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范文

时间:2023-02-22 13:58:15

c反应蛋白范文第1篇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疾病检验;意义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981-01

超敏C反应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是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非特异性蛋白质,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作用。超敏C反应蛋白主要用于新生儿细菌感染、心血管疾病、肾移植等方面的检验及诊断。超敏C反应蛋白在血管炎性发生病变、感染急性期及组织损伤时出现增高现象,是疾病检验诊断的重要依据。检验时主要采用超敏感检测技术对患者的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本文主要分析了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在颅脑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儿童支气管哮喘方面的作用,现总结如下。1超敏C反应蛋白

在正常人的血清当中,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较低,当炎症发生时,血清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就会明显升高。据相关研究表明,超敏C反应蛋白是炎症的急性期相反应标志物,如在发生急性局部缺血及心肌梗塞的情况下,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呈升高趋势。可以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来对炎症进行诊断和治疗。2超敏C反应蛋白对于颅脑损伤的诊断

在颅脑损伤的情况下,患者血清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会明显升高,可根据其升高持续时间及幅度来判断患者颅脑损伤程度及具体情况。如果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减少,则说明治疗效果良好。若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持续增加,或减少后再次增加,则表示患者的颅脑损伤情况恶化或治疗效果不佳。相关研究表明,通过检测颅脑损伤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可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之所以会增加,是因为患者的某部分脑组织缺血>2h,造成白细胞介素释放,引发超敏C反应蛋白的产生。因此,可根据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持续时间及幅度,作为判断患者颅脑损伤程度的重要依据。超敏C反应蛋白对于患者的预后观察亦有重要作用。通过观察64例颅脑损伤患者发现,患者的损伤程度越严重,血清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越高。3超敏C反应蛋白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

相关研究表明,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是造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重要因子。患者血清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与脂蛋白进行结合,则会造成补体系统激活,产生自由基引发血管内膜损伤,导致血管痉挛出现及不稳定斑块脱落等现象。或因超敏C反应蛋白产生动脉内细胞造成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引发血栓产生。有研究表明,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发现,其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与正常人群相比有显著性差距,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因此,可以根据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判断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硬化情况以及病情恶化程度。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越高,患者梗死的范围越广,预后效果越不明显。总而言之,超敏C反应蛋白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临床诊断具有指导性作用。4超敏C反应蛋白对于肾移植肾功能的诊断

研究发现,肾移植患者血清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可以有效反应患者的肾功能恶化情况。在患者发生急性反应排斥现象早期,可通过调节患者的免疫力达到降低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提高肾移植患者的存活率。超敏C反应蛋白的敏感性较高,可通过检测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反映患者的急性排斥程度。研究表明,在肾移植患者中,患者移植肾组织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与肾移植手术后的急性肾功能下降和慢性肾功能下降密切相关。可以将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作为患者急性排斥反应、免疫功能、及并发症产生的重要指标。因此,超敏C反应蛋白可以有效反映肾移植患者的移植肾功能稳定水平。5超敏C反应蛋白对于冠心病的诊断

有不少研究表明,在冠心病患者当中,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越高,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越大。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升高患者出现冠状动脉疾病的几率明显高于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正常患者[1]。通过观察87例冠心病患者发现,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可以有效反映患者心肌损害情况,超敏C反应蛋白与患者冠状动脉恶化程度紧密相连。患者血清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越高,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越大。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与冠心病其他指标检测相比较,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准确性高的优点[2]。因此,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于冠心病的疾病诊断、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恢复具有重要影响作用。6超敏C反应蛋白对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

相关资料表明,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越高,支气管哮喘疾病病情越不乐观。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间,超敏C反应蛋白会呈上升趋势,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反映患者的呼吸道症状情况,患者夜间咳嗽、喘息会影响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支气管哮喘发生后易引发呼吸道炎症的反复刺激,造成炎症细胞加剧,因此,可以通过检测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来判断支气管哮喘疾病具体情况[3]。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中,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可以有效反映患者肺功能减退情况,是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诊断指标。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间,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疾病病情越严重,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越高。综上所述,超敏C反应蛋白是儿童支气管哮喘疾病的重要依据,可根据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判断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及呼吸道炎症程度,超敏C反应蛋白是儿童支气管哮喘疾病的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7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通过超敏C反应蛋白来反映及诊断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病情,为后续的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由于其敏感度,可用于上述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效果评估、预后评估当,超敏C反应蛋白在临床检验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参考文献

[1]闫俊杰,陈旭,刘杰.老年脑梗死与颈动脉斑块及超敏反应C蛋白的相关性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2,14(08):124-125.

[2]代方英.检验超敏C反应蛋白、尿酸及血清胆红素,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诊断率[J].中国医药指南,2012,16(11):326-327.

c反应蛋白范文第2篇

C反应蛋白(C-neactveprotein,简称CRP。早在80多年前,有两位外国学者发现,一些感染了细菌的病人体内会出现一种变化,即细菌的细胞壁上的c多糖体与病人血清中蛋白质发生肉眼可见的沉淀反应。人体血清中这种蛋白质现被称为c反应蛋白。后来发现,人体无论是严重的细菌感染、烧伤、外科手术创伤,还是各种炎症等,c反应蛋白都会发生变化。

