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7-29 11:23:07

医疗设备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列举了医院医疗设备资产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各种问题:管理意识薄弱、医疗设备资产配置不合理、资产盘点工作困难和资产报废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对策。其中,在资产盘点方面,以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为例,阐述了资产盘点的主要过程,结果证明该盘点方式有效。

关键词:医疗设备管理;资产盘点;资产报废

1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大医院为了改善医疗环境,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投入大量的经费用于先进医疗设备的采购和基础建设,因而固定资产的数量逐年快速增长。如图1为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医疗设备资产汇总表,将2010年医疗设备的资产总值设置为1,则至2020年底,已经达到25.90,翻了20多倍。但是,很多医院对医疗设备的资产管理工作却没有及时的跟进,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管理意识不强、管理方法落后、效率低等,致使设备资产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有账无物、账物不符以及设备闲置率高等。医疗设备作为医院固定资产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保障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工具,因此,利用当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进行资产管理势在必行,对提高医院效益、增强医院竞争力、实现医院稳健、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医院固定资产的定义,早在2011年新版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进行了规定,医院的固定资产指单位价值在1000元及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及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医疗设备如多普勒彩超,CT和输液泵等,办公设备如打印机,电脑等。

2当前公立医院医疗设备资产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2.1医疗设备资产管理意识薄弱

尽管目前我国的医疗设备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医院逐渐重视医疗设备管理,但是实施时,医院缺乏正确的管理思想,很多公立医院仍旧停留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上,医疗设备购置时仍旧是重购置轻资产,不了解已购置医疗设备是否正常使用、使用率等,忽略了医疗设备产生的经济效益和购置成本,甚至部分医疗设备的闲置浪费也无从知晓,导致医院资源的大大浪费。此外,医院的资产管理员多为兼职的资产管理员,如护士长,医生等的,这些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手段有限。

2.2医疗设备配置不合理

公立医院因为有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相对于私立医院有充足的资金购置医疗设备,造成各个医疗科室为了追求高的服务水平、高的收入水平盲目跟风,导致医疗设备购置后,实际开展情况并不乐观,设备使用率非常低,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此外,设备前期的需求分析和论证时往往不科学,医疗设备购置时都是与医疗科室直接挂钩,前期的需求分析,技术论证等都是以临床专家为主,设备采购管理部门在前期的话语权小,没有统一的规划,容易导致购置的设备使用率不高,有些科室设备使用紧张,而有些科室设备使用率低等问题。

2.3医疗设备盘点工作困难

目前很多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上实现了信息化,如手机微信自助挂号付款等,但是固定资产的管理手段仍旧停留在传统的方式中,特别是对固定资产的盘点方面。设备固定资产盘点的难点是设备存放地点不固定,科室使用时发生的借用、维修、调拨等变动时设备的信息难以及时跟进,长年累月,科室的设备管理混乱,资产清查工作难以推动。此外,随着公立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数模庞大,传统的盘点手段效率低下、容易出错已经无法满足盘点要求。

2.4资产报废问题

医院资产报废是资产管理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是防止医院资产损失的重要步骤。资产报废必须满足相应条件才能报废,如使用年限已满且已经无法满足工作要求,设备未到使用年限但是设备损坏无法进行维修等。资产报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盲目报废:在实际的报废过程中,科室为了追求更加先进的设备,将许多未失去正常功能的设备就提交报废申请,资产管理部门审核不严就会造成资产的流失。报废不及时:资产报废申请审核时间久,资产处置不够及时等,都会导致报废的资产占用空间资源,数量众多的报废设备仍旧在财务的账面上,产生财务虚账。资产报废的残值评估不到位:许多医院对于报废设备很容易产生思想上的轻视,忽视对资产的评估,认为报废的仪器设备为毫无价值,随便变卖处理,使得医院遭受财产损失。

3公立医院医疗设备资产管理对策

3.1建立全面的资产管理制度

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建立全面的医院资产管理制度。归口管理是指按照设备属性、实际使用科室,分别设置财务处管理医疗设备的价值(如设备的折旧、净值等)、医疗设备处统筹管理全院的医疗设备(如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报废等)、实际使用科室管理该科室的医疗设备日常运行(如医疗设备的报修申请、调拨申请等)。分级负责是指建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医疗设备处,财务处和临床科室、责任人三级管理制度。责任到人就是每个医疗设备的申请、使用、保管等都明确到人,临床科室可以设置专门的医疗设备管理专员。

