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路工程软基处理技术及质量控制

时间:2022-10-30 02:33:23

浅析公路工程软基处理技术及质量控制

摘要:在经济推动之下,我国的交通建设发展较快,但是在这之中,软基问题对于公路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公路工程之中软基处理技术以及如何做好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基处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国土幅员辽阔,地质结构复杂,在沿海或者内陆湖边和沿河地带,分布着大量的淤泥质软土软土地基是一种不良地基,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公路道路工程的施工,如果不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很容易发生路基失稳以及沉降量难以控制的现象,严重影响到公路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因此,如何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使其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成为了工程质量控制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1、软土地基的概况

从广义上说,软土就是低强度、高压缩性的软弱土层。路基修筑在软土地基上,常常会出现路基失稳或沉陷过度等情况,基于此必须对软土路基进行加固处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损坏公路等情况的发生。一般都会将淤泥、淤泥质土、软粘性土归为软土。软土具有天然含水率高、孔隙比大等特点。其含水量通常都在34%到72%之间,孔隙比也在1.0到的1.9范围内,饱和度通常在95%以上,液限主要为35%到60%的范围。作为公路工程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一项质量问题,软土施工难度较大。造成公路工程损坏的因素较多,这主要包含多方面原因,如材料、设计及管理等,软土路基施工不当也会对工程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施工是具有实用性的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的优劣对水利工程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年限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甚至会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做好软土处理工作是确保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在公路程施工中,要求该工程具有良好地承载力、稳定性,还必须具有较高的强度。与此同时,在软基施工过程中如发现路基不稳等情况,必须根据具体施工情况,选用科学有效地施工方式进行处理。如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到国家及人民的切身利益,甚至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由此可见,软土路基处理是否得当对公路工程施工中具有重要意义。

2、我国软基处理现状

2.1、落后的软基加固技术

当下我国使用概率较高的人工处理加固技术还不够先进,要求强化软基处理技术,贴合时展要求,结合传统的地基处理方式开创全新的处理技术,依照不同的软基类型订立不同的处理方式,为公路的软基处理提供有效的执行方案,并且依照不同的地基条件有选择性的将废石和淤泥消除。

2.2、没有将数值计算技术的优势完全发挥

软基处理理论的处理,我国现在使用较多的还是经典力学方式分析,这种处理方式对一般性质的软土由较好的处理效果,可是在特殊自然环境下却没有本身所具备的解决能力。所以理论研究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同步进行数值计算的发展,以防止发生误差率,借助各种现代化的先进数值处理技术,对特殊性问题做专项数值处理,以计算得出地基沉降和时间之间的关系,为软土地基处理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3、公路软基处理技术分析

3.1、碎石桩的压密注浆技术

压密注浆技术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如地质地貌、天气等,要对相关因素进行收集分析计算,最终设计出最适合的方案。压密注浆碎石桩技术使用的材料主要是碎石和水泥。具体做法是对已经加固好的桩位投放碎石,然后使往桩里注入水泥,等到水泥凝结度达到初级的时候,再通过之前留下的管道向桩里注入水泥,这样可以使碎石间的缝隙得到充分的衔接,使桩体四周的土质变得更加的密实,采用压密注浆技术还需要用到其他辅助技术来,利用钻孔技术对地基进行钻孔,然后将碎石等材料投入钻孔中,再进行注浆,将水泥封在孔中,与周围的土地形成复合地基。压密注浆技术,加快了工作的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压密注浆技术与碎石桩相结合的方法,因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小,所以适合于各种地形环境这种施工技术,所需要的设备简单,操作简单,成本低,提升了路基的承载力。

3.2、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又称预压法,适用于淤泥质土、淤泥、冲填土等饱和黏性土地基。饱和软黏土在荷载作用下,土的孔隙比减小,孔隙中水逐渐被挤出,当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有效应力将会提高,土的强度随之增加。袋装砂井和塑料排水带的长细比大,井阻影响得到人们的重视。近些年来非理想井的固结理论及其工程技术已经得到长足的发展,真空―堆联合预压法先后在上海、广州、福州和天津等地得到应用。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真空预压法的有效加固深度看法不一。有的学者认为真正的有效深度在6m以内,有的则认为可达20m,甚至更深。真空预压的有效深度需进一步研究。

