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8 18:07:04

惩罚教育论文

惩罚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1.1惩罚是为教育目的服务的

惩罚是一种不得已使用的教育方法,所以必须具有教育性。惩罚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促进学生更好发展,在惩罚方式上必须是以教育为目的的,在惩罚时学校和老师要做到对事不对人。此外老师惩罚的方式要结合学生的性格、年龄、性别等,要在学生接受的范围内。在惩罚教育中老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惩罚不是让学生痛苦,而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达到教育的目的。惩罚是为了维护正常教学的管理秩序,老师在惩罚学生时必须一视同仁,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方式要充分的发挥其教育功能,不仅是对犯错的学生进行教育,也是对其他的学生起到预防的作用,让学生不再违反学校禁止的行为。在我国的惩罚教育实践中,还存在很多惩罚目的违背了教育原则,老师惩罚学生完全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还有部分老师将惩罚作为提升学生成绩,强迫学生学习的工具,忽视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还有的老师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犯错时可以被原谅的,对成绩差的学习惩罚力度就会很大,这些和教育为目的相违背的惩罚,都没有将学生作为教育的出发点,这些缺乏教育目的的惩罚会让学生厌恶学习,憎恨老师。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在人格形成阶段,不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会给学生今后的发展带来影响。

1.2将爱作为基础进行教育惩罚实践

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就是要热爱自己的学生。惩罚的目的不是为了打击和伤害学生,而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并在今后不会再犯。要想让学生在内心中接受老师的惩罚,老师必须要具备一颗爱学生的心,只有爱,才能在惩罚时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所做的都是为了自己好,心甘情愿的改正自己的错误。老师只有爱自己的学生才会深入到学生中间,去和学生交流沟通,认真地去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麻烦,由此还能够创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防止产生一些误会和隔阂,走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同时学生也会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和关爱,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到新的学习环境,接触到新的同学还有很多的不适应。包含爱的惩罚教育会将惩罚圆润,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惩罚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并且惩罚之后,老师也要关心被惩罚的学生,不能不理不睬,让学生感觉老师对自己已经失去信心了,甚至自己觉得自己是个坏学生,受到惩罚的学生心里会很复杂,老师要关注他们情绪的变化,发现学生有负面情绪就要及时的去沟通,用自己的情感去开导学生,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在班级上不能让其他学生嘲笑他们,还要引导全班学生多关心他们,让他们没有失落感,在惩罚中以情来感化学生,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1.3教学惩罚是德育方式而不是智育方式

素质教育已经倡导了数年,但是现在学校和家长还是将成绩作为学生能力的衡量标准。在教育中学校重视学生的智育发展,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和价值观的发展。为了提升学生的成绩,老师会采用各种教育手段,惩罚当然也就包含在其中,成为了逼迫学生学习的工具。在智育方面学生受到的惩罚非常常见,比如,学生回答不出问题就会被罚站;一个字听写错误就会要求写上一百篇。惩罚是对集体或者是个体出现的违规行为进行批评和更正,目的是制止这种现象的发生,为德育教育采取的一种方式。小学生的智育程度由于各种环境的不同本身就是存在差异的,小学生的思想还没有发展成熟,如果由于学生成绩不好就一直受到惩罚,学生会不自觉的产生自卑感,并在学习上丧失积极性,对学生才生畏难情绪。在小学教学时老师要尊重学生智育上的差异,不能发现问题就用惩罚去打击学生。学生是因为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上出现的问题导致成绩一直不好,老师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惩罚教育。

2结束语

总之,教育惩罚有着自己在教育中的优势,我们要正确的认识教育惩罚,在实践中合理的运用,体现出教育惩罚的积极作用,老师要将惩罚和鼓励相结合,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

惩罚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惩罚在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家庭教育不能没有惩罚,合理的惩罚教育有助于儿童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有利于促进儿童的社会化,使儿童成就健康的人格。由此可见,合理惩罚教育对幼儿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个体社会化

幼儿的生活是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统一,幼儿不仅在个人生活中探索,而且还与同伴、教师以及父母等他人进行沟通交流,这是幼儿个体社会化的表现。个体社会化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遵守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果违背了这些规范和准则,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发展。柯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惩罚和服从倾向”。在这一阶段,儿童根据有形的结果(处罚与奖赏)或根据规则制定者的权威来揭示行为的好与坏。凡不受惩罚和服从权威的行为都是好的,认为受到来自权威者的惩罚的行为是坏的行为,权威者一般是父母或者教师。行为动机是避免惩罚。这一阶段与我国幼儿期的年龄阶段相对应。处于幼儿期的儿童自制力薄弱,缺乏是非善恶观念,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容易出现一些不道德的行为。而家庭作为幼儿个体社会化的首个场所,当幼儿出现这些违反道德规则和行为规范时,家长要对其实施合理的惩罚教育。通过惩罚教育,幼儿认为受到来自家长的惩罚的行为是坏的行为,并且潜移默化地改变这种不良行为,将好的行为标准逐渐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幼儿犯错误后受到适当的惩罚教育,幼儿可能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但要让其明白有过失就要对此负责。从而有助于培养幼儿责任意识,促进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有利于个体健康人格的养成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自杀现象频繁发生,他们不适应竞争激烈和复杂变化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薄弱,抗挫折能力不强,这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方式有着直接关系。现今很多人大力提倡赏识教育,而反对惩罚教育,对孩子一味地无原则地进行表扬和鼓励,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这种教育所造成的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父母的过度保护造成孩子长大后缺乏独立自主和创新精神,甚至无法正确辨别是非。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在进行赏识教育的同时,还要通过适当的惩罚教育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让孩子自己去经历适当的失败和挫折。从而有利于孩子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

(三)有利于个体良好习惯的养成

心理学上认为,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和畏惧是个体内驱力的一个源泉,而内驱力是个体行为不可缺少的一种动力。当家长发现幼儿出现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并且采用传统的说服教育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时,就可以对其实施适当的惩罚教育。幼儿受到惩罚后,他的心理受到了外部刺激的冲击,对自己和他人的不合适行为逐渐有了一定的正确认识,潜移默化中认识到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惩罚教育对矫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有着重要意义。

二、家庭惩罚教育的理性回归

惩罚对于教育而言,如何存在与运用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马卡连柯说:“正确地和有目的地应用惩罚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优秀的家长利用惩罚的制度可以做很多的事情,笨拙的家长不合理地、机械地运用惩罚会使我们的一切工作受到损失。”家庭惩罚教育的理性回归,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恰当运用惩罚教育的方法。

(一)惩罚的目的是教育

惩罚的目的是教育,惩罚是为教育目的服务的,并不是为惩罚而惩罚。之所以要实施惩罚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不道德的行为,并逐渐改变这种不良行为,从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幼儿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家长更应该注意教育的目的和惩罚的目的。现实的家庭教育中,只罚不教、以罚代教等现象普遍存在。家长对幼儿实施不合理的惩罚教育,导致幼儿身心疲惫,同时也影响亲子关系的良好发展。所以,当幼儿出现不良行为习惯时,家长要以教育为目的,为促进幼儿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对幼儿采用合理的惩罚手段。

(二)惩罚坚持一致性原则

在家庭教育中,幼儿家庭不同成员之间,在教育观念、教育态度以及教育方式上常常出现差异,这种差异容易使得幼儿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对幼儿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对孩子实施惩罚教育的问题上,家庭成员之间应该达成一致观念,而不能出现为了袒护孩子而指责惩罚实施者的现象。只有家庭成员齐心协力,统一科学意见,孩子才能健康快乐成长。

(三)惩罚要适时适度

惩罚教育也是一种教育艺术,惩罚需要适时适度,幼儿家长在对幼儿实施惩罚教育时要坚持这一原则。当幼儿出现一些不道德行为时,家长要及时进行教育,不能延迟教育,这是因为幼儿的情绪具有不稳定性以及幼儿的思维发展不具有守恒的特点。家长要敏感地察觉教育契机,灵活运用教育机制,对幼儿实施教育。当幼儿犯错误时,家长大可不必直接使用惩罚教育,可以先对幼儿进行说服教育。说教无效之后,就应该及时采取合理的惩罚教育,让孩子对自己不道德行为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促进错误的改正。家长在实施惩罚教育时,也要注意惩罚的适度性,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教育,惩罚过轻,教育效果不明显,惩罚过重,伤害儿童的自尊。当幼儿对自己不道德行为有所认识时,惩罚教育就应该适可而止。

(四)惩罚与其他教育方法相结合

惩罚与其他教育方法相结合,能够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例如沟通、感化、引导、说服等教育方式。现实生活中,惩罚教育和赏识教育可以结合使用。何时进行惩罚和赏识,都要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具体情况,家长要以教育为目的,科学灵活地使用这两种教育手段,从而达到一种有效教育。奖励和惩罚在幼儿家庭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奖励的过度使用对幼儿健康成长是不利的,惩罚的合理使用是行之有效的。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如何有效使用合理的惩罚方法,如何将奖惩有效结合,都值得我们思考。

