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学方法创新探讨

时间:2022-03-20 14:49:55

高校音乐教学方法创新探讨

关于音乐教学实践探索的《核心素养导向的音乐教学实践探索》(席恒著写,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20年6月版)一书,基于核心素养培育需求、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音乐教学现状,追根问底地剖析了音乐课程实践领域、目标、内容标准中蕴含的多重价值,见微知著地分析了单元规划教学的重要性、把握单元规划教学内容重点的必要性,寻本朔源地探讨了优化音乐教学方法的迫切性与针对性策略,正本还原地论述了学业评价的设计方法与实施理念,有的放矢地阐述了信息化背景下音乐课程资源的多元开发利用,从时代发展需求、整体教学环节等角度具体回应了高校音乐教学方法创新的迫切需求与趋势,可为我国高校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启发。具体而言,笔者认为该书对高校音乐教学方法创新的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将对话教学法引入高校音乐教学。

讲授法、演示法等传统教学方法,从某种层面来讲,是音乐教师的“独奏”,是音乐教师的个人讲座,虽有一定成效,但也是造成沉闷课堂、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阻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故对此进行革新,为音乐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基于此,该书结合教育领域的热点,指出将对话教学法引入高校音乐教学是革除传统教学法弊端、创新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手段。究其原因,注重师生互动性的对话教学法,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例如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在争辩音乐名人所提出的观念时,既可激发学生了解名人事迹的欲望,也可增加学生的记忆点;注重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探索能力的对话教学法,可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例如,教师借用对话引导学生思考、探索音乐的审美价值时,既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一举两得,将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到一定高度。

其二,将实践教学法置入高校音乐教学。

实践教学法是巩固学生理论知识、深化学生理论认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将其融入高校音乐教学有助于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实操能力强的音乐人才。在这一认知的影响下,该书有针对性地探究、提炼出几条将实践教学法置入高校音乐教学的策略。第一,将理论课堂与音乐会、文艺汇演等实践演出结合起来,推动理论知识的实践转化,继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第二,打破传统音乐教育形式的限制,深化校企合作,让学生在音乐制作类企业、单位学习多样的音乐知识,提升自身的创造水平、演奏技巧;第三,加强课堂教学与户外活动的联动,让课堂教学走入社区、进入商场等,帮助学生夯实基础。

其三,将网络教学法与高校音乐教学结合起来。

在网络信息资源不断丰富、网络技术不断完善、网络用处不断扩展的今天,破除网络与现实的壁垒,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交融,不仅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的关键点,也是高校音乐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效率与质量提升的关键点。对此,《核心素养导向的音乐教学实践探索》表示,高校可将保利威、钉钉、小鹅通等网课直播平台引入音乐教学,以弥补线下课堂不可转移、不可重复使用等不足,丰富音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渠道;高校也可将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网易公开课、B站等课程资源丰富的网课平台与音乐教学结合起来,以辅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了解更多未知知识,帮助教师学习多样的教学技巧。整体而言,该书通过对音乐教学目标的分析、音乐教学课程的剖析、音乐教学方法的解读、音乐教学模式的探究,明确了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可为高校音乐教学方法创新指明方向、提供针对性建议,以及为相关研究者提供理论支持与文本论据,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值得高校音乐教师、音乐专业学生等阅读。

作者:吕琳 单位:郑州师范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

上一篇:高校体育教学创新基本方向与实现路径 下一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