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轮融资范文

时间:2023-03-04 02:16:37

c轮融资

c轮融资范文第1篇

近日,知乎完成了5 500万美元C轮融资,新投资方是腾讯和搜狗。知乎创始人周源称:“这次C轮我们选择腾讯和搜狗来合作,还是相信Pony(腾讯CEO马化腾)和小川(搜狗CEO)对知乎产品本身的理解和关注,在诚意和综合实力上,腾讯和搜狗都是非常优秀的投资人。”腾讯方面投资负责人Jeffrey表示,知乎社区长期以来沉淀了大量高质量的内容和用户,是中文互联网上一款非常独特而有价值的产品。而搜狗CEO王小川也表示,除了投资,搜狗与知乎还有技术层面的合作。

2.5亿美元投资,Uber向中东和北非扩张

据彭博社报道,打车应用Uber正投资2.5亿美元,向中东和北非地区扩张。Uber中东、非洲以及中东欧地区总经理贾姆布・帕兰尼潘表示,接下来几年,Uber将开始在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的新城市提供服务,并进军巴基斯坦。Uber的投资将用于向司机支付费用、扩大员工数量以及加强Uber移动应用。Uber计划很快在埃及推出UberPool拼车服务,允许几位乘客乘坐一辆汽车到达同一目的地。

5 000万元人民币融资,12308将转型

近日,汽车票务平台“12308”透露,目前已获得千方科技5 0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

12308成立于2012年,主要提供汽车票班次信息查询、汽车站信息查询以及车票预订服务,旅客可以通过网站、手机APP和微信公众账号实现车票预订以及汽车站定位导航等。

而12308方面表示,在拿到融资后,未来将涉入基于巴士车辆的中长途客运O2O服务。

1 000万美元级美啦完成C轮融资

日前,美啦宣布获得千万美元级的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天图领投。

在去年8月拿到B轮融资之后,美啦将关注的领域从美妆拓展到了美发、美甲与美搭等多个方面,依旧是“内容+社区+商业”的模式。博客内可以直接嵌入商品,用户在浏览后可以一键进入购买界面。

据美啦方面表示,传统电商类似于货架的模式,而美啦的社区电商是基于货架模式的升级,更加多元与高效。

20亿美元买天气数据,IBM的豪赌?

据外媒报道,IBM出资20亿美元收购了Weather Company旗下Digtal事业部的所有资产,包括所有的天气记录数据。

c轮融资范文第2篇

近日,51信用卡召开战略会,宣布完成总额为3.1亿美元的C轮融资。此轮融资之后,51信用卡估值超10亿美元。

同时,51信用卡宣布下属网贷平台“51人品”已与江西银行达成资金存管合作协议。“51人品”是一款融合了金融、社交和游戏等多种元素的产品。用社交体系和娱乐化的游戏PK模式,来解读用户真实世界中难以被洞察的金融影响力。由此看来,社交金融将会是其今后发展战略上的重要环节。

7 000万美元蚂蚁金服收购生物验证公司EyeVerify

近日,阿里巴巴集团关联公司蚂蚁金服以7 000万美元收购了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生物识别技术公司EyeVerify。

EyeVerify创建于2012年,是一家生物识别技术公司,正在研发从眼球照片中提取数据点的技术,以取代密码和指纹识别等技术。蚂蚁金服希望利用EyeVerify的生物验证技术来保护消费者在线数据和交易的安全,利用EyeVerify的技术来升级自己的安全系统。

2.5亿美元瓜子二手车完成A轮融资

近日,瓜子二手车直卖网在北京召开新品牌上线一周年新闻会,会上宣布A轮融资总额超2.5亿美元,创下二手车电商领域单笔融资金额最高纪录。

瓜子二手车直卖网CEO杨浩涌表示,将在未来一年继续在品牌层面投入10亿元人民币,深度巩固瓜子二手车在中国二手车行业领导品牌的地位。此外,瓜子平台还将成立“用户保障基金”,建立二手车市场信任机制,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1 500万美元网上配钥服务商KeyMe获C轮融资

