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营养认知的调查分析

时间:2022-10-30 04:10:56

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营养认知的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对饮食营养知识的认知情况及误区,便于针对性进行营养知识教育。方法: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对入住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210例,进行面对面膳食调查,记录患者平时的饮食种类及量,饮食习惯,是否规律进餐,肉蛋奶及蔬菜水果摄入的情况。结果:对2型糖尿病与饮食营养关系有正确认识的152例(72.3%),主食与副食比例不当97例(46.2%),蔬菜水果摄入不足97例(46.2%),优质蛋白摄入不足104例(49.5%),低盐、低脂饮食认识不足74例(35.2%),进食不规律32例(15.2%)。结论:患者对饮食营养的认知情况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血糖稳定。我们拟通过调查住院糖尿病患者对于饮食营养的认知现状和误区,给予个体化的饮食营养指导及教育,纠正认识上的误区,提高患者对饮食营养治疗的认识,对稳定血糖,延缓及减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2型糖尿病饮食营养平衡膳食 膳食纤维 血糖指数 个体化饮食营养治疗 优质蛋白

糖尿病(DM)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口老龄化、肥胖发病率增高、体力活动不足、膳食不平衡以及应激状态增多等危险因素的迅速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可以导致多种器官的长期损害,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因而糖尿病的治疗,尤其是饮食营养防治是糖尿病防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

1.调查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住院明确诊断为2新糖尿病的患者,纳入标准:⑴糖尿病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诊断标准1;⑵年龄18周岁以上;⑶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能进行口头及书面交流;⑷病程六个月以上,服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及非糖尿病引起的严重器官病变,生活能自理;⑸自愿参与调查。

1.2 调查方法

1.2.1全部调查对象均由营养师采用问诊形式,对患者进行面对面询问调查,患者首先自行回答平时的饮食情况,然后营养师针对性地提出的问题,详细记录并整理。与此同时,给予患者个体化饮食营养指导及教育。

1.2.2 调查内容 1.2.2.1 一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收入。

1.2.2.2病情与进餐情况包括并发症、合并症情况、病程时间长短,饮食口味喜好,肉蛋奶类、谷物类、蔬菜类、水果类、油脂类、盐摄入情况,平时饮食控制情况、是否规律进餐,平素血糖控制情况、每日运动量。

2. 结果

2.1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210例,男性124例,女性86例,年龄32-76岁,平均54岁;在职89例,退休或无职业121例;大专以上64例,中学/中专97例,小学49例;体质指数(BMI)<18.5kg/m2 7 例,18.5-24 kg/m2 68例,24―28 kg/m2 72 例,28 kg/m2以上 63 例。

2.2日常饮食中存在的问题及病情

病程<2年49例,2―5年59例,5-10年67例,>10年35例;无并发症156例,有并发症54例,无合并症162例,有合并症48例;血糖控制较好97例,一般83例,较差30例。能规律进餐178例(84.8%),不能规律进餐32例(15.2%),每日能坚持30―40分钟运动89例(42.4%),不能坚持121例。膳食结构不合理188例,其中过渡限制主食 89例(42.4%),蔬菜水果类摄入过少 78 例(37.5%),肉蛋奶类摄入过多72 例(34.3%),过少68例(32.4%) 油脂类摄入过高 72例(34.2%),盐类摄入过高 70 例(33.3%)。膳食结构合理22例(10.4%)。

2.3 个性化饮食营养治疗通过调查发现患者日常饮食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临床化验结果、合并症并发症情况,制定出个体化饮食营养治疗方案。首先根据身高、体重、BMI值、日常活动量、平时进餐量,由专业营养师计算出每日总能量。考虑到患者住院期间以及以后出院后的活动量,一般制定一个能量范围,方便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掌握。然后根据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所占能量比例2,即碳水化合物占50-60%,蛋白质占10-15%,脂肪占25-30%,计算出三大供能物质所需质量,再按比例分配到四大类食物中,即谷薯类、蔬菜水果类、肉蛋奶类、油脂类。按照患者个人饮食喜好,给予个体化饮食指导。

3.讨论

3.1从本调查结果看,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水平以及文化程度存在相关性,有显著差异(P<0.05)。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饮食控制与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成正比,有无合并症和并发症与病程长短成正比,60岁以上退休人群对血糖控制较好,坚持运动和规律进餐情况也较好,60岁以下在职人群则对血糖控制较差,对运动和规律进餐坚持较差。

3.2糖尿病患者应定时定量进餐和平衡膳食。具体应根据年龄、性别、身体活动度及有无合并症、并发症情况,制定个体饮食方案。本次调查显示,89%患者存在膳食结构不合理,表现为主食过度控制;蛋白质食物摄入过高;仅控制甜食物而其他食物随意进食等。15.2%患者存在进餐不规律。

3.2.1 主食过渡控制对血糖控制不利主食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一般以谷类为主,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WHO推荐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50-400g谷类食物3,要注意粗细搭配,适当增加一些粗粮如玉米面、燕麦、荞麦、红豆等的摄入,有助于血糖的控制。调查中42.4%的人过渡限制主食的摄入,认为减少主食就可以降低血糖,这是因为他们认为碳水化合物是血糖的唯一来源,不了解蛋白质、脂肪等非糖物质在体内经糖异生途径也可转变为血糖。

3.2.2糖尿病饮食营养指南推荐蛋白质摄入量不超过总能量的20%。本次调查发现一些糖尿病患者蛋白质摄入量超过 34.3 %,主要为肉蛋奶类摄入过多。另外,调查发现32.4%的患者存在优质蛋白摄入不足,每日肉蛋奶类摄入偏少,长期以素食为主。机体储存蛋白质的量很少,在营养充足时,也只有体蛋白总量的1%左右2,当膳食蛋白缺乏时,组织蛋白分解快、合成慢,导致一系列生化、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血浆蛋白合成发生障碍、酶的活性降低、抗体合成减少、对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所以指导患者要均衡饮食,既要保证谷类食物的摄入,也要保证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的摄入。

3.2.3糖尿病病人应高纤维饮食

糖尿病病人摄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利于病情的控制。如燕麦面、荞麦面以及苦荞面等粗粮,黄豆、蔬菜、海带及魔芋制品均可延缓吸收,使患者餐后血糖不致过高。新鲜蔬菜内含有大量维生素和纤维素,有补充营养、润肠通便和缓解饥饿感等多种作用,每日可进1-1.5 斤。

3.3 指导患者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本调查中34.2%患者存在食用油超量和食盐过量问题。脂肪是人体生理活动重要的能源物质,并可提供身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但是过多的脂肪摄入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2007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30g3。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健康成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为6g(相当于一啤酒瓶盖)。如果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肝肾功能受损则指导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多,糖尿病患者饮食营养还存在很多误区,可见加大糖尿病饮食营养知识宣传很重要,使得广大糖尿病患者科学合理饮食,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于康主编《临床营养治疗学》第二版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8:。

2吴国豪营养底物的需要量李宁等主编《临床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学》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2第一次印刷。

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1年全新修订 人民出版社 2010第一版。

上一篇:胆囊息肉会癌变吗 下一篇:重症病人中采用头皮针采血法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