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手术腹部切口选择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30 10:14:08

剖宫产手术腹部切口选择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析剖宫产产妇手术腹部切口的选择对其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再次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将其根据首次切口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取腹部纵切口,对照组采取腹部横切口,分析两组开腹时间、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开腹时间(6.98±3.25)min、手术总时间(41.45±3.22)min、术中出血量(230.55±11.52)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剖宫产;腹部切口;影响

[中图分类号] R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1(a)-008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abdominal incision on cesarean section after cesarean section. Methods Random selection 6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esarean section underwent cesarean s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4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first incision method, 30 cases each, the study group to take the longitudinal incision of the abdomen, Abdominal transverse incision was performed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ime of laparotomy, total operation time, blood loss and complication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time of operation(6.98 ± 3.25)min, the total operation time (41.45±3.22)min and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230.55±11.52)mL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Cesarean section; Abdominal incision;Impact

τ谀巡的患者,采取剖宫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近些年来,我国剖宫产的几率越来越高,而剖宫产所导致的问题也显著增多。首次妊娠选择剖宫产的女性增加,这给再次妊娠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相关研究显示[1],剖宫产患者选择不同的腹壁切口,对预后具有一定的影响。为探析剖宫产产妇手术腹部切口的选择对其再次剖宫产的影响,该文将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再次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再次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将其根据首次切口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年龄25~42岁,平均(33.1±8.9)岁,巨大儿7例,羊水过少5例,妊高征4例,胎儿窘迫0例,3例臀位,脐带绕颈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2例;对照组:年龄23~43岁,平均(30.8±8.5)岁,巨大儿7例,羊水过少6例,妊高征2例,胎儿窘迫1例,1例臀位,脐带绕颈3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2例;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相同的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根据首次剖宫产手术的切口瘢痕切口皮肤阻滞,依次切开腹壁各层,打开腹腔,如果产妇存在严重粘连的情况下不能够通过撕拉进腹部时,应采取剪刀剪开进腹部,再行剖宫产术。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自手术开始切口皮肤后至进腹时间、记录两组手术总时间、术中总的出血量及盆腔粘连情况。

1.4 评价指标

盆腔粘连程度分为无粘连、轻度粘连、重度粘连。其中轻度粘连:患者的腹壁和腹膜之间存在轻度的相互粘连,腹膜和子宫粘连,部分网膜和子宫具有粘连,且腹膜与部分网膜存在粘连。重度粘连:患者的膀胱和子宫存在者严重的粘连,且子宫和肠管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粘连。患者出血量的计算以纱布称重法进及吸引瓶内的血液溶剂法进行计算[2]。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开腹时间、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

研究组开腹时间(6.98±3.25)min、手术总时间(41.45±3.22)min、术中出血量(230.55±11.52)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盆腔粘连情况比较

研究组盆腔粘连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剖宫产在临床产科属于比较常见的助产技术,其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但是对解决产科并发症及难产等情况意义重大,能够挽救母婴安全。目前,剖宫产的几率不断上升,相关数据显示[3-4],我国剖宫产的几率已高达58%~79%之间,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首次剖宫产的女性再次进行妊娠分娩时,由于存在比较大的瘢痕,盆腹腔粘连严重,无疑增加了手术操作的难度,提高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同时也加大了手术的风险性[5-6]。

目前,临床上多数采取新式的剖宫产术进行分娩,即选择横切口进行手术,该术式不仅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同时产妇恢复快,适应了临床产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临床上获得一致认可。由于该手术方式优势突出,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不过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对于再次剖宫产女性选择横切口进行手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关的临床研究显示[7],再次剖宫产女性选择横切口进行手术,不仅手术难度增加,也延长了患者手术时间。横切口与纵切口比较,前者暴露患者腹直肌的面积比较大,且和前鞘分离部分比较多,在进行分离时很容易就会出现肌纤维断裂,导致患者术后粘连的程度增加,大网膜粘连在患者子宫下段的浆膜面,程度比较严重的女性其腹直肌前鞘、腹膜及大网膜均粘连在子宫下段,不仅对患者膀胱脏器造成损伤,同时也给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对于再次剖宫产患者选择横切口的操作难度增加,如果在产妇切口的基础上以纵切口进行手术,其外观呈现“T”型,不美观,如果产妇不属于急诊剖宫产,很容易出现先兆子宫破裂等情况,进而使手术操作更加困难,威胁母婴安全[8]。

纵切口手术能够大大降低对母婴的损伤,虽然纵切口不美观,在临床上接受度不高,但是对于有剖宫产指征的患者,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对于再次剖宫产者,可建议患者选择腹壁纵切口进行手术,进而利用再次手术的操作,降低手术带来的创伤[9]。该研究中,研究组开腹时间(6.98±3.25)min、手术总时间(41.45±3.22)min、术中出血量(230.55±11.52)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盆腔粘连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对于再次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建议采取腹部纵切口的优势比较突出,对母婴的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唐婷.首次剖宫产腹壁横切口和纵切口对再次剖宫手术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4):39-40.

[2] LU guiqiu.Abdominal incision and longitudinal incision on the second cesarean section results[J].China Medical Innovation, 2013(28): 49-51.

[3] 章文巧,黄薇.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5,26(4):747-750.

[4] 王义娜.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行剖宫产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2,31(3):101.

[5] 蒋馥霞,马九珍.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3,35(2):222-223.

[6] 张珂.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行剖宫产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疗,2012,31(13):31-32.

[7] 刘银芝,李英.腹式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3):442-445.

[8] 李立红,韩利红,乔爱琴,等.首次剖m产腹壁纵横切口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3):472-474.

[9] 侯书梅,任翠玲,张淑萍,等.首次剖宫产纵横手术切口对二次剖宫产影响的回顾性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4,42(12):1311-1312.

[10] 贾英.首次剖宫产腹壁切口方式对二次剖宫产术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014(z1):88-89.

(收稿日期:2016-10-08)

上一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科学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