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动画范文

时间:2023-02-23 12:58:38

cg动画

cg动画范文第1篇

CG的由来

CG是英语Computer Graphics的缩写,是一种使用数学算法将二维或三维图形转化为计算机显示器的栅格形式的科学。简单地说,计算机图形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研究如何在计算机中表示图形、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形的计算、处理和显示的相关原理与算法。

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它既包括技术也包括艺术,几乎涵盖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的所有的视觉艺术创作活动,如平面设计、网页设计、三维动画、影视特效、多媒体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建筑设计等。现在CG的概念正在扩大,已经形成一个可观的经济产业,我们提到CG时,一般可以指以下四个主要领域:CG艺术与设计、游戏软件、动画、漫画。

CG动画指电脑制作动画,就是电脑原先就制作好了的动画,主机只需要播放就可以了。跟它相对应的是即时演算动画,是一段程序需要主机进行计算才能播放出的动画。一般来说,CG动画的画面要比即时演算的强上不少,占用的空间也比即时演算的要少。但是CG动画缺少变化性,无法即时更改动作。

在电影特技中的应用

计算机动画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制作电影特技 可以说电影特技的发展和计算机动画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1987年由著名的计算机动画专家塔尔曼夫妇领导的MIRA 实验室制作了一部七分钟的计算机动画片《相会在蒙特利尔》 再现了国际影星玛丽莲·梦露的风采。1988年,美国电影《谁陷害了兔子罗杰》(Who Framed Roger Rabbit?)中二维动画人物和真实演员的完美结合,令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其中用了不少计算机动画处理。1991年美国电影《终结者II:世界末日》展现了奇妙的计算机技术。此外,还有《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狮子王》、《玩具总动员》(Toy Story)等。

行业趋势

计算机图形学狭义上是一种研究基于物理定律、经验方法以及认知原理,使用各种数学算法处理二维或三维图形数据,生成可视数据表现的科学。它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领域与应用方向,主要关注数字合成与操作视觉的图形内容。广义上来看,计算机图形学不仅包含了从三维图形建模、绘制到动画的过程,同时也包括了对二维矢量图形以及图像视频融合处理的研究。计算机图形学经过将近40年的发展,已进入了较为成熟的发展期。目前,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加工,影视动漫,军事仿真,医学图像处理,气象、地质、财经和电磁等的科学可视化等。由于计算机图形学在这些领域的成功运用,特别是在迅猛发展的动漫产业中,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动漫产业是目前各国优先发展的绿色产业,具有高科技、高投入与高产出等特点。据统计,截至2009年3月,美国动画梦工厂所拍摄的三维动画片《怪物史莱克II》在预算为1.5亿美元的情况下,获得了超过9.2亿的全球累计票房。而我国在2008年度共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249部,计131042分钟,与2007年度相比增加了近28%。另一方面,由于这些领域应用的推动,也给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图形渲染是整个图形学发展的核心。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影视动漫以及各类可视化应用中都对图形渲染结果的高真实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由于显示设备的快速发展,人们要求能提供高清分辨率(1920x1080),进一步要能达到数字电影所能播放的4K分辨率(4096x2060);色彩的动态范围也希望从原来每个通道的8Bit提高到10bit及以上。虽然已有的图形学方法已经能较为真实地再现各类视觉效果,然而为了能提供高分辨率高动态的渲染效果,必须消耗非常可观的计算能力。一帧精美的高清分辨率图像,单机渲染往往需要耗费数小时至数十小时。为此,传统方法主要采用分布式系统,将渲染任务分配到集群渲染节点中。即使这样,也需要使用上千台计算机,耗费数月时间才能完成一部标准90分钟长度的影片渲染。

计算机图形学在追求真实感方向的研究发展已进入一个发展的平台期,基本上各种真实感特效在不计较计算代价的前提下均能较好得以重现。然而,人们创造和生成图片的终极目的不仅仅是展现真实的世界,更重要的是表达所需要传达的信息。例如,在一个所需要描绘的场景中每个对象和元素都有其相关需要传达的信息,可根据重要度不同可采用不同的绘制策略来进行分层渲染再加以融合,最终合成具有一定表意性的图像。为此,研究者已经开始研究如何与图像处理、人工智能、心理认知等领域相结合,探索合适表意性图形生成方法。而这一技术趋势的兴起,实际上延续了已有的非真实感绘制研究中的若干进展,必将在未来有更多的发展。

总 结

CG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开始为影视视觉服务,从最早pixar开始运用电脑将手绘的二维动画往三维CG动画发展,影视动画就开始蓬勃发展,从1995年pixar公司的《玩具总动员》成功上映,到2011年《变形金刚3》《怪物史瑞克3》站上电影票房之巅。无不预示着电影动画的发展前景。而中国第一部全三维动画电影有环球数码制作的《魔比斯环》在2006年成功上映奠定了中国CG影视的第一步,到今中国CG不断发展,衍生出很多CG影视公司,拉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和就业。未来中国CG动画还将蓬勃发展。

(作者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作者简介:

吕洪,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出生于1990年1月20日,学历:本科,职称:学生,研究方向:影视动画,邮编:114041。

cg动画范文第2篇

CG技术改变了传统动画的本体形式

CG技术在动画中的应用,改变了动画的表现媒介,它是一种数字媒介,也称数码媒介,数字媒介的最大审美特征便是它的非物质化。它使动画的生成、保存、传输、播映都围绕着无数个“0”和“1”展开,动画不再是分子或原子的排列,而是比特的排列。根据艺术媒介决定论思想,这种以比特作为“基本粒子”所构建的动画势必在本体上改变了传统动画的形式。①

CG技术异化了传统动画的物质本体。传统动画相对于CG动画,最大的不同是传统动画影片是一个实体的存在,它的影像是光通过化学反应实实在在记录在胶片这个实在物上的影子,它与我们周围的实体世界是一体的。它的生成、记录、传输和播映都是围绕胶片以及相应的机器。传统动画的制作核心是人工绘制和拍摄,前中后三期的大部分工艺都离不开人的主观经验对绘画表现、镜头习性和胶片脾气的把握。事先的案头设计只是一种参考,其形式只能是一种草图,那让胶片中的一切变得犹如灵魂附体一般的仙气都来自拍摄的人工绘画。CG动画虽然也能在被称之为“潘多拉魔盒”的小小显示器上构筑山河大地、宇宙人生以及光怪陆离的视觉效果,同样可以达到惊天地、泣鬼神的境地,但那是另外一种物质形态,它没有体积、没有重量,它虚拟成像的三维立体跟胶片上平面幻觉造成的立体感出自大相径庭的原理。原来的草图被精确而完备的数字设计稿代替以后,外在世界的一切,无论是景色、气候、演员乃至这世界上的一切不过是填充设计的材料而已,而其本身的神采、光韵、气息乃至魂魄都是不重要的,它们都可以被程序再安排。此处再没有那人与造化幸会的神来之笔,有,也是属于程序的神来之笔。一切人工瑕疵和粗糙都会被抹得一干二净,有,也是程序安排好了的“自然”。这种“运筹于屏幕之间,决胜于虚拟世界之内的”数字媒介彻底改变了传统胶片动画的物质形态。它存储方便、携带方便、传输迅速。

CG技术颠覆了传统动画的语言本体。“镜头”在传统动画语言时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传统动画语言形式是借助于电影语言的。无论是在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还是在巴赞的长镜头理论中,镜头都成为他们立论的意义单元。爱森斯坦在《电影形式》一书中是这样论述“镜头”的:“镜头,作为电影构成的素材,比大理石还要坚硬,这种抵抗力是它所特有的。镜头变为完全不可改变的事实的倾向,扎根于它的本性。”②爱森斯坦和巴赞所论述的这种镜头的“不可改变”性,在CG动画中却遭遇致命的颠覆。当“镜头”置身于CG动画技术中,动画语言的“比大理石还要坚硬”的本性被彻底瓦解;当以胶片为存在载体的“镜头”被替换为以二进制数字编码的数字为载体时,声音、字幕、色彩等一切画面元素都变成了一串串可以随便改动的数字编码程序。在CG技术的参与下,所有的声画素材都可以被转换成数字信息输入电脑,创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需求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甚至还可以根据需要运用CG技术生成“镜头”。这样,“镜头”在理论意义上便裂变为一个个“数据团”,传统动画的蒙太奇式语言就此遭到彻底的解构,成为一种“后蒙太奇”的语言形式。③由于CG技术的存在,一大段故事的影像构成完全可以由0和1组合生成复杂、流畅且不露痕迹的“超长”镜头完成,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衔接意义被消解得无影无踪。从更广的意义上来看,数字化电影“超”真实虚拟影像质疑着电影艺术真实与虚构的关系,解构着传统电影中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④因为CG技术对动画全方位的介入,传统动画电影的语法规范正在经历着数字化的洗礼而很难再继续保持它的统治地位。

CG技术裂变了传统动画的叙事本体。CG动画作品叙事是电子数码语言的“比特叙事”,或者说是以数字化“比特”为符号本体的信息方式叙事。在CG技术参与动画制作中,动画艺术实现了尼葛洛庞帝所说的“从原子到比特的飞跃”。传统动画的信息记录和传输工具纸笔、胶片等,它们所使用的物质是原子,原子是有体积、重量、生产成本和传输损耗的,比特则没有,也不会有。从符号本体的存在方式说,用于动画制作的CG数码语言具有双重形态,即隐性形态和显性形态。这两种形态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CG动画的语言出场。隐性形态是基于数码技术的电脑语言形态,主要由电脑机器语言、电脑图形图像语言、电脑程序语言等类型构成。如果说比特语符的隐性形态是由电脑技术人员设计、交由电脑完成的电子语言表达模式的话,其显性形态则是由CG动画创作主体来完成的。这个显性形态同样是在电脑上赋型的数码语言和比特叙事,但这时候的比特叙事就如同人体中的DNA一样,其功能无时不在却又是隐而不显的,被置于前景的只有创作主体以动画制作软件换成画笔后的键盘、鼠标运动。CG动画语符的显性文本被称作“指头描绘出来的世界”,它在图像思维、观念转型等方面从传统胶片动画叙事本体中进行了裂变,形成了一层新的叙事“壳”。这个新的叙事“壳”使动画艺术从“文本叙事动画”转向了“技术景观动画”,CG技术营造出来的视觉奇观成了动画电影获取观众眼球的制胜法宝。

