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药学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16:11:05

本科生药学毕业论文

本科生药学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药学人才;药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6-0100-02

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形成了新特的药用资源,有一些新疆的特色民族药材对一些特殊疾病具有疗效,民族药不仅独具特色,而且贮量大、品种多、质量好,如新疆的软紫草、雪莲、一枝蒿、麻黄、甘草、肉苁蓉、红花、黑种草籽、孜然、巨菊、刺山苷等。目前新疆的医药行业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这就需要大力开发和发展新疆的特色药材,突出新疆地域特色,形成具有新疆特色的医药行业,这才是新疆药业发展的硬道理。新疆药学教育要发展,就必须突出新疆的特色,形成独特的新疆特色药学教育,才能在药学领域中有所作为,有所突破,才能在全国的药学领域中独树一帜。新疆的医药行业需要一支既有传统的药学专业知识背景又具备新疆特色药材知识的药学人才。新疆的医药院校培养的目的是培养适合新疆本土的药学人才,这就需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引进新疆特色药材的内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培养一支既能在医药传统的专业领域开展工作,又能在民族药、特色药方面有所作为的实用性人才。我院就目前新疆的医药行业的现状进行了的调研,认真开展了教学改革的研讨工作,组织有关的教师制订相关的计划,在教学的不同环节融入了新疆特色药材的内容,从课程设置到在专业课程当中融入新疆特色药材以及在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中拟定有关新疆特色药材的题目,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并且积极申报相关课题,得到了学校教务处的立项资助。下面是我们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增设了《新疆特色药材资源学》、《新疆特色药材的种植栽培》作为学生的专业限选课程,从而加强了学生对新疆特色药材资源的了解以及种植栽培的相关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做了一定的铺垫。

二、课堂教学

1.《剂学》理论教学。在《药剂学》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把新疆特殊药材的内容融入理论教学体系当中,如在讲授第八章的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当中,向学生着重介绍新疆的特色药材软紫草、石榴皮、心草等,中药软膏处方举例时,列举紫草软膏;介绍酒剂时重点介绍雪莲药酒;在介绍中药制剂时,向学生介绍一些新疆特殊药材制成的制剂,如“阿娜尔洗剂”(新疆特色药材的抗菌外用制剂)、“祖卡木冲剂”(新疆特殊药材的抗感冒颗粒剂)、爱维心口服液(新疆特色药材的口服制剂,用于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等,从而使学生熟悉和了解新疆特色药材的制剂。

2.《生药学》理论教学。在《生药学》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讲授其他重点生药的同时,将新疆的雪莲、软紫草、黑种草籽、刺山苷、肉从容、孜然等药材纳入到重点药材当中,将这些药材的来源、入药部分、原植物形状、生药形状、化学成分、理化鉴别、含量测定方法、药理作用、功效等方面进行全面重点介绍,使学生在掌握生药学的重点内容的同时,加强学生对新疆地产特色药材的掌握程度。

3.《天然药物化学》理论教学。在《天然药物化学》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新疆的特色药材例如:新疆的雪莲、红花、阿魏、红景天、甘草、罗布麻、麻黄等,介绍这些药材的有效成分、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及其提取分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介绍这些特色药材的研发及如何带动新疆医药企业发展,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学生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4.教学效果。在理论教学当中适当引入新疆的特色药材,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因为这些药材就在他们的身边,这些特色药材对他们来说是那样的熟悉,原来他们身边的这些植物具有这样一些特殊的功效,可以制成这样一些不同的制剂,使学生了解新疆特色药材的研发对新疆医药企业发展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学生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收到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实验教学

药学专业的专业课程均为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教学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我们充分利用新疆的特色药材资源,对实验课程的内容作了适当的修改,将新疆的特色药材融入到实验内容,使学生在掌握药学相关的经典实验项目的同时,加深对新疆特色药材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从而加强学生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的工作和科研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1.《药剂学》实验课。对《药剂学》实验课程作了以下的修改:实验二是液体制剂的制备,我们用石榴皮中提取的鞣质作为实验材料,将阿娜尔洗剂(主要为石榴皮中的提取物)的制备作为实验项目,实验三是软膏的制备及体外释药实验,我们用紫草中提取的紫草素作为实验材料,将紫草软膏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是测定作为实验项目,用不同的基质制成紫草软膏,考察紫草在不同基质中的释药情况。实验五是颗粒剂的制备,我们安排了卡森清热颗粒(含有维吾尔药材巨菊)的制备实验,选择的特色药材是巨菊(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实验十二是包合物的制备及验证,我们选择孜然中提取的挥发油作为实验材料,将孜然挥发油包合物的制备及验证作为实验项目。在这些实验当中,都有实验用材料的提取工艺过程,在做这些实验的过程当中,学生既掌握了这些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又掌握了药剂学相应的实验项目如洗剂的制备、软膏剂的制备和体外释药实验的操作要点、颗粒剂的制备工艺过程、通过包合物的制备掌握了液体物质的固体化等内容,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

2.《生药学》实验课。对《生药学》实验课程作了以下的修改:生药中挥发油的提取实验,原先的实验材料是八角茴香,我们将实验材料换成了新疆的特色药材孜然;根类药材的鉴定实验当中我们将新疆的特色药材软紫草(入药部分是根)加了进去,在掌握其他根类药材的显微鉴别的同时,熟悉和掌握新疆特色药材软紫草的显微特征;在种子类生药的鉴别实验当中,加入了新疆特色药材黑种草籽和孜然,在掌握其他种子类生药的显微特征的同时,熟悉和掌握黑种草籽以及孜然的物理外观和显微特征;在生药学中的组培实验我们安排学生做刺山苷的组培实验,使学生掌握包括超净台的使用、培养基的制备、外植体的选择、灭菌等一系列的实验技能,从而既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进一步加强的学生对新疆特色药材的认知程度。

3.《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中开设红花黄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甘草甜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因为红花和甘草是新疆的特色药材,新疆是这些药材的主要生产基地,产量多质量好。在这个实验过程当中,学生掌握了红花黄色素和甘草甜素的提取方法,同时也学会了用柱层析法对中药材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精制。

四、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

近几年,新疆药业的研发大多集中在新疆特色药材上,为了使学生在毕业后更好的适应新疆药业的需要和尽快的融入到新疆药业,我们除了在理论课以及实验课中融入新疆特色药材的内容外,在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中大部分都涉及到了新疆的特色药材,如在毕业论文拟题中,我们拟的论文题目有“维药巨菊中香豆素的提取工艺”、“甘草甜素的提取及其含量测定”、“红花中红花黄色素的提取及其纯化”、“新疆石榴籽油的提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新疆石榴籽油的基础药效学研究”、“刺山苷的组织培养研究”、“新疆灵芝的培育”、“新疆野生甘草与栽培甘草品质的比较”等。

参考文献:

[1]吴晓明.探索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世纪高等药学人才[J].药学教育,2004,20(1).

[2]葛建卢,秀莲,等.转变药学教育观念,发展特色药学教育[J].科技信息,2008,(16).

[3]庞挺,吴春福.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临床药学教育现状概述[J].药学教育,2008,24(4).

[4]姜远英,柴逸峰,等.构建有军事特色的药学人才培养模式[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9,8(4).

[5]林以宁,瞿融,等.日本药学教育改革现状[J].2009,(1).

