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完善控规的角度实现城市设计价值的方法探索

时间:2022-10-30 04:30:48

从完善控规的角度实现城市设计价值的方法探索

【摘要】分析现阶段我国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阶段同步引入城市设计体系,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控规,另一方面也可充分实现城市设计这一非法定规划自身的价值。本文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铁国际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项目为例,在控规与城市设计同步编制的过程中,对完善控规,实现城市设计价值的方法进行探索。

【关键词】控规完善城市设计价值方法

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2008年版《城乡规划法》实施以来,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的法定地位进一步提升,在控规报批之后再行修改的程序比较复杂,因此,现阶段控规的报批工作总是慎之又慎。控规作为落实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指导下一步修建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修规”)的中观层次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法定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城市设计虽为非法定规划,但其编制工作自1990年在我国全面开展以来,一直为规划的热点。其价值即在于对城市空间形态的设计,对城市景观环境的塑造,将城市形态整体化、系统化、风格化,展示城市品质与精神。

然而,在编制工作的实际运作中,在规划管理的实际操作中,控规与城市设计往往各自存在着一些问题。

控规现状主要问题

大量的实践证明控规对城市土地开发和建设管理作用愈加显著,特别是在土地使用、开发强度、生态环境、公共设施预留、绿地广场建设上,成为主要的法定控制手段,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对城市景观、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城市景观、城市特色、城市文脉的塑造及延续上,控规成果在后期开发和管理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控规指标的制定缺乏客观性、个性化

控规的核心内容就是控制土地开发,对容积率、建筑高度、容量、绿地率进行控制,通过强制性指标进行合理区间控制。但具体到这些指标的确定方法上,一般的情况是沿用经验值方法,这对于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特别是一些具有特殊需求的地块就显得不够客观、合理,无法有效地引导城市开发和管理。

未能从建筑尺度上考虑用地大小,不利于土地的集约利用

控规在落实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中,以上位规划确定的城市结构、功能布局为指导,将相应的用地性质落实在物质空间上。在落实的过程中,由于未经过详细的建筑设计,在中观层次的尺度上容易造成用地规模过大,特别是部分公共设施,公共绿地等性质的用地规模过大,后期在建设及使用上反而造成土地的浪费。

难以对城市空间形态进行系统有效的控制

控规中也包含有城市设计的部分,由于城市设计本身研究的问题较复杂,专业性强,内容庞杂,为一套完整的系统,因此,控规也只能做到点到即止,难以深入研究城市特色、城市文脉、城市历史、城市精神等城市政治、社会、经济的问题,以及其在城市物质空间上展示的城市形态、生态绿楔、城市景观、城市建筑、城市色彩等多个方面,难以把握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和景观环境方面的系统优化问题。

对下一步城市设计与修详难以起到实际的指导作用

控规的图件以二维平面色块表达,对于三维空间的控制,一般以建筑高度的指标进行控制,没有具体形象的展示。文字中对于城市形态的控制的描述以概念化、条例性的语言为主,如“高低起伏”、“错落有致”、“色彩清新淡雅”等等,语义宽泛,下一层次的修详编制工作难以从上位控规中得到切实有力的指导,因此,下一层次城市设计或修详的编制,缺乏统一明确的主旨,容易造成整体城市形态的语意不连贯、文脉的缺失,甚至造成局部的遗憾。

城市设计现状主要问题

城市设计虽为非法定规划,但由于其对城市空间形态的深入研究,且自身已为一完整体系,在实践中解决其他规划未能解决的问题,对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规等都能行以有效的完善和补充,因此,其现实意义重大。

作为非法定规划变数大,执行力不足

在2008版《城乡规划法》中,城市设计既为非法定规划,其成果的实施就存在一定问题,修编程序简单,因此往往变数较大,执行力不足。城市设计所做的研究成果在建设管理中实际只作为参考,对后续修详或建筑设计给予一定的参考,真正全面按照设计方案实施的并不多见。