CG技术强化了动画的“运动性”

CG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到动画制作领域,三维电脑动画片逐渐崭露并迅速崛起。这些动画片的运动更是达到了几近自然的程度,几乎看不出人为的迹象,“运动捕捉”代替了“运动模仿”,制造“运动”是CG技术的优势。CG动画的“运动”生成方法主要有设置关键帧和算法运动两种,基本上以运用算法运动为主。算法运动是用计算机的计算来描述的,运动的物理规律作用于各种预先设置的参数。动画中的人或动物在各关节点的角度变化可以由运动学定律或动力学规律进行控制。动力学是许多动画制作软件中的一个重要模块,它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系统,基于动力学原理产生动画的系统叫动力学系统。该系统使用物体的物理性质(如质量、形状、体积等)以及这些物体的外部环境特征(如重力、空气阻力、摩擦力)来设置参数。只要对这些参数作出说明,剩下的工作都由计算机来完成,这样生成的运动更接近于自然。比如3DS MAX软件中拥有比较全面的动力学系统:Reactor动力学模拟系统、全局光和光能传递渲染系统、刚(柔)体力学、流体力学、角色动力学等一应俱全。这些系统能自动产生超乎自然的运动。《玩具总动员》、《加菲猫》、《冰河世纪》、《狮子王》、《米老鼠和唐老鸭》等,这些重于流畅的肢体动作和角色面部表情的表达,形成独有的运动之美的动画片,恐怕没有CG技术的参与,全凭传统动画的手绘方法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实现的。《玩具总动员》中“追车”一场戏,运动之流畅,动作之精美,更是CG技术创造“运动”的独到展示。以“动”为本的动画理念驱使了CG技术的参与和发展,人物动作和镜头运用讲究极强的运动

感,充分利用CG技术创造的视觉冲击力形成视觉奇观,以达到视觉奇效。

CG技术丰富了动画的视觉语汇

精彩的CG动画技术,是以极致化的“不真实”方式展现出了极致化的“真实”制作手段,做到“虚拟逼真”。⑤在CG技术出现之前,虽然传统动画制作技术就已经具有制作丰富效果的功能,但是许多导演超现实的想象效果还是不能表现,这就降低了动画艺术的虚拟表现力,以致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极受限制的视觉语法。CG技术出现之后,动画影像在更大程度上超越了传统动画的视觉语法,更加拓展了动画的超现实表现手段。CG技术在灯光、摄像机、材质等方面的表现不俗,模拟灯光真实,可调参数突出各种效果,特技灯光种类丰富且具有吸引力。其摄像机的功能和参数专业,如镜头、焦距、景深等特殊功能齐全。矢量材质可模仿木纹、毛石、水等效果,同时在折射、反射等效果上独特。在动画设置上,粒子、动力学、反向动力学等高级动画设置都由软件自行计算,提高了动画的真实程度。CG动画的制作,不仅可以将动画引向真人电影那般“逼真”的“现实”世界,更能利用CG前所未有的广阔视觉表现能力,塑造出动态多样的、超越人类既有时间和空间经验的“超现实”世界,令观众“震惊”于这一场场视觉盛宴。

由于CG技术所具有的高度精确性和一致性,CG动画可以利用多种技术手段数字方式复制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如利用三维扫描仪获得物体或景物的三维模型和材质,利用动作捕捉设备获得物体的真实运动。在英国CG动画短片《身体的故事》(Body Story,2000)中,制作人就利用核磁共振和电子显微镜获得的数据进行动画制作,将人体内的微观世界以超现实的手法表现出来,神奇的视觉元素加之独特的视角、惊人的细节和富有节奏的运动,使动画的视觉感染力极强,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发展将CG动画的意象视觉表现的具象风格推向极致。并且,CG动画的这种超写实主义具有前所未有的灵活性,不受物理空间尺度的限制,不管是微观还是宏观,不管物质形态是具象还是抽象,CG动画都具有以一种视觉超写实的形式精确表现的能力。

《海底总动员》是皮克萨的第五部CG长片电影,他们利用CG技术很好地制作出复杂的海底世界景观:波涛汹涌的海水,各种美丽的鱼和生物。该片中的“海底”视觉效果恐怕是传统动画制作技术望尘莫及的。在一个令人难忘的场景中,鲸鱼抬升舌头,将上千加仑的水吐到空中,水花四溅,然后水又降落,在鲸鱼的嘴底部形成一个“水池”,传统动画技术很难将这种镜头表现得比较自然;还有一袋水滴到牙科医生碟子上飞溅的镜头等都是传统技术无法制作的。只有CG技术中的粒子系统才能生成所需的数据,达到逼真的效果。这充分展示了CG技术为动画艺术的表现提供了丰富的视觉语法。

结语

CG技术在动画艺术中不能代替观众对故事的欣赏,如果动画作品中的内容空虚乏味,再好的技术也只能是对内容的一种粉饰,没有恰当的表现内容,技术永远是空壳、是外表。动画技术使动画艺术创作空间从有限走向无限,但必须强调的是,技术仅仅是手段,或者说是一种非同寻常的手段,基于这一手段之上的更高层次的艺术思维和创作才是最精彩的。CG技术在动画艺术创作中,必须定位于并服务于内容之上,要为体现动画导演的艺术意图而发挥作用,才能从最大程度上创造CG技术的价值。好的作品应该有一流制作技术的支持,但光有一流技术并不能成就优秀作品。动画艺术与动画技术如同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协同发展。艺术创作的需求促使了动画技术的深入发展,使新技术层出不穷。反之,新技术的出现又给了艺术家一个更大的创作空间。总之,只有当技术与艺术思想完全融合为一体时,才能真正体现CG技术在动画创作中带来的审美感受。对于动画作品来说,创意与思想才是最终的竞赛场,没有新鲜的创意与独特的目光,技术则只是一件华丽的“皇帝的新衣”。

注 释:

①黄琳、李明:《论艺术媒介决定论思想》,《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3)。

②爱森斯坦:《电影与形式》,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

③李明:《论数字技术对电影语言的影响》,《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2)。

④郝冰:《奇观影像的百年回顾》,《当代电影》,2004(1)。

⑤李益:《论影视动画艺术的虚拟性特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2)。

(李明为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讲师,中国传媒大学2007级博士生;夏光富为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新闻传播学教授)

cg动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动画;时代;CG

中图分类号:J21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128-01

一、CG动画技术已成为时代的潮流

电脑技术的横空出世,一门新兴学科CG技术诞生并跃居时代的前沿,尤其以美国为首的三维CG技术,成为21世纪动画技术的主流。

CG为Computer Graphics(电脑图形)的英文缩写,这里泛指所有运用电脑技术处理的图形图像,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美国。从1982年迪斯尼公司推出的第一套CG动画《电脑争霸》开始,CG技术就愈来愈多地被应用到动画制作中。它制作周期短,节约了动画的成本,提高了效率,而且一些三维软件的应用,将动画的形象和背景直接用计算机来完成,使得人们能够看到虽然是虚拟然而更加逼真、更加接近于现实、自然的画面,实现了传统手法难以达到的艺术效果,使影视动画更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力。

同时三维CG技术逐渐成为主流,在1995年迪斯尼公司与皮克斯公司一同推出世界第一部完全使用三维CG技术的动画片《玩具总动员》,影片以1.92亿美元的票房刷新了动画电影的纪录,这个作品被称为继《米老鼠》赋予动画片声音,《白雪公主》赋予动画片色彩之后的第三次飞跃――赋予动画片三维CG技术。

然而风光过后一向以拥有最先进技术自居的欧美动画大国,在这期间一度沉迷于三维CG技术所带来的视觉盛宴,在制作过程中大秀特秀,曲解了动画艺术的真正内涵,很容易使观众产生视觉疲劳,对这种单纯的视觉冲击产生了免疫力。而欧美等国优秀动画人展开了新的探索,于2003年上映的《海底总动员》是迪斯尼与皮克斯公司合作的第五部电脑动画长片。在北美以3.26亿美元的票房超越了1994年《狮子王》创下的纪录,成为历史上最卖座的动画片。

二、中国CG技术探索的成功典范

放眼国内也不乏好的例子,由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5年出品的国产原创系列电视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陆续在全国近50家电视台热播,几年来长盛不衰,最高收视率达17.3%。于2009年1月首度推出《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剧场版,首映以来累计票房已突破8000万元,后2010年又有《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票房依然很高,成为有史以来最“牛”的国产动画影片。