本科生药学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药学 本科生培养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1-0030-02

能力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运用知识。如通过生药学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真伪鉴别能力、中草药开发利用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要重视学生智力技能的训练,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勇于实践,在实践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反复强化训练,形成较稳固的智力技能,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的发展。下面谈谈我院在这方面的做法。

一 在生药学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

1.举办生药鉴别大赛,提高学生生药真伪鉴别的能力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具备实战中鉴别生药真伪的能力。为此,开展了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近3年每年举办一次“生药鉴别大赛”,学生按班组成代表队,每队选出一名主答选手,随机抽取队员参与必答题,竞赛成绩记入生药学总成绩。竞赛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生药的辨认,抽出60种生药标本装入塑料袋中,要求学生在一分钟内辨认出药名;第二部分为生药学知识问答,有必答题、抢答题、题板题。题板题是给出生药名,一个参赛队员用生药性状或显微鉴定的知识,用动作表达出该生药的性状或显微鉴别特征,另一个参赛队员背向题板,答出生药名。例如,一个参赛队员用动作表达出星点,另一个参赛队员答大黄。

学生对这种竞赛反响十分强烈,他们喜欢这种形式,赛场的气氛异常热烈。通过竞赛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学习为乐趣,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竞争意识,学习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2.组织小组兴趣,认识形形的药材市场

生药鉴别大赛提供的真伪生药数量有限,为了使学生了解药材市场,贴近社会,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我们组织生药鉴别兴趣小组,让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利用周末深入药材市场进行调查研究,让学生看看药材市场出售的生药是否与药典规定相符。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可疑的药,买回来研究,果然发现有假药和掺假的药,如红花掺沙、金银花掺糖并夹杂茎叶、乳香掺石头、樟脑没有樟脑气味、地龙是用植物的根状茎刮去皮、切成薄片冒充的……通过调查研究,使学生认识了形形的药材市场,看到了生药的质量问题,懂得了生药真伪鉴别的必要性,同时提高了生药真伪鉴别的能力。

二 带领学生进行科研,提高科研水平

1.组织学生查阅资料奠定科研基础

要开展科研,首先需要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前人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如何。为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第一步就是组织学生查阅资料,近年来,先后组织2005~2010级药本专业的全体学生上网查阅广西4000多种中草药的研究进展资料,包括植物形态、地理分布、化学成分、药理研究、临床应用等,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且资源共享,即全体同学都拷贝每人分工查到的资料,为后续开展科研奠定了基础。

2.指导学生学写综述为科研服务

在做科研之前,需要对自己选择研究的对象写综述,进一步明确前人做了哪些工作,还有什么没做的,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教师不但要告诉学生写综述的作用,而且要指导学生写综述。因为所带教的班是大二的学生,他们不知道综述该怎么写。我以白花丹为例,综述前人所做的化学成分、药理研究、临床应用等研究,分门别类列出,在展望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期望。引用的每篇参考文献都要随文注明文献出处。通过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和写综述,使学生知道开展科研的前期工作该怎么做,也学会了写综述,提高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近两年每个学生都写一篇综述。并组织宣读,让全班同学评分。

3.指导和带领学生搞科研

生药学的主要任务是应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中药及天然药物的资源、鉴定、质量评价和开发利用。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的迅速发展,生药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不断扩大,需要多学科的合作,才能适应新时期学科发展的需要和中药现代化的需要,因此,我们生药学学科与分析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及生物技术等学科密切合作,指导和带领学生搞科研,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壮药的开发利用、药用植物细胞组织培养、天然活性成分的提取、生药真实性鉴定的方法学研究、广西特产药用植物抗癌等活性研究。每年都有一些学生的研究论文在国家级甚至是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许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与生药学研究密切相关。一些学生在生药学研究方面的毕业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还有一些学生考上了生药学科的研究生,甚至考上四川大学、兰州大学等重点大学生药学科的研究生。

三 在生药学教学中改革考试方法

考试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评价和改进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考试对教学过程具有鉴定、导向和激励功能,考试改革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健康人格的养成。为此,我们对生药学考试改革与学生能力培养进行了探索。考试改革的原则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素质的综合、协调发展。通过考试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进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加强过程考核,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开发考试的功能,发挥考试对学生创新意识养成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制订了考试大纲,明确规定考试的重点内容、考试方法和方案,有目的地开展教和学;考虑知识和技能的并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继承和创新的并举,注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注重对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查,减少机械记忆便能作答的题目,增加需要经过分析、综合、归纳才能作答的试题。实验考查内容考核学生应用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解决生药真伪优劣鉴定和生药开发利用的问题;布置讨论专题,让学生写出综述或专题研究文章。学生通过拟定探究内容,分工协作,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加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及探究性学习。

改革后的考试形式有开卷、闭卷、笔试、口试、写论文、实验设计、讨论等。并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让学生重视学习的过程。

鼓励学生根据理论学习、实践探索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做出合乎题目要求答案,为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自由空间;总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与形成性成绩(论文综述、实验考核,面试,讨论、作业等)组成;某方面成绩如论文、综述成绩的评定可让全班学生在听论文演讲后参与打分;使考试方式从对获取知识量多少的评价向“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评价转化。力求学习效果的评价更合理、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评分标准。

四 结束语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我们对生药学教学和考试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实践表明:科研水平的提高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考试改革是教学改革与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我们将继续深化教学和考试改革,深入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本科生药学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字】药学专业 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003-02

药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面对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趋势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根据医药市场对药学人才的需求,要求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高级药学专门人才。“3+1”梯段式实践教学,对药学专业多学科实验课程及实习环节进行了优化整合,使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多途径培养认知能力,高度掌握药学领域中的各种实验原理、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其药品质量意识。

一 “3+1”梯段式实践教学模式概述

“3+1”梯段式实践教学,即从校内的基础实验阶段、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阶段、创新性实验阶段自然过渡到实习实践阶段。针对北华大学药学院药学专业过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以2008级药学专业为试点,结合多年在实践教学中的探索尝试,对药学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实施“3+1”梯段式实践教学,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从查阅文献资料开始,提出初步的实验设计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论证,选出最优实验方案,全程以“药”为主线,总体融合生药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生物药学、药物分析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及药理学等相关内容,主要体现学科的新进展和新技术,具有前瞻性,使学生集中经历药物研发过程的各个阶段,目前已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新世纪的教育要以人的生存、发展为本。教育既有继承性,又有时代性;既有独立性,又有开放性;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既有实践性,又有理论性;既有基础性,又有超越性。根据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北华大学药学院在药学实践教学环节上做了适当的改革和创新,并即时修改融入本科培养方案。

二 “3+1”梯段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条件

1.增设独立的“药学综合实验学”课程

从药学一年级开始,对以往的药学实验课程(包括生药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及药理学)进行系统优化整合,改变传统的药学多学科实验各自独立设课的习惯,全程以“药”为主线,将多个药学实验课程贯穿融合成几个大的综合实验项目。

2.适当增加药学主干课程实验课时比例

适当调整药学各课程设置和增加药学主干课程实验课的比例,使实验课时与理论课时比接近1.5∶1,以针对药学专业培养的特点,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增加药学中心实验室开放时间

加大药学中心实验室开放力度,完善实验室管理,配合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和参与教师科研项目,通过课外学时扩展,确保学生课外在实验室的基本技能训练、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

4.继续完善实习基地建设

在现有的11个校外药物研究型基地和2个药物生产基地及医药营销领域基地的基础上,继续相应增加国内有影响的药物生产基地和临床药学基地10余个,如吉林省修正药业有限公司、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宣武医院、北京友谊医院等。

5.补充和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的监督管理

继续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健全实践教学质量的监督机制,根据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如根据实习基地反映学生出勤及纪律难以控制的问题,补充了实习纪律评价表及相关规定。

