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的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心理控制源的相关研究

时间:2022-10-30 11:38:12

中职生的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心理控制源的相关研究

摘 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848名在校中职生为被试施行测试,考查中职生的心理弹性现状和特点,探讨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以及心理控制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女中职生的心理弹性显著高于男中职生;非独生子女中职生心理弹性显著高于独生子女;来自农村的中职生心理弹性显著高于来自城镇的中职生。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与心理控制源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对中职生心理弹性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心理控制源对中职生心理弹性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高心理弹性组的中职生在心理控制源上显著低于低心理弹性组的中职生;而高心理弹性组的中职生在社会支持上显著高于低心理弹性组的中职生。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6-0075-05

①本课题系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二五”规划资助项目(YXYY2011002)。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到目前为止已远大于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以下简称中职生)已成为高中阶段青少年中一个庞大的群体[1]。而在现阶段,中职生大多数承受着青春期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的急剧变化,除了学习、考试和升学受挫以外,还承受着就业、生存、职业发展和适应环境等带来的种种压力,易引起在认知、情感发展上的心理矛盾。

国外有关心理弹性(resilience)的研究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目前,心理学界比较倾向于将心理弹性界定为:心理发展未受到严重压力/逆境损害性影响的一种发展现象。[2]在已有的心理弹性研究中,涉及的变量比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学变量;(2)人格因素;(3)社会因素;(4)生活事件因素;(5)家庭因素。心理弹性的理论模型有系统模型和层次模型之分。系统模型认为心理弹性是由个体内部因素和个体外部因素两部分组成的,所有这些因素都是互相影响的。在缺乏内部因素的情况下,及时补偿外部因素,个体也能良好地适应环境,表现出高心理弹性。层次模型认为心理弹性本身是具有层次性的。最低层面的弹性仅仅具有生存意义;中间层面的弹性具有防御意义;最高层面的弹性才具有健康、成长的含义。

心理控制源,是指人们对行为或事件结局的一般性看法,这一连续谱的一极是内在性,另一极是外在性。内在性(内控性)指的是人们相信自己应对事情结果负责,即个人行为、个性和能力是事情发展的决定因素。而外在性(外控性)则指人们认为事件结局主要由外部因素所影响,如运气、社会背景或其它人[3]330,从而心理弹性更高。社会支持,被定义为一种社会的相互作用或关系,这种关系可以为个体提供实际的帮助或感情上的依赖。[4]社会支持分两类[3]128:一类是客观的,另外一类是指主观的、体验到情感上的支持。还有的研究者认为,个体的社会支持还应包括个体对支持的利用情况。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学者程素萍[5]研究结果与其一致,发现具有较好社会支持系统的个体具有较高的心理弹性。

中职生的状况一直备受关注,但目前国内外针对中职生心理弹性的实证研究甚少。为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职生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以及心理控制源的关系,为学校工作、社区服务和家庭教育提供一定依据和启示。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广州地区三所职业学校(广州市电子信息学校、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和广州市旅游商贸学校)随机抽取职中一年级、职中二年级和职中三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涉及到计算机、电子、机电、文秘和商务英语等五个专业。发放调查问卷900份,剔除回答不完整和无效问卷后,回收有效问卷848份,有效率为 94.2%。

2.研究工具

(1)心理弹性量表(RS)[6]

心理弹性量表(Resilience Scale,RS)由Wagnild和Young(1993)编制,用来测量青少年的心理弹性,该量表包括25个项目,从“1―7分”七点计分,得分越高说明心理弹性越高。该量表包括2个因子,分别是个人胜任力、接受自我和生活。该量表应用得最早、最广泛,其项目来自于对成功应对重大挫折的被试进行访谈,如个人胜任力(包括独立、自信、决心、控制感和坚持等)、接受自我和生活(包括适应力、灵活和平衡)。虽然最初的研究只施测于成年被试,但该量表适用于所有年龄和种族的被试。Wagnild和Young(1993)的心理评估支持了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同时性效度。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8。