三、突破技术大关后,国产动画探索仍然任重道远

由深圳环球数码公司2006年推出所谓“中国动画史上首部纯三维高清动画电影”《魔比斯环》,该片历时5年,耗资1.3亿元,可谓是呕心沥血的大制作在大量运用外援技术,并且导演、编剧、技术总监等一律为外籍,我们何谈中国本土首部……这真的验证了影片发行人所说的国际化路线吗?不知何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是影片角色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披着蓝眼睛黄头发的外衣,一律是天马行空的高科技、科幻题材的影片就是国际化了吗?从影片内部分析CG技术虽有提高但还是略显粗糙,尤其是在近景的人物面部表情上,原形象设计过于普通,人物动作和打斗场景的剪切不到位,反面角色的造型和城市街道场景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究其原因影片原创作者正是法国国宝级艺术家让・杰拉德,我们不难发现这前面提到的两点都有他原创的影片《第五元素》中邪恶势力曼加洛雷人和警察追击主角时那错综复杂街道的影子。其他所描述的科幻场景设置也是已往作品中常见的,活跃气氛的小元素形象设计普通无法为耗资1.3亿巨资的影片带来商业衍生品。为了突出科幻性,台词中不断陈词滥调的讲述着“魔比斯环”的由来,可以说该片没有什么艺术创作的新意。这样一部“时间之长、投资之巨、技术之先进”的国际化路线的动画电影在欧美众多优秀三维CG动画中片刻淹没,所谓的“技术之先进”较欧美还相差甚远,“投资之巨” 1.3亿人民币折合成美元之后就更少的可怜。比起欧美真正意义上的大制作,我们有点打肿脸充胖子。“时间之长”环球数码的董事长金国平遗憾的表示“如果电影能在5年前上映,观众没看过《指环王》、《哈利・波特》这些电影,那《魔比斯环》的视觉效果肯定能吸引很多观众。国际CG动画水平突飞猛进,当时觉得形象生动、视听效果极佳的《魔比斯环》拖到5年后就显得有些过时”。 该片在全国只取得约300万元的票房可谓是血本无归。如果没有实质性动画艺术魅力,这部完全为国外观众量身定做的国际化大制作,其当事人丝毫不领情,在观看影片时更不会因为我们幕后的良苦用心和起步晚而接受我们,只会无情的与先进大片做比较。而中国观众本着一颗爱国的心观看后严重影响心理素质,完全没有考虑中国观众的角度,国产大片却没有我们的一点艺术元素。

参考文献:

cg动画范文第4篇

一、CG技术在动画短片中的审美共鸣

计算机技术的革新引导着动画艺术的发展方向。动画艺术形式主要由时间的流动性、空间层次性和动画的节奏性等要素组成。动画艺术中角色的运动设计无法脱离时间的限制,成功的经典角色告诉我们在把握好角色运动时间的同时还要充分兼顾画面的空间层次,通过时间和空间来设定角色运动的画面位置和轨迹范围。有了时间和空间的有序搭配,动作的表现自然合情合理,但是想要使角色生动活泼打动人心,还需要把握角色的运动节奏。这些动画属性和硬件技术在三维动画艺术出现之后有了新的拓展空间,三维动画不仅继承了二维动画技术原理,而且在时间和空间上给动画艺术带来了全新的视觉表现力,给动画艺术和动画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表现形式和提供了新的引擎,使这个艺术奇葩大放光彩[1]。

1、CG技术的审美原则

CG技术是英语ComputerGraphics的缩写,指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它既包括技术也包括艺术。三维动画是技术性和艺术性都非常强的综合艺术,而且技术性和艺术性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技术与艺术是一个高度融合的体系[2]。它所涉及的学科种类繁多,有美术、音乐、物理学、影像技术等等。CG动画的本体艺术语言是主体。一种艺术形式核心本体部分往往最容易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达到人们的感情共鸣,而这一切都要靠这门艺术的语言符号来表达。一部好的影视作品最卖座的应该是影片的主体思想和情感及视听语言的表现方式,而不是画面效果和技术效果。因此一部优秀的动画片不一定运用高科技手段,它注重的是主题的表达,CG动画是依靠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辅助完成的,因此就决定了艺术语言的表现必须依赖技术手段。可以说没有CG技术就没有三维动画,计算机技术上每一次更替使三维动画艺术语言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所以我们探究其艺术语言的同时也要促进技术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动画艺术更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

技术是手段,艺术是本体,艺术表现的内容形式决定了具体采用哪种技术手段实现更接近最佳的艺术效果。我们认为,动画的本体特征决定了动画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同时也限定了其组合方式的审美原则,过多的运用技术只会使创作出来的动画空洞无味,同样忽略技术的支持会使动画片艺术感染力无法充分发挥。因此处理好动画技术和艺术语言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总之,三维动画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与结合。新技术上的革新换代促使艺术感染力得到充分发挥。而只充斥技术的动画无疑只会是一个傀儡,缺乏艺术的灵魂。只有把技术表现在动画短片中所起到的具体审美价值弄清楚,才能更好地与艺术本体完美的融合,从而创造出更好的三维动画作品。

2、CG技术的技术性审美

CG技术在动画中的运用是动画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这种技术淘汰了赛璐珞片、胶片剪辑等等这些落后的传统工序,并且也使动画视觉效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技术的每次革新都给设计师带来了惊喜并且扩展了他们的创作空间,CG技术的应用设计师的构思和想象完美的展现在屏幕上[2]。在《海底总动员》中除了精彩的故事之外,令人难以忘怀的还有那绚丽多彩的海底世界。由于水是透明的,折射、流动和反射等物理属性使得之前的动画片创作在题材上都尽量避免水下的故事题材。而在《海底总动员》中挑战了水这个元素,并且创造出了变幻莫测的海底世界。再如《阿凡达》影片,真人和三维动画人物在虚拟的世界中完美互动并且同台竞技,两者的表情和动作的配合自然生动,取得了丰厚的市场回报。事实证明,这都是CG技术的发展创新带给动画的新生和蜕变。这些变幻莫测和绚丽多彩的画面带给受众无限的惊喜,满足了其审美感受。

二、CG技术在动画短片中的艺术真实性

经历了短短几十年的发展,CG动画伴随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出现在媒体中,有的为医学研究,有的为信息教育,有的为娱乐大众,具有多种社会功能。CG动画的视觉表现也随之更觉有艺术感染力,所涵盖的信息和类型具有极强的适应不同受众诉求和媒体传播需求的能力。

1、视觉扩张

动画艺术属于综合艺术,也是视听艺术。CG技术在动画短片中的应用主要是强化了其视觉扩张。CG技术在动画片中的艺术真实性主要体现在视觉张力的各个角度上,因此从视觉扩张的角度分析CG动画的艺术真实性是必要的。

(1)多维角度。CG技术使动画片镜头的组接变的非常便捷,还能同时控制多个角度的镜头画面同时拍摄,这对于传统动画镜头单一来说无疑是很大的进步。在2011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失物招领》中,除了常在三维动画中出现的仰拍和俯拍及镜头摇移这些能体现三维视角立体感的镜头外,还出现了时空分割的镜头。在同一个时间或者不同的空间内,画面用类似报纸板块分割的方式来表现在这个时空内从不同角度下角色的行为动作来展开叙事。这种分割画面多角度表达的方式,体现了CG动画多角度的特征和优势。除此之外,长镜头的运用和蒙太奇语言的运用体现出了三维动画镜头语言的灵活性和优越性[4]。在三维软件中根据剧情需要可以甚至用N个摄像机,按照分镜头的指示有机组合在一起,最终通过后期合成软件组接到一起。

(2)仿真模拟效果更加逼真。由于CG技术具有的图形处理技术使CG在模拟现实物体属性方面游刃有余。这种技术可以运用参数和虚拟现实模拟客观物体使它们视觉化。比如空气流动、化学反应、物理碰撞等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和CG技术用数字模拟的方式视觉化。再比如电影《2012》中大地震、火山喷发、海啸都是在用CG技术模拟物体的物理结构特性,体现了CG技术极强的科学计算可视化能力。CG技术的动力学是非常强大的应用模块,当然也受到计算机硬件的影响,在制作宏大的场景特效时,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测试工作。

(3)渲染效果更加写实逼真。渲染效果的逼真程度是视觉的重要呈现,CG技术的渲染是通过计算机来模拟完成的,这是其特殊性的表现。渲染的效果是否逼真取决于材质、贴图、模型、灯光、渲染方式等,也就是说逼真且高品质的画面是一个综合应用体。当然对于复杂的场景来说为了确保渲染的品质,我们可以分层进行渲染,最后通过后期合成技术把它们叠加在一起。CG技术主要还是根据现实的环境为参照基础,用技术的手段来表现作品的写实要求。

随着硬件设备的迅速发展,渲染农场被广泛的应用在渲染制作中,(渲染农场(Renderfarm)这是一种运用众多的CPU和操作系统构建的超级计算机,其运算处理能力接近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可想而知渲染的周期会比原来缩短很多,渲染品质也会大大提高。CG技术的渲染方式可分为三大种类:一般常用的渲染方式有默认光线追踪、全局照明和光能传递、基于图像的光照。这三种渲染的方法都有其特点,默认光线追踪主要基于模型的面数、材质贴图的大小为运算方式[5]。默认光线追踪这种渲染的模式是要通过灯光和渲染设置参数来实际控制。如果在制作一些宏大场景的时候,需要采用一种叫“环境贴图”的技术手段,采用该办法,把天空、海面、树木等景色拍摄成照片或者视频,然后将它们与该场景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组合。运用“环境贴图”技术能够制作出很写实的场景。在游戏“极品飞车”中,各种各样的赛道和天空景色的更替变换使人产生很真实的感受,这是由于使用“环境贴图”的缘故,用的是“环境贴图”技术。基于图像的光照就是从环境贴图技术演变而来的。在影视中环境图的使用和高动态范围图(HDR)的使用方法与使相机拍摄后在更换环境图片相比要复杂千万倍。

