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年级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5 22:18:21

毕业年级论文

毕业年级论文范文第1篇

(1)巩固过直线上一点做直线的垂线。(2)学会画三角形。(3)在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能迅速找出隐藏的高。(4)为学生辨析“任何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提供直接直观的材料。总之,我在复习每一部分知识时,不仅让它有主干,有分支,还尽力让它长出叶子来,使这棵树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枝繁叶茂的印象。

二、抓差培优想方法,激发兴趣

任何阶段的数学复习,都有一部分学生很消极,优等生认为反正我都会,老师再讲还不是那些知识,学困生想反正我不会,复习的知识点多了更学不会,还不如破罐子破摔。面对这两部分学生我想了一些办法来调动他们的复习积极性。

1.分层教学,分层布置作业

练习题的设计既考虑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照顾到两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基础题也有拓展题。比如,只给优等生点拨或学生在课堂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课后交流再请老师指导,课上一般不讲解,而学困生只要求做基本题。有时候设计一题多解的题,要求学困生能想出一种方法就行,而优等生必须想出多种方法,并且讲出根据。

2.班级成立“一帮一”的帮学活动优差搭配。

课堂做练习时,优等生速度快,自己做完后观察同桌做题的思路及方法及时指导,这样既节省了等待时间,又让优等生这种优势资源充分利用。

3.多鼓励,少批评

学生做题时出现好的做法及时表扬,说明对这一知识点理解得非常好。留心观察学困生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告诉他某某知识你会了,继续努力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

4.经常做思想教育工作

以身边熟知的人及有些数学家为例,讲他们小学数学不及格,后来成为人才的故事,从而教育学生数学学得不好并不是脑子笨,而是因为学习方法有问题导致的,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试一段时间,看有没有改变,用以改变因父母或老师教育方法简单而导致的自甘落后的学

三、精选习题提效率,落实细节

说到复习,我们很容易想到做题,但为了避免题海战,我都要在课外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心地挑选习题和考试题,力争每一道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每年的复习,我尽量做到习题少而精,让学生把每一道题都能消化理解,让每一道题都能发挥它最大的效能。筛选习题要放在知识的重难点上、思维的发散点上、题型的变化处、习题的对比处、与生活联系紧密处。如,挑选对比题、辨析题,可以使学生去伪存真,分辨形似而做法截然不同的题;选择一题多解的题,可以让学生扬长避短,发现别人解题方法的精妙,开拓自己的思路;筛选一题多果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精选了习题,详细做出每道题的批改记录,记录出每一道题有没有学生出错,错了几人,哪几个出错,这样更好地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做精心的讲评,目的也明确,教师在讲评时心理也一清二楚,可直接针对出错的学生,了解他们出错的原因。有时把学生的典型错例展示出来让学生辨析,使学生能更深入理解题意和掌握分析方法,从而让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投入较多的精力,让学生利用少量的时间收到最大的效益,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让学生学得轻松,效果好。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生是在变化的,教师的观念在变化,教材也在变化。我认为只要是适合学生的方式,能够真正提高学生复习效率的,而且也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就是好方法,即使某些方法自己不是很适应但对学生的提高很有好处,也可以积极采用。

毕业年级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毕业论文;质量改进;规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240-03

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大学生大学阶段学业的总结,又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和思维活动的成果展示。因此,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质量,无论是对大学生个人的成长,还是对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着很大问题,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到三年级期间,学生的学习时间基本被课堂教育所占满,到了四年级期间,许多学生又忙于求职、报考研究生,对于本科生重要学习阶段的毕业论文写作难以重视,再加上学校只将毕业论文写作安排在四年级期间,无论精力和时间,大学生们都难以做好毕业论文。于是,许多学生往往采用网站上下载、书本上摘抄等方式来拼凑论文,再加上论文写作时间短促,毕业论文的格式规范不受重视,使得毕业论文的质量往往难以保证。这些行为谈不上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相反,还会严重败坏学风。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内蒙古师范大学,而且,在其他高校也是一种普遍现象。

一、内蒙古师范大学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方案

针对大学生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各高校也采取了不少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有些高校从本科一年级起,就要求学生练习写作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的论文,每学期一篇,完成七篇后,始得申请撰写毕业论文,实为提高毕业论文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一项有力措施[1]。作为内蒙古地区一所培养师范学生的本科院校,内蒙古师范大学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质量问题,也摸索出了不少有效途径。以该校历史文化学院为例,要培养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扎实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理论外,还要求学生具备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即能够完成一篇高水平的毕业论文。2006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出台了《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化管理细则》,对历史学专业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实施过程化训练,具体做法就是实行论文指导导师制——本科论文写作四年的论文指导模式。这一模式的含义是指学生从入学后的第一篇学年论文到毕业时的学士学位论文都由同一位指导教师相对稳定地进行指导,实行四年不间断的指导模式。具体做法是:第一年学年论文:论文索引。导师根据学生的兴趣与学生共同选定研究方向,确定论文题目,并指导学生做好论文资料搜集工作,写好索引。第二年学年论文:撰写研究综述。在做好索引的前提下,通过阅读材料撰写研究综述。内容包括该论文的研究现状、不足、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第三年学年论文:选定题目撰写专题论文。在研究综述的基础上,选定学年论文题目,撰写论文。第四年专业毕业论文:把三年级的专题论文深化成专业毕业论文。通过进一步地搜集资料充实内容,反复修改,深化成专业毕业论文。以2010届历史学汉班一名学生的论文写作为例,该生于一年级写了题目为《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的雪灾对经济的影响》文献索引;二年级写了题目为《近二十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雪灾研究综述》;三年级写了《1947—1987年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雪灾及其对畜牧业经济的影响》;四年级的毕业论文为《浅析1947—2008年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雪灾对畜牧业经济的影响》。从论文的题目可以看出该生四年的论文基本围绕着同一课题撰写,很有连贯性。这些规定的出台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作风。因为,要做好一篇论文,学生们必须要有高深的专门知识。这就促使他们从大学一年级开始,专心地学好本专业的知识,根据论文研究的方向,有意识地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运用自己所学的本学科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样能够使学生受到系统的完整的科学研究训练,同时,也达到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对于这一改革及其效果,历史文化学院教师的认识是肯定的。据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55.5%的教师认为这项改革很有必要,效果很好。另外45.5%的教师认为这项改革是必要的,效果良好。[2]经过几年的实践,“本科生论文写作四年的论文指导模式”得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一方案也相继被该校其他院系所采用。实践证明,论文写作过程化比学生在四年级一年仓促撰写毕业论文要好得多,既减轻了学生做毕业论文的困难,也降低了教师的指导难度,是循序渐进的模式。

二、历史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这一模式效果明显,但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由于时间较短,许多问题并不会得到彻底的解决。不少学生在写作论文时仍旧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

1.论文题目选择不当,造成论文写作的困难。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每学年第二学期时,就要求一年级各班级学生报送自己的论文选题方向,不少学生由于专业知识不够充实,选题仓促,所选题目要么过大,要么空泛,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困难重重,不得不中途改换题目,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甚至无法完成论文写作,只得延期答辩。

2.导师对论文指导不够精细,一些论文仍存在抄袭现象。一般情况下,历史文化学院教师每人指导各年级学生的学年论文总共6~10篇(还不包括毕业班学生的毕业论文),负担比较重。而且,每个教师的研究方向各不相同,无法同学生选择的论文研究方向完全一致,教师本人还有课业、科研负担,甚至,一些正高和副高职称的教师还有研究生的论文需要辅导,由于精力有限,不少老师无法精心辅导本科学生的论文,对一些学生的论文写作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不少学生论文出现问题时,教师却往往没有发现。

3.不少学生学习态度不够严谨,对毕业论文写作采取应付措施,论文粗制滥造。目前,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非常激烈,不少大学生在入校之初,就开始谋划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对于大学的课程学习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往往对计算机、英语,甚至驾驶等技能方面的学习投入了很大精力,本专业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样的结果使得学生专业知识浅薄,对于反映本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的毕业论文,采取东拼西凑甚至抄袭的方式来完成。学校为了毕业生就业率考虑,没有对学生严格要求,往往对于这些行为睁只眼闭只眼,使得一些粗制滥造的论文顺利过关。

