,积极调整种养业结构。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推进,标准化建设”的原则,分不同区域确定土导产业,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搞好种养业基地建设,以绿色无公害食品为目标,逐步推广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种植业方面,抓好有地方特色、适销对路的农作物种植,如马铃薯、红萝卜、优质杂粮和蔬菜,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养殖业方面,今年全盟计划购畜万头只,其中盟扶贫办按询价采购的办法,直接购畜5万头只,平均每旗县5000头只,投入到重点村,每个贫困户2只,同时重点抓好畜种改良,提高效益。

(三)继续抓好生态建设。结合“进退还”战略和退耕还(林)草项目,认真搞好种草种树,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退耕还林条例》,抓好钱粮兑现,进一步明晰林草产权,加强林草管护。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

(四)搞好科技扶贫,针对贫困户智力贫困和科技贫困,围绕种养业结构调整和实施畜牧业“种子工程”,开展切实有效的。科技培训。一是抓好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的试验示范和应用推广;二是注重对科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的培训,使他们成为依靠科技致富的带头人:三是加强对贫困乡村干部的培训,重点是市场经济理论和新时期扶贫工作的思路、方法、政策等培训;四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乡级畜牧科技服务新建设,加大“硬件”投入力度,丰富服务内容和服务手段,增强指导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效果。

(五)转变思想,主动出击。千方百计调动和组织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攻坚,力争使社会扶贫工作有一个新突破。机关单位定点包扶工作要认真总结几年来的成绩、经验和不足,在包扶力度不减的前提下,积极与包扶乡村协商共同探索新的扶持方式,巩固和扩大包扶成果;新一轮的刘口帮扶工作和

中直机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为我盟的扶贫开发注入了新的动力,对口帮扶旗县要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积极主动地与北京市对口帮扶区县取得联系,商洽扶持项目和合作意向,尽快付诸实施,原自治区直属机关单位包扶过的贫困乡村,不能中断与包扶单位的联系,要主动上门,汇报工作,征得支持,加快发展。社会各界民间团体、慈善机构和个人是社会扶贫的重要力量,潜力巨大,要千方百计加强

沟通联系,招商引资,为扶贫开发增添新的力量。

(六)搞好部门协调与配合,加强资金管理。针对目前扶贫三项资金衔接不理想、扶贫贴息贷款不能及时足额投入等问题,要认真加以研究,协商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要全面推行扶贫资

金报帐制管理办法,搞好项目库建设。

(七)搞好督查信息工作,加强扶贫工作的目标考核,严格奖罚兑现。要抓好典型示范引路,通过典型指导全局,带动全局,要强化信息反馈,逐步建立健全扶贫政务信息网络,开拓视野,提高素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村标准化建设汇报材料范文第8篇

一、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整体推进

继续依照《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创建全国一流县级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方案》既定的工作目标和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确定了政务服务中心异地重建方案、清理公布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项目目录、修订和完善了相关工作制度、梳理编辑了《政务服务中心工作规范》、在入城主要路口设置了全省统一式样、风格、内容的政务服务中心交通指示牌和政务服务公告牌,服务大厅设置了引领咨询台、服务窗口设置“首问责任岗”、统一制作工作人员吊牌、工作装,落实了体育活动场所和报刊、图书阅览室等设施,全面完成了去年度标准化建设任务。

二、加快便民服务体系,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

以“先恢复,后规范、完善、提高和重点建设,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和《市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便民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的要求稳步推进。一是结合灾后基层阵地重建,对市7镇,114个村重建镇村便民服务体系的服务场所、服务设施进行统一规划,按照前台窗口柜台式服务,后台开放式办公的模式,规划设计透明、公开的便民服务大厅。该项工作已于今年3月全面启动,截止去年10月底已有90多个村开工重建,师古等灾后重建维修加固的4个镇和红白镇等再后重建的10个镇已经全部通过发改立项;二是灾后重建的村统一配备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必须的办公设施和用品;三是强调基础设施建设与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并重,提出了统一整合网络资源以“数字”为平台建立市、镇(街道)、村(社区)互联互通的三级网络信息平台工作思路,逐步实施网上受理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目前,该软件正在紧张的开发中,预计将于去年12月投入试运行;四是建立完善了便民代办服务等工作运行机制20余个,并落实了代办服务经费、目标管理制、专项考核制、督察通报制等保障机制;五是积极推进项目授权和下放工作,分别建立了镇村代办项目目录。

目前,马祖镇马祖村村便民服务代办点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已于今年4月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

