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抢救、保护述要

时间:2022-10-30 02:45:37

贵州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抢救、保护述要

摘要:回顾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贵州各级文化部门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进行抢救、保护的工作:一、“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的收集整理;二、引入学校音乐教育;三、音乐文化生态保护;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贵州 民族民间音乐 保护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也是一个文化资源大省。世居贵州的汉、苗、布依、侗、仡佬、土家、水等18个主体民族,创造了丰富、厚重的文化艺术,至今绝大部分仍相对完好地保存在各个族群的社会生活中。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随着生产技术、社会生活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大众文化的冲击而逐渐走向当代社会主流文化的边缘。甚至消亡。面对这种状况和危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贵州各级政府部门和文化艺术工作者们。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措施和方法手段。对各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资源进行了搜集、整理、抢救、保护。

一、“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的收集整理

音乐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主要有“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的编撰。进行的歌种、乐种音乐曲调的收集。“盛世修志”。在“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音乐家协会总体规划下,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的编撰工作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相继在全国各地展开。贵州亦不例外,自1979年成立《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贵州卷》以来,相继成立了《中国曲艺音乐集成·贵州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贵州卷》、《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贵州卷》等编辑部。现四部“音乐集成”志书已完成了编辑工作,均已出版发行。

四部“音乐集成”志书历时半个多世纪,凝聚了几代音乐艺术工作者的心血。发动了各级相关部门的艺术工作者,音乐艺术人才。全面系统地对世居贵州的汉、苗、侗、布依、水、土家、仡佬、彝等民族的音乐文化进行了抢救性质的调查、收集、整理。抢救了一批涉临消亡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主要以乐谱、文字形式的文本记述了贵州各世居族优秀、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志书”大量实地的调查,翔实丰富的乐谱记录、学术性的文字介绍分析,凸现其文本性质的保护价值。进而为今天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保护工作。摸清了家底提供了信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引入学校音乐教育

自1950年代以来,贵州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引入音乐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来取了不同的方法策略和实现途径。1950年代,苗族民歌被引入了音乐教育是基于两种目的。即从歌舞创作和收集整理为目的。方法和实现途径是组织专业院团的演职人员、艺术院校的学生到苗族地区教学采风。另外,带有苗族民歌风格的声乐作品,被引进高等艺术院校的声乐专业。

值得一提的是,侗族大歌引进中小学、高等艺术院校的音乐教育受到音乐学界、教育界和社会的好评、肯定与赞同,使侗族音乐的传承体系得到改革、创新,使之纳入国家正规、专业的教育体制中,为侗族音乐的传承、传播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其开创性更推动了整个贵州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现在贵大艺术学院音乐系“民特班”的民族音乐教育取得长足发展,芦笙演奏作为一个学科专业。在贵大艺术学院。贵州民族音乐舞蹈学院。已向社会各界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黔东南州境内苗、侗音乐则大量引进中小学的音乐教育。

三、音乐文化生态保护

生态博物馆式的保护。始于20世纪80年代。典型个案为被称为全国第一座“民族民俗村寨博物馆”的雷山县“上郎德苗寨”。上郎德寨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境内,是一苗族聚居的自然村寨,交通及为方便。因其独具特色的苗族生活习俗文化保存完好。1986年在文化厅的资助下,1987年建成对外开放。通过多方位保护传统文化,以文化推动旅游。近乎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苗族的敬酒歌、芒筒芦乐舞、铜鼓等音乐文化,发挥了新的社会功能,即服务于游客的演出。苗族群众在在完成起服务性的歌舞表演获得实惠之余,激发了他们自觉、自发保护传统文化(主要为音乐舞蹈文化)的心理。

从1994年开始,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了“艺术之乡”的创建活动,目前,共评选出64个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如:苗族芦笙艺术之乡、地戏艺术之乡、苗族木鼓舞之乡、侗戏艺术之乡、布依族八音之乡、傩戏艺术之乡、苗族四面鼓艺术之乡、苗族芦笙技艺艺术之乡、彝族歌舞之乡等等。其中雷山县上郎德寨苗族芦笙歌舞之乡、从江县小黄村侗歌之乡、册亨县乃言布依戏之乡等七个艺术之乡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

1998年10月,贵州省与挪威王国政府合作,得到了挪威王国政府的无偿援助。在贵州六枝特区的梭戛社区建设了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梭戛生态博物馆。2002年7月建立了花溪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2003年建成锦屏隆里古城生态博物馆。2004年建成黎平县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

村寨博物馆、艺术之乡、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加快了这些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民俗的保护,则从文化生态上保护了个别民族音乐文化的基因和生境。分别使苗族三眼箫、口弦、情歌、芦笙乐舞,布依族酒歌、山歌,侗族大歌及民族民间戏曲音乐文化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使之在各自不同的生态语境中,得到“活态”的传承与发展。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全国启动以来。贵州省专门设立了“贵州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贵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行政区域为单位组织申报。相继成功申报了三批部级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共10项,省级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共19项。如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铜鼓十二调、苗族飞歌、苗族多声部情歌,布依族大小调等名列其中。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普查、收集、整理、研究等相关工作。

综上所述。贵州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抢救、保护工作,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措施和方法手段,对各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资源进行了搜集、整理、抢救、保护,对各民族的音乐文化的传承、传播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但是,上述各种抢救保护的方法也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这还需在今后的保护工作中进一步加大抢救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上一篇:声乐演唱时紧张情绪的调控 下一篇:《沁园春雪》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