三、毕业论文指导方案的改进措施

对于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历史文化学院也不断采取一些新举措,试图纠正这些不良倾向。为此,2011年11月,历史文化学院召开教师工作会议,商讨历史学专业论文写作的改革问题。不少教师提出了新的建议。笔者就此提出了一些对策。

首先,毕业论文选题所具有的可行性原则,要求学生所选题目要专业对口、可控性要大。因此,对于一些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期间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有一些盲目性的问题,学院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选题方向,就如同科研工作者在申报国家或省部级课题时,都有一定的选题方向一样。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为一些没有确定研究方向的学生提供一个参考,同时也不限制学生自由选题,可以避免学生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时陷入误区,增加了写作的难度。其次,在学生初步确定论文方向后,根据学生的选题,结合教师的教学研究方向,给每个老师分配与其教学研究方向大概一致的学生毕业论文,做到教授中国史的教师能指导有关中国史的论文,世界史教师指导有关世界史的论文,近现代史教师能指导近现代史的论文。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每个教师负担的论文数量多寡进行调剂,做到平均分配。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论文时,在学生的论文方向与自己的研究课题一致的情况下,也可将学生纳入自己的课题组中,教师根据研究需要,可分派学生一些任务,如查阅搜集资料等。这样,通过课题研究实践,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又可高质量地完成学生的毕业论文。再次,学年论文与学生的各项荣誉以及就业、升学挂钩。作为毕业论文一部分的学年论文,学校可考虑提高学年论文的学分值,计入学生每学年的学习成绩之中。在评选各项奖学金中,也应将学年论文成绩作为参考标准,促使学生重视论文的写作。同样,学校也应考虑到学生的现实需求,毕业论文成绩与学生的就业和深造结合起来,毕业论文成绩可在评选优秀毕业生等各项荣誉中作为参考标准,成绩优秀者在报考本校研究生时可免试推荐。最后,学校需要完善对毕业论文的规范管理。主要是规范有关论文的写作标准,杜绝论文写作中的弄虚作假现象。在此方面,不少高校采取了措施。“北京化工大学探索构建了大学生论文写作‘三位一体’措施性保障机制,包括构建论文写作学术委员会、论文写作指导中心和论文写作标准化参照体系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诚信教育”[3]。这一措施关键在于使学生们端正论文写作的态度,这也可作为其他高校参考的一种管理方式。就内蒙古师范大学而言,各学院也应建立论文写作委员会,委员会的工作除了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之外,主要是监督检查学生的论文,凡是发现有抄袭现象的,要有相关的纪律处分,做到及早预防。

总之,毕业论文是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最主要的环节。通过学校各种有效的改革,不仅提升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更重要的是能改变学生只重视考试,敷衍论文写作的态度,使他们认识到论文写作也是认识问题、参与实践、培养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更能在高校大学生中创造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

参考文献:

[1]林晨.21世纪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要义[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2.

[2]白玉双.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过程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9).

[3]张进明.改进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研究,2005,(8).

毕业年级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无级差;讲座;毕业论文;指导模式;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7-0157-03

毕业论文是大学毕业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方法、技能,就某一专业内容展开充分阐述的学术性文章。毕业论文的写作既是对大学毕业生在学期间所学知识的综合性考查,更是对学生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测评手段。然而随着高校教学形势的变化,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不仅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重要性缺乏认识,而且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更面临着指导任务大量化、指导时间集中化、指导形式封闭化、指导内容重复化等一系列问题。为此,笔者结合近几年来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实际,提出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并对其运行机制做具体分析。

1无级差讲座式指导模式内涵及其特征

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是指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消除受指导学生的年级差别,并将其组成一个毕业论文写作学习集体,在集体讲座形式下指导老师与所有受指导学生共同研讨毕业论文写作,实现受指导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性研究能力培养的论文指导形式。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不仅是对当前财经类本科生毕业论文一对一式毕业论文传统指导模式的纠正,也是对单纯群组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发展完善。总体上来讲,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1.1消除受指导学生年级差别

传统意义上,毕业论文指导的对象大多是大四本科生。尽管大四本科生接受论文指导意愿明确,但是由于指导学生范围具有一定的限定性,容易导致部分论文写作知识跨期重复指导。而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强调消除受指导学生年级差别,旨在实现毕业论文写作通识知识的跨期传播。当然消除年级差别也并不意味着所有年级专业学生同时介入论文指导,参与无级差讲座的受指导学生主要仍是由已进入专业课程学习的本科生构成。

1.2采用讲座形式

新模式中的讲座形式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师课堂讲授,而是让受指导学生就正在研究的论文内容进行讲解,或对研究工作进展进行汇报,主要采取学生主讲、集体讨论与教师点评参与的方式来实现对论文写作的指导及研究进度的把控。采取这种形式的转变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要降低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的主导地位,多让受指导学生主动参与,增强学生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要通过学生主讲形式增强毕业论文写作的非淘汰性环境压力。

1.3实现阶段性循环指导

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中,由于采用无级差的特点,客观上会成倍增加参加讲座学生人数。同时,新指导模式中采取学生主讲的形式,也使得每次主讲学生人数受限。因此,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引入阶段性循环指导方式,一方面采取让高年级学生优先主讲的原则,并积极推动低年级同学认真参与讨论。另一方面实行高年级带低年级,老同学带新参与同学的方式,逐渐形成参与讲座指导学生“自学――讨论――主讲”的参与指导过程,并随着每年毕业生毕业交替实行阶段性循环指导。

2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运行机制

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运行机制

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就其目的而言,既要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又要增强论文指导的有效性,是对财经类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新探索。为达到这一目的,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分别根据同辈学习理论及PDCA质量控制模式构建了阶段循环学习与论文质量循环控制的双循环运行机制,并同时采取了形式监督、问题备案、资源开放三种制度保障,形成“2+3”指导模式运行机制来提高论文指导的有效性及毕业论文质量,具体如图所示。

2.1循环学习机制

根据同辈学习理论,同辈群体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在有意建构的指导环境中,学生间相互作用可以激活自身知识,甚至会引发知识重构而形成新认识,从而有助于学习。循环学习机制是基于同辈学习理论而提出的实现受指导学生自我学习的协调运行方式。循环学习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小循环,表现为同年级受指导学生间的循环式汇报、讲授。个体小循环主要着眼受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涉及知识、方法的群体交锋及碰撞,激活受指导学生研究思路。二是年级大循环,主要表现为不同年级间的交替指导、循环推进。年级大循环主要着眼受指导学生论文写作通识知识的跨期传递。

2.2循环控制机制

循环控制机制是基于PDCA质量控制模式提出的师生间互助学习以把控毕业论文质量的协调运行方式。单一年级毕业论文的质量控制:一是师生共同制订计划,明确论文写作的任务计划及无级差讲座的计划安排,二是分解阶段计划安排目标,督促落实阶段性学习目标及研究重点;三是按计划进行无级差讲座,汇报检查毕业论文研究进展状况,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四是结合汇报中呈现问题,检查学生论文修正情况。而在跨期指导过程中,低年级学生在逐步升级同时依然遵循PDCA原则,早期――明确总体计划,析出阶段性安排;中期――“同辈学习”主导,自学论文写作通识,参与无级差讲座讨论;后期――明确研究内容,利用无级差讲座汇报研究;末期――检查、整改毕业论文。

2.3形式监督制度

形式监督制度是指通过无极差讲座程序安排及规范要求,提高毕业论文指导严肃性的制度安排。引入形式监督,目的在于增强无级差讲座的外部压力,以非淘汰性环境压力督促学生积极准备汇报内容,严肃对待论文指导。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形式监督制度是促进循环学习机制及循环控制机制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从监督、督导的具体形式来看,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程序性安排,如引入讲座主持人、汇报内容事前要求、汇报时间控制安排等。二是规范性要求,如汇报人汇报形式规范、汇报发言规范、讲座讨论规范、讨论记录规范等。