三、“两集中、两到位”措施落实,“590工程”进一步深化

(一)“两集中、两到位”措施落实,窗口授权率100%,项目到位率100%。政务服务中心运行三年来,市政府先后多次通过部门走访调研、召开专题会议、开展专项督察、现场办公、签订承诺书等形式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措施落实。现有24个项目部门进驻中心设立了常驻服务窗口,19个项目部门进驻综合服务窗口,全市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43个市级部门的156项行政审批和88项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驻中心集中受理办理,项目进驻率100%;24个常驻服务窗口部门全部成立了行政审批服务科、落实了审批科长,并与窗口首席代表签订了全省统一的授权书,项目授权率100%。

(二)建立以窗口为主导的运行机制,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一是推行行政审批一审一核制。出台《市行政许可一审一核暂行办法》,优化了审批环节,缩短了办事周期。二是逐项清理、调整、规范我市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项目目录,并按照规范、高效、便民的原则和“两集中、两到位”的要求,实施流程再造,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环节,实行动态提速。目前,95%以上的办事环节都在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完成,即办件比例由运行初期的7.9%提高到29%,承诺时限一般控制在7个工作日以内,与法定时限相比较平均压缩审批时限17.52个工作日。

(三)“三项制度”落实,监督机制健全,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印发了《市政务服务中心去年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方案》,在全面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的同时,先后修订和完善了涵盖人员管理、办事规则、责任追究、考核评比、监督投诉等方面的运行管理机制40余项,并制作成《工作规范(一)、(二)》,确保了从服务规范、项目管理、审批运行、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等方面的管理都有章可循;市效能办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不定期暗访,加大了行政效能监察力度;市纪委、市监察局在中心设立了投诉窗口,加强了纪律监督;市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了“值班长巡查制度”,加强了现场监督;聘请了政务服务监督员,开展社会监督;设置意见箱、评价仪,定期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接受服务对象监督;工作人员挂牌上岗,自觉接受监督;建立了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开展适时监督,强化对服务窗口、审批事项、审批单位和责任岗位的实时监控、预警纠错,保证行政权力依法、公正、透明运行。

一年来,中心未发生一例“吃拿卡要”和其他损害服务对象利益的情况,有效投诉为零。

(四)加快实施并联审批,服务灾后重建项目。继续落实好“并联审批”、重大投资项目和灾后重建项目“绿色通道”、“全程跟踪代办服务”相关制度和运行管理机制,通过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为项目的迅速实施创造了条件;为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完善行政审批“绿色通道”运行管理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做到项目审批提速不越轨、加快不违规,政务服务中心在结合前期运行经验在反复征求窗口部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草拟了《市建设工程项目并联审批实施方案(试行)》并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以什府发文件形式下发。同时,为进一步落实好建设工程项目的并联审批工作,中心还会同市监察局、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局等单位制定了“建设工程项目并联审批联席会议制度”和“建设工程项目信息通报制度”,从制度上对并联审批工作中部门职责、部门责任领导和具体责任人等进行了明确。

1-10月,并联审批窗口受理并联审批事项674件,办结674件,平均每件比实施并联审批前节省审批时限30多个工作日。

(五)建立和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一是建立全市统一的招投标交易平台。按照“管办分离、统一管理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工作原则,市政府将政府采购、经营性土地拍卖活动、国有资产转让活动、200万元以下的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固定价比选等活动纳入市政务服务中心集中进行。同时,还结合实际拟定了进入政务服务中心的公交资源交易项目目录。二是建立标准化交易场地。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三楼分别设立了开标室、评标室、固定价比选项目抽取室和拍卖室,开通了网络系统,配备了计算机、投影仪、视频监控设施、挂钟、档案柜等必要的设施设备。三是建立配套运行管理机制。作为全省“200万元以下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固定价比选”试点县级市,市政务服务中心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本着合法、规范、高效、易于操作的原则,先后建立和完善了《招投标工作协调机制》、《招投标服务规范》、《开标评标活动的现场管理制度》,《200万元以下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固定价比选办法操作规程》等运行管理机制,使交易活动有章可循,规范有序。四是落实现场全程监督服务。将《招投标开标现场会议纪律》、《评标专家须知》、《监督管理人员须知》等相关制度公布上墙;所有的现场监督人员、招标人员和机构人员均佩戴中心统一制作的工作牌;对进场交易项目的资格预审、开标、评标及中标候选人等交易信息进行全过程记录,并实行全程录像,保存60天。五是实施专人项目跟踪服务。本着为灾后重建工程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已确定承包人的项目实行了专人跟踪服务,掌握项目的工作进度。并针对跟踪过程中发现的个别投标企业贪图项目多,无法确保项目进程以及个别项目中取后未及时签订承包合同等问题,编制完善了《随机抽取企业须知》,在投标企业报名前大力宣传,同时将跟踪服务过程中发现的部分项目存在的问题向市纪委、市监察局做出汇报,促进了该项工作的进一步规范。

