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研究

时间:2022-03-22 16:50:13

国际化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加强,企业对国际化应用型工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高等教育肩负着新时代国际化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使命。大连海洋大学与新西兰奥塔哥理工学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以大连海洋大学的机械学科优势为基础,引入新方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对接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表明,中外合作办学有助于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培养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的专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化应用型工程人才;高校人才培养

一、中外合作办学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一)““一带一路”建设对国际化应用型工程人才需求与日俱增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跨国工程项目合作日益增多。“一带一路”沿线合作项目占比接近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总数的50%,呈现高速增长趋势。交通、电力、建筑、港口及通信等领域的业务增势尤为明显,因此对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工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大连海洋大学中新合作办学项目,基于学校传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优势,引进新西兰奥塔哥理工学院工程类专业的优势办学资源,在本科阶段实施国际化工程人才联合培养模式。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生效实施,新西兰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将日益增多。中新合作办学将为中新两国新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开展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是开展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是“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教育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教育部于2016年印发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提出推动区域教育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支撑。鼓励高校结合自身学科特色优势、整合优质资源走出去,选择优质资源引进来,兼容并包,互学互鉴,共同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1]。在此开放背景下,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有助于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探索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方式,实现教育互融互通。

(三)中外合作办学为区域经济开放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一带一路”建设为东北经济的开放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对新型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将更加迫切。《2010—2020年辽宁省人才发展规划》指出,为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和对外开放发展的需要,可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人才培养方式,加大对国际化、专业化人才培养的力度,依托高校培养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目前辽宁省开展的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还为数不多。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环节,大连海洋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合作办学对区域经济开放发展中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2]。

二、实施中新合作办学项目,加强培养国际化应用型工程人才

“一带一路”建设对高水平外语人才以及具备一定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适应国际工程项目要求的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校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能够有效对接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培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熟悉国际工程管理规则,能够参与国际工程项目建设的综合素质人才。

(一)中新合作办学推动工程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

大连海洋大学中新合作办学的合作方奥塔哥理工学院,其工程类专业的办学水平在新西兰位居前列。奥塔哥理工学院实施独特的实践教学模式并获得国际认可,其机械工程专业采用多层次的培养体系,按照工程教育与工程师国际互认体系要求制订培养计划,实现工程技术人员学历资格的国际互认。学生通过国际学历互认课程的学习,对其职业生涯的国际化发展、拓宽就业领域大有裨益。中新合作办学项目的实施,有助于丰富对接国标标准和国际专业认证要求的地方高校国际化专业建设范例。

(二)中新合作办学着眼于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

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人才培养需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注重打造专业化、实践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3]。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在打好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需具备运用知识解决机械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中新合作办学项目在课程目标、教学模式、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均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设置,构建全方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中新合作办学注重工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

“一带一路”国际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会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这对国际化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素质的工程人才需要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尤其是跨文化沟通能力;还需要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工程任务完成能力,以及较为熟练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工程报告撰写能力;能了解工程项目的开展流程、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并对工程项目具有较好的承接能力和适应性[4]。中新合作办学项目对接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注重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的实施过程。

三、实施中新合作办学项目,构建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中新合作办学遵循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大连海洋大学中新合作办学项目借鉴新西兰奥塔哥理工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按照新方学校质量标准制定严格、规范的国际化课程体系,联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流能力和较强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能力导向,将不同层面的能力要求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阶段,培养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通过引进全英文课程和实行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为实现人才培养国际化提供帮助。

(二)中新合作办学对接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奥塔哥理工学院与新西兰其他几所理工学院组成工程类学院联盟,实现专业课程互通,其人才培养的模式与质量被新西兰职业工程师联盟所认可,也被世界性的工程师认证体系《悉尼协议》所认可。《悉尼协议》是工程教育与工程师国际互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提出的认证的具体标准成为高校专业建设的风向标,倡导重视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该协议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建立多维度“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估系统,推进动态、开放、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该协议承认协议成员相互之间的教育认证,有利于人才的国际化流动,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进程。根据新西兰政府目前的有关规定,大连海洋大学中新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在新西兰毕业后可以获得一年的工作签证。根据新西兰职业工程师联盟目前的政策,大连海洋大学中新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毕业后可以成为该联盟的学生会员,拥有一至两年工作经验并参与过中新联合培养项目的学生,可成为该联盟的正式会员,其认证资质全球通用。新西兰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较高的国际化水平,目前已参与国际工程联盟认可的四大工程技术人才认证协议[5]。大连海洋大学通过中新合作办学项目在本科阶段直接引入达到国际行业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本校工程人才培养对接国际行业需求,尽快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