三 “3+1”梯段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1.基础实验阶段

在生药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生物药学、药物分析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及药理学理论开课学期开设部分相关实验课,以巩固和验证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实验的内容以掌握本课程相关的实验注意事项、基本操作技能、基本操作原理为主,课程内尽量设置基础宽泛、综合性强的验证性实验项目,尽量避免药学各实验课程间简单重复的实验。实验课考核内容包括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书写。成绩以20%~30%计入课程总成绩。通过对药学专业2005~2007级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发现确实为后续实验课程奠定了基础。

2.综合性设计实验阶段

专业主干课程基本结束后,第七学期集中开设独立的药学综合性实验课程,实验内容为以“药”为主线的几个实验项目,总体融合生药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及药理学等相关内容,实验流程按照新药研究流程循序进行。如抗炎药物——阿司匹林片的药学实验和心血管药物——丹参的药学实验。该类实验将生药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和生化药学的实验内容相结合,首先,由学生按照药物合成或提取等工艺流程制成原料,然后通过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对药物进行质量分析,进而制成片剂检测含量,进行药效及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最后分析其作用机制。这一设计可使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合成的药物的质量及疗效。对实验结果的评价、分析更加科学合理,也有利于了解药物研究的系统过程和药物研究的规程规范。本课程采用单独设课方式,考核内容包括实验设计、操作和实验报告书写。

3.创新性实验阶段

在第七学期和第八学期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结合教师科研项目“导师制”和“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进行。

首先,教师通过自身的学习,对相关文献进行充分调研、查新,把握本学科的前沿及发展动态,结合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使本科生能够接触到学科最新研究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毕业实习和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学生根据“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要求,查阅文献资料,提出初步的实验设计方案。由指导教师对所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评价,指出问题。

最后,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集体讨论修改方案并选出几组最优的方案。该阶段通过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创新实验主要体现学科的新进展和新技术,具有前瞻性。

4.实习实践阶段

在第八学期进入实战阶段,学生根据具体课题自行科学合理地设计实验并独立完成,课题来源于教师科研项目或企事业单位的研究项目,或者生产过程中的具体问题。4月下旬由学院教务办公室组织人员到各实习基地进行中期检查,学生毕业实习后,按学校要求,形成毕业论文,回校后统—进行毕业答辩,综合评价毕业实习成绩。

四 “3+1”梯段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效果

1.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经过对不同年级本科生实践教学过程的探索尝试,本次教学改革都得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学生在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高,也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飞跃发展。

2012届本科毕业成绩可喜,均在80分以上,实习过程中社会给予本模式培养的人才以较高的评价,认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经统计初次就业率达96.8%,比上一年的75.6%增加了21.2%。近三年,教师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也得到了飞跃发展,专任教师中在读博士及博士学位获得人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已升至68%,高级职称由三年前的33.3%上升到现在的48%。

2.促进了学、研、产的有机结合

几年来,学生踊跃参与教师科研活动,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通过课外实验室的基本技能训练和科学思维培养使所学理论与科学研究达到了有机结合,通过课间实习和毕业实习又将所学理论、基本技能和科学思维运用到了生产实践中,做到了学生培养的学、研、产有机结合。近年来,部分毕业生在医药岗位(如大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扬子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修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已成为骨干并解决了许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经过实践验证,“3+1”梯段式实践教学模式可作为培养现阶段我国药学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实验实践教学模式,真正使学生达到操作能力超群,药学知识广泛、创新思维活跃、应用能力扎实的培养目标,可能成为国内现阶段医学及药学人才培养的主流实验实践教学模式。

五 结束语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北华大学药学院的药学实践性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学生普遍反映这样的实践性教学生动有趣,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协调发展,同时,教师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自身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实践,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能够很好地满足社会对应用型高级药学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耀刚、石国英、王宏志.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11)

[2]王义道.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4)

[3]熊双丽、张建国、段宁等.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创新性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12)

[4]应晓英、袁弘、杜永忠等.药学多学科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2)

本科生药学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药学;综合实验;教学改革

一、引言

药学是以现代医学、化学为主要理论指导,研究、开发和生产用于治病防病药物的一门科学,涉及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生药学及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学等多门学科[1]。近年来,随着药学行业的飞速发展,药品企业对于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传统的药学教学模式下的实验教学多伴随各自的理论课开设,实验内容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已不能满足当代人才培养的需要[2]。面对这一新的变化、新的形势,吉林医药学院从2011年开始对传统的药用植物学、生药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和药物分析等课程内容进行精选和整合,在药学、药物制剂和临床药学本科学生中开设药学综合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药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基本构建

第一,药学综合实验内容的选择。药学综合实验在实验设计上按照从天然药用植物中开发新药和通过化学合成研发新药两条主线进行。吉林医药学院组织相关课程专家、教授对现有实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和反复论证,最终选取“三的制备与质量检查;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鉴定、含量测定及其制剂的制备和质量检查;盐酸小檗碱控释片的制备及释放度的测定”三个实验作为药学综合实验的教学内容。[3]第二,药学综合实验的教学安排。其一,开设时间。由于药学综合实验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要求较高,因此将实验开设在四年制药学专业的第七学期,各门专业课的讲授之后;其二,教学安排。本门课程总学时90学时,三个实验的课时分别为46学时、24学时和20学时,每个实验集中在一周完成。

三、药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实施

第一,预习实验。实验前要求学生进行充分预习,并提交预习报告。以“实验一,三的制备与质量检查”为例,设置的预习问题包括:①为什么叫三,三的作用有哪些?②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③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哪些?片剂中常用辅料由哪些?学生还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教材、文献数据库或网上资料开展进一步的学习。第二,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规范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数据的记录。由于实验周期较长,因此,要求学生在每天的实验结束后及时分析和处理数据,为下一步实验奠定基础。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指导教师主要起监督和辅助作用。第二天实验工作开始之前,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加以改进,不断提高药学综合实验的教学质量。第三,实验考核。药学综合实验课程的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和实验技能两部分,理论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40%,实验技能部分占总成绩的60%,其中,实验操作占40%,预习实验报告占10%,实验报告占10%,主要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对实验室规章制度等进行综合考评。由此可见,在培养过程中侧重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四、药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实施效果

药学综合实验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习信心。参加这门课程的学生,在后来的面试求职和毕业论文设计中都能很快地进入角色。可以说,药学综合实验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体会及展望

第一,指导教师必须先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缸水”。由于药学综合实验涉及多学科的专业知识,指导教师除了要求掌握本学科的相关知识外,还要加强其它学科的学习,并虚心向其它学科的教师请教,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满足教学要求。第二,课前预习是关键。课前预习对实验的正常开展产生很大影响,如果学生没有很好的预习,在操作中就容易出现错误,造成后续的实验无法进行。

六、结束语

总之,通过本课程学习,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将来的考研或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吉林医药学院将把这一教学模式坚持下去,紧跟学科的发展,结合本校实际,不断改革与调整,争取培养更多的“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应用型药学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春福主编.药学概论(第3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孟新源,陈迹,张虎,等.浅谈药学实验的教学改革[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3):253-254.