今年1-10月市政务服务中心共为政府采购活动提供服务194宗,为经营性土地拍卖活动提供服务7宗,组织开展200万元以下的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固定价比选活动225宗。此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先后收到企业赠送的锦旗10余面,表扬信10余封,“中标企业觉得满意,未中标企业觉得公平”是投标企业发自内心的评价。

(六)强化人员管理,健全激励机制。一是按照《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法》的规定选派窗口工作人员,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纪律过硬的人员选派到窗口工作,确保窗口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二是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中心工作的特殊性先后修订和完善了《政务服务中心服务窗口及窗口工作人员考核实施办法》以及“红旗窗口”、“政务服务标兵”评选办法;积极协调人事等有关部门,适当提高了窗口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优秀比例;兑现了每月200元的绩效考核金。

四、强化信息公开,打造“阳光政务”

为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确保行政权利公开透明运行。市政务服务中心进一步强化信息公开工作,以公开强监督,以公开树形象,以公开提效率,全力打造“阳光政务”,取得显著成效。

(一)领导重视,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相关科室、服务窗口的具体责任,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科室、窗口配合抓的良好工作格局,确保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工作制度,规范政务信息公开渠道,确保信息公开工作依法有序地进行。先后制订了《办事公开制度》、《对外宣传及信息公开工作意见》、《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程序》等相关工作制度。明确了公开的内容、范围、形式和程序。并由中心综合业务协调科负责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网络信息管理科具体负责信息的对外和更新工作。

(三)突出重点,强化实效。根据政务信息的内容、性质、要求等具体实际,利用中心政务服务网站、led电子显示屏、大厅多媒体电子查询系统、宣传栏、公示栏、办事指南、便民服务卡、书面告知、电话通知等多种形式重点公开机构设置、工作职责、运行机制、办事制度、办件规则、服务规范以及管理制度;进驻中心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项目目录,各服务项目的法律依据、申请条件、申报材料、办事程序、承诺时限、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监督投诉电话等“七公开”内容;申请文书范本、招投标和项目审批信息等。

村标准化建设汇报材料范文第9篇

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总要求,以“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为主线,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标准化建设和中小企业ABC分类监管为举措,以“双降”、“双控”、“一杜绝”(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双下降、一般事故和较大事故数量双控制、杜绝重大事故)为工作目标,认真贯彻市政府关于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中提升全市安全发展水平的意见精神,从“增强事故应急救援能力,着力构建安全防范体系”入手,把各项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促进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2014年,全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实现全年各类事故预控目标。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努力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意识,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全区各类事故死亡人数不突破市下达的年度控制指标,力争实现各类事故同比下降。

(二)推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政府和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今年起,规模以上企业要逐步在企业明显位置处标识主要负责人安全承诺和事故数字牌,突出现场可视化管理。

(三)实现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目标。突出重点行业领域,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深入开展“打非治违”行动。牵头开展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危险化学品、企业职业病危害、建筑施工、水上交通等六个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四)完成重大隐患排查与整治任务。全年完成45项三级政府挂牌督办隐患整改项目、2项区安委会指定挂牌隐患项目。

(五)完成各类达标创建工作。全面完成1471家规模以上工贸企业的安全标准化三级达标建设、18家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区示范企业考核验收、5家企业二级标准化的评审、810家C类企业晋升B类企业、18个安全示范村(社区)建设考核验收等任务。

三、年度执法检查工作任务指标

(一)检查企业指标

1、编制全区年度企业执法检查计划(区政府备案)共计890家,其中局工贸科80家,中队各80家(全局320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汾湖高新区、滨湖新城、盛泽镇各80家,其它各镇分别各50家(共570家)。安监局各中队负责对各镇(区)完成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考核,抽查台帐和企业数不低于10%。(各中队负责考核)

2、人均执法检查企业指标:局各执法业务科、中队全年人均不少于25家企业的执法检查、复查;各安监所按编制数全年人均不少于30家企业的执法检查、复查。(综合科负责考核)

3、职业危害重点监管企业指标:工贸科全年完成150家职业危害重点监督管企业的检查、体检、检测、申报,并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完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新增职业危害申报企业750家,分解到各镇(区)。(工贸科负责考核)