惩罚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一、小学教育中合理惩罚及功能体现

(一)小学教育中合理惩罚分析

小学教育当中的合理惩罚要能够满足相应的条件,要合法以及合乎道德,还要合理化的惩罚还要能够体现出教育性,是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所以要能够和教育要求相符合。在教育中惩罚的要素主要有实施惩罚的主体,即教育者;对象则是违反纪律的受教育者;目的是为了惩前毖后维护纪律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1]。小学教育中的合理惩罚有着对立性和有限性,其中在对立性方面主要是教育惩罚实施并无有固定方法和标准,要求灵活运用和因材施教,而有限性的原则则主要是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二)小学教育中合理惩罚功能体现

小学教育中的合理惩罚自身有着相应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有着培养作用,合理的惩罚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够让学生对犯过的错误承担责任,并通过这一行为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从而使得学生能学会对错误负责,从而促使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并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化,在学生违反了纪律而受到了相应的惩罚时,能够避免学生在将来走向社会时由于不遵守社会规则而受到更为严厉的惩罚或者是法律的制裁。合理的惩罚也能够有效维护课堂教学的秩序,如此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得教学顺利进行。

二、小学教育中合理惩罚的问题及实施策略

(一)小学教育中合理惩罚的问题分析

小学教育当中的合理惩罚对学生的学习以及自身的健康成长是有着其必要性的,实际中由于老师担心对惩罚的度控制不好给自身带来麻烦,所以就有着很大的顾虑。加上当前的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占有主体地位,而对惩罚的认识老师通常是认为消极的,是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违背的,特别是对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这一认识上的错误使得小学教育中的合理惩罚的应用就存在着很大的难度[2]。另外就是对惩罚进行应用过程中,存有诸多不合理的现象,主要是体现在体罚现象还依然存在,这样就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损害。老师在惩罚运用的过程中,常常通过留校以及罚站等方式,这对学生的自尊心就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学生内心产生厌烦和抗拒的心理,从而对学习也带来了影响。还有就是惩罚的目标定位没有准确的体现,对合理惩罚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认识,通常是只注重管理而忽视了“教育”。

(二)小学教育中合理惩罚实施策略

对小学教育中合理惩罚的策略实施要紧密的结合实际进行,要能在科学合理以及有着较强教育惩罚的细则上进行制定,充分的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征及年龄,要将惩罚和学生所犯的过错得到契合。对于违反班级规定的学生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实施,在这一方面比较常用的就是表达失望以及记录反省问题和失去特权等,做出正式的惩罚决定前要对学生提出警告,将惩罚的手段分别对待学生所犯的过错。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是惩罚规则的制定者以及实施者,所以教师要能将惩罚的功能得到充分体现,从自身做起加强对惩罚运用的全面认识。教师要能够认识到惩罚的运用是对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培养,惩罚的运用还要能够和学生间情感得到紧密结合,做到以理服人,让学生能够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教师还要能够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有一个了解,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惩罚办法[3]。对教师队伍的建设要能得到有效加强,将教师的职业素养得到有效提升,教师要能够学习警示案例,从而对一些典型的案例加以处理分析,对教师的教育机智能力进行加强培养,指导教师学习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等,从而也要能够重视教师的自我探索和创新。构建学生的个人信息资料库,对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以及优缺点等进行记录,这样就便于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小学教育中惩罚的执行过程中要能够结合实际依靠证据,教师在处理学生错误过程中要仔细谨慎,一定要能够找出问题的原因才能够下结论。对学生惩罚前要能听学生的辩解以及说明犯错的原因,还要对其它学生的意见,从而避免对学生的惩罚出现偏颇。从学校的角度来说,要能够对小学教育中惩罚加以优化,学校要能够制定科学合理而对校规并认真的将其得到落实,避免一些不合理的惩罚或者是体罚对学生造成的损害,树立正确的惩罚观,如此才能将惩罚的积极作用得到体现。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教育当中的惩罚运用要能够紧密的和学生的发展相结合,不仅如此还要能够对惩罚的后续工作得以充分重视,对惩罚所造成的不良后果要及时的采取办法进行弥补,要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放在首要位置。由于本文篇幅限制不能进一步深化探究,希望此次努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惩罚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1.目的明确,宽严适度,避免惩罚副作用在洛克看来,惩罚是为了使孩子养成坚忍的品质,能够顺从理性的指导,克制自己的欲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孩子能够从教如流、从善如流,进而遵循父母和导师的意志,朝着成为绅士的目标前进。洛克认为“大凡不能克制自己的嗜欲,不知听从理智的指导而摒绝目前的快乐或痛苦的纠缠的人,他就缺乏一种德行与努力的真正原则,就有流于一无所能的危险。”自我克制的习惯是孩子未来的能力和幸福的真正基础,所以做父母的应该极力设法使孩子养成这一习惯,这就需要用惩罚来抑制其行为中的偏颇与不羁。在实施惩罚时,洛克还讲求宽严适度,“如果他们因为管教太严,精神过于颓唐,他们便失去他们的活力与勤奋”,这种情况是较之放荡不拘更坏的。“假如管教到了极度严酷的地步,也可以治好目前任性的毛病,但是接着来的常是更恶劣更危险的心情颓废的毛病。”这种儿童虽不吵闹,也不烦扰,但是无论对于孩子还是他人,终生终世都是没有用处的。为使孩子及早开窍,能够减少极度惩罚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使其变得驯良死板,洛克还提出了一些“软办法”。比如,在惩罚的过程中辅之以说理,说理时措辞应该与他们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相契合,尽量简练、明白、易懂;态度应镇定、平和,使他们觉着你对其惩罚是合理的。可借助规则的约束力量,规则应尽量少,所规定的行为需在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内,且对规定的行为要多加练习,待一项规则所对应的习惯养成之后再做下一个规定,这就避免了因规则的繁复、不恰当,孩子因混乱触犯规则而引起的不必要惩罚。再者,假如孩子沉溺于某件你不想让他做的事情,像游戏,那么你就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强迫他去游戏,把游戏当成任务分配给他,用不着严厉的惩罚,儿童自然会对其失去兴趣,甚至表示厌恶,从而戒掉。

2.尊重在前,慎用体罚和斥责,讲究策略洛克认为,“不只是吩咐儿童去做事,一旦他们没做,或者做的不如我们的意,即加一顿鞭打,就可了事的。这还需要小心注意和观察,并且还应细细考察儿童的性情,仔细衡量他们所犯的过失,才能够加以惩罚的。”[2]80可见,惩罚孩子应该针对孩子所犯错的具体情况,不应不分青红皂白,即使是一样的错误导致了一样的结果,由于孩子是出于不一样的动机、不一样的心理动态,惩罚方式也应该是不同的。体罚,如鞭笞,作为一种极其严厉的惩罚方式,可能引起孩子对应做事情的厌恶,使孩子失去活力,好处并不多,洛克说,惩罚应该尽量避免,鞭挞尤其不可多用。但是有一种过失儿童是应受鞭笞的,那就是顽梗,也就是反抗,在这种情况下,洛克主张“在可能范围内把鞭挞所给的羞辱作为惩罚的最大部分,不是痛苦,唯有使他们由于做错了事和被打而感到害羞,才是真正的德行上的制裁”。此外,在体罚时,还要讲究策略,“儿童第一次应该受到鞭笞的痛苦的时候,非等完全达到目的之后不可中止。”实行体罚要彻底,使孩子能够知错,从心理上予以屈服,从意志上变得顺从,否则,因顾惜孩子,而打得不彻底,尽早松手,只会使孩子更加倔强和傲气。对于谁来打的问题,洛克不主张由父母亲自去打,“鞭笞的命令应由父母发出,鞭笞的时候父母也应该在场监视,但是鞭笞,最好由别人直接去执行”,这样父母的威信可以保持,儿童又可把因痛苦所生的怨恨转移到鞭笞者身上了。关于什么时候执行鞭笞的问题,为避免感情用事,洛克建议先给双方些许反思时间,然后再去实行。在什么场合打的问题,洛克说家里有专门管束孩子的地点,也就是说应该背着外人私下里执行,这是因为“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于自己的名誉就愈看重,他们觉着自己是有名誉的人,因而更会小心地去维持别人对于自己的好评;若是你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其无地自容,他们便会失望,而制裁他们的工具也就没有了,他们愈是觉得自己的名誉已经受了打击,则他们设法维持别人的好评的心思也就愈加淡薄”。对于斥责,洛克认为“斥责过多,尤其是盛怒呵斥,结果也是同样不好的。万一有时不能不责备几句,则话语也应当严肃、和蔼而又庄重,只消说明他们的过失究竟有些什么不好或者为什么不合适,不可匆匆骂他几句了事”。