本科生药学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42-02

近些年来,国内外对“天然药”“植物药”“绿色药物”的青睐和关注度大幅提高,促使中药相关学科国际学术交流日益增多。同时,政府和各界极度重视中药,主张大力发展我国传统优势中药产业,使之现代化国际化,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大市场,从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如此的社会大背景就要求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懂得中药相关知识,更要有扎实的专业英语水平。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素质型、全面复合型的中药专门技术人才,针对我校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设置了40课时《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安排在全部专业课程学习结束后的第7学期进行。

《专业英语》课程的设置时间和课时安排较为合理,但教学效果如何呢?参看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各高等院校药学(包括中药、西药)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1]。笔者亦对我校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07级、08级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译水平有进步,但总体来说,其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教学效果的理想与否,与多方面因素息息相关,如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对《专业英语》课程的兴趣和学习态度,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等。下面就以上因素分别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期提高《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实现培养高专业英语水平、适应国际化生产交流合作的人才目的。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目前专业英语教材发展较慢,内容通常包括基础公共药学英语、生物化学、药物化学、植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生药学、药事管理、制药工程等板块,内容涵盖面甚广,但未能照顾到药学类各个专业的差异[2],显得像大杂烩,重点不突出。另外,由于科技发展速度迅猛,专业英语教材更新慢,因此内容也显得较为陈旧。此外,《专业英语》教学内容普遍较为单一,将教学重点放在阅读上,而忽视了听、说与写的训练,致使专业英语的交流和写作能力较差。

专业英语的教学对象是具备一定英语基础的大学生,和公共英语教学目标不同的是,它在加强语法教学、词汇扩充的同时,更强调专业词汇的学习与运用,通过专业英语教学,来提高学生阅读外文文献和专业外文写作的能力。此教学目标决定其教学内容应具备专业性与实用性,不仅要与专业联系紧密,语言表达地道,还能实现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

针对课程教学目的和所出现的问题,在教材的选择上,由于没有特别适合特定专业的教材可供选择,应着重考虑挑选符合层次培养要求的、与专业培养目标相近的已出版物。在教学实践中,应结合中药资源与开发的专业特点,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学时,挑选教材中与专业紧密相关的重点章节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如与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等相关的内容。此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适量补充最新的国外专业科技文献。注重专业性的同时,还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新颖生动的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阅读内容的课堂教学外,还应加大听、说与写的训练。

二、教学形式与方法的改革

现行教育体制下形成的长期应试教育,使得大学生的英语基础底子薄、运用能力差,方法不得当使英语学习处于“高付出、低进步”的状态,四个学期的公共英语学习已显得枯燥乏味,主动学习英语的初衷只是迫于“大学四六、级过级考试”压力,致使大部分学生对于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低,学习愿望不强,甚至觉得是负担,认为完全不能从中获益,亦无专业英语用武之地,这种种情况与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的初衷是完全相悖的。

针对专业英语学习如此窘迫的状态,改变教学形式与方法势在必行。只有使学生感觉到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局势。创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以考试相胁迫,少批评多鼓励,改变单一老调的教学方法,增加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加强师生、学生之间的课堂交流与互动,能够很好地调动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较少教师主讲“唱独角戏”的环节,而增加“学生主讲、教师辅助”的教学形式,通过改变教学的主体和角色的变换,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还可增加课堂专题的讨论,通过观点的口头表达,来有效训练专业英语口语能力。另外,可以通过课堂快速阅读与答题,来训练学生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中药专业词汇的认识、记忆和掌握是件看似容易实则难的任务,可在专业文章的阅读训练中加强专业词汇的认识,在专业外文写作中加强专业词汇的运用与记忆,从而避免极其枯燥无趣、效果差的传统单词记忆法。本科毕业论文通常要求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摘要,从近些年的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摘要的撰写情况来看,情况实在不容乐观,中文式英语摘要比比皆见,摘要的格式性错误更不在话下,因此,在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专业外文写作训练中,要着重加强摘要的撰写。针对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教学内容先简后繁、先易后难,使基础较差的学生顺利完成过度,避免出现“抓瞎”的现象。

在教学方法上,应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授课视听觉效果好、课堂内容容量大的优势,减少黑板书写浪费的大量时间。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本科生药学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药学专升本人才培养随着我国药学事业的发展,社会对药学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与学历层次,增加就业机会,不少药学专科生选择了继续学习深造,药学专升本教育在我国发展迅速,招生规模也逐年扩大。笔者根据浙江中医药大学近几年来全日制药学专升本的教育情况,针对专升本学生的特点,就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毕业课题实施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药学专升本学生的自身特点

相对而言,专升本学生属于较为特殊的人群:一方面,他们已经历大学三年的专业学习,有些学生已经就业过,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心理年龄较一般的在校生成熟,自觉性和自律性较强;普遍具有学习的需求,学习态度端正、认真。另一方面,由于受专科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强,缺乏创新能力;掌握的专业知识面比较浅,重在实用性和技术性,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足。此外,专升本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自卑心理,总觉得要比4年制的本科生差,不能较好地正视在学习、生活、实习或就业等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困难。

面对这些问题,药学高等院校应采取措施,提高药学专升本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首先,学校应对专升本学生进行定期心理辅导,弥补学生的心理缺陷,使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身的优缺点,提升其对环境等的适应能力。其次,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团举行的各类活动,如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草药”嘉年华等,通过参与活动的组织、开展,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协作能力,打造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最后,药学专升本学生的专业理论性和技术性较高,从长远发展考虑,毕业生考研是提升个人能力和知识水平很好的途径,可鼓励他们继续学习深造。

二、药学专升本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

1.课程设置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专升本的学生专科期间所学专业涵盖药学、中药、生化制药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化学制药技术、中药制药技术和药物制剂技术,因而学生基础存在着较明显差异,对药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针对这一特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偏重补充、巩固药学专业基础知识,并增加综合性课程的比例,即以药学专业知识为主干,以化学和基础医学为基础,以外语、数学、计算机为基本手段,重点讲授药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成就和前沿性内容。

全日制专升本的学制为2年,其中还有一个学期为毕业实习,真正只有3个学期的课程学习时间,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安排十分重要。根据药学专业方向的需要,可将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合成、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天然药物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天然药物化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等设为专业必修课;并增设生理学、临床医学概论等基础性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化学学科,在专科期间已学过,也是入学考试的考察科目,不必重复开设,可适当增加化工原理、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制剂工艺设计学等学科课时;同时,为提高学生外语水平、文献检索能力和综合技能,开设英语、文献检索、计算机、医药数理统计等应用型和综合性课程。另外,浙江中医药大学属于以中医学和中药学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可将中医药学相关知识如中药学、中医学概论、中药炮制学、中药商品学等课程设为公选课,让学生根据兴趣选修,利于他们结合药学与中药学知识,形成自身的特色和所长。

2.教学模式

由于专升本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应改变以往单纯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模式,可借助录像、多媒体、幻灯片等多种教学技术,开展问题式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增加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讲授的基础上,应结合学科的当前现状及发展动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重点培养学生对药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例如,药剂学课程中讲授靶向制剂章节时,课堂讨论后老师要求学生选择一种靶向制剂,围绕其辅料、制备、优点和不足等,以小组为单位撰写论文,并以PPT的形式进行课堂汇报,通过小组答辩、教师点评的形式予以评价。此种方式不仅极大地巩固了相应的知识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组织能力。

实验课的教学则可融合药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把药学各专业课程的独立实验相结合,设计成综合性实验。例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制备,通过分组,分别完成药物化学部分合成阿司匹林原料药、药物制剂部分制备阿司匹林片剂;药物分析部分检测阿司匹林原料及片剂的质量、药理学部分进行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生物药剂学部分开展药代动力学和稳定性研究等。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相衔接,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提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教师的教学内容得以丰富,学生也对每一门课程的研究方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也为他们步入社会、更好地开展岗位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药学专升本毕业论文导师制的开展

由于目前大多数药学高等院校往往提前一年甚至一年半进行毕业论文的导师选报工作,而此时专升本学生刚刚入校,在校时间较短,不知道导师的专业方向,导师也不清楚学生各方面的情况,相互间缺乏了解,造成了专升本学生难以找到适宜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

因此,学校在专升本学生进校后应给予学生与导师充分交流的机会,通过在网站上导师的相关信息、与导师的见面会等方式,使学生与导师间相互熟悉,在双方相互了解的基础上,首先由学生自愿选择导师,导师再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考核,合格后开展论文指导。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选课题或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进行文献查阅、方案设计、实验开展、论文撰写等一系列工作。由于此时专升本学生也正在药学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可结合毕业论文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理论课堂上寻求解决的方法,从而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而导师也应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依据毕业论文计划表,要求学生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等任务后进入实验室;同时指导学生在毕业环节合理安排好毕业课题、实习、考研等的时间,协助解决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地完成学业和就业。

参考文献:

[1]邵海燕,蒯丽萍.药学专升本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实践[J].药学实践杂志,2006,24(6):375-376.