C反应蛋白的变化首先可以帮助辨别体内是否有炎症。c反应蛋白可在各种急性炎症、组织损伤、手术创伤、放射性损伤等发作后数小时内迅速升高,并有成倍增长之势。病变好转时,又迅速降至正常,其升高幅度与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因此,cRP被认为是人体急性炎症时反应最敏感的标志物之一。CRP与其他炎症因子如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沉降率和多形核白细胞等具有相关性,尤其与白细胞总数存在正相关。其次它可以帮助辨别呼吸道感染类型。CRP可用于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细菌感染时,CRP水平升高;而病毒感染时,CRP不升高或轻度升高,因此cRP值可以帮助医生辨别呼吸道感染的类型,有针对性地给予药物和治疗。

C反应蛋白同时还是心血管检查的新指标。近年来的研究显示,cRP直接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并且是心血管疾病最强有力的预示因子与危险因子。美国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那些有高水平炎症反应的女性(CRP高于3mg/L),死于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危险性,比高胆固醇血症者还高两倍。而且CRP高的人即使胆固醇水平不高,所面临的中风和心脏事件的风险也相当高。因此,有专家建议,定期进行CRP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心脏疾病的潜在危险。如果检测发现CRP增高,应该引起警惕,控制饮食、适当减肥、戒烟和锻炼身体,可以明显降低CRP的水平。

此外C反应蛋白也可用于脓毒血症等疾病的快速诊断。脓毒血症时体内CRP迅速升高,而依赖血培养则至少需要48小时。细菌性脑膜炎患者体内CRP值也可迅速升高,而其他类型的脑膜炎升高不明显。值得提醒的是,这项指标还可以对恶性肿瘤进行提醒。譬如恶性肿瘤患者CRP大都升高。如CRP与AFP联合检测,可用于肝癌与肝脏良性疾病的鉴别诊断。CRP测定用于肿瘤的治疗和预后有积极意义。手术前CRP上升,手术后则下降,且其反应不受放疗、化疗和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有助于临床评价肿瘤的进程。

c反应蛋白范文第3篇

【关键词】C反应蛋白;儿科;应用

C反应蛋白可以简称为CRP,这种蛋白是一种急性蛋白,在机体后受到细菌感染以及出现组织损伤的情况下,这些蛋白质会出现急剧上升的情况,从而对侵入机体中细菌进行有效的消除,并针对坏死的组织进行清除,使得机体的免疫力可以得到安全的保障。由于C反应蛋白在机体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相关的研究人员也对C反应蛋白进行了长期的研究,而在最近几年,随着各种新型和高效检测手段的发展和应用,使得C反应蛋白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突破,现阶段,相关的人员已经将其应用到临床早期疾病的检测中,尤其是在儿科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下面本文就针对C反应蛋白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究。

1生物学特征

血清C反应蛋白主要是由肝脏组合而成,而在肝脏的合成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白细胞介素1b以及肿瘤坏死因子等。CRP中的相对分子总共有5个亚单位,每一个亚单位均由200多个氨基酸残基所构成,一般来说,利用这些氨基酸残基构成的CRP,呈现出的是一个环形的结构。正常人的CRP值相对来说较低,只有不到0.8g/L,在CRP升高的情况下以及下降的情况下,组织损伤也会有所不同,组织损伤的修复对于CRP的水平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所以,可以利用CRP来对急性疾病进行指标的监测,相较于急性疾病中的各种反应物质来说,CRP在监测中所受到的干扰较少,受到的影响也较低,监测结果也较为准确。

2检测方法

针对CRP进行测定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很多种,通常采用的都是定性以及定量这两种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不具备较高的敏感度,在实际的应用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而随着相关免疫检测法以及比浊法的出现和应用,有效的弥补了定性和定量方法应用的不足,而比浊法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种CRP测定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缩短测定的时间,保障测定的精确性,有效的得出具体的血清CRP值。

3CRP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从CRP生物学的角度进行分析,CRP是一种急性的反应物质,CRP的检定在目前的儿科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CRP浓度的改变情况可以有效的分析出疾病的非特异性变化情况,这种反应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对临床疾病的判定奠定扎实的基础,也能够为治疗观察提供可借鉴和参考的价值。

3.1感染性疾病

3.1.1新生儿感染

新生儿时期所产生的CRP主要是从母体中所带来的,新生儿还是胎儿状态的时候,就带有一定的CRP,但是新生儿的CRP并不是母体经过胎盘传递给胎儿的。针对刚出生3d的婴儿进行CRP的测定,测定结果会显示并没有异常的状态,CRP也没有任何的特异性。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分娩的影响。在新生儿分娩的过程中,其CRP会出现应激性的提升,即使新生儿还没有成熟的免疫系统,也能够在感染急性炎症的时候,肝脏可以实现高校的合成,从而产生大量的CRP,这样就使得新生儿在受到感染后,会出现的CRP值升高的情况。而在新生儿受到的感染不是细菌引起的条件下,也能够使得CRP相应的提高,但是提高的量却相应的较少。通过CRP的测定,结合CRP升高的情况,就可以判断出新生儿感染是否是由细菌所引起。

3.1.2呼吸系统感染

在临床中,针对下呼吸道感染是病毒性感染还是细菌性感染进行诊断的时候,不能够只单单借助白细胞计数以及X线来判定。虽然说在CRP大于4g/L的时候,而病程也在12h以上,基本上就可以判定为是细菌性感染。但是就相关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如果CRP只是单纯的升高,那么就无法准确的判定出感染的类型,同时也无法有效的使用相应的抗生素。

3.1.3中耳炎

在儿科中,中耳炎是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就相关实验证明,CRP如果在8-40g/L范围内,同时再有效的依据微生物的培养监测以及血清学的监测原理,就能够准确的判断出中耳炎的感染类型。这对于急性中耳炎的诊断有着积极的影响意义。