3.重视榜样,以身作则,做出表率洛克认为儿童都是爱模仿别人的,因此,“你不愿意他去效仿的事,你自己便绝不能在他面前去做。倘若某件事情,你认为他做了是一件过错,你自己却不当心做了,那么,他一定会以你的榜样为护身符,他有了这道护身符,那时你再想用正当的方法去改正他的错误就不容易了。假如他看见你自己做了某件事情,一旦他做了你又去加以惩罚,你的严厉是因为爱护他、望他改过的意思,但他是不会知道的,他一定以为你是倚仗父亲的地位,无理专横,自己有自由,有快乐,却毫无理由地不许做儿子的人去获取自由和寻求快乐”。为了不消解惩罚的作用,做父母和导师的必须克制自己的性情,时时检点自己,“如果导师任情任性,那么教训儿童克制感情便是白费力气的;自己如果行为邪恶,举止无礼,则儿童的行为邪恶,举止无礼,也就无法改正,坏榜样比良好的规则更容易被采纳”。在洛克看来,榜样的力量是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方法,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洛克主张家庭教育在选择导师时要多花点心思,并且他认为仆人的行为习惯通常是不好的,要尽量少使孩子与仆人等行为存在不良隐患的人接触。“父亲应以身作则,教导儿童尊重导师,导师也应以身作则,使儿童做他希望他做的事情”。由此也看出洛克对榜样的力量是极其重视的,这与其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哲学观是分不开的,他假定人生来是张白纸,儿童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儿童理智较弱,不分良莠,经常与行为不良的人在一起,很容易受影响,这也是洛克不主张学校教育的主要原因。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孩子面前树立起榜样,使其按照榜样规范自己的行为,能够更好地实现惩罚的效果。

二、洛克教育惩罚思想对学校教育惩罚的启示

洛克的教育惩罚思想产生于十七八世纪的资本主义国家,适用对象是家庭教育,现把情境迁移至21世纪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学校教育,因当时的家庭和现在的学校都是教育的主要场所,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在微观上,尤其是教育管理方式上都持有相对大的独立性,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1.正确认识教育惩罚的合理性,树立教育者权威,维护教师教育惩罚的权利洛克认为教育惩罚是合理且正当的,对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强调在实施教育惩罚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教育者权威地位的树立,主张儿童应受教育者绝对权利的约束,“务使敬畏父母之心变得自然”,适当地对孩子的错误进行惩罚,有利于抑制孩子的欲望使其服从理性,使其养成坚忍的心智,父母是有权利惩罚孩子的。马卡连柯曾指出:“如果学校没有惩罚就必然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保障。解决这一难题的措施就是惩罚。”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也提到“学校没有纪律犹如磨盘没有水”,严格的纪律是必须的,这里的纪律包括对学生的惩罚。鉴于教育惩罚的教育意义,教师也是有必要对违纪学生实施惩罚的,并且自古以来教育惩罚都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教师权威的树立是教育惩罚起作用的前提和保障。然而,当下教师惩罚学生的权利逐渐被吞噬,教师的权威地位也在逐渐消解,且不说教师对学生的体罚,严厉的批评也是要不得的,动辄就有家长找到学校,告发教师惩罚不当,甚至直接把教师和学校告上法庭。教师不再敢实行教育惩罚的职权,惩罚也因而不能发挥其教育意义,惩罚的合理性遭到质疑且大有全盘否定之势。为了重塑教师的形象,维护教师的权威,保障教师教育惩罚的权利,发挥教育惩罚的教育意义,一方面,媒体对教师教育惩罚不当的事例要公正真实地报道,不要只为了追求新闻效果而不顾社会良知地夸大其辞,玷污教师形象,造成家长、社会对教师的怀疑。在此基础上,还要对教师惩罚的合理做法予以宣传,让公众看到惩罚的教育性、有效性。另一方面,国家应该出台政策依法保障教师教育惩罚的权利,教育研究者应加强对教育惩罚的研究,并密切与国家立法部门合作,使国家政策条文更加明晰可行,使教师在实施惩罚时有据可依。而当前尽管《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提出“严禁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但对体罚与变相体罚没有明确的界定和说明,使教师和公众对两者与正当、合理的惩罚相混淆,从而导致了一系列教学事故,这也是造成当下教师谈惩罚而色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教育研究者还应加强对教育理论的研究,认识到年幼的学生是理智发育不完全的,因此也是“不完整的主体”,不能遵从理智行事,要想使其做对的事情、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人的规范、约束、管教乃至惩罚是有必要的,以防止夸大学生主体性,把学生高高架在教师头顶,使教师对其束手无策。作为家长应该与学校针对教育惩罚的作用达成共识,不要盲目听信媒体宣传而因噎废食夸大教育惩罚的危害,教育惩罚只要运用恰当其教育作用是能够体现出来的,并且大部分教师还是能够恰当运用的。家长应该相信教师能够运用好教育惩罚以促进孩子的成长,而不是伤害学生。最根本的是,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惩罚观,不断增强理论知识和实践智慧,使运用惩罚时更加恰当,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使公众信服。

2.了解惩罚的作用机制,注意实施惩罚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发挥惩罚的教育性洛克不但承认教育惩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而且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在惩罚儿童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比如说在时间上要及早,注意先紧后松;重视惩罚作用发挥的内部心理机制,注意惩罚之后的帮扶;在惩罚时要目的明确,注意把握惩罚的场合和程度;惩罚不等于体罚、斥责和侮辱,在惩罚过程中要体现出对孩子的尊重和爱等等。洛克教育惩罚的一些具体策略无不彰显着其教育智慧,也给当下学校教育的教师们以诸多启迪。当前学校在实施教育惩罚时,往往不注重学生的年龄及个性等特点,实施惩罚简单粗暴,忽视学生心理动态,致使惩罚的教育效果不佳。那么,怎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呢?在惩罚的时间上要及早,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学生年龄小的时候教育惩罚的效果最明显。这就给幼儿和基础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孩子年龄越小,理性越少,越需要教育者严加管教,利用惩罚的方式,可以通过教育者对孩子行为的态度,使孩子认识到行为的对错,进而对不良行为进行改正。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中也提到“惩罚与服从”这一阶段是良好道德形成过程中所必要的,早期的惩罚可助孩子顺利地实现“他律”到“自律”的过渡。二是指在孩子错误行为初见端倪之时就应该予以惩罚,从集体的教育管理来说,根据“破窗理论”,在学校中假如一个学生表现出了不良行为,你不予以管制,过不了多久,其他孩子也会出现这种不良行为,时间拖得越长越难以管制。对于孩子自身来说,及早管制也有利于不良习惯的改正,等到其不良习惯根深蒂固时再去加以管制,就像已经长歪了的老树再想去扶正,是件很难的事情。在对学生进行惩罚时,教师应该明确惩罚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认识到错误并且加以改正。因此,教师在惩罚学生时,应该从思想入手,标本兼治。教师应该留心对学生思想动态的观察,对于无心做错了事情并且在对其进行惩罚之前就认识到错误的学生,应该减轻惩罚。对于故意犯错,却在教师的教导之后依然不知悔改的学生,要不惜对其进行严厉惩罚,甚至是体罚,在惩罚时辅之以说教,直到其认识到自己错误的严重性,并且能够承担错误的后果。洛克也认为对儿童实施严厉惩罚,像鞭笞的目的“不单是因为痛苦,而是因为知道自己不该犯错,并且融化在真挚的悲悔里面,方才可以停止”。所以对学生所犯不同的错误,惩罚的方式和程度也应该有所不同,很显然,在教师们所认为最难把握的惩罚的程度的论述上,洛克认为惩罚要彻底,即达到惩罚的目的,不可过早松手,也不可因个人主观的愤怒和偏见而过重地惩罚学生。既然教育者惩罚学生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成长,那么在惩罚的过程中就应该充分体现教育性,体现出对孩子的尊重和爱。俗话说“责之深,爱之切”,事实也是这样的,所有正当合理的惩罚都是以爱为目的的,都体现着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期望和信任,倘使一个学生在教育者看来是没有任何希望的,无论实行怎样的教育方式都不会使其进步,惩罚对于他来说也就失去了意义,教师也不会再对其实施惩罚。教师在惩罚学生时应该告诉学生犯错误就要接受惩罚,承担责任,这是自然且正常的,犯错误受惩罚并不是件可耻的事情,可耻的是犯了错误不知道悔改,惩罚是对事不对人,不涉及人格的,使学生对惩罚有正确的态度。教师要在理智状态下惩罚学生,避免过于愤怒而引起惩罚失当,跟犯错学生沟通时要心平气和,要将惩罚中蕴含的爱与期待体现在语言中,唤起学生知错悔改的心向。惩罚的教育性还体现在教师对学生惩罚后的帮扶上,不应该惩罚后就撒手不管,应进一步教给学生怎样做是正确的,并帮助学生提防不良行为的发生,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尊重还体现在实施惩罚的地点,虽然当众惩罚学生能够起到杀鸡儆猴的目的,但是有损学生人格,尤其是针对偷窃等关涉人格的不良行为时或者是惩罚对象仅为极个别学生时,应当格外慎重。此外,洛克也提到了制定规则有助于惩罚的实施,目前学校都有校纪和班规,但教师在利用校纪和班规对学生实施惩罚时也要讲究技术和艺术。首先所有规则都必须为学生甚至家长所熟知和认同;其次,规则要具有弹性,尤其是班规,比如说针对上课迟到行为,不能只有一个处罚方式,如帮助值日生打扫当日卫生,可以有多种处罚方式供学生去选择,学生也可以自己申请采用规则外他种处罚方式,经老师同学同意后方可使用;最后,利用规则对学生惩罚时要公正、公开、公平,不能依据老师的喜恶和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有差别对待。