2.4问题备案制度

设立问题备案制度主要着眼于配套循环学习运行机制,提高PDCA控制效率。问题备案制度的设立目的旨在无级差讲座过程中,就学生汇报研究内容及师生间讨论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备案,以保证同一学生在毕业论文指导的循环学习及循环控制机制下指导连续性。问题备案制度在无级差讲座过程中的具体外在表现,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在无级差讲座过程中在规范形式上引入问题讨论记录员,负责研究问题备案;二是在无级差讲座过程中在汇报发言规范上要求汇报讲座学生先就备案问题解释,再汇报研究新进展。

2.5资源开放制度

设立资源开放制度主要着眼于毕业论文通识知识的同辈学习及跨期传播,同时兼顾鞭策学生同届论文写作进程。资源开放制度在开放资源内容选择上主要侧重于三个方面:一是侧重于毕业论文写作通识资料共享,如毕业论文写作方法及技巧、优秀毕业论文样板、毕业论文写作格式要求等;二是侧重于学生阶段性研究进展内容共享,如开题报告内容共享、讲座汇报内容共享、论文初稿共享;三是侧重于指导教师对论文研究状况及改进意见等内容评价的共享。通过这些论文写作资源及内容的共享,一方面使得学生能自学论文写作通识,另一方面使得学生明了一篇合格论文的写作要求,便于学生自我进行修正。当然,受指导学生的阶段性研究汇报内容的共享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学生的论文写作计划起到督导作用。

3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阶段性实施设计

一个完整的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过程是以低年级学生介入无级差讲座开始,以其完成毕业论文为终止。从阶段安排上来看,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3.1初期介入阶段

初期介入阶段是指低年级学生初步参与到无级差讲座,并逐步对毕业论文写作与指导形成感性认识的过程阶段。初期介入阶段要达到的目标:一方面了解无级差讲座的形式,另一方面能合理制订出论文写作的总体计划以及各阶段的分期目标。在介入时机上,初期介入一般可选在大三学年的第一学期。而在初期介入阶段的介入形式上,低年级学生原则上以刚进入专业知识学习后的学生为主体。因其对专业认知程度不一,故在无级差讲座中通常以旁听者身份介入。在参与讲座过程中,低年级学生的参与方式以听讲座为主、以提问题为辅。

3.2选题指导阶段

选题指导阶段是指对初步了解无级差讲座的低年级学生,进一步导向论文写作,完成论文选题的过程阶段。选题指导阶段旨在达到明确论文选题,提出论文写作提纲的目标。在此阶段上,学生一般通过“讨论+讲座”的形式参与无级差讲座。在介入时机上,选题指导一般可选在大三学年第二学期。此阶段前期以讨论为主,旨在帮助学生厘清论文研究对象及写作方向;阶段后期通过一到两次汇报讲座,把控毕业论文写作框架。这一阶段任务的重点在于:一是明确什么是符合专业方向的选题。尽管这也是阶段前期的讲座展开的重点,而在实际讲座进行中由于高年级同学汇报讲座及指导教师的汇报点评介入,往往低年级学生只要积极参与讲座讨论便会逐渐把握住论文的选题方向。二是明确自己拟研题目的内容框架。对于经济管理方面的毕业论文写作,笔者提出了2W1H框架明确方法――for What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Why为何有这样的问题存在;How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论文内容框架的确定要求采用学生讲座汇报形式,不仅有助于向指导教师阐明写作意图,而且还有助于学生自我厘清写作思路。

3.3论文撰写阶段

论文撰写阶段是指导学生按研究框架完成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阶段。论文撰写阶段旨在指导学生初步完成论文研究及初稿撰写。在介入时机上,论文撰写阶段一般可以选在大四学年第一学期来进行。在此阶段的参与形式上,学生一般通过汇报讲座的形式。这样的形式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通过汇报的方式向指导教师展示论文研究状况,另一方面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论文写作进程监督作用。同时,在这一阶段也是新一批低年级学生介入无级差讲座的阶段。新一批低年级学生在这批学生的论文撰写阶段进行过程中又可以通过参与旁听、参与讨论的形式,了解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

3.4论文完善阶段

论文完善阶段是在学生完成初稿撰写基础上对论文进行完善修改的过程阶段。论文完善阶段旨在优化毕业论文内容、规范化毕业论文。在介入时机上,论文完善阶段可以选在大四学年第二学期来进行。在此阶段的参与形式上仍然以学生汇报讲座的形式进行。由于在这一阶段同时将新一批学生引入选题指导阶段,因而论文完善阶段会同时针对新旧两批学生展开指导。但对指导教师而言,毕业论文指导活动将在把控高年级学生毕业论文修改完善的同时,更侧重于新一批学生的论文选题指导。

综合上述毕业论文的阶段性安排可见,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的指导模式重点其实在于树立“自学+指导+演练”的阶段循环学习与教师PDCA论文质量循环控制的双循环运行机制。这使得无级差讲座指导模式既吸收了群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优点,实现了受指导学生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以及相互监督的目的,又通过讲座式研讨形式,增加了受指导学生的非淘汰性环境压力以及调动了受指导学生的写作主动性及创新性。

4运用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4.1突出重点,抓主要环节

尽管无级差讲座式指导模式在阶段安排上包括四个阶段,但对于学生而言,每个阶段的任务要求并不相同。因而,对于指导教师而言,指导工作的重心也存在差异。从阶段性安排来看,每届学生的辅导重点阶段在选题确定及论文撰写阶段,事关学生论文的可行性及研究展开,故也是指导教师的主抓环节。而且指导教师通过主抓这两个阶段指导工作,在无级差讲座的形式下会为低年级学生提供参考和借鉴。特别是在论文撰写阶段的强化指导有利于低年级学生论文对研究方向的探索。

4.2做好不同年级间学生共同参加讲座的时间协调工作

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面临的一个突出制约就是不同年级学生参加讲座的人员集中问题。特别是学生在展开论文指导同时还面临专业课程学习任务,且年级不同课程设置及上课时间存在差异,无疑又为集中进行无级差讲座带来阻力。对此,一是可以在课程体系上加入集体研修课程,主动为无级差讲座的开设提供时间保证;二是可以将教师集体活动时间与无级差讲座展开时间进行对接,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及时安排汇报讲座;三是充分利用其他非排课时间安排汇报讲座。

4.3合理发挥指导教师在无级差讲座中的作用

无级差讲座式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倡导学生主讲、同辈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我学习、相互促进、自我完善来完成毕业论文写作。这就要求在实施无级差讲座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当避免传统指导模式下“一言堂”的指导方式,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发言,推动学生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无级差讲座指导模式下,指导教师应减少对学生研究问题的结论性发言,增加对方向探索、研究内容的提问性发言,增加论文的研究方法、方向的引导,减少论文的定性观点阐述,增加学生在无级差讲座中的积极主动作用,弱化指导教师在论文指导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4.4强化执行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毕业年级论文范文第4篇

(一)指导时间集中化

指导时间集中化主要表现为毕业论文指导任务在短时期内过于集聚的现象。这一问题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导时间安排过于集中。虽然部分专业将毕业论文的写作安排提前至大四第一学期,但受学生考研、考证及公务员考试影响,毕业论文写作在实际执行中造成压延,真正指导时间仍集中于大四第二学期。二是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扎堆。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寻求指导时存在一个突出的现象,要么是一段时间里没人找指导老师,要么是大家一起都来找指导老师寻求论文指导。而且集中指导的时间特别集中于毕业论文开题前及毕业论文提交前,造成短时间内指导任务急剧加大。

