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职学生伴随着书香走向成功

时间:2022-10-30 09:35:23

让中职学生伴随着书香走向成功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251-0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时代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然而,职业学校大部分学生在入前学习水平较低,入学后课程多文化课时少。如何充分发挥基础工具的作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笔者认为当前应加强课外阅读引导。

1 阅读能促进学风建设,有助于班级管理

职业学校的学生一部分由于在初中阶段就是被教师忽视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好,个性强烈因受家庭和学校的强力管制,心灵受到禁锢。这些学生失去了学生本身对学习应有的热情,即使到了新的环境下有所收敛,但不能清除长期以来心理弊端,同时这些学生阅读面狭窄,学习习惯差,长期以来的被动学习有的甚至对学习产生厌倦、恐惧等一些问题,同时职业学校学生相对普通中学的学生而言学习压力轻,学生的可支配时间也多了许多,这些学生常常更易被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的风气影响,如果教师不及时的加以正确的引导,他们将给班级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和培育,同时适当的督促,要使他们在课余觉得有事可做,有事需做,有事想做,并逐渐让阅读形成一种风气,一种时尚。对这些学生既要积极地进行引导、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又要在他们入学以后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他们阅读一些文学作品,如长篇小说、戏剧等。在适合他们年龄,文化水平的文学作品阅读中,逐渐重新找回他们失去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能坐的下,读的进。具体的做法:(1)巧用故事诱发兴趣。教师可用情声并茂的讲述小说的片段,把学生带入一个个或神奇、或惊险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奇妙境界中感受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阅读。(2)教师适当的抽查和读书方法的传授:通过教师的抽查既可以督促学生读书又可以了解学生读书的情况进而进行微调。课内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得学习方法的主要途径,指导学生将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到课外这种方法有很强针对性,学生容易接受,效果好。

(3)营造良好阅读环境和氛围。首先为了让学生有充裕的的时间阅读,教师就要给学生释放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阅读变的轻松。其次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养成的,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教师应该开展一些与阅读有关的活动,如朗读比赛、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好书推荐以及课本剧表演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慢慢成为阅读的主人,这样班级中一种爱看书学习的气氛会逐渐形成,有助于班级管理。

2 阅读在育人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职业教育的学生都是中考的失利者,他们中考成绩不理想,无法进入普通高中而选择了职业学校,这部分学生入学之初便带着失败者的心态而来,他们迷茫、彷徨、自卑、敏感。在职业学校这块阵地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更有甚者由于压抑的情绪得不到及时的疏导、缓解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失望、堕落甚至犯罪。而课外阅读作为一种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培育人格的有效途径与平台,在育人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阅读是作者、作品和读者这三个环节之间的一个互动过程,其中作品是媒介,是联系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读者则往往以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触摸作者的灵魂与其进行道德人格、知识文化情感体验上的交流和碰撞,从而产生共鸣,进而产生道德人格的净化,知识上的拓展深化,情感体验上的升华。阅读作品中那些美好的情感、积极的思想、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品德、美好的意境等,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从能力、性格、个性等方面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学习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学生通过阅读受到作者人格魅力的感召影响,灵魂得到洗涤,能够在道德修养,人格形成中进行“扬弃”,即组成人格中的优秀品质,剔除人格道德中的不良成份,同时文学作品中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通过大量的阅读所产生的熏陶也会影响终生的。这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 阅读能提高专业素养,促进学生专业的学习和发展

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来说由于基础等问题,他们在本专业基础理论的起点较低,因此他们在专业的学习上更注重动手能力,而对本专业全面系统的知识了解不多,知识面教窄以及专业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了解教少,这也给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综合基础等问题,他们在初中学习期间就被这些枯燥抽象的理论搞的头昏脑胀、欲罢不能,到了职业学校之后在专业课上继续这样大量的理论教学,很可能会继续初中的怕学、厌学情绪。而课外专业科普书籍的阅读是了解理论,获得应用知识的最好途径。通过专业课外书籍的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他们所学的学科,浓厚的兴趣是学习任何学科的源泉,而广泛的了解是获取兴趣的有效途径,他们常常被科普作品中一个个实例,或一个个故事所吸引,即使仍然有些没有读懂,也至少了解这个学科的领域和目标是什么,必然有所收获。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加了学生的专业趣味和加强对相关专业知识的了解,提升了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使他们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充满信心,唤起他们学习专业的动力。例如,把《实用电子制作精选》、《无线电爱好者读本》、《家庭用电和电器技术500问》推荐给电子专业的学生等。

4 阅读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

社会是泛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相互联系起来的人群。社会中的人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以不断地与他人交往的形式而存在,就必然存在着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这不仅是人类的主观意愿,还是人类生活的客观需要。那么在社会信息急剧膨胀、人际交往日趋频繁的现代社会,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更会影响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将面临着人生的一次大的改变,走向社会。社会对于每个学生来说虽然已近在咫尺,但是他们对社会缺乏认识,而文学作品中的小说、戏剧是社会生活的载体,是真实社会生活面貌的反映,是形象化的历史,它源于社会生活又高于社会生活,也是我们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文学作品,了解人物命运的同时理解导致人物命运的原因,包括社会的,人物之间的,人物自身的等,提高他们认识社会的能力。培养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团队合作的精神、学习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从而,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及时的调整自己,找到自己的位子,处理好各种关系以及树立人生的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他们在新的起跑线上不失良机的抓住一个个机遇,走向成功,走向人生的辉煌。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还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演讲比赛、体育比赛以及各种社团等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加,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为学生提供锻炼、展示、提高自我的舞台,为培养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供条件和机会,为他们扩大交往开辟广阔天地。

总之,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应加强课外阅读的培养,使他们在阅读中开阔视眼、丰富知识、培养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每一个中职学生都能以书为友,与书相伴,浸润在书香中,让读书生活伴随着他们成长的每一个脚印,走向未来,走向成功。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工作中的一点体会,望和大家共同探讨。

作者简介:齐振华,学历:本科, 职称:语文中学高级教师。

上一篇:王全安 八年一梦《白鹿原》 下一篇:《珍珠丸子》项目化教学设计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