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件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1:11:19

插件技术论文

插件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将自身的功能发挥出来。插件功能的发挥必须通过软件预留的接口。软件在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在软件中留下接口,其意图就是为软件后期插入插件做准备。具体插件的形式和规范由设计者来定。所以在软件的使用期间,只要开发者将该软件的接口规范公开,其他的开发人员就能根据这个接口规范,进行相应的插件开发。动态链接是一种灵活多变的模块,这个模块可以不同的程序使用,只要这个程序具备可以连接的接口,形成的文件名字为DLL,它本身是无法独立运行的,不过可以通过输入相应的函数和类等,或者是其他能独立运行的程序来调用其内部功能。静态调用和动态调用是动态链接的调用方式,静态调动是使用编译系统,对DLL进行加载,或者是在应用程序运行结束以后,把其相应的编码卸载掉。静态调用的代码比较少,而且比较简单实用,但是灵活性比较差。当加载的DLL没有引入例程或者不存在时,程序就会自动的停止运行。而且在加载之后,即使不需要,其也继续留在地址空间中;动态调用则是为了实现调用DLL的目的,编程人员主要是使用API函数来进行加载或者卸载DLL的方法。在应用方面,动态调用虽然比静态调用相对复杂,但是其可以很好的解决静态调用所存在的问题,在需要DLL时采用LoadLibrary函数,在不需要DLL时使用FreeLibrary函数,来实现DLL的引入和卸载,同时使用GetProAddress函数还能决定加载或者不加载DLL,指定不同的例程,当DLL出现错误时,API函数的调用失败,则该程序就不会自动终止。

2插件技术的功能

插件技术是在不对程序整体进行修改的前提下,对软件的功能进行扩展和更新。在软件开发人员将软件接口公开之后,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都可以对制作相应的插件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并完善软件的功能。计算机的软件系统是一个有层次的系统,一般来讲,由主系统和子系统。主系统是软件运行在系统上的基础,是子系统可以发挥其各自功能的平台。子系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命令的识别,运行系统内部的计算程序,计算出对应的结果提交给主程序。插件是一个处于软件包外的子系统,可以按照用户对软件的需求程度进行选择,不使用插件也不会影响到整个软件的工作。插件是扩展系统中的重要一类。开发者在进行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无法得知用户对软件的全部需求点,就会在软件包中留下接口,允许在软件使用过程中安装扩展功能的插件。平台的功能是一个软件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同时也是一个软件系统的基本功能,其不仅可以提供给用户,而且还可以给插件使用。平台功能是由内部功能加上插件的功能共同组成的,插件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内核功能是软件的核心功能,完成软件设计时的基本功能,插件则是提供辅助功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的需求。插件为平台功能的扩展以及满足时代需求有着很大的作用。这种补充作用是插件对软件最大的贡献。平台插件与软件连接在一起,需要软件提供两个标准的接口。一个是拓展接口,另外一个是插件接口。这两个接口有着各自的作用和使命,并不相互冲突,也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矛盾。平台扩展接口只能是由平成,插件接口则必须是插件来完成,在各自完成的任务里,只能是调用和使用。平台扩展接口为插件接口完成单向通信,插件接口在想要获取主体的一切所需数据时要通过平台扩展接口来完成。主程序和插件之间进行交流的过程,是插件信息和主程序信息交换的过程。插件可以和主程序发生关离不开主程序的接口。对接口的创造可以有两种方式,其一是设计程序的工作人员在软件中保留了接口;二是在软件的后期开发过程中,其他的工作人员改变了主程序的结构,制造了接口。插件承担着进行接口对接的功能,在和主程序联合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位置。

3插件技术的类型

3.1类似于命令插件

类似于命令插件大部分都是文本格式的文件,自由度非常低,扩展性相对来说非常的弱小,功能层面上来说也是比较简单,容易实现。插件的使用过程中十分的方便,甚至对计算机程序有所了解的人都可以进行插件的简单设计,形成个性化的可执行的独立程序。如WinAmp的Skin,WinHacker经常使用这种软件,其运行的插件步骤可以先进行用户的选择,然后再进行输入,最后依据用户的输入内容,来完成那些事先就已经定义好的操作。

3.2脚本语言插件

脚本语言插件是插件一族中比较特别的一种,这种插件的编写代码比较复杂,不容易制作成功。脚本文件需要开发者提供对软件程序的解释,否则难以将脚本进行完善。宏是极爱本文件中的一种。宏可以独自完成一段程序,在计算机内进行计算,取得任务的最终结果。MicrosoftWord中对宏定义是可以一系列的可以进行操作的word命令,从而简化程序。

3.3已有程序环境插件

插件是在早已经成形的程序开发环境中,根据客观的需求或是软件功能的缺陷进行补救时使用的。我们在使用多种软件时,无论是国内制造的还是国外生产的都会出现插件。这种插件是软件进行自身功能的补充进而使用的。在功能强大的软件使用过程中,为了可以更好的使用软件,发挥软件的功能,对软件的原本设计进行补充,方便软件连接数据库中的多种成型的数据模型,简化对资源的利用程度。插件接口的存在也为开发者提供了拓宽自己思维的空间,为软件功能的丰富化提供了机会。

4插件在计算机软件中的应用

4.1插件技术在计算机软件中的开发

软件插件技术在软件研发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软件的补充有着显著的优势。插件本身具备很多的优点,插件的研究经济花费比较小,获得收益十分大。只要将插件通过接口和选择的软件程序连接在一起就可以获得插件程序中的功能,为用户带来比较好的体验。对插件进行研究必须对其服务软件的主程序进行深入的了解,根据软件主程序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研究开发。插件和系统的连接点在于二者之间通过接口连接在一起,发挥插件的作用。接口为插件提供了进入软件主程序的入口,同时也是将插件从主程序中撤出的分离端。对插件的创建和销毁程序都在宿主程序中。宿主程序和插件程序有着明确的协议,它规定将插件的所有内容全部放入一个子文件夹,为了不对软件主程序产生破坏对插件技术进行了比较严格的管理。因此,茶插件虽然和软件放在一起进行使用,但是,却保持着很高的独立性,对软件的影响达到了最低的程度。用户对插件的态度可以按照自己生活的需求进行选择,而不是一味地认定使用。在使用某款软件的使用,很多的用户将其附带插件删除,减少终端机的运行负载,这样的做法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4.2插件技术在计算机软件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举出下面具体的例子,来具体介绍插件技术在软件系统的实际利用:(1)FLASH插件,它是安装在浏览器的FLASH插件,它的作用是用来播放浏览器中的swf文件(2)IE插件,即Plug-in是一种程序。浏览器一般都是直接调用插件程序,通过处理特定的文件,把他们变成浏览器自身的一部分。

5在计算机软件中插件技术的应用优势

计算机软件插件技术存在许多的应用优势,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插件的结构十分灵活,因为插件本身是许多小插件功能结构所组成的,它是通过接口为软件系统提供相关的服务,所以增加和删减都是很简单,并且不会对软件产生影响。(2)在很多方面,插件技术都存在许多优势,例如在项目的计划、产品的扩展及其生产上。(3)插件与插件之间不存在相互干扰的现象,结构十分简单,构造也很清楚,对软件系统的运行速度不会产生影响(。4)插件的重用率比较高,并且在调整软件的结构时,非常的方便简捷。(5)插件和插件之间以及插件和主系统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插件和主系统都可以通过执行操作命令进行相应的反应,存在着一定的耦合性。

6结束语

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插件系统能显著提高软件的性能,其能在不对整个系统进行重新编译的前提下,对软件进行更新,节省了系统的扩展,同时也缩减了软件更新的时间,促进了软件向集成化、智能化发展。插件技术对于计算机系统的发展有很大作用和意义。

插件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WordPress;博客;课程教学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5-0182-02

Rea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WordPress

ZHANG Rui-ying

(Gansu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 Lanzhou 730030, China)

Abstract: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education,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ols and means gradually incorporated into the research field of Education. WordPress is a integrated blog platform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HP language, is a focus on aesthetics, ease of use and network standard personal information publishing tool, you can use WordPress to build a powerful, especially for the application of blog.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issues related to use WordPress to build the network curriculum.