3.1.4泌尿系统感染

在对膀胱炎以及肾炎等进行检验的过程中,CRP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可以准确的指出肾脏受到的损伤程度。如果以死泌尿系统受到细菌性感染的情况,并积极的进行了抗生素的治疗,在此基础上,CRP出现了急速下降的情况,同时也伴有缓慢下降的情况,这就说明,泌尿系统受到了细菌性感染。

3.2慢性炎性改变

CRP能够作为一个理想化的指标来对一些特定的反应性炎症的活动以及抗炎治疗水平等进行充分的反映。CRP值一般都会跟随疾病活动的变化而变化,疾病活动严重程度与CRP值之间有着一定的相关性,而且这种相关性表现相较于ESR表现来说,要更为直观和明显。例如针对风湿性关节炎进行诊断的时候,CRP值的相关性就较为明显。而在对硬皮病以及皮肌炎等炎症进行诊断的时候,CRP值的相关性均无体现。

3.3免疫异常及移植

约40%伴有发热和白细胞增多的免疫异常患者,其血培养证实为细菌感染,CRP增高。因这类患者感染反应弱,发热可能是严重感染的唯一征象,故要结合相关的化验检查。在移植患者,大多数出现排斥反应和急性感染时,CRP均升高。人们发现,CRP不是心脏排斥反应的敏感指标。

3.4手术前后及烧伤

在小儿外科及烧伤患者,对CRP研究较少,一些结果均来自成人。CRP常在术后48~72h升高。若无术后合并症,则CRP值下降,3~7d达正常。若CRP持续不降,则提示继发感染。在烧伤上,CRP与烧伤面积、烧伤深度和感染程度有关。小面积烧伤与大面积烧伤相比,后者CRP明显升高。若不合并感染,1个月内迅速降至正常,若合并感染则CRP再度升高。

4结语

总而言之,CRP在儿科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一些敏感性较强的区域中,能够有效的判别出感染的类型,也能够对组织的损伤程度进行精确的判断,同时也有助于对患者疾病变化情况的观察和患者手术之后反应情况的观测。然而,就现阶段的研究报告来说,C还不能够作为抗生素应用或停用的主要指标,还需要其他指标的配合,从而才能够保障诊断的精确性。

参考文献

[1]刘桂香.C反应蛋白在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技杂志.2012(01)

c反应蛋白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感染;临床应用

各类炎症感染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实验室诊断,也是医务人员处理最多的一类疾病。造成感染的因素很多,目前公认的致炎因子有生物性因子、物理性因子、化学性因子、异物、坏死组织、变态反应等,临床上最常碰到的炎症以细菌等生物性因子多见[1]。血常规是目前检测炎症感染的常用手段,根据患者的WBC以及中性粒细胞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炎症。但血常规的特异性和灵敏性较差,容易受诸多因素的干扰,临床易出现漏误诊。本研究对137例炎症患者进行Hs-CRP的检查,阐述其在检测各类感染性疾病中作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7例炎症感染病例均来自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患者经检测均确诊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感染。根据WBC计数的不同分为三组,并选取13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A组:WBC(4-10)×109/L;B组:WBC(10-20)×109/L;C组:WBC大于20×109/L。对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其中A组患者41例,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16-79岁,平均年龄(41.2±4.6)岁;B组患者53例,男性28例、女性25例,年龄15-78岁,平均年龄(40.5±4.1)岁;C组患者43例,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16-80岁,平均年龄(41.4±4.9)岁;对照组135例:男性69例、女性66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0.1±3.9)岁。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进行比较,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检测前一天晚饭后禁食,检验当天清晨静脉取血4ml,并检验科进行检测。Hs-CRP正常值为(0-10)mg/L,WBC正常值为(4-10)×109/L;中性粒细胞正常值为50%-7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随着中性粒细胞以及WBC的不断增加,Hs-CRP在三组炎症患者中的水平不断上升。A组患者测得Hs-CRP平均值为(7.1±1.5)mg/L;B组为(22.6±11.5)mg/L;C组为(48.9±21.3)mg/L。Hs-CRP在正常对照组中的平均值为(3.1±1.7)mg/L,三组患者Hs-CRP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详见表1。

3 讨论

C反应蛋白(CRP)作为炎症诊断的一项指标,史于上世纪40年代,随着科技的发展,近10年来围绕CRP的研究愈加深入,尤其在Hs-CRP的方面,认为其与CRP拥有一致的检测对象与指标[2]。但相比于CRP,其灵敏度更高,即使体内存在极其微量的CRP,亦能准确识别。目前,我国对于炎症的诊断,主要还是依赖于血常规的检验,特别是WBC以及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决定了临床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很多炎症疾病的早期并没有显著的WBC升高或中性粒细胞的比例的增加,当检测发现血象明显升高时,可能已经错过了临床用药的最佳时期[3]。有研究表明[4],当人体被细菌等感染时,CRP的浓度会在6至8小时内明显的上升,并于24至48小时达到高峰。另外,当炎症感染被控制时,其浓度则会迅速下降,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标,以防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引发的抗药性。

本研究对137例炎症感染患者进行了分组分析,发现即使在患者的WBC或者中性粒细胞处于正常或正常临界时,Hs-CRP已见到明显的上升。而且这种上升的趋势与感染的程度密切相关,当WBC、中性粒细胞升高越明显时,其浓度更呈现迅速增高(P<0.05)。所以,Hs-CRP与传统的WBC计数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但Hs-CRP的灵敏度较高、反应迅速,而且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较小,结果也更能为准确。因此,Hs-CRP可作为一项检验炎症感染的指标在临床推广,与血常规相互配合,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 王辉,李勤,龚志伟,等.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在炎症感染中的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9):1277-1278.

