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需求分析研究

时间:2022-10-30 09:51:11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需求分析研究

摘要外语教学的开展及改革都是基于外语需求分析而进行的,目前国内对外语需求分析的研究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重点介绍了外语需求分析的理据、定义、分类、需求分析的意义。目的在于强调需求分析的重要性,为教师教学提供依据。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College English Need Analysis

WANG Ke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 Shaanxi712100)

Abstract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form are based on need analysis. At present, the domestic need analysis study of foreign languages has achieved initial results, but there still exists deficiency.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need analysis. The purpose is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need analysis, consequently, provide basis for language teaching.

Key wordsneed analysis; 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0 引言

学习者需求分析是英语课程开发、执行和评价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全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不同,学生入学水平参差不齐,社会对学生的要求高低不同,各高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不同层次的学校应该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学生对英语教师、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学习环境、学习目标与动机、个体缺失的需求情况,这样才有利于教师更好的把握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1 理据

国外教育界对需求分析的讨论和实践约有三四十年的历史,将需求分析用于外语教学的时间也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了。1972年,Richterish首次提出了外语需求分析这个概念,即如何满足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主客观需求的一系列范畴。

1.1 人本主义心理学

需求分析的理论基础之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分为五层,最低的是生理需求,其次是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最后是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这个理论对外语教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认识到学生要想学好外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建构一个安全的语言环境。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学生离开学校以后,具备怎样的素质,学生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如何自我实现其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人的思想、情感、感受、体验、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需求。近三十年来,国际上流行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就是依托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念。

1.2 语言交际功能理论

需求分析的另一个理论基础是语言交际功能理论。语言的表层结构是符号的组合,而深层结构则是交际功能的载体,完成各种交际功能的工具。学生学习语言除了需要掌握语言的结构之外,还需要掌握它们的使用规则,进而发展他们的交际能力。近年来,人们在语言教学的课程设计中,预测学生未来的语言情景和交际事件,设计出完成目标情景中的交际功能的学习任务。课程设计以明确目标为前提,目标的制定要以学生的需求为依据,需求只有通过交际形式才能表现出来,这种环环相扣的关系,表明语言交际功能理论与需求分析的关系密不可分,需求分析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前提,交际理论是需求分析的基础。

2 需求的定义和分类

Brown对需求分析的定义:系统地收集和分析主客观需求信息,以用来确立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下满足学生要求的课程目的,这也是检测课程目的是否有效的手段。这个定义包含三层意思:首先,需求分析是系统地收集主观信息和客观信息;其次,根据收集来的主、客观信息来确立符合实际情况的课程目的;最后,在课程实施的进程中,要检测课程目标是否有效也需要收集需求信息,根据收集的信息修改已有的课程目的,使之更为合理。他还提出了六类收集需求信息的工具:调查、测试、观察、访谈、会议和问卷。

Berwick将需求分为规定的需求与意识到的需求。规定的需求是教育者根据其他人的经验做出的判断。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它是客观的。意识到的需求则是主观的,是学习者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

Widdowson(1981:2) 和Brindley(1989)将需求分为主观需求和客观需求。主观需求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和情感需求,是过程导向性的。客观需求是指学习者在掌握了这门语言之后,能够做些什么,它是以目标为导向的终端行为。

Hutchinson and Waters(1987)将需求分为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目标需求是指在目标情景中学习者需(下转第55页)(上接第34页)要做的事情。它是从课程设计者的角度来考量的,没有考虑学习者的需求。学习需求指的是学习者为了学会这门语言需要做的事。

国内学者束定放将需求分为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社会需求是社会对学生的期望,与学生的毕业分配紧密相连。个人需求包括学生的主观需求和客观需求。个人需求分析不仅符合人本主义教学法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而且符合我国因材施教的教育传统。

伯顿(Burton)和梅里尔把学习需求分为六类:(1)标准的需求;(2)比较的需求;(3)感到的需求;(4)表达的需求;(5)预期的需求;(6)重大事件的需求。

3 需求分析研究的意义

第一,为不同类院校人才培养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在我国各个高校在开设同一个专业,同时各自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还是有一定的差异,这一差异来源于学校自身的定位、学校资源情况及其学生状况。而通过学习需求的研究可以直接获取学生方面的信息。

第二,为加强学校的师资及学习环境建设提供参考。在以学生个体发展中心为理论指导的教育中,教育的改革及发展来源于学生个体对教育的需求,作为教育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资、学习环境,学生对其的需求有利于改善学校的师资及学习环境建设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为教师教学提供依据。在教学中要求教师要认知学生,因材施教。要做到这些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需求。而需求分析可以呈现给教师学生对英语反应的整体状况,更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

4 结束语

在外语中,需求分析是评估研究范畴中为实施和改进下一步教学计划、教育改革及学校建设而开展的一种诊断过程。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外语学习需求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情况。这样不同院校能够依据自身特点、学生需求特点,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具体规格,从而为学校在具体教学计划的制定上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Dudley-Evans, T. & St John. M. J. 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 or Specific Purposes :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Cambridge: CUP, 1998.

[2]Hutchinson, T. & Waters,A. English f or Specific Purposes ― 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 Cambridge: CUP,1987.

[3]余卫华.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20-23.

[4]倪传斌,刘治.外语需求的特性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

[5]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4.

[6]陈冰冰.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2).

[7]潘之欣.大学生英语听力需求分析[J].外语界,2006(3).

上一篇:铁路施工的成本造价管理浅谈 下一篇:概念隐喻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