Key words: WordPress; Blog; Course teaching system

WordPress是一个基于PHP、MySQL和GPL协议的开源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快速、稳定、强大的博客维护平台,用户可以在支持PHP和MySQL 数据库的服务器上架设博客系统[1]。按系统提供的规则,对WordPress系统程序进行适当修改之后,还可以把系统打造成内容管理系统、精美论坛、学校门户等站点。

文章主要从WordPress的相关概念及发展过程出发,论述了WordPress平台搭建及课程建设等。论文首先对WordPress作简要介绍,论述功能和应用,然后对系统安装、课程建设等进行阐述,最后对论文进行总结。

1 WordPress简介

WordPress 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博客系统,是一款开源的PHP软件,在GNU通用公共许可证下授权[2]。目前,WordPress已经从2003年由Matt Mullenweg和Mike Little开发的0.7版本发展到了4.2.2中文版本[3]。WordPress官方网站提供了大量主题和插件,通过这些主题和插件,WordPress可以扩展成各种功能不同的应用,如CMS、链接目录、论坛、WIKI、电子商务、项目管理、微博、视频、图片网站等[4]。

由于WordPress的易用性、交互性、个性化、共享性等特性,被许多教师用来作为教育教学的载体。WordPress用于教育教学类的网站的搭建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安装简单,方便易用,后台管理功能强大,根据权限支持多用户文章和留言;二是提供了大量的主题和插件,具有高度定制性和强大扩展性,几乎能满足教师教学设计与学生交互的所有需求;三是对常用办公软件生成的文件、动画、音视频文件等都有较好的支持,便于各种格式资源的上传、与管理;四是拥有强大的移动互联网支持,提供了iPhone、iPad、 Android等多种客户端APP,教师或学生拥有手机移动终端可随时随地浏览课程网页,非常便捷[5]。

2 WordPress课程建设

2.1 WordPress平台搭建

WordPress是用php语言编写,一般会选择Apache作为首选服务器,本文是在Windows server 2008操作系统使用WampServer(集成Apache+PHP+Mysql)进行WordPress平台搭建。首先下载WampServer2.2软件包,双击运行出现安装界面显示各个软件的版本,单击Next按钮,之后选择安装目录等信息,安装完成后在任务栏会出现图标,双击图标出现WampServer对话框显示Apache和MySql运行状态,左键单击图标出现WampServer快捷选项图。

单击图标选择phpMyAdmin,单击数据库,新建wp_course数据库。

在WordPress的官方网站(http:///)下载WordPress4.2.2的安装文件拷贝到www文件夹下。单击图标选择Localhost或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localhost/选择WordPress文件夹后进行配置,配置过程中需要输入数据库名、数据库用户名root和密码(密码一般为空)、站点标题、后台管理用户名和密码、电子邮箱等信息。输入信息后,单击"安装WordPress"按钮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提示安装成功,通过后台管理用户名、密码登录后可跳转到后台管理页面。

2.2 WordPress课程建设

进入WordPress后台管理页面,可以发现WordPress运用大量文字提示和帮助信息,使整个使用根据说明就可以熟悉所有功能。基于WordPress的课程开发主要有以下内容:

(1)主题与插件的安装

主题是让用户在不改变内容和结构的情况下更改界面和站点的功能,WordPress主题存放在wp-content\themes\目录下,目前已有许多第三方制作开发的主题供用户免费使用。安装方法是下载所需主题,将其拷贝到themes目录下,然后在WordPress后台通过外观\主题\菜单\自定义选项修改主题。

插件是指一类特定的可以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功能模块,实现了核心程序与插件程序的松散耦合,其特点是:需要时激活,不需要时禁用或删除。WordPress插件存放在wp-content\plugins\目录下,安装方法有两种:一是下载所需插件,将其拷贝到plugins目录下,在WordPress后台插件菜单下单击“启用”即可;二是在WordPress后台插件页面单击 “安装插件”按钮,搜索需要的插件单击其右侧“安装”按钮,在弹出窗口中单击“现在安装”,安装成功后单击“激活插件”即可。

(2)文章的与链接

在WordPress后台,可以进行文章撰写编辑、阅读评论等,有权限的用户可以通过“文章”功能进行目录管理,标签管理和资源管理。点击“写文章”可以打开撰写新文章页面,在该页面可以编辑新文章,通过“添加媒体”可以在文章中添加不同的内容,支持Office、PDF、图片、动画、音视频等文件格式,通过单击“文本”可以进入代码编辑,此外在右侧区可以详细设置资源的状态,公开度和计划,也可以结合课程布局对各类文章进行分类。

(3)用户的权限设置与管理

WordPress系统实现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系统默认的是“管理员、编辑、作者、投稿者、订阅者”五种角色名称,进入“用户”模块,可以管理各个用户账号,添加新用户,设置用户角色。通过选用Role Manager插件可以将系统默认的角色修改成系统维护管理员(供开发者维护使用)、责任教师管理员(供负责系统管理的教师使用)、普通教师管理员、学生、访客五种角色,并分别赋予了相应权限。另外Role Manager插件还允许开发者新建多个角色等级,并为每个等级的角色分配不同的权限,甚至可以为同等级中的某一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

3 总结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也随之不断扩展,利用WordPress建设课程网站可以给教师提供一种快速建站的选择。在WordPress中,利用模板机制可以实现网站清晰的导航,利用各类插件可以使网站实现用户管理、访问计数、视频案例、学习测验、下载管理等功能。WordPress课程网站为学生创造了学习、评估、练习、答疑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学习环境,为教师的有效教学提供了数据的支撑,给教师和学生带来的参考价值和灵感远远不止应用本身。

参考文献:

[1] 叶见春. WordPress:一种基于博客的学科信息服务系统探究[J]. 科学技术, 2014(4):365-367.

[2] 刘恒,高东怀,宁玉文. 基于WordPress的Web标准教学资源库设计与实现[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6):27-31.

[3] 戴一平. 基于WordPress的CMS分析与设计[J]. 计算机与现代化,2011(4):79-83.

[4] 江波,覃燕梅. 基于开源软件WordPress构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门户[J]. 现代情报, 2011(11).

插件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 基于中国动画民族性的拓展数字技术应用研究 基于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数字交互技术在动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字绘画技术在二维动画中的应用研究 论基于Flas技术的交互性动画在数字媒体中的应用 基于Maya MEL语言的数字媒体动画控制技术的研究 FLASH动画设计软件在多媒体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动画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研究 数字化背景下基于3D技术的民族水墨动画创作研究 流媒体动画应用研究 基于OpenGL的图像动画应用研究 数字媒体艺术在建筑美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数字指纹技术在压缩媒体上的应用研究 数字媒体在畜牧饲养技术推广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动漫设计与制作中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 新媒体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 分形艺术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SVG技术在动画制作中的应用研究 数字流媒体教学系统的应用研究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基于数字媒体技术下的建筑动画应用研究 基于数字媒体技术下的建筑动画应用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李渝婵")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数字媒体技术的进步,使传统动画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同时建筑动画也出现了新的媒介模式。建筑动画从传统单一的平铺式审美到现在逐步结合数字媒体技术的展现形式,在未来建筑动画也将向电影影像制作形式靠拢,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创作手法多样化、国际化,加入人机交互、平台转换、游戏引入,增强娱乐性、艺术性等数字媒体技术,引入复杂的故事情节来展现更好的建筑设计理念。数字媒体技术作为传播的载体及各种技术手段在建筑动画中的“虚拟性”表现是本文分析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建筑动画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1-0091-02

一、从“数字化”角度看建筑动画

数字媒体是指传媒的数字化,它是一种传媒发展趋势,是一种数字技术,集中体现了“人文、科技、艺术”的综合性媒体艺术,通过计算机的特殊功能对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特效编辑、非线性制作及素材进行整合、修改、编辑,对于建筑动画来说所形成的视觉效果比实拍效果更精致,某些方面也达到了实拍无法达到的视觉效果,学者尼古拉・米尔左夫(纽约州立大学)曾指出,“要用视觉文化瓦解和挑战着任何想以纯粹的语言形式来界定文化的企图”。由此可见,媒体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在新媒体媒介下,数字媒体技术所生产制作的影视动画、数字媒体平台、网络游戏等视觉文化的主要手段,逐步被社会采用,被大众接受并向往。随着数字媒体综合性的发展,影视特效的制作和质量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电脑3D技术对物理世界的刚体动力学、流体动力学、柔体动力学、气态动力学等自然现象的模拟更加成熟,数字电视、手机媒体、数字报纸以都成为新的传播媒介,这些都为数字艺术家的影视创作提供了更便捷的展示平台。

如今,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诞生和飞速发展,数字特效与建筑动画的联姻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数字技术带给建筑动画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最大限度地丰富了动画艺术的创作手法,彻底改变了传统建筑动画制作的方式与流程。

二、 数字媒体技术中虚拟现实对建筑动画的应用

新媒体时代下的硬件更新速度已经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而这种硬件的提升也使数字媒体的载体范围不断扩大,移动终端种类的增多也必然意味着数字媒体技术多样化存在的可行性。观者在观看这种载体所呈现的视觉信息时,注意力只会停留在那些新奇技术所带来的视幻效果中,而虚拟现实技术满足了大众对视觉度的要求。