(二)指导形式封闭化

目前,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能结合实际,通过面谈、邮件、QQ、电话等多种途径进行毕业论文指导。尽管这些方式为学生得到毕业论文指导提供了及时、有效、柔性化的现实途径,但这些途径的点对点方式也将论文指导置于封闭环境中,造成论文指导形式的开放性不足。特别是利用邮件、QQ、电话等指导形式,无法让同期毕业生得到更多的论文写作借鉴信息,也不利于论文写作常识性知识的扩散。(四)指导内容重复化指导内容重复化表现在两个层次上,一是同期指导内容重复。在一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受指导形式封闭化的影响,有关毕业论文写作的常识性知识常需要多次教导,甚至一个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指导过的问题又发生在另一个学生身上,造成同一届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内容的重复化。二是跨期指导内容重复。在不同届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重复指导问题更为突出。一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时出现的问题,下一届本科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时还是时有发生,几乎每一届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都需要多次重复指导。

二、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现有指导模式忽视写作主动性引导

本科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之所以造成指导任务大量化、指导时间集中化,其原因固然有招生、就业、考研等因素影响,但现有指导模式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长期规划指导以及非淘汰性竞争压力的缺失,也使得本科生缺乏毕业论文写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长期规划指导的缺失使得本科生难以合理主动安排自己的毕业论文写作计划,造成毕业论文写作进程随大流或严重依赖指导老师的督促。非淘汰性竞争压力的缺失使得本科生常常产生写好写坏一个样,早写晚写一个样的惰性思维,造成毕业论文写作坐等最后时刻的集中突击。

(二)现有指导模式忽视论文写作通识教育

目前,决大部分财经院校对本科生毕业论文都突出强调论文的创新性,使得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多采取一对一的针对性指导。但这并不意味着毕业论文写作不存在共同知识,不需要有关论文写作的通识教育。特别是有关毕业论文的行文方式、逻辑结构、内容展开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知识共性。但从目前毕业论文指导实际来看,部分院校或部分专业的通识指导每届只有一次,甚至是完全缺失。这无疑会使得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只能在具体指导过程中加强通识指导,增加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内容与指导工作量。

(三)现有指导模式缺乏互动引导

现有指导模式缺乏互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目前,虽然大多数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注重与本科生间的信息沟通,但传统的教师说教指导模式却使得本科生在与指导教师沟通时产生有“等办法、靠老师、要答案”的心态,完全依赖于指导教师的明确指示。二是缺乏同辈本科生之间的互动学习。目前,本科生在毕业论文写作时都把精力集中到自己论文的写作上,忽视了同学间论文写作方法及思路的讨论,从而没有机会从其他同学那里汲取论文写作经验与教训。而这不仅从形式上使得毕业论文指导封闭化,而且还会进一步造成指导任务的大量化及指导内容的重复化。

(四)现有指导模式缺乏跨期指导

目前,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大都按届依次展开。因此,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任务也就主要集中于应届毕业生的论文写作上。在这种指导模式下,虽然论文指导与纠正在每一届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以单循环纠偏的方式运行,并使得论文质量得以改善。但如将这种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置于多期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来看,则或多或少有类似单曲循环播放的意味,加剧了指导任务的大量化以及指导内容的重复化。

三、改进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做好毕业论文指导长期规划

一是需要院校引入毕业论文指导的多学年跨度安排。转变大四集中展开毕业论文指导的传统工作模式,联系专业实际,尝试将毕业论文指导安排延展至大三,乃至大二阶段。结合不同时期专业教育计划安排,有针对性地采取先基础后专业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二是努力实现指导教师的早期指导介入。进一步拓展推动本科生的论文导师制,努力从本科生进入大学阶段便开始介入专业基础教育,积极促进从中学 作文写作向专业学术论文写作的转变。

(二)引入非淘汰性竞争压力

一是可以转变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变原有毕业生与指导教师间一对一的单独讨论,逐步实现课程讲解式毕业论文研究进展汇报,同时汇报进行过程中增加毕业论文研究汇报的规范性及严肃性。最终实现以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性监控强化,来保障毕业论文写作的质量及进度。二是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引入教师团队指导模式。教师团队指导形式将进一步增强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外部环境压力,而群体指导的方式有进一步有利于正确把握毕业论文写作的研究导向,提高毕业论文指导的效率。

(三)增加毕业论文写作通识教育指导

一是可以在本科教育课程中增加论文写作通识教育课程,重点结合专业学术论文写作特点,系统讲解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所面临的行文结构、逻辑展开等基础性知识。二是可以有针对性展开毕业论文写作专题讲座,结合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做集中讲解。三是可以安排指导教师针对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出现的具体的、个性化通识问题做小范围集中辅导。

(四)转型开放式指导,带动同辈学习

毕业年级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经类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优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D720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依然不容乐观,特别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财经类本科生就业压力较往年更显巨大,造成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滑。这不仅与本科生本身对毕业论文写作应付了事,态度不端有关,更暴露出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短期化、集中化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不足。新形势下优化完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已更显必要。

一、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指导任务大量化

指导任务量大量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导学生量大。尽管大部分院校对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数都做出了不超过10人规定,但据笔者了解,由于部分专业本科生招生规模过大,造成教师实际指导学生人数超过20,甚至30人。这对于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无疑形成的巨大的阻碍。二是指导内容多样。从目前指导毕业论文的内容上来看,指导教师不仅要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内容,同时还要把控毕业论文的格式以及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部分本科生由于基础知识不牢固,研究方法不清楚,更有甚者甚至对计算机文档基本处理操作不熟练,挤占了本来就紧张的论文指导时间,也增加了毕业论文指导的任务量。

(二)指导时间集中化

指导时间集中化主要表现为毕业论文指导任务在短时期内过于集聚的现象。这一问题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导时间安排过于集中。虽然部分专业将毕业论文的写作安排提前至大四第一学期,但受学生考研、考证及公务员考试影响,毕业论文写作在实际执行中造成压延,真正指导时间仍集中于大四第二学期。二是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扎堆。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寻求指导时存在一个突出的现象,要么是一段时间里没人找指导老师,要么是大家一起都来找指导老师寻求论文指导。而且集中指导的时间特别集中于毕业论文开题前及毕业论文提交前,造成短时间内指导任务急剧加大。

(三)指导形式封闭化

目前,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能结合实际,通过面谈、邮件、QQ、电话等多种途径进行毕业论文指导。尽管这些方式为学生得到毕业论文指导提供了及时、有效、柔性化的现实途径,但这些途径的点对点方式也将论文指导置于封闭环境中,造成论文指导形式的开放性不足。特别是利用邮件、QQ、电话等指导形式,无法让同期毕业生得到更多的论文写作借鉴信息,也不利于论文写作常识性知识的扩散。

(四)指导内容重复化

指导内容重复化表现在两个层次上,一是同期指导内容重复。在一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受指导形式封闭化的影响,有关毕业论文写作的常识性知识常需要多次教导,甚至一个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指导过的问题又发生在另一个学生身上,造成同一届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内容的重复化。二是跨期指导内容重复。在不同届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重复指导问题更为突出。一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时出现的问题,下一届本科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时还是时有发生,几乎每一届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都需要多次重复指导。

二、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现有指导模式忽视写作主动性引导

本科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之所以造成指导任务大量化、指导时间集中化,其原因固然有招生、就业、考研等因素影响,但现有指导模式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长期规划指导以及非淘汰性竞争压力的缺失,也使得本科生缺乏毕业论文写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长期规划指导的缺失使得本科生难以合理主动安排自己的毕业论文写作计划,造成毕业论文写作进程随大流或严重依赖指导老师的督促。非淘汰性竞争压力的缺失使得本科生常常产生写好写坏一个样,早写晚写一个样的惰性思维,造成毕业论文写作坐等最后时刻的集中突击。

(二)现有指导模式忽视论文写作通识教育

目前,决大部分财经院校对本科生毕业论文都突出强调论文的创新性,使得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多采取一对一的针对性指导。但这并不意味着毕业论文写作不存在共同知识,不需要有关论文写作的通识教育。特别是有关毕业论文的行文方式、逻辑结构、内容展开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知识共性。但从目前毕业论文指导实际来看,部分院校或部分专业的通识指导每届只有一次,甚至是完全缺失。这无疑会使得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只能在具体指导过程中加强通识指导,增加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内容与指导工作量。

