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时间:2022-10-30 07:32:43

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摘 要: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从四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引发学习兴趣;注重提高教师素养,用魅力激发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在合作学习中点燃学习兴趣;优化教法,创新课堂,在期待中永葆学习兴趣。

关键词:数学环境;学习兴趣;优化教法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且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质量自然就会提高。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是从以下四方面做了探讨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谐的教学环境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平等教学。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互相交流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合作者、帮扶者,而不是唯我独尊的权威者,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信任、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所有学生有超越自我的信心,从学生进校的第一堂课我就告诉学生,我们的语文课堂是所有同学展示的舞台,我绝不会因为学生的错误意见去批评他们,而且我始终让学生明白只要你用心想了、说了、做了,这节课就成功了,所以,我在课堂中评选出的“课堂明星”可能是滔滔不绝的雄辩者,也可能是第一次完整表达清楚一句话的尝试者,可能是洋洋洒洒的好,也可能是满篇只有一句精彩话的叩门人,可能是大胆自信的主角,也可能是羞涩努力的配角。总之,尊重每个学生,努力做到给每个学生都提供平等的机会,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初三总复习阶段,好多课怎么上,我和学生共同商量,每天下课前五六分钟,集体商定下节课的内容,确定当天的预习内容,给足学生信任与肯定,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营造出和谐的教学环境,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提高教师素养,用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学生喜欢你,才能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老师从接手学生的第一天起,就应该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喜欢你。特别是语文老师,你的一手好字、一篇文章、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知天文,晓地理,通古今,这些都是可利用的资源。适时的示范与展示,可以让学生在惊叹中去效仿,在效仿中产生兴趣,在兴趣下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自身资源的沉淀,琴棋书画虽不能精通,但应略有浅尝。这样,你展示给学生的舞台会更大,学生学习的空间才会更广。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就会产生。

三、正确引导,在合作学习中点燃学习兴趣

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教学策略。西方协作小组专家罗伯特・约翰逊等人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有助于促成富有成效的积极活跃的学习,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发表意见,让他们做出选择,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合作学习中如何让每个学生都真正参与进来,关键在于老师的引导,帮助指引学生养成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习惯。

四、优化教法,创新课堂,在期待中永保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这一学科的内容包罗万象,语文学习的方法也多种多样。语文教师应结合教材重难点和学生心理特点优化教法,创新课堂,创设特色课堂、魅力课堂,使每一节课丰富又多彩、使学生对每节课都充满期待。

不同题材、不同内容的文章采用不同的课堂模式。以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的教学内容为例,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反复诵读,体味诗人的情感,领悟诗歌形象的丰富内涵。根据这一重点主要采用的教法是朗诵比赛,在读中评(评朗读技巧),在读中品(品意境),以评品促读,在读中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单元是小说单元,所选篇目《孔乙己》《变色龙》《蒲柳人家》《人爱生命》均为经典作品,根据小说的教学重点,采用课本剧展演和精彩推荐的教法,让学生把文字语言变成形象直观的肢体语言,根据自己的认知标准和生活阅历去理解作品中化典型人物,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文学大家的精湛技巧。第三单元的散文,采用美点追寻法,把你发现的美和他发现的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每组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在全班交流,一个单元下来,引导学生总结出怎样赏析美文的方法,这也是紧扣考点,试题中经常涉及的这篇(段)内容好在哪里,学生就会言之有物并言之有理。第四单元的戏剧,学生提前申请要表演,那就小组戏剧展演赛,两节课准备,三节课表演,这一个单元就结束了(常规教法需要八节课),而且课文中所选内容大多是节选,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除了演好文中的节选部分,许多都有拓展和延伸,比如《威尼斯商人》《变脸》两课,学生展示的是整部戏剧的内容。五六单元的文言文采用小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对文本的探究。还有八年级的游记类文章,采用小导游引领法教学效果也不错,总之,想方设法使我们的课堂设计贴近学生心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学生有下节课更精彩、下节课因我而更精彩的期待,在期待中永葆语文学习的兴趣。

总之,语文教学活动应该是趣味盎然、妙趣横生的。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的兴趣。”从为兴趣创造契机到对兴趣的小心呵护,变着法儿让学生感兴趣,以兴趣促教学,这样的教学才能达到“不待教而自学”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了,何愁教学质量不高呢!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4.

[2]刘玉静.合作学习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8.

上一篇:探究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的实践与反思 下一篇:初中数学教学教师有效引导的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