(一)虚拟建筑场景中的虚拟现实技术

建筑动画又称建筑漫游,建筑漫游作为一种新的视觉艺术形式冲击着消费者的视网膜,且建筑漫游对房地产行业、城乡规划、室内设计、建筑设计行业有着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及颠覆性的影响力。

虚拟场景指现实中不存在的、尚未建成的建筑场景,而虚拟现实技术就是按照要表现对象的尺寸、形状进行场景建模,再根据具体要求设定场景特效如:水景、风吹、雷雨等特效。而目前新媒体技术的空前发展,虚拟镜头得到的视觉效果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虚拟现实技术是针对虚拟场景中消费者可自主观看建筑场景,以自由的角度去观看和审视建筑的外观、内部结构、整体布局特点,在建筑设计还未完工时就可以让消费者去感受真实的建筑环境,不再根据传统的建筑漫游,设计者主观引导消费者、投资方观看视觉效果最完美的宣传影像,虚拟现实技术还原了自主性,为销售方带来了更新颖、更具吸引力的营销手段。

(二)真实建筑场景中的虚拟现实复原

真实建筑场景是指建筑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对场景的复原制作是基于对象的真实数据,例如名胜古迹、胜景,可以满足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了解旅游景点相关内容,以及一些保存不完整但有文字、图片资料可复原的建筑场景,但是大部分消费群体没办法观看的世界各地名胜风光,虚拟现实的真实复原可保存文化的传承。

“虚拟现实技术”是通过数字媒体技术模拟三维环境,对需复原场景进行真实环境仿真,生成逼真的听觉、视觉、触觉一体化的虚拟环境,用户可以不在现场或根本不存在的环境中体验真实存在的虚拟场景。虚拟现实技术场景比传统的建筑漫游、二维图片、视频展示、文字说明更具有吸引力,笔者相信在不久将来,数字媒体技术的多样化、人性化会占据市场,成为主流。

三、 数字媒体技术对建筑动画表现技法的影响

软件的多元化,信息技术处理的多样化对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而建筑动画的技术表现同样也离不开数字媒体技术的支持,各类软件接口的不断完善也使动画技术表现不仅仅局限于二维或三维,时间空间维度的延展也同样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技术瓶颈。

(一)软件平台与建筑动画相关技术的冲突

以往建筑动画的制作是可以由个人来独立完成,早期建筑动画的制作所需要的软件包括3ds max、Auto CAD、Photo shop、After Effects,只需有图纸、建模、渲染、灯光、材质及后期处理剪辑软件即可,而这些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后期又出现了很多插件制作人物及流水的RPC、建筑生长插件聚光制造、流体插件、种树插件Forest、粒子效果插件以及后期剪辑、调色等插件。

插件的出现使得建筑动画内容更加丰富,优化面数节省渲染时间提高渲染质量,但是同时也出现大量的问题,例如计算机硬件配置与插件版本的不兼容,插件与插件之间的版本也不相同,在制作过程中设计软件与设计插件缺乏统一标准是建筑动画中无法避免的问题,并会浪费大量的精力去寻找最匹配的硬件与软件,提高了制作的难度。

(二)重技术轻艺术的表现方式

大量的软件配合、插件介入使得设计者们无暇顾及建筑动画的艺术性表达,一个建筑动画设计师所要学习的内容太过复杂、繁多,数字媒体软件及插件的不断更新,各种特效的绚丽表达,技术的重量已经逐渐超越了艺术的表现,而也有大量的非艺术人员从事着这个行业。

大部分建筑动画设计作品注重视觉、听觉、触觉较为生硬的虚拟场景,缺乏美感,展示界面缺少设计感,对整个设计的整体把握和表现力控制力度有限。在数字媒体的技术下,由于技术的复杂性,制作技术人员与艺术设计人员没有得到良好的分工配合,计算机的应用使得技术人员更加得心应手,艺术创作者并没有参与其中,这也是建筑动画作品缺乏艺术性的必然问题。

(三)设计缺乏整体标准化,对硬件要求过高

对建筑动画展示设计而言,对计算机硬件要求极高,操作系统64位与32位、高版本与低版本都不与兼容,建筑动画的制作在家庭机面前要进行流畅的展示必须保证显示30帧图像画面,最少不得少于15帧,否则会出现不连续及跳动感,像卡机一样的视觉效果,大大降低了演示效果。计算机要求要有中央处理器、独立显卡、良好的现实屏显,才能减少由于数据过大带来的问题。

计算机与个软件平台存在通用性差、易用性弱的问题,在展示过程中,需要展示的内容在不同环境下需安装展示的插件,否则就无法进行,众多的使用标准和操作标准牵制着设计者与操作者的后续内容。也正是因为他们相互之间各自为战让我们看到该行业缺乏整体的标准化,不能照顾到消费者、使用者的利益,也成为其发展上的一大问题。

四、 媒体环境下数字媒体技术运用的现实意义

在新媒体环境下,如果要保证信息的精确传播、画面质量的美轮美奂,同时能够使自然界本来并不存在的物体可以为情节发展的主题提供推动力,制作的视觉元素必须非常逼真和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数字媒体技术在创作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至关重要的作用。强调视觉特效的现实意义,不仅仅在建筑动画领域,而是包括所有传媒体系。因为现在的网络游戏、APP游戏画面更倾向于电影效果,视觉特效制作的内容也逐步扩大化,越来越强调方法的一致性、互通性,所以在许多建筑动画设计作品中,相片级真实度的画面效果也向国际化、影视化迈进。

画面处理的思路以及理性需求都是根据不同的目的而确定的,最基本,也是最广泛的作用就是如何进行色调的调节处理。各种媒体作品经常在后期制作过程中调节画面色调的各项参数,作用就在于能够使不同时间和不同环境条件下所拍摄的画面,能够在色调上有机统一,同时作品整体色调的处理在表现作品的氛围和情绪特征方面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再者绚丽的视觉效果和表达特定的情节含义都需要通过单独突出和淡化某种色调来完成。新媒体环境下的观众,视觉经验已经十分丰富,自然常规的画面效果起不到吸引观众视觉注意力的目的,所以特殊视觉效果在媒体作品制作的运用显得至关重要,因为画面需要更具表现力和冲击力。 综上所述,视觉作为一种美学现象,更是各种媒介共享、交融的技术盛宴,能够使创意人员的发散性思维完全释放。

五、小 结

符合观众的正常视听经验、感官体验是数字媒体技术所展现的最基本的内容,而重视观众的文化积淀、审美心理、交互体验也是不可或缺的。数字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表现手段,根据观众的欣赏习惯和接受程度进行考量,并且能够对他们的审美心理特点予以尊重,在快速的时展过程中,数字媒体技术也必将展现出自身的重要价值、意义和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Ron Brinkmann.数字合成的科学与艺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宋书利,郑周元.浅谈数字特效在电影中的运用[J].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

[4]姚德义.水晶石技法NUKEX 6.2影视后期合成[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5]Donald Sheff.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9.

插件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音乐;制谱软件;Finale

制谱软件(Notation)在音乐软件中自成一类,与图形、字形、排版技术有许多联系。因此,也被称为绘谱软件或打谱软件。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制谱软件不光突破了制作乐谱这个基本功能,还可以借助插件完成更多作曲、配器等其他功能而变得日渐成熟完善起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也使这些高端制谱软件有了可能打破国界限制为全球共享,Finale软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国人接触、了解并逐渐应用于音乐行业。

1 Finale软件的基本情况

MakeMusic公司(纳斯达克代码:MMUS),是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一家专门致力于加强和改进音乐表演、制作、教学等的音乐技术公司,近30年来,一直是音乐电脑制作软件行业的领头羊,其技术标准同时也是该行业的国际标准。[1] Finale的第一个版本于由这个公司 1989 年发售,初期只能于 Macintosh 的 Mac OS 使用,到目前为止有250万以上的音乐家、作曲家、音乐制作人和教育工作者使用它进行音乐乐谱的创建、编辑、打印和出版和教学。

Finale设计基础富有逻辑性,软件主体一直非常稳定。从2001年增加网上出版功能之后,Finale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其更新也主要表现在一些细节的修订和人性化的插件设计以及与其他软件的兼容上下功夫了。Finale众多插件(plugin)使许多常用的操作自动化,能够节省许多时间。这些插件扩展了Finale的功能并极大地加速了原先需要拉下菜单发命令的操作。例如,自动手法谱(Automatic Tablature)插件完全能与Overture的手法谱功能相比;钢琴缩谱(Piano Reduction)插件能把多行谱表缩编成钢琴谱(Sibelius有类似插件)。使用者可以在插件目录窗顶部堆叠常用的插件以方便取用,也能从Coda的网站下载开发套件以创建自己的插件。为了使用MOTU的硬件和软件,从Finale 2000开始支持FreeMIDI。