[2]姜远英,孙华君,曹永兵.药学专业本科生的知识结构[J].药学教育,2008,24(5):9-10.

[3]庞小雄,张德志.药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药学教育,2007,23(2):45-49.

本科生药学毕业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海洋生物医药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实验教学

海洋生物医药是具有显著海洋特色的学科之一,是整个海洋生物资源研究、开发与利用产业链条中的技术制高点,因此,提升海洋生物医药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迫在眉睫。围绕浙江海洋学院创建高质量综合性海洋大学的发展目标,结合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注重教学成果培育”精神,需要加强海洋生物医药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增强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能力,因此,研究海洋生物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海洋生物医药创新人才培养实验教学模式,可以培养一批思想敏锐、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药学专业人才,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成材。

1. 我校海洋生物医药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浙江海洋学院药学本科专业创办于2006年,以海洋生物医药为研究特色,立足于舟山群岛,培养服务于海洋经济的药学本科毕业生。经过7年多的发展,目前建有药学与生物制药2个专业,在校药学本科生200余人,硕士研究生30余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作为一所地方二本院校,与国内重点高校药学专业毕业生相比,我校药学专业学生的素质与水平有较大差距,在现有的层次上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提升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与考研竞争力,已经迫在眉睫。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与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大背景下,我校药学系可以依托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领域的特色与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创新人才的培养,既可以突出我校药学专业的特色与优势,又可以为浙江海洋经济的发展输送海洋生物医药创新人才,因此进行实验教学的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

2.存在的问题

2.1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结构不合理

这种不合理体现为实验教学时数偏少以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偏低。以往实践教学实验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由此造成学生实验方案设计、查阅整理文献的能力欠缺。以药物分析实验为例,药物分析实验总计16个学时,验证性实验占比60%以上,学生通过实验得到的训练不足,进而影响后续毕业论文实验能力,在毕业设计实验教学中,学生往往难以独立完成指导教师交给的课题,学生过分依赖教师在文献查阅、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等方面的指导,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2 研究性学习不足

针对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团委及教务处等部门历年都有本科生创新型实验项目立项,由于任课教师及专业教师没有给予及时的指导,导致本专业的本科生校级学生项目数偏少,从学校层面争取到的本科生实验教学资源偏低。此外,浙江省科技厅每年都有针对本科生的新苗计划项目立项,基于上述同样的原因,药学专业学生申报的项目数偏少,立项数也偏少,也会影响学生学术、发明专利申请。实验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及读研后的学习开展,最后将影响学校的教学声誉。

2.3 本科生参加教师课题研究不足

从2007年以来,本专业教师在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项目立项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自从2009年实现国家级项目突破以后,本专业教师的国家级立项项目达到了5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厅局级项目20余项,科研经费稳步上升。在科研项目研究中,一般都是以硕士研究生及教师本人为主,本科生参与度不高,在科研项目的进行中,浪费了极好的本科生培养提高机会。

3.改革思路

3.1改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结构

学校在2013年集中开展了创新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认定工作,结合学校教务处的工作,药学专业各教学课程对实验结构进行了调整,主导思想是在总实验课时受限制的情况下,增大创新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时数的比例,单门课程实验课时在10学时以上的,尽量安排成创新性、设计性实验,使创新性、设计性实验比例达到80%以上,有效地培养学生实验方案设计能力、阅读文献能力,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将有极大地提升。

3.2 引导和鼓励本科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学校教务处和团委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研究性学习项目立项,省科技厅每年都会有新苗计划项目供本科生进行申报,同时会有一定数量的经费支持,鼓励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申请发明专利,上述项目也是为了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储备科技创新人才,依托上述研究性项目,可以极大地促进海洋生物医药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指导申报,提高本科生申报研究性学习项目的比例,另一方面,在评奖和评优时有倾向性地向获得各级研究性项目的本科生倾斜,这样可以在本科生项目申报数量和立项数量上有较大的增长。通过研究性项目的开展,学生不仅在实验实践能力上有较大的提升,而且在及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上会有较大的增长,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成长,有有助于学校本科教学声誉的提高。

3.3 加强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力度

本专业教师科研项目主要硕士研究生与教师本人完成,由于本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数总体偏少,而教师的教学任务较多,因此,有些科研项目因为缺少实验人员导致进度缓慢,本科生在进入大三以后,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全可以作为科研助手进行使用,一方面可以解决科研项目中实验人员不足的问题,又可以提供本科生的实验技能,拓宽本科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提高就业率,也有利于本科生读研后的实验开展。因此,药学系出台了鼓励教师引导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政策,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度,鼓励学科教师每人指导一定数量的本科生,同时学院和药学系在实验室资源配置,科研场地等都给予了一定支持。

4.效果

通过上述改革措施,我校海洋生物医药创新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都有了改善和进步。在实验教学方面,创新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从以前占比50%以下,到现在基本上占比80%左右;本科生的研究性学习热情也有了较大的提升,学生申请各类研究性项目的数量大幅度上升,一般每个班级都有3-4个团队进行申报,每个团队有4-6人,基本上一个班级有50%左右的学生参与其中,立项的研究性学习项目也有所增加;本科生参与教师项目的比例与以前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善,一般每个教师的科研项目,都有10名左右的本科生参与进行,作为研究生与教师的助手进行科研活动。此外结合教师科研项目进行毕业实验的比例达到了100%。

我们对海洋生物医药创新人才培养的的改革探索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通过改革措施的实施,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为本科生毕业后进入相关领域的工作或继续读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我校药学专业起步较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完善,今后的教学改革中仍需不断探索。

基金项目:浙江海洋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海洋生物医药的药学专业毕业实践教学研究;地方性本科院校创新实验班与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研究。

参考文献:

[1]曲有乐. 应用型海洋药物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药学教育, 2006, (22)1:1-3.

[2] 陶莉, 曲有乐. 海洋药物专业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建设[J]. 药学教育, 2007, 23(6):12-14.

[3] 林文翰. 我国海洋生物的药学研究思考[J]. 中国天然药物, 2006, 4(1):10-14

[4] 欧阳小琨, 王斌, 曲有乐, 杨立业, 徐银峰. 探索海洋药物本科毕业设计新模式[J]. 药学教育,2009, 25(5):43-44.

[5] 曲有乐, 关丽萍, 杨立业, 王斌, 马剑茵, 欧阳小琨. 药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试验区建设[J]. 药学教育,2012, 28(5):21-23.

[6] 王斌, 欧阳小琨, 陈荫, 曲有乐. 生药学课程教学中渗透PBL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2013, 41(1): 415-416.