4、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和烟花爆竹经营户监管检查指标:危化科全年对红、橙色、高危工艺、重大危险源类的58家化工生产企业不少于2次执法检查;各镇(区)安监所全年对所属化工生产企业不少于每家2次执法检查,各镇(区)对危化品经营(带贮存)单位每年不少于2次检查,对烟花爆竹经营户每季度不少于1次检查。(危化科负责检查考核)

(二)企业告知任务指标

各镇、区安监所要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监管网络作用,对全区生产性工业企业,于4月底前完成所有企业的《告知书》(附二份执法检查表)发放工作,确保告知企业不漏,告知程序规范,告知存根保存齐全。(各中队负责检查考核)

(三)事前处罚指标

局各执法业务科全年人均完成不少于5项事前处罚,各中队全年人均完成不少于10项事前处罚。经济技术开发区、汾湖高新区、滨湖新城、盛泽镇全年不少于各提供15条(职业危害类不少于4条)事前处罚有效线索,其它5个镇全年不少于各提供10条(职业危害类不少于3条)事前处罚有效线索(有效线索的确认以处罚到账为准,办公室负责提供处罚到账数据,监察大队汇总)。

各中队全年不少于5起重伤事故处罚,力争做到不放过每起重伤事故的处罚。

(四)企业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和标准化建设考核指标

各镇(区)全年至少各完成2家企业通过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区示范企业考核验收;保证完成辖区内规模以上(见名单)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国标三级达标验收,达标率100%。各镇(区)负责本辖区规模以上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计划任务的落实、培训指导、组织企业标准化自查自纠、企业互评互查和考评工作,对申报企业进行复查、整改。5家以上企业通过二级标准化的评审。(工贸科负责考核)

(五)执法检查质量指标

全年组织对局执法业务科、中队法律文书检查不少于5次,每次抽查各科、中队不少于5份,全年合格率不低于80%;检查各安监所不少于2次,每次抽查法律文书检查不少于10份,全年合格率不低于70%。(综合科负责考核)

(六)安全培训指标

在去年基础上,今年企业法人、负责人和安全生产负责人培训数增加5%,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数增加5%,高危行业一线员工培训数增加5%。各镇(区)培训指标详见年度培训计划。(综合科负责考核)

四、主要工作内容

(一)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

按照《市政府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监管职能,落实一岗双责要求;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安委会成员单位的考核力度,对镇(区)工作完成情况实行季度考核通报制度,将打击“三非”的有效率、亡人事故的控降力度、标准化达标作为考核主要内容,年度考核以平时工作绩效为主要依据。充分调动各镇区监管主观能力的发挥,鼓励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内容、形式的创新,引导安全监管工作向村、社区拓展和延伸,探索安全监管新思路、新领域、新模式、新方法。(综合科负责组织实施及考核)

(二)危险化学品监管工作

2014年危化品安全监管工作,按照“五化一提高”的基本思路,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监管工作上水平,保持我区危化品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

1、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长效机制。继续抓好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创建的整改、提高工作。组织开展达标企业自查与互查工作,强化安管队伍建设和岗位标准建设。三级以上达标企业今明两年要补完成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在带贮存设施的经营企业中全面开展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选树典型,搭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交流与示范的平台。2月底前,在化工生产经营企业中确定不少于2家企业,作为争创市安全生产管理示范企业的重点培育对象。

2、不断巩固隐患排查制度化。组织化工企业开展互查互评活动不少于2次。制定年度监督检查工作计划,落实监督检查工作月报制度,督促企业落实隐患排查月报告制度。联合公安、环保等有关部门,开展对重点领域、重点企业联合执法检查,持续开展“打非治违”行动,严禁危化品企业擅自违规进行新、改、扩建设。结合第三轮化工企业专项整治要求,跟踪落实企业关停并转搬工作;继续推动老化工生产企业重大隐患技改项目的实施,并加强实施项目的督促、跟踪,保证按时落实整改要求。结合提升危化品领域本质安全水平专项行动,开展在役生产储存装置自动化改造。

3、继续推行现场管理规范化。选择一批企业作为提高作业现场管理工作的试点。开展对试点企业的观摩学习活动。年内不少于2次通过召开现场观摩、开展专题交流等形式,在属地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中全面推进作业场所可视化管理建设。借鉴现场可视化管理的试点经验,督促企业结合自身特点,提高员工反“三违”的意识和能力。

4、积极推进监管工作信息化。完成危化品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建设,化工生产企业全部纳入监管信息系统管理。完善行政许可程序和要求,规范项目申报材料报送工作。建立健全统计分析通报制度,降低退办、补正率,提高行政许可事项网上一次性按时报送、受理和办结率。推进危化品危险源联网监控工作。年内对区域内生产(使用)、储存危化品的场所实现全面联网监控(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内容)。