近日,KeyMe宣布已获得1 500万美元的C轮融资,此轮融资过后,其总融资额已达4 540万美元。

KeyMe是一家提供配钥匙服务的初创企业,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纽约。用户只需下载一个KeyMe的APP,用它扫描钥匙的正反两面,KeyMe就会把钥匙数据存储到云端。当用户需要配钥匙时,KeyMe就可以提供送钥匙上门服务。此轮融资有助于KeyMe部署足够多的配钥亭以抢占市场先机。

39亿全球还有53%的人未接触过互联网

近日,国际电信联盟报告称,全球仍有大约39亿人未能接入互联网,占总人口数的53%。其中,受人口基数影响,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以及孟加拉国和尼日利亚未联网人口总数占比达55%。

c轮融资范文第3篇

日前,互联网行业垂直招聘网站“拉勾网”宣布,公司获得2.2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此番融资由弘道资本领投,启明创投与荣超投资等跟投。

拉勾网于2013年7月20日上线,此前曾拿到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和2 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该公司2015年下半年开始试水商业化,并实现了7 000万元人民币的收入。本次融资完成之后,拉勾网CEO许单单表示,今年将重点测试商业化。这笔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和技术研发,连接人与企业。

23亿元港币酷派2015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53%

近日,根据酷派集团的2015年全年业绩公告显示,酷派2015年营收为146.67866亿元港币,同比下滑41.09%;股东应占利润23.11011亿元港币,同比增长353.25%。酷派表示,2015年综合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业务重组,以及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年度,酷派3G智能手机的销售收入为15.959亿元港币,比上年度减少86.9%。

1 000亿元人民币预期苏宁天猫联手卖手机

去年8月阿里巴巴与苏宁云商战略互投,双方宣称将打通线上线下平台,现在终于有了进一步动作。近日,双方称将联手打造全国最大的手机零售平台,全年销售目标为1 000亿元人民币。

据悉,依托天猫和苏宁线上流量与线下渠道的融合,双方共同覆盖的会员将达6亿人。而天猫和苏宁已经连续与华为、魅族、三星、乐视、努比亚、OPPO、vivo、华硕与联想等众多品牌签约。

200.54亿元人民币中国电信净利创新高

近日,中国电信了2015年全年财报。财报显示,中国电信2015年营收3 312.02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增长了2.1%;净利润200.54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增长13.4%。

在具体业务上,2015年底FTTH覆盖率达75%,较上年底提高15%。全年FTTH用户净增2 838万户,达到7 099万户。全年IPTV用户净增超过900万户,总量约4 000万户。全年4G终端用户数净增5 138万户,达到5 846万户,移动用户总量达到近2亿户。

3亿元人民币淘实惠获A轮融资

农村电商平台“淘实惠”近日宣布获得超3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此番融资由阿米巴资本领投,华睿智富、启赋资本、中信资本、飞猪资本和李琪(阿里巴巴前COO)等多家机构与个人联合投资。

c轮融资范文第4篇

4月21日下午,国内知名P2P平台积木盒子宣布完成总金额达8400万美元的C轮融资。当被问及众多互联网金融平台争抢互联网金融上市第一股,积木盒子目前进展如何时,其CEO董骏坦言,目前积木盒子团队专注于做好当前的事情,暂无上市的安排。

积木盒子此轮融资由次涉足中国P2P行业的英国天达集团领投。此外,曼图宏业、熙金资本以及海通证券直投子公司-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成为积木盒子新的机构股东。同时,A、B轮融资曾参与的纬中国、和玉投资、小米公司、顺为资本和银泰资本继续跟投。易凯资本在本轮融资中继续担任积木盒子的独家财务顾问。天达集团1974年在南非成立,为国际专业金融和资产管理集团,其股份于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的流通市值约480亿人民币。

天达金融有限公司总裁及董事谢岳建表示,他一直关注中国新兴的金融市场,并希望参与其中。“积木盒子在金融资产端的获取、风险控制、互联网端的市场推广、品牌建设、团队组合等方面都表现出色,相信未来一定拥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积木盒子创始人、CEO董骏则表示,天达入股之后能够帮助积木盒子强化金融资产端的布局,甚至将来共同拓展国际市场。