[2] 张晓慧,李光韬,张卓莉,等.C反应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1,05(1):74-79.

[3] 曲林林,丁连安.清蛋白、前清蛋白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普外科病人术后感染的诊断意义[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7,43(2):123-124.

c反应蛋白范文第5篇

【摘要】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PR )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感染、炎症疾病、组织损伤、恶性肿瘤、手术创伤及组织坏死等情况下迅速生高,因此对许多疾病诊断、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均有较好的意义。

【关键词】C-反应蛋白;应用;测定

1 生物学特性

CRP由肝脏合成,白细胞介素1、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是其合成的最重要的调节因子。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极微,当有急性炎症、创伤和冠心病时CRP会升高[1];分子量11.5万~14万,由含有五个相同的未糖基化的多肽亚单位组成,每个亚单位含有18个氨基酸,亚单位间通过非共价键连接成环状的五聚体。CRP不耐热,66度30分钟即可被破坏。正常值一般〈0.8g/L,炎症或急性组织损伤后,4~6h迅速升高,36~50h达高峰,峰值可为正常值的100~1000倍。其半衰期较短,为3~7天[2]。

2 测定方法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放射免疫法(RIA)、荧光免疫法(FIA)、酶联免疫法(ELISA)、比浊法,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比浊法。

3 临床应用

3.1 血管疾病 近来研究表明CRP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中具有预测功能,用新敏感方法检测血浆C-反应蛋白,发现其轻度升高可预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的危险性增加。对早期无症状患者,灵敏度高的血浆C-反应蛋白含量测定实验,才能对心血管的危险做出可靠预测[3]。联合血脂和CRP的水平可用于已为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为冠心病患者的生存预测。高脂血症增加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的危险:对首次心肌梗塞而言,血脂水平和CRP水平的结合可能有很强的预后价值。CPP对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有独立预后价值,是其重要的危险因子[4]。同时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CRP水平的升高主要体现在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阶段[5]。

3.2 高脂血症 长期高血压可造成脂代谢紊乱,从而引起脂质沉着于血管壁而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目前认为,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答性反应,在动脉损伤的早期起保护作用,但当损伤持续存在时应答反应则可演变为过度的炎症,并促进斑块形成。斑块的进展与炎症反应的程度密切相关[6]。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由胆固醇及其它脂质沉着在动脉内膜及内膜下,进而形成纤维脂质斑样或粥样病灶。而在动脉粥样斑块组织中可见到巨噬细胞、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等侵润,而在斑块破裂出则可见到更多的吞噬细胞。吞噬细胞能产生金属蛋白酶,进而分解斑块中的纤维帽部分,使其变薄变弱,从而容易引起斑块破裂,一旦破裂的斑块进入血循环中,有可能会造成血栓、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病理过程的基础,而炎症和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特征[7]。它可以激活各种炎性细胞,从而导致机体的急性时相反应,促使CRP的合成,导致血清CRP的升高。

3.3 类风湿 类风湿早期和急性风湿时,血清中CRP可高达50mg/L,其阳性率为80%~90%,风湿活动明显增多,与血沉增快相平行,但比血沉增快出现的早,消失也快。CRP含量愈多,表明病变活动度愈高。在炎症恢复过程,若CRP阳性则预示仍有出现临床症状可能;停用激素后转阴的CRP又变阳时,表明病变活动仍继续。炎症缓解期和用抗风湿药后,转阴或消失的速度比血沉快,且在贫血和心力衰竭时不象血沉那样易受影响。CRP与r球蛋白和RF呈平行关系,CRP和后两者都呈阴性而ASO升高时,表明机体免疫力良好;反之免疫力降低。同时喻少波等研究也显示出CRP在RA患者血清中升高,CRP与RA关系密切[8]。

3.4 恶性肿瘤 CRP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及结合临床与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另外CRP也是肿瘤患者生存率及手术治疗判断预后的一个有意义的指标。

3.5 感染性疾病 组织炎症时,CRP参与机体反应,尤其是细菌感染其阳性率高达96%,它不受其他因素影响,即使反应低下,常规检查正常的患者,CRP亦可阳性,并随着感染的加重而生高。同时它还有助于细菌、病毒的鉴别。

3.6 在外科手术及ICU的应用 CRP一般在外科手术后第2天升高到高峰,随后迅速降低,5~7天恢复正常。因此对外科手术患者血中CRP的动态观察可作为判断术后是否继发细菌感染的早期指标之一[9]。

3.7 其他方面 在器官移植时,CRP可作为移植后出现排斥反应的一项灵敏和早期的指标,特别是应用于肾移植。CRP水平的动态变化监测继发感染及院内感染监测与控制的有效指标,帮助临床早期发现感染。对糖尿病患者动态测定CRP有助于监测和控制糖尿病感染、血管内皮机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CRP还可应用于一些局部感染如尿道感染、牙周炎、肺炎、血液病等。

综上所述,检测CRP对许多疾病的诊断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及判断预后均有较好的临床意义,但不能只停留在常规单次检测结果的低水平分析,要针对某一疾病,根据临床需要进行全病程的动态检测,将实验室数据及时转化为临床有用的信息,这样才能提高检验和临床的诊断水平。

【参考文献】

[1] 邱清芳,丁兆明,王波涛.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河北医药,2003,25:193.