5、有效拓展安全保障社会化。提高保险在化工企业覆盖面和从业员工参保面。2014年起,化工生产和带贮存经营企业全面参保。所有行政许可申请,推行提交安责险参保证明制度。引导中介机构努力提高安全技术服务质量。以乡镇、化工园区为单位,依托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和装备,建立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完善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联动互助机制,增强区域性处置较大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建立企业应急救援数据库,分析评估企业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水平。

(三)职业危害监管工作

1、继续深化职业病危害申报,加强对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大职业病危害项目网上申报推进力度,确保辖区内职业病危害重点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均进行网上申报。

2、深入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改善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条件。组织开展有机溶剂和电焊烟尘危害的专项整治。重点整治企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工作场所有机溶剂、电焊烟尘检测率、触毒员工体检率和职业健康档案健全率达到100%;工作场所有机溶剂、电焊烟尘职业病危害告知率、警示标志设置率、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体防护用品配备率达到100%;企业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培训率达到100%。

3、加强职业卫生监督执法检查,落实用人单位职业卫生主体责任。以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领域为重点,依法落实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全覆盖要求,严禁企业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有选择进行检测,规避部分检测项目。抓好日常监管、专项监管、重点监管和定期监管,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督促指导企业建立职业卫生工作责任制,加强职业卫生培训教育,健全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员工职业健康保护措施。

4、强化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管,规范职业病危害项目管理。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等工作,督促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切实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5、继续开展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试点工作,加强职业病危害源头控制。继续开展木制家具制造企业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试点工作,严把准入关,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职业病危害。严格发证条件,规范发证程序,做到整治评价达标一家、许可证审核发放一家,夯实全面开展许可证试点工作的基础。

6、大力推进职业卫生监管信息化建设,提高职业卫生监管效率。加快职业卫生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对职业病危害重点企业危害因素分布、人员体检、现场检测等信息的及时掌握,以及重点企业“一企一档”的实时更新。主动了解各类异常信息,完善职业病危害预警预报机制。健全与各体检、检测机构的信息互通机制,选择5家示范企业,建立通风除尘排毒的示范工程、开展职业卫生管理员培训及业务指导,以及实施企业职业病防治的作业环境管理措施。

(四)标准化达标建设工作

全面推进全区规模型以上工业企业国家三级标准化达标建设。

区政府年初已就全面推进工业企业开展标准化建设出台了文件,明确了相关任务、要求和措施,今年务必要完成1471家规模型以上工业企业的三级标准化建设任务。各镇(区)要把此项工作当做企业安全生产监管的重要内容,早计划、早安排,要召开企业动员会,进行深入宣传和发动,要建立有专家参与的考评验收组,认真组织考核验收,在完成创建任务的基础上注重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水平,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上下功夫,防止搞形式、走过场。所有参与达标企业必须在厂门口醒目位置设立安全生产工作专栏(见附件)。各安监所必须认真履行逐家企业辅导、考评验收、整改复查100%工作责任,通过高标准、严要求的创建工作过程,力求达到良好创建效果。安监局每季度将各镇(区)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及其他有关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一并汇总,向各镇(区)政府(管委会)主要领导发函通报,并作为年终考核的主要依据。

(五)中小企业监管工作

完善中小企业的安全监管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夯实中小企业安全监管基础工作,提升中小企业安全管理整体水平。一是要强化监督指导。各镇(区)要结合实际制定全年检查计划和目标,做好日常安全检查工作。要完成全区7754家企业的告知与承诺,告知承诺书发放及签订数要达到100%。要认真做好工商年检前的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条件差、管理混乱、隐患严重的企业要将其列入暂缓工商年检的企业名单,全年暂缓工商年检企业数不少于当地企业数量的5%。二是要开展集中整治。各镇(区)要结合实际,对辖区内至少二个行业进行集中整治,制订整治方案和计划,突出整治重点,明确整治时限,分步实施。整治结束后,列入整治企业的问题和隐患整改率不低于90%。到年底,C类企业应降低10%,A类企业应上升10%。三是要健全分级分类管理,完善辖区内中小企业ABC分级分类名录和监管措施,实施差别化监管,不断完善基层监管基础。四是构建镇(区)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实现一线监管向数字化转型升级。五是加强村级企业监管,辅导督促各镇(区)开展安全示范村(社区)建设。(监察大队负责指导考核)