此次作为新股东进入积木盒子,海通开元互联网金融行业负责人指出,互联网金融行业还处在早期,外部环境尚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但前景可期。通过近一年来对积木盒子的考察,决定参与并支持这个平台成长,将进一步完善海通开元在互联网金融的布局。”海通开元总部设在上海,目前注册资本60亿元人民币,系海通证券全资直投子公司,也是中国证监会最早批准设立的证券公司全资直接股权投资子公司之一。作为海通证券专业股权投资平台,海通开元已完成对超过百家企业的投资,目前管理金额约200亿元人民币。

上线于2013年8月7日的积木盒子,截至2015年4月20日,累计撮合融资规模超过58亿元,在贷余额逾24亿元;在网贷之家最新公布的(2015年3月)平台综合发展指数排名中,积木盒子名列第四。自上线以来,积木盒子持续致力于P2P行业创新。2014年5月,平台在行业内首创投资者观察团机制,邀请投资人代表、媒体、监管等零距离接触项目,参观公司、与公司高管互动;去年7月,积木盒子率先推出了第三方证据托管。

c轮融资范文第5篇

天使拿完,A轮拿完

B轮拿完,C轮怎么办?

在过去的15年里,以BAT+新浪、网易、搜狐为代表的第一代互联网公司,以京东、58为代表的第二代互联网公司以及以小米、滴滴为代表的第三代互联网公司已经系统地为市场培养了一批具备较高起点的创业者。他们与这一波巨浪型的创业机会一拍即合,干柴烈火,熊熊燃烧。

与此同时,资本界也在给力地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大量之前在一级市场投资、二级市场获利的资金被回吐到创业投资市场,加上已经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很多上市公司创始人和高管,导致天使和VC基金在2014年募资异常容易。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情景:但凡事儿大致靠谱,人基本靠谱,投资人给钱的时候眼睛几乎半睁半闭,创业者拿钱的时候手几乎插在兜里。根据IT桔子的统计,2014年拿到天使轮投资的公司达到812家,拿到A轮的达到846家,拿到B轮的也有225家。这些还是报出来的。根据我们的观察,过去一年里实际拿到天使轮、A轮和B轮的公司很可能要远远高于上面这些数字。

但问题也来了。天使拿完,A轮拿完,B轮拿完,接下来C轮怎么办?

2014年和2015年初,我们看到投早期(天使、A轮和部分B轮)的投资人和投晚期(部分D轮、E轮和F轮)的投资人都很活跃,而在中期(部分B轮、C轮和部分D轮)这个阶段,投资人正在表现出越来越多的谨慎。根据IT桔子的统计,2014年完成C轮融资的只有82家。

由于高速发展的新兴行业里融资轮次间隔正在急剧缩短,很多创业公司A轮和C轮之间相隔只有一年,因此这一千多家企业中会有很大一个比例需要在2015年去拿C轮。再加上2014年之前融完B轮的那些公司,需要在2015年拿到C轮的公司只会比一千多不会比一千少。假设2015年还是只有不到100家拿到C轮,这意味着90%的创业者需要直面“C轮死”的可能。

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最终在资本市场上市值真正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并不是很多,1亿美元以上的估值会让很多 VC感觉到投资升值的天花板在快速逼近。而在很多新兴领域,这个阶段的融资企业大多尚未形成可证明的商业模式或者足够清晰的领先格局,因此也很难真正进入多数PE的舒适射程。

能在这个多少有些尴尬的阶段快速出手的财务投资人并不多。最常被提及和想到的无外乎几家对冲基金、特殊类别机构和几家有中期互联网项目投资能力的PE基金,外加个别有中期投资能力的VC。但这类投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钱多人少,因此,虽然他们可能会同时看很多项目,但真正进入操作阶段的项目在任何一个两三个月的周期里通常不会超过两个,一年下来平均在互联网领域也就是一两单、顶多三五单的样子。

羊年伊始,我们看到一些传统上以投C轮D轮为主的公司明显的重心前移开始往B轮走。他们宁肯在B轮在正常应该6000万美元估值的公司面前手一抖给出8000万的价格,也不愿意贸然对着本应两亿美元估值的公司冒出五亿美元估值的傻气。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变化正在影响着今天C轮门槛前的创业者。那些被透支了的估值称为创业者的兴奋剂,为他们打开了价值幻想的空间。问题是,“能够帮助VC赚回整个基金”的项目注定是极少数的特例。但几乎百分之八十的创业者都会觉得自己应该成为那些特例,只有投资人心里清楚,特例通常意味着不超过千分之一的可能。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推动少数特例公司“融资加速”的力量也在推动着更多的非特例公司“死亡加速”。