[2] 简序,王金和,程佩兰.C反应蛋白的临床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4,25(5):47.

[3] Home BD,Muhlestein JB,Carlquist JF,et al.Statin therapy,lipid levels,creactive protein and 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angio graphically severe coronary artery.disease[J].J Am Coll Cardiol,2000,36(6):1774-1780.

[4] Yu H,Rifai N.High sensitivity creacitive protein and atherosclero sisfrom theory to therapy[J].Clin Biochem,2000,33(8):601-610.

[5] 周燕,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山西医药杂志,2006,35(10):917-918.

[6] 贾利敏,黄立新.C反应蛋白的临床应用及预测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14(9):761-762.

[7] Taniguchi H,Momiyama Y,Ohmori R,et al.Associations of plasma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wwith the presence and extent of coronary stenosis in patients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Atherosclerosls,2005:173-177.

[8] 喻少波,王晋平.超敏C反应蛋白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的探讨[J].临床荟萃,2007,22(3):180-183.

c反应蛋白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冠心病;C反应蛋白

文章编号:1003-1383(2007)04-0368-02

中图分类号:R 541.4

文献标识码:A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全身及局部炎症的标志物,已有研究表明在冠心病中存在CRP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其预后相关。本文通过测定CRP水平来探讨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冠心病患者60例为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2004年6月至2005年12月的住院患者,男39例,女21例,平均58.3±5.16岁,均符合1979年ISFC/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直径狭窄≥70%为阳性。将60例CHD患者分为三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3 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19 例;并将CHD组患者按CAG病变不同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26 例,双支以上病变组34 例。对照组30例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均经冠状动脉造影)且排除冠心病的患者。所有病例均排除并发以下疾病者:①感染、肿瘤、免疫系统疾病;②严重肝肾功能损害;③新近手术和外伤;④合并风湿性心脏病; ⑤脑卒中。

2.研究方法 全部研究对象抽取清晨空腹肘静脉血2 ml,采取免疫散射光比浊法测定CRP水平。观察比较各组CRP水平。CRP正常参考值:0~8 mg/L。

3.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验,P

结果

CHD各组患者CRT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且从SA组、UA组至AMI组依次增高(P

讨论

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而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形成过程涉及损伤、炎症、渗出、变性和血栓形成,而且身体其他部位的炎症、损伤、感染也与动脉硬化冠心病有关,因此冠心病与炎症有着密切关系。CRP是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在正常人血液中有微量形成存在,但在急性炎症反应阶段其含量可迅速加1000多倍,是炎症反应过程中敏感、精确的客观指标。有学者提出CRP可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可解释部分冠心病患者无传统危险因素的原因[1]。本研究结果表明CHD各组患者CRP浓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

总之,CRP与CHD病程有密切相关,CRP浓度的增高与冠状动脉炎症反应程度和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并与心脏病事件的发生相关,CRP在预测CHD患者的严重程度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提示对冠心病患者定期或动态检测血清CRP浓度,有利于观察CHD的病程演变情况。

参考文献

[1]张善春.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2,7(1):15-17.

[2]Anderson JL,Carlquist JF,Mahlestein JB,et al.Evaluation of C-reactwe protein,an inflammation marker,and infectious serology as risk factors for coronary disease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J].J Am Coll Cardiol,1998,32:35-41.

[3]Hashimoto H,Kitagaku K,Hougaku H,et al.C-Reactive Protein,early forecast of independent element,increased neck's atherosclerosis rate[J].Circulation,2000,104(1):63-67.

[4]刘艳霞,刘亚丽,张 坡.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症[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3,12(3):287.

[5]李 略,陈国雄,俞晓军,等.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关系[J].中国综合临床,2004,20(10):879.

[6]杨大春,朱 峻,周文兴,等.冠心病炎性标志物检测的意义[J].临床心血管杂志,2004,20(1):1-3.

[7]李 艳,张平安,杨和声,等.急性心肌栓塞患者白细胞介素-6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测定意义[J].临床检验杂志,2000,18(3):188.

(收稿日期:2007-05-08 修回日期:2007-07-02)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c反应蛋白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C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095-01

肺炎为儿童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最常见的肺炎有病毒性、细菌性、支原体感染性。C反应蛋白是在感染和组织损伤时血浆浓度快速急剧升高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1]。CRP在病毒性肺炎中几乎无明显变化,而在细菌性及支原体性肺炎中多有改变。本人就CRP在细菌性及支原体性肺炎中的改变做一分析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于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48例支原体肺炎及60例细菌性肺炎患儿。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1.2 检验方法:两组患儿均于入院24小时内及治疗一周后的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ml,于12小时内离心分离血清。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测定血清CRP,以结果>8mg/L为阳性。

1.3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治疗前MP感染组与细菌感染组CRP比较有明显差异,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表2可以看出,治疗前MP感染组与细菌感染组CRP阳性率比较有明显差异,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CRP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CRP是一种能与肺炎链球菌C多糖体反应形成复合物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具有调节炎症和防御感染性疾病的作用[1]。健康人数值非常低,常

MP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能独立存活的病原微生物,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致病菌。MP感染的免疫学机制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认为由多脏器损害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所致。CRP水平与损伤后组织修复的程度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入院时支原体肺炎患儿的CRP水平(15.8±11.23)明显低于细菌性肺炎的患儿(38.18±18.8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两者CRP的检测阳性率比较(支原体感染为33.3,细菌性感染为91.7)有明显差别,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一周后,两者的CRP水平及阳性率均有明显降低,其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是细菌性肺炎患儿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MP感染性肺炎患儿。

传统的冷凝集实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不理想,支原体抗体检测需要在感染1周后才表现出阳性,C反应蛋白的检查不受条件限制,临床检测方便,近年来临床实践证实CRP定量检测对MP感染的鉴别有较高特异性。本研究证实CRP在支原体肺炎及细菌性肺炎中阳性率有明显差异,并且CRP在降低的过程中细菌性肺炎的恢复程度明显快于支原体肺炎。这符合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潜伏期长、病程长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刘金荣,彭芸,杨海民,等.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表现特征和判断指标探讨[J].中华儿科杂志,2012,50(12):915-918.