(2)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I―E量表)[3]330-332

心理控制源(Internal―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Scale,I―E量表)是自评式量表,包含23个项目和6个插入题。每个项目均为一组内控性陈述和外控性陈述,要求被试必须从中选择一个,对外控选择记分,得分范围在0(极端内控)到23(极端外控)之间。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0,间隔一月的重测信度R=0.72,二月后R=0.55,信效度较好。

(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3]127-131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是肖水源(1993年修订版)编制的,该量表属于整体测量,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等三个维度,共10个项目,第1、2、3、5项反映的是主观支持(4条),第6、7、10项反映的是客观支持(3条),第4、8、9项则是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该量表信度为0.80,效度0.89,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经过对近30项有关社会支持的研究证明,重测一致性系数为0.76―0.89。

(4)自编个人资料

自编《中职生一般情况调查表》,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父母身体状况、婚姻状况、学历和家庭收入状况等情况。

3.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各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1)不同性别中职生的差异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性别的中职生在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上的差异进行比较(见表 3-1),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中职生在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在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t= -2.21, p=0.027;t=-2.17,p=0.030),而在心理控制源上性别差异不明显。

(2)是否独生子女中职生的差异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中职生在心理弹性、心理控制源和社会支持上的差异进行比较(见表3-2),结果表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中职生在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和心理控制源上存在显著差异,非独生子女中职生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的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中职生(t=-2.34,p=0.019;t=-2.38,p=0.018),独生子女中职生心理控制源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中职生(t=2.487, p < 0.05)。

(3)不同生源地中职生的差异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生源地的中职生在心理弹性、心理控制源和社会支持上的差异进行比较(见表 3-3),结果表明,不同生源地的中职生在心理弹性、心理控制源和社会支持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来自农村的中职生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城镇的中职生(t=-2.72,p=0.007;t=-3.09,p=0.002);来自城镇的中职生的心理控制源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中职生(t=2.853, p < 0.05)。

2.相关分析

(1)中职生的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和心理控制源的相关分析心理弹性量表、社会支持和心理控制源的相关性,得到相关矩阵如表3-4示。

从表3-4可知,心理弹性与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r=0.304 , p < 0.01);心理弹性与心理控制源呈显著的负相关(r=-0.279, p < 0.01)。

(2)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得分的相关

分析心理弹性量表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其各因子得分的相关性,得到相关矩阵如表3-5示。

从表3-5可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量表总分、“主观支持”因子、“客观支持”因子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因子的分量表呈显著的正相关(r=0.166 ~ 0.304, p < 0.01)。

3.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对中职生心理弹性的多元回归分析

为了检验中职生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以心理弹性为结果变量,以社会支持和心理控制源得分为预测变量,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见表3-6。

从表3-6可知,社会支持和心理控制源两个预测变量依次进入回归方程,检验对心理弹性的影响是否显著。结果表明,两个预测变量(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预测结果变量(心理弹性)时,整个回归方程显著(p

4.中职生的高心理弹性人群特点

按照中职生的心理弹性得分高低排列,取前27%的人为中职生的心理弹性高分组,高分组为高心理弹性组;后27%的人为中职生的心理弹性低分组,低分组为低心理弹性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中职生高心理弹性组和低心理弹性组在心理控制源和社会支持的差异进行比较(见表3-7),结果表明,高、低心理弹性组的社会支持和心理控制源存在显著的差异。高心理弹性组的中职生心理控制源得分显著低于低心理弹性组中职生(t=-7.593, p

四、讨论与分析

本研究是针对国内目前尚无省市规模的中职生心理弹性普查资料这一空白而开展的实证研究,试图探讨中职生心理弹性的现状和特点。因此,本研究首次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弹性概况进行普查,并在全市范围分层随机取样,探讨了中职生心理弹性的总体特征和不同人口变量的特点。

1.不同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从总体情况来看,不同中职生在多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性别方面,女中职生的心理弹性显著优于男中职生;这可能是因为女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善于与外界沟通,倾向寻求家人及朋友的帮助或支持。同时,家庭、社会对男女的期望值不同,男性则更倾向于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以个人为中心者为多。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弹性显著高于独生子女的中职生,这可能是非独生子女家庭关系及其社会关系相对较多,有效地获得父母、兄弟姐妹及其它社会关系网络的支持也会较多,独生子女相应获得的支持会较少。在不同生源地方面,来自农村的中职生心理弹性显著高于来自城镇的中职生,这与国内外关于青少年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结论一致。来自城镇家庭的中职生面临的生活应激事件较多,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生活困扰,但又习惯于较多地依赖家庭,解决困难的方法不多;而农村的中职生日常生活中的应激较少,但独立处理和面对困难的机会更多,更能适应不利环境或逆境。