但由于价格昂贵和操作相对复杂,2000年以前,Finale制谱软件尽管功能强大,只有专业的音乐工作者才有勇气尝试。尽管如此,由于操作语言问题,他们接触这个软件还要通过别国“中转”,如从日本或其他国家的购买经过简化或语言转化的版本。2001年,Finale 2001提供了网上功能,为我国的音乐工作者和音乐制谱爱好者打开了一条更容易通往专业音乐制作圣殿的通道,一些专业的作曲家首先发现了Finale在制谱方面优势。

2 21世纪国内对Finale软件的研究

随着Finale 2001网上功能的提供,其稳定的发挥为其在中国赢得了应有的市场。台湾作曲家首先发现了Finale在制谱方面优势,他们不吝笔墨首次以中文的形式向中国大陆介绍和义务推广这个软件。2002年,中国台北市的黎明文化出版了刘钊的《音乐创作最佳拍档――谈Finale的使用》,[2]揭开我国新世纪关于Finale软件推广的新篇章。一年之后,2003年4月,中国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了由葛世杰和曾丽明合作编著的《青少年学电脑音乐》,[3]向青少年音乐爱好者简单介绍了Finale 2001的基本操作常识。同月,刘钊以Finale2003为基础编写了《Finale实战技法》,[4]由吉林音像出版社正式向中国大陆的音乐工作者们介绍了Finale软件实际运用中基本操作技巧。5月,高松华也编写了专门针对专业音乐工作者的《Finale for Windows最新电脑打谱速成(一)》。[5]2004年6月,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康长河的《计算机音乐绘谱大师Finale》。[6]该书作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 规划重点课题成果标志着该软件的应用正式纳入大学课程的教学计划,有一定的实际意义。2005年8月,由教育部文科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召开的西宁会议,正式选定《计算机绘谱》课程作为音乐类各专业计算机小公共课程,充分肯定了计算机绘谱是音乐类各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绘谱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谢键铨先生也在《乐器》上连载了“Finale 2004制谱软件快速攻略” [7]系列论文进行该软件的推介。借此东风,在接下来的两三年内,大量的计算机绘谱软件Finale的书籍得到了出版。2007年,高松华推出了《Finale 2007电脑打谱速成》,[8]对Finale的一些新扩展的基本功能做了系统讲解。该书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在编写体例上比较明晰,特别是对高级技巧的扩展方面很有针对性,说明了该软件在音乐院校的教学中已逐步深入人心。

但是,2007至今的5年时间再没有新的介绍Finale软件的专著出现,一直到2011年7月,刘宇统和孟李娜合作编辑出版的《计算机制谱软件Finale 2011应用教程》[9]才适时填补了这个空当,将Finale软件在这五年来的新功能和发展新动向介绍给大家。该书有针对性地解读Finale软件对乐谱的优秀的后台逻辑编辑能力,再次推动了Finale软件在中国高校和专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回顾了Finale软件诞生近三十年来的变化,特别是21世纪在中国关于Finale软件在教材、专著和论文方面的建设成就,我们发现Finale软件一直没有推出中文版,其在中国应用和推广完全是专业音乐人的不懈实践和义务推广。这些教材,作为我国第一批介绍该制谱软件的中文教材,标志着我国使用Finale的专业计算机制谱时代的来临。

参考文献:

[1] 〖JP3〗 Finale软件官方网站[DB/OL].(Finale Music Composing & Notation Software)http:∥/finale/default.aspx.〖JP2〗

[2] 刘钊.音乐创作最佳拍档――谈Finale的使用[M].台湾:黎明文化,2002.

[3] 葛世杰,曾丽明.青少年学电脑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4] 刘钊.Finale实战技法[M].吉林:吉林音像出版社,2003.

[5] 高松华.Finale for Windows最新电脑打谱速成(一)[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03.

[6] 康长河.计算机音乐绘谱大师Finale[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

[7] 谢建铨.Finale 2004制谱软件快速攻略(一――八)[J].乐器,2005:411.

[8] 高松华.Finale 2007电脑打谱速成[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9] 刘宇统.计算机制谱软件Finale 2011应用教程[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11.〖ZK)〗

插件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 要: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如何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已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课题。moodle作为一个简单轻便、相容性高、技术门槛低的开源软件,逐步在网络教育中崭露头角。在我国,moodle平台在高校及中小学网络教育中使用的越来越广。对此,作为一个高校网络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及义务为本校搭建一个网络上的教学平台,以此来整合我校教学资源。帮助教师及学生进行资源共享的学习。

1 引言

moodle(音译“魔灯”)是一个通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是一个开源代码,是基于(php+mysql+apache)构架开发的。特色在于:其插件可以自由插入、拖动和叠放;所见及所得,搭建moodle平台就如同搭积木一样;支持多种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师生在线进行学习交流。在安装moodle平台之前,首先对php、mysql以及服务器apache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1.1 php简介

php独特的语法混合了c、java、perl以及php自创新的语法。php具有:开放、免费的、快捷性、效率高、专业专注等特性。这些特点决定了moodle的特性。

1.2 mysql简介

mysql是一个小型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与其他的数据库如oracle、sql server相比,mysql规模小、功能有限,但是对于一般的个人和中小型企业来说,功能绰绰有余。因mysql为开放源码软件,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1.3 apache简介

apache是世界使用排名第一的web服务器软件。apache特点是简单、速度快、性能稳定,可做服务器来使用。

1.4 moodle平台安装

moodle平台可以安装到windows、linux等平台。这里我们以windows为例,简单说明下如何安装moodle平台。

为了使系统运行稳定和良好,所安装的软件环境必须满足moodle的要求。目前从moodle官网上下载的最新moodle2.1平台要求php5.3.2,mysql的5.0.25。

在配置好软件环境后,我们可以分两步安装moodle:

(1) 从官网上下载moodle源程序和moodle中文语言包,解压后放置于安装moodle服务器的网站目录中。

(2) 打开ie浏览器,输入服务器地址后,按安装提示一步步安装即可。

具体的安装和配置步骤可以参考moodle官网的安装说明。

2 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在课堂控制着整个课堂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整个教学活动都是教师按照自己备课时设计好的方式在讲台上思维、讲课、书写黑板以及提问。学生作为一个接收者,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思维以及所授的知识。对于学生即兴提出的问题,因教师事先没有准备,要么置若惘闻,要么简单答复。这样的教学模式,没有真正的学生参与,使得教学效率低下、主体性被忽略,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教与学缺乏互动。

3 如何利用moodle整合高校教学资源

3.1 利用moodle平台整合资源的优势

moodle作为一个网络教学平台,充当了传统教学的辅助作用,是课堂授课之后的“第二次学习”,在信息传达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moodle是目前流行的网络教学平台。其强大的功能,可以一方面为教师提供网站课程的管理以及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的知识水平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学习。教师的教与学以及与学生的学处于一个友好互助的状态。

利用moodle教学平台后,可以坐在家中学习课程,由部级的专家、教授上课;不用请家教就可以进行补习,省费用,并且可以发起专栏,互动式学习;授课方式灵活,不受学生水平的限制,学习时间可以自由安排;这点对于平时工作繁忙,不能到面授班上课的学员最有帮助。

3.2 利用moodle平台构建整合资源的意义

目前,我校的教学资源建设标准不统一,资源利用率低以及优秀的资源不多。教师和学生找不到所需资源的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作为石油性质的综合性学校,我校的石油教学资源应该在全国高校中数一数二。但这些资源都放在教师各自的资源库里,没有共享出来。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利用moodle建立这个教学平台,目的在于在统一的标准下,构建一个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3.3 资源库的类型

moodle平台支持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是教师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试题库、教学案例、各种教学录像、文字和图片等;也可以是教师从网络上收集的有用的信息,于moodle教学平台上;同样的,也可以利用moodle平台,来开设互动专栏,通过测试、聊天室、论坛、问卷调查以及作业等方式进行教学互动。教师通过moodle平台发起专栏后,相关的人员可以进行及时探讨,并且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心得进行记录和呈现。这种模式我们可以归纳于:“专题讨论+论坛+聊天室+作业+测验+blog”的模式。

在利用moodle自己的功能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moodle源代码开源的特性,对已有的资源进行整合。比如可以将我校现有的天空网络教室、英语自助平台,通过moodle源代码的二次开发,进行身份的统一认证。

3.4 简述如何在moodle网络教学平台中添加、整合资源

moodle作为一个开源软件,各国的爱好者们都在不断的为moodle开发新的功能和插件。这些插件可以在已安装好moodle系统中使用。如:scheduler插件,它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时间上一对一的机会,创建师生之间的时间交集;feedback为调查反馈插件,教师通过利用该插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调查问卷。不同的插件实现着不同的功能,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在网上下载后安装到我们的moodle平台上。

这里我们以inwicast mediacenter插件为例,简单说明下如何向moodle中添加资源。inwicast mediacenter的功能主要是添加多媒体。安装该插件后,可以在moodle平台中添加不同格式的音频和视频。方法如下:首先,我们下载好inwicast mediacenter插件,以管理员身份登录moodle后,在“板块”模块下,添加“mediacenter”。这样就把插件安装完毕。安装好插件后,我们就可以上传各种视频资料。上传的视频资料可以是本地的资源也可以是网络上的。以管理员或是教师身份登录moodle后,我们进入“mediacenter”模块,点击“upload a video”,便可以把视频上传到moodle平台上,同样,如果是网络资源,我们把视频地址添加到moodle平台上,可以直接调用网络视频资源。管理员及教师可以对视频进行修改、删除等操作。添加好视频后,具有该门课程学习权限的学生登录moodle平台后,就可以观看该视频。

4 结语moodle是一款优秀的教学平台软件。作为一个开源软件,它具有高性能、灵活的模块设计以及良好的扩展性。随着它的功能不断的完善,将会运用越来越广泛。而基于moodle平台所构建、整合的教学资源,将会达到资源整合,互动教学的功效,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实用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建南.基于moodle的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与维护[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10,(3).