创业公司因为哪些原因面临“C轮死”

首先,今天所在的本源市场不够大。

如果你今天要想拿到3到10亿美元的估值,投资人至少需要能看到你有机会在三四年后长成一家30到10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除非行业集中度非常高(如搜索市场中的百度),否则3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通常需要一个1000亿人民币以上的目标市场规模来支撑,而10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很可能需要1个万亿级的目标市场。

对于对冲和PE基金来说,只有目标公司的本源市场能够达到两三千亿的市场规模,他们才比较有可能兴奋起来。因此就C轮融资而言,如果你聚焦的本源市场在可预见的未来潜在规模没有一两千亿,那么你需要给自己插上第一枚用来预警的小红旗。

其次,站在错误的坡上。

几乎每个几千亿、上万亿的市场都有多个切入的角度,有人从南坡出发,有人从北坡上路。以现在很热的O2O为例,在房产市场,你可以从买房入手也可以从租房入手;在家庭服务市场,你可以从洗衣入手也可以从家政入手还可以从社区电商入手……

但不是所有的坡都有同样的机会。虽然总有例外,但一般来说高频打低频比低频打高频更有机会;刚需打非刚需比非刚需打刚需更有机会;经济模型好的打经济模型差的比经济模型差的打经济模型好的更有机会……因此,无论市场有多大,如果别人的坡比你的坡好,那么你需要给自己插上第二枚用来预警的小红旗。

第三,在自己的坡上不是第一第二且与第一第二差距较大。

很多市场都会有老三老四存活的空间,但不是所有的老三老四都有机会拿到C轮。那些投C轮的基金虽然也在意性价比,但总体来说他们更在意最终这家公司有没有机会做到足够大并领跑行业。

在大多数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明显的细分市场中,老二如果想从一线基金那里拿到C轮融资,除了本源市场必须足够大以外,还需要同时具备另外两个前提条件:第一,与第一名的市场份额差距不能过大,最好50%以内;第二,如果第一名已经被BAT之一投资,自己身后最好也有BAT中的另一家做后盾。因此,在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明显的市场中,如果你在融C轮的时候不是市场第一或者第二且与它们差距较大,你需要给自己插上第三枚用来预警的小红旗。

第四,估值增长曲线过于陡峭,“VM”指数高于0.5。

为了讲明白这件事,我们需要临时发明一个概念:VM指数,V是估值,M是月数。VM指数指的是本轮融资与前一轮融资的估值差异倍数(本轮投前估值/前轮投后估值)除以两轮之间间隔月数(本轮预计签约月与前轮交割月之间的日历月数)。

以公认的估值飙升最快的小米公司为例,它的A轮和B轮之间只间隔了两个月,估值却涨了4倍多,VM指数高达2.1。10个月后 C轮的VM指数降到了0.4,12个月后D轮VM指数降到了0.2,16个月后E轮的VM指数回升到了0.3左右。

即便对于热点行业中风口上的猪们来说,C轮的VM指数通常不应该超过0.5。也就是说如果你的B轮投后估值为5000万美元,那么C轮如果在6个月后融投前估值原则上不应超过1.5亿美元;如果是在12个月后融,投前估值原则上不应超过3亿美元。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但是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VM指数原则上不应超过0.5。一旦超过,投资人就会自我怀疑起来。所以,如果你不是全银河系里最靓丽的那几颗星,而C轮的VM指数又显著高于0.5,那么你需要给自己插上第四枚用来警醒的小红旗。

如何避免“C轮死”

首先,对估值保持一定的弹性,避免被别人的虚假估值误导。

现在中国创业者群体里有一种非常不好的风气,就是虚报融资额和估值,有的乘2乘3,有的故意混淆人民币和美元,最极端的甚至报出的融资额比自己的估值还高。

正确的做法是充分利用自己现有投资人和财务顾问的网络去尽可能了解竞争对手真实的估值和融资额。最重要的是,创业者要对估值区间保持一定的弹性,如果市场反响没有预期的热烈要随时做好调整估值的准备。只有做成的买卖才是买卖,只有被买单了的估值才有意义。