(六)隐患排查及打非工作

今年在隐患排查方面要继续要抓好三级政府安全隐患挂牌项目整治的督促、跟踪、结案工作,挂牌督办重大隐患应经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并明确跟踪督办部门、整改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要求;坚持落实镇(区)、部门安全隐患排查月报制度、大检查汇报制度,并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季度通报;对列入安全生产隐患目录项目,要落实监管责任部门,并督促其落实有效的监管措施;对下年度安全隐患挂牌项目的排查工作要结合7月份的“安全隐患排查月”活动早计划、早安排、早核实,努力提高安全隐患挂牌项目整治质量和效果;充实应急救援与应急资源数据库,要针对隐患密集的行业、产业组织一次全市性重大事故应急演习,同时推动各镇(区)广泛开展综合性重大事故应急演练工作,提高镇(区)对突发重大事故的应急能力。

在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方面,要采取不间断检查与大力宣传相结合的方式。依据《市各镇(区)人民政府、市有关部门和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暂行规定》,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狠抓整改。充分发挥各镇(区)、各部门作用,不留行业死角,不留产业空档,始终保持打击行为的高压态势。同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非法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建筑等行为的危险性与危害性,教育群众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不参与非法活动,并积极举报非法生产等违法行为,形成群防群治的“打非”社会氛围,使得打非专项行动基层化、常态化、长效化。要通过行业部门执法与联合执法相结合的模式,加大对各自行业领域内非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安委会办公室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积极协调公安、建设、运输、工商、质监等成员单位,密切合作,建立完善打非工作机制,联合执法、联席会议、联动处置,形成安全监管合力,严厉打击各种违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七)牵头开展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及专项行动

牵头开展六个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打击烟花爆竹非法行为专项行动。我局重抓深化危险化学品、职业卫生等高危生产领域的专项整治。一是开展危化品生产企业专项整治,重点打击和整治非法生产经营储存危险化学品行为,继续淘汰“小化工”。二是开展企业职业危害专项整治,重点整治有机溶剂和电焊烟尘危害,以及非法违规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等行为。特别要以安委会指定挂牌项目整改为契机,加强冶金行业的安全监管,深入开展事故隐患专项治理,重点开展高温液态金属生产和交叉作业、检修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隐患排查治理。三是进一步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切实加强烟花爆竹的运输、储存、经营等各环节安全管理,严禁私自采购、运输、经营、大型燃放等非法违法行为,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违法、违规等经营、储存烟花爆竹的专项行动。

(八)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今年要围绕“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主题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继续依托一报两台开展安全宣传,突出安全生产月、《职业病防治法》颁布一周年、职业健康宣传周的宣传;突出安委会成员单位一把手安全访谈;突出标准化建设推进;适当增加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的警示教育内容。二是开展安全生产持证上岗专项检查,驱动安全培训死角变活。三是积极筹建安全生产培训考点。四是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管,明确要求,规范操作,严格把关。(综合科负责实施)

(九)局机关建设及工作要求

1、作风建设。要以“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廉洁执法;勤学善思、作风严谨、执行高效”为工作总要求,强化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作风,坚决杜绝办事拖拉、不讲原则、不认真的现象。继续开展季度工作研讨会,业务学习和工作研究、创新紧密结合,以提高工作能力为目标,培育敬业爱岗、团结友爱、珍惜集体荣誉的良好风尚,营造我局的良好小环境。

2、执法工作。坚持执法工作的严肃性,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今年对企业执法检查必须严格按照原《执法检查内容和情况》(表一)、《职业危害检查记录表》(表二)合并后的新表内容进行检查,提高执法检查质量和法律文书的合格率。加大事前处罚力度,努力完成年度事前处罚指标。各科、中队要根据考核责任分工要求,督促、指导、配合各镇区相关工作内容的落实,并实事求是地拿出考核结果,严守考核纪律,严禁做无原则的“烂好人”。

3、效能建设。一要进一步严格落实效能建设要求和局内各项管理制度,提高遵章守纪和维护集体荣誉的自觉性。二要进一步加强局内考核力度,完善考核细则,各科、室、中队分别建立考核项目、内容(含对安监所考核责任分工项目)完成情况登记表,按月统计、按季度通报各项工作指标完成情况,实现任务指标更细化、责任更明确、进度更清晰、考核结果更客观。局内考核分两种类型:执法部门评2个优秀,非执法部门评1个优秀,考核成绩以完成指标数据为主,减少人为印象评判因素,并适当拉大奖励差距,提高赏罚分明导向作用。(办公室负责督查工作)