[7]王斌, 曲有乐, 欧阳小琨, 徐银峰. 创新型海洋药物人才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 药学教育,2008, 24(5):25-27.

作者简介:

欧阳小琨 (1973-),男,汉族,江西吉安人,博士,副教授。

本科生药学毕业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中药制药专业;综合改革;湖北医药学院

[中图分类号] G40-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6(a)-0127-05

[Abstract]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special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eutics should be carried out from various aspects, which takes integra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the aspects of management mechanism, ways of performance assessment, teaching practice management, and so on, enhances the professional building level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plores the new model met with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tinually, so as to provide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progress of special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eutics in 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our university" for short) in recent 10 years,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experience and ways of our hospital in the training of establishing new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combined with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special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eutics from 4 professional comprehensive reform aspects of "double-teacher type"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 practical teaching. Academic leaders, training of enterprise and teachers,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are the core of "double-teacher type"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provincial standardized training base and sustained practical teaching during 4 years smoothes out employment road for students, flexible application of a variety of teaching and reform methods is made combination with the target of cultivating development demand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for the local, aims to form a talent training pattern constituted by two teaching module of enterprise and school, with combination of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course and practic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utorial system, and so on.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raining program and reform of cultivating applied talents faced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related field.

[Key words] Special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eutics; Comprehensive reform; 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长期以来,湖北医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立足点,注重加强专业内容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03年,为适应医药卫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我校开始招收药学专业四年制本科生,并设立中药制药方向。2009年,药学专业成为湖北省品牌专业建设项目。到2011年药学院成立,学校投入一千余万,对药学院软、硬件全面升级,药学专业(中药制药方向)便进入了快车道。近五年来先后成为了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人才项目,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建设项目,建设成了湖北省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校级重点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等等。目前,该专业办学定位准确,服务面向明确,在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及教学管理方面具有特色,培养出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本文将从如何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2+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践教学等四个方面介绍我校药学院在专业综合改革方面采取的措施,以此抛砖引玉,希望推动药学相关专业的综合改革。

1 “双师型”师资队伍

1.1 专业带头人

应选择学历职称高、实践技能水平高、教学学术水平高、师德高的“四高”教师为本专业带头人。定期派遣专业带头人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访问交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建立激励机制,明确目标责任,促进专业带头人提升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搭建省级重点实验室和校企研发中心,激励专业带头人确定以武当中药品种为主要研究方向;聘请美国休斯敦大学、香港大学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本专业兼职教授,帮传带本校专业带头人快速成长。聘请美国休斯敦大学教授Ming Hu为外籍院长,为学科建设把脉。经过5年的建设,校内45岁以下专业课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超过20%,有企业实践经验教师比例达80%,形成一支70人左右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具备创新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1.2 企业教授的培训与聘用

聘请合作企业的专业人才和技术骨干担任专业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实践教学、指导学生科研和论文撰写等教学活动。学校、企业的授课教师进行双向培训,企业人员到学校主要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技能方面的培训,每期不少于1周;学校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进行实践能力培养,每期不少于1个月。定期召开由校企双方参加的教学研讨会,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实现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提高技能,以科研引导教学的目标。

1.3 本科生导师制

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在借鉴国外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探索在本科生教育中培养出一批具有潜质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新的工作机制[1-5]。我校采用双导师,即学业导师和职业导师的机制。新生入校即建立与其对接的“导师制”,给予其生活、学习和职业生涯上的指导。最初2年在校以基础理论学习为主,学生重点完成对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暑假和寒假期间强化专业技能,结合市场需求及学校现有实验室条件精确定位方向;将学科带头人的科研成果转化或者企业的特色技术为教学内容,带领学生早进实验室、早参加课题研究。后期1年的实践学习中,实训教学环节主要依靠本专业教师和合作企业内的导师联合指导和培养,使学生紧密结合药学实际,深入到中药产品的研发、生产、设计、营销和管理等环节中,完成在企业实训阶段的学习任务。实施本科导师制,发挥教师在学生培养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团队精神,使学生在教学计划和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地构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技术特长。

2 全面升华实践教学,为学生就业铺平道路

建立由“认知教育、实践训练、联合培养、企业创业”四个阶段构成的“四年校企实践合作不断线”实践教学模式[6-8]。实行早期实践、连续实践、多次实践和多时实践,建设省属一流的专业实验室、实训室、实践基地和科研平台,加强实验技术人员培养,选派高水平教师带教实验,激励学生开展自选性、协作性试验,努力使学生达到“四能”,即能识药、能验药、能制药、能研药。

2.1 按照“一体两翼,两个结合,三个环节,四年不断线”的原则强化实践教学

“一体两翼”是指以构建实验实训课程教学和专业见习实习为主体、以课外科技创新和综合社会实践为两翼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两个结合”指校内实践教学资源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相结合,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三个环节”指见习环节、实习环节和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实践训练,见表1;“四年不断线”指从大一开始到大四,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不中断。在整个实践锻炼过程中,始终强调创新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设计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计算机与外语应用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和技术经济分析能力的培养,使必修课∶选修课∶实践教学之比达到4∶1∶1。

2.2 省级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

在高等教育中,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专业途径的必要途径,通过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可显著提升教学效果[9-10]。我校以校内省级重点实验室“武当特色中药研究实验室”“武当山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中药新制剂研究开发”“药物分析”三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和“中药药理(肿瘤)研究”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以及“湖北医药学院中药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系列科研平台作为培养产业人才的开放实验室,完善管理办法,优化运行机制。把企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教师的科研方向作为学生设计性、自选性、综合性实验选题的主要依据,目前通过导师的实验指导,学生完成的设计性、自选性、综合性实验达到总实验项目数的50%。逐步完善企业的湖北省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2014年中药制药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完成了我校和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和制药工程两大专业600余名学生的见习、毕业实习教学任务。此外,在校内建设药物研究所、药用植物标本馆和百草园,以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密切与九州通、湖北天圣清大制药有限公司、湖北神龙本草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湖北天圣康迪制药有限公司、十堰神农医药科技园有限公司等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项目合作单位合作,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产学研合作为纽带,全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多项重大成果取得突破,达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目的。

3 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应用学导启发式、问题探究式、小组讨论式等教学方式,注意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坚持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结合课程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

3.1 开放式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

积极推行开放式教学,充分开放教学资源。通过成立“小神农科研小组”、药用植物盆景和中医药文化进课堂、药用植物野外采集、第二课堂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对中药制药专业的认知和兴趣。在开放《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的辅导体系和标本馆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建设专业课和特色课程的辅导体系;将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的五门特色课程安排到企业生产车间和野外药用植物采集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广泛开展技能比赛、科研设计大赛、专业趣味活动等,使学生能在比中学、学中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3.2 课程与教材建设