[2] 严湘红.血清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意义[J].医药前沿,2012,16(2):194-195. 作者简介 : 熊洁,女,主治医师,儿科学硕士。

c反应蛋白范文第8篇

诊断和监测感染

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疾病常常可以通过CRP升高的程度加以区分。

革兰阴性菌感染可引起最高水平的反应,

革兰阳性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通常引起中等程度的反应

病毒引起的反应最轻。

CRP值可用来监测高危患者组的并发感染,如果作连续监测,甚至能发现与炎症有关联的一些内在情况。

对炎症过程的筛选

血浆CRP浓度的升高是存在器质性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些疾病包括:

伴有细菌感染的急性或慢性炎症;

自身免疫或免疫复合物病

组织坏死和恶性肿瘤

在很多疾病中,CRP的改变早于临床症状。

有时CRP的上升是轻微的,但它总可以指示病变的存在。

评估疾病的活动性

CRP升高的程度反应了炎症组织的大小或活动性。

CRP为10——50mg/L表示轻度炎症,例如局部细菌感染、手术或意外创伤、心肌梗死、深静脉血栓、非活动性风湿性疾病、许多恶性肿瘤和多数病毒感染。

CRP升至100mg/L表示较严重的疾病,它的炎症程度在必要时需要静脉注射,

CRP>100mg/L,表示严重的疾病过程并常表示存在细菌感染。

治疗监控

连续监测CRP,可以用来作为下列情况的治疗监测:

在许多急性感染时最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在高危病人缺少微生物学诊断时,进行抗生素治疗。

在CRP下降至正常时,中断抗生素治疗。

在有些难以进行临床评估的风湿性疾病中,快速选择合适的抗炎治疗

根据CRP水平的变化来决定抗炎药物的剂量。

并发症的监测。

预后价值

持续升高的CRP值表示炎症无好转,常是治疗失败和预后差的证明。

C—反应蛋白测定和白细胞计数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敏感对比

摘要

目的 探索C—反应蛋白(CRP)测定与白细胞计数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敏感作用。

方法 本文对180例已确诊为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病人,同时进行C—反应蛋白(CRP)测定和白细胞计数。

结果 有168例病人C—反应蛋白(CRP)为阳性(>=11.0mg/L),占93.3%;白细胞计数增高(10.0∽33.0x109/L)有134例,占74.4%;在46例WBC计数<10.0x109/L的患者中,也有34例C—反应蛋白(CRP)测定结果为阳性(>=11.0mg/L);只有12例WBC计数在4.0∽6.0x109/L的患者,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为阴性<=11.0mg/L。

结论 二者对细菌性感染起着协同诊断的作用,但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比白细胞计数对诊断更为敏感。

关键词: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细菌感染性疾病

C—反应蛋白(CRP)时一种急性时相性蛋白,1930年Tillet和Francis首先发现于急性肺炎患者的血清中,能与肺炎链球菌菌株C—粘多糖发生沉淀反应,是一种急性炎症反应指标;CRP具有主要调节器作用,能与广谱细菌和组织膜结合,提高吞噬细胞活性和运动能力,促进对各种细菌和异物的吞噬,起着修复组织和消除炎症的作用,CRP与WBC存在呈正相关,在疾病发作后数小时CRP的含量迅速升高,持续时间与病程相仿,病变消退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在WBC、中性白细胞核象变化、ESR和CRP四个指标中,CRP是比较敏感和实用的指标,对临床上细菌感染有一个先驱的预报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检测对象选用70例健康人年龄在2月∽86岁作对照组,其中有12例婴幼儿WBC计数在(10.0∽15.0)x109/L;其余WBC计数均在(4.0∽10.0)x109/L;180例经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疾病的住院病人。

1.2 仪器与试剂对CRP的测定方法:免疫比浊法,试剂有上海申能-德赛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4661/23475;标准液批号:600010559;仪器日立7170S自动生化分析仪;白细胞计数采用日本东亚公司生产的 三分类白细胞分析仪,试剂为随机携带,质控品批号:50870801。

1.3 方法 检测前分别对日立 和 按操作指南作充分保养,并用CRP标准液对日立7170S进行定标,定标后,再用专用的质控品对以上两部一起进行质量监测。做好上述准备工作后,分别对70例健康人和180例经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疾病的病人标本进行WBC和CRP含量测定,并记录其检测结果。

2 结果

正常人、细菌性感染组血清CRP测定及WBC计数的对比关系见表。

表 正常人、细菌性感染组血清CRP测定及WBC计数的对比关系

如表所示在180例细菌感染患者中,WBC升高为134例,占74.4%;WBC正常者为46例,占25.6%;CRP升高(阳性)者168例,占93.3%;CRP正常(阴性)者为12例。占6.7%;在134例感染病人中,WBC计数在(11.0∽33.0)x109/L的有124例,CRP测定均为阳性,且升高幅度与WBC呈正相关;WBC计数在(10.0∽11.0)x109/L有10例,CRP测定也均阳性;在46例WBC计数<10.0x109/L的患者中,也有34例患者CRP测定为阳性,占18.8%;只有12例WBC计数在(5.6∽7.8)x109/L的患者,CRP测定为阴性,占6.7%。