村标准化建设汇报材料范文第10篇

一、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整体推进

继续依照《什邡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什府办发〔20__〕61号)、《创建全国一流县级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方案》(什政中心发〔20__〕6号)既定的工作目标和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确定了政务服务中心异地重建方案、清理公布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项目目录、修订和完善了相关工作制度、梳理编辑了《政务服务中心工作规范》、在入城主要路口设置了全省统一式样、风格、内容的政务服务中心交通指示牌和政务服务公告牌,服务大厅设置了引领咨询台、服务窗口设置“首问责任岗”、统一制作工作人员吊牌、工作装,落实了体育活动场所和报刊、图书阅览室等设施,全面完成了20__年度标准化建设任务。

二、加快便民服务体系,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

以“先恢复,后规范、完善、提高和重点建设,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和《什邡市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什邡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便民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的要求稳步推进。一是结合灾后基层阵地重建,对市7镇,__个村重建镇村便民服务体系的服务场所、服务设施进行统一规划,按照前台窗口柜台式服务,后台开放式办公的模式,规划设计透明、公开的便民服务大厅。该项工作已于今年3月全面启动,截止20__年10月底已有90多个村开工重建,师古等灾后重建维修加固的4个镇和红白镇等再后重建的10个镇已经全部通过发改立项;二是灾后重建的村统一配备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必须的办公设施和用品;三是强调基础设施建设与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并重,提出了统一整合网络资源以“数字什邡”为平台建立市、镇(街道)、村(社区)互联互通的三级网络信息平台工作思路,逐步实施网上受理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目前,该软件正在紧张的开发中,预计将于20__年12月投入试运行;四是建立完善了便民代办服务等工作运行机制20余个,并落实了代办服务经费、目标管理制、专项考核制、督察通报制等保障机制;五是积极推进项目授权和下放工作,分别建立了镇村代办项目目录。

目前,马祖镇马祖村村便民服务代办点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已于今年4月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

三、“两集中、两到位”措施落实,“590工程”进一步深化

(一)“两集中、两到位”措施落实,窗口授权率100%,项目到位率100%。政务服务中心运行三年来,市政府先后多次通过部门走访调研、召开专题会议、开展专项督察、现场办公、签订承诺书等形式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措施落实。现有24个项目部门进驻中心设立了常驻服务窗口,19个项目部门进驻综合服务窗口,全市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43个市级部门的156项行政审批和88项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驻中心集中受理办理,项目进驻率100%;24个常驻服务窗口部门全部成立了行政审批服务科、落实了审批科长,并与窗口首席代表签订了全省统一的授权书,项目授权率100%。

1-10月,政务服务中心各服务窗口共计受理办理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90470件,办结90493件(含承诺件)当场办结率为94.28%,承诺时限内办结率为100%,累计节约行政审批时限350570个工作日(按法定工作日计算)。

(二)建立以窗口为主导的运行机制,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一是推行行政审批一审一核制。出台《什邡市行政许可一审一核暂行办法》,优化了审批环节,缩短了办事周期。二是逐项清理、调整、规范我市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项目目录,并按照规范、高效、便民的原则和“两集中、两到位”的要求,实施流程再造,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环节,实行动态提速。目前,95%以上的办事环节都在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完成,即办件比例由运行初期的7.9%提高到29%,承诺时限一般控制在7个工作日以内,与法定时限相比较平均压缩审批时限17.52个工作日。

(三)“三项制度”落实,监督机制健全,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印发了《什邡市政务服务中心20__年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方案》,在全面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

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的同时,先后修订和完善了涵盖人员管理、办事规则、责任追究、考核评比、监督投诉等方面的运行管理机制40余项,并制作成《工作规范(一)、(二)》,确保了从服务规范、项目管理、审批运行、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等方面的管理都有章可循;市效能办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不定期暗访,加大了行政效能监察力度;市纪委、市监察局在中心设立了投诉窗口,加强了纪律监督;市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了“值班长巡查制度”,加强了现场监督;聘请了政务服务监督员,开展社会监督;设置意见箱、评价仪,定期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接受服务对象监督;工作人员挂牌上岗,自觉接受监督;建立了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开展适时监督,强化对服务窗口、审批事项、审批单位和责任岗位的实时监控、预警纠错,保证行政权力依法、公正、透明运行。一年来,中心未发生一例“吃拿卡要”和其他损害服务对象利益的情况,有效投诉为零。