(三)现有指导模式缺乏互动引导

现有指导模式缺乏互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目前,虽然大多数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注重与本科生间的信息沟通,但传统的教师说教指导模式却使得本科生在与指导教师沟通时产生有“等办法、靠老师、要答案”的心态,完全依赖于指导教师的明确指示。二是缺乏同辈本科生之间的互动学习。目前,本科生在毕业论文写作时都把精力集中到自己论文的写作上,忽视了同学间论文写作方法及思路的讨论,从而没有机会从其他同学那里汲取论文写作经验与教训。而这不仅从形式上使得毕业论文指导封闭化,而且还会进一步造成指导任务的大量化及指导内容的重复化。

(四)现有指导模式缺乏跨期指导

目前,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大都按届依次展开。因此,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任务也就主要集中于应届毕业生的论文写作上。在这种指导模式下,虽然论文指导与纠正在每一届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以单循环纠偏的方式运行,并使得论文质量得以改善。但如将这种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置于多期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来看,则或多或少有类似单曲循环播放的意味,加剧了指导任务的大量化以及指导内容的重复化。

三、改进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做好毕业论文指导长期规划

一是需要院校引入毕业论文指导的多学年跨度安排。转变大四集中展开毕业论文指导的传统工作模式,联系专业实际,尝试将毕业论文指导安排延展至大三,乃至大二阶段。结合不同时期专业教育计划安排,有针对性地采取先基础后专业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二是努力实现指导教师的早期指导介入。进一步拓展推动本科生的论文导师制,努力从本科生进人大学阶段便开始介入专业基础教育,积极促进从中学作文写作向专业学术论文写作的转变。

(二)引入非淘汰性竞争压力

一是可以转变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变原有毕业生与指导教师间一对一的单独讨论,逐步实现课程讲解式毕业论文研究进展汇报,同时汇报进行过程中增加毕业论文研究汇报的规范性及严肃性。最终实现以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性监控强化,来保障毕业论文写作的质量及进度。二是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引入教师团队指导模式。教师团队指导形式将进一步增强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外部环境压力,而群体指导的方式有进一步有利于正确把握毕业论文写作的研究导向,提高毕业论文指导的效率。

(三)增加毕业论文写作通识教育指导

一是可以在本科教育课程中增加论文写作通识教育课程,重点结合专业学术论文写作特点,系统讲解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所面临的行文结构、逻辑展开等基础性知识。二是可以有针对性展开毕业论文写作专题讲座,结合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做集中讲解。三是可以安排指导教师针对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出现的具体的、个性化通识问题做小范围集中辅导。

(四)转型开放式指导,带动同辈学习

一是要有针对性选择开放性通讯媒介,引入QQ群、网络论坛等公众开放介质集中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研讨,开放指导空间,共享写作经验,实现本科生之间毕业论文写作知识、经验的积累及快速传播。二是要转变指导形式,从一对一的传统毕业论文指导形式转变为一对多的集中指导模式。同时,在指导过程中积极引入开放性讨论环节,利用同辈学习理论促进同期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自主思考、自主学习以及毕业论文写作的自我改进,并进而增强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主动性。

五、强化跨期指导。实现多届循环教育

毕业年级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研究能力;研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96(2012)06-0117-06

一、引言

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和弊端屡屡被曝光,饱受诟病。学界就此也有许多研究。少数观点主张取消本科毕业论文,更多的关注和研究集中在如何改进和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方面。总结回顾近年来相关的研究,笔者发现,就本科毕业论文阶段工作本身思考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观点越来越少,更多的是从本科阶段教育全程来考虑问题。如朱劲松和陈欣提出毕业论文不仅是对本科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全面考核,又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以培养他们独立分析和综合运用的能力[1]。蒋亦华认为,毕业论文是对我国本科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的表现维度[2]。乔瑜和李康主张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论文意识,锻炼学生的能力。课堂教学尽量运用启发式、探讨式、辩论式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主动搜集资料和积极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目的的阅读较高质量的专业学术论文,尽可能地在中期测评或者课程考核中较多使用论文写作的考核方式,及早开始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自己开展研究或参与教师从事的课题研究,尽早参与到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来[3],等等。

笔者一贯认为,本科毕业论文是对本科阶段教育质量的一种综合性考试;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高,就意味着本科教育质量不高;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根本途径,应当是全面改进本科教学工作[4]。从这个角度讲,多数研究的方向是正确的。但相对而言,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是此方面已有研究的一个缺憾。由于缺少数据支持,有关的研究结论还不足以令人十分信服。鉴于此,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同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若干研究假设,并设计问卷收集第一手数据,用数据分析来验证相关的假设,支撑研究结论。

二、问卷设计和样本

1.问卷设计

问卷主要基于下列研究假设设计:

第一,本科生研究能力低下,难以按规定的标准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工作。

第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一定的设计缺陷或未得到有效落实,导致学生研究能力低下。

第三,包括教学、考试等环节在内的本科教育模式存在问题,不重视研究性、探索式教学与学习,影响到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第四,本科阶段缺少学术研究氛围,对学生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不利。

第五,毕业论文工作期间,受学生心态不稳、写作时间不足、学校资源不足和导师指导不利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不高。

问卷第一部分包括性别、年级、专业门类、学校类型等4个问题,作为分类变量使用;第二部分拟了解评价被调查者的研究能力,分为5个维度,每个维度包括4个问题;第三部分旨在调查分析影响研究能力的因素,分为4个维度,每个维度也各含4个问题;第四部分设4个问题,由正在撰写毕业论文的应届毕业生回答,了解对论文写作条件的评价信息。

第二、三、四部分共40个问题均采用李克特七级累加量表方式提问,被调查者根据符合自己情况的程度打分。最不符合自己情况的记1分,最符合自己情况的记7分。其中有些问题的提问不完全属于询问主观态度,还包含了行为结果,如“我曾经公开发表过学术论文或曾尝试投稿”,对此本文也采用了由被调查者评分的方式,原因在于笔者想了解被调查者“做这件事(如)的意向强度”信息。相应地,对这类问题做数据分析时,笔者也不使用绝对的表述方法,而采用“认可”、“倾向于”和“不认可”这样的表述。其中,本文将得6分或7分的结果判定为“认可”或“倾向于”某种说法或结论,而将得1分或2分判定为“不认可”某种说法或结论。即:“认可”、“倾向于”等同于得高分,“不认可”等同于得低分。

40个问题中有24个为正向问题,16个为反向问题,在数据录入时做了分数转换调整。

分数汇总后,研究能力各维度和合计得分越高,表明被调查者的研究能力越高、信心越足;影响因素各维度和合计得分越高,表明该维度或全部维度对研究能力的正向影响越强。由于量表的7级计分方法在分析表述时不够方便,为此,本文分析时将量表的7级制得分转换为百分制得分。

问卷初稿曾做过小规模试验性调查,经过分析和修订后用于正式调查。

2.样本

本次调查采取派调查员到有关高校校园或自习室,随机发放并现场回收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涉及辽宁省的8所高校,其中包括1所985院校,1所211院校,6所普通高校,共发放并收回问卷1 465份。对收回的问卷做了可靠性分析和筛选,凡校验问题得分结果明显矛盾的问卷均予以剔除,最终保留并用于分析的问卷为1 251份。

该1 251份问卷构成一个样本。基本结构是:

第一,性别结构:女生占53.6%,略多于男生。

第二,专业类别结构:共涵盖了11个专业门类。占被调查者总数比重较大的为经济学(16.1%)、法学(5.4%)、文学(4.1%)、理学(12.5%)、工学(40.3%)和管理学(16.8%)等6个门类,哲学、历史学、教育学、农学和医学等5个门类被调查者数量较少。为防止造成分析偏差,在进行专业门类分析时未包括后者。