3.3、深层搅拌法

通过特制机械沿深度将固化剂与地基土强制搅拌就地成桩加固地基的方法是深层搅拌法,当固化剂(水泥或石灰)为粉体时又称为粉体喷射搅拌法。深层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和含水量较高的地基及承载力特征值不大于120kPa的黏性土、粉土等软土地基。

3.4、高压喷射注浆法

高压喷射注浆法是将带有特殊喷嘴的注浆管置于土层预定深度,以高压喷射流使固化浆液与土体混合,凝固硬化加固地基土体的方法。它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黏性土、粉土、黄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高压喷射注浆法在意大利、日本和联邦德国得到较快的发展,意大利Radio公司还开发了可同时在钻进中检测地层土质、机器控制和自动调节设计浆量并收集反馈信息的机械,国内也很重视并已进行过一些探索性试验。1.2.5加筋地基加筋地基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将基础地基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剔除,然后逐层铺设土工合成材料与砂石等组成的加筋垫层来做地基持力层。土工合成材料作为新型的岩土工程施工材料,是岩土工程应用的合成材料产品类型的统称。当埋设方式和数量满足一定的工程要求时,就可以极大地改善地基承载力。1.2.6静动力排水固结法静动力排水固结法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它利用改进的强夯法的夯击机具与排水固结法中排水体系,针对包括高含水量的软黏土地基进行处理。该法最早在深圳、惠州、海南等地针对不同的建(构)筑物的软土地基进行了大量的工程实践及监测测试,取得了成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之后得到了逐步的推广运用。

3.5、换填法

换填法也被称作垫层法即挖去地基上部无法满足建设要求的软土层,换填灰土、素土或者砂、碎石、矿渣等具有高强度高、低压缩性的材料,并将其夯实做成垫层的一种软基处理方法,采取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地基土层承受荷载的能力,解决地基沉降量过大的问,与其他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相比,换填法最大的优势在于简便易行,然而其适用范围也是有限的当软土地基的深度不超过3m时,换填法是一种经常使用的软基处理方法,但是原软土地基的深度超过了3m,再使用换填法就违背了经济实用的原则,会消耗大量的工程费用。

3.6、强夯法

强夯法指的是把10 吨以上的重锤,从 10 米以上的高空以自由落体的方式落下,实现对土体反复多次的夯击,以保证一定范围内的土体被完全压实,实现地基土承载功能提升的目的。此项方式一般适合使用在非饱和和粗颗粒含量高的土质上,针对一些饱和度较高的粘性土,处理效果并不突出,特别是一些淤泥与淤泥质土,不适合使用此项方式做加固处理。

3.7、加筋法

在软基中,按照水平方向进行一层或者多层的加筋材料铺设,同时结合相应的填料负荷,组成厚度相当的加筋垫层,这种处理方式有效的提升了地基的承载作用力,并且均匀化细致化了地基的应力,将土基不均匀沉降程度下降至最低。相比厚度较大的软基,联合使用综合加筋垫层与水泥深层搅拌桩开展整体性建设,能够全面良好的完成加固工作,将各种处理方法的优势结合方茴,以实现良好市政道路软基加固的目的。

4、结语

如果软基处理有任何的偏颇,发生的公路下管线不均匀沉降,而限制管线的正常运行。所以找寻合适有效的方式解决公路工程软基的不同沉降问题,不管是对社会还是对经济发展,都是有巨大裨益的。在软基的处理过程中,需要参照道路修建范围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加固方式,并且将经济与技术性问题充分结合,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以保证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参考文献

[1]闫东霄,贾明辉,何乃武,王琛.公路工程软基处理技术及展望[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04:116-119.

[2]陈春华.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优化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

[3]江涛.公路工程软基加固及质量控制路径[J].门窗,2014,09:279.

[4]黄瑞章.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

上一篇: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宠物水族用品展览会(CIPS 201... 下一篇:共振光散射法对蔬菜中六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