3 分析与讨论

3.1 分析从正常人、细菌感染组血清CRP测定及WBC计数的对比关系表可知CRP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优于WBC计数,主要是由于:(1)正常人群中由于WBC的生理变化,特别是年幼儿童的白细胞数变化大,有17.1%>10.0x109/L,而CRP阴性(<10mg/L),属健康范围。(2)有些患者原本白细胞基数低,平时为(4.0∽5.0)x109/L,感染时上升到10.0x109/L,尚属正常范围,而CRP却升高超出正常范围(阳性),可有助于诊断。(3)老年人对疾病反应能力差,感染后白细胞总数不能相应升高,而CRP却超出正常范围呈阳性,也协助临床诊断。

3.2 讨论 CRP作为细菌感染指标与WBC计数相比,CRP对诊断更加敏感,主要有以下几点:(1)感染时反应速度:WBC升高较慢,治疗后变化缓慢;而CRP变化较快,几小时可见升高,随着治愈,1周内恢复正常。(2)影响因素:WBC易受年龄、日间变化、妊娠与分娩、药物治疗等因素影响;而CRP不受生理、免疫状态、药物治疗等影响。(3)相关疾病的活动性:WBC量的变化不能反应疾病的活动性;而CRP量的动态变化能反应疾病的活动性。

c反应蛋白范文第9篇

关键词 C反应蛋白细菌性肺炎非细菌性肺炎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能和肺炎球菌细胞壁中的C—多糖发生特异性沉淀反应的急性相蛋白,它对外来病原体和伤害的细胞具有非特异的识别功能,能结合于损害的部位,去调动血液中体液和细胞的效应系统的互相作用,清除外来病原体和伤害细胞,加快人体康复[1]。在炎症或组织损伤后2~12小时血中浓度即可升高,较正常值增高10倍或上百倍,几乎与炎症和组织的损伤程度呈正比,经合理治疗后3~7天降至正常,因此CRP可作为许多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指标。本文通过监测155例肺炎患儿CRP水平,探讨其在儿童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12月收治肺炎患儿155例,年龄6个月~9岁,平均7.1岁。

检测方法:①肺炎分组:所有患儿均清晨漱口后深咳留取痰液进行普通细菌培养用以鉴别细菌性和非细菌性肺炎,菌株采用API条鉴定。②CRP测定:采用全血快速CRP分析仪(Quik Read CRP)及配套试剂进行测定,严格按操作说明进行操作。

统计学处理:资料采用SPSS11.0数据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两组患儿CRP结果,细菌性肺炎组CRP含量明显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见表1。

组别例数CRP含量(mg/L)细菌性肺炎9825.4±8.4非细菌性肺炎576.7±3.4 注:与非细菌性肺炎组比较,P

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由肝脏合成,到目前为止被认为是一项敏感而客观的炎症指标,不受年龄、性别、贫血等因素影响,能真实反映病情,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本文结果表明:细菌性肺炎患儿CRP明显增高,并随着感染加重而升高,经合理治疗后CRP显著下降。而CRP在大多数非细菌性感染中血清浓度变化不大或基本保持不变,这是由于大多数病毒感染力是在机体细胞内进行的,而完整的机体细胞膜上缺乏暴露的磷脂蛋白质,不能触发CRP产生和结合[2]。因此,病毒性肺炎患儿CRP大多正常,即使少数升高也不明显。CRP测定在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性感染组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

CRP大多在炎症进程开始后6~12小时可以检测到,因为CRP通常在细菌感染后增高,而非细菌性感染时大多不增高或轻度升高,所以可用来作为细菌和非细菌性感染的一个首选指标。CRP浓度8mg/L通常可以认为是两者的分界点,细菌性肺炎大多超过此限,而病毒性肺炎很少超过。因此测定CRP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因为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是无效的。动态测定肺炎儿童血液中的CRP可作为为鉴别细菌性肺炎和非细菌性性肺炎的依据,并根据CRP的变化指导临床治疗。CRP还可以用于监测对治疗的反应及是否合并并发症。细菌性肺炎经合理治疗后显著下降,若升高的CRP下降后,又出现第2次升高,应考虑加大抗生素量,在病毒或其它病原体感染患儿CRP明显增高,可考虑合并细菌感染。因此CRP可以指导临床用药。

参考文献

1冯仁丰.急性相和C—反应蛋白.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9,14(5):258—260.

c反应蛋白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房颤;高敏C反应蛋白;合并症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5.081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是指心房失去正常节律的心电活动,心电图表现为不规则的颤动波,频率为350~600次/min,心室律不规则。据国外报道,普通人群中房颤的患病率大约是0.95%[1],而国内报道我国约有800万房颤患者,并且其患病率正呈现着上升趋势[2]。房颤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多种并发症,如脑血栓、周围血管栓塞、诱发心衰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生命,据报道房颤患者的死亡率大约是正常人的两倍以上。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确诊的房颤患者120例进行分组分析,以期了解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房颤预后、复发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在本院住院的房颤患者120例,年龄45~80岁,根据房颤的分类方法将确诊的房颤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组48例,年龄(58±7)岁;持续性房颤组72例,年龄(57±7)岁。对照组选择同期住院的非房颤患者52例,年龄42~83岁,平均(56±6)岁。三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抽取住院期间空腹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采用胶乳比浊法。仪器为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为芬兰Oriou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试剂盒上说明操作。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以P

