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时间:2022-10-30 05:58:59

导语――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犹如一座有价值的知识宝库。上好一堂语文课关键在于如何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中去,导语设计就是关键。而导语设计在语文教学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就是开启课堂宝库的金钥匙。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大凡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十分注重导语的设计。可见,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

作为语文教师,成功导语的设计,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那么,什么样的导语才算是好的导语呢?”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因此,我认为导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启迪更应该注重情境渲染。一定的情境产生一定的情感,教者动情,学者方能动容。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所蕴含的情境,让他们沉浸于教师所创设的艺术氛围里领悟语言所体现的人文精神的丰韵。

首先,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绘一幅图景或一种意境,从而让学生深受感染,激情澎湃。例如,我在讲《狼》一文时,我让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让他们根据我的描述想象这样的一种场面:“暮色加浓,你一个人穿行于森林之中,一阵风吹过,树叶也随风飒飒的颤动,一股凉气涌上心头,你不由得加快了脚步。突然,你发现前方绿光忽隐忽现,伴着一声野兽的嗷叫,你意识到了这是狼的叫声。你不想往前走了,可是后面的密林深处还不知潜伏着什么危险的动物。当你犹豫之时,那只狼已经出现在你的面前……”说到这时,有人发出了尖叫声。于是我让他们睁开眼睛,随问他们该怎么办。学生就各谈逃脱的办法,然后我顺势引入了课文:“有个屠户也在毫无准备之时遇见了狼,而且是两只狼,他选择了哪种方式呢?”这样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就有了读下去的欲望,我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其次,教师也可以用讲故事来增强趣味性。针对初中学生这个年龄段孩子爱听故事的特点,在导入时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趣闻,从而使学生思路开拓,兴趣变浓。比如,我在教学韩愈的《马说》时,先让学生说说有关马的成语或古诗句,然后给他们讲“伯乐识马”的成语故事“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曲;尾巴下垂,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的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留下了眼泪,并脱下自立的已覆盖在千里马的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仰天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听完这个小故事学生不由的产生了把课文读下去的欲望,那么读了课文后就更一步的了解了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这为理解课文内容打通了捷径。

第三、借教具、助领悟。即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教学挂图、模型、录音、录相、FLASH动画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具分为视觉型教具、听觉型教具、视听型教具。视听型教具如挂图、模型、实物、幻灯片等。现代科学证明:人大脑中的信息百分之八九十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视觉性教具比语言更有说服力和真切感。它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获得较深的感受,因此在讲说明文这一类型文章时,就可使枯燥的讲解变得生动。例:在讲《雪》时出示幻灯片,南国的雪景和北国的雪景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就会在图片中受到感染,去体会作者更喜爱北国的雪的思想感情。视觉性教具不只是让枯燥的说明文讲解变得生动,别有情趣。又如讲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将符合意境的图片展示出来不仅有利于学生背诵,更让学生沉浸于诗情画意的氛围,体会诗人的情怀。应用听觉型教具。如录音,录音有课文朗读带和与课文相关的乐曲,朗读带既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朗读技能,又能让学生沉浸在朗读者所创设的情感氛围之中。乐曲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又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感情基调。听觉型教具一般适应于散文、小说、诗歌的讲授。视听型教具如录相、FLASH动画等,视听结合,更能增强教学效果,语文教材中所选作品有不少已拍成影视片,不少乐曲也制作成FLASH动画,运用视听型教具,会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内容中去体会、去领会、去把握,

(四)设悬念、引思考。即导语中有意提出疑问,制造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求解愿望,积极地思考问题。疑问会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学习的兴趣。这种疑问会让学生集中思维和注意力,教师加以引导,学生沿着线索积极思考从而找到答案。“有疑则思,进而解疑”这个过程会让学生充分体验“梦里寻她千百度”的执著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久而久之会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总之,情境渲染以“导”激“情”,更多地体现了导语设计要求的新颖性与艺术性,知识性暗含其中;而知识启迪以“导”启“思”,更多地体现了导语设计要求的新颖性与知识性,艺术性暗含其中。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体现这些要求,关键取决于教师是否有又专又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素养,所以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才能打造出一把与众不同的金钥匙。一经拿出,就熠熠生辉,引人注目,吸引着学生跟随自己的脚步去开启知识的宝库,尽情畅游于知识的海洋中……

上一篇:新课标下对初中地理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下一篇:大学生专业素养降低的原因与对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