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有牵连、想象等复杂关系案件的正确定罪量刑

时间:2022-10-30 11:10:35

包含有牵连、想象等复杂关系案件的正确定罪量刑

本文案例启示:司法实践中存在一些包含牵连、想象竞合、法规竞合、连续、继续、结合、吸收等容易产生分歧、争议因素的案件。由于这类案件包含的法律关系比较复杂,从而导致处理上的困难。为此,必须正确运用刑法关于牵连犯、想象竞合犯等相关理论进行剖析,从案件包含的复杂法律关系中找准脉络、理清头绪、准确定性、恰当量刑。只有如此才能做到既确保打击力度,罚当其罪,又不违背罪刑相适应原则,保障人权。

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凡司法工作者,只要不是有意、枉法裁判,在处理案件时都会遵守这些基本原则。但实践中定性不准,量刑不公,甚至错判案件的现象却屡见不鲜,这与司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其中主要是能否厘清复杂案件中包含的法律关系,从而对案件正确定罪量刑有直接的关系。下面举几个具体案例加以说明。

一、[案例一]某晚,犯罪嫌疑人李某某、何某某携带甲胺磷农药、注射器等作案工具,窜至某村栏,用注射器将甲胺磷农药注入一头约150公斤重肉猪体内,待猪死亡后,两人将猪盗走解剖,第二天早上到邻村销售该猪肉,得赃款2200余元,两人平分。村民陈某某、欧阳某某等人购买食用了这种有毒猪肉后中毒,幸及时治疗未发生生命危险。数日后,两犯罪嫌疑人又窜至他人猪栏,用同样的方法盗窃生猪一头,解剖后到某村销售,此时村民陈某某因上次购买食用了两犯罪嫌疑人出售的猪肉而中毒就医,看到他们又来卖猪肉,便向他们索要赔偿费。而一些村民也怀疑两犯罪嫌疑人的猪肉来源不明且有毒,遂打电话报警。两嫌疑人做贼心虚,把刚刚卖得的200多元赃款全部赔给了陈某某,另外割了7.5公斤猪肉“补偿”陈的损失之后欲逃离,后被接警赶来的警察抓获。

(一)分歧意见

关于本案如何定性追究,曾出现过多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两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涉嫌盗窃罪。理由是两人作案时只有一个犯罪目的,即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两人销售盗窃来的猪肉,是整个盗窃案件中的销赃环节,是盗窃财物得手后实现盗窃目的的手段,由于司法实践中对盗窃犯罪嫌疑人的销赃行为不单独评价,不再另外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故本案两犯罪嫌疑人销售毒猪肉的销赃行为被盗窃罪吸收,只应定盗窃一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两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理由是两犯罪嫌疑人偷得生猪后,明知毒死的生猪体内注入了非食品的有毒成分,将这种猪肉销售给他人食用会危害食用者的身体健康,但为了牟利,仍将猪肉出售并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结果。两人主观上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行为,符合刑法第144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构成特征,应当以此定罪处罚。

第三种意见认为两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涉嫌投放危险物质罪。理由是两犯罪嫌疑人用注毒致死的方法盗窃生猪,偷得生猪后,明知毒死的生猪体内已含有剧毒农药甲胺磷成分,将这种猪肉销售给他人食用,相当于向购买者食品内投放了甲胺磷这种危险物质,会对食用者造成中毒危害甚至生命危险,但为了牟利,仍将这些含剧毒成分的猪肉出售并产生了危害结果,符合刑法第114条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犯罪构成,应当以该罪定罪处罚。

第四种意见认为两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触犯多个罪名,应当数罪并罚。这其中又分两种:一种认为应该以盗窃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两个罪名数罪并罚。另一种是以盗窃罪和投放危险物质罪两个罪名数罪并罚。其理由都是两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同时触犯了两个罪名,涉嫌两种犯罪,应当数罪并罚。

第五种意见认为两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虽然事实上触犯了盗窃罪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投放危险物质罪多个罪名,但属于刑法理论上的“牵连犯”和“想象竞合犯”,不应数罪并罚,应该从上述三罪中择一重罪论处,即以三罪中量刑最重的投放危险物质罪定罪处罚。

(二)法理评释

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有两点:一是本案该定一罪还是数罪;二是如何定罪处罚。

要正确认识本案,首先须讨论刑法关于牵连犯、想象竞合犯的概念。因为在本案中,犯罪嫌疑人的前后行为既有牵连关系,又包含有想象竞合的因素。不厘清这些关系,是难以对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正确定性处罚的。牵连犯一般是指犯罪的手段或者后果行为,与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分别触犯了不同罪名的情况。即犯罪行为可分为手段行为或目的行为时,如果手段行为或目的行为分别触犯不同的罪名,便成立牵连犯;在犯罪行为可分为原因行为或结果行为时,若原因行为或结果行为分别触犯不同的罪名,也成立牵连犯。本案中,两名犯罪嫌疑人虽然只有一个犯罪目的,即盗窃他人财物的目的。但两人主观上确实存在多个犯意,即非法占有的故意、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或者投放危险物质的故意。两人用注毒方法毒死并盗走生猪,明知该猪肉有毒,出售轻则危害食用者身体健康,重则会危及食用者生命,但仍执意为之,其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或者投放危险物质的主观故意十分明显。客观上两人确实已经实施了盗窃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或者投放危险物质多个行为,还造成部分村民购买猪肉食用后中毒的危害后果。因此,两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同时触犯了《刑法》第264条盗窃罪和第144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及第114条投放危险物质罪多个罪名。但是,由于两犯罪嫌疑人的这些行为是在同一犯罪目的的驱使下实施的,因此,这些行为之间又存在一定的牵连关系,其中既有手段牵连,即为了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生猪,而用注毒的手段毒死生猪,这里盗窃生猪是目的,注毒是手段;又有结果牵连,即为了把盗窃得手的生猪转化为自己的经济利益而销售了有毒有害食品或者说投放了危险物质——有毒猪肉,结果实际上生产、销售了有毒有害食品或者投放了危险物质,造成他人食用后中毒的危害后果。这里销赃牟利是目的,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或者投放危险物质,造成他人中毒是结果。因此,本案两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完全符合刑法关于牵连犯的规定,应从一重罪处断。

其次,本案该定何罪?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其实本案不仅存在牵连关系还包含着想象竞合关系。根据刑法理论,想象竞合犯是指一个行为同时触犯了数个罪名的情况。想象竞合犯的基本特征是,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行为,这一个行为同时触犯了数个罪名,而这往往是因为该行为具有多重属性或者造成了多种结果的关系。本案两名犯罪嫌疑人销售有毒猪肉的行为,就属于具有多重属性,同时触犯多个罪名的情况。因为这里的有毒猪肉既可以认为是有毒食品,也可以认为是危险物质。出卖这种猪肉的行为既可以认为是实施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行为,也可以认为是实施了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也即两名犯罪嫌疑人生产、出售有毒猪肉的行为,成立刑法学上的想象竞合关系。由于想象竞合犯是想象的数罪,实质的一罪。对想象竞合犯应按其中较重的一罪论处。因此,对于本案两名犯罪嫌疑人盗窃生猪后又销售有毒猪肉的行为,应当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和投放危险物质罪两罪中量刑较重的罪名定罪处罚。

上一篇:出售单机版游戏破解程序的行为定性 下一篇:广州“医院强行剖宫案”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