2结果

2.1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对照组hs-CRP水平分别为(4.78±1.19)mg/L、(7.91±1.21)mg/L、(1.29±0.85)mg/L,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三组不同房颤危险因素患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房颤患者不同合并症之间的hs-CRP的比较

组别 风湿性瓣膜病 高血压 冠心病 孤立房颤

对照组(n=52) 13 30 9 0

阵发性房颤组(n=48) 10 24 6 8

持续性房颤组(n=72) 11 37 12 12

hs-CRP

(mg/L) 5.26±1.18 4.71±1.05 5.34±1.20 4.13±0.92

3讨论

心房颤动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严重的并发症威胁着人类健康,比如脑栓塞、心力衰竭等,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随着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最近发现炎症反应在心房颤动发生、发展及复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炎症因子中的C反应蛋白(CRP)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子。其在肝脏合成,由5个非共价键亚单位组成的环状五聚体。正常人体含量甚微,当遇到炎症、组织损伤时可以迅速升高,24~48 h达高峰。由于其在正常人血液中含量甚微,本研究利用常规CRP检验方法测出hs-CRP的变化,了解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的密切联系。

Frustaci[3]对12例常规药物复律的孤立房颤患者的心肌组织研究发现,心房组织具有炎症变化,广泛炎症细胞浸润说明房颤患者心肌存在炎症反应。随后Aviles等[4]通过测量5806例CRP基线水平,评估CRP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并随访7.8年,结果发现CRP水平不仅和房颤的发生有关,而且能预测患者未来发生房颤的风险。Chung [5],Schnabil 等[6]的研究发现,房颤患者的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持续性房颤患者的hs-CRP显著高于阵发性房颤患者,说明炎症反应指标CRP和房颤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炎症是引起房颤的危险因素之一[7],CRP作为一种炎症指标,可以间接反映局部炎症反应。当心肌发生炎症反应时可以产生CRP,其与补体结合后激活补体系统,促进局部炎症反应,损伤心肌细胞,进而引起心律失常。庞伦祥等[8]研究同样发现,持续性房颤组的hs-CRP显著高于阵发性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得出hs-CRP的浓度与房颤持续时间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同样有研究表明,房颤患者的hs-CRP与年龄、左心房内径成正相关,提示炎症可能通过影响心房的结构重组导致房颤的发生发展[9]。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过程,但是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如下几个方面有关:hs-CRP特异性结合心房肌细胞表面的磷酸软磷脂,抑制肌浆网钠钙交换,使细胞膜功能异常,使细胞内钙离子超载[10],心肌细胞膜钙通道激活减少,钙通道表达下调,动作电位时程缩短,不应期相应缩短,细胞提前激动,促进功能性折返的形成和房颤的维持。心房肌炎症时可以直接影响膜电位的维持和平衡,导致心房电重构,诱发心房颤动。血清hs-CRP浓度增高,诱导心肌间质纤维化,而纤维化的心肌有利于形成多子波折返,致使心房颤动发生。炎症反应可以是心房结构重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致心房组织重构。CRP还与阵发性房颤的转归密切相关,其浓度越高转复为正常心律的可能性愈小。

高敏C反应蛋白的升高可能参与房颤的发生、复发和维持。检测房颤患者hs-CRP水平,对了解转复为正常心律的患者以后复发预测,阵发性房颤患者的转复正常心律的可能性,及房颤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Go A S, Hylek E M, Philips K A, et al. Prevalence of diagnosed atrial fibrillation in adults national implications for rhythm management and stroke prevention: the anticoagulation and risk factors in atrial fibrillation (ATRIA)study[J]. JAMA,2001,285(85):2370-2375.

[2] 周自强,胡大一,陈捷,等.中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7):491-494.

[3] Frustaci A, Chimenti C, Bellocci F, et al. Histological substrate of atrial biopsies in patient with lone fibrillation[J]. Circulation,1997,96(4):1180-1184.

[4] Aviles R J, Martin D O, Apperson-hansen C, et al. Inflammation as a risk factor for atrial fibrillation[J]. Circulation,2003,108(24):3006-3010.

[5] Chung M K, Marin D O, Sprichir D, et al. C-reactive protein elevation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arrhythmias[J]. Circulation,2001,104(24):2886.

[6] Schnabil R B, Larson M G, Yamamoto J F, et al. Relation of multiple inflammatory biomarkers to incident atrial fibrillation[J]. Am J Cardiol,2009,104(1):92.

[7] Sata N, Hamada N, Horinouchi T, et al. C-reactive protein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Is inflammation a consequence or a cause of atrial fibrillation?[J]. Jpn Heart J,2004,45(3):441-445.

[8] 庞伦祥,梁永华,何劲松,等.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在心房颤动中的作用研究[J].广东医学,2006,27(7):1042-1044.

[9] 王晓波,邓万俊.不同临床因素时慢性房颤患者血浆hs-CRP、IL-6的浓度变化[D].南华大学,2007:1-48.

[10] Hack C E, Wolbink G J, Schalkwljk C, et al. A role for secretory phospholipase A2 and C-reactive protein in the removal of injured cells[J]. Imnunol Today, 1997,18(3):111-115.

上一篇:超敏c反应蛋白范文 下一篇:白蛋白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