3.2加强医疗设备的调研论证、预算管理和决策

购置医疗设备时,需求科室应该根据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分析该设备的经济社会效益,提交分析报告;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该报告结合该科室的目前已有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初步的设备初步决策提交至财务处;财务部门按照事权在前,财权在后的原则根据设备的经济社会效益,综合医院财力和预算等做出初步决策。最后,在医院领导班子会议上对医疗设备购置申请进行讨论,综合各个方面做出最终的决算。

3.3借助先进盘点设备、配合科室资产管理员进行医疗设备盘点

引进当前先进的资产管理系统,包括先进的盘点技术,如利用支持无线手持式扫码枪实时盘点扫描,通过移动端可以在线设置盘点任务,盘点清单、盘点结果、盘点实时进程等。如首都医科大学依托成熟的PC端资产管理系统,利用微信用户面广、使用方便的特点,发开了一套微信小程序配合PC端的资产管理软件,方便快捷的对高效资产进行盘点,提高了资产管理效率。医疗科室作为医疗设备的主要使用科室,对本科室的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存放地点等信息较熟悉,医疗设备盘点时,前期的盘点应以医疗设备的资产管理员为主,由其来完成本科室的资产的初步盘点。医疗设备处管理员再次进行二次盘点,在科室的资产管理专员的配合下进行二次盘点,重点对盘点的出的一些问题进行解决。下面以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为例,进行医疗设备盘点,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生成医疗设备资产盘点清单。将用友资产管理软件中的医疗设备类的固定资产编号、设备名称、型号、设备编号、使用科室、存放地点等相关信息导出来,生成一个全院医疗设备的固定资产清单,去除部分正在办理报废的医疗设备,确定最终的医疗设备清单。按照部门,将总清单拆分为各个科室的清单,将以上清单按照部门分别发送给各医疗科室负责人、资产管理专员。(2)医疗科室对医疗设备的初步盘点。利用医疗科室对本科室医疗设备资产熟悉的优势,医疗科室的资产管理专员按照收到的资产清单开始盘点。借助手持式扫码枪对科室医疗设备上的固定资产标签进行扫描,扫描结果会自动记录,对于部分无条码,或者不在该清单的医疗设备手动登记到清单里,生成初步的盘点结果,反馈给医疗设备处。(3)医疗设备处资产二次盘点。在临床科室初步盘点基础上,医疗设备处二次盘点关注重点在有账无物,账外资产、部分无法贴固定资产标签的医疗设备上。对于有账无物的医疗设备,与科室人员沟通,回忆分析该原因,是否被别的科室借走还是遗失等。对于账外资产,判断是否是新买的设备,财务还未入账,或者根据医疗设备的编号的唯一性在用友里查询是否贴错资产编号等。无法贴固定资产编号的一般是手术器械类需要消毒的医疗设备,此类设备利用电子档案中的图片对比实物判断。此次盘点较之前相比,不仅在盘点效率上得到了提升,盘点的准确率也提高很多,充分调动了医疗科室资产管理的积极性,提高了管理水平。

3.4资产报废问题相关对策

进行网上报废审批流程: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结合,上线资产报废网上审批流程,已经提交资产报废的,在资产管理系统中资产显示报废处理中,避免了后续对已经走报废流程中的资产的盘点,同时,线上报废流程有助于加快资产报废审批速度。严格审核资产报废申请:一方面医院资产管理部门、科室负责人应严格按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条例执行资产报废审批流程,另一方面维修鉴定部门建立鉴定制度,只有鉴定符合报废标准的资产才可以进行下一步资产报废流程。资产报废处置实行公开透明化招标制度,寻求专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资产进行评估,严禁私自处置报废资产,所得收入必须上交医院财务部门。

4结语

医疗设备是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保证,但是目前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上仍旧存在管理意识薄弱、医疗设备资源配置不合理、盘点困难等各种问题。所以医疗设备管理也需要大胆创新、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解决以往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增强管理意识、成本意识,做到医疗设备的系统化、科学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孙昕,崔虎,吕宏杰.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下的大型公立医院发展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38(11):57-60.

[2]吕晓静.浅议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辽宁经济,2018,414(09):80-81.

[3]曲琦.如何加强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4(27):56-57.

[4]李林.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13):18-19.

[5]何建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16(27).

作者:刘明爽 温仲民 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上一篇:汽车节能冷却管生产设备初探 下一篇:医疗设备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