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自画像价值层面探究

时间:2022-10-30 04:47:54

摘 要: 自画像是一种特殊的肖像画体裁。西方画家的自画像在世界艺术画坛中独树一帜。本文从自画像的价值层面进行深入的发掘,探讨西方画家的自画像所具有的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自画像 自我意识 救赎

自画像是画家描绘自我形象的一种特殊的肖像画。一提到自画像,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西方绘画中那些既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生命力,又有画家精神显现和灵魂展示的杰作。因为在中国美术史上,人们很难发现自画肖像的踪迹。中国自有水墨人物画以来,较少有记载画家画自画像的。而在西方,自欧洲文艺复兴以来,几乎每个知名的画家都有自画像传世,少有例外。到了16世纪,自画像成为欧洲绘画的一个重要体裁。

西方画家如此热衷于画自画像,足以使我们认识到,画家喜欢画自画像已不仅仅是一个有传统意义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家的自画像其实只是一种手段,其中包含着艺术家强烈的自我意识。本文从自画像的价值层面进行深入的发掘,探讨西方画家的自画像所具有的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艺术家自我意识的觉醒

艺术家自画像是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一种艺术类型。它的出现与文艺复兴时期新艺术观的产生密切相关。在欧洲中世纪,绘画、雕塑和建筑分散在相关手工行业内。一般被视为体力劳动性质的“机械学科”,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也只是与鞋匠、理发师等一样地位卑微的手艺人。他们穷困潦倒、目不识丁、举止粗俗,为上等人士所鄙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冲破了黑暗时代的神学禁锢,找回了古希腊、古罗马的写实主义精神,赋予艺术作品以人文主义内涵。13世纪,意大利诗人但丁首先将画家奇马布埃和乔托的名字写进《神曲》,并将他们与两位诗人相提并论,这显示了人们对艺术和艺术家态度的某种变化。在新观念的影响下,艺术家们逐渐意识到艺术和自身的价值。从14世纪晚期到16世纪,艺术家的自画像从无到有,从艺术作品中不起眼的角落逐渐靠近画面中心,并最终发展出独立的自画像,这本身就体现了艺术家阶层对艺术和自身价值的不断觉醒。在这些自我肖像中,艺术家借助服饰、仪态、风度、财富、古典文化修养,以及艺术与教学等自由学科和科学知识的联系,表达了他们关于艺术和自身的新观念及其重塑自身社会形象的愿望。

二、对自我的多角度开掘

从绘画的角度来看,画家研究和创作自画像,是画家在绘画过程中对自我的多角度开掘。画家在画自画像的时候,首先要观察自己。因为多少存在着自恋倾向,自画像的客观性就得不到保证,事实上,要求自画像做到客观也是不可能的。那喀索斯在水中看到自己的倒影,爱恋不已,最终化为水仙花的神话,颇能反映人与自我的关系。人、用来看到自己的媒介、媒介中自我的形象,这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相互关系。

一方面,我们喜欢镜子,喜欢水面上映出的自己的影像。这如巴赫金在分析人与镜子的关系时所说的:对镜自顾是观看自己外貌的一种完全特殊的情况。这时我们看来是在直接观看自己,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依然是我们自己,我们观看的只是自己的影像,他不能成为我们对世界的观察和体验的直接因素;我们看到的是自己外貌的影像,而不是自己外貌中的自己,外貌并没有包容整个我,我是在镜前,而不是在镜中,镜子只能为自我客体化过程提供材料,甚至还不是纯质材料。实际上,我们在镜前的状态总是有些虚假,因为我们没有可以从外部观察自己的角度,所以这时我们也是化身为某人不确定的、可能的他人,我们试图借助于这个人来找到对待自己本身的价值立场。这时,我们也是试图通过他人来赋予自己生命和对自己进行形式加工。所以,我们在镜中才会看到自己脸上那种特有的不自然的和我们生活中不会有的表情。

另一方面,我们又是无法直接面对自己。当镜子变得越来越普遍的时候,镜子文明却让我们无处躲藏,甚至不能躲藏自己。不少影片令人恐怖的镜头之一是主人公进入了一个有很多镜子的房间。我们无法同时面对多个自我。镜子本身过于客观,将我们的外表乃至内心自我和盘托出。当画家站在镜子面前,面对自我,从客观的角度观察和分析自己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自己面部的不同表现时,他对自己的内在气质就有了一种客观的认识和批评。当画家从模特的角度细心体味自己不同的动态动作所能传达的不同情感和心境,并接受着自己从画家角度的自我认识、分析与评判时,他对自己的外在情态和内在状态就有了一种崇美的修正和表现。这是一个主观体验的过程。

我们注视着自己的影像,把自己当作另外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来打量、审视,从而理解他;或者,想象是一个陌生人在观察自己,从而认识自己。