2、镜头语言的写实性

CG技术的运用扩张了动画短片的镜头写实性,不仅体现在空间上的立体呈像,还体现时间上的蒙太奇运用。动画短片具有电影的属性,特别是在CG技术介入动画制作之后,不但能实现电影里的镜头剪辑组接效果而且还能实现现实拍摄中不能实现的镜头语言[6]。日本动画《千年女优》的蒙太奇式镜头语言是二维动画的代表,但是CG动画镜头剪接更加具有随意化,这是CG动画的特性决定的。因此,CG艺术的发展具有更深的潜力,等待着人们开发。在一部三维动画片中镜头的运用也起到了对视觉效果的加分,现在的视觉媒介大部分是通过镜头来传达给观众,与此同时对镜头语言的描绘也提出了深刻的要求与反思。我们常说的分镜头脚本就是运用镜头语言的进一步延伸,以前的分镜脚本都是通过二维软件或手绘而成的,但是现在CG技术可以让他们轻松的以动态的形式出现并根据创作者的思路随时进行调整修改。当然有的导演利用CG技术直接在三维软件里制作并直接输出为视频,再通过合成软件进行初步的粗剪辑,生成较为接近最终镜头动画的分镜本,这种真实性无疑是CG动画独有的视觉特征。

CG技术在动画短片中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律运用于制作便衍生出了动画短片中的CG艺术。动画短片中的CG艺术具有再现真实和表现真实的特征,是集合了其它学科的综合体现。这种独特的艺术真实源于人们对精神文明生活的需求,是基于经济发展基础上的意识形态的创新发展。这种真实性来自于社会生活的真实,CG艺术通过自己的视觉语言和表述方式来传播了创作者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7]。CG艺术在审美创作中把人的主观活动和客观世界高度统一起来,通过CG技术呈现在大众眼前。艺术形象的具体性、概括性和感染性在CG艺术具有更高层次的展现。在CG艺术中,创作者不但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现实中的具体真实物体,还可以概括提炼其普遍特征塑造典型形象,创作出富有感染力的经典作品。因此可以说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也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三、结语

cg动画范文第5篇

1.天人合一、意境悠远

中国自古以来就主张天人合一、万物有灵,无论是作家、画家还是书法家都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阴晴圆缺、四季变化以及万物的生生不息中找到灵感,对大自然进行发自心灵深处的赞美。认为宇宙大自然和人类应该是“上下与天地同流”,人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静心领悟大自然造物之神奇,领悟宇宙运作之真理,面对大自然应该主动去适应大自然,去感悟自然,达到创作者的主观意念和客观世界融为一体,进而借景抒情、表情达意,才能感人至深。CG水墨动画短片《西岭雪》中,讲述了保护藏羚羊的故事,题材是一个关于环保的现实问题,片中表达的思想是知恩图报、因果循环等传统思想,影片深受中国观众理解与喜爱。《牧笛》中小牧童骑在大水牛背上从柳林、竹林中穿过,望着瀑布赏心悦目,悠扬的笛声与天籁之音和谐地融为一体,宛然一曲优美的协奏曲。用我们今天人的眼光来看,中国先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难能可贵的。当代世界资源滥用、环境破坏问题突出,人类贪婪的欲望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中国古人主张的思想为和谐自然、和谐世界提供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中国早期水墨动画《山水情》和《牧笛》曾用唯美的水墨语言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乐章,感染了一代人,当代水墨动画创作者更应该领悟到天人合一思想的价值,把它和当代人的审美与视觉时尚相结合,从而创作出独具艺术价值和生命力的水墨动画作品,还要通过现代传播手段把它传播好,使这一思想得以发扬光大。我们还可以借鉴《夏》和《塘韵》给我们的启示,在此道路上继续努力。

2.贵和谐

中国文化从古至今都能以宽广的胸怀来接纳不同民族、不同门派的思想文化相互渗透、相互碰撞、相互尊重,进而实现各民族的文化进行融会贯通,绵绵不绝、异彩纷呈的景象。笔者曾创作水墨动画短片《蓝花花》就特别注意注重意境大的表达,力求以情动人。如图1:图1近年来我们特别提倡和谐观,应该讲这一美德种植到小观众的心底,使他们从小就得到心灵的净化。《山水情》中将风声、琴声、动物声融合为天籁之音,影片把人文精神和传承关系通过师徒之情展示得非常和谐自然。还有近年来出现的CG水墨动画短片《夏》,作品中一位古代仕女非常悠闲地坐在大石头上吟诗,兴致高处投花瓣喂鱼,鱼触荷动,水泛鳞动,美不胜收,影片把中国和谐观体现得淋漓尽致,该影片也成为中国大陆地区首个入选SIGRAPH的影片。这部影片不仅保留了传统水墨动画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以及诗情画意的田园意境,而且很好地利用了现代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使得影片的视觉效果更具冲击力,空间感受更加强烈,开创了水墨动画新的视觉语言,展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以及水墨精神与现代CG技术的完美结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发扬、再创造,同时也丰富了中国动画艺术的表现形式,打破传统水墨动画创作耗时耗力大的瓶颈,使得水墨动画的创作向个人化、产业化发展变得更为现实。笔者相信这只是中国CG水墨动画创作的一个开端。

3.讲仁义、重人伦

德行修养是中国人标榜和践行的重要目标,甚至把它看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国人将“仁义”视为人一生去追求的核心价值观。在讲仁义、重人伦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中国人坚持践行“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敬妇从、兄友弟恭、朋友有信”的伦理道德规范,无数仁人志士把修身养性作为他们的座右铭,历代官员把为百姓谋福利作为衡量自身价值的重要标准。在此观念的影响下,使得中国国人更加注重家族情怀与家庭伦理。我们在古代诗文画作中不难看出,中国人心目中都有一股浓郁的思乡情结和人生秉性,故土难离、思乡是千百年来的话题。中国人的人伦观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可以使人性得以善化。当代中国动画也有不少讲仁义、重人伦为主题的水墨动画作品,《小蝌蚪找妈妈》表达出母子情怀与同伴之间的关爱;《山水情》表达出师徒间情感教化的力量。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的人伦情怀和仁义观,同样也契合了中国百姓根深蒂固的仁义观和人伦情怀。“舍生取义”是中国人正气凛然的真实写照,可是受到当代经济的冲击,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却在退化,尤其是我们的教育理念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们应该以未来的眼光审视这一传统价值观。CG水墨动画的主要受众仍然是青少年,应当通过水墨动画来传达一种坚守正义、合作共赢、刚直不阿、重义轻利的传统思想和价值观,在此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建功立业

“中国传统修养理论讲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中心环节,强调了个人修养对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诚意、正心是立志;格物致知是了解世界;修身是为了使自身变得完美,以便使自己能担负起社会历史责任;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实践自己的德行,在治国安邦的社会活动中实现个人最终的生命价值。”②中国古代人生观主张所谓的“三不朽”,指的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中处处流露出精忠报国、建功立业、不屈不挠的民族之魂,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所推崇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思想和当代为我们所宣扬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利益高于一切、大公无私等精神达成默契,是我们从古至今所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CG水墨动画可以从杨家将精忠报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等家喻户晓的励志题材中找到创作灵感,从而轻而易举地获得国人的关注。

cg动画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动画片;CG技术;审美共鸣;审美原则;技术性审美

一、CG技术在动画短片中的审美共鸣

计算机技术的革新引导着动画艺术的发展方向。动画艺术形式主要由时间的流动性、空间层次性和动画的节奏性等要素组成。动画艺术中角色的运动设计无法脱离时间的限制,成功的经典角色告诉我们在把握好角色运动时间的同时还要充分兼顾画面的空间层次,通过时间和空间来设定角色运动的画面位置和轨迹范围。有了时间和空间的有序搭配,动作的表现自然合情合理,但是想要使角色生动活泼打动人心,还需要把握角色的运动节奏。这些动画属性和硬件技术在三维动画艺术出现之后有了新的拓展空间,三维动画不仅继承了二维动画技术原理,而且在时间和空间上给动画艺术带来了全新的视觉表现力,给动画艺术和动画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表现形式和提供了新的引擎,使这个艺术奇葩大放光彩[1]。

1、CG技术的审美原则

CG技术是英语Computer Graphics的缩写,指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它既包括技术也包括艺术。三维动画是技术性和艺术性都非常强的综合艺术,而且技术性和艺术性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技术与艺术是一个高度融合的体系[2]。它所涉及的学科种类繁多,有美术、音乐、物理学、影像技术等等。CG动画的本体艺术语言是主体。一种艺术形式核心本体部分往往最容易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达到人们的感情共鸣,而这一切都要靠这门艺术的语言符号来表达。一部好的影视作品最卖座的应该是影片的主体思想和情感及视听语言的表现方式,而不是画面效果和技术效果。因此一部优秀的动画片不一定运用高科技手段,它注重的是主题的表达,CG动画是依靠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辅助完成的,因此就决定了艺术语言的表现必须依赖技术手段。可以说没有CG技术就没有三维动画,计算机技术上每一次更替使三维动画艺术语言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所以我们探究其艺术语言的同时也要促进技术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动画艺术更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

技术是手段,艺术是本体,艺术表现的内容形式决定了具体采用哪种技术手段实现更接近最佳的艺术效果。我们认为,动画的本体特征决定了动画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同时也限定了其组合方式的审美原则,过多的运用技术只会使创作出来的动画空洞无味,同样忽略技术的支持会使动画片艺术感染力无法充分发挥。因此处理好动画技术和艺术语言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总之,三维动画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与结合。新技术上的革新换代促使艺术感染力得到充分发挥。而只充斥技术的动画无疑只会是一个傀儡,缺乏艺术的灵魂。只有把技术表现在动画短片中所起到的具体审美价值弄清楚,才能更好地与艺术本体完美的融合,从而创造出更好的三维动画作品。