[2]? 王最,张艳红,彭敏军,刘斌.基于moodle平台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12).

插件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 关健词:插件技术 多模板技术 动态生成技术 动态报表

论文摘要:介绍一种荩十插件技术、辅之以多模板技术和动态生成技术的动态报表设计方法,并可实现与mis无缝衔接。从而使mis开发的高效性、灵活性、可扩展性以及报表设计过程的简易性和智能化程度均有明显改善和提高。

针对传统mis系统开发过程中报表设计繁琐、低效等弊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报表设计思想,就是以插件技术为主,以多模板技术为辅,结合报表动态生成技术,来实现对报表的动态制作。对于企事业单位的数据库中的任何数据,可以利用本插件直接进行报表的设计并实现报表数据的输出,当然也可以通过该插件生成报表模板并与用户的mis系统实现无缝的衔接。所以本插件既可以独立于mis系统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报表制作工具辅助软件开发人员进行报表程序的设计,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该插件对于遗产软件进行报表功能扩充能发挥其独到的作用。

l设计思想

这种新的报表设计综合了多种动态设计思想,充分体现了报表没计中的灵活性和动态性,使报表的没计思想有了新的 发展 ,从而大大加快了mis系统的开发速度。

(1)插件技术为主很多的著名应用软件都采用了这项技术,如adobephotoshop、macromediadreamweaver等,它们都是利用这项技术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2)多模板技术为辅多模板技术也是 现代 应用软件的一贯技巧,它的出现是为了满足用户不同的心理、兴趣以及不同的需求变化。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模板,这样就再一次扩展了系统的功能。

(3)结合动态生成技术动态生成技术即“所见即所得”技术,它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多的直观性,简化了用户的操作,使用户可以在不需要进行任何培训的情况下,只需要用自己的主观逻辑去操作软件,就可以得到用户所需要的结果,这项技术不但给用户带来了方便,而且为程序员开发报表的时候,减少了工作量,缩短了开发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技术实现

现以基于组件技术、面向对象编程、可视化、有强大的数据库支持的灵活快速开发软件。以delphi为例,具体介绍一下插件技术、多模板技术以及报表的动态生成等技术在实际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

2.1系统结构设计

根据模块划分原则,本插件功能如下所示:

(1)设置数据源:完成数据源设置工作;

(2)报表模板设计:模板设计又分为直接设计和根据设计向导设计,考虑到数据源的问题,设计时又分单表模板没计和多表关联模板设计;

(3)显示报表列表:显示报表信息。

2.2主要技术的实现

(1)插件调用示意图(见图1)

首先将报表单元文件通过编译,生成相应的插件文件,然后在开发应用系统的时候预留一个特殊的接口,就可以利用这个接口来调用插件文件。

(2)具体实现

插件是以特定的接口与父应用程序交互,这个接口可以根据应用的需要来定义。报表文件制作成相应的插件文件。应用程序在运行时就会自动检测插件目录,并将检测到的报表插件文件显示在插件列表中。如果没有插件,它就不会出现在已安装的插件列表中。插件通过loadplugin过程载入到这个应用程序中,这个过程在显示报表列表窗i:1的formcreate事件中调用。该过程使find—first和findnext函数在应用程序所在目录中查找插件文件。每找到一个文件以后,就使用函数loadplugin过程将其载入。

loadplugin过程的部分函数代码如下:

procedureloadplugin(sr:tsearchrec);

type

tpluginlnit=procedure(parentiist:tlistbox);

stdcall;

var

libhandle:integer;

initproc:tplugininit;

begin

libhandle:=loadl.brary(pchar(’plug/’+srname));

irlibhandle<>0then

begin

@initproc:=getprocaddress(l.bhandle,initplugin’):

irassigned(injtproc)then

begin

listbox2.items.addfsr.name);

initproc(1istbox1);

end

else

begin

messagedlg(’文件”’+sr.name+…不是一个合法的插件’,

mtlnformation,[mbok],0):

end;

end

else

messagedlg(’导入插件…+sr.name+”’时发生严重错误!’,

mterror,[mbok],0):

end;

loadplugin方法展示了插件机制的核心。首先,插件被写成dll。其次,通过loadlibraryapi被动态地加载。一旦dll被加载,就需要一个访问它所包含的过程和函数的路径。api调用getprocaddress提供这种机制,它返回一个指向所需例程的指针。在这个简单的演示中,插件仅仅包含一个名为initplugin的过程,如果在dll中没有找到请求的例程,getprocaddress将返回n|l,这样就允许使用assigned函数测定返回值。

为了以一种易用的方式存储指向一个函数的指针,有必要为用到的变量创建一个特定的类型。注意,getprocaddress的返回值被存储在一个变量中,initproc属于tplugininit类型。下面是它的声明:

type

tplugininit=pro’cedure(parentlist:tlistbox);

stdcall;

由于过程存在于dll内部,它通过标准调用、转换,编译所有导出例程,因此需要使用stdcall指示字。这个过程使用一个var参数,当过程返回的时候它包含插件的描述。

要调用刚刚获得的过程,只需要使用保存地址的变量作为过程名,后面跟上任何参数。就本文的例子而言,声明:initproc(1istbox1);将会调用在插件中获得的相应过程,并且初始化报表列表框listbox1。

2.3构造报表插件

插件文件是一个标准的delphidll,dll文件不仅可以让delphi自身调用,而且也可以在vc++、vb等其它语言程序中轻松调用。虽然插件是一个dll文件,但是不一定要给它一个.dll的扩展名。实际上,一个原因就足以让我们有理由改变扩展名,当父应用程序寻找要加载的文件时,新的扩展名可以作为特定的文件掩膜。通过使用别的扩展名(如trio)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信应用程序只会载入相应的文件。

例子插件的代码是比较简单的。部分关键程序代码在下面已经列出。此处initplugin原型与外壳应用程序中的tinitplugin类型应一致,使用附加的export保留字指定该过程将被导出。被导出的过程名称也将会出现在主工程源代码的exports段中。

unitusjxstbj;

jnterface

procedureinjtplugjn(parentljst:tlistbox);stdcall:

1mplementation

procedureinitplugin(parentlist:tlistbox);

begin

parentlist.items.addfbbname):

end;

在测试这个插件之前,要先把它复制到相应的路径下(如plug)。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主目录的子目录下创建插件,然后把输出路径设置为主路径。

多模板技术也是动态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模板技术的实现,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取舍,扩大了用户的选择余地,不仅如此,这项技术还大大地增强了应用软件的通用性,以满足不断发展的需求。

本文所要介绍的多模板技术,是指在同一张报表中,使其具备多个样式模板,即用户可以按自己的需要设置报表的字段,并保存为.rep文件,并在相应的ini文件中写入信息。本系统的模板技术的实现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设计并保存板和调用模板(见图2)。

3报表动态生成技术的实现

报表动态生成技术是“所见即所得”技术的真实体现,是指报表数据已经准备完毕后,无须手动地去设计报表的排版。一切都是由相应的报表程序自动的按照需要生成报表模板,即将dbgrid中的数据集合直接映射为报表文件,并直接预览。真正做到了所见即所得,使用户界面更加直观,用程序来控制报表排版,更能准确地进行定位,使打印出的报表更加实用、美观。这样既大大节省了报表的设计时间,也提高了应用程序的易操作性。

(1)数据组织

数据组织层通过adoquery来向报表实现层传递打印数据。同时也通过adoquery向格式定义层的dbgrid和excel对象传递数据。为了实现报表打印的通用性和灵活性,在此提供一种数据的动态组织方案。该方法能灵活实现动态选择打印列、调整打印列顺序、加载数据(包括空列)到dbgrid中等功能。设计一个dataarrange类:

type

tdataarrange=class

private

proceduremoveup(clb—field:tflatchecklistbox);,,记录上移

proceduremovedown(clb—field:tflatchecklistbox);