三、艺术创作中思想和情感真正意义上的投入

从艺术创作的意识和态度来看,画家研究和创作自画像时多重角色的体验,有助于画家艺术创作中思想和情感的真正意义上的投入。

人的内在其实是无限广阔、深远的。它始终在吸引艺术家通过自画像来发现挖掘。与外在自我相比,内在自我因其深不可测,反而会激发艺术家探索的欲望。自画像因此成为一种深入评论与分析自我的手段。也就是说,自画像在成为一面自我观察的镜子的同时,也使得自我有了可能成为一口可以深入挖掘的深井。通过自画像这个途径,人们走向人性深处,获得对于人与自我的深入了解。正是这种与自我的对峙,激发人了解自己的热情,使得他不懈地展开对自己的“内在自我”的侦探。它不断地把对自我的理解、希望、要求、理想投射到自己眼前的画布上。人与媒介与画布之间构成了一种封闭的三角形的视线回路。而视线在媒介与画布之间的来来往往,就给艺术家一个不断地检测自己内心世界的空间与时间。媒介中的自我与画布上不断形成的自我的距离,则给艺术家以观察自己、分析自己、修正自己的空间。通过这个过程,艺术家把握自己,进而把握世界。

四、生命的救赎

对某些艺术家来说,自画像创作不仅仅是一种对自我的探索的行为,更是一种生命的救赎行为。

最具代表的艺术家是凡・高。他画自画像这种行为成了处于精神危机中的一个人的救命稻草。凡・高将他所有的理想和苦痛全部转化为他的自画像艺术,艺术于他是全部意义上的生命的结论。他不断地画自画像,他的自画像是透视其心灵的一扇窗――敏感、脆弱、坚毅、矛盾,交织无奈的痛苦与酸涩的渴望。

纵观凡・高的一生,不难理解他的自画像上镌刻着孤独的印痕。成熟期四十多张自画像绝大多数是胸像,没有一张全身像,这也能揭示出艺术家的孤独的内心和渴望与他人交往的心情。因为艺术史上没有哪一位艺术家如此接近、审视自己和真实地描画自己的画像数量之多,目光之坚定绝无仅有。而画了十年的画没有一幅作品售出,更加剧了画家的这种孤独。

与孤独为伴的另一个主题构成凡・高自画像的精神内容,那就是“自信”。凡・高1888年秋的一幅《自画像》是他邀请高更来阿尔见面前,互相交换的作品,算是彼此摸底和精神交流。通过交换自画像,这两个个性强烈的艺术家得以从彼此的绘画了解对方。凡・高再给他的弟弟提奥的信中说:“我确信,与高更交换我的肖像画没有输给他。在给高更的回信中,我这么写道,在肖像画中扩展自己的个性,在我也是可以允许的。因此,我在此画中想要做的是,与其说画一张自己的自画像,倒不如说把自己作为一个印象主义者的类型来画的。我把这张画理解成一个崇拜永远的佛陀的僧人的肖像。”在这张《自画像》中,凡・高以宗教徒般的虔诚透露出他对自己艺术的自信。后来,他们在阿尔共同写生时,凡・高对高更用色的蔑视和嘲笑也说明这一点。当然,他与高更友谊的破裂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凡・高对自己艺术的自信成都无以复加。凡・高的自画像也是对梦想中新成功的一种幻想。这种“幻想”始终出现在凡・高的自画像中,自画像成为精神拯救或自身外化最为生动的方法,他的确也因此而耗尽了生命的全部。

自画像的创作,确定了自我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了自画像这种形式,画家可能就无法找到一种途径与自己对话,说服自己接受苦难的折磨,给自己一个人生的理由。而在自我抑制不那么深重的社会里,当艺术家了解自我的手段变得丰富,当艺术家与社会的联系变得多样频繁时,除了对自己的自传式的描写外,更多的艺术家开始利用自我展开一种对社会的批评与评论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家的自我是一种开放的、变动的自我。他通过对于自我的改变、扩展与消解来获得一个对于自我,以及各大范围内的、更大意义上的自我的更为深入而又全面的了解。

五、“自画像”对于美术研究的意义

从美术评论的角度来讲,自画像是美术评论家分析和研究画家及其创作个性风格形成和发展的最好资料。艺术家对于自我的探索,其实同时也牵涉到他们对社会的、对人生的、对艺术的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家的自画像其实只是一种手段,许多艺术家通过自画像实践所要到达的和已经到达的地方,其意义比自画像本身要深远得多。

自画像经过画家的特别授权,使观者获得了一种许可和权利:可以随心所欲的“看”,而不必有任何顾虑,不受时间、场地、礼节等各种限制。正是通过这种形式,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他人及自身的内心世界。

六、结语

艺术创作说到底是一种自我所能达到的境界,这种境界有多深在于艺术家个人对自我的领悟,在这种自我领悟和自我意识生长的过程中,也许正包含着艺术家们孤独的内心体验和灵魂的痛苦。自画像作为与自我、与世界的一种对话方式,传达出艺术家借以逃离无助的深渊,摆脱精神的危机,以求精神的慰藉的渴望。艺术家有时只能通过剖析自我灵魂这种手段,把心灵深处刻骨铭心的情感释放出来,同样,深邃的内心又激发了艺术家探索和创作的欲望。因此,自画像成为一种自我分析、再现的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家的自画像其实只是一种手段,许多艺术家通过自画像实践所要到达的和已经到达的地方,实在要比作品中的自我形象本身要远得多。

参考文献:

[1][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艺术发展史.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2][美]休斯.凡・高.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4.

[3][德]马克斯・多奈尔.欧洲绘画大师技法和材料.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顾铮.自我的迷宫.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5]吴甲丰.西方写实绘画.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6]耿幼壮.破碎的痕迹――重读西方艺术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探寻教学美感 下一篇:浅谈当代建筑玻璃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