3.注重惩罚的外部环境,家校通力合作,教师、家长都需以身作则外部环境指学校以外的环境,包括家庭和社会,良好的外部环境对惩罚作用的发挥和巩固有重要的作用,否则就有削弱教育效果的作用。假如学生在学校犯了错,教师对其进行了批评和教育,回到家哭诉在学校挨批时,家长不问清挨批的事实,就向着孩子说话,“老师批评宝贝是不对的,我家宝贝最棒了”,此类言语不仅会造成学生的认知混乱,还会使学校教育效果削弱。洛克在《教育漫话》中也提到,孩子犯了错误,所有人都要对孩子采取冷漠的态度,让他知道行为不良的孩子是不受喜爱的,这样有利于孩子改正错误,洛克还特别强调此时要提防仆人为讨好小主人,采取不一致的态度。不独家庭,社会上的不良行为也会侵扰学生,减弱学校教育和惩罚的效果,比如学生贪恋网络游戏,学校对其进行了惩罚,学生也明白学校对其惩罚是对的,但是走在路上听见路边的小哥哥小姐姐在兴高采烈地谈论某个好玩的游戏,看见网吧门口出出进进的同龄人群,学生由于自控力差就会禁不住诱惑,重新陷入网络游戏的泥潭。诚然,净化社会环境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校外鼓励学生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多接触有益的榜样,多留意孩子的行为,禁止让孩子和行为不良的成人或者是孩子接触。对于家庭环境的净化,更需家长理解孩子成长需要有益的环境,进而严格自律,为孩子的成长做出表率。在家长对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有众多意见的当下,学校要实现更好的发展,教育、教学要达成良好的效果,教育惩罚要发挥其教育作用,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加强学校与家长的通力合作,学校要与家长就其管理方式进行沟通,使家长能够对学校的管理方式予以认同和支持。在制定校纪、班规时要广泛征求家长和学生的意见。在对学生实施惩罚时,要加强教师和学校与家长的沟通,防止家长偏信孩子的一面之词,让家长了解事实的原委,对教师实施的惩罚予以支持并配合学校共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教师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与家长沟通,不是推卸责任,更不是告小状。加强家校合作与沟通的另外一个作用是,学生有时存在的问题,预示着一个家庭的教育问题,教师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学生的良策,也有助于家长改进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效果。此外,在与家长沟通时,要充分尊重家长,体现出共同为了孩子成长的目的,而不是一味跟家长抱怨孩子,甚至指责家长失职,让家长难堪。生之错,师之过。在教师惩罚学生的过程中不要忘记自我反省:是不是教育管理方式有误,不能很好地适合学生?对学生惩罚是不是不当,惩罚效果为什么不够显著?对学生惩罚后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予以帮扶等等。教师时时自省,才能使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教育效果更加显著。自省还应与自律相结合,作为管理者要严以律己,教师犯错要与学生一样对待,否则在惩罚学生时就很难使学生信服。

惩罚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一)教育惩罚的含义

教育惩罚是一种教育方法,是指对学生的某种思想、行为给予否定性的评价,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使之改正,并使之逐渐内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约束力。教育惩罚的本质是一种“合理惩罚”,即教育者要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之上,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心理承受能力以及犯错误的动机、危害程度等,按照相关的制度与规定,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操守,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处罚原则和严谨的处罚程序,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做出强制性的矫正。

(二)教育惩罚的对象

教师落实教育惩罚的对象是惩罚行为所指向的客体。因此,教育惩罚的对象不是学生本身,而是学生的违规行为。

二、教育惩罚对小学生的意义

(一)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

站在教育意义的角度上看,实施教育惩罚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或过失承担应有的责任。惩罚的过程应当充满尊重,应当以明晰道理为理念,不仅要使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性质以及错误造成的危害,给学生指出改正错误的方向,还要对学生积极承担责任、改正错误的心态给予肯定和鼓励。如一些教师在对缺乏责任心的小学生实施奇教育时,在将其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进行阐述之后,采取让其保管班级钥匙并要求其提前到校为同学们开门的惩罚措施,获得了很好的教育成效。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科学、合理的教育惩罚是帮助小学生增强其责任心的重要手段。

(二)培养小学生的集体意识

班级管理与学校教育一样,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具有很强的组织纪律性,以对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直接目标活动,促进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集体主义是我们国家学校教育的核心。学生是否具备集体主义观念及精神,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成败。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必须要注重教育学生培养其集体意识,促使学生养成集体认同态度。

在班级管理教育惩罚的过程中,需要以集体纪律作为保障,当个别学生发生违纪行为时,不仅会给学生自己造成不良影响,还会对集体目标的实现产生不良影响。教师在此时选择实施惩罚不仅能够维护集体纪律的权威性,还能使实现集体目标得到保证;同时,小学生也会产生与集体共荣辱的思想,其集体意识也会逐渐变强,能够在集体活动的参与上变得更加主动、更加积极。

(三)培养小学生的民主意识

在素质教育被大力提倡的今天,把民主意识教育提上日程是十分有必要的。教育惩罚虽然是由教师来具体实施的,但实施过程中所依靠的并不是教师的权威,而是由大多数学生的意愿所决定的,取决于其对惩罚的认可度。

因此,教师在实施教育惩罚时应当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尤其是在制定班规班纪时,应当注重学生民主意识的充分发挥,有效调动起小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来,并组织开展学生民主讨论会,在会上形成和完善合理的教育惩罚,制定出与教育实际更加契合的班级管理规范,以培养小学生的民主意识。当出现了个别学生的违纪行为时,教师可以按照既定的班规,或者是征求班级中大多数学生的意见,实施合理的惩罚,这不仅可以使违纪学生更容易接受,而且还能在班级当中营造出平等、民主的氛围,获取更好的教育效果。

(四)增强小学生的耐挫力

科学、合理的惩戒制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能促进学生形成责任感,能够促进学生提高抵抗并战胜诱惑的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锻炼其意志和尊严感。在班级管理的实践当中,我们应当注重赏识教育,要乐于表扬学生、激励学生,帮助小学生建立起自信心,形成我必卓越的信念,谨记天生我材必有用,促使孩子们充满自信、积极上进地成长。

但是,也不能一味地赏识,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只是赏识,时间久了就会导致孩子们无法正确认识自己,使他们形成“自己永远是对的”的错误观点,进而导致他们的内心十分脆弱,一旦有不同意见出现,就无法适当、及时地使自己的心态和想法得到良好的调整。尤其是现在许多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备受全家人的宠爱、呵护,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养成任性、唯我独尊、自私、不管别人等等不良习惯和倾向,容不下一点别人的批评,更无法采纳别人的建议,缺乏责任感,一遇到问题就一味抵制,不接受规矩规范,无法承受挫折,耐挫力极端低下。

三、把握惩罚程度,合理实施教育惩罚

(一)保护小学生的自尊心

在当下的小学班级管理中,有很多教师都把学习、运动、劳动作为惩罚的手段,如当学生犯了错时,就用学习来对学生进行惩罚,罚他们抄生字、做作业、背课文;或者用体育运动来惩罚,罚学生到操场上跑三圈,或就地做若干俯卧撑等;或用劳动来惩罚,罚他们扫厕所、倒垃圾、拣废纸。这些惩罚措施其实都是不恰当的,甚至是错误的:学习本来是一种很好的享受,体育锻炼也能够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劳动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件光荣而高尚的事情,但是当把其与惩罚相联系并强制学生执行时,产生负面影响就是不可避免的。做了错事或者违反了班级规定就要去学习、去进行体育锻炼、去参加劳动,时间持续久了孩子们就会把它们跟罪责感、耻辱感、厌恶感相联系,因此,在实施教育惩罚时必须要正确把握惩罚程度,注重保护小学生的自尊心,促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锻炼的自觉意识、和劳动热情。