在不同年级、父母是否离异、父母是否健在、父母的学历是否不同、家庭收入状况等方面,中职生在心理弹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以上结果与国内外较多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2.中职生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之间的关系

心理弹性的系统模型理论认为,心理弹性是由个体内部因素和个体外部因素两部分组成的。本研究试图检验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之间的关系是否密切。研究结果发现,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与心理控制源呈显著的负相关。

心理弹性受到个人内部因素心理控制源的影响,越内控的人自我信念越强烈,并认为是由自身的内部因素决定的[7],心理弹性将越高。而外控者则往往把行为后果归因为他人、运气等无法控制的力量,受外部力量控制,大多缺乏自我信念,从而外控者对事件越易产生无助感[8],心理弹性将越低。除此以外,心理弹性还受到个体外部因素的影响。当中职生获得社会支持越多,得到父母的关怀和鼓励越多,给予自主性越多,越有利于中职生心理弹性的提高。因此可以说,社会支持和心理控制源都是影响心理弹性的因素。这一结果支持了心理弹性系统模型理论。

3.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对中职生心理弹性的多元回归分析

关于中职生心理弹性的实证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又由于问题本身涉及各种因素,各研究者的研究也各有取向,很少考虑到几个变量对心理弹性的共同影响以及影响大小。本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对中职生心理弹性的主效应都很显著。进一步对中职生心理弹性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表明,社会支持对中职生心理弹性有正向预测作用,心理控制源对中职生心理弹性有负向预测作用;而且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的作用最大,心理控制源则次之。中职生感受到社会支持越多时,心理弹性水平也会随之增高。中职生的心理弹性越高,社会支持越高,内控型越强。当中职生感受到事情的结果受外部因素影响越多时,他们的心理弹性水平就越低。

影响中职生心理弹性的因素众多,而所有这些因素都是相互影响的,有个体内部因素,如心理控制源等;也有个体外部因素,如社会支持等。可以证明,本研究发现的中职生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为心理弹性系统模型理论提供了最直接的实证研究依据。

4. 高心理弹性的中职生人群特点

心理弹性的层次模型理论已基本形成,也有初步的相关研究支持,但该理论还需要不断地完善,特别是与其相关的实证研究还需要不断地加强。在层次模型理论的思想指引下,通过对前人研究的系统分析,本研究着重对中职生的不同心理弹性层次水平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关键是探讨高低不同心理弹性水平的中职生是否在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高心理弹性的中职生更多表现为内控型,获得社会支持更多;而低心理弹性的中职生则反之。

本研究深入揭示了层次模型中最高层面的心理弹性会更健康成长的内涵,深化了心理弹性的层次模型中各层次的整合研究。这些高低心理弹性组的中职生研究结果为层次模型理论提供了有力的研究证据,推动了心理弹性层次模型理论的完善和发展,也丰富了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五、教育建议

长期以来,国内对中职生心理弹性的研究很少。针对中职生的心理弹性提高,既要大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宣传,还要加强个别咨询,更要利用家庭教育的宣传,从而推动中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发挥作用,促进中职生人格全面发展,获得多方面的社会支持,有效地提高中职生心理素质。从积极心理学出发,加强中职生心理弹性,不仅为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也为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的干预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对于全面促进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郝传慧.青少年生活事件、心理弹性与互联网使用的关系[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2]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4]Goodwin R,Costa P,Adonu J.Social Support and its consequences:Positive and deficiency valu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support and self-esteem[J].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4,43(3):43-44.

[5]程素萍,张潮.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5-37.

[6]范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8.

[7]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45-446.

[8]Pervin L A.人格科学[M].周榕,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0-82.

(作者单位:广州市电子信息学校 广东广州 510091)

上一篇:浅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下一篇:股票本质及股票投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