在上位控规的强制性内容的确定下,难以发挥应有的价值

当前规划编制工作中控规层面的城市设计常常后于控规进行,当城市设计出于城市整体形态设计考虑想要进行用地性质或高度等方面的修改时,就带来了究竟是调整控规还是依据控规进行城市设计的尴尬。控规一经报批再行修改困难较大,若全然依据控规编制城市设计,又成为一种类似形体覆盖式的城市设计,难以对城市形态、城市特色进行全面的塑造,未能充分发挥城市设计的价值。

完善控规实现城市设计价值的方法

控规有其需要完善的方面,而城市设计的价值也亟需得到实现,两者正能从对方身上得到答案,因此,正可以通过控规与城市设计的紧密合作进行优势互补,控规尚需完善的方面通过城市设计加以弥补,城市设计的价值也正可通过控规得以实现。

本文通过对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铁国际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项目的编制,将控规与城市设计同步开展,为使控规编制更加合理化,更具指导性,提出了引入城市设计的方法进行补充。

对用地性质进行调整,进一步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控规在确定用地性质过程中,除了根据上位规划的城市结构、功能布局,安排具体地块的用地性质,还可引入城市设计体系,通过对城市形态的研究,确定城市空间格局,形成空间系统的整体化、风格化。城市设计可根据设计的城市形态对重点区域或风貌特色区的地块的用地性质进行调整并反馈于控规。在徐州的项目中,控规原确定的核心区主要为公园绿地,经过城市设计对具体空间的研究,在公园绿地中增加了文化设施用地和娱乐康体用地,既能打造环湖风光带的城市特色景观,又进一步促进了土地的集约利用。

对强制性指标加以反馈,使得控规更具合理性、客观性

在三维空间上的研究是城市设计的突出作用,在形成合理、清晰、兼具特色的空间景观的同时,将这样的城市形态的各项指标加以测算,再反馈于控规,使得控规的指标性控制更具科学性、客观性、个性化,不再仅仅是经验值的主观想象,极大的完善了控规,同时,也体现了城市设计的价值,不再是效果图的炫目,更有客观的量化内容,并以控规的法定指标加以实现。

城市设计导则与控规图则并重,有利于城市形象更加整体性,系统化

将城市设计确定的城市空间形态,景观结构等成果纳入控规,同一地块不仅有控规图则,也有城市设计导则,这两者相互补充,各有侧重,共同控制城市建设。这样的编制方法不仅从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容量上,更从形象上塑造城市景观,形成城市风格,有利于城市形态整体化,系统化。

对城市形态的研究深入,有利于指导下一层次规划及建筑设计

有城市设计的方案为指导,下一层次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及建筑设计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可更形象直观的了解城市整体形态,特色风貌区的城市景观。后续项目的编制不再仅仅从控规图则上得到各种控制线、指标,城市形态、城市建筑的描述性的文字,更可直接从形象上把握城市的风格,更有利于控制城市形象特色的塑造。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得到自上而下的贯彻。

展望

本文认为关于两者互补的方法策略在以下方面还应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发展:

1)全面加强城市设计对控规强制性指标的反馈的深度、客观性;

2)进一步加强城市设计指标量化的方法,特别是多方案的比较,增加部分弹性指标,有益于下一层次修详和建筑设计的发挥;

3)加强城市设计的方法在控规的参与,作为成果的一部分纳入控规,实现城市设计价值,提高城市设计的执行力,增强控规对三维空间的控制手段。

结语

控规作为法定规划,在塑造城市形态,延续城市文脉,树立城市精神方面仍需进一步发展,城市设计作为一项强有力的手段,可对控规的不足之处加以深入具体的研究,作为补充,促进城市特色的塑造,加强了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避免千城一面的无奈,建设城市和谐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

余柏椿. 完善控规的城市设计方法. 城市发展研究——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2009

姚干. 控规体系中城市设计价值研究. 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0

吴晶晶 刘鹏飞 尤明.完善控规的城市设计策略及方法——以奥体文化商务区城市设计为例.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0

上一篇:固体矿产资源勘查现状分析与建议探讨 下一篇:浅谈如何实现建筑给排水的环保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