(四)加快实施并联审批,服务灾后重建项目。继续落实好“并联审批”、重大投资项目和灾后重建项目“绿色通道”、“全程跟踪代办服务”相关制度和运行管理机制,通过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为项目的迅速实施创造了条件;为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完善行政审批“绿色通道”运行管理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做到项目审批提速不越轨、加快不违规,政务服务中心在结合前期运行经验在反复征求窗口部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草拟了《什邡市建设工程项目并联审批实施方案(试行)》并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以什府发〔20__〕27号文件形式下发。同时,为进一步落实好建设工程项目的并联审批工作,中心还会同市监察局、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局等单位制定了“建设工程项目并联审批联席会议制度”和“建设工程项目信息通报制度”,从制度上对并联审批工作中部门职责、部门责任领导和具体责任人等进行了明确。

1-10月,并联审批窗口受理并联审批事项674件,办结674件,平均每件比实施并联审批前节省审批时限30多个工作日。

(五)建立和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一是建立全市统一的招投标交易平台。按照“管办分离、统一管理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工作原则,市政府将政府采购、经营性土地拍卖活动、国有资产转让活动、200万元以下的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固定价比选等活动纳入市政务服务中心集中进行。同时,还结合什邡实际拟定了进入政务服务中心的公交资源交易项目目录。二是建立标准化交易场地。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三楼分别设立了开标室、评标室、固定价比选项目抽取室和拍卖室,开通了网络系统,配备了计算机、投影仪、视频监控设施、挂钟、档案柜等必要的设施设备。三是建立配套运行管理机制。作为全省“200万元以下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固定价比选”试点县级市,市政务服务中心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本着合法、规范、高效、易于操作的原则,先后建立和完善了《招投标工作协调机制》、《招投标服务规范》、《开标评标活动的现场管理制度》,《200万元以下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固定价比选办法操作规程》等运行管理机制,使交易活动有章可循,规范有序。四是落实现场全程监督服务。将《招投标开标现场会议纪律》、《评标专家须知》、《监督管理人员须知》等相关制度公布上墙;所有的现场监督人员、招标人员和机构人员均佩戴中心统一制作的工作牌;对进场交易项目的资格预审、开标、评标及中标候选人等交易信息进行全过程记录,并实行全程录像,保存60天。五是实施专人项目跟踪服务。本着为灾后重建工程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已确定承包人的项目实行了专人跟踪服务,掌握项目的工作进度。并针对跟踪过程中发现的个别投标企业贪图项目多,无法确保项目进程以及个别项目中取后未及时签订承包合同等问题,编制完善了《随机抽取企业须知》,在投标企业报名前大力宣传,同时将跟踪服务过程中发现的部分项目存在的问题向市纪委、市监察局做出汇报,促进了该项工作的进一步规范。

今年1-10月市政务服务中心共为政府采购活动提供服务194宗,为经营性土地拍卖活动提供服务7宗,组织开展200万元以下的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固定价比选活动225宗。此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先后收到企业赠送的锦旗10余面,表扬信10余封,“中标企业觉得满意,未中标企业觉得公平”是投标企业发自内心的评价。

(六)强化人员管理,健全激励机制。一是按照《什邡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法》的规定选派窗口工作人员,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纪律过硬的人员选派到窗口工作,确保窗口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二是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中心工作的特殊性先后修订和完善了《政务服务中心服务窗口及窗口工作人员考核实施办法》以及“红旗窗口”、“政务服务标兵”评选办法;积极协调人事等有关部门,适当提高了窗口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优秀比例;兑现了每月200元的绩效考核金。

四、强化信息公开,打造“阳光政务”

为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确保行政权利公开透明运行。市政务服务中心进一步强化信息公开工作,以公开强监督,以公开树形象,以公开提效率,全力打造“阳光政务”,取得显著成效。

(一)领导重视,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相关科室、服务窗口的具体责任,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科室、窗口配合抓的良好工作格局,确保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工作制度,规范政务信息公开渠道,确保信息公开工作依法有序地进行。先后制订了《办事公开制度》、《对外宣传及信息公开工作意见》、《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程序》等相关工作制度。明确了公开的内容、范围、形式和程序。并由中心综合业务协调科负责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网络

信息管理科具体负责信息的对外和更新工作。(三)突出重点,强化实效。根据政务信息的内容、性质、要求等具体实际,利用中心政务服务网站、led电子显示屏、大厅多媒体电子查询系统、宣传栏、公示栏、办事指南、便民服务卡、书面告知、电话通知等多种形式重点公开机构设置、工作职责、运行机制、办事制度、办件规则、服务规范以及管理制度;进驻中心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项目目录,各服务项目的法律依据、申请条件、申报材料、办事程序、承诺时限、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监督投诉电话等“七公开”内容;申请文书范本、招投标和项目审批信息等。

上一篇:企业文化建设汇报材料范文 下一篇:创建卫生乡镇汇报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