(二)界定教育惩罚的范围

从多年的班级管理经验来看,笔者认为需要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将对学生的表扬作为主要的手段去带动班级及学生的共同进步。因此,在惩罚的实施过程当中,必须要避免进行大面积的惩罚,因为对大多数学生实施共同惩罚不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导致课堂氛围死气沉沉,还会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消极对抗心理,引起学生甚至是家长的反对。中国有句俗语,即“法不责众”,当班级中没达到要求的同学的比例超过了50%时,作为教师首先要做的应当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反思,要合理界定教育惩罚的范围,不能为了达到自己的要求就一味对学生进行惩罚。

(三)做好罚前教育和罚后疏导

惩罚会使学生产生痛苦的体验,而且还会把这种痛苦的体验牢记心头。虽然经历了惩罚之后学生会停止错误行为,但对其内心所造成的影响却是不可忽视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有的会产生叛逆的想法,痛恨老师甚至是抵制老师;有的内心会受到很严重的打击,认为自己不再被老师喜欢,从而任由自己消极、堕落。因此,在对学生实施具体的惩罚措施前,必须要进行耐心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对自己所犯错误的原因得到充分的认识。惩罚之后还要对学生的行为、情绪进行细致的观察,以便及时疏导,防止学生产生严重的思想包袱。

(四)与其他教育方法结合

教育虽然有法,但是并没有定法,而惩罚也只是教育的方法之一,因此在使用时不能孤立,要与其他的教育方法、手段相结合,如说理、鼓励、感化、引导、奖励、沟通等,这样才能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是需要被老师、同学认同的,即便是经常犯错误的学生也不例外。同时,如果老师一味地对违纪学生进行批评,势必会给这些学生戴上“坏学生”的帽子,从而造成其他同学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对他们的健康发展不利。因此,面对这类学生,教师在对他们的违纪行为或错误实施批评时,应当给予适时适地的表扬,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促进进步。

四、小结

惩罚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班杜拉在1965年做过一项关于观察学习的经典实验,目的是了解两个主要问题:

(1)儿童是否不管榜样(即作为实验对象的被观察者)是受到奖励还是惩罚,总是会从榜样那里习得攻击?

(2)儿童看到榜样受到奖励是否比看到榜样受到惩罚会更多地自发模仿所看到的攻击?这项实验将4~6岁的儿童分为两组。儿童在电影中看到一个成年男子演示四种不同的攻击,但在影片快结束时,一组儿童看到的这个成人榜样受到另一个成人的奖励(那个人说“:你是一个强壮的冠军。”);而另一组儿童看到的是这个成人榜样受到惩罚(另一个说“:喂,住手!我以后再看到你这样欺负弱者就给你一巴掌!”)。接着让儿童进入一间游戏室,里面放有一个同样的充气人以及这个成人榜样使用过的其他物体。结果发现,电影里榜样的攻击所导致的结果(奖励或惩罚),是儿童是否自发地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因素。也就是说,看到榜样受奖励的那一组儿童,比看到榜样受惩罚的另一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攻击。(364-365)这一实验结果,是否意味着看到榜样受奖励的儿童比看到榜样受惩罚的儿童习得更多攻击呢?为回答这个问题,班杜拉又做了一项延伸实验,在这两组儿童看完电影回到游戏室时,以提供糖果作为奖励,要求儿童尽可能地回想起榜样的行为,并付诸行动。结果表明,这两组儿童在模仿攻击方面没有任何差异,即都能精确地显示出榜样的四种攻击的顺序。因此可以说,榜样行为所得到的不同结果,只是影响到儿童模仿的表现,而对学习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因为在榜样受到惩罚的条件下,儿童同样也习得了这种行为反应,只是没有同样地表现出来。班杜拉的上述实验研究表明,惩罚对降低有些问题行为比较有用。“尤其是当学生几乎没有什么动力去改变行为时,惩罚就较为有效”。(328)当惩罚看起来是减轻危险反应的唯一可行的方法时,惩罚的害处可能要比让儿童自身发展下去产生的后果要小些。因此,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认可适度惩罚的观点,主张尽可能采用移除式惩罚而少用施予式惩罚,以此来减少惩罚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同时应将惩罚和对适当行为的奖励强化结合起来,通过惩罚的负强化效应而发挥其教育价值。(186)

二、惩罚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一)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

具有积极目的(因此而不失其教育性价值)的惩罚应当具有相对明确的使用范围,因为并非所有的不良(非期望)行为都可以通过惩罚而收其效果。作为教育手段的惩罚应当具有两方面的涵义,就其消极层面而言在于禁止某种不良行为,就积极层面来看是在于诱导良好行为。两者不可或缺,否则就失却其实施的本义和价值,变成单纯的管理甚至惩治。经验告诉我们,惩罚似乎是改变不良行为的最为简单有效的措施,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有很多教师就是抱着这样的错误观念并付诸实践,从而导致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存在着大量无法达到有效抑制、消除不良行为预期目标的惩罚方式,也就是说无效的或者不当的惩罚。从所施惩罚物划分的角度看,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这几种:身体惩罚(体罚)、心理惩罚、布置额外作业、拖延下课或课后留校等。从惩罚过程的行为分析角度,主要有滥用教师权威的惩罚(包括对由于教师失职行为而引起的学生不良行为的惩罚和出于报复目的的惩罚)、违反逻辑结果的惩罚、情绪化惩罚、惩罚尺寸失度(包括过轻惩罚和过重惩罚)以及惩罚对象错误和选错惩罚物(心理学上是指能够减弱不良行为的操作结果)等。这是我们应当予以重视和避免的。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及学校基于其特定的法律地位,在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处置时,其拥有的权责是不等同于监护人的。那么,对于什么样的不良行为,教师应当给予惩罚,而对于哪些不良行为,又不必给予惩罚呢?下面只是一些不完全的列举分析。

1.对于那些属于违反校规班纪和道德规范的不良行为,如撒谎、偷拿东西、考试作弊等行为,如果学生明显知道这样做是违反规则和错误的,自己又能够遵守,却不顾后果而为之,就表明他具有明知故犯的过错,对于这种行为可以给予惩罚。

2.对于属于学习方面的不良表现和个人生活中的非期望行为,应以引导和强化为主,一般不要采取惩罚的方式。每个学生基于不同的家庭环境和个体差异,后天努力及客观条件悬殊,导致彼此差异,不可能都像学校要求和教师期望的那样作出反应。因为某些不良行为是早先就已形成了的,难以期望其在短时间内作出改变,而某些正确行为的习得是需要必要准备的。对于那些有特殊需要的行为问题学生,应当充分考虑其实际并在征得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由学校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士或者校外心理学家进行干预、矫正。

3.对于属于学生情绪反应上的不良行为,一般不宜采取惩罚性教育,因为这样做非但不能消除问题行为,反而可能引发更强烈的情绪反应。对这类不良行为,应当先杜绝引起该学生此不良行为的强化物,再以正强化为基本干预方法。

4.对于初次出现的意在引起教师或同学关注、危害轻微的学生不良行为,教师可以采取忽视或者强化期望行为的做法加以应对,最好不要采取使其目的得逞的惩罚措施。

(二)实施惩罚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是否给予惩罚、何时给予惩罚以及如何给予惩罚,诸如此类的问题即使在行为心理学家内部也存在很多争议。那么,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实施惩罚时应注意些什么,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

1.惩罚保留原则

也就是说,教师应以正向强化为基本原则,尽量避免使用惩罚来矫正行为,而是通过奖励等方法增强与目标一致的期望行为。那些赞同使用惩罚的行为理论家们也同意这样的观点,只有当强化不奏效时才考虑使用惩罚。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首先向他建议能引起其兴趣的替代行为。除非不得已,一般保留采取惩罚的措施。(525)例如学生甲嘲笑同学是笨蛋。班主任老师本来可以罚他站在角落处反省自己为什么嘲笑别人,可是这位教师并没有这么做,她知道甲生这么做,只是为了满足他在同学面前的表现欲,而甲生在科技能力方面又很强。下课后她把甲生单独叫到一边,和他共同设计了一个科技项目。当他完成这个任务后,老师就让他在班里展示其成果。这种做法,既纠正了学生的不当行为,避免因为惩罚而带来的不良后果,还可将学生从消极榜样转变为积极榜样。

2.及时性原则

即在不良行为出现或者非期望事件发生后尽快地施以惩罚物,这时收到的效果最佳。如果延迟惩罚,则在惩罚之前发生的理想行为会受到惩罚物的影响而减弱。一旦教师认识到有必须加以惩罚的不良行为出现,就应该立即给予惩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惩罚对该不良行为的抑制效果。