//记录下移

procedurecheckall(clb—field:tflatchecklistbox)

//选中所有选项

procedureadddata(clb—field:tflatchecklistbox;

//向dbgrid加载数据

dbgrid1-tdbgrid;adoquery1:tadoquery);

end;

其中adddata方法的实现函数如下f0ri:=0toclb—field.items.count-1do

begin

ifclb

——

fieldchecked[i]then

begin

dbgrid1.columns.add;

dbgrid1co1umns【addcount】.fieldname:=clb—field.hems[i];

end;

end;

该方法的好处是:因为用户对于报表数据的要求时有变化,程序员用adoquery组织的数据相对固定;所以需要提供比较灵活的用户接el。dataarrange正符合这种要求,既可以让用户自由选择打印数据字段,又可以自由调整打印先后顺序,此外还可以添加空数据列。

(2)格式定义

根据dbgrid中的列数、列宽、列标题、表格数据等信息,在报表实现层中运用treport、tqrshape、tqrdbtext、tqrlabel等类的create方法,动态地构造报表初步模型h】。鉴于单个报表的特殊性,可以设立不同的参数来描述不同的报表格式,从而实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完美结合。同时可以设计一个格式控制面板来设定这些参数,使用报据友好的操作界面实现各个表单的特殊需求,同时可以保存每次设定的格式以便重用。控制面板中具体的参数列表说明如下:

(3)报表实现

通过数据组织层和格式定义层的工作,决定一张报表的数据和格式元素都已经确定,剩下的就是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元素动态实现报表的功能。可以运用treport、tqrshape、tqrdb-text、tqrlabel等类的create方法,构造dbgriderepon(dbgrid:tdbgrid;inifilename:string)函数,动态创建报表打印组件,然后根据格式定义参数信息,来设定相关组件的格式属性参数,从而最终成功地创建所需报表。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保存报表格式定义参数的文件名inifilename,从ini文件中读入报表格式定义参数;

2)创建quickrepl并定义纸张类型以及纸张方向,并对数据库进行绑定;

3)根据dbgrid中的列名、数据列、列宽等信息,创建报表列标题和数据列;

4)使用tqrshape.create(f_reportset_noini)分别创建表格顶部线条、列标题与数据列问的分隔线、数据列之间的分隔线,和表格底部线条,并设置其相关属性;5)使用tqrlabe1.create(f_reportset_noini)分别创建报表主标题、副标题、页码标题、时间标题,同时设置其相关属性。

4结束语

插件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自动化通讯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故障。本文通过介绍如何查找故障及如何检修的具体技术和方法,旨在为电信公司在自动化通信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及处理办法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

0 引言

自动化通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故障,影响系统的运行,有时甚至还会起到破坏性的后果。我们要及时准确地查明故障所在,并且排除它,就必须对通信设备的故障分类和检修有所了解。

1 故障的分类

1.1 按故障性质分为软故障和硬故障

软故障是指由于软件系统错误而引发的故障。常见的软故障有程序错误、病毒破坏、操作失误,以及设置错误和盲目操作等。

硬故障是指设备硬件的物理损坏:一是人为和环境原因,如环境恶劣、供电不良、静电破坏或违反操作规程等原因造成;二是电器构件原因,如元器件、接触插件、印刷电路等损坏造成。

1.2 按故障影响范围和程度分为全局性、相关性、局部性、独立性故障

全局性故障是指影响到整个系统正常运行的故障;相关性故障是指某一故障与其它故障之间有着因果或关联关系;局部性故障是指故障只影响了系统的某一些项或几项功能;独立性故障特指某一元器件发生的故障。如电源熔丝熔断,使设备不能启动属全局性故障,而造成原因可能是相关的某一部件短路,即故障的相关性。局部性、独立性故障一般是统一的。

1.3 按故障发生的时间、周期分为固定性故障和暂时性故障

固定性故障指故障现象稳定,可重复出现,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开路、短路、机械部件损坏或某一元器件失效引起;暂时性故障是指故障的持续时间短、工作状态不稳定、时好时坏的现象,其造成原因可能是元器件性能下降或接触不良等引起的。

2 检修过程的先后顺序

2.1 先分析思考,后着手检修

引发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而故障的现象,发生的时间也可能是不确定的。发现一个故障,首先应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原因,并列出有关范围,寻找相关范围的技术资料作为理论引导。“现在就做”可能并不适合于设备的检修,即按部就班,循而有序是很重要的。

2.2 先外后内

任何时候冒然打开机箱都是不对的。只有在排除外部设备、连线故障等原因之后再着手进行内部的检修,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拆卸。

2.3 先机械部分,后电子部分

应当先检查机械元器件的完好性,再检查电子电路结构以及机电一体的结合部分。

2.4 先静后动

即先在断电情况下检修,然后再接电。这里有一个原则性问题,即安全。

3 检修方法

3.1 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有不接电和接电两种情况。首先应该进行不接电观察,利用人的感觉器官(眼、耳、手、鼻)检查有关插件是否松动、接触不良、虚焊脱焊、断线、短路、元件锈蚀、变焦、变色,电源短路、过流、过压和熔丝熔断等现象。经仔细观察机内外各元器件无误后,接电观察,看机内有无冒烟、打火、异常声响现象,如有赶紧关机,还可轻轻敲击机箱、构件,看有无接触不良,同时可用手触摸怀疑的元器件,看是否有过热现象并根据元器件过热程度以及温度做出相应的判断。

3.2 测量法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直接,针对故障的现象,一般能判断出故障所在,借助一些测量工具,能进一步确定故障的原因,帮助分析和解决故障。

常见的测量检查方法有电压检查法、电阻检查法和电流检查法。电压检查法是通过测量元器件工作电压并与正常值进行比较来判断故障;电阻检查法是测量元器件对地或自身电阻值来判断故障的一种方法,它对检修开路、短路故障和确定故障元件有实效;电流检查法是将电流表串入电路中测量工作电流,这种方法检修起来很不方便,亦较少使用。

3.3 插拔法

通过将插件“插入”或“拔出”来寻找故障的方法。此方法虽然简单,却是一种常用的有效方法,能迅速找到故障的原因。具体步骤是:

3.3.1 先将故障设备和所有连接设备的连线打开,再合上故障设备电源开关,若故障消失,查连接设备及连接线是否有短路现象(如碰线、短接、插针相碰等),若有,则排除;若无,则查故障设备本身。

3.3.2 将故障设备所有插件板拔出,若故障现象消失,则故障在某插件板上。若故障现象仍出现,则应仔细检查设备电源有无故障。

3.3.3 仔细检查每块插件板,观察是否有相碰和短路,若有则排除;若无再一块块地插上,开机、关机测试,这样很快就能发现哪块插件板上有故障。

3.3.4 找出故障插件板,再根据故障现象和性质判断是哪一个集成块或电子元器件损坏。

3.4 试探法

试探法是用正常的插件板或好的组件(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替换有故障疑点的插件板或组件来试探故障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调试和检修中经常使用,尤其是一时还搞不清故障在哪儿时,采用此方法更方便、直接。但如果故障很严重,有烧机现象,而又不能明确对象时,可不用此法,因为发生故障的插件板可能是具有破坏性的,随意替换可能会导致替换上的新插件板再损坏。

3.5 其它检修方法

3.5.1 隔离法,也称分段法,即将各部件分隔开来进行局部的检查,以确定故障的位置。

3.5.2 比较法,是用正确的特性与错误的特征相比较来寻找故障的原因。

3.5.3 升温法,就是人为地将环境温度或局部部件温度升高(用电吹风可使局部部件的环境温度升高,注意不可将温度升得太高,以致将正常工作的器件烧坏),加速一些高温参数比较差的元器件“死亡”,来帮助寻找故障的一种方法。有时设备工作较长时间或环境温度升高后会出现故障,而关机检查时却是正常的,再工作一段时间又出现故障,这时可用“升温法”来检查。

3.6 综合法

综合法是指把以上方法统一考虑起来处理故障。这样对处理一些比较复杂的故障,能及时、准确地找出故障原因并且排除它。

4 结束语

判定故障一定要有良好的技术知识作为基础,这样才能准确、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查找故障时,尽量拓宽自己的思路,把各方面能造成故障的因素都想到,仔细地分析和进行排除。

参考文献:

[1]乐光新.数据通信原理.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88.