其次,确定性比估值重要,时间为上,给确定性和时间足够的折扣。

在C轮阶段,从优先级上排在第一位的应该不是估值,而是确定性,而与确定性对应的就是时间。一个融资交易只有交割了,才算真正完成。因此,谁可以最快签约并交割,谁就可以给融资公司最多的确定性。

对投资人来说,如果要能比较快地完成交易,需要具备两个前提:首先,投资人对行业有理解,没有哪个机构投资人会在还没有完全理解行业的情况下贸然写支票。因此,对于那些聊过一次发现对方不太懂行业的投资人,不要浪费太多的时间。第二,投资人可以本地决策,并且最好一两个人就基本可以决策或者至少实质性地影响决策。

第三、在现金储备方面给C轮留出足够长的时间。

关于B轮和C轮的时间间隔没有一定之规,取决于扩张速度、业务发展的关键节点、主要竞争对手融资时间等多方面的因素。有一点是必须的,就是要给C轮融资的操作与完成留出足够长的时间。

只有在不是非融资不可的情况下出去融资,手里才有筹码。一个正常的融资流程通常需要9-12周的时间。虽然偶尔也会出现二十几天搞定C轮的情形,但市场上从启动到交割超过3个月的案例要远比短于3个月的案例多。这意味着你手里的现金在你启动C轮融资的时候,按照当前的业务规划和资金需求,应该至少可以维持公司正常运营一年左右的时间。

也就是说,如果在B轮完成后,你手里的现金可以让你按照你的业务规划正常运营18个月,那么理论上你至少可以有6个月专心致志地聚焦业务发展,然后再考虑C轮融资的事。

第四,尽量不给投资人排他期。

要想保证融资交易能够在规定时间完成规定动作,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尽量不给投资人排他期,谁快跟谁走。哪怕为此付出一些金钱上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第五,不用怕站队,引入战略投资人不是坏事。

在中国,几乎所有估值能够达到10亿美元、尚未上市的互联网公司里,都有BAT的身影,如果你没有在更早的轮次里引入BATX这四家巨头或者京东、58、美团、唯品会、携程这样的“中头”,那么C轮是应该认真考虑引入战投的时候了。它们能给被投企业带来的价值除了资金之外还有业务和资源上的帮助与协同。

c轮融资范文第6篇

此次C+轮融资,由CM投资者(一家招商证券参与投资并管理的基金)领投,以 2000万美元认购34,097,432 股C系列优先股。金山软件跟投,以2890万美元认购49,275,463股C系列优先股。融资完成后,在完全稀释基础上,金山软件持有金山云的股份由51.83%增持至52.15%,CM投资者则持约1.8%的金山云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5日,金山云刚刚宣布了6000万美元C轮融资。仅仅3个月时间,就又获金额相近的C+轮融资,速度之快,资本市场之看好,对于尚未达到收支平衡的金山云来说似乎出乎意料。

按照这一速度,这只独角兽是否会成为首个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云概念股呢?

张宏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就几个要点加以解析。为何C+轮融资如此之快?据张宏江称,C轮与C+轮基本同时启动,由此出现新的投资方――C轮的华夏基金和C+轮的招商证券。由于外币监管和春节放假原因,出现了相隔仅3个月的C+轮融资。他坦言,金山云尚未实现收支平衡,但作为一家成立3年多的云企业,将更多的资金用于规模拓展,在即将爆发的云市场圈地才是最重要的。据悉,去年金山云业务同比增长高达300%。受到亚马逊去年开始单独公布AWS云业务刺激,资本市场普遍开始热衷公有云企业发展。目前,全球主要排名TOP4的公有云企业,除谷歌外,均在财报中单独公布云业务业绩,并都成为集团财报中的亮点,这更使得资本市场将眼光聚焦到可能独立上市的云企业。此外,去年下半年,金山云在成功支持今日头条9.3视频直播的基础上,又在收购视频编解码技术企业后大力整合视频云业务发展,推出一站式视频云业务抢占新的细分市场,并取得了持续高速的业务增长,此举也普遍受到资本市场青睐。