按照“厚基础、强能力”的总体要求,优化课程结构,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构建新型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计上,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特色课程等四类课程的学时比例达到2.0∶2.9∶2.4∶0.5;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学时之比达到4∶1∶1;建成专业课程自学辅导体系(参考书、题库、教学光盘等)。建设3门校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公开出版3本以上特色教材,编制实验实训教材讲义5本[11]。特色课程模块为校企联合或与其他学科协同开发。课程以实训教学为主,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化技术解决中药生产过程中的中药材养殖、栽培、植保、饮片加工炮制、中药制剂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和能力。具体课程包括:①湖北省中药资源开发现状,主要介绍湖北省中药资源分布、资源种类、开发应用前景及开发现状。②鄂西北中药资源开发,主要介绍鄂西北(神农架、武当山地区)特色中药资源与开发,神农架地区的地理特征、气候特色、资源分布、特色资源和开发应用现状。结合鄂西北区域性中心城市重点产业建设,建立鄂西北特色中药资源(房陵丹参、柴胡等)GAP基地。③湖北省中药资源文化,以神农医药文化、李时珍医药文化和鄂西北生态文化为主线,介绍湖北省中医药文化和中药资源文化,提高学生对湖北省中药资源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和中药资源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能力。④湖北省及鄂西北中药饮片生产及标准研究概况,主要讲授湖北省及鄂西北中药饮片生产现状、生产工艺改革、饮片质量标准研究及应用现状。⑤中药制剂实用技术,包括“半仿生提取法(SBE)、大孔树脂吸附法及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中药传统制剂、丸剂、膏剂”“滴丸、分散片、固体分散体、微囊等制剂的制备技术及质量控制方法”“软胶囊制剂技术”以及“中药注射剂、粉针剂制剂技术”等几个板块。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中药制剂理论和实用技术。

3.3 开展以问题为主导大教学(PBL)

借鉴药剂学教研室PBL教学的经验,在中药制药专业课中推进PBL教学,对开展PBL教学的教师给予一定的政策奖励[12]。我院药剂学学科自2003年开始探索以问题为主导大教学,探讨PBL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范围。经过长达十年的研究和数届学生的反馈总结出了PBL教学法在本科药学教育中的优势与不足,研究了PBL教学模式的适用范围,表明PBL教学模式在大学三到四年级的高年级学生较低年级学生更适用、专业课比基础课更适用、实践实习课程较适用。我校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在中药制药专业的大部分专业课程中开展了PBL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4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正对药学专业学生终身学习的特点,教学改革中大力缩减课堂授课学时,扩大学生自学空间;开放实验室、标本馆、实训室、自主学习中心、图书馆、百草园等,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积极开展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鼓励学生主动和教师进行互动,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教师,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导师;制订相应评价制度,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4 “2+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13-17]。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一种新型的“2+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2”是指人才培养分别在学校和企业两大板块进行,“3”是指培养过程实现三个方面的结合,即教学与生产实践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课堂教学与师带徒结合。依据人才层次的应用性、知识和能力的专业性、人才类型的技能性、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等方面特点,构建了“见习-企业实践实训-校企研发中心基本功训练和专项实训-企业综合实习-顶岗实习”渐进式实践体系。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外顶岗实操相衔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大力改革课内理论教学的形式,采用了课堂理论教学与边讲边练、专业实训与校外实习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逐步形成理论学习与基本实践能力、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增加部分专业特色实践课时,如在校企共同开发的课程、企业核心文化、人文素养等。

5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经过近五年的建设,我校中药制药专业毕业生已经在各个企业茁壮成长,学生就业率一直在省内同等专业前茅。但在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借鉴:首先,学生的发展问题,中药制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希望学生为当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做贡献,但是很多学生想继续考研深造,结果大部分学生选择深造而与用人单位解约,这给学校和企业带来了很多问题;其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问题,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科研技能、操作技术等问题,出现了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因为实践技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成就感;再次,培养计划在实习实训的基础上,建设的企业特色课程模块补充实训教学,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化技术解决中药生产过程中的中药材养殖、栽培、饮片加工炮制、中药制剂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和能力,但是目前由于资金和企业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课程开发进展缓慢。要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探讨和分析,针对性解决“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中的问题,深化专业建设改革、实现校企合作,探究实践新模式、有效评估,完善质量考核机制,只有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分析,才能够促进高校本科专业建设质量的提高,让教学管理模式趋于合理[18-20]。

[参考文献]

[1] 付轶.我国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2] 王卓然.新制度主义视阈下本科生导师制制度建设探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3.

[3] 杨金铭,赵景会,李锦莲,等.关于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以佳木斯大学药学院为例[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33(2):171-174.

[4] 彭鹏,姜迎.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模式研究与实践[J].求知导刊,2015(6):153.

[5] 刘文丽,程杉.关于高校本科生导师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8):201-202.

[6] 侯霞,郝保水,刘建宾,等.浅析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若干关键问题[J].中国电力教育,2014,297(2):189-190.

[7] 吴建波,陈娅.大学校外实践基地长效稳定机制探索[J].黑河学刊,2014,202(5):115-117.

[8] 吴艳丽,夏春艳,孙小菊,等.应用型本科创建校外实践基地创新性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16):180.

[9] 黄丽平,赵宝林,吉玉兰,等.校企深度合作提升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5,29(6):73-74.

[10] 叶春霜.国际贸易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温州大学城市学院为例[J].中国商论,2016(1):65-66.

[11] 陈吉炎,涂汉军,涂自良,等.中国武当中草药志[M].湖北:湖北科技出版社,2009:13-17.

[12] 杜士明,朱海涛,董永成,等.PBL与LBL在“药物制剂的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比较[J].药学实践杂志,2012,30(1):75-77.

[13] 杨靖,王建民,刘春奎,等.基于“卓越计划”的烟草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6(2):206-207.

[14] 沈忠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5(11):48-49.

[15] 王晓婷.中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比与反思[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1):57-58.

[16] 邓前军,陈东初,袁毅桦.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行业协同育人平台的研究和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31-133.

[17] 刘阳,谭B隽,王传林,等.试点学院框架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实验教学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2(1):198-200.

[18] 代晓宇.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中教学管理模式的探讨――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J].科教导刊,2014(6):52-53.

[19] 周定文,谢明元,何晋.实施专业综合改革探索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3(22):103-105.

[20] 陈飞.应用性本科课程调整与改革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本科生药学毕业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制药工程;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2-0088-04

0 引言

制药工程是化学、药学、制剂学、工程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其目标是培养具备制药工程专业知识以及从事药品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能力,在工程应用研究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开发型和技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它要求学生掌握化学、药学、制剂学和工程学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对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等各个方面的训练,具备药品的生产、工程设计、新药的研制与开发的基本能力,并可根据GMP和国家关于化工与制药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以及环保等各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进行药品新资源、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和设计,从而最终达到药物生产企业所要求的具备药物生产、管理、营销、工程设计和改进等方面的人才目标要求。

国内制药工程专业是在1998年教育部调整工科本科专业时出现的,从1999年秋开始招生,招生层次为本科生;而国外第一个制药工程教育计划早在1995年就已产生,并且专业培养以研究生教学为主,起步时间和教育层次都较高,因此,国外院校对于制药工程专业内涵的理解更专业、更实用、更侧重于药物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技术等相关工程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国外院校多以西药合成的生产工艺、制备技术、设计技术为主体构建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但是,根据我国的特殊国情和我国现阶段制药行业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将制药工程的内涵延伸到从药品的研发到生产上市的全过程,这其中主要包括如下各环节:新药的研发与专利申请,药品的临床实验,药品的生产,药品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等等。与传统药学专业的学生相比,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更适合在新药的研发与专利申请、药品的生产、药品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等环节发挥作用。

江苏大学药学院制药工程专业成立于1999年,2001年开始招生。从办学开始就始终紧抓制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注重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为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强的综合型人才而努力。在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始终遵循“厚基础、宽口径、有特色、强实践”原则,因材施教,培养能在制药行业各环节发挥作用的合格人才,为我国制药行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经过十多年努力,在制药工程本科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将其改革思路和成果总结出来,以求对全国各高校的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有一定帮助。