2、CG技术的技术性审美

CG技术在动画中的运用是动画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这种技术淘汰了赛璐珞片、胶片剪辑等等这些落后的传统工序,并且也使动画视觉效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技术的每次革新都给设计师带来了惊喜并且扩展了他们的创作空间,CG技术的应用设计师的构思和想象完美的展现在屏幕上[2]。在《海底总动员》中除了精彩的故事之外,令人难以忘怀的还有那绚丽多彩的海底世界。由于水是透明的,折射、流动和反射等物理属性使得之前的动画片创作在题材上都尽量避免水下的故事题材。而在《海底总动员》中挑战了水这个元素,并且创造出了变幻莫测的海底世界。再如《阿凡达》影片,真人和三维动画人物在虚拟的世界中完美互动并且同台竞技,两者的表情和动作的配合自然生动,取得了丰厚的市场回报。事实证明,这都是CG技术的发展创新带给动画的新生和蜕变。这些变幻莫测和绚丽多彩的画面带给受众无限的惊喜,满足了其审美感受。

二、CG技术在动画短片中的艺术真实性

经历了短短几十年的发展,CG动画伴随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出现在媒体中,有的为医学研究,有的为信息教育,有的为娱乐大众,具有多种社会功能。CG动画的视觉表现也随之更觉有艺术感染力,所涵盖的信息和类型具有极强的适应不同受众诉求和媒体传播需求的能力。

1、视觉扩张

动画艺术属于综合艺术,也是视听艺术。CG技术在动画短片中的应用主要是强化了其视觉扩张。CG技术在动画片中的艺术真实性主要体现在视觉张力的各个角度上,因此从视觉扩张的角度分析CG动画的艺术真实性是必要的。

(1)多维角度。CG技术使动画片镜头的组接变的非常便捷,还能同时控制多个角度的镜头画面同时拍摄,这对于传统动画镜头单一来说无疑是很大的进步。在2011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失物招领》中,除了常在三维动画中出现的仰拍和俯拍及镜头摇移这些能体现三维视角立体感的镜头外,还出现了时空分割的镜头。在同一个时间或者不同的空间内,画面用类似报纸板块分割的方式来表现在这个时空内从不同角度下角色的行为动作来展开叙事。这种分割画面多角度表达的方式,体现了CG动画多角度的特征和优势。除此之外,长镜头的运用和蒙太奇语言的运用体现出了三维动画镜头语言的灵活性和优越性[4]。在三维软件中根据剧情需要可以甚至用N个摄像机,按照分镜头的指示有机组合在一起,最终通过后期合成软件组接到一起。

(2)仿真模拟效果更加逼真。由于CG技术具有的图形处理技术使CG在模拟现实物体属性方面游刃有余。这种技术可以运用参数和虚拟现实模拟客观物体使它们视觉化。比如空气流动、化学反应、物理碰撞等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和CG技术用数字模拟的方式视觉化。再比如电影《2012》中大地震、火山喷发、海啸都是在用CG技术模拟物体的物理结构特性,体现了CG技术极强的科学计算可视化能力。CG技术的动力学是非常强大的应用模块,当然也受到计算机硬件的影响,在制作宏大的场景特效时,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测试工作。

(3)渲染效果更加写实逼真。渲染效果的逼真程度是视觉的重要呈现,CG技术的渲染是通过计算机来模拟完成的,这是其特殊性的表现。渲染的效果是否逼真取决于材质、贴图、模型、灯光、渲染方式等,也就是说逼真且高品质的画面是一个综合应用体。当然对于复杂的场景来说为了确保渲染的品质,我们可以分层进行渲染,最后通过后期合成技术把它们叠加在一起。CG技术主要还是根据现实的环境为参照基础,用技术的手段来表现作品的写实要求。

随着硬件设备的迅速发展,渲染农场被广泛的应用在渲染制作中,(渲染农场(Renderfarm)这是一种运用众多的CPU和操作系统构建的超级计算机,其运算处理能力接近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可想而知渲染的周期会比原来缩短很多,渲染品质也会大大提高。CG技术的渲染方式可分为三大种类:一般常用的渲染方式有默认光线追踪、全局照明和光能传递、基于图像的光照。这三种渲染的方法都有其特点,默认光线追踪主要基于模型的面数、材质贴图的大小为运算方式[5]。默认光线追踪这种渲染的模式是要通过灯光和渲染设置参数来实际控制。

如果在制作一些宏大场景的时候,需要采用一种叫“环境贴图”的技术手段,采用该办法,把天空、海面、树木等景色拍摄成照片或者视频,然后将它们与该场景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组合。运用“环境贴图”技术能够制作出很写实的场景。在游戏“极品飞车”中,各种各样的赛道和天空景色的更替变换使人产生很真实的感受,这是由于使用 “环境贴图”的缘故,用的是“环境贴图”技术。基于图像的光照就是从环境贴图技术演变而来的。在影视中环境图的使用和高动态范围图(HDR)的使用方法与使相机拍摄后在更换环境图片相比要复杂千万倍。

2、镜头语言的写实性

CG技术的运用扩张了动画短片的镜头写实性,不仅体现在空间上的立体呈像,还体现时间上的蒙太奇运用。动画短片具有电影的属性,特别是在CG技术介入动画制作之后,不但能实现电影里的镜头剪辑组接效果而且还能实现现实拍摄中不能实现的镜头语言[6]。日本动画《千年女优》的蒙太奇式镜头语言是二维动画的代表,但是CG动画镜头剪接更加具有随意化,这是CG动画的特性决定的。因此,CG艺术的发展具有更深的潜力,等待着人们开发。

在一部三维动画片中镜头的运用也起到了对视觉效果的加分,现在的视觉媒介大部分是通过镜头来传达给观众,与此同时对镜头语言的描绘也提出了深刻的要求与反思。我们常说的分镜头脚本就是运用镜头语言的进一步延伸,以前的分镜脚本都是通过二维软件或手绘而成的,但是现在CG技术可以让他们轻松的以动态的形式出现并根据创作者的思路随时进行调整修改。当然有的导演利用CG技术直接在三维软件里制作并直接输出为视频,再通过合成软件进行初步的粗剪辑,生成较为接近最终镜头动画的分镜本,这种真实性无疑是CG动画独有的视觉特征。

CG技术在动画短片中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律运用于制作便衍生出了动画短片中的CG艺术。动画短片中的CG艺术具有再现真实和表现真实的特征,是集合了其它学科的综合体现。这种独特的艺术真实源于人们对精神文明生活的需求,是基于经济发展基础上的意识形态的创新发展。这种真实性来自于社会生活的真实,CG艺术通过自己的视觉语言和表述方式来传播了创作者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7]。CG艺术在审美创作中把人的主观活动和客观世界高度统一起来,通过CG技术呈现在大众眼前。艺术形象的具体性、概括性和感染性在CG艺术具有更高层次的展现。在CG艺术中,创作者不但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现实中的具体真实物体,还可以概括提炼其普遍特征塑造典型形象,创作出富有感染力的经典作品。因此可以说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也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三、结语

CG艺术不仅具有传统动画短片特有的夸张性审美、梦幻性审美和异质同构性审美,还具有技术性审美。技术性审美的强化提升了另外几种审美的高度,使如今的动画短片不仅能具备传统动画的再现真实和表现真实的特征,还强化了再现真实的感染力。虽然如今CG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如传统动画风格多变和亲和力欠缺,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基于人类的需要和知觉模式的。相信随着CG技术的发展这些不足和欠缺都会有所改善,这是一个螺旋式的人性回归。

【参考文献】

[1] [美]怀特.从铅笔到像素:数字动画经典教程[M].彭月橙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 黄大为.动画短片设计与制作[J].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

[3] 张惠临.二十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4] 张东雨.数字时代影视动画艺术的发展趋势[J].兰州: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0.

[5] 涂先智.论动画短片的艺术特点[J].电影文学,2008(9).

[6] 王智勇.浅析动画短片的艺术魅力[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04).

cg动画范文第7篇

关键词:CG插画艺术;动画场景设计;动画特效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相关新技术开始不断与各个传统的行业领域进行更加深入的融合与创新。在这样的时展趋势下,动画场景设计的创新问题开始越来越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因此,本文将针对动画设计中CG插画艺术的应用有效性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一、CG插画艺术的相关内容

(一)CG插画艺术的相关概念

CG为ComputerGraphics的英文缩写,是指借助计算机来设计制作的动画。该动画大致可以分为二维动画(2D)和三维动画(3D)两种。但随着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形成,国际上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领域也习惯统称为CG。插画这种绘画分类不仅被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在平面印刷、网页设计以及动画特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CG技术不仅在近些年来受到了广大插画设计师的青睐,同时也对于许多行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CG插画艺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与众多行业相结合,也被视作一种重要的媒体艺术形式。通过利用新型的信息化技术,CG插画艺术能够在不断进行创新过程中更好地对恢宏庞大的远景以及精致细微的近景进行绘制,从而使整体画面的质感得到优化,最终不仅能够很好地提升整体动画作品的质量,而且能够很好地将充沛的情感传递给观众,并为整个艺术创作行业特别是动画设计领域带来极其重要的影响。

(二)CG插画艺术的发展优劣势

伴随着设计人员的广泛应用,CG插画艺术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与传统的插画艺术相比,CG插画艺术能够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数据,提高整体画面的绘制精准度,并且更加全面地针对设计需求呈现整体的艺术风格。除此之外,由于CG插画艺术主要通过计算机及相关设备进行创作和绘制,其相关的绘画作品能够以网络作为第一传播媒介,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实现传播效率的提升。此外,计算机及相关设备上的相关软件已经通过提前的编程工作对相应的操作信息进行了整合,因此大大节省了CG插画艺术创作的时间和成本,并且进一步增加了放大细节、及时修改以及扫描等相关功能[2]。相比较而言,传统的插画艺术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针对性地熟悉绘制本身的相关设备和操作,而且在已经创作完成的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也比较困难,严重制约了创作设计人员的思维延伸。

