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科学统计技术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

时间:2022-10-30 05:36:08

利用科学统计技术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

提要统计具有“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现代化管理的发展,不断提升科学统计工作水平,才能为企业管理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信息和决策建议。

关键词:统计;特点;作用;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1911年泰勒在他的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中提出了影响管理学发展的重要理论――科学管理理论。至今,科学管理思想已被应用于全世界的管理实践中。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企业管理实践,将企业管理融入各种科学的思想与技术,促使着现代管理制度愈加走向完善与科学。当经济管理制度进入万千企业时,一种为企业管理提供重要决策依据与决策方法的技术――科学统计,却正在被许多的企业所忽视。在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重视科学统计的重要作用,利用科学统计技术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才能真正实现科学的决策和有效的管理。

一、统计信息的特点和对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统计信息的特点

1、数量性。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正因为如此,统计信息正越来越多地和其他信息结合在一起,如情报信息、商品信息等。

2、综合性。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社会、文化、科技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涉及宏观与微观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利用统计信息,不仅可以对事物本身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既可横向对比,也可总结历史预测未来。

(二)统计信息对企业管理的作用

1、能反映企业的“时点性”和“时期性”状态。统计信息既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现状,也可以反映企业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动态。从现状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目前的各种社会与自然属性,反映企业的机构、人员、资产、负债等各方面情况。从动态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发展情况、产品质量状况以及科技开发、经营销售、财务盈亏等方面的情况,还可预测未来趋势。

2、能体现企业的“规模”和“结构”特征。统计信息既可以反映企业的规模,也可以反映企业的结构。从规模上,它可以反映企业的资产规模、人员规模、生产规模、营销规模和盈亏规模,等等。从结构上,它可以反映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技术结构和质量结构,等等。既可以反映企业的速度,也可以反映企业的效益与效率。

3、能体现企业的“数量”和“质量”特性。统计信息既可以反映企业的诸多数量特征,也可以反映企业的一些质量特性。在数量方面,包括了企业产供销、人财物投入与产出等凡是可以量化的方方面面。在质量方面,则主要是反映企业的产品质量、维修质量、设施质量和服务质量。既可以反映本企业的情况,又可以反映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方方面面。

二、统计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一)统计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统计技术的运用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表现:一方面是指宏观经营环境,主要包括宏观经济、上游市场、行业动态、下游市场和消费者行为等。通过对以上几部分开展分析,要立足于在考察一系列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另一方面则是指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统计系统,主要包括企业的人、财、物方面投入的统计分析。要必须建立起劳动工资统计的子系统,重点是提供劳动力数量、素质、构成等主要指标。要建立起物质技术设备统计的子系统,以便于反映相关设备的数量、利用情况、产品生产能力等。对原材料和燃料的消耗进行计算,主要涉及到原材料及燃料的利用效率统计,以便获得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途径。当然,还有技术统计子系统,涵盖了技术人员、技术成果及技术投入费用等指标。

(二)统计技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企业管理之中,最难管理的是人,最能挖掘潜力的对象也是人。因此,怎样建立起合理、科学的激励机制,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主题。为做到有的放矢,就要充分利用统计手段来收集民意,并分门别类地开展研究分析,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激励对策。

(三)统计技术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1、确定严格的质量管理操作规程。企业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应当要求各类人员都能具备相关的管理知识,并编制出相应的指导性文件或作业指导书,从而规范统计技术的管理。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去实施。

2、挑选适用的统计技术方法。要运用好统计技术,让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就要选择合理的统计技术。只要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越容易的和越好理解的方法就要优先运用。同时,挑选适宜的统计技术,还要针对特定的环节与具体人员的知识水平等。

3、全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由于企业统计数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统计技术应用的质量,因此,要让全体统计技术人员都意识到数据质量的重要意义。数据作为信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重要资源。鉴于数据分析的基础是概率和数理统计知识,这就要求对员工开展这方面的培训,从而做出客观、公正的数据分析,提高企业质量管理的效果。

三、做好统计工作、提升统计技术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企业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当前,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现代化管理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健全统计法制,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真正体现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

(一)建立健全企业统计管理体制与运行方式。设立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设计并制定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信息的报送要求。利用各种统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及责任。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

(二)科学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规范企业统计工作,使统计资料实现为企业经营管理所用与为统计部门所用的有机结合。在具体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既满足国家宏观的要求,也要满足企业微观的要求。一是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内容应包括企业经营的全部信息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信息,并且尽量使指标按市场要求细化;二是规范性原则。指标体系应从指标名称、指标概念、统计口径、审核关系、取数来源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和要求,力求指标设置更加科学化;三是及时性原则。随着企业发展,要对指标体系及时进行调整;四是客观性的原则。指标体系要能客观有效地反映本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能力、主要业务的发展前景等重要信息。

(三)以科技为手段,加快统计信息网络建设,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企业统计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网络,实现主要统计数据的及时更新,加快企业统计信息网络与部门统计网络的连接,实行企业联网直报,建立适合本企业特点和市场需要的数据库与内部报表,及时反映本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情况。强化统计人员业务知识学习,利用先进技术提升统计人员自身工作能力。

总之,重视统计技术在现代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利用科学手段,采用先进技术,提升统计工作水平才能为企业管理提供更加科学、更加有效、更加符合市场规律的信息和方法。

(作者单位:天津市隆兴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黄念臻.浅议统计技术在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河北企业,2007.7.

[2]杨辉.企业质量管理应用统计技术分析[J].中国统计.

上一篇:电子商务对客户关系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下一篇:导游员职业生涯规划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