小米和金山云有着怎样的关系?在各轮融资中,均可发现金山云的母公司金山软件跟投。有业界朋友疑问,自己投自己有意思?其实,作为金山软件未来的支柱业务,金山软件董事长雷军早在2014年底就制定了All-in-Cloud的集团发展战略,并宣布未来5年为金山云投资10亿美元。目前,金山软件中尚未上市的业务包括以WPS为主的企业级移动业务和西山居游戏业务之外,另一个就是金山云。在各轮融资中,金山软件积极跟投并始终占据超过51%控股比例,也表明金山云在集团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雷军的承诺。那么雷军系企业尤其是小米和金山云的关系如何?作为金山软件和小米的董事长,雷军手中的两家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毫无疑问,小米一直是金山云的核心客户。张宏江在回答记者关于两者联系的问题时表示,小米业务目前除了云存储之外,在新的米UI界面中加入了更多人脸识别功能、内容展示等更多新业务,此外,其传统IT架构也会逐渐转移到云业务中来。他预计,金山云的新业务增长去年高于小米,但今年会是持平甚至可能会出现小米业务发展更快的情况。

由于阿里云和腾讯云的云业务目前均没有剥离单独上市的举措,金山云就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目标。和前两者相比,除了在公有云市场发力之外,金山云在混合云业务和私有云业务上的发展显然更加激进。率先推出混合云架构,并在私有云业务上还采用更进一步的超融合与一体机的方式。

张宏江对此解释说,一体机技术具有有一定门槛,且行业企业用户接受公有云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有他们目前能够接收的方式,之后再通过混合云到公有云是金山云看好的路径。而且,公有云未来一定是大势所趋。从前几轮融资看,金山云均采取VIE架构,融资也以美元计算,应该是不二的美国上市路径。按照这一融资速度,金山云很可能成为首家在美国登陆的中国云概念股。

c轮融资范文第7篇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中国电子商务今日迎来的爆发并不是突如其来。从信息流到资金流再到物流,网络购物企业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着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12年间,电子商务企业在整合传统产业链上不断尝试和探索。淘宝整合了资金流和上游商家,当当网、卓越亚马逊对传统图书统一标准做了改造,京东商城在与家电、IT数码厂家的对接中做了创新;而新起之秀凡客诚品则已经拥有了上百家签约工厂。

B2C爆发的前兆是资本的追捧。2010年1月,京东商城宣布完成第三轮1.5亿美元的融资,打破了国内B2C的融资纪录。11月,凡客诚品获得美国投资方1亿美元风投;12月女性内衣B2C电子商务网站“梦芭莎”完成总额接近6000万美元的第三轮融资;在淘宝网起家的童装品牌绿盒子宣布获得来自DCM的1.5亿元融资,也成为淘宝网上销量第一的童装品牌。一时间,在资本的热捧下,长期坐在冷板凳席位的电子商务成为耀眼的Superstar。在资本的热捧下,经过12年的坎坷发展后,中国电子商务似乎要迎来全面利好。

然而,在火热背后,电子商务仍有些不堪负重。且不说已经在美国上市的麦考林深陷集体诉讼,还未上市的B2C也并非一切如意。以京东商城为例,2007年4月,京东商城获今日资本1000万美元A轮投资;2009年初获今日资本、雄牛资本及亚洲著名投资银行家梁伯韬的私人公司B轮投资,总投资金额2100万美元;2010年1月27日,京东商城获得老虎基金C1轮投资,首期7500万美元到账。2010年年底刚刚宣布.5亿美元C轮融资,其中包括了此前两轮和C1轮这7500万美元。京东商城的5亿美元融资不超过50%股权比例计算,京东商城目前的估值至少在10亿美元之上。而仅这一轮5亿美元的融资金额超过了两大“吸金”行业――风能和视频。而被“烧钱”的帽子扣了很久的优酷网上市前才融资1.6亿美元。

B2C融资的钱哪里去了? 京东商城所融资金用于仓储、物流上,这也是B2C最不堪的负重,需要大手笔的投入。而B2C中的虾兵蟹将看到巨头用重金砸出的壁垒只能望而生畏。易观电子商务分析师陈寿送认为,电子商务目前其实只有20%是电子,其余80%都是商务。一般的网络轻公司都是把钱花在营销、技术开发等方面,而B2C电子商务公司则把大量的成本聚集在供应链管理上――这些公司一旦牵扯到线下,就再也“轻不起来”了。电子商务B2C实为“重公司”。

c轮融资范文第8篇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也买酒此轮融资或将加速也买酒的上市进程。