(三)CG插画艺术在国内动画场景设计中的发展现状

CG插画艺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在动画设计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内动画市场的进一步深化发展。在此发展过程中,我国在2006年上映了第一部三维动画《魔比斯环》。虽然票房不尽如人意,但极大地拓展了国内的动画市场,同时促进了CG插画艺术在动画场景设计领域中的应用。随着近些年来我国文化娱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相关政策的出台不仅加强了对于动画产业的扶持,同时也引导动画设计进一步向CG插画艺术的方向发展[3]。另外,如今我国许多院校都开设了与CG插画艺术相关的课程,不仅引起了学生群体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学习,也对相关国内已有的CG插画师产生了极大的鼓舞,从而为整体的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伴随着动画行业整体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应的消费市场也在不断扩张,这种情况吸引了更多的专业人才投入CG插画艺术与动画设计的结合领域,而且提升了国内动画设计的整体质量[4]。另外,场景插画设计师开始利用CG插画艺术的优势不断满足不同群体的审美需求,并且在市场因素的影响下进一步丰富整体动画设计的创作风格,最终朝着满足市场要求和进行技术创新的方向不断迈进。

二、CG插画艺术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一)减少了动画制作成本

在传统的动画场景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的场景设计师往往需要针对已经设计好的相关人物和情节进行绘制,因此需要结合大量的静态画面来提升整体动画的呈现效果。这不仅会使场景设计师大大增加对纸笔以及颜料的使用,而且会耗费场景设计师的大量精力。而CG插画技术的应用,不仅大大解决了传统动画设计绘制时长过长的问题,而且有效地控制了动画设计的整体成本投入。在实际使用CG插画技术的过程中,相关设计师还能够结合绘图软件和图像处理软件来进行动画场景设计,这样不仅能够大大提升动画场景设计的质量,而且能够更好地对动画场景进行优化。

(二)提升动画设计表现手法

在传统的动画设计过程中,整体的动画设计表现手法较为单一。这样不仅大大降低了动画场景的描绘质量,而且对设计人员的创作表达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相关设计人员可以运用CG插画技术,更加多元化地使用滤镜、笔刷等相关效果,这样不仅能提升对于不同场景的描绘质量,而且能够更加多元地应用各种元素,最终为画面表现力的提升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5]。除此之外,应用CG插画技术能够使画面风格更加细致独特,呈现出更多的情感属性。这样不仅能够增加观众在观看实际动画场景时的真实感和沉浸感,而且能够促使观众与相关的动画人物产生共情,最终为提升整体的动画观看效果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激发动画设计灵感

在传统的动画场景设计过程中,相关的设计人员首先需要把握相关的制作意图,并且结合相应的设计主题准备相关的素材和绘画材料。在正式绘制设计图之前,还会预先绘制设计样图,以便进行之后的修改。但是这样的过程相对复杂。长久的准备工作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耗费了设计人员的精力,而且对设计人员的灵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最终除了降低动画设计的整体质量之外,还会使设计人员在整体的设计和创作过程中因为灵感缺失而变得痛苦不堪。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相关设计人员可以应用CG插画技术来对整体的设计准备工作进行优化和简化,从而进一步减轻压力和负担,以更好的状态来进行动画场景的创作[6]。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结合网络上海量的相关资源进行设计,大大节省原来寻找实体资料的时间。在线绘制而成的设计图不仅能够随时进行修改,而且能够根据设计人员突如其来的灵感对相关内容进行添加、删减或替换,使得设计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对自身的设计思路和创新思维进行实践,这为提升整体的动画场景设计效果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更加多元化的绘制工具也能够更好地激发设计人员的灵感,从而在整体上为相关动画场景的色彩搭配和风格转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方便动画设计进行修改

在实际的动画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往往会对整体画面进行反复修改,以更好地呈现动画中精细的静态内容和灵动的动态内容。但是传统的动画设计修改工作往往伴随着大量需要重新绘制的底稿,不仅大大增加了设计人员的工作负担,而且加重了设计人员的心理负担[7]。而应用CG插画技术,设计人员不仅能够更加有效地修改整体的动画场景,而且能够在修改的时候保留相关的备份底稿,为之后的修改和恢复提供便利。在实际的修改工作中,设计人员还可以结合相关软件的处理工具进一步调整底稿大小,这样不仅能够优化整体画面的比例分配和空间布局,还能够提高画面人物的位置设计效果。除此之外,相关软件的色彩工具还能够进一步优化整体画面的色彩分配,在减少色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色彩统一度,从而更好地提升观看者的体验感和接受程度。另外,由于CG插画技术具有极为强大的画面合成效果,其不仅能够减少设计人员的绘制工作量,同时也不会影响到原有画面的协调感,最终达到提升相关绘图质量的效果。

三、CG插画艺术在国内动画场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一)提高动画场景设计的直观性

在实际进行动画场景设计的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往往会以动画人物作为设计重点,结合场景和人物的统一来表达动画内容。而CG插画艺术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更好地提升对于特定剧情下的相关场景的描绘质量,而且能够将相关的人物设计与场景设计统一起来。在实际的人物描绘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较为容易地结合环境的变化过程来对人物的形象变化进行匹配,从而使整体的动画场景设计的质量得到更加直观化的提升。除此之外,在一些时候为了能够更好地凸显实际场景设计中的人物,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利用CG技术对相应的场景进行扭曲和变形。这样也能够为进一步集中观众的实际视觉重点起到明显的作用。

(二)提升动画场景设计的趣味性

在实际的动画场景设计过程中,相关的设计人员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动画内容的丰富程度,往往会利用更加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跌宕起伏的感情变化来提升动画的趣味性。设计人员可以结合CG插画艺术的相关内容更好地以较为夸张的表达方式来提升对于动画主题的表达质量,从而通过对人物的相关动作、表情、神态的细化描绘来进一步突出对于动画情感内涵的刻画。在实际进行动画故事情节的描绘时,设计人员可以通过CG技术对相应的动画内容进行分镜头处理,这样不仅提升了整体故事情节的趣味性,也增加了各个画面之间的连贯性并优化了观众观看体验。

(三)优化动画场景设计的主体意境

在实际的动画场景设计过程中,相关的设计人员往往很重视整体画面的主体意境,其不仅能够更好地引导观众把握整体动画内容的主旨,而且能够时刻感染着观众的情感。在实际动画场景设计的主体意境的构建和优化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可以结合CG插画艺术的相关内容从角色设计、景物设计等不同角度有效把握观众的注意力,引导观众产生进一步看下去的欲望。除此之外,对相关场景细节的艺术处理也能够进一步增加观众对于整体动画内容的想象,从而更好地提升动画的观看效果。例如,在《狮子王》的动画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应用CG插画艺术,对森林中不同的动物和场景进行细致描绘,从而进一步凸显大自然中万物和谐共存的道理,这也为之后狮子辛巴和敌人的竞争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最终有助于整体动画风格的有效呈现。总而言之,在进一步深化发展信息化技术的核心要求指导下,相关动画场景设计人员应当进一步拓宽自身的设计视野,从更加多元化的CG插画技术中得到丰富的设计灵感来滋养自身的设计内涵,并且形成独特的表达风格,这对国内动画场景设计直观性和趣味性的提升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丹青.CG插画艺术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美与时代(上),2021(5):7-8.

[2]贾媛.CG插画艺术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1):205-206.

[3]王安澜.CG插画艺术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运用策略研究[J].艺术品鉴,2018(33):235-236.

[4]胡婷.CG插画技术在动画前期设计中的艺术表现[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4(5):142-144.

[5]孔静.CG插画艺术在动画角色服饰设计中的应用与探讨[J].科幻画报,2018(12):266,268.

[6]严天明.CG插画在高职动画场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9):66-67.

[7]胡婷,李秀华.CG插画技术在动画前期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6):67-69.

cg动画范文第8篇

关 键 词 :cg 艺术性 技术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电脑美术也随之发展,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形成,国际上习惯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领域通称为cg(computergraphics的英文缩写)。如今“cg”已经成为艺术设计界一个广为人知的词汇,它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所有热爱艺术的人们。cg一般可以分成四个主要领域:cg艺术与设计,游戏(game)软件,动画(animation)、漫画(comic)。它既包括技术也包括艺术,几乎囊括了当今电脑时代中所有的视觉艺术创作活动,如平面印刷品的设计、三维动画、影视特效、多媒体技术、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主的建筑设计及工业造型设计等。

经过几年的影视动画艺术教学,笔者的感触颇深,一直在思考高等院校艺术教学与cg艺术之间的关系,二维动画与cg技术的发展趋势,在教学中怎样去权衡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是笔者,也是所有高校动画专业者值得深思的问题。因为我们肩负着培养动画人才的重担,而这些人才是控制动画产业方向的主体,权衡不好就会危及我国二维动画的生产和市场。行业人士都知道动画与cg两者既是密不可分,又有很大区别。也有人认为两者是没区别的:动画教学即软件教学,在计算机里做角色,然后在计算机里让角色动起来。这样理解是片面的。从宏观上讲,动画是一门艺术,而cg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动画艺术的表现,cg是为展现动画艺术而服务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以及网络的普及,的确为动画产业注入了新的元素,并且带来重大的影响,目前动画产业已经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