3.正当性原则

首先,教师应当出于教育的目的,根据既定而明确的规则处罚有过错的学生。任何将惩罚作为报复手段的做法都是应当被绝对禁止的。在实施惩罚时要确保被惩罚的学生知道他的哪种行为受到处罚以及为什么受惩罚。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你明白他为什么受惩罚,学生自己也就明白为什么受惩罚。其次,教师应当确保对学生不良行为的惩罚是合适的。即确保采取的惩罚措施是针对其不当行为并且是适当有效的,不会有副作用,除非其副作用相对于不良行为造成的后果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要根据错误行为的严重程度决定应当施以怎样的惩罚,惩罚实施的强度要与受处罚行为所造成的危害成比例,既不能过重也不能过久。过分宽容或者过分严厉的方法都不会有效地消除错误行为。可以采取分级处理、渐次惩罚的方法,并考虑给将要受处罚的学生提供选择不同行为的机会。例如,LeeCanter就主张对待错误行为应该有不同程度的惩罚水平,而且课堂管理中惩罚的等级不应该超过5个。(357)在进行惩罚时,应当考虑学生心理需求上的个别差异,要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人格,尽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心灵伤害,严禁体罚和侮辱学生。

4.最低伤害原则

在教育中实施惩罚往往会导致一些消极的后果甚至是危害。如激起受惩罚学生的情绪行为,造成学生逃课、掩饰行为和对教师的疏离,导致攻击行为增加,失去自尊和心灵伤害等;过度惩罚或者经常性地实施惩罚有可能引发制约现象,容易使得与惩罚有关任何刺激变成制约惩罚物。因此,当教师必须抑制一个不良行为时,应选择一个比较温和的又能阻止将来的不良行为的惩罚方式。比如当教师通过忽略、说理、给予脸色的方法能够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时,就不要采取警告、批评、叱责的方式;对于某些不良行为,可采取私下实施惩罚的方式,既可以消除引起班级同学的注意的可能性,还能避免学生在大家面前感到尴尬或羞辱。

(三)关于教师实施有效惩罚的几点建议

鉴于惩罚的种种弊病以及由其可能带来的许多副作用,教师对于惩罚应当采取一种“不得已而用之”的谨慎态度。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方法,是一项技巧,也是对教师专业素质的一种考验和挑战,需要充分运用教师的教育智慧。在实施惩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应当清醒地认识并让受惩罚学生认识到

惩罚针对的只是不良行为而非学生本人。因此,任何会导致伤害学生自尊心、降低其自我价值感从而造成学生心灵伤害的惩罚措施,都应当不用或尽量避免使用。

2.教师必须结合具体个体和情景

深入分析造成学生某种不良或违规行为的原因和动机,然后考虑是否有必要施以惩罚;如果需要,再考虑选择适当而有效的惩罚方式。

3.对惩罚的解释与说明

对于某种不良行为,一旦确定有必要加以惩罚时,教师就必须明确告知学生实施了哪项被禁止的行为,违反了哪一项规则,造成了什么样的具体后果(比如干扰了同学的学习,威胁到其他同学的安全和自尊、或者是损害了学校的财产等),从而向学生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之所以对这一行为实施惩罚,是因为它已经超越了可接受行为的界限。对惩罚的解释和说明,既使被惩罚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因而容易接受这一惩罚,也让其他同学明白哪些行为是被禁止的。

4.教师在应对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时

应尽量保持平静、克制和理性,以避免受其个人主观成见和消极情绪的干扰而出现过激反应,进而引发不当惩罚。

5.对不良行为的惩罚必须与对良好行为的奖励强化相结合

方能收其教育之功效。相关研究和大量的事实都表明,当可接受行为同时被强化时,对不良行为的惩罚会更有效。(331)而且,通过强化期望反应、惩罚非期望反应,可以向学生传递“行为是能够改正的”的积极信息。例如张三在校表现不佳,常出言不逊地顶撞老师,为此几乎成了教导处的常客。这时教育他最好的办法不是如何指出他的错误,而是强化他表现良好的一面。

6.对受惩罚学生保持关注

以监控和评估惩罚的有效性,必要时调整或改变教育措施。如果一个给定结果(惩罚)不能降低它所要惩罚的反应(即不良行为),那么这个结果对于被“惩罚”的学生来说就不是让其厌恶的。事实上,这种惩罚有可能是一种强化。这时,需要教师调整自己的判断并改变其教育策略。

7.在必要时

教师应当与家长做好沟通、交流,以取得家长理解和支持,并要求其在校外给予配合,做到家校在教育目标上的一致,形成教育合力。单纯的“请家长”的惩罚方式,往往无助于学生不良行为的改变。

惩罚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摘要:

通过调查发现,英语专业本科生论文存在文内和文后参考文献引用不规范、部分论文存在抄袭和剽窃现象以及论文统计数据随意性较大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学术诚信教育机制不够健全以及师生的学术诚信意识不够强。建立健全学术诚信教育“管-监-检-惩”机制、完善学术诚信教育体系以及强化学生的学术诚信主体意识,是提高英语本科生学术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诚信教育;路径

学术诚信是大学生重要的学术品德之一。然而,大学生学术不诚信现象屡屡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高校学术诚信教育的担忧,由此对我国人才培养质量产生质疑。英语写作是英语本科教育中的一门主干课程,贯穿整个大学生涯。经过各阶段的写作训练,学生是否已掌握了基本的学术写作规范,形成了良好的学术素养?为了解英语专业学生学术诚信现状,笔者对某高校2015届英语专业120名本科生的课程论文、学期论文和毕业论文进行了调研,旨在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一、英语本科生论文写作中学术不诚信的主要表现

笔者采用观察法,以英语专业本科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其撰写的课程论文、学期论文和毕业论文为语料,调研其文内引文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情况。英文文献的著录依据美国语言学会出版的《MLA科研论文写作规范》(MLAHandbookforWritersofResearchPapers)和美国心理学会出版的《APA格式手册》(2010年版)(PublicationMan⁃ualofThe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中文文献的著录主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2005年颁布的《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2005)(该版本替代了旧版GB7714-1987)的规定。然后,利用中国知网“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TMLC2)”,对120篇毕业论文的总复制比、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复制比进行检测。最后,通过分析,概括出英语本科生学术诚信的状况。经统计发现,学生论文中存在学术失范和学术不诚信两种情况。第一,文内引用格式错误。主要问题有:英文人名写错;论文为多个作者时,格式写错;未写文献年代。第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不规范。主要问题有:漏写或误写作者、题名、文献名、出版地、出版年代等;著录格式错误,如期刊本应用[J],却用了[M]表示,等等;遗漏或用错符号,比如出版地后面应用“冒号”,却写成“逗号”,等等。第三,引用他人文献而未标明出处。120篇毕业论文复制比统计结果如下:论文总复制比大于30%的占10%,其中有4篇论文复制比分别达50%、55%、70.8%和85.9%;介于20%-30%的占15%;介于10%-20%的占41.7%;介于10%-20%的占33.3%。论文第一段复制比统计结果如下:大于30%的占12.5%;介于20%-30%的占16.67%;介于10%-20%的占29.2%;介于10%-20%的占41.67%。论文第二段复制比统计结果如下:大于30%的占12.5%;介于20%-30%的占15%;介于10%-20%的占35.8%;介于10%-20%的占36.67%。第四,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论文数据随意性大。有的论文数据不可信,经不起推敲,属于随意编造等问题。因而对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学术诚信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英语本科生学术诚信教育的方法

英语专业本科论文中学术不规范和学术不诚信的现象,既有来自学生自身的因素,同时也折射出教育管理和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因而,应从健全管理机制、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以及增强学生主体意识这三方面着手,实施学术诚信教育。

1.发挥教育部门的职能作用,构建学术诚信教育“管-监-检-惩”机制。第一,以国外诚信管理机制成功经验为借鉴,建立英语本科生学术诚信档案。学术诚信档案旨在培养大学生的诚信观念,规范其诚信行为。将学生的诚信情况(如作业、考试和论文写作)记录在案,并与奖学金评定、出国推荐以及未来职业和生活等挂钩。有不良记录者,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这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体验、践行诚信,逐渐养成自觉诚信意识。第二,以制度为保障,建立学术诚信管理、监督、检查和惩罚体系。成立专门的学术诚信管理和监督机构,制定详细的学术规范和标准,监督并定期检查学术失信行为和防治情况。对学术失信行为情节较轻者,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影响恶劣者,给予严厉惩罚,并在通告栏、网站上予以公布,以便惩前毖后,防止学术不诚信行为滋生蔓延。在各个环节的实施过程中需把握以下几点:首先,在制定规范和标准时,不妨参考《MLA科研论文写作规范》和英美高校的学术规范条例,细化规则,并辅以实例,使学生有所参照。其次,在监督环节上,可采用多种方式,如生生监督、师生监督。再次,在惩罚环节,应提高惩罚的执行力,而不是纸上谈兵。除了进行学术规范教育外,“防患于未然”尤为重要。比如,可以采用现代技术——反抄袭软件来遏制学术失信行为,可采用学生先自测,学院在论文答辩前再检测的方式。若整篇论文和各章节的重复率超过学校规定的比例,则责成论文作者修改。再次检测若仍达不到要求者,则不予答辩。第三,以本科生参与为手段,营造良好的学术诚信氛围。在我国,学术诚信教育主要依靠政府和教育部门的行政手段,从政策的制定到实施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成为被动接受者。其结果是,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实践体验,不利于其学术诚信意识的形成。因此,应当加强英语本科生的参与度,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学术诚信教育活动,营造学术诚信氛围,使学生逐步内化学术诚信理念。比如学校教育部门可邀请学生参加制定学术规范条例,监管和裁决学术失信案例。图书馆、学生会和学院可专门设置学术诚信教育网页,组织学生相关规定、标准、规范、条例和惩罚措施,供学生随时查阅。此外,学生可在校刊、校报和橱窗登载学术诚信教育文章或宣传册。另外,采用英语学习经验交流、英语演讲比赛、学术诚信知识竞赛和英语论文写作比赛等方式,加强大学生学术诚信自我教育。

