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

时间:2022-10-30 08:02:54

设计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

【摘要】国家课程的改革带动了教学的变革,本文着重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出发,设计和组织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以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

【关键词】自主性学习 参与度

【中图分类号】G 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03-01

现在的课堂教学活动,已经打破过去“满堂灌”“满堂听”的枷锁,还学生以真正的“自主”。教师说的时间越来越少,学生思维的时间、交流的时间、探索的时间在增多。但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还是以被动接受方式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得到发展。

要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的参与度,最基本的策略就是设计和组织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活动。设计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在游戏活动中学习

在课堂中运用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情景,使学生兴趣浓厚,让学生一开始就被吸引住,立即就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实践证明,游戏与实践相结合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增强了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

例如:在教完九的乘法口诀后,要求学生熟记九的乘法口诀,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但是由于背口诀比较死板枯燥单一,学生很快就感到不耐烦。作为老师特别是数学老师都曾一度为如何背口诀而苦恼。老师可以将口诀设计成“大合唱”而且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指挥所打出的节奏来“唱”,这样学生就觉得新奇好玩了,效果也会相当的不错。

实践告诉我们,丰富多彩的游戏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数学的学习中。因此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有针对的设计教学游戏,更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其注意力和观察力都有明显的加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明显的提升。

二.在生活实践中学习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会自觉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去分析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让学生更深地体会到数学巨大的应用价值和数学力量,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例如:学了千米的认识后,让学生估计一下从自己家到学校有多少千米,再根据平时速度估算需走多少时间;学了面积计算后,让学生计算教室、自己的房间、学校操场的面积。学了平均数后,让学生通过测量全班同学身高算出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等等。

这样增强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应用的技能技巧。不仅如此,学生应用意识的提高还不仅局限于某个知识点的应用上。学科活动本身具有综合性,只有通过设计深入社会、生活多方面的实践活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性,增强应用能力,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

三.在探究发现中学习

在教学中,探究发现不是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并习得方法。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活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为主的活动,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又满足了学生探究、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每个小组桌上都有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让学生任选一个图形量一量,算一算这个图形的周长。集体交流时就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算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有:①5+5+5+5=20厘米,②5×4=20厘米。长方形的周长有:①7+5+7+5=24厘米,②7×2+7×2=24厘米,③(7+5)×2=24厘米。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比较,自己发现哪种方法最简便,自己得出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教学实践中只有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转变教师角色,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努力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课堂变为数学探究性质活动的课堂。

四.在合作互动中学习

数学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互相激励、相互促进。其中,学习小组的合作方式最大化地实现了学生的全员参与,伙伴之间在互助合作中相互启发、帮助,从中发现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探索求新的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异质型的合作学习还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学习条件:它为学困生创造质疑的机会和环境,让他们在优生的帮助下达到求知的目的;优生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帮助他人的喜悦;中等生则在他人的启发下,跳一跳摘到了“果子”。每个学生都能从别的同学那里看到解决问题的另一些角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和从别人身上取长补短的习惯,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境界。

合作学习,从方法上来说,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生活情境来组织。如收集数据、测量、调查生活中的数学等。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合作是解决实际难题的有效途径,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学新课程标准》及《新课程标准解读》

2.《小学数学教育》2011年6月版

3.《课堂教学的变革》

上一篇:聚焦学生答题能力培养的策略 下一篇:浅谈“激发兴趣”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