1 专业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方向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合格学生的重要前提。针对制药工程专业这个名词来讲,制药工程应为具有药物生产特点的工程技术,其中心是工程技术,因此,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应该突出制药工程专业工程课程体系,强调药物生产专业特色。所以,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必须体现具有药物特色的工程技术课程体系。目前,国内制药工程专业的起源主要来自化学化工学院和药学院,少部分来自医学院。因为专业背景的原因导致在化学化工学院的制药工程专业工程类课程较多,而药学药剂类课程明显不足;在药学院和医学院的制药工程专业药学药剂类课程完整,而工程类课程缺乏。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各高校应当根据专业背景的不同,努力使得制药工程的工程课程和药学药剂类课程合理的分布,完善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达到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要求,实现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2 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2.1 根据制药工程专业特点设置理论课程

制药工程专业为具有药物特色的工程技术专业,因此,制药工程专业其一应包括化学类基础课程,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其二应包括化工类基础课程,如化工制图、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原理、电子电工学、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热力学等课程;其三应包括药物特色的专业基础课,如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药物化学、药理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等。在具备以上专业基础知识后,根据药物生产过程设置专业方向课程。药物生产过程从原料开始,经过反应前的预处理进入反应,反应结束后进行分离,得原料药,原料药经过制剂便可以得到最终产物――药物。因此,制药工程专业课程应当包括制药分离工程、化学反应工程和生物工程、制剂工程、制药工艺学、制药工程设计等主要课程,但是这些仅仅是工程化的主要课程,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必须为药物特色开设大量的课程,如仪器分析和应用波谱解析、药剂学、药物分析、药事管理与法规、GMP、制药工业三废处理技术等一系列课程。因此,上述课程应该组成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部分。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坚决杜绝根据教师能力和教师习惯开设一些课程,错误的专业课程开设理念会给专业发展带来极大的不便。

2.2 专业方向的淡化和体现

制药工程专业包括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和中药制药三个方向,在课程设置上应该遵循总体上淡化专业方向,个体上体现专业方向的原则,即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设置是不分专业方向设置的,所有的专业学生都必须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不存在因专业方向不同而课程不同的现象;而对于每一个学生个体来讲,都会有自己学习和研究的方向,这时必须体现出个体的专业学习研究方向,为此根据不同的方向开设专业方向选修课,如化学制药方向开设药物合成反应、有机反应机理、药用高分子材料等课程;生物制药方向开设生物工程、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发酵工程等课程;中药制药方向开设药用植物与生药学、中药学等课程。开设专业方向课程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学习,又可以深化专业的深度。

2.3 细化制药工程专业核心课程

江苏大学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曾经将制药工程课程进行高度的综合,将多门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程,以节约授课课时,满足教学计划学时限制的要求。但实践证明,一门课程包括的内容太多,授课教师难免出现部分专业知识不精的现象,采用多位教师合作上课的方式,授课方式和前后的衔接等问题经常因为教师其他教学任务而无法实现完美衔接,致使授课的效果下降。为此,制药工程专业核心内容采取细化的原则,每一部分开设一门课程,既能突出其专业性,又能利于就业。因此,根据细化的原则,江苏大学制药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开设了制药分离工程、化学反应工程和生物

工程、制剂工程、制药工艺学、制药工程设计、仪器分析和应用波谱解析、药剂学、药物分析、药事管理与法规、GMP、药厂三废处理等课程,不再采用合并课程的方式,专业教育效果明显好转。

2.4 开设制药生产管理、销售和前沿动态类课程

制药生产除了专业知识外,必须增设制药生产管理、销售和前沿动态类课程。因为企业不仅需要技术工人,生产管理人员和销售方法和队伍等都成为制药企业的生命线,因此开设医药营销学、市场学和管理学等课程;同时,作为一名制药工程专业毕业学生若不能把握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在就业和工作过程中必然会失去很多竞争的机会,因此,开设药物设计学、新药研发和制药前沿动态等介绍专业发展趋势的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2.5 适应考研的需要

近年来,受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影响,考研热门化,制药工程专业同样也不例外,因此,必须照顾考研的需要。首先,在课程开设方面,考研的课程适当增加课时量,加强理论授课;其次,课程学时和学期分布适当调整,即尽量降低各学期学时的差距,同时照顾到第7学期学生的考研和实习问题,将部分课程调整到第7学期开课,节省了学生考研复习的时间,也避免了学生因考研复习而大量缺课的问题。同时,课程体系中应包含实验设计方法、计算机在制药工程中的应用及制药工程专业英语等重要课程,为研究生学习和科研奠定基础。

2.6 加强专业实践体系改革

专业实践体系包括专业课程实验、专业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专业开放性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内容。江苏大学制药工程专业教研室一直都很注重实践体系的改革,专业课程实验选择经典项目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专业课程设计紧抓制药生产项目进行,训练学生的工程概念和工程分析处理能力,专业综合实验和开放性实验重在训练学生查询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和统计分析的能力,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重在训练学生对工业化生产的感性认识能力和理性感悟能力,毕业设计为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实践性环节,是学生走上社会前的综合素质的训练过程,必须引起重视。同时要不断改进实践体系,提高实践体系对学生技能的训练,适应社会医药经济发展要求,拓宽专业就业面。如毕业设计的形式不要局限在制药工艺流程的设计和毕业论文上,市场营销类和管理类毕业设计的形式都满足制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可以将毕业设计的形式多样化。

2.7 优化课程在本科各学期中的分布

在满足教育部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需将课程根据课程体系中理论的前后关系将课程合理分配到大学本科的8个学期中,避免学期间学分分配差别较大的现象,避免因此而造成学生在某一学期学习压力过大的现象。同时,制药工程专业包括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和中药制药三个方向的课程,三个方向的课程必须合理分布,防止出现某专业方向课程在全面学分制中因选课人数不足停课的现象,并且合理分布还可以让有学习能力的学生完成两个专业方向的课程,有利于学生多学习一些专业技能,有利于学生的就业。

2.8 理清课程间的相互关系

专业课程间的相互关系必须理清,这对于专业教学效果的影响太大,搞不清楚课程的先修和后修关系,势必造成学生对专业课程体系内容的掌握不佳,因此,完善制药工程专业导学图是课程体系改革的又一重要任务。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选课,意义重大。

3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注意事项

3.1 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文档

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文档有利于教学课程体系改革方案的实现,同时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要实现规范化、稳定化和可变化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将成熟的教学内容规范地延续下去,而且可以根据教师的科研状况改变部分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前沿性,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2 加强课程体系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监督管理工作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后续工作,但是监督管理工作却决定着课程体系改革的成败。首先,要加强课程内容的管理工作,坚决杜绝授课内容的重复现象,在课时如此紧张的制药工程专业,杜绝重复现象可以节省很多的课时,让学生从中得到真正的实惠。其次,强调课程体系教学工作的落实情况,加强教学的监督,特别是实践教学的监督,避免应付导致课程体系改革形式化,失去专业改革的意义。

3.3 正确引导学生选课

引导学生选课的教师必须完全把握课程体系,防止在选课过程中误导选课,导致学生无法形成完整的专业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同时,摒弃专业课程必须由专业教研室担任的错误理念,专业课程未必一定由制药工程专业教研室承担,很多课程只要有利于学生掌握完整的专业知识,即使专业教研室没有相应的专业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正确选课。

3.4 加大专业教师的引进和竞争力度

学校应该根据专业教研室的师资力量,合理的加大教师的引进和竞争。一般情况应该根据弱势专业方向进行师资力量的引进和调控,促进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进行。同时,要重视和加强专业任课教师的教学竞争性,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为课程体系改革的实现提供保障。

4 结束语

上一篇:药学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药学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