汪一鸣等.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曹志刚.现代通信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刘立柱.新世纪通信技术简明教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插件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自动化通讯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故障。本文通过介绍如何查找故障及如何检修的具体技术和方法,旨在为电信公司在自动化通信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及处理办法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

0 引言

自动化通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故障,影响系统的运行,有时甚至还会起到破坏性的后果。我们要及时准确地查明故障所在,并且排除它,就必须对通信设备的故障分类和检修有所了解。

1 故障的分类

1.1 按故障性质分为软故障和硬故障

软故障是指由于软件系统错误而引发的故障。常见的软故障有程序错误、病毒破坏、操作失误,以及设置错误和盲目操作等。

硬故障是指设备硬件的物理损坏:一是人为和环境原因,如环境恶劣、供电不良、静电破坏或违反操作规程等原因造成;二是电器构件原因,如元器件、接触插件、印刷电路等损坏造成。

1.2 按故障影响范围和程度分为全局性、相关性、局部性、独立性故障

全局性故障是指影响到整个系统正常运行的故障;相关性故障是指某一故障与其它故障之间有着因果或关联关系;局部性故障是指故障只影响了系统的某一些项或几项功能;独立性故障特指某一元器件发生的故障。如电源熔丝熔断,使设备不能启动属全局性故障,而造成原因可能是相关的某一部件短路,即故障的相关性。局部性、独立性故障一般是统一的。

1.3 按故障发生的时间、周期分为固定性故障和暂时性故障

固定性故障指故障现象稳定,可重复出现,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开路、短路、机械部件损坏或某一元器件失效引起;暂时性故障是指故障的持续时间短、工作状态不稳定、时好时坏的现象,其造成原因可能是元器件性能下降或接触不良等引起的。

2 检修过程的先后顺序

2.1 先分析思考,后着手检修

引发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而故障的现象,发生的时间也可能是不确定的。发现一个故障,首先应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原因,并列出有关范围,寻找相关范围的技术资料作为理论引导。“现在就做”可能并不适合于设备的检修,即按部就班,循而有序是很重要的。

2.2 先外后内

任何时候冒然打开机箱都是不对的。只有在排除外部设备、连线故障等原因之后再着手进行内部的检修,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拆卸。

2.3 先机械部分,后电子部分

应当先检查机械元器件的完好性,再检查电子电路结构以及机电一体的结合部分。

2.4 先静后动

即先在断电情况下检修,然后再接电。这里有一个原则性问题,即安全。

3 检修方法

3.1 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有不接电和接电两种情况。首先应该进行不接电观察,利用人的感觉器官(眼、耳、手、鼻)检查有关插件是否松动、接触不良、虚焊脱焊、断线、短路、元件锈蚀、变焦、变色,电源短路、过流、过压和熔丝熔断等现象。经仔细观察机内外各元器件无误后,接电观察,看机内有无冒烟、打火、异常声响现象,如有赶紧关机,还可轻轻敲击机箱、构件,看有无接触不良,同时可用手触摸怀疑的元器件,看是否有过热现象并根据元器件过热程度以及温度做出相应的判断。

3.2 测量法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直接,针对故障的现象,一般能判断出故障所在,借助一些测量工具,能进一步确定故障的原因,帮助分析和解决故障。

常见的测量检查方法有电压检查法、电阻检查法和电流检查法。电压检查法是通过测量元器件工作电压并与正常值进行比较来判断故障;电阻检查法是测量元器件对地或自身电阻值来判断故障的一种方法,它对检修开路、短路故障和确定故障元件有实效;电流检查法是将电流表串入电路中测量工作电流,这种方法检修起来很不方便,亦较少使用。

3.3 插拔法

通过将插件“插入”或“拔出”来寻找故障的方法。此方法虽然简单,却是一种常用的有效方法,能迅速找到故障的原因。具体步骤是:

3.3.1 先将故障设备和所有连接设备的连线打开,再合上故障设备电源开关,若故障消失,查连接设备及连接线是否有短路现象(如碰线、短接、插针相碰等),若有,则排除;若无,则查故障设备本身。

3.3.2 将故障设备所有插件板拔出,若故障现象消失,则故障在某插件板上。若故障现象仍出现,则应仔细检查设备电源有无故障。

3.3.3 仔细检查每块插件板,观察是否有相碰和短路,若有则排除;若无再一块块地插上,开机、关机测试,这样很快就能发现哪块插件板上有故障。

3.3.4 找出故障插件板,再根据故障现象和性质判断是哪一个集成块或电子元器件损坏。

3.4 试探法

试探法是用正常的插件板或好的组件(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替换有故障疑点的插件板或组件来试探故障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调试和检修中经常使用,尤其是一时还搞不清故障在哪儿时,采用此方法更方便、直接。但如果故障很严重,有烧机现象,而又不能明确对象时,可不用此法,因为发生故障的插件板可能是具有破坏性的,随意替换可能会导致替换上的新插件板再损坏。

3.5 其它检修方法

3.5.1 隔离法,也称分段法,即将各部件分隔开来进行局部的检查,以确定故障的位置。

3.5.2 比较法,是用正确的特性与错误的特征相比较来寻找故障的原因。

3.5.3 升温法,就是人为地将环境温度或局部部件温度升高(用电吹风可使局部部件的环境温度升高,注意不可将温度升得太高,以致将正常工作的器件烧坏),加速一些高温参数比较差的元器件“死亡”,来帮助寻找故障的一种方法。有时设备工作较长时间或环境温度升高后会出现故障,而关机检查时却是正常的,再工作一段时间又出现故障,这时可用“升温法”来检查。

3.6 综合法

综合法是指把以上方法统一考虑起来处理故障。这样对处理一些比较复杂的故障,能及时、准确地找出故障原因并且排除它。

4 结束语

判定故障一定要有良好的技术知识作为基础,这样才能准确、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查找故障时,尽量拓宽自己的思路,把各方面能造成故障的因素都想到,仔细地分析和进行排除。

参考文献:

[1]乐光新.数据通信原理.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88.

汪一鸣等.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曹志刚.现代通信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刘立柱.新世纪通信技术简明教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插件技术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软件;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

【Abstract】The author analyses the researches from three foreign language class core journals(2012-2016),including quantity variance and research contents.Based on the analysis the author summarized the points that could be improve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in China.

【Key words】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Translation software;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teaching

0 引言

随着移动网络,计算机设备的高速发展与普及,全世界已进入大数据时代。而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作为国与国不同语言沟通之间的桥梁,翻译行为在中国以及全世界的地位愈发重要。传统的借助纸笔词典的翻译早已成为过去式,面对迅猛增长的翻译需求,如何在短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大规模翻译任务成为当下译者普遍讨论的话题。现在的翻译工作已进入自己的新时代,“体现出新的特征:全球化,信息化,技术化,本地化,职业化,项目化”(傅敬民,谢莎2015:37)。借助计算机辅助翻译(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缩写MAT)的翻译协作,是现在翻译行业的主流模式。

1 研究方法

借b南京大学关于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目录,译者选出更能代表翻译类研究的3个核心期刊,在中国知网以“计算机辅助翻译”为选项,分别搜索符合条件的篇名,摘要和关键词,选出近五年(2012-2016)的有关论文20余篇,筛选掉因包含“计算机”,“翻译”等单独关键词实际内容与MAT无关的论文数篇,最终得到15篇符合所有条件的论文(表1),并组建成本次分析的自建论文数据库。

2 3种核心期刊发表的关于计算机辅助翻译论文现状分析

2.1 数量及变化

整体来看,3种期刊所刊登的计算机辅助翻译相关论文数量都不多,与外语类或者翻译类其他研究内容相比更是少之又少。这与计算机辅助翻译这一较新概念发展时间尤其是在中国国内还较短有很大关系。其中,作为翻译类论文最权威刊物《中国翻译》的论文数量要明显多于另两种。而《外语电化教学》又比《外语教学》论文数量稍多,不难看出与《外语电化教学》办刊宗旨有关:探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外语教学与外语研究。且期刊常年设有,国外机助教学动态等先进的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栏目。

2.2 基于计算机辅助翻译的论文研究分类。

笔者将这15篇论文按照计算机辅助翻译相关软件研究实践和高校计算机辅助专业研究进行了分类。对软件研究的论文有6篇,占论文总量的40%;MAT专业教学的有9篇,占总量60%。