(三)中新合作办学通过引进新方课程实施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大连海洋大学通过中新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奥塔哥理工学院课程,营造原汁原味的国际化教学环境,有助于实现本校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提升[6]。本文以引进课程EngineeringCom⁃munication(工程沟通与表达)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引进外方课程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1.教学目标与教学理念对接国际认证标准根据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开设工程沟通与表达课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该门课程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开设,由外籍教师全英语授课,同时配备中方助教,其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与奥塔哥理工学院同名课程的教学要求保持一致,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其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按照奥塔哥理工学院所遵循的《悉尼协议》专业建设指导,设置与认证标准和岗位需求相结合的培养目标,根据岗位核心能力和课程学习要求,基于结果导向设置教学环节,根据国际行业标准适时调整课程内容,不断适应行业发展新需求[7]。2.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注重产教融合对于本科一年级学生而言,全英语授课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他们对此有新鲜感,同时也感觉有一定的挑战性。而大一学生往往具有适应较快的能力,设置难度适中、循序渐进的学习内容,有助于学生尽快适应国际化学习环境。与普通的英文沟通课程不同,工程沟通与表达课程需要结合工程专业的特点准备符合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内容。因此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和讲授方面,安排擅长沟通与写作的教师进行讲授,同时安排具有工程从业经验的教师结合专业实践讲授工程报告撰写方法等方面的实践教学内容;教学资源遵循持续改进的原则,教学讲义由授课教师编写设计,在做好理论讲解的基础上融入大量实践练习;报告写作教学环节将职业认证要求与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设置与学生能力相匹配的项目任务。教学内容安排除要求学生注重沟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注重学生演讲能力、报告写作能力的锻炼和提升。课程设置口头沟通(OralCommunication)和书面沟通(WrittenCommunication)两个主要模块,将应用能力培养融入课程教学当中。各个教学模块紧密衔接、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沟通能力。课程教学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采取讲授(lecture)和辅导(tutorial)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课程知识点讲授完成之后采取小班化辅导授课形式,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应用实践。营造开放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锻炼提升其英语沟通能力。设置大量的学生练习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引进新方课程教学,学生能够较好适应全英语授课环境,提高英语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能力,为其提升国际化能力奠定良好基础。3.实施过程性考核,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奥塔哥理工学院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其师资队伍整体上具有较为丰富的业界实务工作经验,因此他们能够结合工程实际工作需求开展教学,充分融入与业界人才能力要求相适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引进课程注重采取项目式和任务导向的考核方式,将能力培养贯穿到过程性考核的各个环节。对于习惯于应试教育的大学一年级学生而言,引进课程所采取的多元化考核方式,给其原有的学习模式带来一定挑战,但同时也为其尽快适应应用型人才要求提供了锻炼机会。外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设计寓教于乐的实践应用环节,例如要求学生以小组团队形式,运用雪糕棍设计并搭建高塔建筑物,让学生锻炼团队协作与沟通表达能力。此外,通过全英语项目展示汇报,提高学生的演讲汇报能力。将实践教学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设置贯穿课程始终的过程性考核环节,实施教学质量控制。实施以课程为载体,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国际化应用技能提升为导向的教学模式[8]。

四、结语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全球区域经贸合作的日益深入,企业对国际化工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培养一批具备一定国际视野、国际交流能力的应用型工程人才。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增添新动力。

[参考文献]

[1]黄倩,刘应征,奚立峰.机械工程教育国际合作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172-175.

[2]李化树.“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高等教育区域合作文献述评[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4):108-112.

[3]李志峰,陈莉.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转型:历史变迁与当代实践逻辑[J].高校教育管理,2019(4):91-98.

[4]杨成,富海鹰,蒲黔辉.“一带一路”背景下交通土建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5):110-114.

[5]王秋惠,冯志友,王家庭.国际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认证及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111-117,130.

[6]范广兴.辽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特征与策略[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1):45-50.

[7]曹清清,魏芬,单彦广.高等工程教育教师国际化教学能力提升: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与启示[J].改革与开放,2018(17):116-118,131.

[8]黄宝华,杨珂.奥塔哥理工学院办学模式调研[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6(1):64-67.

作者:杨菂 高巍 张宁光 陈放 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上一篇:财务管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下一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构建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