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方法

时间:2022-03-22 08:32:06

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方法

摘要:小学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基础的一个时期。这一阶段中,班主任的角色就显得举足轻重,不仅要在教学结束后,督促学生按时完成班主任布置的学习任务,还要管理好班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学生的心理能否健康成长,很大程度上受到班主任的直接影响。班主任要在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与班级管理工作能否有效结合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班主任;管理工作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常都拥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较弱,需要有人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学习和成长齐头并进,稳步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小学语文教师在担任班主任方面拥有天然的优势,语文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往往有着更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更容易和学生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简单。班主任只有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才能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制订相符合的学习计划,因材施教。

一、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的优势

语文学科是学生学其他科目的基础,学生掌握了语文的基础知识,就能对其他学科所要学习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部分学校在安排课程时,安排的语文课时相比于其他学科的课时要多,语文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会更多一些,对于学生的个人情况也会得到更全面的了解,这对其日后开展班级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另外,小学语文教师传授的内容包括识字、写作以及古诗词方面,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内涵,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会拥有更加丰富的想象力,能够全面的发展。所以,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能为学生的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对于管理班级也会更加的轻松。

二、将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有效结合的策略

(一)通过语文教材内容加强德育教学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在要求学生拥有较高的知识储备的同时,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拘泥于课本的基本内容,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展,结合德育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对课本内容有更深刻的了解。如部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里,有很多近代著名文学家的作品,还有很多经久不衰的诗词歌赋,这些作品里蕴含着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积极乐观、不断进取的情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学生不但学到了语文基础知识,还从教材中汲取出了额外的知识,学生通过学习教材提高了自身的认知水平与道德素养。例如,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十三课的《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于永正在文中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圆明园被毁之前的富丽堂皇,以及被毁之后的残垣断壁。语文教师在讲述这篇课文时,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能清楚地了解历史,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一道理。

(二)通过课外拓展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的未来的发展有着很深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布置课外作业,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养成从课外读物汲取知识的良好习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教会学生读与写,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读与写的能力。以《三字经》为例,《三字经》是传统的启蒙教材之一,是古代经典中较为浅显易懂又具有哲理的读本之一,文中有诸多的历史典故,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借此让学生更加理解了文章的含义,不但加强了学生的印象,并且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把文章写下来,同时,要保持端正的坐姿,用正确的笔画进行书写,以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通过亦师亦友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培养。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都是需要靠学生的想象力去解决的,尤其是在遇到非命题作文时,理解不同,那写作的方向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师要和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这样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仅会更加轻松、和谐,学生也会觉得班集体很亲密、温暖,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和思考。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非常重要,第一,对教师来说,和谐的班级氛围能让整个班级团结在一起,更加便于教师管理,降低了工作量。第二,对学生来说,和谐的班级氛围能使学生之间拥有更亲密的关系,在学习时不断进行良性的竞争,共同进步,也会产生集体荣誉感,会更积极地响应学校召开的集体活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班级的凝聚力。第三,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较差,会有很多疑惑需要教师去解答,如果学生害怕教师,就会闭口不言,长此以往会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建立更融洽的关系,学生就会提出自己的疑惑,教师也能知无不言,不仅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并且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班级的管理工作会更加顺利开展。

(四)通过构建趣味课堂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据调查,部分学生比较反感家长和教师告诉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很有必要。教师应当构建趣味课堂,这不仅能建立起更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也能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快乐以及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听完后要给予肯定的评价,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避免学生下次犯同样的错误,让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因为在生活中能学到更多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将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紧密结合。

(五)通过分组教学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来解决的问题,集思广益,这样不仅能给出合理的答案,还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分组教学能使学生获得集体荣誉感,让所有人都积极地参与进来,为同一个目标努力,从而感受到团队合作在竞争中的重要性,以及团队合作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愉悦心情。在分组时,教师要按照学生的性格与特点进行分组,并在每组中选择合适的人选作为组长,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在团队中实现的自己价值。分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感,还让学生学会聆听其他人的见解,学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与思路。

(六)通过结合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很多来源于生活,文字是生活中重要的交流工具。因此,语文课程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课程,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使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同时,有利于让学生对教材内容有更充分的理解,达到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教师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状态有全面的了解,针对学生的不同特性制订与其相符的教学方法。另外,教师可以征得学生家长与学校的同意,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学生去野外郊游,让学生在不同的季节去认识大自然的变化,以及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同时,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了语文课堂的高效运行。

(七)明确教学目标,锻炼学生的班级管理能力

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实行班干部轮换制,让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锻炼,并让学生在担任班干部的时候学会与人合作。教师要注重实施以训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班级管理制度,把之前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教育活动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活动,把班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载体。例如,教师可以增添部分班干部职位,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担任班干部,不分大小,重在职责的把控,把学生的能力展现出来。好的班级管理制度能够让学生轻松地学好语文知识,提高学习成绩。总的来说,教师开展班级管理活动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非常重要,建立规范的班级管理活动制度,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意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更加自信。这样有利于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所以,每位教师都应该重视班级管理活动,这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的责任不仅是传授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以及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因此,更要重视对学生思想品格与素质的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班主任管理工作时,要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进一步的了解学生的性格和生活环境,剖析教材,拓展课外阅读,营造和谐班级氛围,帮助学生树立团队意识,稳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杜琳.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探讨[J].新智慧,2020(8):50—51.

[2]吴华平,周大勤.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J].新智慧,2019(2):10.

[3]李万顺.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J].学周刊,2020(2):166.

[4]董淑荷.浅析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J].课外语文,2020(4):141—142.

作者:孟丽萍 单位:山东省邹平市长山镇范公小学

上一篇:班主任对学生自主管理的培养策略 下一篇: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沟通艺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