2.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完善学术诚信教育体系。第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为指导,强化英语本科生学术诚信意识。学术诚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学术价值观以及对学术诚信的认知。因此,要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学术诚信意识,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研精神,在学业和学术上互相信任,坦诚交流观点,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成绩,公平竞争,自觉遵守学术规范,抵制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成为学术诚信的捍卫者。第二,以年级为阶段,实行“入学教育-课程论文-学期论文-毕业论文”的“一条龙”学术诚信教育培养模式。“一条龙”模式的具体做法是:以英语专业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开展“学术诚信周”活动。人手一本《新生入学手册》,内容包含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使新生一入校即感知科研诚信的重要意义。对于一、二年级的课程论文或课程报告,任课教师应强调学术规范的重要性。同时,可采用高年级学生进行讲座的形式加深低年级学生对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认识。同伴讲座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因为中国学生“往往对正式的规则并不在意,而来自同伴(peer)的口口相传(wordofmouth)对其更有影响力”。到了二、三年级,学生在撰写学期论文或学年论文时,逐步养成了学术诚信的习惯。及至四年级撰写毕业论文时,便会习惯成自然。总之,学术诚信的培养需要经过系统、扎实和持久的训练才能产生效果。第三,以“导学”为抓手,提高英语教师学术诚信教育指导水平。教师是学生学术诚信养成的引路人。因此,廓清“指导什么”和“如何指导”是关键。针对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指导,笔者曾提出“十三导”的原则,即论文前期准备阶段的“六指导”(导学风、导目的、导阅读、导文献、导选题、导信心)、写作过程的“三指导”(导科研态度、导宏观与微观结构和导耐心)以及答辩过程的“四指导”(导总结、导陈述、导答辩和导意义)。受此启发,针对引文和参考文献规范,笔者提出“六导”的指导思路,即:导学风——树立“质量意识”“规范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导目的——阐述引文和参考文献的意义;导阅读——阅读并仔细研究引文和参考文献规范;导查新——如何在网上、图书馆查阅、筛选和记录参考文献;导格式——比较和分析文内引用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和规范;导耐心——用心对待参考文献的细枝末节,如“标点”的用法、各种文献的著录方法以及作者、出版社、出版地和出版年代的正确写法,等等。

3.强化责任意识,激发英语专业学生学术诚信的主体作用。第一,以自律为准则,强化学术诚信自教和内控意识。抵制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提高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加强自我道德培养和自我道德约束,自觉、自愿地遵守学术规范,成为学术诚信的传播者。第二,以国际和国内“规则”为准绳,掌握基本的学术写作规范。学术诚信是建立在学术写作规范基础上逐步养成的习惯。因此,了解和熟悉学术写作相关规范是第一步。要了解国际上学术诚信教育和学术写作规范动态,与国际学术惯例接轨。

参考文献:

[1]张春芳.近五年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质量调查与思考——以某校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9,(2).

[2]张英丽.大学教师学术规范的个人和环境因素分析——基于多学校调查的实证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5,(3).

惩罚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研究生 创新 教育

一、 教育观念的创新

“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研究生教育规模偏小、体制不够稳定、理论不够成熟,因此长期以来,研究生教育思想研究都比较笼统地纳入到高等教育思想中来进行,研究生教育思想也就相应缺乏自身的独立性。” 所以要在研究生的教育过程中突出它的独特性,首先就要在教育观念上有所不同,在培养目标上有所不同。

我们一直提倡也在切实的实现着我们的素质教育,但在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素质教育它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而在以高考这种应试为主要方式的选拔人才的制度面前,素质教育的实施步履维艰,我们的大学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选拔的,同样我们的研究生又再一次通过的同样的方式进行选拔。在这种人才选拔的制度下,我们最常见的就是如同标准零配件一样没有自我个性的学生。

研究生基本上是经过了近20年这种统一规格的教育,所以在他们身上看到创新的观念,创新思维,创新的能力难之又难。所以我们要实现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首先就要解决他们个性不强的问题。

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首先在观念上改变,传统的研究生教育学生要恪守学校的规则要遵从导师的理念,在这种束缚下,很难有创新人才的出现。所以学校、导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时间自由,空间自由。最重要的是学术自由。其次就要在培养的目标上创新,研究生的数量并不是很多,所以学校、导师不可以用那标本式的培养方案去应对每一个学生,针对不同人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传统的条条框框要做减法,传统的统一标准要做减法。突出学生个性,给予学生自由有要做加法。

二、 教学方式的创新

传统的研究生教学中常用的是以老师为主的讲授法,老师备好课,把那些已有的知识在课堂中重新呈现一遍。毫无新意,何来创新。而采取互动式教学的方法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

“互动式教学又称交互式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任务,采用专题讨论、辨论演讲、小组学习、社会实践等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互动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教学理念。” 而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就要在课堂中真正的实现导师与学生互动。

互动式教学讲求的是互动,这是互动式教学的关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互动式教学的根本。导师们的首先改变唯我独尊的观念要放下身份,从心理上与学生们站在统一战线。研究生们因为年轻他们会有一些突发奇想有一些异想天开,而这些灵光一现的想法通常以导师们冰冷的眼神为结束。而真正的互动就在这如何对待学生的突发奇想上,导师们要给予研究生参与科研的机会,给予沟通说话权利导师们对学生偶然的灵光一现进行雕琢,自然而然的就能给学生一个施展个性尽显创新能力的舞台。我们尊师但不唯师,导师在指导教育学生时要因材施教,突出培养学生的个性,给予学生张扬个性的平台,发现学生的突出特点,从而加以引导改造。所以摒除一言堂这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措施。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创新理念的教育,很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文章中把创新理念的教育归类到研究生的德育中,这种观点很符合教育规律,德育应贯穿于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导师们给予学生创新理念的教育就合时合地。国内外前沿课题的介绍、新兴观念的探讨、科研创新的机遇、危机这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深入到学生的观念中。这就达到了创新观念教育的目的。

三、 评价方式的创新

我们的研究生都是一考定乾坤,所以应试的技能对于他们来说,早已是熟能生巧,而我们要培养拥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就不可以用一张张的卷子来测评他们的创新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一套别出心裁的评价体系。

首先,导师的评价。以往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导师关起门来会说学生的优缺点,在外定是自己的学生好,想培养有独特视角的学生就要有严苛的导师,所以导师们及时的评价对于培养学生积极创新及其重要,但我们避免导师们学生都是自己的好的心理,就要细化评价表,不能只让导师笼统的评价学生。例如要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没有做出成果对科研的过程进行评价,并且还要有书面的结果体现。

其次,院校的评价。一般的院校对于研究生的评价都集中于学生们所发的论文,当然论文是研究结果的重要体现。我们从文章的水平上就能看出研究生是否拥有创新能力。但在我国高等院校对论文的评判均是优秀者佼佼者奖励。例如很多院校都设有创新基金等。但这种只奖不惩的评价方式,普遍得到一个结果,那就是一方面有创新观念、创新思维的研究生不断的在进步,进一步将自身的创新能力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另一方面那些不努力安于现状的研究生们依然止步不前,他们仅把论文的发表仅仅当做完成任务,而不是自身价值的体现。依然不能严格要求自己。

以上所述的这种现象在我国各等级的高等院校都很常见,所以想让研究生们的创新水平得到根本的提高,高等院校必须在保留原有的奖励制度的前提下加入惩罚制度,例如对于发表研究水平过低,创新水平过低的论文的研究生要直接实施惩罚,惩罚的方式可以因校因地制宜。如通报批评论文作者和作者导师、扣部分学分、延迟答辩、延迟毕业等。

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而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始于社会经济的进步、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要向前的大步迈进,科学技术的创新是中流砥柱,创新人才是根本。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是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的硬性要求,所以创新能力的培养必然是研究生教育的一大主题。

参考文献:

[1]许克毅,赵 军,等.研究生教育思想的反思兼谈研究生教育思想的范畴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8):9.