第三,年级结构:调查表共设了5个年级选项,除正常的1至4年级外,针对个别专业或试验班有5年学制的情况,另设了一个“其他年级”选项。各年级被调查者人数结构为:1年级21.6%、2年级34.6%、3年级32.3%、4年级和其他年级11.5%。

第四,学校类型结构:普通高校、“211”院校、“985”院校(虽亦属“211”院校,但分列)被调查者占总体比重分别为70.3%、14.1%和15.6%。

受条件限制,本次调查所形成的样本不是随机样本。但从高校类型、专业门类等方面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这个样本的分析可以大致折射出辽宁高校本科生总体的一般情况。

通过信度分析,笔者认为本次调查的信度处于可以接受的水平。研究能力合计(含20个问题)的α信度系数为0.859,其下各维度(各含4个问题)最高为0.734,最低为0.350;影响因素合计(含16个问题)的α信度系数为0.667,其下各维度(各含4个问题)最高为0.673,最低为0.398。

三、样本数据汇总及描述

1.未分组的各维度及合计得分

毕业年级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毕业论文;应用物理专业;论文质量

本科毕业论文是在大学四年级第二学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是本科生在四年教学培养计划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培养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大学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达到让学生可以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近年来,由于各大高校进行大幅扩招学生,在校本科生人数逐年增加,结果导致学生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在一些非985、211的普通二本学校,此现象尤为明显。此外,有些学校还存在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教学资源紧张的问题,这些因素导致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逐年下降[1]。对于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已有部分报道[2-4]。本文根据作者所在学校的应用物理专业为例,结合作者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体会,对如何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进行初探。

1应用物理专业毕业论文教学现状

1.1完成毕业论文时间不足

我校应用物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安排在大学四年级下学期3月至6月份进行,短短的3个月时间学生要完成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学习毕业学习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实验、分析、撰写论文。其间部分学生还要去找工作、面试(工作、考研面试等),真正完全投入实验的有效时间约为1个多月。因此,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结果是比较困难的。

1.2对毕业论文课程了解不足

根据对2012级应用物理专业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毕业设计课程非常了解的为0,了解的为43.5%,不了解的为56.5%,占到一半以上。对毕业论文撰写格式非常熟悉的为0,基本熟悉的为39.1%,不知道的占61.9%。对毕业论文考核标准不了解的高达73.9%。学生对毕业论文课程的认识不足必然会影响撰写论文质量。此外,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学生普遍认为毕业论文与就业无关,没有必要在毕业论文中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而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在考研和就业的事情上。甚至有的学生会认为只要找到工作或考上研究生,学校在毕业论文上会为他们开绿灯,完全忽略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因此,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下降。

1.3学生撰写论文能力差

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很少、甚至没有阅读科学论文,也没有系统的学习论文的撰写方法,因此在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必然会导致一些抄袭、语言表达不恰当、格式不规范等问题。

1.4学生对论文选题不感兴趣

我校的毕业论文题目一般都是由指导老师拟定,然后让学生选择。有些题目拟的过大,超出了本科生研究的范围;有的题目拟的过窄,无法开展实际研究;有的选题与专业结合不紧密,学生对选题不感兴趣。最终,学生为了毕业,随便选取一个论文题目,应付差事,结果导致毕业论文质量降低。

2提高应用物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实践与探索

我校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高等学校,致力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学校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针对我校应用物理专业的毕业论文存在的以上问题,我们主要开展了一些实践措施以期提高应用物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具体措施如下:

2.1鼓励学生提前开始毕业论文准备工作

目前,我校应用物理专业四年级上学期的必修课程只有《固体物理》和《近代物理实验(4)》两门课程和其它选修课程。因此,通过鼓励学生提前完成选修课程的学习,在四年级上学期有一定的空闲时间开展毕业论文的前期工作,从而延长毕业论文执行时间,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2.2提前开展与毕业论文相关的宣传工作

鼓励各代课老师以及班主任提前对学生讲解毕业论文课程的重要性,必要时可在三年级下学期末或四年级上学期初开设关于毕业论文课程讲解的课程或讲座,让学生提前认识毕业设计课程的重要性、了解毕业论文的考核标准。使学生在做毕业论文时能够有备而战、进而保证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

2.3培养学生查找和阅读论文的能力

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之前,阅读专业论文量少,仅限于课本教材。因此,学生对撰写毕业论文的方法、结构和格式等了解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提前告知学生获取文献的途径。例如,利用图书馆网络学术数据库(同方、知网、维普网、以及Elsevier等英文数据库)查找相关的学术文章。通过阅读文献既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弥补课堂教学信息量的不足,又可让学生了解论文撰写的结构、格式等基本要求,为将来撰写合格的、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2.4指导教师提出高质量毕业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应该从自己在研课题中提出与学生专业课内容相关或符合的题目作为毕业论文选题。只有指导教师提出高质量的、学术性的、科学性强的、有理论价值的、应用价值的题目,学生才会有完成其的兴趣,才有可能写出高质量的论文。这样不仅能把科研和教学相结合,而且还能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同时还有可能为学生在将来的进一步深造或工作中提供有益帮助。

3结束语

通过向学生讲解毕业论文课程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提前开始毕业论文的准备工作、培养学生查找和阅读文献的能力、提出高质量的论文选题等措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华跃,广东化工[J].41(2014)259.

[2]康红梅,职业时空[J].10(2014)51.

[3]熊科云,科技广场[J].8(2011)250.

[4]王高峰,赵增茹,科技视界[J].29(2015)36.

毕业年级论文范文第8篇

(一)指导时间集中化

指导时间集中化主要表现为毕业论文指导任务在短时期内过于集聚的现象。这一问题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导时间安排过于集中。虽然部分专业将毕业论文的写作安排提前至大四第一学期,但受学生考研、考证及公务员考试影响,毕业论文写作在实际执行中造成压延,真正指导时间仍集中于大四第二学期。二是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扎堆。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寻求指导时存在一个突出的现象,要么是一段时间里没人找指导老师,要么是大家一起都来找指导老师寻求论文指导。而且集中指导的时间特别集中于毕业论文开题前及毕业论文提交前,造成短时间内指导任务急剧加大。

(二)指导形式封闭化

目前,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能结合实际,通过面谈、邮件、QQ、电话等多种途径进行毕业论文指导。尽管这些方式为学生得到毕业论文指导提供了及时、有效、柔性化的现实途径,但这些途径的点对点方式也将论文指导置于封闭环境中,造成论文指导形式的开放性不足。特别是利用邮件、QQ、电话等指导形式,无法让同期毕业生得到更多的论文写作借鉴信息,也不利于论文写作常识性知识的扩散。(四)指导内容重复化指导内容重复化表现在两个层次上,一是同期指导内容重复。在一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受指导形式封闭化的影响,有关毕业论文写作的常识性知识常需要多次教导,甚至一个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指导过的问题又发生在另一个学生身上,造成同一届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内容的重复化。二是跨期指导内容重复。在不同届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重复指导问题更为突出。一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时出现的问题,下一届本科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时还是时有发生,几乎每一届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都需要多次重复指导。

二、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现有指导模式忽视写作主动性引导

本科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之所以造成指导任务大量化、指导时间集中化,其原因固然有招生、就业、考研等因素影响,但现有指导模式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长期规划指导以及非淘汰性竞争压力的缺失,也使得本科生缺乏毕业论文写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长期规划指导的缺失使得本科生难以合理主动安排自己的毕业论文写作计划,造成毕业论文写作进程随大流或严重依赖指导老师的督促。非淘汰性竞争压力的缺失使得本科生常常产生写好写坏一个样,早写晚写一个样的惰性思维,造成毕业论文写作坐等最后时刻的集中突击。

(二)现有指导模式忽视论文写作通识教育

目前,决大部分财经院校对本科生毕业论文都突出强调论文的创新性,使得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多采取一对一的针对性指导。但这并不意味着毕业论文写作不存在共同知识,不需要有关论文写作的通识教育。特别是有关毕业论文的行文方式、逻辑结构、内容展开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知识共性。但从目前毕业论文指导实际来看,部分院校或部分专业的通识指导每届只有一次,甚至是完全缺失。这无疑会使得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只能在具体指导过程中加强通识指导,增加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内容与指导工作量。