也买酒继续“烧钱”谋上市

据悉,也买酒于近日完成C+轮数千万元融资,具体金额与投资方还未完全披露。

记者采访也买酒CEO袁疆得知,此轮融资或是企业冲击上市的最后一个砝码。与此同时,今年也买酒将在资本市场有大动作。

也买酒获千万融资

据了解,国内酒类电商也买酒时隔四年之后再次获得C+轮融资。

记者登录也买酒官网发现其首页已经标出 “庆也买酒获得C+轮融资,极致低价回馈用户”的词语。

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袁疆,他表示,此轮融资的金额在数千万美元,基于投资者保密协议,暂时不方便透露更具体的信息。

据了解,此轮融资是也买酒的第四轮融资,也是继2011年后,时隔四年其再次获得融资。

根据资料记载,也买酒第一轮融资是在2010年3月,获得DCM 300万美元投资;第二轮融资是2010年6月,获得以曼图宏业为主导的投资团1000万美元投资;第三轮融资是2011年5月, 由成为资本领投,DCM、曼图宏业等跟投的4000万美元。

记者了解到,袁疆在2011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C轮融资已经完成,也买酒在上市之前不会再融资,以确保创始团队的股份不被过度稀释。对于此次选择C+轮融资,袁疆表示当初认为融资的资金已十分充裕,并未预料到需要再次借助资本力量。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近年来酒类电商发展迅猛,但无论是从网站架构、数据整合还是售后服务来看,都需要大笔资金投入,而且目前国内大部分酒类电商还处于“赔本赚吆喝”的阶段, “烧钱”可以说是电商难以逾越的一道坎。

融资做强供应链

数据显示,进口葡萄酒网购市场每年呈50%的增长率,去年进口葡萄酒网购市场达到20亿元,今年有望突破50亿元。

无论是综合类电商平台还是垂直类电商平台,对速增长的葡萄酒市场,都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与活跃度。

据袁疆透露,C+轮融资的资金将用来补充运营资金,加大进口力度和市场投入,以促进公司销售额快速增长。

据了解,也买酒今年进货规模与往年相比将有大幅提高,同比约增长50%。另外,也买酒启动了线下直销专柜及品牌专卖店,计划从3000家扩张至1万家。同时通过新推出的手机App,衍生出更多人性化的服务体系。此外,在白酒领域也显示了其分一杯羹的布局,与名酒之一西凤酒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

据悉,也买酒将以700万线上会员和葡萄酒行业最大、最稳定的购买流量,与线下经销商抱团共享。

葡萄酒营销专家李欣新表示,也买酒此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完善、强化上下游供应链,旨在为消费者带来更便捷的物流、更完善的储运,以及更好的服务体验。业内人士分析表示,也买酒此轮融资或将加速也买酒的上市进程。

海外或成上市主战场

根据数据显示,也买酒销售数据逐年呈现上升的良好态势,去年的销售业绩较上一年同比增长50%。仅去年“双11”单日营业额即达6000万元,销售55万瓶,单瓶均价109元,营业额增长近90%。其中淘宝平台销售近2000万元,在葡萄酒类目前排行第一。据袁疆预测,2015年也买酒的销售业绩将突破10亿元。

李欣新表示,也买酒的业绩增长迅猛,按此趋势发展,已经符合在A股独立上市的条件。

袁疆称,目前也买酒上市暂无时间表。他说:“我们当然希望能够上市,但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时间安排,也没有决定在哪里上市。目前的情况是‘新三板’我们随时可以上市,但A股上市需要一段时间的盈利记录,海外市场也是一样。”

袁疆表示,也买酒年销售额至少要达到十几亿元,净利润突破1亿元以上,才能达到上市条件。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今年酒类电商的资本运作消息频传,4月中旬青青稞酒刚刚发出公告收购中酒网,年初通葡萄股份也收购了酒类电商九润源。

上一篇:融资铜范文 下一篇:融资风险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