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独立学院公共计算机课程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30 11:07:27

甘肃省独立学院公共计算机课程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独立学院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应侧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在具体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但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理论知识滞后,实践操作滞后等问题,现行的教学体系已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文章以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为例,对该课程教学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较为可行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3-0105-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3.048 [本刊网址]http:∥

一、前言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教育部2007年2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培养和提高本科生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学习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作为培养大学生基本计算机思维方式和能力应用的第一门课程,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和学生对计算机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只有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才能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对计算机这个工具的应用要求。

甘肃省独立学院作为地域性较强的三本院校,主要培养的是为当地服务的高素养应用型人才,计算机教学不但要符合信息技术的发展,还要适应地域性的特点。结合我校实际,笔者认为该课程应确立的教学目标首先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其次为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工具基础。在信息时代计算机与各行业的密切结合,必然要求学生在各专业领域成为计算机素养较高的应用型人才。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

以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以下简称知行学院)为例,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安排如下:第一学期《计算机基础》,第二学期《数据库VFP》。没有区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专业特点,现有的计算机课程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在评价体系上早已不适用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对于这样一门操作性较强,应用广泛并能和生活实践相联系的课程,在教学中却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教学效果较低。但是,由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所有人员必须具有高效的信息获取和梳理能力,尤其在甘肃这个快速发展的中西部地区,对专业人才计算机素养的要求更是日新月异。因此对独立学院而言,在“实践技能过硬,理论知识扎实”的人才培养目标下,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迫在眉睫。

在现有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内容重复

中学和大学的教学没有合理衔接,大学第一学期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中学《信息技术》中较多内容有重复。这就导致已经掌握这部分内容的学生在学习时兴趣不高,主动性不足,甚至出现懈怠心理。

(二)忽略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差异

以知行学院为例,我校是面向全国招生的独立学院,学生来自不同地区。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农村和偏远山区学生对计算机非常陌生,甚至键盘和鼠标都不甚了解;城市学生中学在中学学习过《信息技术》,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操作较熟悉。学生中差异明显,两极分化严重。

在教学中采用大班授课制,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不加区分,导致在教学时,学生不能各取所需,无法在课程中获取本专业必备的计算机能力素养。

计算机教学重要的是将计算机这个工具教会学生熟练使用,并能帮助解决其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最终掌握计算机思维方式,灵活使用计算机工具解决各种问题。这就要求在教学中,目标区分,内容实用,操作灵活。但事实上教学内容的古板,操作练习的滞后都导致了所学内容和具体应用是两层皮。例如而第二学期开设的数据库VF,大多数学生不感兴趣,原因在于VF使用计算机编程方式对数据进行整合和管理,但这款软件只有在经管类专业的学生中会有一定的使用,而大多数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根本不会再接触。

这样,一门应用性的课程最终无法带给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久而久之学习的懈怠和不满就会积累下来。

(三)课程设置区分不出专业性差异

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知行学院而言,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务必要为学生今后的计算机工具应用和专业能力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各非计算机专业也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有具体的要求。但在教学中,不分专业,以相同的教学目标,同样的教材选择,一致的教学方法进行的课程设置,只体现了对计算机共性的要求,而专业差异性被弱化甚至被忽略。体现不出为专业差异而奠定基础的课程设置。

(四)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

独立学院的学生自制能力和自学能力普遍较弱,学习主动性不高。面对这样的生源状况,计算机基础课程仍采用2+2的模式:即理论与上机课在不同时间进行。例如周一早晨1-2节在多媒体教室上理论课程,而到周四下午5-6节才在机房上实践课。这样使得理论和实践衔接不佳,导致学生理论讲授时不能及时练习不但知识点容易淡忘,而且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实践课时教师只是按课本习题练习,并不再次讲述知识点。而学生在这时对所学重点难点已有所忘记,并且统一的习题并不能针对性学生具体情况解决问题。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学习兴趣也逐渐消磨。

(五)评价体系的单一化

评价方面,目前仍然采用理论考试为主的考察体系,即理论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唯独没有最重要的实践考察项目。而且,在理论考试中采用一样的试卷,对专业和计算机掌握情况的差异考虑不足。这种简单的评价考核机制,虽然便于评阅,但没有全面的实操评价,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的评价被弱化,无法区分实践能力的高低,应用水平的高下。

没有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和合理的区分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被削弱。

基于以上原因,当前独立学院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无论从教学体系的构建还是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都无法满足不同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和能力的要求。同时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基础应用性课程必须要为专业提升奠定工具基础,而这些在目前我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无法体现。因而在独立学院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基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对策呈现

(一)全面了解新生的计算机水平

以往教学中,开课伊始即讲授新课,并没有了解不同地区学生基础差异性。因而在教学中难免会出现学生“吃不饱”和“不消化”的问题。如果在开课时,由任课教师进行班级内部的调查,详细了解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在实践操作中对学生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差异化练习。必然使各层次学生在实践环节都能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

并且在课堂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由基础好的同学在上机练习时辅导基础较弱的同学,形成传帮带的机制。不但能激发基础较好学生的成就感,也能让基础较弱的生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并能锻炼学生协同学习的能力。

(二)“最近发展区”的教学体现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现有水平和可能发展到的水平,而这两者之间的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计算机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实际,遵循“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原则,合理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自然进入他们“最近发展区”,提高计算机学习兴趣。在这个区域,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高,学习效果能达到最优化。

(三)差异化教学内容的选择

不同专业计算机教学内容也应有所不同。计算机为专业服务的思想要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体现出来。根据学生专业选择教材会更有实用性。例如在第二学期的计算机教学中,经管专业可以选择ACCESS或数据库VFP;艺术设计专业选择Photoshop或InDesign;中文专业可选择方正飞腾或Word。这样设置课程专业对口,学生学习兴趣自然浓厚,还可以锻炼他们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全程全方位的评价体系的建立

在计算机教学中,不能采用大学惯有的只在期末考核的评价方式。因为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上,节点很多,在每个节点都应通过不同方式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进行测试。包括课堂理论小测验、单元操作测试、实际问题解决等。

在计算机基本概念考核时可通过笔试和问答,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常识的识记;Windows操作系统考核通过设定问题上机操作来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两部分成绩各占总成绩的20%。在Office系列软件考查中给出生活中会遇到的具体问题,例如Word让学生制作个人简历;Excel中制作本班的成绩分析汇总表;PowerPoint中制作学校和专业介绍等。每个模块的考核占据总成绩的30%。这些结合现实应用的考核方式不但让学生有兴趣更在实战中了解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在每个节点测试组成的正态分布图,作为评价学生识记、操作、应用能力的图谱会更加科学客观。这样可让教师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更能全面评价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从而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

(五)合理的考核方式的推行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不宜再使用期末笔试的统考方式。众所周知,计算机是一个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而发明的工具。因而计算机水平的高低更应看重使用它是否能高效解决地实际问题。在现实中并不需要有过多的识记。因此,理论考试应退出历史舞台而采用平时节点考核和最终实践操作的方式更符合现实需要。

四、结语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公共计算机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在改革中,要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可以预见,有效改革后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将一改鸡肋的尴尬地位,不但可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计算机思维,而且可以带给学习者更多成就感。势必会真正增强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特殊文化背景下对“凶宅”交易纠纷相关问题的... 下一篇:基于人力资源管理背景下的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