(三)现有指导模式缺乏互动引导

现有指导模式缺乏互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目前,虽然大多数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注重与本科生间的信息沟通,但传统的教师说教指导模式却使得本科生在与指导教师沟通时产生有“等办法、靠老师、要答案”的心态,完全依赖于指导教师的明确指示。二是缺乏同辈本科生之间的互动学习。目前,本科生在毕业论文写作时都把精力集中到自己论文的写作上,忽视了同学间论文写作方法及思路的讨论,从而没有机会从其他同学那里汲取论文写作经验与教训。而这不仅从形式上使得毕业论文指导封闭化,而且还会进一步造成指导任务的大量化及指导内容的重复化。

(四)现有指导模式缺乏跨期指导

目前,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大都按届依次展开。因此,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任务也就主要集中于应届毕业生的论文写作上。在这种指导模式下,虽然论文指导与纠正在每一届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以单循环纠偏的方式运行,并使得论文质量得以改善。但如将这种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置于多期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来看,则或多或少有类似单曲循环播放的意味,加剧了指导任务的大量化以及指导内容的重复化。

三、改进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做好毕业论文指导长期规划

一是需要院校引入毕业论文指导的多学年跨度安排。转变大四集中展开毕业论文指导的传统工作模式,联系专业实际,尝试将毕业论文指导安排延展至大三,乃至大二阶段。结合不同时期专业教育计划安排,有针对性地采取先基础后专业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二是努力实现指导教师的早期指导介入。进一步拓展推动本科生的论文导师制,努力从本科生进入大学阶段便开始介入专业基础教育,积极促进从中学作文写作向专业学术论文写作的转变。

(二)引入非淘汰性竞争压力

一是可以转变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变原有毕业生与指导教师间一对一的单独讨论,逐步实现课程讲解式毕业论文研究进展汇报,同时汇报进行过程中增加毕业论文研究汇报的规范性及严肃性。最终实现以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性监控强化,来保障毕业论文写作的质量及进度。二是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引入教师团队指导模式。教师团队指导形式将进一步增强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外部环境压力,而群体指导的方式有进一步有利于正确把握毕业论文写作的研究导向,提高毕业论文指导的效率。

(三)增加毕业论文写作通识教育指导

一是可以在本科教育课程中增加论文写作通识教育课程,重点结合专业学术论文写作特点,系统讲解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所面临的行文结构、逻辑展开等基础性知识。二是可以有针对性展开毕业论文写作专题讲座,结合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做集中讲解。三是可以安排指导教师针对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出现的具体的、个性化通识问题做小范围集中辅导。

(四)转型开放式指导,带动同辈学习

一是要有针对性选择开放性通讯媒介,引入QQ群、网络论坛等公众开放介质集中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研讨,开放指导空间,共享写作经验,实现本科生之间毕业论文写作知识、经验的积累及快速传播。二是要转变指导形式,从一对一的传统毕业论文指导形式转变为一对多的集中指导模式。同时,在指导过程中积极引入开放性讨论环节,利用同辈学习理论促进同期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自主思考、自主学习以及毕业论文写作的自我改进,并进而增强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主动性。五、强化跨期指导,实现多届循环教育跨期指导是指突破毕业论文指导的级届概念,将不同年级本科毕业生同时导入,进行毕业论文集中指导。这里所谈到的跨期指导模式其核心强调两点,一是“跨期”,“跨期”的目的在于实现论文写作知识的跨年级传播。二是“集中”,“集中”的目的在于实现低年级本科生的自我学习及高年级本科生间的同辈学习。但跨期指导并不是忽视不同年级本科生间的专业知识差异。就不同年级本科生的指导内容而言,低年级本科生的指导重点在于通识学习,而高年级本科生的指导重点则在于具体论文内容把控。就跨期指导模式的指导重心而言,低年级本科生侧重于“自我学习+研讨观摩”,高年级本科生侧重于“自我完善+演练提高”。从而构筑成学生“自学+指导+演练”的阶段循环学习与教师PDCA论文质量循环控制的双循环运行机制,实现以同辈学习缓解指导内容重复、指导时间集中等问题。

毕业年级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课程

笔者根据近年来在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方面的指导经验,结合我校本专业实际教学情况,对英语专业写作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思考。

一、关于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分析

英语专业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应该有能力写出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但是很多本专业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

1.论文写作的步骤不够清晰

本科英语论文的写作一般应由选题、文献检索与资料整理、撰写开题报告、起草论文、教师批改、修改定稿等步骤组成。但个别学生却在开题报告中就夹杂着拼凑出来的论文内容及结论部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重视度不高又或者对其步骤不甚了解。

2.结构不够完整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结构应该由题目、中文摘要及中文关键词、英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目录、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构成。但有些学生对摘要和引言的涵盖内容、具体区别的理解模糊、逻辑思维方向错误。个别学生甚至在给论文指导老师上交的第三稿中还是没有整理好的目录,并且参考文献与文中索引不一致。依然反映出有些同学的写作态度不够严谨,对论文结构的理解不够到位。

3.毕业论文选题范围太大,不好驾驭

例如有的同学选题是Chinese Culture and American Culture,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On Pride and Prejudice...这样的选题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太过宽泛,不可能在论文中得到详尽的阐述和论证。通常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以分析研究某个实际的专业问题为宜。

4.论文语言重复率高

句子及段落间衔接突兀、起承转合不够流畅;部分语句口语化、“中国式英语”现象严重,网络翻译用语频现。在笔者所指导的10名学生的论文中,就有两名学生的论文框架及语言是雷同的,访谈后得知这两名学生都是抄袭网上资料,一名是直接下载网上的一篇本科论文,另外一名是拼凑网上下载的两篇论文;与其他指导教师沟通后,更惊讶地发现有很多同类论文内容相似,甚至有个别学生直接把下载来的中文论文通过网络翻译工具加工后再用一部分“中国式英语”试图把段落连接起来,这给指导教师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此类学生平时不够重视英语写作,比如:词汇的积累、句型的掌握、段落间的衔接及篇章结构的把握不无关系。

5.论文缺乏新意

大多是沿袭前人结论,拾人牙慧,尤其是文学方向的论文与大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少,缺乏深度思考。这与学生的知识储备欠缺、指导教师在论文开题前的指导有限,很多学生搜集资料的方式局限在网络的现成文章。根据2000年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制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本科英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要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大纲对毕业论文的评估指标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强调除了考量学生的语言水平以外,还要把“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作为评估的重要依据。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不仅反映了该专业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也折射出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有待提高的一些方面。学生的论文写作问题频出,这和写作锻炼少,理论知识不够扎实有着极大的关系。部分高校对英语写作课程不够重视,安排课时较少,由此导致学生在写作方面锻炼不够,得到的指导机会很少,实际的论文写作能力必然很难达要求。要提高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有必要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和优化,以期提高该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关于英语专业写作课程设置的建议

《大纲》里提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必须贯穿于四年教学的全过程。在注意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应该突出说、写、译能力的培养。”但根据本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写作课仅开了一年(三年级),而学生英语毕业论文写作能力欠佳,很大程度是受课程设置和专业教师教学情况影响的。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尽早开设英语写作基础课程,让学生更加深入浅出地了解写作课程的内容,加深写作基础,增强写作能力。

1.低年级教育阶段

低年级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有听力、口语、泛读、综合英语,唯独写作在英语专业低年级的课程中缺席。而写作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英语写作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主动输出性技能,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思维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且体现出英语学习者语言的整体水平。

英语写作可以帮助学生把在听力、口语、阅读课上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凝练后转化为个体所学知识,使输入的语言更高效地转换为输出语言。因此,尽早单独开设英语写作课程,使该课程更优、更细,教师备课时更细致、更有针对性,让学生增加写作学习时间、明确学习内容、拓宽学习思路、加深学习感受、增加写作实践经验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2.高年级教育阶段

英语专业高年级教育阶段可以考虑增加《英语高级写作》,延伸写作课程内容,循序渐进地增强课程难度,以夯实学生在低年级教育阶段写作课程中所学,提高其写作能力。所以笔者希望高年级阶段可以考虑在大三下学期就学习《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既可以巩固大三上学期所学的写作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为所选专业的研究方向做充足的准备,使其大四的实习更有针对性,能够使其学到的理论更高效地联系实际。本学年我校实行了教学改革,即把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课程授课时间调整至大三下学期,通过该次改革,我校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总之,根据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反映出来的问题,对英语专业课程进行不断的反思是十分必要的。无论是院系、教师抑或学生都应提高对写作课程的重视度,统筹分配教学资源、加强写作指导、努力提高写作能力。在不断摸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由院系领导主抓,专业教师配合,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与综合技能,为学生将来的社会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吴锋针.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问题及对策[J].台州学院学报,2008.