[2]王惠来. 对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的再思考[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2,3

[3]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11

惩罚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 美国小学惩罚孩子吗? 美国小学只玩儿不学习吗 美国小学是这样教孩子的 孩子犯了错,该惩罚吗? 美国小学并不差 走进美国小学课堂 美国小学卧底记 美国小学的奖励 谁是美国小学里众星捧月的孩子 谁是美国小学里最众星捧月的孩子 美国小学生的寒假作业,孩子为啥如此喜欢 美国孩子补钙吗? 美国小学开设“死亡课” 美国小学也学习规则 美国小学教育一瞥 美国小学生的生活 美国小学写作怎样教? 美国小学的哲学课 美国小学的危机预案 美国小学的鼓励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美国小学惩罚孩子吗? 美国小学惩罚孩子吗?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王青")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热爱阅读的Tommy

儿子Tommy在美国上小学,一晃三年多了。上个月,他受到了入学以来的第一次正式惩罚,被罚一个星期不得参与课间休息活动。

美国的小学作息时间表里不安排午休。上午10点钟左右和午饭后,各有一次20分钟的休息时间,分别被称作recess和lunch recess。这里recess,也用于音乐会、舞台剧这类节目的半场休息,比简单的几分钟休息要更大和更正式一些。美国小学有不得参与课间休息活动这项惩罚,不过罚一个星期,还是挺严重的。Tommy到底犯了什么错呢?

儿子犯的错还真不小,第一次跟同学之间采用“力量”的手段解决问题。在一次课间休息时,几个同学在玩球,其中一个孩子老不守规矩,该他下场了还总是跑上来捣乱。其他孩子在无奈之余,言语中流露出希望Tommy把那个不守规矩的同学“扔”出去的意思。

为什么要找Tommy呢,就是因为他个子大。Tommy决定听从这些“建议”,动手把那个不守规矩的同学“扔”出去。他抓住了那个孩子的一只胳膊,甩着人家在球场上转圈。Tommy比那个孩子大约高一个头,重一倍,这一甩还得了,几圈下来,速度失控,那个孩子被摔出去了。虽说万幸没有伤着,但整个事件的性质非常恶劣,就是用力量欺负他人,所以Tommy要接受学校的纪律惩罚。

Tommy今年的老师,是一位第一次申请到公立学校职位的年轻教师,处理起这样比较大的事件来表现得很谨慎。她的决定,就是罚Tommy一个星期不得参与课间休息的活动,并责成Tommy完成一封道歉信,第二天当面交给那个孩子,同时还安排他去见学校的心理辅导员。老师写了一封正式的邮件通知我,同时说明她已经依程序上报校长和校长助理,如果学校行政方面认为还有进一步处理的需要,他们还会采取行动。

在教育Tommy的过程中,学校和我都面临着同样一个难题,就是他把责任往旁边那几个让他“出头”的孩子身上推。推卸责任本身是个问题,如果认为众人说可以做、而自己明明知道不对还去做,这就是在决策上出了偏差,是在成长别要学会避免发生的事情。儿子要学会的,是对自己做出的行为负责,这个责任是推不出去的。

正好学校这个月德育教育的主题是“显得重要很好,可是对人友善更重要”。结合这个主题,我们让他懂得,不能因为想在同伴面前显出自己的重要性,就去做错误的事情。

对于失去课间休息活动权利这项惩罚,本身是写在学校的学生手册里,我认为不是多严重的事情,只是嘱咐儿子多带上一本书,不能参加活动,就在一边安静地看书。第一天回来,他告诉我在课间休息时,老师还同意他去图书馆,他去借了本新书。第二天放学回来,他说的话才引起了我的注意。

Tommy告诉我,“在墙上时”(on the wall)不能看书,他想看书,结果被老师批评了。这个“on the wall”是个什么概念,我怎么都想象不出来,是不能看挂在墙上的书,还是不能爬上墙去看书?好不容易,我才从儿子那里弄明白,原来是把受罚不能参加课间活动称为“on the wall”,是指在学校的操场边上,靠墙站着或坐着。这可跟我理解的完全不一样,是让全年级的同学都看着自己受罚,这个惩罚可不轻呀,等于是在“示众”了。

学校规定的纪律惩罚,最常用的就是失去课间活动权利,一般是一天。另外一个惩罚方式就是失去当天上学的权利,学校会打电话通知家长把孩子接走。因为未成年的孩子不能一个人在家,这样爸爸妈妈不但要从工作单位请假去接他,而且还要面临留在家里带孩子、花钱请人带或是带着去上班这样几个选择。我看到学生手册上写的最严重的惩罚,是剥夺孩子一年一度的春游权利。不知道是否真的有孩子走到那一步,一年就那么一次,是所有孩子都盼望的大活动,真的不让去,也够严厉的了。当然,校规里还有暂停上学权利和开除这样更严厉的纪律处罚,不过儿子的校长跟我聊过,一般不会采用这两种惩罚方式。

都说美国的教育崇尚鼓励,非常宽松自由。美国学校的老师,体罚学生或是恶语相向、冷嘲热讽都是不被允许的。但是自由不等于无序,按照事先定下的法律和规章,惩罚学生是可以的。美国现在有19个州的法律规定学校可以打学生屁股,用的是一个类似船桨一样的工具,执行人一般是学校的助理校长。最严重的阿拉巴马州1995年通过法律,把这个打孩子的权力下放到班级老师手上,导致现在全州每年约有4万名学生受到打屁股的纪律惩罚。打孩子的法律争议很大,不过在局部地区,看来还是得到了多数人的投票支持。

惩罚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 孤独感 父母教养方式

孤独感是一种弥漫性的心理状态,一种消极的自我体验,它使人觉察到内心的无助和失望。Cassidy和Asher(1992)的研究发现,大多数的儿童从5岁开始就能够理解孤独的本质。临床及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孤独感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很多青少年都无法逃避“孤独”这种痛苦的内心体验,进而产生适应不良、厌世情绪,损害身心健康。家庭是个体进入社会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引导孩子心理成长的道路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已有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重要影响。纵观国内外研究,尽管对孤独感以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颇丰,但大多数是对儿童和大学生的研究,对初中生的研究甚少。本研究将以贵州省农村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关注和探索贵州省农村初中生孤独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状况,以便从众多的研究中去探索一个适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父母教养方式。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贵州省安顺市农村云锋中学初一、初二、初三的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440份,收回有效问卷400份,回收率为90.9%,其中女生236份,男生164份。

(二)方法

中学生孤独感问卷。本问卷采用邹泓修订的孤独感问卷,用于测量青少年的情感孤独状态,共21个项目,包括纯孤独感(纯情感体验)、对自己社交能力的(积极)知觉、对目前同伴关系的(消极)评价和对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4个维度。孤独感问卷各维度的同质性信度在0.729~0.836,各维度与问卷总分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在0.459~0.868。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采用岳冬梅等(1993)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该量表包括母亲教养方式和父亲教育方式两个分量表。父、母亲分量表的Cronbach系数分别为0.8323和0.80970。

(三)施测过程与数据处理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当场收回问卷。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

二、结果

由表1可知,贵州省农村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惩罚严厉与孤独感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

三、讨论

本研究发现,贵州省农村初中生孤独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显著,其中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与初中生孤独感总分呈显著正相关;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初中生孤独感总分呈显著负相关。表面父母越是采取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的方式去教育子女,子女越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孤独感体验就越强烈;父母越是采取情感温暖、理解的方式去教育子女,子女越是感受到父母的关心与支持,孤独感体验越少。这与已有研究存在着一致之处,如郑雪梅的研究表明如果父母经常给予子女情感温暖、理解,多一些鼓励和赏识,那么个体就会趋向肯定自我,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每个孩子都会犯错误,当孩子在犯错误时,父母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很重要,如果父母在孩子犯错误时采取严厉的惩罚方式,而不是细心的教导,就会使孩子产生排斥的心理,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恐惧感,从而导致他们往往进行消极的自我评价,对社交活动的回避,社会交往能力得不到锻炼,从而孤独感受强烈,如果被孤独感包围,孩子则不喜欢与人交往,进而又产生更强烈的孤独感,成为一种恶性循环;处于初中阶段的子女很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其他方面。父母认可会使子女相信自己,悦纳自己,能主动探索周围环境,并在这种探索中积极的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反之,如果父母对子女的言行采取拒绝、否认的态度,则会让子女产生一种自卑感,使子女不仅在学习上觉得不如别人,而且会觉得自己存在某些方面的缺陷,陷入无法自拔的孤独之中;父母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关注子女的成长,关注子女的内心世界,和子女形成良好的朋友关系,给子女一个心灵的依靠,那么子女的孤独感就会减少。

总之,如果父母对子女采取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消极的教养方式,就会使子女的孤独感上升,对子女自身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如果父母对子女采取情感温暖、理解积极的教养方式,子女就会感受到较少的孤独感体验,从而积极得到去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王勃,程利国.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7).

[2]毕旭军,李永超.初中生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6,(2).

[3]邹洪伟.青少年对同伴的自我表露及其孤独感的关[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转自:李帮琼.重庆市中学生阅读漫画书的现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上一篇:城乡学前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比喻教学法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