一、国内早期动画的历史地位

在我国,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人们对艺术有一种独特的欣赏眼光,与西方人相比更注重的是精神与灵魂之美,重视主体精神的传达,随着主体的情感变化,对客观对象的主观感受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自原始社会,中国就出现了美术的痕迹,到唐宋已达到鼎盛时期,而线描、水墨画更为常见,到后来我国早期动画片的出现深受人们喜爱,备受世界关注。当时的风格还是以线描水墨为主,例如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动画还依靠全手绘的时候,就出过世界首部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法国《世界报》评论这部影片时赞扬说:“中国水墨画,画的景色柔和,笔调细致,以及表示忧虑、犹豫和快乐的动作,使这部影片产生了魅力和诗意。”1962年,影片获第一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瑞士第14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短片银帆奖、法国第4届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儿童片奖、法国第1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南斯拉夫第3届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一等奖、法国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第4届国际儿童和青年节二等奖。之后还出过《牧笛》《山水情》等水墨动画片,中国水墨动画在国际上博得了交口称赞,日本动画界甚至称之为“奇迹”。可是也正因为艺术价值同商业价值的脱离,也使得水墨动画面临着无以为继的尴尬。

二、国内cg动画的艺术性

作为一部完美的作品,画面的精美度并不足以构成整体的满意度。以饱含中华传统精神元素而闻名的《轩辕剑》系列游戏,从3代开始应用水墨背景,4代更是开创了与水墨技法与3d制作模式融合。但光是如此,并不能造就一个《轩辕剑》的成功。《轩》更多为人称道的是它将诸子思想和传统的人文思考贯穿游戏,如《轩3》对“王之道”的追寻,《轩4》对“术之善恶”的思考,情节跌宕动人而不乏内涵。这就说明cg技术不等于“画面优美”,也不等于“情节动人”,更不代表“感动观众”和“符合大众市场口味”,太拘泥于“cg技术”。现在我国动画不是不接受高新技术,相反,是“想方设法要把最新的电脑制作技术运用到二维动画中去”,看看从《宝莲灯》开始到《蓝猫》,还有最近的《摩比斯环》,都非常醒目地标明“采用最先进的3d动画技术”。然而,原先用二维画面就能表现得很华丽的古典人物,并不需要做个不伦不类的三维人模。一味强调技术的先进却忽略剧情,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几年前square soft(se的前身)电影《ff:spiritswithin》。投入大批技术力量去做成这部号称“当时最强cg电影”。结果由于剧情乏味成为投资烂作。当然,笔者不反对技术上的革新,但似乎中国动画现在的制作模式有些大仿日、美的风格特色,“技术用最流行的,内容却死守历史神话”。以为这样就是和国际接上了轨。我国早期的动画《葫芦娃》《小蝌蚪找妈妈》现在一样受小朋友们的喜欢,笔者自己还是看了一遍又一遍。在教学中,笔者想还是多从民族特色和风格上多引导学生,当然并不是排斥国外的优秀动画影片,好的东西还是应该互相学习的。但是从我们动画业总体规模和实力来说,在世界上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远不能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求。因此,还须借助在技术上改革,加大对动画片的生产数量,但要注意生产的艺术质量。

三、动画创作的cg观

cg作为图形艺术,必须使技术表现定位于艺术效果上,才能从最大程度上创造cg价值,分工的专业要为体现cg导演的艺术意图而发挥各自的作用,从这个方面来说,人人都必须对cg的艺术有所了解,了解美术不是为了去掌握绘画技法,而是通过美术的绘画形式来理解艺术的原则。好的作品应该有一流制作技术的支持,但光有一流技术并不能成就优秀作品。这也是为什么艺术高于技术的原因。往往当我们看到一些极有震撼力的3d作品,大家产生共鸣时,大多数时候只是去剖析作品如何制作出这种效果的技术,像大多数网站、论坛,都有解说作品的建模、材质的制作方法。在这里笔者并不是反对这些技术,只是希望能去探讨作品艺术的本身——说明其作品为什么有震撼力和渲染力的本质原因。比如为什么作者用这种构图方式,为什么以这种色彩基调来完成这幅画等等。因为我们始终应该明白一点,再多再高的技术也堆砌不出一幅优秀作品来。这里不是让大家忽视技术,而是要更多的cg使用者重视“艺术”。如果你曾经被一部三维动画所折服,那么创造这部三维动画作品的人或群体一定具有极高的艺术修养和绘画创作能力。所以,必须正确对待动画cg的技术性与艺术性。

参考文献 :

[1] 王宏建 ,袁宝林主编. 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cg动画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海底总动员 CG动画 新技术

《海底总动员》的主角是一对可爱的小丑鱼(Clownfish)父子。父亲玛林和儿子尼莫一直在澳洲外海大堡礁中过着安定而“幸福”的平静生活。鱼爸爸玛林一直谨小慎微,行事缩手缩脚,虽然已经身为人父,却丝毫不会影响它成为远近闻名的胆小鬼。也正因为这一点,儿子尼莫常常与玛林发生争执,甚至有那么一点瞧不起自己的父亲。直到有一天。一直向往到海洋中冒险的尼莫,游出了他们所居住的珊瑚礁。正当尼莫想要舒展一下小尾巴的时候,一艘渔船毫不留情地将欢天喜地的尼莫捕走,并将它辗转卖到澳洲悉尼湾内的一家牙医诊所。

在大堡礁的海底,心爱的儿子突然生死未卜的消息,对于鱼爸爸玛林来说却无异于晴天霹雳。尽管胆小尽管怕事,现在为了救回心爱的孩子。玛林也就只有豁出去了。它决心跟上澳洲洋流,踏上寻找自己儿子的漫漫征程。

虽说是已下定决心,但这并不代表玛林可以在一夜之间抛弃自己怯懦的性格。途中与大白鲨布鲁斯的几次惊险追逐,很快便令它萌生退意,险些使父子重聚的希望化为泡影。但幸运的是,玛林遇到了来自撒马力亚(Samaritan)的蓝唐王鱼(Regal Blue Tang)多瑞(Dory)。多瑞是一只热心助人、胸怀宽广的大鱼。虽然严重的健忘症常常搞得玛林哭笑不得,但是有多瑞在身边做伴,却也渐渐令玛林明白了如何用勇气与爱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也懂得了一生中有一些事情的确是值得自己去冒险去努力的道理。

就这样,两条鱼在辽阔的太平洋上的冒险使它们交到了形形的朋友。也遭遇了各式各样的危机。而鱼爸爸玛林也终于克服万难,与儿子团聚并安全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过去那个甚至连自己儿子都瞧不起的胆小鬼玛林,经过这次的考验后成为了儿子眼中真正的英雄!一场亲情团聚的大戏,就此在充满泪水的眼睛中落下了帷幕。

纵观以往的作品,眼下的皮克斯不仅仅在CG动画方面因采用物理仿真技术已经远远领先市场上其他对手,更闪亮的是。它已经超越了以往CG动画“以技术挂帅”的原始阶段,回归到以内容题材的升华和剧情的内在意义为核心的动画制作模式。这种将充满想象力宛如天马行空的电脑CG与传统的人性理念相结合的制作方式,才是皮克斯足以称雄好莱坞成为CG王者的关键。这与前两年《最终幻想》__类的“口号式CG”作法已经大相径庭。这样的追求,自然令人对《海底总动员》充满期待。

《海底总动员》无论是在美学角度上还是在技术成就上都带给了人很强的视觉冲击。作品设计拉夫尔埃格尔斯顿(“For the Birds”的导演)确定了电影的整体感觉和风格。摄影制导莎朗卡拉汉和杰里米,拉斯基则通过光的设置让海底背景产生温和的效果。同时拉斯基还负责摄影机的移动和取景,给观者带来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水底。

为了更好的把水底世界描绘出来。皮克斯的技术小组研究了新的CG技术来创造场景。通过广泛的学习,深入的研究水的属性,创造出特有的工具去进行描绘。技术指导总监欧瑞,雅各布(Oren Jacob)和麦克方(Michael Fong)带领技术小组把这种工具制造了出来。

皮克斯的技术小组最后把水底环境确定由五种重要元素组成

光线照明(在海水底部的很薄的光线和透过海水表面的带流动性的有体积感的光)

颗粒物质(在水中的一些碎小的漂浮物质)

汹涌和起伏的动态(不停的使水里的植物和生物一起摆动的运动)

黑暗模糊(当彩色的光线由于距离的关系而慢慢消失掉时,远处就会变得黑暗)

反射和折射

再加上泡沫,波纹,水滴和水圈时,这个复杂的环境就做出来了。

负责海洋的单元

海洋部分是负责制作像月亮鱼学校这类的场景,当中含有不同的物品(箭头,龙虾,小船等等),还有锤钓者和鱼之间的追逐。推动海龟前进的澳洲东方水流。这个单元负责的最具挑战性和最有吸引力的场景是水母群。这是玛林和多丽处于一个危险层出不穷但又极富美丽色彩的粉红色的致命水母群中的时刻。这个场景是关于上千只水母的。我们的小组是负责建立一个单一的水母模型,然后再在这基础上做多种工作把它形象充实。这包括要为小组做出一个可以控制卷须的运动。快速游动和游动的方向上都极具仿真性的水母模型。我们有大量相关尺寸长度的资料,并把注意力放在了在蒙特里水族馆找到的一种属于帕劳群岛种类的水母身上。大卫,比特(David Batte)写了一个新的投影程序叫‘transblurrency’。透明物质是一个像窗户一样可以给你看透的东西。半透明物质则像塑胶窗帘一样可以让光通过,但你却不可以看透它。而Transblurrency就像是浴室的玻璃一样,你可以看透它,但图像却是已经变形和模糊了的。

珊瑚礁单元

大卫・艾森曼和他的小组是负责这一单元的,他们所要面对的挑战是把珊瑚礁做出怎样的虚构效果以配合故事的需要。他们负责制造电影中丰富的和有动感的一些小路的场景以及玛林和尼莫的海葵房子。