作者简介:姜雪,女,出生于1982年,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毕业年级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 毕业论文 现状分析

本科专业毕业论文是培养毕业生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实践环节,是本科生完成四年学业走向社会的最后一项必修的教学任务,是提高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对毕业生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双重检验,对毕业生能力要求、衡量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业生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有助于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实践环节。教育部在2004年下发通知强调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及必须性,要求各高校要重视毕业论文的质量,提高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这么多年来,英语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如何?其毕业论文的现状如何?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毕业论文的写作由于社会、就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状是令人堪忧的。

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对所学专业相关论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后而形成的学术文章。毕业论文的质量不但是衡量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也是衡量教学水平的一项依据。因此,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教学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笔者从多年的参与论文评审及辅导来看,毕业论文的质量呈现下滑趋势,虽有优秀之作,但问题也是较为突出的,具体情况笔者下文一一分析:

一、选题

所谓选题,顾名思义也就是选择英语毕业论文的论题,即在写论文前应该研究什么问题,通俗的讲就是写什么的问题。这是写作论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在科学面前,“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选题直接关系到论文写作的成败。在多年的毕业论文辅导工作及调查中,笔者发现,选题这个关键的一步,往往被忽视,有的学校选题这项工作总是被放在论文写作之后,等学生把论文交上后,然后审查其写作的可行性,若是不行,再毙掉其论文,然后再去选择其他题,造成很大的浪费,弄的学生教师双双不满,这种情况就是忽视了选题第一步这个重要性。这种情况实际就是把开题报告这项工作当作了摆设,置若罔闻。这种情况笔者认为辅导老师及学校有非常大的责任,没有认真负责的去做论文辅导工作。笔者在下文重点谈谈学生选题时出现的问题:

1、选题缺乏创新性

选题缺乏创新性,这大概是所有论文指导教师最容易达成的共识。就英语专业而言,毕业论文的题目多集中在中西文化对比(如,中西颜色词差异分析,中西文化中数字差异分析,浅析英汉亲属称谓差异等等),委婉语,石化现象,经典文学作品的相关分析等等。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对这些论题相对熟悉,能接触到较多相关资料便于翻阅和引用。但是这些论题乏善可陈,其相关的研究也比较充分,再作为论题未免造成浪费,学术价值不大。

2、题目涉及范围过大

选题过大,是开题报告中常见的突出问题。但是只要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探讨,这个问题还是相对容易纠正的。这反映出在整个本科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或较少接触到论文写作的实践活动。笔者所在的师范院校目前要求大二及以上年级的学生每个学期交一篇学期论文,格式结构均依照毕业论文的要求,只不过字数相对少些。这一教学改革目前仍在实验阶段,具体工作正在逐步细化。但是可以断言,写过学期论文的学生较少犯选题过大的低级错误。

3、题目不规范

这大概是只有英语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才出现的问题。尽管各个高等院校在英语专业3年级(或者更早)都开设论文写作课,但是题目上出现的语法,句法错误仍是层出不穷。具体的说,如实词,不少于四个字母的介词等未能大写,“浅析(an analysis)”翻译成analysis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那些英语水平较高的同学也会犯类似的错误,说明同年级所有层次水平的英语学习者都缺乏相应的实战经验。即使在写作课上学过,没有输出练习,仅凭记忆是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的,这也给讲授写作课老师提了个醒。

二、文献综述部分最为薄弱

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是本科毕业论文必备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的是向读者展示在论题所涉及的领域中相关的研究已有哪些,不足有哪些,避免重复研究论证。在指导论文的过程,笔者发现多数论文文献综述部分最为薄弱,这表明论文作者对论题相关领域的研究不熟悉,或者说查找相关资料的能力较差。

那么如何写好文献综述部分呢?

首先,注重平时的积累。虽然本科毕业论文安排在大四阶段完成,实际上对于题目的选择,相关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应早于大学四年级。但是,笔者对106名大四在校生的调查显示,只有8%的学生有意识的关注所感兴趣的论题并注意搜集相关资料。这样看来,在大学四年级到来之前,各高校应提前为毕业论文的指导做足准备工作。其次,应掌握如何正确的使用数据库及搜索引擎。目前,绝大多数的高校都购买了可供文理专业使用的数据库,以中国全文期刊数据数据库,万方,超星最为普遍,其它供英语专业使用的数据库还有oclc,在线大英百科等等。问题是,学生平时几乎没有使用数据库的需要,也就是说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不需要数据库的帮助就可以完成。另外,学生虽然会使用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却把仅它们当作论文抄袭的工具,不懂得如何高效的使用搜索引擎与数据库顺利出色的完成毕业论文。

三、用词不准确。

毕业论文用词不准确,这是英语专业特有的,令论文指导教师十分头疼的问题。即使一篇论文立论正确,结构严谨,结论合理,如果用词不够准确也会使论文大打折扣。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比起其他专业的毕业论文多出一个难点就是如何使用目的语,而不是母语,组织一篇规范的专业性较强的文章。这对于英语能力较高的学生而言也绝非易事。

对于以上问题,笔者看来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点,英语课程设置有问题。

英语专业大一大二的课程设置仍然以培养能力(听说读写),打基础为主,只是在大学三年级才部分开始“专业性课程”,如词汇学。像语言学,教学法到大学四年级才开课。因此,要求学生在接触专业性课程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写与之密切相关的论文,确实有些勉为其难。论文也就不可避免出现用词不准确,专业词汇少,“白话文”倾向等等。

第二点,期刊类文章接触少。

毕业论文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一般而言从大学三年级开始精读课文章多选用议论文,如笔者所担任的精读课就是选用李观仪编写的《新编英语教程》,所选文章以议论文居多,思想性较强,且范围广泛,有助于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写作规范。但是这与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用词都大不相同。也就是说,如果学生不主动翻阅期刊,在课堂上是没有机会接触到与毕业论文相似的文章类型。对这类文章生疏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三点,缺乏实践经验

尽管开设有论文写作课,一个学期也只可能要求学生写一次论文,毕竟像模像样的论文十分耗时。其他课程要求学生做的写作输出练习,都与论文写作不相关,对于毕业论文这一类型的文章实际操作的机会甚少。

总之,在了解了英语毕业论文的问题及原因后,我们要积极的应对问题,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两点:

从宏观上来讲,可以重新设置英语课程,尝试性的把专业性课程提前至大学一年级,使学生较早的接触专业课,也为提高专业能力打好基础。文中笔者提到学期毕业论文,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尝试,让学生积累写作论文的经验,主动积极的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试着解决问题。提高写作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从微观上来看,开题报告的提交,师生交流讨论修改,开题,等等这一系列的活动要落到实处,尤其是论文指导教师要负起责任来,认真充分的引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

参考文献:

[1] 陈洁. 从毕业论文选题看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汕头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效果分析[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03).

[2] 何颖. 加强毕业论文管理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

李洁,女,1979年出生,现任职于河南商丘师范学院,助教。

上一篇:一年数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数学简史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