3 计算机辅助翻译的主要研究内容

3.1 计算机辅助翻译相关软件研究实践

研究软件实践的论文一共6篇,其中,两篇为国内常见的翻译软件探究比较,两篇为CAT软件真实项目实践,两篇有关CAT软件的完善应用。

现在国内翻译行业见得较多的CAT软件主要有国外的SDL Trados、Déjà Vu、Wordfast、 Memo Q,以及国内的雅信,传神等。2008年北京大学计算机辅助专业候晓琛等关于中国翻译行业CAT工具使用情况报告中显示,国内约有66%译员使用CAT工具,其中86%译员使用Trados,30%译员使用雅信,26%译员使用Déjà Vu,21%译员使用的Wordfast(朱玉彬等,2013:69)。而高校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教学中,“一般的做法是主讲市场占有率最高的SDL Trados,略讲Déjà Vu,Wordfast”(周兴华,2013:91)。同时每个软件各自优缺点也很明显:使用最广泛的Trados功能最全面,几乎支持所有格式的文件,单人翻译以及团队项目,自带语料库术语库处理插件,价钱也是最昂贵一款;Déjà Vu术语和翻译记忆添加功能很方便,而且可以分享记忆库术语库,有利于团队翻译项目的术语统一,并兼容SDL Trados的术语以及记忆库;Wordfast经典版依附于Word,作为一个插件使用下载安装很方便,Wordfast Anywhere则在有网络情况下便可随时随地免费在线翻译;国内CAT软件起步晚,但借鉴国外发展成熟的经验,在各方面性能虽不出色但也都照顾到,且大部分自带术语库,原始中文界面更适合中国译者,尤其是CAT新手及高校学生使用。

市场上的CAT软件越来越多,却没有一套完善的测评系统,《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测评框架初探》(高志军,2013:70)初步构建了一套对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测评的框架。关于CAT一直有一种说法是只能应用于工程技术文本,文学翻译不能应用。徐彬等借助真实翻译案例及平行文本比较阐述了CAT技术也可应用于非技术文本的观点。

3.2 高校计算机辅助课程的教学思考

现如今,如何提升大规模项目的翻译效率是翻译界最关注的问题,行业的转变也必然会引起翻译教学的转变。对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的探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加强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的教学。

国内从事翻译人员多数仍由高校翻译专业输送,因此在校通过课程掌握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学生更具备行业竞争力。同时,通过开展各高校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有利于彼此之间信息交流,答疑解惑,促进国内CAT大环境的发展。通过使用计算机及网络辅助翻译,不仅包括基础的文档格式处理,文字排版,还有CAT软件,桌面排版等。

2)高校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的实践。

计算机辅助课程不同于其他理论性课程,其重点在于实践和操作。纵观各高校CAT课程的课时安排,均是占用较少课时的理论开篇,后续重点为教师讲解软件以及学生的实践操作,最好还能讲演结合,边听边操练。在掌握一定操作基础后,更要有完整的翻译项目让学生去实践,深化所学。

3)提升高校硬件及教师自身素养。

CAT软件大多造价较高,许多高校因觉察不到行业变化改革或是自身资金不足,忽视硬件设备的配备。因此很多CAT软件开展的有对应的高校合作计划,学校可以较低的资金投入或是学校网站首页广告,取得非商业但功能同等的软件试用。这对高校的教学开展以及软件公司的推广都有促进作用。

4 对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的不足及发展方向

通过此次研究总结,笔者发展国内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正朝着越来越完善的深层次探索行进,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1)总体数量偏少,计算机辅助翻译的需求仍未引起整个业界的关注和投资;2)作为一项需要大量实践的技术,教学之外的真实项目实践研究偏少;3)过去的文本实践多集中在信息类,科技类等工程技术文本,对此之外的文学文本等相关实践较少。综上所述,不管是高校,学生或是译者,应加强对计算机辅助翻译的重视,完善高校课程的不足,从业者们还应加强计算机辅助翻译对各类型文本的实践应用,广泛发掘其适应性和功能性,使计算机o助翻译技术流畅地地广泛地为译者所用。

随着高校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的完善,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的深入,我国的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及实践定会追上世界先进水平,实践出自己的特色,更好地为翻译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Bowker,puter-aided Translation Technology: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 Ottawa: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2002.

[2]崔启亮.高校MTI翻译与本地化课程教学实践[J].中国翻译,2012(1):29-34.

[3]傅敬民,谢莎.翻译技术的发展与翻译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15(166):37-41.

[4]高志军.计算机翻译工具测评框架初探[J].中国翻译,2013(5):70-76.

[5]陶李春.道技融合,学以为用:《计算机辅助翻译》评介[J].外语教学,2016(5)111-113。

[6]徐彬,郭红梅,国晓立.21世纪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J].山东外语教学,2007(1):67-70.

[7]徐彬,郭红梅.基于计算机翻译技术的非技术文本翻译实践[J].中国翻译,2015(1):71-76.

[8]周兴华.计算机辅助翻译协作模式探究[J].中国翻译,2013(2)77-80.

插件技术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教学

Moodle、Libsandbox、Moss和Duplication是计算机教学中四种常用软件,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试图将其融合在一起,为计算机的教学带来方便。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成功地将四种软件合而为一,开发出了一种新插件,将四者集成在一起,全面实现了课程管理的网络化。

1.Moodle网络课程管理平台

Moodle网络教学平台是基于“建构主义教育学”理念而开发的,运用Moodle教学平台,可以很好地实践“建构主义教育学”理论,教学效果也很理想。

Moodle是用户遍布全球的一个网站,也是一个免费的开放源代码的在线课程管理系统。Moodle可以使编写课程教学大纲、查找参考资料、课件、制定课程的教学日历、收取和批改作业等都可以在计算机上完成,课程管理功能非常强大,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Moodle的功能模块有:聊天室、wiki、专题讨论、论坛、问卷调查、投票等等。如论坛和wiki模块,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业直接评分,并且自动将每次的作业得分累计加入成绩统计表,不仅免去了繁琐的工作量,还能够及时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国学生的传统特点是羞于表达,在网络上就大不相同了,学生很乐意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对于学业成绩的评定,我们设定论坛发贴的分数占期末成绩的30%,这样一来网上讨论非常热烈,一学期发上百贴的学生很多。

2.Libsandbox编程作业的在线评判

ACM ICPC是计算机专业影响力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竞赛软件,该软件不仅仅只是运用在学生竞赛,它的Online Judge评判方式也是很独特的,也可以运用在程序设计课程中。笔者所在的教研组在C语言课程教学中连续几年运用Online Judge对作业进行评判,效果非常好。对于教师而言,运用Online Judge可以大大减少工作量,提高评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运用Online Judge对学生而言,其自动返回功能可以及时知晓作业的对与错。尝试了得到满分后的喜悦与成就感,这样又驱使学生去寻找更大的挑战。同以前在没有使用Online Judge相比,编程课的教学过程中所反映的学习的热情大大地提高,程序课程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也有质的飞跃。

对于ACM竞赛的Online Judge我国很多高校都已相继建立,可是它们都没有提供与教学过程相连接的接口,这就不能很方便地在课堂上向学生布置作业,没有办法提供适合计算机教学的评分策略,也不能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和管理,甚至学生的身份和账号关系也不能很好地确定。所以,我们把Online Judge的评价体系与Moodle进行融合,以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开源软件Libsandbox作为体系核心,我们根据计算机教学的需求研究开发了一个Moodle应对学生作业的新插件。

3.Moss程序雷同的检测

防止学生抄袭是考试监考的主要目的,抄袭是教学过程中最大的敌人,传统的考试模式中的抄袭是防不胜防,而学生的平时作业的监管更是无法进行。Moss软件系统为编程作业的监测提供了可能,Moss可以快速地从上千份程序作业中精确地找出疑似雷同的名单,并按雷同的程度排名,为教师审核提供方便。据在实践中的使用情况和统计数据来看,编程作业的相似代码行超过30行或相似度超过50%的作业大都有抄袭行为。

Moss客户端的命令行只有一个脚本,如果源代码文件传到Moss服务器上,要等Moss服务器处理后才返回结果。为了集成Moss和Moodle,我们研发了一个新的插件,能够将指定的作业直接上传到Moodle界面上,同时对返回的结果也能进行格式化分析、显示。

4.Duplication中文报告雷同的检测

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普及的情况下,学生的作业和论文(主要是毕业论文)一般都用电子报告的方式传交,这样不仅方便快捷,而且这种无纸化的操作也符合现在提倡的环保要求。而电子信息容易复制,又为部分不认真学习的学生带来抄袭的方便。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完成作业的习惯,有效检测雷同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这对于真正实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非常重要。针对学生常见的作业和论文的抄袭问题,我们研发并实现了一个新的系统——Duplication,这是一个高效适用的检测系统,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了该系统有非常好的适用性。Duplication能够处理的主要对象是电子格式的作业和论文,对于自然语言文本都能进行处理,对.txt、.pdf和.doc等多种类型的文档都适用。Duplication能够实现教师很难人工完成的工作,迫使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大大提高了作业和论文的质量。但对于互联网抄袭问题该系统目前难以处理,这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

运用与Moss同样的方式把Duplication集成进Moodle中, 可以在同一个界面内进行雷同检测,并且可以进行自由选择检测引擎。

参考文献:

[1]罗丹霞.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9,(01).

上一篇:书法教学范文 下一篇:心理护理干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