大卫・艾森曼

“我们是可以比较轻易的做出一个和现实相仿的珊瑚礁,但安德鲁和拉尔夫觉得如果这样的话会太费劲而且会把注意力转移掉。虽然这里有许多员工。但为了让角色生动突出而不会让背景抢主体,我们要把东西简单化。我们算出要制造多少种不同的东西和需要多少资金。导演希望大约有30%屏幕里看到的移动的东西可以让人觉得是在水底。在珊瑚礁场景里就是指海绵。苔鲜,海草和其它植物的模拟动态。”

cg动画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传统水墨动画;CG水墨动画;镜头语言

一、当前CG水墨动画发展的背景

中国动画与艺术动画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一度辉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骄傲的将军》《天书奇谭》等,更有极具创造、发明意义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牧笛》《鹿铃》《山水情》等,形成了中国动画的民族特色与风格,奠定了“中国流派”的坚实基础, 可以说中国动画已经相当成熟了。在此基础上,2003年环球数码的CG水墨动画作品《夏》(ode to Summer)入选计算机图像技术盛会“SIGGRAPH”,这也是中国内地第一次入选SIGGRAPH这样的世界顶级CG赛事。这部动画短片,既保留了传统水墨画清新淡雅的感觉,悠远的意境,更有CG动画的立体感和空间感,特别具有纵深变化和转场,这是有别于传统水墨动画的一种新的动画形式。《夏》首先展现给观众的是一幅荷花图,一只蜻蜓飞来停在荷花瓣上,镜头旋转,掠过水面的鱼群缓缓推近,一位古代仕女掩卷吟诗。整个短片酣畅淋漓,引人入胜。这部动画作品充分展示出中国水墨画精神运用于CG动画技术之上,是对传统水墨动画的传承和发扬,创造了中国水墨动画新的表现形式。

二、传统水墨动画衰落的原因

《夏》(ode to Summer)入选SIGGRAPH,说明水墨动画在国际动画舞台仍受人们的青睐,而传统水墨动画的制作程序非常繁琐,首先将角色分为四、五种颜色的线稿,然后分层涂在好几张透明的赛璐珞片上,然后由专业摄影师逐张拍摄,再经过后期将四色水墨叠加起来从而产生水墨淋漓的效果。这样制作出来的水墨动画效果十分理想,但其不足之处在以下两个原因:

其一,工程非常浩大,制作周期长,制作成本高,不便于大量制作和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商业化环境下,市场竞争力较差,这也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水墨动画面临严峻的市场冲击的根本原因。

传统水墨动画优点在于以水墨画的笔法、墨韵、水趣为基础,保留了传统水墨的韵味,保留了画面的气韵,传承了水墨本身的审美特征,用笔讲究“入木三分”之感,“形神皆备”和“气韵生动”仍是衡量一部水墨动画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可以说很好地传承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优点。但是由于纸面绘画和镜头画面在表现方式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水墨动画更强调动态的镜头语言与镜头表现力,多数传统水墨动画局限于静态的空间布局,背景处理常采用水墨画平铺的手法,不得不尽量避免使用旋转和运动镜头,这样工作量仍然很大,成本依旧非常昂贵,再加上水墨动画变化莫测,难以控制风格的统一,所以团队合作困难很多,这些因素都不利于水墨动画的发展。

其二,传统水墨动画在镜头语言的应用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从20世纪的水墨动画影片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些作品中几乎都是平移动的镜头,没有镜头的空间旋转,笔者也曾尝试用传统办法来制作水墨动画,深刻地感受到旋转镜头的工作量和难度,可以说单凭手绘是难以实现的。

三、CG水墨动画中镜头语言的运用

(一)传承传统水墨语言

CG水墨动画虽然改进了创作方式,但其创作目的与形式依然应该遵循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特点。在20世纪的CG水墨动画作品中,体现了传统的“墨分五色的用色方案,飘逸、古朴、淡泊的笔触,营造出一种无尽的遐想和深邃的意境,而这种韵味在空中尽情地洋溢。在感官和心灵上得到了升华,通过镜头语言和画面的视觉效果来达到叙事和抒感的目的,对中国传统审美观的传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使用近乎完美的镜头语言来传播中国文化精神。

CG水墨动画并非简单的复制水墨或是让水墨动起来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新的动画表现形式和风格,极具中国特色的动画创作理念。CG水墨动画将中国动画带入极具中国特色的领域,这种新的动画艺术形式给世界动画带来新的表现手法,水墨语言也为CG动画创作注入了新的血液,为继续发展中国民族风格的动画带来活力。

CG水墨动画使用三维技术来实现动画创作,兼顾角色造型、运动规律、听觉效果,形成了表现笔墨情趣的新型手段,尤其是运动空间以及旋转镜头的融入,更是可以随心所欲地表现同一角色和物象,而不破坏原有的水墨韵味。近年来,出现的一些CG水墨动画,仅停留在技术的创新上,在造型趣味以及剧本内容方面显得底蕴不足,这绝不是CG水墨动画应该停留的层面。

CG水墨动画的创作者应从生活中感悟和动画创作中去体会水墨画的精髓,才能将水墨情趣与精神完美地融会到CG水墨动画中去,从而形成符合CG水墨动画的创作规律和创作程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传统水墨画笔墨传神和现代动画要求的镜头叙事的目的。

(二)充分展示镜头语言的魅力

镜头语言的基础首先来自摄影机的硬件功能,创作者对摄像机镜头的运动、景别的设置、画面的分割等变化都有着不同的含义,其中包含着作者的美学理念的渗透。可以说CG水墨动画中的镜头语言是CG技术与美学理念的结合的产物。“在剧情的叙述中,对同一事物的叙述,景别不同,角度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戏剧效果。”[1]CG动画镜头语言往往需要突破时空的限制,把不同时空的人物和事物有机地糅合在一部动画片的时空之中,从而达到多重时态复合构成的最佳效果。

传统水墨动画的镜头语言,是依赖无数连贯的水墨画来组成的,并通过画与画的切换来模拟镜头的运动以及镜头的裁剪。“观众通过对画面连续的阅读,产生了人物活动、场景运动的视觉感受,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感知到动画镜头中所传达出的时空转换及由此而产生的艺术魅力。”[2]

在CG水墨动画影片中,镜头是叙事之基础,是叙事、塑造人物形象以表达理念的载体。“而动画画面又是一种独特的镜头语言表意系统”[2],镜头语言给受众以运动、对比、组合的感受,而这些也是CG水墨动画片中叙事、抒情以至于启发、娱乐的基础。镜头语言是表现方式与视觉语言形态的结合体,其表现形式也集中地反映出了不同导演的美学追求与审美情趣。

美国迪斯尼和日本动画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镜头语言的完美运用。他们在动画作品中对镜头的平移、推拉、旋转都进行了全方位的调度,充分调用蒙太奇来使影片节奏更加强烈;强化光影和音响效果,大幅度移动背景,加强角色动作示意线,从视觉到听觉给观众造成冲击。这些都是CG水墨动画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三)运动镜头语言的艺术表现

不同时空的调用也是运动镜头语言的必要条件,CG水墨动画画面也可具有与现实时空一致的特性和无限想象时空的表现潜力。CG水墨动画中的镜头语言能创造出有别于其他影视作品的视觉效果,并能拉近观众与屏幕之间的心理距离,使观众能非常逼真地感受到CG水墨动画作品运动镜头所展现的丰富的语言内涵。CG水墨动画中的镜头语言的表现形式可概括如下几点:

1.旋转镜头的运用

在CG水墨动画中应用旋转镜头能够突破传统水墨动画中只使用固定镜头的视觉限制,极大地拓宽了镜头的表现空间,受众可以全方位地享受旋转镜头所带来的视觉美感。使用旋转镜头不仅能真实地表现大场面,还能抓住重点展示细节,将逼真的局部形象展现出来,创造出全新的视觉形象。增加了CG水墨动画的张力,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镜头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之间的协调关系

通过镜头的恰当运动来形成视觉动感。其表现力不仅体现在运动镜头的技术中,更体现在所表达内容之间的和谐统一,从而展示CG水墨动画镜头画面的语言作用,从而形成独具一格的视频效果和独特的视觉语言。CG水墨动画中视觉造型是构成镜头语言的基本元素,是借助于角色造型反映在人的感官中并以具体又形象的叙事表意系统来传达CG水墨动画作品的镜头语言内涵。合理运用传统水墨韵味和国外先进的镜头语言可以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美感,烘托影片的情绪气氛。以传统水墨画的审美观和意象思维来充实CG水墨动画的思想内涵。镜头语言的表达就是在奇思妙想上来实现镜头语言与内涵之间的和谐统一的,并加以后期特效来强化镜头语言的感染力,从而实现CG水墨动画作品从叙事到传达中国情节的水墨精神。

3.视觉感受的模拟与再现

受众的视点与镜头的视点一般是一致的,合理的镜头运动可以增强受众的参与感,也可增强视觉美感。镜头的合理运动对视觉效果具有一定的模拟与加强作用,突出观众的参与感,拉近与观众的心理距离。推拉镜头表现靠近或远离主体的客观需要和表现接近或远离主体的心理感受。变焦镜头可确切地模拟CG水墨动画作品中角色视线的聚焦与投向,交代主题的发现、观察、分析的过程。拉镜头易造成远离主体以及弱化主体的效果和结束句的作用。总而言之,CG水墨动画中各种运动镜头语言能完成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完全可以形成独具特色的动画镜头语言,对丰富CG水墨动画的视觉表现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韩世华.论电影思维[J].中山大学学报,1995(02).

[2] 索晓玲.动画影片画面赏析[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82.

上一篇:氢能源范文 下一篇:皮克斯动画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