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时间:2022-10-30 03:37:08

网络社会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网络社会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

1.网络社会的概念界定

我国学者对于网络社会的探讨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出现,初期主要集中在信息科学、伦理学、技术哲学等领域。这个社会建立在因特网之上,与现实社会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冯鹏志则把网络社会看做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化的社会文化生活空间,是经由网络信息技术和人们的网络社会行动所建构出来的,是一个与人类既存的现实社会完全不同的社会系统。在计算机革命中发展和成熟起来的网络技术,为人类社会建立了一种新的联系和活动方式,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称之为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相对照,网络社会是一种“虚拟现实”。虚拟现实作为特殊形式的现实性,是“真是社会的电子克隆”综上所述,从总体情况看,对于“网络社会”概念本身的界定主要指的是基于互联网架构形成的网络空间,无论所指是“新的社会生活形式”、“新型的社会交往空间”,还是“精神生活空间”、“文化空间”;无论是“数字化的社会关系结构”还是“真是社会的电子克隆”,其所指都是网络空间。多数学者都是从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两分法出发把网络社会界定为前者。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社会维度

在信息技术网络与社会交往网络的互动作用下,人以其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地再生产、再创造、再结构着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而在不同的社会关系场域中,存在着不同的互动模式和社会秩序,社会结构具有不同的整合机制,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社会维度上具有显著的开放性,这决定了网络社会环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是一个在多样化的互动模式和结构关系基础上的复杂行为系统。在网络交往空间,公社型交往场域、科层型交往场域和广场型交往场域成为三种主要的社会场域。

第一,公社型交往场域指的是具有比较密切的非正式关系、依靠情感纽带以及约定俗成的规范等维系的交往社群及其活动空间。这类交往社群的形成基础是共同的兴趣爱好、目标和追求、信仰和价值观,或者是相似的社会身份、人生经历、思想观念和心理等,在这一场域中,交往主体一般是现实组织的成员或者是网上社区中的网友群体,他们之间以相同的现实身份或者是共同的兴趣爱好、感情联系为纽带,形成一种稳定的交往关系。人际互动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了各种新闻和消息、学习工作和个人生活、思想观点和情感心理等。

第二,科层型交往场域指的是具有正式关系的,并通过法律、社会规范等维度的交往社群及其活动空间。在这类交往社群成员之间,社会地位存在差异,社会角色分工不同而又相互依赖。当前,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发展,数字化政府、数字化企业、从理论概念走向实践。因此,科层型交往场域不仅仅是现实社会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网络交往领域中也大量出现,逐渐在网络空间确立了越来越强的主导地位。

第三,广场型交往场域指的是相互之间存在交流或者交换,但不具有稳定交往关系的个体集合及其互动空间。相对于公社类型场域中由于同质性而产生的社会粘结,或者是科层类型场域中由于权威规范而产生的层级控制,广场型交往场域内几乎没有维持稳定结构关系的力量,个体之间处于一种自由平等互动状体。在经典的社会类型理论中,这种类型的社会互动空间没有得到相当的关注和重视,原因在于它不是一个稳定的社会类型。同样是作为人们之间交互作用的产物之一,但是在以往的条件下,它缺乏有力的维系纽带,交往关系的维持成本很高,因而持续的时间比较短暂,缺乏稳定性。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文化维度

网络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仅是一种技术和关系的存在,更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文化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已经进入到这样一种人的生存状况之中,在这里,人们适应网络生存需要形成了新的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也形成了新的文化模式。而反过来,新的文化模式又在培养造就新一代的网络人,网络人按照网络生活的样式形成了与网络相适应的人格。也许,这就是网络与人的生活本身最基本的关系。因此,从文化的维度上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从网络社会条件下人的价值观和人格心理状况出发,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内在矛盾关系。比如:技术性与人文性、知识性与价值性、开放性与凝聚性、主导性与互动性、自由性与控制性、传统性与创新性、社会性与个人性等等。

二、网络社会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1.西方国家通过信息优势进行文化的渗透

西方国家利用信息的传播优势,运用大量的网络媒介对发中的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和文化的渗透,从外部环境上对这些国家尤其是中国进行文化影响。给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的迅猛发展为西方国家对限制中国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宜条件。

2.网络负面影响为思想政治教育增加难度

网络上的负面消息,消极消息也可能导致网民尤其是大学生的各种社会、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网络不仅改变着现实生活,而且通过虚拟功能将现实生活“真实化”,使不少大学生好奇,出现了相当程度的网络沉迷等社会心理问题。这些种种问题都为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

3.网络社会下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新要求

网络信息量巨大,它包含了人类所创造的各种知识,堪称信息海洋,这些网络信息每天都在以很快的速度更新,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跟上步伐,缺乏知识的准备,就不能充分利用网上的信息资源,网络的优势就难以发挥出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必须要合理运用才能发挥出效果。这一点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重要,可见,随着网络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再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年9月第一版

[2]杨万江.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理论探讨 2002(6)

作者简介:

邓恒(1987.03~),男,籍贯湖北,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思潮

尹颉(1989.01~),女,籍贯湖北,长江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文化

上一篇:浅谈出口商品退运的原因与对策 下一篇:从三大纯理功能赏析《吉檀迦利之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